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433-038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十八
           明 杨士奇等 撰
  郊庙
后汉高祖入汴初营宗庙帝以姓自汉出遂袭国号尊
光武为始祖并亲庙为五诏群臣议刑部尚书窦贞固
上言曰按王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正义曰
周之制七庙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也又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433-0386d.png
曰七庙者据周也有其人则七无其人则五至光武中
兴及魏晋宋齐隋唐或立六庙或立四庙盖建国之始
未盈其数也礼曰德厚者流光此天子可以事六世之
义也今陛下大定寰区重兴汉祚旁求典礼用正宗祧
伏请立高曾祖祢四亲庙又自古圣王祖有功宗有德
更立始祖在四庙之外不拘定数所以或五庙或七庙
今请尊高皇帝光武皇帝为始祖法文王武王不迁之
制用历代六庙之规庶合典礼汉祖从之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433-0387a.png
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将禘于太庙言事者以宗庙无祧
室不当行禘祫之礼国子司业兼太常博士聂崇义上
言其略曰魏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上仙至五年二月
祫祭明年又禘自兹后以五年为禘且魏以武帝为太
祖至明帝始三帝未有毁主而行禘祫其證一也宋文
帝元嘉六年祠部定十月三日大祠其太学博士议云
案禘祫之礼三年一五年再宋高祖至文帝裁亦三帝
未有毁主而行禘祫其證二也梁武帝用谢广议三年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433-0387b.png
一禘五年一祫谓之大祭禘祭以夏祫祭以冬且梁武乃
受命之君裁追尊四朝而行禘祫则知祭者是追养之
道以时移节变孝子感而思亲故荐以首时祭以仲月
间以禘祫序以昭穆乃礼之经也非关宗庙备与未备
其證三也终从崇义之议
南唐嗣主保大中太常博士陈致雍进祖宗配郊位议
曰臣伏闻禘郊祖宗配食之文其来有秩以远祖而配
者始封之君是也若皇唐奉太祖景皇帝冬至配圜丘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433-0387c.png
夏至配方丘法周人郊后稷之义也以近祖而配者受
命之君是也若高祖神尧皇帝孟春配祈榖法周人祖
文王之义也太宗文皇帝孟夏配雩祀法周人宗武王
之义也国家宪章三代专配郊丘得礼之正也自开元
中不用太祖景皇帝配天地以高祖神尧皇帝配天地
谓高祖受命之君有天下不因于景皇帝至永泰元年
太常博士独孤及议云太祖景皇帝于柱国之任翼周
弼魏肇启王业建封于唐高祖因之以有天下之号天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433-0387d.png
之所命也亦犹周后稷始封之祖若废配天地是太祖
之庙毁也二年礼仪使杜鸿渐与独孤及议同自是相
承复依武德贞观故事故不用开元礼文我烈祖再造
区宇建七世之庙奉高祖居昭穆之上景皇帝不在太
祖之位故以高祖配天地太宗配雩祀所以配雩祀者
盖兴复以来未暇祈榖之祭故也窃以高皇帝庙号烈
祖功格上玄居百世以不迁继中兴而垂统礼合跻升
之义位崇昭配之文修撰高远所奏未协旧章然则国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433-0388a.png
朝大祀岁只有三若上迁太宗文皇帝配皇地祇是祖
宗皇帝之功有差父子之伦不序子虽齐圣不先父食
周人所以郊祀后稷宗祀文王以后稷为天地之主文
王避祖之位今或依奏以太祖配皇地祇则于礼无谓
未若建孟春祈榖一祭以太宗从下佐食然可奉烈祖
高皇帝孟夏配雩祀使尊祖之礼得申免齐圣之食有
黩考古沿酌庶协厥中伏请更下尚书省众官定议
宋太祖建隆元年有司请立宗庙诏下其议兵部尚书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433-0388b.png
张昭等奏谨案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始
祖也有商建国改立六庙盖昭穆之外祀契与汤也周
立七庙盖亲庙之外祀太祖与文王武王也汉初立庙
悉不如礼魏晋始复七庙之制江左相承不改然七庙
之室隋文但立高曾祖祢四庙而巳唐因立亲庙梁氏
而下不易其法稽古之道斯为折衷伏请追尊高曾四
代崇建庙室
三年国子司业兼太常博士聂崇义表上参定郊庙祭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433-0388c.png
玉诏令太子詹事尹拙集儒学三五人更同参议拙多
所驳正崇义复引经以释之悉以下工部尚书窦仪俾
之裁定仪上奏曰伏以圣人制礼垂之无穷儒者据经
所传或异年祀寖远图绘缺然舛骏弥深丹青靡据聂
崇义研求师说耽味礼经较于旧图良有新意尹拙爰
承制旨能罄所闻尹拙駮议及聂崇义荅义各四卷臣
再加详阅随而裁置率用增损列于注释共分为十五
卷以闻诏颁行之拙崇义复陈祭玉鼎釜异同之说诏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433-0388d.png
下中书省集议吏部尚书张昭等奏议曰按聂崇义称
祭天苍璧九寸圆好祭地黄琮八寸无好圭璋琥并长
九寸自言周显德三年与田敏等按周官玉人之职及
阮谌郑玄旧图载其制度臣等按周礼玉人之职只有
璧琮九寸瑑琮八寸及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之文
即无苍璧黄琮之制兼引注有尔雅肉倍好之说此即
是注璧羡度之文又非苍璧之制又详郑玄自注周礼
不载尺寸岂复别作画图违经立异四部书目内有三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433-0389a.png
礼图十二卷是隋开皇中敕礼官修撰其图第一第二
题云梁氏第十后题云郑氏又称不知梁氏郑氏名位
所出今书府有三礼图亦题梁氏郑氏不言名位厥后
有梁正者集前代图记更加详议题三礼图曰陈留阮
士信受礼学于颍川綦册君取其说为图三卷多不按
礼文而引汉事与郑君之文违错正删为二卷其阮士
信即谌也如梁正之言可知谌之纰谬兼三卷礼图删
为二卷应在今礼图之内亦无改祭玉之说臣等参详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433-0389b.png
自周公制礼之后叔孙通重定以来礼有纬书汉代诸
儒颇多著述讨寻祭玉并无尺寸之说魏晋之后郑玄
王肃之学各有生徒三礼六经无不论说检其书亦不
言祭玉尺寸臣等参验画图本画周公所说正经不言
尺寸设使后人谬为之说安得便入周图知崇义等以
诸侯入朝献天子夫人之琮璧以为祭玉又配合羡度
肉好之言彊为尺寸古今大礼顺非改非于理未通又
据尹拙所述礼神之六玉称取梁桂州刺史崔灵恩所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433-0389c.png
撰三礼义宗内昊天及五精帝圭璧琮璜皆长尺二寸
以法十二时祭地之琮长十寸以效地之数又引白虎
通云方中圆外曰璧圆中方外曰琮崇义非之以为灵
恩非周公之才无周公之位一朝撰述便补六玉阙文
尤不合理臣等窃以刘向之论鸿范王通之作元经非
必挺圣人之姿而居上公之位有益于教不为斐然臣
等以灵恩所撰之书聿稽古训祭玉以十二为数者盖
天有十二次地有十二辰日有十二时封山之玉牒十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433-0389d.png
二寸圜丘之笾豆十二列天子以镇圭外守宗后以大
琮内守皆长尺有二寸又祼圭尺二寸王者以祀宗庙
若人君亲行之郊祭登坛酌献服大裘搢大圭行稽奠
而手秉尺二之圭神献九寸之璧不及礼宗庙祼圭之
数父天母地情亦奚安则灵恩议论理未为失所以自
义宗之出历梁陈隋唐垂四百年言礼者引为师法今
五礼精义开元礼郊祀录皆引义宗为标准近代晋汉
两朝仍依旧制周显德中田敏等妄作穿凿辄有更改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433-0390a.png
自唐贞观之后凡三次大修五礼并因隋朝典故或节
奏繁简之间稍有釐革亦无改祭玉之说伏望依白虎
通义宗唐礼之制以为定式又尹拙依旧图画釜聂
崇义去釜画镬臣等参详旧图皆有釜无镬按易说
卦云坤为釜诗云惟锜及釜又云溉之釜鬵春秋传云锜
釜之器礼记云燔黍捭豚解云古未有甑釜所以燔捭而
祭即釜之为用其来尚矣故入于礼图今崇义以周官
祭祀有省鼎镬供鼎镬又以仪礼有羊镬豕镬之文乃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433-0390b.png
云画釜不如画镬今诸经皆载釜之用诚不可去又周
仪礼皆有镬之文请两图之又若观诸家祭祀之画今
代见行之礼于大祀前一日光禄卿省视鼎镬伏请图
镬于鼎下诏从之
太宗淳化三年将以冬至郊前十日皇子许王薨有司
言王薨在未受誓戒之前准礼天地社稷之祀不废诏
下尚书省议吏部尚书宋琪等奏以许王薨谢去郊礼
裁十日又诏辍十一日以后五日朝参且尊成服百僚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433-0390c.png
皆当入慰有司又以十二十三日受誓戒按令式受誓
戒后不得吊丧问疾今若皇帝既辍朝而未成服则全
爽礼文百僚既受誓而入奉慰又违令式况许王地居
藩戚望著亲贤于昆仲为大宗于朝廷为冢嗣遽兹薨
逝朝野同哀伏想圣情岂胜追念当愁惨之际行对越
之仪臣等实虑上帝之弗歆下民之斯惑况祭天之礼
岁有四焉载于礼经非有差降请以来年正月上辛合
祭天地从之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433-0390d.png
真宗咸平元年判太常礼院李宗讷等言僖祖称曾高
祖太祖称伯文懿惠明简穆昭宪皇后并称祖妣孝明
孝宪孝章皇后并称伯妣按尔雅有考妣王父母曾祖
王父母高祖王父母及世父之别以此观之唯父母得
称考妣今请僖祖止称庙号顺祖而下即依尔雅之文
事下尚书省议户部尚书张齐贤等言王制天子七庙
谓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前代或有兄弟继及亦
移昭穆之列是以汉书为人后者为之子所以尊本祖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433-0391a.png
而重正统也又云天子绝期丧安得宗庙中有伯氏之
称乎其唐及五代有所称者盖礼官之失非正典也请
自今有事于太庙则太祖并诸祖室称孝孙孝曾孙嗣
皇帝太宗室称孝子嗣皇帝其尔雅考妣王父之文本
不为宗庙言也历代既无所取于今亦可不行
景德中南郊卤簿使王钦若上言曰五方帝位板如灵
威仰赤熛怒含枢纽白招拒叶光纪恐是五帝之名理
当恭避礼官言开宝通礼义纂五者皆是帝号汉书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433-0391b.png
注自有名即苍帝灵府赤帝文祖白帝显纪黑帝玄
矩黄帝神斗是也既为美称不烦回避
二年钦若又言汉以五帝为天神之佐今在第一龛天
皇大帝在第二龛与六甲岳渎之𩔖接席帝坐天市之
尊今与二十八宿积薪腾蛇杵臼之𩔖同在第三龛卑
主尊臣甚未便也若以北极帝坐本非天帝盖是天帝
所居则北极在第二帝坐在第三亦高下未等又太微
之次少左右执法子星之次少孙星望令司天监参验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433-0391c.png
乃诏礼仪使太常礼院司天监检定之礼仪使赵安仁
言按开宝通礼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然
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天
皇大帝即北辰耀魄宝也自是星中之尊易曰日月丽
乎天百榖草木丽乎土又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盖明
辰象非天草木非地是则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
列又郊祀录坛第二等祀天皇大帝北斗天一太一紫微
五帝坐差在行位前馀内宫诸位及五星十二辰河汉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433-0391d.png
都四十九坐齐列俱在十二陛之间唐建中间司天冬
官正郭献之奏天皇北极天一太一准天宝敕并合升
第一等贞元二年亲郊以太常议诏复从开元礼仍为
定制郊祀录又云坛第三等有中宫天市垣帝坐等十
七坐并在前开元礼义罗云帝有五坐一在紫微宫一
在大角一在太微宫一在心一在天市垣即帝坐者非
直指天帝也又得判司天监史序状天皇大帝一星在
紫微勾陈中其神曰耀魄宝即天皇是坐五帝乃天帝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433-0392a.png
也北极五星在紫微垣内居中一星曰北辰第一主月
为太子第二主日为帝王第三为庶子第四为嫡子第
五为天子之枢盖北辰所主非一又非帝坐之比太微
垣十星有左右执法上将次将之名不可备陈故总名
太微垣星经旧载孙星而坛图止有子星辨其尊卑不
可同位窃惟坛图旧制悉有明据天神定位难以跻升
望依星经悉以旧礼为定钦若复言旧史天文志并云
北极北辰最尊者又勾陈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郑玄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433-0392b.png
注周礼谓礼天者冬至祭天皇于北极也后魏孝文禋
六宗亦升天皇五帝上按晋天文志帝坐光而润则天
子吉威令行既名帝坐则为天子所占列于下位未见
其可又安仁议以子孙二星不可同位陛下方洽高禖
之庆以广维城之基苟因前代阙文便为得礼实恐圣
朝茂典尤未适中诏天皇北极特升第一龛又设孙星
于子星位次帝坐如故钦若又言帝坐止三紫微太微
者巳列第二等唯天市一坐在第三等按晋志大角及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433-0392c.png
心中星但云天王坐实与帝坐不𩔖诏特升第二龛
三年龙图阁待制陈彭年言伏睹画日来年正月三日
上辛祈榖至十日始立春按月令正月元日注为祈榖
郊祀昊天上帝春秋传曰启蛰而郊郊而后耕盖春气
初至农事方兴郊祀昊天以祈嘉榖当在建寅之月迎
春之后自晋泰始二年始用上辛不择立春之先后齐
永明元年立春前郊议欲迁日王俭曰宋景平元年元
嘉六年并立春前郊遂不迁日吴操之云应在立春前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433-0392d.png
然则左氏所记乃三代彝章王俭所言乃后世变礼来
年正月十日立春三日祈榖斯则袭王俭之末议违左
氏之明文望以立春后上辛行祈榖礼因诏有司详定
诸祠祭事有司言今年四月五日雩祀上帝十三日立夏
祀赤帝按月令立夏之日天子迎夏于南郊注云为祀赤
帝于南郊又云是月也大雩注云春秋传曰龙见而雩
龙星谓角亢也立夏后昏见于东方按五礼精义云自
周以来岁星差度今之龙见或在五月以祈甘雨于时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433-0393a.png
巳晚但四月上旬卜日今则惟用改朔不待得节祭于
立夏之前殊违旧礼之意苟或龙见于仲夏雩祀于季
春相去辽阔于礼未周欲请并于立夏后卜日如立夏
在三月则待改朔
四年判太常礼院孙奭言准礼冬至祀圜丘有司摄
事以天神六百九十位从祀今惟有五方上帝及五人神
十七位天皇大帝以下并不设位且太昊勾芒惟孟夏
雩祀季秋大享及之今乃祀于冬至恐未协宜翰林学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433-0393b.png
士晁迥等言按开宝通礼圜丘有司摄事祀昊天配
帝五方帝日月五星中官外官众星总六百八十七位雩
祀大享昊天配帝五天帝五人帝五官总十七位方丘
祭皇地祇配帝神州岳镇海渎七十一位今司天监所
设圜丘雩祀明堂方丘并十七位即是方丘有岳渎从
祀圜丘无星辰而反以人帝从祀望如奭请以通礼及
神位为定其有增益者如后敕从之
真宗时右正言夏竦进策曰伏以祀者国之大事民之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433-0393c.png
攸仰天子富有六幽尊极万国不有祭享何以教民故
宗庙有烝尝褅祫之殊郊祀有𩔖望燔瘗之差盖礼天
地事鬼神莫重乎祀莫大乎祭洁粢盛丰牲牷藉包茅
端黻冕者仪也谨斋戒肃容猊致诚信严执献者恭也
仪以昭礼恭以降神与其恭不足而仪有馀不若仪不
足而恭有馀易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书曰鬼
神无常享享于克诚传曰蘋蘩蕴藻之菜潢污行潦之
水苟有明信可荐于鬼神昔三代之兴也祭薄而诚厚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433-0393d.png
及其亡也祀丰而诚怠故先王之戒莫先乎此国家丕
命有开天授皇器盛享帝之礼正清庙之位虽曰唐汉
无或比隆祀事之间窃有惑焉夫九祭六号礼则有差
百拜三献恭则无异朝廷之制三年而郊陛下端圭冕
修斋戒著诚致洁昭事上帝元元之民咸知感叹颂声
洋洋流美道路至于朝日夕月四郊迎气则以万几之
烦特诏执事将命文臣大儒足以承式或闻行事之官
祝史之员不无龌龊之士颇用贵游子弟罕能虔恭夙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433-0394a.png
夜多乃懈怠祀事若圣明之德享之则巳若以祭官神
其吐之伏愿陛下遵仿经义躬视祭献必若圣政少暇
愿择良臣视事应宗祝之官选任儒雅严其戒誓劾其
怠慢昭夫肃恭之德教以孝谨之礼其德上逮其教下
流则神人和乐灾害不生淳厚之风犹兹渐矣
仁宗初即位同判礼院谢绛论宣祖配侑奏曰臣伏睹
本院与崇文院检讨官详定以宣祖配感生帝窃寻宣
祖非受命开统因循配祀义或未安臣以谓三代两汉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433-0394b.png
之际经礼虽著而事远难法请以唐典明之高祖武德
初定令每岁圜丘雩祀并以景帝配祈榖大享并以元
帝配太宗初以高祖配圜丘明堂北郊之祀元帝专配
感生帝高宗永徽三年祀高祖于圜丘太宗于明堂兼
配感生帝又以景帝元帝称祖万代不迁遂停配祀以
符古义臣以谓景帝厥初受封为唐始祖推于事实盖
与宣祖不侔宣祖于唐是为元帝之比唐有天下裁越
三世而景元二祖巳停配祀之典且有宋受命于兹四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433-0394c.png
圣而宣祖配侑因而未停与唐非合请依永徽故事停
宣祖配享仍用唐太宗故事宗祀真宗于明堂兼配感
生帝若据郑康成说则曰五帝迭王王者之兴因其所
感别祭于南郊以祖配之今若不用永徽故事则请以
太祖兼配正符郑说而论者以宣祖比周之后稷窃又
惑焉详郑之意非受命始封之祖则不配故引后稷配
灵威仰之义为證唯太祖始基帝业配感生帝据理甚
明若以配祈榖与感生帝祠日相妨则当以太宗配祈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433-0394d.png
榖太祖配雩祀亦不失尊严之旨臣以谓宣庙非为不
迁而迭用配帝于古为疑礼祖有功宗有德但非受命
之祖亲尽必毁而况配享乎
天圣二年二月翰林学士王圭等上议曰同知太常礼
院吕夏卿状古者新君践阼之三年先君之丧二十七
月为禫祭然后新主祔庙特行禘祭之始禘是冬十月
行祫祭明年又行禘祭自此五年再为禘祫丧除必有
禘祫者为再大祭之本也今当祫祭缘陛下未终三年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433-0395a.png
之制纳有司之说十月依旧时享然享庙祫祭其礼不
同故事郊享之年遇祫未尝权罢腊祭是则孟享与
享庙尝并行于季冬矣其禘祫年数乞一依太常礼院请
今年十月行祫祭明年四月行禘祭仍如夏卿议权罢
今年腊享
康定元年直秘阁赵希言奏太庙自来有寝无庙因堂
为室东西十六间内十四间为七室两首各一夹室按
礼天子七庙亲庙五祧庙二据古则僖顺二祖当迁国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433-0395b.png
家道观佛寺并建别殿奉安神御岂若每主为一庙一
寝或前立一庙以今十六间为寝更立一祧庙逐室各
题庙号扣宝神御物宜销毁之同判太常寺宋祁言周
制有庙有寝以象人君前有朝后有寝也庙藏木主寝
藏衣冠至秦乃出寝于墓侧故陵上更称寝殿后世因
之今宗庙无寝盖本于玆郑康成谓周制立二昭二穆
与太祖文武共为七庙此一家之说未足援正自荀卿
王肃等皆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降杀以两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433-0395c.png
则国家七世之数不用康成之说也僖祖至真宗方及
六世不应便立祧庙自周汉每帝各立庙晋宋以来多
同殿异室国朝以七室代七庙相承巳久不可轻改周
礼天府掌祖庙之守藏宝物世传者皆在焉其神御法
物宝盝扣床请别为库藏之自是室题庙号而建神御
库焉
庆历元年张方平论郊庙三事疏曰臣前所论请于郊
庙致诚以谢天戒此乃内出于精衷者然祀享之礼在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433-0395d.png
于内尽志外尽物外尽物者不贵乎物之多也在乎称
礼而巳臣近奉敕执事于郊庙故举所见不称礼之尤
者三事以闻盖疑于典故别无讨论礼也者主于恭而
巳矣此圣心可裁正者也
  一圜丘黄道
伏见圜丘昊天上帝皇地祇用黄褥位祖宗配侑用绯
褥位以示损于天地也皇帝板位及饮福位皆用绯褥
示不敢踰祖宗也而自小次前设黄道升坛夫黄道之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433-0396a.png
制不著于典礼臣窃详之盖以皇帝既解剑脱履用藉
步为洁既用藉步而色用黄则是踰于祖宗褥位之制
而又从升坛诸执事者盘辟回旋礼容不肃至于襟袂
委拂神位以避黄道故也且坛上既铺织罽为藉臣谓
自小次登午陛例可罽藉其黄道特请彻之于礼为称
  一小次
皇帝既行礼当就坛下褥位其小次之设皇帝奠币登
献每降即就次至于近侍左右辄幄后休坐则陪位百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433-0396b.png
官不能不跛倚懈惰夫三年一郊礼稀旷矣而又恭虔
之不足非所以副陛下事天尊祖之意掌次周官所载
礼有旧文若彻其帷蔽虚而不处即此变礼始自圣明
后世有述矣
  一祠官
凡祀事主于肃恭况礼行于郊庙若肃恭不足是谓黩
祀臣于太庙见司徒升奉俎而俎巳入室命执事者复
举以出乃始奉而荐之其不虔乃尔又监礼之官终事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433-0396c.png
不至有司莫诘御史不纠百执事之懈于位乃尔应缘
祀事官虽于尚书省受誓戒徒习虚仪而巳请特降中
旨申敕御史台严加纠察以惩不恪右三事切于礼意
事非难行上可以将陛下之精诚下可以正朝廷之彝
典庶乎三灵来格百福飨臻倘蒙圣心特垂察纳即乞
降出施行
判太常寺吕公绰言旧礼郊庙尊罍数皆准古而不
实三酒五齐明水明酒有司相承名为看器郊庙配位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433-0396d.png
惟用祠祭酒分大中祠位二升小祠位一升止一尊酌献
一尊饮福宜诏酒官依法制齐酒分实之坛殿上下尊
罍有司毋设空器并如唐制以井水代明水明酒正配位
酌献饮福酒用酒二升者各增二升从祀神位用旧升数
公绰又言历代郊祀配位无侧向真宗示辅臣封禅图
曰尝见郊祀昊天上帝不以正坐盖皇地祇次之今修
登封上帝宜当子位太祖太宗配位宜比郊祀而斜置
之其后有司不谕先帝以告成报功酌宜从变之意每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433-0397a.png
郊仪范既引祥符侧置之文又载西向北上之礼临时
择一未尝考定乃诏南郊祖宗之配并以东方西向为

三年太常博士余靖言周礼司服之职掌王之吉服大
裘而冕无旒以祀昊天上帝祀五帝亦如之衮冕十有
二旒其服十有二章以享先王鷩冕八旒其服七章以
享先公亦以飨射毳冕七旒其服五章以祀四望山川
絺冕六旒其服三章以祭社稷五祀玄冕五旒其服无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433-0397b.png
章以祭小祀此皆天子亲行祀事所服冕服悉因所祀
大小神鬼以为制度今大祠中祠所遣献官并用上公
九旒九章冕服以为初献其馀公卿亦皆七旒冕服全
无等降小祠则公服行事乖戾旧典宜详周礼因所祭
鬼神以为献官冕服之制诏下礼官议奏曰圣朝之制
唯皇帝亲祀郊庙及会朝大礼服衮冕外馀冕皆不
设其每岁常祀遣官行事摄公则服一品九旒冕摄卿
则服三品七旒冕自从品制为服不以祠之大小为差至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433-0397c.png
于小祠献官旧以公服行事则有违典礼按衣服令五
旒冕衣裳无章皂绫绶铜装剑佩四品以下为献官则
服之今小祠献官既不摄公卿则尽属四品以下当有
祭服请除公卿祭服仍旧从本品外小祠所遣献官并
依今文祭服行事若非时告祭用香币礼器行事之处
亦皆准此
皇祐初同知太常礼院邵必上言曰伏见监祭使监礼
各冠五旒冕衣裳无章色以紫檀按周礼六冕之制凡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433-0397d.png
有旒者衣裳皆有章惟大裘冕无旒衣裳无章一命
大夫之冕无旒衣裳亦无章今监祭监礼所服冕五旒
侯伯之冕也而衣无章深所不称色以紫檀又无经据
窃详监祭监礼既非祠官则御史博士尔而服用五等
盖非所宜而且有旒无章况国家南郊大礼大常卿止
服朝服前导皇帝明祠官也今后监祭者请冠獬豸监
礼者冠进贤为称诏不允
二年判太常寺宋祁上明堂路寝议曰凡明堂路寝其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433-0398a.png
名虽异其制一也昔神农氏祀于明堂有其盖而无四
方至黄帝谓明堂为合宫唐虞谓明堂为五府夏后氏
谓明堂为世室商人谓路寝为重屋周人谓五府为明
堂黄帝合宫义也唐虞五府府聚也言五帝之神聚祭
乎此夏后氏名世室者取世世不毁也商人名重屋者
商于虞夏稍文加以重檐四阿之制故取名焉周人谓
明堂者以其明政教之法常于此堂也天子布十二月
政令每月就其时之堂而听朔焉若闰月则阖门左扉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433-0398b.png
而施其政故于文王在门为闰又曰在国之阳居离之
地有明义焉故谓之明堂夏之世室深盖八丈四尺广
十丈五尺匠人职所谓堂修一者也基高一尺夏氏堂
上五室以法五行木室处东北火室处东南金室处西
南水室处西北每室深丈八尺广二丈一尺土室处中
深二丈四尺广二丈八尺然五室居堂之上深六丈广
七丈又匠人职所谓堂上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也有九
阶三面二阶南面三阶法阳数也五室有四户八窗户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433-0398c.png
法四时窗法八节一堂者法地载五行云商人四重屋
者正寝也正寝则路寝也其制堂深五丈六尺广七丈
二尺堂上亦为五室室方一丈六尺基高三尺重屋四阿
四阿者霤也周人明堂如寝庙法九尺为筵东西九筵
南北七筵基高一筵上亦五室室深广二筵或曰宫盖
方三百步在近郊三十里或曰七里之郊郑康成曰此
三者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堂互言之明其同制
也汉马宫曰夏后世室室显于堂故命以室商人重屋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433-0398d.png
屋显于堂故命以屋周人明堂大于夏室故命以堂夏
氏益其堂之广四百四十四尺周人明堂以为两序间大
夏氏七十二尺云汉武帝始以公玉带所上黄帝时明
堂图作之汶上黄图中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
环室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崙帝始祠太
一五帝于上座至后汉光武帝又营明堂上圆下方八
窗四闼九室十二坐室四户凡三十六八牖凡七十二
沿周制也晋议营明堂裴頠曰尊祖配天其义明著庙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0433-0399a.png
宇之制礼据未分宜可直为一殿以崇严父之祀其馀
杂碎一皆除之由是宋齐以后咸率兹礼故宋作明堂
止为大殿十二楹无古户牖但文饰雕画而巳梁仍宋
制以中六楹安六天帝坐悉南向五人帝位阼阶上堂
后为小殿五楹为五佐室焉唐明皇帝始以东都乾元
殿为明堂参用周法开元二十年以行享礼臣按明堂
天子布政之所因得祀上帝者盖以地非亵近可以交
飨人神欤至三代弥文故制为户牖有所法象所以尊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0433-0399b.png
大而神明之也要之在讲礼事神布扬法度而巳后之
王者所以班大政朝群臣何尝无其所哉其谓之宣室
谓之大极皆明堂比也沿革称谓有不同耳而诸儒限
局闻见抱残册争空言据巳是之槩见抗必信之实论
以为一事一物不如古制则为非礼推尊上古殆不可
及然殊不知圣人便世制宜兴至治安天下通灵心虽
无明堂犹无损于有道嫌于行礼者也今之大庆则古
之路寝即明堂也以之奉天以之布政何不可邪国朝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0433-0399c.png
以来非朝会斋宿未尝临御故其栋宇闳邃廷堂华敞
与燕寝自不相连固非常幸亵近者也今有请即为明
堂于礼便甚
祁又议五室奏曰明堂所以有五室者何尚书帝命验
曰帝者承天立五府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显纪黑
曰玄矩苍曰灵府郑康成曰五府与周明堂同自夏以
来五室之制不改周家以木室在东北象木生于寅火
室在东南象火生于巳金室在西南象金起于申水室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0433-0399d.png
在西北象水起于亥土室居中者象土总御五行寄治
四方不专一隅之义也其名木室曰青阳火室曰明堂
土室曰太室金室曰总章水室曰玄堂青阳者言春之
色与阳之气明堂者夏为朱明是其体之明也太室者
太大也土功最大馀行比之为小以其含广大也总章
者总法也章明也至秋万物巳成光明洁鲜云玄堂者
玄黑也冬杀为阴故取黑义秦更制九室其法不传后
汉之营明堂遂改周制张衡所谓复庙重屋八达九房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0433-0400a.png
者或曰九室十二坐以象九州十二月宋营明堂止为
十二大屋无户牖之制齐从王俭议更复五室梁武帝
欲有述作乃下制与群臣大议曰堂准大戴礼九室八
牖三十六户以茅盖屋上圆下方郑康成据援神契亦
曰上圆下方曰八窗四达明堂之义本是祭五帝神而
九室之数未见其理若以五堂而言虽当五帝之数面
南则背汁光纪面北则背赤熛怒东面西面又亦如之
于事殊未可安且明堂之祭议五帝则是总议在郊之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0433-0400b.png
祭五帝则别宗祀所配复应有室若专配一室则是义
非配五若皆配五则便成五位以理而言明堂本无有
室朱异以为月令天子居明堂左个右个听朔之礼既
在明堂今若无室则于义成阙制曰若于郑义听朔必
在明堂于此则人神混淆恭严之道有废春秋云个居
二大国之间此言明堂左右个者谓所祀五帝堂之南
又有小室亦号明堂分为三处听朔既三处则有左右
之义在营域之内明堂之外则有个名故曰明堂左右
卷十八 第 29a 页 WYG0433-0400c.png
个也以此而言听朔之处自在五帝堂之外神有别理
无相干议遂不能定天监十二年虞㬭建言周礼明堂
九尺之筵以为高下修广之数堂一筵故阶高九尺汉
家制度犹遵此礼故张衡引度堂以筵者也郑康成以
庙寝三制既同俱应以九尺为度制曰可于是毁宋太
极殿以其材构明堂十二楹基准太庙以中央六楹安
六坐悉南向由东第一青帝第二赤帝第三黄帝第四
白帝第五黑帝配帝总配享五帝在阼阶东上西向大
卷十八 第 29b 页 WYG0433-0400d.png
殿后又为小殿五楹以为五佐室焉后周采三辅黄图
欲建九室不能成隋牛里仁建言三代相沿咸有损益
至于五室确然不变夫室以祭天天实有五若立九室
四庑所用布政视朔自依其辰郑司农谓十二月分在
十二月阳等左右之位不云居室康成亦言每月于其
时之堂而听政焉礼图画个皆在堂偏是以须为五室
唐高宗与群臣杂议以五室为宜故设昊天上帝于太
室中央南向配帝于东南西向青帝于木室西向赤帝
卷十八 第 30a 页 WYG0433-0401a.png
于火室北向黄帝于太室南户之西北向白帝于金室
东向黑帝于水室南向其太昊炎帝轩辕少昊高辛之
坐各于五方帝之左内向差退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
冥坐于明堂廷中各于其方俱内向故国朝从唐制仪
存通礼臣按古谓明堂为五府似五室之制权舆于此
上世图籍沦闇不得搢绅先生所能道者又皆大较而
言不能纤细推处故夏周止云大享帝明堂不言帝别
一室后世诸儒推而合之分主五行遂设神位其有兴
卷十八 第 30b 页 WYG0433-0401b.png
之莫可废也然汉制本为九室薛综曰堂后有九室所
以异周制云若然室在堂后不为享帝之位明矣故向
背之间梁武致疑筵几之度远而难质今有司请以大
庆殿即为明堂仿古宜今最为合礼周礼书曰清庙明
堂与路寝同制此其验也其五室权以幔幄为之以明
六天五帝绝位于礼无嫌
祁又议规蔡邕明堂奏曰蔡邕曰明堂者天子太庙所
以崇礼其祖以配上帝者也夏曰世室商曰重屋周曰
卷十八 第 31a 页 WYG0433-0401c.png
明堂东为青阳南为明堂西为总章北为玄堂中曰太
室易曰离也者明也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
向明而治人君之位莫正于此故虽有五名而主以明
堂也其中正焉皆曰太庙谨承天随时之令昭令德宗
祀之礼明前功百辟之劳起尊老恭长之义显教幼诲
稚之学朝诸侯选造士于其中以度制生者乘其能而
至死者论其功而祭故为大教之宫而四学具焉譬如
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万象翼之所由生专受作之
卷十八 第 31b 页 WYG0433-0401d.png
所自来明一统也故言明堂事之大义之深也取其宗
祀之清貌则曰清庙取其政室之貌则曰太庙取其尊
崇则曰太室取其堂则曰明堂取其四门之学则曰太
学取其四面周水圆如壁则曰辟雍异名而同事其实
一也春秋因鲁取宋之奸赂则显之太庙以明圣王建
清庙明堂之义经曰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太庙非礼也
君人者将昭德塞违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
屋昭其俭也夫德俭而有度升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
卷十八 第 32a 页 WYG0433-0402a.png
名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所以大明教之也周清庙鲁太庙皆明堂也鲁褅祀周
公于太庙明堂犹周宗祀文王于清庙明堂也礼记檀
弓曰王斋褅于清庙明堂也孝经曰宗祀文王于明堂
礼记明堂位曰太庙天子明堂又曰成王幼弱周公践
天子位以治天下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
天下大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
禘祀周公太庙以天子礼乐升歌清庙下管象舞所以
卷十八 第 32b 页 WYG0433-0402b.png
广鲁于天下取用清庙之歌歌于鲁太庙明堂之庙犹
周清庙也皆所以昭文王周公之德以示子孙者也易
传大初篇曰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夕入
北学在中央曰太学天子之所自学也礼记保傅篇曰
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入南学上
齿而贵信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入太学承师而问道与
易传同魏文侯孝经传曰太学者中学明堂之位也礼
记古大明堂之礼曰膳夫是相礼日中出南闱见九侯
卷十八 第 33a 页 WYG0433-0402c.png
门子日侧出西闱视五国之事日闇出北闱视帝节犹
尔雅曰宫中之门谓之闱王居明堂之礼又别阴阳门
南门称门西门称闱故周官有门闱之学师氏教以三
德守王门保氏教以六艺守王闱然则师氏居东门南
门保氏居西门北门也知掌教国子与易传保傅王居
明堂之礼参相发明为四学焉文王世子篇曰凡大合
乐则遂养老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
圣焉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位焉
卷十八 第 33b 页 WYG0433-0402d.png
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凡祭与养老乞言
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又曰大司成论说在东
序然则诏学皆在东序东序东之堂也学者诏焉故称
太学仲冬之月令祀百辟卿士之有德于民者礼记太学
志曰礼士大夫学于圣人善人祭于明堂其无位者
祭于太学礼记昭穆篇曰祀先贤于四学所以教诸侯
之德也即以显行国礼之处也太学明堂之东序也皆
在明堂辟雍之内月令记曰明堂者所以明天气统万
卷十八 第 34a 页 WYG0433-0403a.png
物明堂上通于天象日辰故下十二宫象日辰也水环
四周言王者动作法天地德广及四海方此水也名曰
辟雍王制曰天子出位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乐记曰武王伐商为俘馘于京太室诗鲁颂云矫矫虎
臣在泮献馘京也太室辟雍之中明堂太室也与诸侯
泮宫俱献馘焉即王制所谓以讯馘告者也礼记曰祀
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孝经曰孝悌之至通于神
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
卷十八 第 34b 页 WYG0433-0403b.png
不服言行孝者则曰明堂行悌者则曰太学故孝经合
以为一义而称镐京之诗以明之凡此皆明堂太室辟
雍太学通合之义也其制度数合有所法堂方百四十
四尺坤之策也屋圆径二百一十六尺乾之策也太庙
明堂方三十六丈通天屋径九丈阴阳九六之变且圆
盖方载六九之道也八闼以象八卦九室以象九州十
二宫以应十二辰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四户八牖乘
九室之数也户皆外设而不闭示天下不藏也通天屋
卷十八 第 35a 页 WYG0433-0404a.png
高八十一尺黄钟九九之实也二十八柱列于四方亦
七宿之象也堂高三丈亦应三统四乡五色者象其行
外广二十四丈应一岁二十四气四周以水象四海王
者之大礼也晋袁准著论非之曰明堂太庙太学三
者事义不同各有所施而论者合为一体取诗书放逸之
文经典相似之语推而同之其失远矣夫宗庙之中人
所致礼幽隐清静鬼神所居而使众学处焉飨射其中
人鬼慢黩死生交错囚俘截耳创痍流血以干鬼神非
卷十八 第 35b 页 WYG0433-0404b.png
其理也又茅茨采椽至质之物建日月乘玉辂以处其
中非其𩔖也礼记先儒云明堂四面东西八丈南北六
丈与七庙非一体也夫宗庙鬼神所居祭天而于人鬼之
室非其处也王者五门宗庙在一门之内若在其庙而
张三侯又辟雍在内非宗庙之中所能容也周人立
三代之学非立三代宗庙者也周养老于东胶非三老
也文王世子养老乞言于东序又皆于学也灵台以
望气清庙以训俭既非一体安有宗庙之中而以之燕射
卷十八 第 36a 页 WYG0433-0405a.png
戏谑乎明堂在国之阳而宗庙在左又宗庙不应在外
也齐宣王问孟子曰可毁明堂乎若明堂是庙岂容有
此问哉诸儒言明堂各未有證蔡邕等遂言异名同实
方之北辰居所取其处中不移旁运三光非是一物而
备其体以悟人意耳臣按蔡邕为汉大儒当时去圣人
未远然而以明堂清庙辟雍灵台合为一物何据宁其
博见异蓺有所述乎将以独识取高当世也自孔子殁
诸儒锋奋或言鲁礼或论周制或道夏商家自为书决
卷十八 第 36b 页 WYG0433-0405b.png
不相通又纬谶诡异附经造说谊无足据而邕信其所
疑是愚谓不可行而言是诬合诬与愚邕必有一焉宜
为后人之嗤诋也故魏晋而下邕说不复施行
祁又议上帝五帝奏曰郑康成以上天之神凡六昊天
者天皇大帝五帝者太微五帝王肃曰昊天惟一神以
五帝为次神而诸儒附郑者多故据而为说云凡合祭
五帝一岁有二祀龙见之月祭于南郊谓之大雩一也
九月大飨于明堂宗祀文王以配二也祭明堂者诸儒
卷十八 第 37a 页 WYG0433-0405c.png
之言不同或说周家祭五天帝皆明堂中以五人帝及
文王配五官神坐廷中以武王配号曰祖宗礼所谓祖
文王而宗武王者也施设神位准五行相向以为法威
仰在卯西面熛怒在午北面枢纽在未北面招拒在酉
东面汁光纪在子南面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高辛各
在其位少退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皆在人帝下少
后文王坐太皞之南位如主人武王少退或曰合祭之日
五精之帝皆西面其牲则天帝各一犊合同十牲文王
卷十八 第 37b 页 WYG0433-0405d.png
之牲用太牢以诗我将篇曰我将我享维牛维羊文王
武王而用太牢者以五人帝各配一天为之主足为外
神依止则文王汎配五帝矣以不专配则所用牲得从
尽物之享云汉武帝祠太一五帝于明堂上坐牲以太
牢礼毕燎堂下晋武帝初议明堂群臣曰五帝即天也
王气时异故殊其号虽名有五其实一明堂南郊宜除
五帝坐五郊改五精之号皆同称昊天上帝各设一位
而巳诏可时韩阳建言古建明堂咸秩五帝无祭一天
卷十八 第 38a 页 WYG0433-0406a.png
者帝下诏曰往者众议除明堂五帝位考之礼文不正
其复之挚虞议以为汉魏故事明堂祀五帝之神新礼
五帝即上帝上帝即天也明堂除五帝之位惟祭上帝
按仲尼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
帝周礼祀天旅上帝祀地旅四望四望非地则上帝非
天断可识矣郊丘之祀扫地而祭牲用茧栗器用陶匏
事反其始故配以远祖明堂之祭备物以荐三牲并陈
笾豆成列礼同人理故配以近考郊堂兆位居然异体
卷十八 第 38b 页 WYG0433-0406b.png
牲牢品物质文殊趣且祖考同配非谓尊严之美三日
再祀非谓不黩之义其非一神亦足明矣昔在上古生
为明王没配五行故太昊配木神农配火少昊配金高
辛配水黄帝配土此五帝者配天之神同兆之于四郊
报之于明堂祀天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或以为五
精之帝佐天育物者也前代相因莫之或废前韩阳上
书宜如旧祀五帝诏巳施用请改定新礼从之唐礼部
尚书许恭宗议祠令新礼并用郑氏六天之说圜丘祀
卷十八 第 39a 页 WYG0433-0406c.png
昊天上帝南郊祀太微感帝明堂祀太微案郑氏唯据
谶纬以说六天皆谓星象而昊天上帝不属穹苍其注
月令周官以昊天上帝为北辰曜魄宝注孝经明堂为
太微五帝案易日月丽于天百榖草木丽于地在天成
象在地成形足明辰象非天草木非地毛苌传曰元气
浩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此则苍昊为体
不入星例且天地各一是曰两仪天尚无二帝焉有六是
以王肃群儒咸非其义起居舍人王仲丘又以贞观礼
卷十八 第 39b 页 WYG0433-0406d.png
季秋祀五帝明堂显庆礼祀昊天上帝于明堂准孝经
说先儒以为天是感精之帝上帝即太微五帝且上帝
之号本属昊天周礼王将旅上帝张毡案设皇邸祀五
帝张大次小次由此言之上帝之与五帝自有差等不
可混而为一郑注孝经上帝者天之别名神无二主故
异其处以避后稷孔安国曰帝亦天也然则禋享上帝
有合经义而五方皆祀行之巳久请二礼并行以成月
令大享帝之义诏可自是不改国朝因之臣案诸儒之
卷十八 第 40a 页 WYG0433-0407a.png
说上帝及五帝纷然不一王肃以为上帝即昊天郑康
成谓昊天为皇大帝五帝为太微五帝王郑二说既显
学者争为执辩虽天子亦不能果定其文然臣以为就
经言之仲尼之意傥可见也孝经云孝莫大于严父严
父莫大于配天又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
堂以配上帝周颂我将篇曰祀文王也我将我享维牛
维羊惟天其右之伊嘏文王既右享之孝经言配天而
后言上帝诗当言帝右而云天右是天为上帝上帝为
卷十八 第 40b 页 WYG0433-0407b.png
天互文以见义也天之所以为五帝者先儒之议多矣
近大儒孙奭建言天虽一神以其至尊故有多名亦犹
人君称皇王后辟天王天子皇帝县官臣民曰陛下史
臣曰上服用曰乘舆出入曰车驾各随德义而称亦以
至尊故也以天帝之神迭王五时故圣人制礼谓之五
帝非五帝各一神也以谓儒不怪诗传天有五名而独
怪帝有五号奭又以岁九祭皆主于天至日圜丘正月
祈榖五时迎气孟夏雩季秋飨凡九惟至日其礼最大
卷十八 第 41a 页 WYG0433-0407c.png
故称曰昊天上帝昊天者以体称上帝者以德兼举礼
大故也其馀则否至于大雩祈百榖之雨大享报百榖
之成以五帝者有生成之功祈榖之礼阙一不可虽止
一神并陈五位不知神之于彼乎于此乎奭言如是是
其得也然而欲去昊天上帝一位止设五帝臣以为礼
有未然号昊天者以其元气魁然乘五行王气普临万
物因时显功人强以名故春曰青帝夏曰赤帝犹春为
苍天冬为上天耳唐以来二家之说兼行故今享礼有
卷十八 第 41b 页 WYG0433-0407d.png
六帝位虽然奭许于彼于此而求之矣何独是五而非
六乎故兼存之则示圣人尊天奉神不敢有所裁抑云
祁又上议配帝奏曰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
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商
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
而宗武王郑氏曰禘郊祖宗谓祭昊天于圜丘曰禘祭
上帝于南郊曰郊祭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祖宗通
言尔虞氏以上尚德禘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自夏以下
卷十八 第 42a 页 WYG0433-0408a.png
稍用其姓代先后之次郊祭一帝而明堂祭五帝小德
配寡大德配众礼之杀也诸儒据郑此说由是推而广
之以明文武有俱配之义臣案孝经曰孝莫大于严父
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
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然则孔子著经以
美周公者则自周以上未有能以父之尊而进配上帝
者也惟周公能之则自商及虞安得祖而宗之之说耶
礼记多出秦汉诸儒之家郑即据而为解以违孔经以
卷十八 第 42b 页 WYG0433-0408b.png
未之思耳崔灵恩曰五帝皆在明堂中以五人帝及文
王配之五神坐廷中以武王配之或非之曰不然五官
之神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其生也帝王之飨皆预升堂
今为贵神独坐于下屈武王之尊下坐同之义为不允
当谓合祭五帝明堂惟有一祭五帝及神俱坐堂上以
文武二祖汎配五帝及神欤以文王配祭五帝则谓之
祖以武王配祭五神则谓之宗二王同时并配故祭法
所谓祖文王宗武王也祖始也宗尊也名祭为尊且始
卷十八 第 43a 页 WYG0433-0408c.png
者明一祭之中有二义焉以始而言谓合祭五帝于大
雩之时为百榖祈岁功始求之义也以尊而言季秋之
月得其成功尊而祀之以报其德明二王配祭既有此
义故分为二名郑康成所谓祖宗通言者谓称祖不得
无尊严之心言尊不得无始求之理而孝经及诗但
云祀文王于明堂不云武王者祖宗之祭其体同故举一
足以明不待两见云宗祀文王于明堂文王当言祖而
云宗者亦通武王之义汉武帝初祠太一五帝于明堂
卷十八 第 43b 页 WYG0433-0408d.png
上坐以高皇帝对之至明帝乃以光武配五帝在青帝
之南少退西面自是历章安而下不敢辄易齐明帝有
事明堂有请以武帝配谢昙济曰按法禘郊祖宗并列
严祠郑氏注义亦据兼飨宜祖宗两配文武双祀左仆
射王晏曰若用郑说祖宗通言则生有功德没垂尊称
历代配帝何止于二今盛荐上帝允属武考百代不改
其文庙乎诏可唐太宗始以高祖配享明堂高宗又奉
太宗配祀有司遂以高祖配五天帝太宗配五人帝太
卷十八 第 44a 页 WYG0433-0409a.png
尉长孙无忌建言永徽二年七月诏书奉太宗以尊严
配时高祖当迁礼司乃以太宗降配五人帝虽同在明
堂不得对越天帝非明诏奉亲之意谨按孝莫大于严
父严父莫大于配天伏寻诏意义在于此又寻汉魏晋
宋历代之礼无父子同配之义唯祭法称周人帝喾而
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郑康成谓祖宗者通言祭五帝
五神于明堂也寻郑之意乃以祖宗合为一祭又以文
武共在明堂连衽配祀良为巨谬故王肃曰古者祖有
卷十八 第 44b 页 WYG0433-0409b.png
功而宗有德祖宗自是不毁之名非谓配食者也审如
郑义则经当言祖祀文王不得言宗祀也又曰武王配
勾芒之𩔖是谓五神位在堂下天子降位失君叙矣故
春秋传禘郊祖宗报五者国之典祀也知各一事非祖
宗合祀于明堂矣南齐萧氏以武明昆季并于明堂配
食事乃不经不足为法武德令以元帝配于明堂兼配
感帝至贞观初缘情革礼奉高祖配明堂延世祖专配
感帝有递迁之典高祖请配昊天上帝太宗请配明堂
卷十八 第 45a 页 WYG0433-0409c.png
五帝从之唐垂拱元年有司议严配之礼孔元义曰孝
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明配尊大之者昊天是
也请奉太宗高宗配天上帝于圜丘高祖配感帝于南
郊昔宗祀文王于明堂文王当祖而云宗者通武王之
义请太宗高宗配祭于明堂沈伯义曰有虞禘黄帝而
郊喾祖高辛而宗尧夏后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高辛而
宗禹商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
祖文王而宗武王伏寻严配之文于此最备德礼之序
卷十八 第 45b 页 WYG0433-0409d.png
莫善于周禘喾郊稷不闻于主明堂宗祀用兼于两配
以文王武王父子殊别文王为父上主五帝武王对父
不配五神昔者周公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不言
严武王以配天则武王虽在明堂理未齐于配祭既称
宗祀义独主于尊严虽同两祭终为一主故孝经纬曰
后稷为天地主文王为五帝宗也必若一神两祭为是
则五祭十祠荐献频繁实亏于数此则神无二主之
道礼崇一配之义窃寻贞观永徽共遵专配明庆之后始
卷十八 第 46a 页 WYG0433-0410a.png
创兼尊必以顺古宜从周法高祖请配圜丘方泽太宗
请配南北郊高宗配五天帝凤阁舍人元万顷等议案
见行礼昊天上帝等祠十一所咸奉高祖太宗兼配今
议者引祭法周易孝经之文虽近古之祠殊失圣旨伏
据见行礼高祖太宗今既配五祠当仍旧无改高宗功
烈无著岂祠配有别请亦配五祠于是郊丘诸礼以三
帝同配明皇帝开元十一年罢之国朝太祖受命以宣祖
配享明堂太宗始奉太祖配俄又以宣祖配焉真宗复
卷十八 第 46b 页 WYG0433-0410b.png
奉太祖圣上嗣位奉真宗配天以正孝经严父之义臣
案郑氏以文武二主皆配明堂其言非是据孝经止言
严父配天周公其人也今以周公言之则武王非父以
成王言之则文王为祖二理较然不待议而判矣齐唐
以数帝皆配于经义宁不戾邪
 
 
 历代名臣奏议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