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九
卷五十九 第 1a 页 WYG1466-07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粤西文载卷五十九

  桂林府通判汪森编

  题跋

  题罗池庙碑阴      (宋)田 锡

  柳子厚终于柳州以精多魄强为罗池之神昌黎韩退
之叙其事而铭之于碑矣其有遗意锡幸得而纪焉古
人或有其言而无其行或有其质而无其文故周勃持
卷五十九 第 1b 页 WYG1466-0717b.png
重而词则寡焉子夏美才而行或缺焉犹能安汉皇之
阼游仲尼之门惟公之文纬地经天惟公之行希圣齐
贤彬彬然若黼黻之华衮锵锵然若咸韶之在悬古人
或有其才而无其时必避害以巽令人以随颜子之贤
当周德之衰微孟轲之仁值王道之陵迟亦能服膺于
圣人之道偃蹇为霸者之师惟公策名于贞元之间通
籍于元和之时阔步高视飞声流辉谓王佐之才得以
施谓当朝大臣不我遗古人或虽得其时而无知己设
卷五十九 第 2a 页 WYG1466-0718a.png
有知己一人而已故国侨出涕以子皮之死夷吾之恸
以鲍君亡矣唯公有刘公禹锡之交有韩侯退之在朝
有吕衡州以倜傥与公为游处有皇甫湜以文章与公
相游遨而公位不过为南宫外郎命不过为柳州之牧
以谪而出至死不服如明堂之材朽于溪谷如千里之
马轭于辇毂时耶命邪以是知为仁者未必获祐修德
者或亏多福予闻四渎视诸侯五岳视三公为灵神甚
贵在祀典尤崇所职者以明以晦所主者为雷为风助
卷五十九 第 2b 页 WYG1466-0718b.png
天以总万灵助国以济三农所以笾豆有加蘋蘩用丰
其疏爵也有衮冕剑舄其用乐也有箫笳笙镛安得公
之生也惠惟及于一州公之亡也神犹介于遐陬唯裔
夷感慕而灵祠洁修迓神之威有荃桡兮桂舟馈神之
奠有椒浆兮兰羞无金策追封之赠无衮衣加宠之优
使公与沈湘之魄为偶而配涛之神作俦以公之齐圣
广渊聪明正直宏深之量昭明之识而不为星为辰斡
运阴阳拱于北辰不为岳为渎含吐风云康于黎民胡
卷五十九 第 3a 页 WYG1466-0718c.png
为在柳州之陋为罗池之神是知天难谌兮命靡常因
纪为碑阴之文

  罗池庙碑跋        董 逌

  文公叙罗池事既异矣夫鬼神茫昧幽眇不可致诘圣
人閟而不言惟知道者深观其隐自理得之然不以示
人恐学者惑也昔殷人尚祭祀事死以生其敝小人以
鬼则立教御俗可不慎邪尝观文公守儒道甚严以世
教为己任其论武陵谢自然事勇决果断不惑于世谓
卷五十九 第 3b 页 WYG1466-0718d.png
能守道者至罗池神则究极细琐惟恐不尽岂亦敝于
好奇而不能自己邪

  为李文叔书罗池碑

  罗池之文至矣来者不能加也其以子厚正直为神误
矣昔欧阳文忠学文公而知至者尝评田弘正碑衔训
嗣事为讹必曰事嗣则语参错而杂比故能起而振也
余读此碑至牛系轭下引帆上樯益知简鍊差择其精
至此信天下之奇作然永叔谓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
卷五十九 第 4a 页 WYG1466-0719a.png
疑碑之误此最退之用工处不知何故反于此疑之考
衔训事嗣退之便是一体得于彼而失于此盖亦不思


  为陈中王书罗池碑

  佛经言人之生死变化出入六道中盖上修则天神果
下陊则阿修罗果然天中极乐修罗极苦以乐苦相求
者皆有尽极惟修泥洹果者然后出此柳子厚浮躁进
搏得皋其时以忿恚愤怨死若在正法中陊修罗界宜
卷五十九 第 4b 页 WYG1466-0719b.png
也今西方诸国尚神为俗各有名号以祈福祥惟女国
正名为阿修罗盖西域以神人为修罗其自有名者以
其所显者得名号称之正如罗池之类是也愈不读佛
书不知其果如是方且叙其怪变谓聪明正直也

  集古罗池庙碑跋      欧阳修

  右罗池庙碑尚书吏部侍郎韩愈撰中书舍人史馆修
撰沈传师书碑后题云长庆元年正月建按穆宗实录
长庆二年二月传师自尚书兵部郎中翰林学士罢为
卷五十九 第 5a 页 WYG1466-0719c.png
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其九月愈自兵部侍郎迁吏部然
则据建碑时愈未为吏部沈亦未为舍人碑言柳侯死
后三年庙成明年愈为柳人书罗池事子厚以元和十
四年卒至后三年愈作碑时当是长庆三年则二君官
当与此碑同其书元年正月盖传摹者误刻之尔今世
传昌黎先生载此文与碑多同惟集本云涉有新船而
碑以涉为步荔子丹兮蕉子黄碑蕉下无子字当以碑
为是而碑云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则疑碑之误也

卷五十九 第 5b 页 WYG1466-0719d.png
  书姚廉州墓铭后      邹 浩

  予顷在广西闻姚廉州治宜兵民诸公交荐不幸旧僚
有出按本路者挟私隙以文致其罪既而朝廷知之遂
复选用后数年予与其子嶙从容又观乡先生敏叔所
作志铭益信其有以过人而不克寿以显悲夫于是为
书此石以诒后之助焉

  留题昭平王氏来仙阁

  王氏来仙名阁旧矣阁前拱北轩竹间翔风亭梅边拱
卷五十九 第 6a 页 WYG1466-0720a.png
梅亭则予所名者拱北有轩而榜未立翔风有榜而亭
未构拱梅亭榜俱未有也所费不多久欲自为特以其
家拘忌阴阳因仍至此主人好事后当成之亦足以助
一邦士大夫登览之胜

  浩以崇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自零陵移昭平居此阁
四年十一月七日自昭平移汉阳离此阁杜门循省凡
十六甲子非上主之恩与天同造何由脱死炎氛生还
膝下乎感涕援毫概见于此

卷五十九 第 6b 页 WYG1466-0720b.png
  题自书卷后        黄庭坚

  崇宁三年十一月余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谓余不当
居关城中乃以是月甲戍抱被入宿于城南余所僦舍
喧寂斋虽上雨傍风无有盖障市声喧愦人以为不堪
其忧余以为家本农耕使不从进士则田中庐舍如是
又何不堪其忧邪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
机相直为资深书此卷实用三钱买鸡毛笔书

  游龙水城南帖

卷五十九 第 7a 页 WYG1466-0720c.png
  龙水城南大雷雨后十里至广化寺溪壑相注沟塍为
一草木茂密稻花发香邵彦明置酒招余及华阳范信
龙城欧阳佃夫约清旦会于龙隐洞余三人借马自
南楼来至则彦明及其弟彦升在焉初至震雷欲雨既
而晴朗烧烛入洞中石壁皆沾湿道崖险路绝相扶将
上下及乃出洞之南东还卧洞口佃夫抱琴作贺若有
清风发于土囊音韵激越余与彦明棋睹大白彦明似
藏行也是日信中从佃夫授琴久之得数句洞南有乔
卷五十九 第 7b 页 WYG1466-0720d.png
木似栟榈熟视叶间有实穟生似橄榄问从者盖木威
也木威本草经无有宜州诸城砦多有之风俗取豚脍
合之为䱹盘中珍膳也顷有馈余余不能啖也佃夫曰
广东盖号为乌榄犹邕贵间谓波斯橄榄云木威之叶
广东西人用作雨衣柔韧密致胜青萍也彦明者临淮
邵华彦升兄也信中名寥佃夫名襄余者江西之修水
黄某鲁直时崇宁四年六月辛巳

  跋山谷书范滂传      刘克庄

卷五十九 第 8a 页 WYG1466-0721a.png
  党祸东都最惨唐次之本朝又次之固乔皆社稷臣伏
刑都市膺滂诸贤率身贯五木骈颈就僇所杀天下贤
俊数千人其幸而得免如陈寔申屠蟠之流仅一二数
使孟德仲谋不生汉亦必亡唐末举当世清流尽投之
浊河而国随之矣本朝党论屡兴事与汉唐同而治乱
与汉唐异盖列圣至仁至明静观徐察竦夷简指富范
为党魁而昭陵随悟章蔡请斲君实晦叔棺族莘老而
泰陵不听桧欲按诛赵元镇等家族上赖思陵保全侂
卷五十九 第 8b 页 WYG1466-0721b.png
胄陷忠定王禁道学因而废锢名胜茂陵一旦奋发雪
忠定弛学禁而群贤复用矣三百馀年之间邪说终不
能以胜正论小人终不得以胜君子虽更阳九百六之
会适以开一马渡江之业历丙午丁未之厄晏然享太
乙临吴之福有以也夫余尝谓前世党人有刀锯之祸
若本朝则烟瘴而已若前世或自系于狱或谊不独生
或以齐名李杜为荣同于为善同于嫉恶同于舍生取
义乌虖盛矣哉季世风俗不然随好恶而改化视胜负
卷五十九 第 9a 页 WYG1466-0721c.png
为向背首畔大防者有之反噬安石者有之范忠宣诸
子多贤尚劝乃翁求出籍而斩颐万段恕亦不救者皆
是也此风既成窃意未必乐与范尹欧余同贬况甘与
君厨俊及同死乎豫章公远窜不悔囚宜州谯楼上犹
书此传无愧于孟博矣忠定子吏部孙尚书当庆元初
阖门避谤绝口不自明尤贤于忠宣之家矣彼雍容立
朝进无刀锯之祸退无烟瘴之忧而不能自强于善者
览卷宜有愧色

卷五十九 第 9b 页 WYG1466-0721d.png
  跋海州黄录参广西平蛮录

  往年余从事江淮制置使府实与敌对垒同舍郎数年
间贵显略尽独余无尺寸功请监南岳庙归既又从事
广西经略使府海南黎寇入省地胥吏逐太守士或徒
手取爵赏立声名余亦傍观而已彼诸人非皆状貌魁
杰及有他谬巧其所以能异于余者勇耳今黄录(阙)

  尉禽广西贼不由外臣保奏径携功状白(阙)

  秩余观黄君状貌非甚魁杰(阙)

卷五十九 第 10a 页 WYG1466-0722a.png
  致其身者亦勇耳噫人以勇(阙)

  题此书之未以识余愧

  题蒋邕州墓志铭后     张 栻

  予来桂林首访耆旧之贤则闻蒋邕州之名且曰邕州
非独行义推于乡闾邕州之政近世所难得也而予不
及见其人也已而士大夫有自邕来者皆曰邕之人至
今思公不忘而溪峒之豪来受事于幕府者闻前牧之
善政亦莫不以公为首且咨嗟叹息至其州之民言之
卷五十九 第 10b 页 WYG1466-0722b.png
则又眷焉有思慕之色予于是叹夫蒋公之贤去邕且
十年而使人称之一辞至于强者服弱者怀此岂偶然
也哉及究其所为则初未尝为姑息小惠其禦夷落先
示以信号令简而赏罚明持身严正屡戒边吏毋得少
侵牟之至于治民虽细事必躬亲不以入吏手务为安
静不扰之政而其梗悍为善良害者则必惩不贷其所
以久而不忘者盖如此予尝怪今之为吏其号为能者
则或以察为明以刻为公以不恤为能任而其号为贤
卷五十九 第 11a 页 WYG1466-0722c.png
者则又或以姑息为惠以纵弛为宽以模棱为善处故
其能适以贾怨贻毒蹶害邦本而其贤反以流弊基患
及于后日嗟夫此岂真所谓贤能也哉若公之贤则无
几矣然自中兴以来为邕者不下数十人而其民之不
忘不过二三人而止公又近而尤见称者则夫天理之
在人心讵可没哉公之葬予亡友张安国尝为之志其
辞甚美独述守邕事未详故予追书之以授其子砺

  跋吕东莱与许吏部诗

卷五十九 第 11b 页 WYG1466-0722d.png
  许吏部以直道不容时宰而其典州持使者节所至恳
然推其学道爱人之心惟恐不及东莱寄诗盖公护广
右时也岂不在行路自远霜露湿百川灌河来砥柱乃
中立诵咏斯言尚可想见公平生也

  跋邹文忠感应泉铭

  邹公名节在天下固岂晚生所能赞诵读其文字之雄
犹可以想见其引龙裾之时而激懦夫于今世也邪

  跋蒋邕州墓志铭后     朱 熹

卷五十九 第 12a 页 WYG1466-0723a.png
  予始读张敬夫遗文见所记蒋邕州事常恨不得蒋君
为人之详一日有新攸县令者过门枉顾出张安国所
述其先墓文则邕州公也予惊喜恭读数过不能去手
又观刘文潜跋记则又知公之遗爱在人久而不衰也
呜呼世固未尝无材也惟其生于穷荒下邑既无以自
振而又自知贵重不肯希世取宠遂以陆沉下僚不及
究其所有者为不少矣如君之才晚虽小试然其志业
岂遽尽于其所已试者而已邪是可哀也文潜所论声
卷五十九 第 12b 页 WYG1466-0723b.png
病缀缉遗贤之弊尤与人意合章乡称攸县尝论岭西
盐法因得叩焉又喜邕州家法之未泯也嗟叹不已辄
记其略于其后云

  跋山谷宜州帖

  山谷宜州书最为老笔自不当以工拙论但追想一时
忠贤流落为可叹耳云谷老人因览窃识庆元己未三
月八日

  跋曾无疑所藏黄鲁直晚年帖 周必大

卷五十九 第 13a 页 WYG1466-0723c.png
  右友人曾无疑所藏太史黄公帖其前一帖崇宁癸未
公寓武昌窜宜州十二月赴贬时留与黄州何颉斯举
者明年二月南过洞庭寄家永州五月初道由桂林题
名于行勋太师榕水阁是月十八日至宜有赁黎秀才
宅子手约今刻石秀峰帖中后六帖皆与融州都监高
德修乙酉九月晦公卒自崇观以后凡片纸只字禁切
甚严至炎兴间则虽宸翰犹俯同其笔法盖一弛一张
人事也抑或举有天道焉观三代两汉以来彝器碑刻
卷五十九 第 13b 页 WYG1466-0723d.png
沈埋蚀泐之馀传宝百世何独公遗墨邪嘉泰壬戌闰
腊月丁巳

  跋张敬夫栻刘文潜焞与蔡邕州书

  吾友张敬夫刘文潜皆眼高四海未尝轻以一字许人
先后帅桂林闻邕州遗爱及华夷大书至数百言推是
以考其平生则张安国之铭岂谀墓者寿禄不于其身
有子而才自宜光显于世而砺也三抑于春官六十未
离选调以此知远方贤能阨穷不少矣予尝在进退人
卷五十九 第 14a 页 WYG1466-0724a.png
才之地深有愧于斯文绍熙元年九月甲子

  范碑诗跋         岳 珂

  赵履常崇宪所刋四说堂山谷范滂传余前记之矣后
见跋卷乃太府丞余伯山禹绩之六世祖若著倅宜州
日因山谷谪居是邦慨然为之经理舍馆遂遣二子滋
浒从之游时党禁甚严士大夫例削札扫迹惟若著敬
遇不怠率以夜遣二子奉几杖执诸生礼一日携纸求
书山谷问以所欲拱而对曰先生今日举动无愧东都
卷五十九 第 14b 页 WYG1466-0724b.png
党锢诸贤愿写范孟博一传许之遂默诵大书尽卷仅
有二三字疑误二子相顾愕服山谷顾曰汉书固非能
尽记也如此等传岂可不熟闻者敬叹若著满秩持归
上饶家居宝藏之再世散逸归东武周氏又归忠定家
伯山仅传摹本其子子寿铸为四明制属携之笈中之
官楼攻愧见之为作诗曰宜人初谓宜于人菜肚老人
竟不振承天院记顾何罪一斥致死南海滨贤哉别驾
眷迁客不恤罪罟深相亲哀哀不容处城闉夜遣二子
卷五十九 第 15a 页 WYG1466-0724c.png
从夫君一日携纸匈奇画引笔行墨生烟云南方无书
可寻问默写此传终全文补亡三箧比安世偶熟此卷
非张巡嵓嵓汝南范孟博清裁千载无比伦坡翁侍母
曾启问百谪九死气自伸别驾去官公亦己身虽既衰
笔有神我闻此书久欲见摹本尚尔况其真辍君清俸
登坚珉可立懦夫羞佞臣及履常登朝以真迹呈似攻
愧乃复题其后又面命幼子治录里士愈惠叔畴诗一
篇亟称其佳焉其辞曰貂珰群雏擅天网手驱名流入
卷五十九 第 15b 页 WYG1466-0724d.png
钩党屯云蔽日日光无卯金神器春冰上汝南节士居
危邦志刬萧艾扶兰芳致君生不逮尧舜死合夷齐俱
首阳千年兴坏真暮旦殷鉴讵应如许远安知后人哀
后人又起诸贤落南叹宜州老子笔有神蝉蜕颜扬端
逼真少模龙爪已名世晚用鸡毛亦绝人平生孟博吾
尚友时事骎骎建宁旧胸蟠万卷老蛮乡独感斯文聊
运肘老子书名横九州一纸千金不当酬此书岂但翰
墨设心事悢悢关百忧人言老子味禅悦疾恶视滂宁
卷五十九 第 16a 页 WYG1466-0725a.png
尔切须知许国本精忠不幸为滂甘仗节九原莫作令
人悲遗墨败素皆吾师从君乞取宜州字要对崇宁党
籍碑二诗明白痛快足以吊二老于九垓之期矣独惠
叔末章颇伤峻厉跋卷又有柴中守一诗曰小春昼日
如春晚饮罢披图清兴远夜光照屋四座惊金薤银钩
真墨本当年太史谪宜州肠断梅花栖戍楼拾遗不逢
东道主翰林长作夜郎囚蛮烟瘴雨森鈇钺更值韩卢
搜兔窟老色上面欢去心惟有忠肝悬日月郡丞嗜好
卷五十九 第 16b 页 WYG1466-0725b.png
殊世人投笺乞字传儿孙平生孟博是知己笔下写出
精神骞兴亡万古同一辙党论到头不堪说刋章下郡
汉道微清流入河唐祚绝先朝白昼狐亦鸣正气消尽
邪气生殿门断碑仆未起中原人马来纵横生蛟入手
不敢玩往事凄凉重三叹兰亭瘗鹤徒尔为好刻此书
裨庙算牛腰轴虽大诗之者惟此三人柴作亦佳特未
免唐人所谓昌黎淮西碑犹欠冒头不得之戏耳伯山
前辈老成尝为九江挍官余又及同班行子寿世科今
卷五十九 第 17a 页 WYG1466-0725c.png
为镇江外辖盖方乡用者

  跋重修兴安灵渠记后   (明)张 智

  右重修桂林之兴安渼潭灵渠功绩记并诗赋题志一
帙乃今工部尚书吴兴严公为监察御史时奉命修筑
而郡儒从而纪载之称扬讽诵欲其传于永远也迨予
以菲才承乏史氏公持其帙过史馆请识其后予谓士
之遇时而有所作为其功绩之巨细自有史官书之藏
之金匮以示悠久是以世之仕者惟患道之不行不患
卷五十九 第 17b 页 WYG1466-0725d.png
名之不彰惟患利泽之不施不患功绩之不著今尚书
公之修是渠也上奉天子之明诏下兴一方之水利其
所系诚非细故今之职纪载者宜特为公书之名当与
国家之史并传于无穷尚焉用郡儒之纪述又焉用芜
谫之辞乎然公之名固见于实录矣殊不知实录秘藏
石室非千百年之久弗传于世公有此匡世之良策利
民之德政而使数千百年以前之人不预闻之岂非士
君子之缺典乎故弗辞而书其左方以归之若夫渠之
卷五十九 第 18a 页 WYG1466-0726a.png
始末已见郡儒记志兹不复云

  跋胡忠简公封事稿     杨士奇

  右吾郡宋胡忠简公封事稿有周文忠公杨文节公题
跋在后忠简孙搢刻于融州真仙嵓刘长吾得之以惠
余者忠简笔法出颜鲁公盖忠义之性有相契矣揭文
安公谓此书本左司郎中丰城范浚舜文所为将奏之
以示忠简忠简曰书奏即不免南迁子有老母不可以
累母吾以奏之遂有新州之命余近于内府检志书见
卷五十九 第 18b 页 WYG1466-0726b.png
丰水志载范浚事云为户部检详时欲与胡铨相继论
奏和议胡首抗章范实从臾之胡之逐又赆其行未尝
云此书范所为也丰水志作于宋南渡后当得实不知
文安何自而云然也然文安云庐陵胡氏杨氏皆国家
之元气故以所作杨氏忠节祠记附此帖之后

  按察司题名记后识     周进隆

  昔温公记谏院题名有某忠某诈某曲某直之言欲人
观之使知警惧以求其益于人大哉是司题名前吉水
卷五十九 第 19a 页 WYG1466-0726c.png
熊公金华章公后曲阜孔公俱如故事举行有碑有记
但一移于亭后之墙人不及观一立于堂北之阴人不
常观予视篆之初有慨于斯谨将后立断碑易以新石
仍续未题之名与迁墙间之碑俱置堂南之东西用存
观感以不忘警惧之心亦温公之意也

  跋东坡和人梦游桂林西峰诗刻 吴 宽

  此东坡和人梦游桂林西峰诗也石刻在桂林府学字
画纤细颇不类他刻盖其石嵌壁间岁久为人手摸而
卷五十九 第 19b 页 WYG1466-0726d.png
平故文浅而然顾工部以公事至广西知予所欲得也
拓而见赠惜乎纸墨不甚精耳

  总府记跋         湛若水

  总府者三府同寅协恭之地也书称三后协心易称同
心之言其臭如兰如总府之设凡欲以协同也府创于
总督韩公永熙总镇陈公总兵陈公赞成之府题名肇
于今总督竹田林公舜举总镇潘公世贞总兵郭公世
臣赞成之自陈公迄潘公总镇者凡七公自陈公迄郭
卷五十九 第 20a 页 WYG1466-0727a.png
公总兵者亦凡七公自韩公迄林公总督者凡十有五
公于是总府始有题名记而缺典肇修盖公于抚绥之
馀海宇平定之后尤欲以继往绩而示来世其有功斯
府大矣若水适以安南之使道过苍梧而见夫三公者
礼遇甚勤间尝道三府之事潘公曰予岂有事事哉予
惟以镇以静予应曰然林公曰予职无所弗督督责在
予予应曰然郭公曰予惟戎事是统其敢弗虔予应曰
然若三公其有不协同者乎然而自三公而上等而辨
卷五十九 第 20b 页 WYG1466-0727b.png
之其然与否者可知矣虽或继三公者其然与否又可
以类而知矣是故后之观题名者曰某也然某也否某
也贤某也不贤某也协以成功某也乖以偾事其将起
敬起畏是效是惩勿使后之人复议我也林公遂俾予
跋于下方云

  跋揭文安公全州学记后   蒋 冕

  右记出揭文安公文粹公讳傒斯字曼硕豫章之丰城
人仕元终翰林侍讲学士文安其谥也其为此记在泰
卷五十九 第 21a 页 WYG1466-0727c.png
定帝纪元之四年丁卯盖公以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丁
艰家居之笔记为吾州学作而学无石刻州志亦不登
载冕尝录之以托藩宪二三君子及州之守贰皆不果
刻提学佥宪慈溪姚公镆以授州守龙溪陈侯璜刻之
而顾不书作者姓名冕因考元史及黄文献公集得其
历官之概书之以属陈侯并刻于石俾诵其文者知其
人焉昔揭公作记在泰定丁卯之岁今姚公刻记于石
亦以正德丁卯丁于五行为火文明之象也吾州文运
卷五十九 第 21b 页 WYG1466-0727d.png
其将自此而兴乎文运之兴非以督学得人而鼓舞振
作之有其道邪初姚公拜督学之命吾广西士大夫皆
以文翁常衮之化闽蜀者望之公莅任未数年文风士
习翕然丕变夐异于昔非公身任教化之责竱心一力
孜孜不倦何以能然也公先是行部各郡县归择士之
质美而可教者聚于宣成书院中严立规条因材而笃
教有次第不亟不徐务令学者涵养本原辨析义理讲
求制度以成明体适用之学而于时文之险怪者则痛
卷五十九 第 22a 页 WYG1466-0728a.png
抑之一切诡经畔道之言虽工弗取且聘江浙闽楚间
儒者及各郡邑学官之明经术者分经教授一时人材
多所造就其有功于吾藩甚大虽文翁之于蜀常衮之
于闽亦不是过至于惓惓先正之遗文而表章之以作
士气以兴文化先一州以为诸郡邑之倡特公笃意学
校中之一事耳未足以尽公也记刻既成附书其后以
致感仰之意云

  题唐曹祠部诗集后

卷五十九 第 22b 页 WYG1466-0728b.png
  桂林在唐有二曹诗人皆负重名于时其一讳邺字邺
之阳朔县人尝作四怨三愁五情诗为中书舍人韦悫
所知力荐于主司大中间登进士第由天平节度掌书
记迁太常博士晋祠部郎中仕终洋州刺史其一讳唐
字尧宾桂林附郭人尝为道士太和中举进士中第累
为诸府从事以暴疾卒于家二公诗欧阳文忠公撰唐
艺文志谓其集各三卷近年浙中刻唐四十家诗有邺
之诗止二卷而尧宾诗集则无传焉惟文苑英华选其
卷五十九 第 23a 页 WYG1466-0728c.png
大小游仙及病马等作唐诗鼓吹选其买剑双松等作
唐音选其小游仙等作唐诗品汇选其武陵词等作皆
七言律及七言绝句凡古体五七言者皆无之郝天挺
注鼓吹谓尧宾有集二卷今无传则其集在金元之间
已无传于世矣鼓吹顾以尧宾大游仙诗十一首为宋
邕所作则遗山之误也尧宾诗见于诸家所选者皆杰
出一时可歌可诵邺之视尧宾差后出而其诗格调高
古意深语健诸体略备其集虽止二卷才百馀篇而为
卷五十九 第 23b 页 WYG1466-0728d.png
诸家所选殆三之一尤世之不可少者其为太常博士
在懿宗朝有诏召剑南东川节度使高璩拜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阅月卒赠司空邺之建言璩宰相
交游丑杂进取多蹊径谥法不思妄爱曰刺请谥曰刺
从之事载新唐书璩父元裕列传中其为博士持正守
职断断乎不苟若此盖非独能诗也冕自髫龀时见邺
之公读李斯传诗于书坊所刻古文真宝中难将一人
手掩得天下目之句喜而诵之甚习而不知为谁所作
卷五十九 第 24a 页 WYG1466-0729a.png
及游京师读唐文粹始知为公诗今考之集中其诗全
篇十二句姚铉节其首尾八句而以此四句载于文粹
中古文真宝因而取之文粹又载公杏园即席上同年
一诗冕尝次韵以寓景慕之意盖冕于公诗寤寐不忘
者五十馀年嘉靖甲申秋得谢过浙中始获睹其全集
其冬琼山唐君平侯以按察佥事督学来广西见公浙
本诗于武选主事郑德甫处读而善之取以刻置宣成
书院中且以尧宾诗附于其后刻成德甫首以一册见
卷五十九 第 24b 页 WYG1466-0729b.png
遗阅之欣然者累日因敬题其卷末使读者知二公之
诗皆为世所重而公则公忠刚直能言人之所不敢言
表然为时之正人君子尤足以楷范后学诗盖其馀事


  再书曹祠部诗后

  诗之显晦系乎时尤系乎人有其时矣而表章之无其
人焉欲望其显而不晦盖亦难矣邺之尧宾二曹公诗
在唐宋时尝显矣至元有国垂百年乃皆湮没无闻皇
卷五十九 第 25a 页 WYG1466-0729c.png
明混一区宇以来至我皇上纪元嘉靖历百五六十年
盖稽古右文极盛之时也于是前代遗文古书往往出
于江南好事之家而邺之诗集始获与中唐晚唐诸集
号四十家者偕显于世浙中既有刻本桂林寻亦刻焉
刻本在桂林序于提学佥事唐君者未七八年其板已
日渐朽蠹广西按察使瓯宁范君邦秀得之于尘埃蒙
翳中命工浣涤修补而取予所书诗跋刻附集末置之
宪司公署中令掌故典守惟谨桂林本字多鲁鱼亥豕
卷五十九 第 25b 页 WYG1466-0729d.png
之讹予因取浙本正之且据浙本增其脱落者三首又
检诸家所选尧宾诗凡唐君旧所未附者三十五首悉
附于其后范君亦一一刻之予故不揆鄙陋再为之书
海内之士自是而知桂林有二曹诗人者实范唐二君
先后表章之功也

  书威信侯庙记后

  右威信侯庙记宋人祝禹圭所作其文载在宋清湘志
及本朝正统间州志中二志所载详略不一而首尾皆
卷五十九 第 26a 页 WYG1466-0730a.png
同尾皆至封威信侯而止其文恐非当时全文也自国
朝洪武以下六十三字则今代人所书成化中续修州
志乃以此六十三字连属上文合为一记遂以禹圭为
国朝人则误矣偶阅前后诸志见其牴牾不合参考而
正之庶俾后之续州志者不至仍袭其误也

  题敬所相公考全州科第补遗说后

  顾 璘

  全州自秦汉以来属零陵郡其地居九疑苍梧之间盖
卷五十九 第 26b 页 WYG1466-0730b.png
帝舜所尝巡行渐被礼乐声教之懿固已久矣莫可究
而原也历代为县为州不一国初始自永州割𨽻桂林
正德癸酉间璘出守于是按其山川形胜融朗清峻宜
多贤人奇士生乎其间即今观之可知也顾前代文献
疏阙志记多所遗脱岂非守土者之咎与观相国敬翁
所考窦道翁陈孟宾诸贤皆表表者且复遗之斯阙略
固多矣璘尝欲检历代史作清湘人物志以表见地灵
值迁任未就今固不能不望诸交承君子尔

卷五十九 第 27a 页 WYG1466-0730c.png
  跋敬所相公奉总制陈公请赈书后

  右相国敬翁奉总制太保陈公请赈本州书也既而折
粮发粟咸如所议饥民赖以全活者甚众传曰仁人之
言其利溥哉殆谓是也璘闻朝臣言相国居禁密惴惴
焉恒以四方弗靖为己任忧形于色此人人得而见之
然其图回和辑敷之百司之间而成之庙堂之上者人
安得知之哉此其乡国一事其恳到委曲必期万全如
此可以观相国之心矣璘故与今守章君诤刻于石俾
卷五十九 第 27b 页 WYG1466-0730d.png
邦人世世以无忘笃近之仁也

  跋赠远卷         孟 洋

  始顾子被诏远谪何子洎余并集田给事宅余谓远方
山水佳胜莫如全当是时岂有他虑明日余即被系顾
子果得全州田何诸君复饯之赠诗盈卷余独不与焉
然当时诸君又岂知余有桂林之谪哉及余与顾子同
时来此文字相往来弗绝几二年矣今年夏余得量移
过全留十日全之山水佳胜者相与历览殆尽此岂遐
卷五十九 第 28a 页 WYG1466-0731a.png
裔常有而赠言诸君又弗得与矣顾因出是卷示余余
曰今日与吾子游幸矣过此以往幸而再遇屡遇固弗
可知也其不幸终身弗复遇亦未可知也故知赠言者
之意岂有穷哉遂书诸卷末

  跋林都宪察院题名记后   潘希曾

  院署之有题名俾可考也可考则其人其政其名位所
到勋业所就有不容以掩者而劝戒彰矣大中丞长乐
林公家藏此刻乃广西察院所为题名者也公在弘治
卷五十九 第 28b 页 WYG1466-0731b.png
中尝以御史按广西去之二十载遂以右都御史总督
两广回视列名诸君子上下百馀年间勋名赫然无出
其右者盖公之盛固不待是以传而是刻将藉公以为
重然犹手之不置抑以自考也此古人不自满假之心
而公之所以过人者欤宜其位益崇功益懋勒鼎彝而
垂竹帛不特斯名之题而已也往时公迁浙宪某在诸
生中受知最久敢附其说以致景仰之私

  跋林都宪平蛮奏凯卷

卷五十九 第 29a 页 WYG1466-0731c.png
  大都宪长乐林公弘治中以御史按广西决策运筹削
平诸蛮一时能言之士相与歌诵之题其卷曰平蛮奏
凯后公累迁今官奉敕巡抚两广遂总军戎之务焉盖
公胸中兵甲素所蓄积当时歌颂之者已卜其有今日
矣孔子尝谓有文事必有武备又谓不出樽俎而折冲
千里公得之矣视彼佔毕陋儒平居诵说唐虞仓卒不
能一时退敌者岂亦吾夫子之教使之然邪三复兹卷
不能不为之太息

卷五十九 第 29b 页 WYG1466-0731d.png
  鹿原稿跋         戴希显

  士君子发云雷之屯以经纶天下才以济世文以华国
懋著勋迹以昭文明之化固足以副其志矣然丰城之
剑卒没于尘埃合浦之珠竟沉于渊薮而有不尽然者
是以君子未尝不惜之也予叔鹿原殆此谓与先世居
江西之宁州洪武初乃戍于柳距叔则六代也叔幼而
资性明敏颖悟超绝弱冠甫过荐正德庚午乡魁登甲
戍进士庚辰官刑曹历至正郎一日谓予曰胜已之友
卷五十九 第 30a 页 WYG1466-0732a.png
不可无也予昔登第尝谓天下士谅不多让及与大复
川甫君采棠陵诸君子游见其英迈不凡议论高古乃
幡然悟惕然省曰此奇才也因而闭门自奋数月出示
所有诸君相顾骇愕曰子何过人之速乎向当为伍今
百尺竿头更出一步矣以是知友道之系匪轻而学问
之成有自也嗣是学益闳肆才益充拓每忧时爱国而
愤发兴思或览胜寻幽而触物感兴信笔成章如探囊
取物真所谓钵韵方残而精华已铺锦矣观之者不觉
卷五十九 第 30b 页 WYG1466-0732b.png
令人神𢥠方期适用不意丙戌卒于京邸遗稿漫散大
半予即检拾仅获百馀篇耳以是深为痛惜幸赖吾柳
东台蒙泉二公一刻于闽再刻于滇既足以表彰之矣
然予旧所辑闻徒为蠹蚀遂合前二集传刻于鲁适振
斋孔君曰弘干者先圣六十一代孙也力加订正以赞
厥成予以状请序于都宪任公公览而嘉美之且叹其
有用之才深慨其未竟之志俾予叔愿欲弗达之情灿
然以著非公阐扬之宁不至于泯灭也乎呜呼昔没于
卷五十九 第 31a 页 WYG1466-0732c.png
尘埃剑之未遇也今就淬砺而霜刃矣昔沉于渊薮珠
之未遇也今饰冠冕而华美矣晦于始而明于终虽不
能大试于用亦犹夫用也此珠剑之所以为幸也合滇
闽二集而并观之则予叔之才之志明显益著匪徒以
文之著为幸也予受业于叔有师弟之谊存焉仰诵是
集而精蕴之雅手泽之嘉宛然在目若亲领其謦欬焉
者又予之所以深幸也因僭数语于篇末以示欲言之
意云

卷五十九 第 31b 页 WYG1466-0732d.png
  题徐武功与诸贤送韩襄毅公总督两广卷后

  王世贞

  此韩襄毅公再起帅岭南而故相徐武功先生饯而叙
之一时诸君子若夏太常昶徐方伯瑄张太参颢刘宪
佥珏钱方伯昕冯宪副定并徐先生为十人以少陵氏
上哥舒翰开府勋业青冥上交亲气概中诗语为韵而
分赋之者也今独业字韵阙盖徐先生叙而不及赋故
先生既以分韵而悔谓襄毅公之忠勋戡乱与哥舒之
卷五十九 第 32a 页 WYG1466-0733a.png
贪残起衅不可同日语奈何以哥舒拟公虽然亦仅取
一时之致云尔以哥舒之不能当襄毅岂俟徐先生言
之少陵氏异日不云乎寄语防边将慎勿学哥舒譬之
韩昌黎之奉于司空书与实录顺宗纪故自为冰炭也
是之则为诗与书非之则为史故文士恒例耳独怪玄
宗委膈而付哥舒者十馀年必使之尽耗河西陇右之
财力以病剧不任而后暂已襄毅公之繇中丞而晋大
夫由提督而拜总督宁不隆寄渥锡哉公筚路蓝缕以
卷五十九 第 32b 页 WYG1466-0733b.png
开岭外百世之安然未能竟三载不病而强以病免嗟
乎何幸将之久而贤将之弗克久也是二语也以哥舒
则不可以襄毅公则可而是十君子也其名位词翰皆
三吴一时选片语零落无异吉光之羽人且宝之而况
为公之子若孙者哉

  书胡文顺卷        杨起元

  胡公宥休宁人以御史按治广西随二苍头曰文顺文
学未及一载转佥云南宪抚夷染瘴病亟文顺焚香刲
卷五十九 第 33a 页 WYG1466-0733c.png
股以进公服之良愈又半月有囧寺之命忽郁郁不乐
病复作势不可起文学拜天以身祷遂自刎然公亦竟
以是日逝嗟夫兹二士者求之于古罕见其俦矧今之
人邪尝读东汉书载李善存抚孤儿彼一苍头与独行
之君子并列范氏其能史也然当时瑕丘令钟离意上
书荐善行状诏拜善太子舍人迁至日南太守能以惠
爱为政怀来异俗则范史非能传苍头也今二士之义
过于李善而上书之举孰为钟离日南之誉不宣独行
卷五十九 第 33b 页 WYG1466-0733d.png
之传其可必乎嗟夫吾不能不有所感也聊书其卷以
坚文顺之善于将来

  桂海志续跋        王士性

  桂林无山而不雁宕无石而不太湖无水而不严陵武
夷兹特就人所已物色者而志之余言说不能穷矣柳
之立鱼融之仙嵓亦皆得其一隅而阳朔江行抑又过
之谭粤胜者每云藉令巨灵六甲可移于吴楚间不知
游屦何如噫何渠知其不终而为吴楚邪

卷五十九 第 34a 页 WYG1466-0734a.png
  书林勋比校书后      魏 浚

  考万历二十二年桂州一郡丁田之数田倍于比校书
所载而丁口加之十二按绍兴元年全灌始改属广南
西路未几李纲奏仍属湖南勋所云在全灌未改之先
则今之丁田实未能有加于宋也入我明来惟弘治间
厥数颇益此后惟桂州一郡稍增于旧通计全粤实惟
日减长民者不可不深求其故也

卷五十九 第 34b 页 WYG1466-0734b.png








  粤西文载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