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1466-001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粤西文载卷二十三

  桂林府通判汪森编

  记(城郭公署)

  河池州千户所记     (明)唐 耕

  皇明统一寰宇天地清宁薄海内外罔不臣服惟兹庆
远实古宜州为广右西南徼昔称荒服密迩溪峒其属
邑河池山川岩崄林木深阻民夷杂居在昔号为难治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1466-0019b.png
自归职方民始向化国朝绥怀远人爰设守禦千户所
以镇其地凡民干有司而罹于法者贳其罪俾戍守之
由是民夷奠安老倪嬉嬉各安耕凿以乐太平然五岭
之南风气与中土殊历岁之间疫疠时作率以为常人
多物故而河池所治尤甚是以常岁阅练补卒蒐乘仅
存十二永乐改元朝廷大新政教念天下之广生齿之
繁虑民物或有未遂安堵特命内臣偕近臣奉敕巡抚
宇县凡军民利病悉听以闻于是广之河池所治风土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1466-0020a.png
硗薄间岁多疫人不宁处庆远封内有曰德胜者距河
池数里许其地水甘土厚草木丰畅民居乂安视河池
旧址为佳胜乃诏迁守禦千户所于兹焉于是相度基
址揣视厚薄畚筑板干麇至云集量工涓日不愆于素
城完自始作至讫工民不知劳诚盛事也宜书石以垂
示将来夫庆远实广西遐徼去京师极远民之休风若
未达天听也蕞尔之邑宜不上烦宸虑也钦惟圣天子
在上明见万里无间远迩一视同仁凡边远镇戍必择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1466-0020b.png
乐土以求安之其深仁厚泽广被遐陬至博矣哉后之
莅官兹土兴兵牧民者当上体朝廷爱民之心克忠克
勤以图补报惟公惟廉力行善政以恤军民是所望于
将来也

  重修按察司公署记     陈 辉

  皇明混一海宇既立藩阃以统领制驭矣尤必设风纪
之司以纲维之所以崇治本洁政源也去其岭南道肃
改旧额为广西按察司又所以除旧更新作兴而振起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1466-0020c.png
之也司在城西北实宝积山之阳以旧桂林驿之地为
之其经营创始之由莫得而详是司前为堂三间中高
二十尺中广一十六尺旁各十二尺深比广倍之名曰
风纪左右翼以两署为宾幕治事之所广狭比堂半之
堂之后又有鉴衡堂与前堂之外东西两廊相向各十
五楹为司房历岁久梁栋斯蚀每一序坐毁瓦败土交
于前历春夏时淫雨经旬几案如洗莫能判署兼且狭
隘蔽塞而无以舒发精神官于是者往往因循不以时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1466-0020d.png
葺诚可慨叹正统己未冬宪使金华章公聪以名进士
由内台侍御出掌宪纪下车期年而宪度张威政洽乃
相谓曰夫设官分职必有治所以为民则今废坏若是
将何以耸民瞻仰一视听哉我仪图之乃涓己俸乃发
公帑凡百经营之费日积月累罔不先备辛酉之岁嘉
平月朔公喜与寅僚曰事可兴矣欲新斯宇当治其后
于是撤鉴衡而立之广与旁比前各增尺者四中高增
尺者九堂后又营明远一亭踰月告成高明爽垲视昔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1466-0021a.png
有加名曰中立公复曰此可暂署公事不如是则未可
图也于是复积如初迨至癸亥秋八月复撤前堂而新
之广狭高深俱与后称幕僚每署比旧加寻两廊司房
各退十武而立官第堂垂吏廨栉比架阁有藏犴狱有
备中道傍径井焉界辨宏敞壮丽丹碧照耀焕然一新
诚百司之仪表一道之伟观然其所以不烦而甚易经
始而勿亟者盖费出于公役出于佣而民不知劳故也
相其事者宪副会稽胡公智佥宪四明黄公润玉东鲁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1466-0021b.png
隆公英武清窦公和董其役者经历陈寔知事陈善从
照磨浦渊讫工于是年之十二月落成之日黄公飏言
曰古之营建修复皆有文以纪岁月矧治前人之所未
治宪使公之用心其可后乎宜为记辉也沗备宪员固
不以芜陋辞窃惟士之任也皇皇焉于所当务者日计
不暇矧望于修建之事分其心哉今宪使公进而席思
善其政退而食思服其事其用心固有大过人者观一
事则远且大者从可知焉幸目其盛用敢记其颠末如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1466-0021c.png
此云(后成化己已重修公署孔镛有记不录)

  重建庆远卫城楼关堡记   章 纶

  庆远府古宜州在广西极边为蛮贼渊薮前代筑城有
千户所守禦在我太祖高皇帝有天下以来洪武二十
九年始设庆远卫以旧基狭隘不足处民众又徙城东
空地增广之城上止筑雉堞南方多霪霖积涝岁久寝
至颓圯前数十年间守郡者漫不加意永乐甲申庆远
指挥使彭举始建置城楼沿城作串楼诛茅覆之仅足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1466-0021d.png
蔽风雨然随修随坏非经久远后间有能葺补之者亦
不过循旧塞责耳非所以威远人壮观瞻保民命也天
顺壬午监察御史天台周君一清以简命夺情来守是
邦下车之初天旱而民饥群盗四发百姓皇皇如自膏
火中出襁负来归君首发仓赈之民食始足爰募壮士
立民款协官军抚捕之贼亦渐却时中外大臣之出镇
广西者闻贤劳之誉乃檄君兼掌庆远卫兵事凡军中
机宜君得可否之由是君于子民平贼之暇顾兹城六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1466-0022a.png
门惟镇宁门楼一新搆他如武定拱宸泰和永安安远
五门其楼皆已倾废及关堡亦无警备非保治良图也
谋之指挥使苗实佥事郭振宗辈皆作而贺曰愿侯亟
图之宜人之幸也君遂与苗郭协心悉力召工度材百
艺咸集各门城楼与沿城串楼皆易材一新之覆以陶
瓦翼三檐为城楼飞甍画栋作郡伟观串楼高广踰旧
下可容列骑为间一千有奇为费几千百缗迤永安楼
而东环厢民之居凿石筑圆城围绕之为东关题名曰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1466-0022b.png
迎恩而武定镇宁二楼之南定远楼之西又各为关三
关之外皆深沟广壕以堑之惟北楼则限于江而不设
关焉各关楼垣其规制固皆翼然整饬而东关尤为宏
壮华美者盖以地平坦受敌而恩来自天与夫教阅士
马达官贵人使客商货往返旁午皆于是焉出入故也
去城近而二三远至十馀舍如大曹古邑坪劳马驷鹩
嵓镇夷大湾金城鬼嵓都铭洪沙大山凡一十二处密
近蛮峒或为贼出要冲则各立关堡其崇垣深沟一如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1466-0022c.png
城关令居民士相兼戍守之以通往来护耕作费皆出
于君之设法措置毫发敛不及民故民不知劳焉自经
始至休工凡七易寒暑噫君为民之切立法之详如此
由是民心德君之深远近归附贼始敛迹寻亦向化出
降境内恬然成化纪元冬王师讨峡贼而提督军务都
御史姑苏韩公雍亦知君之名驿召至帐下问计甚器
之未几大功报捷即以君之勋能闻于朝升正三品赐
以䌽币仍旧掌庆远兵民事君益竭忠乃事军民思君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1466-0022d.png
休养生息之恩恐其久而或泯乃介户部员外郎罗缙
请余言以传不朽于戏先民尝言天下太平方千里之
内生植齿类刺史能存亡休戚之天下多盗千里之内
能保黎庶攘患难在刺史尔刺史若无文武材略若不
明惠正直则一州生类皆受其害予尝闻其说未见其
人今观周君之治庆远则然夫今之守郡古之刺史也
君以名进士为御史为郡守文献武略廉节惠政炳炳
在人耳目所谓文武材略明惠正直皆君所素有而固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1466-0023a.png
城池保黎庶攘患难则君之馀事也如君之德之材之
量使之居密近地藩屏四方为国干城寄天下之安危
庶几尽君之材也修一城立一堡何足以概君之能哉
姑用书之以慰宜山之人异时甘棠之思且以伺史氏
采之以作循良传焉(前正统五年重建鼓楼正厅廨宇知府杨禧有记不录)

  开设总督府记       韩 雍

  两广百粤地自秦置郡县以来蛮夷叛乱代不能无置
将分阃不常所治而总府之名未有本朝洪武初太祖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1466-0023b.png
高皇帝疆理天下设官分职两广分置都布按三司统
治之永乐中广西置镇守内臣总兵武臣景泰天顺间
广东置如广西然各守一方不相统制而两广总府之
名未有自是以后军务鱼用文臣或总督或提督赞理
或兼巡抚或不兼或又专巡抚不加督理而总督两广
军务兼理巡抚之名亦不多有成化改元初圣天子轸
念两广生民久罹贼害累征未能平乃命将出师以太
监陈公瑄监督军务雍赞理来问叛夷之罪师至广前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1466-0023c.png
巡抚皆改任去雍遂兼焉明年贼平班师诏留太监陈
公镇守广东以雍提督两广军务仍兼巡抚久之雍以
地广不克独遍历上章得请两广各添置都御史巡抚
雍专提督五年春雍以忧制归是冬巡按广东监察御
史龚晟广东按察司佥事陶鲁林锦交章言于朝以为
两广事不协一残贼日炽须复得大臣提督兼巡抚斯
济上嘉其言下廷臣议兵部尚书白公宗玉集议规画
举雍对上可之以太监陈公总镇两广起复雍进今官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1466-0023d.png
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雍固辞弗获始就任未几复
以平江伯陈公锐挂征蛮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两广
同开总府于梧便宜行事两广副将以下俱听节制前
广西镇守太监两广总兵巡抚皆裁去又以少监黄公
沁暨署都督佥事夏正充副总兵镇守广西都督佥事
冯升充游击将军都指挥杨广夏鉴张寿充参将分守
诸路而地方大计则悉取决于总府皆宸断也维梧州
介乎两广之中水陆相通道里适均群山环拱三江汇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1466-0024a.png
流岭南形胜无可比拟总府之基其山自桂岭而来至
梧城中尽而复起巍然突出状如磐石登临远眺一目
千里閟晦千万年而一旦显于今日岂非天造地设有
所待而然与洪惟我国家列圣相承一以道德仁义为
治今天子缵承丕绪益迈前烈数载之间四征不庭罔
不宾服大显神谟命官开府于兹合天心光祖德超越
秦汉以下因循苟简之陋而成万世之良图自兹以往
出令一而保境同以我堂堂仁义之师坐镇于中四顾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1466-0024b.png
蛮夷残孽向背而抚治之彼将日益循化理变恶习相
安耕凿以齐吾民而凡覆载之间有生之众声教所及
将益无远弗归唐虞三代雍熙泰和之治不于斯见乎
虽然圣天子宠异臣下而付托至重其责望固在于此
臣子感激图报称当何如哉书曰惟事事乃其有备诗
曰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孔子曰节用而爱人雍辈皆当
勉焉府之正堂五楹题曰总制百粤之堂后作亭曰同
心门三楹左右厢房各五楹经始于六年四月二十六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1466-0024c.png
日落成于七年五月十八日既成太监总兵徵予记太
监字德新镇静有谋屡立战功总兵字志坚韬略家传
卓有将才皆重一时而雍得预其间始开府抑何幸与
谨记(府内太监建静庵雍又有记不录)

  重修梧州府城记      方 玭

  广东西二江之外重山叠谷皆蛮窟也梧城扼其冲寇
不得于此不敢横溃四出癸卯已未之祸此城先陷而
后南东西千里之地民畜几空寇之设计亦巧矣先示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1466-0024d.png
必攻之势又佯为不克以归吾以飞楼四望寂无所见
慰藉醉饱酣寐达旦彼乃梯东北以入盖城东北据山
为高外且不濠超越登之无难则增之以益高凿之而
成深岂小小之系哉成化乙酉秋都御史韩公督兵南
征十五战皆大胜之而后直攻蛮之大巢窟所谓断藤
峡者旬日而平既而班师振旅诏巡抚两广公乃劳来
苏息勤劝农桑兴起学校养老兴贤百姓安居牛羊布
野而后下令凡州府县之未城者必以时筑坏必治卑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1466-0025a.png
必增必设串楼覆之夙夜之可舍风雪可行也必于睥
睨间设门开闭开可以射闭可以守也必于城外设栅
栅内开濠濠之内树铁蒺藜跳不能越步不能来也踰
年梧州增城浚濠以铁力为根一万三千有奇栅其外
又作五门瓮城作串楼角楼五百六十馀间于城上役
方竟公以外艰归圣天子亦亟进公为右都御史总督
两广军务兼理巡抚而前后增城至一丈深其濠至三
丈引泉周流不可涉而复缭以重垣其险固莫加矣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1466-0025b.png
  察院记          胡拱宸

  察院在桂林府儒学之东自来巡抚都御史寓焉而巡
按监察御史则寓诸桂林道领是道者又寓诸别署天
顺七年新城袁公纯得副总兵旧廨于宁远门右葺而
居之地逼西江旱甚亦润环步直百馀耳及肩墙外周
匝廛肆东南隅城闉在焉室如盖敧路如磬折南其门
而东其厅是非台宪所宜居也侍御方公佑至当圣天
子改元之年既迁贡院欲及于兹会从征荔江藤峡之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1466-0025c.png
贼不果越四年今淮安苏公庆以凝重之德通敏之才
下车无何兼视四境禾麦倍收警谍希闻乃相所宜居
莫如军需库之故址遂迁焉公之意盖以御史朝廷耳
目也必所造者高明斯不沦于卑污必所处者深远斯
不局于浅近必所务者简静斯不杂于喧嚣必所履者
正直斯不惑于邪曲以视则明以听则聪而于是官庶
乎其举矣此固系于其人之身而居何与焉虽然凡人
之身失所居则失所养失所养则元气不充百体不仁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1466-0025d.png
匪直耳无闻目无见而已况是官耶孟子曰居移气养
移体大哉居乎为是故也岂观美燕乐之图哉所以挽
卑污而极乎高明也所以去浅近而入乎深远也所以
离喧嚣而安乎简静也所以远邪曲而遵乎正直也养
吾人之气体在是广朝廷之聪明在是所系不亦大乎
拱宸闻而伟之又为之记曰察院在今学之西北背癸
面丁所以丈计南北二十有七东西南北之一屋以间
计大小四十材因旧葺不堪者易之力自公使专攻者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1466-0026a.png
赡之钱以贯计八十米以石计六十经始于成化五年
十有二月二日明年二月十日落成赞其成者左布政
钱君奂按察使袁君凯左参政袁君恺右参政周君铎
副使周君璹吴君绰右参驾冯君思维佥事黄君晖何
君汉宗叶君琪都指挥使邢君斌都指挥佥事李君敬
董其事者通判沈纲镇抚吕翱照磨文魁县丞蒲璧百
户翟贤许礼云

  开广上林县城垣记     彭景忠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1466-0026b.png
  上林为古澄州𨽻郁林郡至宋始改为邑系于宾而统
于柳城郭悉未有也国初洪武间惟土其垣立屯田所
几一祀为贼所破后讨平之复为邑景泰间因邑民之
请虽命筑城议以军守然周围惟三百馀丈仅容县治
儒学军堡居民不满十室年来盗贼警发或争附城郭
隘莫能容成化壬辰岁于是白诸总镇太监陈公都察
院右都御史韩公总督侯陈公乃令有司各积石以待
命岑公瑛来筑是邑公乃审度其地势顺其民情内筑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1466-0026c.png
以城外环以池肇工于壬辰春三月望吉落成于六月
十七日民之趋事赴工咸若子来工讫又争往伐石纪
岁月非刑驱势迫之也于是参将张公筹左参政袁公
恺佥事何公汉宗皆谓余宜为记夫国以民为本城以
固为安城安则民安民安则国无不治洪惟我朝承平
既久声教四讫民已安矣而九重之心安不忘危独惓
惓于民之痒疴疾病未易知也兵之悍勇骄怯未易齐
也夷情之反覆变诈未易化也方伯连帅旬宣按察之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1466-0026d.png
未至捍禦征守之不经抚绥怀来之失度故特命近侍
勋爵大臣以统理之所以大臣始终一心慎重厥职靡
不以固国安民为务岑公今克勤斯邑高垒深池因妥
吾民于衽席之上不惟能以朝廷为心而又能以大臣
之心为心矣为人臣者何以加于此哉

  桂林分巡道记       吴 玉

  皇明御极稽古建官内设都察院及十三道所以掌天
下之刑狱纠察百司激扬庶职谓之内台都宪出镇则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1466-0027a.png
称巡抚御史出治则称巡按各有行台察院居之外设
提刑按察司司置四道所以掌一省之刑狱纠察激扬
所部之百司庶职谓之外台宪使居之总司握三品篆
统理庶狱宪副佥各绾道章方分岁代所在有分司居
焉内外相承体统不紊朝廷倚之而尊严官司由之而
振肃黎庶赖之而康乂其职不亦重乎广西旧有分司
僻近南城岁久倾圯布政司库地一所去按察司仅百
武前宪长江公元勋举而易之两司俱便本司所易库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1466-0027b.png
地亢爽面阳方拟创建分司维时边境欠宁遂寝其事
因循几二十载于兹矣成化癸卯姑苏林公衔天子命
自御史台出宪副政适值宪长孔公韶文有朝觐之行
代总司事未几叹曰凡按察司俱有分司此独未脩实
为缺典政暇往视故地病其前狭后敝有碍经营乃厚
值市民居广三十六尺深倍之通并前基均齐方正于
是卜云协吉民罔闻知料措于官工集于募又谋于分
道宪副谢公时荣佥宪萧公承表以助不及前建正堂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1466-0027c.png
后竖燕寝各五楹高广若干尺左右翼以厢房亦各五
间仪门前门各三间庖井垣墉以次落成栋宇峥嵘丹
雘辉映创始于成化甲辰春正月毕工于次年冬十月
谓予沗职教事宜有言以记颠末予惟分司之作非是
壮丽以耸民之观瞻正欲绳纠吏治采访民风抚训善
良千里无骇车之马芟除强暴三江绝漏网之鱼必如
古人之讯狱至部平民洗冤先声入境奸吏解印庶乎
起居是堂俯仰无愧不然憩甘棠之荫亦可以听讼何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1466-0027d.png
必厦屋渠渠也褰輶车之帷亦可以问俗奚必公府潭
潭也至若分司之成又贵同事者相与守之但官无宁
居人各异尚敏于干办者席不暇煖突不暇黔或假手
以理他务安于恬静者视官传舍倒置而弗治当如古
人之必葺墙屋去如始至缮治廨舍克著能声庶乎爰
居爰处愈久愈新不然卫公子荆云虽完美谁为禁毁
瓦画墁之手杜子美云虽见突兀人将兴颓墙败屋之
嗟公名符字朝信持身清谨莅职贤劳振肃纪纲修举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1466-0028a.png
废坠此特美政之一端也他美尚富吁居此者期尽当
然之职继此者无隳已然之功是则竖碑刻词之深意
也予喜公卓有成绩故首述两台并峙之重而交致望
于后之君子云

  重修桂林府治记      伍 芳


  桂林为广西会省当三司之冲南江十一郡之冠群山
拱抱江流环绕盖岭南第一胜处自秦置郡以来公署
在独秀山下汉晋隋唐迄宋元虽郡名更新不常而故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1466-0028b.png
址犹存迨我皇明以府治改为靖江府洪武十四年去
静江路而以桂林名郡迁府治于布政司西街谯楼之
北宋刺史程公植八桂于旧府而所设八桂堂亦废惟
李彦弼记存旧志尚可考也新建府基杂市军民之地
未免低洼狭隘殊为非称宣德初再为脩建逮今五十
馀年岁久不治腐者欲折攲者欲仆前守因循习故莫
之能振成化十八年刘公次伟始营修之前后堂仅立
未克就绪而致仕去又二年郧阳罗公用诚奉圣天子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1466-0028c.png
简命来守桂林视篆以来廉能公正节浮汰冗得古良
二千石之风惟公署倾圯非所以威远人竦瞻视也公
欲修之度其工费不赀于是白之巡抚都宪宋公得本
府所积帑钱二百贯乃择日鸠工集材易腐为新撤朽
为坚前后堂仪门及甬道基俱增土筑高三尺其经历
司照磨所亦为新之视其旧址各高二尺而六房视二
厅事稍杀一尺焉东西翼两阶之旁更植桂十株而扁
其后堂为八桂盖以应前代所名八桂也经始于成化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1466-0028d.png
二十一年冬十一月落成于明年夏五月费出于官工
出于佣故为是大费与大劳而人莫或以为费与劳也
一日太守偕僚佐过予属文记之予以不文辞不获因
而告之曰守令以六事为职尽六事之外而致力于所
先务则又守令之能事也故古之闻钟鼓分明者则知
守令得人而况公署尤发号施令之所乎苟于政事之
所甘于卑隘而不知治则不必求其政事之能与否而
其人之贤与不肖亦从可知矣罗公心无私累处官事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1466-0029a.png
如其家事故在官未盈一考而百责攸举人不知劳非
官令之得人能是乎是役也赞之者同知西蜀何公尧
通判岳州杨公纲推官增城覃公渭云(前宣德六年建府治后堂欧克
常有记不录)

  永安州治记        商 辂

  永安古蒙州地也蒙州旧治去立山县西南五十步其
地有蒙山蒙江州之得名以此年代久远兴废莫详考
之地志唐武德间始有立山县𨽻乐州乐州即今平乐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1466-0029b.png
府则蒙州在唐时已废或并为立山县未可知至国朝
洪武乙丑邑民陷于草寇尸损过半知县李昂奏革县
治为古眉巡司𨽻平乐县立山之废又经百年各处猺
獞乐其土地閒旷自相屯聚窃弄刀兵肆行劫掠居民
违远官府失所倚仗反流移他境守土之臣间提兵深
入杀戮未几而凶犷愈炽卒未有思所以建置安辑之
者成化丙申朝廷特命巡抚甘肃副都御史朱英总督
两广军务兼理巡抚下车之初边务方殷而平乐府江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1466-0029c.png
之警尤急乃悉发桂林之官军顺流而下会命总府诸
军授以方略分阃剋期进次荔浦破贼险隘贼畏威敛
踪寻遂班师因谋诸总镇同事者曰自古为治贵威爱
兼行劝惩并举彼猺獞亦人耳贪生恶死未必不同此
心矧今圣天子明德慎罚玺书屡下未尝不以抚绥为
言吾侪受此重寄曾不此是议而惟终岁勤兵以事征
讨无乃非朝廷意乎众皆曰然于是推诚备榜谕以两
广先此致寇之由与今所以弭盗之方慎简司府贤而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1466-0029d.png
有为人所信服者遍行招徕期在同心同德感格凶顽
复为良善未旬月间梧州平乐等处抚安编籍各有成
效立山猺老李恭注闻风知感首遣子扶宝等率众诣
军门纳款为编氓乞复州县永为保障都宪具招抚之
由以闻上深嘉叹顾谓侍臣曰都御史言是四方万里
之民皆朕赤子与其征𠞰以为功孰若怀柔以为德即
日降敕奖谕许便宜从事都宪悯立山之民首先悔悟
兼以其地深广西阻大山实广右之腹心猺獞之窟穴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1466-0030a.png
复立州县以统摄之斯经久计也遂偕总镇太监顾恒
总兵平乡伯陈政副总兵都督佥事白玉巡按御史刘
乔暨三司议委副使范镛参议谢绶都指挥王辅躬诣
立山以建州之意验厥人情土俗咸报曰宜遂举桂林
府推官闵鲁为知州土民李扶宝为吏目合词上请优
诏许可名其州曰永安于是范镛谢绶王辅率郡卫执
事同知周尚文罗表指挥韩铎王勋等即其地披荆棘
除草莱筑城凿池周八百九十步敞其门三包以砖石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1466-0030b.png
中建州衙正衙之旁为幕署为库藏前为六房为重门
次儒学有明伦堂有大成殿有斋有庑又次城隍庙庙
之后为仓廒左分司右军堡以至城垣街巷井井有叙
分工兴作庶民子来于时镇守少监王举巡按御史谢
周蕃继至右布政使沈敬适来暨按察使张黼右参
政袁恺等遂相与董其成焉始事于成化丁酉夏五月
至明年四月讫工镛等复以各民丁粮通第高下编为
里甲以次应役又择其俊秀子弟入学延师训迪文教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1466-0030c.png
聿兴人心知劝落成之日众口啧啧称叹谓百年梗化
之夷弗事干戈一旦入于版图转殊音变异服奔走承
顺与齐民等于此知圣明之恩都宪之功大矣伟矣不
有记载曷示后来于是沈敬范镛谢绶暨佥事吴玉等
具建置颠末走书求记昔有虞之时徂征有苗三旬而
犹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至諴感神矧
兹有苗禹遂振旅而还厥后苗民卒来格于帝舜文德
诞敷之日我皇上继天保民专务德化而于统御远夷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1466-0030d.png
率先抚后捕是即帝王遗意也都宪仰体圣心首建大
策弛兵威而布诚信安反侧而奠边陲将见远迩向风
争先归顺两广军民自是可以安枕矣若都宪者庶几
无负付托之重者哉而其建州设学编户定籍筹画综
理之劳范谢诸贤实任之是皆可书者也予故为之记
以复以为来者之劝云(陈宪章又有记不录)

  河池州治记        冯 俊

  河池县本唐羁縻智州地宋始置县𨽻宜州以富力县
卷二十三 第 24a 页 WYG1466-0031a.png
省入大观初即县治庭州改县曰怀德寻废州复改河
池县仍𨽻宜州元因之国朝又省三旺州入焉改宜州
为庆远府民风犷戾叛服不常凡吏于此者以地险民
夷事惮难为往往先怀去志故廨宇之设苟简僻陋且
屡经迁徙靡有定处洪武四年知县贾爟于怀德县创
建永乐八年知县钟道生迁于村林天顺六年知县罗
珍又迁于屏风山皆如村落然仅避乱而已殊非县治
规模百馀年来虽沐列圣重熙累洽之化民犹未若攻
卷二十三 第 24b 页 WYG1466-0031b.png
劫斗暴时或有之成化十一年夏太守丰城孙公下车
之始询知其故亟与守备连帅诸公谋欲以县治复迁
于要害地为经久控治之所使长民者共体皇上德意
用施政教以丕变其风未果成化十三年冬广东归善
陈侯琳来知县事诣府受约束公知侯有为即以其志
语之侯唯唯而去及视篆首访前人积习弊政与凡可
以利民者悉罢行之由是民知侯可倚皆翕然服从侯
亦知民可使益既厥心因举公之志与典史湘南郭君
卷二十三 第 25a 页 WYG1466-0031c.png
逊议合偕往相度州旧址堪为县治即日迁于彼以次
第建为廨宇而一新之乃节用以制货财乘时以就工
役伐木陶瓦恢拓旧制载经载理公亦因公暇偕连帅
公临县大为规画就中是劝是劳故吏忘其私工忘其
勤不期年而成凡为正厅幕厅六房库房仪门谯楼及
居室总若干楹其藩臬分司公馆社学亦各择向背所
宜建而新之堂室门牖举以法皆宏敞爽垲宛然一中
州县治社学则群子弟之俊秀者延师教之而躬临劝
卷二十三 第 25b 页 WYG1466-0031d.png
励侯间来谒请记予惟守令皆亲民职而令尤亲民之
安否系焉天下之治起于郡县而郡县所以治本乎民
生安民生所以安必郡得贤守县得贤令体统相承共
施政教而后实效可臻此朝廷于守令之选必严必慎
而不轻畀良有以也今河池之民何幸得陈侯之贤而
为令陈侯亦何幸得孙公之贤而为守能协心协谋以
兴复百馀年已废制度且得连帅公周旋赞襄于其间
故事成之速有如此者既控制得所可施善政使民养
卷二十三 第 26a 页 WYG1466-0032a.png
其生又有学以施善教使民复其性盖上有以流乎下
下有以承乎上一惟以政教为念是皆达大体而知所
先务者也其民虽夷然而此心此理未始不同乎人侯
能体贤守仁民之心既不以夷待之始小试一二禁令
合乎其心辄已服从今于此政教果能诚心行之始终
不怠后必感发兴起亦不以夷自待而益相率化服卖
剑买牛卖刀买犊耕田凿井以享夫仰事俯育之乐无
复攻劫斗暴之态犷戾之风变为礼义纯良夫然后民
卷二十三 第 26b 页 WYG1466-0032b.png
生举安于田里而县无不治矣先儒有言天下无不可
化之人人亦无不可为之事以今观之益信故乐为之


  永福县新城记       姜 洪

  桂林古夷徼荒陬秦汉始开拓梁始建州唐武德初又
建永福县属于桂林县据凤凰山麓旧无城郭四周皆
深山穷林丛薄蔽翳嵓石荦确猺獞窟居其中后稍出
与民杂居弘治五年壬子桂之属邑曰古田又为獞贼
卷二十三 第 27a 页 WYG1466-0032c.png
所据地近永福常虞贼至民无宁居之心六年癸丑县
之僚吏耆耄请于巡抚督御史闵公圭巡按御史祁公
司员欲筑城卫民皆曰可经费不及者许取给于司府
公帑役夫不及者许取计于灵川义宁兴役于是年冬
然土薄而礓累筑累崩九年丙辰广州罗子房来知县
事公廉不欺处官如家见城久弗成复请于巡按御史
丘公天祐张公烜左方伯舒公清右参政武公清继发
官帑役夫工匠皆以百计用钱僦之伐木坠于江流至
卷二十三 第 27b 页 WYG1466-0032d.png
邑门陶土以埴亦在城侧力省而功倍至十一年戊午
秋告毕城以高计者三寻有咫地以袤计者三里有奇
甓以个计者五百七十有三万工以日计者二百六十
有八万乃辟四门建楼于上然城中居民不满百皆茇
舍筚户公宇惟一所亦湫隘弗爽垲去县四十里有驿
曰兰麻实当柳庆邕浔之冲使人行旅告至告去者皆
授馆望憩于驿近亦因贼出没居民皆迁惟驿岿然独
存公宇皆腐朽毁折门墙亦倾圯至者无所归十三年
卷二十三 第 28a 页 WYG1466-0033a.png
庚申御史袁公佐巡抚至永福欲别建御史行台及修
缮兰麻驿恐民力殚耗檄府助白金二百两又见医学
训科章璟有精力干济专命董其役乃于西城择隙地
数亩建察院堂室奥序门垣庖湢共若干楹兰麻使馆
储峙亦皆有所缭以周垣启以二门府帑所出不给子
房捐俸资以继之守备都司麻公林出军夫以助之不
数月二处功皆告成然后永福居者行者皆无恐易曰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则天下郡邑皆设城以居制也昔
卷二十三 第 28b 页 WYG1466-0033b.png
楚惧吴侵令尹子囊却城郢以备之春秋讥其不能脩
政以自强而城郢示弱永福自唐宋以来不筑城而民
亦奠居意者当时节度经略宣抚之人如裴公行立余
公靖张公栻章公伯龙皆有抚驭之才而贼不敢为民
害无庸城也我朝惟都御史韩公雍有文武才略成化
元年乙酉统领大师一搜原剔薮自桂及浔俘馘略尽
二十馀年岭南肃清自后蛮又生聚日繁势复猖獗时
出抄掠为害乃筑城以备之亦子囊城郢计也呜呼四
卷二十三 第 29a 页 WYG1466-0033c.png
方多垒卿大夫之辱敢为后之官斯土而受重寄者告


  修怀集县记        李 瀚

  弘治癸丑秋瀚来掌怀学教睹庙宇倾颓几成废址往
县治观其厅堂亦与学类吁嗟叹息久之有近郭父老
来谒者询其由父老愀然曰吾邑僻处山峒不经当道
其凡百廨宇因循废坏久矣每来宰邑者生员曰儒学
当修彼曰不忍劳吾民也耆民曰城池当修彼亦曰不
卷二十三 第 29b 页 WYG1466-0033d.png
忍劳吾民也吏胥曰县治当修彼又曰不忍劳吾民也
宁支攲补漏卤莽度日惟外假爱民之言内营贿利之
私凡所为皆剥肤椎髓民不堪命公私罄然扫地赤车
有甚于修废者也可忍言哉是岁冬顺邑区君来尹兹
邑下车之初询其害之尤者父老举曰猺獞交横为害
奸民颠倒兴词前宰邑者蔽于听理之私困于抚招之
难吾民殆不聊生徯后来苏之望久矣君闻言不遑暇
食爰亲至其巢穴开诚招谕狐噬狼贪之徒一旦皆幡
卷二十三 第 30a 页 WYG1466-0034a.png
然驯服各立牌甲咸安生业如铜钟如下帅者可万馀
计既又严禁奸之条举劝桑之典不踰旬月政通人和
教行讼息乃曰学校风化之源城池捍禦之具其废圯
可坐视耶且材料土产工力借民非有伤而害之也由
是大兴修举百废咸成庙宇尊严金汤足恃又以县治
为一邑之观可忍视其圯哉故隘者辟之圯者修之如
鼓楼如仓廒如申明之亭如吏胥之舍皆重建之治之
后圃地势低污风气不完又高其基架层楼其上名曰
卷二十三 第 30b 页 WYG1466-0034b.png
耸云用以镇接山势凡百廨舍或建或修罔有不称惠
不见费劳不见怨吏畏其明民怀其德视曩之所不忍
劳民而反致鸡犬不宁民失其业者大不侔矣君名昌
字世昌顺德人起家乡贡进士

  重修宾州治记       黎 暹

  善为政者必有以宁其居常若有弗忍舍者爱其民者
也居而饬之必完而固将以贻后之人俾得嗣其政爱
其民之深者也宾州界邕横浔贵田思之间夷獞杂居
卷二十三 第 31a 页 WYG1466-0034c.png
难化而易叛西广岁恒用兵取道于此驻师于此文武
方面备兵分阃于此自是地益重政益烦供亿益苦仕
其地者未至而疑惧既至而思去不然则亦汲汲然营
其私计苟遂则委而行故视廨宇若传舍颓折倾坏委
之不遑其于州民之情曾稍相维系哉弘治辛酉岁象
州同知新会陈君经纶摄州事得赃罚银若干申请兴
修未遂而去适顺德梁君克龙自平乐令擢知是州制
动以静御烦以简湿犀燃而庖牛解州以无事乃分命
卷二十三 第 31b 页 WYG1466-0034d.png
市木石水浮陆运不约而集而锯者斧者削者凿者涂
塈者黝垩者向应就事工有直故精役有佣故勤吏有
令故不欺自壬戌秋八月肇工至冬十二月正堂仪门
咸以完报又辟地增建后堂穿堂而大门丽谯皆以次
落成鸟革翚飞山耸林立州人惊骇以为天坠而地出
乎何昔废之久而今成之速也耆民谢赞谭贵不远数
千里走书徵余记予于是可以考君之政矣闻栋宇之
轮奂知其民俗之必新也闻门闼之宏豁知民隐之必
卷二十三 第 32a 页 WYG1466-0035a.png
达也闻其基铲高而益下知其必锄富而填贫也闻其
材舍曲而用直知其必任正而去邪也夫甘棠一常木
耳召伯一憩之而善政出焉遂至今咏歌之不忘矧是
州堂宇君自作之又久居之而善政之行不倦焉异时
遗爱在人可胜言哉此固君之志州人之望亦予之所
愿也是为记

  重修临桂县治记      包 裕

  邑治在郡城南本汉始安县属零陵吴分置始安郡唐
卷二十三 第 32b 页 WYG1466-0035b.png
析置福禄县贞观初因附郭桂州总管府故更名临桂
宋以慕化县省入国朝因之编户一百二十有九里民
讼简直习俗醇古其山拔水清士多秀美如经术登科
膴仕代不乏人气候与江浙类衣冠与中州同蔚然为
省会一望邑也县之厅堂廨宇历代废修不一图志无
传莫知所自天顺丁丑知县南海吴侯让以进士宰是
邑具见倾圯因陋就简重加修缮迄今又五十馀年矣
正德已巳四月正厅年深时因风雨倒废听政者不免
卷二十三 第 33a 页 WYG1466-0035c.png
露居甚可慨也夫正德辛未三月县丞曾侯视篆顾瞻
者久之叹曰地方百里政令所出教化所关废敝既尔
将何以肃人心而耸士庶之观瞻乃请于巡抚藩臬诸
上司以兴废举坠为已任鸠工庀材垫筑林峙畚锸云
兴首起正堂三间上搆捲篷以为听政之处后堂三间
中搆过道以为燕息之所前筑月台中砌甬路树戒石
亭以昭鉴戒立日晷图以定时刻鼎建仪门五间大门
六间与知县正衙前后厅厢敧者植之洼者高之朽者
卷二十三 第 33b 页 WYG1466-0035d.png
易之悉加修葺开广县前街道门楣改观左建旌善亭
甄别淑慝右建申明亭祇若旧制临街坊牌一座名曰
桂郡首邑左立民安右立物阜二坊宽广以间步计高
深以丈尺计楹栋以架数计各若干材木坚良瓦墁缜
具规制宏远深邃翚翼藻绘视前而有增也经始于是
年六月初六日落成于翌年壬申三月二十一日事竣
邑之士夫县丞王纲举人祝澍生员白赞辈过徵予记
将勒诸贞珉用昭永久窃闻柳宗元有言贤者必兴愚
卷二十三 第 34a 页 WYG1466-0036a.png
者之废废而复之必由乎贤用以利乎人也今县治废
弊滋久侯能作而复之规画有方制用有策不支公帑
不费民赀间有不敷又捐已俸以助益之吁其亦贤矣
哉矧又得主簿泰和杨侯诰典史钟侯富相与协心赞
襄以成厥美所以事易集而功易成也欤书曰悦以使
民民忘其劳此之谓也后之君子能体侯之心而继脩
之俾勿坏则幸矣侯名顺字安敬性孝友先贤郕国公
后吉之万安人治邑廉明恺悌多善政此其一也

卷二十三 第 34b 页 WYG1466-0036b.png
  府江三城记        蒋 冕

  漓水自兴安海阳山分流而南经桂及昭会癸水荔水
及他诸小水趋梧州曰府江梧有总府而桂则广西三
司之治所在焉自桂之梧未有不经府江者其江之流
洄洑湍激乱石横波两岸之山皆壁立如削而林箐幽
阻为猺人所居据险伺隙以事剽劫官府商舶往来为
所患苦盖非一日其间最为要害之地曰广运曰足滩
曰昭平上下百馀里自昔立为三堡戍以两广之兵合
卷二十三 第 35a 页 WYG1466-0036c.png
千馀人然守无城垣居无屋宇披草茅树竹木以为营
名虽曰营而实上漏旁穿坐卧无所一遇炎风寒雨军
士不免仍栖息舟中岚瘴郁蒸病死相枕其幸存者精
锐之气销耗且尽旦夕惴惴焉恐寇盗掩击之不暇其
孰能扬臂鼓勇以当贼锋哉先是兵备副使馀干张君
吉议城三堡白其事于前总督右都御史华容刘公方
始事于广运仅完外城而张君擢宪使去未几莆田郑
君岳以按察副使继为兵备念前功未究思绪而成之
卷二十三 第 35b 页 WYG1466-0036d.png
正德二年丁卯今南京户部尚书应城陈公适以左都
御史来总督军务君具以其事白之公慨然报可寻有
柳庆之师公由梧至昭溯府江而上历觏前所云要害
处指授方略令亟为之君乃以其年冬城足滩广袤百
馀丈高二寻为门三为楼五为屋于城中者五十楹以
处将吏士兵明年戊辰冬城广运继城昭平广运则因
其旧而加甃砌焉为门一为楼二为铺四为屋如足滩
之数昭平西岸有废城一区成化中总督桂阳朱公所
卷二十三 第 36a 页 WYG1466-0037a.png
筑后陷于寇榛莽丛生狐兔所嗥豺狼所宅将营新城
其父老进而言曰城之规制请广之使兵与民并处而
移废城旧甓以助费君乃度东岸亢爽之处为城一百
八十馀丈为门二为楼八为屋七十楹移驿舍巡司于
城内虚其地三之二以为民居而于三城之外皆环以
壕堑其深与广俱十馀尺坚旗标于方隅严钲鼓于旦
暮凡攻守之具无一而不给焉总其费砖以万计者一
百七十有奇瓦半之木与石视砖杀十之九用银以两
卷二十三 第 36b 页 WYG1466-0037b.png
计一千五百有奇然皆出于公帑未尝滥徵一钱其力
则取于轮戍之兵及所居之民未尝他役一夫规画考
校极其纤悉无欺蔽浮冗之费既落成形势壮伟规制
完整屹为一方巨镇君以书来属予记其事窃尝嘅夫
府江之寇巢穴深阻出没无时临以大兵则禽奔而兽
逸殄灭未尽遗种复炽肆常时防禦不能一日去兵而
所以为守之之具者尤不可以无备顾兹三堡因陋就
简于数百年之间一旦举而城之其为一方永久之利
卷二十三 第 37a 页 WYG1466-0037c.png
未可以一二计也使非陈公好谋能断长顾却虑知人
善任不为疑阻则郑君虽负筹边长算安能展布四体
无少顾忌共成保障之功哉陈公名金字汝砺有文武
长材豁达闿爽经略疆圉惟日不足其勋庸政迹遗于
两广者甚多此特其一事耳郑君字汝华文名政誉著
闻于时其兵备府江也凡可以捍夷寇而卫生灵莫不
尽心力为之事得牵联书予诺之未遑执笔已而郑君
亦擢宪使以去余同年友平乐知府安仁官侯昶累书
卷二十三 第 37b 页 WYG1466-0037d.png
来速记且亟称公及君保障之功赫赫在一方不可以
无述遂叙次其始末以告后之人公既膺召赴留都君
亦不日推择入朝他时合并班行尚以其所以虑一方
者为天下虑予庶几获见之于未甚衰老之日哉

  广西贡院修拓记

  仰惟我太祖高皇帝膺天眷命统驭万方之初即诏天
下设科取士所在藩服建贡院以为试士之所广西去
京师虽远贡院在洪武初已因唐宋之旧而修治之唐
卷二十三 第 38a 页 WYG1466-0038a.png
宋礼部及诸州贡院其建置皆在中叶以后唐礼部贡
院盖尚书省前一坊别有一院四方贡举毕会于此遂
因以试士自开元中始宋之贡院废置不常自崇宁至
政和间中州外郡始咸有之未有开创之初即能敦崇
化原留意斯事如我皇明者圣圣相承法制益备而人
才遂至于不可胜用于戏盛哉广西贡院自国初至今
百五十馀年凡三迁其在城西捲仙门者唐宋来已然
洪武初始迁武胜门马王阁南天顺间又迁于新西门
卷二十三 第 38b 页 WYG1466-0038b.png
内临桂县治西北则今地是也虽规制视前二处不同
而终以卑湫隘陋为病监察御史谢公汝仪按治之明
年是为嘉靖乙酉适当开科取士之岁周览徘徊慨然
咨嗟力图恢拓左布政使彭公夔欣然任其事与右布
政使傅公习左参政胡公忠右参政胡公尧元黄公芳
按察使余公祐副使杨公必进廖公纪佥事杨公凤张
公邦信唐公冑申公惠议皆克合爰市民居暨宗室园
圃约袤二千馀寻广视袤增三之一监临有堂考校有
卷二十三 第 39a 页 WYG1466-0038c.png
室虽间仍其旧而轮奂坚美与创始同自堂至庭自庭
至门自门至于通衢黝垩陶甓次第一新庭中有楼扁
以明远而门于其南则揭桂香扁焉展试士之舍至千
五百间而其旁馀地尚倍于此以待后来试士荐增亦
无不可容者徙仪门于旧大街之西门内左右创应奎
起凤二楼外为大门其南正中及街之东西树绰楔者
三中曰天开文运东曰明经取士西曰荐贤为国山峙
翚飞见者啧啧叹美下至庖厨井湢道路垣墉与夫宿
卷二十三 第 39b 页 WYG1466-0038d.png
吏卒之所养生之房经画布置举惬众望吾藩自有贡
院以来未有规制宏远如今日者工既讫功彭公书来
属予记傅公又屡书来促予闻古者射宫泽宫皆用以
择士礼不云乎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
宫然未有不先试于泽宫而能与试于射宫者则唐宋
以来在外诸州郡与今日各藩服之贡院大抵皆泽宫
也泽宫疏礼者所谓在未详盖于宽閒之处近水泽为
之今兹贡院脱卑隘而就高明非所谓宽閒之处耶夫
卷二十三 第 40a 页 WYG1466-0039a.png
试士之地尚增拓其规模脩饰其室宇必惟脱卑隘就
高明是事顾士之于学宁可不知观感奋发求造高大
光明之域以与之称而可以或苟耶公私义利之间正
士之所宜致慎而不可以苟焉者公而义焉惟道谊是
崇惟名节是励则日进于高明矣私而利焉惟权势是
趋惟货利是尚则日流于卑污矣明以别其是非勇以
决其取舍在士之自处何如耳吾藩之士由兹科试进
对大廷他时列职中外随所器使务皆卓然有立以求
卷二十三 第 40b 页 WYG1466-0039b.png
仰答朝廷教育作成之深恩有司风厉登进之盛意然
后为无负也谢公持宪严明奸墨望风畏避按治未数
月深山穷谷蛮烟瘴雨人迹罕到之处无不遍历所至
汲汲以洗冤泽物殄寇安民为务方触冒炎熇而归席
未暇煖又能成此盛举祗承德意以隆化本且事与礼
合彭公协志并力为是钜役而劳费不及于民皆不可
以不书余公既升任去而卢公宅仁来为按察使适谢
公监临试事卢公暨彭黄廖三公实同事于院防范之
卷二十三 第 41a 页 WYG1466-0039c.png
严去取之公谢公盖不遗馀力而田公亦罔不既厥心
焉是亦不可不书右布政使郑公锡文副使王公显高
右参议邹公輗先后继至咸欣睹其成也法宜牵联书
遂不辞而为之记

  富川县钟山镇城记     徐 淮

  平乐古昭州今广右要郡属邑富川有镇曰钟山距郡
城东北二百馀里当富贺湖湘诸郡邑之冲居民颇繁
故老相传即今冯乘县废址图志莫考然山猺峒獞地
卷二十三 第 41b 页 WYG1466-0039d.png
殊密迩岁时毒矢长戈剽掠之害相寻近徙边蓬巡司
于其地轮士卒以相兼守顾众寡势悬寇至亦无以抗
以故民多择颠崖险穴以苟栖止弗克奠厥居正德丁
卯前兵宪丁公始筑土垣以卫民辟二门以通出入民
赖安焉但土性易颓岁久倾圯殆尽正德乙亥今兵宪
铅山张公合溪膺简命来涖于昭公素负经济而尤殚
尽心力凡所以体国经野攘寇辑民之务皆次第举行
丁丑春大征荔浦诸叛夷献馘后究心于斯民久远之
卷二十三 第 42a 页 WYG1466-0040a.png
略镇民适有以建城事告者公遂慨然身任之肩舆简
从朝至于镇达观于旧日营计徒庸会工费集糇粮疏
画一之规以达于巡抚获允请始从事遴选属之文武
吏得千户王勋周镐吏目黄宽而命之曰惟是役事无
巨细汝其综理之罔忽进镇民钟秉釜卢旻珊周世昌
钟秉玘而谕之曰惟汝为民之良于是役必倡率奔走
分理于下罔弗勤于是众唯命从罔或后公复亲为指
授城广二百九十丈高一丈二尺阔如之外用砖内填
卷二十三 第 42b 页 WYG1466-0040b.png
以巨石设三门有楼以为捍禦凿四围濠沟以备敌冲
脩公馆立军堡俱整饬可观始事于戊寅冬十月落成
于己卯四月坚完壮丽见者改观镇之民皆欢呼鼓舞
曰我民得有今日皆公之赐也其何可忘庠生周真生
其地目睹其盛乃需予文勒之贞珉用昭永久予惟设
险守固圣王之所不废故重门击柝以禦暴客见诸易
城郎城郓城平阳诸役屡书于春秋皆所以卫民攘寇
图危于安意也宋之时种世衡城清涧范文正城大顺
卷二十三 第 43a 页 WYG1466-0040c.png
民卒赖之今天下自大郡诸藩以及郡邑卫所皆有城
郭金汤之固在在巍峨惟乡镇或寡然阻于强横坐视
涂炭亦仁人所不忍也以公兹役求之古人虽功力有
大小时势有缓急而一念卫民之心固无不同焉者也
至其规画周详区处有道民不劳而事就绪财不费而
工落成且亲为经略不惮劳瘁则又加诸古人一等矣
夫观河洛而思禹功咏甘棠而思召伯镇之民食公之
赐其可忘耶因其请遂书以归之俾来者有所考云

卷二十三 第 43b 页 WYG1466-0040d.png
  养利州公堂记       姚 镆

  自太平而北为养利州土守也宣德初以僭逆诛朝廷
没其官弗用设流官同知判官吏目以理州事者已五
十馀年成化间郡守韩廷彧言其非便于是再为更定
去同知与判官弗用设流官知州一与吏目一以理之
者又二十馀年然其俗本夷而流官至此者亦复夷之
故官与民恒相诟而不能以相适况复有所改于其俗
乎今守罗侯爵既得命来视州事始以慈惠抚民民用
卷二十三 第 44a 页 WYG1466-0041a.png
帖柔三年益浃悦乃告其众曰吾命吏若州固以正若
土而仪观不备岂我国家设州分治意哉吾与若更新
之可乎众皆曰然于是官出其赢民输其有徵匠僦工
乃就其土之高爽者为厅厅后为堂厅左右为库为室
厅之前为楼为门临莅有所燕休有次储蓄有藏而昼
夜出入有禁凛乎公府之规矣继又即其便近者为申
明亭以饬里闾为社学以教子弟为公馆以属四方之
宾客取其幽旷静洁者为城隍庙为山川社稷州属三
卷二十三 第 44b 页 WYG1466-0041b.png
坛尸而祝之以严祠宇无城为之垣其四周而复兀垣
为门所以备保鄣也城之外有水五悍急不可渡为之
杠梁其上而或搆亭以望所以利济涉也夫以荒墟断
落之萧条瘴雾江涛之险恶而能月修岁葺悉去其陋
一旦使官有宁处神有恒栖居者有固守行者有坦途
侯之于是州亦勤且劳哉况其所谓民者复知具巾履
以为装通书写以为业衣冠文事渐即华风若是者皆
侯训教所及也侯不谓之贤哉夫昔之潮与柳皆蛮夷
卷二十三 第 45a 页 WYG1466-0041c.png
也潮得一韩昌黎变之养士治民具有成法而其俗始
笃于文行柳得一柳子厚为之凡城郭巷道皆治而其
民亦始以乐生兴事然则天下之俗成乎其人亦多矣
使先此为守而皆若侯之今日则其效当不止是他州
之为守而皆若侯之为心则其可感而化者又岂养利
之民为然哉顾乃因循玩愒往往一遇其所难而遂却
足自废其可叹也已侯字德器江右吉水名家尝训于
慈有善教慈之人至今爱慕之予亦辱候之教而爱且
卷二十三 第 45b 页 WYG1466-0041d.png
慕尤深焉阔别十馀年偶以宦途相值方幸有会于侯
而又喜侯之能于其政也故为书其概以归之土人俾
镌诸石

  梧郡府门驿记

  服岭而南俗尚质朴于其所谓居者朴桷不雕短椽不
斲蓬藿为门环堵成室故虽官衙公署亦往往仅具名
额芜败弗治焉无崇大钜丽之观也梧郡旧有府门驿
盖亦因其俗而为之者自总督韩公开府于此始斥地
卷二十三 第 46a 页 WYG1466-0042a.png
以新其制既足起陋一方矣顾岁久门燬于燎诸存者
亦皆朽腐栋折今总督潘公至梧之四年复与总镇韦
公总兵毛公谋嗣葺之乃命左参议詹君玺佥事翁君
茂南以董其事仍命知府黄鉴同知黄印通判李绶推
官曾侗以相其役于是垣墉阶闼之制梁栋瓦甓之具
丹垩涂塈之饰皆以次告完邪者正卑者耸隘者辟浅
且陋者渠焉以广大漫漶而弗饬者焕焉以相辉真有
以广前规而侈后观矣工既讫佥事翁君因属镆以记
卷二十三 第 46b 页 WYG1466-0042b.png
惟驿传之设所以通使轺之往来故其制常周天下况
梧当东南水陆之会而重以三府之临莅乎廪榖燕劳
是诚不得而缺者特我总督潘公方用其文谋武略统
理东西广其大者则清奸剔秽以约群吏于法垂膏濡
润以抚摩其人民其又大焉者则宣布国家威德以控
引数万里之羁属其又大焉者则诛叛讨逆捷书岁奏
以纾九重南顾之忧惟是琐琐若不足以烦公而公复
修废举坠日无停役凡城堡学校下及仓廪之属皆一
卷二十三 第 47a 页 WYG1466-0042c.png
切综理之公之身总众务有如此者况公于公帑之储
素严制节拳拳焉足国裕民为务固未始有豪发假借
也至于诸役之兴则沛然举以畀之而无难色此其规
为智虑当何如哉盖古者大臣之于职业先于其所谓
大未尝不尽心于其小而财货之在天下有所入者亦
必有所出要亦不可以一律拘也以故诸葛孔明之治
蜀日以辅刘伐曹为计然其遗力之所及则桥梁道路
井灶圊溷亦无一而不缮治焉者范文正入登政府一
卷二十三 第 47b 页 WYG1466-0042d.png
时所兴革大率欲节浮去冗以为当时之利及朝廷罢
诸州公用钱则毅然争之谓不可惜小费而妨大体夫
二公相业之盛其赫赫于世者固不专在是而器局之
公平设施之详密盖固有可徵者矣然则公之于是役
也独非古昔大臣之为心者乎驿左偏有亭翼翼穹碑
屹立盖前总督吴公纪韩公之功德也今之搆亭树碑
于右者所以纪公且以明公之与韩为匹也公昔自筮
仕迨今凡出入中外垂四十年平生大节清操峻拔其
卷二十三 第 48a 页 WYG1466-0043a.png
声实固已流天下而缙绅士争向慕之若是者不待镆
言而后知然亦岂镆之所能尽究也故敬述公之功以
示人其详则以俟后之特书与大书者谨记





卷二十三 第 48b 页 WYG1466-0043b.png








  粤西文载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