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854-068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爱日斋丛抄卷五
楼𤾉叔云从来人说庄周尽是寓言却不曾深考如尧
让许由依旧是有此人盖申吕许甫皆四岳之后许由
亦其一也以当时咨四岳观之则尧有让四岳之事但
周之言不无文饰过当处此论有鄱阳汤君锡亦云尧
始让四岳四岳举舜乃让于舜左傅曰夫许太岳之后
杜诗云尧四岳则太岳非由乎后人遂有洗耳之说刘
卷五 第 1b 页 WYG0854-0680b.png
潜之举汤论谓许由事不见于经故扬雄以为疑诚斋
云子云到老不晓事不信人间有许由虽沉着痛快终
未有以折衷此独援引切而说不凿予知刘公偶不记
旸叔亦已言之在左氏外傅齐许申吕由太姜解谓四
国皆姜姓四岳之后太姜之家高士傅尧召许由为九
州长岂即四岳之任欤汤名师中嘉定进士伯纪端明
之父与𤾉叔时相后先识见高考论自然符合也
子华子之书其辞多见于吕览而高诱曰古之体道人
卷五 第 2a 页 WYG0854-0681a.png
也今即其书證之或大同而小异意者咸阳诸客杂采
以成书故不无损益也如贵生篇云子华子曰全生为
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
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
得其宜也亏生则于其尊之者薄矣其亏弥甚者其尊
弥薄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所谓迫生者
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
莫大于不义故不义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
卷五 第 2b 页 WYG0854-0681b.png
迫生不若死奚以知其然也耳闻所恶不若无闻目见所
恶不若无见故雷则掩耳电则掩目此其比也凡六欲
者莫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不若无有所以知无有
所以知者死之谓也故迫生不若死嗜肉者非腐鼠之
谓也嗜酒者非败酒之谓也尊生者非迫生之谓也今
其书曰全生为上亏生者次之死次之迫斯下矣所谓
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
也夫亏生则于其所尊者薄矣其亏弥甚则其尊弥薄
卷五 第 3a 页 WYG0854-0681c.png
所谓死者无有所知而复其未生也所谓迫生者六欲
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也辱莫大于不义不义
者迫生也故曰迫生不如死人之常情耳闻而目见也
耳闻所甚恶不如无闻目见所甚不欲不如无见是以
迅雷则掩耳恐故也所贵乎嗜粱肉者非腐鼠之谓也
所贵乎饮醪醴者非败酒之谓也所谓乎尊生者非迫
生之谓也夫迫生之人鞠穷而归故曰迫斯为下矣先
已篇云子华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矣大水深渊成而
卷五 第 3b 页 WYG0854-0681d.png
鱼鳖安矣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荫矣今其书曰夫丘陵
崇而穴成于上狐狸藏矣溪谷深而渊成于下鱼鳖安
矣松柏茂而荫成于林涂之人则荫矣此子华子对赵
简子招之之辞也诬徒篇云子华子曰王者乐其所以
王亡者亦乐其所以亡故烹兽不足以尽兽嗜其脯则
几矣然则王者有嗜乎礼义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
所嗜不同故其祸福亦不同此与其书合明理篇云子
华子曰夫乱世之民长短颉百疾民多疾疠道多褓
卷五 第 4a 页 WYG0854-0682a.png
襁盲秃伛尪万怪皆生今其书曰末世之俗则不然烦
称文辞而实不效知谲相诞而情不应盖尝先霜霰以
戒裘炉机括存乎中而群有诈心者族攻之于是以父
哭其子兄丧其弟长短颉百疾俱作时方疫疠道有
襁负盲秃狂伛万怪以生所以然者气之所感故也知
度篇云子华子曰厚而不博敬守一事正性是喜群众
不周而务成一能尽能既成四夷乃平唯彼天符不周
而周此神农之所以长而尧舜之所以章也人主自智
卷五 第 4b 页 WYG0854-0682b.png
而愚人自巧而拙人若此则愚拙者请矣巧智者诏矣
诏多则请者愈多矣请者愈多且无不请也主虽巧智
未无不知也以未无不知应无不请其道固穷为人主
而数穷于其下将何以君人乎穷而不知为穷其患又
将反以自多是之谓重塞之主无存国矣故有道之主
因而不为责而不诏去想去意静虚以待不伐之言不
夺之事督名审实官使自司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实
尧曰若何而为及日月之所烛舜曰若何而服四荒之
卷五 第 5a 页 WYG0854-0682c.png
外禹曰若何而治青北化九阳奇怪之所际今其书曰
道之为治厚而不博敬守其一正性内足群众不周而
务成一能尽能既成四境以平唯彼天符不周而同此
神农之所以长也尧舜氏之所以章也夏后氏之所以
勤也夫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若此则愚拙者
请矣巧智者诏矣诏多则请者加多矣请者加多则是
无不请也主虽巧智未无不知也以未无不知应无不
请其道固穷为人主而数穷于其下将何以君人乎穷
卷五 第 5b 页 WYG0854-0682d.png
而不知其穷又将自以为多矣是之谓重塞之国上有
讳言之君下有苟且之俗其祸起于愿治也夫有欲为
愿治之心而获重塞之祸是以臣愚以为国不足为也
事不足治也昔有道之世因而不为责而不诏去想去
意静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循名覈实官庀其司
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实神农曰若何而和万物调三
光尧曰若何而为日月之所烛舜曰若何而服四荒之
外禹曰若何而治青北九阳奇怪之所际是此王者天
卷五 第 6a 页 WYG0854-0683a.png
下以为功后世以为能此子华子对齐景公问为国者
也其有不著子华子者如尽数篇云流水不腐户枢不
蠹动也今其书曰流水之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之不
蠹以其运故也皆论养生而其书则以医法言之如诬
徒篇云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
此篇于前子华子曰王者乐其所以王以下凡二百馀
言而后及此岂皆子华子之言今其书谓子华子闻晏
子辞赏而言之其下复曰爱之反则憎必有所在矣助
卷五 第 6b 页 WYG0854-0683b.png
之反则挤必有所在矣誉之反则毁必有所归矣如淫
辞篇云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
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
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我所
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襌缁也以襌缁当纺缁子岂不
得哉今其书曰宋有澄子者亡其缁衣顺涂以求之见
妇人衣缁焉援之而弗舍曰而以是偿我矣妇人曰公
虽亡缁衣然此吾所自为者也澄子曰而弗如速以偿
卷五 第 7a 页 WYG0854-0683c.png
我矣我昔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所衣者襌缁也以襌缁
而当我之纺缁也而岂有所不得哉其下始举子华子曰
夫利之湣心也幸于得而已矣忘其所以为质者矣幸于
得而亡其所以为质夫何惮而不为之哉今世之人求其
不为澄子者或寡矣如察傅篇云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
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
闻而傅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
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
卷五 第 7b 页 WYG0854-0683d.png
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今其书曰昔宋有丁氏
家故无井而出溉汲焉常一日而一人居外惩其如是也
鸠功而穿井于庭家相与语曰今吾家得一人矣有闻而
傅之者曰丁氏穿井而得一人也国人更相道之语彻于
宋君宋君召其人而质之丁氏对曰自臣穿井家获一人
之力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此以对公仲承问黄帝铸鼎乘
云事故其下云是故黄帝之铸神鼎是井中人之譬也知
者正之是宋君召其人而质之之譬也予概此数条比而
卷五 第 8a 页 WYG0854-0684a.png
读之若古有是书矣见于吕氏乃或烦简不尽合又时混
其辞有不系以子华子曰者何也独审为篇云韩魏相与
争侵地子华子见昭釐侯昭釐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
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
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必有天下君将攫之乎亡其不与
昭釐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
于天下也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之所争者
其轻于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之臧不得也昭釐侯
卷五 第 8b 页 WYG0854-0684b.png
曰善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子华子可谓知
轻重矣知轻重故论不过此亦见庄子让王篇其书乃
无之叙者固疑漆园取古之道者寓言然而吕氏记之
矣吕氏亦以寓言记之则凡记子华子曰多寓言矣又
考其书见齐景公与晏子问对赵简子又尝招之所谓
刘向序亦云为赵简子家臣而庄生吕氏复有见韩昭
釐侯之事高诱曰昭釐后谥也韩武子五世之孙昭侯
之子史记世家武子之虔为景侯初分晋为诸侯传烈
卷五 第 9a 页 WYG0854-0684c.png
侯文侯哀侯懿侯而后为昭侯国策云申不害与昭釐侯
执圭而见梁君以申不害为臣则此昭釐侯即昭侯也竹
书纪年郑釐侯来朝索隐谓韩昭侯也昭侯实哀侯之孙
去武子六世与高诱注异其距齐景公之卒百三十三年
晏子之卒百四十二年赵简子之卒百十七年推简子同
时乃甚悬绝吕氏于其书见齐景公赵简子等语俱不著
谓为见昭釐侯可也其书独不著韩侯事谓为齐景公赵
简子时亦可也第合二书以论世次莫能定也如以孔子
卷五 第 9b 页 WYG0854-0684d.png
倾盖事定之则见昭侯者非也而其书且有疑焉晁氏读
书志谓观其文辞近世依托为之者多用字说殆元丰以
后举子所为且以其书有秦襄公赵简子相去几二百年
牴牾类此予所读本虽载其适秦不言襄公也岂或者疑
而略之欤朱文公曰其词故为艰涩而理实浅近其体务
为高古而气实轻浮其理多取佛老医卜之言其语多用
左传班史中字其粉饰涂泽俯仰态度但如近年后生巧
于模拟变撰者所为不惟决非先秦古书亦非百十年前
卷五 第 10a 页 WYG0854-0685a.png
文字也祗因家语等书有孔子与程子倾盖而语一事而
不见其所语者为何说故好事者妄意此人既为先圣所
与必是当时贤者可以假托惑世遂造此书傅合之必一
能文之士所作其言精丽如论河图之二与四抱九而上
跻六与八蹈一而下沈五居中据三持七巧亦甚矣唯其
甚巧所以知其非古书也又以洛书为河图亦仍刘牧之
谬尤足以见其为近世之作或云王铚性之姚宽令威多
作赝书二人皆居越中恐出其手然又恐非其所能及今
卷五 第 10b 页 WYG0854-0685b.png
未暇详论其言之得失但观其书数篇与前后三序皆一
手文字前一篇托为刘向而不类向它书后二篇无名氏
岁月而皆托为之号若世之匿名书者其首篇风轮水枢
之云正是并缘释氏之说其卒章宗君二祥蒲璧等事皆
剽剥他书傅会其说其自序出处又与孔丛子载子顺事
略相似又言有大造于赵宗者即指程婴而言以左传考
之赵朔既死其家内乱朔之诸弟或放或死而朔之妻乃
晋君之女故武从其母畜于公宫安得所谓大夫屠岸贾
卷五 第 11a 页 WYG0854-0685c.png
者兴兵以灭赵氏而婴与杵臼以死卫之云哉且其曰有
大造者又用吕相绝秦语其不足信明甚而近世老成该
洽之士亦或信之至引其说以自證其姓氏之所从出则
似诬其祖矣文公审为伪书因会稽官书刻本欲疑王姚
所作不知绍兴间晁氏先已疑元丰举子矣由乾淳视之
岂非百年文字赖晁说而稍古王姚免作伪之讥惟叶正
则推信以为真与孔子同时可与六经并考且云其书甚
古而文与今人相近论者谓正则既知之矣或古有其书
卷五 第 11b 页 WYG0854-0685d.png
亡之后人摘其存于吕氏者特为此详略也予将以吕氏
书證之曰彼诚出于近代又何先见于此也则昭釐侯之
事与吕氏异复有疑焉况久逸于古史而始傅哉
宰相安和殷生无恙右军帖中语东坡题潭帖云宰相当
是简文帝殷则长源也耶黄伯思刋误或云宰相安和帖
乃郤愔书谓宰相简文作相王时也殷生者殷浩也然此
或是书郤愔帖语耳而结字实近世人伪作愔书自与逸
少早年抗行而此帖了无晋韵其非审矣余读刘潜夫诗
卷五 第 12a 页 WYG0854-0686a.png
厌倦今书尺时将晋帖看殷生与宰相一体问平安但
云晋帖则右军郤愔不必论发扬帖中意有味也
东坡谪海外用鸡距笔黄鲁直崇宁二年十一月谪宜
州为资源书卷用三钱买鸡毛笔书两帖风流特相宜
王涯藏前世名书画甘露之祸为人破垣剔取奁轴金
玉而弃书画于道温韬发昭陵所藏书画亦剔取装轴
金玉而弃之顷贵人家废楮断幅散售于外或毁灭为
飞尘盖有锦褾玉轴见累者昭陵地下之藏尚当流落
卷五 第 12b 页 WYG0854-0686b.png
人间史称王涯秘固重复不可窥果安在哉智力不足
预于人事者多矣
元和圣德诗云以红帕首注者引实录曰禹会涂山之
夕大风雷震有甲步卒千馀人其不被甲者以红绡帕
抹其额自此遂为军容之服又退之送幽州李端公序
红帕首帕一作抹送郑权尚书序帕首靴裤盖屡用之
陆氏笔记举孙策傅张津尝著绛帕头帕头者巾帻之
类犹今言幞头也韩文公云以红帕首已为失之东坡
卷五 第 13a 页 WYG0854-0686c.png
云绛帕蒙头读道书增一蒙字尤误务观固不引涂山事
注韩文者亦不援孙策语然李郑二序皆连帕首靴裤取
义为幞头正合范史云向栩者性卓绝不伦读老子状如
学道好被发著绛绡头李贤注说文绡生丝也案此字当
作幧其字从巾古诗云少年见罗敷脱巾著幧头已上史
注红绡头或即红绡帕予谓孙伯符所称南阳张津为交
州刺史著绛帕头鼓琴烧香读邪俗道书或由东都之季
习妖妄者辄以为首饰栩其类也韩诗帕为虚字坡诗帕
卷五 第 13b 页 WYG0854-0686d.png
为实字因文著字为蒙所用本别俱不免陆氏之疑唐
娄师德使吐蕃谕国威信虏为畏悦后募猛士讨吐蕃
乃自奋戴红抺头来应诏此近涂山军容之遗制虽不
敢以释帕首其云戴红抺额抑亦帕首巾帻之物尔
徐铉随后主归朝见士大夫寒日多披毛衫大笑之语
人曰中朝自兵乱之后其风未改荷毡被毳实繁有徒
深可骇也一日入朝遥见其子婿吴淑亦被毛裘归召
而责之曰吴郎士流安得效此淑对曰晨兴霜重苦寒
卷五 第 14a 页 WYG0854-0687a.png
然朝中服之者甚众铉曰士君子之有操执者亦未尝
服盖自谓也新平之行豳土寒冽门人郑文宝适掌转
运迎铉于途解所服褐裘以献铉终却之遂为寒气所
伤下痢卒杨文公记其事铉之志可悲矣然铉仕中朝
而中朝之士咸服之矣张文潜云铉之为此言是不甘
为亡国之俘为丑言以薄中朝士大夫耳不然岂不读
毛诗也豳诗曰无衣无褐郑玄注褐毛布也非今段子
乎则其来自三代也古人衣裘并皮衣之为裘取毛织
卷五 第 14b 页 WYG0854-0687b.png
之为褐理何爽乎文潜如此言之想同时中州人士不
平于铉尤甚矣近惟程泰之尚书断之曰古固以狐羔
麑为裘圣人服之矣若谓古人不以织毛之衣袭朝服
者则今貂蝉亦古乎若谓古人坚毅死且不易如是人
多矣即其论厚于文潜而铉之志可悲已夫
韩持国不服凉衫不变于今邵尧夫不服深衣不变于
古江邻几杂志秘书丞宋飞卿云士大夫著毛衫已为
徐常侍所讥近年内臣或班行制褐䌷为凉衫渐及士
卷五 第 15a 页 WYG0854-0687c.png
大夫俄而两府亦服之今正郎署中免靴者服之尤众持
国辈非之不肯服又云凉衫以褐䌷为之以代毳袍韩持
国云始于内臣班行渐及士人今两府亦然独不肯服仪
礼妇人衣上之服制如明衣谓之景景明也所以禦尘垢
而为光明也则凉衫亦所以护朝服虽出近俗不可谓之
无稽又桐阴旧话京师朝例公服乘马因中官及班行制
褐䌷为衫者施于公服之上号凉衫既而虽二府亦服之
然士大夫至有幞首凉衫而下不衣公服者宫师见之独
卷五 第 15b 页 WYG0854-0687d.png
不肯服以初无此制及指挥所许也今则遍于天下间用
为吊服绍兴末暂罢紫衫至以凉衫谒见尤无谓尔李氏
杂记又谓乾道李献之学士言会聚之际颜色可憎今上
奉两宫宜服紫衫为便阜陵之丧赵忠定公始令群臣服
白凉衫纯素已异汴都褐䌷之制颜色故为可憎况沈氏
笔谈已谓近岁京师士人朝服乘马以黪衣蒙之谓之凉
衫亦古之遗法仪礼朝服加景是也但不知古人制度章
色如何耳按此云黪衣非今凉衫明矣
卷五 第 16a 页 WYG0854-0688a.png
淳熙二年冬程尚书大昌以大蓬西掖假大宗伯押伴
北使赤岸御筵服重金周益公有诗云五日尹京非细
事四时仕宦固多般自注泰之今春服绿夏间阶绯今
借金紫真傅游艺也按游艺在唐迎合武后期年历衣
青绿朱紫时人谓之四时仕宦以此方拟出于雅谑故
不以为嫌也
有黄生名充者初冬无衣陈无已赠背子坚不受于是
以朱氏所赆二疋寄之有诗云割白鹭股何足难食鸬
卷五 第 16b 页 WYG0854-0688b.png
鹚肉未为失
宋建隆初王师下湖南澧鄂之民素不识骆驼村落妇
人诧观称为山王拜求福祐者拾其遗粪穿系颈上用
禳兵疫
齐王肃归魏初不食羊肉酪浆常食鲫鱼羹渴饮茗汁
高帝曰羊肉何如鱼羹茗汁何如酪浆肃曰羊陆产之
最鱼水族之长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酪不
中与茗为奴彭城王协曰卿不重齐鲁大邦而爱邾莒
卷五 第 17a 页 WYG0854-0688c.png
小国明日为设邾莒之会亦有酪奴因呼茗为酪奴
河南闻见录富郑公与康节食笋康节曰食笋甚美公
曰未有如堂中骨头之美也康节曰野人林下食笋三
十年未尝为人所夺公今日可食堂中骨头乎公笑而

曾归堂乔益公之扁也
魏华父枢密题扁榜必系某堂某斋字答袁广微云静
寿更当增一堂字方为稳实盖去堂字特数十年间事
卷五 第 17b 页 WYG0854-0688d.png
尔答黄子才云古人庵观堂室之名必有一实字答彭
运干云敬亨当有亭字审思榜之书室亦当有斋轩馆
室之类一字先是周益公亦云凡亭堂台榭牌额单用
所立之名而不书亭堂之类始于湖上僧舍中官流入
禁中往往仿之今无间贤愚例从之矣设若一字名如
怡亭快阁之类又当如何予观教僧寮室直题二字或
始此欤
陆务观云楚词所谓桂数见于唐人诗句及图画间今
卷五 第 18a 页 WYG0854-0689a.png
不复见矣属山僧野人试求之赋绝句云丹葩绿叶郁
团团消得姮娥种广寒行尽天涯年八十至今未得一
枝看又别记其说云桂花已春芳其色丹亦或紫南部
新书云钱塘灵隐山多有之香紫可爱白乐天谓之紫
杨华今不复见虽问灵隐山僧亦莫知矣往往妄指木
犀为之草木显晦亦有时如此可付一叹诸老品题芳
卉多矣少问及此或指木犀之红者为桂而已李卫公
平泉草木记中列桂之品三其一红桂树云此树白花
卷五 第 18b 页 WYG0854-0689b.png
红心因以为号其一月桂云出蒋山浅黄色其一山桂
云此花紫色英蕊繁缛三者未详孰是尔雅梫木桂郭
景纯注白华不言丹紫也如选诗秋风生桂枝亦鲜言
春也孙少愧东皋杂录自邵州至全州道傍多岩桂冬
初花发芬馥特异俗谓之九里香又谓之木犀以其文
理黑而润殊类犀角也此谓冬初花发固由土气有异
以桂与木犀一种相傅久矣陆氏之说孤而不章草木
之显晦感慨所托何已哉余不足以知之以俟博识
卷五 第 19a 页 WYG0854-0689c.png
扪虱新话云北人不识梅南人不识雪盖梅至北方则
变而成杏今江湖二浙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而雨谓
之梅雨转淮而北则杏亦雨地气然也语曰南人不识
雪向道似杨花然南方杨实无花以此知北人不但不
识梅而且无梅雨南人不但不识雪则亦不识杨花矣
予谓荆公诗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堪对南人不识
雪之语按钱昭度诗南人如问雪向道是杨花恐新话
所引即是洪氏四笔记辽僧云南人不信北人有千人
卷五 第 19b 页 WYG0854-0689d.png
之帐北人不信南人有万斛之舟盖土俗然也法苑珠
林云吴人身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毡帐及来河北不信
有二万斛船辽僧之谈合此今观法苑珠林语见于颜
氏家训皆同吁世以耳目臆度天下事有遗论矣
事林广记考论寓钱之始云今楮镪也唐书王玙传曰
元宗时玙为祠祭使专以祠解中帝意有所禳祓大斥
数巫觋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
为鬼事至是玙乃用之则是丧祭之焚纸钱起于汉世
卷五 第 20a 页 WYG0854-0690a.png
之瘗钱也其祷神而用寓钱则自王玙始耳法苑珠林
云纸钱起于殷长史也按此则里俗以纸寓钱玙始用
之非创于玙矣朱文公云纸钱起玄宗时王玙盖古人
以玉币后来易以钱玄宗惑于王玙之术而鬼神事繁
无许多钱来埋得玙作纸钱易之文字便是难理会且
如唐礼书载范傅正言唯颜鲁公张司业家祭不用纸
(案说郛此下复出易之文字便是/难理会且如唐十二字据语录删)故衣冠效之而国初
言礼者错看遂作纸衣冠而不用纸钱不知衣冠纸钱
卷五 第 20b 页 WYG0854-0690b.png
有何间别近世戴氏鼠璞云法苑珠林载纸钱起于殷
长史唐王玙傅载汉末皆有瘗钱后里俗稍易以纸钱
王玙乃用于祭祠今儒家以为释氏法于丧祭皆屏去
予谓不然之死而致死之不仁之生而致生之不知谓
之明器神明之也汉之瘗钱近于之死而致生以纸寓
钱亦明器也与涂车刍灵何以异俗谓果资于冥涂则
可笑是说虽异亦有文公纸衣冠何别之意吕南仲有
钱邓公不烧楮镪颂有云古用币以礼神祇后之罪士为
卷五 第 21a 页 WYG0854-0690c.png
多则假之以请禳祷祈假之不已则翻楮代焉而弗支
是故罪者满世而莫救其非大抵深恶夫寓钱以徼福
也予观洪庆善杜诗辨证载文宗备问云南齐废帝东
昏侯好鬼神之术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至唐盛行其事
云有益幽冥又牛僧孺云楮钱唐初剪纸为之此足以补
事林广记之未及(按自事林广记考论寓钱之始以下/十条皆见于陶宗仪说郛而原本脱)
(去今据补/录于后)
陈无巳云世人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项平甫
卷五 第 21b 页 WYG0854-0690d.png
家说云注司业言九百草书乔字也朱彧可谈云青州
王大夫为词鄙俚每投献当路以为笑具季父为青录
王亦与诗它日季父见其子谢之其子曰大人九百乱
道玷渎高明盖俗谓神气不足者九百岂以一千即足
数邪以书释之不若陈朱之说通予读张平子西京赋
云小说九百本自虞初注者谓小说九百篇虞初著又
曰九百四十三篇言九百举大数也汉志云小说家者
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如淳
卷五 第 22a 页 WYG0854-0691a.png
曰街谈巷说其细碎之言也俗岂云九百或取喻细碎
之为者俚语本于史录固有矣故谩记之东坡作文字
中有一条以彭祖八百岁其父哭之以九百者尚在李
方叔问东坡曰俗语以憨痴骀驮为九百岂可笔之文
字间乎坡曰子未知所据耳张平子西京赋云乃有秘
书小说九百盖稗官小说凡九百四十三篇皆巫医厌
祝及里巷之所传言集为是书西汉虞初洛阳人以其
书事汉武帝出入骑从衣黄衣号黄衣使者其说亦号
卷五 第 22b 页 WYG0854-0691b.png
九百吾言岂无据也方叔后读文选见其事具文选注
始叹曰坡翁于世间书何往不精通邪近见杂说载此
乃知前辈考证无所不至
旧制驾头未详所始相傅更一朝即加覆黄帽一重孔
氏谈苑云驾头者祖宗即位时所坐也相傅宝之梦溪
笔谈云正衙法座香木为之加金饰四足堕角其前小
偃织藤冒之每车骑出幸则使老内人马上抱之谓之驾
头江邻几杂志云韩持国问李端明驾头何物曰诸座
卷五 第 23a 页 WYG0854-0691c.png
之一原父访王原叔原叔云此坐傅四世矣放翁笔记
云驾头旧以一老宦者抱绣裹杌子于马上高庙时亦然
今乃代以閤门官不知自何年始参诸纪载疑渡江后
杌子已非法座故物乘舆所至百官道次班迎惟望驾
头致敬而已
史姚氏注楚汉春秋高祖封许负为鸣雌亭侯是知妇人
亦有封邑班志汉从秦制爵二十级十九关内侯二十
彻侯亭侯未详也范志谓列侯所食县为侯国承秦爵
卷五 第 23b 页 WYG0854-0691d.png
二十等为彻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岂亭侯者以十
里一亭之地封焉或巳自汉初有之妇人封邑班书云
高后尝以萧相国夫人同为酂侯按司马氏表孝惠三
年哀侯禄元年高后二年懿侯同元年班志孝惠六年
哀侯禄薨高后二年封何夫人禄母同为侯二表所纪
异索隐又疑其事非予谓吕后欲侯吕氏先封高帝功
臣欲立吕氏先封孝惠后宫子四年封吕䫋为临光侯
亦先封功臣妻矣自许负之封及酂侯夫人疑先汉妇
卷五 第 24a 页 WYG0854-0692a.png
人封邑之始
上梁文吴氏漫录考其所始云后魏温子升有阊阖门
上梁祝文云惟王建国配彼太微大君有命高门启扉
良辰是简枚卜无违雕梁乃驾绮翼斯飞八龙杳杳九
重巍巍居辰纳祜就日垂衣一人有庆四海爰归乃知
上梁有祝文矣第不若今时有诗语也楼大防参政又
考儿郎伟始于方言其说云上梁文必言儿郎伟或以
为唯诺之唯或以为奇伟之伟皆未安在敕局时见元
卷五 第 24b 页 WYG0854-0692b.png
丰中获盗推赏刑部例皆即元案不改俗语有陈棘云
我部领你懑厮遂去深州边吉云我随你懑去懑本音
闷俗音门犹言辈也独秦州李德一案云自家伟不如
今夜云余哑然笑曰得之矣所谓儿郎伟者犹言儿郎
懑盖呼而告之此关中方言也上梁有文尚矣唐都长
安循袭之以语尤延之诸公皆以为前未闻或有云用
相儿之伟者殆误矣楼公考證如此予记吕氏春秋月令
举大木者前呼与謣后亦应之高诱注为举重劝力之歌
卷五 第 25a 页 WYG0854-0692c.png
声也与謣注或作邪謣淮南子曰邪许岂伟亦古者举
木隐和之音
颜氏家训言江南风俗二亲若在每至生日常有酒食
之事无教之徒虽以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
知有所感伤程氏云人无父母生日当倍悲伤更安忍
置食张乐以为乐若具庆者可矣此同颜训之意固不
论在上也者然如梁元帝当载诞之辰辄斋素讲经唐
太宗谓长孙无忌曰是朕生日世俗皆为欢乐在朕翻
卷五 第 25b 页 WYG0854-0692d.png
为感伤今君临天下富有四海而欲承颜膝下永不可
得此子路有负米之恨也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奈
何以劬劳之日更为宴乐乎泣数行下群臣皆流涕则
前世人主未以生日为重而庆贺成俗已久矣漫录又
记唐中宗以降诞日宴侍臣内戚与学士联句人主生
日乐宴为寿殆始见此时固莫盛于明皇也按唐开元
十七年八月上以生日宴百官于花萼楼下左丞相源
曜右丞相说帅百官上表请以每岁八月初五日为千
卷五 第 26a 页 WYG0854-0693a.png
秋节布于天下咸宁宴乐休暇三日此置节之始十九
年以千秋节降死罪流以下原之此恩赦之始二十四
年八月千秋节群臣皆献宝镜张九龄献千秋金镜录
至代宗大历元年十月上生日诸道节度献金帛器服
珍玩骏马此受贡之始德宗以诞日岁诏佛老者大论
麟德殿并诏给事中徐岱等讲说此说法之始穆宗长
庆元年诏七月六日是朕载诞之辰其日百僚命妇宜
于光顺门进名参贺朕门内与百僚相见虽书敕停寻
卷五 第 26b 页 WYG0854-0693b.png
复行之此进名受贺之始长庆四年敬宗初立徐泗观
察使王智兴以上生日请于泗州置戒坛度僧尼资福
此度僧之始文宗开成二年诏朕之生辰不欲屠宰用
表好生非是信尚空门将希无妄之福自今宴会蔬食
任陈醯永为常例此禁屠宰之始纪节以来袭为大
典虽本自开元而明皇久以生日为重矣王皇后宠衰
泣曰三郎独记不得阿忠脱紫半臂换一斗面为生日
汤饼耶盖旧事也明皇不惟自寿每自让皇帝宪生日
卷五 第 27a 页 WYG0854-0693c.png
必幸其宅移时宴乐惠宣太子业被疾明皇自视会既
愈幸其第置酒赋诗为初生欢此恺悌之至情天宝十
四年六月一日贵妃杨氏生日幸华清宫于长生殿奏
新曲会南海进荔枝因名荔枝香天宝十载正月安禄
山生日赐衣服玩器酒馔以宫妾蕃将亦用此朱新仲
云唐人生日多具汤饼引梦得送张与诗尔生始悬弧
邀我作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赐天麒麟此当谓初生时
少陵自有宗武诗也云溪友议载西川韦相公皋因作
卷五 第 27b 页 WYG0854-0693d.png
生日节镇皆贡珍奇独东川卢八座送一歌姬为馈
林谦之诗惊起何波理残梦自注述梦中所见何使君
蜀人以波呼之犹丈人也范氏吴船录记嘉州王波渡
云蜀中称尊老者为波又有所谓天波月波日波雷波
者皆尊之称此王波盖王老或王翁也宋景文尝辨之
谓当作皤字鲁直贬涪州别驾自号涪皤或其俗云按
景文所记云蜀人谓老为皤音波取皤皤黄发义
张文昌祭韩吏部诗公疾浸日加孺人视药汤以为姬
卷五 第 28a 页 WYG0854-0694a.png
妾则云乃二侍女合弹琵琶筝已有侍女矣以为妻则
皇甫湜撰神道碑云夫人高平郡此不称夫人退之曾
云已呼孺人戛鸣瑟岂以言内子邪说诗者韩诗孺人
对稚子自杜诗老妻稚子句中来储光羲云孺人善逢
迎稚子解趋走又出于江淹恨赋左对孺人顾弄稚子
凡皆并指妻子唐棣王琰有二孺人争宠盖亲王有孺
人二人云唐制按曲礼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
夫妻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则孺人不得以为妾
卷五 第 28b 页 WYG0854-0694b.png
张文昌或取此宣和罢县君改孺人为第八等
扬州天长道中有古冢土人呼为琉璃王冢马氏懒真
子录辨为汉广陵王胥谥厉后人误谓刘厉为琉璃尔
长安董仲舒墓门人至皆下马谓之下马陵讹呼为虾
蟆陵
相人之法古矣而物无不可相史云黄鲁直陈君夫相
马留长孺相彘荥阳褚氏相牛吕览又记古有善相马
者寒风能相口齿麻衣相颊子女厉相目卫忌相髭许
卷五 第 29a 页 WYG0854-0694c.png
鄙相尻投代褐相胸胁管青相膹吻陈悲相股脚秦牙
相前君赞相后与群兽焉人可知矣昭德读书志伯乐
相马经浮邱伯相鹤经宁戚相牛经郑氏通志又加以
周穆王相马经诸葛颍徐成相马经高堂降相牛经淮
南八公相鹄经相鸭经相鸡经相鹅经抑皆古事也不
惟是也凡物皆然故自西都艺文之目已著相人相宝
剑刀相六畜班孟坚谓相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
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要其术如是而已世代
卷五 第 29b 页 WYG0854-0694d.png
相傅当有存者陈氏书曰相贝经未详何书纬略云师
旷有禽经浮邱伯有鹤经虽六畜亦有牛经马经狗经
下至虫鱼有龟经鱼经唯朱仲所傅贝经奇怪岂即相
贝经欤或述其名数而谓相也纬略又举东方朔相笏
经袁天纲郭先相笏经陈混常相笏经古相手板经亦
验人祸福也齐綦母称之在州时有一手板相者云富
贵又吴氏漫录引陆长源辨志载唐天宝中有李旺称
善相笏验之以事卒皆无验以为不可槩论遂记开宝
卷五 第 30a 页 WYG0854-0695a.png
末长史相水立蛮三笏一王侯笏生人不敢秉一宰相
笏一卿监笏亦为节度而作其后一归钱武肃祠堂一
归沈相一归钱昭晏以卫尉卿守滑州真庙朝老道士
为沈良择笏云此借绯笏兼是吉州通判沈时除吉州
通判借绯又云候罢任别为拣朝官笏期明年六月沈
果以是时卒由前一事则贵贱在笏由后一事则吉凶
在人漫录云馆中有陈混常相笏经其说推本管辂李
淳风之言又常氏相板印法魏程伯相印法盖相笏之
卷五 第 30b 页 WYG0854-0695b.png
𩔖而有相字法者术亦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