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a 页 WYG0520-04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五十六
 水利(五/)
  宁波府(鄞县/附郭)
 日湖 在城中东南又名细湖纵一百二十丈横二
  十丈周回二百五十丈
 月湖 在城中西南又名西湖纵三百五十丈横四
  十丈周回七百二十丈有奇至正四明续志日月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b 页 WYG0520-0449b.png
  两湖源于四明山旁通市湖淫潦泛溢则有水喉
  食喉气喉三碶以泄于江盖四明漫流无潴其涸
  可立而待江河通潮以之灌溉田皆斥卤三碶者
  一邦之大利也嘉靖宁波府志三碶久而湮塞今
  南北分泄行春保丰二碶
 平水则 在城西南隅月湖之尾去郡治数十步水
  自它山来者由长春门而入自林村石塘来者由
  望京门而入皆会兹湖旁有石桥名曰平桥至正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a 页 WYG0520-0449c.png
  四明续志宋宝祐间丞相吴潜于郡城平桥南立
  水则书平字于石视字之出没为启闭注泄之准
  (吴潜建平水则记四明郡阻山控海海派于江其/势卑达于湖其势高水自高而卑复纳于海则田)
  (无所灌注于是限以碶闸水溢则启涸则闭是故/碶闸四明水利之命脉而时其启闭者四明碶闸)
  (之精神考其为启闭之则曰平水尺往往以入水/三尺为平夫地形在水之下者不能皆平水面在)
  (地之上者未尝不平余三年积劳于诸碶至洪水/湾一役大略尽矣己未劝农翠山自林村山西门)
  (泛舟以归暇日又自月湖沿竹洲舣城南遍度水/势而大书平字于上方暴雨急涨水没平字戒吏)
  (卒请于郡亟启钥若四泽适均水沾平字钥如故/都鄙旱涝之宜求其平于此而已故置水则于平)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b 页 WYG0520-0449d.png
  (桥下而以平字为准/后之来者勿替兹哉)成化四明郡志元大德间都
  水营田司到路疏凿
   鄞县(城外/河道)
 东钱湖 在县东二十五里唐书地理志鄮县有西
  湖溉田五百顷唐天宝二载令陆南金开广之至
  正四明续志一名万金湖以其为利重也周回八
  十里受七十二溪之流四岸堰凡七曰钱堰大堰
  莫支堰高湫堰栗木堰平水堰梅湖堰(水利图说/堰之有碶)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3a 页 WYG0520-0450a.png
  (闸者四曰钱曰平水曰高湫曰梅湖大都湖高于/河开碶下注可满三河半鄞东七乡之田尽资灌)
  (溉奉定亦/沾其利)宋史河渠志乾道五年守臣张津言东
  钱湖方圆广阔八百顷傍山为固叠石为塘八十
  里自唐县令陆南金开广之国朝天禧元年郡守
  李夷庚重修之中有四闸七堰凡遇旱涸开闸放
  水溉田五十万亩比因豪民于湖塘浅岸渐次包
  占种植菱荷障塞湖水绍兴十八年虽曾检举约
  束尽罢请佃岁久菱根蔓延渗塞水脉致妨蓄水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3b 页 WYG0520-0450b.png
  兼塘岸间有低塌处若不淘浚修筑不惟寖失水
  利兼恐塘埂相继摧毁乞候农隙趁时开凿因得
  土修治埂岸实为两便从之至正四明续志淳熙
  间请于朝大浚之(魏王镇州/请于朝)嘉定间提刑程覃摄
  守捐缗钱置田收租岁给浚治之费宝庆间尚书
  胡矩守郡请于朝得度牒百道米一万五千石又
  浚之惧无以继奏以赢钱增置田亩令翔凤乡长
  主之分鱼户五百人为四隅人岁给榖六石随茭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4a 页 WYG0520-0450c.png
  葑之生则绝其种淳祐壬寅郡守陈垲岁稔农隙
  行卖葑之策随舟大小葑之多寡听其求售交葑
  给钱入元大德间有以湖为浅淀请以捺田若干
  亩入官租者都水营田分司追断复为湖后有司
  举行淘湖拘七乡有田食利之家分亩步高下标
  拨湖葑随田多寡阔狭俾浚之成化四明郡志明
  洪武二十四年本县耆民陈进建言水利差官来
  董其事令七乡食利之家出力淘浚嘉靖宁波府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4b 页 WYG0520-0450d.png
  志宣德间王士华以参政家居因田其中七乡之
  民陈之监司遂得中止嘉靖九年宁波卫屯军又
  请为屯田鄞县知县黄仁山用父老严訑言勘覆
  不行
国朝顺治中以诸生陆宇𤐣条陈禁止侵湖为田
 广德湖 在县西十二里旧名莺脰湖溉田四百顷
  成化四明郡志唐大历八年县令储仙舟修治之
  唐书地理志贞元九年刺史任侗因故迹增修成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5a 页 WYG0520-0451a.png
  化四明郡志宋熙宁三年知县张峋令民浚湖筑
  堤工役甚备曾巩作记鄞县志宋政和间邑人楼
  异奏明州广德湖可为田八百顷募民佃租岁入
  米二万石于是西七乡之田无岁不旱异时膏腴
  今为下地废湖之害也
 小江湖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唐书地理志鄮县南
  二里有小江湖溉田八百顷开元中令王元伟置
  民立祠祀之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5b 页 WYG0520-0451b.png
  (谨按王应麟小江湖辨云唐书载鄮县东有西湖/即今之东钱湖也曾南丰记云鄞东乡之田钱湖)
  (溉之西乡之田广德湖注之可见西湖之为钱湖/明矣旧志以西湖为今城中之西湖误又唐书云)
  (鄮县南二里有小江湖今府县志俱云在县西南/三十五里盖唐书所云乃在鄮县未迁之前也舒)
  (亶引水记云县南二里小湖俗所谓/细湖头者乃其故处湖废久矣亦误)
 江塘(一在老界乡甬东隅名梅墟塘一在鄞塘乡二/十八都宋郡守吴潜增筑高厚明隆庆间县令)
  (督同水利官筑塘三千七百馀丈沿接一都圩岸/为堰有三曰杨木曰下堰曰徐堰又设碶闸以时)
  (启/开) 梅湖塘(在阳堂乡/十都四啚) 高湫塘(在翔凤乡十五/都三啚十六都)
  (六啚/相界) 平水堰塘(在翔凤乡十/六都六啚) 方家湖塘(在翔/凤乡)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6a 页 WYG0520-0451c.png
  (十四五啚界已上/四塘俱在东钱湖) 大嵩塘(在县东南八十里大/嵩所旧未有塘)
(国朝雍正九年建李卫大嵩塘工碑记宁郡为浙东藩/ 篱其地滨海弥望斥卤而鄞属大嵩距郡八十馀)
  (里向尝设所屯守承平既久田野日益垦辟顾水/利未修偶遇旱涝辄嗟艰食农氓病之是非疏浚)
  (河渠修建碶闸为禦咸蓄淡之计何以转瘠土为/膏腴乎但工钜费繁兴举匪易余仰体)
(圣天子爱养元元之意陈请度地势之高下计定丈尺/敕发帑金疏入报可于是相)
  (之浅深鸠集物料人夫为一劳永逸之计按大嵩/形势东南际海三面环山中有熟田暨涂田若干)
  (顷初议于大嵩港下建筑巨坝使卤水不入然后/疏诸山之水以资灌溉而建舵艟球琳南北大小)
  (礁横山六闸以蓄泄之迨六闸已渐告竣而港口/阔深潮涌沙浮工费既浩大不赀且虑难于持久)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6b 页 WYG0520-0451d.png
  (因复酌量形势改议于大嵩内港接连横堤之处/夹河筑堤退西四十馀里择其湖水稍缓山根坚)
  (固之金溪桥内设立滚水坝一座以禦咸潮以泄/山涨而又于桥之西岸凿山通渠建设闸口导泉)
  (水东流以溉田而分注于横山等闸以泄之当雨/水和调之日卤水无忧侵浸遇溪流一线之时亦)
  (易潴蓄而足车戽绸缪未雨莫善于此委员分理/而畚锸随之经始己酉之四月讫工辛亥之十月)
  (凡阅三载而大工始成余更念大嵩僻在东鄙为/海口要区今兹水利既修田畴日广户口日殷凡)
  (熬波鱼贩之徒出没海屿中讥察綦繁必得亲民/文吏始克胜弹压之任疏请移郡同知一员驻劄)
  (其地俾之戢奸宄督劝课且河渠堤闸之浚筑亦/得以时相视葺治无俾废坠以绵诸久远复蒙)
(俞允自是而嵩之斥卤尽为沃壤嵩之士女岁歌大有/ 户蒙乐利之庥世享升平之福莫不感戴)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7a 页 WYG0520-0452a.png
(皇仁而祝万斯年也已因纪诸石以昭永永时董理其/圣寿于亿)
  (事者太常寺卿署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孙/国玺分巡宁绍台副使孙诏宁波府知府曹秉仁)
  (提督前营游击袁有明鄞/县知县郑大德例得并书)
 它山堰(在县西南五十里先是四明山水注于江与/海潮接咸不可溉田唐太和七年令王元伟)
  (叠石为堰于两山间阔四十二丈级三十有六冶/铁灌之渠与江截为二渠流入城市缭乡村以灌)
  (七乡田数千顷宋建隆间堰损水不入渠节度使/钱亿增筑全固建中靖国改元监船场唐意见水)
  (洒泄乃尽塞支流稍浚上源因以其土室补堰隙/越一岁复涸签幕张必强鄞令龚行修修之嘉定)
  (七年提刑程覃摄守买田收租岁给役夫之费督/以邑丞十四年泉使魏岘委里人按渠堰碶闸之)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7b 页 WYG0520-0452b.png
  (堙废者重加修筑潦则七分归江三分入溪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归江明嘉靖十四年知县沈继美)
  (用石版监亘堰口者半高于旧堰一尺/许以故水之入溪者如故民更称便) 唐家堰
   黄家堰(俱在县西/南四十里) 长堰 石堰 范家塘堰
  (一名檑木堰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朱家堰(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北渡堰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宋守吴/潜所创明嘉靖间复加修葺) 何家小堰(在县西/南三十)
  (里/) 沈家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徐家堰 翁家堰(俱在/县西)
  (南二十/三里) 范家堰 屠家堰(俱在县西南/二十一里) 邢家
  堰 桑塘堰 陈五耆堰(俱在县西/南二十里) 季家答堰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8a 页 WYG0520-0452c.png
   王师堰(俱在县西/南十七里) 炉头堰 小沔堰 蒋家
  堰 大苏堰(俱在县西南十五里以/上诸堰俱在光同乡) 王家堰(在/县)
  (西南十/五里) 段塘堰(在县西/南十里) 张家堰 朱濑堰
  郑郎堰(今名郑郎坝俱/在县西南五里) 瓦窑堰 崔家堰(俱在/县西)
  (二/里) 和尚堰(在县西/五里) 邵家堰(在县西/十五里) 金家堰
   西渡堰 朱将军堰(俱在县西二十五里以上/诸堰俱在清道乡自它山)
  (堰至此并傍/鄞江之西) 倪家堰(在县东/五里) 道士堰(旧名林/家堰今)
  (名林郎坝在/县东南五里) 徐师堰(在县东/三十里) 梅墟堰(在县东/北三十)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8b 页 WYG0520-0452d.png
  (里/) 石家车堰(又名旧军堰/在县东五里) 王驻洋堰(在县东/五里)
   杨树堰(在县东/二十里) 张家堰(又名楮浦堰在县东/三十里以上诸堰俱)
  (在老/界乡) 阮家堰(又名余师堰在县/东三十里阳堂乡) 渡头堰(在县/东南)
  (三十/里) 桃枝堰(在县东南/二十里) 陆家堰 大花山堰
   小花山堰 临江堰(俱在县东/南三十里) 钟家堰 施
  婆堰(俱在县东南三十一里/以上诸堰俱在手界乡) 戴将堰 古塘堰
  (俱在县东南四/十里丰乐乡) 长塘堰(在县南二十五里江河/夹岸为塘百丈俗呼百)
  (丈/堰) 铜盆浦堰(在县东南/十五里) 花堰(又名虾堰在/县西四十里)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9a 页 WYG0520-0453a.png
  茑蓲堰(在县西南四十里以上诸堰俱在鄞/塘乡自倪家堰至此并傍鄞江之东) 大
  皎堰(在县西南/七十里) 禅岩堰(在县西南/六十里) 郦童堰(在/县)
  (西南二/十里) 西高堰(在县西南/六十一里) 杉木堰(在县西南/五十六里)
   兰浦堰(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以/上诸堰俱在句章乡) 泥峙堰(一作/泥湫)
  (堰在县西三十五里四/十七都二啚资福寺东) 黄梅堰(在县西三十六/里以上俱在桃)
  (源/乡) 钱堰(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老界乡) 梅湖堰 栗木堰(俱/在)
  (县东南三十/五里阳堂乡) 平水堰 莫枝堰(俱在县东南/三十六里)
  大堰(在县东南/三十七里) 高湫堰(在县东南三十八里以/上诸堰俱在翔凤乡自)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9b 页 WYG0520-0453b.png
  (钱堰至此并/傍东钱湖)
 大石桥碶(在县东一里童育二山之水自此入江岁/久湮塞宋淳祐间郡守陈垲遂于桥下作)
  (平水石堰而于浦口置闸立桥内可泄水外可捍/潮元末浦涨堰闸皆废明嘉靖三十九年尚书张)
  (时彻力言于府县寻故/道而复之永绝水患) 五乡东西碶(在县东三/十五里阳)
  (堂乡即回江东西碶因定海知县宋继祖别碶定/海之东冈而废回江二碶霪连日霪雨东七乡之)
  (田皆成巨浸复大石桥碶又于王驻洋之周家堰/四都之杨木堰各设碶以补回江之废则七乡之)
  (水不为/灾矣) 开庆碶(在县东十里手界乡旧名雀巢/碶废宋开庆元年判府吴潜重)
  (建更/名) 萧皋碶(在县东南十五里明天/顺五年郡守陆阜重修) 贝则碶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0520-0453c.png
  (在县东南三十里手界乡宋淳祐间建明天/顺六年郡守陆阜重修隆庆间修理完固) 云
  龙碶(在县东南三十里手界乡又名荻埭碶宋熙/宁间邑簿黄宁创筑令曹骘成之元大德丁)
  (未县丞卢廷信重修明天顺五年郡/守陆阜修治八年郡守张瓒毕工) 欤碶(在县/东南)
  (四十/里) 东周碶(在县东南/四十二里) 古塘碶(在县东南四/十二里俱在)
  (丰乐/乡) 樟木碶(在县南三十五里鄞塘乡明天顺/五年郡守陆阜修理嘉靖间派沾)
  (利乡民一都起至三十/二都协出工费修筑) 练木碶(在县南三十五/里宋宝祐间郡)
  (守吴潜建明正德间县令/丁洪复修嘉靖间坏重葺) 茅针碶(在县南四十/里俱在鄞塘)
  (乡/) 史家碶(在县南四/十五里) 乌金碶(在县西南三十/八里俱在句章)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0520-0453d.png
  (乡又名上水碶宋嘉定间重建魏岘重建乌金碶/记出城南五十五里有堰曰它山唐鄮令王侯元)
  (伟所建水自越之上虞历四明山万壑争流演迤/砰湃南注于江自堰之立约水入河乘除有数鄞)
  (西七乡为田数千顷藉以灌溉其流贯于城之日/月湖阖郡之人饮焉食焉堰之利溥矣然视水之)
  (大小而提阏碶之助为多野老谓侯由堰口浮三/瓢听所止而止殆神其事今自堰出东十有五里)
  (为乌金又东三里为积渎又东二十七里为行春/皆相地之宜而为之节惟乌金首枕上流岁久倾)
  (圯嘉定辛巳耆老以请大丞相史鲁公素知本末/慨然下其事于郡出给调度一不以属吏民咸劝)
  (趋于是旧址二尺许身东西五丈二尺有奇南址/七尺臂东二十七丈西十三尺桥五丈五尺而长)
  (高九尺阔称之合石为之匮植石为之棂规模宏/壮工力缜密相继来牧者皆捐金佐费始终共成)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0520-0454a.png
  (初并请修行春碶筑朱濑堰浚江东道士堰河至/是悉以次就绪盖给于朝者钱十万助于郡者四)
  (百万总为工万有九千越三月而毕岘幸赞是役/因书之碑 明嘉靖四十四年本县发官银修筑)
   积渎碶(又名下水碶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宋嘉定七年提刑程覃摄守复修) 行
  春碶(又名南石碶在县西南/十五里俱在光同乡) 进阁碶(在县西南/四十五里)
  (元潘梦桂叠石/为碶以时蓄泄) 风棚碶(一名望碶在县西南三/十里光同乡宋熙宁中)
  (令虞大宁/置今废) 周大悲碶(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竺迦碶(在县/西三)
  (十五里桃/源乡废) 朝泊碶(在县西三/十五里废) 桃源乌金碶(在/县)
  (西三十/五里) 育王碶(在县东南九十里宋宝庆间育/王寺所筑元皇庆元年县尹王)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0520-0454b.png
  (思义/修) 馀丰碶(在县西/二里废) 保丰碶(又名永丰碶在/县北三里宋淳)
  (祐壬寅郡守陈垲亲至其地建闸二座立石柱三/造板桥于浦口以便往来开庆元年判郡吴潜于)
  (其右创为五柱四门阔三丈六尺深四丈馀岁久/湮塞老人吴寿甫建言复加修理明嘉靖间郡守)
  (孙宏轼于碶相去数丈许/内设备塘一带以防冲决)
 江东碶闸(在县东一里许即钱家道头闸宋淳祐二/年士民上言江东米行河旧有碶闸随时)
  (启闭内通东湖水脉外障大江潮汛沿河两岸各/有石磡近年塌塞乞行开浚复还古迹郡守陈垲)
  (倡属开淤塞去瓦砾重修浦口疏水二闸明嘉靖/三十八年知府周希哲重开浚屠大山开河修闸)
  (记明郡城东渡浮桥之左曰江东江东故有米行/河河故有碶碶故有闸闸曰浦口碶曰江东实滨)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0520-0454c.png
  (大江而桥于上亦曰浦口东去二十馀武复有闸/曰疏水夫闸浦口矣复闸疏水何防溃决也宋淳)
  (祐二年修撰陈垲出守重浚河修治碶闸桥改今/名民享其利至今殆四百年于兹湮塞故道碶闸)
  (日就圯东七乡水西注实导此入江近筑东冈碶/定民称便鄞水行颇回远时浸溢为灾议者谓复)
  (兹诸故碶闸实两利焉即五乡碶废无害也嘉靖/三十八年郡守周希哲请于大司马张公时彻言)
  (米行河碶闸废置事公慨焉肩之周侯檄鄞主簿/张纁治江东碶即日兴事役出于里日不过三户)
  (无上下均用厥力所治河起东岳庙前至于江为/丈者二百有奇碶闸可仍者仍之易其石之泐者)
  (而加/木焉) 林家道头闸(在县东三/里许废) 浑水闸(在县西/二里)
   屠氏桥闸(在县西南/二十里) 回风闸(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回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0520-0454d.png
  沙闸(在县西南五十里宋淳祐二年置其地则它/山堰吴家桥之旧址林元晋建回沙闸记庆)
  (元表东海地枕江抱湖水政举则多丰年不则为/沴淳祐改元冬可斋陈公由少司农秘阁修撰出)
  (镇二年春创碶一曰保丰复碶二曰斗门曰大河/桥修碶号为喉者曰食曰水曰气是岁东西俱歉)
  (于涝明独有秋公曰今所导者流耳盍治其源城/内外为河为港鄞西七乡以饮以溉皆源于它山)
  (而邦人知利未知其害者居半也它山而上则又/大溪之源越水所注夹岸之沙雨则与水俱下长)
  (官堰上下级皆三十六其上沙没殆尽下不没者/五六溪流几断于是并皆汲卤田苦竭泽岁浚至)
  (三四尺役工数万计民亦劳止间有暴涨自西岸/而下湮塞尤甚公曰与其浚于既积不若遏于未)
  (至水轻清居上沙重浊居下宜闸以止之水平则/启通道如故沙聚于外则去之易为力乃度地吴)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3a 页 WYG0520-0455a.png
  (桥去大溪五十寻而近经始营之起秋八月迄冬/十月 元至正二年本路总管王元恭因堰去闸)
  (一百八十步官为起夫淘浚后命/守闸人户自行淘浚永为定式) 大嵩河闸(在/大)
(国朝嵩塘六年总督臣李卫委鄞县知县杨懿开浚大/ 雍正)
  (嵩河/建闸)
   慈溪县
 管山河 在县东南五里成化四明郡志大江由丈
  亭分派四十五里至夹田桥桥南五里民田阻之
  江流不得直达旱无沾溉潦则泛溢宋宝祐五年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3b 页 WYG0520-0455b.png
  丞相吴潜以钱市民田垦河五里长七百丈有奇
  阔三丈六尺深一丈六尺水由是达于茅针碶鄞
  慈定皆利焉
 文溪 在县东一十五里明隆庆间开浚
 慈湖 在县东北一里旧名普济湖广袤一百五十
  亩至正四明续志唐开元间令房琯开凿之以溉
  民田成化四明郡志宋景定五年令金昌年疏浚
  之广堤防置则水碶明洪武二十八年重加修治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4a 页 WYG0520-0455c.png
国朝顺治十二年知县王绣开浚淤塞清复佔地
 花屿湖 在县东南一十里古有小塘潴水多鱼及
  莼菱湖民资以为利成化四明郡志唐贞元十年
  刺史任侗劝民修筑灌溉田畴至正四明续志宋
  嘉祐间主簿成立筑堤修碶(自为/记)成化四明郡志
  元大德天历间累筑为田而累复之明洪武三十
  一年邑人邵功建言复以湖为田官为踏量除积
  水池荡河沟外为田一十三顷九十亩既寝其议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4b 页 WYG0520-0455d.png
  永乐五年定海卫老军陈详奏复为田七年以原
  定亩数俾民耕种起科输粮
 清水湖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灌东乡田万亩
 杜白二湖 在县西北六十里杜湖广三千七百馀
  亩白洋湖广一千七百亩成化四明郡志杜湖古
  有湖址唐刺史任侗重加浚筑鸣鹤一乡之田仰
  灌溉焉俗号第二天宋庆元初主簿周常开筑湖
  岸修治碶闸沾利尤溥白洋湖唐景龙中馀姚县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5a 页 WYG0520-0456a.png
  令张辟疆修筑水利图说明隆庆间知县吴道迩
  于漾塘之内退入一里许于南北湖渠中置两闸
  一在洪桥一在韩家桥
 大理渠 在县南五里通积水灌高乡之田
 洪家塘(在县东南/二十里)
 门家堰(在县东/九里) 黄沙堰 梁家桥堰(俱在县/东十里) 陈
  童堰 丁堰(俱在县东/十七里) 葛家堰(在县东/十九里) 皂荚
  堰(在县东/二十里) 沈忠堰 茅风堰 胡卿堰 前庄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5b 页 WYG0520-0456b.png
  堰 方盈堰 齐拱堰 祝家堰 猪栏堰(俱在/县东)
  (十七里/德门乡) 梨木堰 沈家堰(俱在县东/南十里) 新堰(在/县)
  (东南十二里宋宝祐五年修筑辇石以甃江岸二/十馀丈堰下水步一所慈定二邑之田无斥卤浸)
  (淫之害元至/正七年重修) 大杜湖堰 颜家堰(俱在县东/南十五里)
  虞庄堰 马家堰(俱在县东/南十六里) 洪家堰(在县东南/二十里)
   金墩堰(在县东南/二十六里) 潺浦堰 黄家堰(俱在县/东南三)
  (十里/废) 青林堰 茶浦堰(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梅林堰
  (在县东南三十八里明万历五年旱甚堰裂/令坊长督沾利人户修筑培坚旱涝有备) 李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6a 页 WYG0520-0456c.png
  溪堰(在县东南/四十里) 陆家堰(在县南/十里) 孔家堰(又名/蔡家)
  (堰/) 苓径堰(俱在县西/南五里) 金家堰(在县西南/十三里) 砖
  窑堰 清溪堰(俱在县西/南十五里) 薛家堰(在县西南/二十里)
  新河堰(又名㵢水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谢家堰 河口堰
  沈家渡堰 施虎庙堰(又名郎/墅堰) 唐支堰 牛栏
  堰 潘家堰(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李家堰(在县西南/三十七里)
  沙堰(在县西南/四十二里) 利家堰(一作李家堰在县西南/六十五里障蓝溪之水)
  (溪之东南曰洪庄保其田二十馀顷常苦于旱宋/元祐间礼部郎中张宏浚长沟二千七百馀丈接)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6b 页 WYG0520-0456d.png
  (蓝溪当溪之冲置堰以固之归三分于越之杨溪/至李家闸注于江引七分于沟以溉洪庄保之田)
  (后溪流归杨溪修/堰浚沟始复其利) 塘头堰(在县西南/六十里) 下洋西
  堰(在县西南/六十六里) 周家堰 葛塔堰 洪庄堰 余
  家堰 乌山堰 蚬浦堰 张押直堰 邵泾堰
  (俱在石/台乡) 沈婆堰(在县西/六里) 罗城古堰(在县西/七里)
  金墩堰(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又名康山堰) 枫林堰(在县东北/二十六里)
  五绪泾堰(在县东北六十里旧名新界堰/元至正间县尹陈文昭重修) 双河
  堰(在县西北七十里慈之鸣鹤乡与馀姚之上林/乡接上林地势高鸣鹤地势低久雨上林之水)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7a 页 WYG0520-0457a.png
  (东注旧置闸以限然舟行闸启水患如故里人曹/阅于闸之左为双河堰以便舟车宋开庆间塞双)
  (河闸元大德间/义士童金重修) 戴邻堰(在县东/十里) 张郎堰 白
  洋堰(俱在县西北七/十里鸣鹤乡) 虞氏白洋堰 戴家堰
  徐家堰 枝浦堰 檀木堰 康宋堰(俱在西/屿乡)
  桂胜堰(在四都去县四里此堰障水灌/溉且系本县运河宜以时修筑)
 慈湖东西碶(旧志作蒋/湖碶误) 萧家碶(俱在县东/西屿乡) 慈湖
  碶(在县/东废) 黄沙碶(在县东/十里) 花屿湖碶(在县东/南十里)
  李家碶(又名李溪碶闸在县东三十五里潴文溪/香山之水以溉民田宋绍兴四年通判陈)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7b 页 WYG0520-0457b.png
  (耆寿邑簿胡大猷重修宝祐五年制使易置于旧/碶之东两旁甃石立四楹分五眼上建石梁外障)
  (江之咸潮内限河之暴/溢元大德四年重修) 黄泥埭碶(在县西北六/十里宋浙东)
  (提举季镛捐二千缗助民为之涉岁弗绩宝祐五/年判府吴潜委县丞罗公镇竟其事明永乐二年)
  (移置/松浦)
 砖桥闸 颜家闸 黄沙闸(俱在县东十里/宋隐士潘昌建) 文溪
  闸 化纸闸 四港口闸 抱子闸(废俱在县/东十二里)
  横山闸(在县东/南十里) 茅洲闸(在县东南十五里元至/正元年王元恭于旧闸)
  (东南三十馀丈创置明/天顺六年郡守陆阜修) 樊公闸(在县东南十六/里因旧有支浦)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8a 页 WYG0520-0457c.png
(国朝闸久废间邑令樊琳建/ 康熙年) 支浦闸(在县东南/十六里废) 詹
  家闸(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旧名詹家堰元至正二/十六年改为闸潴水灌德门乡田一万五千)
  (亩/) 香山闸 陈家底闸 孙家闸(俱在县东/北三十里)
  唐家闸 永明闸(在县西/西屿乡) 彭山闸(在县西南五/里水出群山)
  (间迤而东来未至县五里抵彭山入于江江滨有/闸潴水以备旱霖涝则泄之岁久闸废水无所潴)
  (潮入河淤宋淳熙十三年邑簿赵汝积撤故闸址/悉以石为之复修斗门通下流贯邑中因旧河而)
  (复之广一丈五尺深七尺中广二丈六尺/深如之舟楫通行邑之下田资以灌溉) 石渤
  闸(在县西/南七里) 洪桥闸(在县西/南十里) 石埠闸(在县西南/十三里)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8b 页 WYG0520-0457d.png
   小隐闸(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黄家浦闸 九里浦闸(俱/在)
  (县西南/二十里) 麻车闸 石甃闸 朱童闸(俱在县西/南三十里)
  (明成化二年郡守张/瓒同知刘文显修) 椿浦闸朴木闸(俱在县/西南三)
  (十五/里) 东湫闸 西湫闸(俱在县西北十里宋潘/守仁建久废明正德二)
  (年乡士阮/行恕复之) 钓鱼闸 鸡鸣湖闸(俱在县西/北十二里) 洞
  桥闸(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松浦闸(在县西北四十里明永/乐二年知县余琯建)
   双河木闸 石湫碶闸 淹浦闸 洋浦闸
  白洋东闸(俱在鸣鹤/乡今并废) 白洋西闸 杜湖东闸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9a 页 WYG0520-0458a.png
  杜湖西闸 杜湖西碶闸 古窑闸(俱在县西北/六十里宋庆)
  (元间置元/至元间修) 海塘石碶闸 斗门闸 上下南洋
  闸 徐洋闸 洪庄保闸 裘家闸 胡家港闸
  (俱在西/屿乡)
   奉化县
 新河 在县东南五里至正四明续志市旧有河上
  通资国堰下接郑家窨沙莽湮塞宋延祐七年知
  州马称德开浚自市河达于北渡车耆等处相悬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19b 页 WYG0520-0458b.png
  六十里立堰埭三处潴水灌田数十万亩又通舟
  楫以便商贾往来(袁桷开新河记奉化诸溪至龙/潭毕会汪洋衍汇陂塘涧沟合)
  (流赴资国埭纡行凡六十里始达于江岁霖雨不/时溪江相迎上下交射漂没庐舍于是筑埭善防)
  (潦至则泄旱则潴以灌输由资国埭注市桥循三/山为广平湖湖之下有斗门必严其水则至是通)
  (郑家窨溪循名山稍折为杨桥水将达江复限之/为置闸曰进林曰常浦又益限之以埭曰车耆提)
  (阏有程则水旱不病马侯称德至州遂穷上源首/资国耆老咸言市桥达车耆有故河往岁舟楫联)
  (络浚广复旧则民其有瘳遂遵市桥至陈桥具畚/锸表深广未及终日而遗石断圯旧迹俨著至何)
  (家埭积为豪民利于是决堤仆石埭复置卒守水/门易资国埭为水门亦如之别立小栅以谨通塞)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0a 页 WYG0520-0458c.png
  (广平增斗门昔之言纡行六十里皆/得舟行以达于江矣延祐庚申记)嘉靖宁波府
  志知州李枢复开之(杨彝重开新河记按州东南/五里资国埭分大溪之水别)
  (于攴港东流于市河又纡行六十里而达于江所/溉民田三万七千馀亩而市河即今所谓新渠是)
  (也至元丙子至延祐庚申四十五年渠自市桥以/北湮塞知州广平马侵称德尝一浚之自庚申至)
  (今又四十二年渠之湮废益甚而李侯复开之其/广三丈至五丈随地为断其深二丈视旧有加焉)
  (由市桥至车耆者三皆重筑之建以贞木甃以密/石为碶者二曰进林曰常浦亦时察焉以严其水)
  (则而资国之源涤治为谨由是水循三山/历广平湖下斗门皆复其故以达于江矣)
 赵河 在县北二十五里至正四明续志自常浦至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0b 页 WYG0520-0458d.png
  王董二堰皆赵河唐元和间令赵察开溉长寿乡
  田八百馀顷
 白杜河 在县东二十五里至正四明续志唐元和
  中令赵察开溉民田四百馀顷
 范家河 在县北一十里通大江口潮溉田四百馀
  顷奉化县志明万历丙辰县令赖愈秀同邑绅宋
  宗周重开崇祯初淤吏部戴澳捐田复浚纵广倍
  前始通舟楫至石坡岭砌路十里水通宁绍陆接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1a 页 WYG0520-0459a.png
  温台为南北孔道
 莼湖 在县东南五十里宋绍兴间置积水溉田八
  百馀亩
 沙塘(在县东一里由市西鸭绿桥至方胜/碶南二里许明万历间里人孙银筑) 青锦塘
(国朝在青锦山下县令王奂筑堤康熙十年县令陈愫/ 顺治十一年)
  (又增/筑之) 栗树塘(在周公堤下北接长/汀明主簿罗良侪修) 长汀塘(在/县)
  (东北/八里) 天宁塘(一作善塘在长汀塘对岸宋待制/仇悆率乡民自岳林至金钟墩筑)
  (七百馀丈明成化间洪水冲决知县曹澜筑之嘉/靖八年决知县陈缟复筑隆庆三年知县高应旸)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1b 页 WYG0520-0459b.png
  (修令主簿罗/良侪补砌) 长塘(在县东六里明/里人李保改筑) 仁湖塘(在/县)
  (东北/十里) 周公堤(在栗木长汀两塘内先是长堤水/决乃为堤于塘内以捍之明宣德)
  (八年水复决/令周铨重筑)
 沙堰(在县东北一里宋待制仇悆因沙堰伐/石为碶沾利者二十七里常加修筑) 斗门
  堰(在县北一都旧为闸元延祐七年知/州马称德改筑为堰灌田数千亩) 吴胜堰
  (在县东一里/即吴家小堰) 土埭堰(在县东八里唐天祐三年/奉化县开国子郑准所筑)
   资国堰(在县南五里元至治元年知州马称德/新其碶闸置堰以遏其冲民田沾溉者)
  (三万八/千馀亩) 广平堰(在县北十里旧有闸曰斗门元/延祐庚申知州马称德开浚新)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2a 页 WYG0520-0459c.png
  (河易闸/为堰) 郑家堰(在县北十里旧名郑家窨元延/祐七年知州马称德改筑为堰)
   新城堰 石砥堰(俱在县西/一十五里) 松洋堰(在县南/十八里)
  (元至正十三年/知州李枢筑) 戚家堰(在县东南十里元延祐/七年知州马称德置高)
  (三尺石砌三层横长三十丈阔六尺两旁用木桩/石条甃砌于堰之上畔开河一条阔一丈五尺长)
  (四十丈深六尺凡遇水涝于/堰上流溢水泄流入堰河) 和尚堰(在县东南/十里元延)
  (祐七年知州/马称德修) 黄庄堰(在县东南十五里宋崇宁/间置元至正中知州李枢)
  (更石为碶横/五丈高二丈) 双溪堰(在县南十五都元至正二/十三年知州李枢重修)
   大堰 聚堰(俱在县南半里宋/政和间令周因建) 连山大堰(在/县)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2b 页 WYG0520-0459d.png
  (西南七/十里) 宋家堰(在县西南/三十里) 名山堰(在县西南/四十里元)
  (至元间筑明洪武九/年县丞乔鉴重修) 洞潭大堰(在县西七十里/明成化间里人)
  (单叔轩凿石通/剡溪水溉田) 黄家堰(在县东二十二都明嘉/靖乙未通判张源重修)
   高大堰(在县北六十/里宋璧筑) 横溪堰(在县东北/三十一都) 孟
  婆堰(在县北三/十六都) 宣家堰(在县北三十五都已上/三堰俱元知州马称德)
  (修各溉田/三千馀亩) 沬葭堰 镇北堰(俱在县北/二十里) 车耆
  堰(在县北三/十五都) 黄埭堰(在县东北三十一都元知/州马称德修溉金溪乡田)
  (三千/馀亩) 归家堰(在县北三十六都元知州/马称德修溉田三千馀亩) 宣门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3a 页 WYG0520-0460a.png
  堰 牌门堰 丫角堰 庙前堰 碶后堰(俱在/三十)
  (六/都) 上下许家堰(在县北三/十九都) 牢岩堰(在县西南/十里明崇)
  (祯间杭人凌震寰藉堰/水激轮作碓并溉田禾)
 方胜碶(在县东北庆登桥南宋元嘉中令谢凤置岁/久圯绍兴中县丞陈耆寿复筑之元至元三)
  (十年县尹/丁济修) 会通碶(在县南/二里) 榆木碶 镇东碶
   新溪碶(俱在县/东二都) 资国碶(在县东南三都元至/治元年知州马称德)
  (建/) 黄庄碶(在县南/二十里) 史家塘碶(在县东南/十八都) 江
  家塘碶(在县南/十七都) 青山碶 庙头碶(俱在县南/十六都)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3b 页 WYG0520-0460b.png
  陈阜头碶(在县东/三十里) 考到碶(在县东三十二都/元知州马称德修)
  湖芝碶(在县东三十二都元知州马/称德修明主簿罗良侪复筑) 钱堰碶(在/县)
  (东三十/三都) 蒋家碶 刘大河碶(俗名王家碶俱在/县北三十三都宋)
  (熙宁间邑人王元章之祖/建建炎二年元章重修) 进林碶(在县北三十/六都宋绍兴)
  (乙丑令刘廷直用邑人吴琳言修筑淳熙元年复/修元延祐六年知州马称德重修翁元臣重修进)
  (林碶记距州治可一舍有进林碶水源南出连山/镇亭北至定海县入于海东接鄞之茅山鄞塘西)
  (入鄞县小溪大江因三方潮汛所汇之地立碶闸/通潮入沟渠河港有百馀里灌奉化长寿金溪三)
  (乡旁及鄞田数千顷广平马侯来守是州先将本/渠前后碶闸稍有壅塞者疏之接山溪通江海乃)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4a 页 WYG0520-0460c.png
  (注意此碶命作坝以断江潮之来旁疏水源入江/碶横亘五丈二尺甃堤以直其两旁起延祐庚申)
  (十月至治辛酉四月成黄明洪武中/县丞乔鉴正统初县丞 宁复修) 铜山碶(在/县)
  (北二十四都/唐乾宁中建) 朴木碶 吴山碶 吴家碶 下
  塘碶 大欧碶(俱在县北/三十五都) 常浦碶(在县北三十/五都宋元祐)
  (中舒亶立石题云两县三乡之所取济常浦进林/互相接引不可缺一元至元三十年经历韩居仁)
  (申明常浦进/林水利重修) 广利碶 昆山碶(俱在县东/北三十都) 新
  堰碶 大马碶 毛公石碶(俱在县北/三十七都) 柳公碶
   周长官碶(俱在县北三十九/都宋县令周因置) 马家碶(在县北/四十一)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4b 页 WYG0520-0460d.png
  (都/)
 普平港口闸(在县北十里/即斗门小闸) 进林小闸(在县北三十/六都进林碶)
   仁湖塘小闸(在县北仁/湖塘北) 万家湖小闸(在县东/北三十)
  (五/里) 阐家闸(在县东北/二十里)
   镇海县(旧名/定海)
 西河 在县西北四十里成化四明郡志宋德祐元
  年提督齐黄震浚治
 沈窖湖 在县北一百里周环二十八里溉田一百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5a 页 WYG0520-0461a.png
  顷水利图说明嘉靖三十五年知县宋继祖相湖
  地势南北高下中建土塘长八百六十馀丈置闸
  二
 白沙湖 在县北六十里周二里五十步灌田一千
  馀亩
 颜公渠 自县西市抵鄞桃花渡绵亘六十里至正
  四明续志宋淳祐六年郡守颜颐仲以桃花渡至
  定海县一带旧有河港皆湮塞乃浚治故河广五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5b 页 WYG0520-0461b.png
  丈深一丈二尺置碶闸民便其利嘉靖定海县志
  明嘉靖丙申县令王文贡复疏之
 慈孝堰 章拗汇堰(俱在东/管二都) 杨家堰 横河堰
  陈家堰 严婆堰 姚家堰 管家堰 大寺堰
  (俱在东/管三都) 严家堰 另窎堰 潘家后堰 陶家
  堰 上陈堰(俱在西/管四都) 乌隘堰 七亩堰 张家
  堰 庄家堰 压赛塔堰 倪家堰 虞家堰
  钟家堰(俱在西/管五都) 周家斗堰(在灵绪一都古有/通潮石沟在底)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6a 页 WYG0520-0461c.png
  洪家堰 梅林堰 下塘堰(俱在灵/绪三都) 严家堰(在/灵)
  (绪四都明嘉靖壬/戌知县何愈重修) 宣家堰 奉公堰 洞桥堰
  (俱在灵/绪四都) 鹭鹚堰 东虚步堰(俱在灵/绪五都) 张门堰
   庄家堰 夏家堰(俱在崇/丘一都) 吴家堰 湖水深
  堰 汪家堰 石桥堰 杨家堰 黄满堰(俱在/崇丘)
  (二/都) 槎堰(一名蛇/堰废) 东冈堰(俱在崇/丘四都) 槎浦堰(在/灵)
  (岩二/都) 太博堰 坉埭堰(俱在太/丘一都) 杨木堰 大
  堰 吴源湫堰 冷水堰 胡家堰 大泽堰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6b 页 WYG0520-0461d.png
  洪桥堰 石曹堰(俱在太/丘三都) 清水堰(在海宴/一都) 龙
  爪堰(在海宴/三都)
 乾碶(在县西/二里) 张鉴碶(在东管/二都) 孔浦碶(在县西四/十五里)
   庄家碶 蒋家碶 澥浦碶(俱在灵/绪二都) 朱家石
  碶(在灵绪/四都) 张师浦碶(在崇丘/四都) 板桥浦碶(在崇/ 三)
  (都/) 东冈碶(在崇丘四都明嘉靖三十五年知县/宋继祖建溉田一万三千馀亩张时)
  (彻建东冈碶记宁波治邑鄞与定海错坏鄞东三/十五里有东钱湖横纵八十馀里合七十二溪之)
  (源而潴之溉田百馀万顷鄞东七乡暨定崇丘资/之甲寅岁宋侯来令定海爰度东冈山之下江水)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7a 页 WYG0520-0462a.png
  (稍浅横亘仅二十馀丈曰是可堰西去二十馀丈/即土田疏之以杀水势曰是可碶堰以蓄水碶以)
  (泄水请于当道可之工肇于四月迄于十月自是/堰以上为河其下为江卤水不得内涌河渠不得)
  (外泄昔日瘠卤之/地尽变而为沃壤) 长山碶(在灵岩二都明嘉靖/壬戌知县何愈重修)
  (范钦重修长山碶记定海所领六乡负海抱江江/以南灵太二乡实当水冲旧设海堤四十馀里名)
  (曰千丈塘中列碶五曰长山大碶曰小山碶曰杨/家碶曰贝家碶曰通山碶外捍内潴应时宣泄昔)
  (人之模逖矣岁月滋长海水吞齧荡然岁壬戌何/侯愈询民之瘼于是伐石输工采桩集夫首营诸)
  (塘徐及五碶下广上锐开阖/翼如肇于九月迨十月工竣) 青屿浦碶 石湫
  碶 乌金碶 石莲湾碶 金川碶 石方碶(俱/在)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7b 页 WYG0520-0462b.png
  (灵岩二都明正德十五/年知县郑馀庆修筑) 贝家碶 杨家碶 荡
  子碶 外鼠碶 内鼠碶 小山碶 太庆碶(俱/在)
  (太丘/一都) 穿山碶(在太于三都宋庆历七年王安石/宰鄞 是筑堤捍浦为河于堤西)
  (凿三窍为碶阔三/丈六尺高三丈) 东山碶 傅家碶 钱丰湫
  碶 通山碶(俱在太/ 三都) 四浦碶 东浦碶 许家
  碶 木碶 朱家碶 广修碶(俱在太/ 四都) 夏林碶
   明慧寺碶 小芦浦碶 沈家碶(俱在海/晏一都) 宝
  圣庄碶 夏岙碶 董家碶(俱在海/晏三都) 五台寺庄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8a 页 WYG0520-0462c.png
  碶(在海晏/四都)
 新闸(在小南/门外) 车堰闸 陈家闸(俱在东/管二都) 善庆闸
  (在东管/三都) 德门闸(在西管/六都) 黄沙闸(在灵绪一都/明嘉靖壬戌)
  (知县何/愈重修) 芦黄碶闸 和尚塘闸 澥浦闸 白
  沙湖闸(俱在灵/绪二都) 梅林闸 徐家浦闸 凤浦闸
   凤浦湖大闸 凤浦湖东闸 凤浦湖西闸
  金墩浦闸(俱在灵/绪三都) 丁家浦闸 沈窑湖中闸(俱/在)
  (灵绪/四都) 湖门湫闸 杜门湫闸(俱在灵/绪五都)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8b 页 WYG0520-0462d.png
   象山县
 大河 在县治南又名旧河源出凤跃山合三十六
  涧灌上洋田六万馀亩
国朝雍正二年知县马受曾疏浚
 新丰河 在县治南来薰门内象山县志明万历间
  令陈天祥开
 沙河 在县东三里淤塞成田
国朝雍正二年知县马受曾复浚为河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9a 页 WYG0520-0463a.png
 主簿河 在县东南十里象山县志宋隆兴三年主
  簿赵彦逾浚
 孤山堰(在县南/十五里) 苏堰(在县南/二十里) 李郎堰 城隍堰
  (俱在县西南/十五里废) 王家堰(在县西/五十里)
 朝宗碶(在县南十里俗名大碶头此与百丈岸碶胡/家碶三处为合县水利攸关宋元祐六年知)
  (县叶授建绍兴七年令宋砥重修廉布重修朝宗/碶记象山负海环山县治东南洋有田四百馀顷)
  (上枕大河以资灌溉下接潮港以决涨溢自唐以/来为堰有四曰朝宗理川灵长会源而朝宗为诸)
  (汇之要国朝瑞龙寺僧曰蔡伐木为闸以时启闭/民甚利之治平中县令林君旦复增益元祐六年)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29b 页 WYG0520-0463b.png
  (县令叶授始作石碶自是无水旱之忧距今五十/年旧址隳圯邑人病之绍兴七年莆阳宋砥国平)
  (为令兹邑明年即山伐石以为柱始于八年之秋/成于十月之吉 隆兴元年主簿赵彦逾重修)
   永丰碶(俗名百丈岸在/县南十三里) 庆丰碶(在县南/十五里) 塘
  碶(俗名蒋家碶在/县南十五里) 秀才碶 会源碶(俱在县南/十五里宋)
  (嘉定十二年/令赵善朁建) 灵长碶(俗名胡家碶在/县西南十五里) 南塘碶
  (在县南三十里明嘉/靖九年知县夏津建) 中央碶(在县南/四十里) 三眼碶
  (在县南/九十里) 高平碶(在县南十/五里废) 陈□碶(在县东北/四十里明)
  (成化间知/县凌傅建) 枫屿碶(在县西/五十里) 理川碶(在县南十/七里废)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30a 页 WYG0520-0463c.png
   定海县
 白泉湖 在县东北旧名万金湖周广三十里潴水
  灌田二百馀顷值旱则桔槔凑集又名富都湖今
  渐淤为田矣
 黄马溪 在县西北五十里民田赖以灌溉
 九溪 在县北十里灌田五百馀顷
 河溪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溉田七百馀顷
 东港碶 青山大碶 青山小碶 拗山碶 盘屿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30b 页 WYG0520-0463d.png
  碶 定海碶(俱在甬/东岙) 衙头碶 小碶(俱在吴/榭岙)
  卓家碶 曹山碶 罾棚碶 陆家碶(俱在/洞岙) 芦
  花碶 鹳峙碶 大蒲岙碶 夹屿碶 外碶(俱/在)
  (蒲芦/岙) 史家碶 点灯碶 司湾碶 茶湾碶
  料缴碶(俱在/舵岙) 小展碶 白礁碶 茅洋碶(俱在/大展)
  (岙/) 北墠碶(在北/墠岙) 大柯梅塘小碶 小柯梅塘
  小碶 竹桥里塘小碶 大支碶 唐家岙塘小
  碶 小支碶(俱在白/泉岙) 小芦碶 金钵碶 朴树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31a 页 WYG0520-0464a.png
  碶 蒲荷碶(俱在干/榄岙) 小舟碶 三江碶(俱在/马岙)
  小沙碶(在小/沙岙) 青岙碶 大沙碶 小碶 江战
  碶 奇岙碶(俱在大/沙岙) 碇齿碶(在岑/碇岙) 天童碶
  天童大碶 董家碶 里岙塘小碶(俱在紫/微岙) 野
  岙碶 谢衙碶 鹿颈塘小碶 螺头碶 晓峰
  碶 小山碶 犁头碶(俱在盐/仓岙) 白泉碶 庙下
  碶(俱在白/泉岙) 南浦岙碶(在秀/山) 北浦岙碶(在兰/龟山)
  (谨按以上诸碶俱沿海塘随塘/修建以泄淫潦捍卤潮者也)
浙江通志 卷五十六 第 31b 页 WYG0520-0464b.png
 张家闸(在南城内宋居民张氏引东北上流/以资灌溉后县令王阮建大桥于上) 平水
  闸(在南城半里明成化五年总督张勇建洪常为/记嘉靖四十一年知县何愈改建于教场浦支)
  (港尽塞民甚利焉万历四十六年副使/张可大因故址增设巨石甃碶以蓄泄)
 
 
 
 
 浙江通志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