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十四
卷三百十四 第 1a 页 WYG0441-065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四
           明 杨士奇等 撰
  灾祥
宋理宗时江东提点刑狱杜范上奏曰旱暵荐臻人无
粒食楮劵猥轻物价腾踊行都之内气象萧条左浙近
辅殍死盈道流民充斥未闻安辑之政剽掠成风已开
弄兵之萌是内忧既迫矣新兴北兵乘胜而善斗中原
卷三百十四 第 1b 页 WYG0441-0651d.png
群盗假名而崛起𢷬我巴蜀据我荆襄扰我淮堧近又
由夔峡以瞰鼎澧疆埸之臣肆为欺蔽胜则张皇而言
功败则掩覆而不言脱使乘上流之无备为饮马长江
之谋其谁与捍之是外患既深矣人主上所事者天下
所恃者民近者天文示变妖彗吐芒方冬而雷既
雹海潮冲突于都城赤地几遍于畿甸是不得乎天而
天已怒矣人死于干戈死于饥馑父子相弃夫妇不相
保怨气盈腹谤言载路等死一萌何所不至是不得乎
卷三百十四 第 2a 页 WYG0441-0652a.png
民而民已怨矣内忧外患之交至天心人心之俱失陛
下能与二三大臣安居于天下之上乎陛下亦尝思所
以致此否乎盖自曩者权相阳进妾妇之小忠阴窃君
人之大柄以声色玩好内蛊陛下之心术而废置生杀
一切惟其意之所欲为以致纪纲陵夷风俗颓靡军政
不修而边备废缺凡今日之内忧外患皆权相三十年
酝成之如养护痈疽待时而决耳端平号为更化而居
相位者非其人无能改于其旧败坏污秽殆有甚焉自
卷三百十四 第 2b 页 WYG0441-0652b.png
是圣意惶惑莫知所倚仗方且不以彼为雠而以为德
不以彼为罪而以为功于是天之望于陛下者孤而变
怪见矣人之望于陛下者觖而怨叛形矣陛下敬天有
图旨酒有箴缉熙有记使持此一念振起倾颓宜无难
者然闻之道路谓警惧之意秖见于外朝视政之顷而
好乐之私多纵于内廷燕亵之际名为任贤而左右近
习或得而潜间政出于中书而御笔特奏或从而中出
左道之蛊惑私亲之请托蒙蔽陛下之聪明转移陛下
卷三百十四 第 3a 页 WYG0441-0652c.png
之心术也
范迁吏部侍郎兼侍讲以久旱复上言曰陛下嗣膺宝
位馀二十年灾异谴告无岁无之至于今而益甚陛下
求所以应天者将止于减膳彻乐分祷群祀而已乎抑
当外此而反求诸躬乎夫不务反躬悔过而徒觊天怒
之释天下宁有是理欲望陛下一洗旧习以新天下出
宫女以远声色斥近习以防蔽欺省浮费以给国用薄
征敛以宽民力且储贰未立国本尚虚乞选宗姓之贤
卷三百十四 第 3b 页 WYG0441-0652d.png
者育之宫中而教导之又言铨法之坏庙堂既有堂除
复时取部缺以徇人情士大夫既陷赃滥乃间以不经
推勘而改正凡此皆徇私忘公之害未几复上言曰天
灾旱暵昔固有之而仓廪匮竭月支不继升粟一千其
增未已富户沦落十室九空此又昔之所无也甚而阖
门饿死相率投江里巷聚首以议执政军伍谇语所不
忍闻此何等气象而见于京城众大之区浙西稻米所
聚而赤地千里淮民流离襁负相属欲归无所奄奄待
卷三百十四 第 4a 页 WYG0441-0653a.png
尽使边尘不起尚可相依苟活万一敌骑冲突彼必奔
迸南来或相携从敌因为之乡导巴蜀之覆辙可鉴也
窃意陛下宵旰忧惧宁处弗遑然宫中宴赐未闻有所
贬损左右嫱嬖未闻有所放遣貂珰近习未闻有所斥
远女冠请谒未闻有所屏绝朝廷政事未闻有所修饬
庶府积蠹未闻有所搜革秉国钧者惟私情之徇主道
揆者惟法守之侵国家大政则相持而不决司存细务
则出意而辄行命令朝更而夕变纪纲荡废而不存无
卷三百十四 第 4b 页 WYG0441-0653b.png
一事之不弊无一弊之不极陛下盍亦震惧自省诏中
外臣庶思当今急务如河道未通军饷若何而可运浙
右旱歉荒政若何而可行财计空匮籴本若何而可足
流徙失所遣使若何而可定敌情叵测边圉若何而可
固各务悉力尽思以陈持危制变之策
右正言兼侍讲李大同上言曰赵冀分野乃有荧惑犯
填星之变则我师之出岂无当长虑而郤顾者臣愿陛
下勿以星文为小异而或加忽一话一言一政一事必
卷三百十四 第 5a 页 WYG0441-0653c.png
求有以格天心而弭灾变
度宗咸淳九年起居舍人高斯得进故事曰汉董仲舒
治国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
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臣闻水旱之有祈禳古之道也何则民命所关苟有
 可以救之者君子必尽心焉不若是则谓之无志于
 民可也周礼太祝六祈有鬯人禜门祭法曰雩宗祭
 水旱也汉晋梁隋暨唐皆遵用之不以为世俗祈禳
卷三百十四 第 5b 页 WYG0441-0653d.png
 小数而忽之也然臣以为水旱之有祈禳犹焚溺之
 有救拯当急而不当缓急则可及其未然而弭之缓
 则灾变成形无益于事矣云汉之诗曰祈年孔夙方
 社不莫夙与不莫者言贵早耳古人之于民事皇皇
 汲汲而图之故曰民事不可缓也董仲舒之治江都
 史不载他事独详著其求雨止雨之法亦可见以此
 为先务之急矣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忱意感通
 宜其应之速也国家凡有水旱祈禳之礼著于令甲
卷三百十四 第 6a 页 WYG0441-0654a.png
 有司未尝不举而行然常失之辽缓赫赫炎炎苗将
 槁死而勤雨之令始行浩浩洋洋虑殚为河而闭阴
 之典方举其未然者固可及救然其所伤亦已多矣
 有民有社灾已切近勇于行之不为晋越也而犹拘
 挛蓄缩视仪听唱亦何为哉虽然水旱者阴阳而已
 救之者纵闭而已所谓纵闭岂止于城门开阖而已
 哉夫淫雨为沴者阴盛阳微之證也今朝廷之上明
 目张胆之夫少而宛舌同声之士多此阴也边鄙之
卷三百十四 第 6b 页 WYG0441-0654b.png
 间投石拔距之气衰而弃甲曳兵之习痼此阴也田
 里之间击壤鼓腹之音绝而疾首蹙頞之恨深此阴
 也光弼出矣而旗帜未见其精明胜之用矣盗贼不
 为之衰止贪墨之吏去之是也而使之易镇偾军之
 将斥之是也而使之捍城朝臣舛午胶戾乖剌几有
 汉人之患正衙罢奏庶官不对几有唐世之风凡此
 皆阴盛阳微之證也微者不纵使之日消盛者不闭
 使之日长安得不感天地之精而生戾气哉此又祈
卷三百十四 第 7a 页 WYG0441-0654c.png
 禳之大者而尤当皇皇汲汲以图之也臣忧爱之深
 愚戆妄发惟陛下幸赦
牟溁进故事曰乾道元年二月甲辰以久雨避殿减膳
蠲两浙灾伤州县身丁钱绢决系囚蠲福建寺观岁输
宽剩二年四月戊寅以淫雨为沴诏侍从台谏讲究刑
政所宜以闻
 臣恭惟皇帝陛下临政愿治法祖敬天肇新初元与
 天下更始德至渥也乃仲之月一雨兼旬霖霪未
卷三百十四 第 7b 页 WYG0441-0654d.png
 已圣心恻然忧民之忧遣使察狱捐帑赈贫尧舜用
 心何以加此臣窃观中兴以来之治莫盛于乾淳而
 稽之史册元年以久雨避殿减膳次年夏以淫雨
 讲究刑政夫以寿皇励精为治之初君德初无丝毫
 之失而频年苦雨如此寿皇切切然惧一政一事之
 间有以干阴阳之和者即此一念自可格天故终不
 能累乾淳之治者以此陛下初政罔匪大公杜贡献
 之门绝憸壬之路皆为民生计也而阴沴之气乃见
卷三百十四 第 8a 页 WYG0441-0655a.png
 于清明之时何耶快活条贯日见施行天地生物之
 心也或者奉行不虔德意志虑犹未达于民欤圣恩
 汪洋仁及草木天地成物之仁也或者犹有沈郁于
 下而不能自拔者欤禁法令所当禁欲民知重本也
 而京城游手末作者众或困于衣食之无资平物价
 之未平欲民易养生也而在在物价腾涌每病于贸
 迁之无术不伤不困明主未尝不欲跻世于治平而
 欲寿欲安人情终莫能尽遂也得无犹有乖气致异
卷三百十四 第 8b 页 WYG0441-0655b.png
 者欤不然有君如此淫雨何从而来耶方细民艰食
 计日以望二麦之登而今坏于垂成何以解陛下为
 民之忧耶陛下谦逊未尝御正殿未尝享玉食之奉
 可无愧于孝宗皇帝避殿减膳矣臣愿陛下以孝宗
 之心为心诏内而侍从台谏讲求刑政之所宜外而
 监司帅守条陈民生之疾苦因其所已行而求其所
 未至一政一令果合人情乎人情悦则天意回矣然
 此皆目前显然之忧也而阴阳消长之机又有大可
卷三百十四 第 9a 页 WYG0441-0655c.png
 畏者焉今正人登进善𩔖翕集方阳明用事而阴晦
 乃尔是可不思其故乎阴为女子为小人以至四裔
 盗贼皆阴也陛下力行通丧孝思罔极决无声色之
 奉所可虑者小人得无包藏乎四裔得无窥伺乎盗
 贼得无窃发乎天其或者警吾君吾相使为持阳抑
 阴之计无事而为有事之防欤凡此数端皆当上关
 圣虑书曰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惟陛下与二
 三大臣亟图之臣不胜惓惓
卷三百十四 第 9b 页 WYG0441-0655d.png
宗正少卿赵景纬上奏曰雷发非时窃迹今日之事而
有疑焉内批叠降而名器轻宫阃不严而主威亵横恩
之滥已收而复出戢贪之诏方严而随弛宫正什伍之
令所以防奇邪而或纵于乞怜之卑词缁黄出入之禁
所以严宸居而间惑于禬禳之小数以至弹墨未乾而
抆拭之旨已下驳奏未几而捷出之径已开命令不凝
则阳纵而不收主意不坚则阴闭而不密陛下可不思
致灾之由而亟求所以正之哉愿清其天君以端出治
卷三百十四 第 10a 页 WYG0441-0656a.png
之源谨其号令以肃纪纲之本毋牵于私恩而挠公法
毋迁于迩言而乱旧章去谗而远色贱货而贵德则人
心悦而天意得可以开太平而兆中兴也
金章宗明昌二年参知政事张万公赐告省亲还上问
山东河北粟贵贱今苗稼万公具以实对帝谓宰臣
曰随处虽得雨尚未沾足柰何万公进曰自陛下即位
以来兴利除害凡益国便民之事圣心孜孜无不举行
至于旱灾皆由臣等若依汉典故皆当免官帝曰卿等
卷三百十四 第 10b 页 WYG0441-0656b.png
何罪殆朕所行有不逮者对曰天道虽远实与人事相
通唯圣人言行可以动天地昔成汤引六事自责周宣
遇灾而惧侧身修行莫不修饰人事方今宜崇节俭不
急之务无名之费可俱罢去帝曰灾异不可专言天道
盖必先尽人事耳故孟子谓王无罪岁左丞完颜守贞
曰陛下引咎自责社稷之福也
承安五年烈风昏曀连日诏问变异之由平章政事图克
坦镒上奏曰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
卷三百十四 第 11a 页 WYG0441-0656c.png
敬子孝谓之五德今五常不立五德不兴缙绅学古之
士弃礼义忘廉耻细民违道畔义迷不知返背毁天常
骨肉相残动伤和气此非一朝一夕之故也今宜正薄
俗顺人心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得其道然后和气普
洽福禄荐臻矣因论为政之术其急有二一曰正臣下
之心窃见群下不明礼义趋利者众何以责小民之从
化哉其用人也德器为上才美为下兼之者待以不次
才下行美者次之虽有才能行义无取者抑而下之则
卷三百十四 第 11b 页 WYG0441-0656d.png
臣下之趋向正矣其二曰导学者之志教化之行兴于
学校今学者失其本真经史雅奥委而不习藻饰虚词
钓取禄利乞令取士兼问经史故实使学者皆守经学
不惑于近习之靡则善矣又曰凡天下之事丛来者非
一端形似者非一体法制不能尽隐于近似乃生异论
孔子曰义者天下之断也记曰义为断之节伏望陛下
临制万机事有异议少凝圣虑寻绎其端则裁断有定
而疑可辩矣
卷三百十四 第 12a 页 WYG0441-0657a.png
宣宗时天旱宣差河南提控完颜伯嘉上奏曰日者君
之象阳之精旱暵乃人君自用亢极之象宰执以为冤
狱所致夫燮和阴阳宰相之职而猥归咎于有司高琪
武弁出身固不足论高汝砺辈之不知所职其罪大矣
汉制灾异策免三公顾归之有司邪臣谓今日之旱圣
主自用宰相谄䛕百司失职实此之由也
元太祖征西域驻铁门关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
色绿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左右员
卷三百十四 第 12b 页 WYG0441-0657b.png
外郎耶律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
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
人皆陛下赤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
世祖至元二十年有星孛于帝座帝忧之夜召平章政
事布呼密入禁中问所以销天变之道对曰风雨自天
而至人则栋宇以待之江河为地之限人则舟楫以通
之天地有所不能者人则为之此人所以与天地参也
且父母怒人子不敢疾怨惟起敬起孝故易震之象曰
卷三百十四 第 13a 页 WYG0441-0657c.png
君子以恐惧修省诗曰敬天之怒又曰遇灾而惧三代
圣王克谨天戒鲜不有终汉文之世同日山崩者二十
有九日食地震频岁有之善用此道天亦悔祸海内乂
安此前代之龟鉴也臣愿陛下法之因诵文帝日食求
言诏帝悚然曰此言深合朕意可复诵之遂详论款陈
夜至四鼓明日进膳帝以盘珍赐之
世祖闻李冶贤召问昨地震何如冶对曰天裂为阳不
足地震为阴有馀夫地道阴也阴太盛则变常今之地
卷三百十四 第 13b 页 WYG0441-0657d.png
震或奸邪在侧或女谒盛行或谗慝交至或刑罚失中
或征伐骤举五者必有一于此矣夫天之爱君如爱其
子故示此以警之耳苟能辩奸邪去女谒屏谗慝省刑
罚慎征讨上当天心下协人意则可转咎为休矣帝嘉
纳之
成宗大德七年八月戊申夜地大震诏问致灾之由及
弭灾之道齐履谦对曰按秋言地为阴而主静妻道
臣道子道也三者失其道则地为之弗宁弭之之道大
卷三百十四 第 14a 页 WYG0441-0658a.png
臣当反躬责已去专制之盛以答天变不可徒为禳祷

成宗以恒旸暴风星芒之变诏公卿集议弭灾之道翰
林学士承旨刘敏中等上奏曰切惟事有本末政有后
先今摭其本与先者言之其略有七一曰畏天天育万
物不能自理乃立君以主之故君者所以代天育物也
惟明君能知天监在上赫赫甚迩凡一语动一政令罔
不兢兢业业思合天则期当天心若论官则曰天命有
卷三百十四 第 14b 页 WYG0441-0658b.png
德五服五章不敢乘一时之喜怒而轻予夺之也若论
刑则曰天讨有罪五刑五用不敢因一时之喜怒而轻
出入之也凡事如此谨守勿失于是阴阳和风雨时而
万物育天相之也乃若政令之或爽天必出灾异以儆
之而儆之者所以仁爱人君欲其久安长治而万物得
其育也故明君遇此则必省躬以知惧昭德而塞违诚
格政修天意乃得于是灾变弭而和气复矣故虽尧汤
之世不能无水旱而卒以无害者尧汤用此道也二曰
卷三百十四 第 15a 页 WYG0441-0658c.png
敬祖自古帝王创建国家无不自艰难而得之而传之
子孙犹菑者之望播穫作室者之待堂构也夫固不易
哉我太祖皇帝起自朔方身历百战收附诸国恶衣菲
食栉风沐雨何如其辛勤也世祖皇帝亲历行阵心筹
计画恭俭敬畏以有天下混一南北何如其辛勤也钦
惟陛下以仁明天纵之圣绍膺景命盖尝以此存心思
祖宗开基建业之不易而遇是儆也固益兢兢业业用
一财则必曰此民力也自祖宗艰难而得之也岂可轻
卷三百十四 第 15b 页 WYG0441-0658d.png
用官一人则必曰此国柄也自祖宗艰难而致之也岂
可轻与动静整敕每事如此则百司自然共职庶政自
然修举祖宗在天之灵必皆欢悦而天佑响答福禄日
臻邦基益固矣三曰清心心者一身之主万事之本也
夫目之于视耳之于听口之于言手之于执足之于履
皆惟心之所使心得其正则接物临事之际视听言动
皆得其正而无有缪误乖戾之患况四海之广万几之
微皆仰治于一人而一人之所仰者非惟心乎盖水必
卷三百十四 第 16a 页 WYG0441-0659a.png
止乃可以涵物象镜必明乃可以别妍丑故帝王贵清
心清者静一不迁之谓也若声色之娱宴饮之乐所不
能无尤当节适使不至挠吾心之清心清则四海之广
无不烛万几之微无不察光明洞彻不言而信谗䛕不
得施邪伪不敢前百官有司各安其职无有挠格之患
则法制流行纪纲振举灾变息而天下治矣语曰本立
而道生故帝王以清心为本实总揽权纲之要道也四
曰持体事莫不有体体者得其要之谓耳人君任宰辅
卷三百十四 第 16b 页 WYG0441-0659b.png
以驭百官守法度以信万民斯其体也若乃任一小官
罚一小过有司之事耳而人君亲之则有司惧矣夫上
下正政令一赋敛以时用度有节赏罚必信此天下之
守也而朝行夕改守无所止则臣下恐惧皆思为己而
怠其所职殃害及民怨讟不免而或召灾异故为君之
道在乎持大体先有司裁制予夺必信必一则雍熙之
治可坐而致何灾异之有哉五曰更化传有之琴瑟不
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为政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
卷三百十四 第 17a 页 WYG0441-0659c.png
今有司所甚患者曰财用不足曰选法挠乱曰官府不
治三者而已改弦更张此其时也盍亦思其所由乎财
用不足岂非所入者有限所出者无穷欤选法挠乱岂
非贤不肖混淆越格者多而非格者不少欤官府不治
岂非赏罚不明而名节素不励欤宜敕有司详校一岁
钱榖所入几何所出几何若所出皆为当出则财之不
足将无法可理若犹有不当出而可以已者如不急之
营缮无名之赐予据其名件一皆止之则财用必足矣
卷三百十四 第 17b 页 WYG0441-0659d.png
又详校铨选除合格外越格与非格者几何任回量其
根脚功过定夺仍原其所由迹辙一禁绝之则选法必
行矣官府之制上下内外相维相资各有条理果皆得
人何有不治然人材不齐善恶必有故赏罚立焉若善
者当赏而不赏恶者当罚而不罚则善者变而为恶而
恶者狃而益甚又如犯至不叙大罪也而或巧图复用
老病谢事常理也或恋不忍去至有贪欺害民善于自
蔽不即败露上官不以审风宪不以察因习成风不知
卷三百十四 第 18a 页 WYG0441-0660a.png
有耻治何由兴宜严敕省台公赏罚励名节由京朝始
则官府自治矣凡此三者更化之大略也三者果更民
力必纾人材必多祥瑞必集国势必隆然非更之之难
行之之难也非行之之难守之之难也惟圣天子以畏
天敬祖清心之德守而行之又何难哉六曰察吏治官
府之设本以为民然而民弗蒙惠者岂非任职之人廉
正者恒少而贪邪者恒多欤恒少者宜培植而反摧抑
之欤恒多者宜简除而反拥护之欤何以知其然也夫
卷三百十四 第 18b 页 WYG0441-0660b.png
廉正者仰不能悦上官而复或忤也憾怒畜矣俯不能
媚奸民而又常戢之怨憎积矣故举一事则沮于上行
一政则谤于下奸人乘衅猾吏授计扇党搆诬哗然讼
之蓄怒者得以折辱求索锻炼而成其罪夫以搢绅廉
正之士一旦屈膝受诬置对于无赖之小民纵万一得
解而风槩扫地矣彼贪邪者于上则先意以希合于下
则越礼以求媚赃贿狼籍无由败露宪司上司佯为不
知安然秩满给由而去乃且奔走权要徼取优等择授
卷三百十四 第 19a 页 WYG0441-0660c.png
美官是廉正者少而益少贪邪者多而益多也呜呼所
谓实惠者将孰从而致之哉夫源清则流清本治则末
治宜端本澄源特发严令戒敕内外官吏皆当洗心易
虑奉公为民所在宪司及上司衙门毋敢抑正容奸务
要精详察举其治行超众者增秩赐金如汉世故事贪
鄙尤甚者黜窜不齿宪司或失察举亦行论罪如是良
吏日多奸吏日少官府立而政化行惠及民而灾变息
矣七曰除民患公家百须皆民所出取之有法民不知
卷三百十四 第 19b 页 WYG0441-0660d.png
病今夫夏丝秋税乃其常赋和买和雇官皆给价宜无
所病者然和买和雇名件不一骈至叠出责办须臾故
和买必至望户科着贪吏憸人得缘为奸易新钞为烂
钞者有之给价撙除者有之缘指其物恶赂焉而受者
有之预吓以多买而取赂者有之受赂当买之户而移
之下户者有之而又追呼停留费用过当民不胜扰矣
其和雇则十车之运而为百车之雇有车之家阖境追
摄必赂而后免故和买和雇奸民之利而细民之病也
卷三百十四 第 20a 页 WYG0441-0661a.png
今后一切和买和雇宪司必须密为体察仍许诸人首
告似前犯者痛行追断监临有失防禁罚俸摽过甚者
降等宪司不察同坐惟后止于大都将年例和买段疋
丝绢等物预期张立榜文各开色样幅尺粗细轻重添
价收买仍许中买盐引商旅四集旬月可办不惟省减
脚力防押官兵及免水火盗贼之虞实永绝奸人因公
规利害民之弊若虑或有耽误且可内外分买若大都
果便来岁通行斯亦惠民弭灾之切务也
卷三百十四 第 20b 页 WYG0441-0661b.png
英宗至治三年夏帝以日食地震星变诏议所以弭灾
者太常礼仪院经历曹元用上言曰应天以实不以文
脩德明政应天之实也宜撙浮费节财用选守令恤贫
民严禋祀汰佛事止造作以纾民力慎赏罚以示劝惩
至于科举取士之法当革冒滥严考覈俾得真才之用
朝廷咸是之
泰定帝泰定元年车驾在上都先是帝以灾异诏百官
集议集贤大学士张圭与枢密院御史台翰林集贤两
卷三百十四 第 21a 页 WYG0441-0661c.png
院官极论当世得失诣上都奏之曰国之安危在乎论
相昔唐玄宗前用姚崇宋璟则治后用李林甫杨国忠
天下骚动几致亡国虽赖郭子仪诸将效忠竭力克复
旧物然自是藩镇纵横纪纲亦不复振矣良由李林甫
妒害忠良布置邪党奸惑蒙蔽保禄养祸所致死有馀
辜如前宰相特们德尔奸狡险深阴谋丛出专政十年
凡宗戚忤已者巧饰危间阴中以法忠直被诛窜者甚
众始以赃败谄附权奸实勒们及嬖幸伊埒萨巴之徒
卷三百十四 第 21b 页 WYG0441-0661d.png
苟全其生寻任太子太师未几仁宗宾天乘时幸变再
入中书当英庙之初与实勒们等恩义相许表里为奸
诬杀萧杨等以快私怨天讨元凶实勒们之党既诛坐
要上功遂获信任诸子内有宿卫外据显要蔽上抑下
杜绝言路卖官鬻狱威福已出一令发口上下股栗稍
不附己其祸立至权势日盛中外寒心由是群邪并进
如逆贼特克实之徒名为义子实其腹心忠良屏迹坐待
收系先帝悟其奸恶仆碑夺爵籍没其家终以遗患构
卷三百十四 第 22a 页 WYG0441-0662a.png
成弑逆其子索诺木亲与逆谋所由来者渐矣虽剖棺戮
尸夷灭其家犹不足以塞责今复回给所籍家产诸子
尚在京师夤缘再入宿卫世祖时阿哈玛特贪残败事虽
死犹正其罪况如特们德尔之奸恶者哉臣等议宜遵
成宪仍籍特们德尔家产远窜其子孙外郡以惩大奸
君父之雠不共戴天所以明纲常别上下也特克实之党
结谋弑逆君相遇害天下之人痛心疾首所不忍闻比
奉旨以特克实之徒既伏其辜诸王阿勒台布哈博啰伊埒
卷三百十四 第 22b 页 WYG0441-0662b.png
特穆尔绰罗布哈乌鲁思布哈亦已流窜逆党胁从者
众何可尽诛后之言事者其勿复举臣等议古法弑逆
凡在官者杀无赦圣朝立法强盗劫杀庶民其同情者
犹且首从俱罪况弑逆之党天地不容宜诛阿勒台布哈
之徒以谢天下书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臣无有作福
作威臣而有作福作威害于而家凶于而国盖生杀与
夺天子之权非臣下所得盗用也辽王托克托位冠宗室
居镇辽东属任非轻国家不幸有非常之变不能讨贼
卷三百十四 第 23a 页 WYG0441-0662c.png
而乃觊幸赦恩报复雠忿杀亲王妃主百馀人分其羊
马畜产残忍骨肉盗窃主权闻者切齿今不之罪乃复
厚赐放还仍守爵土臣恐国之纪纲由此不振设或效
尤何法以治且辽东地广素号重镇若使托克托久居彼
既纵肆将无忌惮况今死者含冤感伤和气臣等议累
朝典宪闻赦杀人罪在不原宜夺削其爵土置之他所
以彰天威刑以惩恶国有常宪武备卿济里前太尉布
哈以累朝待遇之隆俱致高列不思补报专务奸欺诈
卷三百十四 第 23b 页 WYG0441-0662d.png
称奉旨令鹰师强收郑国宝妻古哈贪其家人畜产自
恃权贵莫敢如何事闻之官刑曹逮鞫服实竟原其罪
辇毂之下肆行无忌远在外郡何事不为夫京师天下
之本纵恶如此何以为政古人有言一妇衔冤三年不
雨以此论之即非细务臣等议宜以济里布哈付刑曹
鞫之中卖宝物世祖时不闻其事自成宗以来始有此
弊分珠寸石售直数万当时民怀愤怨台察交言且所
酬之钞率皆天下生民膏血锱铢取之从以捶挞何其
卷三百十四 第 24a 页 WYG0441-0663a.png
用之不吝夫以经国有用之宝而易此不济饥寒之物
又非有司强要和买大抵皆时贵与斡脱中宝之人妄
称呈献冒给回赐高其直且十倍蚕蠹国财暗行分用
如沙布迪音之徒顷以增价中宝事败具存吏牍陛下即
位之初首知其弊下令禁止天下欣幸臣等比闻中书
乃复奏给累朝未酬宝价四十馀万锭较其元直利已
数倍有事经年远者三十馀万锭复令给以市舶番货
计今天下所徵包银差发岁入止十一万锭已是四年
卷三百十四 第 24b 页 WYG0441-0663b.png
徵入之数比以经费弗足急于科徵臣等议番舶之货
宜以资国用纾民力宝价请俟国用饶给之日议之太
庙神主祖宗之所妥灵国家孝治天下四时大祀诚为
重典比者仁宗皇帝皇后神主盗利其金而窃之至今
未获斯乃非常之事而捕盗官兵不闻杖责臣等议庶
民失盗应捕官兵尚有三限之法监临主守倘失官物
亦有不行知觉之罪今失神主宜罪太常请拣其官属
免之国家经赋皆出于民量入为出有司之事比者建
卷三百十四 第 25a 页 WYG0441-0663c.png
西山寺损军害民费以亿万计刺绣经幡驰驿江浙逼
迫郡县杂役男女动经年岁穷奢致怨近诏虽己罢之
又闻奸人乘间奏请复欲兴修流言喧播群情骇惊臣
等议宜守前诏示民有信其创造刺绣事非岁用之常
者悉罢之人有冤抑必当昭雪事有枉直尤宜明辩平
章政事萧拜珠中丞杨多尔济等枉遭特们德尔诬陷
籍其家以分赐人闻者嗟悼比奉明诏还给元业子孙
奉祀家庙修葺苟完未及宁处复以其家财仍赐旧人
卷三百十四 第 25b 页 WYG0441-0663d.png
止酬以直即与再罹断没无异臣等议宜如前诏以元
业还之量其直以酬后所赐者则人无冤愤矣德以出
治刑以防奸若刑罚不立奸宄滋长虽有智者不能禁
止比者额森特穆尔之徒遇朱太医妻女故省门外强
拽以入奸宿馆所事闻有司以扈从上都为解竟弗就
鞫辇毂之下肆恶无忌京民愤骇何以取则四方臣等
议宜遵世祖成宪以奸人命有司鞫之臣等又议天下
囚系冤滞不无方今盛夏宜命省台选官审录结正重
卷三百十四 第 26a 页 WYG0441-0664a.png
刑疏决轻系疑者申闻详谳边镇利病宜命行省行台
体究兴除广海镇戍卒更病者给粥食药力死者人给
钞二十五贯责所司及同乡者归骨于其家岁贡方物
有常制广州东莞县大步海及惠州珠池始自大德元
年奸民刘进程连言利分蜑户七百馀家官给之粮三
年一采仅获小珠五两六两入水为虫鱼伤死者众遂
罢珠户为民其后同知广州路事塔塔尔等又献利于
实勒们创设提举司监采廉访司言其扰民复罢归有
卷三百十四 第 26b 页 WYG0441-0664b.png
司既而内正少卿魏按达拉冒启中旨驰驿督采耗廪
食疲民驿非旧制请悉罢遣归民善良死于非命国法
当为昭雪特克实弑逆之变学士布哈指挥布延呼哩院
使特古斯皆以无罪死未褒赠特们德尔专权之际御
史徐元素以言事锁项死东平及贾托卜坚布哈之属皆
未申理臣等议宜追赠死者优叙其子孙且命刑部及
监察御史体勘其馀有冤抑者具实以闻政出多门古
人所戒今内外增置官署员冗俸滥白丁骤升出身入
卷三百十四 第 27a 页 WYG0441-0664c.png
流壅塞日甚军民俱蒙其害夫为治之要莫先于安民
安民之道莫急于除滥费汰冗员世祖设官分职俱有
定制至元三十年已后改升创设日积月增虽尝奉旨
取勘减降近侍各私其署夤缘保禄姑息中止至英宗
时始锐然减罢崇祥寿福院之属十有三署徽政院断
事官江淮财赋之属六十馀署不幸遭罹大故未竟其
馀比奉诏凡事悉遵世祖成宪若复循常取勘调虚文
延岁月必无实效即与诏旨异矣臣等议宜敕中外军
卷三百十四 第 27b 页 WYG0441-0664d.png
民署置官吏有非世祖之制及至元三十年已后改升
创设员冗者诏格至日悉减并除罢之近侍不得巧词
复奏不该常调之人亦不得滥入常选累朝鄂尔多所
立长秋承徽长宁寺及边镇屯戍别议处之自古圣君
惟诚于治政可以动天地感鬼神初未尝徼福于僧道
以厉民病国也且以至元三十年言之醮祠佛事之目
止百有二大德七年再立功德使司积五百有馀今年
一增其目明年即指为例己倍四之上矣僧徒又复营
卷三百十四 第 28a 页 WYG0441-0665a.png
干近侍买作佛事指以算卦欺昧奏请增修布施莽斋
自称特奉传奉所司不敢较问供给恐后况佛以清净
为本不贪不欲而僧徒贪慕货利自违其教一事所需
金银钞币不可数计岁用钞数千万锭数倍于至元间
矣凡所供物悉为己有布施等钞复出其外生民脂膏
纵其所欲取以自利畜养妻子彼既行不修洁适足亵
慢天神何以要福比年佛事愈繁累朝享国不永致灾
愈速事无应验断可知矣臣等议宜罢功德使司其在
卷三百十四 第 28b 页 WYG0441-0665b.png
至元三十年以前及累朝忌日醮祠佛事名目止令宣
政院主领修举馀悉减罢近侍之属并不得巧计擅奏
妄增名目若有特奉传奉从中书复奏乃行古今帝王
治国理财之要莫先于节用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
于害民国用匮而重敛生如盐课增价之𩔖皆足以厉
民矣比年游惰之徒妄投宿卫部属及宦者女红太医
阴阳之属不可胜数一人收籍一门蠲复一岁所请衣
马刍粮数十户所徵入不足以给之耗国损民为甚臣
卷三百十四 第 29a 页 WYG0441-0665c.png
等议诸宿卫宦女之属宜如世祖时支请之数给之馀
悉简汰和托齐牧养马驼岁有常法分布郡县各有常
数而宿卫近侍委之仆御役民放牧始至即夺其居俾
饮食之残伤桑果百害蜂起其仆御四出无所拘钤私
鬻刍豆瘠损马驼大德中始责州县正官监视盖暖棚
团槽枥以牧之至治初复散之民间其害如故监察御
史及河间路守臣屡言之臣等议宜如大德团槽之制
正官监临阅视肥瘠拘钤宿卫仆御著为令兵戎之兴
卷三百十四 第 29b 页 WYG0441-0665d.png
号为凶器擅开边衅非国之福蛮夷无知少梗王化得
之无益失之无损至治三年参不郎盗始者劫杀使臣
利其财物而已至用大师期年不戢伤我士卒费国资
粮臣等议好生恶死人之恒性宜令宣政院督守将严
边防遣良使抵巢招谕简罢冗兵明敕边吏谨守禦勿
生事则远人格矣天下官田岁入所以赡卫士给戍卒
自至元三十一年以后累朝以是田分赐诸王公主驸
马及百官宦者寺观之属遂令中书酬直海漕虚耗国
卷三百十四 第 30a 页 WYG0441-0666a.png
储其受田之家各任土著奸吏为庄官催甲斗级巧名
多取又且驱迫邮传徵求饩廪折辱州县闭偿逋负至
仓之日变鬻以归官司交忿农民窘窜臣等议惟诸王
公主驸马寺观如所与公主僧格喇卜济及普安三寺之
制输之公廪计月直折支以钞令有司兼令输之省部
给之大都其所赐百官及宦者之田悉拘还官著为令
国家经费皆取于民世祖时淮北内地惟输丁税特们
德尔为相专务聚敛遣使括勘两淮河南田土重并科
卷三百十四 第 30b 页 WYG0441-0666b.png
粮又以两淮荆襄沙碛作熟收徵徼名兴利农民流徙
臣等议宜如旧制止徵丁税其括勘重并之粮及沙碛
不可田亩之税悉除之世祖之制凡有田者悉役之民
典卖田随收入户特们德尔为相纳江南诸寺贿赂奏
令僧人买民田者毋役之以里正主首之属逮今流毒
细民臣等议惟累朝所赐僧寺田及亡宋旧业如旧制
勿徵其僧道典买民田及民间所施产业宜悉役之著
为令僧道出家屏绝妻孥盖欲超出世表是以国家优
卷三百十四 第 31a 页 WYG0441-0667a.png
视无所徭役且处之官寺宜清净绝俗为心诵经祝寿
比年僧道往往畜妻子无异常人如蔡道泰班讲主之
徒伤人逞欲坏教干刑者何可胜数俾奉祠典岂不亵
天渎神臣等议僧道之畜妻子者宜罪以旧制罢遣为民
赏功劝善人主大柄岂宜轻以与人世祖临御三十五
年左右之臣虽甚爱幸未闻无功而给一赏者比年赏
赐汎滥盖因近侍之人窥伺天颜喜悦之际或称乏财
无居或称嫁女取妇或以技物呈献殊无寸功小善递
卷三百十四 第 31b 页 WYG0441-0667b.png
互奏请要求赏赐回奉奄有国家金银珠玉及断没人
畜产业似此无功受赏何以激劝既伤财用复启倖门
臣等议非有功勋劳效著明实迹不宜加以赏赐乞著
为令臣等所言弑逆未讨奸恶未除忠愤未雪冤枉未
理政令不信赏罚不公赋役不均财用不节民怨神怒
皆足以感伤和气惟陛下裁择以答天意消弭灾变帝
不从圭复进曰臣闻日食修德月食修刑应天以实不
以文动民以行不以言刑政失平故天象应之惟陛下
卷三百十四 第 32a 页 WYG0441-0668a.png
矜察允臣等议乞悉行之帝终不能从
文宗天历二年御史中丞史惟良上奏曰今天下郡邑
被灾者众国家经费若此之繁帑藏空虚生民凋瘵此
政更新百废之时宜遵世祖成宪汰冗滥蚕食之人罢
土木不急之役事有不便者咸釐正之如此则天灾可
弭祯祥可致不然将恐因循苟且其弊渐深治乱之由
自此而分矣帝嘉纳之
顺帝至正二年监察御史王思诚上奏曰京畿去年秋
卷三百十四 第 32b 页 WYG0441-0668b.png
不雨冬无雪方首月蝗生黄河水溢盖不雨者阳之
亢水涌者阴之盛也尝闻一妇衔冤三年大旱往岁巴
延专擅威福雠杀不辜郯王之狱雅克特穆尔宗党死者
不可胜数非直一妇之冤而已岂不感伤和气邪宜雪
其罪敕有司行祷百神陈牲币祭河伯发卒塞其缺被
灾之家死者给葬具庶几可以召阴阳之和消水旱之
变此应天以实不以文也
顺帝在位每遇天变民灾必忧见于色翰林学士承旨
卷三百十四 第 33a 页 WYG0441-0668c.png
库库乘间上奏曰天心仁爱人君故以变示儆譬如慈
父于子爱则教之戒之子能起敬起孝则父怒必释人
君侧身脩行则天意必回矣
苏天爵上奏曰盖闻应天以实不以文动人以行不以
言此自昔国家消弭天变感格人心之至计也洪惟天
朝列圣临御深仁厚泽涵育群生或遇灾异犹思修省
诞布德音务施实惠是则祖宗畏天爱民之盛德也迩
者日月薄食星文示变河北山东旱蝗为灾辽阳江淮
卷三百十四 第 33b 页 WYG0441-0668d.png
黎民乏食方此夏之始农人播植之时灾异若此岁
事何望夫天之变异盖不虚生将恐人事有乖和气当
是之时国家正宜访求直言指切时政矧在卑职忝居
言官岂容缄默伏愿朝廷哀矜黎民诞敷实惠更新庶
政勿示虚文庶几消弭天灾感召和气宗社臣民不胜
幸甚
 一赏罚者国之大柄朝廷纪纲系焉故赏不失有功
  则劳臣劝刑不失有罪则奸人惧二者或失纲纪
卷三百十四 第 34a 页 WYG0441-0669a.png
  必隳故古者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
  弃之虽人君不得而私也况左右臣邻敢擅威福
  而为之乎窃闻近日以来倖门渐启刑罚渐差无
  功者觊觎以希赏有罪者侥倖以求免中外闻之
  窃议伤叹诚恐刑政从此渐隳纪纲自此日紊劳
  臣何以示劝奸人无所警惧矣伏愿自今以始凡
  官赏刑狱敢有交结近侍互相请托恣为罔欺紊
  乱政治者严行禁治中书左右两司及六部等官
卷三百十四 第 34b 页 WYG0441-0669b.png
  所以参赞宰臣决理政务若有不思奉公守法阿
  容苟从并许究问庶几赏罚攸当刑政肃清雍熙
  之化可坐而致矣
 一节用爱民有国之常经今朝廷用度不足弊在于
  浮费不节所入者有限而所出者无涯遂令内外
  帑廪皆未充赡夫天下之财皆出于民既伤其财
  民必罹害故爱民必谨于节用也盖国家财用责
  之户部户部责之运司州郡州责之县县责之民
卷三百十四 第 35a 页 WYG0441-0669c.png
  至民而止民竭其力以佐公上而用犹不足则嗟
  怨之气上干天地阴阳之和此水旱灾变所由作
  也宜从朝廷专命中书省官二员责督户部详定
  减省罢不急之工役止无名之赏赐裁官吏之冗
  员减僧道之好事凡百用度务令撙节庶几国用
  既充民无横敛感召和气莫急于此
 一遇灾知惧圣贤之明训昔之有国家者凡值凶荒
  灾异必减膳彻乐侧身警畏忧恤元元惟恐其不
卷三百十四 第 35b 页 WYG0441-0669d.png
  至也盖天灾方作民食未充在位者于此时何忍
  相与饮食燕乐而不恤其民乎近年以来朝廷无
  事待遇勋臣固为优厚然而宴享太频财用不能
  无费夫珠玑国之重宝马政国之大事今宴享必
  以杀马为馔珠玑为花诚恐习俗成风奢侈日甚
  费财扰民有损国治矧当灾异荐臻尤宜警惧以
  答天意今后内外百司凡有必合筵宴一切浮费
  奢靡之物并宜裁节禁治是亦恐惧修省之一事
卷三百十四 第 36a 页 WYG0441-0670a.png
  也
 一在古有训作善降祥不善降殃盖言人之为善为
  恶殃咎各以其𩔖应也后世佛教既入中国始言
  人能修奉佛事辄获福利小民信之或不能悟甚
  至有国家者倾其府库舍施金帛供佛饭僧唯恐
  不至然其徵验盖可睹矣是以中外之臣言其可
  罢者十常八九而国家崇信方笃不忍遽已迩者
  徽政院臣以府库不充金帛不给启奉懿旨凡在
卷三百十四 第 36b 页 WYG0441-0670b.png
  兴圣宫常例好事一切罢止今朝廷政教惟新方
  图孝治宜体东朝之意凡大内常例好事宜权停
  止岂惟制节浮费有裕于国财庶几不惑异端有
  关于政化也
 一建官分职本以为民官冗事繁适足害治盖古者
  爵禄所以待贤才熙庶绩非以供人之欲给人之
  求者也是以上自公卿大夫下及抱关击柝皆有
  定员而无旷职故官无苟得人无倖心洪惟世祖
卷三百十四 第 37a 页 WYG0441-0670c.png
  皇帝在位三十五年建官之制详酌古今之宜故
  治化成而事功立爰自近岁以来官府日增选法
  愈弊俸禄既广事功益隳夫文翰之职既同何为
  复列数职造作所司既一不应又置数司掌军政
  者亦既俱分奉祭祀者似太重复至于属官群吏
  员额杂冗支俸食米内外繁多若不早为裁减日
  久愈难沙汰夫科场取士三年止得百人今吏属
  出身一日不知其几即目中书𩔖选已有积年不
卷三百十四 第 37b 页 WYG0441-0670d.png
  调之苦孰思数岁之后吏部选又将柰何宜从都
  省早为闻奏照依至元定制合并裁减不惟省去
  冗员清选举之方亦以制节浮用为裕财之道
 一命郡县之官唯欲图治班田禄之制所以养廉今
  国家设官固有高下之列颁禄当无厚薄之分然
  而朝廷卿士俸廪既均郡县公田多寡不一亦有
  创设员阙逐月止请俸钱故廉者奉公冻馁其妻
  子贪者受贿辱及其宗亲各处虽尝申明其事主
卷三百十四 第 38a 页 WYG0441-0671a.png
  者但言设置已久廉吏嗟叹无可柰何宜从户部
  行移取勘各处所阙公田于系官田内均行标拨
  岂惟廪禄惠及官吏之一家庶责廉能治洽郡县
  之兆姓
 一钱币之制在古所以惠民钞法之行岁久不能无
  弊盖米粟布帛养兆民之本钱币钞法权一时之
  宜故法久必更理当然也昔者世祖皇帝始立法
  制遂行中统交钞其后又行至元宝钞夫行之既
卷三百十四 第 38b 页 WYG0441-0671b.png
  久真伪不无坐罪虽曰匪轻获利自是甚重爰稽
  造钞以来元额已踰数倍以致钞日益虚物日益
  贵民庶有倒钞检钞之扰官吏有监钞烧钞之害
  欲救其弊理宜更张洪惟武宗皇帝即位之初始
  命尚书省更行铜钱本欲复古以便民未闻有妨
  于国计盖因至大已后一切矫枉太过因并铜钱
  遂亦不用夫行封赠所以劝忠增俸禄所以养廉
  禁干名犯义者厚风化之原减吏员月日者奖奉
卷三百十四 第 39a 页 WYG0441-0671c.png
  公之吏是皆尚书省所行未闻人以为非何于铜
  钱独为不可况远自唐汉近及宋金明君才臣阜
  民之制皆本乎此矧今国家疆宇万里钱币之制
  祖宗已尝举行宜从都省明白奏闻令户部官讲
  究历代鼓铸之方用钱之制远近便宜断然行之
  岂惟救钞法一时之宜实所以遂民生无穷之利
  也
 一治平既久民获奠居版籍既定田无馀亩盖山东
卷三百十四 第 39b 页 WYG0441-0671d.png
  益都之境自昔号称广斥书所谓莱夷作牧是也
  今国家平定盖已百年户数土田悉有定籍迩者
  奸人妄行呈献凡民之田宅坟墓悉指以为荒闲
  朝廷虽尝差官覆实辄与符同不复考察夫既设
  置官吏遂为会敛税粮幸因水旱为由不克收满
  元额民既无所控诉官亦无可柰何验其一岁所
  入之税粮仅足诸人所支之俸给既不能裕财富
  国徒足以害众扰民矧今山东黎民阻饥盗贼多
卷三百十四 第 40a 页 WYG0441-0672a.png
  有诚恐因之别生利害钦睹天历元年诏书节文
  有曰国家租税自有常例今后诸人毋得妄献田
  土违者治罪拟合钦依明诏将山东田赋总管府
  等衙门革去其百姓合纳租赋并依旧制庶使一
  方之民咸获有生之乐仰称文宗皇帝发政施仁
  之盛德
 一薄赋税者治国之大经广聚敛者蠹民之弊法夫
  以河南之地方数千里所输税粮已有定数先之
卷三百十四 第 40b 页 WYG0441-0672b.png
  以刘伊木罕妄献地土既已长流海南是无闲田
  亦已明矣自延祐以来奸人窃取相位欲兴功利
  以固权宠辄以经理为名惟欲扰害其众名曰自
  实田粮实是强行科敛朝廷深知其弊累降诏书
  免除有司失于奉行至今令民包纳夫以堂堂天
  朝富有四海差税之入悉有定制乃因兴利之徒
  遂遗斯民之害拟合钦依累朝诏旨其经理虚桩
  之数并行革拨岂惟彰朝廷薄敛惠民之厚泽亦
卷三百十四 第 41a 页 WYG0441-0672c.png
  以植斯民本固邦宁之远图
 一国家之治当一视而同仁夫以高丽为国僻居海
  隅圣朝肇兴首效臣节世祖皇帝嘉其勤劳釐降
  公主盖所以怀柔小邦恩至渥也比年以来朝廷
  屡遣使者至于其国选取子女求娶妾媵需索百
  端不胜其扰至使高丽之民生女或不欲举年长
  者不敢适人愤怨感伤无所伸诉方今辽东岁歉
  民适告饥和气之伤或亦由此今后除内廷必合
卷三百十四 第 41b 页 WYG0441-0672d.png
  取索外其馀官员敢有不经中书擅自奏请取索
  高丽女子及因使其国娶妻妾者拟合禁治庶几
  彰国家同仁之治慰小邦向化之心
 
 
 
 
 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