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七十八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a 页 WYG0440-076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八
           明 杨士奇等 撰
  律历
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待诏大史霍融上言曰官漏刻
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
夏历密诏书下太常令史官与融以仪校天课度远近
太史令舒承梵等对案官所施漏法令甲第六常符漏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b 页 WYG0440-0768b.png
品孝宣皇帝三年十二月乙酉下建武十年二月壬午
诏书施行漏刻以日长短为数率日南北二度四分而
增减一刻一气俱十五日日去极各有多少今官漏率
九日移一刻不随日进退夏历漏随日南北为长短密
近于官漏分明可施行
安帝延光二年中谒者亶诵上言曰当用甲寅元河南
梁丰言当复用太初尚书郎张衡周兴皆能历数难诵
丰或不对或言失误衡兴参案仪注者考往较今以为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a 页 WYG0440-0768c.png
九道法最密诏书下公卿详议大尉恺等上侍中施延
等议太初过天日一度弦望失正月以晦见西方食不
与天相应元和改从四分四分虽密于太初复不正皆
不可用甲寅元与天相应合图谶可施行博士黄广大
行令任佥议如九道河南尹祉太子舍人李泓等四十
人议即用甲寅元当除元命苞天地开辟获麟中百一
十四岁推闰月六直其日或朔晦弦望二十四气宿度
不相应者非一用九道为朔月有比三大二小皆疏远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b 页 WYG0440-0768d.png
元和变历以应保乾图三百岁斗历改宪之文四分历
本起图谶最得其正不宜易恺等八十四人议宜从太
初尚书令忠上奏诸从太初者皆无效验徒以世宗攘
夷廓境享国久长为辞或云孝章改四分灾异卒甚未
有善应臣伏惟圣王兴起各异正朔以通三统汉祖受
命因秦之纪十月为年首闰常在岁后不稽先代违于
帝典太宗遵修三阶以平黄龙以至刑犴以错五者以
备哀平之际同承太初而妖孽累仍痾祸非一议者不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a 页 WYG0440-0769a.png
以成数相参考真求实而泛采妄说归福太初致咎四
分太初历众贤所立是非已定永平不审复革其弦望
四分有谬不可施行元和凤鸟不当应历而翔集远嘉
前造则丧其休近讥后改则隐其福陋见曲论未可为
是臣辄复重难衡兴以为五纪论推步行度当时比诸
术为近然犹未稽于古及刘向子歆欲以合春秋横断
年数损夏益周考之表纪差谬数百两历相课六千一
百五十六岁而太初多一日冬至日直斗而云在牵牛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b 页 WYG0440-0769b.png
迂阔不可复用昭然如此史官所共见非独衡兴前以
为九道密近今议者以为有阙及甲寅元复多遗失皆
未可取正昔仲尼顺假马之名以崇君之义况天之历
数不可任疑从虚以非易是上纳其言遂改历事
顺帝汉安二年尚书侍郎边韶上言曰世微于数亏道
盛于得常数亏则物衰得常则国昌孝武皇帝摅发圣
思因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乃诏太史令司
马迁治历邓平等更建太初改元易朔行夏之正乾凿
卷二百七十八 第 4a 页 WYG0440-0769c.png
度八十分之四十三为日法设清台之候验六异课效
觕密太初为最其后刘歆研几极深验之春秋参以易
道以河图帝览嬉雒书甄曜度推广九道百七十一岁
进退六十三分百四十四岁一超次与天相应少有阙
谬从太初至永平十一年百七十岁进退馀分六十三
治历者不知处之推得十二度弦望不效挟废术者得
窜其说至永和二年小终之数寖过馀分稍增月不用
晦朔而光见孝章皇帝以保乾图三百年斗历改宪既
卷二百七十八 第 4b 页 WYG0440-0769d.png
用四分以太白复枢甲子为癸亥引天从算耦之目前
更以庚申为元既无明文托之于获麟之岁又不与感
精符单阏之岁同史官相代因成习疑少能钩深致远
案弦望足以知之诏书下三公百官杂议太史令虞恭
治历宗䜣等议建历之本必先立元元正然后定日法
法定然后度周天以定分至三者有程则历可成也四
分历仲纪之元起于孝文皇帝后元三年岁在庚辰上
四十五岁岁在乙未则汉兴元年也又上二百七十五
卷二百七十八 第 5a 页 WYG0440-0770a.png
岁岁在庚申则孔子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寻之上行
复得庚申岁岁相承承下寻上其执不误此四分历元
明文图谶所著也太初元年岁在丁丑上极其元当在
庚戌而曰丙子言百四十四岁超一辰凡九百九十三
超岁有空行八十二周有奇乃得丙子案岁所超于天
元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俱超日行一度积三百
六十五度四分度一而周天一匝名曰岁岁从一辰日
不得空周天则岁无由起辰案百七十岁二蔀一章小
卷二百七十八 第 5b 页 WYG0440-0770b.png
馀六十三自然之数也夫数出于抄㫚以成毫釐毫釐
积累以成分寸两仪既定日月始离初行生分积分成
度日行一度一岁而周故为术者各生度法或以九百
四十或以八十一法有细觕以生两科其归一也日法
者日之所行分也日垂令明行有常莭日法所该通远
无已损益毫釐差以千里自此言之数无缘得有亏弃
之意也今欲饰平之失断法垂分恐伤大道以步日月
行度终数不同四章更不得朔馀一虽言九道去课进
卷二百七十八 第 6a 页 WYG0440-0770c.png
退恐不足以补其阙且课历之法晦朔变弦以月食天
验昭著莫大焉今以去六十三分之法为历验章和元
年以来日变二十事月食二十八事与四分历更失定
课相除四分尚得多而又便近孝章皇帝历度审正图
仪晷漏与天相应不可复尚文曜钩曰高辛受命重黎
说文唐尧即位羲和立禅夏后制德昆吾列神成周改
号苌弘分官运斗枢曰常占有经世史所明洪范五纪
论曰民间亦有黄帝诸历不如史官纪之明也自古及
卷二百七十八 第 6b 页 WYG0440-0770d.png
今圣帝明王莫不取言于羲和常占之官定精微于晷
仪正众疑于秘藏中书改行四分之原及光武皇帝数
下诏书草创其端孝明皇帝课校其实孝章皇帝宣行
其法君更三圣年历数十信而徵之举而行之其元则
上统开辟其数则复古四分宜如甲寅诏书故事奏可
灵帝熹平四年五官郎中冯光沛相上计掾陈晃上言
历元不正故妖民叛寇益州盗贼相续为历周甲寅为
元而用庚申图纬无以庚为元者近秦所用代周之元
卷二百七十八 第 7a 页 WYG0440-0771a.png
太史治历郎中郭香刘固意造妄说乞与本庚申元经
纬有明受虚欺重诛乙卯诏书下三府与儒林明道者
详议务得道真以群臣会司徒府议议郎蔡邕议以为
历数精微去圣久远得失更迭术术无常是以承秦历
用颛顼元用乙卯百有二岁孝武皇帝始改正朔历用
太初元用丁丑行之百八十九岁孝章皇帝改从四分
元用庚申今光晃各以庚申为非甲寅为是案历法黄
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光晃所据则殷历
卷二百七十八 第 7b 页 WYG0440-0771b.png
元也他元虽不明于图谶各家术皆当有效于其当时
黄帝始用太初丁丑之元有六家纷错争讼是非太史
令张寿王挟甲寅元以非汉历杂候清台课在下第卒
以疏阔连见劾奏太初效验无所漏失是则虽非图谶
之元而有效于前者也及用四分以来考之行度密于
太初是又新元效于今者也延光元年中谒者亶诵亦
非四分庚申上言当用命历序甲寅元公卿百寮参议
正处竟不施行且三光之行迟速进退不必若一术家
卷二百七十八 第 8a 页 WYG0440-0771c.png
以算追而求之取合于当时而已故有古今之术今之
不能上通于古亦犹古术之不能下通于今也元命苞
乾凿度皆以为开辟至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及命历
序积获麟至汉起庚子蔀之二十三岁竟己酉戊子及
丁卯蔀六十九岁合为二百七十五岁汉元年岁在乙
未上至获麟则岁在庚申推此以上上极开辟则不在
庚申谶虽无文其数见存而光晃以为开辟至获麟二
百七十五万九千八百八十六岁获麟至汉百六十二
卷二百七十八 第 8b 页 WYG0440-0771d.png
岁转差少一百十四岁云当满足则上违乾凿度元命
苞中使获麟不得在哀公十四年下不及命历序获麟
汉相去四蔀年数与奏记谱注不相应当今历正月癸
亥朔光晃以为乙丑朔乙丑之与癸亥无题勒款识可
与众共别者须以弦望晦朔光魄亏满可得而见者考
其符验而光晃历以考灵曜二十八宿度数及冬至日
所在与今史官甘石旧文错异不可考校以今浑天图
仪检天文亦不合于考灵曜光晃诚能自依其术更造
卷二百七十八 第 9a 页 WYG0440-0772a.png
望仪以追天度远有验于图书近有效于三光可以易
夺甘石穷服诸术者实宜用之难问光晃但言图谶所
言不服
元和二年二月甲寅制书曰朕闻古先圣王先天而天
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史官用太初邓平术冬至之日日
在斗二十二度而历以为牵牛中星先立春一日则四
分数之立春也而以折狱断大刑于气已迕用望平和
盖亦远矣今改行四分以遵于尧以顺孔圣奉天之文
卷二百七十八 第 9b 页 WYG0440-0772b.png
是始用四分历庚申元之诏也深引河雒图谶以为符
验非史官私意独所兴构而光晃以为固意造妄说违
反经文谬之甚者昔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舜协时
月正日汤武革命治历明时可谓正矣且犹遇水遭旱
戒以蛮夷猾夏寇贼奸宄而光晃以为阴阳不和奸臣
盗贼皆元之咎诚非其理元和二年乃用庚申至今九
十二岁而光晃言秦所用代周之元不知从秦来汉三
易元不常庚申光晃区区信用所学亦妄虚无造欺语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0a 页 WYG0440-0772c.png
之愆至于改朔易元往者寿王之术已课不效亶诵之
议不用元和诏书文备义著非群臣议者所能变易太
尉耽司徒隗司空训以邕议劾光晃不敬正鬼薪法诏
书勿治
灵帝时议郎蔡邕于朔方上书曰论天体者三家宣夜
之学绝无师法周髀术数具存考验天状多所违失惟
浑天仅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台铜仪则其法也立八
尺圆体而具天地之形以正黄道占察发敛以行日月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0b 页 WYG0440-0772d.png
以步五纬精微深妙百世不易之道也官有器而无本
书前志亦阙而不论本欲寝伏仪下思惟微意按度成
数以著篇章罪恶无状投畀有北灰灭雨绝势路无由
宜问群臣下及岩穴知浑天之意者使述其义时阉官
用事邕议不行
魏明帝景初间尚书郎杨伟上表曰臣览载籍断考历
数时以纪农月以纪事其所由来遐而尚矣乃自少昊
则玄鸟司分颛顼帝喾则重黎司天唐帝虞舜则羲和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1a 页 WYG0440-0773a.png
掌日三代因之则世有日官日官司历则颁之诸侯诸
侯受之则颁于境内夏后之世羲和湎淫废时乱日则
书载胤征由此观之审农时而重人事历代然之也逮
至周室既衰战国横骛告朔之羊废而不绍登台之礼
灭而不遵闰分乖次而不识孟陬失纪而莫悟大火犹
西流而怪蛰虫之不藏也是时也天子不协时司历不
协日诸侯不受职日御不分朔人事不恤废弃农时仲
尼之拨乱于春秋说褒贬纠黜司历失闰则讥而书之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1b 页 WYG0440-0773b.png
登台颁朔则谓之有礼自此以降暨于秦汉乃复以孟
冬为岁首闰为后九月中莭乖错时月纰缪加时后天
蚀不在朔累载相袭久而不革也至武帝元封七年始
乃悟其缪焉于是改正朔更历数使天才通人更造太
初历校中朔所差以正闰分课中星得度以考疏密以
建寅之月为正朔以黄钟之月为律历初其历斗分太
多后遂疏阔至元和二年复用四分历施而行之至于
今日考察日蚀率常在晦是则斗分太多故先密后疏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2a 页 WYG0440-0773c.png
而不可用也是以臣前以制典馀日推考天路稽之前
典验之以蚀朔详而精之更建密历则不先不后古今
中天以昔在唐帝协日正时允釐百工咸熙庶绩也欲
使当今国之典礼凡百制度皆韬合往古郁然备足乃
改正朔更历数以大吕之月为岁首以建子之月为历
初臣以为昔在往代则法日颛顼曩自轩辕则历日黄
帝暨至汉之孝武革正朔更历数改元曰太初因名太
初历今改元为景初宜曰景初历臣之所建景初历法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2b 页 WYG0440-0773d.png
数则约要施用则近密治之则省功学之则易知虽复
使研桑心算𨽻首运筹重黎司晷羲和察景以考天路
步验日月究极精微尽术数之极者皆未能并臣如此
之妙也
晋武帝时将作大匠陈协掘地得古尺尚书奏曰今尺
长于古尺宜以古为正潘岳以为习用已久不宜复改
尚书郎挚虞駮曰昔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其形
容象物制器以存时用故参天两地以正算数之纪依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3a 页 WYG0440-0774a.png
律计分以定短长之度其作之也有则故用之也有徵
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准正三辰则悬象无所
容其谬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措之规矩则器用合宜
一本不差而万物皆正及其差也事皆反是今尺长于
古尺几于半寸乐府用之律吕不合史官用之历象失
占医署用之孔穴乖错此三者度量之所由生得失之
所取徵皆絓阂而不得通故宜改今而从古也唐虞之
际同律度量衡仲尼之计谨权审度今两尺并用不可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3b 页 WYG0440-0774b.png
谓之同知失而行不可谓之谨不同不谨是谓谬法非
所以轨物垂则示人之极凡物有多而易改有少而难
变亦有改而致烦有变而之简度量是人所常用而长短
非人所恋惜是多而易改者也正失于得反邪于正一
时之变永世无二是变而之简者也宪章成式不失旧
物季末苟合之制异端杂乱之用当以时釐改贞夫一
者也臣以为宜如所奏
宋文帝颇好历数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私撰新法元嘉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4a 页 WYG0440-0774c.png
二十年上表曰臣受性顽惰少所开解自昔幼年颇好
历数耽情注意迄于白首臣亡舅故秘书监徐广素善
其事有既往七曜历每记其得失自太和至泰元之末
四十许年臣因比岁考校至今又四十载故其疏密差
会皆可知也夫圆极常动七曜运行离合去来虽有定
势以新故相涉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岁积微成著
是以虞书著钦若之典周易明治历之训言当训天以
求合非为合以验天也汉代杂候清台以昏明中星课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4b 页 WYG0440-0774d.png
日所在虽不可见月盈则蚀必当其冲以月推日则躔
次可知焉舍易而不为役心于难事此臣所不解也尧
典云日永星火以正仲夏今季夏则火中又宵中星虚
以殷仲秋今季秋则虚中尔来二千七百馀年以中星
检之所差二十七八度则尧冬令至日在须女十度左
右也汉之太初历冬至在牵牛初后汉四分及魏景初
法同在斗二十一臣以月蚀检之则景初今之冬至应
在斗十七又史官受诏以土圭测景考校二至差三日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5a 页 WYG0440-0775a.png
有馀从来积岁及交州所上检其增减亦相符验然则
今之二至非天之二至也天之南日在斗十三四矣此
则十九年七闰数微多差复改法易章则用算滋繁宜
当随时迁革以取其合案后汉志春分日长秋分日短
差过半刻寻二分在二至之间而有长短因识春分近
夏至故长秋分近冬至故短也杨伟不悟即用之上历
表云自古及今凡诸历数皆未能并已之妙何此不晓
亦何以云是故臣更建元嘉历以六百八为一纪半之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5b 页 WYG0440-0775b.png
为度法七十五为室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雨水为气
初以诸法闰馀一之岁为章首冬至从上三日五时日
之所在移旧四度又月有迟疾合朔月蚀不在朔望亦
非历意也故元嘉皆以盈缩定其小馀以正朔望之日
伏惟陛下允迪圣哲先天不违劬劳庶政寅亮鸿业究
渊思于往籍探妙旨于未闻穷神知化罔不该览是以
愚臣欣遇盛明效其管穴伏愿以臣所上元嘉法下史
官考其疏密若谬有可采庶或补正阙谬以备万分诏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6a 页 WYG0440-0775c.png
曰何承天所陈殊有理据可付外详之太史令钱乐之
兼丞严粲奏曰太子率更令领国子博士何承天表更
改元嘉历法以月蚀检今冬至日在斗十七以土圭测
影知冬至已差三日诏使付外检署以元嘉十一年被
敕使考月蚀土圭测影检署由来用伟景初法冬至之
日日在斗二十一度少检十一年七月十六日望月蚀
加时在卯到十五日四更二唱丑初始蚀到四唱蚀既
在营室十五度末景初其日日在轸三度以月蚀所冲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6b 页 WYG0440-0775d.png
考之其日日应在翼十五度半又到十三年十二月十
六日望月蚀加时在酉到亥初始食到一更三唱蚀既
在鬼四度景初其日日在女三以冲考之其日日应在
牛六度半又到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望月蚀加时在
戌之半到二更四唱亥末始蚀到三更一唱食既在井
三十八度景初其日日在斗二十五以冲考之其日日
应在斗二十二度半到十五年五月十五日望月蚀加
时在戌其日月始生而已蚀光已生四分之一格在斗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7a 页 WYG0440-0776a.png
十六度许景初其日日在井二十四考取其冲其日日
应在井二十又到十七年九月十六日望月蚀加时在
子之少到十五日未二更一唱始蚀到三唱蚀十五分
之十二格在卯一度半景初其日在房二以冲考之则
其日日在氐十三度半凡在五蚀以月冲一百八十二
度半考之各至之日日并不在斗二十一度少并在斗
十七度半间悉如承天所上又去十一年起以土圭测
景其年景初法十一月七日冬至前后阴不见影到十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7b 页 WYG0440-0776b.png
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冬至其十五日影极长到十三年
十一月二十九日冬至其二十六日影极长到十四年
十一月十一日冬至其前后并阴不见到十五年十一
月二十一日冬至十八日影极长到十六年十一月二
日冬至其十月二十九日影极长到十七年十一月十
三日冬至其十日影极长到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冬至二十一日影极长到十九年十一月六日冬至其
三日影极长到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冬至其前后并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8a 页 WYG0440-0776c.png
阴不见影寻校前后以影极长为冬至并差三日以月
蚀检日所在已差四度土圭测影冬至又差三日今之
冬至乃在斗十四间又如承天所上又承天法每月朔
望及弦皆定大小馀于推交会时刻虽审皆用盈缩则
月有频三大频二小比旧法殊为异旧日蚀不唯在朔
亦有在晦及二日公羊传所谓或失之前或失之后愚
谓此一条自宜仍旧员外散骑郎皮延宗又难承天若
晦朔定大小馀纪首值盈则退一日便应以故岁之晦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8b 页 WYG0440-0776d.png
为新纪之首承天乃改新法依旧术不复每月定大小
馀如延宗所难太史所上有司奏治历改宪经国盛典
爰及汉魏屡有变革良由术无常是取协常时方今皇
猷载晖旧域光被诚应综覈晷度以播维新承天历术
合可施用宋二十二年普用元嘉历诏可
孝武帝大明六年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上表曰古历
疏舛颇不精密群氏纠纷莫审其要何承天所奏意存
改革而置法简略今已乖远以臣校之三睹厥谬日月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9a 页 WYG0440-0777a.png
所在差觉三度二至晷影几失一日五星见伏至差四
旬留逆进退或移两宿分至乖失则莭闰非正宿度违
天则伺察无准臣生属圣辰逮在昌运敢率愚瞽更创
新历谨立改易之意有二设法之情有三改者其一以
旧法一章十九岁有七闰闰数为多经二百年辄差一
日莭闰既移则应改法历纪屡迁实由此条今改章法
三百九十一年有一百四十四闰令却合周汉则将来
永用无复差动其二以尧典云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
卷二百七十八 第 19b 页 WYG0440-0777b.png
此推之唐代冬至日今宿之左五十许度汉代之初即
用秦历冬至日在牵牛六度汉武改立太初历冬至日
在牛初后汉四分法冬至日在斗二十二晋时姜岌以
月蚀检日知冬至在斗十七今参以中星课以蚀望冬
至之日在斗十一通而计之未盈百载所差二度旧法
并令冬至日有定处天数既差则七曜宿度渐与历舛
乖谬既著辄应改制仅合一时莫能通远迁革不已又
由此条今令冬至所在岁岁微差却检汉注并皆审密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0a 页 WYG0440-0777c.png
将来久用无烦屡改又设法者其一以子为辰首位在
正北爻应初九斗气之端虚为北方列宿之中元气肇
初宜在此次前儒虞喜备论其义今历上元日度发自
虚一其二以日辰之号甲子为先历法设元应在此岁
而黄帝以来世代所用凡十一历上元之岁莫值此名
今历上元岁在甲子其三以上元之岁历中众条并应
以此为始而景初历交会迟疾亦置纪差裁合朔气而
已条序纷互不及古意今设法日月五纬交会迟疾悉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0b 页 WYG0440-0777d.png
以上元岁首为始则合璧之曜信而有徵连珠之晖于
是乎在群流共源实精古法若夫测以定形据以实效
县象著明尺表之验可推动气幽微寸管之候不忒今
臣所立易以取信但深练始终大存整密革新变旧有
约有繁用约之条理不自惧用繁之意顾非谬然何者
夫纪闰参差数各有分分之为体非细不密臣是用深
析毫釐以全求妙之准不辞积累以成永定之制非为
思而莫悟知而不改也窃恐赞有然否每崇远而随近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1a 页 WYG0440-0778a.png
论有是非或贵耳而遗目所以竭其管穴俯洗同异之
嫌披心日月仰希葵藿之照若臣所上万一可采伏愿
颁宣群司赐垂详究庶陈锱铢少增盛典世祖下之有
司使内外博议时人少解历数竟无异同之辩唯太子
旅贲中郎将戴法兴议以为三精数微五纬会始自非
深推测穷识晷变岂能刋古革今转正圭宿案祖冲之
所议每有违舛窃以愚见随事辩问案冲之新推历术
今冬至所在岁岁微差臣法兴议夫二至发敛南北之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1b 页 WYG0440-0778b.png
极日有恒度而宿无改位古历冬至皆在建星战国横
骛史官丧纪爰及汉初格候莫审后杂觇知在南斗二
十二度元和所用即与古历相符也逮至景初而终无
毫忒书云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直以月维四仲则中宿
常在卫阳羲和所以正时取其万世不易也冲之以为
唐代冬至日在今宿之左五十许度遂虚加度分空撤
天路其置法所在近违半次则四十五年九月率移一
度在诗七月流火此夏正建申之时也定之方中又小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2a 页 WYG0440-0778c.png
雪之节也若冬至审差则豳公火流晷长一尺五寸楚
宫之作昼漏五十三刻此诡之甚也仲尼曰丘闻之火
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就如冲之所误
则星无定次卦有差方名号之正古今必殊典诰之音
代不通轨尧之开闭今成建除今之寿星乃周之鹑尾
即时东壁已非玄武轸星顿属苍龙诬天背经乃至于
此冲之又改章法三百九十一年有一百四十四闰臣
法兴议夫日有缓急故斗有阔狭古人制章立为中格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2b 页 WYG0440-0778d.png
年积十九常有七闰晷或虚盈此不可革冲之削闰坏
章倍减馀数则一百三十九年二月于四分之料顿少
一日七千四百二十九年辄失一闰夫日少则先时闰
失则事悖窃闻时以作事事以厚生以此乃生人之大
本历数之所先愚恐非冲之浅虑妄可穿凿冲之又命
上元日度发自虚一云虚为北方列宿之中臣法兴议
冲之既云冬至岁差又谓虚为北中舍形责影未足为
迷何者凡在天非日不明居地以斗而辩借令冬至在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3a 页 WYG0440-0779a.png
虚则黄道弥远东北当为黄钟之宫室壁应属玄枵之
位虚宿岂得复为北中乎曲使分至屡迁而星次不改
招摇易绳而律吕仍往则七政不以玑衡致齐建时亦
非摄提所纪不知五行何居六属安托冲之又令上元
年在甲子臣法兴议夫置元设纪各有所尚或据文于
图谶或取效于当时冲之云群氏纠纷莫审其会昔黄
帝辛卯日月不过颛顼乙卯四时不忒景初壬辰晦无
差光元嘉庚辰朔无错景岂非承天者乎冲之苟存甲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3b 页 WYG0440-0779b.png
子可谓为合以求天也冲之又令日月五纬交会迟疾
悉以上元为始臣法兴议夫交会之元则食既可求迟
疾之际非凡夫所测昔贾逵略见其差刘洪觕著其术
至于疏密之数莫究其极且五纬所居有时盈缩即如
岁星在轸见超七辰术家既追算以会今则往之与来
断可知矣景初所以纪首置差元嘉兼又各设后元者
其并省功于实用不虚推以为烦也冲之既违天于改
易又设法以遂情愚谓此治历之大过也臣法兴议日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4a 页 WYG0440-0779c.png
有八行各成一道月有一道离为九行左交右疾倍半
相违其一终之理日数宜同冲之通同与会相觉九千
四十其阴阳七十九周有奇迟疾不及二匝此则当缩
反盈应损更益冲之随法兴所难辩折之曰臣少钝愚
尚专功数术搜练古今博采沈奥唐篇夏典莫不揆量
周正汉朔咸加该验罄策筹之思究疏密之辨至若立
员旧误张衡述而弗改汉时解铭刘歆诡谬其数此则
算氏之剧疵也乾象之弦望定数景初之交度周日匪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4b 页 WYG0440-0779d.png
谓测候不精遂乃乘除翻谬斯又历家之甚失也及郑
玄阚泽王蕃刘徽并综数蓺而每多疏舛臣昔以暇日
撰正众谬理据炳然易可详密此臣以俯信偏识不虚
推古人者也按何承天历二至先天闰移一月五星见
伏或违四旬列差妄设当益反损皆前术之乖远臣历
所改定也既沿波以讨其源删滞以畅其要能使躔次
上通晷管下合反以讥诋不其惜乎寻法兴所议六条
并不造理难之关楗谨陈其目其一日度岁差前法所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5a 页 WYG0440-0780a.png
略臣据经史辨正此数而法兴设难徵引诗书三事皆
谬其二臣校晷景改旧章法法兴立难不能有诘直云
恐非浅虑所可穿凿其三次改方移臣无此法求术意
误横生嫌贬其四历上元年甲子术体明整则苟合可
疑其五臣其历七曜咸始上元无隙可乘复云非凡所
测其六迟疾阴阳法兴所未解误谓两率日数宜同凡
此众条或援谬自讥或空加抑绝未闻折正之谈厌心
之论也谨随诘洗释依源徵对仰照天晖敢罄管穴法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5b 页 WYG0440-0780b.png
兴议曰夫二至发敛南北之极日有恒度而宿无改位
故古历冬至皆在建星冲之曰周汉之际畴人丧业曲
技竞设图纬实繁或借号帝王以崇其大或假名圣贤
以神其说是以谶记多虚桓谭知其矫妄古历舛杂杜
预疑其非真按五纪论黄帝历有四法颛顼夏周并有
二术诡异纷然则孰识其正此古历可疑之据一也夏
历七曜西行特违众法刘向以为后人所造此可疑之
据二也殷历日法九百四十而乾凿度云殷历以八十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6a 页 WYG0440-0780c.png
一为日法若易纬非差殷历必妄此可疑之据三也颛
顼历元岁在乙卯而命历序云此术设元岁在甲寅此
可疑之据四也春秋书食有日朔者凡二十六其所据
历非周则鲁以周历考之检其朔日失二十五鲁历校
之又失十三二历并乖则必有一伪此可疑之据五也
古之六术并同四分四分之法久则后天以食检之经
三百年辄差一日古历课今其甚疏者朔后天过二日有
馀以此推之古术之作皆在汉初周末理不得远且却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6b 页 WYG0440-0780d.png
校春秋朔并先天此则非三代以前之明徵矣此可疑
之据六也寻律历志前汉冬至日在斗牛之际度在建
星其势相邻自非帝者有造则仪漏或阙岂能穷密尽
微纤毫不失建星之说未足證矣法兴议曰战国横骛
史官丧纪爰及汉初格候莫审后杂觇知在南斗二十
二度元和所用即与古历相符也逮在景初终无毫忒
冲之曰古术讹杂其详阙闻乙卯之历秦代所用必有
效于当时故其言可徵也汉武改创检课详备正仪审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7a 页 WYG0440-0781a.png
漏事在前史测星辨度理无乖远今议者所是不实见
所非徒为虚妄辨彼骇此既非通谈违今背古所诬诚
多偏据一说未若兼今之为长也景初之法实错五纬
今则在冲口至曩已移日盖略治朔望无事检候是以
晷漏昏明并即元和二分异景尚不知革日度微差宜
其谬矣法兴议曰书云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直以月推
四仲则中宿常在卫阳羲和所以正时取其万代不易
也冲之以为唐代冬至日在今宿之左五十许度遂虚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7b 页 WYG0440-0781b.png
加度分空撤天路冲之曰书以四星昏中审分至者据
人君南面而言也且南北之正其详易准流见之势中
天为极先儒注述其义佥同而法兴以为书说四星皆
在卫阳之位自在已地进失向方退非始见迂回经文
以就所执违训诡情此则甚矣舍午称已午上非无星
也必据中宿馀宿岂复不足以正时若谓举中语兼七
列者觜参尚隐则不得言见昴星虽见当云伏矣奎娄
已见复不得言伏见伏皆不得以为辞则名将何附若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8a 页 WYG0440-0781c.png
中宿之通非允当实谨检经旨直云星昴不自卫阳卫
阳无自显之义此谈何因而立苟理无所依则可愚辞
成说曾泉桑野皆为明證分至之辨竟在何日循复再
三窃深叹息法兴议曰其置法所在近违半次则四十
五年九月率移一度冲之曰元和日度法兴所是唯徵
古历在建星以今考之臣法冬至亦在此宿斗二十二
了无显證而虚贬臣历乖差半次此愚情之所骇也又
年数之馀有十一月而议云九月涉数每乖皆此类也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8b 页 WYG0440-0781d.png
月盈则食必在日冲以检日则宿度可辨请据效以课
疏密按太史注记元嘉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中夜月
蚀尽在鬼四度以冲计之日当在牛六依法兴议曰在
女七又十四年五月十五日丁夜月蚀尽在斗二十六
度以衡计之日当在井三十依法兴议曰日在柳二又
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丁夜月蚀在奎十一度以冲计
之日当在角二依法兴议曰日在角十二又大明三年
九月十五日乙夜月蚀尽在胃宿之末以冲计之日当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9a 页 WYG0440-0782a.png
在氐十二依法兴议曰日在心二凡此四蚀皆与臣法
符同纤毫不爽而法兴所据顿差十度违冲移宿显然
易睹故知天数渐差则当式遵以为典事验昭晰岂得
信古而疑今法兴议曰在诗七月流火此夏正建申之
时也定之方中又小雪之节也若冬至审差则豳公火
流晷长一尺五寸楚宫之作昼漏五十三刻此诡之甚
也冲之曰臣按此议三条皆谬诗称流火盖略举西移
之中以为惊寒之候流之为言非始动之辞也就如始
卷二百七十八 第 29b 页 WYG0440-0782b.png
说冬至日度在斗二十二则火星之中当在大暑之前
岂邻建申之限此专自攻纠非谓矫失夏小正五月昏
大火中此复在卫阳之地乎又谓臣所立法楚宫之作
在九月初按诗传笺皆谓定之方中者室壁昏中形四
方也然则中天之正当在室之八度臣历推之元年立
冬后四日此度昏中乃自十月之初又非寒露之日也
议者之意盖误以周世为尧时度差五十故致此谬小
雪之节自信之谈非有明文可据也法兴议曰仲尼曰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0a 页 WYG0440-0782c.png
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就如
冲之所误则星无定次卦有差方名号之正古今必殊
典诰之音时不通轨尧之开闭今成建除今之寿星乃
周之鹑尾也即时东壁已非玄武轸星顿属苍龙诬天
背经乃至于此冲之曰臣以为辰极居中而列曜贞观
群像殊体而阴阳区别故羽介咸陈则水火有位苍素
齐设则东西可准非以日之所在定其名号也何以明
之夫阳爻初九气始正北玄武七列虚当子位若圆仪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0b 页 WYG0440-0782d.png
辨方以日为主冬至所舍当在玄枵而今之南极乃处
东维违体失中其义何附若南北以冬夏禀称则卯酉
以生杀定号岂得春躔义方秋丽仁域名舛理乖若此
之反哉因兹以言固知天以列宿分方而不在于四时
景纬环序日不独守故辙矣至于中星见伏记籍每以
审时者盖以历数难详而天验易显各据一代所合以
为简易之政也亦犹夏礼未通商典濩容岂袭韶节诚
天人之道同差则蓺之兴因代而推移矣月位称建谅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1a 页 WYG0440-0783a.png
以气之所本名随实著非谓斗杓所指近校汉时已差
半次审斗莭时其效安在或义非经训依以成说将纬
候多诡伪辞间设乎次随方名义合宿体分至虽迁而
厥位不改岂谓龙火贸处金水乱列名号乖殊之讥抑
未详究至如壁非玄武轸属苍龙瞻度察晷实效咸然
元嘉历法寿星之初亦在翼限参校晋注显验甚众天
数差移百有馀载议者诚能驰辞骋辩令南极非冬至
望不在冲则此谈乃可守耳若使日迁次留则无事屡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1b 页 WYG0440-0783b.png
嫌乃臣历之良證非难者所宜列也寻臣所执必据经
史远考唐典近徵汉籍谶记碎言不敢依述窃谓循经
之论也月蚀检日度事验昭著史注详论文存禁阁斯
又稽天之说也尧典四星并在卫阳今之日度远准元
和诬背之诮实此之谓法兴议曰夫日有缓急故斗有
阔狭古人制章立为中格年积十九常有七闰晷或盈
虚此不可革冲之削闰坏章倍减馀数则一百三十九
年二月于四分之料顿少一日七千四百二十九年辄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2a 页 WYG0440-0784a.png
失一闰夫日少则先时闰失则事悖窃闻时以作事事
以厚生此乃生民之所本历数之所先愚恐非冲之浅
虑妄可穿凿冲之曰按后汉书及乾象说四分历法虽
分章设蔀创自元和而晷仪众数定于嘉平三年四分
志立冬中影长一丈立春中影九尺六寸寻冬至南极
日晷最长二气去至日数既同则中影应等而前长后
短顿差四寸此历景冬至后天之验也二气中影日差
九分半弱进退均调略无盈缩以率计之二气各退一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2b 页 WYG0440-0784b.png
日十二刻则晷影之数立冬更短立春更长并差二寸
二气中影俱长九尺八寸矣即立冬立春之正日也以
此推之历置冬至后天亦二日十二刻也嘉平三年时
历丁丑冬至加时正在日中以二日十二刻减之天定
以乙亥冬至加时在夜半后三十八刻又臣测景历纪
躬辨分寸铜表坚刚暴润不动光晷明洁纤毫𢣺然据
大明五年十月十日影一丈七寸七分半十一月二十
五日一丈八寸一分太二十六日一丈七寸五分彊折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3a 页 WYG0440-0784c.png
取其中则中天冬至应在十一月三日求其蚤晚令后二
日影相减则一日差率也倍之为法前二日减以百刻
乘之为实以法除实得冬至加时在夜半后三十一刻
在元嘉历后一日天数之正也量检竟年则数减均同
异岁相课则远近应率臣因此验考正章法今以臣历
推之刻如前窃谓至密永为定式寻古历法并同四分
四分之数久则后天经三百年朔差一日是以汉载四
百食率在晦魏代已来遂革斯法世莫之非者诚有效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3b 页 WYG0440-0784d.png
于天也章岁十九其疏尤甚同出前术非见经典而议
云此法自古数不可移若古法虽疏永当循用谬论诚
立则法兴复欲施四分于当今矣理容然乎臣所未譬
也若谓今所革创违舛失衷者未闻显据有以矫夺臣
法也元嘉历术减闰馀二直以袭旧分粗故进退未合
至于弃盈求正非为乖理就如议意率不可易则分无
增损承天置法复为违谬节气蚤晚当循景初二至差
三日曾不觉其非横谓臣历为失知日少之先时未悟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4a 页 WYG0440-0785a.png
增月之甚惑也诚未睹天验岂测历数之要生民之本
谅非率意所断矣又法兴始云穷识晷变可以刋旧今
复谓晷数盈虚不可为准互自违伐罔识所依若推步
不得准天功绝于心目未详历纪何因而立案春秋以
来千有馀载以食检朔曾无差失此则日行有恒之明
徵也且臣考影弥年穷察毫微课验以前合若符契孟
子以为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斯言实矣日有缓急未
见其證浮辞虚贬窃非所惧法兴议曰冲之既云冬至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4b 页 WYG0440-0785b.png
岁急又谓虚为北中舍形责影未足为迷何者凡在天
非日不明居地以斗而辨借令冬至在虚则黄道弥远
东北当为黄钟之宫室壁应属玄枵之位虚宿岂得复
为北中乎曲使分至屡迁而星次不改招摇易绳而律
吕仍往则七政不以玑衡致齐建时亦非摄提所纪不
知五行何居六属安托冲之曰此条所嫌前牒已详次
改方移虚非中位繁辞广證自搆纷惑皆议者所谬误
非臣法之违设也七政致齐实谓天仪郑王唱述厥训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5a 页 WYG0440-0785c.png
明允虽有异说盖非实义法兴议曰夫置元设纪各有
所尚或据文于图谶或取效于当时冲之云群氏纠纷
莫审其会昔黄帝辛卯日月不过颛顼乙卯四时不忒
景初壬辰晦无差光元嘉庚辰朔无错景岂非承天者
乎冲之苟存甲子可谓为合以求天也冲之曰夫历存
效密不容殊尚合谶乖说训义非所取虽验当时不能
通远又臣所未安也元值始名体明理正未详辛卯之
说何依古术诡谬事在前牒溺名丧实殆非索隐之谓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5b 页 WYG0440-0785d.png
也若以历合一时理无久用元在所会非有定岁者今
以效明之夏殷以前载籍沦逸春秋汉史咸书月蚀正
朔详审显然可徵以臣历检之数皆协同诚无虚设循
密而至千载无殊则虽远可知矣备阅曩法疏越实多
或朔差三日气移七晨未闻可以下通于今者也元在
乙丑前说以为非正今值甲子议者复疑其苟合无名
之岁自昔无之则推先者将何从乎历纪之作几于息
矣夫为合必有不合愿闻显据以覈理实法兴曰夫交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6a 页 WYG0440-0786a.png
会之元则蚀既可求迟疾之际非凡夫所测昔贾逵略
见其差刘洪粗著其术至于疏密之数莫究其极且五
纬所居有时盈缩即如岁星在轸见超七辰术家既追
算以会今则往之与来断可知矣景初所以纪首置差
元嘉兼又各设后元者其并省功于实用不虚推以为
烦也冲之既违天于改易又设法以遂情愚谓此治历
之大过也冲之曰迟疾之率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
可推刘贾能述则可累功以求密矣议又云五纬所居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6b 页 WYG0440-0786b.png
有时盈缩岁星在轸见超七辰谓应年移一辰也案岁
星之运年恒过次行天七匝辄超一位代以求之历凡
十法并合一时此数咸同史注所记天验又符此则盈
次之行自其定准非为衍度滥徙顿过其冲也若审由
盈缩岂得常疾无迟夫甄耀测象者必料分析度考往
验来准以实见据以经史曲辩碎说𩔖多浮诡甘石之
书互为矛楯今以一句之经诬一字之谬坚执偏论以
罔正理此愚情之所未厌也算自近始众法可同但景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7a 页 WYG0440-0786c.png
初之二差承天之元实以奇偶不协故数无同尽为遗
前设后以从省易夫建言倡论岂尚矫异盖今实以文
显言势可极也稽元曩岁群数咸始斯诚术体理不可
容讥而讥者以为过谬之大者然则元嘉置元虽七率
舛陈而犹纪协甲子气朔俱终此又过谬之小者也必
当虚立上元假称历始岁违名初日避辰首闰馀朔分
月纬七率并不得有尽乃为允衷之制乎设法情实谓
意之所安改易违天未睹理之讥者也法兴曰日有八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7b 页 WYG0440-0786d.png
行合成一道月有一道离为九行左交右疾倍半相违
其一终之理日数宜同冲之通同与会周相觉九千四
十其阴阳七十九周有奇迟疾不及一匝此则当缩反
盈应损更益冲之曰此议虽游漫无据然言迹可检按
以日八行譬月九道此为月行之轨当循一辙环匝于
天理无差动也然则交会之际当有定所岂容或斗或
牛同丽一度去极应等安得南北无常若日月非例则
八行之说是衍文邪左交右疾语甚未分为交与疾对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8a 页 WYG0440-0787a.png
为舍交即疾若舍交即疾即交在平率入历七日及二
十一日是也值交蚀既当在盈缩之极岂得损益或多
或少若交与疾对则在交之冲当为迟疾之始岂得入
历或深或浅倍半相违新故所同复摽此句欲以何明
臣览历书古今略备至如此说所未前闻远乖旧准近
背天数求之愚情窃所深惑寻迟疾阴阳不相生故交
会加时进退无常昔术著之久矣前儒言之详矣而法
兴云日数同窃谓议者未晓此意乖谬自著无假骤辩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8b 页 WYG0440-0787b.png
既云盈缩失衷复不备记其数或自嫌所执故汎略其
说乎又以全为率当互因其分法兴所列二数皆误或
以八十为七十九当缩反盈应损更益此条之谓矣总
检其议岂但臣历不密又谓何承天法乖谬弥甚若臣
历宜弃则承天术益不可用法兴所见既审则应革创
至非景极望非日冲凡诸新说必有妙辩乎时法兴为
世祖所宠天下畏其权既立异议论者皆附之
后魏太武帝时崔浩上五寅元历表曰太宗诏臣学天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9a 页 WYG0440-0787c.png
文星历易式九宫无不尽看至今三十九年昼夜无废
臣禀性弱劣力不及健妇人更无馀能是以专心思书
忘寝与食至乃梦共鬼争义得周公孔子之要术始知
古人有虚有实妄语者多真正者少自秦始皇烧书之
后经典绝灭汉高祖以来世人妄造历术者有十馀家
皆不得天道之正大误四千小误甚多不可言尽臣悯
其如此今遭陛下太平之世除伪从真宜改误历以从
天道是以臣前奏造历今始成讫谨以奏呈唯恩省察
卷二百七十八 第 39b 页 WYG0440-0787d.png
以臣历术宣示中书博士然后施用非但时人天地鬼
神知臣得正可以益国家万世之名过于三皇五帝矣
后周宣帝时达奚震及牛弘等上议曰窃惟权衡度量
经邦懋轨诚须详求故实考校得衷谨寻今之铁尺是
太祖遣尚书故苏绰所造当时检勘用为前周之尺验
其长短与宋尺符同即以调钟律并用均田度地今以
上党羊头山黍依汉书律历志度之若以大者稠累依
数满尺实于黄钟之律须撼乃容若以中者累尺虽复
卷二百七十八 第 40a 页 WYG0440-0788a.png
小稀实于黄钟之律不动而满计此二事之殊良由消
息未善其于铁尺终有一会且上党之黍有异他乡其色
至乌其形圆重用之为量定不徒然正以时有水旱之
差地有肥瘠之异取黍大小未必得中案许慎解秬黍
体大本异于常疑今之大者正是其中累百满尺即是
会古实籥之外才剩十馀此恐围径或差造律未妙就
如撼动取满论理亦通今勘周汉古钱大小有合宋氏
浑仪尺度无舛文依淮南累粟十二成寸明先王制法
卷二百七十八 第 40b 页 WYG0440-0788b.png
索隐钩深以律计分义无差异汉书食货志云黄金方
寸其重一斤今铸金校验铁尺为近依文据理符会处
多且平齐之始已用宣布今因而为定弥合时宜至于
玉尺累黍以广为长累既有剩实复不满寻访古今恐
不可用其晋梁尺量过为短小以黍实管弥复不容据
律调声必致高急且八音克谐明王盛轨同律度量哲
后通规臣等详校前经斟量时事谓用铁尺于理为便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