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浙江通志 卷六十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a 页 WYG0520-051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六十
 水利(九/)
  严州府(建德县/附郭)
 东湖 在东门内县治左万历严州府志明嘉靖四
  十年知府韩叔阳因旱涝不常筑堤以捍之遂成
  巨浸由太平桥绕入西湖建德县志万历四十一
  年知府吕昌期华敦复相继开浚岁久堤溃湖水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b 页 WYG0520-0515b.png
  尽从东去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府梁浩然同知金云凤通判王兴
  禹协镇鲍虎知县项一经捐俸暨阖邑绅士公助
  开浚筑坝于湖之左以防水之泄俾水上玉街自
  太平桥下绕江家塘直至西湖浅则西湖蓄水涨
  则由西湖坝出吕公桥以达于江康熙二十年复
  圮知府任风厚率县令戚延裔及绅士捐资重筑
  令邑人宋维藩董役筑堤甚坚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2a 页 WYG0520-0516a.png
   建德县(城外/河道)
 西湖 在县西南和义门外严陵志广袤五百四十
  二丈唐咸通中刺史侯温开宋靖康元年知州凌
  唐佐申乞充放生池景定二年秋七月暴雨乌龙
  山洪水迸出决湖趋江湖遂涸知州钱可则亟于
  冬隙堤之建德县志明嘉靖间分守参政张子弘
  知府张任重修万历间知府陈文焕累石成堤榜曰
  来贤湖(柳本泰重修西湖坝记严州西湖始见于/唐书方干集而详于宋史靖康景定之间)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2b 页 WYG0520-0516b.png
  (作者具载郡志历元溃废已久至明修复则自藩/参庐陵张公始嘉靖癸亥公旬宣于严广询民俗)
  (锐志复古逮今甫踰一纪而湖之决者再甲戌霪/潦春夏为甚乌龙诸山万壑争流皆下于湖一时)
  (冲激坝遂不支太守临川陈公目击其坏谂于二/守林公三守潘公节推周公遂捐金若干以为佣)
  (直日资三守以提其纲公则旬一课之经始于是/年十月之吉迄次年春初而厥功告成考其坝视)
  (旧进徙若干丈得𥪡址广若干丈两岸无疏土沿/堤增筑高厚树以柽柳内外盘错较昔有加而功)
  (垂于永/久矣)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府梁浩然率属捐俸暨阖府绅士
  公助复筑长堤浚湖蓄水并开流水埠旧濠以导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3a 页 WYG0520-0516c.png
  去水之势(何士锦重筑东西湖坝序严城扼山川/之胜枕龙冈面马目东西湖回环左右)
  (筑堤引水逆流宋地师吴景鸾所谓腰带水明青/溪令吴天洪所云复引东湖上御街是也明万历)
(大清四十五年太守华敦复浚湖而深之字三十年间/ 鼎兴名胜犹存而两坝崩溃水分八)
  (科第罕继余乃吁之郡守梁公邑尹项公首捐俸/为士民倡余与各绅亦相率鼓舞倾囊从事经始)
  (于壬子季冬迄癸丑季春甫三月而两坝告竣举/数十年之淤塞一旦开通故书其颠末以为后来)
  (者/劝)
 石澳谼(在县西三十五里慈顺乡徐村有旷地数十/顷无水不可耕徐氏叟穴山三十丈注水南)
  (下遂为良田刻石识崖/上盖宋天圣二年也)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3b 页 WYG0520-0516d.png
 南堤(在城南澄清门外南临江北负城旧有路为洪/水冲坍洗逼城脚地势倾欹行者患之明成化)
  (十一年知府朱暟募舟人运巨石筑长堤以禦水/患且便行者东抵兴仁门西抵税课司为堤三级)
  (广踰四丈袤数百丈坚致平坦足/以障狂澜而便往来郡人德之)
 穿塘(在县东以下二十四塘并明/洪武二十七年遣官修筑) 白栗塘 后塘
  (俱在县/东南) 莲塘 长塘 兴福塘 山还塘 直
  塘 芙蓉塘 项村塘 高塘(俱在/县南) 二古塘
  泉塘 卸塘 孙塘 坞塘 张塘(俱在县/西南) 横
  塘 周家塘 路口塘 朱池塘 回龙塘(俱在/县西)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4a 页 WYG0520-0517a.png
   溪西塘(在县/东北) 清公塘(在县/北)
 后村堰(在县西以下诸堰并明洪/武二十七年遣官修筑) 川堰 麻丘堰
   宋岸堰 大堰(俱在/县西) 大堰(在县/东北) 上塘堰
  下塘堰 莆田堰 芝川堰 胥村堰(俱在县/东北)
   淳安县
 古渠 在县南引西山泉横贯市中而东注严陵志
  宋元丰淳熙间知县何友直陈晔皆浚之(方重谋/重兴古)
  (渠记县之西城旧置暗沟一道引西山泉通注县/渠直东而流不二里而出溪城居之民颇为至便)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4b 页 WYG0520-0517b.png
  (自旧城溃委日月浸远阛阓地多为民户请射而/耕凿之家贪其利遂平沟占为巳业泉既不通城)
  (中古渠亦从而淤每春夏之交霖雨暴作积水无/所决泄冲没街道居民墙壁往往摧坏民甚苦之)
  (熙宁丙辰秋著作佐郎何友直出宰是邑下车月/馀考图牒诟访古迹遂令兴工不崇朝果见故道)
  (而沟中铁窗尚存浃辰而毕工又谕临渠居民各/居界分叠石固岸以图经久众皆悦从元丰元年)
  (记方有开重修古渠记还淳有泉源于北山注为/西池亘阛阓以东斸石为渠冶金为窗其来旧矣)
  (熙宁中尝堙塞著作何公按其旧浚治阅四十有/五载宣和庚子邑燬于兵泥涂瓦砾弗渫弗治执)
  (事者间岁鸠民具畚锸号呼以渠从事民乐趋之/吏辄裒取其佣直以自利淳熙五年令尹陈公为)
  (邑究民情所欲决意开导乃辟/乃理且为三闸以节其出纳焉)淳安县志明万历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5a 页 WYG0520-0517c.png
  甲申知县萧元冈浚古渠筑二湖陂(汪道昆重浚/古渠开东西)
  (陂记淳安占始新县也汉建安中引郭西水渠而/东流绕郭若鞶带广寻有二唐仍其旧迄宋熙宁)
  (淳熙间递浚如故顷罹寇虐城坏淤堙者什三没/者什七万历癸未萧君下车诸父老上渠便宜君)
  (复酌时宜与之更始渠广仅当畴昔之半堤广当/渠之半堤穷则梁之又以西郭诸山谷水东注如)
  (建瓴其盈涸可立待也藉令渠复而水不断将焉/用渠乃辟雉潭为西陂诸山谷水皆来会即龙山)
  (之麓□东陂约下流而捍之就西陂筑堤一东陂/二修广皆倍西乃籍浮桥田若干亩坛场地若干)
  (亩易民田为陂少不足则捐禄入而与之贾鸠工/伐石则市閒田以供渠修三百寻有奇为石防者)
  (三梁者五冬十月农隙/首事明年春正月告成)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5b 页 WYG0520-0517d.png
 鱼袋港 在县南一里俗名漏港万历严州府志明
  万历十年知县戴廷槐捐俸修堤(王锡爵重筑青/溪堤记县界万)
  (山中据全浙上游水之乘高来者势若建㼨而会/于新安江之源出于新都之浙岭自西北流绕县)
  (治而东与东溪相合当其湍激之所非设堤以障/之则奔溃四溢罔有定极青溪之宜有堤也其议)
  (久矣正德以来水寖泻而南宰县黎君尝堤捍之/岁久仍圮郡守杨侯议行之而邑令戴君褒其事)
  (将底绩两君先后各以事去辍工数载山水时发/发则毁庐坏舍邑父老子弟请于新令顾君顾君)
  (具牍白于新守郡侯既报可自壬午夏始涉秋乃/成顾君别计所需为岁时修筑之用以图久远盖)
  (贤守令所以养民之意也前守杨侯名守仁今守/邓侯名起宗前令黎君名世杰戴君名廷槐今令)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6a 页 WYG0520-0518a.png
  (顾君名云程其董役官则/典史王学芹吴希忠也)
 社塘(在县东二十一都以下十九塘/并明洪武二十七年遣官修筑) 庙山塘 孝
  公塘(俱在县东/二十二都) 新塘(在县东二/十一都) 武翼塘(在县/东二)
  (十六/都) 西塘(在县/东) 清塘 江家塘 卸坞塘
  大坞塘(俱在县东/二十九都) 祀先塘(在县/东) 荷塘(在县南/三十三)
  (都/) 响塘(在县/南) 大塘 务坞塘(俱在县南/三十五都) 湖
  塘(在县南三/十三都) 赤沙塘(在县/南) 博嵩塘 泉水塘
  (俱在县北/二十都)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6b 页 WYG0520-0518b.png
 贡坂堨(在县北九都以下九堨并明/洪武二十七年遣官修筑) 寺坂堨 傅
  沈坂堨 新碑坂堨(俱在县/北九都) 万功堨(在县北/十一都)
  洪村堨 厌口堨(俱在县北/十七都) 曹堨 塘坂堨(俱/在)
  (县北十/九都)
 官坝(地处上游路当孔道山水冲决日渐倾圮行人/病涉)
(国朝雍正八年总督臣李卫委知府张芳重修自浮/ 桥下至香炉石上井禁藉名捕鱼致损坝岸)
   桐庐县
 白水湖 在县西北二十里严陵志有上湖下湖鸦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7a 页 WYG0520-0518c.png
  湖高塘湖共一百三十馀亩白水其总名也乡民
  引水溉田甚广一境赖焉
 县塘(在县西/五十步) 太湖塘(在县西/三十里) 鸳鸯塘(在儒/学东) 鲤
  鱼塘 三十亩塘 包家塘 麻车山塘 施家
  塘 曹家塘 坞口塘(俱在孝/泉乡) 金竹塘 徐塘
   五婆塘 前垄塘 店前塘 孜家塘(俱在金/牛乡)
   庄头塘 后山塘 范家塘 端塘 徐家塘
   黄泥塘 窑坞塘 钱家塘(俱在孝/仁乡) 陈家塘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7b 页 WYG0520-0518d.png
   牛头塘 沈家塘 姚家塘 障陇塘 茶山
  塘 官路塘 杨家塘 水潭塘 莲塘 杜家
  塘 边下塘 深墓塘 寺官塘 荒塘(俱在水/滨乡)
   周家塘 瓦窑塘 泉井塘 菱塘 下吴塘
   东方塘 华家塘 黄塘(俱在定/安乡) 洋塘(在桐/庐乡)
   火家塘(在安/乐乡) 乾田塘 窑头塘 袁家塘
  上店塘 下嘴塘 唐福塘 庙坞塘 俞家塘
   郭家塘 五陇塘(俱在常/乐乡) 临源塘 祁家塘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8a 页 WYG0520-0519a.png
   王家塘(俱在质/凌乡) 凌上塘 龟石塘 荒田塘
   柴家塘 土园塘 黄莺塘 方塘 白石塘
   鸡窠塘 冻州塘 金家塘 唐村塘 董家
  塘 石柱塘 练家塘 金狮塘 金万罗塘
  钟山塘 新塘(俱在至/德乡)
  (谨按桐庐之塘严陵志所载止五十二所大半与/县志不合或古今废置不一称谓不同故耳今据)
  (县志详/录于右)
 上堨堰(在孝/泉乡) 葛家堰 剪溪堰 龙潭堰 上山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8b 页 WYG0520-0519b.png
  堰 方家堰 邵家堰 大堰 金波堰(俱在孝/仁乡)
   下舒堰 横城堰 木杓堰 神山堰 检七
  堰 陆家堰 寺后堰 华家堰 钟家堰 庙
  前堰(俱在水/滨乡) 擎上堰 莲花堰 李家堰 双
  溪堰 沈家堰 马黄堰(俱在定/安乡) 杨家堰 大
  畈堰 清注堰 扛谷堰 高头堰 大潭堰
  十亩堰 门前堰 章堰(俱在桐/庐乡) 石塔堰 孙
  堰 大石堰 黄城堰 丫叉堰 杨树堰 黄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9a 页 WYG0520-0519c.png
  潭堰 江镇堰 王四八堰 张家堰(俱在常/乐乡)
  罗博堰 赤山堰 仁义堰 孙家堰 石塔堰
   后山堰 庙山堰(俱在质/素乡) 长潭堰 俞家堰
   墓下堰 邬家堰 官塘堰 陈家堰 枫香
  堰 郑家堰 滕家堰 楚士堰 小山堰 石
  塔堰 高柱堰 力下堰 了溪堰 六亩堰(俱/在)
  (安乐/乡) 郑家堰 山门堰 湖州堰 桥头堰
  孙畈堰 青堰 沙田堰 俞家堰 鲍家堰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9b 页 WYG0520-0519d.png
  梅枝上堰 沈家堰 褚家堰 孙堰 梅枝下
  堰 鹅胫堰 和尚堰 大堰 水碓堰 下新
  堰(俱在至/德乡) 落保堰 山下堰 杨家堰 澄清
  堰 板堰(俱在钟/山乡)
 夏家澳 赵家澳(俱在孝/泉乡) 大堰澳 泉井澳 上
  澳 董沸泉澳 莲塘澳 杨梅澳 章村澳(俱/在)
  (水滨/乡) 蒲阳澳 郭家澳 深澳 泉塘澳 陈
  婆澳 麻车澳 神塘澳(俱在定/安乡)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0a 页 WYG0520-0520a.png
  (谨按严陵志只载二十一堰/十澳今据县志详录于右)
   遂安县
 龙溪 在县东发源淳安出燕源南流至县东一里
  入武彊溪桥(互见/山川)
 陈公堤(在龙溪东故督亢地明洪武间创木桥后圮/易以石水至常不及泄万历间知县陈泰熙)
  (创筑毛一公筑陈公堤记邑上流涧谷以十数而/武强溪最大其源自邑西至郭南而上流涧谷悉)
  (注焉复循郭门东折二里许与龙溪会龙溪之入/也从燕源南注迎射婺山婺山者巽峰也形家尝)
  (言龙溪透入举子登庸往时吴文翁创合志书院/于溪会中流甃台若砥柱而崛起之士籍甚一时)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0b 页 WYG0520-0520b.png
  (溪东故督亢宜禾麦岁入可当八九上农夫亦一/陆海也溪口旧有木桥洪武间创后屡葺屡圮近)
  (因易之以石然水暴至常不及泄识者谓不以堤/防之不止也丁酉夏五果旁溃不复近射婺山而)
  (故督亢地皆殚为河居人即欲茭牧其中弗可得/也明年兢吾陈公为邑慨然自临溃所考量隐括)
  (即致氓役作五月而成堤广二十尺崇三之二延/亘千三百馀尺皆楗石令可垂久于是远近观者)
  (称陈公堤公讳/泰熙吴人也)
 大塘(在县东以下二十六塘并明洪武二十七年遣/官修筑)
(国朝康熙五十三年知县陈学孔/ 以大塘为沙所壅捐赀重浚) 吴家坞塘 眉塘
   孙野塘 崇塘 连塘 湖塘 姜吕塘 前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1a 页 WYG0520-0520c.png
  余塘 吴家塘 乌石塘(俱在/县东) 织女塘 贵塘
   西村大塘 新塘 东塘 令坑塘 木履塘
  (俱在/县南) 湖洞塘 上坞塘(俱在/县西) 大塘 百节塘
   东余塘 杨塘 却塘 山塘(俱在/县北) 井塘(在/县)
  (北明成化十一年知县陈福设法修砌民/受其利正德四年罗甫又修筑之自为记) 高塘
   慈姑塘 姜石塘(俱在/县南) 黄塘 泮塘 从吾
  塘 鲍塘(俱在县西以上/八塘见县志) 方塘(在县北明隆庆/三年知县周恪)
  (因旧址复之见/遂安县新志)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1b 页 WYG0520-0520d.png
 芹墅堰(在县东以下六十二堰俱明洪武二十七年/遣官修筑是堰洪水冲决民失其利者六十)
  (年成化八年知县张瓛开筑水圳一百三十丈未/就而去十一年知县朱福县丞张敏加筑水圳百)
  (馀丈灌溉始/敷民倚赖焉) 眉堰 浮姑堰 赤山堰 富道
  堰 嵩山堰 黄堰 蛇堰(俱在/县东) 马仪新墅堰
  (在县西南十里旧本二堰元至治间县尹梁居善/始合为一邑人陈泌为记明嘉靖己亥大水坏节)
  (推陆愚重筑邑人陆应龙记寻圮知县马呈鼎重/筑邑人毛一公记)
(国朝康熙十年典史李守奎督修二十一年大水坏县/ 丞王时来督修二十四年知县何伟重修方象瑛)
  (重建马仪新墅堰记吾邑有马仪潭土人潴而堰/之溉田七百一十亩又支流东北一里许旧传吴)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2a 页 WYG0520-0521a.png
  (越时邑人王尚书邬率师过故里役卒浚马仪馀/流曰新墅溉田一千八十亩当时固二堰也元至)
  (治三年县尹梁居善始合而为一明嘉靖万历中/屡坏屡修距今又百馀年矣顺治己丑里人任文)
  (学兄弟醵金修筑康熙壬戌复大水堤石崩圮日/久且有盗石者渔舟上下又去其楗堰遂大坏比)
  (年来河流奔泻春秋之交田亩龟坼农氓重困夏/六月两畈民倡议重建请于邑侯何公报可余命)
  (从弟象璠偕姻友余肃徵徐瑞为之综理经始于/七月落成于十二月 五十三年坏知县陈学孔)
  (重/修) 仁堰 长生堰 板桥堰 万家堰 馀盛
  堰 安洋堰 了溪堰 寺后堰 高公堰 富
  易堰 前塘堰 江墅堰 蛇祈堰 德演堰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2b 页 WYG0520-0521b.png
  富石堰 大墅堰 孙家堰 公山堰 乍堰
  庙堰(俱在/县南) 观音堰 横堰 驮堰 塘堰 小
  堰 陆家堰 吴家堰 秋堰 小詹堰 大墅
  堰(俱在县西/)
(国朝康熙五十三年知/ 县陈学孔重修) 前溪堰 后溪堰 大甘堰
   富来堰 后门堰 三堰 羊堰 芳墅堰
  甘堰 上庙堰 下庙堰 麻车堰(俱在/县西) 驮堰
   宋堰 龙堰 江堰 抵水堰 杨堰 芮洲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3a 页 WYG0520-0521c.png
  堰(俱在/县北) 澄波堰(在县/西) 大堰 感堰(俱在县北/以上三堰)
  (据万历/县志增)
   寿昌县
 西湖 在县西广袤二百四十步严陵志唐景福二
  年县令戴筠开引其水以灌东郭之田
 马公堤(在县西门外宋公桥下元县尹马势荣所筑/明嘉靖中李令增高广之民称为李公堤)
(国朝顺治间署县陈一道重修毛凤彩重修马公堤记/ 马公堤在县西门外大德间马公为尹因溪水遇)
  (春潦则横流入市民苦之遂于宋公桥下垒石架/木筑土为堤以障之自是邑无水患而马公堤名)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3b 页 WYG0520-0521d.png
  (焉嘉靖辛酉夏堤溃邑侯李公始增高益广之民/更称为李公堤至崇祯十三年洪水泛滥冲激城)
  (垣浩荡漫衍时富顺阮公来宰捐俸修缮不月告/成民之德阮公一如德李公焉然水岁齧堤圮城)
  (西屋庐房舍惴惴焉朝不谋夕水至将灌城城且/不支会汝南陈公以进士来视邑篆甫下车沿堤)
  (俯流曰堤城冲也堤坏城将从之失今不治民其/鱼乎亟捐俸为倡由是富者输财贫者效力持牛)
  (酒糗粻伐木畚土来者争先焉功成不日民奠厥始/居公之明德永垂不刋矣则改陈公堤请自今日)
  (公讳一道/江夏人)
 湖神塘(在县东一都以下一百一十三塘/并明洪武二十七年遣官修筑) 新塘
  瞻塘 旧宅塘 大塘 罗桐坞塘 吴塘 罗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4a 页 WYG0520-0522a.png
  桐坞里塘 下坞塘 何坞塘 东剥塘 西剥
  塘 梭坞塘 桂塘 牛栏塘 邵慈坞塘 鱼
  塘(俱在县/东一都) 大新塘 大柏塘 交塘 许村塘
   清水塘 瓦窑塘 诸村大塘 花塘 叶坞
  塘(俱在县/东二都) 白洋塘 叶坞塘 柏木塘 驮坞
  塘 咸塘 清水塘 交塘 严坞塘 仙池岩
  塘 新池塘 排塘 娘鹅塘 芦塘(俱在县/东三都)
  檡木塘 吟塘 黄龙塘 古坂塘 □塘 卸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4b 页 WYG0520-0522b.png
  塘(俱在县东/仁四都) 西泉塘 寨外新塘 方坞塘
  东泉塘 神塘 下蒲塘(俱在县西/寿四都) 孟塘 瓦
  塘 后塘 上观塘 小师姑塘(俱在县/西五都) 石塘
   张塘 吴塘 王坞塘 家后塘 牛冈坞塘
   迎山塘 余山塘 清水塘(俱在县西/北六都) 淡塘
   金竹坞塘 东坞下塘(俱在县西/北七都) 高庵塘
  棠坞塘 新栅塘 叶坞塘(俱在县西/北八都) 后坞塘
   新塘 里塘 榔木塘 东坞下塘 沙钵塘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5a 页 WYG0520-0522c.png
  (俱在县西/北九都) 吴塘 梅坞塘 余公塘 新塘
  海塘 西塘(俱在县/西十都) 张监塘 驮了塘 西垄
  塘 遂宋塘 大麦塘(俱在县西/十一都) 施塘 胡坂
  塘 青山塘 里塘 原坞塘 三塘 顾塘
  鼓楼塘 葛塘 邵塘(俱在县南/十二都) 牙塘 叶坞
  塘 花塘 欢塘 岑蒲塘 张坞塘 西塘
  岑塘 顾塘 上西塘 下西塘 野鸭塘 赤
  塘 大坞塘(俱在县南/十三都)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5b 页 WYG0520-0522d.png
 淤堨堰(在县东二都以下二十堰并/明洪武二十七年遣官修筑) 清水堰(在县/东二)
  (都/) 洪家堰(在县西/五都) 郑昌堰 寺下堰(俱在县/西北六)
  (都/) 三姑堰 城山堰(俱在县西/北七都) 峡石堰 石
  郭堰(俱在县西/北八都) 潘堰 莺堰(俱在县西/北九都) 高堰
   江墈堰 富贵堰(俱在县西/十一都) 周村堰 青山
  堰 周溪堰 蜜山堰 子堰(俱在县南/十二都) 石泉
  堰(在县南十三都灌白艾田三千馀亩后圮/)
(国朝康熙十年知县/ 罗在位督修)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6a 页 WYG0520-0523a.png
   分水县
 陈家塘(在县东明洪武三年邑令金师古谕民浚池/塘自陈家以下十六塘并洪武二十七年遣)
  (官修/筑) 施家塘 后路塘 周满塘 竹子塘
  莲花塘 菱米塘 小心塘(俱在/县东) 东寺坞塘
  南保塘 后坞塘 井子坞塘 山枣塘 茶坞
  塘 凌坞塘 槐花塘(俱在/县北) 言峰坞塘 观坞
  塘(俱在县西三十里/以上二塘见县志)
 竹子坞坝(在县东/四里) 桃树坞坝(在县东/三十里) 塘路径坝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6b 页 WYG0520-0523b.png
  (在县北三/十五里)
 长林堰(在县西梁天监初任昉镇本郡时令筑坝堰/以蓄水明洪武三年邑令金师古谕民修堰)
  (坝自长林以下十二堰并/洪武二十七年遣官修筑) 柏堰 范堰 邵舍
  堰 西村堰 花桥堰(俱在/县西) 后岩堰 云峰堰
   宝山堰 殿山堰 长风堰 新堰(俱在/县北) 天
  目溪堰(在县东分水有二溪于潜昌化之水绕而/东从尺目山来故云天目溪淳安之水绕)
  (而南云白沙溪其后天目溪水至黄潭下奔溃势/若建瓴与南水不会而自飙去明隆庆二年知县)
  (游泮筑堤障之遂得稍会于南即科第蝉联然卒/无成算佹筑佹废万历四十一年知县游之光甫)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7a 页 WYG0520-0523c.png
  (下车复集舆议径往度之募石工与居民中分而/授之策曰溃于东者上游不据也则高而堤不会)
  (于南者下壅不浚也则开而喉计日/程功不数月兑口塞而坎流会矣)
 
 
 
 
 
 
浙江通志 卷六十 第 17b 页 WYG0520-0523d.png
 
 
 
 
 
 
 
 浙江通志卷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