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520-05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六十一
 水利(十/)
  温州府(永嘉县/附郭)
 城内河 由会昌湖入永宁门汇为雁池城西河放
  生池此三处潴水最宽万历温州府志府城四面
  有濠濠上下岸各有街彼时一渠两街河边并无
  民居宋绍兴间居民侵塞舟楫难通火患罔备叶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520-0524b.png
  适开河记淳熙四年户部尚书韩公来守募民举
  环城之河取泥出甓两岸成丘州人刻石记之
国朝康熙九年副使许重华委同知张经督民开浚以
  通舟楫雍正八年知府秦炌永嘉知县罗秉礼谕
  居民各浚门前河道禁止私搭浮棚
 水则(在谯楼前五福桥西北第二间石柱上万历温/州府志永嘉水则至平字诸乡合宜平字上高)
  (七寸合开陡门平字下低三/寸合闭陡门宋元祐三年立)
   永嘉县(城外/河道)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520-0524c.png
 会昌湖 在城外西南唐会昌四年重浚因名(详见/山川)
 南塘(在大南门外路通瑞安宋淳熙十四年郡守沈/枢修陈傅良重修南塘记永嘉邑内有宜治者)
  (州城外南达瑞安有石塘百里不知起何时而岁/积坏倾者为嵌陷者为汇遇时潦咫尺不得进自)
  (闽山至于吴会去来者病之吴兴沈公治郡之明/年有以塘事告公与通判率两邑大夫即里居谋)
  (曰役复有大于此者乎奈何使吾民锱聚铢敛窃/自支补甲前而乙却也苟无愆时工勿问庸几何)
  (苟无乏事石勿问价几何舆匠肯来市/无强价自冬十月至今三月而塘成) 花柳塘
  (在大南门外/飞霞洞前) 石濑塘(在吹/台乡) 和尚塘(在膺/符乡) 黄
  石山南塘(在城东南/五十里) 瞿屿山塘(一在山南/一在山北)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520-0524d.png
 福昌埭(在镇海/门外) 外沙新埭(在镇海门/外沙浦) 天宁埭(在/九)
  (都/) 茅竹埭(旧名直/渎埭) 军前大埭(俱在五都/茅竹山址) 朱
  村埭(在镇海门/外朱村浦) 蒲洲埭(在八都去县十里此埭/内蓄河水外障江潮永)
  (嘉并瑞邑温卫田亩约计二十四万悉藉灌溉其/长四十一丈明正德十六年风潮荡坏推官程资)
  (督修万历甲戌再圮郡守杨邦宪重修稍高每遇/秋水泛涨各乡俱被淹没郡守卫承芳乃准水则)
(国朝复水湫九处蓄泄得宜曦命有司加葺康熙九年/ 顺治十四年巡按王元)
  (通判施王/泽督修) 黄湖埭(在大南门外/飞霞洞前) 东角埭 倪
  家埭(俱在/八都) 泄漏埭(在六都/潭头) 陆家北埭(在六都/中村)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520-0525a.png
   陆家南埭(在六都下村三埭宋乾道丙戌筑地/形稍高民居稠密今下皆渐淤成田)
   东平埭(在六都茅/竹山东) 西平埭(在茅竹山西旧山/北有田地数百顷)
  (中有河自一都至郡城舟楫皆通而以军前大埭/北截江潮宋绍兴二十四年埭决田地悉坍入江)
  (不复有河始分筑平水埭于山之东明/嘉靖三十三年西埭决县督民重修) 周稍埭
  (在黄石/山南) 翁师埭 杨家汇埭 庙前埭 陈大
  埭 陈八河口埭(俱在/三都) 倪埭(在一/都) 吕家埭(在/三)
  (都/) 榆木埭 枫林埭 陈家埭(俱在建/牙乡) 上孤
  埭 朱干埭 陡门埭(俱在清/泰乡) 法华埭(在孝/义乡)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520-0525b.png
  泉塘埭(在仙/桂乡) 谢婆埭(在瓯浦下村明万历二十/五年郡守刘芳誉捐俸重)
  (筑王叔杲重筑谢婆埭记永嘉控山带海城以南/为田数千顷三溪之水纡回环绕互相流灌往自)
  (南河辟一泓以泄之江故每遇旱乾常苦失润旧/筑法华埭以阑之负郭之民相度窾会因废之而)
  (筑谢婆埭埭之阔可弓而画然潴蓄三溪灌溉万/顷□郡赖之嘉靖中驵侩之徒利舟楫之便借堪)
  (舆渺说惑当事者听而改筑江口之莲花浦地势/淤卑风潮荡激辄废辄修而民竟苦污莱不获享)
  (蓄泄之利万历二十三年刘侯以名御史来守是/邦胤心民隐而得谢婆埭废兴之故下邑侯林君)
  (议林侯悉心筹画诹日程工选于民得田君谏方/准鲍易有黄循日犒督之藉上于淤取石于山不)
  (踰时而/工告竣) 黄洲埭(在八/都) 宋岙埭 沙河埭(俱在/华盖)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520-0525c.png
  (乡/)
 城南新闸(在瑞安/门外) 天宁闸(在九/都) 乾元闸 仓头
  闸(俱在/三都) 李浦闸 应家闸 大小头闸 净居
  闸(俱在/二都) 白木监闸 横山闸 净居新闸(俱在/一都)
   范公闸(在二/十都)
 广化陡门(在迎恩门外因/郭公山麓为之) 西郭陡门(在迎恩门外/广济桥西)
   海坛陡门(在奉恩门即水门中闸也遇旱则开/北闸引潮入城潦则尽闸放之以泄)
  (城中秽浊明弘治庚午郡/守文林重浚近复淤塞) 山前陡门(在黄土山/前宋绍兴)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520-0525d.png
(国朝间郡守赵不隼筑兆甲等呈请重修/ 康熙初年诸生林) 山后陡门
  (在黄土/山后) 外沙陡门(旧名堰头在镇海门外往岁/废圮潮入内河涸则为浦地)
  (成斥𠧧不堪稼穑明成化丁酉令文林砻巨石修/筑布桥立闸决去福昌黄湖二埭以通花柳塘民)
  (甚利/之) 石墩陡门(在九都石屿村明弘/治间知府陆润修筑) 瞿屿陡
  门(在九都瞿屿村明弘/治间知府陆润重修) 茅竹陡门(在五都茅/竹山趾)
  咸田陡门(在三/都) 龙湾陡门(旧名蛎䗁陡/门在四都) 黄石
  陡门(旧名方汊陡门/在宁村所城外) 黄焦陡门(在一都/芙蓉岩) 罗浮
  陡门(在三十四都久圮/)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520-0526a.png
(国朝康熙十一年/ 里民公筑)
   乐清县
 东西两渠 在县城内万历温州府志东西凿峡以
  通两溪旱则蓄潦则泄岁久淤塞元末方氏吏刘
  敬存摄邑浚治深广于是两渠复通仍建宝带桥
  其上又浚东小河至白沙以泄溪流舟楫可通田
  得灌溉民甚便之今河存渠塞
 乡河 在东乡自黄塘窑岙诸山溪流出至新市广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520-0526b.png
  七丈分注瑞应一乡溉田十馀万亩
国朝雍正六年知县唐傅鉎以十四都钱家垟十五都
  南垟蒲岐等处旧有河道十五里详请督抚谕民
  开浚以资灌溉
 赵公塘(在县治东西两溪上宋令管滂筑令汤又继/筑东塘令赵敦临始合东西筑之王宾筑赵)
  (公塘记绍兴十五年四明赵侯敦临来令乐清邑界/两溪群山环绕雨暴至则水无所泄溢流于市廛)
  (公私患之熙宁庚辰令管君滂始于东溪筑石塘/以障之导水自塘南入于海越十有八年民无水)
  (患逮元祐丁卯塘坏令汤君又因旧葺之越二十/年又坏及今不葺者四十年矣侯来之明年六月)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6a 页 WYG0520-0526c.png
  (乃修筑之凡长一百五十丈广一丈五尺高称之/为工五十费财百万益壮固于旧耆老或言旧塘)
  (当县左臂所捍才三之一若东自溪桥而上至望/来桥西循溪曲而南至迎恩桥剪棘除秽增卑培)
  (簿俾皆为塘则合境均无患矣侯曰唯遂因馀力/亟成之合东西四百丈且为通衢以便往来榜曰)
  (赵公/塘云) 刘公塘(在县西迎恩门外至馆头五十里/路通府治宋绍兴初邑令刘默始)
  (役西乡民修筑增加高广民甚德之故名后因造/城乡民盗挖塘石几尽兼之洪潮冲坍明万 乙)
  (未令张子珵捐俸修筑里人周撼周芰输财/助工又有袁公塘周公塘俱在刘公塘上下) 兰
  盘塘(在石马浦为/东西溪下流)
  (谨按乐清白沙七宝等塘/另见海塘门兹不复载)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6b 页 WYG0520-0526d.png
 县浦埭 后洋埭(俱在县/南五里) 白沙埭(在县南/八里) 屿北
  大埭(在县南五里旧上埭宋嘉/定间令曹能用石筑之) 法灯埭(在县西/十里)
   东山埭 南渎埭 屿南大埭(俱在县西十五/里一都县西三)
  (乡水悉会于此春涨最难捍禦明隆庆戊辰因咸/水淹田禾里人赵汝铎出力修筑下用大松桩上)
  (用长石条砌叠改造夹岸两塘二百四十五丈并/包印屿石焉鱼池三埭又于泄水处建人陡门五)
  (间旁为石/䃮三间) 鱼池埭 法华和尚埭(俱在县西/十五里)
  胡埭 章岙埭(俱在县西二十里宋淳/熙间令袁采创筑后废) 三屿东
  沙埭 三屿西沙埭 河里埭(俱在县西三十五/里二都永康乡年)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7a 页 WYG0520-0527a.png
(国朝久圮年问典史居广王宾重修/ 康熙) 黄渎埭 八华
  埭(俱在县西三/十五里五都) 塔头埭 沙埭 长林埭(俱在/县西)
  (三十里/六都) 黄华东大埭 西大埭(俱在七都宋淳/熙间令𡊮采增)
  (筑外作护埭下为暗/沟又作小陡门二间) 曹田埭 项浦埭(俱在七/都历宋)
(国朝元明常加修筑年久汜重筑雍正八年署县王炳/ 康熙十六年县丞王枢)
  (弘重筑以禦咸/潮蓄水灌溉) 东浃西浃埭 池岙埭(俱在/七都)
  洋田埭(在八/都) 卢岙埭 新河埭(俱在/海边) 猫儿埭
  (在洋田以上十埭/俱县西三十五里) 直落埭 落洋埭 牛轭埭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7b 页 WYG0520-0527b.png
   哨船埭 兴安埭(俱在岐颐/长安乡) 沧下埭 营田
  埭 瓦砾埭 侯家埭 东浦埭 西浦埭(俱在/县西)
  (四十/里) 盘石埭(在县西五/十五里) 伍保埭 重石埭(俱/在)
  (虽西五/十里) 馆头埭 萧埭 白鹭屿埭 黄香埭
  (俱在县西六十里/十二都茗屿乡) 竹屿大埭(在县东二十里/三都永康乡)
  余家埭 徐家新埭(俱在县东三十里十三都二/埭俱洪武二十八年修筑)
   朴湖埭 辜埭(俱在十/四都) 黄塘八埭(在县东四/十里宋宣)
  (和间里人叶尉达创斗门闸板岁久腐咸潮/冲淤二十馀里田无灌溉乡人病之乃为埭) 龟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8a 页 WYG0520-0527c.png
  埭 长山埭 黄岙大埭 感祝埭 蒲岐埭(俱/在)
  (县东田十里十/五都瑞应乡) 长徼溪埭(在县东/六十里) 白岩溪埭
  (在县东六十五/里俱十八都) 蒲溪上埭 下埭 巉头埭(俱/在)
  (二十/都) 丁公埭(凡/三) 沸头上埭(在二十/二都) 徐公埭
  (在二十六都自能滩至柘湖长二里明正德五年/筑王启筑徐公埭记正德五年江右徐公来守是)
  (邦询民隐驻节于驿蔗湖乡彦于光渊率老稚伏/道左曰苦田暵公曰是湖坏也善沟者水漱之善)
  (防者水淫之速具畚来我为汝刋木识之因往得/水道乃命徐典史凿石通堤砌几千馀步广六尺)
  (深倍之延袤数里凡四阅月而成捐资买田若/干亩筑室若干楹为民世守之公名宏贵溪人)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8b 页 WYG0520-0527d.png
  岙坑埭 驿前埭 竹𣝡下埭 朱洋溪埭 冯
  监埭 吴家埭(俱在二/十七都) 水涨后洋埭(在二十/八都)
  婆溪前埭 婆溪埭(俱在二十八都以上九/埭俱县东百里山门乡)
 白沙陡门 东山陡门 石马陵门(在印屿西麓俱/县南五里一都)
  (宋治平间邑令/焦干之创筑) 南岸陡门(在县南/十里) 章岙陡门
  (在县西/十三里) 三屿陡门(在县西十五里/俱二都永康乡) 塔头陡门
  (在县西二/十五里) 岐头陡门(在县西三十/里俱六都) 黄花陡门
  (在县西/三十里) 白鹤陡门 法空陡门(俱县西三十五/里七都长安乡)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9a 页 WYG0520-0528a.png
   盘石二陡门 支湾陡门(俱在县西/五十里) 馆头陡
  门(在县西六十里俱/十二都茗屿乡) 三坑陡门 拗桥陡门(俱/在)
  (县东十/二里) 竹屿二陡门(在县东/二十里) 巉头陡门(在县/东二)
  (十五里俱三/都永康乡) 下村陡门(圮/) 朴湖陡门(在十四/都以新)
  (涨涂田数多于下流筑龟埭潴水灌溉而/于西南别建龙门新陡门泄之旧遂废) 下堡
  陡门(在十/四都) 下灰埭大陡门(一作龙/呼埭) 小陡门
  高嵩东陡门 西陡门(俱在县东/三十五里) 寿昌塘陡门
   小松陡门 灵岩塘陡门(俱在县东四十/五里十五都) 净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9b 页 WYG0520-0528b.png
  名塘陡门(在县东/四十里)东山陡门 东山双陡门 南浦陡
  门(俱在县东五十里/十六都瑞应乡) 海口塘陡门(在县东/五十里) 本
  觉塘陡门(在县东六十/里十七都) 石陈塘陡门 新城塘
  陡门 靖子塘陡门 柽冈塘陡门(俱在县东八/十里十九都)
   石台陡门(在二十一都马前/山谷中俱山门乡)
   瑞安县
 北湖 在县北二里众流潴焉(详见/山川)
 城东石塘(在东门外达郡境明嘉靖间长洲刘畿为/瑞令议筑未就后巡抚浙江出公帑八百)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0520-0528c.png
  (两重建令朱沾捐俸助成之民甚便焉周大章重/筑南塘记瓯城南达瑞安八十里故有塘即郡志)
  (所载南塘驿路陈止斋所谓石塘百里巨石纵横/鳞萃是己塘属永嘉者三之一属瑞安者三之二)
  (实闽越孔道元季修筑城垣悉毁之陆舟胥病今/督府大司马刘公先令瑞安下车值倭寇之变时)
  (有以复驿筑塘为请者公曰二事诚不可慢视较/莫急于筑塘然权不专在余而费实滋大丙辰夏)
  (公赴召内拜后十载历大中丞司马开府两浙父/老复以塘为请公遂属郡伯丰城李公廷观综其)
  (事檄两邑令方经始而瑞令吾乡朱君沾擢惠郡/判公特留之俾殚厥役朱君乃率幕尉莆阳郑君)
  (瑜义士邵元性度境内桥若干所塘若干丈佣值/石价若干缗属桥于耆民属塘于圩里计其费以)
  (请于永嘉亦如之公捐俸金出公帑若干以倡时/郡伯以时行县考成焉自冬十月迨春三月而工)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0520-0528d.png
  (告竣于是居者行者莫/不称便爰识其槩于石) 沿江圩岸塘(在清泉集/善二乡明)
  (洪武二十七年筑续为风潮/冲陷成浦令周悠筑砌石塘)
 新埭(在城北壕河明弘治间令高宾建后复闭城中/多火患嘉靖辛卯令曹诰重筑水至城中民甚)
  (便/之) 东浦大埭(在小东门外县尉郑瑜筑/明万历甲戌簿汪元寿修) 东安
  寺前埭(在大东门外并泥城河口二小埭皆以潴/濠河之水以备旱潦)
(国朝顺治五年知/ 县谭希闵筑) 白岩桥埭(在留贤桥外旧名白岩/桥废)
(国朝顺治七年知县谭希闵筑/ 以蓄城中之水使不直泄) 石紫河埭(即西河埭/在城西半)
  (里初建邑即有此埭为永嘉瑞安水利之要一失/其防水尽入江宋乾道丙戌水灾后增筑益固)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0520-0529a.png
   凤林埭(即黄林埭在东/山又名东埭) 吴田埭(在东山俗/名西埭)
  许府埭(在东山俗/名西洋埭) 程头埭(在海口地形独高宋/乾道丙戌水坏河决)
  (起三乡人夫/筑之埭始固) 韩家埭(在韩/家渎) 砂冈埭(在砂/冈渎) 马
  田埭(在马/田) 游家埭(在游/家河) 次渎埭(旧在次渎河/口宋乾道丙)
  (戌坏移/入襄河) 丁田埭(在丁/田河) 董田埭(在董田俱清泉/乡旧通江里人)
  (蔡幼度移/筑内地) 岑崎埭(在帆游乡宋淳熙间双穗场/盐亭户筑小埭下为盐亭坛)
  (又于埭旁凿河通运薪卤每岁潮水淹溢颇费筑/近各疏小河通盐场舟运塞故河道上有石冈)
  (陡门不/妨水利) 鱼渎角埭(在帆游乡初建在鱼潭宋乾/道丙戌移筑帆游河口)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0520-0529b.png
(国朝顺治七年知县谭希闵重筑蓄水以卫城濠兼荫/ 各都田亩十五年海寇掘坏康熙十年巡抚范承)
  (谟勘荒临/郡重修) 小鲍埭 大鲍埭(俱在/鲍田) 孙田埭
  余家埭(俱在崇泰乡/此为硬埭) 东冈埭(旧名东/岙埭) 陈岙埭
   场下埭 坑口埭 石口埭 徐村埭(俱在五/都六埭)
  (相连宋乾道丙戌海溢淤塞提举宋藻相视沿江/水利遂命淘土于埭上筑成塘路然皆硬埭仰石)
  (冈陡门/泄水) 寮后埭 北门大埭(俗名懒/军埭) 西岙埭
  (旧名龙泉浃埭/俱在崇泰乡) 河头运埭 傅家埭 朱家埭
   林家埭(俱在飞云/渡隔岸) 横河埭(在南社乡其河南/通平阳万全乡东)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0520-0529c.png
  (连砂塘陡门脉络绵远因枕大江以埭限之宋乾/道丙戌埭坏田没唐奉使相地外筑塘捍潮内塞)
  (河以副之自是埭址坚固砂/塘陡门与河埭相为唇齿) 宋家埭 侯家埭
  (俱在南社乡宋乾/道丙戌圮坏重筑) 陈家埭(在南社乡宋乾道丙/戌坏移入内塘筑之)
   钟家埭 邓家埭(俱在南社乡宋元丰间筑乾/道丙戌坏重建复于埭外筑)
  (副埭以/护之) 姜家埭 丁家埭 孙田埭(俱在南/社乡)
  径浦埭(在涨西乡古有高秋大埭下有石桥跨浦/往来便之后潮冲埭坏宋淳熙九年乡民)
  (就桥侧筑/埭捍潮) 高秋埭 车水埭 陈云埭 学士
  埭 白眼埭 前河埭 孙家埭 咸草埭 廿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0520-0529d.png
  五箩埭 项公埭 洲川埭(俱在涨西乡埭当中/流宋绍兴丙寅冲坏)
  (复筑埭之左右并河东/西居民环列每岁增修) 独木埭 小蒲埭(俱在/涨西)
  (乡宋绍兴间潮水/冲坏移上筑之) 丁湾埭(旧名周田埭在涨西/乡宋崇宁三年重修)
  (此埭之水绵亘三百馀丈溉田三万馀亩淳熙以/来屡筑屡坏嘉泰初里人王仲京陈烈于故址用)
  (石筑之始有/蓄泄之利) 石桥埭 石桥上埭(废/) 棠梨埭
  (俱在涨西乡旧有陡门宋绍兴丙寅/圮乡民就浦下筑此埭复筑护埭焉) 芦浦大埭
  (在集善乡宋淳熙/间筑后坏复筑) 昭仁埭(在集善乡宋元丰间/筑崇宁间增修后为)
  (闸/) 桐浦埭(在集善乡旧有泥埭截浦水东入江/西渎横塘桑岙诸村南接塔山陡门)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0520-0530a.png
  (北通云峰外桐圆屿丁岙西岙等处山源二/百馀派溉三都田宋元丰间筑陡门并埭) 桐
  乾埭(又名千工埭在集善乡埭/坍近筑堤开陡门于埠上) 新牛埭 麦果
  埭(在半/洲渎) 猫儿埭 圆屿埭(近塔山/陡门) 潦防埭(在/二)
  (十八都一啚上名老/王埭明崇祯元年建) 白肚埭 下林埭 天门
  埭 沙埭 官埭 银鱼埭 黄埭(俱在集/善乡) 湖
  北埭(在芳山乡初与棠梨埭同一河宋元丰七年/洪水冲坏河分为东西溪水尽注西河而东)
  (河不接上流民田失溉建炎三年王汝晖买地开/凿新河以接上流其河皆枕大江埭岸甚狭乾道)
  (九年王确浚河重筑淳熙甲辰潮冲埭坏江/河为一确复加修筑并建陡门埭始固焉) 韦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0520-0530b.png
  岙埭(在芳/山乡) 大坑埭(在大坑村有小河通霞涂浦/潮每害稼宋乾道间筑埭后)
  (因溪水暴出冲坏元大德六年知州李德玉/再筑旬日大雨废今浦涨成田埭去江远矣) 外
  吉埭 魏岙埭(俱在来暮乡沿山溪流率注于浦/乡人于要处绝流筑此埭宋绍兴)
  (丙寅潦水冲坏乾道丙/戌有司令上户筑之) 龙兴埭 思济埭 绿
  屿埭 浦西埭(俱在来暮乡地名溪头古有上埭/蓄众山之水溉三十九四十五都)
  (之田宋嘉定初创明嘉靖间令刘畿/躬相水势命赵丞液募乡民疏浚) 徐洋埭(又/名)
  (车水/埭) 河村埭(俱在来暮乡有小河一带通/江宋乾道间以交接处筑埭) 济
  头埭(在来暮乡宋宣和/间筑建炎初重修) 杨家埭(又名许岙埭在/来暮乡宋绍兴)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0520-0530c.png
  (间/筑) 溪尾埭(在曹村/来暮乡) 上埭 中埭(一名/陈埭) 下埭
  (在滨/家浦) 永丰埭(在永丰湖/俱安仁乡) 官埭 黄马埭(一名/黄笃)
  (埭/) 石埠埭(俱在广化乡/宋建炎间筑) 石桥埭(在广化乡宋/绍兴二年筑)
  (每岁/增修) 苏埭(在广化乡宋/建炎间筑) 古溪埭(在古溪/嘉屿乡)
 月井陡门(在龙山下宋绍兴间令吕鄞相地理谓青/龙宜出水乃浚之续为居民佔塞明万历)
(国朝己亥令傅道唯申院委府通判王锡命按浚/ 顺治十一年重建闸以障咸水) 安
  禄陡门(在西岘/山趾废) 九里陡门(在清泉乡明嘉/靖间令曹诰建) 石
  冈陡门(在韩田帆游崇泰清泉三乡山溪之水流/为支河八十有四咸趋石冈溉田二千馀)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0520-0530d.png
  (顷其来久矣宋元丰问令朱素重筑绍兴末屋闸/俱坏独两岸与沟底巨木犹存乾道二年守王远)
  (用钱五十万委尉王度易闸布底增砌股岸又于/旁立护柱续坏淳熙十二年守李棫通判谢杰以)
  (钱七十万委簿石宜翁治其役后两股沟底木坏/令刘龟从募民钱六十馀万以石代木撤旧更新)
  (焉陈傅良重修石冈陡门记石冈陡门之作不知/其起何时绍兴之季年屋闸俱坏独两股岸与沟)
  (底以巨木为之有屹然存者元丰朱令之遗迹也/盖门始附穗丰山之南趾以离海远泻水不效而)
  (议迁署国子司业王公远为守尝用钱五十万民/夫二万四千通其故浦然是役也浚浦之功居多)
  (而以馀力及闸后知州事李公棫与通判谢公杰/慨然念之谓主簿石宜翁能以钱七十万俾治其)
  (役发视遗趾则股岸之木蛆食之过半矣底板亦/浸淫漱齧穿蠹百孔矣知县事刘龟从又劝得民)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0520-0531a.png
  (钱六十万而县自助致五万因择其乡之秀黄廷/瑞者三人莅匠以石代木撤而新之为岸若干丈)
  (为底若干丈为闸之里蔽若干丈益其柱若干上/为覆屋旁为辅梁凡百可久无不臻极淳熙十二)
  (年三月记璩明宣德间守何文/渊仿虞元 议修之民赖其利) 场桥陡门 龟
  山陡门(俱在崇泰乡五都场桥明嘉靖壬子令刘/议建未就隆庆己巳都民各捐资告筑令)
  (杜时登/督成之) 榆浦陡门 瓜步陡门(俱在南/社乡废) 屿头
  陡门(在涨西乡宋乾道丙戌坏绍/兴间既筑径浦大埭遂筑此) 江济陡门
  周田陡门(俱在涨西乡古有泥埭宋绍兴间改筑/陡门岁久潮水冲坏明洪武丙辰主簿)
  (张有成重筑增砌内外石坎/百馀丈民田赖以溉注焉) 石闸陡门(在涨/西乡)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0520-0531b.png
  莲团陡门 新丰陡门(在集善乡宋淳熙乙未建/复坏里人王奕修元皇庆)
  (己未奕孙宗泽改筑小岙浦中砌以/巨石跨石桥于上至正丁酉风潮坏) 苍山陡门
  (在集善乡元泰定间里人谢/觉行倩工倚山凿岩造之) 半浦陡门(在集善/乡宋淳)
  (熙乙/未建) 桐浦陡门(在集善乡宋元丰间建蓄水溉/三都田崇宁时修明洪武十七)
  (年里人谢德邻重修/上设石梁以便行者) 唐枋陡门(在集善乡宋乾/道丙戌坏唐氏)
  (重修置桥/下有闸) 塔山陡门(在集善乡宋大中祥符间/筑下通程头江因潮冲坏)
  (咸水入河元丰元年里人何成泽/重筑正统三年耆老吴民载复修) 航浦陡门
  唱步陡门(俱在集善乡里/人叶良泽筑) 昭仁陡门(在集善乡/元至大四)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6a 页 WYG0520-0531c.png
  (年里人张/声之建) 矢石陡门(在芳山/乡废) 塘东陡门(又名/登场)
  (陡门在来暮乡/宋嘉定间建) 姜家陡门(在来暮/乡废) 高冈陡门
  (在来暮乡丁岙嘉/靖戊申乡民重建) 南口陡门(在广化乡宋宣和/五年建明弘治间)
  (重/修) 通海湫(在四都河流浅狭淤塞不常明万历/丁亥邑令章有成同主簿詹隆祖督)
  (工开浚通海仍建陡/门三间以防旱潦)
 玉壶□(在玉壶山中本地大溪自青田县发源经流/此处高山四起内多平衍原田居民亦数百)
  (家每遇洪水禾稼尽伤先年筑有官□明洪武二/十七年加筑沙石坚厚趾阔二丈面阔一丈南北)
  (二带约一千馀丈每遇/坍圮居民自行修筑)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6b 页 WYG0520-0531d.png
   平阳县
 城内河 一自昆山来一自岭门来入县前夹治东
  西流又一源自白石岭老山来入白石河流过县
  治后号腰带水万历温州府志宋咸淳间邑令王
  应嘉重浚林景熙作记后复塞明嘉靖间邑令张
  仲孝与千户冯玉疏之戊午倭变乡民多入城病
  渴冯玉与令李伯遇复开西水门引西南水入城
  民赖以生平阳县志知县文程又开东北水门以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7a 页 WYG0520-0532a.png
  泄水又浚城外河
国朝康熙十二年知县石金和拆去浮屋重浚河道
 万全塘(自县北至瑞安飞云渡三十五里旧为土塘/岁久圮宋绍兴中里人徐几倡筑铺石其上)
  (功未就淳熙间左司议蔡必胜以石更造费二十/馀万缗因即鸣山保安院为修塘司出纳有籍元)
  (初修塘司没入官塘遂倾圮大德九年滕天骥修/完元末县因筑城塘石拆毁明弘治十三年节推)
  (何鼎/重修) 坡南塘(自县南夹屿桥西至前仓南至江/口各二十五里旧为土塘遇潦即)
  (圮宋嘉泰元年郑廉仲以石砌南塘淳祐七年砌/西塘元大德八年滕天骥重修年久圮坏明万历)
  (二十二年令朱邦喜劝谕/义民吕仲璞等重建完固)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7b 页 WYG0520-0532b.png
  (谨按平阳之塘凡沿海者/俱另详海塘门兹不复载)
 军桥埭(在县治东水从沙冈发源直入大河至沙塘/陡门入海水势下泄邑令朱邦喜准耆民林)
  (元英等议于柏洋军桥筑埭以截水势/又从旁委曲开河以通舟楫居民利焉) 黄浦埭
  (在十六都久废明万历十年邑/令何钫设法筑之乃成后复废) 苏埭(在八/都) 陈
  埭 腊田埭 华埭(俱在/九都) 浦尾埭 新埭 南
  埭(俱在十/二都) 西门埭 陈胥浦埭 垂杨埭 半
  浦埭(俱在十/三都) 山前筋竹埭 蔡仁堂埭(俱在/西乡)
  大驿埭 坊前埭(俱在十/七都) 林滩埭(在十/八都) 温江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8a 页 WYG0520-0532c.png
  埭(在十/九都) 斜港埭(在二/十都) 石并埭(在二十/三都) 和尚
  埭(在二十七都明洪/武二十七年筑) 涵头埭 黄家埭(俱在三/十都)
   黄公当埭(在扈山三/十一都) 焦坑埭 南驼埭(俱在/四十)
  (三/都) 小河埭 石埭 青湾埭 古竹埭(俱在四/十二都)
   杨家埭(在四十/五都) 山头埭 江南埭(俱在四/十七都)
  王明埭(在东/乡) 阴均大埭(即舥艚埭在二十一都/金舟乡宋嘉定元年令)
  (汪季良命居民林居雅于潭头海口筑土堰于阴/均山麓九都十都十一十四十五二十一二十二)
(国朝二十三等都俱赖蓄水灌溉元明屡圮屡修兵李/ 康熙年间咸潮入内田禾失收二十九年总)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8b 页 WYG0520-0532d.png
  (华令吴永申三十二年令金以埈后先捐筑水势/冲激随筑随坍左营游击朱黻力任其责筑砌四)
  (载工始成各/都利赖之) 上河埭(在四十/二都) 金钗大埭(在十/都以)
  (上三埭/见县志)
 南驼堰(在四十/三都) 吴南堰(在三都明洪武/二十七年筑)
 沙塘陡门(在六都宋绍兴三年太常博士吴蕴古创/筑费数十万为屋七间用巨木交错坚若)
  (重屋虚其中三间之上增置闸焉明年圮丞范寅/孙稍徙旧趾北筑之乾道丙戌海溢陡门塘埭俱)
  (坏徙筑内数百步淳熙乙未瑞安令刘龟从平阳/令杨梦龄率三乡人共筑乙巳令赵伯僧与蕴古)
  (子奂文继成之比旧制广三之一凿石为板固以/蜃灰侍郎徐谊知□蔡必胜作亭其上名曰召杜)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9a 页 WYG0520-0533a.png
  (亭沿江下有涨涂请官募人耕之岁入租榖三百/石以备修筑徐谊重筑沙塘陡门记平阳遂安治)
  (相望三十里其三乡西南负山东北遵海为田四/十万亩上蓄泉流下捍潮卤有沙塘为之城垒潴)
  (其不足泄其有馀有陡门为之襟喉先是村落各/为埭以潴泄水涝时至莫肯先决灾害既成互相)
  (袭夺以便己私乃竞争斗讼而理筑之工又废田/寖硗确绍兴中故太常博士吴蕴古念之始创意)
  (为陡门未几为水所坏乃用巨木交错若重屋者/凡七间周以厚板匮土其内用以壅截河流连络)
  (塘岸虚其中三间之上增置闸焉其左右上下又/沉石攒楗功不可计以护土力以敌水势费累数)
  (十万悉出其家当程其役者则有蓝田范氏始终/营缮克赞其成者公之犹子通直也乾道丙戌海)
  (溢塘埭陡门尽坏朝廷遣使临视稍徙而内者数/百步岁乙未邑宰相攸宜劝率三乡之人重成之)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19b 页 WYG0520-0533b.png
  (任其事者通直之子国学也后十年木腐土溃水/得纵泄众复大恐邑宰赵侯与国学益求巨材仍)
  (旧规而辟之凿石为条为板为牵为磈自斗两吻/及左右臂闸之上下枢之表里牙错鳞比以蜃灰)
  (锢之又作亭覆焉请于郡得钱二十馀万且均众/资以佐之半岁而毕事其深广视旧踰三之一壮)
  (且固倍蓰矣沿江有涂倘得募人耕之庶可以仰/给而保无极乃列请于安固宰刘侯从之岁收涂)
  (租以资葺理众复来谂于予愿有述焉以诏来者/予为之言 庆元间簿赵希祐重修元初以涂田)
  (入官修葺无资遂圮至元十八年黄一龙吴淳夫/陈则翁修理作亭二十四年飓风亭仆明年一龙)
  (又与吴时亨重建大德丁酉海溢复圮三乡民修/之至正壬寅风潮复圮周诚德率三乡民重修明)
  (洪武乙卯飓风海复溢令叶素德命僧清素募修/设闸夫六名以时启闭岁给工食)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0a 页 WYG0520-0533c.png
(国朝顺治十八年迁在界外闸板朽坏咸卤冲入田亩/ 无收康熙九年展复义民陈瑞峰募化修理仍建)
  (亭其上三乡之民出粟赡僧启闭二十六年瑞安/典史高旺平阳县丞范文邦协浚平浚南岸瑞浚)
  (北/岸) 江口陡门(在九都宋端平丙申令林宜孙创八/筑岁久圮邑人郑存耕修明洪武)
  (年风潮冲坏十六年丞彭尚贤重修苏伯衡重修/江口陡门记平阳之江口旧尝因海堤中断之楗)
  (石为两涯深广各三丈内外贴石为左右翼又设/石坛于前后中涯植石楹析为双门锲坎陷板以)
  (为扃每门板十有二层视水盈缩而闭纵之覆以/屋五间号江口陡门宋端平丙申县令林宜孙始)
  (作之元至元二十四年里人郑君存耕尝率众缮/理之继存耕而致力者则其族之前闽清县尹礼)
  (华亭县尉公谊其岁至正辛丑也后二十三年洪/武八年水暴溢飓风激海崖崩屋仆而门亦圮十)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0b 页 WYG0520-0533d.png
  (六年夏南康彭君尚贤来为丞以公事过其地亟/谋兴作责成于水利所及之乡大家之役于官者)
  (咸不劝而趋输财出力协谋并智以任其事者九/人于是市石与木揆日庀徒以畚以筑堤涯门扃)
  (以至于屋悉复其旧而敛甃坚致视昔过之足支/久远又以其馀力修平安渡马道百二十五丈以)
  (免人于淖始事于九月庚申而讫工于乙酉盖江/口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左江右山潮汐之所上下)
  (诸山谷水凡三十六攴皆经此而入江初陡门之/未作也众流既莫之遏而海卤水亦以害稼民交)
  (以为病自作陡门然后溢不为患乾有所仰而惠/利及于二乡矣 明成化二十二年令王岳修弘)
  (治四年令王约又修万历二十二年令朱邦喜勘/系久坍不便蓄泄捐俸二十两修砌耆民张世英)
  (等助筑厥/功用成) 下埭陡门(在十三都明万历乙/未令朱邦喜重筑) 麦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1a 页 WYG0520-0534a.png
  城陡门(在九都明万历二十二年令朱邦/喜谕该都里照田估计工费修筑) 永丰
  陡门(在六都近沙塘自沙塘陡门筑后此陡门坍坏/蓄泄不便民甚苦焉明万历二十二年县令)
  (朱邦喜谕富民陈/子法出资重筑) 奇石陡门(在前仓凤/林西乡) 新陡
  门(即和尚浦在西乡成化二/十年里人李日荣修筑) 塘湾陡门 江西
  陡门 楼浦陡门 下涝陡门 萧家渡陡门(俱/在)
  (西乡以上六陡门元志云嘉定五年郡守杨简奏/筑黄婆埭相视官临海主簿吴宝卿申令先筑六)
  (陡门以泄上流仍开庄严院前一带旧/河以通舟楫后立埭不果遂筑陡门焉) 黄渎陡
  门 新兴陡门 河口陡门(俱在/西乡) 白沙陡门(在/东)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1b 页 WYG0520-0534b.png
  (乡/) 阴均陡门(在金舟乡元大德九年州判皮元/修林景熙重修阴均陡门记阴均)
  (陡门者合州东西四乡之水赴焉嘉泰令汪季良/所创也其倾资以相林君雅也今故碣犹在越百)
  (年穿漏就圮河流有泄无蓄海潮不时漰湃冲突/逆入河皆为田害故岁多歉而民贫大德元年州)
  (判皮元开芦江报恩寺有讲僧曰融致书借力劝/化有总管汤士宣捐资为倡遂广置料物以十一)
  (月经始先筑上下堰堰水施工甃石䃮斲石限更/置版闸二十层纤罅必窒表里坚好侯劝相之使)
  (旁午于道十年二月讫工由是三十六源得蓄泄/之宜四十万亩免乾溢之患有年将不一书其利)
  (溥哉明延祐五年潮溢复圮知州张智/再修 洪武元年令梅鉴率乡民修筑) 新桥陡
  门 滩头陡门(俱在金/舟乡) 石竞陡门(在亲仁乡里/人陈骥筑后)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2a 页 WYG0520-0534c.png
  (六十年坏宋嘉定间拆其石筑黄/浦埭遂废后于浦边张氏地重筑) 楼石陡门(在/亲)
  (仁乡宋乾道间乡民筑埭为水所坏开禧间/陈伯恭修筑后又坏明洪武二十七年重修) 度
  龙陡门(在亲/仁乡) 于山陡门 扈山陡门 下庄陡
  门(俱在归/仁乡) 灵溪陡门(即徐家窑陡门久圮/)
(国朝雍正二年总督觉罗满保令沾利田主每亩出榖/ 十五觔共银二千有奇修筑陡门至六年仅完十)
  (分之三七年署总督性桂委员同本县知县孟载/有动帑并士民捐输银共二千六百有奇于十月)
  (兴工久而未竣总督臣李卫饬催署知县事张桐/委县丞裴元臣就江中建筑分水墩三座及南北)
  (两岸马头墩坝砌筑坚固可/蓄可泄于九年六月完工) 黄岩陡门(在宰/清乡)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2b 页 WYG0520-0534d.png
  永丰陡门 侯家陡门(俱在万/全乡废) 林头陡门 乌
  屿陡门(俱在二十一都宋乾道四年林/仲彝因乌屿山麓石柱成之) 新潜陡
  门(在二十/二都) 湖南陡门(以上三陡/门俱废) 像山陡门(在/二)
  (十六/都) 丁昌陡门(在四十/七都) 杨鉴陡门(在一都郑/跶祖建)
 小水闸(在四十/五都废) 管岙水闸(在二/都) 荆溪水闸(在十/二都)
   湖边小闸(原砌石为塘因水冲坏宋景定间改/建后圮)
(国朝顺治十二年平阳县令王言着/ 里民黄五云等照田科费重修)
   泰顺县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3a 页 WYG0520-0535a.png
 雷分泉 嘉靖浙江通志在三都天湖山之北广资
  灌溉成化间旱耕者争决致斗忽大风震雷中分
  其水(互见/山川)
 莒冈塘(在二/都)
 院口坝 石镜坝(俱在/四都) 戬舟坝(在五/都) 长洋坝
  大洋坝(俱在/七都) 雅阳坝(在八/都) 下庵坝(在拱辰门/外四里)
 交洋口堰(在县东/一里) 东源堰(在县西/二里) 溪口堰(在一/都)
   小村堰(在二/都) 泗溪堰(在六/都)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3b 页 WYG0520-0535b.png
  处州府(丽水县/附郭)
 城内二渠 分丽阳溪水随势导之入城以蓄风气
  息火灾括苍汇纪宋守赵善坚疏凿后久堙塞明
  嘉靖乙巳知府李冕复大开浚(黄绾浚河记处州/古括苍郡其山自)
  (括苍迤逦西南转为州治宋庆元中郡守赵善坚/尝开二渠分丽阳溪水导之入城民甚德之岁久)
  (湮阏始因豪强侵筑居民积污赵守之惠遂废迄/数百年竟无复者嘉靖乙巳夏五月兵备副使夏)
  (公浚行视郡中知有旧渠考询志耆故老殚其迹/遂檄修之首凿通惠门净池以浚其源次疏二渠)
  (以导其流皆为闸以时蓄泄可谓利于民而尽其/心者是役也奉而综理则知府李君冕同知文君)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4a 页 WYG0520-0535c.png
  (章通判傅君棨推官叶君材承而董役则丽水知/县吴君梓若兼诸劳则文君为多疏凿之工沿渠)
  (之民各事之仅三/阅月而厥功告成)
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府周茂源重浚康熙二十七年知
  府刘廷玑又浚(梁祚璿/为记)
   丽水县(城外/河道)
 水障 用石砻甃坚固以障上流东冲郡城赖之括
  苍汇纪元大德癸卯有异人来募民财欲建桥于
  此凿石于桃山置局济川桥侧至皇庆壬子经十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4b 页 WYG0520-0535d.png
  年止成水障一墩而去桥竟弗成继是郡守韩斐
  修筑久而石渐颓明嘉靖戊子郡守潘润复捐俸
  运石填之
 李浴塘(在县东/南十里) 洪塘(在县西五十里宋开禧间郡/人参政何澹调洪州兵开凿)
   章塘 岑塘(俱在县西/四十里) 平洋峰塘(在县北/二十里)
  百众塘(在县北/五里) 茭塘(在县北二/十七里) 桑塘(在县北/五里)
   许塘(在县西/五十里) 沙塘(在县东/五里) 赵塘 林前塘
   龙后塘(俱在/西乡)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5a 页 WYG0520-0536a.png
 丽阳堰 妃溪堰(俱在县北/十二里) 黄山堰 泗洲堰(俱/在)
  (县北十/五里) 畎岸堰(在县东五/十五里) 绿苗堰 好溪堰
(国朝俱在县东十五里唐郡守段成式开十五年同知/ 顺治四年知县方亨咸继筑康熙二)
  (崔鸣鷟修/自为记) 寺后堰(在县南/七十里) 司马堰 观坑堰
  (俱在岑溪东/詹司马所凿) 章田堰 神堂堰 通济堰(在县/西五)
  (十里障松阳遂昌两溪之水别为大川分为四十/八派析流畎浍注民田二千顷又以馀水潴为湖)
  (以备溪水之不及堰旁有庙曰詹南二司马宋明/道中碑刻尚存元祐间知州关景晖修筑政和间)
  (邑令王褆邑人叶秉心建石函乾道间郡守范成/大重加修葺有堰规二十条刻于石范成大重修)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5b 页 WYG0520-0536b.png
  (通济堰记按长老云萧梁时詹南二司马所作至/乾道戊子垂千载矣往迹芜废中下源尤甚明年)
  (春郡守吴人范成大与军事判官兰陵张彻修复/之事悉具新规三月工徒告休成大驰至斗门落)
  (成于司马之庙窃悲夫水无常性土亦善堙修复/之甚难而溃塞之实易惟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
  (葺之将有考于斯故刻其规于石崩开禧间郡人/何澹重加甃石元至元六年大水 坏厥后令梁)
  (顺守韩斐频加缮葺明万历四年郡守熊子臣重/修何镗为记二十六年知县钟武瑞重修郑汝壁)
  (为记三十七年知县樊良枢修葺功倍于前汤显/祖为记四十七年知府陈见龙重修王一中为记)
(国朝顺治间知县方亨咸重修康熙十九年知县王秉/ 义重修王继祖为记二十五年大水圮坏知府刘)
  (廷玑捐俸募工重行修筑自为记五十四年复坏/雍正七年总督臣李卫动帑委知县王钧筑浚)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6a 页 WYG0520-0536c.png
 应星闸(在应星桥下宋郡守赵善坚引丽阳溪水导/之入城明嘉靖乙巳知府李冕复浚净池以)
  (潴水由池分为二派其一自通惠门入清香桥为/城中水其一自西南流绕城中至是桥下出城与)
  (大溪会旧置闸于桥之南旱则蓄涝则泄或城外/溪水涨而涌入者又因而堤障之居民利赖岁久)
  (闸坏城下水口壅淤不通万历三十年知府许国/忠重修其闸复浚其口自是蓄泄有备水不为灾)
   青田县
 蔡塘(在县南/五十步) 旧官塘(在县北五/里五都) 官塘(在县东十/里二都府)
  (志作二/十里) 徐奥塘(在县东十/里二都) 锦石塘(在县西六/十里十二)
  (都/) 流绿塘(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今属景宁)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6b 页 WYG0520-0536d.png
 下林堰(在县西六十五里灌/田三顷六十馀亩) 周□堰(在县西六十/五里灌田二)
  (顷/馀)
   缙云县
 好溪 在县治前源深流长经丽水达温州(详见/山川)
 城塘(在县/北) 车盘塘(在县/西) 胜岩塘(在县/西北) 黄碧塘
   黄双塘(俱在/一都) 徐岩塘 六基塘(俱在/二都) 杜塘
   大石塘(俱在/三都) 梅塘 宏坦塘(俱在/四都) 朱新塘
   山门塘(俱在/五都) 稠塘 河洋塘(俱在/六都) 淤泥塘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7a 页 WYG0520-0537a.png
   扇厨塘(俱在/七都) 马山头塘(在八/都) 乌头塘 长
  塘(俱在/九都) 小筠塘(在十/都) 方塘 大深塘(俱在十/一都)
   章塘 东盘塘 万新塘(俱在十/三都) 魏塘 麻
  里塘(俱在十/四都) 藤弄塘(在十/五都) 新清塘 东塘(俱/在)
  (十六/都) 古方塘 稠门塘(俱在十/七都) 麻塘(在十/八都)
  平等塘 马踏塘(俱在十/九都) 水灌塘(在二/十都) 胪塘
   大兴塘(俱在二/十一都) 庙前塘(在二十/二都) 西塘(在二/十三)
  (都/) 洋深塘 红莲塘(俱在二/十五都) 左库塘(在二十/六都)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7b 页 WYG0520-0537b.png
   保塘(在二十/七都)
 钟山堰 榉木堰(在县西三十里俱一都溉田二千/馀顷久废)
(国朝康熙年间知县霍/ 维腾命里保修筑) 李公堰 新城堰 石佛堰
  (俱在/二都) 黄桑堰(在县西二十里三都溉田二千顷/明崇祯间圮)
(国朝康熙年间署县县丞/ 左印俨督令修筑) 黄檀堰(在三/都) 鹅羔堰
  杨山堰(俱在/四都) 六石堰 朱丝堰(俱在/五都) 蒋堰
  杨堰(俱在/六都) 古溪堰(在县西二十五里七都溉田/一千馀顷久圮)
(国朝康熙年间知县戴/ 名振饬地方修筑) 马堰(在七/都) 西畈堰 南畈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8a 页 WYG0520-0537c.png
  堰(俱在/八都) 张公桥堰 神□湖堰(俱在/九都) 硕仁堰
  (在十/二都) 岩头庙堰 长潭堰(俱在十/三都) 麻滩堰
  杨柳堰(俱在十/五都) 竹木堰 双溪堰(俱在十/七都) 陈
  岸堰(在十/八都) 桑潭堰(在县东十五里十九都溉田/六十馀顷毁坏已久)
(国朝知县霍维腾/ 令堰长砌造) 蒋家堰 丁思堰(俱在二/十一都) 下湾
  堰 长澜堰(在县东六十里/俱二十二都) 宫前堰 浣堰
  岩山堰 保堰(俱在二/十三都) 马木堰 杜堰(在县东/六十里)
(国朝俱二十四都督令修筑溉田七十馀顷/ 知县霍维腾) 东梁堰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8b 页 WYG0520-0537d.png
   广济堰(在县东六十里俱二十五都溉田八十/馀顷旧被洪水冲废)
(国朝知县霍维/ 腾修筑) 清宁堰 万公堰(俱在二/十六都) 檀溪堰
   长堰(俱在二/十八都) 大皿对堰 方山净堰(俱在二/十九都)
   茭下堰(在县东三十里久圮/)
(国朝知县戴名振修筑/ 一方资灌溉之利) 黄潭堰(在县西三十里溉田/三十馀顷)
(国朝知县霍维/ 腾督修)
   松阳县
 刘家塘(在县东/三十里) 官塘(在县西南/二百步废) 叶家塘(在县西/二十里)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9a 页 WYG0520-0538a.png
  (八都以上二/塘见县志)
 百仞堰(在县南三里十九都百仞山下明万历二十/六年知府任可容重修屠隆重修百仞堰记)
  (松阳县南有山曰百仞大溪汤汤东注旧筑堰障/水因山名百仞长八十丈有奇引水灌田万亩万)
  (历间波冲堰坏田禾尽槁乡民累告修复先是署/县别驾又公司理刘公邑令萧公上其议未决毗)
  (陵周公来宰邑父老首以为请公遂力任其事白/之参政曹公郡侯任公报可刻期鸠工故堰旁东)
  (北地形稍卑堤为水势激泐春夏间溪流受障辄/漂没庐舍为民大患至是议修故堰东北乡民力)
  (争其不可两乡交关不已周侯亲往相度形势曰/堰坏则东北庐舍无漂没之患而南田日槁堰复)
  (则东南畎亩有灌溉之利而北舍可虞较而言之/灌溉之利大漂没之患弥大吾有一策令两乡民)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29b 页 WYG0520-0538b.png
  (有利而无患可乎于是命徙堰基西上数百武地/形稍高故堤岸崇广南可决水灌田北不漫流漂)
  (舍永垂大利于是两乡之民帖然遂共徙堰基于/上流云 万 三十五年令林大佳重修李志为)
  (记/) 白龙堰(在县南五里一二都元末里人周汉/杰悉力鸠工而成乡人立祠以报明)
  (万请十六年知县廖性/之 公帑凿石筑砌) 金梁堰(在县西二十里/十五都元达噜)
  (噶齐迈/珠建) 通泽堰(在县西三十里八/都旧名州陈堰) 芳溪堰(在/县)
  (西三十里十四/都旧名上曹堰) 响石堰(在县西/四十里) 双坑堰(在县/西北)
  (七里六都旧/名岑石堰) 管洲堰(在县北七/里七都) 杨沐堰(在县/东十)
  (五里二/十二都) 小槎大畈陂堰 裕溪陂堰(俱在县东/五十里二)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0a 页 WYG0520-0538c.png
  (十三/都) 孤山陂堰 佃溪堰(俱在县东六十/里二十六都) 上
  洋堰 白龙堰(俱在县东南二/十里二十都) 松山陂堰 龙
  石陂堰 济众陂堰 沙陂堰(旧名神坛堰俱在/县南十里十八都)
   粗石堰 寺前堰 坑西陂堰(俱在县西南十/五里十六都)
   后路陂堰 智墓坡堰(俱在县西南十/六里十六都) 瓜渚
  堰(在县西南二/十里七都) 金梁子堰(在县西二十/里十六都) 崙溪
  堰(在县西北/十里六都) 常熟堰(在县西北十/二里五都) 龙风堰(在/县)
  (西北二十/里七都) 泥陂堰(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九都) 源口陂堰(在/县)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0b 页 WYG0520-0538d.png
  (西北三十/里十二都) 石龙堰(在县西北三/十里十一都) 长丰堰(在县/西北)
  (四十里/十一都) 竹源口堰(在县北七里四都一名朴/子堰明万历十二年建筑)
   高路陂堰(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二十四都) 岗下陂堰 渡头
  陂堰 双坑陂堰(俱在县东北三十/八里二十四都) 白社堰
  章潭堰 巷路堰(俱在十二/都并废) 西坑水堰 叶二
  水堰(俱在县东三/十里十二都) 显坑水堰 山坑水堰(俱在/县西)
  (南十里/十七都) 通济堰(在县东六十/里详见丽水)
   遂昌县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1a 页 WYG0520-0539a.png
 胡公堤(在县南五十步今名大堤宋元祐间龙图张/根筑后县丞胡涓重筑郑必明筑胡公堤记)
  (胡涓以进士贰遂昌父老请曰邑介两溪每霖雨/溪流涨溢则堤岸湍齧而滨溪之民不安枕矧县)
  (治去溪百数步儒学又近其侧兹尤不可缓者元/祐间龙图张公根尝兴茸是堤阅时既久堤亦寖)
  (坏公能访旧迹起而筑之百姓蒙利厚矣公昼度/夜思乃募民出丁役具畚锸累石为址矻然盘固)
  (及今十五年无奔冲突荡者公之赐也先是创堤/处曰宫潭横跨一里馀其深可数寻许兴筑之始)
  (日不下数千人官给之直是以/民不告劳役不踰月而堤成)
 大堤堰(在邑南/半里) 叶坦堰 龙坛堰(俱在县东明嘉/靖间堰圮于水)
  (隆庆元年知县池浴/德捐俸筑之倍固) 吴高堰(通西南隅官/沟至儒学前) 宫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1b 页 WYG0520-0539b.png
  潭堰(在县/南) 独山堰(在县/西) 尹村堰 官陂堰(俱/在)
  (县/北) 长安堰 高路堰 野航堰(俱在/二都) 石头堰
  (在三/都) 萧岭堰(在十/三都) 石郭堰 枫屏堰 坛安
  堰(俱在十/四都) 窑头堰 郑墓堰(俱在/五都) 查渡堰
  石柄堰(俱在/七都) 河头堰 外䠙堰 栏头堰 周
  坂堰(俱在/十都) 溪圩堰(在十/一都) 岩进堰(在十/二都) 石髓
  堰(在六/都) 嵩伯堰(在十/六都) 旧溪堰(在十/七都) 马夫人
  庙前堰(在十/八都) 船埠头堰(在二/十都) 梧桐堰(在四/都)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2a 页 WYG0520-0539c.png
  石缨堰(在三/都) 六峰堰 日食岭脚堰 峰上堰
  (俱在/八都) 磨石堰(在三/都) 郑家堰(在二十/一都) 大路堰
  (在十/九都) 石仓堰 宏山殿前堰(俱在十/八都) 陈村畈
  堰(在二十/四都) □下堰(在二十/二都) 江溪峦堰(在二十/四都)
   升口堰 䃮坛堰(俱在二/十三都) 湖山堰 三归堰
  (俱在二/十二都) 超潭堰(在二十/四都) 十亩堰(在二十三都/以上十二堰)
  (据县志/增入)
 缪公坝(在邑西莲花潭头邑濒大溪自胡公堤成溪/水迤北而东注)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2b 页 WYG0520-0539d.png
(国朝康熙二十五年四月大水城垣民居尽皆冲决水/ 势涌南不复东流故道壅积而沿城以下竟成深)
  (渊五十一年知县缪之弼出俸金鸠工于/上流筑坝以防之水顺其性无复冲突)
   龙泉县
 云水渠 在县北应奎坊侧分蒋溪堰直下之水龙
  泉县志宋靖康初知县姚□凿为水渠以播北流
  转月泓庙至胡府李山口畈溉田数十顷
 蒋溪堰(在县西五里万寿宫东府志作蒋家误相传/为毛尚书创始今庙在堰旁宋靖康初姚□)
  (知县事堰岁久颓坏□乃斥旧址积石障溪为陡/门以时启闭周庄重筑蒋溪堰记堰迨今凡几百)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3a 页 WYG0520-0540a.png
  (年矣自万寿宫少南陂蒋溪水以纳诸渠中倚廛/北东达于马少为田凡三十顷被其灌溉每遇梅)
  (霖秋潦狂流怒集却堰如扫少霁则畚锸蚁聚薪/葑云积往往不旋踵而溃者屡矣靖康改元知县)
  (姚公躬访旧址命工采石绝流为堰砥以松干级/以段石又为斗门时其启闭故旱涝民不告病坐)
  (致登稔也李山畈其田不下几千顷地势高阜虽/岁苦雨亦复土见公乃凿云水渠播为北流而横)
  (被之馀波所暨虽硗瘠皆膏润脉起公又以堰当/吕柘长洋合流之冲惧或激溃乃濒流立石马山)
  (龙湫神祠而镇之以昔堰之有功于民者配食焉/丙午冬工兴丁未告成稽钱一百四十万出公措)
  (置占田者随亩/乐输以佐其费) 桑溪堰 支澳堰(俱在/县东) 秦溪
  堰 宏山前堰 宏山后堰(俱在县南/十七都) 香山堰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3b 页 WYG0520-0540b.png
  (在县南/十五里) 河驮堰(在县/南) 坛湖堰(在县南/十五都) 左衢
  堰 堤杓堰 岩坊堰(俱在/县南) 小梅澳里堰 性
  安寺口堰(俱在县/南一都) 神堂堰(在县/西) 何村堰(在县/西十)
  (八/都) 新丰堰 松潭堰(俱在/县西) 怪竹堰(在县西/十都)
  通津堰 洪头堰(俱在/县西) 木岱口黄堰(在县西/六都)
  派田堰(在县/西) 吴堰(在县/西) 中堰(在县/西) 张堰
  黄堰(俱在县北自支澳堰至黄堰/府志俱不载今据县志采入)
   庆元县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4a 页 WYG0520-0540c.png
 赵公堰(即周墩堰障盖竹濛淤二溪水入一都灌田/四十馀顷知县曾寿筑明崇祯间洪水冲坏)
  (知县杨芝瑞/重筑今废) 司后堰(在布政/司后废) 长田堰(在六都/县志作)
  (长田/陂) 朱村堰(在五都县志作朱/村陂知县曾寿筑) 溪北堰 独
  石堰(在九都竹口县/志作独石陂) 周塾堰
 小漈陂 大漈陂 村头陂 柿头陂(二陂俱/在周墩) 潭
  头陂(在县北/石龙潭) 徐陂 叶陂(在九都/新窑) 潘衕陂(在/九)
  (都新/亭) 黄坛陂(在黄/坛) 后坑陂 伏石陂(俱在九/都竹口)
   山边陂 中陂(俱在四/都竹坑) 溪头陂(在九都/新窑) 田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4b 页 WYG0520-0540d.png
  边陂(在九都/竹口) 柏渡陂 大泽陂(俱在/十都) 中村陂
  (在三/都) 溪北陂(在八/都) 新碓陂 谢家陂 后姚
  陂(俱在/城东) 小济陂(在下管以上十二/陂据县志增入)
   云和县
 新溪 在县西南
国朝康熙三十年知县林汪远开以泄暴涨平水患
 云阳□(在浮云溪右明隆庆间知县黄一桂重修黄/一桂修云阳□记邑有浮云溪源自漴溪绕)
  (县治而注龟山之南其流两岸隔数丈以溉民田/者数百顷市廛居民皆资井养弘治癸丑黄先生)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5a 页 WYG0520-0541a.png
  (芳经始为民度溪之右砌为□内穿沟渠环绕坊/市以通水之流利及于民嘉靖己酉水激□崩李)
  (先生允范重修葺之未期复崩水势左趋堤决岸/漫荡坏于衢道民居岌岌然隆庆壬申秋崩堕益)
  (甚予乃令民共襄其事顷得邑人柳元臻柳元亮/输粟以倡陈继恩王一阳捐财以助而民之愿出)
  (力输直者丕应乃西接白水而来连亘数百丈皆/障洪以树禦沙以棚环堤以石基植土筑以墙垣)
  (若城墉然视创始者/工加倍而规制伟矣)
 黄绳堰(在县西/一里) 苏条堰(在县南/一里) 吴山堰(在县南/二里)
   徐村堰 福田堰 小葛坑堰 睦田堰(俱在/县东)
  (五/里) 白水堰(在坊/郭) 黄公堰 石塘堰(在县东三/十五里)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5b 页 WYG0520-0541b.png
   札堰(在县西/十里) 小顺堰(在县东/二十里) 吴坳堰(在坊/郭)
  长田堰 元潭堰(俱在/一都) 吴师潭堰 沙溪道堰
  (俱在/二都) 梅源堰 柘淤堰(俱在/三都) 梅杨堰 枝溪
  大堰 南山湖堰(俱在/四都) 沿川王衕堰 石富堰
   梓坊堰(俱在/五都) 大徐坊堰 沈村堰(俱在/七都) 郑
  宅坑堰(在八/都) 泉溪堰 高岗堰 朱村堰(俱在/九都)
  (以上十九堰/俱见县志)
   宣平县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6a 页 WYG0520-0541c.png
 欧溪堰 大流堰(水通县市居民汲饮兼救火灾灌/县下五里田明万历二十九年知)
  (县陈应/麟修筑) 黄家滩堰 湾口潭堰 下淤堰 大
  杉堰 绿岩潭堰 郑回堰 鱼长堰 洛家堰
   后曹堰 吴山堰 章岸堰 拗塘堰 李村
  堰 小杉堰 山坑堰 竹客堰 石浦堰 黄
  合堰 郑岸堰 陶村堰 下堰 伶俐桥堰
  水堰 上坦堰 唐齐堰 苏木堰 三官塘堰
   大堰 下凌堰 金村堰 曳坑堰 天砻坑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6b 页 WYG0520-0541d.png
  堰 后陈堰 戴砻堰 清平堰 山下堰 林
  庄头堰 周坦堰 王村堰 马村堰 蔡堰
  西庄堰 高田堰 后窑堰 富村堰
   景宁县
 县前堰(在县/南) 汤村堰(在县南乌/铁岩之麓) 杨庄堰 奥头
  堰(在县/西) 库坑堰(在县/东) 前路堰 西村堰 新
  田堰(灌下坊田/千有馀亩)
  玉环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7a 页 WYG0520-0542a.png
 玉环河 旧在乐清县四都
国朝雍正八年奉
旨展复玉环同知张坦熊因四都塘洋一带河道淤塞
  有碍田禾详请督臣动给马械银两开浚
 天开河 在玉环塘洋陡门外
国朝雍正八年七月初一日十一日雷雨大作冲开河
  道一带长一千三百二十丈阔二三丈深六七尺
  直通后□浦口地方舟行既免风涛之险商民利
浙江通志 卷六十一 第 37b 页 WYG0520-0542b.png
  便而沿河远近垦种之田咸资灌溉
 南浦坝 中浦坝 北浦坝(俱在玉环山自迁遣以/来未有坝)
(国朝雍正六年同/ 知张坦熊建)
 楚门陡门(在楚门所前外禦咸潮内蓄溪涧之水以/资灌溉)
(国朝雍正六年同知张/ 坦熊奉文创建)
 
 
 浙江通志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