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卷四十 第 1a 页 WYG1466-034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粤西文载卷四十

  桂林府通判汪森编

  碑文(祠庙)

  重修太平知府端敏胡公祠堂碑

  张 瀚

  有明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端敏胡公浙之仁和人俶
傥瑰玮精研道腴蚤有志于经济起家进士正德间由
卷四十 第 1b 页 WYG1466-0347b.png
南部郎出守太平以治行卓异进江西按察副使荡平
东乡诸盗时宸濠阴蓄异志公上疏发其隐谓礼乐政
令渐不出自朝廷江右大可虞不在诸盗濠怒诬公离
间亲王逮系京师榜掠阽死言官交章论救得戍辽阳
濠反伏诛值世庙继统召起行间拜按察使荐历台省
列卿左都御史改兵部尚书加宫保公以十事要说大
意欲简阅团营宿劲兵京师谨防北方又劝上亲贤讲
学远媢疾绝嬖幸忧深虑远顾以切直犯忌讳不尽用
卷四十 第 2a 页 WYG1466-0348a.png
寻谢病乞骸骨章数上乃许驰驿未几复召起适无疾
卒于家俨然衣冠危坐不仆余时为诸生每望见颜色
聆论议所闻平生经历皆卒卒未究其志惟太平最久
无负于民死而有知犹依栖丽江百粤间也顷余承乏
苍梧亟访郡中果建有祠岁时烝尝不失问政迹则故
老相传谓为廉明博大在郡劝学兴礼筑城壶关绥柔
土夷功德不可殚纪乃作而叹曰嗟乎士君子所至策
立勋业行德济世岂希冀声闻当时报酬身后哉天地
卷四十 第 2b 页 WYG1466-0348b.png
万物本吾一体分谊当为时势不可已凡以尽其心事
其事吾何得而与焉惟泽在生民功施社稷维系人心
自不可解则报祀之典所由义起而非其立德立功之
初心也公昔有言殆亦自歉未免撝谦无已岂意民心
历久不忘洋洋俎豆之存适契其依依故民之恋非夫
精诚上下惑应孚挛无俟勉彊若是邪今江右有祠吾
浙有祠公所谓不足人愈多之称颂勋伐尤彰明较著
至所自信若太平郡治能无想见循良伟绩入人深遗
卷四十 第 3a 页 WYG1466-0348c.png
思远哉兹郡之祠信不容已矣夫表先哲以劝官师存
遗惠以惇风教固宪臣奉扬明命之职亦一时共事同
心乃檄郡修饰栋宇严洁祠事仍记忆大略勒诸贞珉
俾瞻拜祠下者知所爱慕垂世无穷云

  三功祠碑         黄 芳

  君子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将帅者三军之司命
国之所系以休戚存亡者也岭南自秦政失驭隔为殊
域汉兴武帅奋庸前有路伏波博德后有马伏波援至
卷四十 第 3b 页 WYG1466-0348d.png
宋又有狄武襄公青此皆赫然以勋烈显百世之下秩
祀而无替焉博德当武帝时与楼船将军杨仆击南粤
仆军东南摧锋陷坚而博德所将仅千馀人多方招徕
功顾百之可谓得绥远之仁援佐光武奉命讨徵侧将
二万人涉数千里若拉枯朽所过缮城郭穿渠以利民
申明约束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者二千年可谓得经
略之宜青机敏沉毅宋皇祐间侬贼叛乱岭表震叠而
能以番落骑绝险破之拔身戎行名动华夏可谓折冲
卷四十 第 4a 页 WYG1466-0349a.png
之勇夫三子者克敌之功同而所就各异青勇以致义
博德仁以济威而援也政以弘泽要之各有攸当焉侬
贼暴强已甚战不力则大事偾矣故贵刚克兵瞬息万
变上首功者或反坚敌仆既败粤人因乘其衅而招之
此以不杀止杀也故贵柔克兵戒战胜生骄阔略后事
每启他衅援独不鄙其民而经制之与之更生是兼二
子之长而又有终也夫政不足而后有刑刑不足而后
有兵兵已矣以政终焉所以生之也援其最优矣乎或
卷四十 第 4b 页 WYG1466-0349b.png
曰青以后事付孙沔不欲专其美博德绥定事史略其
文二子盖无愧于援也理或然欤梧城东旧有尉迟敬
德庙太守周任改祀三子名三功祠致仕太守石君邦
柱属芳记芳故绎其实以诏后人俾知三子所以为功
匪酷烈多杀之为贵也

  浔州城隍庙碑       王贞吉

  城隍之神为一方主宰庙所以栖神灵而锡福庇民为
一方保障也余始至谒庙见其倾圮之甚愕然不怿嗟
卷四十 第 5a 页 WYG1466-0349c.png
乎神人相依事神若此欲民之安得乎时方议修庙而
屈于费医生王瑀进曰是庙之颓多年以募缘修矣今
其数籍具在民间可考而知也予乃旁询而知其为厢
民甘崇俭张仁仕季杰谢宥所贮约二十馀金遂令尽
出其金以营修之而以王瑀董其事于是后堂中庭易
旧增新庭之左右则创庙房各三间其庭与房各建神
像房之前为仪门去五丈许为大门以仪门之前多旷
地不美观也复令阴阳官蒙俸谕诸巫者各出砖瓦木
卷四十 第 5b 页 WYG1466-0349d.png
植等料门左右复创廊房各三间俾奉庙祀而往来祭
祷者各有所止董其事则仍瑀也方是役之兴也是为
壬寅四月民有失火者来告予曰此祟火也每岁延烧
百馀家浔人苦此久矣予乃诣庙祝神自是祟火遂熄
是年春夏旱予祷神即雨越明年癸卯如之又明年甲
辰亦如之岁用丰和民夷俱安父老俱言先时未有盖
修庙之应也予曰然人神则一感应宁无然庙之修也
尔民之力也尔民之财也则所以感神者尔民也予何
卷四十 第 6a 页 WYG1466-0350a.png
德之有庙成遂记其事以告后之君子庶知神之灵而
加意于庙也

  浔州四公祠碑

  成化初年浔州地方峡贼猖獗赖韩公𠞰平未几遗种
复兴稔恶甚久嘉靖十八年幸我蔡公提兵尽剿浔始
太平既而又闻征交之役民间胥谓永乐年间王师征
安南浔以近郡随征馈粮军民十毙八九是役吾其不
免赖我毛公蔡公临边猾卤遂称臣纳贡不俟戎衣某
卷四十 第 60 页 WYG1466-0350.png
等今日得更生者二公力也方图久庇而二公乃远去
攀辕莫及欲建祠像岁时瞻仰以报大恩理合具呈施
行等因据此缘系士民诚心理应顺从除建祠像外本
府查得桂平县崇姜里原有入官风水塘一口今招人
承佃定租银六两合岁收入以为整修祠宇之费近府
东门城原有官空地二段今招商为铺定租银六两合
岁以为春秋祀典之用如此则祠垂永久庶足以慰士
民报恩诚心于无穷矣为此令礼房立卷工房并立石
卷四十 第 7a 页 WYG1466-0350c.png
以记其事之始末庶后之闻是祠者得有所考据而兴
起云

  博白县名宦乡贤祠碑    李乔木

  博白县旧未有名宦乡贤祠有之自缪尹始缪尹宰县
之年一日喟然曰昭贤否别鉴戒治之始也白虽荒逖
民社之寄均名宦乡贤前此岂无其人乎抑有之而未
表章者乎于是考图稽籍文献是徵蒐辑故实修成县
志而得名宦六乡贤四萃为一祠祀之所以寓高山仰
卷四十 第 7b 页 WYG1466-0350d.png
止景行行止之意也祠居县治西堂三间为行礼之所
廊庑阶墀大门仪门悉仿官府之制缭以周垣通以大
道创建于癸卯冬落成于甲辰秋规制可观昔无今有
而求记于予予考之庞孝泰之忠义自许赵奎之爱民
如子冼积中之仁惠为政楚偃之劝民耕织徐噩之力
战死节秦怀忠之平反冤狱赵惟清之以礼为教李时
亮刘胜吴原正亦皆遗德在人不可泯者时有先后贤
无古今立祠设位春秋血食盖有合乎祀典之义也后
卷四十 第 8a 页 WYG1466-0351a.png
之宦于斯生于斯怀见贤思齐之心而勃然兴起则其
应祀之数又岂止于此哉是为记

  海棠祠碑         吴时来

  海棠祠祀宋臣淮海先生秦观也在横州郊西之海棠
桥侧即先生故所寓地后人高先生之风为亭其上又
改为书院实于祀典未载初横人以先生风义有益于
其乡之人合祀于时祀先生于乡贤议者以事先生不
宜以乡乃又祀于名宦既又以先生编管也处非所据
卷四十 第 8b 页 WYG1466-0351b.png
于神未妥二者皆非所以康先生也推先生之志即生
而血食之将舍而弃去复奚后之祀不祀羡邪从后观
之谓先生为横人可也莫土非吾也谓先生为名宦可
也人有馀思也嘉靖乙卯南海高君士楠来守州事因
亭宇圯坏方积需谋为修之适先生之后人有秦某者
以灵山丞过横复以请于高君乃为之立栋宇筑垣墙
将迎先生主祠其中于是议专祀今之论先生者曰词
人词人甚又沉迷禅旨以写佛书为徼者所乘致流窜
卷四十 第 9a 页 WYG1466-0351c.png
无宁日吁谁从而论先生之世耶先生初为编修与蜀
党诸君子忤时宰章惇辈乃御史刘拯承意劾其修实
录诋诬被谪虔州实与范祖禹诸人同既而以写佛书
徙柳州既而徙横州徙雷州盖戛戛乎靡有宁处唐宋
以来高明操厉之士半入禅家而赵清献二苏公黄鲁
直诸人乃其尤者岂学道未纯而好高异之心易投难
拔亦不觉其深入欤及观逆旅集海棠词有本无本等
语乃知先生之参禅皆其居困之时借以解外纷以舒
卷四十 第 9b 页 WYG1466-0351d.png
其抑郁无聊之意而实未尝有害于吾道也若致患之
因即不写佛书其迁徙犹是也不究元祐碑中诸党人
宁独少游邪乃为之歌曰

  欧歍肪脂宅南方臭肥灭鼻幽以芳山澄水碧清夜光
奎娄错落灿文章舌笔之吐离毫芒危难之安思所伤
委命大郭托醉乡含苞元极渊潢洋䦯閟灵室配崇冈
风流后嗣宜久长

  遗忠祠碑         董传策

卷四十 第 10a 页 WYG1466-0352a.png
  遗忠祠祀故德庆州官松轩陈公其仲子郡守君伯言
构于家者也先是罗傍贼炽数患苦诸州邑公少机警
业捧檄倅州遂提偏师入既谍辂摧折之乃建议白上
官稍宽约束设墟场令与民为互市时乌钞宵人计无
靡羡复相煽挠公法公辄奏记监司请殪其渠帅不许
贼觇牒深衔之间嗾众徒党环甲起市中出公不意公
犹殊死战竟死有司议请恤典方事殷未遑也会兵部
尚书馀姚王公建节平蛮随擒贼函其首酹公无何以
卷四十 第 10b 页 WYG1466-0352b.png
公祀忠景祠嘉靖中郡守君举进士为尚书郎朝廷始
赠公如其子官玺书有挺身徇职以死勤事语于是公
之忠益章章然褒显矣公子若孙浸繁昌家子邑令君
伯常既创家庙岁时秉祀惟虔乃郡守君靡瞻之思顾
谓公之忠实敷遗后人休宜特表著之庸侈锡命昭佚
典遂别构祠为堂三楹塑公神像于中刻制词扁之堂
缭以门垣殿之寝室鸠檐疏榥缋栌启櫩橛涂堙塈缮
彤髹籍柸轙悉如礼大夫祠制其剞劂殊爽觊额曰遗
卷四十 第 11a 页 WYG1466-0352c.png
忠遗之为言贻也忠贻而祠之荣上赐也贻厥孙谋以
燕翼子蔑不忠矣经始岁戊午夏越明年岁己未冬祠
成卿大夫耆老若生徒辈相率庆成事且为徵言记之
永遗忠也公讳琚字宗玉世家粤西南宁郡之里祠在
其右董子曰余纪陈氏遗忠祠盖徵忠孝大指云夫人
臣事君食焉不避其难义也苟裨民社虽艰虞不遑恤
焉及其可死则死之殆非有所为而为凡以不欺其心
尔故贞妇死适士死志王臣死职守土之臣死封疆为
卷四十 第 11b 页 WYG1466-0352d.png
人臣者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有己斯所谓天地赋
物之良心时出之而安汝止者邪夫学士大夫读史至
义烈志所为忠其君未尝不愤然三复流涕也一旦任
国家事辄复迁延顾望展转为自全计或巧避其难思
贻之人人独小吏哉松轩公虽死庶几不欺其心矣古
者大夫士各有庙中世易之以祠然祠不备制祀不成
享其于报本追远之心几阙焉夫孝子之于亲有善惟
恐其不扬也亲有善扬之惟恐其不永也若郡守君昆
卷四十 第 12a 页 WYG1466-0353a.png
弟可谓能孝其卒成公之忠与卿大夫耆老同宜欢然
爱慕之诸生徒又景乡先辈风烈俾良心油然生焉公
之祠可无贻永永哉嗟乎人臣咸若时何患乎无孝子
矣或以食报徵公之忠无亦浅之乎纪公哉

  庆远府城隍庙碑      徐 浚

  宜之城隍在府治之东有庙而无寝殿制度阙焉盖郡
设边徼即官府舍犹陋也况于神所翟公以洛中豪俊
来守是邦诸展采错事用夏变夷期与中州齿百废具
卷四十 第 12b 页 WYG1466-0353b.png
兴神人胥悦既修城隍其栋楹梁桷之挠折者易以良
材上甓旁垣丹青粉饰罔不饬治复作寝庙于其后前
为对越亭翼两序以司于是殿舍中严宿斋有庐拜瞻
有次郡人来观谓数百年之庙制自今完请余记之盖
闻古者民兴于礼乐今者民严于鬼神明有礼乐幽有
鬼神一也古今异矣自先王既远礼乐之教微民始以
是非之心惟神所制惧祸福之故耳夫陈说礼乐于人
愚者迂悍者怒要之于神虽悍者亦悚然下拜诚惧之
卷四十 第 13a 页 WYG1466-0353c.png
也神之权重矣然礼乐不及而祸福及之民犹不敢偃
然为不义是非之心赖以常存则神固人人之心萃而
为神其神必灵凡水旱之灾兵师疾疠之患有祈必应
亦其理然也故坊墉道路马蚕猫虎之神至微矣世犹
迎而祀之况城隍乎今天下府州县皆得祀其城隍载
在令甲然有司率缓视不饬若翟公者可谓知政之所
先矣诗云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公之心盖幸民不昧于
神则是非存三代直道之风可复礼乐其有兴焉尔岂
卷四十 第 13b 页 WYG1466-0353d.png
直一寝庙已哉公名涛弘斋其别号也是为记

  重建上林县城隍碑     关与张

  城隍有庙胜国以前未闻至我朝始著自畿辅而藩服
府州县莫不咸建有司岁时谒祭以为常其初莅任则
奉牲帛致誓词罔敢怠也用是人神受职四海宁谧迄
今始知我祖宗制治保邦之远猷也上林创自唐后为
澄州我明兴复为上林城池之守有自来矣嘉靖初县
治儒学皆南向而说者言右山太峭表向非宜遂渐易
卷四十 第 14a 页 WYG1466-0354a.png
向惟城隍在南门之西儒学之后仍旧贯焉湫隘卑敝
无外户之防民畜将肆践秽于神甚亵也嘉靖乙丑冬
衡阳罗集云公来守兹邑周视城宇雅志作新据阴阳
家说年位弗利事渐寝越三年隆庆戊辰季冬也公以
朔诣庙乃集县之父老子弟若乡之里甲长谋曰吾之
居此三载矣凡士民蒙安恬之福咸神赐也而今门垣
宇栋日就圮废神奚以依即议营建惟财是赖然内帑
不可动支也罢民不可再敛也予幸有予之俸金度力
卷四十 第 14b 页 WYG1466-0354b.png
之能为者捐之苟不足汝众其克继之乎不欲者不强
也民闻之欢曰公为民造福尚不惜俸吾民何爱一钱
之利而不竭手足之力乎乃皆子来率作兴事即负固
獠蛮亦闻风兴起伐木以助其成由戊辰冬迄己巳夏
告落成焉门堂宏敞庙貌伟然改观矣公大喜属张为
之记张不佞敢承公命率有众而盟诸神曰自公而下
至我僚属与父老子弟其母谓神之弗知也夫城犹民
也城以捍外亦以卫内诗曰毋俾城坏民以奉上亦以
卷四十 第 15a 页 WYG1466-0354c.png
保上诗曰毋俾作慝城坏则寇玩民慝则心离寇玩民
离难以奉神城隍何神民心惟神民心不安事神实难
必也一民饥曰我饥之也一民寒曰我寒之也一民陷
曰我陷之也一民怨曰我遗之也肫肫然务使民心之
我固犹城焉则民安之神佑之其所以保乎民者即所
以尊乎神也虽不祷焉祀焉神固谅也公以乙丑冬下
车迨是四稔矣政通人和家给人足淫俗革寇屏息屡
丰年迹其所为可知公久任得民心专意借寇至今乃
卷四十 第 15b 页 WYG1466-0354d.png
得成厥庙噫公非诚意素孚于神人而神固令斯民留
公以成斯役也邪因备记之命工刻于丽牲之石以示
不朽云

  重修贵县城隍庙碑     邓朝宾

  圣王设险以守国城隍所由创焉有神以主之其来逖
矣昔汉高帝以御史周苛守荥阳全节命天下有司附
城立祠祀之城隍之祠其昉于此乎我贵城肇筑于郁
林郡守陆公绩嗣后甃葺禦寇功之最者则刺史谢公
卷四十 第 16a 页 WYG1466-0355a.png
雕州幕侯公元采也国初封城隍神为监察灵公寻正
今号尝考之祀典能捍大灾禦大患者祀之然则城隍
祠之建夫岂淫祠例哉盖以其正直忠烈功施于国泽
被于民合德天地参赞化机为一方之主宰生灵尤赖
以默庇焉者也邑祠岁久倾圯且规制卑隘前令见宇
吴侯谋将构而新之限于赀费既捐俸遣属民李化鸠
工董缮复给符令其劝募士民共成其美不越岁而工
绪可稽堂室嵬峨门廊焕饰规模弘广神像尊严即之
卷四十 第 16b 页 WYG1466-0355b.png
者改心望之者起敬视中州之制相媲美焉吾令喜而
语诸僚友曰是足以妥神栖而为吾民具瞻之地矣吾
叨兹迁戒行有期日当乞言士夫以纪岁月适今令秀
山廖侯下车聿新庶政爰捐俸以修其缺终前功既落
成乃请记于予余作而言曰伟哉庙貌之崇尊神之义
得矣语曰明则有法律幽则有鬼神城隍之神之责则
重且大矣夫神血食一方为民生察民隐善者福之淫
者祸之神司其柄也是故有司莅任必矢之于神焉邑
卷四十 第 17a 页 WYG1466-0355c.png
有水旱盗贼必祷焉民有疾疠诬枉必祷焉祷必应以
阴骘之者神之至公之心也窃怪世之庸夫罔知爱身
自底弗类刑宪必加菑咎必逮乃枉具醴牲以徼福于
神岂享而祐之乎即今之郡邑廉吏谁能以货贿动矣
故尼父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
庆固在吾人之自修何如耳乌可渎媚于神哉虽然圣
人深谨复隍之戒当事者能修德以弭灾治内以捍外
使疆圉完固百姓安堵则神亦将恃以无恐而享庙祀
卷四十 第 17b 页 WYG1466-0355d.png
于万年矣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又奚可徒藉于神之力
之为哉此又在有民社之寄者图之

  桂林郡厉坛碑       吴肇东

  我国家宪古为治深仁濊泽匝及寰宇民之疲癃茕独
颠连无告者咸得就官而居食之栖宿有舍赡给有糈
收瘗有阡责成所司宣示慈惠俾覆冒之下无一弗得
其所复念死无后者靡所依以血食也设坛于郊外聚
而祀之岁凡三举视常典有加主以城隍临以官长凡
卷四十 第 18a 页 WYG1466-0356a.png
吏民在公者罔不就列义至备也桂林郡厉在望京门
外坛壝未置率野设修故事几案一彻而榛莽丛郁又
如故矣无论居止甚或雨弗克享享弗卒事者有之予
窃悯焉夫士大夫垂缨结绶岂其宠禄是夷以速化旦
夕将为民之主神之依也俯仰两间操纵万变而有一
民一物之弗遂性分谓何矧受专城之寄处万里之遥
使天子德意壅阏弗宣以为簿书所不责旌别所不及
施施焉为弗急之务可乎圣朝崇重祀典微入幽渺匪
卷四十 第 18b 页 WYG1466-0356b.png
直以昭矜恤而儆官邪禁民慝载在令甲凛若天鉴其
有关于治化非浅鲜也五岭素号炎热风气与中土殊
故其地不能无瘴山峻土瘠雨泽一涸龟坼随之故其
年不能恒丰异时群蛮出没日寻干戈苦剽掠故其人
多毙于锋镝此他郡所罕遘而当官所宜深恻者匹夫
匹妇一涉含冤犹能速灾沴而况悽怆悲恚之怀幽昧
郁结之气生无所控殁无所归有不干天和而蠹官政
邪予谓桂林举废莫此为急乃谋诸临桂王尹懋中以
卷四十 第 19a 页 WYG1466-0356c.png
赎锾五十馀金贸材鸠工即故址鼎建之妥神有堂分
食有所瞻拜有序治牲有庖缭以周垣卫以重门肇建
于万历丁丑十一月之廿四日阅八旬而告成无费官
帑无庸民力百年旷典忽然一新将不足以宣化理雪
幽郁惕吾官民于涤志饬躬永无鬼责也哉工既讫佥
谓岁月不可无纪爰操牍识其概是役也郡丞梁君直
别驾樊君芝李君佳徵司理孙君承南实赞襄之例得
并书

卷四十 第 19b 页 WYG1466-0356d.png
  蒙县尉入祠碑       陈一洙

  名宦之有祠所以觉报也凡宦兹土者无论秩之崇卑
苟有功德在民如记所称述者咸得秩而祀之非是族
者不得滥焉又所以示劝也万历丁丑岁予举进士拜
灵川令既入境周览城郭甚完询之土人云兹城巳历
六十馀年所矣是昔县尉蒙公所筑也余心识之已而
释奠先师毕求所祀乡贤名宦二祠诸君子姓名旁及
邑志秩官表所载俱缺焉靡所考證盖缘灵旧无志世
卷四十 第 20a 页 WYG1466-0357a.png
代辽邈厄于文献之无徵也既视事诸父老来谒余余
揖诸父老曰不佞来尹兹土访求遗事咨于故实以顺
民心余事也诸凡造福于尔百姓者悉愿闻其姓名庶
得奉其遗教以资余蒙鄙焉是所望于父老矣因询蒙
公所以筑城状及其爵里诸父老鲜成化弘治时人中
有一老人名全葵者年八十馀矣顿首言曰此我蒙令
公所手筑以捍吾民者也乡余无令公何以至今日因
泣数行下余为愀然改容细问其故老人曰令公名某
卷四十 第 20b 页 WYG1466-0357b.png
东粤之番禺人当武宗正德间任灵川尉既莅任洁己
奉公爱民守法百姓戴之时古田八寨剧贼为梗攻城
劫藏剽掠无虚日乡邑骚动鸡犬不得宁焉令公职在
巡捕日夜拊循其民籍其壮且勇者训练之俾悉可受
甲时称百金之士云士皆投石超距无不踊跃感激为
令公死者时有贼冲天将者来犯灵城几陷公率麾下
士数百人突围而出贼遁遂至周家滩斩获百馀级自
是贼畏令公威名相戒不敢复窥我城堡矣贼既退谋
卷四十 第 21a 页 WYG1466-0357c.png
以守者令公睹城堞圮坏叹曰即寇不来若来何以禦
之遂捐俸鸠工亲运石为众工倡众争先筑砌不旬日
告成今之灵城即公遗迹也老人非令公何以有今日
自老人弱冠事令公迄今六十年矣同时人俱没惟有
老人在时时记忆尔余曩慕令公之为人知其尉灵川
时筑城捍贼有功德于民甚著而百姓湮没非藉口碑
乌能传信余又乌可不为若报德哉时邑博士李君大
复石君大华全诸弟子翕然称曰蒙令公有遗泽在灵
卷四十 第 21b 页 WYG1466-0357d.png
今其若之何忘之遂上其状于督学钟公公许之余乃
诹日洁仪偕诸博士弟子祀公于名宦祠中礼也礼既
成灵之士民莫不鼓舞悦服余因有感于公之食报为
非偶也公奇伟倜傥有智略出之以忠勇尉灵六载凡
所举措悉中机宜使当大任其所树立何如顾卒限于
一尉不足以尽其所蕴亡何且移疾乞休去尝语人曰
大丈夫生当封侯死当庙食百世安能俛首一尉局促
效辕下驹吾以付诸儿曹矣既而有子长公名谏次公
卷四十 第 22a 页 WYG1466-0358a.png
名诏并以茂才发解东粤长公历南户部尚书郎次公
举进士任行人历升大中丞提督南赣军务名位盖骎
骎未艾也而公且以次公贵得赠如其官云视灵川尉
时相悬矣顾以公不尽之蕴举以付之大中丞公俾以
施诸灵川者施之天下焉则灵川一尉不重踰九鼎哉
余辱公所举门下士乃今得奉公于名宦祠中非敢有
所私于公盖为灵人不忘公德之故因祀公以示劝焉
而深有感于公之食报为非偶也遂为之记俾刻诸石
卷四十 第 22b 页 WYG1466-0358b.png
以稔后之来尉兹土者

  重建怀忠苏公祠碑     苏 浚

  宋熙宁间余先大夫缄守邕会交人不靖躏钦廉入邕
近郊张甚公部署诸卒仅不胜衣日以忠义拊循之而
治兵使者推空伍不相援公叹曰封疆之臣有死无霣
天之制也吾之命已悬之天矣遂与家人诀诸子曰臣
死忠子死孝等耳公复顾长子子元曰若家督也其守
先人之祧复顾诸子子明子正曰若其与我同穴遂促
卷四十 第 23a 页 WYG1466-0358c.png
子元归无何贼傅陴上公举家三十六人俱自燔死邕
人感公义无一从贼者神宗闻之嗟悼易名荫胄恩有
加焉无几交人复乱忽兵四面集若霆若飙交人惊曰
苏皇城兵至矣遂立解去邕人立庙以祀赐额怀忠盖
特典也后祠就圮因附狄襄惠四公之庙名五公祠云
会邕守林公下车诸文学奏记曰按祀典有功于民则
祀以死勤事则祀能禦大灾捍大患则祀狄襄惠诸公
功臣宜并祀怀忠公以死勤事而且障一方宜专祀林
卷四十 第 23b 页 WYG1466-0358d.png
公然其议遂辟怀忠祠旧址芟之剔之覆之翼之子来
者相属未三月而祠成郡大夫及诸文学属余纪其事
余忆先大夫精魄如在莫莫凄凄盖血食是邦久矣余
何能言余闻邕故鸷悍不习中国之文教宋始用衣冠
法度理之然未甚雅驯自怀忠公忠谊所激士争向焉
迄于今俊者娴于章木者束于墨道及忠魂义魄且为
抚膺而悲覆面而涕虽国家蒸蒸之范哉而忠谊激发
其所靡者渐矣语曰生不足以使之利何足以动之死
卷四十 第 24a 页 WYG1466-0359a.png
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夫死生利害之间重之为
千石轻之为一发此其差数然也今世之求利也甚于
求生而怖害也甚于怖死权门利窦蝇集猿攀一失其
意惴惴无人色彼即老死牖下哉然生理巳销亡矣尔
多士生忠义之乡得无感极而思邪因纪其始末而重
之以辞辞曰

  游昆崙兮苍苍俯灵犀兮汤汤神之来兮彷徨谁凭轼
兮螳螂破我斧兮缺斨瞻白云兮故乡目欲极兮农桑
卷四十 第 24b 页 WYG1466-0359b.png
耳暂听兮沧浪蘋为衣兮荔为裳桂为殽兮水为浆聊
容与兮翱翔念此生兮靡短长何以报兮皇皇

  浔州重修刘侍御先生祠碑铭

  当万历初主上冲龄楚臣柄政以予夺死生之权恫喝
天下士时则名窃于负扆而邮章于见斗一时逐耆之
夫且谀之曰保曰衡安福侍御刘公独抉其深奸而虞
其隐祸谔谔铮铮几数千言卒之无不合劵者始柄臣
颛擅日久衅蘖如山亲终弗顾巷议弗闻吉水尔瞻邹
卷四十 第 25a 页 WYG1466-0359c.png
公请借尚方以死争之二公皆吉安人也柄臣恚二公
甚箠掠无完肤而后先戍之边徼一时同里诸君子与
二公善者俱尽迁谪以去当是时吉之直声几震天下
余独谓刘公之疏治之将病者也望色而施针观神而
调息其虑先而其治也易邹公之疏治之巳病者也阴
阳交攻附喙迭用其时亟而其治也难然向使刘公之
言获信万一贵曲突徙薪之策尚安有焦头烂额之祸
邪则刘公尤处其难矣当刘公初入浔博士家争向之
卷四十 第 25b 页 WYG1466-0359d.png
公亦喜为谭说先民轨可接轸而吕无停音也居亡何
公暴卒二苍头继卒仅馀一弱息旅橐萧然郡大夫江
公万仞捐资为敛复从诸文学请立祠颛祀以寄思云
余入浔州谒公祠诸文学从余有潸然涕者不觉松阴
漠漠鸟语啾啾余亦为之怆然悲也嗟夫大丈夫死等
耳或触雷霆探骊珠焉而死或沾白刃润野草焉而死
或不胜悁忿抱石沉渊焉而死或履巘甘阱招蹶焉而
死或据梧诵经委化焉而死或圄焉而死或顾兔蹲乌
卷四十 第 26a 页 WYG1466-0360a.png
西崦已沉老妻子牖下焉而死或寄寓四方餐风枕露
随所之焉而死夫死生人所时有也余于公乎何悲余
所悲者公之志耳当权臣夺魄睿谟日恢乾纲挈于上
坤轴顺于下曩时邹尔瞻诸君子为权臣所齮龁者夕
卧铁衣朝膺彤锡早群樵竖暮徵蒲轮而诸君子亦各
抒其胸中以自表见或结靷而陈补衮之箴或昌言而
搜凭城之慝揭表树标昭昭然为的而从之而公独与
权臣同月同日同归于尽纵造物者固有深意而半生
卷四十 第 26b 页 WYG1466-0360b.png
壮志竟托遗编毋亦令忿懑悲歌之士有未能释然者
邪余又闻之郡守江公云公冢子孟铣从公戍所磊块
有正骨必大其声今孟铣君万里间关拜公遗庙台使
者交檄郡邑葺旧祠而新焉浔之多士靡不加额者嘻
公其不殁哉因为之铭铭曰

  九万里兮帝阍心摇摇兮罔闻跨丰隆兮弭节听寒螀
兮断魂望浔山兮盘白石去洞天兮咫尺神之来兮绎
绎溯浔川兮珠联濯玉魄兮婵娟神之来兮翩翩彼苍
卷四十 第 27a 页 WYG1466-0360c.png
兮悠悠万古兮一邱芝为车兮容与龙为友兮夷犹不
言兮桃李肸蚃兮春秋

  府江兵宪茅公生祠碑    孙有敷

  归安茅公之视府江也事在嘉靖壬子间云至今上辛
卯余谬以苍梧之役往来府江道中习闻其事乃若干
年方饬宪是邦适猺人初𠞰增兵筑城倥偬阖郡士民
相率诣庭垂泣下言曰吾侪不幸而生呰荒之隩也日
夜惟草窃勾连炰炰我村落是惧故惟饬宪使君载旆
卷四十 第 27b 页 WYG1466-0360d.png
秉钺是仰前使君茅公征𠞰之功至今有赫且阳朔县
祠矣独可令平乐久称阙典乎祠宇之费自为聚办惟
请长乐陈公祠傍官地一区予曰善檄郡欧阳守若阳
郡丞若詹别驾及摄县篆柳司理相地给之民惟子来
趋事不数日而祠有次第郡人唐考功氏为碑备矣乃
士民又于不佞有请焉按往事茅公因杨兵宪函笺贺
万寿行奉檄按部询民间疾苦惟猺獞最桀鸷荼毒人
不有以扫除之孰从而鷇字之因积镪糗练兵甲蒐罗
卷四十 第 28a 页 WYG1466-0361a.png
真才置之帐下密散金钱遣死士分道各携绘者遍于
巢穴夜行昼伏图其山川道里以药传笔纸使隐笔画
于纸中不令可见以避逻夷既出则按图别聚沙为山
谷形危崖飞栈深林茂箐固在吾目中也会阳朔鲁山
有笋山巢莫良三盘据平乐陆路有清水巢蓝孟乾蓝
佛送十八门楼有蒙晚黄出没劫掳府江又有僣号小
明王冲天将恭城有势江源站面柬寨荔浦有朦胧三
峒红花绿水修仁有南隘四乡永安有高天古带仙回
卷四十 第 28b 页 WYG1466-0361b.png
贺有樊家三屯里松沙田昭平有上下屯柳山脚北陀
两假诸巢为患茅公筹画已定是冬密发千户陈袭率
土族岑武为正兵千户朱承恩统马步旗军为左翼千
户刘承绪统柳兵为右翼击破笋山鬼子马翮十三村
乘胜攻十八门楼仙家公嫩冲清水黄泥以及柳山凡
五百馀村巢又计授岑武生擒小明王冲天将是举也
军门不遣一卒不费一金直六阅月而凯还耳他如议
筑广运足滩二堡以屯戍兵并槎府江两岸诸山略仿
卷四十 第 29a 页 WYG1466-0361c.png
唐宋时令夷酋各出竹木香蜡诸物互市鱼盐以为利
又议招东兰那地丹州其子孙众而土狭者分戍永安
修仁且耕且战或于五屯间设一夷州如东兰等州土
目故事亦古人以夷治夷之法然而茅公以擢二级备
兵大名去矣孙有敷曰茅公之功可俎豆斯土者奚直
一战哉即其所议筑堡互市分戍诸事皆足以墐反侧
安黎氓垂勋名于不朽者闻诸学宪王公曰方与贼约
战也雨不绝乃焚香祷上帝愿以所生年易二日晴果
卷四十 第 29b 页 WYG1466-0361d.png
应而歼贼党其保障之勤誓师之坚神明可质类如此
夫黎庶之口不易齐五十年之名不易起今平乐人之
谈茅公如出一口江上之祠焕如翼如所谓公论久乃
定也岂小惠私意所能然乎大都民因剿乱而帖然安
因再乱而触然思又再因剿后而谋以纪其事亦情乎
一治一乱情之所系者真也而非饰也故五十年而祠
兴焉于是乎为记其事𨽻阳朔者阳朔自有碑兹不具
载归安茅公名坤嘉靖戊戍科进士由精膳郎升广西
卷四十 第 30a 页 WYG1466-0362a.png
按察佥事欧阳郡守名东凤潜江人万历壬辰进士杨
郡丞名惟岱阆中人詹别驾名景凤休宁人柳司理名
时芳兰溪人俱举人皆景仰伟绩聿观一时盛举者例
得并书石中伐石之日落成日也(时唐世尧有纪不录)

  浔州城隍寝庙碑      龙国禄

  王制京国寰宇郡邑咸祠城隍为金汤镇其威命灵爽
弼明教而佐人纲彰瘅攸司雨旸时若有叩辄荅无微
不周宁极而根深宇定而光发毓德綦密驰化若神神
卷四十 第 30b 页 WYG1466-0362b.png
也毋容睥睨之毋容喋亵之谓宜恭敬奉持葆天倪而
端象阙盖吾浔郡之有城隍尚已岁时之享祀休咎之
筮占水旱疾苦之吁求缙绅氓庶之对越桴答谷应肸
蚃如即顾堂皇甫蹑奥窔犹虚岂其阖郡具瞻重茵不
设何屏翰之为也癸丑之秋郡侯刘公莅政三祀泽溥
四封比乃河伯煽淫公蒿目时艰跻昏垫而胥之衽席
皇皇请命民实何辜而以为鱼也其或閟宫之不饬责
在守土于是庀材鸠工相巍基作寝殿费捐官俸役匪
卷四十 第 31a 页 WYG1466-0362c.png
民劳自冬徂春功成告庙徵记于龙子维时荡析之后
百堵皆兴公脉脉咨咨身先拮据转盼城闉翼翼寝庙
峨峨若另辟一经制君子谓精诚之极有三善焉夫神
维玄维默曷寝曷兴彼其执粹精以镜人群福善祸淫
昭昭不爽盭夫环视悚惕不敢咋舌英爽凛于斧钺沕
穆奠于盘盂呼吸与俱张弛互用非寝而若有寝寝者
安也静也静斯慧慧斯感感斯应解在乎诗矣鸿雁于
飞集于中泽此言劳来还定而安宅之也公为民妥神
卷四十 第 31b 页 WYG1466-0362d.png
徼神庇民有静定之义是曰居安氛䘲之馀室无完堵
公一意宽和与民休息夙兴夜寝洒扫庭内维民之章
是曰生慧斯干之什祝愿乃寝乃兴乃占我梦至于熊
罴占叶朱芾斯皇盛矣公奕世钟鼎载有令德犹辑神
人需后禄新庙貌而长发之神之格思可以观感盖一
举而三善备矣是宜记是宜记公闻余言乃酹新庙致
词曰不佞承乏尔邦唯典制是遵增其式廓禳灾涤德
区区何有而子侈言若有动于予心敢不勒他山之石
卷四十 第 32a 页 WYG1466-0363a.png
公名鸣阳中都灵璧人一时总摄郡县有功德未易数
兹殿落成明奏绩之会也

  少保张襄惠公祠堂碑    骆日升

  少则闻予乡张襄惠公之倡明学问也盖与文成王公
同时当是时致良知之学满天下学士大夫破旧闻而
骤见本体即以为解缚双脱矣而独襄惠公弗是也始
见文成公辩论往复不肯诎其下阳明高第弟子双江
聂公素与公砥砺语公诚豪杰顾无奈旧闻缠扰何也
卷四十 第 32b 页 WYG1466-0363b.png
公笑曰吾尊吾所闻足矣盖当文成之世为程朱氏左
袒者惟公与泰和整庵罗公两人而已而久之则学者
率好言本体而不言工夫才拈及戒谨恐惧即指为外
道甚则口慧语绮而不掩于实于是致良知之说又始
行而终变而迄今上皇帝采舆议俎豆文成于学宫则
其学愈以大明于天下矣乃识者犹然有力行寖衰之
惧焉夫圣贤之教人犹医者疗诊随病立方宁必有定
法哉周衰文胜士溺于百家见闻故孔子诱之以约礼
卷四十 第 33a 页 WYG1466-0363c.png
战国之士转而入于杨墨之偏枯故孟子反之于仁义
当宋儒分更分漏之后知行动静种种岐为二见微文
成则终无合并归一之日然得其言不得所以言则本
体之说亦遂能误人矣孰谓襄惠公之学而可少哉公
之学起基于收心定志而敦于君父朋友之伦语默进
退莫不有法其为人严正简重不事华饰所为文亦不
务险怪而议论宏壮词气浑灏亦非单薄纤巧之技所
可伦也当武皇帝时公仕为行人谏南巡杖阙下已出
卷四十 第 33b 页 WYG1466-0363d.png
即署督学粤西旋改江西降提举最后乃总督两广湖
贵跻九列而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先后遭值柄
臣如贵溪分宜皆知公正直而终不相入其功业在楚
在粤者如𠞰叛苗抚安南至今长老犹以为讴吟然终
不能尽公之用之万一也余巡柳州见一碑记公督学
所至辄与人言明诚之学嗟乎明诚之与致良知岂有
二乎哉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心之有知
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天故不容伪天下之诚未有诚
卷四十 第 34a 页 WYG1466-0364a.png
于此者也是故不明则不可谓知不诚则不可谓良自
明之与致良知岂有异哉古之人惟见以为同则不敢
强异惟见以为异则不敢苟同下手得力之处别自有
在则亦不肯俛焉而回转于人是以禀力厚而操持固
不似今之人依违玩弄于同不同之间假托圆通而漫
无结局也公岂其人乎公征柳州猺为马平除百年之
害事定因筑柳北郭城属之江而建楼其上曰镇粤后
人思公即其处祠之迄今且六十馀年而丽牲之碑未
卷四十 第 34b 页 WYG1466-0364b.png
有纪者余再经祠下瞻拜低徊不能去因为纪立石刻
之盖将与海内有志之士尚论公学而期厥向往非独
为一方父老思而已也公名岳字维乔官阶实行详见
广西通志中长子宓以恩为庆远知府祠名宦季子隽
中甲子顺天乡试有孙曰迎今为南京吏部文选郎与
余善

  重修唐祠部曹公读书嵓祠堂碑

  曹学佺

卷四十 第 35a 页 WYG1466-0364c.png
  谨按唐大中间进士第邑人曹君邺字邺之自以为魏
武帝之后改名若字取焉其为诗多古体四怨三愁五
情诸什皆沉浑慷慨有建安七子之风尝为博士时宰
相高璩白敏中相继物故议谥太常公建言璩交游丑
杂进取多蹊径谥法不思妄爱曰刺请谥为刺又责敏
中病不坚退且逐谏臣怙威肆行宜谥曰丑持论不阿
如此后徙居桂城阜财坊市门西观察令狐绹以邺所
居改为迁莺坊然郡志载其读书堂在县东寨山嵓国
卷四十 第 35b 页 WYG1466-0364d.png
初解学士缙有年深寺废无僧住惟有石嵓名读书之
句旧传县北龙头山下者其家耳后人亦往往于此创
立祠堂以奉之堂岁久圯不克修治修自今秋以孝廉
莫之光始是时适藩伯谢公刻二曹诗邺之与尧宾所
作也谢公与予为姻娅且自少同社而莫君亦予门下
士其所以表章公者若合符节而予咸以瓜葛之故有
一言以记之公故自谓魏武帝之后予实忝同姓遥遥
华胄虽恐冒讥而景行之思其敢忽乎哉

卷四十 第 36a 页 WYG1466-0365a.png
  两解元祠碑        李 盘

  按祀典能禦大灾及以死勤事者皆在妥侑之列以崇
报也盖其精爽之感通忠愤之郁勃或动天子睹听或
贻里闬兴思礼因情设有必不可磨灭者怀邑所祀神
多不载史乘而高解元之神则甚灵异神讳显忠谠山
人元至正间尝白日见朝自陈荐水书生赍志以殁愿
得一官敕赐南山解元司人间嗣续事是夜怀邑之三
宿岭百花丛馥处神遗飙霆破山而垒宫焉遂于县治
卷四十 第 36b 页 WYG1466-0365b.png
后立祠祀之凡邑中黄冠为民祈后者必以神为盟主
则神之功名道德足以血食而不衰矣逮明宣德壬子
苏公讳忞者领乡荐第一为楚靖州守适寇燹逼疆擐
甲帅其民三百度桥拒战屡挫贼锋力匮无援死于七
里坡前靖州其死节之乡怀邑其降生之地靖州既有
庙祀怀邑不宜独无邑人以高公解元苏公亦解元遂
于高解元神座下祀苏公木主余莅怀遍览丛祠于斯
而叹祀典无稽虽以祀两解元实以渎两解元夫先后
卷四十 第 37a 页 WYG1466-0365c.png
之时既殊世数不相近也幽明之理亦异名号不相蒙
也以靖州公之贤若麟角螭珠夐为瑞宝英风义气足
焕豆豋乃无祠以安主无楹以肆筵无丹雘以示灿藻
无阶所以别尊卑无供具以告备物无涂塈以禦飘摇
而高之像肃爽巍峨苏之主卑栖席地不惟苏公隐存
怨恫即高公顾此倒置无伦杂处无别何以居歆余欲
专祠苏公艰于定基措费复念两公世数虽不相近尘
世后先百岁神如旦暮遇之名号虽不相蒙然高公遗
卷四十 第 37b 页 WYG1466-0365d.png
形荐水结想燕云生前未上苹筵殁后犹沾桂禄今代
榜首焜耀于怀阳谓非高公之开其先而翼其盛乎宁
必苏公为真高公为幻乎幸祠屋有二进祝高公于后
前虚数椽若天留以待苏公者余捐赀诹日鸠工设龛
塑像俎豆苏公于中公其祀而合其祠扁曰两解元祠
彼驭风云此骑箕尾聪明之性与正直之灵互答于苍
穹乘于气运怀之丰稔绥和两解元所共畀怀之寇攘
水旱两解元所齐袪怀之淑慝贞淫两解元所遍照而
卷四十 第 38a 页 WYG1466-0366a.png
降吉凶祸福同功而上下其位有轩有轾名虽合而实
分同功而先后其祠并举并隆名虽分而实合如必规
规然执百祀为二时泥幽明为二理则犹迂愚之论已
修饬告成谨志数言于片石以明祀典之宜




卷四十 第 38b 页 WYG1466-0366b.png








  粤西文载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