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1466-0086c.png

粤西文载卷二十六
桂林府通判汪森编
记(学校)
重修桂林府学记 (元)梁 遗
桂郡去京师几万里藩百粤抵绝域为岭表巨镇所部
多山民猺杂处俗尚剽劫古号难治官于广右者较中
土极烦重至元戊寅遗由湖湘调使廉宪时阃帅约尔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1466-0086d.png

遏之视往岁差遁民用少苏因得以修泮宫泮宫旧迩
北峰宋迁于城东南隅厥后再迁城西淳熙中南轩张
宣公帅是邦阔而广之至元十三年丙子王师南下烬
于兵既而岭南帅史格宁海隅还即故址而新之后之
典郡者继躅兴葺稽其年逮今五十有奇殿庑而下咸
蠹朽将倾宪副巴图尔丹偕僚佐率郡牧冯梦弼倅雅
琥幕长王琮议营建以学廪不足捐俸倡之覈帑藏没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1466-0087a.png

庑东西斋节和堂以楹计若干撤故易腐者讲堂碑亭
肃容亭藏书阁过者拭目焕然一新但释菜于庭视礼
殿覆瓦不殊民庐愧于瞻拜俾陶易之笾豆簠簋罍爵
之饰钟磬笙管琴瑟之音巍冠褒衣升降俯仰循循焉
进止有度中土郡邑有不逮者始于戊寅春不再岁毕
役凡诸监司并诸执事诣余请曰庙学成主校者欲得
立言之士文药石以赞圣德镇耀荒服斯文之幸子其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1466-0087b.png

惑之诮也第以遗尝基是以进义不容拒始识兴修之
岁月以告来者噫穷边极徼弦诵之音在在有之虽王
化自北而南文教之盛以南为文明之方古所然耳于
以见夫子居夷浮海之语殆非托空言以兴叹也敬为
之书
桂学建大成殿记 胡梦魁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唐虞之所以帝三代之所以王汉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1466-0087c.png

岭右之郡桂为大在宋淳熙时南轩先生帅是邦一新
府学规模殆与辟雍等厥后帅臣复创宣成书院于其
西合南轩东莱而祀焉大元混一舆图静江最为后服
力屈自焚悉为焦土圣上崇化厉贤旁求儒雅明良迭
起异世同符至元十七年今湖广行省右丞史公格即
其故址而图新之始建大成殿越五年治中汉嘉张九
垓创戟门越十年总管平阳赵圭创讲堂然而未备也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1466-0087d.png

足有为广西道宣慰使祝真卜慨然捐已俸以为之倡
宣慰司总管府官之贤者翕然和之乃属教授周天祥
命馆下士鸠工庀材各效其力于是讲堂未毕瓦之墁
之斋舍未立经之营之先贤未祠攻之成之庖井未敞
筑之凿之门庑未葺约之椓之轮奂交辉衿佩胥悦群
诣梦魁而告之曰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圣天子之诏也
部使者之职也子其不可以无述梦魁曰建国君民古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1466-0088a.png

天下国家之才而后有人以治天下国家之事学者学
孔孟者也昔南轩新是学也晦庵先生记之曰敬夫之
学近推程氏以达于孔孟而南轩记三先生祠亦曰瞻
三先生之在祠也其各起敬起慕心存身履以进于孔
孟门墙孔孟远矣朱张未远也处斯学味斯言思朱张
在是即周程在是周程在是即孔孟在是学以聚之当
深契孔孟之心达而行之必无负孔孟之训若曰泮宫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1466-0088b.png

之所麾也二三子不可以不勉众曰然遂著之记
重修灵川学记 臧梦解
静江十邑唯灵川距城不三舍而近邑有庠旧在大象
山之西令尹庐陵罗嬴所建也岁久朽坏长斯邑者以
送迎供给为能学校之设不过因陋就简而已岂知善
风俗美教化之本源哉至元二十九年前廉访使赵公
按临目击庙宇隘陋殊失右文之意乃命县尹岳嶂迁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1466-0088c.png

学之病于隘者今阔矣门庑宏壮讲堂博敞庙像崇严
从祀布列庙制始就于陋者今新矣是役也经始于壬
辰之秋落成于丙申之春条其纪纲齐其法制而底于
成者皆岳君之力焉嗟夫人为物之灵士为民之秀古
者皋夔稷契所读何书伊周吕召所学何学凡章甫其
冠逢掖其衣盍亦思夫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皆吾儒所
当尽心之事何待上之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而后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1466-0088d.png

由乎学所以明人伦也矧邑以灵名北接湖湘南通桂
象玉簪罗带竞秀争奇又南轩宦游是邦东莱降神此
地士生其间闻二先生所以发明洙泗之遗训久矣风
气所钟教化所及正有望于吾党之士相与维持经理
以显其地之灵孰谓岭南为远且陋而其民之可鄙夷
哉岳君名璋大名人备历烦剧绰著廉能以学道爱人
为先夫武城鲁下邑子游一邑宰耳夫子首以得人为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1466-0089a.png

以邑小民寡为可鄙必以礼乐为教然则学校人材有
益于政不大矣哉余因其建学之成而知其政之有本
故喜书而乐道之是为记
重镌桂林府学释奠图记
桂文学鲁君师道蜀士也一日捧桂学释奠二图而前
谓予曰曩为金陵学官时尝为平章吕公家客岁在戊
子公以此图见遗某曰此静江府学释奠图也奚为至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1466-0089b.png

岁甲午以秩满蒙江浙省咨保遂调今缺毋乃二图之
谶有开必先邪大德初元始以一图锓梓立于明伦堂
之右愿记其事余即二图而观之宋嘉定十年丁丑广
西提刑吴公纯臣石刻墨本也自嘉定丁丑至至元丙
子凡六十年而二图燬自至元丙子至大德丁酉凡二
十一年而二图复岂数也抑数不可逃而礼终不可泯
也邪礼存乎人心寓乎器物而礼之行则实存乎人耳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1466-0089c.png

千待其人而后行然则桂学二图有吴宪而圣人之教
始明有鲁教而吴宪之功复著信造物者待其人而后
行也呜呼吴之立此图也见于八十一年之前而复于
八十一年之后鲁之得此图也藏于十年之前而应于
十年之后非偶然之故矣鲁于是学课试诸生恢复学
田修弊补坏善于其职而立图一事尤知立教之本者
故书之曰礼在鲁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1466-0089d.png

丁祀祭奠二图廉使鲁山臧公已纪其详矣师道爰自
至元甲午祗拜恩命授斯职暨元贞改元捧图至桂学
诸公见者曰此郡庠之旧典礼也兵火之后不得见者
几一十年矣今圣天子崇重孔道命公设教是邦而与
二图俱来诚所谓复见鲁灵光也岂非岭右斯文兴起
之一大机括耶宜亟刻之石以复旧观学校新创之初
所当讲明者甚多学田当复学舍当修学门当建学规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1466-0090a.png

两廊及庐亭斋扁当整宫墙地基当取周围墙壁当筑
三年之间日不暇给竭尽心力犹惧未既欲以二图复
旧则学校事力空乏未能如愿若止存墨本则又恐沦
坠或为有力者持之而去则广右后进不复得见古礼
良可惜也载谋载惟姑锓梓以续其传若夫勒之于石
以垂无穷则深有望于后之同志君子
义宁县学记 张九垓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1466-0090b.png

阓而迁于南登南轩张子时广帅大书门扁以贲邑庠
石刻尚无恙咸淳庚午以南登僻远迁于香林之东偏
去县治近僻地望大不及于南登风雨震凌栋宇圮坏
莫有过而问者邑令臧君试邑首谒文庙顾瞻太息念
欲更诸爽垲以重风化详览审择遂于阅武亭故址谋
之同僚与儒之在籍者经营之今礼殿告成门庑就绪
廉访副使鲁山臧公惠顾斯文作新门扁又念学成不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1466-0090c.png

于建学有学不可以无教昔南轩有言学莫先于义利
之辨盖义者天理之裁制士为民之秀以明义也彼喻
于利放于利者乌足以言士夫子罕言利孟子不言利
此圣贤垂世立教之大法邑之人士佩此明训口颂之
心维之力行之则知孔孟之教非空言南轩之辨为实
学睹遗像如在其上观石刻如见其人亦不负义邑之
名臧君仲璧保定人为政而知所先务是可书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1466-0090d.png

夫子之道万世而不息也夫子之道何道也三纲五常
之道也位天地育万物不可无是道安国家定社稷不
可舍是道亲百姓抚四夷不可外是道自古迄今日月
有盈亏而是道无盈亏陵谷有变迁而是道无变迁寒
暑有代谢而是道无代谢孟子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
于孔子信斯言也孔子生于周末以身任斯道之责删
诗书赞周易作春秋定礼乐明旧章皆所以发明三纲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1466-0091a.png

害其如予何彼宋卫木可伐而夫子之道终不可伐迹
可削而夫子之道终不可削自时厥后儒学陵隳祖龙
有焚坑之厄而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之道则不可坑不
可焚隆准有嫚骂之辱而仁义礼智孝弟忠信之道则
不可嫚不可辱抑不思世之人庐居而旅处端坐而安
食泰然蔑有强凌弱众暴寡之虞弱肉强食之患是果
谁之力欤尝窃叹夫戴天覆地而为人日受吾道之赐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1466-0091b.png

之可求盖有坐视宫墙之废睥睨宗庙之隳而略不之
顾吁可叹也然则学校所以祀夫子学校之不修是谁
之责欤宣武将军横州路总管府达噜噶齐多尔济求
治于汉首崇儒道凡以士名者悉蠲其役因睹旧学湫
隘亟欲撤而新之遂与判官东蜀冯震知事覃怀刘圭
各捐已俸鸠工抡材以身先率日往程督虽簿书期会
之繁军务应酬之急弗怠弗惰厥后又得济南刘洧提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1466-0091c.png

惟谨迁礼殿于明伦堂之故基视昔则高明矣迁明伦
堂于教授厅之旧址视昔则宽邃矣圣贤形像绘塑一
新庙庑门墙罔不壮丽俾讲道行礼悉有其地而无前
日佻兮达兮之叹侯之为政可谓知先务矣横之士来
游来歌当究三纲之所以为三纲五常之所以为五常
体立用行毋使时人以不适时用鄙薄吾道则庶几瞻
前忽后可以无愧否则学校之轮奂虽美学校之教化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1466-0091d.png

重修南宁府学记 元文璧
天地百神皆有祭方伯连帅与守土之臣奉命祭于封
内者曰山岳海渎曰社稷曰文宣王庙夫山岳海渎所
以载物而厚民之生者也社与稷所以有土而生民百
谷者也山岳海渎之祭使之奠安顺理而无震裂沸腾
之灾社与稷之祭使之丰登盈足而无凶荒饥馑之患
是皆不容废者也若夫孔庙之祭则肃然斋宫省牲具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1466-0092a.png

楹庭陛之间若甚迂远于事祷祈禳祓之举报应休咎
之符而祀典先焉何也三纲五常之在天地间将一日
不可无如饥馑之于菽粟布帛也古之圣人有德有位
作君作师斯人出作入息仰事俯育罔不协于有极及
正道衰微五教不敷彝伦攸斁民无所赖夫子生焉有
圣人之德无圣人之位垂万世立教之法存于易书诗
春秋使三纲五常大明乎天下天地以之位日月星辰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1466-0092b.png

以太牢祀历代命州县皆立学夫子之宫墙巍焉峙焉
春秋行释奠礼为百世帝王之师盖微夫子立是极也
山岳海渎谁其奠之惟社与稷谁其尸之天地且不可
违而况山岳海渎社稷哉邕学初在城外沙市徙城中
南隅又徙五花岭第一峰前临清流后倚高阜王宫哙
哙从庑斯翼前门后堂累叠书阁其创立规矩所由来
尚矣炎陬遐壤山林材木不能支久远比岁撤而新之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1466-0092c.png

也公奉天子诏来殿西南虽数迁凡十有五不离兹土
由是秉钧衡登枢要盖有日矣趾美述事永永无斁不
坠教基又将有望于后君子云
静江路修学造乐记 杜与可
皇庆圣人龙飞初元走使诞告万方安南海郡惟遐与
可在行毕事将复命阙下繇邕江行再之桂林明日郡
庠博士邹焕午联学执事即驿馆且致辞曰广右统路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1466-0092d.png

柳梧庆远南丹莫伦维学燬于丙子兵寻创已简浅不
类迄今元年壬子历十二闰矣况有丹雘而新馆而教
祀而乐之有钟鼓哉番阳三轩余公琏以儒术持官检
躬不懈随在得声台臣腾章命下二宪一道前年至大
庚戌公至首谒学顾瞻王宫日沦圯隳谓予职在勉励
何敢不力然事有不得数数度材计庸请先因其岌岌
莫支者次第构葺功敏而倍率如言迤逦就绪复于礼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1466-0093a.png

斋室俾诸生止有归宿庖湢式完墉址载坚差谷拟告
公之劳于神公嗛嗛言是予之责岂区区容禄窃誉以
自居仰惟我元累朝崇文育才殆期于是乎取人治人
青青子衿庇此广宇亦(阙) 薮而哗群而嬉游乎
若然学也名立而实亡校毁可也士黜籍可也国何资
而克勤孔徒遂择齿长士二人专职训饬徵士民子(阙)
入学诵诗读书馀力学文日廪月试躬第其优劣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1466-0093b.png

昔咸公之休施公一(阙) 先圣海内通祀二仲行礼
侧伶人于庭命操枹声世俗(阙) 以降以迎渎抑甚
矣尸祭者溺习恒安之礼而不乐义不备登歌八音内
服郡邑考古索制盖有作之兹阙如曷文而已诸缀(阙)
度特未有得夫业是艺之工会佥事王公蒙按部支
郡还知事书台赵公映由湖南宪幕改迁至公以告赵
曰映不敏敢不翼公(阙) 请问具乐之赀奚从公报以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1466-0093c.png

历岳璋张克文本路总管梁国栋诣学自讼祭典不举
有司所宜为今怠旷失职上以烦部使者尚忍旁睨厚
自增忸怩邪诚欲效尺寸听下风用赎不逮之一力并
钱定计得六(阙)书台以歌乐重经校雠稍希古叶音节
今无逾长沙为故宣慰平远先生赵(阙)尝䆒心事其事
为驰一介持直移文湖南宪司督(阙) 集矣二阅
月乐果讫工琴瑟钟鼓柷敔计六十二事延师授徒甫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1466-0093d.png

阐前(阙)之堂三间榱桷栋楹皆取给总管公董役力居
多仲秋八月上下始献奏用响式章成仪荒封索居实
彻黮瞆天其或者王人惠来谨叙三轩廉使盛举本末
及列诸大夫士(阙)皆(阙)名再拜烦下执事文之坚珉昭
熇无穷获罔鄙谬悠遂请学斯幸矣仆鞍马万里之馀
耗眊飘忽神不保宅其何能发扬三轩先生之美乃进
而语之曰记不云乎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1466-0094a.png

相方伯连帅有民人社稷皆然政则又有小大有源委
未必止刑法赏罚期会簿书之谓刑法赏罚亦未必必
于不用也小也枝叶委(阙)沟渎也风教礼乐其大之岱
宗源之河海欤风教明礼乐张习俗以美天神人之气
以和亦安岁丰敚禳流徙之患息用之而因有所不用
也用之而至有所不用尧舜禹汤之圣皋夔稷契伊尹
周公之贤远识其大与源故也三轩先生富学业道行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1466-0094b.png

以柱下惠文孰不其能小子无述矣焕午欣然愿即此
语记仆曰诺书台(阙)犮(阙)多历年(阙)同椽行台阀阅诗
礼之裔有文有节者也斯役与有功宪史程辅谢裕德
等馀名书于碑阴元年八月日记
重镌桂林府学释奠图记 旷(阙)
释奠有图尚矣桂林自秦汉沿唐历宋为岭南大藩故
学校之兴文物之隆有自来矣延祐丙辰冬孟今宪狄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1466-0094c.png

诏进士有科此太平用文之时也视兹学兵火以来庙
设虽严而礼典不备生徒虽列而仪矩未修自非祗若
宣明其何以昭圣上尊崇乐育之美遂申饬有司凡礼
文未肃则稽古考图摹勒而肄习之士气未厉则崇师
问道懋勉而作新之楼宇未构则鸠工聚材经始而营
度之廪帑未富则节费积赢经理埋没而规运之于是
(阙)为祀事赡养之馀犹积统楮九千馀缗率俸易书得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1466-0094d.png

奇又明年三月释奠仪式器服图成教授昭武高道孙
请曰桂泮之兴斯文得不朽者公之力也合附石纪诸
按二图乃宋嘉定丁丑提刑番禺吴公缉勒朱文公订
正本也历甲子一周石燬于兵又二十一年郡博士蜀
鲁师道自金陵携其图来归以得石艰请于宪副鲁山
臧公姑序正梓于学又二十一年木朽漫漶而公复刻
于石今图器服与仪一依旧式配享十哲从祀未附则
卷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1466-0095a.png

记称礼仪三百待其人然后行其信乎况是礼上而天
子朝廷郊祀下而有司释奠饮射均此敬也此诚也饮
射礼废久矣朝廷之礼又非远民得瞻其可见者学校
释奠礼耳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今公是举也广
海之民来游来观其孝弟之心忠爱之念岂无油然兴
起于其间者将人材彬彬辈出率土之民皆乐而归善
其于省刑薄罚岂小补云乎哉然则公之率先风教可
卷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1466-0095b.png

敬士尤长于政事故所至有能声子溥华领江西省延
祐四年进士第五名举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故并
书以为来者劝云
重修全州学记 揭徯斯
皇元制治举法周孔炎徼绝壤同风邹鲁一郡一邑必
谨学校以为教基在仁宗时太子太傅府长史郭侯履
治靖五年俗兴民和克信其道泰定元年春移贰于全
卷二十六 第 19a 页 WYG1466-0095c.png

称无量寿佛入灭之所世奉遗骸奔走万姓而夫子庙
荒圯穿漏曾莫过者罢软者以民劳为解贪墨者以廪
薄为辞讲诵不兴荐祼无所侯至会缺太守侯总学事
教授黄润以为请于是侯率僚佐于上士民劝于下明
年二月即工前清湘长法哈进拜元侯知邑士邓桂能
状命董其事遂斩木阴谷伐石阳崖食功佣力民不知
役太守何公润继至朝劝夕劳休威并行及期而庙成
卷二十六 第 19b 页 WYG1466-0095d.png

门序轩陛以次咸毕又辟庙南废地为杏坛三成以拟
阙里建明伦堂四楹以馆诸生既告成于庙教授谒告
还江西会予庐陵白郭侯每以不得君记为恨敢请乃
述其事且俾告于有众昔靖之鄙为群獠劫以自附者
八百馀家数自请吏吏不能讨而王赋之共不敢怠遑
及郭侯为守天子出使督兵讨之八百馀家咸在诛灭
侯以死争乃去刑书复为齐民侯非力能生之也以其
卷二十六 第 20a 页 WYG1466-0096a.png

共不缺故也全之四境尽为中邦又密迩周元公之里
父传子习皆圣人之道民之情性岂独异乎夫殚财尽
力以奉无益未必蒙福耕田凿井以服圣贤之教未必
被祸且一丝一粟得以养生送死又使父子有亲君臣
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君子登于俊选小
人免于刑戮果何惮而不为哉亦教化使之然耳为民
上者曷敢不敬学在郡治之阴凤凰山之阳宋绍兴十
卷二十六 第 20b 页 WYG1466-0096b.png

下盖为一郡之胜云泰定四年八月丁亥记
宾州学置祭器记 王廷秀
古郁林郡之岭方县唐置南方州又析为宾澄二州宋
以宾澄及思刚合为一令州治岭方上林迁江邑属焉
按图经云民淳事简俗阜物康于岭南为乐土州旧有
学在郡治东南是邦声名文物前代奉贤书登天府者
不一缙绅游宦如陶弼父子为守翰林范太史辈皆过
卷二十六 第 21a 页 WYG1466-0096c.png

宾南服为最远然皆崇尚礼让渐濡德化其士风之盛
等中州非但揆文教而已昔有柳州庙记云仲尼之道
与王化远迩则知王化所至圣人之道亦至焉今观之
宾益信然自宋迄今牧是郡者率以遐僻不加意于学
兼以学廪不裕春秋岁祀多简习故苟备礼而已泰定
乙丑春平阳王侯渥来守是州兼督学事殿谒既询学
正莫君应辰曰圣朝尊崇孔道屡降德音兹学庙貌虽
卷二十六 第 21b 页 WYG1466-0096d.png

告之曰礼以敷教器以见道礼不明则教不敷器不备
则道不显学校先务不在兹乎复谂于判官赵侯敏意
以克从乃捐已俸先之次命莫君劝率三邑儒士无不
忻然愿助丙寅秋莫君乘驿舸来长沙命梁氏鼓铸一
如潭頖成式予适承乏郡庠得历观成器莫君将币求
予记予不敢辞因语之曰圣人之道如日行天不以岁
祀为隆杀增损然污坏古也今樽爵焉燔脾古也今簠
卷二十六 第 22a 页 WYG1466-0097a.png

古今道无古今盘盎纷拿划睹垒洗摩挲款识能不浩
叹诸君子骏奔走执豆笾不必游心乎千载而圣人之
道目击斯存则器非器而器即道矣今兹革简陋而新
美彬彬文化及乎遐壤则亦佩王侯之用心矣永念莫
君之行劳矣侯之功在宗庙奚但与是器相为不朽哉
是为记
郁林州学记 巴图尔丹
卷二十六 第 22b 页 WYG1466-0097b.png

也岭南炎荒地遐联延海北大理交趾云南夷江犬牙
相错溪峒深窈凭险负固往往鸱义奸宄悍然梗化郁
林介岭海间地旷而夷弄兵潢池恒弗戢上下诪张无
所于错州有孔子庙在城南右凭江津春夏雨淫水潦
交注辄汇溢㳽漫殿堂门庑悉沦沮洳蠡啮摧朽不可
支柱矣至正三年夏五月真定张侯阿勒坦布哈知是州
仰瞻仞墙陵夷草莽下视斋舍无弦诵声则喟然太息
卷二十六 第 23a 页 WYG1466-0097c.png

彼岂独无人心哉明仁义惇礼教则学校所系予何敢
不力相旧址卑垫乃营治之西燥刚爽垲夫子正南面
以四贤十哲配而从祀列在两庑讲有堂舍有斋庖廪
有次皆无有缺春秋释奠晨夕肄业学旧有田以顷计
三十有八田氓诬上行私杀其租入岁用大乏侯立法
覈实悉复旧贯繇是新群民之耳目宣礼逊之风化庶
知为政先后矣嗟夫边徼抢攘日夕固金汤峙刍茭砺
卷二十六 第 23b 页 WYG1466-0097d.png

章甫以适越者虽然万古一理万人一心明伦设教本
于孝弟昔有苗弗化徂征之师而来格两阶之舞后世
文翁常衮变移闽蜀岂非蔼然诗书礼义之粹而足以
化强暴哉学校教化相为终始教化风俗相为污隆传
曰有教无类侯之政能以兴学教民为务其可尚也夫
达噜噶齐扎木丹州判张子忠吏目粟益皆翕然以侯
之心为心学正吴善孙实相厥事予尝分宪至是故因
卷二十六 第 24a 页 WYG1466-0098a.png

荔浦县学记 石天岳
桂林之南二百里有邑曰荔浦僻处万山中草木丛茂
居民鲜少至正巳丑冬予捧檄来佐是邑至任三日谒
夫子庙于城东视其殿宇则荆棘蔽芾风雨震凌兽蹄
鸟迹纵横于门庑间询之父老则曰是邑东接溪峒猺
獠混处比年以来出没剽掠殆无宁日兵旅数起饥馑
荐臻民皆巢居嵓处累石结寨以偷生学校荒芜职此
卷二十六 第 24b 页 WYG1466-0098b.png

疮痍者未苏移徙者未还如是而役民亦圣人之所不
与也遂捐廪粟姑略补葺爰率诸生徒以兴讲肄业数
月而衣冠文物济济可观越明年庚寅寇盗少息四境
无虞士之游于宫墙者颇有中土风予思夫子为万世
之师学校为育才之地作新之役岂容少缓乃召诸生
而谕之曰夫礼饮食必祭者所以祭夫先代始为饮食
之人盖以吾之所以得此者皆斯人之力示不忘本也
卷二十六 第 25a 页 WYG1466-0098c.png

今天下之人君君而臣臣父父而子子得遂其生得复
其性不沦于禽兽之域者皆吾夫子之所以教也于一
饮食尤知报本而圣人之教乃忘其所自惑之甚也况
我圣朝以礼乐治天下以忠信厚风俗列圣相承法度
昭著而于圣人祀典尤拳拳焉今圣天子在上文命诞
敷声教远被九夷八蛮罔不臣服边陲宁谧海宇清泰
报本崇化厥维其时兹欲以夫子之庙改而新之与诸
卷二十六 第 25b 页 WYG1466-0098d.png

教谕刘复考其岁赋究其侵欺凡豪民之耕占影蔽者
悉明经界以复之顽佃之积累负逋者严加约束以徵
之由是而廪有馀蓄岁计常用足以经营乃抡才鸠工
相其便宜度其高下污者除之卑者崇之方欲择吏之
能且良者以掌其事而难其人县之所𨽻南源寨巡检
董震乃儒家子遂委敦匠役而能竭诚殚虑克尽其劳
幕宾秦仕奇相与立规矩计程度以成其事训导龙弼
卷二十六 第 26a 页 WYG1466-0099a.png

可谓轮奂美而成功速矣工始于至正十年之冬殿成
于十一年之春遂次第书之以志其事非敢以矜能而
耀美也盖欲使后之同志者相继而不怠云静江路荔
浦县主簿兼尉石天岳拜手记
重建灌阳县学记 孔思坦
兴文学于多务之秋淑人心于罹难之后此当时之急
务而任守令者所以究心也然尝闻之武事用于戡乱
卷二十六 第 26b 页 WYG1466-0099b.png

学校之兴乃所以固结人心之本其事似缓而实急也
灌阳为全属邑值壬辰之变县学废焉至正十七年丁
酉监宪公久住慨然以兴复之责为已任教谕张显仁
具其事言于郡郡嘉其请君不劳于民不敛于众悉捐
已俸市材鸠工程督以劝靡间朝夕是年三月壬寅首
建大成殿继立明伦堂次及两庑戟门棂星门五月塑
先圣四配像成显仁以监县公志用有成欲为文勒石
卷二十六 第 27a 页 WYG1466-0099c.png

汉兵兴湖南诸郡相继陷没时真定石侯治于全大兴
学校以结人心故克保其民不变士习城池以固闾井
以安文化以行风俗以厚当时寄属邑如君者举能知
学校之为重不以其不切于所务而可缓也然昔时际
承平民庶且富尚或废弛矧今閟难四郊多垒时乃赀
粮给武弗赡而欲兴复庙学以克讫事自非诚心化民
知所先务不能也灌阳之民亦何幸哉将见文教之行
卷二十六 第 27b 页 WYG1466-0099d.png

其盛欤公号敬斋为人岂弟慈良有长者风尝修县置
建谯楼既揭牌而邻寇息改思济为顺济正坊名而四
境安雨旸时若岁屡丰登故能招复流亡惠及邻邑其
力行善政盖出于天性而于崇建庙学尤加意焉
重修桂林府学碑记 刘三吾
皇上践阼二十有一年岭南广西道宪副公以学校王
政攸先风厉学校是首匪作新之将遂隳废其令教官
卷二十六 第 28a 页 WYG1466-0100a.png

功明年之七月学正蒋倬状其事请予文记之固辞弗
获按桂林旧有学前至元丙子王师南下燬于兵世祖
皇帝混一区宇大兴文治中外咸设校官时则有若岭
南帅史公格即故址而图新之以元有学自史公也嗣
是之后至元戊寅尝一葺治岁久自圯今宪副公朔望
视学惕然兴怀乃稽学廪岁入倡以已禄鸠工庀材择
日兴事门棂星树垣墉内自礼殿徂于应门版之㭬之
卷二十六 第 28b 页 WYG1466-0100b.png

然可观讲堂斋舍缮脩有加奎阁尊经涂塈如法祠廷
易向献幕更新诸所宜葺咸以次举轺车时临是瞻是
敬衣冠弦诵济济洋洋蔼有邹鲁风桂林学校遂为诸
道最宪副公作新之功伟矣嗟乎学校纲常之地台宪
纲纪之司故自有亲义序别信以来而大纲小纪无或
出之伦理之明风纪所由以振也昔东汉士高节义范
滂诸贤一时与游皆太学名士用克树立有澄清天下
卷二十六 第 29a 页 WYG1466-0100c.png

诸道纷扰弗治独广右岿然灵光无恙修学之举闻风
而兴者数十城百司庶府恪慎宪章昭乎天日之临而
凛乎风霜之肃也岂非公扶植纲常一念默有以行乎
其间欤抑是学前以史公倡之今以宪副公继之中间
六七十年岂无其人惟二公皆于干戈相寻之馀而有
尊道崇德之意公之心史公之心也则天相斯文而福
广右者意有在矣公唐古氏名额尔济讷字尚文历御
卷二十六 第 29b 页 WYG1466-0100d.png

大夫居今职壬辰春汝颖寇陷武昌长沙等郡公督首
帅鄂尔和将兵往平之若清湘若舂陵咸赖克复时广
右未有变者临桂东乡民谋始倡即调兵扑遏之人心
遂以帖然他如汰郡县之冗设而奸贪以息禁商贩之
越境而钞法以行节官府之浮费而馈饷以给民庐延
烧官为赈之岁饥劝分俸以倡之缮城郭造阳桥修灵
渠皆政纪之卓然泮宫之修公实主之经历左奉议照
卷二十六 第 30a 页 WYG1466-0101a.png

有隅县一视广右仁同畿甸大府桂林纠以宪臣之纲
之纪乃宣乃旬惟尔校官实赖风厉以笃彝伦以新士
气大惠尔广我副公来风霜一道仪范百司维时湖湘
烟尘四起一柱狂澜以公中砥谓兹人心系有纲常舍
而学校其何克臧载瞻桂序岁久且圯谁其新之是在
我尔爰捐已俸爰集工人翼欹以正撤故以新棂星峙
峙应门洞启金碧煇煌宇庙之美于灿从祀于乐论堂
卷二十六 第 30b 页 WYG1466-0101b.png

歌泮水湘漓沨沨道脉溶溶文运在广如水潜通宣成
二公矧兹过化流风馀韵犹有存者凡厥来游宜体公
心真履实践毋即慆淫昔时草昧史公建学今时扰棼
我公继作史既有祠公宜并之后有述者视此歌诗斯
文有天永言无替辅我元皇千秋万岁
平乐府学记 常 挺
广右岭南重镇概管十六州平乐古昭州后升为府其
卷二十六 第 31a 页 WYG1466-0101c.png

甲于诸郡故家馀俗犹有存者府学去城可二里许居
考槃涧之西国初燹于兵火前至元己卯郡监刘怀远
知州孙武德经营创始岁次壬午武德之子梦得再知
州事力加修理规模愈益宏壮然官政有通塞或兴或
废其可称述者盖无几至正二十有三年平章荣禄公
总制军旅开署省事其明年以昭郡重地控制梧贺选
本省理问官拓跋元善摄郡监义兵万户劝农防禦事
卷二十六 第 31b 页 WYG1466-0101d.png

帅下早夜以思寝食弗遑发号施令与民更始威惠兼
施宽猛得宜自郡城达于四境吏民为之改观朔望视
学见其上漏旁穿震风凌雨日益倾圯喟然叹曰兴崇
学校守令责也予敢不夙夜祗惧恪勤厥职鼎建祠庙
以奉祀事郡博士赵显祖文学椽尹龙协力赞成之乃
考覈学租之没于某者得粟一百九十八石民儒户之
义助者一十锭公与学官各捐已俸共得数千缗选匠
卷二十六 第 32a 页 WYG1466-0102a.png

殿旧殿湫隘不足以奉几筵则扩而充之应门西庑讲
堂斋馆焕然一新材木之良工匠之巧规矩准绳深广
如法川流山峙前拱后揖圣容穆穆侑坐肃然祭祀以
时洋洋如在春夏诗书之教朝夕弦诵之声使民沐浴
于膏泽被服先王之道元善可谓知为政之本矣恭惟
我国家列圣相承渐民以仁摩民以义孝弟忠信礼义
廉耻承平且百年士大夫以名节相尚变故以来仗节
卷二十六 第 32b 页 WYG1466-0102b.png

匹妇与析圭儋爵之君子同一贞节不为利回不为威
屈皎然如日星之光耀国家仁厚之泽于此可见天理
之在人心有非强暴所可夺者学校有功于世道岂小
补哉昔卫文公当春秋时敷教劝学国以富强为时贤
诸侯汉文翁守蜀郡率民子弟教以经术蜀文之盛自
文翁始元善监是郡不期年而政化大行吏畏其威民
怀其德庠序之兴明伦育俊秀化民成俗有古君子风
卷二十六 第 33a 页 WYG1466-0102c.png

策小事书之于简作而不记后嗣何观建学大事也不
可以不书郡监元善先世西夏拓跋氏龙川公侄前世
显官由京秩出监象州再升省理问官正直廉敏材略
过人当为时名公卿子春旧居省幕府相知为甚详以
其言信而有徵谨具其颠末而刻诸石是役也湖广省
宣使权平乐县令念永府判梁仓赤何功应提控按牍
谭绍祖主簿勾龙缘保监工千户于德元府吏范宗杰
卷二十六 第 33b 页 WYG1466-0102d.png

粤西文载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