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402-00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
            明 贺复徵 编
诏一
 刘协曰秦并天下改命曰制令曰诏汉初定仪则命
 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诏
 者昭也告也故授官选贤则义炳重离之辉优文封
 策则气含风雨之润敕戒恒诰则笔吐星汉之华治
卷一 第 1b 页 WYG1402-0003b.png
 戎燮伐则声有荐雷之威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
 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此诏策之大略也
 吴讷曰按三代王言见于书者有三曰诰曰誓曰命
 至秦改之曰诏历代因之然唯两汉诏辞深厚尔雅
 尚为近古至偶俪之作兴而去古远矣东莱吕氏云
 历代诏书或用散文或用四六散文以深醇敦穆为
 本四六须下语浑全不可尚新奇华巧至失大体此
 编以汉诏居前附以唐宋诸诏例为三体西山有云
卷一 第 2a 页 WYG1402-0003c.png
 王言之体当以书之诰誓命为祖而参以两汉诏策
 信哉
  汉高帝礼诸神诏
吾甚重祠而致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
以其时礼祠之如故
  高帝罢兵首诏
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
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
卷一 第 2b 页 WYG1402-0003d.png
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
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卒会赦其亡罪而亡爵及不
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
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
勿事
  高帝告卫尉郦商诏
齐王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
  高帝上太公尊号诏
卷一 第 3a 页 WYG1402-0004a.png
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
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
万民苦殃朕亲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
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王通
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
尊太公曰太上皇
  高帝封刘贾诏
齐古之建国也今为郡县其复以为诸侯将军刘贾数
卷一 第 3b 页 WYG1402-0004b.png
有大功及择宽惠修洁者王齐荆地
  高帝谳狱诏
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
不决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
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
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

  高帝择立代王诏
卷一 第 4a 页 WYG1402-0004c.png
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
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代之云中
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矣王相国通侯吏二
千石择可立为代王者
  高帝定口赋诏
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
多民疾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其
口数率人赋六十三钱以给献费
卷一 第 4b 页 WYG1402-0004d.png
  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
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
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
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无绝也贤人已与我共
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
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
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
卷一 第 5a 页 WYG1402-0005a.png
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
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高帝立南粤王诏
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
与百粤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居南方长治之甚
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
赖它力今立它为南粤王
  高帝择立吴王诏
卷一 第 5b 页 WYG1402-0005b.png
吴古之建国也日者荆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后朕欲复
立吴王其议可者
  高帝置守冢诏
秦皇帝楚隐王魏安釐王齐悯王赵悼襄王皆绝亡后
其与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楚魏齐各十家赵及魏公
子无忌各五家令视其冢复亡与它事
  高帝择立燕王诏
燕王绾与吾有故爱之如子闻与陈豨有谋吾以为亡
卷一 第 6a 页 WYG1402-0005c.png
有故使人迎绾绾称疾不来谋反明矣燕吏民非有罪
也赐其吏六百石以上爵各一级与绾居去来归者赦
之加爵亦一级诏诸侯王议可立为燕王者
  高帝告天下诏
吾立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于今矣与天下之豪士
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
列侯下乃食邑而重臣之亲或为列侯皆令自置吏得
赋敛女子公主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赐大第室吏
卷一 第 6b 页 WYG1402-0005d.png
二千石徙之长安受小第室入蜀汉定三秦者皆世世
复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无负矣其有不义背天子
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文帝封诛诸吕功臣诏
前吕产自置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擅遣将军灌婴将
兵击齐欲代刘氏婴留荣阳与诸侯合谋以诛吕氏吕
产欲为不善丞相平与太尉勃等身率襄平侯通持节
承诏入北军典客揭夺吕禄印其益封太尉勃邑万户
卷一 第 7a 页 WYG1402-0006a.png
赐金五千斤丞相平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朱
虚侯章襄平侯通邑各二千户封典客揭为阳信侯赐
金千斤
  文帝辞建太子诏
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飨也天下人民未有㥦志今
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
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其安之
  文帝修代来功诏
卷一 第 7b 页 WYG1402-0006b.png
方大臣之诛诸吕迎朕朕狐疑皆止朕唯中尉宋昌劝
朕朕以得保奉宗庙已尊昌为卫将军其封昌为壮武
侯诸从朕六人官皆至九卿
  文帝令列侯之国诏
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馀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
苦上下欢欣靡有违德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
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繇教训其民其令列侯之国为吏
及诏所止者遣太子
卷一 第 8a 页 WYG1402-0006c.png
  文帝议犯法相坐诏
法者治之正所以禁暴而卫善人也今犯法者已论而
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收朕甚弗取其议朕
闻之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道之以善
者吏也既不能道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法反害于民
为暴者也朕未见其便宜熟计之
  文帝议振贷诏
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
卷一 第 8b 页 WYG1402-0006d.png
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
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
  文帝日食求言诏
朕闻之天生斯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
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
见于天灾孰大焉朕获保宗庙以微𦕈之身托于士民
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
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
卷一 第 9a 页 WYG1402-0007a.png
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丐以启告朕
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
以职任务省繇费以便民朕既不能远德故憪然念外
人之有非是以设备未息今纵不能罢边屯戍又饬兵
厚卫其罢卫将军军太仆见马遗财足馀皆以给传置
  文帝开藉田诏
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民谪作县官及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卷一 第 9b 页 WYG1402-0007b.png
  文帝封三王诏
前赵幽王幽死朕甚怜之巳立其大子遂为赵王遂弟
辟疆及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可王
  文帝除诽谤法诏
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
来谏者也今法有诽谤訞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
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民
或祝诅上以相约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吏
卷一 第 10a 页 WYG1402-0007c.png
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
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文帝遣丞相之国诏
前日诏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
率列侯之国
  文帝劝农诏
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
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
卷一 第 10b 页 WYG1402-0007d.png
也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
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
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文帝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诏
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
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
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其遣谒
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
卷一 第 11a 页 WYG1402-0008a.png
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
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文帝除秘祝诏
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繇朕躬
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其除

  文帝除肉刑诏
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弗犯何
卷一 第 11b 页 WYG1402-0008b.png
治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毋乃朕
德之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故夫训道不纯而愚民
陷焉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
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
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称
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
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
  文帝除租税诏
卷一 第 12a 页 WYG1402-0008c.png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廑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
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

  文帝增祀无祈诏
朕获执牺牲圭币以事上帝宗庙十四年于今历日弥
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其广增诸祀
坛场圭币昔先王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
左戚先民后已至明之极也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
卷一 第 12b 页 WYG1402-0008d.png
于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夫以朕之不德而专向独
美其福百姓不与焉是重吾不德也其令祠官致敬无
有所祈
  文帝议佐百姓诏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
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
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
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废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
卷一 第 13a 页 WYG1402-0009a.png
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非加益以口量地
其于古犹有馀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
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
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
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
所隐
  文帝与匈奴和亲诏
朕既不明不能远德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夫四荒之
卷一 第 13b 页 WYG1402-0009b.png
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于朕
之德薄而不能达远也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多杀
吏民边城兵吏又不能谕其内志以重吾不德夫久结
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
下忧苦万民为之恻怛不安未尝一日忘于心故遣使
者冠盖相望结辙于道以谕朕志于单于今单于反古
之道计社稷之安便万民之利新与朕俱弃细过偕之
大道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和亲已定始于
卷一 第 14a 页 WYG1402-0009c.png
今年
  文帝不受献诏
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
千里之马独先安之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
  文帝遗诏
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
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
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
卷一 第 14b 页 WYG1402-0009d.png
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
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
朕获保宗庙以𦕈𦕈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
馀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海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
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
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
其奚哀悲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
无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自当给丧事服临者
卷一 第 15a 页 WYG1402-0010a.png
皆无践绖带无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人男女哭
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
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巳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
十四日纤七日释服他不在令者皆以此令比率从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如其故毋有所改
  景帝立孝文庙乐舞诏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
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
卷一 第 15b 页 WYG1402-0010b.png
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
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寡以遂
群生减嗜欲不受献罪人不帑不诛亡罪不私其利也
除官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朕既不敏弗能胜识此皆上
世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厚德侔天地利泽施四海
靡不获福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孝文皇
帝庙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乎万世永
永无穷朕甚嘉之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礼仪奏
卷一 第 16a 页 WYG1402-0010c.png
  景帝徙民宽大地诏
间者岁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绝天年朕甚痛之郡国或
硗狭无所农桑敷畜或地饶广荐草莽水泉利而不得
徙其议民欲徙宽大者听之
  景帝定笞罪诏
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其定律笞五百
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
  景帝击吴楚诏
卷一 第 16b 页 WYG1402-0010d.png
盖闻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降之以殃高皇帝
亲表功德建立诸侯幽王悼惠王绝无后孝文皇帝哀
怜加惠王幽王子遂悼惠王子卬等令奉其先王宗庙
为汉藩国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吴王濞倍德反义诱受
天下亡命罪人乱天下币称病不朝二十馀年有司数
请濞罪孝文皇帝宽之欲其改行为善今乃与楚王戊
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
约从反为逆无道起兵以危宗庙贼杀大臣及汉使者
卷一 第 17a 页 WYG1402-0011a.png
迫劫万民夭杀无罪烧残民家掘其丘冢甚为暴虐今
卬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朕甚痛之朕素服避
正殿将军其劝士大夫击反虏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
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敢有
议诏及不如诏者皆要斩
  景帝谳狱诏
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狱人之大命死者不可复
生吏或不奉法令以货赂为市朋党比周以苛为察以
卷一 第 17b 页 WYG1402-0011b.png
刻为明令无罪者失职朕甚怜之有罪者不伏罪奸法
为暴甚无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
者辄谳之
  景帝详谳诏
狱重事也人有智愚官有上下狱疑者谳有司有司所
不能决移廷尉有令谳而后不当谳者不为失欲令治
狱者务先宽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卷一 第 18a 页 WYG1402-0011c.png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
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
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
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蓄积
以备灾害彊无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
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
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
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
卷一 第 18b 页 WYG1402-0011d.png
丞相以闻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景帝重廉士诏
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
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厌也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今訾算
十以上乃得官廉士算不必众有市籍不得官无訾又
不得官朕甚悯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久失职贪夫
长利
  景帝禁采黄金珠玉诏
卷一 第 19a 页 WYG1402-0012a.png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
用不识其终始间岁或不登意为末者众农民寡也其
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吏发民若取庸
采黄金珠玉者坐臧为盗二千石听者与同罪
 
 
 
 
卷一 第 19b 页 WYG1402-0012b.png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