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六
卷四十六 第 1a 页 WYG1395-04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乐苑卷四十六
             明 梅鼎祚 编
 杂歌谣辞(汉语/谚)
   楚人谚(汉书云季布为任/侠有名楚人谚曰)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
   韩信引人言(史记曰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祖令武士缚信信曰果若)
    (人/言)
卷四十六 第 1b 页 WYG1395-0474b.png
狡兔死良狗烹高乌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良书作/走高作)
(飞/)
   淮阳语(河南志应曜隐于淮阳山中与/四皓俱徵独不至时人语曰)
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鄙语(史记世家曰媭常以前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曰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
    (戏妇女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媭于陈/平曰鄙语曰云云顾我于君何如耳无畏吕)
    (媭之/谗可)
儿妇人口不可用
卷四十六 第 2a 页 WYG1395-0474c.png
   贾谊疏引谚(谊上疏曰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及秦而)
    (不然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鄙谚曰云云又曰云云)
不习为吏视已成事(大戴礼不习为/吏如视巳事)
前车覆后车诫
   里谚(贾谊疏曰里谚曰云云此善谕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况于贵臣之近主乎故有赐)
    (死而亡戮辱又云臣闻之履虽/鲜不以加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欲投鼠而忌器
   袁盎引语(史记曰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揽辔上曰将军怯邪)
卷四十六 第 2b 页 WYG1395-0474d.png
    (盎曰臣闻云/云亦不云语)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服虔曰措身不/倚衡也如淳曰)
(衡楼殿边/栏楯也)
   晁错传引语(史记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反以)
    (亡躯语曰云云/岂错等谓邪)
变古乱常不死则亡
   韩安国引语(史记曰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景帝乃遣使捕)
    (诡胜至梁安国入见王而泣曰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语曰云云今大王悦一邪臣浮说)
卷四十六 第 3a 页 WYG1395-0475a.png
    (犯上禁挠明法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诡胜自杀)
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汉/书)
(并无其字弩按安国传安国与王恢论伐匈奴以为勿/击便曰强 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
(鸿毛不云何语惟汉书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入鲁缟亦不云语也且此传中臣闻之类颇多)
   语(汉书汉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恐削地无巳因/发谋举事闻胶西王勇好兵诸侯皆畏惮之)
    (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口说胶西王曰今者/主上任用邪臣听信谗贼变更律令侵削诸)
    (侯徵求滋多诛罚良重日以益甚语有之曰/云云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不得)
    (安肆矣大王诚幸而许之一言则天/下可并两主分割不亦可乎王曰善)
卷四十六 第 3b 页 WYG1395-0475b.png
狧糠及米(狧古/𦧇字)
   谚(外戚世家汉武帝夫人尹婕妤见邢夫人/低头俛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谚曰云云)
美女入室恶女之仇
   引传(三王世家引传曰/鲁子书作谚曰)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
   李广传引谚(史记太史公曰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
    (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卷四十六 第 4a 页 WYG1395-0475c.png
   谏猎疏引谚(司马相如传曰常从上至长扬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
    (兽相如上疏谏引鄙谚曰/云云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郭解传引谚(史记太史公曰吾观郭解状猊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
    (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云云)
人貌荣名岂有既乎(徐广曰人以颜状为貌者则貌有/衰落矣唯用荣名为饬表则称誉)
(无极/也)
   司马迁引语(汉书曰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任安与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
卷四十六 第 4b 页 WYG1395-0475d.png
    (报书曰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语曰)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紫宫谚(汉书曰李延年善歌能为新声/与女弟俱幸武帝时人语曰)
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逐弹丸(西京杂记曰韩嫣好弹以金为丸一日/所失者十馀长安为之语曰逐弹京师)
    (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所落便拾取焉)
苦饥寒逐弹丸
   马肝石语(郭宪别国洞冥记曰元鼎五年郅支/国贡马肝石百斤常以水银养之内)
卷四十六 第 5a 页 WYG1395-0476a.png
    (玉匮中金泥封其上国人长四尺惟饵此石/而已半青半白如今之马肝舂碎以和九转)
    (之丹服之弥年不饥渴也以之拂发白者皆/黑帝坐群臣于甘泉殿有发白者以石拂之)
    (应手皆黑是/时公卿语曰)
不用作方伯惟须马肝石
   黄蛇珠语(别国洞冥记曰有凤葵草色丹叶长/四寸味甘久食令人身轻肌滑赤松)
    (子饵之三岁乘黄蛇入水得黄珠一枝色如/真金或言是黄蛇之卵故名蛇珠亦名销疾)
    (珠语/曰)
宁失千里驹不失黄蛇珠
卷四十六 第 5b 页 WYG1395-0476b.png
   声风木语(别国洞冥记曰太初二年东方朔从/西那汗国归得声风木十枝献帝长)
    (九尺大如指此木临因桓之水则禹贡所谓/因桓是也其源出甜波树上有紫燕黄鹄集)
    (其间实如油麻风吹枝如玉声因以为名帝/以枝遍赐尊臣臣有凶者枝则汗臣有死者)
    (枝则折昔老聃在于周世年七百岁枝竟未/汗偓佺生于尧时年三千岁枝竟未一折帝)
    (乃以枝问朔朔曰臣已见此枝三过/枯死而复生岂汗折而已哉里语曰)
年未半枝不汗(此木五千年一/湿万岁不枯)
   龙爪薤语(别国洞冥记曰鸟哀国有龙爪薤长/九尺色如玉煎之有膏以和紫桂为)
    (丸服一粒千岁/不饥故语曰)
卷四十六 第 6a 页 WYG1395-0476c.png
薤和膏身生毛
   龟黄语(别国洞冥记曰影娥池中有鼊龟望其/群出岸上如连璧弄于沙岸也故语曰)
夜未央待龟黄
   路温舒引谚(汉书初孝武之世张汤赵禹条定/法令禁网寖密宣帝时廷尉史路)
    (温舒上书/引谚曰)
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东家枣(汉书曰王吉少时居长安其东家有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以啖吉吉知而去)
    (妇东家闻欲伐其树邻里止之因请吉还妇/为之语曰东家吉字子阳琅琊皋虞人昭帝)
卷四十六 第 6b 页 WYG1395-0476d.png
    (时为博士/谏大夫)
东家枣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
   邹鲁谚(汉书曰韦贤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
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诸葛丰(汉书曰诸葛丰元帝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避京师语曰)
间何阔逢诸葛(言间者何久阔不相/见以逢诸葛故也)
   三王(汉书曰成帝时王吉子骏为京兆尹试以/政事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
    (王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
卷四十六 第 7a 页 WYG1395-0477a.png
前有赵张后有三王
   五鹿(汉书曰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与诸易家论充宗)
    (辨口诸儒莫能抗有荐朱云者召入摄齐登/堂抗首而请既论难连折五鹿君故诸儒为)
    (之语/曰)
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
   谷楼(汉书曰楼护字君卿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
    (号曰谷楼言/其见信用也)
谷子云之笔札楼君卿之喉舌
卷四十六 第 7b 页 WYG1395-0477b.png
   张文(汉书曰成帝为太子及即位以张禹论语/为师以上难数对以问经为论语章句献)
    (之诸儒为之语曰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寖微)
不欲为论念张文
   里语(汉书成帝欲立赵健伃为皇后谏大夫刘/辅上书引里语曰云云书奏上使侍御史)
    (收缚辅/系狱)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
   里谚(汉书成帝益封董贤二千户赐三侯国王/嘉上封事谏曰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
    (流闻四方皆同怨/之里谚曰云云)
卷四十六 第 8a 页 WYG1395-0477c.png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萧朱(汉书曰萧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冇王贡故长安人语曰云云言其)
    (相荐达也始育以公卿子显名咸最先进为/御史中丞时朱博尚为陵亭长为咸育所举)
    (拔而博先至将军上卿历位多于咸育遂至/丞相育与博后有隙不能终故世以友为难)
    (也王贡谓/王阳贡禹)
萧朱结绶王贡弹冠
   王阳语(应劭风俗通曰汉书说王阳虽儒生自/寒贱然好车马衣服极为鲜好及迁徙)
    (去处所载不过囊衣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天下服其廉而怪其奢故俗传王阳为能作)
卷四十六 第 8b 页 WYG1395-0477d.png
    (黄金语曰云云王阳居官食禄虽为鲜明车/马衣服亦能几所何足怪之乃传俗说班固)
    (之论陋/于是矣)
金不可作世不可度(一云金可/作世可度)
   杜陵蒋翁(稽康高士传云蒋诩字元卿杜陵人/为兖州刺史王莽为宰衡诩奏事到)
    (灞上称病不进归杜陵荆棘塞门/舍中三径终身不出时人谚曰)
楚国二龚不如杜陵蒋翁
   王君公(后汉书曰逢萌与同郡徐房平原李子/云王君公相友善并晓达阴阳怀德秽)
    (行房与子云养徒各千人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语曰)
卷四十六 第 9a 页 WYG1395-0478a.png
避世墙东王君公(语林/亦载)
   帻如屋(蔡邕独断曰古帻无巾王/莽头秃乃始施巾故语曰)
莽头秃帻如屋(应劭汉官仪亦载里语/曰王莽头秃施帻屋)
   投阁(汉书曰王莽篡位后复上符命者莽尽诛/之时扬雄校书天禄阁使者欲收雄雄恐)
    (乃从阁自投几死/京师为之语曰)
惟寂惟莫自投于阁爰清爰静无作符命
   南阳旧语(三辅决录曰南阳旧/语云云言其节俭也)
前队大夫范仲公盐䜴蒜果共一筒(公一作翁王莽时/官有前队之名)
卷四十六 第 9b 页 WYG1395-0478b.png
   灶下养(陈观汉记曰更始所授官爵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长安中为之语曰)
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郭氏语(拾遗记曰郭况者光武皇后弟也累金/数亿错拾宝以节台榭悬明珠于四垂)
    (昼祖之如星夜望/之如日里语曰)
洛阳多钱郭氏室夜日昼星富无匹
   谚(后汉书曰光武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
    (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宋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云云人情乎弘曰臣)
    (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主曰事不谐矣)
卷四十六 第 10a 页 WYG1395-0478c.png
贵易交富易妻
   南阳谚(后汉书曰南阳太守杜诗政治清平百/姓便之时人以方召信臣南阳为之语)
    (曰/)
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戴侍中(谢承后汉书云戴凭徵博士诏公卿大/会令与诸儒难说帝善之后正旦朝贺)
    (群臣说经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馀席故京师语曰)
解经不穷戴侍中(一曰说不/穷戴侍中)
   井大春(嵇康传曰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博学高论京师为之语曰)
卷四十六 第 10b 页 WYG1395-0478d.png
五经纷纶井大春
   冯仲文(束观汉记曰豹字仲文好儒学以诗传/教授乡里为之语三辅决录曰冯豹字)
    (仲文后母遇之甚酷豹/事之愈谨时人为之语)
道德斌斌冯仲文
   贾长头(东观汉记曰贾逵字景伯能讲左氏及/五经本文以夏侯尚书教授诸儒为之)
    (语/曰)
问事不休贾长头(后汉书逵身/长八尺二寸)
   谚(汉书曹褒拜博士上疏具陈礼乐班固谓/宜广集诸儒共议得失帝曰谚言云云)
卷四十六 第 11a 页 WYG1395-0479a.png
作舍道傍三年不成(苻子载左丘明曰古谚有之筑室/道傍三年不成按晋苻朗撰苻子)
   俗语(东观汉记明德马太后时上欲封诸舅外/间白太后曰吾自念亲属皆无柱石之功)
    (俗语/曰)
时无赭浇黄土
   邵伯春(东观汉记曰邵训字/伯春乡里号之曰)
德行恂恂邵伯春
   江夏黄童(后汉书曰黄香字文彊江夏人/博学经典究精道术京师号曰)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卷四十六 第 11b 页 WYG1395-0479b.png
   虞诩引谚(汉书曰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欲弃凉州诩说太尉)
    (李㫦以为不/可引谚云)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前书云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陈忠疏称语(东观汉记曰陈/忠上疏称语曰)
迎新千里送故不出门
   杨伯起(东观汉记曰杨震少尝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经明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
    (之语/曰)
关西孔子杨伯起(震字/伯起)
卷四十六 第 12a 页 WYG1395-0479c.png
   谚(陆方贤楚国先贤/传见太平御览)
黄尚为司隶奸慝自弭左雄为尚书令天下慎选举
   边延(后汉书曰延笃字叔固及边凤皆为京兆/尹并有能名语曰张赵即赵广汉及张敞)
    (也/)
前有张赵后有边延
   李固引语(后汉书黄琼传公车徵琼至纶氏称/疾不进先是徵聘处士多不称望李)
    (固以书逆遗之曰/尝开语曰云云)
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
卷四十六 第 12b 页 WYG1395-0479d.png
下其实难副
   胡伯始(后汉书曰太傅胡广周流四方三十馀/年历仕六帝礼任极优练达故事明解)
    (朝章虽无謇謇直言之风屡/有补阙之益故京师谚曰)
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广字/伯始)
   周宣光(东观汉记曰周举字宣光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京师语曰)
五经纵横周宣光
   京师语(袁山松后汉书桓/帝时京师称曰)
李元礼岩岩如玉山陈仲举轩轩如千里骥
卷四十六 第 13a 页 WYG1395-0480a.png
   南阳语(袁山松后汉书曰/桓帝时南阳语曰)
朱公叔肃肃如松柏下风
   四侯(后汉书曰单超王绾徐璜具瑗唐衡桓帝/时共诛粱冀同日封侯谓之五侯于是朝)
    (廷日乱超薨之后其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一作雨堕/又作应声)
   考城谚(后汉书曰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陈留考/城人为蒲亭长初到亭有陈元之母诣)
    (览告元不孝览以善言劝慰之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
    (人伦孝行譬以祸福元卒/成孝子乡邑为之谚曰)
卷四十六 第 13b 页 WYG1395-0480b.png
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坞枭哺所生
   孤犊谚(谢承后汉书曰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陈/留考城人也为县阳遂亭长有羊元者)
    (凶恶不孝其母诣览告之览呼元责诮元以/子道与孝经一卷使诵读之元深改悔至母)
    (前谢罪曰谚曰云云/乞今自改卒成佳士)
孤犊触乳骄子骂母(骂一/作詈)
   赦谚(崔寔政论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乃/赦示不废旧章而已近永平建初之际亦)
    (六七年乃赦亡命之子皆老于草野穷困惩/艾顷间以来岁旦赦百姓轻为奸非前年一)
    (期之中大小四赦谚曰云云况不轨之民孰/不肆意遂以赦为常俗赦以趣赦转相驱踧)
卷四十六 第 14a 页 WYG1395-0480c.png
    (而不得息虽日/赦之乱弥繁也)
一岁再赦奴儿喑哑
   崔寔引里语(政论曰每诏书所欲禁绝虽重恳/恻骂詈极笔犹复废舍终无悛意)
    (故里/语曰)
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
   朱伯厚(后汉书曰朱震字伯厚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赃罪之数谚曰)
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太常妻(应劭汉官仪北海周泽为太常恒斋其/妻怜其年老疲病窥内问之泽大怒以)
卷四十六 第 14b 页 WYG1395-0480d.png
    (为干斋掾吏扣头争之不听遂收送/诏狱并自劾论者非其激发谚曰)
居世不谐为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
斋一日不斋醉如泥既作事复低迷(居世一作生代后/汉书无后二句)
   缝掖(续汉书曰皇甫规安定乡人有以货买雁/门太守者亦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有)
    (顷曰王符在门规惊遽而起/屣履出迎时人为之语曰)
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
   荀氏八龙(续汉书曰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徵命不应颍川为)
    (之语/曰)
卷四十六 第 15a 页 WYG1395-0481a.png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公沙六龙(袁山松后汉书曰公沙/穆有六子时人号曰)
公沙六龙天下无双
   贾伟节(三辅决录曰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彪最优故天下称曰)
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雷陈(后汉书曰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义遂佯狂走不应)
    (命乡里为/之语曰)
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卷四十六 第 15b 页 WYG1395-0481b.png
   作奏(邯郸氏笑林曰桓帝时有人辟公府掾者/倩人作奏记文人不能为作因语曰梁国)
    (葛龚者先善为记文自可为用不烦更作遂/从人言写记文不去龚名姓府公大惊不答)
    (而罢归时人语曰文按后汉/书葛龚和帝时以 记知名)
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避骢(后汉书曰桓典字公雅灵帝时为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政典执正无所回避常乘骢)
    (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
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李德公语(华阳国志曰李固为太尉质帝崩梁/冀召议所立佥举清河王蒜冀然之)
卷四十六 第 16a 页 WYG1395-0481c.png
    (奏御太后中常侍曹腾私恨蒜说冀明日更/议固与杜乔必争蒜宜立冀不听策免固乔)
    (岁馀徵下狱自杀子燮字德公拜东平相国/王为黄巾所没得出天子复封之燮以为不)
    (可果败时人/为之语曰)
李德公父不欲立帝子不欲立王
   郭君(江表传曰郭典字君业为钜鹿太守与中/郎将董卓攻黄巾贼张宝于曲阳典作围)
    (堑卓不肯典独于西当贼之冲画夜进/攻宝由是城守不敢出时人为之语曰)
郭君围堑董将不许几令狐狸化为豺虎赖我郭君不
畏强禦转机之间敌为穷虏猗猗惠君宝完疆土
卷四十六 第 16b 页 WYG1395-0481d.png
   袁文开(英雄记曰袁绍父成字文开贵戚自梁/冀以下皆与交言无不从京师谚曰)
事不谐诣文开(诣一/作问)
   饥人语(袁绍在冀州时满市黄金而无/斗粟饿死者相食人为之语)
虎豹之口不如饥人
   时人语(曹操别传曰吕布骁勇且有骏马/名赤兔常骑乘之时人为之语曰)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里语(风俗通曰顷者廷尉多墙面苟充兹位持/书侍御史不复平议谳当糺纷岂一哉里)
    (语/曰)
卷四十六 第 17a 页 WYG1395-0482a.png
县官漫漫冤死者半
   狐渡语(风俗通曰九江多虎百姓苦之前将募/民捕取武吏以除赋课郡境界皆设陷)
    (阱后太守宋均到官乃移记属县瑰槛阱勿/复课录退奸残进忠良后虎悉东渡江俚语)
    (云云舟人楫棹犹尚畏怖不敢迎/上与之周旋云悉东渡谁指见者)
狐欲渡河无奈尾何
   俚语(风俗通曰山阳太守汝南薛恭祖丧其妻/不哭谨按礼为嫡妻杖重于宗也终始永)
    (绝而鸟无恻容俚/语云云岂不悖哉)
妇死腹悲唯身知之
卷四十六 第 17b 页 WYG1395-0482b.png
   陈茂语(风俗通曰汝南陈茂君因为荆州刺史/时南阳太守灌恂本名清能茂不入宛)
    (城引车到城东为友人卫修母拜到州恂先/是茂客仕苍梧还到修家说修坐事系狱当)
    (死因诣府门移辞乞恩随辈露首入坊中太/守大惊立赐巾延请即为出修南阳士大夫)
    (谓恂能救解修茂弹绳不挠修竞极罪恂/亦以它事去南阳疾恶杀修为之语曰)
卫修有事陈茂治之卫修无事陈茂杀之
  庞俭(风俗通曰庞俭父先逃走随母流宕后居/乡里凿井得铜遂温富买奴曰堂上者我)
   (妇也问其故奴曰我妇姓艾字阿宏足下有/黑子腋下有赤志母曰我翁也遂为夫妇时)
    (人/曰)
卷四十六 第 18a 页 WYG1395-0482c.png
凿井得铜买奴得翁
   刘太常(华峤后汉书曰刘恺为太常论/议常引正大义诸儒为之语曰)
难经伉伉刘太常
   杨子行(东观汉记曰杨政字子行治梁丘易/与祁圣元同好俱名善说京师号曰)
说经铿铿杨子行论难僠僠祁圣元(续汉书/无下句)
   许叔重(后汉书曰许慎字叔重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续汉书慎以)
    (五经传说臧否不同/撰五经异义传于世)
五经无双许叔重
卷四十六 第 18b 页 WYG1395-0482d.png
   陈君期(东观汉记曰陈嚚字/君期善说诗语曰)
关东说诗陈君期
   鲁叔陵(东观汉记曰鲁平字叔陵兼通五经/拜赵相虽居官不废教授关东号曰)
五经复兴鲁叔陵
   缪文雅(皇甫谧达士传曰缪斐字文雅代修儒/学经术修明学士称之时人为之语曰)
素车白马缪文雅
   许伟君(陈留风俗传曰许晏字伟若授鲁诗于/琅琊王改学曰许氏章句列在儒林故)
    (谚/曰)
卷四十六 第 19a 页 WYG1395-0483a.png
殿上成群许伟君
   柳伯骞(江表传曰柳琮字伯骞所拔进皆/为时所称致位牧守乡里为谚曰)
得黄金一笥不如为柳伯骞所识
   白眉(襄阳耆旧传曰蜀马良字季常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良眉中)
    (有白毛故/以称之)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荆州先贤/传作颂)
   五门(三辅决录曰五门子孙凡民之五门今在/河南西四十里涧谷洛三水之交传闻马)
    (氏兄弟五人共居此地作五门客舍因/以为名主养猪卖豚故民为之语曰)
卷四十六 第 19b 页 WYG1395-0483b.png
苑中三公馆下二卿五门嚾嚾但闻豚声
  鲁国孔氏(孔丛子曰子和二子长曰长彦次曰/季彦甘贫味道研精坟典十馀年间)
    (会徒数百故时/人为之语曰)
鲁国孔氏好读经兄弟讲诵皆可听学士来者有声名
不过孔氏那得成
   相里谚(文士传云留侯七世孙张赞字子/卿初居吴县相人里时人谚曰)
相里张多贤良积善应子孙昌
   时人诗(华阳国志曰赵祉遣吏先尼和拜檄巴/蜀守过成瑞滩死子贤求丧不得女络)
卷四十六 第 20a 页 WYG1395-0483c.png
    (年二十五乃分金珠作二锦囊系儿下至二/年二月十五日女络乃乘小船至父没所哀)
    (哭自沈见梦告贤曰至二十一日与父尸俱/出至日父子浮出县言郡太守萧登高之尚)
    (书遣户曹掾为之立碑黄帛𤏡道人张真妻/也贞受易于韩子方去家三十里船覆死贞)
    (弟求丧经月不得帛乃自往没处躬访不得/遂自投水中大小惊睨积十四日持夫手浮)
    (出时人为语曰作先/尼和符人黄一 张)
符有先络僰道黄帛求其夫天下无有其偶
   折氏谚(华阳国志曰折象字伯式雒人也其先/张江为武威太守封南阳折侯因氏焉)
   (事东平虞叔雅以道教授门人/朋友自远而至时人为谚曰)
卷四十六 第 20b 页 WYG1395-0483d.png
折氏客谁朱云卿段节英中有佃子赵仲平但说天文
论五经
   四珍语(华阳国志曰泰瑛南郑杨拒妻大鸿胪/刘巨公女也有四男二女拒亡教训六)
    (子动有法矩四男才官隆/于先人故时人为语曰)
三苗(阙/)止四珍复起
   游幼齐(三辅决录曰游殷字幼齐为胡轸所害/岁馀轸得病但言伏伏游幼齐将鬼来)
    (于是遽死/关中谚曰)
生有知人之明死有责人之灵
卷四十六 第 21a 页 WYG1395-0484a.png
   封使君(述异记曰汉宣城守封劭化为虎食郡/民民呼曰封使君因去不复来时人语)
    (曰/)
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
   邴君(邴原别传曰原避地辽东以虎为患自原/之落独无虎患尝行而得遗钱拾以系树)
    (枝此钱不见取系钱者逾多原问其故答者/谓之社树原恶其由已而成妄祀乃辨之于)
    (是里中遂敛其钱以为/社供里长老为之诵曰)
邴君行仁落邑无虎邴君行廉路树成社
   货殖传引谚(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谚曰云云此非空言也)
卷四十六 第 21b 页 WYG1395-0484b.png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尉缭子千金不/死百金不刑)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艺文志引谚(经方论曰以热益热以寒/益寒是所独失也故谚曰)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治平/声)
   殽语(风俗通曰殽有二陵在/弘农渑池县其语曰)
东殽西殽渑池所高
   洛阳语(陆机洛阳记曰洛阳有铜驼街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西会道相对俗语曰)
卷四十六 第 22a 页 WYG1395-0484c.png
金马门外集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年(此或晋/时语)
 
 
 
 
 
 
 
卷四十六 第 22b 页 WYG1395-0484d.png
 
 
 
 
 
 
 
 古乐苑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