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1465-06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粤西文载卷十三

  桂林府通判汪森编

  志

  广西山川志(有序)      黄 佐

  百粤其山川之萃乎夫东南其下也势之极也天地之
尽也万物之所归也其山川之瑰丽诡怪奇伟绝特固
如是之多哉或曰不钟之人而钟之物故其产多南金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1465-0662b.png
珠玑玳瑁犀象至于草木亦秀异而才罕焉然自唐宋
迄于今亦彬彬矣岂物异而才难邪亦渐摩使之然也

  桂林府临桂县

  独秀峰在郭中高耸直上周回一里馀(莫休符风土记) 独秀
山踞城稍东凝秀独出颇与众山远故曰独秀明初考
卜其阳为靖江宫殿朱邸四达周垣重绕苍翠所及皆
禁籞间地以故彤亭画观上出云表下渐清池最为诸
山丽观焉外人鲜得至者山故刻有孔子像按图乃元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1465-0663a.png
人所为及见郑叔齐记则即山建学自唐已然莫休符
谓其时有从事所居似唐以前府治亦在是有岩曰读
书以刘宋时始安太守颜延之著名岩前故有五咏堂
镌颜五君咏(张鸣凤桂胜) 读书岩在独秀峰下直立郡治
后为桂主山傍无坡阜突起千丈峰趾石屋有便房石
榻石牖如环堵之室颜延年守郡时读书其中(范成大桂海虞
衡志)

  桂山在府治东北郭三峰连属城中望之前峰拔起是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1465-0663b.png
多桂焉次峰宛转一名北山后峰巃嵷有岩曰叠䌽旧
号越王山上有石坛五代时马殷所筑今有马王台三
(通志) 叠䌽岩在八桂堂后支径登山大半有洞曲转
穿出山背(虞衡志) 叠䌽岩斗径纡环奇石累积山腰有
洞南北相通穿洞出山北历级而升岩石益奇耸有三
巨峰列峙梯磴回互远眺群山作奔腾趋跃之势(叶继熙临
桂杂识) 叠䌽山桂城直北重门夹山山分东行曰镇南
历仙鹤至叠䌽其洞亦以山名一曰风洞洞左小山曰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1465-0663c.png
于越其右小支戟立曰四望唐元常侍晦各有小记镂
于其山多所发明越亭一诗为兹山丽制至其移镇浙
东恋恋不忍去见于留别之咏三山盖常侍之清赏处
筑凿之盛略具风土记中当揭帝未陆时广池渐麓茂
树连山干越四望拥翠而前残霞断霭涣漫层崖何异
叠䌽然不但石文已也洞后则尧山蔽天而下漓江若
练南下斗鸡目之所游群胜交集又四望之下乱石纵
横枕籍排突半起半伏坡陀隐轸门径延曼亦他山所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1465-0663d.png
希有右极城北苍翠绵络下则混沌上则瞻鹤诸岩互
经亦其辅也(桂胜) 越亭在府城北与寿圣寺接连有岩
洞亭台高峰碧嶂山穴透出北面因名北牖洞远眺长
江极目烟水北人至此多轸乡思会昌初前使元常侍
晦珥服金貂翱翔翰林扬历台省性好岩沼时恣盘游
建大八角亭写其真于院即为写真院歌台钓榭石室
莲池流杯亭花药院特为绝景于时潞寇初平四郊无
垒公私宴聚较胜争先美节良辰寻芳选胜管弦车马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1465-0664a.png
阗隘路隅(风土记)

  宝华山在城北三里下广上锐高矗云汉(通志) 宝积山
夹北城而西是为宝华当山中断续以雉堞下有重门
为西清宝积山自南来交扼其口前岩东向为华景华
景之前横塘深广晨飘霞绮夕丽金波得水而观益增
故唐元常侍晦建亭一曰岩光以岩拂水而写光也石
屋平敞可视龙隐其后则翠壁上蟠渐至峰首有诸葛
祠从北至西城壁峻削皆斩崖为之虽石头之险不能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1465-0664b.png
过也唐以前谓西阜高起名其地为盘龙冈诸葛之祠
无亦因冈名与卧龙微相似邪或曰珠合不识所谓然
此五六山峰嶂参错北城据之其险亘天而叠䌽宝积
两岩洞分市对开其上不独人士游赏斯集至于冠盖
往来南北望皇华之清尘申折柳之馀恋非东之叠䌽
则西之宝积矣(桂胜)

  岩光亭在北罗门外台亭岩洞亚于越亭亦是元常侍
新置有石棋局烂柯石(风土记)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1465-0664c.png
  华景洞高广如十间屋洞门亦然(虞衡志) 华景石洞毗
联朱扉双启周回完密若寝室然窈窕深通纡转徐折
闇而复明盖洞之后别敞为口耳附崖竹木掩映阒若
仙居绝顶至诸葛祠临高瞻远豁然一大观云(临桂杂识)

  隐山本名盘龙冈在府西郭三里与延龄寺相近宝历
年前使李给事渤开置亭台种植花木有池沼巨岩水
深无际有嘉莲白雀诸洞有庆云亭在山顶有朝阳亭
夕阳亭连理橘山河秀异皆入画图作屏障为信好之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1465-0664d.png
珍有从事皇甫湜吴武陵撰碑碣三给事徵起山中后
为考功郎宰相皆书下考以天子巡游蹂践禾稼无所
献替故也及除桂林有叹雁诗曰三朝四黜倦遐征往
复皆愁万里程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盖
叹其不复堪远出云(风土记) 隐山六洞皆在西湖中隐
山之上一曰朝阳二曰夕阳三曰南华四曰北牖五曰
嘉莲六曰白雀泛湖泊舟自西北登山先至南华出洞
而西至夕阳洞穷有石门可出至北牖出洞十许步至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1465-0665a.png
朝阳又西至北牖穴口隘狭侧身入有穴通嘉莲西湖
之外既有四山巉嵓碧玉千峰倒影水面固已奇绝而
湖心又浸阴山诸洞之外别有奇峰绘画所不及荷花
时有泛舟故事胜赏甲于东南(虞衡志) 隐山当夹山南
口潜洞出其东北西山屏其西南小于诸山若乱石叠
盘北高南下似无奇峰秀壁炫目惊心惟中有六洞洞
皆有水不异凿出上浮水际唐李公渤名其洞之水曰
蒙泉疏泉出山名之曰蒙溪诸洞之名各有三𨽻书曰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1465-0665b.png
朝阳夕阳南华北牖白雀嘉莲疑即渤笔宋人云北牖
有渤题名今不知所在亭榭湖水之盛具吴韦记中宋
则张公维大为修浚拓湖至潜洞洞门今尚有刻多纪
其事洞前后两门可通出入潜有南北之号或因之西
山迤逦两峰夹道上至高处环桂山水其胜溢眦故唐
人于此登高禅刹道观争据两崖崖镌佛像仅馀金碧
若乃楼阁尘销文字露立鸟啼荒冢草蔓石阶虽足俯
视两山然积废太甚不可复支矣(桂胜)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1465-0665c.png
  佛子岩亦名钟隐嵓去城十里号最远一山崒起莽苍
中山腰有上中下三洞最广中洞明敞高百许丈上洞
差窄一小寺就洞中结架因石屋为堂室(虞衡志) 中隐
山去西城四五里至则小溪浅碧可践而过循麓入岩
岩有三重其下附地者最为广平上渐束削然戴履纯
石莹然朗净无复下方埃壒之状陟第三重倚牖而望
若游目天表暝烟归鸟似从下飞侯山返照入岩转光
风自西来薄岩拂树与东麓僧庵钟磬相和炊烟缕缕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1465-0665d.png
起丛薄间遥闻馀响微似犬吠僧云此去木林不远木
林即其旁地名居人颇众中隐一作钟隐土人曰佛子
岩以宋乾道间建有福缘寺为僧祖华所居故名寺废
已久惟东小庵其地狭阸不足骋目乃三岩下镌有张
公洞三大篆书又其先有称吕公岩各具尔时所为序
记中之吕之张不知谁属乃中隐则其昔名焉(桂胜)

  琴潭山在城西六里群山中有一小山巨石林立如锯
解刀削其下空洞渊然成潭水流琮琤如琴声前一小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1465-0666a.png
岩中有石榻石琴旁有荔枝岩石门不甚高中则旷然
深百馀尺多滴乳状如荔枝(苏浚紫溪集)

  清秀山从西清门下濠石道上西皋入夹山口缘山行
一里许有塘曰清岩出其上初名新后仍塘名曰清最
后加以秀云环桂诸山本以孤峭标秀而是山则冈连
陇凑盘纡岪郁长可一里馀独以岩门下瞰塘水山泽
通气清彩映发如其名焉一入岩门则有两岩东西对
辟上出山半其迥朗亦适相敌北郭诸山近在东牖可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1465-0666b.png
招而至其西则阳江北来倚岩可望批崖越壑其流汨
㴔过下庄居者前水波宽缓山渐深土渐衍似村坞可
居者然去是山不甚远向南行三四里出夹山潜洞隐
山蹲踞其口顷行山中见众山环合江出其里爱其邃
丽以为近郭希有且幸秋霁一得纵目世顾莫之问然
亦以山隔在西北一隅不惟游者少所命驾即举名亦
罔识所在矣(桂胜)

  漓山在訾家洲西一名沈水山以其山在水中遂名之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1465-0666c.png
故老相传龙朔中曾降天使投龙于此今每岁旱请雨
潭中多有应前使元常侍以其名与昭应骊山音同故
遂改为仪山(风土记) 漓山阳江西来东入漓水魁然起
据南皋之端是为漓山横障江口引奔澜东注有北招
伏波南与斗鸡雉山并力捍江之状洞曰水月门出水
上其高侔阙夏秋之交移舟入中游鱼千百瀺灂几席
间洞朗潭澈光相映烛滨水诸岩洞不能及也南溪诸
山列戟山阳阳江馀波出雉山者亦回合于前故宋提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1465-0666d.png
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曰云崖轩轩废已
久前邵令君以仁于提刑所镌诗前建屋署榜曰古云
崖轩因祠范方两公于中前学宪鄱阳刘公应麒增起
廊舍学宪南昌熊公惟学易墙以砖今两广督府灵璧
刘公继文复命脩饰自是可渐复轩旧观矣轩左有洞
东出曰东晖东有高岩曰南酉(桂胜) 漓山据漓江之滨
横障江流与伏波斗鸡峙前有水月洞后为古云崖轩
宋方信孺故居也羽王起数椽祀方与范致能故以九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1465-0667a.png
月廿日约余为汎舟之役虞衡志云水月洞在漓山之
麓其半枕江刓刻作大洞门透彻山背顶高数十丈其
形正圆望之端整如大月轮江别派流贯洞中踞石弄
水如坐捲蓬大桥下大月轮之中又一小规穿山而南
出暑月坐规中风飕飕起洞口真不减北窗羲皇也其
下可以观鱼亦可濯足乘舟过之如象掀鼻俗亦称象
鼻嵓是日欲遂游南溪龙洞日下舂不果(桂海志续)

  雉山东北麓下款江水其上侧起有昂首欲飞之势名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1465-0667b.png
或因之昔人遂以白雉闻僧颙诵经事附之山山在漓
山南溪诸山间往城南虹桥未筑时漓波撼其东阳江
绕其北襟带两水潭绾其毂弭棹登皋岩门在焉岩自
南入稍深诘曲可七八丈倚山南望见漓挟阳江与弹
丸南溪诸水浩溔长迈澜萦滩迅缥绿天际翂翂然欲
起即揽云于苍梧观涛于南海也有宋诸公当日宴集
禊亭青罗阁今皆不知所在近得僧粗营庵居钟磬馀
音适与水石萧寥之响相答亦堪清听乃山北危崖佛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1465-0667c.png
阁平野酒亭非不据胜互列岩表然岩壁无一旧刻岂
昔人游览有未及哉母亦以阁则迫山阸狭亭则对岸
喧嚣自昔已然矣(桂胜) 雉岩下滨江独山有小洞洞门
下临漓江(虞衡志) 雉山南渡后虞使君沇字叔子尝守
雷州避地于此桂州陈方彦以其地畀之故有虞使君
(曹学佺名胜志) 雉山沿江十级上岩不甚峭而幽能始道
尊搆一阁两崖中幽隐可居(郑圭粤西山水可游记)

  斗鸡山在雉山东两山在左右状若挥羽相斗故名其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1465-0667d.png
山标竦烟云麓插江潭南溪之水亦出其下(紫溪集) 斗
鸡山山半有穴南北横贯故以穿名或题曰空明宋胡
槻名曰月岩(名胜志)

  南溪山从斗鸡山北水口入诸峰回合四壁峭悬烟翠
黝苍著衣如染上有岩洞西南曰白龙洞西北曰元岩
洞有泉曰新泉其前有轩溪水经其下芳藻相映隔水
茅居砧杵间发枝禽答响唐李公渤所赏心处也出洞
折而东南行里许至刘仙岩刘仙者以郡人刘仲远学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1465-0668a.png
道其中上有仲远足迹名曰仙迹前有道观长松落落
据床小憩颇有萧疏之状从观后入洞门深奥诘曲如
窥房闼复折而上双洞如阁旷然大明中有石柱上刻
刘仙篆文从洞西北缘山腰登最高处有岩曰泗洲平
坦高爽延景宿云可以远眺复折而下有洞狭而长高
数十仞深入百步内有重门幽径环回窈窕似断复通
石乳洁白参差𥓂砑傍多玉池玄井杳不可测洞之西
有潭曰曲斗水合于南溪水面花黄又名金莲港(紫溪集)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1465-0668b.png
  白龙洞在南溪平地半山中龛有大石屋由屋右壁
入洞行半途有小石室(虞衡志) 白龙洞由斗鸡山口别
有派曰南溪挐小舟问津而入四壁峭悬苍翠时落人
衣袂溯流南去高山丽空其半有洞蹑衣而上洞口有
物倒悬如龙首故名白龙入度石磴石室硿䃧洞前朱
栏小阁倚栏平畴绿绕碧流涓涓出藻荇间注桥而下
即李公所凿新泉也余以游省春后十日与韦阃帅至
山有二洞九室白龙当巽维其西北曰玄嵓嵓之上曰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1465-0668c.png
丹室白龙之右曰石室皆渤所名总之俱让白龙(桂海志续)

  刘仙岩在白龙洞之阳仙人刘仲远所居也石室高
广出半山间(虞衡志)

  净瓶山在城南十馀里山如颓云西面襟江波沦回旋
中有小洲浮起如印后有洞洞门悬石离披波翻浪捲
其中有石如张盖垂垂下覆傍窥则宛似衰荷败叶名
曰莲叶洞从莲叶下再穿后洞坦平爽垲又有一洞曰
仙蔗洞顶垂一笋可三丈馀离地仅尺许(紫溪集)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1465-0668d.png
  伏波岩突然而起且千丈下有洞可容二十榻穿凿通
透户牖傍出有悬石如柱去地一线不合俗名马伏波
试剑石前浸江滨波浪汹涌日夜漱齧之(虞衡志) 伏波
山山东划江岩亦东向自非风雨晦冥初景微射先烛
岩室渐晃潭壑孤峰群木如出潭里亦岩居川观之丽
瞩也且无他道可入非舟莫达故游舸多集其下唐伏
波庙在郭东北二里去山较远宋元丰间游者题作洑
波取麓遏澜回故云任吕赋诗于岩曰玩珠不似后人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1465-0669a.png
相循还珠已也或云还珠亦宋人为桂帅清德之颂盖
比孟尝珠去复还焉以其时合浦𨽻桂郡其意则美惜
无所据山后则桂城东北雉堞交加故西一面界在城
中东北有蒙亭遗址亭诗与记并镌山壁又癸水光月
两亭今废题名内有龙石在木龙渡去山里许水中有
石龙状可群饮其上岩门又有试剑石亦凿空伏波为
之者(桂胜)

  木龙洞在癸水门外北去伏波岩四百步许西望叠䌽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1465-0669b.png
岩仅百步也孔道通行如砥如矢驱车飞盖绰然而馀
旁复有小洞相通(名胜志) 木龙洞旁城数十武有二石玲
珑俯江可眺(郑圭记)

  七星山渡江而东则有七星峰骈岫列高视近野群山
莫与并然亦以有诸岩洞冷水出其东栖霞出其西又
有玄风弹丸为栖霞左右掖南则龙隐虽小隔越诸峰
回映连缀状斗故曰七星弹丸溪水流经山前冷水亦
自有泉横贯其中以曾相国布梁水上故岩一名曰曾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1465-0669c.png
公栖霞相传名起自唐宋改为仙李岩玄风则阴飙从
洞出坐者忘暑弹丸本以溪石圆转名之而其他烟堂
雾室半出空中道绝不可攀窥者有七八处若在地上
列炬可入火光所及玮怪触目不可胜数虽积乳所钟
巧踰雕画孰为此者造物人谋鬼谋乌可效乎惜不遭
班张左潘睹灵秘发盛藻赋之以传而徒得嵬琐如宋
以来载笔者能无慨哉非此又无所录龙隐特起故别
(桂胜) 七星嵓峙江东里许列岫如北斗山半有洞名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1465-0669d.png
栖霞时惟中秋与臬副李君约入洞而后至省春嵓李
君畏不敢入余乃径入入洞石倒挂崚嶒手扪壁走闇
中百馀武已复大明犹然上洞也下洞更在其下下数
十级更益宏朗如堂皇仰首见鲤鱼跃洞顶正视之忘
其非真也已过三天门每过则石楹垂立仅度单人第
乏扄鐍耳过已则又黝然深黑目力不能穷高或十寻
阔或百尺束炬照之傍列万形命黄冠一一指之此为
象则捲鼻卧此为狮则抱毬而弄此为骆驼则长颈而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1465-0670a.png
鞍背此为湘山佛则合掌立此为布袋和尚则侧坐开
口而胡卢半为石乳万古滴沥自成巧于雕刻如水精
状半乃真石想其初亦乳结也谁为为此真造物之奇
哉其他如床如几如晒纲如奕棋如鱼如鸟如佛手足
顾此失彼不得尽瞩亦不得而尽名之风凛凛出㟏岈
间虽傍烟炬尚寒慄行稍远则鸣钲鼓噪恐有怪物逼
也又多岐路恐迷行则时相呼集或云通九疑山龙潭
一水冽而深黑不得底久立魄悸业已可七八里忽复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1465-0670b.png
璚涛雪浪中立一圆阜丈许俗称海水浴金山也怪矣
近游者又得一岐里许名禅房半壁坐一菩萨像黑石
隐隐可七寸房中暖气更融融也从此又东行见白圆
光乃有一洞口出山之背下庆林观粤中多蛇虺独洞
中不栖故得酣游焉亦若鬼神呵护之洞有玄风弹丸
为左右翼余未暇去(桂海志续) 七星嵓在水东境路幽茜
林石间出嵓有七山累累星列岩在其腹岩口有老君
祠像不甚大传是开元时物祠阁亦隘曹能始道尊大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1465-0670c.png
廓之殊胜大岩有二僧持炬先导口喃喃不休道所见
物像如人如马如狮如象如鱼网如宝盖缨络者不可
指数历七峰下可三四里始出复有林麓可休可游时
奉祀沈君越人持具候余小酌相近有文昌桥(郑圭记)

  栖霞洞在七星山七星山者七峰位置如北斗又一小
峰在傍曰辅星石洞在山半腹入石门下行百馀级得
平地可坐数十人傍有两路其一西行两壁石液凝冱
玉雪晶荧顶高数十丈路阔亦三四丈如行通衢中顿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1465-0670d.png
足曳杖铿然有声如鼓钟声盖洞之下又有洞焉半里
遇大壑不可进一路北行俯偻而入数步则宽广两傍
十许丈钟乳垂下累累凡乳床必因石脉而出不自顽
石出也进里馀所见益奇又行食顷则多岐游者恐迷
途不敢进云通九疑山也(虞衡志) 栖霞洞唐祀玄元于
此故名玄元栖霞洞传闻洞前有唐庆林观又曰东观
(桂胜) 东观距府郭三里隔长河其东南皆崇山巨壑绿
竹青松崆峒幽奇登临险易不可名状有石门势甚襟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1465-0671a.png
束秉烛行五十步洞穴始坦平如毬场可容千百人如
此者八九所约略相似皆有清泉渌水乳液葩浆怪石
嵌空龙盘虎踞引烛缘涉竟日而还终莫能际相传云
昔有人好泉石多束花果裹粮深涉而行还计其所行
已及东河之下如闻棹楫湍湍之声在其上又山外高
峰旧有亭台近已摧坏又以为通九疑山(风土记)

  玄风洞去栖霞傍数百步风自洞中出寒如冰雪(虞衡志)

  弹丸山以山下出石子磊落如弹故名按水经注云漓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1465-0671b.png
水又南合弹丸溪水出于弹丸山是也涌泉奔流冲激
山嵁及溪中有石自然珠圆故取名焉山有二岩皆北
向左岩广可九筵石斜覆若奇云垂垂欲压右岩广可
三室东西两洞如东西厢下有弹丸溪水入于江(名胜志)

  省春嵓在七星山之右如檐覆前有石乳承溜又如
枯槎倒挂长七尺馀桂林四际溪山不留寸土惟此平
田广穑一望豁如故令长行春省耕于此山势面东夕
阳不入洞前甃以瑶台围以石槛右有小洞二三穿山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1465-0671c.png
而过架以层楼更衣燕息此延宾之善地也余以过栖
霞洞留饮于此(省春嵓旧名弹丸山又名弹子岩 桂海志续)

  龙隐洞龙隐岩皆在七星山脚没江水中泛舟至石壁
下有大洞门高可百丈鼓棹而入仰观洞顶有龙迹夭
矫若印泥然其长竟洞舟行仅一箭许别有洞门可出
岩在洞侧山半有小寺即岩为佛堂不复屋(虞衡志) 龙
隐山七星回映并薄青旻惟龙隐分道宅南自表宜以
岩名建山之号云或曰龙影以龙去影存游者刺舟转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1465-0671d.png
埼入窦见其上石裂长数丈作鳞甲形登岸缘麓则有
大岩如排高门坐堂皇可以广宴或题曰龙腾谓龙已
绝地上飞天汉右亦有岩曰月牙状月之初乃腾隐两
岩列坐则丹曜减燄引舟则玄壑生凉用消夏为快不
似诸空洞来风或中人也腾岩又有滴玉泉泉从山椒
点点堕石穴琤然作清响宋人来游酌石溜试新茗即
此中故有释迦寺环翠骖鸾两阁又有雨华堂或曰骖
鸾乃宋范公成大亭或仍阁之名范又有骖鸾记记自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1465-0672a.png
吴入桂道里所历亭废续建后更名曰怡云即故亭地
宋游人最盛镌题之众至环两岩使壁无完石他岩未之
有也(桂胜)

  屏风岩在平地断山峭壁下入洞门上下左右皆高广
百馀丈中有平地可宴百客仰视钟乳森然倒垂者甚
多蹑石磴五十级有石穴通明透月而出则山川城郭
恍然无际余因其处作壶天观而命其洞曰空明(虞衡志)

  屏风山山形折叠故以屏名去圆通湾不远湾水纡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1465-0672b.png
潏下接弹丸溪未至湾分道行稍北抵麓又稍东岩门
在焉其门东向上高下广外属平野野无杂树弥望皆
长松七星诸峰近在东南苍翠明灭若涌松涛入岩见
两壁莹洁如新琢玉屏不但折叠微似已也深入十数
丈地渐高起又似筑台其上上有石如钟堕地高起处
有石磴蹑尽则天光直射为后小门范公成大表以空
明又于其外作壶天观观久废游者憩饮岩中如在玉
壶又右壁上有悬崖可扪以登啸呼其间又令人有五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1465-0672c.png
城十二楼之想壁左有李彦弼为程邻作建筑隆兑州
记故一名程公岩(桂胜)

  湘水岩在城东三十里俗呼圣水岩夜半则潮上岩日
申则潮下岩每日如常略不愆期地广数十亩水经注
所云潮汐塘也(名胜志)

  虞山出自北城山起东隅漓水漾其左黄潭萦其后下
有洞曰韶音入洞面潭水石清漪其地一名为皇泽湾
洞南平原舜祠在焉前则古松数十株樛枝密叶交撑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1465-0672d.png
互拥圆若轩盖长若旌幢彷佛有驾苍虬翼翠凤远巡
南表之状于后则重巘上盘平障倒列又若负扆南向
黄潭本漓小支疑即宋王祖道相城之北穿为长池引
潭灌注用作癸水范方继踵鸠工增缮或为渠或为闸
名曰朝宗使东接漓江西达隐山之湖其曰癸水以方
隅所直故云山左侧临漓处枕麓特高上有亭曰南薰
倚槛东睇尧山积翠与波澹淡倏有风至前掠松林后
戛潭壑鸟鸣其间诸响迭臻笙镛璆石如奏有韶于是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1465-0673a.png
山之下不但延眺称秀旷也已(桂胜) 舜祠在虞山之下
有澄潭号黄潭古老相承言舜南巡曾游此潭今每遇
岁旱张旗震鼓请雨多应中有大鱼遇洪水汎下至府
东门河际停宿巨舫往往载起然终不为人之害(风土记)

  立鱼峰在西山后雄伟高峻如植立一鱼馀峰甚多皆
苍石刻峭(虞衡志) 立鱼峰高数十丈纯石红紫色若鱼
形逞立在韶音洞西缘磴而上绝顶群山如瑶簪玉笋
森然在目唐人登高于此(名胜志) 延龄寺圣像在西山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1465-0673b.png
前近隐山旧号西庆林寺武宗废毁宣宗再崇峰峦互
张云木交映为一府胜游之所寺有古像徵于碑碣盖
卢舍那佛之所报身也(风土记) 明月洞在立鱼峰南鸟
道陟险扪萝而升洞去平地数千尺外隘中宏周如茧
室可容十许人寝处旁通瓮牖牖外方石丈馀其平若
砥下视来径历历不爽西向因岩搆宇佛子居之(名胜志)
尧山在府东北隔大江与舜祠相望遂名尧山山有庙
绝灵四时公私飨奠不绝相传为秦时建北接湖山连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1465-0673c.png
亘千馀里天将降雨则云雾四起逡巡风雨立至每岁
农耕候雨辄以尧山云卜期(风土记) 尧山虽界在灵川
去桂城东北十里积土盘回亦略带石长竟数百里高
亦为桂诸山之冠阴雨将至先有白云起其中冥濛渐
合飘洒随及山道多松从松间上山亦有盘石参差横
道望见两掖皆有石岩在其下道诘曲处土人云灵官
头上有平田曰天子因尧以名后讹曰天赐其最高处
曰白鹿禅师故庵地按汉书始安侯国其下注引始安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1465-0673d.png
郡记曰东有駮乐山辽山岂辽讹为尧白鹿即駮乐皆
以其声相近故邪有尧庙在山下平地自庙而西七八
里有辰山踰七星龙隐而南有穿山渡漓西行稍远有
琴潭山北城之外有望夫山(桂胜) 尧山连冈磅礴奄数
邑界桂山百里皆石而惟此积土以成更益为奇登其
巅则万石叠于西南漓江来自东北良足娱也(桂海志续)

  曾公洞旧名冷水岩山根石门砑然入门石桥甚华曾
丞相子宣所作内有涧水莫知所从来自洞中右旋东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1465-0674a.png
流桥下复自右入莫知所往或谓洑流入于江也度桥
有山田数亩过田路窄且湿俯视石罅尺馀匍匐而进
旋复高旷可通栖霞(虞衡志)

  北潜洞在隐山之北中有石室石台石果之属石果作
荔枝胡桃枣栗之形人采取玩之或以饤盘相问遗
南潜洞在西湖中罗家山上(虞衡志)

  虚秀洞去城差远大石室面平野室左右皆有径隧各
数十百步穿透两傍亦临平野(虞衡志)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1465-0674b.png
  辰山在城东北十里山有三岩下岩初入昏黑行十馀
步乃明豁有石室穹然坐三十馀客岩扉西向下瞰平
野山川城郭瞭然在目自岩扉左登陟磴百馀级至中
岩乳石奇怪可骇可愕又由阁道至上岩岩之巅有小
亭放目天际冥濛杳霭不可穷极嘉泰初士人刘晞家
其下经略李大异嘉其隐操名曰蛰龙岩(紫溪集) 辰山
在城北东渡三四里尧山所径土人名曰虎山中岩重
起略似中隐宋士人刘升之始出此岩于荒茀中游者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1465-0674c.png
惊诧以为桂林诸山之冠相传升之为诸生日吕帅愿
中招见任寄居士喻以秦城有王气俾各赋诗以谄桧
升之独不从人服其抗节云(名胜志)

  望夫山去北城外不远刻有宋饯别姓氏或曰在望夫
之旁明月山洞亦以明月名或又曰刘安一作留庵姑
两存之(桂胜)

  漓江与湘同源出兴安海阳山至其县北酾为二流漓
则经灵渠南出缭绕桂城东北城之西南带以阳江从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1465-0674d.png
漓山下入于漓水波宽广为桂金汤之固岸傍数山或
扼其冲或遮其去故间有乱石及沙潭处清浅为滩湛
碧为潭馀虽深至一二丈其下石杂五色草兼诸种所
有游鱼群嬉水面间没叶底停桡少选种状可尽别以
此水最清洞澈无翳飞云过鸟景不能遁南中人士自
祓禊之外良辰吉日浮舟宴集乃其故俗观宋之问三
月三日诗自唐为然矣至宋诸公或有乘月汎游播之
歌咏良以清景娱人且无风涛之恶故也漓经城东楼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1465-0675a.png
冠其上唐曰东楼东楼之北有楼曰逍遥亦下枕漓宋
改逍遥曰湘南(桂胜) 漓水与湘水出一山而分源也湘
漓之间陆地广百馀步谓之始安峤峤即越城峤也峤
水自峤之阳南流注漓名曰始安水故庾仲初之赋扬
都云判五岭而分流汉书所谓出零陵下漓水者也(郦道
元水经注) 唐人从城东至北建有三亭亭皆据漓其一为
东山亭风土记云府之东门有大亭枕江与望月楼接
最近子城其一为拜表亭风土记云北接碧浔南连望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1465-0675b.png
月东俯长河西邻雉堞前正山北卢尚书匡建置其一
为碧浔亭风土记云大中初前韦舍人瓘创造在子城
东北隅十馀步接连逍遥楼前近大江馆宇宏丽制作
精致高下敞豁冠诸亭院后有去思馆旧名青桂馆前
政吏部张侍郎鷟除替饰装于此遂改为去思馆韦舍
人年十九入阙应进士举二十一进士状头榜下除左
拾遗于时名重缙绅指期直上马相为长安令二十八
度候谒不蒙一见后任廉察桂林裁半岁而马相执大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1465-0675c.png
政寻追怀旧事之非时除宾客分司怅望留诗于碧浔亭
(桂胜) 漓所挟诸水阳江为大源出灵川县之思磨山一
出维摩岭流至郭西领杉木莲花诸塘水汇为澄潭历
西南文昌三石梁东出漓山与漓合对岸即城宋时于
城下搆亭曰阳亭(名胜志) 漓南流至斗鸡山南溪之水
自西南来合出山阴入漓从水口上溯白龙刘仙登岸
径便白龙洞前将军桥下水中有泉甘冽宜茗又东为
金莲港每夏秋间其花盛发摇漾水面郁若金粲亦临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1465-0675d.png
汎佳处(桂胜) 弹丸溪上接圆通湾水下合流小支流经
七星龙隐至穿山下所出水口当斗鸡亦注于漓

  訾家洲起漓水中近城东隅唐元和中裴中丞行立创
建亭阁于其上(桂胜) 訾家洲在子城东南百馀步长河
中先是訾家所居因以名焉洲每经大水不曾淹浸相
承言其浮也(风土记)

  相思江在城南五十里唐地里志云临桂县有相思埭
长寿元年筑以分水使东西流东合漓江西汇白石水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1465-0676a.png
阔各十丈源出白石山下其地有会仙里昔有群仙会
集辎軿羽驾遍于碧空竟日而去里人聚观状闻于朝
因名会仙里又三十里为甘岩大江之右其源亦出灵
川思磨山自水侧涌出岩方十馀丈大如屋室莫究其
深浅盛夏诣之凛然增寒(名胜志)

  朝宗渠宋人于城北当道穿渠使其流东接漓江西入
西湖达于阳江用补形胜之所不及张仲宇盛事记云
王公祖道洫子癸之流以注辛戌环城有水如血脉之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1465-0676b.png
萦一身遂闻之朝故大观二年准敕著令壅隔新洫者
以盗决黄汴二河堤防法坐之其年桂士得举者众范
公成大又复脩之具劝驾诗序中方公信孺至又为缮
筑然今湮塞已尽土人至以朦胧桥呼之近岁于桥旁
得石记乃方公信孺修渠文(桂胜)

  西清宝贤其壕水春夏之交奫沦山麓崖花水藻丛发
清绮隔水百十家隐见木末后负连山前则万荷递映
鼓棹而游不减若邪之胜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1465-0676c.png
  隐山之下故有蒙溪引溪为湖遂成巨浸名曰西湖今
悉为田仅馀一线水出注阳江

  城中有三塘水一曰阳桥一曰西湖一曰揭帝宋于揭
帝旁大兴浚筑有八桂堂泛渌阁熙春台今并废其地
在东北隅起伏波竟北门足称长广顾居者环绕而塘
身无几且各有所主者不若阳桥东西薄城中带丽谯
有纡馀婉委之态西湖在郡廨西名与隐山湖同不知
所起然亦不及阳桥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1465-0676d.png
  灵川县

  高镇山在县西南二里古名大象峰一名大藏其下有
潭横浸山腹名象潭其形三折又名之潭元至正年大
藏山崩后名其所崩崖为赤壁因名赤壁山及建祠以
祀诸葛武侯(名胜志) 真仙岩在县西南三里石屋穹窿
可坐数十人乳花凝结为缨络宝盖之状又七里曰仙
隐岩门高五尺邃若堂皇秉炬而入百步有深潭投之
以石声若鸣钲古传神仙栖隐之所又十里为华严洞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1465-0677a.png
高广数仞清泉环绕昔时有桃花片阔寸许从洞中流
出 千秋峰在县东北十里独立危耸下有峡通大江
名千秋峡银江之水出焉南注于漓 舜华山在县西
二十里峰多奇秀如冠如笏如人趋而拜之状又十里
有读书岩宋秦方兄弟读书处 双盖山在县西北十
里高百馀丈两峰圆峙若张伞然又二十里为灵岩山
大江洞其腹阔数十丈深不可测遥望山根横光一线
迫之乃知岩在山底水上表里明彻而然岩口水面拍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1465-0677b.png
拍仅容小舟击汰而入仰视岩腹与水面正平相去丈
馀水深不可施篙仰撑岩腹以行佐之以楫少进尺寸
遇声发则山水皆应大声叱咤则砰隐砉裂可骇当岩
正中石穴隆如盖其下为神龙所居舆地纪胜云南北
相通正如堂殿水灌岩中其色如蓝 北障山在县北
倚之若屏障也山绵亘数十里每风飙起则飞鸟回旋
不能度俗谚云鸟不过灵川 北障山与尧山对峙高
广称之山周环八百源其著者滑石泉也泉出黄石似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1465-0677c.png
泥非泥昔人凿以龙首注为塘禅士全用诚依泉结庵
居焉宋崇宁间邹浩窜昭州北还题诗马头今日云云
南渡绍兴六年胡舜陟帅桂易名为漱玉泉因题诗奔
走尘沙云云明万历壬子岁县令蒋一葵更名道乡泉
盖湖南岳麓有道乡台张宣公为邹忠公设者而蒋令
与忠公同为毗陵人云按今有道乡泉碑亭在山心铺
官路侧去小融江渡里许 吕仙山在今治西南平阜
以唐光化中吕岩游此因名即灵川旧县也其地产茶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1465-0677d.png
宋绍圣间秦观以言事谪岭南寓居灵川一年尝赋吕
仙茶十二韵宋绍定四年县令郑延年始迁今所 出
府城北十里有双女冢俗传二妃来寻帝舜卒葬于此
冢高十丈周回二里馀(在今灵川界风土记下同) 府北郭松径尽
处有安南都护普赞冢普赞灵川人其宅今为圣寿寺
有庙在寺之北下殁后殡于此时有识地势者言葬所
有天子气由是掘断至夜又有阴兵填平如旧既而再
掘复平不已时有效役者宿其所夜闻鬼兵相语曰能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1465-0678a.png
以青布运土投江则我等无能为也及明主吏闻宿者
言遂用青布辇运土投河竟免阴兵填筑今坟所掘处
犹存有石人石柱松楸百馀株或云訾家洲因运此土
流下成洲(在今灵川界) 灵岩盖县西三十里之龙岩村有
山高数十丈居平地中龙朔二年山忽晦冥者七昼夜
大雷雨龙升而霁山腹遂空高三十丈许长倍之石间
鳞甲至今隐现若存其下为深渊莫测水从西江来者
皆汇之西江即六峒黄柏川江也其源俱出全州西延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1465-0678b.png
之境与湖广新宁交界绕七都蛮峒而来六峒居中黄
柏川江在左右以成川字故岩曰灵岩川曰灵川(名胜志)

  小融江自兴安来至江南大埠口与大融江汇左右
刺合故曰漓津大融江下二十馀里为千秋峡丛山列
拥尖削如笔亦名笔峡风水相搏涛色如银名曰银江
其气清淑四时若秋故曰千秋又过县南二十里之甘
棠墟与甘水合又十里之白石潭其水甚深相传县南
二里许有蛟精塘昔藏妖蜃伤堤害物南齐永明四年
卷十三 第 33a 页 WYG1465-0678c.png
始安内史裴昭明梦神女七人云冠玉佩各执小旂圭
印自言为荆楚以南司祸福之神此方被妖蜃所害今
当禁之于白石湫既觉询其故得之先时湫水险急舟
触无所不败乃为建祠秩祀湫水遂平唐李义山诗神
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即此 尧岭在邑东南尽处古
谓之东岭有东岭神祠李唐以前更为尧庙其曰秦时
建者本轩辕弥明诗中祖龙开国尽遐荒庙建唐尧镇
此邦语耳今祭品出灵川 舜华山与尧山相望下有
卷十三 第 33b 页 WYG1465-0678d.png
池曰舜池 盘古岭建盘古祠于其上盘岭而南为半
云山即莫休符所载双女陵普赞冢地也邑之南界接
临桂之北

  兴安县

  县旧名临源以地临湘漓二水之源也旧城在县南乡
廖仙井傍遣址尚存按水经注云漓水与湘水出海阳
山而分源湘漓之间陆地广百馀步谓之始安峤即越
峤也水自峤之阳南流注漓名曰始安水故庾仲初赋
卷十三 第 34a 页 WYG1465-0679a.png
扬都云判五岭而分流唐通典亦谓之临源岭岭在县
北三里即全义岭也(名胜志) 海阳山在县南九十里山
形如覆釜有岩极幽邃秉烛而入行数百步至水泉处
阔不盈尺其深莫测 始安水又南与沩水合沩水源
出南乡名桃花源又有融水出融山二峒中零水出县
西南五十里郁金山俱南流入漓 始皇利粤之犀角
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
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
卷十三 第 34b 页 WYG1465-0679b.png
守南野之界一军结馀干之水兴安县有灵渠亦名秦
凿渠始皇命屠睢伐越史禄转饷乃自零陵上流凿渠
至桂林渠内置斗门三十六所每斗门闸之以俟水积
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既通舟楫又利灌溉号
为灵渠(淮南子鸿烈解) 灵渠自北而南三十二陡又由漓通
铜鼓水自东而西入永福六陡六陡冬月水消则涸绝
不行(魏浚峤南琐记) 灵渠在县北五里即导漓水者也亦名
秦凿渠汉戈船将军出零陵下湘水即此路后汉伏波
卷十三 第 35a 页 WYG1465-0679c.png
将军马援因秦旧渠开湘水六十里穿度城仍折而北
入于湘今名中江是也至唐宝历间渠道崩坏观察使
李渤乃叠石造堤如铧嘴状劈分二水每水置石斗门
一使制之开漓水则入于桂江壅桂江则归之湘水又
凿分水渠三十五步阔仅五六尺以便行舟其后咸通
中鱼孟威宋庆历中李师中相继修筑之渠上有汉伏
波祠(名胜志) 古秦城在县西南四十里其侧有秦王庙
盖始皇二十三年筑以限越者通鉴唐昭宗光化元年
卷十三 第 35b 页 WYG1465-0679d.png
马殷引兵取桂州自秦城以北望风奔溃即此 龙蟠
山在县东十五里本名盘龙唐天宝改今名山有石洞
其门数重游者秉炬而入常见龙迹于泥沙中其大如
碗岭表录异云山有乳洞斜贯一溪名灵水溪溪中鱼
皆修尾四尺丹其腹人不敢捕否则有风雷 石康岭
在县西周八十里逶迤至县后旋而向之其下源泉四
出南有双女庙庙旁有石突出高五丈俗呼神石石罅
阔寸许请雨于庙者用茅探罅以瓶盛之须臾水随茅
卷十三 第 36a 页 WYG1465-0680a.png
出注瓶仰望岭巅云起而雨立至 乳洞在县西南十
里有上中下三洞其中虚明夏凉冬温内有清泉喷出
沿石壁左流成溪触石湍激有声洞门左旋而上十馀
步至中洞地势爽垲内有田数畦左有三石如柱旁有
隙可通入石室又承下洞水气蒸润常有烟雾旋拥左
有石道曲折凡数百级至上洞入门平旷水浅可涉秉
炬而入石乳玲珑有五色石横亘其上行数百步有石
高十馀丈色亦五彩又有石床石室千熊万状宋李邦
卷十三 第 36b 页 WYG1465-0680b.png
彦名之曰飞霞洞𨽻书玉溪桥三字又有张孝祥大书
上清三洞四字(紫溪集) 鸣玉洞在县西南十里馀去渠
岸不远洞门虽狭内极广大深邃有石乳下悬又有石
床石笋石盘诸状泉声琮琤旧名梵音邑令罗震易今
(通志) 草圣岩在县西十五里前有寺今废唐僧云峤
习草书其中有云峤书堂及涤砚池岩之东有穴圆如
月名月山又五里为白雪峰峙立渠江之侧粲白如积
雪故名上岩深广可容百许人(名胜志) 状元峰在县东
卷十三 第 37a 页 WYG1465-0680c.png
南九星山之西耸秀特立峰下唐则居焉乡人因则父
子相继登科遂名(通志) 点灯山在县西三里有岩昔有
陶处士读书此山夜有灯光因名 龙山在县西四十
里民居环绕唐质肃公先坟在焉 双女井在县治南
流入漓江世传有王姓者清明举家皆往祭扫止遗二
女在宅风雨暴作忽陷所居二女没焉其井源深不测
首合灵渠(名胜志) 严关在治北十七里两山壁立上镌
严关二大字或谓汉归义越侯严出零陵下漓水定越
卷十三 第 37b 页 WYG1465-0680d.png
建功由此故名又谓此关当隘路而可畏也桂林诸生
徐谨征西记云宋末经略使马塈以阻元兵凿马坑岭
断路处

  阳朔县

  龙头山在县东北向高千馀尺以形似而名唐诗人曹
邺家在焉今建慈光寺于此(名胜志) 都利山漓水南径
以出香草故名一曰都荔汉乐章云都荔逐芳即此县
治设在山下治南数百步为鉴山其石光莹与县治拱
卷十三 第 38a 页 WYG1465-0681a.png
揖时见人物车马之形有鉴山寺唐同光年建有宋太
宗御制碑 鸟山在县南五里滨江其形如鸟舒翅而
立下有白鹤观基址 东人山在县东南十五里此山
之状似人冠带而拱揖其西亦有石如人冠带若坐而
受之者 碧莲峰在县西十五里峰峦重叠簇出如莲
华 威南山其下有吴威南将军墓(通志作晋征南将军薛翊墓)
为塘山下有涌泉潴流为渊山巅之气与威南相接傍
有乳洞中多滴乳观源之溪出焉 屏障山在县治左
卷十三 第 38b 页 WYG1465-0681b.png
峡其状正方如屏 寨山在县西二十里稠密四固如
寨马氏湖南割据置戍于此山下即归义故基也其东
为读书岩曹侍郎邺读书于此 画山在县北五十里
漓江之上九顶屹立丹崖翠壁望之如绘 广福岩在
县南二十里中有复阁堂殿两傍石室叠如层龛有罗
汉像俗即名罗汉洞也今为戍籍居之溪桥树色宛若
桃源 绣山与临桂接界舟入阳朔必先历此亦可以
棹艇游于其中 犀潭在县西三十里龙济松江二桥
卷十三 第 39a 页 WYG1465-0681c.png
水汇处中有石穴云犀所藏岸傍细草如茸呼曰犀草

  飞泉在县西五十里泉涌山腰悬石百级飞注而下
如挂银河入于桂江 吴武陵阳朔厅壁记称海峤衡
巫诸山会于阳朔盖指海阳山而言即灵兴二县界之
阳海也其地在楚粤之交为一岭所限峤以北皆荆楚
之域也海者泉盛大之称水北曰阳故曰海阳其水北
趋而分湘漓者为龙岩又东南出泉曰掉岩水下阳朔
一山一岩分湘漓朔为三水故名三山海阳今始安峤
卷十三 第 39b 页 WYG1465-0681d.png
去阳朔下苍梧者乃其故道故汉书曰或下漓津或下
阳朔也

  全州

  湘山在州西一里峰峦蓊郁岩洞幽深绝顶有飞来石
相传自罗浮飞来者其稍夷处曰笋布台寂照大师经
行之所有湘山寺唐咸通二年建寺门二层径长百馀
丈始入殿由两庑升绕殿后有浮屠俗名无量寿佛塔
即师示寂处也巅有甲亭眺览郡中如在画图又有法
卷十三 第 40a 页 WYG1465-0682a.png
华玉虬二泉(名胜志) 柳山在州北二里郡之主峰旧名
北山为柳刺史所游赏因即其姓为名有寸月台拔地
七十丈冈峦回复禽鸟希踪二江东流波影炫目柳公
仲涂筑室读书有书堂绍兴间州守林岊为之记魏禹
卿云近日柳山书院应泉井中有巨石乘风雨飞入井
内昂首低尾状如龙马其高广正与井之石甃相似实
嘉靖壬寅四月七日也 湘水发源于阳海与漓分处
地名铧觜汇而为潭名曰渼潭导入中江在湘漓二水
卷十三 第 40b 页 WYG1465-0682b.png
之中阳海之旧江也 洮水出州北三十里之文山山
下出泉濆激有声故名水经注云洮水出洮阳县西南
东流注于湘水汉英布军败走江南高祖令别将追之
击布军于洮水南北皆大破之如淳注云洮阳之洮音
韬盖布旧与长沙王婚其败也布往从之洮水出长沙
国境内故布之军大败于此刘宋武帝继母舅萧卓为
洮阳令文帝元嘉三十年宗悫以功封洮阳侯皆其地

  钵盂山州东南合江门对岸岿然耸立即罗水灌水
卷十三 第 41a 页 WYG1465-0682c.png
入湘处明知州顾璘易为完山有合江亭观察茶陵龙
大有建 三华山在州南五里与湘山寺正对顶有三
峰形如华盖州学之宾山也 龙城山在州东一里有
古颓垣如城堑状 狮子岩在州西四里以形似名亦
即湘山之一峰也径由归云庵而上有白石如带可五
六丈许侧隘不可通俯视石罅仅二三尺秉烛而入深
广可容三百人中有数叠如阶磴然又十里为石燕冈
有岩高深二十丈时有石燕回翔其中 砻岩在州北
卷十三 第 41b 页 WYG1465-0682d.png
十五里飞泉如练琮琤激越故以砻名中有石田石鼓
莲华台阁之像甚多又城西南三十五里有青田岩城
南四十里有波斯岩皆称绝胜 倚石山在州南六十
里以岩石相倚故名建安之水出焉旧设建安驿处

  神仙岩在州北六十里为古神仙所居有石刻幽径二
字 黄华山在州东北六十里郡国志之黄山也横亘
如榜旧名猎山 覆釜山州西长乡跨湖广新宁县界
其山上接层穹下临无地游者攀缘绝壑而上有天马
卷十三 第 42a 页 WYG1465-0683a.png
佛足诸踪产扫阶竹仅尺许叶密而小乾久不脱

  灌阳县

  灌水去县南北十里自兴安界流入水北曰阳故曰灌
(名胜志) 峡山在县北五里夹江峙岸幽耸蔽日形似
三峡故名县有沙罗马渡龙川盐川诸水咸汇于此东
流入湘考水经注云观水出临贺郡之谢沐县界西北
径观阳县西即此水也灌古谓之观其入湘处谓之观
口 华山在县西南七里有虞帝祠江水绕其麓 通
卷十三 第 42b 页 WYG1465-0683b.png
真岩在县西二里又名灵岩前后洞门敞朗约深十馀
丈广二十馀步如大厦形又八里为仙源洞世传有柳
子厚遗迹其傍有大源塘 打鼓洞在县西四十里水
经注云观阳县东有裴岩其下有石鼓形如覆船扣之
清响远彻即此洞也其水流入灌 沙河之水出九龙
岩中通别涧有石藤九其形盘屈如龙水流入灌阳滩

  永宁州

  宝盖山州之主山也黄源之水出焉北流合永福水入
卷十三 第 43a 页 WYG1465-0683c.png
于漓而州北之大长江源出都狼山州东之东江合四
源水皆注之(名胜志) 方舆胜览云东郭先生廖扶家有
丹砂井一族数百口饮此井者皆百馀岁按州东有岩
名百寿旧名夫子岩宋绍定已丑知县史渭镌百寿字
于石崖盖指此也今竖有平古田碑 虎踞岩在州东
南二里石柱峥嵘光明弘敞秉炬而入有石大士滴乳
天成从岩而下又有金竺岩深窅广邃流泉一泓其上
凝溜物象森错 将军岩在州西五里洞门之右若将
卷十三 第 43b 页 WYG1465-0683d.png
军踞坐然入半里许上下方平如砥有石乳恍垂芝撒
网等状 穿岩在州西三十里穿成复道如覆厦屋坦
长二十馀丈人马通行之地忘其为奇也 天村山在
州西南百里山顶有田居民耕种成村故名 都狼岭
在州北六十里于向与黄巢战处详人物

  永福县

  凤巢山在县城北本名华盖隋大业二年凤鸟来巢百
禽集于山下宋建隆间复有双凤巢之守臣以闻诏遣
卷十三 第 44a 页 WYG1465-0684a.png
使凿巢下石得美玉故以为名山顶有玉液池其下即
王世则故居太平兴国八年状元也(名胜志) 麻兰山在
旧理定县界距县西南六十里寰宇记云从府至柳州
路经北山过溪百馀里方至平路山中有毒出寻溪水
行有伏流有平流峭绝险隘更无别路柳宗元诗桂州
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兰高唐桂帅旱祷多由此其
水流为下漏川以入漓木皮丹竹二江俱自古田界流
出注焉而平乐府之修仁县界古磉江荔浦县界之石
卷十三 第 44b 页 WYG1465-0684b.png
流江亦相灌委 太和山在理定城后崖谷盘纡西南
有江自古田出名太和江峤南琐记云灵渠自北而南
三十二陡又由漓通铜鼓水自东而西入永福六陡六
陡冬月水消则涸绝不行又云自理定西行麻兰乌沙
诸岭险绝刺天无蜿蜒迤逦之状路极逼仄每遇岭则
直上至绝顶乃下下抵涧水乃已度涧又复上如此者
三四程闻之飞云九折势虽险峭尚可乘车策蹇而行
不至若是也诸岭每遇狭处谓之阨子必有大小石子
卷十三 第 45a 页 WYG1465-0684c.png
一堆意必戍士积之以备他虞者及询之则云行人过
此必从山下携石一块寘其下祝云愿增脚力

  义宁县

  灵鹫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峭拔高峻上有瀑布泉白鹿
庵又五里为岩洞山高数十仞容十馀榻泉绕洞前旧
传有桃花片大寸许从洞中流出(名胜志) 义江在县北
七十里源出丁岭流至苏桥分为三入永福江一历铜
鼓墟东流合相思水入漓 屐齿痕在江口石矶上相
卷十三 第 45b 页 WYG1465-0684d.png
传蜀汉时有武当者偕诸葛武侯征牂牁溺智惠江死
焉英灵白昼擐金甲挥刃大呼响应山谷尝临流踞坐
矶上屐痕宛然可观





  粤西文载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