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458-03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林列传卷十一
            江阴 陈鼎 撰
 明
  刘宗周传
刘宗周字起东绍兴山阴人生而端严言动有伦虽年
少时已岿然负儒宗望万历辛丑成进士丁内艰时许
公孚远学宗紫阳宗周叩为学之要告以存天理遏人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458-0304b.png
欲遂谨识之勿敢忘甲辰授行人归养丁外艰读礼之
暇惟以明理见性为事一日刘永澄至武林互正所学
乃与决求仁之旨析主静之说辩修悟之异同永澄爽
然如有失而去壬子起官道谒高攀龙相与讲论复有
问学三书皆儒宗要言时顾高诸公兴复东林大会四
方同人讲学不辍京中人目为钩党将搆大狱宗周上
书言顾宪成之学归于自反请各思自反何如时论韪
之旋告病至天启辛酉起礼部仪制司主事时魏珰初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458-0304c.png
用外廷未有言者乃首发其奸未几果窃柄乱政如所
言迁光禄寺丞累迁太仆少卿以病归甲子起右通政
未赴而冢宰赵南星等斥逐朝局尽变乃疏辞陈人臣
进退之义有旨削籍居家潜心理学尝与攀龙质疑罔
间而以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奉为准的崇祯初复官起
顺天府尹策蹇就道其子徒步随之甫莅任即以直谏
被斥归闭门静坐不见一客其门人群请设教不得已
过陶石篑祠集绅儒会讲以伊洛主敬之学宣明于众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458-0304d.png
而于慎独之要尤加谨焉丙子起工部侍郎屡进昌言
疏论内阁温体仁状且极言任用中官体统太重之弊
上怒斥为民归家启蕺山书院从游累千人梓所述人
谱以授学者有朱子致知与阳明致知之辩壬午起改
吏部左侍郎陈圣学三篇晋左都御史上言建道揆贞
法守崇治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六事请复首善书
院及社学罢厂卫上意颇向之甲申救諌官熊开元姜
埰忤旨罢归甲申国变闻信即赴杭省跣足衣麻被发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458-0305a.png
请即举哀或欲俟哀诏至宗周曰岂有子闻父丧不躄
踊之理诏至再奉行未为不可也弘光立起原官至南
都疏请诛误国诸臣又表劝亲征并劾四镇淮抚战守
失宜之罪有违时宰意遂见逐乙酉六月山居闻变不
食而卒学者称念台先生
外史氏曰先生之理学文章沸天下宇内儒宗皆归之
观其立朝正色有古大臣风国亡而身与之俱可谓无
愧于所学矣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458-0305b.png
  祁彪佳传
祁彪佳字幼文浙江山阴人年十七举于乡天启二年
成进士授兴化推官濒行跪其父故参政承㸁请教承
㸁不答或问之曰不见夫诲泅者乎□壶而扶瓮人藉
其肘终其身不能泅一旦挟诸清泠之渊翻壶却瓮㩳
其身入水而泅成矣今者入官则翻壶却瓮之时也彪
佳去果以贤能称尝出抚乱兵斩其渠徇于军门崇祯
四年考选擢御史时京营操兵遣七太监主兵政彪佳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458-0305c.png
激切谏久之巡按苏松预以十革十四申九询檄下属
革者革其弊也申者申其所当行也询者询其何者可
行何者在所革也乃据属所答覈之定黜陟会苏州无
厉名打行廉其稔恶可杀者四人械于衢集乡三老询
之曰是可杀否乡三老曰可即又询诸观者曰是可杀
否观者曰可于是抡大箠箠末量五寸积一寸半每箠
十易操箠一箠至死验之陈其尸而宜兴乡宦陈一教
奴客播虐怨家刑牲焚其庐劫其财肆其尸坟彪佳先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458-0305d.png
捕诸奴客正法平众心且尽追还所佔掠男女田产而
奏夺陈氏父子官然后治诸怨家之为乱者时彪佳回
道居上考而旧辅周延儒与陈氏僚婿怨彪佳执法阴
嗾中官驳彪佳下其等降级上亲索笔改罚俸当是时
人憾彪佳冤而犹幸上之知也彪佳为人修长洁白风
度翩然而遇事敏断时乞病家居犹立赈灾法赈东南
饥宁绍台三府十九县皆仿行之乃以病假过八年自
劾请照过五年閒住限例而诏起掌察召对赐茶饼会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458-0306a.png
吏部吴昌时破计典任意出入彪佳遇于朝面折之叱
昌时揽权骫法疏参昌时昌时故叵测而彪佳是时又
以疏留掌院刘宗周为上所忌至是疏入恐从此重得
罪人人为彪佳危而上疑昌时谓彪佳言是既而昌时
败彪佳循差例刷南京卷国变诸臣援宋高故事拟以
福王为兵马元帅彪佳曰监国本朝故典也何远引为
议遂定未几有传正大位者彪佳抗言曰甫建国而遽
登极何可且群帅劝表未至即有忠如陶侃者尚以不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458-0306b.png
预定策为耻况其他乎然是时邀功者驾言本兵史可
法有二心可法惧虽是彪佳言不敢持遂以苏民变谓
彪佳素德苏出彪佳安抚苏州彪佳所至设先帝位率
众哭即谕以大义且言中原已无贼国有长君使人心
得安乃揭榜于路曰叛逆不可恕忠义不可矜毋借锄
逆报仇毋假勤王造乱捕苏民之首乱者斩之凡借名抄
从贼官如剽项煜家剖时敏室所殡棺次第捕治而嘉
定华生家诸奴客同时起缚主戮辱索身劵所至数万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458-0306c.png
人彪佳尽捕之斩数人馀悉掩狱令曰有为原主所保
者贯其死于是诸奴客家皆膝行搏颡丐原主赦免遂
募士为苍头军亲教战适兴平兵攫丹阳市钱浙兵勤
王者不平斗而伤军民大噪城闭彪佳率苍头驰治斩
兴平兵兴平伯杰夙惮彪佳名至是忌之扬言且移兵
丹阳以□彪佳彪佳却以牒复约会杰于大观楼时杰
踞瓜步大观者瓜步楼也杰谓彪佳必不至至期风作
杰笑曰祁抚不至有辞矣顷之隔江帆起破浪顷刻达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458-0306d.png
岸传呼曰祁都堂至矣挝鼓入杰闻之大骇裹甲出迎
及门见彪佳角巾单衣携胥𨽻各一人又大喜手挥部
士去劳且拜坐语久之起指江誓曰公钜人也公在杰
敢越尺寸以溷公者有如此江乃屠宰飨彪佳彪佳一
举箸而别既而马士英憾彪佳适刘宗周劾士英阮大
铖谓彪佳同为之嗾其党张孙振劾彪佳二心阻监国
正位为潞王地彪佳不与辩祇疏辞定策功所升都察
院右副都御史竟去我兵下江南贝勒以书币聘宗周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458-0307a.png
及彪佳彪佳沈水而死死时别家人驾言应聘将渡江
宿所搆山园夜开牖望南山笑曰山川人物皆幻形也
今山川如故而人生已一世矣诘旦家人失彪佳所在
见柳陌浅水露角巾曰是耶盖入水端坐云后唐王称
号赠少傅兵部尚书谥忠敏
外史氏曰先生为言官曾痛言赋税徭役狱讼关梁之
弊上是之而未行也及按苏时则有定解额清隐租平
漕兑革行馆置役田禁摊赃诸事皆实实裨民者与宗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458-0307b.png
周同讲学同死难而大铖但疑其同乡同住丹阳遂为
同恶不去之不快者何耶嗟乎南国之亡亡于马阮也
当时京师谚曰都督多于狗职方满街走相公止爱钱
皇帝但吃酒又有署士英之门曰两朝丞相此马彼牛
同为畜道二党元魁出刘入阮岂是仙宗道路之言如
此欲国之不亡其可得哉甚矣小人之害国也
  陆培王道焜合传
陆培字鲲庭浙江仁和人生而倜傥负气发愤读书日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458-0307c.png
不尽数卷不止为文词振笔风发光采烂然人皆叹其
华赡崇祯十三年成进士例当授行人需次南还益纵
览古文奇书勤敏过诸生是时东南吴越间竞尚文会
培自少好客长益喜自负与其兄弟收召文士日夜为
贤豪欢称诗角艺一时号西陵体亦稍稍使酒任侠于
人有不可则瞋目叱曰若亟去毋污我座及文词气谊
皦然深相结则折节身下之至急其困阨虽患难死生
不易也由是客过武林者莫不争先愿从陆氏兄弟游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458-0307d.png
既而与王道焜游东林听讲学翻然大悟曰原来吾生
平所为皆圣贤所不屑也遂一意诚敬而轨于道培为
人有笃性事父兄孝谨父卒于官培自江宁归号恸搏
颡齧臂血淋漓见者皆为之泣十七年三月贼陷京师
北望哭累日绝意仕进已而福王立南都就选得行人
明年奉使淮上未还而南京不守遂归誓以死殉五月
我兵下杭州时家人避地桐瑦山培跪白母曰儿人臣
也不能卒事大人死不塞罪母呜咽不能语所亲为之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458-0308a.png
解曰行人无守土责如必不得已盍少待以观变培仰
天叹曰主辱臣死陆生男子忍复须臾苟活耶初潞王
尚在江东至六月闻潞王去海遽求死妻陈率家人昼
夜伺守不得间乃徐徐改颜曰吾为老母泣留不得捐
踵顶矣闻游兵且入山汝曹盍徙避之佯索酒满引数
卮言笑自若促陈徙去即上大床自经死先一夕留书
诀兄圻作绝命诗杭人士闻之无少长皆流涕年二十
九时同死者钱塘王道焜字昭平闻变谓子举人均曰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458-0308b.png
吾父子世受国恩不死北而死南晚矣亦自经死道焜
故奇士父国柱同知兖州自免归道焜举天启元年乡
试历南雄同知崇祯末诏徵天下贤能吏将亲试以不
次用道焜名在选中吏部以郡丞无考选例题升兵部
职方主事道焜上书谓国家悬异格以待非常铨臣执
故例而靳考选非陛下收罗贤豪至意得旨许候考而
甲申之难作号哭曰臣惟一死报国矣至是卒如其言
杭人尝与陆培并称之唐王称号闽中各赠以官培谥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458-0308c.png
忠节道焜谥节悯
外史氏曰两先生以豪杰之材蕴圣贤之质使当日执
政置之于有用之地其岂不能当一面乎惜乎竟以一
死传其名则亦可哀也已
  张国维传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少以理学自励慕东林名走数
千里来会讲中天启壬戍进士知广东番禺县屡擒巨
盗以卓异擢刑科给事中迁礼部改太常少卿秦中流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458-0308d.png
贼起渡河转战蹂躏黄凤滁泗间朝廷忧之遂命国维
以佥都御史巡抚南直至则察视沿江形势而安庆孤
悬江北据陪京上游楚豫之盗往来窥伺时调徽宁及
吴淞兵戍之而海寇复窃发国维乃募壮士议增马步
二千于是皖为重镇又以群盗出没檄滨江诸邑修城
郭建敌楼为永久计治吴七载威惠大行每值旱蝗则
请蠲请折抗疏入告而其大者尤在讲求水利盖吴为
泽国明初开修水利设有专官至宣德中周文襄忱为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458-0309a.png
巡抚秤土均粮凡丘塍之灌注湖流者依重科畎浍之
进退潮汐者减轻则其法尤为精密弘正以来屡命疏
凿自万历戊申后始渐废弛农人竭蹶培壅收穫仍俭
坐是民多艰食盗风日炽国维乘单舸遍探河渠悉为
图说凡三吴诸水之故道曾烦累朝睿画者次第编订
他如臣僚章奏官司案牍莫不蒐采辑为三吴水利全
书共计三十卷上于朝又疏请修治吴淞白茆于濒江
濒湖濒海之隘口筑堤创闸以吐泄节宣之朝廷知国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458-0309b.png
维才乃以兵工二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督河道时天
旱水竭国维徒跣暴烈日中祷于东岳大雨如注河遂
通流会大盗李青山起山左骚动有旨会𠞰而青山佯
请内附国维单骑造贼营青山出不意大惊罗拜请死
国维阴察贼徒欲饵我既还遂部署将吏疾驰之贼方
置酒高会谓其下曰侍郎已堕吾术中矣略不设备国
维至青山就縳馀贼悉降捷奏赐金币荫一子锦衣而
沂州王明及齐见龙张文宇等聚众剽掠谋断饷道国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458-0309c.png
维悉用计擒斩之东方遂宁十五年擢兵部尚书我兵
已入关七日前上书称疾弗允也国维视事乃论劾督
师范志完巡抚总兵以下数十人又檄蓟督赵光抃率
诸将捍禦急调天下援师国维见内外交讧势甚危急
请驰军前自效上以机务重不许而是时永城叛将刘
超拥兵观望擅屠御史魏景琦家表请入援廷议授超
以保定总兵官国维独抗言曰此赏奸也若羽翼已成
又一曹闯矣乃属巡抚王汉图超谋泄汉为超所杀国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458-0309d.png
维密授巡按苏京方略与督镇共除之且赦丁启光斩
叛自赎超卒伏诛方国维急调援师也刘泽清入援临
清失守御史蒋拱宸疏论之国维言都城告急天下入
援者恐后若一方有事归罪中枢必海内不举勤王之
甲而后可未几国维请告上许之而言者以周延儒用
范志完为纵敌上大怒缇骑逮讯并及国维下狱刑科
孙承泽疏救国维次日上御文华殿出疏示内阁及刑
部诸臣范景文力言国维素著劳绩罪有可原科臣言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458-0310a.png
是上命以原官督浙直兵饷甫出而都城陷矣福王立
南中以国维为京营尚书马阮恶之以为东林党人入
蝗蝻录中遂乞归省母而南都失国维遂与方逢年熊
汝霖孙嘉绩郑遵谦朱大典等迎鲁藩于台州监国绍
兴国维为大学士督师江上适马士英自南中奔至欲
入朝国维知之首参其误国十大罪士英惧遂不敢入
时兵马云集人冶一军不相统摄国维请合诸将尅期
会战十月我兵至方国安严阵当之国维率王国斌赵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458-0310b.png
天祥接应会天大风雨火炮弓矢不得发遂收兵而唐
王已即位闽中颁诏至鲁藩不悦下令欲返台州国维
星驰至绍上疏唐王言国当大变凡为高皇帝子孙所
当同心恊力成功之后入关者王监国退守藩服礼制
昭然若以伦序叔侄之分在今日原未假易且监国当
众心奔散之日鸠集为劳若南拜正朔鞭长不及猝然
有变唇亡齿寒臣老臣也岂若朝秦暮楚之客哉疏出
议始定然闽浙成水火矣浙东将士与我兵跨江相距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458-0310c.png
会闽中使陆清源赍敕犒师而是时马士英阮大铖同
依方国安因唆国安斩之且出檄数唐王罪国维闻之
叹曰祸在此矣国安既斩闽使恐闽发兵又见杭州坚
守不下遂议抽兵属国维西征以余煌兼兵部尚书代
督师时我兵方屯北岸用火炮击南营国安惧拔营走
江上诸军皆溃惟王之仁一旅独全因具舟楫邀国维
入海国维不得已乃率众迎扈鲁王我兵渡江国安士
英谋挟鲁王投降遣人守王会守者病王得脱传命国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458-0310d.png
维遏防四邑遂遁入舟山而事不可为矣先是我兵破
会稽有贻书招国维者国维答以身为大臣谊在必死
惟乞全老母而已至破义乌众劝入山国维曰误天下
者文山叠山也一死而已我兵至七里寺国维具衣冠
南向拜曰臣力竭矣作绝命诗有精灵常傍孝陵坟之
句从容赴园池死其子亦被戮
外史氏曰嗟乎当鲁监国扼守浙东与闽联络亦足以
支吾也乃马阮二贼唆斩闽使遂成水火卒不可支岂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458-0311a.png
二贼与朱明有不共戴之雠耶不然胡为必欲尽丧其
土也先生之死重于九鼎矣二贼能无愧乎
  詹兆恒传
詹兆恒字月如永丰人崇祯四年进士授福宁瓯宁知
县有惠政十一年行取考选南京广西道御史十二年
巡按苏松常镇诸郡法纪严肃吏民畏戴之十七年五
月福王立金陵兆恒上疏言目前大计兵饷为急今北
漕已渐入南而停泊江淮者尚众运弁旗甲折乾盗卖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458-0311b.png
弊蠹不一而足宜急敕计臣将在淮者令督臣路振飞
督之在京口者令漕臣白抱一督之星夜押发衔尾入
南除补给京军月粮外尤宜立运登庾无久露泊江干
以资寇粮从之未几升大理寺左寺丞时马士英当国
兆恒与给事中章正宸皆亢直敢言故悉从升擢当时
谓超之正所以远之而兆恒强项如故也六月士英荐
阮大铖诏冠带召见兆恒言自崔魏煽祸毒危宗社幸
先帝入继大统芟除内难虑奸人凶党窥伺生心于是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458-0311c.png
钦定逆案颁行天下以首恶正两观之诛党从列春秋
之案凛如也然御极十有七年此辈日夜合谋思燃溺
灰幸先帝神明内断确不可移今梓宫夜雨一坏未乾
太子诸王六尺安在雠耻未复悲痛常在圣心而忽召
见阮大铖还以冠带使屡年钦案遽同粪土岂不上伤
在天之灵下短忠义之气乎疏奏命录逆案进览于是
兆恒缮写成帙附疏入告而士英亦于是日进三朝要
典矣七月奉命颁诏九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大铖遂作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458-0311d.png
蝗蝻录尽罗天下贤良指为东林恶党而兆恒预焉兆
恒遂屡疏引疾明年二月回籍我兵下福建兆恒起兵
开化之岭头山兵败战死
外史氏曰阮贼与朱明何雠必欲尽芟其股肱之贤良
者何耶嗟乎忠烈往矣子孙式微矣彼苍既不佑矣而
贼之子孙犹有垂绅食禄者天乎天乎是何心哉
  陈龙正传
陈龙正字惕龙浙江嘉善人少师事无锡高攀龙而与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458-0312a.png
同里魏大中同学天启辛酉举京闱第三人乙丑珰祸
作大中首被逮送至锡山因谒攀龙證学累日初以文
章经济自负自中年后悔其无本一意反求身心遂悟
关键在存诚而推行则在于爱人其所为皆有体有用
之学年五十登崇祯甲戌进士授中书舍人戊寅五月
荧惑守心龙正上养和好生二疏规切时失六月进特
简揆职二疏申责辅臣以人事君之义大忤执政己卯
十月彗星见诏求直言龙正上格心疏其略曰语云事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458-0312b.png
天以实不以文臣请曰事天以恒不以暂何谓实皇上
今日求言恤刑之诚是也何谓恒愿皇上勿忘此求言
恤刑之心是也盖星变有时弭而直言无时不当受人
命无时不可哀是心也岂仅睹彗星而动哉愿皇上岁
岁存之日日存之疏入上甚嘉之未几立冬日大雷电
雨雹龙正上请正郊期疏谓先王以至日闭关而后世
以至日郊天于礼殊戾孔子对鲁定公曰周之始郊其
月以日至其日用上辛夫冬至不恒遇辛则用辛必冬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458-0312c.png
至之月明矣云至日者则为冬至之日云日至者则是
日至之月而非本月也上特命阁臣会部议奏久之驳
上辛不便应仍用至日乃再进郊期考辨疏御批数十
言从容清问阁部皆恚及三疏四疏上卒格不行龙正
遂为郊期咨应一书冀此礼明于后世更著东天民传
以见志庚辰奉命册封辉府因假归壬午入都应诏陈
言进生财平寇禦边三疏俱蒙优旨又有垦荒议投阁
未进而辅臣黄景昉先述以告上一日举姓名问他辅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458-0312d.png
至再无答者既而户垣杨枝起疏荐诸正人复及是议
宜令缮本进呈旨下取览龙正补疏上之而终沮于部
又著掌上录言兼足公私申明宫府内平外却四事而
以格君心择治人为本录成晋江蒋德璟请观而梓传
之癸未四月朝局稍转进剖析伪学疏十月闻闯逆破
潼关为词衣带间云南箕静听常依主北阙閒居也致
身甲申正月调南京国子监丞三月抵家求题致仕五
月初闻国变惊恸屡绝遂得疾七月南渡迁礼部祠祭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458-0313a.png
司员外龙正乞休再三始允乙酉六月南都溃得刘宗
周殉节状遂绝粒而死著有学言二十卷政书二十卷
文录二十卷因述二卷为几亭全书行于世学者称几
亭先生
外史氏曰先生为人内严毅而外忠厚者也观其辑儒
统说以为本朝学术自白沙传金针于甘泉杂禅于儒
其后诸家繁兴立说弥肆殊为斯道惧今尽芟其悖道
之语存其正论俾学者以为宗虽谓诸家皆醇儒正学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458-0313b.png
可也噫观其绝粒而死与国偕亡则节烈又凛然千古矣
  黄淳耀传
黄淳耀字蕴生嘉定人少力学为诸生即以名行自励
同县侯峒曾无锡马世奇皆乡先生名知人一见淳耀
叹异折行辈与交举崇祯十六年进士未授官而归福
王南渡求仕者争趋南京淳耀独不往或问其故应曰
诸公多善予者往则必为所牢笼矣君子始进其可不
以正耶讫不往淳耀体貌魁秀读书尤潜心先儒性命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458-0313c.png
之说每置日历有事必书其上以验所养晚节尤多所
自得尝为书谢其乡试房考官因自叙曰某蹇浅下材
自十有七岁而入胶庠今二十有一年矣盖尝求义理
于六艺求事迹于诸史求万物之情状于骚赋诗歌求
载道之器于汉唐宋数十家之文章编刬规模涵揉檃
括放而之于诗若文之间窃谓古之立言者非其有得
于心则莫能为也夫既有得于心矣虽有言可也如迁
固荀扬韩欧之属是也既有得于心而有言之者矣虽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458-0313d.png
无言可也如某家之叔度是也某比来刋华践实玩思
性命求东林程朱之道所以悟明其心而刚大其气以
庶几古之因文见道者寻绎久之亦复超然有见于语
言之外世儒舍性命而谈事功舍事功而谈文章是以
事功日陋文章日卑诐淫邪遁之害及于政事而不可
救也某粗有识知其敢贸贸焉以文人自居以富贵利
达之习自溺也哉我师下苏州淳耀偕诸大家率县民
城守师既入城从容诣城西僧舍将死僧止之曰公未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458-0314a.png
仕可勿死也淳耀曰城亡与亡此儒者分内事耳遂自
经死其弟诸生渊耀亦从死焉
外史氏曰文章功名不本于道德断非真者先生之文
章动一时矣若城亡不与之俱亡则桧嵩之辞藻读者
不耻之矣其死也重于泰山乎
  徐石麒传
徐石麒字宝摩一字虞求嘉兴人其先有居青浦者因
为青浦诸生幼羸秀多能长而沈冥于天文乐律兵阵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458-0314b.png
之书贡于乡上计偕罢归而同年生殇于途石麒为制
朋友之服经纪其丧以女妻其遗孤举天启二年进士
授工部营缮司主事司节慎库是时奄贤方用事势张
甚苟当其意即得美迁所以罗致石麒者至再石麒方
严自处不少顾奄始不悦奄兴三殿之役督责峻急帑
藏不支石麒累疏愿省浮费苏积困奄格不行每黩请
石麒必以令甲折之大忤其意大狱起杨左诸君子相
继瘐死坐赃累千石麒之师黄尊素亦在系时支蔓钩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458-0314c.png
连无不引避幸免而石麒独首约同里为魏大中偿所
坐并为尊素上输冀出之有卢侦事者以报奄奄益怒
思所以中之会戚畹王升矫领营葬金石麒疏发之下
诏狱奄属升子造悖辞诬讦石麒诏并讯石麒条列升
父子罪状甚著奄不能绌事得解然犹罢其官以归崇
祯诛大憝召用诸去国者石麒与焉补南祠部郎改吏
部文选郎寻改考功主计典一二有大援负时望者屏
黜不顾既而被黜者知其至公亦不敢怨也计事竣例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458-0314d.png
得叙劳擢京卿时相恶斥其私人持勿与久之迁尚宝
卿转应天府丞摄尹事时驿传多凋敝而江东驿尤要
冲马户之役最大马户者非富民即高赀商官吏多以
私嫌佥报产立破南都空虚多坐此石麒议以额役之
钱官为募人牧马悉罢佥报遂列十二条或移御史台
或上请著为令十一年春大司寇郑三俊持法平以议
侯恂狱不中失帝意下于理三俊海内耆德而帝方震
怒不测百僚趑趄无敢言者石麒入贺元会因极言主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458-0315a.png
上严刑峻法上下不交渐成釜𩰿故上天应之以灾三
时不雨大可省惧且清直大臣以执法颂系上累圣德疏
入人尽危之越三日帝御门毕忽召群臣申饬大要以
非不知司寇清而清固人臣分内事安可自恃析律骫
法今念其老姑释之故事未有于御门宣谕者帝所逮
治大臣未有六日即释去者天下仰帝之明而叹格君
之深也寻召拜左通政转光禄卿帝锐意于治力崇节
俭有终身蔬布之谕而食监供具积习多浮汰谓帝王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458-0315b.png
家事大乌用书生屑屑较筹为石麒勿顾也釐奏冗食
可罢省者以成君德宽国用帝悉嘉纳之晋通政使先
是帝尚综覈兼采听闻布衣上书者驰骋阙下叩银台
门或献策求用或有所攻讦往往得售其说倒置无等
主者遏之则噂𠴲反唇至挟持不可忍石麒计此辈非
可以势格也日进其谗说者就其封章句驳而字比之
持之以理绳之以法使穷于辩而悔生焉于是告讦之
风少息亡何迁少司寇摄御史台署部事时贯索填满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458-0315c.png
视事三月而出滞狱万馀陈新甲为枢部乖方误国虽
下吏多奥援犹扬扬自负石麒立傅爰书遂弃市海内
快之晋大司寇时周延儒再当国颇能进一二旧德收
物望然小人以非道进者不能拒也故君子亦不能安
其位石麒为纳言及少司寇时相君时致款洽示接引
石麒落落若勿知者及是时边警方大严帝甚愤怒而
外廷喜事者有江南北分党及二十四气之蜚语帝微
知之因出中旨谕群下毋结党而给事中姜埰上言陛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458-0315d.png
下何所见而有此谕恐启奸人窥伺端帝震怒而行人
司副熊开元新从谪所来极论时政微及元辅帝意已
移而难大臣各予杖下狱都御史刘宗周以廷诤谴去
石麒上言宗周立朝无伪忠伪信之习陛下用而舍舍
而复用宗周今老矣陛下斥去之欲再见此岩岩冷冷
之老臣岂可得哉书上不省而以议坐开元埰罪止配
赎不足塞上意閒往归里未几闻寇逼畿甸痛哭竟夜
为文檄同志起义兵悉吴越之甲北首赴难而鼎湖之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458-0316a.png
信至矣遂定继嗣嫁二幼女悉遣姬媵图为国报仇而
福王监国寻称号起为右都御史旋晋冢宰是时中贵
人勋戚外镇互相附丽政柄不一石麒条上七事忤权
贵意多格不行推登极恩进阶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然
知事不可为遂谢病去既而我师入嘉兴石麒方在乡
募兵为城守计信迫乃还曰吾大臣不可以野死时城
闭请缒之上老仆李成欲先登少仆徐锦年十五谓成
曰君老矣幸速归乡成怒曰童子何知谓我老耶俱缒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458-0316b.png
入城陷石麒自经缳宽不得毙顾老仆曰幸速成全我
成痛哭不敢视锦慨然叩首于下者再起为主人𦂳缳
遂绝因谓成曰主人今日死何为耶成泣告曰主人受
朝廷大俸大禄今日国破君亡故以死报耳锦曰若是
则我辈食主人食衣主人衣主人死我辈焉敢苟活耶
遂解带系窗𣠄而绝成大恸亦自经在乡二仆祖敏李
升闻之俱自经死时顺治二年六月二十六日也石麒
为人忠诚正悫造次不二齐家以礼虽御仆亦知大义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458-0316c.png
焉时城内外百里无人迹嗣子尔榖间关百计凡二十
馀日始得入城负其尸置槥椟中以出方溽暑颜色如
生握手没爪须髯怒张凛然有气焉后一年尔榖以湖
寇波及死于市妻孙氏闻尔榖死一女在抱弃之赴水
死立而不仆一门之内臣死忠子死孝妇死节仆死义
噫亦何可多得哉石麒博学强识条贯经史尤长于国
家典制诸司掌故故赡于持论与人言移日不倦文章
古雅渊茂章奏警健恺直而性乐易爱人下吏寒士才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458-0316d.png
行可录而厄于无援者汲引不遗馀力然不以告人人
有终身不知者故咸以为长者而其生平同德硕交惟
都御史刘宗周大中丞祁彪佳左纳言侯峒曾给事中
吴麟徵考功郎夏允彝外此不多见皆与石麒相继殉
难即其取友可知己所著有可经堂集
外史氏曰崇祯之末先生被放里居闻廷议以南迁聚
讼人皆非之先生曰若胶柱死守亦非臣子爱君父之
道苟翠华南幸各镇抚之兵腾勇奋发大臣勋卫半留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458-0317a.png
居守半充扈从以谋恢复亦不为无策也倘观望狐疑
至求迁不得尚忍言哉观其说其亦济变之一道欤宋
李纲尝议巡幸谓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当时
亦未尝胶柱于故常也特规度之地不同耳陈亮论与
纲合而惜乎宋不能用也嗟乎崇祯时所谓关中襄阳
之险既不可图惟建康藉陪都之形势以悯皇帝之忧
勤创痛得人而用之天下事未必其不可为耳唐李翱
云翱尝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458-0317b.png
取河北为忧夫兴亡之判岂以其地哉向使拥福王之
君若相虽得秦楚之地而据之其覆灭宁有异于建康
者耶若先生者其济变之图无所庸而直以一死报国
岂不痛哉
 
 
 
 东林列传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