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437-052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十六
明 杨士奇等 撰
选举
宋神宗熙宁元年右正言孙觉上奏曰臣窃见朝廷设
科以取天下之士而所谓进士明经者乃因隋唐五代
之弊行之百有馀年其法愈密得人愈疏其间虽有劳
烈之臣建造功业谋谟卓荦有纪于世必皆其人不因
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十六
明 杨士奇等 撰
选举
宋神宗熙宁元年右正言孙觉上奏曰臣窃见朝廷设
科以取天下之士而所谓进士明经者乃因隋唐五代
之弊行之百有馀年其法愈密得人愈疏其间虽有劳
烈之臣建造功业谋谟卓荦有纪于世必皆其人不因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437-0527d.png
循于流俗能自奋拔于昧漏浊淖之中类非科试之方
有以得之也臣以谓天下之生才非于古今偏有薄厚
在上所以驱之耳今诚有道德之隽经纶之彦不由科
举则无以进仕于朝廷是使天下皆汨没于彫虫篆刻
之技弃置于章句括帖之学也古者少而学之壮而行
之今也学非所以从仕仕无用其素学天下人才日少
而士常不足于用其不自于此欤祖宗之时其法数变
矣然一时议者亦多率其私意以傅合当世之宜故其
有以得之也臣以谓天下之生才非于古今偏有薄厚
在上所以驱之耳今诚有道德之隽经纶之彦不由科
举则无以进仕于朝廷是使天下皆汨没于彫虫篆刻
之技弃置于章句括帖之学也古者少而学之壮而行
之今也学非所以从仕仕无用其素学天下人才日少
而士常不足于用其不自于此欤祖宗之时其法数变
矣然一时议者亦多率其私意以傅合当世之宜故其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437-0528a.png
法虽更而其弊犹在也臣窃计来年之春当下诏选士
以陛下聪明睿智将大有为于时而取士之法不蚤有
所更定则不足以尽得天下之才不尽得天下之才则
不足以新天下之化臣谨条取士之弊并所当改定者
具列如后
一文章之于国家固已末矣诗赋又文章之末欤今
乃拘以声势之逆顺音韵之上下配合缀缉甚于
俳优之辞近岁以来朝廷务以经术材识收揽天
以陛下聪明睿智将大有为于时而取士之法不蚤有
所更定则不足以尽得天下之才不尽得天下之才则
不足以新天下之化臣谨条取士之弊并所当改定者
具列如后
一文章之于国家固已末矣诗赋又文章之末欤今
乃拘以声势之逆顺音韵之上下配合缀缉甚于
俳优之辞近岁以来朝廷务以经术材识收揽天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437-0528b.png
下之士有司往往阴考论策以定去留不专决于
诗赋学者亦多治经好古脩身谨行至于诗赋之
业类不精于往时矣臣谓人情之所共废者圣人
不能强使之兴今上下厌弃人人知其无用朝廷
因而去之使天下学者学其所可用仕者用其所
尝学顾不美欤愿下群臣讲求所当考试以代去
诗赋之法
一学究诸科多不通经义而猥以记诵为工记诵不
诗赋学者亦多治经好古脩身谨行至于诗赋之
业类不精于往时矣臣谓人情之所共废者圣人
不能强使之兴今上下厌弃人人知其无用朝廷
因而去之使天下学者学其所可用仕者用其所
尝学顾不美欤愿下群臣讲求所当考试以代去
诗赋之法
一学究诸科多不通经义而猥以记诵为工记诵不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437-0528c.png
能则或务为节抄至断裂句读错谬文辞甚可闵
笑仁宗患其如此始立明经科将以变学究诸科
之习今西北诸州颇愿习为明经矣然变法之初
为法太密类非中材可以勉强往者尝设说书一
科亦多通经之士臣愿更赐参酌明经新法稍依
说书之制其逐州解𤼵并登第人数并减诸科额
以处之如此则人数不增于旧而学究诸科习通
经术矣
笑仁宗患其如此始立明经科将以变学究诸科
之习今西北诸州颇愿习为明经矣然变法之初
为法太密类非中材可以勉强往者尝设说书一
科亦多通经之士臣愿更赐参酌明经新法稍依
说书之制其逐州解𤼵并登第人数并减诸科额
以处之如此则人数不增于旧而学究诸科习通
经术矣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437-0528d.png
一国家所取天下之士专用进士明经数科然东南
之进士西北之诸科则数略相埒至于被边州郡
或更十数岁乃无一人见收取者虽由其业不精
无以应有司之格然人情不能无望也取士之意
务在得人而臣愿朝廷别设科格或以边臣保任
若汉六郡良家专以取边州材武策略之士所得
人数即以逐州充进士明经学究之额
一进士明经诸科旧各以三百人为额治平中更增
之进士西北之诸科则数略相埒至于被边州郡
或更十数岁乃无一人见收取者虽由其业不精
无以应有司之格然人情不能无望也取士之意
务在得人而臣愿朝廷别设科格或以边臣保任
若汉六郡良家专以取边州材武策略之士所得
人数即以逐州充进士明经学究之额
一进士明经诸科旧各以三百人为额治平中更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437-0529a.png
五十员三岁一取士凡六百五十人亦不为少然
不足以尽得天下之士何也所以取之之途狭耳
士苟可用亦何必进士明经哉臣愿以治平新增
五十人每遇下诏取士时许诸路转运使提点刑
狱知州通判荐文行殊异经术政事或有兵谋材
略之人若往时之遗逸并许两制侍从官不以内
外各得推荐一人若二人类所荐之士别于试格
足收五十人而止所举非其人若已仕而坐法者
不足以尽得天下之士何也所以取之之途狭耳
士苟可用亦何必进士明经哉臣愿以治平新增
五十人每遇下诏取士时许诸路转运使提点刑
狱知州通判荐文行殊异经术政事或有兵谋材
略之人若往时之遗逸并许两制侍从官不以内
外各得推荐一人若二人类所荐之士别于试格
足收五十人而止所举非其人若已仕而坐法者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437-0529b.png
如律亦因以观臣下荐贤之能
一朝廷自庆历以来诏天下立学郡县往往有学舍
官田房廊之利京师亦自析国子监之半以为太
学太学诸生常数百人州学舍多亦或至百人学
校之盛侔于汉唐矣然国家未有学校选士之法
臣愿诏天下州郡守臣到任一年以上得举所学
者才行尤异升之太学无其人则阙既至官为廪
给更以日月详观而屡试之每岁判国子监至直
一朝廷自庆历以来诏天下立学郡县往往有学舍
官田房廊之利京师亦自析国子监之半以为太
学太学诸生常数百人州学舍多亦或至百人学
校之盛侔于汉唐矣然国家未有学校选士之法
臣愿诏天下州郡守臣到任一年以上得举所学
者才行尤异升之太学无其人则阙既至官为廪
给更以日月详观而屡试之每岁判国子监至直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437-0529c.png
讲共荐十人朝廷更以策试然后推恩所得人数
即以充进士之额其公卿大夫之子弟及旧在生
员即乞别定入学之法
右臣所请改定取士凡五条皆博采群言以为有补天
下而便于旧格其后三条稍用保任荐举法荐取材略
文行之士以广朝廷搜择之路比之科场汎然收举者
利害不相侔矣然臣不敢具为科格伏望圣慈下两制
杂学士待制以上台谏官三馆秘阁臣寮博加论议必
即以充进士之额其公卿大夫之子弟及旧在生
员即乞别定入学之法
右臣所请改定取士凡五条皆博采群言以为有补天
下而便于旧格其后三条稍用保任荐举法荐取材略
文行之士以广朝廷搜择之路比之科场汎然收举者
利害不相侔矣然臣不敢具为科格伏望圣慈下两制
杂学士待制以上台谏官三馆秘阁臣寮博加论议必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437-0529d.png
有良法可以行之有论议不同者听为别状朝廷取其
最优者施行之
翰林学士司马光上奏曰臣闻国之政治在于审官官
之得人在于选士士之向道在于立教教之归正在于
择术是知选士者治乱之枢机风俗之根原也窃见近
岁公卿大夫务为高奇之论喜诵老庄之言流及科场
亦相习尚新进后生未知臧否口傅耳剽翕然成风至
有读易未识卦爻已谓十翼非孔子之言读礼未知篇
最优者施行之
翰林学士司马光上奏曰臣闻国之政治在于审官官
之得人在于选士士之向道在于立教教之归正在于
择术是知选士者治乱之枢机风俗之根原也窃见近
岁公卿大夫务为高奇之论喜诵老庄之言流及科场
亦相习尚新进后生未知臧否口傅耳剽翕然成风至
有读易未识卦爻已谓十翼非孔子之言读礼未知篇
卷一百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437-0530a.png
数已谓周官为战国之书读诗未尽周南召南已谓毛
郑为章句之学读春秋未知十二公已谓三傅可束之
高阁循守注疏者谓之腐儒穿凿臆说者谓之精义且
性者子贡之所不及命者孔子之所罕言今之举人𤼵
口秉笔先论性命乃至流荡忘返遂入老庄纵虚无之
谈骋荒唐之辞以此欺惑考官猎取名第禄利所在众
心所趣如水赴壑不可禁遏彼老庄弃仁义而绝礼学
非尧舜而薄周孔死生不以为忧存亡不以为患乃匹
郑为章句之学读春秋未知十二公已谓三傅可束之
高阁循守注疏者谓之腐儒穿凿臆说者谓之精义且
性者子贡之所不及命者孔子之所罕言今之举人𤼵
口秉笔先论性命乃至流荡忘返遂入老庄纵虚无之
谈骋荒唐之辞以此欺惑考官猎取名第禄利所在众
心所趣如水赴壑不可禁遏彼老庄弃仁义而绝礼学
非尧舜而薄周孔死生不以为忧存亡不以为患乃匹
卷一百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437-0530b.png
夫独行之私言非国家教人之正术也魏之何晏晋之
王衍相与祖述其道宅心事外选举者以此为贤仕宦
者以此为荣遂使纪纲大坏裔夷并兴生民涂炭神州
陆沈今若于选士之际用此为术臣惧向者仕宦之士
皆何晏王衍之徒则政事安得不隳风俗安得不坏正
始永嘉之弊将复见于今矣伏望朝廷特下诏书以此
戒励内外公卿大夫仍指挥礼部贡院豫先晓示进士
将来程试若有僻经妄说其言涉老庄者虽复文辞高
王衍相与祖述其道宅心事外选举者以此为贤仕宦
者以此为荣遂使纪纲大坏裔夷并兴生民涂炭神州
陆沈今若于选士之际用此为术臣惧向者仕宦之士
皆何晏王衍之徒则政事安得不隳风俗安得不坏正
始永嘉之弊将复见于今矣伏望朝廷特下诏书以此
戒励内外公卿大夫仍指挥礼部贡院豫先晓示进士
将来程试若有僻经妄说其言涉老庄者虽复文辞高
卷一百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437-0530c.png
妙亦行黜落庶几不至疑误后学败乱风俗
二年光又上论贡举状曰臣准御史台牒准敕节文天
下学校贡举之法宜令两府两省待制以上御史台三
司三馆臣僚各限一月具议状闻奏者臣闻诗云无竞
维人四方其训之言欲强于天下者无如得人得人而
任之以事则四方斯顺之矣臣窃惟取士之弊自古始
以来未有若近世之甚者也何以言之三代以前其取
士无不以德行为本而未尝专贵文辞也汉氏始制茂
二年光又上论贡举状曰臣准御史台牒准敕节文天
下学校贡举之法宜令两府两省待制以上御史台三
司三馆臣僚各限一月具议状闻奏者臣闻诗云无竞
维人四方其训之言欲强于天下者无如得人得人而
任之以事则四方斯顺之矣臣窃惟取士之弊自古始
以来未有若近世之甚者也何以言之三代以前其取
士无不以德行为本而未尝专贵文辞也汉氏始制茂
卷一百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437-0530d.png
才孝廉等科皆命公卿大夫州郡举有经术德行策试
以治道然后官之故其风俗敦尚名节降及末世虽政
衰于上而俗清于下由取士之术素加奖厉故也魏晋
以降贵通才而贱守节习尚浮华旧俗益败然所举秀
孝犹以经术取之州郡皆置中正以品其才行一言一
动之失或终身为累士犹兢兢不敢自放隋始置进士
唐益以明经等科而秀孝遂绝止有进士明经二科皆
自投牒求试不复使人察举矣进士初但试策及长安
以治道然后官之故其风俗敦尚名节降及末世虽政
衰于上而俗清于下由取士之术素加奖厉故也魏晋
以降贵通才而贱守节习尚浮华旧俗益败然所举秀
孝犹以经术取之州郡皆置中正以品其才行一言一
动之失或终身为累士犹兢兢不敢自放隋始置进士
唐益以明经等科而秀孝遂绝止有进士明经二科皆
自投牒求试不复使人察举矣进士初但试策及长安
卷一百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437-0531a.png
神龙之际加试诗赋于是进士专尚属辞不本经术而
明经止于诵书不识义理至于德行则不复谁何自是
以来儒雅之风日益颓坏为士者狂躁险薄无所不为
积日既久不胜其弊于是又设誊录封弥之法盖朝廷
苦其难制而有司急于自营也夫欲搜罗海内之贤俊
而掩其姓名以考之虽有颜闵之德苟不能为赋诗论
策则不免于遭摈弃为穷人虽有蹠蹻之行苟善为赋
诗论策则不害于取高第为美官臣故曰取士之弊自
明经止于诵书不识义理至于德行则不复谁何自是
以来儒雅之风日益颓坏为士者狂躁险薄无所不为
积日既久不胜其弊于是又设誊录封弥之法盖朝廷
苦其难制而有司急于自营也夫欲搜罗海内之贤俊
而掩其姓名以考之虽有颜闵之德苟不能为赋诗论
策则不免于遭摈弃为穷人虽有蹠蹻之行苟善为赋
诗论策则不害于取高第为美官臣故曰取士之弊自
卷一百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437-0531b.png
古始以来未有若近世之甚者非虚言也今幸遇陛下
圣明心知贡举之极弊慨然𤼵愤深诏群臣使得博议
利病更立新规是千载一时也议者或曰古人乡举里
选今欲知士之德行宜委知州知县者采察其实保而
荐之臣独以为不然古者分地建国自卿大夫士皆以
其国人为之犹患处士之德行不可得而详也故又择
其乡之贤者使为闾胥比长自幼及长朝夕察其所为
然后士之德行美恶莫得而隐也今夫知州知县杂四
圣明心知贡举之极弊慨然𤼵愤深诏群臣使得博议
利病更立新规是千载一时也议者或曰古人乡举里
选今欲知士之德行宜委知州知县者采察其实保而
荐之臣独以为不然古者分地建国自卿大夫士皆以
其国人为之犹患处士之德行不可得而详也故又择
其乡之贤者使为闾胥比长自幼及长朝夕察其所为
然后士之德行美恶莫得而隐也今夫知州知县杂四
卷一百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437-0531c.png
海九州之人远者三岁而更近者数月而更或初到官
即遇科场遽责之知所部士人德行诚亦难矣又应开
封府举者常不减数千人而开封府狱讼之繁知府者
自旦至暮耳不暇听目不暇视又安有馀裕可使之察
数千人之德行乎议者又曰宜去封弥誊录委有司考
其文辞参以行实而取之臣独以为不然夫士之德行
知州县者尚不能知而有司居京师一旦集天下之士
独以何术知之其术不过以众人之毁誉决之孔子曰
即遇科场遽责之知所部士人德行诚亦难矣又应开
封府举者常不减数千人而开封府狱讼之繁知府者
自旦至暮耳不暇听目不暇视又安有馀裕可使之察
数千人之德行乎议者又曰宜去封弥誊录委有司考
其文辞参以行实而取之臣独以为不然夫士之德行
知州县者尚不能知而有司居京师一旦集天下之士
独以何术知之其术不过以众人之毁誉决之孔子曰
卷一百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437-0531d.png
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夫众之毁誉庸讵足以
尽其实乎必如是行之臣见其爱憎互起毁誉交作请
托公行贿赂上流谤讟并兴狱讼不息将纷然淆乱朝
廷必厌苦之而复用封弥誊录矣夫封弥誊录固为此
数者而设之也譬犹筑防以障洚水也今不绝其源而
徒去其防则横流之患愈不可救矣臣虽至愚平生固
尝竭其思虑欲以少救其弊今敢陈二策乞陛下俯加
裁择臣闻上之所为下之所归也国家从来以诗赋论
尽其实乎必如是行之臣见其爱憎互起毁誉交作请
托公行贿赂上流谤讟并兴狱讼不息将纷然淆乱朝
廷必厌苦之而复用封弥誊录矣夫封弥誊录固为此
数者而设之也譬犹筑防以障洚水也今不绝其源而
徒去其防则横流之患愈不可救矣臣虽至愚平生固
尝竭其思虑欲以少救其弊今敢陈二策乞陛下俯加
裁择臣闻上之所为下之所归也国家从来以诗赋论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437-0532a.png
策取人不问德行故士之求仕进者日夜孜孜专以习
诗赋论策为事唯恐不能胜人父教其子兄勉其弟不
是过也今若更以德行取人则士之力于德行亦犹是
也诚风化清浊之源历代讹谬而不悟必待圣朝然后
正之者也夫德行脩之于心藏之于身虽家人有所不
知况于州县况于朝廷将何从知之故必待明哲公正
之臣知而举之然后四海之士皆可得而官使也然举
荐之法既行则干求属请诚所不能无也要在所举非
诗赋论策为事唯恐不能胜人父教其子兄勉其弟不
是过也今若更以德行取人则士之力于德行亦犹是
也诚风化清浊之源历代讹谬而不悟必待圣朝然后
正之者也夫德行脩之于心藏之于身虽家人有所不
知况于州县况于朝廷将何从知之故必待明哲公正
之臣知而举之然后四海之士皆可得而官使也然举
荐之法既行则干求属请诚所不能无也要在所举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437-0532b.png
其人者国家以严法绳之勿加恩贷则苟且徇私之人
皆知惧矣且国家既以德行取士则彼贪猾轻躁之人
依附权要枉道求进者皆为清议所贬见弃于时虽有
举者必不多矣臣愚欲乞今后应系举人令升朝官以
上岁举一人提点刑狱以上差遣者岁举二人谏议大
夫或待制以上岁举二人不以所部非所部乡里除自
已亲戚及曾犯真刑或私罪情理重曾经罚赎及不孝
不友盗窃淫乱明有迹状者不得举外其馀皆得举之
皆知惧矣且国家既以德行取士则彼贪猾轻躁之人
依附权要枉道求进者皆为清议所贬见弃于时虽有
举者必不多矣臣愚欲乞今后应系举人令升朝官以
上岁举一人提点刑狱以上差遣者岁举二人谏议大
夫或待制以上岁举二人不以所部非所部乡里除自
已亲戚及曾犯真刑或私罪情理重曾经罚赎及不孝
不友盗窃淫乱明有迹状者不得举外其馀皆得举之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437-0532c.png
仍于举状内明言臣今保举某州某科某人有学术节
行乞赐召试若举状既上之后却有前后诸般违碍事
𤼵其举主并依律文贡举非其人分故失从公私罪定
断受赃而举者以枉法论其举状逐时送下礼部贡院
置簿记录若应举人而不举者岁终委贡院勘会姓名
闻奏乞严加惩罚朝廷每遇三年一开贡举委贡院截
自诏下之日勘会选择举主最多者从上取之倍于每
次科场南省奏名人数具姓名闻奏乞下本贯𤼵遣赴
行乞赐召试若举状既上之后却有前后诸般违碍事
𤼵其举主并依律文贡举非其人分故失从公私罪定
断受赃而举者以枉法论其举状逐时送下礼部贡院
置簿记录若应举人而不举者岁终委贡院勘会姓名
闻奏乞严加惩罚朝廷每遇三年一开贡举委贡院截
自诏下之日勘会选择举主最多者从上取之倍于每
次科场南省奏名人数具姓名闻奏乞下本贯𤼵遣赴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437-0532d.png
阙其本贯更不考试即具状申解送赴贡院仍出公凭
给付逐人令赴贡院照会限十一月内取齐十二月内
引见正月内委贡院内考试进士试经义三道子史策
三道时务策三道更不试诗赋及论明经及九经等诸
科试本经及论语孝经大义共四十道明经加试时务
策三道其帖经墨义一切皆不试对策及大义但取义
理优长不取文辞华巧唯所对经史乖辟时务疏阔者
即行黜落其奏名人数并依科场旧制至御试时进士
给付逐人令赴贡院照会限十一月内取齐十二月内
引见正月内委贡院内考试进士试经义三道子史策
三道时务策三道更不试诗赋及论明经及九经等诸
科试本经及论语孝经大义共四十道明经加试时务
策三道其帖经墨义一切皆不试对策及大义但取义
理优长不取文辞华巧唯所对经史乖辟时务疏阔者
即行黜落其奏名人数并依科场旧制至御试时进士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437-0533a.png
明经各试时务策一道九经等诸科试本经大义十道
所有名字高下并只以举主多者为上举主数同则以
举状到省月日先后为次其举人所纳家状及授官后
吏部所给告身并须开坐元初举主人数姓名若及第
后犯私罪情理重及赃重其举主并减一等坐之未及
第者减三等皆不以去官及赦原如此则群臣不敢挟
私妄举士人皆崇尚经术重惜操履士风丕变矣朝廷
若不能行此保举之法其次莫若修学校之法以取之
所有名字高下并只以举主多者为上举主数同则以
举状到省月日先后为次其举人所纳家状及授官后
吏部所给告身并须开坐元初举主人数姓名若及第
后犯私罪情理重及赃重其举主并减一等坐之未及
第者减三等皆不以去官及赦原如此则群臣不敢挟
私妄举士人皆崇尚经术重惜操履士风丕变矣朝廷
若不能行此保举之法其次莫若修学校之法以取之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437-0533b.png
臣伏见庆历以来天下诸州虽立学校大抵多取丁忧
及停閒官员以为师长藉其供给以展私惠聚在任官
员及市井豪民子弟十数人游戏其间坐耗粮食未尝
讲习修谨之士多耻而不入间有二千石自谓能兴学
者不过盛修室屋增置庄产广积粮储多聚生徒以采
虚名师长之人自谓能立教者不过谨其出入节其游
戏教以钞节经史剽窃时文以夜继昼习诗赋论策以
取科名而已此岂先王立学之意耶于以修明圣道长
及停閒官员以为师长藉其供给以展私惠聚在任官
员及市井豪民子弟十数人游戏其间坐耗粮食未尝
讲习修谨之士多耻而不入间有二千石自谓能兴学
者不过盛修室屋增置庄产广积粮储多聚生徒以采
虚名师长之人自谓能立教者不过谨其出入节其游
戏教以钞节经史剽窃时文以夜继昼习诗赋论策以
取科名而已此岂先王立学之意耶于以修明圣道长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437-0533c.png
育人材化民成俗固以疏矣臣欲乞自今天下州学只
许置教授一人委本州长吏于本处命官中选择无过
犯有节行能讲说为众所服者举奏补充若本州无人
则奏乞下铨司选差委铨司于见在铨选人内拣选进
士明经诸科出身人历任无赃私罪能讲说经书者奏
补充逐州教授应举人初入学者并为外舍生唯赴听
讲及公试外不得于学中宿食其教授每日讲书毕取
在学诸生姓名书于签上杂置筒中抽取三人问以听
许置教授一人委本州长吏于本处命官中选择无过
犯有节行能讲说为众所服者举奏补充若本州无人
则奏乞下铨司选差委铨司于见在铨选人内拣选进
士明经诸科出身人历任无赃私罪能讲说经书者奏
补充逐州教授应举人初入学者并为外舍生唯赴听
讲及公试外不得于学中宿食其教授每日讲书毕取
在学诸生姓名书于签上杂置筒中抽取三人问以听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437-0533d.png
过书中疑义三条使对众解说通者置簿记录粗者不
问不通者有罚每月中两次公试各试所习举业委教
授考定优劣等第具姓名出榜示讫亦置簿记录其有
过犯者小过则罚钱中过则降等大过则斥出学亦置
簿记录每遇春秋释奠毕委教授选择外舍生到学及
半年以上自前释奠以来说书多通公试多在优等过
犯情轻少即升入内舍为初等生始听于学中宿食又
选择初等生升为中等生中等生升为高等生皆如外
问不通者有罚每月中两次公试各试所习举业委教
授考定优劣等第具姓名出榜示讫亦置簿记录其有
过犯者小过则罚钱中过则降等大过则斥出学亦置
簿记录每遇春秋释奠毕委教授选择外舍生到学及
半年以上自前释奠以来说书多通公试多在优等过
犯情轻少即升入内舍为初等生始听于学中宿食又
选择初等生升为中等生中等生升为高等生皆如外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437-0534a.png
舍生之法其有二人以上比较难决者即特令说书及
试所业以决之皆须具状申于州委知州通判更加审
覆委得公当然后给牒补之如后来有过降等者其牒
即毁抹其教授选择纠举升降等第若有不公委知州
通判觉察取勘闻奏乞行冲替其开封府举人旧无府
学并令寓教于国子监其国子监学人须实是品官子
弟方得依条入学其教试选升之法并与外州同以直
讲比教授判监同判监比知州通判凡国子监开封府
试所业以决之皆须具状申于州委知州通判更加审
覆委得公当然后给牒补之如后来有过降等者其牒
即毁抹其教授选择纠举升降等第若有不公委知州
通判觉察取勘闻奏乞行冲替其开封府举人旧无府
学并令寓教于国子监其国子监学人须实是品官子
弟方得依条入学其教试选升之法并与外州同以直
讲比教授判监同判监比知州通判凡国子监开封府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437-0534b.png
及诸州军内舍高等生额并用本处解额之半其中等
倍高等初等倍中等若人数未足则阙之不得滥额补人
若遇诏下开贡举委本处判监同判监知州通判截自
其日勘会高等生补及半年以上者具姓名结罪保明
闻奏仍与给公凭许令免解直就省试其高等生占不
尽解额方许本处其除举人取解其中等初等生于取
解时仍别立号每七人中取一人奏名如此则举人亦
稍向经术崇行义矣夫经术深浅非程试所能知行义
倍高等初等倍中等若人数未足则阙之不得滥额补人
若遇诏下开贡举委本处判监同判监知州通判截自
其日勘会高等生补及半年以上者具姓名结罪保明
闻奏仍与给公凭许令免解直就省试其高等生占不
尽解额方许本处其除举人取解其中等初等生于取
解时仍别立号每七人中取一人奏名如此则举人亦
稍向经术崇行义矣夫经术深浅非程试所能知行义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437-0534c.png
美恶非朝夕所能察今使之处于学校经二三年累经
选择升至高等又占解额妨众人进取之路若其高等
生经术则讲说常通文艺则屡入优等过犯则全然轻
少行义则为众所服比之糊名誊录考其一日所试赋
诗论策偶有所长而取之者相去远矣况近年举人或
一无行能横遇恩泽幸得免解者不可胜数今高等生
行能如此裁免一解岂足惜哉此学校之法也若朝廷
又不能如此只于旧条之中毛举数事微有更张则于
选择升至高等又占解额妨众人进取之路若其高等
生经术则讲说常通文艺则屡入优等过犯则全然轻
少行义则为众所服比之糊名誊录考其一日所试赋
诗论策偶有所长而取之者相去远矣况近年举人或
一无行能横遇恩泽幸得免解者不可胜数今高等生
行能如此裁免一解岂足惜哉此学校之法也若朝廷
又不能如此只于旧条之中毛举数事微有更张则于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437-0534d.png
取士之道并无所益徒更烦苛不若悉循旧贯之为愈
也
光为枢密副使又上奏曰臣先曾起请应资荫出身人
初授差遣者更不试诗只委审官院流内铨试孝经论
语大义共三道仍令主判臣僚更将所对义面加询问
若义理精通者特保明闻奏优与差遣稍通者依常调
不通者且令修学候一周年外再试必须试中方得出
官若年四十以上听依旧制只写家状读律自后不蒙
也
光为枢密副使又上奏曰臣先曾起请应资荫出身人
初授差遣者更不试诗只委审官院流内铨试孝经论
语大义共三道仍令主判臣僚更将所对义面加询问
若义理精通者特保明闻奏优与差遣稍通者依常调
不通者且令修学候一周年外再试必须试中方得出
官若年四十以上听依旧制只写家状读律自后不蒙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437-0535a.png
朝廷施行臣今复差知审官院窃见资荫人初授差遣
者令试诗一首实为无益不惟其间有墙面者假手于
人徒长奸伪就使自作诗得如曹刘沈宋其于立身治
民有何所用古者二帝三王皆立木学之官以教公卿
大夫子弟其故何哉盖以其人将嗣守官业苟无德行
道艺则必害及于民故也今者欲使公卿大夫子弟尽
肄业于大学则其父兄不常在京师固难齐壹若但使
之习业于家而考校于初授差遣之际业不习者不得
者令试诗一首实为无益不惟其间有墙面者假手于
人徒长奸伪就使自作诗得如曹刘沈宋其于立身治
民有何所用古者二帝三王皆立木学之官以教公卿
大夫子弟其故何哉盖以其人将嗣守官业苟无德行
道艺则必害及于民故也今者欲使公卿大夫子弟尽
肄业于大学则其父兄不常在京师固难齐壹若但使
之习业于家而考校于初授差遣之际业不习者不得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437-0535b.png
出官则不烦劝督而人人自勉于学矣此乃事之易行
者也向若使之尽通诗书礼乐则中材以下或有所不
及今但使之习孝经论语傥能尽期年之功则无不精
熟矣此乃业之易习者也然孝经论语其文虽不多而
立身治国之道尽在其中就使学者不能践履亦知天
下有周公孔子仁义礼乐其为益也岂可与一首律诗
为比哉臣窃以为此事用力不勤更张甚易而为益稍
大别无所损伏望圣慈详察或有可取乞检臣前奏特
者也向若使之尽通诗书礼乐则中材以下或有所不
及今但使之习孝经论语傥能尽期年之功则无不精
熟矣此乃业之易习者也然孝经论语其文虽不多而
立身治国之道尽在其中就使学者不能践履亦知天
下有周公孔子仁义礼乐其为益也岂可与一首律诗
为比哉臣窃以为此事用力不勤更张甚易而为益稍
大别无所损伏望圣慈详察或有可取乞检臣前奏特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437-0535c.png
赐施行
翰林学士吕公著上奏曰臣先准中书批状送两制议
选知州以下条制内一项王圭等议未曾历知州人不
得权入转运判官以上差遣臣愚以为未便窃以国家
承平虽久于人材素养之法有所未备缓急求才犹恐
难得若资格愈密则简拔愈难今知州以下从审官院
差遣则严其条式可也转运判官以上自朝廷推擢则
不当更增以资格昔荀况称贤与能不待次而举疲不
翰林学士吕公著上奏曰臣先准中书批状送两制议
选知州以下条制内一项王圭等议未曾历知州人不
得权入转运判官以上差遣臣愚以为未便窃以国家
承平虽久于人材素养之法有所未备缓急求才犹恐
难得若资格愈密则简拔愈难今知州以下从审官院
差遣则严其条式可也转运判官以上自朝廷推擢则
不当更增以资格昔荀况称贤与能不待次而举疲不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437-0535d.png
能不待顷而废董仲舒亦称小才虽累日不离于小官
贤才虽未久不害为辅佐且汉之部刺史今之监司如
隽不疑乃自布衣拔为青州刺史当时号为称职方今
豪俊之士多伏在下位若必待其已历知州然后使则
或至白首而不见旌用臣愚以谓知州有治迹者固当
升入监司自馀果有才能为众所推虽资历尚浅亦系
自朝廷不次选择充转运判官权𤼵遣省府推判官及
权充知州差遣若试用无效自可退从常调如此则劝
贤才虽未久不害为辅佐且汉之部刺史今之监司如
隽不疑乃自布衣拔为青州刺史当时号为称职方今
豪俊之士多伏在下位若必待其已历知州然后使则
或至白首而不见旌用臣愚以谓知州有治迹者固当
升入监司自馀果有才能为众所推虽资历尚浅亦系
自朝廷不次选择充转运判官权𤼵遣省府推判官及
权充知州差遣若试用无效自可退从常调如此则劝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0437-0536a.png
沮兼行贤愚无滞
公著又上奏曰臣谨按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遂有序国有学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
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乐正崇四术立四
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
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
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周礼乡大夫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
公著又上奏曰臣谨按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遂有序国有学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
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乐正崇四术立四
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
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
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周礼乡大夫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0437-0536b.png
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其礼礼宾之厥明乡老及乡
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自
尧舜三代以来其养士取人之法虽随时损益不同然
教必本于学校进必由于乡里此六七圣人所不易也
逮乎秦汉而下圣王之迹既息凡所谓礼乐教化之官
皆以废绝至于设科取士则各出于一时之苟且国家
承其极弊之后而因循未暇制作虽天下学校颇尝修
建然取士之路不出于此而欲人之就学也不亦难乎
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自
尧舜三代以来其养士取人之法虽随时损益不同然
教必本于学校进必由于乡里此六七圣人所不易也
逮乎秦汉而下圣王之迹既息凡所谓礼乐教化之官
皆以废绝至于设科取士则各出于一时之苟且国家
承其极弊之后而因循未暇制作虽天下学校颇尝修
建然取士之路不出于此而欲人之就学也不亦难乎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0437-0536c.png
其为科之法则专以进士经学大抵皆袭唐制而已夫
上之取士者将以治事而长民而所以取之者乃不过
试之以辞章记诵之学盖亦乖矣今诚不能革苟且之
弊兴废绝之法而望贤才之加多风俗之渐变终亦不
可得也故臣窃以谓贡举之弊不可不革而学校之制
所宜渐复虽进士经学行之既久为有司者安于课试
之格为士人者狃于进取之术可以渐去而未可以遽
废莫若先建学校兼而行之学校所进者岁增则科举
上之取士者将以治事而长民而所以取之者乃不过
试之以辞章记诵之学盖亦乖矣今诚不能革苟且之
弊兴废绝之法而望贤才之加多风俗之渐变终亦不
可得也故臣窃以谓贡举之弊不可不革而学校之制
所宜渐复虽进士经学行之既久为有司者安于课试
之格为士人者狃于进取之术可以渐去而未可以遽
废莫若先建学校兼而行之学校所进者岁增则科举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0437-0536d.png
所取者岁减如此不十数年间士皆以学校进矣所谓
学校之法者天子自立太学于京师取道德足以为天
下师法者主之自开封府及天下州县皆立学取道德
足以为人师者主之然学校教化所以一道德同风俗
之原今若人自为教则师异说人异习故宜博选天下
所谓有道德可以为人师先集于太学使讲议所以教
育之法而朝廷以道揆其得失讲议既定然后取其得
者置之要会州府使主其学其馀州郡即委转运司与
学校之法者天子自立太学于京师取道德足以为天
下师法者主之自开封府及天下州县皆立学取道德
足以为人师者主之然学校教化所以一道德同风俗
之原今若人自为教则师异说人异习故宜博选天下
所谓有道德可以为人师先集于太学使讲议所以教
育之法而朝廷以道揆其得失讲议既定然后取其得
者置之要会州府使主其学其馀州郡即委转运司与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0a 页 WYG0437-0537a.png
知州通判于本州及属县内选经术通明行谊素著者
一人使主州学如本州无人即转运司于同路州县选
差并令就见朝廷所置学官于本路会府而受朝廷教
育之法或本州士人道德可以为人师而不仕者委本
州与转运司发遣赴阙当度其可否特与注官就差本
处主学仍于太学受所以教育之法所谓贡举之法者
应天下士人并须本县公吏等结罪保明乡贡素行方
得入于州学州学每岁贡士量州府大小大郡贡二人
一人使主州学如本州无人即转运司于同路州县选
差并令就见朝廷所置学官于本路会府而受朝廷教
育之法或本州士人道德可以为人师而不仕者委本
州与转运司发遣赴阙当度其可否特与注官就差本
处主学仍于太学受所以教育之法所谓贡举之法者
应天下士人并须本县公吏等结罪保明乡贡素行方
得入于州学州学每岁贡士量州府大小大郡贡二人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0b 页 WYG0437-0537b.png
其小郡士人绝少处二岁若三岁贡一人并知州通判
与主学官于学生内选入学一年以上经明行修者贡
于朝廷而升于太学者官为给食太学每岁于学生内
选到住太学一年以上经明行修通世务可以治人者
七十人进于朝廷其在上等者委中书门下量才官使
其在次等者送流内铨依名次注官计一岁所贡者七
十人三岁所贡者二百人则后次科场进士经学南省
奏名之数内可各减一百人二岁之后就学者众诸州
与主学官于学生内选入学一年以上经明行修者贡
于朝廷而升于太学者官为给食太学每岁于学生内
选到住太学一年以上经明行修通世务可以治人者
七十人进于朝廷其在上等者委中书门下量才官使
其在次等者送流内铨依名次注官计一岁所贡者七
十人三岁所贡者二百人则后次科场进士经学南省
奏名之数内可各减一百人二岁之后就学者众诸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1a 页 WYG0437-0537c.png
所贡人数可以倍增而太学三岁可增置四百人则进
士经学奏名内更各减一百人又行之三岁科举可尽
罢而士之进者皆出于学校矣其到太学及一年以上
经术行谊入下等及经虽稍通行有毁玷者并罢归本
州一不与选愿归者亦听其自太学罢归非行有毁玷
者并不碍后来选贡应天下知州通判及掌学官所贡
士人上等者为最在任皆最者特与旌赏入下等为殿
在任皆殿者当行重罚其本郡士人实有经行蔽而不
士经学奏名内更各减一百人又行之三岁科举可尽
罢而士之进者皆出于学校矣其到太学及一年以上
经术行谊入下等及经虽稍通行有毁玷者并罢归本
州一不与选愿归者亦听其自太学罢归非行有毁玷
者并不碍后来选贡应天下知州通判及掌学官所贡
士人上等者为最在任皆最者特与旌赏入下等为殿
在任皆殿者当行重罚其本郡士人实有经行蔽而不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1b 页 WYG0437-0537d.png
举者委安抚转运使提点刑狱及御史台觉察以闻当
行重罚又按舜典命夔典乐教胄子王制乐正崇四术
立四教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
皆造焉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子弟焉
古者四民各有业而不杂故士之子常为士盖于治事
长民皆其世业则所学所行习见而易入是以王者之
于教学莫不以国子为先务盖庶人非秀异绝伦不得
为士士之子非教养有素亦不得在官臣以谓应已有
行重罚又按舜典命夔典乐教胄子王制乐正崇四术
立四教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
皆造焉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子弟焉
古者四民各有业而不杂故士之子常为士盖于治事
长民皆其世业则所学所行习见而易入是以王者之
于教学莫不以国子为先务盖庶人非秀异绝伦不得
为士士之子非教养有素亦不得在官臣以谓应已有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2a 页 WYG0437-0538a.png
官者并须入国子学取道德足以为人师者主国子监
岁选学生十人或十五人闻于朝廷而升于太学如诸
州贡士之法既至太学及一岁以上委太学官选经明
行修通于世务可以治人者天下士衮同进于朝廷如
到国子监一年以上不与选愿出官者即学官委保经
义稍通行无毁玷年及格者闻于朝廷而关送审官院
流内铨依无出身人例差注又今年科举之法既未可
遽罢则须权作处置按进士之科始于隋而盛于唐初
岁选学生十人或十五人闻于朝廷而升于太学如诸
州贡士之法既至太学及一岁以上委太学官选经明
行修通于世务可以治人者天下士衮同进于朝廷如
到国子监一年以上不与选愿出官者即学官委保经
义稍通行无毁玷年及格者闻于朝廷而关送审官院
流内铨依无出身人例差注又今年科举之法既未可
遽罢则须权作处置按进士之科始于隋而盛于唐初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2b 页 WYG0437-0538b.png
犹专策试至唐中宗乃加以诗赋后世遂不能易取人
以言固未足见其实至于诗赋又不足以观言是以昔
人以鸿都篇赋比之尚方技巧之作此有识者皆知其
无用于世也臣以谓自后次科场进士可罢诗赋而代
以经先试本经大义十道然后试以论策夫试于有司
固未能得人之实材然此法既设则人稍宗经今建立
学校将以经术教养则代赋以经亦变法之渐也又经
学一科虽其来盖远然自唐以后始加填帖由是应此
以言固未足见其实至于诗赋又不足以观言是以昔
人以鸿都篇赋比之尚方技巧之作此有识者皆知其
无用于世也臣以谓自后次科场进士可罢诗赋而代
以经先试本经大义十道然后试以论策夫试于有司
固未能得人之实材然此法既设则人稍宗经今建立
学校将以经术教养则代赋以经亦变法之渐也又经
学一科虽其来盖远然自唐以后始加填帖由是应此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3a 页 WYG0437-0538c.png
科者专务记诵此于章句音切尚不能辨然而举用之
曰此可以治人不待有识者然后知其非也臣以谓自
后次科场明经止用正文填帖更不以注而增试大义
如此应明经者渐多而诸科之弊自消矣
公著又乞宽假长民官状曰臣伏见审官院流内铨以
知县县令阙多凡选人被举充职官及转京官者例差
知县已被差者不通举辟不许避免臣窃以为当国家
有道之时付之以百里之地有民人社稷之重则士子
曰此可以治人不待有识者然后知其非也臣以谓自
后次科场明经止用正文填帖更不以注而增试大义
如此应明经者渐多而诸科之弊自消矣
公著又乞宽假长民官状曰臣伏见审官院流内铨以
知县县令阙多凡选人被举充职官及转京官者例差
知县已被差者不通举辟不许避免臣窃以为当国家
有道之时付之以百里之地有民人社稷之重则士子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3b 页 WYG0437-0538d.png
所宜愿为今乃设一切之令强所不欲与坐殿负犯者
亡异此殆郡县法网太密而劝别之道不明吏有尽心
奉法治行明白者未闻有所褒异一罹微文则不能自
免于谴斥加以近岁朝廷以更改法度郡县之吏或不
能奉行故其常法之外峻其黜典经赦去官多不原免
积累岁月坐此殿累者益众臣愚以为长民之官朝廷
宜少宽假非有赃私显状及罢软尤不胜任者虽坐小
法无轻替易仍诏诸路监司牧守其所属令长有奉公
亡异此殆郡县法网太密而劝别之道不明吏有尽心
奉法治行明白者未闻有所褒异一罹微文则不能自
免于谴斥加以近岁朝廷以更改法度郡县之吏或不
能奉行故其常法之外峻其黜典经赦去官多不原免
积累岁月坐此殿累者益众臣愚以为长民之官朝廷
宜少宽假非有赃私显状及罢软尤不胜任者虽坐小
法无轻替易仍诏诸路监司牧守其所属令长有奉公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4a 页 WYG0437-0539a.png
爱民治效尤异者每岁别荐三二人间或奖拔待以不
次其次如职事修举有举主合转京官者特与依诸州
教授例就任改官许令再任如此则勤廉者得以自保
劳能者有所激劝中才足以强勉异效不至滞留
御史中丞吕诲上奏曰臣窃以用人不考其素举类不
责其实欲官清而事举不亦难乎且如三院御史阙员
例以本台丞杂翰林学士连状荐举务在尽公其如类
各不同议亦难合一有情弊害公尤甚臣欲乞朝廷委
次其次如职事修举有举主合转京官者特与依诸州
教授例就任改官许令再任如此则勤廉者得以自保
劳能者有所激劝中才足以强勉异效不至滞留
御史中丞吕诲上奏曰臣窃以用人不考其素举类不
责其实欲官清而事举不亦难乎且如三院御史阙员
例以本台丞杂翰林学士连状荐举务在尽公其如类
各不同议亦难合一有情弊害公尤甚臣欲乞朝廷委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4b 页 WYG0437-0539b.png
内外两省官岁举五人录其所长随而器使如风节可
以充御史词学可以备馆职明敏可以剸繁剧循良可
以为牧守武略可以任将领章上公车籍于二簿遇有
员阙阅其所籍循名责实进拟数人御笔亲点一名用
之敢以匪人充荐者委有司弹纠重行黜责如不称职
正其保任之罪若此抡材有素一官阙则预择之择之
详矣而又绝其私徇之路进擢之恩一出于上宜其有
补公朝任官举能之术也
以充御史词学可以备馆职明敏可以剸繁剧循良可
以为牧守武略可以任将领章上公车籍于二簿遇有
员阙阅其所籍循名责实进拟数人御笔亲点一名用
之敢以匪人充荐者委有司弹纠重行黜责如不称职
正其保任之罪若此抡材有素一官阙则预择之择之
详矣而又绝其私徇之路进擢之恩一出于上宜其有
补公朝任官举能之术也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5a 页 WYG0437-0539c.png
诲改谏议大夫知邓州上奏曰臣准学士院关报中书
劄子奉圣旨举谏官二人者仰承诏命俯及外臣有以
见宸衷虚伫乐闻过失中外均庆臣所以欢忻而不已
也臣向以言事得罪虽居外补尚忝谏垣之任仍预举
官之数辄有诚言上裨衮阙惟其僭越之罪敢避死亡
之诛臣闻国朝故事谏官除授一出于圣选盖耳目机
密之任不可繇他岐而进示至公于天下也御史乃付
学士中丞保举比来任人不次政府甄择贤能除授或
劄子奉圣旨举谏官二人者仰承诏命俯及外臣有以
见宸衷虚伫乐闻过失中外均庆臣所以欢忻而不已
也臣向以言事得罪虽居外补尚忝谏垣之任仍预举
官之数辄有诚言上裨衮阙惟其僭越之罪敢避死亡
之诛臣闻国朝故事谏官除授一出于圣选盖耳目机
密之任不可繇他岐而进示至公于天下也御史乃付
学士中丞保举比来任人不次政府甄择贤能除授或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5b 页 WYG0437-0539d.png
闻除选人李定御史定不持毋服为有司劾奏舍人封
还词头例皆夺职乃付礼官议定之罪夫行不为人所
信已不足取如或有罪礼法固无容焉然求忠臣必于
孝子之门者以其孝于亲则忠可移于事君也以定充
选其甄录之意可知矣既而公论不与遂以谏官御史
并委两省官保任臣窃以台谏官所责甚重数年以来
称职者甚众大言入则大罪之小言入则小罪之去者
相望于道路来者迟疑不愿就职以至谏院御史台阙
还词头例皆夺职乃付礼官议定之罪夫行不为人所
信已不足取如或有罪礼法固无容焉然求忠臣必于
孝子之门者以其孝于亲则忠可移于事君也以定充
选其甄录之意可知矣既而公论不与遂以谏官御史
并委两省官保任臣窃以台谏官所责甚重数年以来
称职者甚众大言入则大罪之小言入则小罪之去者
相望于道路来者迟疑不愿就职以至谏院御史台阙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6a 页 WYG0437-0540a.png
官日久中丞不补者半年三院为之一空言路梗塞一
至于此朝政或阙下情不通则有所蔽焉用事者岂徒
然哉臣窃计自诏降以来在京近臣所举员数已多而
未闻除授必候自外举官毕集然后抡选或见任远方
此追还则旷日迟久言职几废徒有择官之名而非开
言路之实也兹所以未见至公副陛下虚求之意焉书
云朝夕纳诲以辅台德是不可一日而虚也唐太宗三
日不闻谏官言必责辅臣其听纳忘倦寤寐思之书于
至于此朝政或阙下情不通则有所蔽焉用事者岂徒
然哉臣窃计自诏降以来在京近臣所举员数已多而
未闻除授必候自外举官毕集然后抡选或见任远方
此追还则旷日迟久言职几废徒有择官之名而非开
言路之实也兹所以未见至公副陛下虚求之意焉书
云朝夕纳诲以辅台德是不可一日而虚也唐太宗三
日不闻谏官言必责辅臣其听纳忘倦寤寐思之书于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6b 页 WYG0437-0540b.png
简策后世为美陛下推广是心非夙夕渴于正论欤臣
以谓求之之博不若用之之速既用之则信任而必坚
与之图回于正道斯诚为治之术也如博求其人而信
任不固言者既众而黜之不已臣将恐来者难阻钳结
自安忠臣义士遁逃岩穴公议消薄国家之大患也刳
胎毁卵损伤至微其类犹或不至圣人所以为之深诫
汉文帝受郎官之书其言是则用之非则置之乃除诽
谤妖言之罪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臣伏愿陛下恢广
以谓求之之博不若用之之速既用之则信任而必坚
与之图回于正道斯诚为治之术也如博求其人而信
任不固言者既众而黜之不已臣将恐来者难阻钳结
自安忠臣义士遁逃岩穴公议消薄国家之大患也刳
胎毁卵损伤至微其类犹或不至圣人所以为之深诫
汉文帝受郎官之书其言是则用之非则置之乃除诽
谤妖言之罪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臣伏愿陛下恢广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7a 页 WYG0437-0540c.png
此度而行之则天下之福也仍乞于中外两禁臣寮已
举官数内先择三五人充谏官馀补御史阙员庶几言
职不为虚设副天下观瞻宜有益于圣德也臣待罪谴
谪之中不当有言然爱君之义与日积深身虽补外而
心在王室因被旨举官辄以上陈沥恳输忠亦区区自
信之效矣伏冀高明特赐省纳臣所举谏官二员已具
别状
四年殿中丞直史馆苏轼状奏准敕讲求学校贡举利
举官数内先择三五人充谏官馀补御史阙员庶几言
职不为虚设副天下观瞻宜有益于圣德也臣待罪谴
谪之中不当有言然爱君之义与日积深身虽补外而
心在王室因被旨举官辄以上陈沥恳输忠亦区区自
信之效矣伏冀高明特赐省纳臣所举谏官二员已具
别状
四年殿中丞直史馆苏轼状奏准敕讲求学校贡举利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7b 页 WYG0437-0540d.png
害令臣等各具议状闻奏者右臣伏以得人之道在于
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
责实之政则胥史皂𨽻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
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馀使君相无知人之才朝廷无
责实之政则公卿侍从尝患无人况学校贡举乎虽复
古之制臣以为不足矣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
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
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顺其所欲行而治之则
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
责实之政则胥史皂𨽻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
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馀使君相无知人之才朝廷无
责实之政则公卿侍从尝患无人况学校贡举乎虽复
古之制臣以为不足矣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
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
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顺其所欲行而治之则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8a 页 WYG0437-0541a.png
易为功强其所不欲而复之则难为力使三代圣人复
生于今其选举养才亦必有道矣何必由学且天下固
尝立学矣庆历之间以为太平可待至于今日惟有空
名仅存今陛下必欲求德行道艺之士责九年大成之
业则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
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
谋于是又当以时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则
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耶若乃无大变改而望有
生于今其选举养才亦必有道矣何必由学且天下固
尝立学矣庆历之间以为太平可待至于今日惟有空
名仅存今陛下必欲求德行道艺之士责九年大成之
业则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
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
谋于是又当以时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则
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耶若乃无大变改而望有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8b 页 WYG0437-0541b.png
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臣以谓今之学校特可
因循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
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
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文
武长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士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
而短长之议决矣今议者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
举德行而略文章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举唐
室故事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罢经生朴学不用贴
因循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
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
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文
武长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士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
而短长之议决矣今议者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
举德行而略文章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举唐
室故事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罢经生朴学不用贴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9a 页 WYG0437-0541c.png
墨而考大义此数者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臣请历
言之夫欲兴德行在于君人者修身以格物审好恶以
表俗孟子所谓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之所向天
下趋焉若欲设科立名以取之则是教天下相率而为
伪也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上以廉取人
则敝车羸马恶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无所不至矣德
行之弊一至于此自乎文章而言之则策论为有用诗
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则诗赋策论均为无用矣虽知
言之夫欲兴德行在于君人者修身以格物审好恶以
表俗孟子所谓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之所向天
下趋焉若欲设科立名以取之则是教天下相率而为
伪也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上以廉取人
则敝车羸马恶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无所不至矣德
行之弊一至于此自乎文章而言之则策论为有用诗
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则诗赋策论均为无用矣虽知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9b 页 WYG0437-0541d.png
其无用然自祖宗以来莫之废者以为设科取士不过
如此也岂独吾祖宗自古尧舜亦然书曰敷奏以言明
试以功自古尧舜以来进人何尝不以言试人何尝不
以功乎议者必欲以策论定贤愚能否臣请有以质之
近世士大夫文章华靡者莫如杨亿使杨亿尚在则忠
清鲠亮之士也岂得以华靡少之通经学古者莫如孙
复石介使孙复石介尚在则迂阔矫诞之士也又可施
之于政事之间乎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
如此也岂独吾祖宗自古尧舜亦然书曰敷奏以言明
试以功自古尧舜以来进人何尝不以言试人何尝不
以功乎议者必欲以策论定贤愚能否臣请有以质之
近世士大夫文章华靡者莫如杨亿使杨亿尚在则忠
清鲠亮之士也岂得以华靡少之通经学古者莫如孙
复石介使孙复石介尚在则迂阔矫诞之士也又可施
之于政事之间乎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0a 页 WYG0437-0542a.png
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缉
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时剽窃窜易首
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且其为文也无规矩准绳
故学之易成无声病对偶故考之难精以易学之士付
难考之吏其弊有甚于诗赋者矣唐之通榜故是弊法
虽有以名取人厌伏众论之美亦有贿赂公行权要请
托之害一使恩去王室权归私门降及中叶结为朋党
之论通榜取人又岂足尚哉诸科举人多出三路能文
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时剽窃窜易首
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且其为文也无规矩准绳
故学之易成无声病对偶故考之难精以易学之士付
难考之吏其弊有甚于诗赋者矣唐之通榜故是弊法
虽有以名取人厌伏众论之美亦有贿赂公行权要请
托之害一使恩去王室权归私门降及中叶结为朋党
之论通榜取人又岂足尚哉诸科举人多出三路能文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0b 页 WYG0437-0542b.png
者既已变而为进士晓义者又皆去以为明经其馀皆
朴鲁不化者也至于人材则有定分施之有政能否自
彰今进士日夜治经传子史贯穿驰骛可谓博矣至于
临政曷尝用其一二顾视旧学已为虚器而欲使此等
分别注疏粗识大义而望其才能增长亦已疏矣臣故
曰此数者皆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特愿陛下留意其
远者大者必欲登俊良黜庸回总览众才经略世务则
在陛下与二三大臣下至诸路职司与良二千石耳区
朴鲁不化者也至于人材则有定分施之有政能否自
彰今进士日夜治经传子史贯穿驰骛可谓博矣至于
临政曷尝用其一二顾视旧学已为虚器而欲使此等
分别注疏粗识大义而望其才能增长亦已疏矣臣故
曰此数者皆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特愿陛下留意其
远者大者必欲登俊良黜庸回总览众才经略世务则
在陛下与二三大臣下至诸路职司与良二千石耳区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1a 页 WYG0437-0542c.png
区之法何预焉然臣窃有私忧过计者敢不以告昔王
衍好老庄天下皆师之风俗陵夷以至南渡王缙好佛
舍人事而修异教大历之政至今为笑故孔子罕言命
则为知者少也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
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
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此可信也哉今士大夫
至以佛老为圣人鬻书于市者非庄老之书不售也读
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着而不可挹
衍好老庄天下皆师之风俗陵夷以至南渡王缙好佛
舍人事而修异教大历之政至今为笑故孔子罕言命
则为知者少也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
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
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此可信也哉今士大夫
至以佛老为圣人鬻书于市者非庄老之书不售也读
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着而不可挹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1b 页 WYG0437-0542d.png
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使天
下之士能如庄周齐死生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
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磨钝者废矣陛下亦安用之
而况其实不能而窃取其言以欺世者哉臣愿陛下明
敕有司试之以法言取之以实学博通经术者虽朴不
废稍涉浮诞者虽工必黜则风俗稍厚学术近正庶几
得忠实之士不至蹈衰季之风则天下幸甚
神宗时同知礼院刘攽上奏曰臣准御史台告报进诏
下之士能如庄周齐死生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
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磨钝者废矣陛下亦安用之
而况其实不能而窃取其言以欺世者哉臣愿陛下明
敕有司试之以法言取之以实学博通经术者虽朴不
废稍涉浮诞者虽工必黜则风俗稍厚学术近正庶几
得忠实之士不至蹈衰季之风则天下幸甚
神宗时同知礼院刘攽上奏曰臣准御史台告报进诏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2a 页 WYG0437-0543a.png
书天下学校贡举之法博访臣等令得详议者臣愚以
谓人主之举事与人臣之献议不同人臣之议者盛言
古事以为高侈言已忠以为博迂远而不切事情漫汗
而不济世务虽已自知其无益于治矣而犹为之何也
其言之有理其持之有故其名之所存足以夸众眩俗
故敢为而不疑耳人主之举事则不然度时之所宜因
俗之所安不以虚名而弃实效不慕远业而捐近功使
令出而下必信事举而俗必定故与其出令不当而亟
谓人主之举事与人臣之献议不同人臣之议者盛言
古事以为高侈言已忠以为博迂远而不切事情漫汗
而不济世务虽已自知其无益于治矣而犹为之何也
其言之有理其持之有故其名之所存足以夸众眩俗
故敢为而不疑耳人主之举事则不然度时之所宜因
俗之所安不以虚名而弃实效不慕远业而捐近功使
令出而下必信事举而俗必定故与其出令不当而亟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2b 页 WYG0437-0543b.png
改之不若谋事于始而慎虑也今陛下患选举之法不
明教育之方未善此必有以前古久远之事感动上听
者不可不察也本朝承百王之末创起律令虽未及三
代其随时因俗从宜应变增损不常亦自一朝之制而
选举之法行之百有馀岁累朝将相名卿及今之所谓
贤材与共天下之论议者皆非以他涂进者也而诬以
谓未尝得人臣窃以为过矣且臣论之今时选举之患
不在创法之未善而在有司之弗良不患试言之非要
明教育之方未善此必有以前古久远之事感动上听
者不可不察也本朝承百王之末创起律令虽未及三
代其随时因俗从宜应变增损不常亦自一朝之制而
选举之法行之百有馀岁累朝将相名卿及今之所谓
贤材与共天下之论议者皆非以他涂进者也而诬以
谓未尝得人臣窃以为过矣且臣论之今时选举之患
不在创法之未善而在有司之弗良不患试言之非要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3a 页 WYG0437-0543c.png
而患听者之不察何以言之今国家求贤良异材之人
则使公卿荐举求文学经术之士则使郡县推择此虽
三代取士何以过此帝典之言曰敷纳以言孔子曰不
知言无以知人也然则未知人莫如听言故国家试士
以文词亦二帝敷纳之比也诚使有司兼仲山将明之
才怀孟子知言之术精听慎择则贤不肖岂不较然由
是观之取士之法本未尝失而有司之听或不能尽今
以有司之不能尽而变法法虽亟变而不择人付之虽
则使公卿荐举求文学经术之士则使郡县推择此虽
三代取士何以过此帝典之言曰敷纳以言孔子曰不
知言无以知人也然则未知人莫如听言故国家试士
以文词亦二帝敷纳之比也诚使有司兼仲山将明之
才怀孟子知言之术精听慎择则贤不肖岂不较然由
是观之取士之法本未尝失而有司之听或不能尽今
以有司之不能尽而变法法虽亟变而不择人付之虽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3b 页 WYG0437-0543d.png
法如三代犹将终无益也议者或谓文词之为艺薄陋
不足以待天下之士臣愚以谓今进士之初仕者不过
得为吏部选人国家待门荫恩泽者亦为选人流外小
吏亦为选人选人如此之卑也而天下之士以文词应
此选岂不固有馀裕哉朝廷设置何等爵禄而更艰难
其选乎且进士成名者国家亦何尝便以为才杰而任
用之或以文章显或以法律用或以善政事称或以治
财赋进皆待其来日成效而后有取则夫取士之始亦
不足以待天下之士臣愚以谓今进士之初仕者不过
得为吏部选人国家待门荫恩泽者亦为选人流外小
吏亦为选人选人如此之卑也而天下之士以文词应
此选岂不固有馀裕哉朝廷设置何等爵禄而更艰难
其选乎且进士成名者国家亦何尝便以为才杰而任
用之或以文章显或以法律用或以善政事称或以治
财赋进皆待其来日成效而后有取则夫取士之始亦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4a 页 WYG0437-0544a.png
何用靳靳遴惜若不得已哉且朝廷更选举之法将以
想望高材豪杰之士也今天下之士至于礼部者岁不
下二千人朝廷岂能以玉帛之聘弓旌之招而遍得此
乎必亦使之投牒自进耳士之投牒自进必非豪杰之
士伊尹管仲之俦虽更其科试而取之徒小异其名目
然其得士未有以异于前也更恐好利衒鬻之人崇虚
名以乱真则取士之失又甚于往日矣议者又谓不如
一用乡举里选者此又知其一未知其二也夫二汉之
想望高材豪杰之士也今天下之士至于礼部者岁不
下二千人朝廷岂能以玉帛之聘弓旌之招而遍得此
乎必亦使之投牒自进耳士之投牒自进必非豪杰之
士伊尹管仲之俦虽更其科试而取之徒小异其名目
然其得士未有以异于前也更恐好利衒鬻之人崇虚
名以乱真则取士之失又甚于往日矣议者又谓不如
一用乡举里选者此又知其一未知其二也夫二汉之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4b 页 WYG0437-0544b.png
用乡举里选所以得人者其时郡县之吏自廷掾诸曹
卒史驭吏亭长游侥皆贤士为之故其临财不苟则知
其廉值事能断则知其智文武才略莫不毕效故其誉
之有实举之不难自流品分别郡县吏卒弃绝为贱不
齿于缙绅贤士不复从此役士之居乡里者何由察知
苟凭虚名以进人后有不称将复相与蔽护其短而谓
之材终亦不得真贤实廉矣是乡举里选又不可尽用
也凡此数端皆臣所以深疑者也不知臣之愚陋至此
卒史驭吏亭长游侥皆贤士为之故其临财不苟则知
其廉值事能断则知其智文武才略莫不毕效故其誉
之有实举之不难自流品分别郡县吏卒弃绝为贱不
齿于缙绅贤士不复从此役士之居乡里者何由察知
苟凭虚名以进人后有不称将复相与蔽护其短而谓
之材终亦不得真贤实廉矣是乡举里选又不可尽用
也凡此数端皆臣所以深疑者也不知臣之愚陋至此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5a 页 WYG0437-0545a.png
耶抑亦千虑将有一得也然愚者之志专则难移故臣
愿朝廷且毋庸轻变选举之法不如因旧法而慎选有
司之为愈也虽然尚有一说今有人于此明辩足以判
狱讼智略足以治财赋而文词不足以自发经艺不至
于浃洽则将捐弃终身无仕进之望其材岂不可惜哉
臣愿陛下为设从政科使公卿及监司举如此人以充
选必有举者三人乃召而用之且毋以为真试之三年
才任其事然后命之以官即不可使复还为民而坐其
愿朝廷且毋庸轻变选举之法不如因旧法而慎选有
司之为愈也虽然尚有一说今有人于此明辩足以判
狱讼智略足以治财赋而文词不足以自发经艺不至
于浃洽则将捐弃终身无仕进之望其材岂不可惜哉
臣愿陛下为设从政科使公卿及监司举如此人以充
选必有举者三人乃召而用之且毋以为真试之三年
才任其事然后命之以官即不可使复还为民而坐其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5b 页 WYG0437-0545b.png
举者如此则天下之材士殆无遗逸矣臣闻教育之法
所以治性也性修则智明智明则应物不惑不惑则盛
德之士也自两汉以来学者未尝不以利禄为心夫可
诱以利禄而勉强为善则德性离矣是故造士不及三
代者由此也今陛下建学校为置明师而诲道之毋问
其所学毋限其所能则贤材莫不养育矣若恶文章之
弊而以经艺劝之学者之志不出于为禄利也则文章
之士变而为经艺虽曰不同其离于德性也均矣天之
所以治性也性修则智明智明则应物不惑不惑则盛
德之士也自两汉以来学者未尝不以利禄为心夫可
诱以利禄而勉强为善则德性离矣是故造士不及三
代者由此也今陛下建学校为置明师而诲道之毋问
其所学毋限其所能则贤材莫不养育矣若恶文章之
弊而以经艺劝之学者之志不出于为禄利也则文章
之士变而为经艺虽曰不同其离于德性也均矣天之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6a 页 WYG0437-0546a.png
生材有昏有明智明材大者非小智小识之所能掩也
及其浅晦下材虽日挞之亦终不能以致高大士脩之
于家足以成材亦何待学官程课督趣之哉臣愚不足
以知远略惟陛下裁幸
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范纯仁论贡举疏曰臣近奉德音
以朝廷不能均取四方之士虑有遗才令臣具合设科
制及取人之法进呈臣智识浅昧不能画远大之策上
副诏旨辄以所见粗陈一二窃以自祖宗以来取人唯
及其浅晦下材虽日挞之亦终不能以致高大士脩之
于家足以成材亦何待学官程课督趣之哉臣愚不足
以知远略惟陛下裁幸
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范纯仁论贡举疏曰臣近奉德音
以朝廷不能均取四方之士虑有遗才令臣具合设科
制及取人之法进呈臣智识浅昧不能画远大之策上
副诏旨辄以所见粗陈一二窃以自祖宗以来取人唯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6b 页 WYG0437-0546b.png
进士科为盛凡举择公卿近侍多取进士出身之人故
天下之士竞务此科而进然进士举业文赋唯闽蜀江
浙之人所长至南省则与西北之人一处糊名通考故
西北之人得进者少今若明行分别则必东南之人兴
难进之叹而寄贯巧伪者益多不若用臣前来所上贡
举之策先于天下郡县各立学校养士之法仍择明师
以教之每科诏之下委州郡长吏及学官于进士明经
中唯取土著之人先曾入州县学各及三百日已上才
天下之士竞务此科而进然进士举业文赋唯闽蜀江
浙之人所长至南省则与西北之人一处糊名通考故
西北之人得进者少今若明行分别则必东南之人兴
难进之叹而寄贯巧伪者益多不若用臣前来所上贡
举之策先于天下郡县各立学校养士之法仍择明师
以教之每科诏之下委州郡长吏及学官于进士明经
中唯取土著之人先曾入州县学各及三百日已上才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7a 页 WYG0437-0546c.png
行优于众人者许用解额中人数三分之一特为荐送
至南省谓之特举之科南省只试策论经义仍各分路
分考校逐路各与优立分数取人至御前亦依分数与
放及第则诸路得人无不均一朝廷遂于贡举优立五
路之法又乞诏政府今后举台省馆阁经筵职司并于
明经进士或无出身人中数路参取但择才行优长不
必限以科第如此则四方贤士可以俱进矣更望圣慈
详酌施行
至南省谓之特举之科南省只试策论经义仍各分路
分考校逐路各与优立分数取人至御前亦依分数与
放及第则诸路得人无不均一朝廷遂于贡举优立五
路之法又乞诏政府今后举台省馆阁经筵职司并于
明经进士或无出身人中数路参取但择才行优长不
必限以科第如此则四方贤士可以俱进矣更望圣慈
详酌施行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7b 页 WYG0437-0546d.png
纯仁又论荐举疏曰臣闻唐虞之际俊乂在官成汤亦
曰旁求俊彦诗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论政则曰
赦小过举贤才是皆以举择人材为治道之先务也方
今天下之广士民之众不减古昔而庶官得人不及前
代良以举用之道未能开广选任既由政府多以资任
采择执政不过数人岂能遍知天下之士虽辗转询访
只亦得之私言未如公举之审实也唐则天以僭窃之
政务求多士以收人心广令臣寮举荐兼亦人得自举
曰旁求俊彦诗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论政则曰
赦小过举贤才是皆以举择人材为治道之先务也方
今天下之广士民之众不减古昔而庶官得人不及前
代良以举用之道未能开广选任既由政府多以资任
采择执政不过数人岂能遍知天下之士虽辗转询访
只亦得之私言未如公举之审实也唐则天以僭窃之
政务求多士以收人心广令臣寮举荐兼亦人得自举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8a 页 WYG0437-0547a.png
选任之道固为太冗然犹多得贤俊下无遗材故姚崇
宋璟之徒相继而出开元之治实有赖焉况当升下刻
意劳心兴治补弊之际若不敷求贤才与之共政则何
以致百揆时叙庶政惟熙者乎求才之术莫若特诏内
外之臣各举所知其大两省已上于省府诸路职司人
中举堪充职司知州等人及诸路监司台谏省府举堪
充转运判官知州等人亦许举堪充清要之人每举三
员并于举章之中终身保任一有不职与之同罪及前
宋璟之徒相继而出开元之治实有赖焉况当升下刻
意劳心兴治补弊之际若不敷求贤才与之共政则何
以致百揆时叙庶政惟熙者乎求才之术莫若特诏内
外之臣各举所知其大两省已上于省府诸路职司人
中举堪充职司知州等人及诸路监司台谏省府举堪
充转运判官知州等人亦许举堪充清要之人每举三
员并于举章之中终身保任一有不职与之同罪及前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8b 页 WYG0437-0547b.png
来应诏举到未曾进用及臣寮所举自代之人一处参
较凡是庶官有阙便可选择进用如此则俊杰汇进官
无旷职上可以辅成圣政下可以激劝多士
知谏院陈襄上奏曰臣伏见今岁科场开封府就试进
士三千二百七十馀人合解三百十人为额国子监一
千六百馀人合解百人为额皆是十分之中未取其一
英俊既多而剽辞挟书真伪淆杂若不精加考校去留
之际不无差误孤寒得失所系不轻贡举条制虽令考
较凡是庶官有阙便可选择进用如此则俊杰汇进官
无旷职上可以辅成圣政下可以激劝多士
知谏院陈襄上奏曰臣伏见今岁科场开封府就试进
士三千二百七十馀人合解三百十人为额国子监一
千六百馀人合解百人为额皆是十分之中未取其一
英俊既多而剽辞挟书真伪淆杂若不精加考校去留
之际不无差误孤寒得失所系不轻贡举条制虽令考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9a 页 WYG0437-0547c.png
试官通考缘三场卷子数目稍多自来承例分定方始
考校得失其间好恶不同未必取舍皆是洎至考到合
格人数便即类聚奏号更不将退落卷子令众官一处
衮同再考轻易漏略非惟不恤举人进取之艰难殊不
体认朝廷取士之意臣今擘画欲乞今来考试官初考
校时权令分定卷子除考到词理优长已合格者及辞
理纰缪与犯不考式者已系黜落外将逐官退下中等
卷子在去留之间者令众官一处公共看详与近下合
考校得失其间好恶不同未必取舍皆是洎至考到合
格人数便即类聚奏号更不将退落卷子令众官一处
衮同再考轻易漏略非惟不恤举人进取之艰难殊不
体认朝廷取士之意臣今擘画欲乞今来考试官初考
校时权令分定卷子除考到词理优长已合格者及辞
理纰缪与犯不考式者已系黜落外将逐官退下中等
卷子在去留之间者令众官一处公共看详与近下合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9b 页 WYG0437-0547d.png
格卷子比校优劣然后升黜仍将三场卷子连粘通考
所贵得士之实不至差缪所有考校虽无日限校量一
月之内以诗赋策论通考每人一日考得一十五副至
二十副已来如将退落下等卷子更令众官参考须至
更展日限方得了当今乞将就试举人卷子与考试官
员数均定日以二十副为准自引试初场通计人数与
五七日限通考退落卷子以引试日为始计其日限如
更日限未足未得奏名所贵考校精详不失辞业之士
所贵得士之实不至差缪所有考校虽无日限校量一
月之内以诗赋策论通考每人一日考得一十五副至
二十副已来如将退落下等卷子更令众官参考须至
更展日限方得了当今乞将就试举人卷子与考试官
员数均定日以二十副为准自引试初场通计人数与
五七日限通考退落卷子以引试日为始计其日限如
更日限未足未得奏名所贵考校精详不失辞业之士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0a 页 WYG0437-0548a.png
襄又上奏曰臣窃见外州军不系免解举人近日甚有
经中书待漏院及拦截宰相投状陈乞免解未蒙指挥
施行其间多是远方孤贫羸老之人徒步入京羁旅困
穷深可怜悯访闻有经三四十年已前曾与乡荐潦倒
场屋今来为见陛下龙飞初榜嘉祐二年已前府监一
举进士尚许免解以此扶衰戴白奔走远来有觊望一
例推恩之意若令白首空归古人所叹欲望陛下悯其
衰暮之年无所成立因兹首榜特与推恩应进士经三
经中书待漏院及拦截宰相投状陈乞免解未蒙指挥
施行其间多是远方孤贫羸老之人徒步入京羁旅困
穷深可怜悯访闻有经三四十年已前曾与乡荐潦倒
场屋今来为见陛下龙飞初榜嘉祐二年已前府监一
举进士尚许免解以此扶衰戴白奔走远来有觊望一
例推恩之意若令白首空归古人所叹欲望陛下悯其
衰暮之年无所成立因兹首榜特与推恩应进士经三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0b 页 WYG0437-0548b.png
十年诸科四十年已前曾与乡贡不以举数场第见在
京师者许依府监免解人例与南省收试如不愿就试
者并赐一本州文学助教之名不理选限使归田里沾
朝廷一命之荣必知上戴圣仁死无遗恨抑以见陛下
隆儒优老之意不为无劝也
元丰三年判三班院曾巩请令长贰自举属官奏曰臣
伏以陛下本原周礼参之以有唐六典之书考诸当世
之宜裁以圣虑更定官制以幸天下臣诚不自揆欲少
京师者许依府监免解人例与南省收试如不愿就试
者并赐一本州文学助教之名不理选限使归田里沾
朝廷一命之荣必知上戴圣仁死无遗恨抑以见陛下
隆儒优老之意不为无劝也
元丰三年判三班院曾巩请令长贰自举属官奏曰臣
伏以陛下本原周礼参之以有唐六典之书考诸当世
之宜裁以圣虑更定官制以幸天下臣诚不自揆欲少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1a 页 WYG0437-0548c.png
助万一令无足取者亦足以致区区爱君之心窃观于
书其在尧典称尧之德曰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则平其
贤不肖功罪之分而章之以爵赏使百官莫不昭明者
此人主之事也其在说命曰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
列于庶位则承人主之志广引人材进诸朝廷者此宰
相之事也其在囧命穆王命伯囧为周太仆正其戒之
曰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则使
得自简属僚以共成其任者此诸司长官之事也其上
书其在尧典称尧之德曰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则平其
贤不肖功罪之分而章之以爵赏使百官莫不昭明者
此人主之事也其在说命曰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
列于庶位则承人主之志广引人材进诸朝廷者此宰
相之事也其在囧命穆王命伯囧为周太仆正其戒之
曰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则使
得自简属僚以共成其任者此诸司长官之事也其上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1b 页 WYG0437-0548d.png
下之体相承如此所以周天下之务盖先王之成法也
故陆贽相唐陈致理之具以谓百司之长至于副贰之
官与夫两省供奉之职请委宰臣叙拟以闻其馀台省
属僚请委长官选择指陈材实终身保任其以举授之
繇各载除书之内得贤则有进考增秩褒升之赏失实
则有夺俸赎金黜免之罚非特搜扬下位而已亦以阅
试大官其所取之士既责行能亦计资望此贽之大指
也贽于经画之材近世未见其比其在相位所陈先务
故陆贽相唐陈致理之具以谓百司之长至于副贰之
官与夫两省供奉之职请委宰臣叙拟以闻其馀台省
属僚请委长官选择指陈材实终身保任其以举授之
繇各载除书之内得贤则有进考增秩褒升之赏失实
则有夺俸赎金黜免之罚非特搜扬下位而已亦以阅
试大官其所取之士既责行能亦计资望此贽之大指
也贽于经画之材近世未见其比其在相位所陈先务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2a 页 WYG0437-0549a.png
如此质之于古实应先王之法施之后世可以推行诚
古今之通议也陛下隆至道开大明配天地立人极循
名定位以董正治官千载以来盛德之事也创制之始
新命之官任之以弥纶众职所系尤重其所更革著于
甲令或差若毫发四方受其敝或误于须臾累岁不能
救则于选用之体尤不可假非其人且台省长官仆射
尚书左右丞侍郎御史中丞皆国之重任陛下所选择
而授今尚书既领天下之事郎员外郎凡二十四司用
古今之通议也陛下隆至道开大明配天地立人极循
名定位以董正治官千载以来盛德之事也创制之始
新命之官任之以弥纶众职所系尤重其所更革著于
甲令或差若毫发四方受其敝或误于须臾累岁不能
救则于选用之体尤不可假非其人且台省长官仆射
尚书左右丞侍郎御史中丞皆国之重任陛下所选择
而授今尚书既领天下之事郎员外郎凡二十四司用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2b 页 WYG0437-0549b.png
吏几百员其馀属佐尚不在数中若使本司长贰之官
自郎以下员有未备皆举二人以闻以陛下之明其于
群臣材分无不周知取其所举择用其一其馀书之于
籍以为内外之官选用之备庶几为官得人足以上副
陛下作则垂宪非常之大志且本朝著例御史中丞知
杂至于省府之长固得自举其属而馆阁监司牧守之
官亦尝屡诏近位皆得荐用所知名臣伟人往往由此
而出则推而广之求于故事实有已试之效其所荐之
自郎以下员有未备皆举二人以闻以陛下之明其于
群臣材分无不周知取其所举择用其一其馀书之于
籍以为内外之官选用之备庶几为官得人足以上副
陛下作则垂宪非常之大志且本朝著例御史中丞知
杂至于省府之长固得自举其属而馆阁监司牧守之
官亦尝屡诏近位皆得荐用所知名臣伟人往往由此
而出则推而广之求于故事实有已试之效其所荐之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3a 页 WYG0437-0549c.png
士采用其一其馀书之于籍以备选择犹旧阙御史一
员听举二人其不中选者亦以次甄进则稽诸累朝亦
故事也伏惟陛下本囧命太仆慎简乃僚之意采陆贽
台省长官举吏恳恳之论推本朝已试之法使先王之
迹自陛下追而践之如此则任众之道隆进贤之路广
疏远之士怀材者皆得汇征要近之臣奖善者皆得自
达以陛下之临照谁敢不应之以公以陛下之考覈谁
敢不赴之以实既得其人授之以位然后陛下以公听
员听举二人其不中选者亦以次甄进则稽诸累朝亦
故事也伏惟陛下本囧命太仆慎简乃僚之意采陆贽
台省长官举吏恳恳之论推本朝已试之法使先王之
迹自陛下追而践之如此则任众之道隆进贤之路广
疏远之士怀材者皆得汇征要近之臣奖善者皆得自
达以陛下之临照谁敢不应之以公以陛下之考覈谁
敢不赴之以实既得其人授之以位然后陛下以公听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3b 页 WYG0437-0549d.png
并观分别淑慝以执中主要信行其赏罚如此则允釐
百工庶绩咸熙可无为而致尧之平章百姓百姓昭明
如是而已如臣之说为可采者其推行之法陆贽所陈
惟陛下察其疏密详加损益
巩又请令州县特举士奏曰臣闻三代之道乡里有学
士之秀者自乡升诸司徒自司徒升诸学大乐正论其
秀者升诸司马司马论其贤者以告于王论定然后官
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论定然后官之者郑
百工庶绩咸熙可无为而致尧之平章百姓百姓昭明
如是而已如臣之说为可采者其推行之法陆贽所陈
惟陛下察其疏密详加损益
巩又请令州县特举士奏曰臣闻三代之道乡里有学
士之秀者自乡升诸司徒自司徒升诸学大乐正论其
秀者升诸司马司马论其贤者以告于王论定然后官
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论定然后官之者郑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4a 页 WYG0437-0550a.png
康成云谓使试守任官然后爵之者盖试守而能任其
官然后命之以位也其取士之详如此然此特于王畿
之内论其乡之秀士耳故在周礼则称乡老献贤能之
书于王也至于诸侯贡士则有一适再适三适之赏黜
爵削地之罚而其法之详莫得而考此三代之事也汉
兴采董生之议始令郡国举孝廉一人其后又以口为
率口百二十万至不满十万自一岁至三岁自六人至
一人察举各有差至用丞相公孙弘太常孔臧议则又
官然后命之以位也其取士之详如此然此特于王畿
之内论其乡之秀士耳故在周礼则称乡老献贤能之
书于王也至于诸侯贡士则有一适再适三适之赏黜
爵削地之罚而其法之详莫得而考此三代之事也汉
兴采董生之议始令郡国举孝廉一人其后又以口为
率口百二十万至不满十万自一岁至三岁自六人至
一人察举各有差至用丞相公孙弘太常孔臧议则又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4b 页 WYG0437-0550b.png
置太常博士弟子员郡国县官有好文学孝悌谨顺出
入无悖者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
可者令诣太常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课试通一艺以上
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为郎中者太常籍奏即有秀
才异等辄以名闻又请以治礼掌故比二百石及百石
吏选择为左右内史大行下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
郡一人不足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
属备员其郡国贡士太常试选之法详矣此汉之事也
入无悖者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
可者令诣太常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课试通一艺以上
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为郎中者太常籍奏即有秀
才异等辄以名闻又请以治礼掌故比二百石及百石
吏选择为左右内史大行下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
郡一人不足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
属备员其郡国贡士太常试选之法详矣此汉之事也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5a 页 WYG0437-0550c.png
今陛下隆至德昭大道参天地本人伦兴学崇化以风
天下唐虞用心何以加此然患今之学校非先王教养
之法今之科举非先王选士之制圣意卓然自三代以
后当涂之君未有能及此者也臣以谓三代学校劝教
之具汉氏郡国太常察举之目揆今之宜理可参用今
州郡京师有学同于三代而教养选举非先王之法者
岂不以其遗素厉之实行课无用之空文非陛下隆世
教育人材之本意欤诚今州县有好文学厉名节孝悌
天下唐虞用心何以加此然患今之学校非先王教养
之法今之科举非先王选士之制圣意卓然自三代以
后当涂之君未有能及此者也臣以谓三代学校劝教
之具汉氏郡国太常察举之目揆今之宜理可参用今
州郡京师有学同于三代而教养选举非先王之法者
岂不以其遗素厉之实行课无用之空文非陛下隆世
教育人材之本意欤诚今州县有好文学厉名节孝悌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5b 页 WYG0437-0550d.png
谨顺出入无悖者所闻令佐升诸州学州谨察其可者
上太学以州大小为岁及人数之差太学一岁谨察其
可者上礼部礼部谨察其可者籍奏自州学至礼部皆
取课试通一艺以上御试与否取自圣裁今既正三省
诸寺之任其都事主事掌故之属旧品不卑宜清其选
更用士人以应古义遂取礼部所选之士中第或高第
者以次使试守满再岁或三岁选择以为州属及县令
丞即有秀才异等皆以名闻不拘此制如此者谓之特
上太学以州大小为岁及人数之差太学一岁谨察其
可者上礼部礼部谨察其可者籍奏自州学至礼部皆
取课试通一艺以上御试与否取自圣裁今既正三省
诸寺之任其都事主事掌故之属旧品不卑宜清其选
更用士人以应古义遂取礼部所选之士中第或高第
者以次使试守满再岁或三岁选择以为州属及县令
丞即有秀才异等皆以名闻不拘此制如此者谓之特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6a 页 WYG0437-0551a.png
举其课试不用糊名誊录之法使之通一艺以上者非
独采用汉制而已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
兴之亦以礼乐射御书数也如臣之议为可取者其教
养选用之意愿降明诏以谕之得人失士之效当信赏
罚以厉之以陛下之所向孰敢不虔于奉承以陛下之
至明孰敢不公于考择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
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修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其
旧制科举以习者既久难一日废之请且如故事惟贡
独采用汉制而已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
兴之亦以礼乐射御书数也如臣之议为可取者其教
养选用之意愿降明诏以谕之得人失士之效当信赏
罚以厉之以陛下之所向孰敢不虔于奉承以陛下之
至明孰敢不公于考择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
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修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其
旧制科举以习者既久难一日废之请且如故事惟贡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6b 页 WYG0437-0551b.png
举疏数一以特举为准而入官试守选用之叙皆出特
举之下至夫教化已洽风俗既成之后则一切罢之如
圣意以谓可行其立法弥纶之详愿诏有司而定议焉
神宗时知审官院苏颂上贡举议曰臣窃谓以今之科
试取士比之往年至为详密往年专以词赋为考式而
学古者或诎于声病今则诗赋策论通考不专于一场
取舍往年虽通考三场而学经术者或困于无文今则
有明经之举往年敦朴之士或不习科举无由自达今
举之下至夫教化已洽风俗既成之后则一切罢之如
圣意以谓可行其立法弥纶之详愿诏有司而定议焉
神宗时知审官院苏颂上贡举议曰臣窃谓以今之科
试取士比之往年至为详密往年专以词赋为考式而
学古者或诎于声病今则诗赋策论通考不专于一场
取舍往年虽通考三场而学经术者或困于无文今则
有明经之举往年敦朴之士或不习科举无由自达今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7a 页 WYG0437-0551c.png
则有遗逸之荐是则诗赋所遗者取之于策论策论所
失者选之于明经二者又不能尽则擢之于遗逸天下
苟有怀才负艺之人靡不毕为朝廷收擢而任用之矣
今明诏犹以为不足者臣窃谓其弊不在法制之失而
在于措置之未尽耳夫措置之未尽其说有四一曰考
试关防太密二曰士子不事所业三曰诈冒户贯取应
四曰取人多少不均所谓考试关防太密封弥誊录是
也夫封弥誊录本欲示至公于天下然而徒致疑于士
失者选之于明经二者又不能尽则擢之于遗逸天下
苟有怀才负艺之人靡不毕为朝廷收擢而任用之矣
今明诏犹以为不足者臣窃谓其弊不在法制之失而
在于措置之未尽耳夫措置之未尽其说有四一曰考
试关防太密二曰士子不事所业三曰诈冒户贯取应
四曰取人多少不均所谓考试关防太密封弥誊录是
也夫封弥誊录本欲示至公于天下然而徒致疑于士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7b 页 WYG0437-0551d.png
大夫而未必尽至公之道又因而失士者亦有之何则
国家取士行实为先今既封弥誊录考官但校文词何
由知其行实故虽有瑰异之士所试小戾程式或致退
落平时尝负玷累苟一日之长可取便预收采士之贤
否而进退之间系乎幸与不幸往往是矣是岂朝廷之
本意邪臣窃睹天圣四年仁宗皇帝诏书曰如闻举送
之士操履罕修黜于有司则纷然起谤升于科选又多
以败官由习尚于虚浮宜特行于敦戒自今诸州发解
国家取士行实为先今既封弥誊录考官但校文词何
由知其行实故虽有瑰异之士所试小戾程式或致退
落平时尝负玷累苟一日之长可取便预收采士之贤
否而进退之间系乎幸与不幸往往是矣是岂朝廷之
本意邪臣窃睹天圣四年仁宗皇帝诏书曰如闻举送
之士操履罕修黜于有司则纷然起谤升于科选又多
以败官由习尚于虚浮宜特行于敦戒自今诸州发解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8a 页 WYG0437-0552a.png
诸举人并须考访履行或有乖僻彰暴虽所试可取不
得一例解送以此见朝廷之意先士行而后文艺也若
封弥誊录则何由辨其贤否而得如诏书之敦戒乎为
今之便则莫若去封弥誊录之法使有司得专参详考
察一则主司知朝廷委任不疑益务尽心二则负实学
者得以自明程文小疵不虞见弃三则浅陋之人固无
侥倖之望至公之道无大于此议者或曰此法行之已
久今多士竞进一旦改革必致諠讼何以弭之臣以为
得一例解送以此见朝廷之意先士行而后文艺也若
封弥誊录则何由辨其贤否而得如诏书之敦戒乎为
今之便则莫若去封弥誊录之法使有司得专参详考
察一则主司知朝廷委任不疑益务尽心二则负实学
者得以自明程文小疵不虞见弃三则浅陋之人固无
侥倖之望至公之道无大于此议者或曰此法行之已
久今多士竞进一旦改革必致諠讼何以弭之臣以为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8b 页 WYG0437-0552b.png
士子之行莫若乡曲最知其详傥或素履无闻因而黜
落自厌群议复何异乎多言邪若其行完学富之人偶
不预荐既知朝廷所以取之之意则人人自重不敢轻
发养其廉耻异日足为嘉士其所劝盖多矣若曰南省
聚天下之士不下数千人主司无由一一知其贤否虽
见姓名亦何益于公选臣以谓此法宜先施之州郡亦
庶几存乡举里选之遗范也望自今并委知州通判职
官常加察访本州行能之士记其姓名更相论辨遇诏
落自厌群议复何异乎多言邪若其行完学富之人偶
不预荐既知朝廷所以取之之意则人人自重不敢轻
发养其廉耻异日足为嘉士其所劝盖多矣若曰南省
聚天下之士不下数千人主司无由一一知其贤否虽
见姓名亦何益于公选臣以谓此法宜先施之州郡亦
庶几存乡举里选之遗范也望自今并委知州通判职
官常加察访本州行能之士记其姓名更相论辨遇诏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9a 页 WYG0437-0552c.png
下转运司为精择试官依常赴院锁宿其举人试卷更
不封弥誊录仍别差官点检收纳应有涂注乙处并印
记讫逐旋发送试院不得稽留令试官依公考校文艺
除杂犯不考式者先行黜落外其馀悉定高下讫报州
令知州通判职官同入试院共加审覆以素有声称著
于乡里者为先然后定其去留依额解送试官及州官
若有偏曲私徇令监司严加按察具奏其事重行黜降
如此诠择必无幸进之人比至南省则是已经乡里察
不封弥誊录仍别差官点检收纳应有涂注乙处并印
记讫逐旋发送试院不得稽留令试官依公考校文艺
除杂犯不考式者先行黜落外其馀悉定高下讫报州
令知州通判职官同入试院共加审覆以素有声称著
于乡里者为先然后定其去留依额解送试官及州官
若有偏曲私徇令监司严加按察具奏其事重行黜降
如此诠择必无幸进之人比至南省则是已经乡里察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9b 页 WYG0437-0552d.png
访设令依旧封弥誊录只考文艺亦不容无状之人得
预奏名也其殿试考式系之朝廷非有司所当措议也
所谓士子不事所业者举人不纳公卷是也旧制秋赋
先纳公卷一副古律诗赋文论共五卷预荐者仍亲赴
贡院投纳及于试卷头自写家状其知举官去试期一
月前差入贡院先行考校内事业殊异者至日更精加
试验如程试与公卷全异及书体与家状不同者并行
驳放或假借他人文字辨认彰露亦便扶出永不得赴
预奏名也其殿试考式系之朝廷非有司所当措议也
所谓士子不事所业者举人不纳公卷是也旧制秋赋
先纳公卷一副古律诗赋文论共五卷预荐者仍亲赴
贡院投纳及于试卷头自写家状其知举官去试期一
月前差入贡院先行考校内事业殊异者至日更精加
试验如程试与公卷全异及书体与家状不同者并行
驳放或假借他人文字辨认彰露亦便扶出永不得赴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0a 页 WYG0437-0553a.png
举是举人先纳公卷所以预见其学业趣向如何亦有
助于选择也景祐已前学者平居必课试杂文古律诗
赋以备秋卷颇有用心于著述者自庆历初罢去公卷
举人唯习举业外以杂文古律赋诗为无用之言而不
留心者多矣此岂所以激劝士之笃学业文之意邪臣
欲望自今举人请应依前令投纳公卷一副不得假借他
人文字并亲书试卷头家状一准旧制委知举考试官
预先看详以备将来与试卷参验是非而升黜焉如此
助于选择也景祐已前学者平居必课试杂文古律诗
赋以备秋卷颇有用心于著述者自庆历初罢去公卷
举人唯习举业外以杂文古律赋诗为无用之言而不
留心者多矣此岂所以激劝士之笃学业文之意邪臣
欲望自今举人请应依前令投纳公卷一副不得假借他
人文字并亲书试卷头家状一准旧制委知举考试官
预先看详以备将来与试卷参验是非而升黜焉如此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0b 页 WYG0437-0553b.png
庶几人知向学不为苟且之事矣所谓诈冒户贯请应
者今外郡举人赴开封府取应是也天下州郡举子既
以本处人多解额少往往竞赴京师旋求户贯乡举之
弊无甚于此虽朝廷加以峻文而终不能禁止者盖以
开封府举人不多解额动以数百人适所以招徕之而
使其冒法欲革其弊莫若预为之防于罢举之岁令本
府下诸县察访见今土著实有多少举人候见得的实
数目关送贡院比校外郡人数酌中解名处量其分数
者今外郡举人赴开封府取应是也天下州郡举子既
以本处人多解额少往往竞赴京师旋求户贯乡举之
弊无甚于此虽朝廷加以峻文而终不能禁止者盖以
开封府举人不多解额动以数百人适所以招徕之而
使其冒法欲革其弊莫若预为之防于罢举之岁令本
府下诸县察访见今土著实有多少举人候见得的实
数目关送贡院比校外郡人数酌中解名处量其分数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1a 页 WYG0437-0553c.png
别立定额外方举人知其如此岂肯不远数千里冒峻
文而求寄贯乎其府中减下人数却乞移与国子监添
起名额既已革寄贯诈冒之弊又足广庠序乐育之风
如此行之诚两有所便也或曰府中减下人国子监又
复添额则人人竞赴庠序投状其于冒妄不亦均乎是
不然也在开封府则有诈名冒贯之弊于国子监自是
四方俊造进取之所事体固不相类容其趋进复何害
邪所谓取士多少不均者进士与制科遗逸是也臣窃
文而求寄贯乎其府中减下人数却乞移与国子监添
起名额既已革寄贯诈冒之弊又足广庠序乐育之风
如此行之诚两有所便也或曰府中减下人国子监又
复添额则人人竞赴庠序投状其于冒妄不亦均乎是
不然也在开封府则有诈名冒贯之弊于国子监自是
四方俊造进取之所事体固不相类容其趋进复何害
邪所谓取士多少不均者进士与制科遗逸是也臣窃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1b 页 WYG0437-0553d.png
以往年放进士每榜不下四五百人自间年放榜亦常
近二百人诸科大约依进士人数而制科入等者不过
两三人明经不过三五人遗逸之荐复未有定制臣以
谓举制科者博通古今贯穿经史顾其积学勤亦至矣
明经者虽诵数或阙而大义多通遗逸之荐纵不能尽
如诏书之所求要之皆乡里推许之人此数科比之进
士诸科初学幸中者多取之亦未为谬滥也臣伏睹新
制三岁科诏每榜以三百人为限是进士诸科之路已
近二百人诸科大约依进士人数而制科入等者不过
两三人明经不过三五人遗逸之荐复未有定制臣以
谓举制科者博通古今贯穿经史顾其积学勤亦至矣
明经者虽诵数或阙而大义多通遗逸之荐纵不能尽
如诏书之所求要之皆乡里推许之人此数科比之进
士诸科初学幸中者多取之亦未为谬滥也臣伏睹新
制三岁科诏每榜以三百人为限是进士诸科之路已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2a 页 WYG0437-0554a.png
广而制举遗逸议论犹未及之况近制明经已许均减
诸科之数虽取人未多是已有定制临时可以通融损
彼而益此也臣愚欲望自今年科举进士每榜且以二
百五十人为限留其馀五十人以待制举及遗逸之类
其制举策入优等者自依常例在下等者望量添人数
比类赐以出身以酬其积学之勤其举遗逸仍望立为
定制每放榜而后下诏诸路州郡及转运司共察访如
士人中显有履行纯固经术文艺优赡为众人推许者
诸科之数虽取人未多是已有定制临时可以通融损
彼而益此也臣愚欲望自今年科举进士每榜且以二
百五十人为限留其馀五十人以待制举及遗逸之类
其制举策入优等者自依常例在下等者望量添人数
比类赐以出身以酬其积学之勤其举遗逸仍望立为
定制每放榜而后下诏诸路州郡及转运司共察访如
士人中显有履行纯固经术文艺优赡为众人推许者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2b 页 WYG0437-0554b.png
或场屋黜落或丘园高蹈咸许保荐每路限以五人并
敦遣赴京师依例试以策论考定高下优者赐以科名
与制举所增人共足所留进士五十人之数下等亦望
量推恩渥或与免将来文解如此则取士之路益广而
行艺之人无有弃遗奖育人材敦激偷窳上助风教不
为无益也
判太常寺韩维议贡举状曰右臣伏奉敕命议考校贡
举之法者臣谨按周礼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教万民
敦遣赴京师依例试以策论考定高下优者赐以科名
与制举所增人共足所留进士五十人之数下等亦望
量推恩渥或与免将来文解如此则取士之路益广而
行艺之人无有弃遗奖育人材敦激偷窳上助风教不
为无益也
判太常寺韩维议贡举状曰右臣伏奉敕命议考校贡
举之法者臣谨按周礼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教万民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3a 页 WYG0437-0554c.png
而宾兴之曰六德曰六行曰六艺所以脩身事君事父
母接兄弟亲戚朋友乡党之道无不教也至于射御书
数亦皆时所资用无非事而为之者故起而仕之则其
所施设皆素业也今之士固未尝教也而又诱之以华
靡无用之文程之以诵记不讲之言至于行能则漫然
不省矣故及其仕也平居之所先务者今则无所施矣
前日之所力习者今则不足用矣其所以时得贤俊之
士而官之者幸也今欲讲图善法以变其习俗则当先
母接兄弟亲戚朋友乡党之道无不教也至于射御书
数亦皆时所资用无非事而为之者故起而仕之则其
所施设皆素业也今之士固未尝教也而又诱之以华
靡无用之文程之以诵记不讲之言至于行能则漫然
不省矣故及其仕也平居之所先务者今则无所施矣
前日之所力习者今则不足用矣其所以时得贤俊之
士而官之者幸也今欲讲图善法以变其习俗则当先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3b 页 WYG0437-0554d.png
去其无益者而使就其益者臣请以五事言之一罢诗
赋更令于所习一大经中(令人通/习某经)问大义十道但以文
辞解释不必全记注疏取其言典雅得圣人之意者通
七以上为合格一本设明经举其所取人数与诸科相
通者亦欲渐诱经生使习义理之学而比来中选尚少
盖进士患于不能记诵诸科患于不能解释今请少损
贴墨之数以来进士所放诸科既少则其翘然者必须
力学以趋此举又诸科试大义常在末场多是合格人
赋更令于所习一大经中(令人通/习某经)问大义十道但以文
辞解释不必全记注疏取其言典雅得圣人之意者通
七以上为合格一本设明经举其所取人数与诸科相
通者亦欲渐诱经生使习义理之学而比来中选尚少
盖进士患于不能记诵诸科患于不能解释今请少损
贴墨之数以来进士所放诸科既少则其翘然者必须
力学以趋此举又诸科试大义常在末场多是合格人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4a 页 WYG0437-0555a.png
数已定虽有大义不中程亦难复黜落(今试大义条中/有不指义理而)
(但引注疏备为通及/六分为粗当更议)今请稍移大义在前黜其不通者
则记诵者不得专进此皆所以儆厉诸科使渐就明经
也一州府军监诸学每生徒百人以上(生徒数以秋赋/就试人为准)
特置教授官一员不及百人以职官若曹官兼领(教授/官委)
(两制三馆国子监官杂举/籍其名遇其阙则授之)一每当解发自知州至凡当
职官吏及虽非当职而仕者及虽不仕而以道艺处乡
里者并应举人大会州之听事或学之讲堂令众评行
(但引注疏备为通及/六分为粗当更议)今请稍移大义在前黜其不通者
则记诵者不得专进此皆所以儆厉诸科使渐就明经
也一州府军监诸学每生徒百人以上(生徒数以秋赋/就试人为准)
特置教授官一员不及百人以职官若曹官兼领(教授/官委)
(两制三馆国子监官杂举/籍其名遇其阙则授之)一每当解发自知州至凡当
职官吏及虽非当职而仕者及虽不仕而以道艺处乡
里者并应举人大会州之听事或学之讲堂令众评行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4b 页 WYG0437-0555b.png
义尤异者以品目高下书为一状(无尤异者/听勿举)俟程试定
合格人数如所举人在得中者升其名于上列仍以名
移南省试日稍加优异(优异法/别当议)殿试亦如之一于常科
之外别开数路如近岁敦遣之比其人材系自朝廷所
欲得者临时命科凡此皆变旧法之尤无益者而稍加
奖厉之道也若夫道德贵于朝廷则下知所慕矣教化
明于太学则四方有所成矣惟在陛下与一二执政之
臣力行而详处之则明诏所谓一道德而奖进人材斯
合格人数如所举人在得中者升其名于上列仍以名
移南省试日稍加优异(优异法/别当议)殿试亦如之一于常科
之外别开数路如近岁敦遣之比其人材系自朝廷所
欲得者临时命科凡此皆变旧法之尤无益者而稍加
奖厉之道也若夫道德贵于朝廷则下知所慕矣教化
明于太学则四方有所成矣惟在陛下与一二执政之
臣力行而详处之则明诏所谓一道德而奖进人材斯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5a 页 WYG0437-0555c.png
无难矣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5b 页 WYG0437-0555d.png
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