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三
卷五十三 第 1a 页 WYG1466-060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粤西文载卷五十三

  桂林府通判汪森编

  序

  重修容县志序      (明)彭 清

  永乐十六年岁在戊戌诏天下纂修志书自闾里达于
有司汇府择之而呈藩臬以通上焉甚盛举也余时知
容县且兼儒学檄至旁求遍索患旧志碑石迭经宋元
卷五十三 第 1b 页 WYG1466-0606d.png
兵燹间得手录数篇率多讹舛难辨据方舆胜览所载
与邑人封昌翁所作学校人材题名等记及诸父老之
舌谈风习简朴鲜克兴贩惟知力农便于山水但地广
人稀民贫户少草衣跣足火种刀耕皆人力所成而贡
赋有常所当具拾以俟釐正至若梁贤植之德异遇卢
姓之登仙陀媪之坐化斑竹之拭泪成纹与夫钟斗龙
潭书台朗诵若此之类俱为荒唐怪异删而不录则洪
迈作夷坚志备焉据是去繁摭实编类成书付庠生梁
卷五十三 第 2a 页 WYG1466-0607a.png
仓等赍赴本府时同寀丞新化伍君幕宾临高唐子请
予为序以记岁月余惟天地肇判已有容山都峤之号
远在南越故不见于禹贡周职方秦开五岭汉定粤地
交趾刺史持节治苍梧而容始列之州郡开元中升容
州为都督府元和中置容筦徙治普宁斯地为五筦之
一节制诸州当时名硕造朝把麾持节为经略招讨使
以刺是郡者若元结次山王翃宏明戴叔伦幼公韦丹
文明辈政迹著于循吏传并思贤堂等记若方舆胜览
卷五十三 第 2b 页 WYG1466-0607b.png
容筦经略使题名记所载宋璟李勉杜佑马植卢钧李
渤之贤皆一时名宦由五筦趋朝多至卿相概以为容
筦题名夫曰五筦则非皆为容明矣但方舆胜览所载
余不敢以臆辄裁梁开平中伪汉刘氏窃据其地宋开
宝四年平之为宁远军节度皇祐间析宜邕容三州为
三路各领屯兵有差运永道二州米以给军饷盖出于
枢密副使王尧臣奏请时人物辐辏又可想矣其间若
蒋南金之增创贡院王次翁之思慕元结刻像效绩于
卷五十三 第 3a 页 WYG1466-0607c.png
时寇攘数犯虽赵若诜之能修城备守兴学恤民终不
免死于草寇杨先之敌诜败疫气流行民多逃散后守
谭惟寅景慕前贤亦可克济历宋而元废兴屡屡自大
定甲子迨至壬辰屡经蛮寇烽火交攻人民多罹于难
物产房屋荡然志书碑石灰烬无存矣国朝洪武十年
降州为县以宽民贡二十三年开设千户所于晋宁县
旧基以守禦兹土用韦丹所筑子城展接新城广袤数
里人物始获有宁宇于戏容地之盛衰以天地之运论
卷五十三 第 3b 页 WYG1466-0607d.png
之离合之数不偶亨嘉之会尤难在唐之极盛其为宋
元衰之始乎倾否无常衰极必盛亦气化之自然者我
朝先帝以神武定天下以圣人致太平凡尺天寸地皆
囿于春风和气之中垂髫戴白皆乐夫礼乐教化之内
是以昔称人性刚悍轻生易死今则衣冠礼度并同中
州试艺之士科不绝人今年一举而观光上国者三人
其出而参方岳之大政者有二焉物产之繁有渐则亨
嘉之会正在今日况夫山川灵异都峤诸峰森列其前
卷五十三 第 4a 页 WYG1466-0608a.png
容山之秀环峙其右世称为神仙洞府又有九龙之水
分汇合流于绣江尤为天造地设之精毓意所称地灵
人杰尤在斯乎志书之作盖欲于千百载之下摭之可
以观千百载之前之迹余非容产也倘采之有不尽编
之有未纯不足以为斯邑之印正者尚冀后之君子从
而正之庶乎其可(后泰昌元年重修陆梦龙有序不录)

  广西通志序        周孟中

  大明一统志所以纪天下之事也次而各藩省有志所
卷五十三 第 4b 页 WYG1466-0608b.png
以纪一方之事也又次而各郡邑有志所以纪郡若邑
之事也所纪有广狭所书有详略其势不得不然也窃
观一统志尝经英宗皇帝御裁凡宇宙之大古今之迹
靡不备载要皆祖述帝王而作诚千万世不刋之典臣
民所当遵守而不倍焉者广西旧无志都宪吴兴闵公
圭方欲修纂适侍御山阴祁公司员来按历所至悉取
郡邑志付孟中谨遵一统志纂焉恳辞不敏弗获于是
率桂林庠生朱镛等据郡邑志纂集可去者去之可存
卷五十三 第 5a 页 WYG1466-0608c.png
者存之未备者缺之首书布政司都司按察司以见三
司并治而统乎诸属次列郡邑卫所以见百职联属而
𨽻乎三司自馀山川藩府宫室关梁坛壝祠庙学校科
目以至人物名宦列女悉依例书之然其间亦时加详
焉者一统志纪天下之事视藩省宜略是志纪一方之
事视一统志差详视郡邑志差略时异势殊不得不然
非敢有所倍也总郡邑为四卷自汉唐以来凡贤人君
子或触景而发为诗章或因事而见于文字分为诗志
卷五十三 第 5b 页 WYG1466-0608d.png
一卷文志二卷其议论有关于施设政迹可传为法则
者别为经略志一卷类非关于世教者弗敢录也虽然
所书之目固博皆所以示劝惩而已故人物名宦流寓
惟书其可法者譬犹山川纪其望而丘垤沟浍不暇书
矣凡生于斯与游于斯者仰其望而思效焉是方将益
丕变而与中州等矣志成桂林守梁铎请锓梓遂书此
以引其端云

  重修苍梧府志序      桑 悦

卷五十三 第 6a 页 WYG1466-0609a.png
  周礼职方氏掌天下道地图而训诵又掌道方志如宋
志郑志焉一方志也国朝既修大明一统志诸藩臬或
有总志而郡县又各有志均一事一物大撮其凡小详
其目愈小愈详密也苍梧相传为帝舜藏域历汉唐至
宋号为名郡我朝成化初又开设三府内外文武大臣
坐镇其中两广俱在掌握屹然为五筦之巨镇民夷望
之不啻山之王屋水之江汉也凡郡华实皆当彪采以
传诸遐而旧志脱略文献莫徵郡守江右之馀千张侯
卷五十三 第 6b 页 WYG1466-0609b.png
克修少以学行文章名闻朝野尤以名节自负由名进
士历地官主事以言事因谪倅滇南之景东起为肇庆
别驾以至今职踰年政教聿兴百废就绪惟以郡志未
修为欠事今年春予适以公事至梧蒙留款者再容与
间因以兹志为托又申呈于当道得允乃止予于冰井
寺博采州县古今事实相与啇确校定同府前廷评潮
州谢君有容又协赞其成不数月编辑成篇侯将绣梓
以广其传佥谓予宜序诸首予谓宇宙无穷而尘迹易
卷五十三 第 7a 页 WYG1466-0609c.png
灭不有纪述虽秉节以建极若首阳之饿死汨罗之自
沈亦将寂寥于身后而况大庭之库夏后皋之墓文王
避雨之陵与世无甚关系又安能后千古而独存者乎
今是志之修如名宦人物之表章洞天胜迹之暴白上
有所监以兴治道下有所效以转化机在远者观之以
当卧游在后者得之以为故事下及品物之琐屑不失
尔雅虫鱼之注亦足以资人之博览是果不要于理而
无当之空言哉他如天文风俗城池公廨学校户口陂
卷五十三 第 7b 页 WYG1466-0609d.png
塘之属则又郡体之所在而不可磨灭者矣志其可以
不修邪昔紫阳朱夫子守建康至任先问郡志若侯者
非知所先务者欤呜呼曲折于簿书期会与夫修举坠
典以风动士庶古之与今其所尚必互为先后士君子
为政苟不为今吏之先则亦不落古吏之后若是者非
侯之识达治体能臻兹域否邪侯曰我修职而行奚有
于是(崇祯初重修谢君惠有序不录)

  广西通志序        蒋 冕

卷五十三 第 8a 页 WYG1466-0610a.png
  嘉靖己丑莆田林公富以侍郎兼都御史来总督吾粤
南军务抚巡其人民既至定规模严号令选将练兵信
赏必罚未数月声振南土间索吾广舆地志于掌故以
谓为人上者于所部之山川疆域土风民俗人才食货
以至边防兵政之类苟未能一一周知则无以酌古准
今施于政教兴化善俗禦患安民纾九重南顾之忧慰
一方士民之望于是慨然以为己任而以修纂之事属
之提学佥事香山黄君佐君乃发凡举例因旧为新删
卷五十三 第 8b 页 WYG1466-0610b.png
繁提要阐幽订误为图经为表为志为列传为外志总
六十卷以成公志而是非取舍则一皆裁决于公吾广
故无通志弘治癸丑提学副使庐陵周君孟中始创为
之嘉靖乙酉提学佥事琼山唐君胄续加修辑辅以武
选郑郎中琬汝州徐知州淮钦州杨知州梁皆吾粤产
也书未脱稿而唐君以迁官去前总督都御史慈溪姚
公镆夙有志斯事会以边警用兵不暇委之参政琼崖
黄君芳刋补未竟寻亦迁任庚寅之秋公乃以属提学
卷五十三 第 9a 页 WYG1466-0610c.png
黄君稿甫就绪其冬黄君又以省母归矣黄君之将归
也以其意授梧州舒同知柏辈俾因旧稿稍加窜订明
年辛卯公既平新宁之寇其秋自羊城抵苍梧再阅前
稿手自裁定始秩然成书遂以锓梓于戏非公身任政
教之责惓惓幸惠一方之人则是编虽更前后诸贤纂
辑删润亦终与尘埃虫鼠共弊于败簏中耳安望其秩
然书梓行于世哉先王疆理天下物其土宜齐其政而
修其教九州之志自上世已与三坟五典偕号为帝王
卷五十三 第 9b 页 WYG1466-0610d.png
遗书禹别九州分其圻界周则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
图周知九州地域广轮之数而道地图以辨地物则土
训掌之道方志以知地俗则诵训掌之凡若此者岂徒
修弥文以饰吏事哉辨封域则欲其慎固别淑慝则欲
其劝惩录丁口顷亩则欲徭役均平书学校教化则欲
习尚淳美以致物产丰耗吏治得失莫不各有微意于
其间皆所以为政化计天下郡邑志之所同也至于文
事武备内修外攘则在吾广尤不可以一日弛故今之
卷五十三 第 10a 页 WYG1466-0611a.png
所志于兵防夷情尤致意焉盖禹贡文教之揆武卫之
奋周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之人民虽四夷八蛮亦莫
不然所以别内外之限严边障之防其为吾广生民应
也周且远矣吾广僻居南徼夷寇侵轶无岁无之文献
之不足于徵盖有不胜其可慨焉者自昔方志之所纪
载若沈怀远之南越志莫休符之桂林风土记刘珣之
岭表异录范旻之邕筦杂记周去非之岭外代答皆徒
有其目而无其书其书之存于世为士大夫所共称道
卷五十三 第 10b 页 WYG1466-0611b.png
者在宋惟一桂海虞衡志作于文穆范公成大者在本
朝惟一桂林志作于礼侍陈公琏者然文穆所志止于
山川物产礼侍所志止于一郡数邑况自宋至今上下
数百年而简编纪载希阔寥寂仅仅若此事之遗阙夫
岂少哉此今日修志之举在公自不容于少缓也使后
之宦于斯游于斯生长于斯者皆知是书大有阙于政
教是继是承以禅续于无穷则由今可以知古由后可
以知今吾广文献将藉是不患于无徵其为利益未可
卷五十三 第 11a 页 WYG1466-0611c.png
以一言而尽也冕卧病山中睹乡国图志梓行于时既
深为吾广士民幸又获挂名卷中尤窃以自幸顾衰朽
蹇拙弗克出一词以赞之不能不愧汗也爰笔冕之所
以幸且愧者以告于公用以谢不敏云

  广西通志后序       黄 佐

  志曷志志王政也曷言乎通西粤郡邑管是也其政则
西粤曷言乎王大一统也惟王政始自疆理因地法天
正人之纪述图经上篇羁縻之国渐我文德虽内宁而
卷五十三 第 11b 页 WYG1466-0611d.png
廑外忧通变宜俗述图经下篇离合支缀漫亡友纪明
因地述历代郡县沿革表象纬悠邈变斯生畏明法天
述荆杨分野表正人之纪通变宜俗莫大乎官人述秩
官表文德之修莫大乎知人述选举表藩屏王室视古
诸侯爰有懿亲述藩封志命降于山川之谓兴作诸侯
祭焉故次之以山川兴作必先井地使百姓相亲睦故
次之以沟洫百姓不亲思所移易故次之以风俗移风
易俗实在康阜故次之以户口有田则有税有身则有
卷五十三 第 12a 页 WYG1466-0612a.png
庸故次之以田赋公则税庸私则懋迁斯财用足故次
之以食货足财用则有政事稽厥自出故次之以公署
有政事则有教化故次之以学校以教化兴学以致其
道故次之以书院揆文教必奋武卫故次之以兵防兵
食足礼斯备矣礼备则鬼神傧矣故次之以坛庙鬼神
既傧乃敢奠居故次之以宫室有居处则有登望故次
之以台榭有动息则有险阻故次之以关梁生有居则
殁有藏也故次之以陵墓而人道周矣古迹则因地之
卷五十三 第 12b 页 WYG1466-0612b.png
馀也祥异则法天之馀也皆政也政待人而行者也才
兼文武奠我荒服者上也苟有遗爱焉者次也胪列广
萃以示遐轨述名宦列传寓公来暨民之则效系焉潜
德必书奸谀必诛述流寓列传豪杰渐兴用可为仪炳
耀铿鍧德业丕丕厥有名臣我邦之师家巷孝友奋身
殉国皭洁不群独行逴逴学优斯仕仕优斯学逸行贞
德曲技偏驳成名虽殊皆足以示民之趋述人物列传
物魅侵人遂通地天浸淫害道谈空搆玄妖言荐幻爰
卷五十三 第 13a 页 WYG1466-0612c.png
究本原袪民之惑舍是奚言述仙释列传猛政无经匪
先民是程掊克自雄乃掇天刑述酷吏列传彼何人斯
蛮髦鬼蜮窃此贵富亦罹咎慝述佞倖列传夷貊寺观
之非类与事与言之不可以类皆外也外曷载焉王者
无外则非类者必怀柔道无外则不可以类者必兼收
详人道也故以外志终焉是编也佐始受役于司马兼
中丞省吾公会病且惫乃以意授同知舒君柏周君釴
诸生严肃李承简李廷礼莫遗贤廖绍禋辈俾因唐公
卷五十三 第 13b 页 WYG1466-0612d.png
胄旧稿稍增定之顾列传外志多难窜定则以托参政
蒋公山卿参议郑公维新既成书则梧州知府刘君士
实提调梓锲合六十卷为帙凡十有二云阐兹人文
以贲粤土省吾公之功闳且永矣于佐何有哉

  广西太平府志序      邓 炳

  入关者先收图籍过韶者访求图经君子谓其知所先
务图籍记民数赋税之多寡图经记山川之险夷皆可
有而不可无者矧于郡志兼二者而过之其可缺然乎
卷五十三 第 14a 页 WYG1466-0613a.png
哉太平为广西属郡设治前代而皆统以土酋逮入我
朝长贰以下始出廷授百馀年来郡志缺而不修盖地
界边徼政尚羁縻故人类以为不足而遂忽之也正德
丁丑炳承乏是郡遗案敝于蠹鼠陈迹等乎云烟心窃
病焉乃询诸故老士夫创为草槁值地方扰攘身独事
众未暇成书既而少府田裕夫节推陈良玉先后继至
二君学问深醇而皆贤劳于外虽欲属以纂修又无因
也顷因提督学政大庾刘公移檄命修郡志以备武宗
卷五十三 第 14b 页 WYG1466-0613b.png
实录采取顾以芜陋弗堪然其责有不可得而诿者于
是重加蒐辑阅月脱槁亦惟应严命备缺典而酬夙心
也目凡二十二釐为四卷首揭本府次系所属以类而
序虽有愧于一家之言然开卷之间一郡之所治者因
革损益与夫风俗物产人物之属简便易知其间例义
之出于臆见谋议之概于心思者僭亦附见其所无者
不敢妄为增入以犯不韪之罪不知史氏亦将有取之
否乎夫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昔之号为良史者详于
卷五十三 第 15a 页 WYG1466-0613c.png
纪传十志而乃略夫兵制识者不能无憾是志之作收
拾散亡而得之又恶知其无所遗者邪采摭考覈续而
正之尚有望于后之君子

  南宁府志序        张 岳

  南宁古邕州之地西通云南南控交趾近阨两江溪洞
之间尝考图经右江出云南峨利州左江出交趾广源
州而会于郡之合江镇入郁江以达于海两江之所包
络地方数千里大者为府次为州次为县其最小者为
卷五十三 第 15b 页 WYG1466-0613d.png
长官司时平则南宁通其驿道一不幸稍有警动驻节
转饟亦必于南宁焉有事故欲经略两江必自南宁始
唐以邕州开都督府列于五管元和后废之兼领于容
管而有黄少卿之叛议者始追咎失策宋初经制未备
一旦侬智高窃发破州城沿江东下岭外几不可守及
智高平后乃分析其地以渐制之而邕州太守特兼经
略安抚之号两江无事者垂百年前世之利害可睹也
往者予承乏广西臬司督理学政凡符牒下两江者率
卷五十三 第 16a 页 WYG1466-0614a.png
阅月乃达幸而不沈没拆坏能以时覆报者十无二三
盖视南宁如在荒服视两江溪洞不啻化外地既远则
法制禁令之所及者多疏萌芽容养至于苞蘖桀张乃
骇而图之亦其势使然也夫古之部置方州皆因山川
形便与其道理远近所宜故或因建瓴之势以临制上
游或顺臂指之义以控运四外要归于建威销萌以久
治安而已若悉割两江东包廉钦浔郁以北尽乎宜柳
之境属之南宁使自为牧镇此所谓臂指之义也则两
卷五十三 第 16b 页 WYG1466-0614b.png
江溪洞可以驯服两江既治虽以南略交趾可也或曰
如此则何以为广西哉曰夫桂林故衡湘地也天文分
野上属翼轸九疑苍梧之山形势曼衍首起衡岳腹蟠
八桂而尾达乎苍梧湘漓二水分绕其下桂林据其上
游若屋极然此所谓建瓴之势也衡永邵道郴桂诸郡
缀附广西并故所辖桂昭梧三郡统之其封略故为不
小矣今荆湖地理阔远行部使者病于不能遍历或议
欲析而二之而衡湘閒数郡岁调兵食以给广西盖犹
卷五十三 第 17a 页 WYG1466-0614c.png
属之也若举而移之经制一定为服岭安危计虑久远
宜无出于此者南宁故无志嘉靖丁酉冬吾友郭侯世
重守郡乃创为之列三十六目釐为一十卷既成问序
于余故为书余所见者以告之盖讲画山川形势以制
其阸塞利害志亦弗可略云(嘉靖未年重修董传策有序不录)

  思恩府志序        周 璞

  思恩为府纂通志者收之广右诸郡并列复外志者何
改土为流前后之异盖两存以备鉴观也郡旧无专志
卷五十三 第 17b 页 WYG1466-0614d.png
志之者吴同知赴业已成书土酋恶其病已匿而弗传
者久矣嘉靖壬子冬督学敬所王公续修通志旁搜诸
郡邑故实檄及思恩余虑无可援据乃属之训导张恩
陈琠访故稽类萃成一册登复中间缺略者多余于政
务之暇参互增订采其可徵者釐为四卷聊以上裨通
志之辑焉耳越明年张恩擢去经历利宸偕陈琠进而
请曰此志止于誊写传之不广得无犹昔之固匿者乎
后将奚考惟梓之璞也不文志鲜旨绪于何示远因阅
卷五十三 第 18a 页 WYG1466-0615a.png
志中表见之迹无闻独于夷情实兹邦所由以治乱也
若宜户晓命付之工序其略曰昔孔子云齐一变至于
鲁鲁一变至于道当时齐鲁之疆皆为圣臣封国变而
之道其渐如此矧蛮夷痼习岂能倏然而转移之哉惟
瓯雒既分历汉唐宋元为峒为州置之羁縻未变其俗
入我明兴天兵南下西粤酋长始赍印纳款举得分封
锡壤思恩岑氏与焉岑氏子瑛者贤升州为府育士恤
民人文始肇开矣至浚肆逆其机遂沮改土为流设官
卷五十三 第 18b 页 WYG1466-0615b.png
命职分立图里百凡规制几埒中州矣王受搆乱其机
又沮至阳明王公抚乱宥罪还彼故疆分立九司仍统
以府又大异于昔焉夫以一隅之地三变犹未及齐鲁
况望其至于道乎或者当事之人施为缓急之序未必
体孔子之教徒咎夷情之犷猾者亦末矣迩来汉官威
仪明时章宪人皆习见率由之适际祖宗百年之化皇
上必世之仁熙浃讫于遐荒效运乘气者兹惟其时今
此志之行揭睹夷情一卷使人人知夫搆乱者之为危
卷五十三 第 19a 页 WYG1466-0615c.png
循分者之为安危者歼其身而戮其族安者厚其生而
保其家灼见利害之途幡然悔悟民志其有定乎民志
定则事无沮挠田野可辟也学校可兴也礼义可错也
民风士习勃然蔚然同跻文明之盛其于道也盖不难
矣余职兹土愧未能致之有成故序之以观其后

  重修全州志序       杨本仁

  全故有志也而舛陋无纪摭其所不必存而遗其所必
不可阙疏劣成于寡昧情势掩乎鉴裁尔邪夫全于粤
卷五十三 第 19b 页 WYG1466-0615d.png
为上地而又多才往也靡徵后将焉视督学谢公怃然
病之乃于校士之暇力为诠削于是乎旁搜尘籍下引
故老断碑残牍曲加披省埤其所弗逮而阐其所不及
晰一行可甄虽苛弗捐义不必存穹而亦摈文于旧减
十之六而事溢七之三将授工属予叙之夫志鉴往躅
而绳来轨也有风之道也独建置沿革乎稽哉予观今
志挈纲以从理也而政弗舛也标制以示准也而吏弗
迷也擿罅以道砭也而民弗病也而又峻体以惩駮也
卷五十三 第 20a 页 WYG1466-0616a.png
引义以弭滥也美哉核而洁辨而理尽而不黩辟之淘
洗江山镕范规制抉刷才贤金石典训凿凿乎足垂炯
鉴也乎是故全艰于兵防也而白要害之郤全敝于甲
征也而指窜弄之径全毗于屯政也而发侵没之机全
病于徭祸也而引制禦之端则夫后之良牧立政纪殖
民生固不必求之志之外也美哉公英练植风节先以
名御史督学帝畿为翰林为宫直乃出而于粤动引古
谊雅孚士心掖程振贾不遗馀力夫去华近而涉荒裔
卷五十三 第 20b 页 WYG1466-0616b.png
亹亹法纪了无芥蒂则公之识度也卓乎邈矣予何足
以知之志凡为纲七为目五十有八成于岁己酉冬十
一月刻于庚戌春二月总如千万言

  庆远府志序        王文炳

  古者千乘之国及附庸之邦皆有史以掌记时事自国
列为郡县而史失其官然后志作今志犹古史也顾古
有国必有史而今郡县之志则或辑或不辑或存或不
存无论分符绾绶卒涖兹土者末繇镜前修备后观即
卷五十三 第 21a 页 WYG1466-0616c.png
其土著黎老亦往往不知其疆域分授规制崇卑与邦
君先故美恶污隆之详嗟嗟志之失也亦已久矣讵独
史哉庆远在百粤西南即禹贡荆州之域秦汉属象郡
交趾唐迭更为州郡𨽻在岭南宋仍唐乾封名宜州自
咸淳初而庆远始有府矣已更置于元迄我明兴复仍
咸淳之旧制定为府领县五而一属于土领州四而属
于流官者仅一其长官司二则皆土也凡去京师万馀
里而遥不佞炳辛巳秋奉命守是郡驱驰甫暇搜郡图
卷五十三 第 21b 页 WYG1466-0616d.png
籍亟欲得志读之乃阙如也因慨念是郡之被化较远
于他郡以故是郡之土田民物风俗兵防官联师儒之
纪闻亦易紊于他郡即他郡无志是郡其可已也夫于
是不揣固陋请之监台僣竽纂辑之役与二三僚属及
乡缙绅旁稽周询晰体分类第为卷十二卷有图有表
有传有文有录越岁而告成事猥以炳之不敏逊著述
之途远矣一旦草创其所未备于所谓此中之山川形
胜得无经画未审遗于览暏之外乎土田民物得无综
卷五十三 第 22a 页 WYG1466-0617a.png
覈未实失于捃摭之据乎风俗醇漓兵防夷险能必其
一一如指掌乎以风官邪未必凛乎霜钺之加也以纪
师儒得无伦序乖盭文采未振乎不佞炳窃大悚息焉
盖非曰为是郡垂不刋也亦为郡辟草昧以俟后之君
子后之君子其以炳为僣踰炳惟命以炳为疏略炳亦
惟命若念炳所以始事者辱赐一言润色之是岂独炳
拜赐邦之老父子弟拜君子之赐弘以远矣不佞深有
望云

卷五十三 第 22b 页 WYG1466-0617b.png
  肇修荔浦县志序      吕文峰

  理邑之志与荒邑之志孰急哉理邑之志其间人物选
举之盛文藻声节之美自足以饰观于域中而传信疑
于来世其他赋役之数则可以按籍而知张弛之权则
可以循迹而理志固无不备即无资于志其义其数可
知也若夫荒乱之邑其图籍湮渐户口删讹胥徒之愚
诈不可以凭几而听长老之颛蒙不可以询访而得而
况顽悍无知之夷蓁蓁狉狉刚柔竞絿之用一失其宜
卷五十三 第 23a 页 WYG1466-0617c.png
则群然閧起而去遂至不可收拾苟有得于志而观之
则可以蚤计而预定覃思而渊识却方来之变而起可
久之功是荒邑之志尤为急哉荔入郡县千有馀年相
继为令者岂无其人之材智足以及此而竟泯泯无传
得无以其地之罙阻人之愿朴其事无足纪虽有文将
焉用之故不为也必不然矣夫以梼杌名史犹得与晋
鲁而并称未闻以蛮方之邑而可以罢夫书契之用者
也予方受任奉檄谁不以此为鬼蜮之区而鄙夷之顾
卷五十三 第 23b 页 WYG1466-0617d.png
予独翘然自喜以为居九夷行蛮貊圣贤之素心而丈
夫之伟事也何用于邑为既抵任其县署托于草茅之
间颓垣湫室不可以居而贼方围夺郊关田不输税人
不供役土司之豪者则故为参商专事媒孽盖诚如向
人所谓最苦之说者矣乃严加澡雪急修关垣以图为
自保计阴购巨酋五六人磔而戮之诸叛稍敛戢讵今
民夷相得宣析而居诸蛮相率输直钱惟恐后稍足为
邑矣然而众心尚未安定教化未能遽兴岂能无所望
卷五十三 第 24a 页 WYG1466-0618a.png
于后之人哉居常异夫前之人若具其梗概以示我则
以余之蹇且拙按方而剂量随形而剸割当有足观今
日之仅仅如是前之人无以告我者之过也吾复无以
告夫后之人责将谁诿故吾于是志也非徒以备往事
而已也其山川之阨塞轮域之广狭事宜之因革财赋
之盈缩人才之盛衰风俗之浇淳兵防之虚实夷情之
顺逆宇舍之建造堂庙之修立咸悉举而详书之使后
之相继来令者得谛观是书将慨其所未备而增其所
卷五十三 第 24b 页 WYG1466-0618b.png
不足修废而补坠扶衰而锄强隆礼而兴教格奸而化
顺岁世既久风俗日移骎骎然与中州之理邑齿吾方
翘首而望之则是书也庶亦有补于荔邑而不知者以
为吕氏之书也昔令尹子文以旧政告新颛孙氏疑其
为仁夫子特许其忠夫仁与忠则吾岂敢而亹亹为此
者其亦以旧政告新之意也夫其亦以旧政告新之意
也夫

  平乐府志序        黄文炳

卷五十三 第 25a 页 WYG1466-0618c.png
  万历壬辰文炳以入计归自京师时府江兵备宪副姑
苏袁公方日夜求兵民善后之策往往稽故牒行事恒
虑文献不足一日顾炳曰郡无志盍图之炳唯唯公又
曰志记事史也将絺章绘句以炫今学士大夫乎则必
延境以内学士大夫娴于辞令者董若事顾郡帑无馀
羡惟是厨传扉屦不给是虞姑自具草草成吾择焉毋
曼辞毋遗故毋饰窳为华后之人获藉为得失之林足
矣炳以不文辞不可乃取故所藏纂集未就散帙缀而
卷五十三 第 25b 页 WYG1466-0618d.png
裁之削其浮十之六增其缺十之五复檄州县有司询
故老订其误十之三至于传记叙说亦多以管见擅为
短长惟求意尽事覈不诡故实而止文与否弗计矣草
成为若干卷以献惟昭介在西鄙用武之地弘正嘉隆
而上昭十岁九被兵有司率蓐食征缮殚其神于羽檄
师旅虽有志而不暇为郡数遭回禄典籍散缺文移分
窜咨旧牒于掌故者百不能一其辞虽有志而不易为
文献寥眇财货敝匮舟车文物翕赫之胜不足当中土
卷五十三 第 26a 页 WYG1466-0619a.png
之什一当事者率蕞尔视之又皆以志不足为也虽然
昭不可以无志也较中土为特甚彼通都大邑民俗殷
富制度宏阔四封无虞绝金鼓刁斗之声车书所被较
若画一四民而外无复民也长民者各自以意见为治
虽有张弛其间不至大乖尺寸即无志焉可矣昭民夷
杂处山川所限人生其间异俗层峦叠嶂异类窟宅此
顺彼逆地利所趋不容不审也亭徼相望飞刍挽粟益
寡裒多昔隆今杀实亡名存不容不稽也丧乱频仍流
卷五十三 第 26b 页 WYG1466-0619b.png
移初复阡陌渐启户口田赋之盛衰多寡异数不容不
悉也忠臣烈女不幸而生于穷陬下鄙世远代移草木
同腐名湮灭而不称不容不纪也是数者皆所谓得失
之林也后之人欲藉而考镜焉孰从而取之炳故曰昭
不可无志也视中土特甚者班孟坚述司马长卿子虚
上林诸赋穷绮极腴照耀古今而终之云子虚所言上
林山谷万物多侈丽过其实非义理所止及传晁太子
家令所上备边劝农诸策地形险隘人性疏密下至堂
卷五十三 第 27a 页 WYG1466-0619c.png
室里宅田作阡陌之制津津乎其言之也文帝每采用
其策以实塞下今志中所称引无有一语可入长卿吻
颊至于老成经略遗绩与夫废置之由所当存以示后
人者枚举而不敢逸噫此固班氏意也亦袁公所以命
炳意也

  重修广西通志序      苏 浚

  粤西通志修于嘉靖初后靡续者而旧本残缺漫漶几
半万历辛卯蔡中丞公绍介荐绅张羽王图成是编羽
卷五十三 第 27b 页 WYG1466-0619d.png
王往矣书竟弗传会廷开史局蒐罗掌故中丞戴公侍
御黄公林公佥谓粤西故多事而信史无徵何以称天
子右文意因命浚纂修浚尝陟尧山望阳海西入领方
东穷都峤其间丛嵓秘洞以及荟翳之区禽啸鼯嗥以
及古人荜路蓝缕之处亦皆耳而目之然而不能文也
昔春秋列国词命相竞国语诸纪尤章章焉若夏商所
称十二州之则壤五官之经画总者铚者秸服者青黎
者黄壤者赤埴坟者为甸为丘为成为同者为田为乘
卷五十三 第 28a 页 WYG1466-0620a.png
为伍为两为追为胥者列之载书副在外史其事一何
核也岂纪事纪言体裁故宜尔邪今世之所急者非文
也事也粤西民苗杂处丝棼猬集自嘉靖初迄今逾七
十年所不为无事矣天之六甲率六十岁一周其间朓
朒异变赢缩异度休咎异徵一不纪则疏再不纪则凌
三不纪则畔官离次故大书屡书保章尤为加虔而况
世事日历递为推迁粤西自嘉靖以来无岁而不寻师
今年征古田明年征十寨后年征府江其事胡可胜纪
卷五十三 第 28b 页 WYG1466-0620b.png
也论郡邑则昔以土今以流昔以邑今以郡昔燥湿今
夷旷其间郡邑之迭更者不知其几论秩官或因事而
增或因变而移或乍设而乍罢乍东而乍西其间官职
之迭更者不知其几若甲兵之什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财赋之出而入赢而缩其间法制之迭更者又不知其
几至若人才盛衰吏治美恶是非臧否之相悬者又不
知其几欲一一综其终始难矣哉且七十年来少者老
壮者朽断简残编仅存什一于千百日复一日将谁知
卷五十三 第 29a 页 WYG1466-0620c.png
而谁传之邪浚不自量蒐之往牒询之诘人故老因旧
志稍更之而增其未备计为卷四十有二若战功筹筴
钱榖甲兵尤缕缕列焉庶自附于稗官帐籍之末简不
暇计其文与否也昔夷吾借听于马隰朋借听于蚁浩
浩者水育育者鱼宁戚且借听于臧获是编也其为马
乎蚁乎臧获乎若修饰而润色之则当俟诸君子

  怀远县志序        莫 抑

  怀远为县盖肇于有宋云明兴方幅具整广轮无外诸
卷五十三 第 29b 页 WYG1466-0620d.png
猺扶服而请吏成弘间乃跳梁侵蚀县治当事视为北
户昏荒置不问至隆万遂戕邑令诏征之乱始平而县
治荆榛数议城弗就凤谷苏君来尹其地慨然曰边徼
去天万里责在司牧而僦居邻邑养安岁时是荒饱也
于是入箐峒躬劝谕群夷肣戢受汉索则卜丹阳镇而
迁邑焉镇地疆□挟两川围群山风气所都而君拮据
芟柞不辞劳瘁缮雉墉搆庐舍创胶庠通化居变瓯脱
为夷庚灌栵莱沛之区一旦焕然乐土矣顾深念营创
卷五十三 第 30a 页 WYG1466-0621a.png
难而无识后且堙莫考则请诸当道为志以纪之山川
田赋兵防城社区分胪列其部署方略可覆而据也予
反复详阅深叹苏君之贤而多才也县之废将百年司
土者玩愒岁月假舍郡城不一厕足武牢玉江之间将
三甲民而秦越之矣渠宁功难首事亦缘才有莛楹夫
怀远险土也郡守江君失利于前邑令马君覆绩于后
甫烦诛讨而复变起坡头猺之犷悍事之艰危谁其堪
者而苏君焦思殚力龛世拯乱走虎狼之穴扰狰狞之
卷五十三 第 30b 页 WYG1466-0621b.png
夷辟棘蒺之场启宫室之丽遂使家连囷鹿野亘钱镈
韦潘木楗稗贩襁属彼其才略何如也县功成天子嘉
厥绩擢庆远贰守又念怀民才定非君无可善后者复
留治而久任焉丹阳千载之灵秘由君而泄遐陬百年
之糺结由君而解民萌数世之疾痏由君而平欢雷应
期灵鹊献异新邑鼎建将与帽山融水同长而是志也
传之久远亦永为千祀不刋之典故矣君身为之而身
纪之故事核而详思远而深辞恳而切后之经理者不
卷五十三 第 31a 页 WYG1466-0621c.png
烦劈画手此书而专治若奉律令守成案耳异时金马
石室之臣修龙门兰台之业考览功伐著于琬琰不其
有藉于斯哉苏君整布寰宇树常鼎之勋当不限此而
逖尔小邑茂立嵬绩从此无方事业所以爚竹素而煜
丹简者则俱发硎于兹矣予喜县功之成叹苏君之才
因引言于篇端俾来者观焉

  上林县志序        平 顺

  上林志刻燬于兵火将百年矣故上世无怀之风猷继
卷五十三 第 31b 页 WYG1466-0621d.png
焉多事之民瘼漫无纪籍循以至今化陵俗替益失考
订抱桑梓之情者每私惜之迩逢邑侯载南王公政尚
廉明治先体要甫逾年而寇息民恬颂声大作既而以
镜古证今莫要于志失今不修后益湮没乃以属于掌
教涌泉谢公公琼海人也学优才敏博物洽闻阅数月
而志成余作而叹曰余垂老林下跻八旬矣未见任事
之人讵意犹能躬见可无言哉禹贡职方志之权舆也
然其所载不过疆土风物馀则未备我朝开基有大明
卷五十三 第 32a 页 WYG1466-0622a.png
一统志详矣然统之以天下亦不能纤悉于一邑也兹
录纂修于谢公参考于陈公而总裁于王侯效法于禹
贡职方而一本之于大明一统志世道升降风俗污隆
政治得失与夫户口之殷耗贡赋之盈缩凡有关于治
乱兴衰者靡不悉备所谓文献之可徵者不在是乎或
曰志之为体有褒与而无贬词兹其美绩善政无不备
书固将以为进今而追古似矣至于偷风敝政之类无
不录也不几于毁邪夫闻毁而恶生人情之恒也溺于
卷五十三 第 32b 页 WYG1466-0622b.png
风声气习而不知反者见此能无惩乎监失而图得人
事之度也有父母斯民之责任者监此能无兴乎如是
谓兹志不益于世教不可也虽然事实有机成亦不偶
王侯民牧之良也始先急务谢公文学之宗也笔擅史
才然微王侯无以举旷世之典微谢公无以垂永世之
训余以暮岁犹及见其成书得以增议其间亦百年奇
遘也是故不忌耄言无文而僣著于篇首

  怀集志序         谢君惠

卷五十三 第 33a 页 WYG1466-0622c.png
  昔在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孔氏述职方而遗九丘盖
九丘所载不若职方详而外史之掌即今邑乘也凡以
铺张王制条陈时臬备物章轨而治理寓焉是故志之
重于邑也与国史并怀集邑乘古无考自弘治庚申区
君昌始纂更八十馀载为万历丙戌林君春茂修之迄
今天王纪元又三十六载已区志散逸无闻即林志所
修者仅不至杞宋也君惠承乏于兹首蒐前乘而阅之
世邈事湮月异而岁不同不无今昔之感疏漏之虞可
卷五十三 第 33b 页 WYG1466-0622d.png
无续邪陈郡尊修郡志檄下邑博采故实以应维时摭
兹證向暌违迥甚乃既承命惧吾志弗克荷寡学识则
议论浅炫华靡则体裁乖尚简径则事不备循故常则
辞不典即有志焉将焉观矧以副墨之子洛诵之孙闽
粤之风马牛不相及也一行作吏簿牍旁午数年来怀
啧啧多故凋敝偷窳水旱之频仍盗贼因之盗贼之窃
发纪纲废弛随之名在而实亡貌存而神断者多矣舆
图之绘山绣水若素髹筴然至于圮堞颓垣残址遗碑
卷五十三 第 34a 页 WYG1466-0623a.png
道旁之刍狗也土田莱辟赋税登耗水利通塞秦越之
肥瘠也学术邪正人物臧否风习淳漓落穆之晨星也
他如兵防之犹虚舟也武弁之犹土苴屯籍之犹尘饭
也拭目种种未易枚举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
有緌方愧吏治之弗修而遑修史职乎虽然吏与史非
两也即不敢当古外史而职方之责夫岂有贷乃转请
之抚按督学守道诸公既报可遂不辞剑吹之吷管班
之窥与怀乡先生暨邑博诸士咨诹各殚厥心力以皋
卷五十三 第 34b 页 WYG1466-0623b.png
月而开局至畅月而就绪矣分卷六分条四十有三则
凡例名目视前志稍损益之删冗补遗或述新规以附
旧章宁覈无浮宁简无滥细大不损初无藻饰附会之
说志舆地则险要著而源委辨志建置则颓坠举而慎
固明志赋役则额款徵𣙜毫分而缕析志人物则树猷
者应选者森然胪列志艺文则关世教者切性情者纚
纚乎毕录矣所以资于治者不知何如惠初仅曰窃取
诠次以副郡尊之采以成区林二君之志聊补典籍之
卷五十三 第 35a 页 WYG1466-0623c.png
阙耳今志在而知罪付之天下百务收萃其为责任不
益重矣乎夫天下事每成于有志而败于自弃安敢不
策骀励钝黾勉从事期不为邑乘羞也因书之以见吾
(万历初林春茂曾修郭应翰有序不录)

  重修郁林志序       曾守身

  吏治惟一清耳一清百清或曰才佐之非也才自是清
中事无才则无不浊矣又安所得清者而称之泉之冽
也涤烦雪之凛也兆丰清自才也委珠于泥则浑矣委
卷五十三 第 35b 页 WYG1466-0623d.png
鉴于尘则闇矣才固未必能清也或曰水清无大鱼又
曰举世皆浊何不汨其泥而扬其波彼盖有激乎其言
而暴污者遂以为口实攫市禦门亡家败国天下之恶
皆归吏治云乎哉郁林故太守陆绩归之日舟虚以石
镇之至今号为郁林石粤峒丁绩蕉苧蔽体本不佳中
贵人奏应贡令郁林岁贡葛扰累殊甚墟峒悉逃先皇
帝一朝撤尽间阎欢呼若更生夫一石一葛为清几何
而光垂宇宙泽暨穹壤史册诧为异事令天下尽如此
卷五十三 第 36a 页 WYG1466-0624a.png
石此葛四海有不永清者乎甚矣清之所关重也方今
寓内外盗贼蜂起率执言贪酷吏驱我虽不尽然然亦
有以致之郁林东近钦雷西连横贵采珠刬马时入我
疆矧加𣲖调发日以绎骚兹土也岌岌乎殆矣诸郡邑
长上奉令申前瞻芳轨近监四方之乱能亡意乎倘不
然而驱吾民以导贼则贾胡之患其曷免焉杨郡守修
郁林志雅有石葛之思首言法与所以法予读之未畅
载读其总论一篇约之为赋役诉讼二事析之为兜揽
卷五十三 第 36b 页 WYG1466-0624b.png
婚姻土田人命盗贼赌博六事语语刺骨真可为痛哭
流涕长太息予始知其法在志其所以法在此允若此
则吏治清矣昔杨氏以清白吏遗子孙君其苗裔邪吏
治清而天文地理钱榖甲兵官师文献风俗民物灾祥
治乱一言以蔽之矣以称不朽志可矣若夫宝圭窈窕
于十洞罗望潋滟于三江马狄血食于春秋陶何竞爽
于桥梓文解流馨于云仍淑闺槁形于双石艳姿殉主
于危楼妖嫔酿乱于天宝葛仙觅砂以冥举李龙嘱糕
卷五十三 第 37a 页 WYG1466-0624c.png
而岁还瑞凤翔辉于祗树灵鱼吐沬于石吻铜船耀影
于江心神鼓扬声于水面岩蚺取精于斗胆箐木侈坚
于铁力黄茅染瘴于病夫胡蔓搆命于讼庭鬼门增感
于征人斯一方之侈谭亦清客之所抵掌也尽足标奇
卒难悉数观者自得之

  浔州府志序        戴 金

  史剖而为志史者百谷之王志则擘𣲖分流而曲折回
环与共周尽者也郡国之乘至宋差备独两粤一带希
卷五十三 第 37b 页 WYG1466-0624d.png
传今行者只桂海虞衡志耳明兴以来纪载相望文献
托焉浔虽僻远面面水乡然西粤上流称要害地在汉
属郁林苍梧之交过后递为升降顾遐外敷化亦庶几
焉至宋乃自为浔州元因之入明为郡与大国诸侯齿
矣夫陆绩在郡作浑天图厥后归舟填石压载世世符
竹以为美谈此破荒时第一韵事也宋二程先生随父
之任读书快岩流芬未沬至今炯朗云先是清阻夷荒
世不乏人比乎昭代而皇威丕振断藤峡夙称负固襄
卷五十三 第 38a 页 WYG1466-0625a.png
毅破之文成继歼之遂归版图累叶无哗然则道风秀
世阵云涤氛视他典籍讵易数数者哉余叨守是邦绠
短汲深不称是惧逖稽掌故奉为司南顾觅郡志尚尔
缺陷即典签无所置封盖前此仅有草创而无镂板久
而漶灭余叹曰文献不足至此乎因购得蠹残润色而
增补之作若干卷爰付剞劂以畀后人曩时操牍则先
正开其鈲□迩日舐毫则传令成其杼轴余不佞共参
订焉夫志非直文胜也必如故家人述上世遗事详晰
卷五十三 第 38b 页 WYG1466-0625b.png
可听又如聚米成图使观者不出户便缩地而知四境
斯为良史之才今是编尚质胜为多然一邦传信全具
荒经视向缺陷时固不侔矣语不云乎不习为吏视已
成事芳轨而接后尘俨作周行之示高山而动仰止容
敦异代之交善可为师古可为鉴守之幸也其非然者
国著疵政路盈摧轮舆童牧竖且叫号之殷鉴不远翻
阅犁然安得不猛省作计乎况乎览江山则关心于险
易悉风土则加意于淳漓综学政而思铸人见城闉而
卷五十三 第 39a 页 WYG1466-0625c.png
图固圉肃祠祀宜荐明德之馨覈田赋宜轸膏脂之恤
何事非政何事非学岂直供墨卿之谈丛捃华林之残
竹已哉犹忆先大父少保早岁为粤西开府有勘定功
其后督西粤最久粤人怀之里居庭诰课其孙子每以
士大夫奉扬简书惟是法古字民为谆切余愧陋劣谬
荷门基何敢自诧青蓝要以开卷而怀昔贤无忘羹墙
之见尔今海内在处多故而西粤一带犹称静帖然则
宣风翌化解浇除苛未雨彻桑永杜瑕衅正惟一二司
卷五十三 第 39b 页 WYG1466-0625d.png
牧是赖余也愿与僚属均勖之他日薄有所树回环曲
折澄渊不波汇于谷王史氏容将采之矣






  粤西文载卷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