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436-03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二
           明 杨士奇等 撰
  礼乐(丧礼/)
南齐高帝建元四年尚书令王俭采普中朝谅闇议奏
曰权典既行丧礼斯夺事兴汉世而源由甚远殷宗谅
闇非有服之称周王即吉唯宴乐为讥春秋之义嗣君
踰年即位则预朝会聘享焉左氏云凡君即位卿出并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436-0373b.png
聘践修旧好又云诸侯即位小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
事补阙礼之大者至于谅闇之内而图婚三年未终而
吉禘齐归之丧不废蒐杞公之卒不彻乐皆致讥贬以
明鉴戒自斯而谈朝聘蒸尝之典卒哭而备行婚禘蒐
乐之事三载而后举通塞兴废各有由然又按大戴礼
记及孔子家语并称武王崩成王嗣位明年六月既葬
周公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命祝雍作颂襄十五
年十一月晋侯周卒十六年正月葬晋悼公平公既即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436-0373c.png
位改服修官烝于曲沃礼记曾子问孔子曰天子崩国
君薨则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乎卒哭成事而后
主各反其庙春秋左氏传凡君卒哭而祔祔而后特祀
于主蒸尝禘于庙先儒云特祀于主者特以丧礼奉新
亡者至于寝则不同于古蒸尝禘于庙者卒哭成事群
庙之主各反其庙则四时之祭皆即吉也三年丧毕吉
禘于庙跻群主以定新主也凡此诸议悉著在经诰昭
乎方册所以普宋因循同规前典卒哭公除亲奉蒸尝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436-0373d.png
率礼无违因心允协爰至泰豫元年礼官立议不宜亲
奉乃引三年之制自天子达又据王制称丧三年不祭
唯祭天地社稷越绋而行事曾不知自天子达本在至
情既葬释除事以权夺委衰袭衮孝享宜申越绋之旨
事施未葬卒哭之后何绋可越复依范宣之难杜预谯
周之论士祭并非明据普武在丧每欲存宁戚之怀不
全依谅闇之典至于四时蒸尝盖以哀疾未堪非便顿
改旧式江左以来通儒硕学所历多矣守而弗革义岂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436-0374a.png
徒然又宜即心而言公卿大夫则负扆亲临三元告始
则朝会万国虽金石辍响而簨簴充庭情阙于恒哀而
迹降于凡制岂曰能安国家故也宗庙蒸尝孝敬所先
宁容吉事备行斯典独废就令必宜废祭则应三年永
阙乃复同之他故有司摄礼进退二年弥乖典衷谓宜
依旧亲奉从之
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帝春祠二庙既出宫有司以左将
军冯道根讣闻帝问中书舍人朱异曰吉凶同日可乎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436-0374b.png
对曰昔卫献公闻柳庄死不释祭服而往哭之道根有
劳王室临之礼也帝即幸其宅哭之恸
后魏孝文帝时秘书令李彪上封事曰礼云臣有大丧
君三年不呼其门此圣人缘情制礼以终孝子之情也
周季陵夷丧礼稍亡是以要绖即戎素冠作刺逮乎虐
秦殆皆泯矣汉初军旅屡兴未能遵古至宣帝时人当
从军屯者遭大父母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弗徭役其朝
臣丧制未有定闻至后汉元初中大臣有重忧始得去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436-0374c.png
官终服暨魏武孙刘之世日寻干戈前世礼制复废不
行普时鸿胪郑默丧亲固请终服武帝感其孝诚遂著
令以为常圣魏之初拨乱反正未遑建终丧之制今四
方无虞百姓安逸诚是孝慈道洽礼教兴行之日也然
愚臣所怀窃有未尽伏见朝臣丁大忧者假满赴职衣
锦乘轩从郊庙之祀鸣玉垂緌同莭庆之宴伤人子之
道亏天地之经愚谓如有遭父母丧者皆得终服若无
其人有旷官者则优旨慰喻起令视事但综理所司出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436-0374d.png
纳敷奏而已国之吉庆一令无预其军戎之警墨绶从
役虽愆于礼事所宜行也帝览而善之
文明太后崩将营山陵九月安定王休等率百僚诣阙
表曰上灵不吊大行太皇太后崩背溥天率土痛慕断
绝伏惟陛下孝思烝烝攀号罔极臣等闻先王制礼必
有随世之变前贤创法亦务适时之宜良以世代不同
古今异致故也三年之丧虽则自古然中代己后未之
能行先朝成式事在可准圣后终制刋之金册伏惟陛
卷一百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436-0375a.png
下至孝发衷哀毁过礼欲依上古丧终三年诚协大舜
孝慕之德实非俯遵济世之道今虽中夏穆清庶邦康
静然万机事殷不可暂旷春秋蒸尝事难废阙伏愿天
鉴抑至孝之深诚副亿兆之企望丧期礼数一从终制
则天下幸甚日月有期山陵将就请展安兆域以备奉
终之礼诏曰凶祸甫尔未忍所请休等又表曰臣等闻
五帝已前丧期无数三代相因礼制始立名虽虚置行
之者寡高宗徒有谅闇之言而无可遵之式康王既废
卷一百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436-0375b.png
初丧之仪先行即位之礼于是无改之道或亏三年之
丧有缺夫岂无至孝之君贤明之子皆以理贵随时义
存百姓是以君薨而即位不暇改年踰月而即葬岂待
同轨葬而即吉不必终丧此乃二汉所以经纶治道魏
晋所以纲理政术伏惟陛下以至孝之性遭罔极之艰
永慕崩号哀过虞舜诚是万古之高德旷世之绝轨然
天下至广万机至殷旷之一朝庶政必滞又圣后终制
已有成典宗社废礼其事尤大伏愿天鉴抑哀毁之至
卷一百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436-0375c.png
诚思在予之深责仰遵先志典册之文俯哀百辟元元
之请诏曰自遭祻罚恍惚如昨奉侍梓宫犹悕髣髴山
陵迁厝所未忍闻十月休等又表曰臣等频烦上闻仰
申诚款圣慕惟远未垂昭亮伏读哀灼忧心如焚臣等
闻承乾统极者宜以济世为务经纶天下者特以百姓
为心故万机在躬周康弗获申其慕汉文作戒孝景不
得终其礼此乃先代之成轨近世所不易伏惟太皇太
后睿圣渊识虑及始终明诰垂于典册遗训备于末命
卷一百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436-0375d.png
聿修厥德圣人所重遵承先式臣子攸尚陛下虽欲终
上达之礼其如黎元何臣等不胜忧惧之诚敢冒重陈
乞垂听访以副亿兆之望诏曰仰寻遗旨俯闻所奏倍
增号绝山陵可依典册如公卿所议衰服之宜情所未
忍别当备叙在心既葬休又表曰奉被癸酉诏书述遗
诫之旨昭违从之义遵俭葬之重式称孝思之深诚伏
读未周悲感交切日月有期山陵即就伏惟陛下永慕
崩号倍增摧绝臣等具位在官与国休戚庇心之至不
卷一百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436-0376a.png
敢不陈咸以为天下之至尊莫尊于王业皇极之至重
莫重于万机至尊故不得以常礼任己至重亦弗获以
世典申情是以二汉已降逮于魏普葬不过踰月服不
淹三旬良以叔世事广礼随时变不可以无为之法行
之于有为之辰文质不同古今异制其来久矣自皇代
革命多历年祀四祖三宗相继纂业上承数代之故实
俯副兆民之企望岂伊不怀礼宜然也文明太皇太后
钦明稽古圣思渊深所造终制事合世典送终之礼既
卷一百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436-0376b.png
明遗诰之文载备奉而行之足以垂风百王轨仪万叶
陛下以至孝之诚哀毁过礼三御不充半溢昼夜不释
经带永思缠绵灭性几及百姓所以忧惧失守臣等所
以肝脑涂地王者之尊躬行一日固可以感彻上灵贯
被幽显况今山陵告终丧事咸毕日已淹月仍不卜练
比之前世理为过矣愿陛下思大孝终始之义悯亿兆
悲惶之心抑思割哀遵奉终制以时即吉一日万机则
天下蒙恩率土仰赖谨依前式求定练日以备祔禫之
卷一百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436-0376c.png
礼诏曰比当别叙在心既而帝引见太尉丕及群臣等
于太和殿前哭拜尽哀出幸思贤门右诏尚书李冲宣
旨于丕等仰惟先后平日近集群官共论政治平秩民
务何图一旦祸酷奄钟独见公卿言及丧事追惟荼毒
五内崩摧丕对曰伏奉明诏群情圮绝臣与元等不识
古义以老朽之年历奉累圣国家旧事颇所知闻伏惟
远祖重光世袭至有大讳之日唯侍送梓宫者凶服左
右尽皆从吉四祖三宗因而无改世祖高宗臣所目见
卷一百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436-0376d.png
唯先帝升遐臣受任长安不在侍送之列窃闻所传无
异前式伏惟陛下以至孝之性哀毁过礼伏闻所御三
食不满半溢臣等叩心绝气坐不安席愿暂抑至慕之
情遵先朝成事思金册遗令奉行前式无失旧典诏曰
追惟慈恩昊天罔极哀毁常事岂足开言既不能待没
而朝夕食粥粗亦支任二公何足以至忧怖所奏先朝
成事亦所具闻祖宗情专武略未修文教朕今仰禀圣
训庶习古道论时比事又与先世不同太尉等国老政
卷一百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436-0377a.png
之所寄于典记旧式或所未悉且可知朕大意其馀丧
礼之仪古今异同汉魏成事及先儒所论朕虽在衰服
之中以丧礼事重情在必行故暂抑哀慕躬自寻览今
且以所怀别问尚书游明根高闾等公且可听之帝谓
明根曰朕丁罹酷罚日月推移山陵已过公卿又依金
册据按魏晋请除衰服重闻所奏倍增号哽前者事逼
山陵哀疚顿弊未得论叙今故相引欲具通所怀卿前
所表除释衰麻闻之实用悲恨于时亲侍梓宫匍匐筵
卷一百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436-0377b.png
几哀号痛慕情未暂阙而公卿何忍便有此言何于人
情之不足夫圣制卒哭之礼授练之变皆夺情以渐又
闻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夺丧今则旬日之间言及
即吉特成伤理明根对曰臣等伏寻金册遗旨踰月而
葬葬而即吉故于卜葬之初因奏练除之事仰伤圣心
伏增悲悚帝曰卿等咸称三年之丧虽则自古然中代
以后未之能行朕谓中代所以不遂三年之丧盖由君
上违世继主初立故身袭衮冕以行即位之礼又从储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436-0377c.png
宫而登极者君德未浃臣义不洽天下颙颙未知所傒
故颁备朝仪示皇极之尊及后之丧也因父在不遂即
生惰易之情踵以为法谅知敦厚之化不易遵也朕少
蒙鞠育慈严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无不备诲虽自
蒙昧粗解告旨庶望量行以免咎戾朕诚不德在位过
纪虽未能恩洽四方化行万国仰禀圣训足令亿兆知
有君矣于此之日而不遂哀慕之心使情理俱损丧纪
圮坏者深可痛恨高闾对曰太古既远事难袭用汉魏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436-0377d.png
以来据有成事汉文继高惠之踪断狱四百几至刑措
犹垂三旬之礼孝景承平遵而不变以此言之不为即
位之际有斯逼惧也良是君人之道理自宜然又汉称
文景虽非圣君亦中代明主今遗册之旨同于前式伏
愿陛下述遵遗令以副群庶之情杜预普之硕学论自
古天子无有行三年之丧者以为汉文之制闇与古合
虽叔世所行事可承踵是以臣等慺慺干谒帝曰汉魏
之事与今不同备如向说孝景虽承升平之基然由嫡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436-0378a.png
子即位君德未显无异前古又父子之亲诚是天属之
重然圣母之德昊天莫报思自殒灭岂从衰服而已窃
寻金册之旨所以告夺臣子之心令早即吉者虑遗绝
万机荒废政事群官所以慺慺亦惧机务之不理矣今
仰奉册令俯顺群心不敢闇默不言以荒庶政唯欲存
衰麻废吉礼朔望尽哀写泄悲慕上无失导诲之志下
不乖众官所请情在可许故专欲行之公卿宜审思朕
怀不当固执至如杜预之论虽暂适时事于孺慕之君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436-0378b.png
谅闇之主盖亦诬矣孔圣称丧与其易也宁戚而预于
孝道简略朕无取焉秘书丞李彪对曰汉明德马后保
养章帝母子之道无可间然及后之崩葬不淹旬寻以
从吉然汉章不受讥于前代明德不损名于往史虽论
功比德事可殊绝然母子之亲抑亦可拟愿陛下览前
世之成规遵金册之遗令割哀从议以亲万机斯诚臣
下至心兆庶所愿帝曰既言事殊固不宜仰匹至德复
称孝章从吉不受讥前代朕所以眷恋衰绖不从所议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436-0378c.png
者仰感慈恩情不能忍故也盖闻孝子之居丧见美丽
则感亲故释锦而服粗衰内外相称非虚加也今者岂
徒顾礼违议苟免嗤嫌而已抑亦情发于衷而欲肆之
于外金册之意已具前答故不复重论又卒日奉旨不
忍片言后事遂非嘿嘿在念不显所怀今奉终之事一
以仰遵遗册于令不敢有乖但痛慕之心事系于予虽
无丁兰之感庶圣灵不夺至愿是以谓无违旨嫌诸公
所表称先朝成式事在可准朕仰惟太祖龙飞九五初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436-0378d.png
定中原及太宗承基世祖纂历皆以四方未一群雄竞
起故锐意武功未修文德高宗显祖亦心存武烈因循
无改朕承累世之资仰圣善之训抚和内外上下辑谐
稽参古式宪章旧典四海移风要荒革俗仰遵明轨庶
无愆违而方于祻酷之辰引末朝因循之则以为前准
非是所喻高闾对曰臣等以先朝所行颇同魏晋又适
于时故敢仍请帝曰卿等又称今虽中夏穆清庶邦康
靖然万机事广不可暂旷朕以卿苦见逼夺情不自胜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436-0379a.png
寻览丧仪见前贤论者称卒哭之后王者得理庶事依
据此文又从遗册之旨虽存衰服不废万机无阙庶政
得展罔极之思于情差申高闾对曰君不除服于上臣
则释衰于下从服之义有违为臣之道不足又亲御衰
麻复听朝政吉凶事杂臣窃为疑帝曰卿等犹以朕之
未除于上不忍专释于下奈何令朕独忍于亲旧论云
王者不遂三年之服者屈己以宽群下也先后之抚群
下也念之若子视之犹伤卿等哀慕之思既不求宽朕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436-0379b.png
欲尽罔极之慕何为不可但逼遗册不遂乃心将欲居
庐服衰写朝夕之慕升堂袭素理日昃之勤使大政不
荒哀情获遂吉不害于凶凶无妨于吉以心处之谓为
可尔遗旨之文公卿所议皆服终三旬释衰袭吉从此
而行情实未忍遂服三年重违旨诰今处二理之际唯
望至期使四气一周寒暑代易虽不尽三年之心得一
经忌日情结差申案礼卒哭之后将受变服于朕受日
庶民及小官皆命即吉内职羽林中郎已下虎贲郎已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436-0379c.png
上及外职五品已上无衰服者素服以终三月内职及
外臣衰服者变从练礼外臣三月而除诸王三都驸马
及内职至来年三月晦朕之练也除衰即吉侍臣君服
斯服随朕所降此虽非旧式推情即理有贵贱之差远
近之别明根对曰圣慕深远孝情弥至臣等所奏已不
蒙许愿得踰年即吉既历冬正岁序改易且足申至慕
之情又近遗诰之意何待期年帝曰册旨速除之意虑
广及百官久旷众务岂于朕一人独有违夺今既依次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436-0379d.png
降除各不废王政复何妨于事而犹夺期年之心高闾
对曰昔王孙裸葬士安去棺其子皆从而不违不为不
孝此虽贵贱非伦事颇相似臣敢借以为谕今亲奉遗
令而有所不从臣等所以频烦于奏李彪亦曰三年不
改其父之道可谓大孝今不遵册令恐陟改道之嫌帝
曰王孙士安皆诲子以俭送终之事及其遵也岂异今
日改父之道者盖谓慢孝忘礼肆情违度今梓宫之俭
玄房之约明器帏帐一无所陈如斯之事卿等所悉衰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436-0380a.png
服之告乃至圣心卑己申下之意宁可苟顺冲约之旨
而顿绝创巨之痛纵有所涉甘受后代之讥未忍今日
之请又表称春秋蒸尝事难废阙朕闻诸夫子吾不与
祭如不祭自先朝以来有司行事不必躬亲比之圣言
于事殆阙赖蒙慈训之恩自行致敬之礼今昊天降罚
殃祸上延人神丧视幽显同切想宗庙之灵亦辍歆祀
脱行飨荐恐乖冥旨仰思成训倍增痛绝岂忍身袭衮
冕亲行吉事高闾对曰古者郊天越绋行事宗庙之重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436-0380b.png
次于郊祀今山陵已毕不可久废庙飨帝曰祭祀之典
事由圣经未忍之心具如前告脱至庙庭号慕自缠终
恐废礼公卿如能独行事在言外李彪曰三年不为礼
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今欲废礼阙乐臣等未敢
帝曰此乃宰予不仁之说已受责于孔子不足复言群
官前表称高宗徒有谅闇之言而无可遵之式朕惟信
闇默之难周公礼制自兹以降莫能景行言无可遵之
式良可怪矣复云康王既废初丧之仪先行即位之礼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436-0380c.png
于是无改之道或亏三年之丧有阙朕谓服美不安先
贤有谕礼毕居丧著在前典或亏之言有缺之义深乖
礼衷高闾对曰臣等据案成事依附杜预多有未允至
乃推校古今量考众议实如明旨臣等窃惟曾参匹夫
七日不食夫子以为非礼及录其事唯书七日不称三
年盖重其初慕之心伏惟陛下以万乘之尊不食竟于
五日既御则三食不充半溢臣等伏用悲惶肝脑涂地
躬行一日足以贯被幽显岂宜衰服三年以旷机务夫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436-0380d.png
圣人制礼不及者企而及之过之者俯而就之伏愿陛
下抑至慕之情俯就典礼之重诚是臣等慺慺之愿帝
曰恩隆德厚则思恋自深虽非至情由所感发然曾参
之孝旷代而有岂朕今日所足论也又前表称古者葬
而即吉不必终礼此乃二汉所以经纶治道魏晋所以
纲理庶政朕以为既葬即吉盖其季俗多乱权宜救世
耳谅非光治兴邦之化二汉之盛魏晋之兴岂由简略
丧礼遗忘仁孝哉公卿偏执一隅便谓经治之要皆在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436-0381a.png
于斯殆非义也昔平日之时公卿每奏称当今四海晏
安诸夏清泰礼乐日新政和民悦踪侔轩唐事等虞禹
汉魏已下固不足仰止圣治及至今日便欲苦夺朕志
使不踰于魏晋如此之意未解所由昔文母上承圣主
之资下有贤子之化唯助德宣政因风致穆而已当今
众事草创万务惟始朕以不德冲年践祚而圣母匡训
以义方诏诲以政事经纶内外忧勤亿兆使君臣协和
天下缉穆上代已来何后之功得以仰比如有可拟则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436-0381b.png
从众议尧虽弃子禅舜而舜自有圣德不假尧成及其
徂也犹四海遏密终于三年今慈育之恩诏教之德寻
之旷代未有匹拟既受非常之恩宁可违其常式况未
殊一时而公卿欲令即吉冠冕黼黻行礼庙庭临轩设
悬飨会万国寻事求心实所未忍高闾对曰臣等遵承
册令因循前典惟愿除衰即吉亲理万机至德所在陛
下钦明稽古周览坟籍孝性发于圣质至情出于自然
斟酌古今事非臣等所及李彪曰当今虽治风辑移民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436-0381c.png
庶晏然江南有未宾之吴朔北有不臣之虏东西二蕃
虽文表称顺情尚难测是以臣等犹怀不虞之虑帝曰
鲁公带绖从师晋侯墨衰败寇往圣无讥前典所许如
有不虞虽越绋无嫌而况衰麻乎岂可于晏安之辰豫
念戎旅之事以废丧纪哉李彪对曰昔太伯父死适越
不失至德之名夫岂不怀有由然也伏愿抑至慕之心
从遗告之重臣闻知子莫若父母圣后知陛下至孝之
性也难夺故豫造金册明著遗礼今陛下孝慕深远果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436-0381d.png
不可夺臣等常辞知何所启帝曰太伯之言有乖今事
诸情备如前论更不重叙古义亦有称王者除衰而谅
闇终丧者若不许朕衰麻朕则当除衰闇默委政受服
以葛易麻既衰服在上公卿不得独释于下故于朕之
授变从练已下复为莭降断度今古以情制哀但取遗
旨速除之一莭粗申臣子哀慕之深情欲令百官同知
此意故用宣示便及变礼感痛弥深
宣武帝永平四年冬十二月员外将军兼尚书都令史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436-0382a.png
陈终德有祖母之丧欲服齐衰三年以无世爵之重不
可陵诸父若下同众孙恐违后祖之义请求详正国子
博士孙景邕刘怀义封轨高绰太学博士袁升四门博
士阳宁居等议嫡孙后祖持重三年不为品庶生二终
德宜先诸父太常卿刘芳议案丧服乃士之正礼含有
天子诸侯卿大夫之事其中时复下同庶人者皆别标
显至如传重自士以上古者卿士咸多世位又士以上
乃有宗庙世儒多云嫡孙传重下通庶人以为差谬何
卷一百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436-0382b.png
以明之礼稽命徵曰天子之元士二庙诸侯之上士亦
二庙中下士一庙一庙者祖祢共庙祭法又云庶人无
庙既如此分明岂得通于庶人也传重者主宗庙非谓
庶人祭于寝也兼累世承嫡方得为嫡子嫡孙耳不尔
者不得继祖也又郑玄别变除云为五世长子服斩也
魏晋以来不复行此礼矣案丧服经无嫡孙为祖持重
三年正文唯有为长子三年嫡孙期传及注因说嫡孙
传重之义今世既不复为嫡子服斩卑位之嫡孙不陵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436-0382c.png
诸叔而持重则可知也且准终德资阶方之于古未登
下士庶人在官复无斯礼考之旧典验之今世则兹范
罕行且诸叔见存丧主有寄宜依诸孙服期为允景邕
等又议云丧服虽以士为主而必下包庶人何以论之
自大夫不世每条标列逮于庶人含而不述比同士制
无复疑也唯有庶人为国君此则明义服之轻重不涉
于孙祖且受国于曾祖废疾之祖父亦无重可传而犹
三年不必由世重也夫霜露既濡异识咸感承重主嗣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436-0382d.png
宁甄寝庙嫡孙之制固不同殊又古自卿以下皆不殊
承袭末代僭差不可以语通典是以春秋讥于世卿王
制称大夫不世此明训也丧服经虽无嫡孙为祖三年
正文而有祖为嫡孙者岂祖以嫡服己己与庶孙同为
祖服期于义可乎服祖三年此则近世未尝变也准古
士官不过二百石已上终德即古之朝士也假令终德
未班朝次苟曰志仁必也斯遂况乃官历士流当训章
之运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436-0383a.png
芳又议国子所云丧服虽以士为主而必下包庶人本
亦不谓一篇之内全不下同庶人正言嫡孙传重专士
以上此经传之正文不及庶人明矣戴德丧服变除云
父为长子斩自天子达于士此皆士以上乃有嫡子之
明据也且承重者以其将代己为宗庙主庙主了不云
寝又其證也所引大夫不世者此公羊榖梁近儒小道
之书至如左氏诗易尚书论语皆有典證或是未寤许
叔重五经异议云今春秋公羊榖梁说卿大夫世位则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436-0383b.png
权并一姓谓周尹氏齐崔氏也而古春秋左氏说卿大
夫皆得世禄传曰官族易曰食旧德旧德谓食父故禄
也尚书曰世选尔劳予不绝尔善诗云惟周之士不显
亦世论语曰兴灭国继绝世国谓诸侯世谓卿大夫也
斯皆正经及论语士以上世位之明證也士皆世禄也
八品者一命斯乃信然但观此据可谓睹其纲未照其
目也案晋官品令所制九品皆正无从故以第八品准
古下士今皇朝官令皆有正从若以其员外之资为第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0436-0383c.png
十六品也岂得为正八品之士哉推考古今谨如前议
景邕等又议丧服正文大夫以上每事显列唯有庶人
含而不言此通下之义了然无惑且官族者谓世为其
功食旧德者谓德侯者世位兴灭国继绝世主谓诸侯
卿大夫无罪诛绝者耳且金貂七眊杨氏四公虽以位
相承岂得言世禄乎晋太康中令史殷遂以父祥不及
所继求还为祖母三年时政以礼无代父追服之文亦
无不许三年之制此即晋世之成规也尚书邢峦奏依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0436-0383d.png
芳议诏曰嫡孙为祖母礼令者处士人通行何劳方致
疑请也可如国子所议
宣武帝时广川王谐薨诏曰朕宗室多故从弟谐丧逝
悲痛摧割不能已已古者大臣之丧有三临之礼此盖
王公已上至于卿司已下故应尔自汉已降多无此礼
朕欲遵古典哀感从情虽以尊降伏私痛宁爽欲令诸
王有期亲者为之三临大功之亲者为之再临小功缌
麻为之一临广川王于朕大功必欲再临再临者欲于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0436-0384a.png
大殓之日亲临尽哀成服之后缌衰而吊既殡之后缌
麻理在无疑大殓之临当否如何为须抚柩于始丧为
应尽哀于阅棺早晚之宜择其厥中黄门侍郎崔光宋
弁通直常侍刘芳典命下大夫李元凯中书侍郎高敏
等议曰三临之事乃自古礼爰及汉魏行之者稀陛下
至圣慈仁方遵前轨志必哀丧虑同臣等以为若期亲
三临大功宜再始丧之初哀之至极既以情降宜从始
丧大殓之临伏如圣旨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0436-0384b.png
孝明帝熙平二年太尉清河王怿表曰臣闻百王所尚
莫尚于礼于礼之重丧纪斯极世代沿革损益不同遗
风馀烈景行终在至如前贤往哲商㩁有异或并證经
文而论情别绪或各言所见而讨事共端虽宪章祖述
人自名家而论议纷纶理归群正莫不随时所宗各为
一代之典自上达下罔不遵用是使叔孙之仪专擅于
汉朝王肃之礼独行于晋世所谓共同轨文四海画一
者也至乃折旋俯仰之仪哭泣升降之莭去来阃巷之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4a 页 WYG0436-0384c.png
容出入闺门之度尚须畴咨礼官博访儒士载之翰纸
著在通法辩答乖殊證据不明即诋诃疵谬纠劾成罪
此乃简牒成文可具阅而知者也未闻有皇王垂范国
无一定之章英贤赞治家制异同之式而欲流风作则
永贻来世比学宫虽建庠序未修稽考古今莫专其任
暨乎宗室丧礼百寮凶事冠服制裁日月轻重率令博
士一人轻尔议之广陵王恭北海王颢同为庶母服恭
则治重居庐颢则齐期垩室论亲则恭颢俱是帝孙语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4b 页 WYG0436-0384d.png
贵则二人并为蕃国不知两服之證据何经典俄为舛
駮莫有裁正懿王昵戚尚或如斯自兹已降何可纪极
历观汉魏丧礼诸仪卷盈数百或当时名士往复成规
或一代词宗较然为则况堂堂四海蔼蔼如林而令丧
礼参差始于帝族非所以仪刑万国缀旒四海臣忝官
台傅备位喉唇不能秉国之钧致斯爽缺具瞻所诮无
所逃罪谨略举恭颢二国不同之状以明丧纪乖异之
失乞集公卿枢纳内外儒学博议定制班行天下使礼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5a 页 WYG0436-0385a.png
无异准得失有归并因事而广永为条例庶尘岳沾河
微酬万一
北齐文宣帝天保中参议律令时议者以为立五等爵
邑承袭者无嫡子立嫡孙无嫡孙立嫡子弟无嫡子弟
立嫡子孙弟中书舍人刁柔以为无嫡子立嫡孙不应
立嫡子弟议曰柔按礼立嫡以长故谓长子为嫡嫡子
死以嫡子之子为嫡孙死则曾玄亦然然则嫡子名本
为传重故丧服曰庶子不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与祢也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5b 页 WYG0436-0385b.png
礼记公仪仲子之丧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仲子舍
其孙而立其弟何也子服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人之
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发微子舍其孙盾
而立弟衍仲子亦犹行古之道郑注曰仲子为亲者讳
耳立子非也文王之立武王权也微子嫡子死立其弟
衍殷礼也子游问诸孔子曰不立孙注曰据周礼然则
商以嫡子死立嫡子之母弟周以嫡子死立嫡子之子
为嫡孙故春秋公羊之义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6a 页 WYG0436-0385c.png
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丧服云为父后者出母无服小
记云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为出母无服者丧
者不祭故也为祖母三年者大宗传重故也今议以嫡
子孙死而立嫡子母弟嫡子母弟者则为父后矣嫡子
母弟本非承嫡以无嫡故得为父后则嫡孙之弟理亦
应得为父后则是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既得为祖
服斩而不得为传重者未之闻也若用商家亲亲之义
本不应嫡子死而立嫡子孙若从周家尊尊之文岂宜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6b 页 WYG0436-0385d.png
舍其孙而立其弟或文或质愚用惑焉小记复云嫡妇
不为舅后者则姑为之小功注云谓夫有废疾他故者
死无子不受重者小功庶妇之服凡父母于子舅姑于
妇将不传重于嫡及将所传重者非嫡服之皆如众子
庶妇也言死无子者谓绝世无子非谓无嫡子如其有
子焉得云无后夫虽废疾无子妇犹以嫡为名嫡名既
在而欲废其子者其如礼何礼有损益代相沿革必谓
宗嫡可得而变者则为后服斩亦宜有因而改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7a 页 WYG0436-0386a.png
后周宣帝即位高祖葬讫便议即吉京兆丞颜运上疏
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先王制礼安可诬之礼
天子七月而葬以俟天下毕至今葬既促事讫便除文
轨之内奔赴未尽邻境远闻使犹未至若以丧服受吊
不可既吉更凶如以玄冠对使未知此出何礼进退无
据愚臣窃所未安
唐太宗贞观二年将葬故息隐王建成海陵王元吉尚
书右丞魏徵与黄门侍郎王圭请预陪送上表曰臣昔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7b 页 WYG0436-0386b.png
受命太上委质东宫出入龙楼垂将一纪前宫结舋宗
社得罪人神臣等不能死亡甘从夷戮负其罪戾寘录
周行徒竭生涯将何上报陛下德光四海道冠前王陟
冈有感追怀常恨明社稷之大义申骨肉之深恩卜葬
二王远期有日臣等永惟畴昔忝曰旧臣丧君有君虽
展事君之礼宿草将列未申送往之哀瞻望九原义深
凡百望于葬日送至墓所帝义而许之于是宫府旧僚
吏尽令送葬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8a 页 WYG0436-0386c.png
四年太宗谓侍臣曰比闻京城士庶居父母丧者乃有
信巫书之言辰日不哭以此辞于吊问拘忌辍哀败俗
伤风极乖人理宜令州县教导齐之以礼典
十一年帝诏群臣曰朕闻死者终也欲物之反真也葬
者藏也欲令人之不得见也上古垂风未闻于封树后
圣贻则始备于棺椁讥僭侈者非不爱其厚费美俭薄
者实亦贵其无危是以唐尧圣帝也榖林有通树之说
秦穆明君也橐泉无邱陇之处仲尼孝子也防墓不坟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8b 页 WYG0436-0386d.png
延陵慈父也嬴博可隐斯皆怀无穷之虑成独决之明
乃便体于九泉非徇名于百代者洎乎阖闾违礼珠玉
为凫雁始皇无度水银为江海季孙擅鲁敛以璠玙桓
魋专宋葬以石椁莫不因多藏以速祸由有利而招辱
玄庐既发致焚如于夜台黄肠再开同暴骸于中野详
思曩事岂不悲哉由此观之奢侈者可以为戒节俭者
可以为师矣朕居四海之尊承百王之弊未明思化中
宵战惕虽送往之典详诸仪制失礼之禁著在刑书而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9a 页 WYG0436-0387a.png
勋戚之家多流通于习俗闾阎之内或侈靡而伤风以
厚葬为奉终以高坟为行孝遂使衣衾棺椁极彫刻之
华灵輀明器穷金玉之饰富者越法度以相尚贫者破
资产而不逮徒伤教义无益泉壤为害既深宜为惩革
其王公以下爰及黎庶自今以后送葬之具有不依令
式者仰州府县官明加检察随状科罪在京五品以上
及勋戚之家仍录奏闻
十四年太宗谓礼官曰同㸑尚有缌麻之恩而嫂叔无
卷一百二十二 第 29b 页 WYG0436-0387b.png
服又舅之与姨亲疏相似而服纪有殊未为得礼宜集
学者详议馀有亲重而服轻者亦附奏闻是月尚书八
座与礼官定议曰臣窃闻之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
同异明是非者也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在人情而已矣
人道所先在乎敦睦九族九族敦睦由乎亲亲以近及
远亲属有等差故丧纪有降杀随恩有薄厚皆称情以
立文原夫舅之与姨虽为同气推之于母轻重相悬何
则舅为母之本宗姨乃外戚他姓求之母族姨不与焉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0a 页 WYG0436-0387c.png
考之经文舅诚为重故周王念齐是称舅甥之国秦伯
怀晋实切渭阳之诗今在舅服止一时之情为姨居丧
五月徇名丧实逐末弃本此古人之情或有未达所宜
损益实在兹乎礼记曰兄弟之子犹子盖引而进之也
嫂叔之无服盖推而远之也礼云继父同居则为之期
未尝同居则不为服从母之夫舅之妻二人相为服或
曰同㸑缌麻然则继父并非骨肉服重由乎同㸑恩轻
在乎异居固知制服虽继于名文盖亦缘恩之厚薄者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0b 页 WYG0436-0387d.png
也或有长年之嫂遇孩童之叔劬劳鞠育情若所生分
饥共寒契阔偕老譬同居之继父方他人之同㸑情义
之深浅宁可同日而言哉在其生也乃爱同骨肉于其
死也则推而远之求之本源深所未喻若推而远之为
是则不可生而共居生而共居为是则不可死同行路
重其生而轻其死厚其始而薄其终称情立文其义安
在且事嫂见称载籍非一郑仲虞则恩礼甚笃颜弘都
则竭诚致感马援则见之必冠孔伋则哭之为位此盖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1a 页 WYG0436-0388a.png
并躬践教义仁深孝友察其所行之旨岂非先觉者欤
但于时上无哲主礼非下之所议遂使深情郁于千载
至理藏于万古其来久矣岂不惜哉今陛下以为尊卑
之叙虽焕乎已备丧纪之制或情理未安爰命秩宗详
议损益臣等奉遵明旨触𩔖傍求采摭群经讨论传记
或抑或引兼名兼实损其有馀益其不足使无文之礼
咸秩敦睦之情毕举变薄俗于既往垂笃义于将来信
六籍所不能谈超百王而独得者也谨按曾祖父母旧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1b 页 WYG0436-0388b.png
服齐衰三月请加为齐衰五月嫡子妇旧服大功请加
为期众子妇旧服小功今请与兄弟同为大功九月嫂
叔旧无服今请服小功五月服其弟妻及夫兄亦小功
五月舅旧服缌麻请加与从母同服小功五月诏从其

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人情之至痛者莫过乎丧亲也
故孔子云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自天子达于庶人也
又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近代帝王遂行汉仪以日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2a 页 WYG0436-0388c.png
易月之制甚乖于礼典朕昨见徐干中论复三年丧篇
义理甚精审深恨不早见此书所行大疏略但知自咎
自责追悔何及因悲泣久之
太宗时武官丁艰忧屡有起复者魏徵谏曰国家草创
之初武官不格丧制天下今既安定不可仍夺其情必
有金革之事自有墨缞之经帝曰朕思之然为武事未
息如不可即止
豫章公主薨徵上奏曰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2b 页 WYG0436-0388d.png
服群情悚慄咸不自宁臣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此乃
前书典礼列代旧章陛下发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素
服以来遂经旬月悼往之义足为加隆伏愿割无已之
痛从先王之礼改御常服以副群下之心臣滥蒙重任
不敢寝默帝从之
高宗时衡山公主既公除将下嫁长孙氏于志宁以为
礼女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固知遇丧
须终三年春秋鲁庄公如齐纳币母丧未再期而图婚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3a 页 WYG0436-0389a.png
二家不讥以其失礼明也今议者云公除从吉此汉文
创制为天下百姓耳公主身服斩衰服可以例除情不
可以例改心丧成婚非人情所忍于是诏公主待服除
乃婚
中宗时韦庶人请妃公主命妇以上葬给鼓吹诏可左
台侍御史唐绍言鼓吹本军容黄帝战涿鹿以为警卫
故曲有灵夔吼雕鹗争石坠崖壮士怒之𩔖惟功臣诏
葬得兼用之男子有四方功所以加宠虽郊祀天地不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3b 页 WYG0436-0389b.png
参设容得接闺阃哉在令五品官婚葬无给鼓吹者唯
京官五品则假四品盖班秩在夫若子请置前诏用旧
典不省
玄宗开元初田再思上服母齐衰三年议曰乾尊坤卑
天一地二阴阳之位分夫妇之道配焉至若死丧之威
降杀之等礼经五服之制齐斩有殊考妣三年之丧贵
贱无隔以报免怀之慈酬罔极之恩稽之上古丧期无
数暨乎中叶方有岁年礼记云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4a 页 WYG0436-0389c.png
王异代不相袭礼白虎通云质文再而变正朔三而复
自周公制礼之后孔父刋经已来爰殊厌降之仪以标
服纪之莭重轻从俗斟酌随时故知礼不从天而降不
由地而出也在人消息为适时之中耳春秋诸国鲁最
知礼以周公之后孔子之邦也晋韩起来聘言周礼尽
在鲁齐仲孙来盟言鲁犹秉周礼子张问高宗谅阴三
年不言不听其子服出子游为同母异父昆弟之服大
功子夏谓合从齐衰之制此等并四科之数十哲之人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4b 页 WYG0436-0389d.png
高步孔门亲承圣训及遇丧事犹此致疑即明自古已
来升降不一者也三年之制说者纷然郑玄以为二十
七月王肃以为二十五月又改葬之服郑云服缌三月
王云讫葬而除又继母出嫁郑云皆服王云从子继育
乃为之服又无服之殇郑云子生一月哭之一日王云
以哭之日易服之月郑王祖经宗传各有异同荀挚采
古求遗互为损益方知去圣渐远残缺弥多故曰会礼
之家名为聚讼宁有定哉而父在为母三年行之已逾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5a 页 WYG0436-0390a.png
四纪出自高宗大帝之代不从则天皇后之朝大帝御
极之辰中宗献书之日往时参议将可施行编之于格
服之已久前王所是疏而为律后王所是著而为令何
必乖先帝之旨阻人子之情亏仁孝之心背德义之本
有何妨于彝伦而欲服之周年与伯叔母齐焉与姊妹
同焉夫三年之丧如白驹之过隙君子丧亲有终身之
忧何况再周乎夫礼者体也履也示之以迹孝者畜也
养也因之以心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服之有制使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5b 页 WYG0436-0390b.png
愚人跂及衣之以衰使见之摧痛以此防人人犹有朝
死夕忘者以此制人人犹有释服从吉者方今渐归古
朴须敦孝义抑贤引愚理资宁戚食稻衣锦所不忍闻
若以庶事朝仪一依周礼则古之见君也公卿大夫贽
羔雁圭璧今何故不依乎周之用刑也则墨劓宫则今
何故不行也周则侯甸男卫朝聘有数今何故不行也
周则不五十不仕七十不入朝今何故不依乎周则井
邑邱甸以立征税今何故不行乎周则分土五等父死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6a 页 WYG0436-0390c.png
子及今何故不行乎周则冠冕衣裘乘车而战今何故
不行乎周则三老五更胶序养老今何故不行乎诸如
此例不可胜述何独孝思之事爱一年之服于其母乎
可为痛心可为恸哭者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礼记
云父之亲子也亲贤而下不能母之亲子也贤而亲之
无能则怜之阮嗣宗晋代之英才方外之高士以为母
重于父据齐斩升数粗细已降何忍服之莭制减至于
周岂后代尽惭于枯骨循古未必是依今未必非也又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6b 页 WYG0436-0390d.png
同㸑服缌礼经明义嫂叔远别同诸路人引而进之触
𩔖而长犹子咸衣苴叶季父不服缌麻推远之情有馀
睦亲之义未足又母之昆弟情切渭阳翟辅论舅之冤
宁氏宅甥之相我之出也义亦殷矣不同从母之尊遂
降小功之服依诸古礼有爽俗情今贬舅而宗姨是陋
今而荣古此并太宗之制也行之百年矣辄为刋复实
用有疑
五年右补阙卢履冰上言曰古者父在为母期彻灵而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7a 页 WYG0436-0391a.png
心丧武后始请同父三年非是请如礼便玄宗疑之又
以舅嫂叔服未安并下百官议刑部郎中田再思曰会
礼之家比聚讼循古不必是而行今未必非父在为母
三年高宗实行之著令已久何必乖先帝之旨阂人子
之情爱一期服于其亲使与伯叔母姑姊妹同嫂叔舅
甥服太宗实制之阅百年无异论不可改履冰因言上
元中父在为母三年后虽请未用也逮垂拱始行之至
有祖父母在而子孙妇没行服再期不可谓宜礼女子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7b 页 WYG0436-0391b.png
无专道故曰家无二尊父在为母服期统一尊也今不
任其失恐后世复有妇夺夫之败不可不察书留未下
履冰即极陈父在为母立几筵者一期心丧者再期父
必三年而后娶以达子之志夫圣人岂蔑情于所生固
有意于天下昔武后阴储篡谋豫自光崇升期齐抗斩
衰俄而乘陵唐家以启衅阶孝和仅得反正韦氏复出
酖杀天子几亡宗社故臣将以正夫妇之纲非特母子
间也议者或言降母服非诗所谓罔极者而又与伯叔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8a 页 WYG0436-0391c.png
母姑姊妹等且齐斩已有升降则岁月不容异也此迂
生鄙儒未习先王之旨安足议夫礼哉罔极者春秋祭
祀以时思之君子有终身之忧谓何限一期二期服哉
圣人之于礼必建中制使贤不肖共成文理而后释彼
伯叔姑姊乌有筵杖之制三年心丧乎母齐父斩不易
之道也左散骑常侍元行冲议曰古缘情制服女天父
妻天夫斩衰三年情礼俱尽者因心立极也妻丧杖期
情礼俱杀者远嫌疑尊乾道也为嫡子三年斩衰而不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8b 页 WYG0436-0391d.png
去官尊祖重嫡崇其礼杀其情也孝莫大于严父故父
在为母免官齐而期心丧二年情已申而礼杀也自尧
舜周公孔子所同而令舍尊厌之重亏严父之义谓之
礼可乎姨兼从母之名以母之女党加于舅服不为无
礼嫂叔不服则远嫌也请据古为适帝弗报
二十三年诏书服纪所未通者令礼官学士详议太常
韦绦上言礼丧服舅缌麻三月从母小功五月传曰何
以小功以名加也而堂姨舅母恩所不及焉外祖父母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9a 页 WYG0436-0392a.png
小功五月传曰何以小功以尊加也舅缌麻三月皆情
亲而属疏也外祖正尊服同从母姨舅一等而有轻重
堂姨舅亲未疏不相为服亲母舅不如同㸑其亦古意
有所未畅且外祖小功此为正尊请进至大功姨舅侪
亲服宜等请进舅至小功堂姨舅以疏降亲舅从母一
等亲舅母古未有服请从袒免于是韦述议曰自高祖
至玄孙并身谓之九族由近及远差其轻重遂为五服
传曰外亲服皆缌郑玄曰外亲之服异姓正服不过缌
卷一百二十二 第 39b 页 WYG0436-0392b.png
外祖父母小功以尊加从母小功以名加舅甥外孙中
外昆弟皆缌以匹言之外祖则祖也舅则伯叔也父母
之恩不殊而独杀于外者有以也禽兽知母而不知父
野人则父母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大夫则知尊祖诸
侯及太祖天子及始祖圣人究天道厚祖祢系姓族亲
子孙则母党之于本族不同明甚家无二尊丧无二斩
人之所奉不可贰也为人后降其父母丧女子嫁杀其
家之丧所存者远抑者私也若外祖及舅加一等而堂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0a 页 WYG0436-0392c.png
舅及姨著服则中外其别几何且五服有上杀之义伯
叔父母服大功从父昆弟亦大功以其出于祖服不得
过于祖也从祖祖父母从祖父母从祖昆弟皆小功以
其出于曾祖服不得过曾祖也族祖祖父母族祖父母
族昆弟皆缌以其出于高祖服不得过高祖也堂姨舅
出外曾祖若为之服则外曾祖父母外伯叔祖父母亦
可制服矣外祖至大功则外曾祖小功外高祖缌推而
广之与本族无异弃亲录疏不可谓顺且服皆有报则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0b 页 WYG0436-0392d.png
堂甥外曾孙侄女之子皆当服圣人岂薄其骨肉恩爱
哉盖本于公者末于私义有所断不得不然苟可加也
则可减也如是礼可隳矣请如古便杨仲昌又言舅服
小功魏徵尝进之矣今之所请正同徵论堂舅堂姨舅
母皆升袒免则外祖父母进至大功不加报于外孙乎
外孙而报以大功则本宗之庶孙用何等邪帝手敕曰
朕谓亲姨舅服小功则舅母于舅有三年之丧不得全
降于舅宜服缌堂姨舅古未有服朕思睦厚九族宜袒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1a 页 WYG0436-0393a.png
免古有同㸑缌若比堂姨舅于同㸑不已厚乎传曰外
亲服皆缌是亦不隔堂姨舅也若谓所服不得过本而
复为外曾祖父母外伯叔父母制服亦何伤皆亲亲敦
本意也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礼部尚书李林甫
奏言外服无降甥为舅母服舅母亦报之夫之甥既报
则夫之姨舅又当服恐所引益疏臣等愚皆所不及诏
曰从服六此其一也降杀于礼无文皆自身率亲为之
数姨舅属近以亲言之亦姑伯之匹可曰所引疏耶妇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1b 页 WYG0436-0393b.png
人从夫者也夫于姨舅既服矣从夫而服是谓睦亲卿
等宜熟计耀卿等奏言舅母缌堂姨舅袒免请准制旨
自我为古罢诸儒议制曰可
玄宗时欲增丧服加外祖大功舅小功堂姊若舅舅母
袒免太子宾客崔沔奏曰礼本于家正家正而天下定
家不可以贰故父以尊崇母以厌降是以内服齐斩外
服缌尊名所加不过一等今古不易之道也昔辛有适
伊川见被发而祭知其将戎礼先亡也比制唐礼推广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2a 页 WYG0436-0393c.png
旧恩故弘道以来国命再移于外姓本礼验亡可不戒

代宗大历元年峡州别驾颜真卿上议曰周礼大司乐
职云诸侯薨令去乐大臣死令弛悬郑注云谓去藏之
弛谓释下也是知哀轻者则释哀重者则藏又按庾蔚
之礼论云晋元后秋崩武帝咸宁元年享万国不设乐
永嘉元年冬惠帝三年丧制未终司徒左长史江充议
二年正会不宜作乐又章皇后哀恨未终后主已入庙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2b 页 WYG0436-0393d.png
博士徐乾议曰周景王有后嫡子之丧既葬除服叔向
犹议其宴今不宜悬宋书礼志云晋武帝以来国有大
丧废乐三年又按江都集礼说晋博士孔恢朝廷遏密
悬而不作恢以为宜都去悬设乐为作不作则不宜悬
孟献子禫悬而不乐自是应作耳故夫子曰献子加于
人一等矣非谓不应作而犹悬也国丧尚近谓金石不
可陈于庭又徐广晋史曰闻乐不怡故申情于遏密谅
闇夺服虑政事之荒废是故乘权通以变常量轻重以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3a 页 WYG0436-0394a.png
降差臣以周礼去乐之文宋志终丧之證徐广之论宁
戚孔恢之说禫悬理既可凭事又故实伏请三年未毕
都不设悬如有齐衰丧及遇大臣薨殁则量轻重悬而
不作
代宗崩群臣朝夕临常衮哭委顿从吏或扶之中书舍
人崔祐甫曰臣哭君前有扶礼乎衮恨之会议群臣丧
服衮以为礼臣为君斩衰三年汉文权制犹三十六日
玄宗以来始服二十七日古者卿大夫从君而服群臣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3b 页 WYG0436-0394b.png
当从皇帝二十七日而除其天下吏人三日释服自遵
遗诏祐甫以为遗诏无朝臣庶人之别皆应三日释服
相与力争声色陵厉衮不能堪乃奏祐甫率情变礼贬

德宗即位初诏元陵制度务从优厚刑部员外郎令狐
峘上疏曰遗诏务从俭薄而今欲优厚岂顾命之意耶
上优诏答之及将发引上见辒辌车不当驰道问其故
有司对曰陛下本命在午不敢冲也上哭曰安有枉灵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4a 页 WYG0436-0394c.png
驾而谋身利乎命改辕直午而行
贞元初畅当为太常博士昭德皇后崩中外服除皇太
子诸王将服三年诏太常议太子服当与博士张荐柳
冕李吉甫曰子为母齐衰三年盖通丧也太子为皇后
服古无文晋元皇后崩亦疑太子服杜预议古天子三
年丧既葬除服魏亦以既葬为节皇太子与国为体若
不变除则东宫臣仆亦以衰麻出入殿省太子遂以卒
哭除服贞观十年六月文德皇后崩十一月而葬太子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4b 页 WYG0436-0394d.png
丧服之莭国史不书至明年正月以晋王为并州都督
既命官当已除矣今皇太子宜如魏晋制既葬而虞虞
而卒哭卒哭而除心丧三年宰相刘滋齐映召问当等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今太子以衰服侍膳至
葬可乎令群臣齐衰三十日公除宜约以为服限乃请
如宋齐皇后为其父母服三十日除入谒则服墨縿还
宫衰麻右补阙穆质上疏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
人汉文帝以宗庙社稷之重自贬乃以日易月后世所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5a 页 WYG0436-0395a.png
不能革太子人臣也不得如人君之制母丧宜无厌降
惟晋既葬公除议者诡辞以甘时主不足师法今有司
之议亏化败俗常情所郁夫政以德为本德以孝为大
后世记礼之失自今而始顾不重哉父在为母期古礼
也国朝服之三年臣谓三年则太重唯行古为得礼德
宗遣内常侍马钦叙谓质曰太子有抚军监国问安侍
膳之事有司以三十日除既葬释服以墨衰终是何疑
邪质又奏疏曰太子于陛下子道也臣道也君臣以义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5b 页 WYG0436-0395b.png
则抚军监国有权夺父子问安侍膳固无服衰之嫌古
未有服衰而废者舒王以下服三年将不得问安侍膳
邪太子舒王皆臣子也不宜甚异且皇后天下之母其
父母士庶也以天下之母为士庶降服可也太子臣子
也以臣子为母降可乎公除非古也入公门变服今期
丧以下縿制是也太子晨昏侍非公除比墨衰夺情事
缘金革今不监国抚军何抑夺邪子之于父母礼异而
情均太子奉君父之日远报母之日少忍使失令名哉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6a 页 WYG0436-0395c.png
乃诏宰臣与有司更议当等曰礼有公门脱齐衰开元
礼皇后父母服十三月从朝旨则十三日而除皇太子
外祖父母服五月从朝旨则五日而除恐丧服入侍伤
至尊之意非特以金革夺也太子公除以墨縿奉朝归
宫衰麻酌变为制可也宰相乃令太常卿郑叔则草奏
既葬卒哭十一月小祥十三月大祥十五月禫内谒即
墨服复诏问质质以为虽不能循古礼犹愈于魏晋之
文远甚宰相乃言居太子皇后丧至朝则抑哀承慈实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6b 页 WYG0436-0395d.png
臣子至行唯心与服内外宜称今质请降诏于外无害
墨衰于内臣谓言行于外而服异于内事非至诚乖于
德教请下明诏如叔则议天子从之及董晋代叔则为
太常卿帝曰皇太子服期繇谏官初非朕意畅当等请
循魏晋故事至论也
九年蒋乂擢右拾遗史馆修撰德宗重其职先召见延
英乃命之张孝忠子茂宗尚义章公主母亡遗占丐成
礼帝念孝忠功即日召为左卫将军许主下降乂上疏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7a 页 WYG0436-0396a.png
以为墨缞礼本缘金革未有夺丧尚主者缪盭典礼违
人情不可为法帝令中使者谕茂宗之母之请乂意殊
坚帝曰卿所言古礼也今俗借吉而婚不为少对曰俚
室穷人子旁无至亲乃有借吉以嫁不闻男冒凶而娶
陛下建中诏书郡县主当婚皆使有司循典故毋用俗
仪公主春秋少待年不为晚请茂宗如礼便帝曰更思
之会太常博士韦彤裴㻣谏曰婚礼主人几筵听命称
事立文谓之嘉所以承宗庙继后嗣也丧礼创巨者日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7b 页 WYG0436-0396b.png
久痛甚者愈迟二十五月而毕谓之凶所以送死报终
示有莭也故夫义妇听父慈子孝昔鲁侯改服晋襄墨
缞缘金革事则有权变安有释缞服衣冕裳去垩室行
亲迎以凶渎嘉为朝廷爽法疏入帝迂其言
宪宗以正月崩有司议葬用十二月下宿博士王彦威
建言天子之葬七月春秋之义志崩不志葬必其时也
举天下葬一人故过期不葬则讥之高祖中宗葬皆六
月太宗四月高宗九月睿代二宗皆五月德宗十月顺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8a 页 WYG0436-0396c.png
宗七月惟玄肃二宗皆十二月有为为之非常典也且
葬毕而虞虞而卒哭卒哭而祔皆卜日今葬卜岁暮则
毕祔在明年正月是改元庆赐皆废矣有诏更用五月
穆宗即位荒酒色景陵始复土即召李光颜于邠宁李
愬于徐州期九日大宴群臣右拾遗李珏与宇文鼎温
畬韦瓘冯药同进曰道路皆言陛下追光颜等将与百
官高会且元朔未改陵土新复三年之制天下通丧今
同轨之会适去远夷之使未还遏密弛禁本为齐人钟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8b 页 WYG0436-0396d.png
鼓合飨不施禁内夫王者之举为天下法不可不慎且
光颜愬忠劳之臣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
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帝虽置其言然厚加劳

昭宗时宰相韦贻范母丧诏还位兵部侍郎韩偓当草
制上言曰贻范处丧未数月遽使视事伤孝子心今中
书事一相可办陛下诚惜贻范才俟变缞而召可也何
必使出峨冠庙堂入泣血柩侧毁瘠则废务勤恪则忘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9a 页 WYG0436-0397a.png
哀此非人情可处也
 
 
 
 
 
 
 
卷一百二十二 第 49b 页 WYG0436-0397b.png
 
 
 
 
 
 
 
 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