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一 第 1a 页 WYG0959-067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喻林卷一百十一    明 徐元太 撰
  性理门(二/)
   妙道
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举者莫能胜也行者莫能致也
(礼记/表记)
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民之所以
知者寡(管子/白心)
卷一百十一 第 1b 页 WYG0959-0679b.png
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荥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
(管子/内业)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老子/无源)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
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无用)
譬道之在天下由川谷之于江海也(老子/圣德)
深闳广大不可为外析毫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
卷一百十一 第 2a 页 WYG0959-0679c.png
而生有无之总名也(文子/道原)
浊而徐清冲而徐盈澹然若大海汜兮若浮云(文子/道原)
观道者如观水以观沼为未足则之河之江之海曰水
至也殊不知我之津液涎泪皆水(关尹子/一宇)
吾道如剑以刃割物即利以手握刃即伤(关尹子/一宇)
以盆为沼以石为岛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万里而不
穷也夫何故水无源无归圣人之道本无首末无尾所
以应物不穷(关尹子/一宇)
卷一百十一 第 2b 页 WYG0959-0679d.png
吾道如处暗夫处明者不见暗中一物而处暗者能见
明中区事(关尹子/一宇)
吾道如海有亿万金投之不见有亿万石投之不见有
亿万污秽投之不见能运小虾小鱼能运大鲲大鲸合
众水而受之不为有馀散众水而分之不为不足(关尹/子一)
(宇/)
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关尹子/一宇)
一灼之火能烧万物物亡而火何存一息之道能冥万
卷一百十一 第 3a 页 WYG0959-0680a.png
物物亡而道何在(关尹子/一宇)
两人射相遇则巧拙见两人奕相遇则胜负见两人道
相遇则无可示者无巧无拙无胜无负(关尹子/一宇)
言道者如言梦夫言梦者曰如此金玉如此器皿如此
禽兽言者能言之不能取而与之听者能闻之不能受
而得之(关尹子/九药)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
存用之不勤(列子/天瑞)
卷一百十一 第 3b 页 WYG0959-0680b.png
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
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
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庄子/天运)
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门(庄子/则阳)
若夫道德则不然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
肯专为一上一下以禾为量而浮游乎万物之祖(吕氏/春秋)
(必/已)
万物之朴散则为器用若道散则为神明流为日月分
卷一百十一 第 4a 页 WYG0959-0680c.png
为五行也(河上公注/老子反朴)
道之在天下与人相应和如川谷与江海相流通也(河/上)
(公注老/子圣德)
道若川谷之水其出无已其行无止(贾子修/政语上)
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淮南子/原道训)
累之而不高堕之而不下益之而不众损之而不寡斲
之而不薄杀之而不残凿之而不深填之而不浅(淮南/子原)
(道/训)
卷一百十一 第 4b 页 WYG0959-0680d.png
夫道之与德若韦之与革远之则迩近之则远(淮南子/览冥训)
终始若环莫得其伦(淮南子/精神训)
天地之大可以矩表识也星月之行可以历推得也雷
霆之声可以鼓钟写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也是故
大可睹者可得而量也明可见者可得而蔽也声可闻
者可得而调也色可察者可得而别也夫至大天地弗
能含也至微神明弗能领也(淮南子/本经训)
今夫为平者准也为直者绳也若夫不在于准绳之中
卷一百十一 第 5a 页 WYG0959-0681a.png
可以平直者此不共之术也故叩宫而宫应弹角而角
应此同音之相应也其于五音无所比而二十五弦皆
应此不传之道也故萧条者形之君而寂寞者音之主
(淮南子/齐俗训)
四方皆道之门户牖向也在所从窥之故钓可以教骑
骑可以教御御可以教刺舟(淮南子/说山训)
升之不能大于石也升在石之中夜之不能修其岁也
夜在岁之中仁义之不能大于道德也仁义在道德之
卷一百十一 第 5b 页 WYG0959-0681b.png
(淮南子/说山训)
道者置之前而不(志/)错之后而不轩内之寻常而不
塞布之天下而不窕(淮南子/人间训)
河以逶蛇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阴阳无为故能和
道以优游故能化(淮南子/泰族训)
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扬子/问道)
夫玄晦其位而冥其畛深其阜而眇其根欀其功而幽
其所以然者也(太玄经/玄摛)
卷一百十一 第 6a 页 WYG0959-0681c.png
其上也县天下也沦渊纤也入秽广也包畛(太玄经/玄摛)
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
乎雷驰或倏烁而景逝或飘滭而星流或滉漾于渊澄
或雰霏而云浮(抱朴子内/篇畅玄)
夫声不可胜举也故吹管操弦虽有繁手遗声多矣而
执籥鸣弦者欲以彰声也彰声而声遗不彰声而声全
故欲成而亏者昭文之鼓琴不成而无亏者昭文不鼓
琴也(郭子注庄/齐物论)
卷一百十一 第 6b 页 WYG0959-0681d.png
光而不耀浊而不昧绳绳兮其无系泛泛乎其无薄也
微妙难名终归于无(李善注文选王简/栖头陀寺碑文)
圣人之为道也明于日月微于毫釐(黄帝素问灵枢/经逆顺肥瘦)
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中水在鱼中道去人死水
乾鱼终(西升/经)
道象无形端恍惚亡若存譬如种木未生不见枝叶根
(西升/经)
夫有形䥥利不入无理神明在身出无间入无孔俯仰
卷一百十一 第 7a 页 WYG0959-0682a.png
之顷经数千里(道德经指/归卷八)
大道坦坦不出门户其出弥远其知弥寡(道德经指/归卷八)
至道幽微非愚非智升三清之上不益其明坠九幽之
下不加其闇(道德经注/疏卷二)
大道如海众流所归大道如天群物所依(玉清经/昭灵品)
如末尼宝虽有大光明而此光明无内外可得(波罗蜜/多经卷)
(五百九/十六)
陟者弥高而不能阶涉者弥深而不能测谋者虑不能
卷一百十一 第 7b 页 WYG0959-0682b.png
规寻者度不能尽(道行波罗蜜/经序卷一)
譬如金刚一切诸物无能坏者而能普坏一切诸物然
其体性无所损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十八)
四表为大綩綖其外毫釐为细间关其内故谓之道(宏明/集牟)
(子理/惑论)
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
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维摩诘所说经/见阿閦佛品)
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
卷一百十一 第 8a 页 WYG0959-0682c.png
得仙名不死药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断是真
不死药也(罗什译维摩/诘经佛道品)
其为道也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勤不可为无故
能幽鉴万物而不耀玄轨超驾而弗夷(僧肇注维摩/诘经菩萨品)
其道虚玄妙绝常境聪者无以容其听智者无以运其
知辨者无以措其言像者无以状其仪(僧肇注维摩/诘经菩萨品)
   形色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
卷一百十一 第 8b 页 WYG0959-0682d.png
兑为口(易说/卦传)
木有华叶之容故貌属木言之决断若金之斩割故言
属金火外光故视属火水内明故听属水土安静而万
物生心思虑而万事成故思属土(尚书正/义洪范)
正气之在人也上下灌注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极也
不可以为量也是能使其神之所泽郁郁勃勃而不可
屈是能使其形之所宅完固静专而不可挠(子华子/大道)
一人之身为骨凡三百有六十精液之所朝夕也气息
卷一百十一 第 9a 页 WYG0959-0683a.png
之所吐吸也心意知虑之所识也手足之所运动而指
股之所信屈也皆与天地之大数通体而为一故曰天
地之间人为贵(子华子/执中)
蚑行喙息莫贵于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
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
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
使三百六十节故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者也(淮南/子天)
(文/训)
卷一百十一 第 9b 页 WYG0959-0683b.png
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而气志者五藏之使候也(淮/南)
(子精/神训)
其血气与雷霆风雨比类其喜怒与昼宵寒暑并明(淮/南)
(子泰/族训)
求天数之微莫若于人人之身有四肢每肢有三节三
四十二十二节相持而形体立矣天有四时每一时有
三月三四十二十二月相受而岁数终矣(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一岁之中有四时一时之中有三长天之节也人生于
卷一百十一 第 10a 页 WYG0959-0683c.png
火而体天之节故亦有大小厚薄之节(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行人之德
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
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
春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
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地)
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以终岁之
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
卷一百十一 第 10b 页 WYG0959-0683d.png
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
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
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无角无翼材以道德(太玄经/大玄棿)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故天有九星以正机衡地有
九州以成万邦人有九窍以通精明(王逸注楚/辞九辨)
形之血气也犹囊之贮粟米也一石囊之高大亦适一
卷一百十一 第 11a 页 WYG0959-0684a.png
石如损益粟米囊亦增减人以气为寿气犹粟米形犹
囊也(王充论衡/无形篇)
生人所以言语吁呵者气括口喉之中动摇其舌张吹
其口故能成言譬犹吹箫笙箫笙折破气越不括手无
所弄则不成音(王充论衡/论死篇)
以囊橐盈粟米米在囊中若粟在橐满盈坚彊立树可
见人瞻望之则知其为粟米囊橐何则囊橐之形若其
容可察也如囊穿米出橐败粟弃则囊橐委辟人瞻望
卷一百十一 第 11b 页 WYG0959-0684b.png
之弗复见矣人之精神藏于形体之内犹粟米在囊橐
之中也死而形体朽精气散犹囊橐穿败粟米弃出也
粟米弃出囊橐无复有形精气散亡何能复有体而人
得见之乎(王充论衡/论死篇)
人虽七尺之形而天下之理备矣故首圆足方取象二
仪鼻隆口窊比象山谷肌肉连于土壤血脉属于川渎
温蒸同乎炎火气息不异风云内观诸色靡有一物不
备岂须仰观俯察履涉朝野然后备所见(张湛注/列仲尼)
卷一百十一 第 12a 页 WYG0959-0684c.png
鸟兽大小形性各异人之于圣腑藏并同(扬子法言/注问明篇)
血勇怒而面赤脉勇怒而面青骨勇怒而面白(意林燕/丹子)
邵云死之言澌精神尽也弼曰此所言澌如射箭尽手
中尽也(文苑英华杜/弼杂论上)
目以见小为明耳以听大为聪(太平御览/人事部目)
望视之兔白蹄之豕短喙之犬修头之马斯禽兽也犹
形乎势观况君子之貌独无表告者哉(初学记/兽部狗)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
卷一百十一 第 12b 页 WYG0959-0684d.png
以生喜怒思忧恐(黄帝素问内经/天元纪大论)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
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
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黄帝素问内经/脉要精微论)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黄帝素问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卷一百十一 第 13a 页 WYG0959-0685a.png
夫胸腹藏府之郭也䁴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
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门里门户也廉泉
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藏六府者各有畔界其病各
有形状(黄帝素问灵/枢经胀论)
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
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
有血海有气海有水榖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黄/帝)
(素问灵枢/经海论)
卷一百十一 第 13b 页 WYG0959-0685b.png
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
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
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
且明矣(黄帝素问灵枢经/邪气藏府病形)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黄帝素问灵枢/经营卫生会)
夫生之于形也神为之蒂精为之根营爽为宫室九窍
为户门聪明为候使情意为乘舆魂魄为左右血气为
卒徒(道德经指/归卷九)
卷一百十一 第 14a 页 WYG0959-0685c.png
夫耳目口者心之佐助也神之门户也智之枢机也人
之祸福也故耳无聪不能别其音目无明不能见其机
口无度不能施其令(天机/经静)
譬如内身所有头颈肩膊手臂腹背胸胁腰脊䏶膝腨
胫足等皮内骨髓唯有假名(波罗蜜多经/卷四百六)
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馲驼言马肿背尧眉八彩舜目
重瞳子皋陶马喙文王四乳禹耳参漏周公背偻伏羲
龙鼻仲尼反頨老子日角月玄鼻有双柱手把十文足
卷一百十一 第 14b 页 WYG0959-0685d.png
蹈二五此非异于人乎(宏明集牟/子理惑论)
   殊涂
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
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
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上)
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北戴斗极为空桐东至日所
出为太平西至日所入为太蒙太平之人仁丹穴之人
智太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尔雅/)
卷一百十一 第 15a 页 WYG0959-0686a.png
人之性其犹水然水之源本甚洁而无有衰秽其所以
湛之者久则不能以无易也易而不能反其本初则还
复疑于自性者矣是故方圆曲折湛于所遇而形易矣
青黄赤白湛于所受而色易矣砰訇淙射湛于所阂而
向易矣洄洑浟溶湛于其所以容而态易矣咸淡芳奥
湛于其所以染而味易矣(子华子/大道)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䲡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猿猴
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且甘带
卷一百十一 第 15b 页 WYG0959-0686b.png
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䲡
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
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
南国之人祝发而祼北国之人鞨巾而裘中国之人冠
冕而裳九土所资或农或商或田或渔如冬裘夏葛水
舟陆车默而得之性而成之(庄子/汤问)
广厦阔屋连闼通房人之所安也鸟入之而忧高山险
阻深林丛薄虎豹之所乐也人入之而畏川谷通原积
卷一百十一 第 16a 页 WYG0959-0686c.png
水重泉鼋鼍之所便也人入之而死咸池承云九韶六
英人之所乐也鸟兽闻之而惊深溪峭岸峻木寻枝猿
狖之所乐也人上之而慄形殊性诡所以为乐者乃所
以为哀所以为安者乃所以为危也(淮南子/齐俗训)
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适善恶
之马也欤(扬子修/身篇)
日月相斛星辰不相触音律差列奇耦异气父子殊面
兄弟不孪帝王莫同(太玄经/大玄棿)
卷一百十一 第 16b 页 WYG0959-0686d.png
凡人禀性也清浊贪廉各有操行犹草木异质不可复
变易也(王充论衡/非韩篇)
玉生于石有纯有驳情性于阴阳安能纯善(王充论衡/本性篇)
豆麦之种与稻梁殊然食能去饥小人君子禀性异类
乎譬诸五榖皆为用实不异而效殊者(王充论衡/率性篇)
譬如天降一味甘雨江河大海受处不同名为异水雨
实唯一十方大圣降一法雨随三乘器受益不同故名
三教(灵宝秘/密经)
卷一百十一 第 17a 页 WYG0959-0687a.png
譬如天降一味之水随地差别得种种味(大方等大/集经卷九)
如河中有木随流漂转而木与流体相各别(大乘密严/经卷中)
譬如画师各各赋彩心各各异如是随行所为(佛遗日/摩尼宝)
(经推/六)
譬如销金随师而作金无定也(大智度/论卷七)
譬如金师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种种异物虽皆是金而
各异名(大智度论/卷一百)
云何世间病分别说三种或有医治差或不得医差或
卷一百十一 第 17b 页 WYG0959-0687b.png
复有病人虽得医不差是故诸病人分别有三种(鸯崛/摩罗)
(经卷/二)
俱谓之草众草之性不可胜言俱谓之金众金之性不
可胜言同类殊性万物皆然岂徒道乎(宏明集牟/子理惑论)
   一定
人于天下之间如五藏之有心矣人乃生之最灵其心
五藏之最圣也(礼记正/义礼运)
夫事物之性有自然而成者有待人事而成者有失人
卷一百十一 第 18a 页 WYG0959-0687c.png
事不成者有虽加人事终身不可成者是谓三势物无
不然以小知大近取诸身譬之疾病有不治而自瘳者
有治之则瘳者有不治则不瘳者有虽治而终身不可
愈者岂非类乎(前汉纪/高后)
周穆马迹遍于天下若骐骥之性因地而迁则造父之
策有时而踬(南齐书/王融传)
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
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天/论篇)
卷一百十一 第 18b 页 WYG0959-0687d.png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
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荀子解/蔽篇)
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
等各有其母(贾子/胎教)
夫心者五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支流行血气驰骋于
是非之境而出入于百事之门户者也(淮南子/原道训)
人性各有所修短若鱼之跃若鹊之駮比自然者不可
损益(淮南子/修务训)
卷一百十一 第 19a 页 WYG0959-0688a.png
道德之论譬犹日月也江南河北不能易其指驰骛千
里不能易其处趋舍礼俗犹室宅之居也东家谓之西
家西家谓之东家虽皋陶为之理不能定其处故趋舍
同诽誉在俗意行钧穷达在时(淮南子/齐俗训)
发一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筦谓之心(淮南子/人间训)
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
不可去若形体之可肥臞而不可得革也是故虽有至
贤能为君亲含容其恶不能为君亲令无恶(春秋繁/露玉杯)
卷一百十一 第 19b 页 WYG0959-0688b.png
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朱则赤夫决水使之东西
犹染丝使之青赤也丹朱商均已染于唐虞之化矣然
而丹朱傲而商均虐者至恶之质不受蓝朱变也(王充/论衡)
(本性/篇)
面色或白或黑身形或长或短至老极死不可变易天
性然也(王充论衡/本性篇)
鸟鸣之恶自取憎人言之恶自取灭不能有累于当世
也而凶人之行弗可易枭鵙之鸣弗可更者天性然也
卷一百十一 第 20a 页 WYG0959-0688c.png
(艺文类聚/人部讽论)
五常也者在天为五纬在地为五岳在处为五方在人
为五藏在物为五行(辩正论/卷一)
心王正则六臣不邪识意昏沈则其主不明(法苑珠林/卷八十四)
形长者目德主者心(僧肇注维摩/诘经佛国品)
   心君
天道尚右日月西移地道尚左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
目役心(汲冢周书/武顺解)
卷一百十一 第 20b 页 WYG0959-0688d.png
心有四佐不和曰废地有五行不通曰恶天有四时不
时曰凶(汲冢周书/武顺解)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
则耆炙亦有外与(孟子告/子上)
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
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孟子告/子上)
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
卷一百十一 第 21a 页 WYG0959-0689a.png
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以制器
以非器谓匠非有也(晋书裴/頠传)
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管子/枢言)
撞钧石之钟六乐合奏于庭所以写乐也而隐忧者临
之而逾悲不主乎乐故也郁摇而行歌促弦而急弹所
以写忧也而安恬者得之而逾欢不主于忧故也然则
忧乐在外也所以主之者内也内之所感赭苍互色东
西贸区而昧者则不之知也故曰观流水者与水俱流
卷一百十一 第 21b 页 WYG0959-0689b.png
其目运而心逝者与(子华子/执中)
流者舟也所以流之者是水非舟运者车也所以运之
者是牛非车思者心也所以思之者是意非心(关尹子/五鉴)
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
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天论)
犹如太虚于一气中变成万物而彼一气不名太虚我
之一心能变为气能变为形而我之心无气无形(关尹/子五)
(鉴/)
卷一百十一 第 22a 页 WYG0959-0689c.png
夜之所梦或长于夜心无时生于齐者心之所见皆齐
国也既而之宋之楚之晋之梁心之所存各异心无方
(关尹子/五鉴)
心有所结先凝为水心慕物涎出心悲物泪出心愧物
汗出(关尹子/八筹)
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肤则通昔(夕/同)
不寐矣夫仁义憯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庄子/天运)
兵莫憯于志镆铘为下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
卷一百十一 第 22b 页 WYG0959-0689d.png
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庄子庚/桑楚)
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
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
人心乎(庄子/在宥)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鬼谷子/捭阖)
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
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荀子/解蔽)
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
卷一百十一 第 23a 页 WYG0959-0690a.png
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
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
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是故
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淮南子/精神训)
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天奥西
北郁化精也地奥黄泉𨼆营魄也人奥思虑含至精也
(事类赋天/部天注)
请藏之灵兰之室非敢使泄也(黄帝素问灵/枢经外揣)
卷一百十一 第 23b 页 WYG0959-0690b.png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
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
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
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
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
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
卷一百十一 第 24a 页 WYG0959-0690c.png
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
大危(黄帝素问内经/灵兰秘典论)
天以斗运为机人以心为机(阴符/经注)
以身为国以心为君以精为民(阴符/经注)
心王住中道城以诸诫慧为法墙堑牢自庄严备诸魔
(灵宝秘/密经)
海岳环区心之影也形骸耳目心之候也生死邅回心
之迷也菩提昭旷心之悟也(波罗蜜多经/五百九十一)
卷一百十一 第 24b 页 WYG0959-0690d.png
譬如王于众人中为上心于诸功德中无上(佛遗日摩/尼宝经推)
(六/)
佛言人有患淫情不止踞斧刃上以自除其阴佛谓之
曰若断阴不如断心心为功曹若止功曹从者都息邪
心不止断阴何益(佛说四十二/章经尺一)
犹如牛王诸牛随从亦如众星随逐于月譬如众□随
□主后亦如众兵随逐主将(本缘经月/光王品)
是心如须弥极高大故是心如空不可坏故是心如海
卷一百十一 第 25a 页 WYG0959-0691a.png
深难测故(华手经/卷二)
譬如真水精黄物著中则随作黄色青赤白色皆随
色变心亦如是(大智度/论卷五)
视听香味各有所凭而思识归乎心器譬如人之有宅
东阁延贤南轩引景北牖招风西棂映月主人端居中
霤以收四事之用焉(宏明/集九)
 
 
卷一百十一 第 25b 页 WYG0959-0691b.png
 
 
 
 
 
 
 
 喻林卷一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