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436-0349c.png
钦定四厍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一
           明 杨士奇等 撰
  礼乐(冠婚/丧礼)
鲁襄公九年公送普侯普侯以公宴于河上问公年季
武子对曰会于沙随之年寡君以生普侯曰十二年矣
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
矣大夫盍为冠具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436-0349d.png
以金石之乐莭之以先君之祧处之今寡君在行未可
具也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普侯曰诺公还及卫冠
于成公之庙假钟磬焉礼也
唐太宗贞观五年皇太子冠有司言皇太子冠用二月
吉请造兵备仪仗上曰东作方兴宜改用十月少傅萧
瑀奏曰据阴阳书不若二月上曰吉凶在人若动依阴
阳不顾礼义吉可得乎循正而行自与吉会农时急务
不可失也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436-0350a.png
 右专言冠礼
宋仁宗景祐元年监察御史孙沔上奏曰臣伏睹近降
白麻选立皇后当礼院定到仪式取冬至日奉册皇后
位中宫事或必行义亦未谕伏自天圣以来十有馀载
每下诏令必曰克奉慈闱敷宣达孝及山园肃事轺车
发途陛下揽绋徒行掩袂号恸天下闻之虽虞舜之为
心周武之为子无以过也今春百僚陈诚五上封表乞
听乐而陛下纯仁之怀孺慕之意孝志不衰抑去未允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436-0350b.png
是知百行之本一人克修三载之忧天下通制虽易月
之诏临政得于从权期年而渝在仁伤于有爱而况明
王广孝思及万世也今建纳皇后必展鸿规古礼交修
官仪备举庆赐兼行欢心内易奈何庄献未及大祥哀
乐相参切恐不可士庶违之则有踰制之刑公卿违之
则负忘哀之责岂英明之君礼法之主可自踰防范以
动风俗则前之下令皆为空言亏德损名无甚此举虽
以禁掖久虚其位固匪朝廷将顺之宜伏望陛下发慕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436-0350c.png
往之情奉有终之孝追还近诏别择庆辰俟过禫祥以
成嘉会则行告庙史无愧辞刑以御邦孰敢不正伏乞
与执政大臣更从公议定庶几不显于闻听臣生居寒
微不知国体惟恐史笔直书千载之后有亏陛下之全
德尔干犯天威甘受斧锧
嘉祐二年判太常寺吴奎等上奏曰臣闻古者婚姻始
用行人告以夫家采择之意谓之纳采问女之名归夫
庙卜而获吉以告女家谓之问名纳吉今选尚一出朝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436-0350d.png
廷不待纳采又公主封爵已行诞告不待问名而卜之
若纳成则既有进财请期则有司择日宜稍依五礼之
名存其物数俾知古者婚姻之事重而夫妇之际严如
此则亦不忘古礼之义也欲俟公主出降日令李伟家
主婚之人具合用雁币玉马等陈于内东门外以授内
谒者进入内中付掌事者受之其马即不入
英宗治平三年颖王府翊善邵元乞下太常礼院修撰
颖王聘纳仪范奏曰臣伏睹皇子颖王天资卓茂婚姻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436-0351a.png
及期方陛下即政之初而元嗣克家之日推之于礼莫
重于斯臣等伏见国朝亲王聘纳虽开宝通礼具存旧
仪而因循未尝施行至有敲门羊酒镇匮钱银乃里巷
之常谈盖搢绅之不道行于圣旦窃所未安欲乞降圣
旨下太常礼院博约旧典修撰颍王聘纳仪范其故事
非礼者一切罢之
哲宗元祐六年范祖禹论纳后仪制状曰臣窃以都亭
驿常为辽使馆舍今纳皇后以母天下而先居之于夷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436-0351b.png
狄之馆恐非所以观示四方为正始之道也臣愚欲乞
详酌以旧尚书省权为行第又发册奉迎命使及皇后
入内皇帝皆服通天冠绛纱袍臣谨案古昏礼用冕服
无他服之文通天冠绛纱袍本以代古皮弁之服唐开
元礼国朝开宝通礼亦皆服衮冕发册与奉迎同日将
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继先圣之后其可以不致隆
乎伏请皇帝临轩发册命使奉迎及皇后入内并服衮
冕以重大婚之礼伏望圣慈更下三省枢密院参酌庶
卷一百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436-0351c.png
于国体为便合于先王经礼之意所有录黄未敢行下
谨具封还伏候敕旨
 贴黄议者或谓昨来发太皇太后册宝止服通天冠
  绛纱袍今纳皇后服冕有踰尊之嫌臣谨案冕服
  祭服也弁服齐服也故南郊致齐服通天冠绛纱
  袍祭之日乃服衮冕冕服所以交神非所以事亲
  也婚礼将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有鬼神阴阳
  之义故服祭服与事亲之礼不同即无踰尊之嫌
卷一百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436-0351d.png
  臣与邓伯温等议状已备论之今服通天冠绛纱
  袍于礼无所据臣窃惜圣朝讲明一代大典而于
  先王之礼无据则未足为法也伏乞更赐详酌
哲宗时御史中丞苏辙乞令两制共议纳后礼劄子曰
臣伏见今月五日诏书莭文以皇帝尚虚中壸令太常
礼官参考古今典故著为成式臣谨案通礼纳后最为
嘉礼之重自天圣以来逮今六十馀年在朝臣僚及太
常官吏无复亲经其事者兹礼至大宜加重慎窃见近
卷一百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436-0352a.png
岁议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宝册冠服仪卫等事皆
令翰林学士两省给舍与礼官同议今来皇帝婚礼所
以承宗庙奉两宫子四海其事甚重伏乞仍令翰林学
士以下共加详议盖慎始所以敬终而正家所以齐天
下不可忽也
 右专言婚礼
东汉安帝元初三年邓太后诏长吏以下不为亲行服
者不得典城选举时有上言牧守宜同此制诏下公卿
卷一百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436-0352b.png
议者以为不便刘恺独议曰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
盖崇化励俗以弘孝道也今刺史一州之表二千石千
里之师职在辩章百姓宣美风俗尤宜尊重典礼以身
先之而议者不寻其端至于牧守则云不宜是犹浊其
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太后从之
时有诏大臣得行三年丧服阕还职尚书陈忠因此上
言孝宣皇帝旧令人从军屯及给事县官者大父母死
未满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请依此制从之至建光中
卷一百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436-0352c.png
尚书令祋讽尚书孟布等奏以为孝文皇帝定约礼之
制光武皇帝绝告宁之典(告宁休谒之名吉曰告凶曰/宁古者名吏休假曰告吏二)
(千石有予告赐告予告在官有功法所当得也赐告病/三月当免天子优赐其告使带印绶将官属归家养病)
(也/)贻则万世诚不可改宜复建武故事忠上疏曰臣闻
之孝经始于爱亲终于哀戚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尊卑
贵贱其义一也夫父母于子同气异恩一体而分三年
乃免于怀抱先圣缘人情而著其莭制服二十五月是
以春秋臣有大丧君三年不呼其门闵子虽要绖服事
卷一百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436-0352d.png
以赴公难退而致位以究私恩故称君使之非也臣行
之礼也周室陵迟礼制不序蓼莪之人作诗自伤曰瓶
之罄矣惟罍之耻言已不得终竟子道者亦上之耻也
高祖受命萧何创制大臣有宁告之科合于致忧之义
建武之初新承大乱凡诸国政多趣简易大臣既不得
告宁而群司营禄念私鲜循三年之丧以报顾复之恩
者礼义之方实为彫损大汉之兴虽承衰敝而先王之
制稍以施行故籍田之耕起于孝文孝廉之贡发于孝
卷一百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436-0353a.png
武郊祀之礼定于元成三雍之序备于显宗大臣终丧
成乎陛下圣功美业靡以尚兹孟子有言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臣愿陛下
登高北望以甘陵之思揆度臣子之心则海内咸得其

冲帝崩梁太后以扬徐盗贼方盛欲须所徵诸王侯到
乃发丧太尉李固曰帝虽幼少犹天下之父今日崩亡
人神感动岂有人子反共掩匿乎秦皇沙丘之谋近日
卷一百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436-0353b.png
北乡之事皆天下大忌不可之甚者也太后从之即暮
发丧
魏武帝幼子仓舒卒帝伤惜之甚掾邴原有女早亡帝
欲求与仓舒合葬原辞曰嫁殇非礼也原之所以自容
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若听
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帝乃止
明帝太和中皇女淑薨追封谥平原懿公主司空陈群
上疏曰长短有命存亡有分故圣人制礼或抑或致以
卷一百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436-0353c.png
求厥中防墓有不脩之俭嬴博有不归之魂夫大人动
合天地垂之无穷又大德不踰闲动为师表故也八岁
下殇礼所不备况未期月而以成人礼送之加为制服
举朝素衣朝夕哭临自古以来未有此比而乃复自往
视陵亲临祖载愿陛下抑割无益有损之事但悉听群
臣送葬乞车驾不行此万国之至望也闻车驾欲幸摩
陂实到许昌二宫上下皆悉俱东举朝大小莫不惊怪
或言欲以避衰或言欲于便处移殿舍或不知何故臣
卷一百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436-0353d.png
以为吉凶有命祸福由人移徙求安则亦无益若必当
移避缮治金墉城西宫及孟津别宫皆可权时分止可
无举宫暴露野次废损盛莭蚕农之要又贼地闻之以
为大衰加所烦费不可计量且由吉士贤人当盛衰处
安危秉道信命非徙其家以宁乡邑从其风化无恐惧
之心况乃帝王万国之主静则天下安动则天下扰行
止动静岂可轻脱哉
吴大帝嘉禾六年春正月诏曰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436-0354a.png
制人情之极痛也贤者割哀以从礼不肖者勉而致之
世治道泰上下无事君子不夺人情故三年不逮孝子
之门至于有事则杀礼以从宜要绖而处事故圣人制
法有礼无时则不行遭丧不奔非古也盖随时之宜以
义断恩也前故设科长吏在官当须交代而故犯之虽
随纠坐犹已废旷方事之殷国家多难凡在官司宜各
尽莭先公后私而不恭承甚非谓也中外群僚其更平
议务令得中详为莭度顾谭议以为奔丧立科轻则不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436-0354b.png
足以禁孝子之情重则本非应死之罪虽严刑益设违
夺必少若偶有犯者加其刑则恩所不忍有减则法废
不行愚以为长吏在远苟不告语势不得知比选代之
间若有传者必加大辟则长吏无废职之负孝子无犯
重之刑将军胡综议以为丧纪之礼虽有典制苟无其
时所不得行方今戎事军国异容而长吏遭丧知有科
禁公敢干突苟念闻忧不奔之耻不计为臣犯禁之罪
此由科防本轻所致忠节在国孝道立家出身为臣焉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436-0354c.png
得兼之故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若
故违犯有罪无赦以杀止杀行之一人其后必绝丞相
雍奏从大辟
普文帝崩国内行服三日武帝遵汉魏之典既葬除丧
然犹深衣素冠降席撤膳太宰司马孚等奏曰臣闻礼
典轨度丰杀随时虞夏商周咸不相袭盖有由也大普
绍承汉魏有革有因期于足以兴化致治而已故未皆
得返情素同规上古也陛下既已俯遵汉魏降丧之典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436-0354d.png
以济时务而躬蹈大孝情过乎哀素冠深衣降席撤膳
虽武丁行之于殷世曾闵履之于布衣未足以喻方今
荆蛮未夷庶政未乂万机事殷动劳神虑岂遑全遂圣
旨以从至情加岁时变易期运忽过山陵弥远攀慕永
绝臣等以为陛下宜回虑割情以康时济治辄敕御府
易服内省改坐大官复膳诸所施行皆如旧制诏曰每
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于草土以存此痛况当食稻
衣锦诚佹然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吾本诸生家传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436-0355a.png
礼来久何心一旦使易此情于所天相从巳多可试省
孔子答宰我之言无事纷纭也言及悲剥奈何奈何孚
等重奏伏读明诏感以悲怀辄思仲尼所以抑宰我之
问圣思所以不能已己甚深甚笃然今水旱干戈未戢
武事未偃万机至重天下至众陛下以万乘之尊履布
衣之礼服粗席藁水饮疏食殷忧内盈毁悴外表而躬
万机坐而待旦降心接下昃不遑食所以劳力者如斯
之甚是以臣等悚息不宁诚惧神气用损以疚大事辄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436-0355b.png
敕有司改坐复常率由旧典惟陛下察纳愚款以慰皇
太后之心又诏曰重览奏议益以悲剥不能自胜奈何
奈何三年之丧自古达礼诚圣人称心立衷明恕而行
也神灵日远无所告诉虽薄于情食旨服美朕更所不
堪也不宜反覆重伤其心言用断绝奈何奈何帝遂以
此礼终三年后居太后之丧亦如之
武帝泰始二年八月诏书曰此上旬先帝弃天下日也
便以周年吾茕茕当复何时壹得叙人子情邪思慕烦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436-0355c.png
毒欲诣陵瞻侍以尽哀愤主者奏行备太宰司马孚尚
书令裴秀尚书仆射武陔等奏曰陛下至孝烝烝哀思
罔极衰麻虽除毁悴过礼疏食粗服有损神和今虽秋
节尚有馀暑谒见山陵悲感摧伤群下窃用悚息平议
以为宜远体降抑圣情以慰万国诏曰孤茕忽尔日月
已周痛慕摧感永无逮及欲奉瞻山陵以叙哀愤体气
自佳耳又已凉便当行不得如所奏也主者便具行备
又诏曰昔者哀适三十日便为梓宫所弃遂离衰绖感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436-0355d.png
痛岂可胜言顾汉文不使天下尽哀亦先帝至谦之志
是以自割不以副诸君子有三年之爱而身体廓然当
见山陵何心而无服其以衰绖行孚等重奏臣闻上古
丧期无数后世乃有年月之渐汉文帝随时之义制为
短丧传之于后陛下以社稷宗庙之重万方亿兆之故
既从权制释降衰麻群臣庶僚吉服今者谒陵哀慕若
加衰绖近臣期服当复受制进退无当不敢奉诏诏曰
亦知不在此麻布耳然人子情思为欲全哀丧之物在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436-0356a.png
身盖近情也群臣自当案旧制期服之义非先帝意也
孚等又奏臣闻圣人制作必从时宜故五帝殊乐三王
异礼此古今所以不同质文所以迭用也陛下随时之
宜既降心克己俯就权制既除衰麻而行心丧之礼今
复制服义无所依若君服而臣不服虽先帝厚恩亦未
之敢安也参量平议宜如前奏臣等敢固以请诏曰患
情不能企及耳衣服何有诸君勤勤之至岂苟相违
四年皇太后崩有司奏前代故事倚庐中施白缣帐蓐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436-0356b.png
素床以布巾裹块草轺辇板舆油犊车皆施缣裹诏不
听但令以布衣车而已其馀居丧之制一如礼文有司
又奏大行皇太后当以四月二十五日安厝故事虞著
衰服既虞而除其内外官寮皆就朝晡临位御除服讫
各还所次除衰服诏曰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礼也受
终身之爱而无数年之报奈何葬而便即吉情所不忍
也有司又奏世有险易道有洿隆所遇之时异诚有由
然非忽礼也方今戎马未散王事至殷更须听断以熙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436-0356c.png
庶绩昔周康王始登翌室犹戴冕临朝降于汉魏既葬
除释谅闇之礼自远代而废矣唯陛下割高宗之制从
当时之宜敢固以请诏曰揽省奏事益增感剥夫三年
之丧所以尽情致礼葬已便除所不堪也当叙吾哀怀
言用断绝奈何奈何有司又固请诏曰不能笃孝勿以
毁伤为忧也诚知衣服末事耳然今思存草土率常以
吉夺之乃所以重伤至心非见念也每代礼典质文皆
不同此身何为限以近制使达丧阙然乎群臣又固请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436-0356d.png
帝流涕久之乃许
十年武元杨皇后崩及将迁于峻阳陵依旧制既葬帝
及群臣除丧即吉先是尚书祠部奏从博士张靖议皇
太子亦从制俱释服博士陈逵议以为今制所依盖汉
帝权制兴于有事非礼之正皇太子无有国事自宜终
服有诏吏详议尚书杜预以为古者天子诸侯三年之
丧始同齐斩既葬除丧服谅闇以居心丧终制不与士
庶同礼汉氏承秦天下为天子脩服三年汉文帝见其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436-0357a.png
下不可久行而不知古制更以意制祥禫除丧即吉魏
氏直以讫葬为莭嗣君皆不复谅闇终制学者非之久
矣然竟不推究经传考其行事专谓王者三年之丧当
以衰麻终二十五月嗣君苟若此则天子群臣皆不得
除丧虽志在居笃更通而不行至今世主皆从汉文轻
典由处制者非制也今皇太子与尊同体宜复古典卒
哭除衰以谅闇终制于义既不应不除又无取于汉文
乃所以笃丧礼也于是尚书仆射卢钦尚书魏舒问杜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436-0357b.png
预證据所依预云传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此谓天子
绝期唯有三年丧也非谓居丧衰服三年与士庶同也
故后世子之丧而叔向称有三年之丧二也周公不言
高宗服丧三年而云谅闇三年此释服心丧之文也叔
向不讥景王除丧而讥其燕乐已早明既葬应除而违
谅闇之莭也春秋晋侯享诸侯子产相郑伯时简公未
葬请免丧以听命君子谓之得礼宰咺来归惠公仲子
之赗传曰吊生不及哀此皆既葬除服谅闇之證先儒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436-0357c.png
旧说往往亦见学者未之思耳丧服诸侯为天子亦斩
衰岂可终丧三年邪上考七代未知王者君臣上下衰
麻三年者诸下推将来恐百世之主其理一也非必不
能乃事势不得故知圣人不虚设不行之制仲尼曰礼
所损益虽百世可知此之谓也于是钦舒从之遂命预
造议奏曰礼官参议博士张靖等议以为孝文权制三
十六日之服以日易月道有污隆礼不得全皇太子亦
宜割情除服博士陈逵等议以为三年之丧人子所以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436-0357d.png
自尽故圣人制礼自上达下是以今制将吏诸遭父母
丧皆假宁二十五月敦崇孝道所以风化天下皇太子
至孝著于内而衰服除于外非礼所谓称情者也宜其
不除臣钦臣舒臣预谨按靖逵等议各见所学之一端
未统帝者居丧古今之通礼也自上及下尊卑贵贱物
有其宜故礼有以多为贵者有以少为贵者有以高为
贵者有以下为贵者唯其称也不然则本末不经行之
不远天子之与群臣虽哀乐之情若一而所居之宜实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436-0358a.png
异故礼不得同易曰上古之世丧期无数虞书称三载
四海遏密八音其后无文至周公旦乃称殷之高宗谅
闇三年不言其传曰谅信也闇默也下逮五百馀岁而
子张疑之以问仲尼仲尼答云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
君薨百官总已以听于冢宰三年周景王有后世子之
丧既葬除服而乐晋叔向讥之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
礼也王虽弗遂宴乐已早亦非礼也此皆天子丧事见
于古文者也称高宗不云服丧三年而云谅闇三年此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436-0358b.png
释服心丧之文也讥景王不讥其除丧而讥其宴乐已
早明既葬应除而违谅闇之节也尧崩舜谅闇三年故
称遏密八音由是言之天子居丧齐斩之制菲杖绖带
当遂其服既葬而除谅闇以终之三年无改父之道故
百官总已听于冢宰丧服已除故称不言之美明不复
寝苫枕块以荒大政也礼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又云
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又云端衰丧车皆无等此通谓
天子居丧衣服之莭同于凡人心丧之礼终于三年亦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436-0358c.png
无服丧三年之文然继体之君犹多荒宁自从废谅闇
之制至令高宗擅名于往代子张致疑于当时此乃贤
圣所以为讥非讥天子不以服终丧也秦燔书籍率意
而行亢上抑下汉祖草创因而不革乃至率天下皆终
重服旦夕哀临经罹寒暑禁塞嫁娶饮酒食肉制不称
情是以孝文遗诏敛毕便葬葬毕制红禫之除虽不合
高宗谅闇之义近于古典故传之后嗣于时预脩陵庙
故敛葬得在浃辰之内因以定制近至明帝存无陵寝
卷一百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436-0358d.png
五旬乃葬安在三十六日此当时经学疏略不师前圣
之病也魏氏革命以既葬为节合于古典然不垂心谅
闇同讥前代自泰始开元陛下追尊谅闇之礼慎终居
笃允臻古制超绝于殷宗天下歌德诚非靖等所能原
本也天子诸侯之礼当以具矣诸侯恶其害己而削其
籍今其存者惟士丧一篇戴胜之记杂错其间亦难以
取正天子之位至尊万机之政至大群臣之众至广不
同之于凡人故大行既葬祔祭于庙则因疏而除之已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436-0359a.png
不除则群臣莫敢除故屈己以除之而谅闇以终制天
下之人皆曰我王之仁也屈己以从宜皆曰我王之孝
也既除而心丧我王犹若是之笃也凡等臣子亦焉得
不自勉以崇礼此乃圣制移风易俗之本高宗所以致
雍熙岂惟衰裳而已哉若如难者更以权制自居疑于
屈伸厌降欲以职事为断则父在为母期父卒三年此
以至亲屈于至尊之义也出母之丧以至亲为属而长
子不得有制体尊之义升降皆同不敢独也礼诸子之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436-0359b.png
职掌国子之倅国有事则帅国子而致之太子唯所用
之传曰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不无
事矣丧服母为长子妻为夫妾为主皆三年内宫之主
可谓无事揆度汉制孝文之丧红禫既毕孝景即吉于
未央薄后窦后必不得齐斩于别宫此可知也况皇太
子配贰至尊与国为体固宜远遵古礼近同时制屈除
以宽诸下协一代之成典君子之于礼有直而行曲而
报有经而等有顺而去之存诸内而已礼云非玉帛之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436-0359c.png
谓丧云唯衰麻之谓乎此既臣等所经制大义且即实
近言亦有不安今皇太子至孝烝烝发于自然号咷之
慕匍匐殡宫大行既奠往而不反必想像平故彷徨寝
殿若不变从谅闇则东宫臣仆义不释服此为永福宫
属当独衰麻从事出入殿省亦难以继今将吏虽蒙同
二十五月之事宁至于大臣亦夺其制昔翟方进自以
身为汉相居丧三十六日不敢踰国典而况于皇太子
臣等以为皇太子宜如前奏除服谅闇制于是太子遂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436-0359d.png
以厌降之议从国制除衰麻谅闇终制
惠帝初秦国郎中令李含领始平中正秦王柬薨含依
台仪葬讫除丧尚书赵浚有内宠疾含不事已遂奏含
不应除丧本州大中正傅祗以名义贬含中丞傅咸上
表理含曰臣州秦国郎中令始平李含忠公清正才经
世务实有史鱼秉直之风虽以此不能协和流俗然其
名行峻厉不可得掩二郡并举孝廉异行尚书郭奕临
州含寒门少年而奕超为别驾太保卫瓘辟含为掾每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436-0360a.png
语臣曰李世容当为晋匪躬之臣秦王之薨悲动感人
百僚会丧皆所目见而今以含俯就王制谓之背戚居
荣夺其中正天王之朝既葬不除藩国之丧既葬而除
藩国欲同不除乃当责引尊准卑非所宜言耳今天朝
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
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
隆务在敦重也夫宁尽乃叙明以哀其病耳异于天朝
制使终丧未见斯文国既葬而除既除而祔爰自汉魏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436-0360b.png
迄于圣晋文皇升遐武帝崩殂世祖过哀陛下毁顿衔
疚谅闇以终三年率土臣妾岂无攀慕遂服之心实以
国制不可而踰故于既葬不敢不除天王之丧释除于
上藩国之臣独遂于下此不可安复以秦王无后含应
为丧主而丧既除而祔则应吉祭因曰王未有庙主不
应除服秦王始封无所连祔灵主所居即便为庙不问
国制云何而以无庙为贬以含今日之所行移博士使
案礼文必也放勋之殂遏密三载世祖之崩数旬即吉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436-0360c.png
引古绳今阖世有贬何但李含不应除服今也无贬王
制故也圣上谅闇哀声不辄股肱近侍犹宜心丧不宜
便行婚娶欢乐之事而莫云者岂不以大制不可而曲
邪且前以含有王丧上为差代尚书敕王葬日在近葬
讫含应摄职不听差代葬讫含犹踌躇司徒屡罚访问
踧含摄职而随击之此为台敕府符陷含于恶若谓台
府为伤教义则当据正不正符敕唯含是贬含之困踬
尚足惜乎国制不可偏耳又自以陇西人虽户属始平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436-0360d.png
非所综悉自初见使为中正反覆言辞说非始平国人
不宜为中正后为郎中令又自以选官引台府为比以
让常山太守苏韶辞意恳切形于文墨含之固让乃在
未薨之前葬后踌躇穷于对罚而摄职耳臣从弟祗为
州都督意在欲隆风教议含已过不良之人遂相扇动
冀挟名义法外致案足有所邀中正庞腾便割含品臣
无祁大夫之德见含为腾所侮谨表以闻乞朝以时博
议无令腾得妄弄刀笔帝不从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436-0361a.png
太安元年三月皇太孙尚薨有司奏御服齐衰期诏通
议散骑常侍谢衡以为诸侯之太子誓与未誓尊卑体
殊丧服亡为嫡子长殇谓未誓也三誓则不殇也中书
令卞粹曰太子始生故已尊重不待命誓若行议已誓
不殇则元服之子当斩衰三年未誓而殇则虽十九当
大功九月誓与未誓其为升降也微斩与大功其为轻
重也远而令注云诸侯不降嫡殇重嫌于无以大功为
重嫡之服大功为重嫡之服则虽誓无复有三年之理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436-0361b.png
明矣男能奉卫社稷女能奉妇道各以可成之年而有
已成之事故可无殇非孩龀之谓也谓殇后者尊之如
父犹无所加而止殇服恐以天子之尊为无服之殇行
成人之制邪凡诸宜重之殇皆士大夫不加服而令至
尊独居其重未之前闻也秘书监挚虞议曰太子初生
举以成人之礼则殇理除矣太孙亦体君传由位成而
服全非以年也天子无服殇之仪绝期故也于是御史
以上皆服齐衰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436-0361c.png
东晋元帝时琅琊王裒薨郎中令丁潭上疏求行终丧
礼曰在三之义礼有达制近代已来或随时降杀宜一
匡革以敦于后辙案令文王侯之丧官僚服斩既葬而
除今国无继统丧庭无主臣实陋贱不足当重谬荷首
任礼宜终丧诏下博士议国子祭酒杜夷议古者谅闇
三年不言下及周世税衰效命春秋之时天子诸侯既
葬而除此所谓三代损益礼有不同故三年之丧由此
而废然则汉文之诏合于随时凡有国者皆宜同也非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436-0361d.png
唯施于帝王而已按礼殇与无后降于成人有后既葬
而除今不得以无后之故而独不除也愚以丁郎中应
除衰麻自宜主祭以终三年太常贺循议礼天子诸侯
俱以至尊临人上下之义君臣之礼自古以来其例一
也故礼盛则并全其重礼杀则从其降春秋之事天子
诸侯不行三年至于臣为君服亦宜以君为莭未有君
除而臣服君服而臣除者今法令诸侯卿相官属为君
服斩衰既葬而除以令文言之明诸侯不以三年之丧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436-0362a.png
与天子同可知也君若遂服则臣轻重无应除者也若
当皆除无一人独重之文礼有摄主而无摄重故大功
之亲主人丧者必为之再祭练祥以大功之服主人三
年丧者也苟谓诸侯与天子同制国有嗣王自不全服
而人主居丧素服主祭三年不摄吉事以尊令制若当
远迹三代今复旧典不依法令者则侯之服贵贱一例
亦不得唯一人论于是诏使除服心丧三年
琅邪悼王焕年二岁薨元帝悼念无巳将葬以焕既封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436-0362b.png
列国加以成人之礼诏立凶门柏历备吉凶仪服营起
陵园功役甚众琅邪国右常侍会稽孙霄上疏曰臣闻
法度典制先王所重吉凶之礼事贵不过是以世丰不
使奢放凶荒必务约杀朝聘嘉会足以展庠序之仪殡
葬送终务以称哀荣之情上无奢泰之谬下无匮竭之
困故华元厚葬君子谓之不臣嬴博至俭仲尼称其合
礼明伤财害时古人之所讥莭省简约圣贤之所嘉也
语曰上之化下如风靡草京邑翼翼四方所则明教化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436-0362c.png
法制不可不慎也陛下龙飞践阼兴微济弊圣怀劳谦
务从简俭宪章旧制犹欲莭省礼典所无而反尚饰此
臣愚情窃所不安也棺椁舆服旒翣之属礼典旧制不
可废阙凶门柏历礼典所无天晴可不用遇雨则无益
此至宜莭省者也若琅邪一国一时所用不为大费臣
在机近义所不言今天台所居王公百僚聚在都辇凡
有丧事皆当供给材木百数竹簿千计凶门两表衣以
细竹及材价直既贵又非表凶哀之宜如此过饰宜从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0436-0362d.png
粗简又案礼记国君之葬棺椁之间容柷大夫容壶士
容甒以壶甒为差则柷财大于壶明矣椁周于棺椁不
甚大也语曰葬者藏也藏欲其深而固也椁大则难为
坚固无益于送终而有损于财力凶荒杀礼经国常典
既减杀而犹过旧此为国之所厚惜也又礼将葬迁柩
于庙袒而行及墓即窆葬之日即反哭而虞如此则柩
不宿于墓上也圣人非不哀亲之在土而无情于邱墓
盖以墓非安神之所故脩虞于殡宫始则营草宫于山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436-0363a.png
陵迁神柩于墓侧又非典也非礼之事不可以训万国
臣至愚至贱忽求革前之非可谓狂瞽不知忌讳然今
天下至弊自古所希宗庙社稷远托江表半州之地凋
残以甚加之荒旱百姓困瘁非但不足死亡是惧此乃
陛下至仁之所矜悯可忧之至重也正是匡矫末俗改
张易调之时而犹且竭已罢之人营无益之事殚己困
之财脩无用之费此固臣之所不敢安也今琅邪之于
天下国之最大若割损非礼之事务遵古典上以彰圣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0436-0363b.png
朝简易之至化下以表万世无穷之规则此刍荛之言
有补万一尘露之微有增山海
元帝时孝怀太子为敌所害始奉讳有司奏曰天子三
朝举哀群臣一哭而已司空王导以为皇太子副贰宸
极普天有情宜同三朝之哀从之
明帝崩钟雅迁御史中丞时国丧未期而尚书梅陶私
奏女妓雅劾奏曰臣闻放勋之徂八音遏密虽在凡庶
犹能三载自兹以来历代所同肃祖明皇帝崩背万国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0436-0363c.png
当期来月圣主缟素泣血临朝百僚惨怆动无欢容陶
无大臣忠慕之莭家庭侈靡声妓纷葩丝竹之音流闻
衢路宜加放黜以整王宪请下司徒论正清议
康帝时汝南王统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尚
书令顾和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
正明本以一其统斯人伦之纪不二之道也为人后者
降其所出夺天属之性显至公之义降杀莭文著于周
典按汝南王统为庶母居庐服重江夏公卫崇本由疏
卷一百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0436-0363d.png
属开国之绪近丧所生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
闾阎许其过厚谈者莫以为非则政道陵迟由乎礼废
宪章颓替始于容违若弗紏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
夺服若不祗王命应加贬黜诏从之
孝武帝太元元年崇宪太后褚氏崩后于帝为从嫂或
疑其服太学博士徐恭议资父事君而敬同又礼传其
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则夫属君道妻亦后道矣
服后宜以资母之义鲁讥逆祀以明尊尊今上躬奉康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0436-0364a.png
穆哀皇及靖后之祀致敬同于所天岂可敬之以君道
而服废于本亲谓应服齐衰期于是帝制期服
十五年淑媛陈氏卒皇太子所生也有司参详母以子
贵赠淑媛为夫人置家令典丧事太子前卫率徐邈议
丧服传称与尊者为体则不服其私亲又君父所不服
子亦不敢服故王公妾子服其所生母练冠麻衣既葬
而除非五服之常则谓之无服从之
十七年太常车胤上言曰谨案丧服礼经庶子为母缌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0436-0364b.png
麻三月传曰何以缌麻以尊者为体不敢服其私亲也
此经传之明文圣贤之格言而自顷开国公侯至于卿
士庶子为后各肆私情服其庶母同之于嫡此末俗之
弊溺情伤教纵而不革则流遁忘反矣且夫尊尊亲亲
虽礼之大本然厌亲于尊由来尚矣礼记曰为父后出
母无服也者不祭故也又礼天子父母之丧未葬越绋
而祭天地社稷斯皆崇严至敬不敢以私废尊也今身
承祖宗之重而以庶母之私废蒸尝之事五庙缺祀由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0436-0364c.png
一妾之终求之情礼失莫大焉举世皆然莫之裁贬就
心不同而事不敢异故正礼遂颓而习非成俗此国风
所以思古小雅所以悲叹当今九服渐宁王化惟新诚
宜崇明礼训以一风俗请台省考脩经典式明王度诏
不答
安帝隆安四年太皇太后李氏崩尚书祠部郎徐广议
曰太皇太后名位允正体同皇极理制备尽情礼弥申
春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礼服从正故成风显夫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1b 页 WYG0436-0364d.png
人之号昭公服三年之丧子于父之所生体尊义重且
礼祖不厌孙宜遂服无屈而缘情立制若嫌明文不存
则疑斯从重谓应同于为祖母后齐衰期永安皇后无
服但一举哀百官亦一期诏可
宋高祖永初二年黄门侍郎王淮之上奏曰郑玄注礼
三年之丧二十七月而吉古今学者多谓得礼之宜晋
初用王肃议祥禫共月故二十五月而除遂以为制江
左以来唯晋朝施用缙绅之士多遵玄义夫先王制礼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2a 页 WYG0436-0365a.png
以大顺群心丧也宁戚著自前训今大宋开泰品物遂
理愚谓宜同即物情以玄义为制朝野一礼则家无殊
俗从之
文帝元嘉二年帝既免丧司徒徐羡之与左光禄大夫
傅亮上表归政曰臣闻元首司契运枢成务臣道代终
事尽宣翼冕旒之道理绝于上皇拱已之事不行于中
古故高宗不言以三龄为断冢宰听政以再期为莭百
王以降罔或不然陛下圣德绍兴负荷洪业亿兆颙颙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2b 页 WYG0436-0365b.png
思陶盛化而圣旨谦挹委成群司自大礼告终钻燧三
改大明伫照远迩倾属臣等虽率诚屡闻未能仰感敢
藉品物之情谨因苍生之志伏望陛下远存周文日昃
之道近思皇室缔构之艰时揽万机躬亲朝政广辟四
聪博询庶业则雍熙可臻有生幸甚
羡之等重奏曰近陈写下情言为心罄奉被还诏鉴许
未回岂惟愚臣秉心有在询之朝野人无异议何者形
风四方实系王德一国之事本之一人虽世代不同时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3a 页 WYG0436-0365c.png
殊风异至于主运臣赞古今一揆未有浑心委任而休
明可期此之非宜布自遐迩臣等荷遇二世休戚以均
情为国至岂容顺默重披丹心冒昧以请上犹辞羡之
等又固陈曰比表披陈辞诚俱尽诏旨冲远未垂听纳
三复屏营伏增忧叹臣闻克隆先构干蛊之盛业昧旦
丕显帝王之高义自皇宋创运英圣有造殷忧未阙艰
患仍缠赖天命有底圣明承业时屯国故犹在民心太
山之安未易可保昏明隆替系在圣躬斯诚周诗夙兴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3b 页 WYG0436-0365d.png
之辰殷王待旦之日岂得无为拱已复玄古之风逡巡
虚挹徇匹夫之事伏以宗庙为重百姓为心弘大业以
嗣先轨隆圣道以增前烈愚瞽所献情尽于此上乃许

十七年元皇后崩皇太子心丧三年礼心丧者有禫无
禫礼无成文世或两行皇太子心丧毕诏使博议有司
奏丧礼有禫以祥变有渐不宜便除即吉故其闻服以
綅缟也心丧已经十三月大祥十五月禫变除礼毕馀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4a 页 WYG0436-0366a.png
一期不应复有禫宣下以为永制诏可
二十三年七月白衣领御史中丞何承天奏曰尚书刺
海盐公主所生母蒋美人丧海盐公主先离婚今应成
服撰仪注参详宜下二学礼官博士议公主所服轻重
太学博士顾雅议今既咸用士礼便宜同齐衰削杖布
带疏履期礼毕心丧三年博士周野王议又云今诸王
公主咸用士礼谯王衡阳王为所生太妃皆居重服则
公主情礼亦宜家中期服为允其博士庾邃之颜测殷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4b 页 WYG0436-0366b.png
明王渊之四人同雅议何惔王罗云二人同野王议如
所上台按今之诸王虽行士礼是施于傍亲及自己以
下至于为帝王所厌犹一依古典又永初三年九月符
脩仪亡广德三主以馀尊所厌犹服大功海盐公主体
自宸极当上厌至尊岂得遂服台据经传正文并引事
例依源责失而博士顾雅周野王等捍不肯怗方称自
有宋以来皇子蕃王皆无厌降同之士礼著于故事缌
功之服不废于末戚顾独贬于所生是申其所轻夺其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5a 页 WYG0436-0366c.png
所重夺其所重岂缘情之谓台伏寻圣朝受终于晋凡
所施行莫不上稽礼文兼用晋事又太元中晋恭帝时
为皇子服其所生陈氏练冠縓缘此则前代施行故事
谨依礼文者也又广德三公主为所生母符修仪服大
功此先君馀尊之所废者也元嘉十三年第七皇子不
服曹媫妤止于麻衣此厌乎至尊者也博士既不据古
又不依今背违施行见事而多作浮辞自卫乃云五帝
之时三王之季又言长子去斩衰除禫杖皆是古礼不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5b 页 WYG0436-0366d.png
少今世博士虽复引此诸条无救于失又诘台云蕃国
得遂其私情此义出何经记臣按南谯衡阳太妃并受
朝命为国小君是以二王得遂其服岂可为美人比例
寻蕃王得遂者圣朝之所许也皇子公主不得申者由
有厌而然也台察重更责失制不得过十日而复不詶
答既被催摄二三日甫输怗辞虽理屈事穷犹闻义耻
服臣闻丧纪有制礼之大经降杀攸宜家国旧典古之
诸侯众子犹以尊厌况在王室而欲同之士庶此之僻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6a 页 WYG0436-0367a.png
谬不俟言而显太常统寺曾不研却所谓同乎失者亦
未得之宜加裁正弘明国典谨案太学博士顾雅国子
助教周野王博士王罗云颜测殷明何惔王渊之前博
士迁员外散骑侍郎庾邃之等咸蒙抽饰备位丞疑既
不谨守旧文又不审据前准遂上背经典下违故事率
意妄作自造礼章太常臣敬叔位居宗伯问礼所司誊
述往反了无研却混同兹失亦宜及咎请以见事并免
今所居官解野王领国子助教雅野王初立议乖舛中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6b 页 WYG0436-0367b.png
执捍愆失末违十日之限虽起一事合成三愆罗云掌
押捍失三人加禁锢五年诏敬叔白衣领职馀如奏
孝武帝孝建元年有司奏故第十六皇弟休倩薨夭年
始及殇追赠谥东平冲王服制未有成准辄下礼官群
议太学博士陆澄议案礼有成人道则不为殇今既追
胙土宇远崇封秩圭黻备典成孰大焉典文式昭殇名
去矣夫典文垂式元服表身犹以免孺子之制全丈夫
之义安有名颁爵首而可服以殇礼有司寻澄议无明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7a 页 WYG0436-0367c.png
證却使秉正更上澄重议窃谓赠之为义所追加名器
故赠公者便成公赠卿者便成卿赠之以王得不为王
乎然则有在生而封或既没而爵俱受帝命不为吉凶
殊典同备文物岂以存亡异数今玺策咸秩是成人之
礼群后临哀非下殇之制若丧用成人亲以殇服末学
含疑未之或辨敢求详衷如所称左丞臣芉希参议寻
澄议既无画然前例则不合准据按礼子不殇父臣不
殇君君父至尊臣子恩重不得以幼年而降又曰尊同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7b 页 WYG0436-0367d.png
则服其亲服推此文者旁亲自宜服殇所不殇者唯施
臣子而已诏可
又湘东国刺称国太妃以去三十年闰六月二十八日
薨未详周忌当在六月为取七月勒礼官议正博士邱
迈之议按吴商议闰月亡者应以本正之月为忌谓正
闰各有所执商议为允宜以今六月为忌左仆射建平
王宏谓迈之议不可准据按晋世及皇代以来闰月亡
者以闰之后月祥宜以来七月为祥忌及大明元年二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8a 页 WYG0436-0368a.png
月有司又奏太常鄱阳哀王去年闰三月十八日薨今
为何月末祥除下礼官议正博士傅休议寻三礼丧遇
闰月数者数闰岁数者没闰闰在期内故也鄱阳哀王
去年闰三月薨月次莭物则定是四月之分应以今年
四月末为祥晋元明二帝并以闰二月崩以闰后月祥
先代成准则是今比太常丞庾蔚之议礼正月存亲故
有忌日之感四时既已变人情亦已衰故有二祥之杀
是则祥忌皆以同月为议而闰亡者明年必无其月不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8b 页 WYG0436-0368b.png
可以无其月而不祥忌故必宜用闰所附之月闰月附
正公羊明议故班固以闰九月为后九月月名既不殊
天时亦不异若用闰之后月则春夏永革莭候亦舛设
有人以闰腊月亡者若用闰后月为祥忌则祥忌应在
后年正月祥涉三载既失周期之议冬亡而春忌又乖
致感之本譬人年末三十日亡明年末月小若以去年
二十九日亲尚存则应用后年正朝为忌此必不然则
闰亡可知也通关并同蔚之议三月末祥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9a 页 WYG0436-0368c.png
有司奏云杜国解称国子擅和之所生亲王求除太夫
人检无国子除太夫人先例法又无科下礼官议正太
学博士孙豁之议春秋母以子贵王虽为妾是和之所
生按五等之例郑伯许男同号夫人国子体例王合如
国所生太常丞庾蔚之议母以子贵虽春秋明义古今
异制因革不同自顷代以来所生蒙荣唯有诸王既是
王者之嫔御故宜见尊于蕃国若功高勋重列为公侯
亦有拜太夫人之礼凡此皆朝恩曲降非国之所求子
卷一百二十一 第 39b 页 WYG0436-0368d.png
男妾母未有前比祠部郎中朱膺之议以为子不得爵
父母而春秋有母以子贵当谓传国君母本先公嫔媵
所因藉有由故也始封之身所不得同若殊绩重勋恩
所特锡时或有之不由司存所议参议以蔚之为允诏

大明二年正月有司奏故右光禄大夫王偃丧依格皇
后服期心丧三年应再周来二月晦检元嘉十九年旧
事武康公主出适二十五月心制终尽从礼即吉昔国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0a 页 WYG0436-0369a.png
哀再周孝建二年二月其月末诸公主心制终则应从
吉于时犹心禫素衣二十七月乃除二事不同领曹郎
朱膺之议详寻礼文心丧不应有禫皇代考验已为定
制元嘉季年祻难深酷圣心天至丧纪过哀是以出适
公主还同在室即情变礼非革旧章今皇后二月晦宜
依元嘉十九年制释素即吉以文帝元嘉十五年皇太
子妃祖父右光禄大夫殷和丧变除之礼仪同皇后
六月有司奏凡侯伯子男世子丧无嗣求进次息为世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0b 页 WYG0436-0369b.png
子检无其例下礼官议正博士孙武议按晋济北侯荀
勖长子连卒以次子辑拜世子先代成准宜为今例博
士傅郁议礼记微子立衍商礼斯行仲子舍孙姬典攸
贬历代遵循靡替于旧今胙土之君在而世子卒厥嗣
未育非孙之谓愚以为次子有子自宜绍为世孙若其
未也无容远搜轻属承纲继体传之有由父在立子允
称情典曹即诸葛雅之议按春秋传云世子死有母弟
则弟无则立长年均择贤义均则卜古之制也今长子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1a 页 WYG0436-0369c.png
早卒无嗣进立次息以为世子取诸左氏理义无违又
孙武所据晋济比侯荀勖长子卒立次子亦近代成例
据文采比窃所允安谓宜开许以为永制参议为允诏

四年九月有司奏陈留国王曹虔季长兄虔嗣早卒虔
季袭封之后生子铣以继虔嗣今依例应拜世子未详
应以铣为世子为应立次子锴太学博士王温之江长
议并为应以铣为正嗣太常陆澄议立锴右丞徐爰议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1b 页 WYG0436-0369d.png
谓礼后大宗以其不可乏祀诸侯世及春秋成美虔嗣
承家传爵身为国王虽薨没无子犹列昭穆立后之日
便应即纂国统于时既无承继虔嗣以次袭绍虔嗣既
列庙享故自与出数而迁岂容蒸尝无阙横取他子为
嗣为人胤嗣又应恭祀先父按礼文公子不得祢诸侯
虔嗣无缘降庙既寝铣本长息宜还为虔季世子诏如
爰议
五年闰月有司奏依礼皇太后服太子妃小功五月皇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2a 页 WYG0436-0370a.png
后大功九月右丞徐爰参议宫人从服者若二御哭临
应著衰时从服者悉著衰非其日如常仪太子既有妃
期服诏见之日还着公服若至尊非哭临日幸东宫太
子见亦如之宫臣见至尊皆着朱衣
有司又奏王太子妃薨至尊皇后并服大功九月皇太
后小功五月未详二御何时当得作鼓吹及乐博士司
马兴之议按礼齐衰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今临轩拜
授则人君之大典今古既异赊促不同愚谓皇太子妃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2b 页 WYG0436-0370b.png
附庙之后便可临轩作乐及鼓吹右丞徐爰议皇太子
妃虽未山茔临轩拜官旧不为碍樟棺在殡应悬而不
作祔后三御乐宜使学官拟礼上兴之又议按礼大功
至则辟琴瑟诚无自奏之理但王者体大理绝凡庶故
汉文既葬悉皆复吉唯县而不乐以此表哀今准其轻
重侔其降杀则下流大功不容撤乐终服夫金石宾享
之礼箫管警涂之卫实人君之盛典当阳之威饰固亦
不可久废于朝又礼无天王服嫡妇之文直后学推贵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3a 页 WYG0436-0371a.png
嫡之义耳既已制服成月虚悬终窆亦足以甄崇家正
标明礼归矣爰参议皇太子期服内不合作乐及鼓吹
七月有司奏故永阳县开国侯刘叔子天丧年始四岁
傍亲服制有疑太学博士虞□领军长史周景远司马
朱膺之前太常丞庾蔚之等议并云宜同成人之服东
平冲王服殇实由追赠异于已受茅土博士司马兴之
议应同东平殇服左丞荀万秋等参议南面君国继体
承家虽则佩觿未关成人得君父名也不容服殇故云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3b 页 WYG0436-0371b.png
臣不以殇君子不殇父推此则知傍亲故依殇制东平
冲王已经前议若升仕朝列则为大成故鄱阳哀王追
赠太常亲戚不降愚谓下殇以上身居封爵宜同成人
年在无服之殇以登官为断今永阳国臣自应全服王
于旁亲宜从殇礼诏景远议为允
十二年十一月有司奏兴平国解称国子袁悯孙母王
氏应除太夫人检无国子除太夫人例下礼官议正太
学博士司马兴之议按礼下国卿大夫之妻皆命天子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4a 页 WYG0436-0372a.png
以斯而推则子男之母不容独异博士程彦议以为五
等虽差而承家事等公侯之母崇号得崇子男于亲尊
秩宜显故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固知从子尊与国均也
彦参议以兴之议为允除王氏为兴平县开国子太夫
人诏可
明帝泰豫元年后废帝即位崇所生陈贵妃为皇太妃
有司奏皇太妃位亚尊极未详国亲举哀格当一同皇
太后为有降异乂于本亲期以下当犹服与不前曹郎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4b 页 WYG0436-0372b.png
王燮之议按丧服传妾服君之党得与女君同如此皇
太妃服宗与太后无异但太后既以尊降无服太妃仪
不应殊故悉不服也计本情举哀其礼不异又礼诸侯
绝期皇太后虽云不居尊极不容轻于诸侯谓本亲期
以下一无所服有惨自宜举哀亲疏二仪准之太后兼
太常丞司马燮之议礼妾服君之庶子及女君之党皆
谓大夫士耳妾名虽总而班有贵贱三夫人九嫔位视
公卿大夫犹有贵妾而况天子诸侯之妾为他妾之子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5a 页 WYG0436-0372c.png
无服既不服他妾之子岂容服君及女君馀亲况皇太
后妃贵亚相极礼绝群后崇辉盛典有踰东储尚不服
期太妃岂应有异若本亲有惨举哀之仪宜仰则太后
参议以燮之议为允太妃于国亲无服故宜缘情为诸
王公主于至尊是期服者及其太妃王妃三夫人九嫔
各举哀
后废帝元徽二年七月有司奏第七皇弟训养母郑脩
容丧未详服制下礼官正议太学博士周山文议曰按
卷一百二十一 第 45b 页 WYG0436-0372d.png
庶母慈已者小功五月郑玄云其使养之命不为母子
亦服庶母慈己之服愚谓第七皇弟宜从小功之制参
议并同汉魏废帝丧亲三年之制而魏世为旧君服三
年者至普秦始四年尚书何祯奏故辟举纲纪吏不计
违适皆反服旧君齐衰三月于是诏书下其奏所适无
贵贱悉同依古典
 
 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