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四
卷八十四 第 1a 页 WYG0959-03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喻林卷八十四     明 徐元太 撰
  德行门(六/)
   成德
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瞻彼淇澳绿竹如箦(音责叶/侧历反)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
如璧(诗国风/淇澳)
无然畔援(音/院)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叶鱼战反○/诗大雅皇矣)
卷八十四 第 1b 页 WYG0959-0318b.png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诗大雅/卷阿)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诗大雅/烝民)
淇澳美武公之德也(毛诗/淇澳)
问君子贵玉而贱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䃉之多与孔
子曰非为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
君子比德于玉焉(礼记/聘义)
非彼日月照大明于寰宇类此松筠负贞心于霜雪(礼记/正义)
(序/)
卷八十四 第 2a 页 WYG0959-0319a.png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
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
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孟子万/章下)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
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孟子万/章下)
管仲曰苗始其少也眴眴乎其孺子也至其壮也庄庄
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天下
得之则安不得则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于君子之
卷八十四 第 2b 页 WYG0959-0319b.png
德矣(管子/小问)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
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
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
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庄/子)
(达生/)
徵音非无羽声也羽音非无徵声也五音莫不有声而
以徵羽定名者以胜者也故仁义智勇圣人之所备有
卷八十四 第 3a 页 WYG0959-0319c.png
也然而皆立一名者言其大者也(淮南子/诠言训)
井道以澄清不竭之象而成于井之德也易云井者德
之基(京氏易/传井上)
牛玄白晬而角其升诸庙乎是以君子全德(扬子/君子)
温直而扰毅木之德也刚塞而强义金之德也愿恭而
理敬水之德也宽栗而柔立土之德也简畅而明砭火
之德(刘邵人物/志九徵)
威施之艳粉黛无以加二至之气吹呼不能增是以怀
卷八十四 第 3b 页 WYG0959-0319d.png
英逸之量者不矜风格以示异体邈俗之器者不恤小
誉以徇通(抱朴子外/篇博喻)
重渊不洞地则不能含螭龙吐吞舟峻山不极天则不
能韬琳琅播云雨立德不绝俗则不能收美声著厚实
执志不绝群则不能臻成功铭弘勋而凡夫朝为蜩翼
之善夕望丘陵之益犹立植黍稷坐索于丰收也(抱朴/子外)
(篇广/譬)
已有令德类禾之有嘉秀(李善注文/选思玄赋)
卷八十四 第 4a 页 WYG0959-0320a.png
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世说新/语德行)
砺金成器相遗满籯琢玉为宝待价联城(艺文类聚职/官部司徒墓)
(志/)
至仁无亲至信碎金(太平御览珍/宝部金中)
譬如商贾遇得宝城身自采取而得还家成大富贵(海/空)
(智藏经/供献品)
犹如真金屡加销鍊转转益明调和柔软光色妍净其
价难量然后乃为人天之宝(元阳妙/经卷三)
卷八十四 第 4b 页 WYG0959-0320b.png
光明清凉犹如秋月善法具足犹如满月众生乐见犹
如朗月增长善法犹如初月一味甘恬如月一味观一
切法如水中月清净无垢如月无翳(大方等大/集经十七)
相生以慈润茎擢以乐广念正则增枝愿续则长叶内
缘成为华外缘成为果当知悲根等如是次第成(大乘/庄严)
(经论/卷九)
若圆轮之抱规犹直桷之附绳(弘明集/十三)
禅定之海深广无际自非如来清净真心无能度者(僧/肇)
卷八十四 第 5a 页 WYG0959-0320c.png
(注维摩诘/经佛国品)
觉道既成佛宝也法轮既转法宝也五人出家得道僧
宝也(僧肇注维摩/诘经佛国品)
   德盛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
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
卷八十四 第 5b 页 WYG0959-0320d.png
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溥博如天渊泉如渊(中庸/)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
日月之代明(中庸/)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中庸/)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中/庸)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
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洪德)
卷八十四 第 6a 页 WYG0959-0321a.png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同异)
与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
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老子/显德)
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庄子/在宥)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其有昭于天下也若地
之固若山之承不坼不崩若日之光若月之明与天地
同常则此言圣人之德章明博大埴固以修久也(墨子/尚贤)
卷八十四 第 6b 页 WYG0959-0321b.png
(中/)
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
者道之极也(荀子/礼论)
秉太乙者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含吐阴阳伸曳四时纪
纲八极经纬六合覆露照导普泛无私蠉飞蠕动莫不
仰德而生(淮南子/本经训)
至味不慊至言不文至乐不笑至音不叫大匠不斲大
豆不具大勇不斗得道而德从之矣譬如黄钟之比宫
卷八十四 第 7a 页 WYG0959-0321c.png
大簇之比商无更调焉(淮南子/说林训)
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孔丛子/记义)
亘地区充天宇辚高逵踵遐武(蔡中郎集大/传胡公碑)
洋洋乎若德虽崇山千仞重渊百尺未足以喻其高究
其深也(蔡中郎集/周巨胜碑)
乃暴以秋阳威以夏日泽无不渐蝼蚁之穴靡遗明无
不察容光之微必照(文选沈约安/陆王碑文)
观海齐量登岳均厚(文选王俭/褚渊碑文)
卷八十四 第 7b 页 WYG0959-0321d.png
仲尼无契胜于天下而德著古今善恶明也镜照丑好
而人不怨法明善恶而人不恨(意林/魏子)
彼春兰及秋菊尚无绝于众芳矧重仁与袭义信辽辽
兮未央(艺文类聚人/部赠答赋)
禽子问天与地孰仁墨子曰翟以地为仁太山之上则
封禅焉培塿之侧则生松柏下生黍苗莞蒲水生鼋鼍
龟鱼民衣焉食焉家焉死焉地终不责德焉故翟以地
为仁(艺文类聚/地部地)
卷八十四 第 8a 页 WYG0959-0322a.png
中衢置樽高堂悬镜其酌不穷其明逾盛(艺文类聚储/官部储官诗)
置樽待酌悬钟听扣声动天下光照四邻(文苑英华庾/信王爵一碑)
响发地钟光垂天镜(文苑英华/薛道衡碑)
如金山光明洞映不测边际(玉清经道/化四夷品)
犹如良井遍给众渴井泉不竭(元上内秘藏/经究竟品)
一者其德如虚无澄真洞寂澹泊自然幽幽冥冥为天
地之根二者其德如大道恢廓无为为神明之宗一切
万物普受其成功三者其德如天澄虚广覆高浮上清
卷八十四 第 8b 页 WYG0959-0322b.png
一切万物普受生成四者其德如地开张养生含容无
细一切万物受其厚载五者其德如日月光明洞映无
幽不彻一切万物受其柔惠六者其德如众星照曜诸
天朗达幽冥一切万物普受光明七者其德如云雨和
天润地流泽广施一切万物普蒙惠洒八者其德如四
时转轮阴阳节气和平一切万物普受含生九者其德
如太山包容障遏威灵恢恢五帝安镇神仙所居十者
其德如大江柔弱荡荡惠流百方不简秽贱无细不容
卷八十四 第 9a 页 WYG0959-0322c.png
(灵宝真/文要解)
譬如聚积众柴若二若三乃至千载如此柴聚经多年
岁甚大乾燥于时有人放火烧之成大火聚更以无量
酥油溉灌此火转炽倍盛难可得近(大宝积经/六十一)
犹如秋日初出时蔽诸萤火光普照(大宝积经/六十一)
譬如虚空无长无短无有方面无增无减(光赞波罗/蜜经卷十)
譬日始出高山之岳若月盛满在众星中又若须弥异
于众山如猛师子出于深林(清净分卫/经卷上)
卷八十四 第 9b 页 WYG0959-0322d.png
譬如日轮光明炽盛照赡部洲无不周遍(波罗蜜多/经卷四)
如有妙药名曰莫耆是药威势能消众毒有大毒蛇饥
行求食遇见生类欲螫啖之其生怖死走投妙药蛇闻
药气寻便退走(波罗蜜多/经卷一)
譬如日出能为四事一者有大光明二者除灭闇冥三
者示种种色四者令诸众生得造事业(大方等大/集经十七)
如船师于生死海度众生故如屋宅覆护一切诸世间
故如商主能导群生至宝所故如赫日智慧光明能普
卷八十四 第 10a 页 WYG0959-0323a.png
照故如君主觉法城中得自在故如炽火能烧众生我
爱薪故如大云普霔无边甘露雨故如时雨增长信等
善根芽故如船舫运度众生达彼岸故如桥梁能度众
生越生死故如津济显示一切出要道故如风轮持众
生不令堕落三恶趣故如大地悉能增长一切众生诸
善根故如大海具足一切无尽福智功德藏故如满月
普放智光破烦恼暗施清凉故如猛将悉能摧伏一切
魔军令退散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
卷八十四 第 10b 页 WYG0959-0323b.png
又如商客入一切智大宝洲中采求如来十力智宝又
如渔师有具足力持正法网入生死海漉诸众生如阿
修罗王能遍㧌动三有大城诸烦恼海普令众生究竟
寂静又如日轮出现虚空照爱水泥令其乾竭犹如满
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华开敷犹如大地普皆平等
无量众生于中止住恒受履践心无分别增长一切善
法根芽犹如大风所向无碍能拔一切诸见大树坏散
一切生死园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四)
卷八十四 第 11a 页 WYG0959-0323c.png
拔不善刺灭一切障了达甚深觉法自性坚固精进以
为墙堑不思议三昧而为园苑以慧日光破无明闇以
方便风开智慧华以广大愿充满法界心常现入一切
智城(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五)
清白之法具足圆满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
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
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
无障碍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华于
卷八十四 第 11b 页 WYG0959-0323d.png
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
重云振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
(无量寿/经卷下)
佛之明慧犹昆崙河千川万流皆仰之焉川流溢满而
河无涓滴之减佛之为明有踰之矣(梵魔喻/经缘一)
如育多摩尼光明清净馀珠不及(菩萨地持/经卷七)
如师子王以一切处不惊不怖故譬如龙象以调伏心
荷负一切众生诸重担故譬如大雨以其降澍妙雨故
卷八十四 第 12a 页 WYG0959-0324a.png
譬如日光以智慧光照一切众生故譬如明月以一切
众生随其所在见者爱乐故譬如大商主将导众生趣
一切智大宝洲故譬如良医以能疗治一切众生烦恼
病故如拔刺者以能拔出一切众生于诸法中疑惑心
故譬如海导师以能善知一切智知诸方义故譬如船
舫以能善度诸众生大海水故譬如众水河池等以能
资润一切众生故如王大道能津通诸众生故譬如宝
洲以能具足一切菩提分法故譬如如意宝须者皆得
卷八十四 第 12b 页 WYG0959-0324b.png
能与众生无量利益所求法故譬如良马以能运代疲
苦众生故譬如大海智慧甚深难测量故譬如须弥山
于佛菩提不倾动故譬如一切诸妙宝树以能具足胜
庄严故譬如阎浮檀金以希有难得故譬如帝释王于
诸法中能得增上自在力故譬如大梵王具足寂静诸
威仪故譬如护世四天王等以能护持胜妙法故譬如
转轮王以能修行十善业故譬如大臣以能守护诸佛
如来秘密法故(法集经/欲四)
卷八十四 第 13a 页 WYG0959-0324c.png
大海之中金银琉璃水精珊瑚砗磲玛瑙摩尼之妙无
不备有(法海经/尺一)
恒水边流沙尚可斗量尽知其斗数佛恩不可得量也
(佛说弟子死/复生经当一)
如彼金翅王吞灭诸龙毒能殄无明闇喻如千日光摧
碎我慢山譬犹天帝杵(一百五十赞/佛颂藉九)
垂法云以湛润开慧日而增晖(弘明/集十)
形容端正犹如满月众星中明众生视之无有厌足威
卷八十四 第 13b 页 WYG0959-0324d.png
仪安详如须弥山智慧甚深犹如大海忍辱成就犹如
大地心无变易如阎浮檀金常为一切人天所爱犹如
八味清净之水于诸世间其心平等犹如日月等照于
物满众生愿如如意宝见诸乞者心生欢喜犹如慈母
见所爱子(本缘经持/王子品)
   大成
水人所沐浴自洁清者至于深渊洪波所当畏慎也由
近人之故或泳之游之亵慢而无戒心以取溺焉有德
卷八十四 第 14a 页 WYG0959-0325a.png
者亦如水矣初时学其近者小者以从人事自以为可
则侮狎之至于先王大道性与天命则遂捍格不入迷
惑无闻如溺于大水矣(郑氏注礼/记缁衣)
夫器各施其用而圣人之道弘大无所不施故云不器
不器而为诸器之本也(礼记正/义学记)
遂遵流以至海且因岳而为嵩(魏书李顺希/仁弟骞传)
事不本于道德者不可以为仪言不合乎先王者不可
以为道音不调乎雅颂者不可以为乐(淮南子/泰族训)
卷八十四 第 14b 页 WYG0959-0325b.png
或问仲尼之术周而不泰大而不小用之犹牛鼠也曰
仲尼之道犹四渎也经营中国终入大海他人之道者
西北之流也纲纪夷貉或入于沱或沦于汉(扬子/君子)
言已积累众善以自洁饰复植留夷杜蘅杂以芳芷芳
香益畅德行弥盛也(王逸注楚/辞离骚经)
河水沛沛比夫众川孰者为大虫茧重厚称其出丝孰
为多者(王充论衡/自纪篇)
谁谓华岱之不高江汉之不长与君子修德亦高而长
卷八十四 第 15a 页 WYG0959-0325c.png
之将何患矣(徐干中/论贵验)
单弦不能发韶夏之和音孑色不能成衮龙之炜𤑼一
味不能合伊鼎之甘独木不能致邓林之茂玄圃极天
盖由众石之积南溟浩瀁实须群流之赴(抱朴子外/篇交际)
诸贤之有妙艺犹百川之有四渎众山之有五岳而川
可度岳可登高而且大者惟圣人之道如天不可升也
(扬子法言/注学行篇)
昭昭若三辰之丽于天滔滔犹四渎之纪于地(文选沈/约安陆)
卷八十四 第 15b 页 WYG0959-0325d.png
(王碑/文)
孔子文足老君玄足山川薮泽万物归焉(意林太/玄经)
宗百川而成海倍万俊而为英(艺文类聚职/官部丞相碑)
譬彼大壑百川俱引(初学记道/释部菩萨)
譬如摩诃迦良那药苏(隋言大/真药苏)取种种药味力煎其内
或有辛或有苦或有酢或有咸或有淡或有甜取诸味
已入体成熟色香等味取己彼苏体舍移而成药味(大/宝)
(积经一/百九)
卷八十四 第 16a 页 WYG0959-0326a.png
如海有珠名普集众宝此珠若在一切众宝常不散失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六)
譬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其河流注遍阎浮提既无尽
竭复更增长乃至入海令其充满(大方广佛华/严经三十九)
如鞞陁梨山王纯宝所成一切众宝咸在其中取不可
(大方广佛华/严经三十九)
如雪山王一切药草咸在其中取不可尽(大方广佛华/严经三十九)
譬如大吉善苏以众良药味力熟功和合为之大吉善
卷八十四 第 16b 页 WYG0959-0326b.png
苏弃凡苏性持良药力辛苦酸咸涩甘六味以资人身
便与人身作色香味(大乘显识/经推四)
令天下诸水都流入大海水中宁能令海水增多不对
曰不能令增多也所以者何是大海为天下诸水中王
故能尔耳(阿弥陀/经卷上)
犹如众流四渎归海合为一味(法华经/卷六)
其欲作大火者当益其薪故能大明菩萨以人为薪乃
能成大之光明(如来三昧/经卷上)
卷八十四 第 17a 页 WYG0959-0326c.png
譬如大海初欲成时于四天下八万诸洲所有流水及
大小雨江河泉源流入其中皆悉能受不增不减海法
应尔种种水入皆舍本名俱名海水皆失本味同为一
(华子/经卷)
如伶人击动丝竹匏木之类繁会成音(大乘密严/经卷中)
譬如江河淮海大小异故深浅殊故名文别故水在江
中名为江水水在淮中名为淮水水在河中名为河水
俱在海中唯名海水(金刚三昧/经卷下)
卷八十四 第 17b 页 WYG0959-0326d.png
一味实义如一大海一切众流无有不入一切法味犹
彼众流名数虽殊其水不异若住大海则括众流住于
一味则摄诸味(金刚三昧/经卷下)
如阿耨大池出四大河此四大河分为八河及阎浮提
一切众流皆归大海以沃燋山故大海不增以金刚轮
故大海不减此金刚轮随时转故令大海水同一咸味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行二)
如众药未相和杂之时各能治病和杂已后则无所不
卷八十四 第 18a 页 WYG0959-0327a.png
(随相论/卷上)
集众法宝如海导师(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
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道品
善知识由是成正觉诸度法等侣四摄众伎女歌咏诵
法言以此为音乐总持为园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
华解脱智慧果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菙
浴此无垢人象马五通驰大乘以为车调御以一心游
卷八十四 第 18b 页 WYG0959-0327b.png
于八正路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
为华鬘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如所说修行回向为
大利四禅为床座从于净命生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
音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
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踰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维/摩)
(诘所说经/佛道品)
海有五德一澄净不受死尸二多出妙宝三大龙注雨
滴如车轴受而不溢四风日不能竭五渊深难测大士
卷八十四 第 19a 页 WYG0959-0327c.png
心净不受毁戒之尸出慧明之宝佛大法雨受而不溢
魔邪风日不能亏损其智渊深莫能测者故曰心大如
海也(罗什译维摩/诘经方便品)
佛土者即众生之影响耳夫形修则影长形短则影促
岂日月使之然乎形自然耳故随所化众生之多少而
取佛土之广狭也是以佛土或以四天下或以三千或
以恒沙为一国者也(僧肇注维摩/诘经佛国品)
   德验
卷八十四 第 19b 页 WYG0959-0327d.png
名山高大宜有茂木人君有盛德乃宜有显服(郑氏笺/诗终南)
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
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孟子尽/心上)
富润屋德润身(大学/)
东宝惟金南木有乔发辉曾崖竦干重霄(宋书孝义/潘综传)
蕴珠玉之馀润昭罗绮之遗妍(梁书张缅/弟攒传)
夫山藏美玉光照廊庑之间地蕴神剑气浮星汉之表
(隋书王贞/文学传)
卷八十四 第 20a 页 WYG0959-0328a.png
月盛之时虽有重云蔽之不见月体而夕犹朗然是月
光犹从云中而照外也(隋书天/文上志)
曼曼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太公六/韬文师)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老子/修观)
夫丘陵崇而穴成于上狐狸藏矣溪谷深而渊成于下
鱼鳖安矣松柏茂而阴成于林涂之人则荫矣(子华子/孔子赠)
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庄子/齐物)
(论/)
卷八十四 第 20b 页 WYG0959-0328b.png
而容崖然而目冲然而颡□然而口阚然而状义然似
系马而止也(庄子/天道)
夫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闻远
(荀子大/略篇)
君子之容纯乎其若钟山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淳
淳乎慎谨畏化而不肯自足乾乾乎取舍不侻而心甚
素朴(吕氏春/秋士容)
仁者虽在断割之中其所不忍之色可见也智者虽遇
卷八十四 第 21a 页 WYG0959-0328c.png
烦难之事其不闇之效可见也(淮南子/主术训)
夫执介胄而后能拒敌者故非圣人之所贵也君子显
之于服而勇武者消其志于貌也矣(春秋繁露/服制像)
夫形体也色心也闭关乎其薄也苟有温良在中则眉
睫著之矣疵瑕在中则眉睫不能匿之(韩诗/外传)
南山芝兰君子所有(焦氏易林/萃之同人)
文山鸿豹肥腯多脂(焦氏易林/渐之比)
次四君子积善至于车耳测曰君子积善至于蕃也(太/玄)
卷八十四 第 21b 页 WYG0959-0328d.png
(经第/五积)
东动青龙光离于渊(太玄经/玄图)
玉饰其本君子之性金饰其中君子之道(白虎通/考黜)
佩饰也所以象德也故行清洁者佩芳德光明者佩玉
能解结者佩觿能决疑者佩玦故孔子无所不佩也(王/逸)
(注楚辞/离骚经)
夫水盈而流德交而形是故德行外著洪声远布(蔡中/郎集)
(姜伯/淮碑)
卷八十四 第 22a 页 WYG0959-0329a.png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亮怀玙璠美积久德愈宣(曹/子)
(建赠/徐干)
立德践言行全操清斯则富矣何必玉帛之崇乎高尚
其志不降不辱斯则贵矣何必青紫之兼拖也俗民不
能识其度量庸夫不得揣其铨衡是则高矣何必凌云
而蹈霓乎问者莫或测其渊流求者未有觉其短乏是
则深矣何必洞河而沦海乎(抱朴子外/篇广譬)
玉之珑玲其声亦犹君子清玲其德音(扬子法言/注五百篇)
卷八十四 第 22b 页 WYG0959-0329b.png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
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
恶而责妍影于镜也(颜氏家/训名实)
白虎通曰所以必有佩者表德见所能也故循道无穷
则佩环能本道德则佩琨(李善注文/选思玄赋)
日月丽天瞻之不坠仁义在躬用之不匮(文选袁宏/名臣序赞)
芳处幽而弥馨兮宝在夜而愈光(广文选潘安/仁思游赋)
崇兰自芳珏玉自光(文苑英华/王僧孺诔)
卷八十四 第 23a 页 WYG0959-0329c.png
夫良玉径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明珠度寸虽
有函丈之石不能戢其曜苟蕴美自厚容止可知矣(太/平)
(御览逸民/部逸民十)
仁人常如园圃之蓝不异众草染而后彰(太平御览/百卉部蓝)
水带地而壤润月流天而宵烱(初学记/地部井)
荆蕴玉以润其区汉含珠而清其域(初学记地/部汉水注)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其黄其葩虽曰幽深厥
美弥嘉(困学纪闻卷/十八评诗)
卷八十四 第 23b 页 WYG0959-0329d.png
夫人有发毛如山之草木故山有玉而草木润身有玉
而毛发黑(本草玉/井卷五)
譬如盛日但无炎烈瞻视焕目光芒射人(玉清经/昭灵品)
譬如百和之香共在一箧此箧之内芬芳流溢无有一
毫臭秽之气(海空智藏/经序品)
譬如大山善能兴云云能生雨(海空智藏/经序品)
又如莲花随所在处香气馚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六十七)
如有宝珠名种种色在大海中虽有无量众多驶流入
卷八十四 第 24a 页 WYG0959-0330a.png
于大海以珠火力令水销灭而不盈溢(大宝积/经卷五)
譬如高大楼阁密闭户牖以摩尼宝置于室中其内有
情虽经昼夜常睹光辉(大宝积/经十九)
譬如有人服延龄药长得充健不老不瘦(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十)
(八/)
法云垂布以兴雷震三明解脱以为电光无上法雨以
为甘露(无尽意菩/萨经八)
其光所照曜如日出于云(阿差末菩/萨经卷一)
卷八十四 第 24b 页 WYG0959-0330b.png
譬如出金地无有砾石亦无草木中有紫磨金人便取
其金于火中试消合以作诸物著之(佛国经/卷下)
如炼真金尘垢不污星月光照则雨净水日光所照寻
即出火(大法鼓/经卷下)
犹如山顶深泉水自中出不从外来即此池中出清净
水还自浸渍无不周遍(长阿含经/卷十三)
譬如有人熟煎乳汁其上便有薄膜停住(起世因本/经卷九)
洪焰耀赫晃若宝山如大炬明炤耀幽冥如大山冈而
卷八十四 第 25a 页 WYG0959-0330c.png
有积雪如日之光升于朝阳如秋月盛众星特明如转
轮王与诸宝臣四部众俱如树华殖炜晔繁茂英艳无
(鸯崛髻/经缘六)
夫世间诸华香尽顺风香不逆风香戒德之香亦逆风
香亦顺风香世间华香齐熏欲界不熏色界或直熏一
方不熏三方持戒之香香彻十方华香逼近乃别特戒
之香上彻一究竟天(出曜经/六戒品)
栴檀多香青莲芳花虽曰是真不如戒香华香气微不
卷八十四 第 25b 页 WYG0959-0330d.png
可谓真持戒之香到大殊胜(法句经/华香品)
如日初出光不可隐大人智光亦难隐蔽(无明罗/刹经)
如𦂳那虫有三时变初作土色中作赤色后作黑色(无/明)
(罗刹/经)
譬如昔者有一小虫心怀金刚住于海边阎浮大树高
四千里树则战动不能自安树神问之卿何故震动不
安树报之曰虫住我上所以不安神又问曰金翅大鸟
立于你上何故不动小虫处上而独战慄树报之曰此
卷八十四 第 26a 页 WYG0959-0331a.png
虫虽小腹怀金刚吾不能胜是故动摇(修行道地/经菩萨品)
法宝光无不照照痴冥也泽无不润润生死也喻海有
神宝能放光除冥亦因光能雨甘露润枯槁也(僧肇注/维摩诘)
(经佛/国品)
法身圆应犹一月升天影见百水也(僧肇注维摩/诘经佛国品)
   感孚
鱼者虫之幽隐豚者兽之微贱人主内有诚信则虽微
隐之物信皆及矣(周易正/义中孚)
卷八十四 第 26b 页 WYG0959-0331b.png
鹤鸣则子和修诚则物应(韦康伯注/易系辞上)
鹤鸣于阴气同则和出言户庭千里或应(韦康伯注/易系辞上)
(音/迥)酌彼行潦(音/老)挹彼注兹可以餴(音/分)(音/炽)岂弟君子
民之父母○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音/雷)岂弟
君子民之攸归○泂酌彼行潦浥彼注兹可以濯溉(音/盖)
岂弟君子民之攸塈(音戏○诗/大雅泂酌)
子路戎服见于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固以剑
自卫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不出环
卷八十四 第 27a 页 WYG0959-0331c.png
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则以忠化之侵暴则以
仁固之何待剑乎(孔子家/语好生)
桃李以其华实之故非有所召呼而人争归趣来往不
绝其下自然成径以喻人怀诚信之心故能潜有所感
(前汉书注/李广赞)
欲崇诸已先下于人犹大乐无声而跄鸾斯应者也(晋/书)
(光逸/传)
将将鸿鹄貌之美者也貌美故民歌之德义者行之美
卷八十四 第 27b 页 WYG0959-0331d.png
者也德义美故民乐之民之所歌乐者美行德义也而
明主鸿鹄有之故曰鸿鹄将将维民歌之(管子形/势解)
水渊深广则龙鱼生之山林茂盛则禽兽归之礼义修
明则君子怀之(韩诗/外传)
君子者无所不宜也是故韠冕厉戒立于庙堂之上有
司执事无不敬者斩衰裳苴绖杖立于丧次宾客吊唁
无不哀者被甲缨胄立于桴鼓之间士卒莫不勇者故
仁足以怀百姓勇足以安危国信足以结诸侯强足以
卷八十四 第 28a 页 WYG0959-0332a.png
拒患难威足以率三军故曰为左亦宜为右亦宜(说苑/修文)
敏其行修其理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若行不敏礼不合
对门不通矣(刘向说/苑杂言)
妾闻玉石坠泥不为污柳下覆寒女不为乱积之于素
雅故不见疑也(列女传周列/国齐威虞姬)
君子者无尺土之封而万民尊之无刑罚之威而万民
畏之无羽籥之乐而万民乐之无爵禄之赏而万民怀
之其所以致之者一也(徐干中/论法象)
卷八十四 第 28b 页 WYG0959-0332b.png
民之治情敛欲反于端懿者犹草木之偃于翔风百卉
之挺于春阳也(蔡中郎集/陈仲弓铭)
乐动声仪曰风雨动鱼龙仁义动君子(李善注文/选琴赋)
美为士者飞鸟归之蔽于天鱼鳖归之沸于渊(李善注/文选袁)
(彦伯三国/名臣序赞)
服美动目行美动神(艺文类聚后/妃部后妃箴)
忠诚贯于日月孝义感于冰霜(文苑英华请劝进及/封岳行幸徐陆表)
舜行德三年而三苗服孔子闻之曰通乎德之情则孟
卷八十四 第 29a 页 WYG0959-0332c.png
门太行不为险矣故曰德之速疾乎以邮传命(困学纪/闻卷八)
(孟子/)
真友不待请譬慈母之赴婴儿也(僧肇注维摩/诘经佛国品)
 
 
 
 
 
卷八十四 第 29b 页 WYG0959-0332d.png
 
 
 
 
 
 
 
 喻林卷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