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1127-04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丹阳集卷七      宋葛胜仲 撰
  论
   孝论
分之所赋有贵贱而孝亦有等差性之所造有浅深而
孝亦有大小孔子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孝列
为五等著之于经此所谓分有贵贱而孝亦有等差也
若夫性之所造有浅深而孝亦有大小自论语观之可
卷七 第 1b 页 WYG1127-0469b.png
得而言矣夫孝天之经地之义在人虽为不学之良能
不虑之良知然扩充于心效见于事岂能无辨是故贤
人之孝则异众人矣圣人之孝则异贤人矣承颜顺志
而礼无违于事死孟懿子未必能知此也举足不敢忘
父母故非礼勿动出言不敢忘父母故非礼勿言疾病
之外不当贻亲之忧孟武伯未必能知此也尽敬孝之
道而不以养口体为贵子游未必能知此也尽爱孝之
道而不以有酒食为先子夏未必能知此也有父兄在
卷七 第 2a 页 WYG1127-0470a.png
闻不可遽行子路未必能知此也一朝之忿忘其身以
及其亲樊迟未必能戒此也是数子者性之所造尚浅
故犹待圣人谆谆以诲之若夫贤人之孝则进乎此矣
德行素修名誉素著交游称之朋友信之人虽欲间于
父母昆弟之言而不得也若闵子骞者能之父母全而
生之子全而归之身体发肤不敢毁伤不以且死为忧而
以得免手足之伤为幸若曾子者能之是二子所谓贤人
之孝者也若夫圣人之孝则大矣达而在上者莫如禹
卷七 第 2b 页 WYG1127-0470b.png
穷而在下者莫如孔子有四海之奉而礼自贬于一身
以一身之微而化可孚于四海是二人者岂贤人所能
及哉人之情饮食欲厚也禹则菲饮食以自奉而致孝
乎鬼神衣服欲美也禹则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谓不
如是则不足为民主也此所谓有四海之奉而礼自贬
于一身者也入则事父兄而孝悌之化移于阙里其自
处则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
为为政可谓以一身之微而化孚于四海者也记曰小
卷七 第 3a 页 WYG1127-0470c.png
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其是之谓欤语载孔子论
孝者凡十有四因论其小大浅深之序如此
   学论
孔子以天纵之圣兆于变化而木铎一世凡道之妙皆
不勉而中岂待学哉其自称盖尝曰默而识之则道不
待于言传一以贯之则道不涉于多见然论语之书载
其好学特详者何也盖圣人之言所以为中人法圣人
恐天下后世以已为将圣不可跂及而遂惰于学也故
卷七 第 3b 页 WYG1127-0470d.png
为说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盖学而
加以敏求则就效速矣又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
之不厌可谓云尔已矣盖学而持之以不厌则用心刚
矣以世之学常失于躐等故为之说曰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三十而立示进道当渐也以人之患每失于自堕
故又为之说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
如学也示入道当以诚也文武之道贤者识其大则固
可宗不贤者识其小则亦未易弃故子贡曰夫子焉不
卷七 第 4a 页 WYG1127-0471a.png
学而亦何常师之有示求道当以广也所造者深则不可
以一指名所成者大则不可以一言蔽故达巷党人曰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示体道当以全也以生知
之圣犹彊学如此况中人乎圣人所以为天下后世计
者深矣故劝学者之说载于语者凡三十有六而不为
复也其曰学而时习之则亦贵渐之意其曰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则亦贵诚之意其曰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
学则亦贵广之意其曰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则
卷七 第 4b 页 WYG1127-0471b.png
亦贵全之意是故于颜渊孔文子好学则称而美之于
子路之六蔽伯鱼之诗礼则诱而进之于宰我昼寝冉
有自画则辞而辟之其大要欲学者日趋圣域而已呜
呼后之学者可不勉欤
   齐论
昔太公望钓海滨而夹辅周室武王国之彊齐使表东
海其丰功盛德必有大过人者而司马迁为齐世家言
文王拘羑里太公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
卷七 第 5a 页 WYG1127-0471c.png
伯归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
计焉呜呼审如此则书诗所载反妄邪且太公之嫉纣
而欲亡之者何也为其侈丽淫湎而毒天下也使其一
旦幡然悔悟咎前之为更为善政以幸天下则岂不偃
兵息谋恬然臣服之耶讵肯以尤物蛊其心而稔其恶
乎且太公之过纣也曰收天下美女金宝缯帛也武王
之过纣也曰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也如是而以货色
惑之是助其亡道抱薪趋火也其贤于纣几何哉又况
卷七 第 5b 页 WYG1127-0471d.png
陷君于恶而已则图利太公讵忍为之耶藉使太公为
之文王其安受之耶尝闻秦以女乐间戎矣又闻吴以
珍货惑魏矣未闻圣贤亦为是诡谲也此迁之缪一也
夫纣之积恶久矣文王积善亦久矣上帝下民去彼而
就此非一日也孰谓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哉诗曰周世
世修德莫若文王则是周之德不待商而修也书曰独
夫纣洪惟作威乃汝世雠则是商之政不待周而倾也
今奈何曰阴谋修德以倾商政耶夫在已之德则修之
卷七 第 6a 页 WYG1127-0472a.png
而使人附在人之政则倾之而使众离是乃田常王莽
篡齐盗汉之术尔太公岂肯以是导文王乎此迁之缪
二也且纣有臣亿万武王乱臣十人而已纣兵七十万
武王虎贲三千而已然而牧野之战前徒倒戈而势若
拉朽者何也逆顺之势异也太公虽有兵权何所施虽
有奇计安所用尝观六韬万有馀言大抵皆修仁行义
听谏用贤之说耳虽有阴谋之篇而惟以戒惧谦下为
言也今奈何曰多兵权与奇计乎此迁之缪三也呜呼
卷七 第 6b 页 WYG1127-0472b.png
迁之言必有稽證然百子虚滥之说不能逆断而力排
之猥存诸书以传疑于后亦迁之过也
   南齐论
人君恢廓大度以御臣下示以赤心无或疑间则人人
感悦争为报效虽有奸邪化为忠顺苟或猜忌刻薄不
情多诈横诛滥罚逆防祸患则人人惴慄怀不自安虽
有忠顺化为奸邪此理之必至事之固然也昔者齐明
帝以宗属辅政首废二帝攘神器而有之鳃鳃然畏异
卷七 第 7a 页 WYG1127-0472c.png
世之后旁枝疏派袭已之迹而帝天下者非其子孙也
于是包藏祸心剿灭同姓违显达之忠谋而入遥光之
伪策凡意所忌不戮不已使高武诸孙无复遗育连颈
受戮无虑六十馀人煮椒之酷燔香之伪有出于委巷
小人所不为者而偃然为之其心遂以为基业之固晏
然如日在天不足经虑矣不知身死肉未及寒而建业
以墟其首兵倡乱者不在他姓而乃在于宗藩也嗟夫
猜虐之虑果有益而未然之变果可曲防乎昔我先王
卷七 第 7b 页 WYG1127-0472d.png
并建宗英贵以爵位使之犬牙相制以捍王室居无事
之时国邑茅社错峙环列不失亲亲之恩假设不幸一
国弄兵则纠合众援环而攻之鲜不胜矣观萧衍之起
也下郢鲁如摧枯定浔阳如沃雪桴旝所临莫不褫溃
东墉新垒以次归降则以无所畏惮而已乡使江夏不
诛衡阳犹在河东之属噍类或存则缓急之际岂无义
勇奋发以身许国者乎精兵毅卒循江而守长棘劲铩
望猋而奋则萧衍虽善兵齐犹未亡也又况梁武之兴
卷七 第 8a 页 WYG1127-0473a.png
虽曰仗义然本以复前世之仇而澡私户之耻耳则夫
明帝之猜虑果利乎果害乎昔宋欲去群公子乐豫以
为不可晋大灭宗室叔向知公室之将卑盖枝叶既落
则本根无所庇覆股肱既刈则胸臆不能独存是以君
子知王族之重也有齐之亡非东昏之罪实明帝取之

   梁论
古之兴王既定天下莫不创立典宪维持后世迨其末
卷七 第 8b 页 WYG1127-0473b.png
涂子孙骄傲忘其先祖艰难然后残命亡世殆其国家
盖自三代以下皆然至躬创大业而昩于持守祸乱四
作亲于其身者一梁武帝耳嗟夫武帝起襄阳褰裳奋
剑百战以集天下勤亦至矣一朝南面而立号令四海
矜夸前功心侈意广经略注措颠倒谬戾凡季世昏主
之迹皆取而践之则国之颠覆不俟异世宜也寻其弃
违嘉谋妖梦是践弗戒洛口之奔弗监冯亭之祸而招
纳河南之叛既已王之矣而携贰于心衰其礼遇结好
卷七 第 9a 页 WYG1127-0473c.png
齐国欲止而归之彼非偶人能无愤怨于心乎已而封
豕长蛇突我黄屋又不能破以奇谋而羁以胜算徒拱
手端坐以待覆灭低回纡郁竟瘐死于台城其干略安在
哉且武帝享御四十八载矣械用犀利宜倍于檀溪武旅
精彊宜加于全雍往以人臣弄兵以逆攻顺而有济今以
人君问罪以顺讨逆而无功往以一镇之弱而取天下今
以天下之疆而不能平一镇是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特
始勤终怠故耳且共平日信仗者朱异也而缓急非可用
卷七 第 9b 页 WYG1127-0473d.png
平日依凭者柳仲礼也而将略非所长异时耽味于内典
而无益于攻战之谋异时信向于桑门而难驱于兵刃之
际则太清之祸其谁禦之乡使移三蠹之宠以礼谋臣回
同泰之费以给士卒沈约辈不以才诛刘显等不以能黜
则虽百侯景亦可谈笑而臣之何至仓皇失图而身以僇
没也其后简文幽于永福元帝覆于江陵方智迫于陈氏三
世皆不得其死祀亦不传则以创业之不善耳噫创业以
治犹惧其乱创业以乱则再传而遂亡犹为幸也
卷七 第 10a 页 WYG1127-0474a.png
   陈论
兵无常机亦有成算审乎此者善用兵矣凡伐国之兵
利速战速战则主必摧凡却敌之兵利持久持久则客
必溃此在兵法必胜计也昔崔乾祐之攻潼关哥舒翰
曰贼远来思亟战王师必坚守不幸牵制于权臣遽与
之战哥舒果败仆固怀恩之寇奉天也郭尚父曰彼深
入思亟战吾缓之当自携贰于是坚壁待之尚父果胜
观二子之事则陈隋之计可知矣开皇之伐陈也扫境
卷七 第 10b 页 WYG1127-0474b.png
即戎兵五十万是谓动众八道并进浮江千里是谓深
入势如风霆飘忽振荡所向辄下遂逼都境为隋计者
固宜因利乘便而扫平之矣陈人诚能出轻锐之兵北
据蒋山南断淮水闭关坚垒案甲养威为持久之计以
挫之则江左之地庶几保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盖方
是时资储尚富义勇尚彊台城坚完未易可破彼以孤
军深践吾境相持既久势必困敝馈饷之费能无乏绝
乎精锐之气能不沮伤乎根本隔远能无内顾之忧乎
卷七 第 11a 页 WYG1127-0474c.png
师老兵疲能无弃甲之念乎吾之镇戍岂无入援之人
乎俟其引归徐以奇兵邀击归路彼前不得斗退不得
还不败何待嗟夫食肉满朝而皆昧于良画任忠司马
消难皆进是谋矣惜乎弃不可弃之忠言听不可听之
谬算付文庆以经略仗孔范以机要骤举轻发争锋于
一日之间阵未及整而师已北矣使高祖艰难之业剪
焉倾坠壤地数千里入之长安为天下笑宁不痛哉呜
呼以叔宝之愚畏懦退缩苛娆淫昏介恃天堑以傲大
卷七 第 11b 页 WYG1127-0474d.png
国则压境之祸固有以召之矣一旦临大利害方且效
儿女曹昼夜涕泣为坠井自全之计又乌足责望以经
国长算哉然愚深恨当时之失谋在兵法可不败故慷
慨而论之
   论魏博
唐自天宝失御安史内侮拿兵转战历世不解踰河以
北莽为盗区王化不沾魏博者积二百载讫唐亡不能
抚而有也窃观旧史氏考核地形魏能蔽赵屏燕凡欲
卷七 第 12a 页 WYG1127-0475a.png
加兵于燕赵道必假魏故魏于山东最重黎阳新乡距
白马盟津不数舍陴鄣一弛则指日而牧马于巩洛之
郊故魏于河南亦最重又风浑俗厚人剽勇善战土平
马健便于驰敌地垒巀嶭山河错互伸则胜蟠则固王
者不得不王贼得之则天下不安故不可沦失于异类
奈何不思控制乎魏慱七州一失于仆固怀恩再失于
马希倩三失于李怀光四失于马燧五失于田布六失
于李听由是传袭六姓一缕一蹄不入府厩矣盖自安
卷七 第 12b 页 WYG1127-0475b.png
史首乱州县残折当时苟欲招怀反侧湔洗诖误怀恩
意恐贼平则已权不重又乱布羽牙欲广应援请裂河
北地付授叛将由是田承嗣得有魏慱擅爵人私赋入
缮甲兵而骎骎不可制矣此广德之失由仆固怀恩之
为也其后承嗣益桀诸路进讨磁既降矣德既拔矣瀛
洺既下矣裴志清既附矣卢子期既执矣朝廷遣名将
济师则承嗣固机上肉尔顾以中人劳军贪婪冒没慢
骂倨肆宝臣忿耻挟魏复叛于是兵不能制而与之更
卷七 第 13a 页 WYG1127-0475c.png
始矣故大历之失由马希倩之为也田悦叛涣三节度
之师致讨双冈之捷俘虏略尽于是引轻骑奔巢穴自
固魏将李长春牢关不纳以傒官军向使乘机疾驱前
军扼喉后阵抚背左排右掖则魏已潴矣顾逗挠不进
顿兵平邑经涉旬浃始薄城下使贼得以持久欺众祝
发誓军合燕赵以为援而王师卒无功故建中之失由
马燧之为也燕赵兵剽锐与神策相绝固非敌矣怀光
又疲曳远来遽与滔武俊之师相抗会赵琳赵万敌以
卷七 第 13b 页 WYG1127-0475d.png
劲骑横击我师大败决河灌注饷馈路绝由是秋夏相
持师不亟决四叛连衡坛坫僣擅故魏州之败由李怀
光之为也镇人既杀田兴于是其子布将魏慱之兵讨
乱谋非不善也奈何布无应变之才而徒以忠谨自将
且不能以私雠激怒将士由是兵溃南宫而众归史宪
诚矣虽刺心以谢君父何有铢发之补哉故长庆之失
由田布之为也沧景既平宪诚有齿寒之惧请纳地效
顺诏以李听代之魏人传嗣累世不乐天子约束久矣
卷七 第 14a 页 WYG1127-0476a.png
时议请假道以讨开志绍为听计者其亦宜倍道兼行
乘未备而入境顾乃迁延馆陶按军不进谋泄计露于
是魏杀宪诚而帅何进滔矣已而城闭不入师遂惊溃
温造以魏乱职由于听岂虚也哉呜呼怀光怀恩叛臣
希倩阉尹固不足诛若燧辈皆一时以名将称机会一
跌丧威稔寇觜参之墟讫唐亡不能取是可太息哉
   论彰义
宪宗以元和九年秋讨蔡至十有二年冬十一月然后
卷七 第 14b 页 WYG1127-0476b.png
元济就独柳之诛尝私怪宪宗以英锐之资而制一孺
子据人上之势而讨一叛臣圜天下之兵而搏蚍蜉蚁子
之聚将李愬光颜之朋而与赵晔王仁清为敌当吴蜀
江东泽潞易定魏博厎平之后破竹迎刃之势而致讨
于蕞尔之三州以碬投卵未足为易宜其咄嗟谈笑之
间摧灭破荡顾乃涉四年而后定尝窃迟之论者曰自
希烈盗蔡而少诚踵之弥四十年民不知天子之恩泽
习暴掠嗜抟斗宛然有夷貊风又赵翼其北承宗为之
卷七 第 15a 页 WYG1127-0476c.png
援齐隐其东师道为之谋内恃陂浸以为阻是以拿兵
累年官军廑克其一县厎定若此艰难也尝窃迹其事
政以当时庙堂有二失五败而已讨蔡之役未竟而堂
堂之师又出于镇冀之郊于时李绛谓蔡镇不可并取
韦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张宏靖谓戎事并兴鲜克有
济请俟淮西平乃治承宗而谋适不用方且命刘总兴
武强之役诿郤士美举柏乡之战是以势分力屈兵不
坚决其失一矣李逢吉险谲王涯暗沓非惟才识不足
卷七 第 15b 页 WYG1127-0476d.png
属大事且忌裴度有功阴图沮止排抵中伤訾訾百绪
而帝不之察顾使与度并肩当国由是二子得与钱徽
萧俛辈共为首鼠而屡有休师之请逮至十二年逢吉
始罢十三年涯始出不既晚耶其失二矣杜牧论兵谓
元和诛蔡天下乾耗四岁不能取由五败不去也寻牧
之言诚中时病盖当是时调兵诸道名为客军每战客
军居前主人在后志羸力弱多致败衄此董重质所深
恨也则牧以不蒐练为一败信矣韩愈请四道置兵道
卷七 第 16a 页 WYG1127-0477a.png
率三万乘时逐利一日俱纵则蔡首尾不救可以责功
吴武陵欲分三大将环贼而屯以实期授濒蔡诸将而
以三期绐贼皆指日破贼计也而议不出此是以师老
兵屈饷亿不继天子至出禁钱以赡军程异讽诸路输
货李鄘先诸道藉府皇甫鏄且因是得宰相则牧以不
责实料食为二败信矣韩宏为都统以官齐王锷为耻
陈书自列校遽授司徒班谔上他时诸将告捷辄累日不
怡逗桡若此而受赏每与诸将埒虽裴度犹畏之至避
卷七 第 16b 页 WYG1127-0477b.png
更张琴瑟之语则牧以赏重为三败信矣袁滋去斥候
与贼通好六月无功而止贬为刺史高霞宇轻悍寡
谋统制不善败于铁城而旋召为将军严绶有磁丘之
衄令狐通有马塘之败而未闻斥责以励将率则牧以
轻罚为四败信矣崔峻为监军李议诚为制将谋画不
同进退掣肘一曰为偃月一曰为鱼丽三军万夫日翔
惝恍之间贼骑之来每致折北则牧以不专任责成为
五败信矣乡使二失五败无讥议之迹则缓不过岁月
卷七 第 17a 页 WYG1127-0477c.png
无蔡州矣何至旷日持久而后胜相府有横尸之祸陵
戟有燔毁之辱乎议者徒见德宗合十六道兵以讨少
诚溵河广利五楼之役相次而败尺地一级无得焉未
几怵韦皋之说听贾耽之计而复其官封终其身不能
臣也宪宗由裴度而得李愬由愬而得王士良而得吴
秀琳由秀琳而得李祐遂定袭蔡之谋而赤叛者之族
遂以德宗为稔寇宪宗为成功殊不知宪宗特贤于德
宗耳兵法有役不再籍宪宗何预也
卷七 第 17b 页 WYG1127-0477d.png
   论镇冀
宪宗再驾成德出入十年叛涣之臣讫不能羁致阙下
问罪之师方兴含糊之诏已行偷安留毒纵蛇豕而勿
之抟元和史策未尝书某日克赵而司农赋入卒无镇
冀之半菽焉论者皆以厌兵纵敌威令不振归过章武
愚则以为群臣谋算乖失谤有所分矣丁未诏书赦承
宗而班师者谋失于白居易庚辰诏书赦承宗而受地
者谋失于田宏正初承宗拒命劫囚薛昌朝拒却景忠
卷七 第 18a 页 WYG1127-0478a.png
信于是诏削官秩遣神策河中河阳浙西宣歙兵进讨
时元和四年冬十月也虽吐突承璀非制将之才郦定
进有丧师之悔然精兵剽师云翔电合张茂昭有木刀
沟之胜刘济有饶阳束鹿之捷高霞宇多获铠仗田季
安自办饷亿卢从史逗桡顾望阴相啸结又已縳送京
师矣贼势困蹙上书请罪譬釜鱼喘息势不支久朝廷
诚能遣名将督战以代承璀则削平逋寇咳唾间尔居
易反谓不亟罢兵且有四害其说与李绛权德舆相表
卷七 第 18b 页 WYG1127-0478b.png
里于是五年秋七月诏罢兵而全以六郡付之矣呜呼
居易风节挺正唐名臣也至此则不得无罪其后承宗
益桀谋援蔡兵燔河阳仓断建陵戟杀丞相伤御史于
是诏绝其朝贡出河东义武卢龙魏慱之师进讨时元
和十年秋七月也时虽营屯离置主总不一然诸镇锐
兵凯捷踵至燕人败之于武彊魏人败之于南宫郗士
美兵锐整最有功帝以为能办我事于是殷侑招谕而
听命柏耆胁说而承宗己破胆矣于时齐蔡既平而贼
卷七 第 19a 页 WYG1127-0478c.png
无唇齿之援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朝廷诚能
遣一乘之使缓颊钩说使籍地自效不听则举兵剿灭
之临菑渤海之地可全有也宏正反因其请救而表于
上欲效三郡质二子而缓兵朝议不欲忤宏正而猥徇
其请于是十三年四月诏罢兵而赦承宗矣呜呼宏正
去污效顺唐功臣也至此则不得无罪机会一跌百年
不复承宗得完首领宪宗有失刑之议成德之地终唐
不能有不于二子而谁责乎帝之讨蔡也沮议百出钱
卷七 第 19b 页 WYG1127-0478d.png
徽萧俛之徒交请罢兵惟韩愈谓持之不坚伤威损费
毅然致诛由是师出有功至成德之役则摇于浮议而
志不坚决所谓师老力惫而讫无成也成败异变功业
相反无他断与不断而已
   论卢龙
丰爵秩以塞其侥觊之心峻绳检以抑其豪锐之气知
是说者知御将无事而蒐练则警急有备平居而抚养
则仓猝可使知是说者知制兵今夫载笔之士追咎长
卷七 第 20a 页 WYG1127-0479a.png
庆之失皆曰崔植杜元颖不知御将萧俛段文昌不知
制兵由是燕蓟之地已得而更失刘总挈八州效顺惧
部将溃乱先籍朱克融辈送京师欲朝廷划疆土处之
使北方歆艳其宠不复甘乱当时柄庙算者虑不经远
徒知五两半通之命为可爱而不知慰其羁踬之心既
又弛槛緤而纵豺虎由是克融披撅不可制实崔杜二
子之为也穆宗初两河无虞遽议偃革建请天下镇兵
岁俾十之一为逃死不补谓之销兵既而籍卒逋散啸
卷七 第 20b 页 WYG1127-0479b.png
聚为盗克融一日收用之朝廷募乌合充战疲琐不能
支敌遂失河朔实萧段二子之为也愚以为不然盖始
不用裴度而用张宏靖庐龙所以亡终不用裴度而视
贼不讨卢龙所以不能复就使当时无御将处兵之失
碣石之野亦未必不乱何者张宏靖傲虐自肆燕人苦
之于是囚之蓟门而挟众为乱彼所欲逐者宏靖耳克
融虽不北还彼谓军中不可一日无帅将不取豪健得
众者擅立乎又况宏靖之囚也众请朱洄为帅谢老疾
卷七 第 21a 页 WYG1127-0479c.png
而后以其子克融领军务使朝廷徇总之请而以钜封
剧镇付之克融则洄且自为之矣父子影会举兵连衡
祸未必不更大也故愚以为崔植杜元颖之失未必能
致乱元和十五年正月俛文昌始当国明年七月克融
已叛销兵之议甫一岁耳十分天下之镇兵而不补其
一又始二岁失职者未甚夥也王廷凑同时反赵亦收
用之则克融所得又其半耳克融有畔涣之志虽无失
职之兵岂不啸引凶党用之乎李怀仙朱滔犯顺亦岂
卷七 第 21b 页 WYG1127-0479d.png
因朝廷所销之兵耶又况克融拱手安坐坐享旄节朝
廷未尝致讨而克融初不用兵也故愚以为萧俛段文
昌之失未必能致乱然则一日而亡地数千里由不用
裴度尔刘总入朝请析八州为三道以弱燕蓟之势其
策固善至请以宏靖卢士玫薛平分治之则用人固已
疏矣奈何弃度不用又全以总地宠之宏靖之帅幽州
也不能用俗制变遂致军乱彼魏始降而度往宣慰也
遍至属部扬天子之恩泽魏人欢服使之代总必不肯
卷七 第 22a 页 WYG1127-0480a.png
如宏靖朘削军费取缗钱二十万供私费矣蔡始平而
度往视也以蔡牙卒侍帐下使之代总必不肯如宏靖
肩舆障盖与士卒殊劳逸矣度尝建请私第见士延俊
英访筹策必不肯委成参佐旬一决事罕见将吏矣度
之入蔡悉除元济偶语馈遗之禁必不肯专以刑法根
治吏士矣总之降也诚能起度于河东而付之以宏靖
之重寄彼将恤乏吊灾丰犒而勤恤之则卢龙何自叛
哉此策之失一也夫既不能用度而产患若此矣克融
卷七 第 22b 页 WYG1127-0480b.png
拒刘悟使不得入旋以易定为寇于是时诚能枭合锐
师北首燕路而以授钺之寄属度则已失之燕谈笑可
复观夫克融之援廷凑也度移书开说遂请罢兵其执
杨文端也度画二策即日听命韦处厚曰使度位廊庙
则幽镇自臣使二镇还者皆曰裴度居东人情失望奈
何帝冲逸而弗知用也且在先帝时戮师道而平齐诛
元济而平蔡承宗献地程权入朝皆自度谋画之致岂
独幽州而无功乎此策之失二也穆宗席前世之烈不
卷七 第 23a 页 WYG1127-0480c.png
驰一戈不亡一镞而坐享全燕之地未及转眄而复陷
于贼议者谓幽州幽阴惨毒其民刚彊厥田沃壤远慕
田光荆卿之义近染思明禄山之风忘忠嗜乱殆非人
力所能为愚独以为皆不用裴度之过
   论泽潞
用兵有六要而敌之坚脆不论也抵排浮议则计不摇
要结外援则力不困师整而壮则有剽疾之功将专而
勇则无折北之虑孤其势则我益强𢷬其虚则我滋实
卷七 第 23b 页 WYG1127-0480d.png
六者兼备而敌已困于冥冥矣尝观会昌泽潞之役刘
祯有可诛之形武宗有决诛之志而丞相德裕有能诛
之功指纵授胜六要具举兹所以堂堂潞子之邦讫不
沦于篡逆也迹夫刘悟死而从諌欲主留务宝历之君
违李绛之计而徇王守澄之请于是举五州而弃之已
而擅兵长子阴连训注致论二萧欲清君侧迨至从谏
因崔士康而以符节自擅谢医拒使检商阁货胁其君
而剿其民上愤下怨所谓可诛之形也武宗以内地叛
卷七 第 24a 页 WYG1127-0481a.png
涣锐意征讨使者不入则谪𨽻恭陵贼使远来则杖死
京兆彼能缓茂卿之赏而不疑禽太原之兵而不赦李
悟乞降而不从崔碣请纳而远逐群臣议罢兵者誓戮
之于境上兹所谓决诛之志也至于巨谋纤计算不失
一而六要具举则又一出于德裕何谓抵排浮议则计
不摇始议用兵沮梗百绪或曰刘悟挈十二州还天子
当使遗育或曰从諌兵强食足未易可破廷臣皆媕娿
趣和并为一谈独德裕以赢缩胜负为兵家之常而慨
卷七 第 24b 页 WYG1127-0481b.png
然以身任责故谢却陈夷让易置李宗闵而贼已丧胆
矣何谓要结外援则力不困上党之地前触魏侧肘赵
魏人驰劲骑不三四日兵交于漳水西矣赵人出坚甲
不五六日兵合于泜水东矣形利势便封略相错也德
裕因敕李回谕旨使二镇出兵于是王元逵次临洺何
宏敬栅肥乡左排右掖而贼无炊火焉何谓师整而壮
则有剽疾之功异时团诸道兵有所讨伐尺布斗粟仰
给公上多迁延以耗供亿甚者约贼令解守备得一屯
卷七 第 25a 页 WYG1127-0481c.png
一县则献公要赏德裕因敕诸将直取州勿攻县故邢
洺继降而刘气索矣何谓将专而勇则无折北之虑
异时阍寺掌兵进退掣肘监军取精剽士以自随而
以疲琐者备行阵师小不利则卷旂自遁大兵辄随以
北德裕请诏本道付宰司乃下监军不得干凡事百人
取一为卫又王宰观望而薄责由是石会以胜闻李产
佐逗留而遣代由是乌岭以捷奏何谓孤其势则我益
强李丕善长短术军中雅疾之脱族自归议者疑为贼
卷七 第 25b 页 WYG1127-0481d.png
遣德裕建议讨贼半载始有降者廪赐不厚何以劝馀
于是擢刺忻州而贼妪恸泣未几裴问以邢归赵王钊
以洺款魏高玉魏元谈辈以次降附而贼无与战矣何
谓𢷬其虚则我滋实先是河朔诸将死即加吊祀申以
册赠之使重以宣慰之人度军便宜乃与节军中不许
始用兵大抵不半岁不能定故謷将逆子因得固巢穴
祯之叛德裕请乘其未备讨之于是仓黄号恸而二十
六载之逋寇平矣或曰刘悟以此始则郭谊以此终殆
卷七 第 26a 页 WYG1127-0482a.png
天道好还愚独以为一出德裕之功也至贼平之后以
郭谊衅斧而不赦畏诸将请地以宏正团结三州又见
其谋画之善诗云式固尔犹淮夷卒获德裕有焉史臣
谓武宗用一德裕遂成其功谅哉
   外戚论
人君有天下而未知治乱得失之机胡不取前世之已
事观焉某事果利乎循而行之某事果害乎矫而变之
庶几可以远祸乱基太平也今夫天子以一身而制天
卷七 第 26b 页 WYG1127-0482b.png
下者以有权利也惟利可以役人惟权可以制人是以
不出殿陛而天下惟吾之听苟不能慎惜名器而轻以
假人倒持太阿授人魁柄则晚节末路抱持虚器而威
势下移矣又况外戚之伦少不知学狃富贵之居则志
易以僣挟禁掖之势则权易以专其始盗天子之威福
为予夺以劫持天下天下既侧目而畏之则还以恐喝
于上而邀望大利矣君人者奈何不加抑远而使之立
朝乎西汉之业以外戚亡愚尝惜成哀之君纵不能远
卷七 第 27a 页 WYG1127-0482c.png
取前世事以为规鉴胡不以祖宗之得失耳目未远者
观之乎始文帝以后弟窦广国贤有行欲相之既而曰
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卒拜申屠嘉元帝以冯野王行能
第一欲用为御史大夫既而曰后世必谓我私后宫卒
用张谭是二帝者矫私徇公若此其蚤也遏绝外戚之
乱若此其甚也继其后者若之何不循而行乎异时吕
氏盗朝产禄肆乱不有太尉主兵而北军助顺则海内
危矣霍氏继起禹山专制肆行非度阴有异谋非宣皇
卷七 第 27b 页 WYG1127-0482d.png
帝毅然加兵则宗庙恐矣彼二氏者柄朝未几而产害
已若此继其后者若之何不矫而变乎悲夫建始已后
政柄旁落归于王氏五侯群弟更迭弄权威势翕习青
紫充满排摈宗室孤弱公族诛戮亡忌击断不请而当
时之君琐琐碌碌曾不敢举手开喙以预天下事自王
章以直言诛刘向以正諌黜而忠谠之士卷舌矣杜钦
谷永之朋方且逆望风旨揄扬赞颂而张禹孔光共为
持禄计不肯吐忠实于上由是汉室彫弱不振至于贼
卷七 第 28a 页 WYG1127-0483a.png
莽则大事去矣彼且文饰休符招致琛赆作为石匮大
诰之书以愚弄天下则汉欲不亡得乎噫自古天下败
于外家者惟汉与周然隋文帝东平全齐而西破巴蜀
五王奸谋同日摘发则于字文氏不为无功方之安汉
可异日谈也
   卫青论
卫青起于奴𨽻显于戚里而终以阃外之功封侯裂土
延及襁褓三子同日受封而裨校皆得爵土虽曰知兵
卷七 第 28b 页 WYG1127-0483b.png
胜敌然其德度亦自有以致之方是时武帝在上大臣
少丽罪则诛戮随之青独能保身以没可谓贤矣且天
子之大柄二一曰爵赏二曰诛戮而青于此皆逡巡退
避而不敢专此其所以能保身者尝曰自魏其武安厚
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
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此不肯侵天子
爵赏之柄也苏建尽亡其军周霸之属皆请斩以立威
青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傥归天子使
卷七 第 29a 页 WYG1127-0483c.png
天子自裁之示不敢擅专诛于境外以风人臣不敢专
权不亦可乎遂囚建行在此不敢侵人主之诛罚也以
此令终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