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854-066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爱日斋丛抄卷四
少陵云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又云脱帽
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又云诗家笔势君不嫌
词翰升堂为君扫当稠人广众挥写翰墨固以为难也
刘季高语人予无他长颇能对客发书草圣飞动观者
必谓敏手是亦自负所长耶昔王正甫石才翁对韩公
草书公言二子一似向马行头吹笛座客皆不晓东坡
卷四 第 1b 页 WYG0854-0666d.png
为解云若非妙手不能向马行头吹也事著杂说韩公
或是韩魏公马行在汴京旧城东北隅盖鬻贩百贾所
会也
浣花集绝句西望长安白日遥半年无事驻兰桡欲将
张翰秋江雨画作屏风寄鲍昭高续古举此诗末两句
云是多少情思也亦见此老好尚不群尔
五更三点入鹓行少陵诗也高氏纬略论五夜以为独
更点之制无所著见韩愈诗鸡三号更五点李郢诗二
卷四 第 2a 页 WYG0854-0667a.png
十五点秋声长李商隐诗玉壶传点咽铜龙唯此三诗
言点杜诗人皆能诵乃不及之陈无已云残点连声杀
五更任渊注乃引韩诗及刘梦得诗云郡楼残点声
少陵谒玄元皇帝庙有吴道子画图赋诗曰画手看前
辈吴生远擅场黄鲁直举此以为古人于能事不特求
誇时辈要须于前辈中擅场耳王定国谪全过戎出文
字数十篇鲁直曰若欲过今人则可矣若必欲过古人
宜尽烧之更读书一年与洪驹父书云学问文章如甥
卷四 第 2b 页 WYG0854-0667b.png
才气笔力当求配于古人勿以贤于流俗遂自足也又
云望甥不以今所能者骄人而思不如舜禹颜渊此老
警策后进必使师古其言多推孝友忠信为根柢专门
名师善诲人者不能加也退之有答李翊书云不知生
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也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
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
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
卷四 第 3a 页 WYG0854-0667c.png
者其光煜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正鲁直此意所谓若
欲过今人则可矣是也世以今人自足者宜有所儆哉
退之以攘斥佛老自任凡送僧诗俱谑浪不少假乃疑
其晚喜大颠于神仙事尤不肯信如谢自然诗秦皇虽
笃好汉武洪其源自从二主来此祸竟连连桃源图诗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谁氏子诗神仙虽
然有傅说知者尽知其妄矣华山女诗仙梯难攀俗缘
重浪凭青鸟通丁宁记梦诗我能屈曲自世间安能从
卷四 第 3b 页 WYG0854-0667d.png
汝巢神仙意向可见乃谓侄孙韩湘献花为蓝关之谶
公叹异之动辄得谤信矣
汉昭烈闭门将人种芜菁曹操使人窥之昭烈谓关张
曰吾岂种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复留轻骑夜去
往小沛收合馀众刘黑闼屏居漳南窦氏故将谋起兵
往诣之黑闼方种蔬即杀种牛与之共饭食定计区区
灌畦之力作此狡狯黑闼后乃追悔谓幸在家锄菜为
高雅贤辈所误彼自号汉东王不得拟昭烈汉中之盛
卷四 第 4a 页 WYG0854-0668a.png
当其再仆而再起河北震撼唐且应接不暇亦已壮矣
剑南诗中凭谁为向曹瞒道彻底无能合种蔬变化昭
烈事用之意高
高续古都下绝句柳生春思拂京华不管閒人也忆家
添尽好香那睡得月痕如水浸梨花此段风致便是荆
公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阑干也纬略引秦嘉
答妇徐淑书曰令种好香四种各一斤可以去秽谓如
杜诗但用妙香耳好香二字未经人用也予谓今人读
卷四 第 4b 页 WYG0854-0668b.png
过诗人好香字安知昔人特采生语为工因抄纬略以
证然亦有用之者目前可记则王建诗云内人恐要秋衣
著不住熏笼换好香
甲子庚申对年长每劳推甲子夜寒初共守庚申见
丁卯集后村诗话称徐寅诗丰年甲子春无雨良夜
庚申夏足眠之句律切然剑南诗云处处喜晴看甲子
家家筑室趁庚申积雨恐防春甲子灯昏懒守夜庚申
苕溪渔隐云雨天逢甲子夜坐守庚申
卷四 第 5a 页 WYG0854-0668c.png
眉山刘微之巨教授郡城之西寿昌院从游至百人苏
明允命东坡兄弟师之时尚幼微之赋鹭鸶诗末云渔
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坡从旁曰先生诗佳矣窃疑断
章无归宿曷若雪片落蒹葭乎微之曰吾非若师也坡
兄弟应制科微之赠诗有曰惊人事业傅三馆动地文
章震九州老夫欲别无他祝只愿双封万户侯自是三
苏名著天下而微之竟不第郡三公以遗逸举不应
乡人但呼为孝廉其卒也范蜀公吊以诗曰案前曾
卷四 第 5b 页 WYG0854-0668d.png
立二贤良今颍滨集中送家安国诗城西杜下老刘君
春服舞雩今几人自注微之先生门人惟仆与子瞻兄
复礼与退翁兄皆仕耳正谓此东坡云吾八岁入小学
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
予叹刘孝廉张道士为童子师有二苏者出焉虽若没
世隐约氏名讫不泯坡晚在海南作众妙堂记谓梦见
张道士如平昔而直云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
人予幼时亦与焉以其师也则名之似过或欲傅其人
卷四 第 6a 页 WYG0854-0669a.png
故名
记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左氏外傅楚观射父曰郊禘不
过茧栗史汉书志天地牲角茧栗颜师古注牛角之形
或如茧或如栗言其小于郊祀志始著其义西京杂记
惠庄闻朱云折五鹿充宗之角叹息曰栗犊反能尔耶
栗喻小而不谓其角或非本此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
下更始徵赵憙憙年未二十既见更始笑曰茧栗犊岂
能负重致远乎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使诣舞阴而李氏
卷四 第 6b 页 WYG0854-0669b.png
降范史注犊角如茧栗言小也则惠庄长安一儒生亦
祖古语耳晋王浚表茧栗之质当豺狼之路以自喻微
弱也坡诗云耆年日凋丧但有犊角栗鲁直云红药枝
头初茧栗于是朱新仲纪茧栗言小也头成茧栗高续
古赋红药词云红翻茧栗梢头遍姜尧章芍药词亦云
正茧栗梢头弄诗句取譬花之含蕊为工鲁直食笋诗
茧栗戴地翻用之于笋尤切
东坡诗以鸡头鹘对牛尾狸此出梅圣俞诗沙水马蹄
卷四 第 7a 页 WYG0854-0669c.png
鳖雪天牛尾狸
薛昂和君臣庆会阁诗有云逢时可谓真千载拜赐应
须更万回时号薛万回昂大观左丞政和门下侍郎诗
为蔡元长作
吕居仁符离行符离之民难与居五年坐此如囚拘
比屋生涯但剽劫诸生学问只乡闾南邻经年不相见
北邻虽见复粗疏穿衣小袖走尘土也复生貌施衿裾
对此自然忧闷满疾病日益何由除君不见图经所记
卷四 第 7b 页 WYG0854-0669d.png
又可哀此州自古无贤才人谓即少陵最能行也少陵
诗云峡中大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富豪有钱驾
大舸贫穷取给行艓子小儿学问只论语大儿结束随
商旅欹帆侧舵入波涛撇旋稍濆无险阻朝发白帝暮
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徵瞿塘漫天虎须怒归州长年行
最能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若道土无英
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吕诗贬之殆甚少陵犹若隐惜
也张文潜齐安行云黄州楚国分三户葛蔓为城当楼
卷四 第 8a 页 WYG0854-0670a.png
橹江边市井数十家城中平田无一步土冈瘦竹青复
黄引水种稻官街旁客樯朝集暮四散夷言啁哳来湖
湘使君丽谯涂垩赭门狭不能行两马满城蛙噪乱更
声欲风榖榖黄犊鸣最愁三伏热如甑北客十人八九
病百年生死向中州千金莫作齐安游此专刺土风之
陋未及其人然符离之作亦流类也
东坡和陶诗吾琴岂得已昭氏有成亏涉历之久固有
所悔矣晚从海上还赋瓶笙云瓶中宫商自相赓昭文
卷四 第 8b 页 WYG0854-0670b.png
无亏亦无成及此而谓无亏成由其在我者莫之加损

陆放翁剑南诗集中有送兄仲高造朝一首云兄去游
东阁才堪直北扉莫忧持橐晚姑记乞身归道义无今
古功名有是非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规儆之意不
迫不迂最可诵也仲高讳升之为诸王宫教授告李庄
简家私史擢宗正丞秦桧死前诬讦之党悉投窜仲高
亦坐累徙雷州务观后为记复庵有云方为童子时仲
卷四 第 9a 页 WYG0854-0670c.png
高文章议论已称成材一时名公卿皆慕与之交诸老
生不敢少之皆谓仲高仕进且一日千里自从官御史
识者惟恐其不得如仲高者为之及其丞大宗正出使
一道在他人亦足称美仕至仲高则谓之蹉跌不偶可
也顾曾不暖席遂遭口语南迁万里凡七易寒暑不得
内徙与仲高亲厚者每相与宴游辄南望叹息出涕因
罢酒去如是数矣然客自海上来言仲高初不以迁谪
瘴疠动其心方与学佛者游落其浮华以反本根非复
卷四 第 9b 页 WYG0854-0670d.png
昔日仲高矣闻者皆怅然自以为不足测斯人之浅深
也末又云驰骋于得丧之场出入于忧乐之域而自得
者乃如此大扺善为隐蓄而抑扬寄于言表况其以兄
弟为之岂不费回护前诗之直后记之婉俱有味仲高
既废自言客临安遇一老妇蓬首垢面丐于市泣愬云
官人曾闻秦妙观否妾即是也仲高言已泪落盈襟王
仲信谓其怆晚节流落不偶特相似耳妙观宣和名娼
见玉照志
卷四 第 10a 页 WYG0854-0671a.png
李文公集有拜禹言据其叙谓之歌其词则云惟天地
之无穷兮哀生人之常勤往者吾未及兮来者吾弗闻
已而已而乃尽用屈子远游篇中语第改长勤为常勤
而终之以楚接舆所歌岂感叹之深不待自为之辞特
采古语咏歌之后人遇千百事迹容易作得不少玩习
之意晁氏固已有考于此列之变骚序以为拜禹言者
李翱之所作也盖从本集云
苏门陈无已清苦之士亦有长短句且言他文未能及
卷四 第 10b 页 WYG0854-0671b.png
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文潜乃又自谓不善倚
声制曲而致意古乐府有所矫耶其说云予自幼童好
作文字于它文常为之虽不工要亦能措词至于倚声
制曲力欲为之不能出一语傅称裨谌谋于国则否谋
于野则获杜南阳以为性质之蔽夫诗曲类也善为诗
而不能制曲岂谋野蔽耶今吴氏漫录载文潜少年游
秋蕊香二词殊婉媚不在元始诸公下或附托以傅者
集中有谓曲亦诗而已不师近体也方氏年谱疑此为
卷四 第 11a 页 WYG0854-0671c.png
代道卿赠人三诗赵德麟以鹧鸪天歌之若文潜此类
诗固不减词家情致方氏又谓其少年多艳词词或文
辞之词诗乐府之寓情者故云艳词不必證其不能制
曲之说近世叶正则集中存和李季章参政一曲亦云
素不晓度曲故所次者一篇而止文人能靳为之流俗
强所短于无益者何哉朱文公游衡岳回道中雪梅二
阕怀张宣公作既又书一绝云久恶繁哇混太和云何
今日自吟哦世间万事皆如此两叶行将用斧柯且题
卷四 第 11b 页 WYG0854-0671d.png
云自是不复作也
陈无咎题赵国一词旷达可喜予记其文云一年一度
春来何时是了花落花开浑是梦只解把人引调可怜
浮世等閒过日却不识绿水青山四时都好遇笔题诗
逢人饮酒世间万事看尽多多少少怎得似羽扇纶巾
云屏烟障几曾受些儿烦恼便乘风归去小蓬莱听门
外猿啼鹤啸无咎号龙坛居士越人目之为仙其词气
颇不凡俗也
卷四 第 12a 页 WYG0854-0672a.png
渊明赠长沙公族祖诗序云长沙公于余为族祖同出
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苏老泉遂发为族谱引云
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喜不
庆忧不吊则途人也吾所与相视如途人者其初兄弟
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悲夫一人之身分而至于途
人吾谱之所以作也渊明二十馀字不为少明允宛转
大篇不为有馀或引诗以评之诗云同源分𣲖人易世
疏慨然寤叹念兹厥初殆不若诗序合于途人之喻尤
卷四 第 12b 页 WYG0854-0672b.png

曾子固南齐书目录叙昔者唐虞有神明之性微妙之
德使由之者不能知使知之者不能名以为治天下之
本号令之所布法令之所设其言至约其体至备以为
治天下之具而为二典者推而明之所记者岂独其迹
耶并与其深微之意而傅之使诵其说者如出乎其时
求其指者如即乎其人则方是之时岂特任政者天下
之士哉盖执简操笔而随者亦皆圣人之徒也夫自三
卷四 第 13a 页 WYG0854-0672c.png
代以后为史者如迁之文不可不谓隽伟拔出之才
非常之士也然不足以发难显之情盖圣贤之高致
迁固有不能达其情而见之于后者矣迁之得失如
此况其他耶李文叔书战国策后战国策所载皆纵
横捭阖谲诳相轧倾夺之说也人读之则必尚其说
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且寿考
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便利得意者天下之所
欲也然激而射之或将以致人之忧死亡忧患贫
卷四 第 13b 页 WYG0854-0672d.png
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者天下之所恶也然动而竭
之或将以导人之乐至于以卑求小以高求大纵之
以阳闭之以阴无非微妙难知之情虽辩士抵掌而
论之犹恐不白今寓之文字不过一二言语未必及
而意已隐然见乎其中使秦汉而后复有为是说者
必无能载之者矣虽然此岂独人力哉盖自尧舜
夏商积制作以至于周而文物大备及周衰凌迟
然所从来既远浮而散之钟于谈舌而著于言语此庄
卷四 第 14a 页 WYG0854-0673a.png
周屈原孙武韩非商鞅与夫仪秦之徒虽不深祖吾圣
人之道而所著文辞骎骎乎上薄六经而下绝来世者
岂数人之力哉二序述古文记事之妙其说精矣以书
之二典能傅二帝之深微盖为史者亦圣人之徒列国
之策士能发人疾隐由三代文物未尽议论高远玩文
词者可知叙述之难工而系乎世变矣
昌黎讼风伯以旱故尔皇甫持正让风其意则谓昨自
南昌迄建康路长而疾今由建康抵家终不百里疑风
卷四 第 14b 页 WYG0854-0673b.png
之喜怒而以淹留让之辞义不袭其师他日东坡僧伽
塔诗云去得顺风来者怨荆公亦云人生万事反覆多
道路后先能几何之句于风伯扫空恩怨矣陈无已云
历历数过帆当途气如虎快意亦适然淹泊岂吾取此
可以忘情于迟速者欤陆务观记采石大江所见云便
风击鼓挂帆而行有两大舟东下者阻风泊浦溆见之
大怒顿足诟骂不已舟人不答但抚掌大笑鸣鼓愈厉
作得意之状江行淹速常也得风者矜而阻风者怒可
卷四 第 15a 页 WYG0854-0673c.png
谓两失世事盖多类此记之以寓一笑斯言尤足为世
儆也
古人述作命意率有依据而发不得訾袭也诸家论
文已备著其说偶读退之上宰相书三篇论周公为辅
相急于见贤一食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以圣人之才凭
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若是所求进
见之士岂复贤于周公而求之如此其急故颂成王之
德而称周公之功至终篇讽时相无周公之治效而不
卷四 第 15b 页 WYG0854-0673d.png
下士此书盖颇类后汉高彪语彪欲从马融访大义融
疾不获见彪遗书曰承间问风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
而谒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叙腹心之愿不图遭
疾幽闭莫启昔周公旦父文兄武九命作相以尹华夏
犹挥沐吐餐垂接白屋故问道以隆天下归德公今养
疴傲士故其宜也退之文辞足以畅其情未必取则于
此在昔称周公于规讽无有讶其过后世欲相䛕悦亦
称周公则人疑之矣
卷四 第 16a 页 WYG0854-0674a.png
洪氏评欧公醉翁亭记东坡酒经皆以也字为绝句欧
用二十一也字坡用十六也字欧记人人能读至于酒
经知之者盖无几每一也上必押韵暗寓于赋而读之
者不觉其激昂渊妙殊非世间笔墨所能形容余记王
性之云古人多此体如左傅秦用孟明是以能霸也此
段凡十也字其后韩文公潮州祭神文终篇皆也字不
知欧阳公用柳开仲涂体开代臧丙作和州团练使李
守节墓志铭又作父监察御史梦奇志文终篇用也字
卷四 第 16b 页 WYG0854-0674b.png
李志也字十五末云摭辞而书石者侯之馆客臧丙梦
寿也性之以欧公全用此体又观王荆公为葛源墓志
始终用也字三十末亦云论次其所得于良嗣而为之
铭者临川王安石也巩氏谓全学醉翁亭记用之墓文
则新是未知前有柳体也韩祭神文亦于也字上寓韵
则酒经文其取法者朱新仲评醉翁亭记终始用也字
结句议者或纷纷不知古有此例易杂卦一篇终始用
也字庄子大宗师自不自适其适至皆物之情皆用也
卷四 第 17a 页 WYG0854-0674c.png
字以是知前辈文格不可妄议项平父评醉翁亭记苏
氏族谱序皆法公羊谷梁傅盖苏明允序族谱亦用也
字十九及曾子开作从兄墓表又用也字十七追论本
始古而易后而三傅庄子又近而韩氏迄柳仲涂以降
欧王苏曾各为祖述要知前古文体已备虽有作者不
能不同也又董弅閒燕常谈记世傅欧阳公作醉翁亭
记成以示尹师鲁自谓古无此体师鲁曰古已有之公
愕然师鲁起取周易杂卦以示公公无语果如其说朱
卷四 第 17b 页 WYG0854-0674d.png
新仲为书评董氏兼举其家世遗论云亭记本韩文公
潮州祭大湖神文但檃括位置又加典丽也王性之槩
及韩文而谓欧实从柳此复云宗韩或疑欧公果自负
作古者欤
欧公作苏子美文集序云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
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
以言语声偶摘裂号为时文以相誇尚而子美独与其
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其推让人如
卷四 第 18a 页 WYG0854-0675a.png
此或者犹议公作尹师鲁墓志自论云始则前有穆修
郑条辈及有宋先达甚多不敢断自师鲁始也夫既不
自尊于子美奚独靳于师鲁哉陈氏新话辨其事已赘
叙子美者可见也韩魏公作师鲁墓表直云天圣初公
独与穆参军力以古文为主次得欧阳永叔以雄辞鼓
动之于是文风一变似著其实矣观者益有疑于公然
而知古文渊源宜莫如公子美亦穆参军辈行非公不
能知也古文不自师鲁始公岂恶出其下而讳之不没
卷四 第 18b 页 WYG0854-0675b.png
其实而已世俗之见好以胸臆强古人之同制论易刻
况其记旧本韩文已云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
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是公自谓学古文在子
美后师鲁则相与作之未尝求居其上也相与作之而
云自师鲁始则亦当自公始公不敢也魏公虽首称尹
穆其词固存轻重要不失为推尚之至也
文公石鼓书院记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
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
卷四 第 19a 页 WYG0854-0675c.png
者乃或就而褒美之若此山若岳麓若白鹿洞之类是
也成公记白鹿书院云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
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先往往依山林即閒
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
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范氏骖鸾录云始诸郡
未命教时天下有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独不及
白鹿疑白鹿书院以淳熙六年重建范至能乾道六年
过湖湘白鹿名未称著魏华父枢密云庐山嵩岳衡麓
卷四 第 19b 页 WYG0854-0675d.png
睢阳各有书院自太平兴国讫大中祥符锡之荣号被
以诏墨其指四书院名与白鹿记合江南书院凡三白
鹿乃唐李渤隐居之地南唐给田选通经者讲授太平
兴国初知江州周述请赐九经至五年洞主明起为蔡
州褒信县主簿以田入官由是而废石鼓乃唐元和间
州人李宽所为国初赐额以徙为州学而废惟岳麓自
开宝中知潭州朱洞建咸平四年李允则请赐书祥符
八年赐额天圣八年漕臣黄总请授山长进士孙胄官
卷四 第 20a 页 WYG0854-0676a.png
绍兴初始以兵火废秦桧当国胡明仲因书请兴复旧
区重赐院额乾道初刘共父枢密先建至淳熙六年文
公始建白鹿十二年潘德夫畤始建石鼓皆因其旧复
之三先生之文各记其成厥后诸儒过化之地或生贤
之乡莫不建立书院表其旧傅与三书院并著如二浙
则平江之学道和靖镇江之濂溪淮海湖之安定建德
之钓台绍兴之稽山婺之丽泽台之上蔡衢之明正江
东则建康之明道南轩徽之紫阳太平之天门信之象
卷四 第 20b 页 WYG0854-0676b.png
山宗文隆兴之景濂江之濂溪景星袁之南轩吉之鹭
洲龙溪抚之临汝建昌之旴江湖则襄之清湘道之濂
溪西山腭之南阳竹林闽则建宁之建安漳之龙岩兴
化之涵江广则静江之宣城不能悉记此皆选长廪士
次于学又有虽已创始未果请于上者昔洪景卢论州
郡书院但及白鹿应天岳麓谓庆历中诏诸路州郡皆
立学设官教授则所谓书院者当合而为一岳麓白鹿
复营之各自养士其所廪给礼貌乃过于郡庠近者巴
卷四 第 21a 页 WYG0854-0676c.png
州亦创置是为一邦而两学矣太学辟雍尚且不可是
于义为不然也此论殆亦未广参以古庠塾之制较之
释老塔庙之盛良不为过然或学校废坏长吏漫不省
宁从傍筑书堂精舍求其教养之实复有未尽第若饰
耳目而已其弊久则为妄庸者之资视乾淳初意远矣
白鹿夫子庙欲塑像文公曰州县学是天子所立既元
用像不可更书院自不宜如此见先儒建置本不欲与
学并也胡明仲白秦丞相求为岳麓山长依州县监当
卷四 第 21b 页 WYG0854-0676d.png
官给廪禄学舍诸生不乐近城市而愿居山间者皆听
之文公亦告时相请得充备白鹿洞主与学徒读书讲
道于其间稍廪给如祠官且言与其使之崇奉异教之
香火无事以坐食不若修祖宗之令典以文学礼义为
官而食其食异时所在书院间以大官兼山主而吏部
用资格注山长安知先儒所不能得者也
嘉定间真希元草诏招谕淮东湖南江西群盗体虽偶
俪辞极坦明以之宣布能不感动其文有云顷缘误国
卷四 第 22a 页 WYG0854-0677a.png
之臣妄动开边之衅科役烦重人不聊生旱蝗频仍吏
弗加恤使吾赤子多转徙以无依而彼奸民因诱怵而
为盗静言致寇敢昩责躬又云言念胁从之众岂皆好
乱之氓弄潢池之兵谅非尔志烈昆冈之火亦岂予心
与其假息以偷生孰若转祸而为福在昔乾道淳熙之
际有若李金陈峒之徒虽暂结于峰屯卒莫逃于鲸戮
自有宇宙至于今日未闻盗贼得以全躯至绍定间盗
起汀邵公贻部使者书言乞黄榜宥徒党使自縳其酋
卷四 第 22b 页 WYG0854-0677b.png
且谓曩岁在禁林曾被旨草抚谕淮东湖南江西盗贼
诏或谓诏辞甚文岂贼人所能晓曷若明降黄榜使读
者皆知逆顺祸福之为愈乎其说甚当恨不以告之庙
朝盖犹因或者之论以前诏为慊公书又云但要历落
分明闻者皆晓又须诚意激切可以感人此等文字要
当守两语以为法度公当时为招抚司作谕贼文在集
中文皆四言如云白头之贼自古所无力能拔山终亦
诛锄作贼为逆杀贼为忠反掌之间祸福不同岂不诚
卷四 第 23a 页 WYG0854-0677c.png
实分明激切称其言哉
筮仕箴周益公送子纶通判抚州为十箴莅官以勤持
身以廉事上以敬接物以谦待人以恕责已以严得众
以宽养知以恬戒谨以独询谋以佥箴规语汝夙夜式
瞻杨廷秀送周彦敷诗所谓慈训二六句寒窗三十春
是也彭子寿送子钦监兴化涵头盐场作初箴处事必
公举职必勤御吏以正抚民以诚仁以事大和以接人
惟俭与廉治家及身子寿名龟年庆元初名侍从谥忠
卷四 第 23b 页 WYG0854-0677d.png
肃有家庭帖诲其子居官之政至为详密此近代先正
之家训傅于文字者非私言也真希元参政帅长沙以
廉仁公勤四言勉僚吏晚再守泉南又绎四者之义加
详王寔之迈以南外宗教为之箴律已以廉曰惟士之
廉犹女之洁苟一毫之点污为终身之玷缺毋谓暗室
昭昭四知汝不自爱心之神明其可欺黄金五六驼胡
椒八百斛生不足以为荣千载之后有馀戮彼美君子
一鹤一琴望之凛然清风古今抚民以仁曰古者于民
卷四 第 24a 页 WYG0854-0678a.png
饥渴犹已心诚求之如保赤子于戏入室笑语饮醲啮
肥出行敲朴曾痛痒之不知人心不仁一至于斯淑问
之泽百世犹祀酷吏之后今其馀几谁甘小人而不为
君子存心以公曰厚姻娅近小人尹氏所以不平于秉
钧开诚心布公道武侯所以独优于王佐故曰本心日
月利欲食之大道康庄偏见窒之听信偏则枉直而惠
奸喜怒偏则赏僣而刑滥惟公生明偏则伤闇莅事以
勤曰尔服之华尔馔之丰凡缕丝而颗粟皆民力乎尔
卷四 第 24b 页 WYG0854-0678b.png
供仕焉而旷厥官食焉而怠其事稍有人心胡不自愧
昔者君子靡素其飧炎汗浃背日不辞艰警枕计功夜
不遑安谁为我师一范一韩初真公有言廉者士之美
节士之不廉犹女之不洁不洁之女虽功容绝人不足
自赎不廉之士纵有他美何足道哉又谓况为命吏所
受者朝廷之爵位所享者下民之膏脂一或不勤则职
业隳弛岂不上辜朝寄而下负民望乎寔之概用公文
告之词及得于游从者以成四箴先是赵福公已有廉
卷四 第 25a 页 WYG0854-0678c.png
勤公恕四说遗亲戚之筮仕者
端平二年春王寔之少卿自南外睦宗院教授都堂审
察及召试学士策以楮币寔之对荣之末有云执事排
辟国拓地之议是也而迂正心诚意之言则过矣后村
集有少卿王公墓志云发策者赵公汝谈也读之耸然
改去正心诚意等字予见南塘遗稿策题云搢绅先生
方且雍雍然峨峨然交诵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责攘夷
辟土之伟画此愚心所窃怪而绝不喻者也又读刻本
卷四 第 25b 页 WYG0854-0678d.png
乙未馆职策有曰执事发策无取于开边拓地之画忠
于谋国谁曰不然而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之言乃以迂
目之此又愚之所深未喻也大学一书生财发身之仁
以义为利之义必恳恳言之曾谓正心诚意之无与于
财乎今天下之所尊敬以为从事于此者亦既擢用略
尽引君子之类易服小人之心难往来君子小人之间
得以相与窃议曰儒术行则天下富今术行矣而萧条
市井气象荒落富之效何在有德进则朝廷尊今德进
卷四 第 26a 页 WYG0854-0679a.png
矣而外敌鸱张叛卒蜂起尊之势何如君子之类虽进
而其道未行小人之迹虽屏而其难使屈服也与刘集
稍异因详著之策问遗正心诚意字或出删本时真希
元参预既进大学衍义更化诸贤方受人责备赵公辞
旨若有所在寔之不得不折衷如此昔陈同父书云今
日之儒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痒痛
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雠而方且低头拱手以谈
性命不知何者为性命乎今日之才自以为有富国强
卷四 第 26b 页 WYG0854-0679b.png
兵之术者狂惑以肆叫呼之人也不以暇时讲究立国
之本末而乃扬眉伸气以论富强不知何者为富强乎其
书快人意其言亦略验后数十年言之则所谓儒者才
者固宜自量也而必罪儒与才未可也且当时同父独
欲用度外之士不知果有以贤于二者否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