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854-061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爱日斋丛抄卷一
释奠释菜古礼仅存而行于学欧阳公记襄州谷城县
夫子庙有云释奠释菜祭之略者也古之见师以菜为
贽故始入学者必释菜以礼其先师其学官四时之祭
乃皆释奠释奠有乐无尸而释菜无乐则其又略也祭
之以礼以迎尸酌鬯为盛释奠荐馔直奠而已故曰祭
之略者余读其文因考之礼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
卷一 第 1b 页 WYG0854-0614d.png
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
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合也天子视学适东序释奠于先
老见文王世子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见王
制凡皆言释奠而释奠必于学春官大祝大会同皆造
于太庙宜于社过大山川则用事焉反行舍奠甸祝掌
四时之田表貉之祝号舍奠于祖庙祢亦如之师甸致
禽于虞中乃属禽及郊馌兽舍奠于祖祢亦云舍奠也
(案原本自祭之以礼下脱/四十四句今据说郛补入)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然后
卷一 第 2a 页 WYG0854-0615a.png
释菜见文王世子仲春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见月令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见学记大胥春入学舍
菜合舞见春官凡皆言释菜也而亦莫不于学士昏礼
若舅姑既没则妇入三月乃奠菜士丧礼君释菜入门
丧大记大夫士既殡而君往焉释菜于门内春官
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注谓犹释菜萌菜始生则凡
祭礼皆有释菜也郑氏以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
迎尸以下之事又以为释菜奠币孔氏以为直奠置于
卷一 第 2b 页 WYG0854-0615b.png
物方氏以为释其所执之物而祭之故其字或作舍奠
言物就可荐以菜则特用菜而已仪礼疏奠之为言停
停馔具而已又按周礼注郑司农云舍菜谓舞者皆持
芬香之采或曰古者士见于君以雉为摰见于师以菜
为摰菜直谓疏食菜羹之菜或曰学者皆人君卿大夫
之子衣服采饰舍采者减损解释盛服以下其师也玄
谓舍即释也采读为菜菜蘋蘩之属吕氏春秋注舍犹
置也初入学宫必礼先师置采帛于前以贽神采菜两
卷一 第 3a 页 WYG0854-0615c.png
音而异义其说惟议礼之家有以折衷也
通鉴后唐长兴三年二月辛未初令国子监校定九经
雕印卖之又云自唐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绝蜀毋昭裔
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由是
蜀中文学复盛又云唐明宗之世宰相冯道李愚请令
判国子监田敏校定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后周广
顺三年六月丁巳板成献之由是虽乱世九经傅布甚
广此言宰相请校正九经印卖当是前长兴三年事至
卷一 第 3b 页 WYG0854-0615d.png
是二十馀载始办田敏为汉使楚假道荆南以印本五
经遗高从诲意其广顺以前五经先成王仲言挥麈录
云毋昭裔贫贱时尝借文选于交游间其人有难色发
愤异日若贵当板以镂之遗学者后仕王蜀为宰遂践
其言刋之印行书籍创见于此事载陶岳五代史补后
唐平蜀明宗命太学博士李锷书五经仿其制作刋板
于国子监监中印书之始仲言自云家有锷书印本五
经后题长兴二年今史云三年中书奏请依石经文字
卷一 第 4a 页 WYG0854-0616a.png
刻九经印板从之又他书记冯道取西京郑覃所刋石
经雕为印板则非李锷书仿蜀制作或别本也金石录
又云李鹗五代时仕至国子丞九经印板多其所书前
辈颇贵重之鹗即锷也猗觉寮杂记云雕印文字唐以
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后唐方镂九经悉收人
间所收经史以镂板为正见两朝国史此则印书已自
唐末矣按柳氏家训序中和三年癸卯夏銮舆在蜀之
三年也余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
卷一 第 4b 页 WYG0854-0616b.png
多阴阳杂说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
率雕板印纸浸染不可尽晓叶氏燕语正以此證刻书
不始于冯道而沈存中又谓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
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自后典籍皆为板本大槩唐末
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
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
宋朝殿上大宴有蛮人控金狮子对设柱间乾道八年
正月五日宴北使雪后日照殿门乐语云香袅狻猊杂
卷一 第 5a 页 WYG0854-0616c.png
瑞烟于䌽仗雪残鳷鹊耀初日于金铺此益公记行都
事也故都紫宸殿有二金狻猊盖香兽也故晏公冬节
诗云狻猊对立香烟度鸑鷟交飞组绣明今奉使至朔
庭率见之此陆务观追记东都事也范至能揽辔录记
两楹间有出香金狮按大防北行日录记有金香狮金
龙山各二此必务观谓率见之者独未详益公所记何
如也
今所谓挂罳其名傅写多异同平园游山录记倅送步
卷一 第 5b 页 WYG0854-0616d.png
障二俗名画狮盖北人饰以毡毯而画狮子形故云尔
或云名挂罳洪景卢作话私小阁名借春见于诗云居
然丈室巧剸裁截竹为楹不染埃未详即挂罳否赵彦
卫閒记云绍兴末宿直中官以小竹编联笼以衣画风
云鹭鸶作枕屏一时号曰画丝好事者大其制施于酒
席以障风野次便于围坐或以名不雅易曰挂罳又曰
出于北边目曰话私乾道间使者尝求其骨则不然矣
且以言为话南人方言非北语也按崔豹古今注罘罳
卷一 第 6a 页 WYG0854-0617a.png
屏也罘者复也罳者思也臣朝君至屏外复思所奏之
事于其下颜思古注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
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郑礼记注屏谓之树今浮思
也刻之为云气虫兽如今阙上之为广雅云复思谓之
屏王莽坏渭陵园门罘罳曰使民无复思汉唐苏鹗演
义称罘罳织丝为之象罗交文之状施宫殿檐户之间
又文宗实录甘露之祸群臣奉上出殿北门裂罘罳而
去酉阳杂俎称上林间多呼殿榱桷护雀网为罘罳则
卷一 第 6b 页 WYG0854-0617b.png
是汉以屏为罘罳唐以殿间网为罘罳以字考之二字
从网有网之义汉屏疑亦有维索以为限制今云挂丝
第言以丝挂于竹骨之上若用罳字亦取罘罳之义其
实围屏也开宝遗事长安士女遇名花则以裙递相插
挂为宴幄兹其始也东坡守汝阴以帷幕为择胜亭亦
此义赵氏因挂罳而及罘罳必欲考此则程氏演繁露
尤详制凡五出其一郑康成引汉阙以明古屏而谓其
上刻为云气虫兽者是礼疏屏天子之庙饰也郑曰屏
卷一 第 7a 页 WYG0854-0617c.png
谓之树今浮思也刻之为云气虫兽如今阙上之为其
二颜师古注本郑说兼屏阙言之而于阙阁加详汉书
文帝七年未央宫东阙罘罳灾颜曰罘罳谓连屏曲阁
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一曰屏也其三汉人
释罘罳为复思虽无其制而特附之义曰臣朝君至罘
罳下而复思至王莽斸去汉陵之罘罳曰使人无复思
汉其四崔豹古今注依仿郑义而不审知其详遂析以
为二阙自阙罘罳自罘罳曰汉西京罘罳合板为之亦
卷一 第 7b 页 WYG0854-0617d.png
筑土为之详豹之意以筑土者为阙以合板者为屏也
又释阙曰其上皆丹垩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异兽
以昭示四方其五唐苏鹗谓为网户演义曰罘罳字象
形罘浮也罳丝也谓织丝之文轻疏浮虚之貌盖宫殿
窗户之间网也此五者其制其义皆不可废罘罳云者
刻镂物象著之板上取其疏通连缀之状而罘罳然故
曰浮思以此刻镂施于庙屏覆诸宫寝阙阁非别有一
物元无附著而独名罘罳也至其不用合板镂刻而结
卷一 第 8a 页 WYG0854-0618a.png
网代之以蒙冒户牖使虫雀不得穿入则别名丝网凡
此数者唯施寘之地不同其为罘罳未始或异郑康成
盖本其所见汉制而言予于先秦有考也宋玉曰网户
朱缀刻方连些以木为户上刻为方文互相连缀朱其
色也网其状也想其制则罘罳如在目前矣宋玉之谓
网缀汉人以为罘罳其义一也豹谓合板为之则是可
以刻缀而应罘罳之义谓筑土所成绘象其上安得有
轻疏罘罳之象乎况文帝时东阙罘罳尝灾矣若画实
卷一 第 8b 页 WYG0854-0618b.png
土之上火安得而灾也乃知颜师古说可据杜甫曰毁
庙天飞雨焚宫火彻明罘罳朝共落棆桷夜同倾正与
汉罘罳灾相应苏鹗引子虚赋罘网弥山證罘当为网引
甘露之变断罘罳裂去引温庭筠补陈武帝与王僧辨书
罘罳昼捲阊阖夜开遂谓古来皆为网误以唐制臆度
也大业杂记乾阳殿南轩垂以朱丝网络下不至地七
尺以防飞鸟则真寘网于牖而可捲可裂也此唐所因
仿非古制也唐虽借古罘罳语以明网户然因其借喻
卷一 第 9a 页 WYG0854-0618c.png
而形状益著也程说备矣观赵彦才杜诗注援引不出
此其略谓案苏鹗演义称罘罳织丝为之乃引文宗实
录甘露之祸裂断罘罳又引杜诗罘罳朝共落又引温庭
筠补陈武帝与王僧辨书罘罳昼捲皆非曲阁屏障之
义反以崔豹颜师古之徒为大误又按酉阳杂俎称上
林间多呼殿榱桷护雀网为罘罳其浅误如此乃引张
揖广雅曰复思谓之屏又王莽性好时日小数遣使坏
渭陵延陵园门罘罳曰使民无复思汉又引鱼豢魏略
卷一 第 9b 页 WYG0854-0618d.png
黄初三年筑诸门阙外罘罳为證反以丝网之说为大
谬二说皆通以为网则绳为之施于宫殿檐楹之间如
鹗之说是也以为屏则刻木为之施于城隅门阙之上
如成式之言是也二说中段氏为长案五行志注云罘
罳阙之屏也玉篇云罘罳屏树门外也又云罘兔罟也
但屏上彫刻为之其形如网罟之状故谓之罘罳音浮
思则取其复思之义且汉西京罘罳合板为之亦筑土
为之每门阙殿舍前皆有焉于今郡国厅前亦树之故
卷一 第 10a 页 WYG0854-0619a.png
宋子京诗云秋色净罘罳皆其义也又观洪庆善辨證
亦以结网与间屏谓罘罳有二杜诗盖指殿檐间罘罳
大抵汉唐异制挂罳复出于近代固当别论以附疏通
连缀之义而编竹交加几类网户谓之罳者亦通
礼记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孔氏曰人始生三月
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同等不可复
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至五十耆艾转尊又舍其二十
之字直以伯仲别之士冠礼二十已有伯某甫仲叔季
卷一 第 10b 页 WYG0854-0619b.png
者彼时虽云伯仲皆配某甫而言至五十直呼伯仲尔
朱文公曰吾五十即称伯仲除了下面两字犹今人不
敢斥尊者呼为几丈之类是不可以字尊也玉藻士于
君所言大夫没矣则称谥若字名士与大夫言名士字
大夫言于君前士名而大夫字字为贵及与大夫言而
字大夫虽孔氏谓言及他大夫则呼字卑者盖亦字尊
矣马永卿赴亳州永城簿初见刘器之諌议问曰王巩
安否曰王学士安乐后刘公为县宰言新主簿可教后
卷一 第 11a 页 WYG0854-0619c.png
生不称前辈表德此为得体童蒙训曰故家惟晁氏群
居相处呼外姓尊长必曰某姓第几叔若兄诸姑尊姑
之夫必曰某姓姑夫某姓尊姑夫未尝敢呼字也又云
(案原本脱故家惟晁氏至/又云八句今据说郛补)荥阳公外弟杨公讳环宝与
他人语称荥阳公但曰内兄或曰侍讲未尝敢字称也
舍人杂志云张正素先生子厚名壆东莱公从表兄也
长东莱公十馀岁与书未尝称字杨器之大夫名
荥阳公表弟于东莱尊行也与东莱公书亦未尝呼字
卷一 第 11b 页 WYG0854-0619d.png
(案原本脱杨器之至亦未/尝呼字五句今据说郛补)往时俗人有视杨应之学士
为尊行者在朝中字呼应之应之回首不应荥阳公以
应之当如是是卑不敢字尊尊固不得字卑也故吕进
伯逐门客谓呼小子字岂可为人师而酬酢世变亦云
字者朋友之职也尝见前辈不呼后进字后进固不敢
呼先进字也气𩔖不同者亦不相呼三四十年来始有
字后进者要是字以代名为成人之礼尊者疑其斥之
卑者且不敢当独朋友无相尊卑可字也(案尝见前辈/不呼后进字)
卷一 第 12a 页 WYG0854-0620a.png
(至朋友无相尊卑可字也十一句说郛所载与此不同/今仍原本而附录说郛于此尝见前辈不呼后进者要)
(称字以代名为成人之礼尊者疑其斥之卑者且不敢/当独朋友无相尊卑可字也李文公答朱载书论此书)
(云古人相接有等轻重有仪如师之于门人则名之于/朋友则字而不名称之于师则虽朋友亦名之夫子于)
(郑兄事子产于齐兄事晏婴平仲传曰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又曰晏平仲善与人交子夏曰言游过矣)
(子张曰子夏云何曾子曰堂堂乎张也是朋友字而不/名验也谓朋友字而不名正孔氏同等不可以名而加)
(字者/也)颜氏家训曰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
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吕后微时
尝字高祖为季至汉袁种字其叔父曰丝王丹与侯霸
卷一 第 12b 页 WYG0854-0620b.png
子语字霸为君房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江北士人全不
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因呼为字尚书王元景兄弟皆
号名人其父名云字罗汉一皆讳之其馀不足怪也又
续家训云魏常年七岁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何不
拜伯先父之字也林曰临子字父何拜之有庾翼子爰
尝候孙盛见盛子放问曰安国何在放答曰在庾稚
恭家盖放以爰客字父亦字其父然王丹对侯昱而字
其父昱不以为嫌且字可以为孙氏古尊卑通称春秋
卷一 第 13a 页 WYG0854-0620c.png
书纪季姜盖季者字也杜预曰书字者伸父母之尊以
称字为贵也谓子讳父字非讳之也称其父字于人之
子子有所尊而不敢当亦宜也颜氏举字可以为孙氏
至董氏续训衍而记之其论称字之贵之推既据古以
证后来诸老辨此加详(案自董氏续训至此五句/说郛脱去今依永乐大典)荆公
序石仲卿字以为成人则贵而字之春秋二百四十二
年间字而不名者十二人而已不失其所以贵乃尔少
也石林叶氏云孔子虽大司寇而但称仲尼哀公诔之
卷一 第 13b 页 WYG0854-0620d.png
曰尼父仲山甫尹吉甫皆周之卿士而山甫吉父犹通
称或者亦以字为重欤陆务观笔记字所以表其人之
德故儒者谓夫子曰仲尼非嫚也先左丞每言及荆公
只曰介甫苏季明书张横渠事亦只曰子厚左丞谓农
师也鹤山魏氏尤主此说其记常熟县学有曰昔柳宗
元谓论语所载弟子必以字惟曾子有子不字遂谓是
书出于曾门盖以字轻而子重也及考诸孔门之训则
字为至贵盖字与子皆得兼称如门人之于孔子进而
卷一 第 14a 页 WYG0854-0621a.png
称子不敢字退而称仲尼不言子其次亦有既子且氏如
闵子骞等不一二人或子或字者乂数人然渊弓至游
夏最号为高弟字而不得子也有子曾子子而不得字
也就二者而论则字为尊盖子虽有师道之称然系于
氏者不过男子之美称耳故孝经字仲尼而子曾子礼
运字仲尼而名言偃至于子思字其祖孟子字其师之
祖相傅至今人之字仲尼者毋敢以为疑字既尊矣则
虽以孟子亚圣亦不得以字行不宁惟是仲尼作春秋
卷一 第 14b 页 WYG0854-0621b.png
二百四十二年间字而不名者仅十有二人而游夏诸
子之门人亦各字其师相承至于汉初犹未敢轻以字
许人答张行甫书古人称字者最不轻仪礼子孙于祖
弥皆称字孔门弟子多谓夫子为仲尼子思孙也孟子
又子思弟子也亦皆称仲尼至汉魏后只称仲尼虽今
人亦称之而人不为怪游夏之门人皆字其师汉初惟
子房一人得称字中世有字其诸父字其诸祖者近世
犹有后学呼退之儿童诵君实者今曰胡子仁仲张子
卷一 第 15a 页 WYG0854-0621c.png
敬夫朱子元晦是尊敬之至答罗愚书古人以字为重
虽孔门弟子与子思皆呼孔子为仲尼与谥相似皆人
所通称也今人称前辈字遂谓不然题韩氏墓志后或
问先贤可字乎曰若用孔门弟子与子思孟子称仲尼
例则字先贤已过矣凡此俱推称字为甚贵洪景卢云
论语所记孔子与人语及门弟子并对其人问答皆斥
其名未有称字者虽颜冉高弟亦曰回曰雍唯至闵子
独云子骞终此书无损名昔贤谓论语出于曾子有子
卷一 第 15b 页 WYG0854-0621d.png
之门人予意亦出于闵氏观所言闵子侍侧之辞与冉
有子路子贡不同则可见矣其说正魏氏所谓游夏之
门人各字其师者也周益公疑无已作王平父集序字
欧公至子固则曰南丰先生无已学于南丰尊之宜也
尊其父而轻祖何也唐立夫曰四海欧永叔也无已何
尊焉至于得道之师则不可以不别是知以字为天下
通称若不逮所尊而尊之者特别其师资之私敬无以
过于字也盖参古今而论则临文记事尊者称之以字
卷一 第 16a 页 WYG0854-0622a.png
非不敬也应对之顷书疏之间则字于其朋友从吕氏
说可也世俗去古远徒知不可以字而更以号称犹未
可也况不惟尊其不可字者如此故杂记之冀来者识
字之所以贵也夫
乾道间陆放翁取家藏前辈笔札刻石嘉州荔枝楼下
名宋法帖予得其本有陈文惠书首云尧佐白而后云
希元再拜希元文惠字也自称于书问不可解黄氏法帖
刋误云柳少师与弟帖末云诚悬呈人多疑之以颜籀
卷一 第 16b 页 WYG0854-0622b.png
注汉书丞相衡傅云字以表德岂人所自称抑不当称
字然尝观逸少敬谢帖自云王逸少白庐山远公集卢
循与远书自云范阳卢子先叩头则古人称字盖或有
之黄长睿精于考古从其辩证如文惠称字无疑矣按
汉书张晏注云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傅
衡与贡禹书上言衡敬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颜师
古以为张氏说穿凿假有其书乃是后人见此傅云匡
鼎来不晓其意妄作衡书云鼎白尔字以表德岂人所
卷一 第 17a 页 WYG0854-0622c.png
自称乎长睿所引颜注谓此西京杂记云鼎衡小名也
若文惠前名后字或取法汉人
前辈名其子弟多不可遽解李邯郸将名三子期必用
经语之言三者又必四字成文第二三字皆仄声第四
字平声然后取第二第四字名之长曰复圭取三复白
圭仲曰寿朋取三寿作朋季独无之乃于佛经取三德
苾刍名曰德刍项平甫得之曾仲躬侍郎王仲言亦记
其事但以寿朋为长贺方回二子曰房曰廪于文房从
卷一 第 17b 页 WYG0854-0622d.png
方廪从回盖寓父字于二子名也常子然瑰本河朔农
家一村数十百家皆常氏多不通谱子然既为御史一
村之人名皆从玉虽走使铃下皆然子然乃名子曰任
佚美向谓周任史佚子美叔向意使人不可效耳蜀鲜
于氏子四人长曰可次曰吕次曰参次曰噩自一口而
至四口贺常事见老学庵笔记平甫又记孙和甫枢密
命其四子曰朴曰野曰戆曰悫韩蕲王命其四子曰朴
直古质唐吕渭四子曰温恭俭让此则古者名子义主
卷一 第 18a 页 WYG0854-0623a.png
教训为重宋谢庄五子飏朏颢嵷瀹世谓庄以风月景
山水名子或后人推其偏傍云尔惟汉史恭三子高曾
玄以世次悬隔之称连名伯仲间何耶
古之称公有不以爵者如董公吕公夏黄公东园公盖
公泄公申公毛公吴公殆以老成尊之诸老历秦汉间
齿既宿矣司马德操少庞德公十岁兄事之呼作庞公
可见尊称也虽于定国父为狱吏决曹亦称于公正要
年德见推唯史于夏侯婴称滕公时为滕令后方赐侯
卷一 第 18b 页 WYG0854-0623b.png
爵班书云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此犹(按原本脱此/五字今据说)
(郛补/入)项羽所使薛公郯公或例以令长称公也孔融告
高密县为郑康成立郑公乡有云昔太史公廷尉吴公
谒者仆射邓公皆汉之名臣又商山四皓有东园公夏
黄公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然则公者仁德之
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柳子厚书相国房公琯铭阴曰
天子之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诸侯之入为王卿士
亦曰公有土封其臣称之曰公尊其道而师之称曰公
卷一 第 19a 页 WYG0854-0623c.png
楚之僣凡为县者皆曰公古之人通谓年之长老曰公
故言三公若周公召公王者之后若宋公为卿士若卫
武公虢文公郑桓公其臣称之则列国皆然师之尊若
太公楚之为县者若叶公白公年之长者若毛公申公
浩公而大臣罕能以姓配公者虽近有之然不能著也
唐之大臣以姓配公最著者曰房公东坡记墨君堂云
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是足證公者不专以爵
贵也洪景卢采子厚东坡语记公为尊称又曰范煜汉
卷一 第 19b 页 WYG0854-0623d.png
史惟三公乃以姓配之未尝或紊如称邓禹为邓公吴
汉为吴公伏公湛宋公弘牟公融袁公安李公固陈公
宠桥公玄刘公宠崔公烈胡公广王公龚杨公彪荀公
爽皇甫公嵩曹公操也三国亦有诸葛公马公顾公张
公之目其在本朝唯韩公富公欧阳公司马公苏公为
最著洪氏偶不引孔融语宋颜延之与何偃同从上南
郊偃遥呼延之曰颜公延之以其轻脱怪之荅曰身非
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
卷一 第 20a 页 WYG0854-0624a.png
公偃羞而退或以田舍公阿公皆当为翁岂延之不知
其义疑其不欲当尊称语因过激尔自时俗崇谬敬若
彼犹贤矣班书公主亦云翁主公翁古或杂用
石林燕语云尚书省文书行下六司诸路例皆言勘会
曾鲁公为相始改作勘当以其父名避之也京师旧有
平准务自汉以来有是名蔡鲁公为相以其父名准亦
改为平货务按此则史卫王为相曾祖名诏内外文书
避嫌名照会皆易證会亦犹此也后唐郭崇韬父讳弘
卷一 第 20b 页 WYG0854-0624b.png
宰相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以大臣家讳更易公名崇
韬以后蔡京亦过矣诸书之论准字为多如野客丛书
云今吏文用承准字合书准说者谓因寇公当国人避
其讳遂去十字只书准(瓮牖閒评今州县判单子书准/字合书准字而去下十者盖真)
(宗朝寇莱公名准故天下不敢全书准字后世遂因之/而不改亦犹唐穆宗在东宫时判依字去人而书衣时)
(韦绶为侍读问之穆宗曰上以此可天下事/我乌得全书此亦去下十者书准字之意也)仆考魏晋
石本吏文多书此承准字又观秦汉间书与夫𨽻刻平
准多作准知此体古矣干禄书广韵注谓准俗准字既
卷一 第 21a 页 WYG0854-0624c.png
古有是体不可谓俗书要皆通用石林燕语京师旧有
平准务自汉以来有是名言蔡鲁公为相以其父名准
改平准务为平货务仆谓平准字自古以来更革不一
观宋书平准今避顺帝讳改曰染署其他言准字处所
避可知项氏家说云敕劄书准为准相傅为避寇忠悯
公名或云蔡京家讳皆非也按唐韵已收准字注云俗
字也颜氏干禄字书并出准准二字注云上通下正则
准之为准久矣然则准非避讳而省文二书引證既同
卷一 第 21b 页 WYG0854-0624d.png
淳熙间周公秉政黄敕始用准字且记其事于二老堂
杂志云敕牒准字去十为准或谓因寇准为相而改又
云曾公亮蔡京父皆名准而避其实不然予见唐告已
作准又收五代堂制亦然顷在密院令史辈用准字既
而作相又令三省如此写至今遂定后世岂能推其源
流也
铜人凡四铸秦始皇收天下兵聚咸阳销以为钟鐻金
人十二重各千石史索隐长人见临洮故销兵器铸而
卷一 第 22a 页 WYG0854-0625a.png
象之汉在长乐宫前董卓坏其十为钱馀二犹在此秦
铸也汉灵帝中平三年使掖庭令毕岚铸四铜人列苍
龙玄武阙外此汉铸也魏明帝景初元年徙长安钟簴
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致留霸城南大发
铜铸作铜人二号曰翁仲列坐司马门外郦氏水经以
为文帝黄初元年小异李长吉以为明帝青龙九年八
月缃素杂记辨明帝青龙五年三月改景初元年至三
年而崩无青龙九年李集一本自云青龙元年后石虎
卷一 第 22b 页 WYG0854-0625b.png
使牙将弥徙洛阳钟簴九龙翁仲铜驼飞廉入邺苻坚
又徙邺铜驼铜马飞廉翁仲于长安此魏铸也夏王赫
连勃勃凤翔元年铸铜为大鼓飞廉翁仲铜驼龙虎之
属饰以黄金列于宫殿之前时当晋义熙九年入长安
在义熙十四年则铜铸金饰犹在统万此夏铸也由嬴
秦包括四海尽敛锋利于无用且千万岁方将震耀黔
首而竿木已为兵矣时君僣王不悟其缪相承若镇宝
何耶铜驼或疑即铜马抑二物也马伏波得骆越铜鼓
卷一 第 23a 页 WYG0854-0625c.png
铸为马式以进诏置宣德殿下是铜马也然明帝永平
五年迎取长安飞廉铜马置上西门外平乐观云武帝
时东门京所作置金马门外者董卓因尝与飞廉俱坏
之曹石何所徙水经注晋灼曰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
蛇尾豹文董卓销为金用铜马徙于建始殿东阶下胡
军丧乱此象遂沦则飞廉毁而铜马存石氏徙之邺苻
氏徙之长安也兹物与盛衰无情者蓟子训有五百年
之感索靖发见汝荆棘之叹岂其阅历年数之久盖有
卷一 第 23b 页 WYG0854-0625d.png
可悲欤况其迹已亡矣世有道感慨之故者讫无以外
是数物甚于蓟索之亲见想玩制作殆其末耳故集本
末为好古者道之赫连铸作在入长安先后当更考
汉淮南王諌伐闽越书曰舆轿而隃领服虔曰轿音桥
瓒曰今舆车也江表作竹舆以行是也项昭曰陵绝水
曰轿音旗庙反领山领也不通船车运转皆担舆也师
古曰服音瓒说是也项说谬矣此直言以轿过领耳何
云陵绝水乎予按韵书皆于平去二声并见若渊明使
卷一 第 24a 页 WYG0854-0626a.png
门生二儿举篮舆又非南方竹舆之类耶富郑公乘小
轿过天津盖中州尊者用之而司马公不喜肩舆山中
亦乘马元祐元年正月有诏左仆射司马光许乘轿子
三日一至都堂聚议或门下尚书省治事公尝奏即日
上下马未得及足上有疮深恶马汗乞如圣旨权许乘
轿入内至常时下马处下轿又言足疾未愈乞遇假日
或日晚执政出省后有合商量公事许乘小竹轿往诸
位商量是公晚在相位固乘轿矣然本优礼也麈史记
卷一 第 24b 页 WYG0854-0626b.png
唐丞相乘马至五代乘檐子近年唯文潞公落职致仕
以太师平章重事司马温公始为门下侍郎寻卧疾于
家就拜左相不可以骑二公并许乘檐子皆异恩也文
公语录云记得京师全盛时百官皆只乘马惟元勋大
臣老而有疾方赐乘轿而宦者将命之类亦皆乘轿却
扫篇云京城士大夫自宰臣至百执事皆乘马出入司
马温公居相位以病不能骑乃诏许肩舆至内东门盖
特恩也建炎初驻跸扬州以通衢皆砖甃霜滑不可以
卷一 第 25a 页 WYG0854-0626c.png
乘马特诏百官用肩舆出入朝野杂记云故事百官皆
乘马建炎初上以维扬砖滑谓大臣曰君臣一体朕不
忍使群臣奔走危地可特许乘轿盖东都旧制惟妇人
得乘车其它耆德大臣或宗室近属行尊者特旨许乘
肩舆已为异礼靖康末高宗奉使至磁磁守宗汝霖以
所乘轿进黑漆紫褥而已上犹却之盖在京百官不用
肩舆所以避至尊也今行在百官非入朝无乘马者观
汪彦章集有行在百官谢许乘轮轿表云方披棘以立
卷一 第 25b 页 WYG0854-0626d.png
朝适雨霜之在候虑乘款段或至颠挤乃曲轸于睿慈
俾获安于徐步事与李氏记思陵天语合自大观二年
诏巡检县尉无乘轿㮛点刑狱司察之是郡县有司多
已乘轿矣政和三年诏时雪荐降路滑马蹶臣僚造朝
或至坠伤可特许暂乘肩舆惟不得入宫门则肩舆之
制始权宜通同于京师北盟集编载靖康元年十二月
二十四日有旨勘会百官马既行在根括殆尽不可步
行今检政和三年大雪例许乘轿子出入仍不得入皇
卷一 第 26a 页 WYG0854-0627a.png
城门省符下开封府榜示百官乘轿实不自建炎始丁
特起靖康录云金人索良马万疋在京除执政侍从卿
监郎官许留一匹自是士大夫跨驴有徒步者皆言京
师也竹舆之用久著于江表由东南马少故从土俗之
便尔
唐令狐绹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宣宗命以金莲
花炬送还此莲炬故事之始治平末神宗召知制诰郑
毅夫对内东门小殿命草吴文肃出守青州张文定参
卷一 第 26b 页 WYG0854-0627b.png
政制赐双炬送归舍人院熙宁间王岐公以翰林承旨
亦召对内东门小殿夜深赐银台烛双引归院元祐间
东坡为学士草吕申公平章吕汲公范忠宣左右仆射
制夜对内东门小殿撤御前金莲炬送归院乾道间周
益公权直学士院草虞雍公梁郑二公相制晚对选德
殿退御药司自复道秉烛锁院益公记之自谓庶几金
莲故事极儒生之荣遇淳熙间史忠定入侍经幄赐宴
澄碧殿抵暮送以金莲烛宿玉堂直庐进诗以谢有金
卷一 第 27a 页 WYG0854-0627c.png
莲引双烛之句宠待词臣而优礼旧弼尤前此稀有
田敬仲世家田乞行阴德于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
得齐众心宗族益强其以小斗受赋大斗予民粟齐之
粟民齐之民也景公不得用之则闇矣宜思归田氏使
田氏行之景公能禁之民何为归田氏哉左氏亦谓以
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民人痛疾而或燠咻之其爱之
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避之盖晏子知
其事矣史于殷纪书西伯自羑里归乃阴修德行善诸
卷一 第 27b 页 WYG0854-0627d.png
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此失权重周纪
书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余谓阴者权谋诡秘之
术田乞可以用也文王肯为之乎此语开奸臣盗国之
谋况以德为阴德异乎所谓德也为善由私也者非也
汉惠帝太子名张后子既立而废者无其名山更名义
又更名弘即史云少帝不疑先殂武彊太与少帝俱遇
祸通鉴书所名孝惠子余读史始有疑焉以文疑之则
史云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后宫子者孝惠
卷一 第 28a 页 WYG0854-0628a.png
诸子邪又云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
取美人子名之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孝惠崩太子
立为帝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云云美
人子犹前后宫子第非张后所产也又云吕后长女为
宣平侯张敖妻敖女为孝惠皇后吕太后以重亲故欲
其生子万方终无子诈取后宫子为子及孝惠帝崩天
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于是贵外家王诸吕以为辅而
以吕禄女为少帝后此谓弘非前以太子得立而复幽
卷一 第 28b 页 WYG0854-0628b.png
死者其言后宫人子则诸称孝惠子者皆使母张后而
本后宫所育也又云立皇子平昌侯太为吕王直书皇
子愈无辨矣况张辟疆言帝母壮子而已独史云济川
王太淮阳王武常山王朝名为少帝弟后已崩渐寓微
词然指诸封王者不若外戚世家继嗣不明之语也以
事疑之则齐王遗诸侯王书岂不能明斥其非是而止
谓高后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以废立为罪则所
废非他人及吕党已诛大臣始谓少帝及梁淮阳常山
卷一 第 29a 页 WYG0854-0628c.png
王皆非真孝惠子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
宫令孝惠子之于是滕公入宫言足下非刘氏不当立
丞相平等至代邸言子弘等皆非孝惠帝子不当奉宗
庙此时无足顾惜矣假有真孝惠子谁复为吕氏證之
大臣者诚审其非纵不能争于先及此变更追数孽后
乱国之罪彼昏童孺何自而至布告天下以易置之顾
不大公至正欤方且相与阴谋曰今皆已夷灭诸吕
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议欲立齐王则琅琊
卷一 第 29b 页 WYG0854-0628d.png
王及大臣曰齐王母家驷钧恶戾代王母家薄氏长者
且代王高帝见子最长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乃
迎立代王渭桥请间为宋昌所诃始上玺绶大臣处国
势安危之会惴惴计已之祸福何以免人之疑至选士
教后族又曰吾属不死命乃悬此两人如休戚之有不
关汉之存亡独无可虑哉因教窦长君兄弟之谋而重
疑焉谓孝惠诸子冤乎否也夫以扫除吕党援立贤主
培西都久安之基平勃委曲济事非无功天下后世恶
卷一 第 30a 页 WYG0854-0629a.png
得而疑之疑之者大臣自疑之也余又考班志云皇后
亡子后宫美人有男太后使皇后名之而杀其母惠帝
崩嗣子立有怨言太后废之更立吕氏子弘为少帝此
著本末最详乃知始立者似真孝惠庶子亦与齐王书
论废立事合弘书吕氏子馀可推矣于外戚恩泽侯表
诸吕之间列义朝武大四侯云以孝惠子侯如淳注本
纪引恩泽侯表曰皆吕氏子也表或逸此语吁赖孟坚
以决马史之疑史之疑决则幸无疑于汉大臣者
卷一 第 30b 页 WYG0854-0629b.png
太史公夏本纪自禹即天子位以后云帝禹至于帝履
癸又曰帝桀殷本纪自太甲书帝太甲至于帝纣孔氏
杂说言二王亦得称帝引史记夏纪帝桀是也何独桀
云帝哉殷纪云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
索隐曰按夏殷天子亦皆称帝代以德薄不及五帝始
贬帝号号之为王故本纪皆帝而后世总曰三王也又
谯周云夏殷之礼生称王死称庙主皆以帝名配之见索
隐国语云玄王勤商帝甲乱之又云商王帝辛大恶于民
卷一 第 31a 页 WYG0854-0629c.png
帝辛纣也然而易曰帝乙书亦曰帝乙夏殷之称帝莫
信于此
史高帝纪有武负陈丞相世家有张负绛侯世家有许
负皆以为妇人纪言王媪武负则信妇人矣班书如淳
注俗谓老大母为阿负师古引刘向列女傅魏曲沃负
者魏大夫如耳之母此古语谓老母为负耳(案原本脱/师古引刘)
(向以下二十九/字今据说郛补)世家言户牖富人张负索隐曰妇人老
宿之称然称富人或恐是丈夫尔子谓张负果妇人当
卷一 第 31b 页 WYG0854-0629d.png
是女清之流亦富人也许负相者索隐引应劭注老妪
也意其负妇音同古文相通用不然冯妇固晋善士欤
史注犹有异论者
太祖尝问赵中令礼何以男子跪拜而妇人不跪赵不
能对遍询礼官无知者王贻孙祁公溥之子也为言古
诗长跪问故夫即妇人亦跪也唐天后朝妇人始拜而
不跪赵问所出因以太和中幽州从事张建章渤海国
记所载为證大重之事具国史王贻孙傅及他杂说叶
卷一 第 32a 页 WYG0854-0630a.png
氏燕语正举此且云天圣初明肃太后垂帘欲被衮冕
亲祠南郊大臣争莫能得薛简肃公问即服衮冕陛下
当为男子拜乎妇人拜乎议遂格礼九拜虽男子亦不
跪贻孙之言盖陋矣简肃亦适幸其言偶中使当时有
以贻孙所陈密启者则亦无及矣汪圣锡端明作燕语
證误又云汉书周昌傅吕后见昌为跪谢周宣帝诏命
妇皆执笏其拜宗庙及天台皆俛伏则其时妇人已不
跪矣故特有是诏云始于则天非也明肃乃谒太庙非
卷一 第 32b 页 WYG0854-0630b.png
郊祀也九拜有稽首有顿首非皆不跪也不跪虽有之
盖拜之轻者尔今余观欧公所为简肃墓志及湘山野
录皆云后欲以衮冕谒太庙谓亲祠南郊诚燕语之误
宜汪氏引宋子京谒庙赋以證至程氏考古编又因贻
孙之说考其详云按后周天元静帝大象二年诏内外
命妇皆执笏其拜宗庙及天台皆俛伏如男子据此特
令于庙朝跪则他拜不跪矣张建章所著武后时妇拜
始不跪岂至此始并与庙朝跪礼而去之而纪之不详
卷一 第 33a 页 WYG0854-0630c.png
耶周昌谏高帝吕后见昌为跪谢战国策苏秦过洛其
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隋志皇帝册后后先拜后
起则唐以前妇拜皆跪伏也又朱文公语录或问礼妇
人吉拜虽君赐肃拜则古人女子拜亦伏地曰古有女
子伏拜者乃太祖问范质之侄杲古者女子拜如何他
遂举古乐府云长跪问故夫以为古妇女皆伏拜自则
天欲为自尊之计始不用伏拜看来此说不然乐府只
说长跪问故夫不曾说伏拜古人坐也是跪一处云直
卷一 第 33b 页 WYG0854-0630d.png
身长跪若拜时亦只低手祗揖便是肃拜故礼注云肃
俯手也盖妇人首饰盛多如副笄六珈之类自难以俯
伏地上古人所以有父母拜其子舅姑荅拜者盖只跪
坐在地拜时亦容易又不曾相对拜各有向当荅拜亦
然大祝九拜肃拜但俯下手如今时傅云介者不拜故肃
使者而已文公举贻孙之对为范杲当别有据其论妇
拜为详矣鹤林玉露别记文公之说云古者男子拜两
膝齐屈如今之道拜是也杜子春注周礼奇拜以为先
卷一 第 34a 页 WYG0854-0631a.png
屈一膝如今之雅拜即今拜也古者妇女以肃拜为正
谓两膝齐跪手至地而头不下也拜手亦然南北朝有
乐府诗说妇人曰伸腰再拜跪问客今安否伸腰亦是
头不下也周宣帝令命妇相见皆跪如男子之仪不知
妇人膝不跪地变为今之拜者起于何时程泰之以为
始于武后不知是否而项氏家说则云郑氏注周礼肃
拜云若今妇人揖安世按古之拜如今之揖折腰而已
介胃之士不拜故以肃为礼以其不可以折腰也然则
卷一 第 34b 页 WYG0854-0631b.png
仪式特敛手向身微作曲势尔郑氏之所谓揖盖如此
正今时妇人揖礼也据郑氏说则妇人之拜不过如此
或者乃谓自唐武氏始尊妇人不令拜伏则妄误之甚
矣周天元时令妇人拜特揖作男子拜则虽世俗妇人
亦不作男子之拜也况古者男子之拜(按自拜特揖作/男子拜以下二)
(十八字原本脱/去今据说郛补)但如今人之揖则妇人之拜安得已如
今之伏大抵今之男子以古男子之拜为揖故其拜也
加之以伏跪为稽颡之容今之妇人亦以古妇人之拜
卷一 第 35a 页 WYG0854-0631c.png
为揖故其拜也加之以拳曲作虚坐之势视古已加不
得谓之减矣礼所谓女拜尚右手者特言敛手向右如
孔子拱而尚右之尚非若今用手按膝作跪也男之尚
左亦然古跪自是一礼与拜与伏皆不相干此论尤详
于诸书疑跪拜之制后周始变古唐初或因之武后乃
复其旧然王建宫词云射生宫女宿红妆请得新弓各
自张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殿前铺设两
边楼寒食宫人步打毬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
卷一 第 35b 页 WYG0854-0631d.png
头筹建太和中为陜州司马岂武后以后妇拜犹跪礼
特行于宫掖复斋漫录谓后周制令宫人廷拜为男子
拜引建前一诗證之唐宫词无预后周故实也
礼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三日始负子
男射女否如东魏高澄尚冯翊公主生子三日帝幸其
第锡锦䌽唐章敬吴后生代宗三日元宗临澡之王毛
仲妻产子三日元宗命高力士赠酒馔金帛授其儿五
品官姜㟧以公主子生三日玄宗曰它物无以饷吾孙
卷一 第 36a 页 WYG0854-0632a.png
赐六品官绯衣银鱼又武后时拾遗张德生男三日杀
羊会同僚补阙杜肃告其屠杀杨太真以锦绣为襁褓
裹禄山云贵妃三日洗儿也皆以三日为重东坡贺子
由生孙云昨闻万里孙已振三日浴今俗以三朝浴儿
殆古意也晬谓子生一岁颜氏家训江南风俗儿生一
期为制新衣盥浴妆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
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又珍宝物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
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燕享焉
卷一 第 36b 页 WYG0854-0632b.png
玉壶野史记曹武王始生周晬日父母以百玩之具罗
于席观其所取武惠左手提戈右手提俎豆斯须取一
印无所视曹真定人江南遗俗乃在此今俗谓试周是
也惟世传满月且文之为弥月指诗诞弥厥月言之按
毛氏曰诞大也弥终也郑氏曰终十月而生吕成公注
莆田郑氏曰弥满也其义非谓儿生及月唐书高宗龙
朔三年子旭轮生满月大赦北户录云岭俗家富者妇
产三日或足月洗儿作团油饭以煎鱼虾鸡鹅猪羊灌
卷一 第 37a 页 WYG0854-0632c.png
肠蕉子姜桂盐豉为之陆务观谓此即东坡记盘游饭
语相近必傅者之误其云足月即满月也东坡又记闽
人生子三朝浴儿时家人及宾客皆戴葱钱曰葱使儿
聪明钱使儿富大要三日之礼通古今远近为重尔(案/原)
(本晬谓子生一岁至致燕享焉为一条世传满月至末/为一条据说郛晬谓子生一岁上脱三十四句世傅满)
(月上脱十二句今据补入/仍合为一条以复其旧)
魏太武诏毁浮屠形像诛天下沙门而起天师道场受
寇谦之符箓作静轮宫唐武宗诏毁天下寺而建九天
卷一 第 37b 页 WYG0854-0632d.png
道场受赵归真等法箓事固反于太盛势复激于一偏
宣和之事是已魏正光以后僧尼二百万人寺三万馀
区唐会昌毁寺四千六百馀区招提兰若四万馀区归
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大素穆护祅僧二千馀人周
显德寺院存者二千六百九十四废者三万三百九十
六见僧四万二千四百四十四尼一万八千七百五十
六元氏之僧尼止在江北乃有此数可以言最盛时矣
江氏杂志记景德中天下二万五千寺嘉祐间三万九
卷一 第 38a 页 WYG0854-0633a.png
千寺赵德麟载之侯鲭录
北史所载元魏正始间都城寺踰五百占民居三之一
唐代宗以元载王缙等劝事佛由是深信京畿良田美
利多归僧寺或疑非其教所尚不可知也宋敏求东京
记载太平兴国寺故龙兴寺周显德中废为仓昌陵之
初主僧挝鼓求复其旧遣中使持剑往视其怖畏即斩
之至则神色自若引颈就戮遂诏复为寺彼能坚忍自
强震以刑威且无避崇长之宜何如盖轻生死者其师
卷一 第 38b 页 WYG0854-0633b.png
立教为然抑亦鲜矣岂尽不可劫也漫录记宣和六年
义乌普门寺主僧饮酒食肉为知事殴夺交讼于邑令
逐主僧杖遣知事犹诉不已闻于外台付州欲治其事
二僧乃踰月不至忽道录院下县云普门寺住持僧某
奏夜梦神人告普门山与金华洞天相连乃高真会集
之地非汝等形服所宜速闻朝廷改宫易服臣不惮辽
远趋诣阙庭愿改宫额度为道士得旨寺改道宫僧某
还俗姓毛名归真特授右街守阙鉴义林灵素里人也
卷一 第 39a 页 WYG0854-0633c.png
又政和七年诏僧徒归心道门者听诣辅正亭陈词即
赐度牒衣紫长老僧官别优赐视官品使道流创为之
说求附于释氏势之所从视此足矣张知甫可书记温
公在政府每过潞公有门僧求换道流因缓颊言之温
公愕然曰吾辈国之大臣一言一行四方风俗所系此
僧既不终于释岂能终于道来即诛之僧闻即遁是可
儆其徒之反覆而政宣大臣所不敢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