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854-003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学斋佔毕卷三
            宋 史绳祖 撰
  日随天左旋
余向作补亡月采篇辩日月随天左旋援引张横渠朱
文公魏鹤山之言及朱文公援引月令注疏为證详无
轶遗矣后因读陆德明周易音义至明夷卦明夷于左
股注马融王肃音股字作般云旋也日随天左旋也乃
卷三 第 1b 页 WYG0854-0034b.png
知经注已及之不待注疏及后世之辩也尤为端的惜
先儒不及引此耳故录以补其前说
  秤乘易数及三数乘四之疑
余既以称物平施及三乘四数详于前卷矣或有拘儒
问于余曰子之以秤两乘易数又以三数乘四数固甚
精详夐无昔闻然不知先儒未有及此而子言之不几
于凿经耶余急应之曰是何言也余非生知盖亦敏求
于先儒之言而研精覃思以推广之昔有问伊川曰易
卷三 第 2a 页 WYG0854-0035a.png
重几何答曰易重一斤盖谓一斤凡三百八十四铢而
易凡三百八十四爻余得以此而乘易之数则靡不合
也又蔡节斋晚年受易说于朱文公文公曰易䆒竟以
三数乘四数方为精密盖天一地二而阴阳之数备天
三兼之而因以起数三者天数也四者地数也只当以
天数乘地岂可以地数乘天耶余因此语而以三乘四
无不合者人患不精思耳岂余臆说哉或者恧而退
  因重乃伏羲而非周文
卷三 第 2b 页 WYG0854-0035b.png
曩者余作丽习堂记举易系谓伏羲观象画卦八卦成
列而象在其中因而重之而爻在其中曰画曰重皆伏
羲氏也谓文王之重易特太史公之臆说而未之前闻
使因重而果出于西伯则十三卦体曷为而已具于神
农尧舜之世而取象乎或者又有云易说十三卦制作
之意盖取诸易卦止是取其义与象契非必见卦而后
始有为也然则是言夫子之言耳余亟应之曰固哉子
之为易也纵以是为夫子之言岂不可信于司马迁之
卷三 第 3a 页 WYG0854-0035c.png
言乎且又经有明證今举以与子明辨晰之周官太卜
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
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注谓易者揲蓍变易之数连山伏
羲归藏黄帝每卦八别者重之数或谓夏曰归藏坤为
首商曰连山艮为首周曰周易乾为首详周礼别皆六
十有四而注以别为重则是伏羲因重为六十四明白
大验矣周官乃周公所作之书若使果是西伯重易则
岂有子掩父之善而径言三易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
卷三 第 3b 页 WYG0854-0035d.png
有四哉故唐陆德明谓伏羲因河图而始画八卦因而
重之为六十四文王拘于羑里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
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谓之十翼而
伊川程子亦云上古圣人始画八卦三才之道备矣因
而重之以尽天下之变故六画而成卦而朱子元晦易
本义亦云六画者伏羲所画之卦伏羲仰观俯察见阴
阳有奇耦之数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耦以象阴见一
阴一阳有各生一阴一阳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为
卷三 第 4a 页 WYG0854-0036a.png
三以成八卦三画已具八卦已成则又三倍其画以成
六画而为八卦之上各加八卦以成六十四卦其说至
详至悉可信不诬矣今子不信周孔程朱之格言而惑
迁雄浅陋之诬说其为易也固哉或者辞穷而退
  传注引逸书之误
左传昭十年子皮归谓子羽曰夏书云欲败度纵败礼
我之谓矣注云逸书也又十七年太史曰在此月也故
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此月朔之
卷三 第 4b 页 WYG0854-0036b.png
谓也注逸书也余按此两节皆见于今文尚书如子皮
所举欲败度纵败礼两言今见于太甲篇乃商书也而
子皮以为夏书固失之矣而杜预遂以为逸书失尤甚
矣至如周太史所举辰不集于房四言今见于胤征正
是夏书只差一不字无可疑者而杜乃注为逸殊可讶
焉故辨之以明传注不可尽信如此
  逸书与今古文之异
礼记缁衣引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
卷三 第 5a 页 WYG0854-0036c.png
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与书说命不同注疑逸书也左
氏传襄二十五年太叔文子曰书云慎始而敬终终以
不困注逸书也文二年狼瞫曰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
登于明堂注周志周书也哀六年夏书曰惟彼陶唐帅
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注逸书也毛诗
駪駪征夫每怀靡及注疏引国语齐女告重耳云西方
之书有之曰怀与安实病大事国语正文作实疚大事
且注云西方谓周也凡此或与今文差字脱文或不全
卷三 第 5b 页 WYG0854-0036d.png
载即是书序所谓错乱磨灭及五十九篇之外逸书可
也惟是今古文之异有出于逸书之外者今略举数则
以为辨證如毛诗注疏鸿雁小序注引书曰天将有立
父母民之有政有居宣王之为是务疏云今泰誓文言
天将有立圣德者为天下父母民之得有善政有安居
为重也宣王之为是务言宣王之所为安集万民是以
民之父母为务意同武王所以为美又诗注疏引皋陶
谟外薄四海今定本作外敷四海恐非也疏谓见皋陶
卷三 第 6a 页 WYG0854-0037a.png
谟而今文乃载之于益稷又西汉郊祀志引泰誓曰正
稽古立功立事可以永年丕天之大律注今文泰誓也
诗注疏乃孔颖达西汉注乃颜师古皆唐人也而皆引
今文泰誓则非逸书今合观古文今文尚书皆无此等
语不知二者何所取證耶余家有吕大防所刋古文尚
书一册吕之序云得唐本于宋次道家皆𨽻古字且云
其书自汉唐行于学官天宝间古文寖微下令废其书
以今文代之而颇改其辞如洪范无颇改为无陂之类
卷三 第 6b 页 WYG0854-0037b.png
古文由此遂绝而陆德明独存一二于释文而已予以
此本考之亦无二家所引泰誓之语也惟有费誓辨疑
一语不可不正以剖析后世之惑今文尚书费誓首句
云鲁侯命伯禽宅曲阜予尝疑鲁侯即伯禽也如何更
自出命此字极害义诸家注解咸莫能剖析今观此古
文尚书费誓篇首句元无命字其文止曰□柏□
□□训今文鲁侯伯禽宅曲阜而已则今文衍字涣然
冰释矣
卷三 第 7a 页 WYG0854-0037c.png
  舜七始咏
前汉律历志引书曰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七始咏以
出纳五言女听予者帝舜也言以律吕和五声施之八
音合之成乐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顺以歌咏五常
之言听之则顺乎天地序乎四时应人伦本阴阳原情
性风之以德感之以乐莫不同乎一惟圣人为能同天
下之意故帝舜欲闻之也七始咏三字今文尚书却只
作在治忽注谓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在治忽三字于
卷三 第 7b 页 WYG0854-0037d.png
六律五声八音解家颇傅会反不若班氏所载七始咏
义训胥协也又礼乐志房中祠歌曰七始华始肃倡和
声孟康注引班氏所载云七始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以
为乐名以此则知汉初尚存此咏施之祠乐予谓七始
咏三字甚新可加以舜字作词题赞颂之属如徐子仪
试宏词岁舜五乐颂亦是引班志舜修五礼五乐注谓
书云五玉玉字当为乐盖已有五瑞即玉也且注列五
乐之目于下即此类也因并记之
卷三 第 8a 页 WYG0854-0038a.png
  中庸心性
余顷在明新口讲中庸大学篇义或者以其间中者乃
其心常者乃其性庸者常也合中与庸亦合心性而言
之也数语为疑余既因张宰叔兰之问而答之矣后又
有问中庸何以一字不及心而子以中为心曷所本乎
余曰此正谓中字当指心而言而中庸一篇止言性而
不及心余故断之以中者乃其心而为言然其说不为
无所本帝典以允执厥中而系之于道心惟微斯则朱
卷三 第 8b 页 WYG0854-0038b.png
子中庸序所云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故晦庵语录
又云性本体也其用情也心则统性情该动静而为之
主宰也又答景绍问心性之别曰性是心之道理心是
主宰于身情性心惟孟子横渠说得好孟子恻隐之心
仁之端仁是性恻隐是情须从心上发出来横渠曰心
统性情是也盖性者理也性是体情是用性情者皆出
于心故心能统之言有以主之也余故本此数说谓中
庸首言天命之谓性即中之所发次言中者天下之大
卷三 第 9a 页 WYG0854-0038c.png
本和者天下之达道和者乃情也亦出于中之所发是
庸与和乃性情也而皆统于心之中也中可统庸故言
中庸而不可言庸中心可统性故言心性而不可以言
性心如胡五峰谓天命之谓性是性乃天下之大本也
然尧舜禹汤文王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
曰性何也曰心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六君子
者尽心者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此则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言性而心在其中矣又晦庵谓中者心之体吕氏
卷三 第 9b 页 WYG0854-0038d.png
亦云此心至虚无所偏倚故谓之中以此心而应万物
之变无往而非中矣余故断之曰中者乃其心本诸此

  艮卦厉阍心
唐李鼎祚所集易传李巽嵓序引颇取之予近详观则
皆汉晋诸儒之解虞翻一家颇多而稍的切于玄弼之
上宜乎自诡以梦吞三画也其在艮卦之九三艮其限
裂其夤厉阍心今易作熏心而李本作阍心且引虞翻
卷三 第 10a 页 WYG0854-0039a.png
注曰限腰带处也坎为腰五来之三坎为心厉危也艮
为阍阍守门人坎盗动门故厉阍心古阍作熏字马因
言熏灼其心未闻以坎水熏灼人也荀氏以熏为勋或
又误作动皆非也大率鼎祚六十四卦皆指动爻互体
卦为说非后人之所及又于鼎卦鼎象也注引虞翻曰
六十四卦皆观系辞而独于鼎言象何也象事知器故
独言象也尤为有理余又按艮为阍寺乃易系辞说卦
虞翻援引非曲学也
卷三 第 10b 页 WYG0854-0039b.png
  三陈九卦
易大传三陈九卦孔圣有深旨焉横渠问系辞独说九
卦之德切于人事以德字言之可谓深得之矣然只讲
得初陈之事于再于三尚有馀意今推言之自履德之
基至巽德之制皆以之字发明其德此初陈也自履和
而至至巽称而隐皆以而字发九德之体此再陈也自
履以和行至巽以行权皆以以字发九德之用此三陈
也此九卦有德有体有用深味之则方见切于人事之
卷三 第 11a 页 WYG0854-0039c.png
要也
  不彻姜食
论语乡党谓不彻姜食荆公尝问其义于刘贡甫贡甫
善谑随对之曰案本草姜多食令人损智道非明民将
以愚之孔子方以道教人故劝民食姜以愚其智耳本
以戏介甫之凿于经学也介甫初然其说而徐悟其戏
及晦庵朱文公咏子姜诗两联云姜云能损心此谤谁
与雪请诵去秽功神明看朝彻自注云本草载姜久食
卷三 第 11b 页 WYG0854-0039d.png
去臭气通神明或云伤心气不可多食者非予因悟孔
子不彻姜食之意于乎圣贤格物之学见之于一话一
言之间无非教也彼贡甫之玩人丧德又近于侮圣言
乌知其非哉
  常仪常娥之辨
古今灵怪之言莫极于淮南子盖刘安惚慌诞妄自托
于仙而著鸿烈之书不足信也而后人多引淮南子以
注屈原天问朱文公常辨之云淮南子似因天问而设
卷三 第 12a 页 WYG0854-0040a.png
为傅会之说也余尝疑其所载常娥一事许慎注云常
娥羿妻也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常娥窃之以奔月
后汉张衡灵宪论遂引之为證且云常娥托身于月是
为蟾蜍余又笑其岂有人而变为蟾蜍之理假如其说
而化为蟾则蠢尔何形容尚乌得为月中仙乎其后王
充论衡及谢庄月赋后汉书注承讹因陋盛赞素娥之
美至明皇游月宫而怪妄极矣余常观汉志黄帝使羲
和占日常仪占月车区占星而每疑所谓常娥即因常
卷三 第 12b 页 WYG0854-0040b.png
仪字之误而起纷纷之说然亦未敢臆决之也及读周
官注云仪义二字古皆音俄而洪丞相适引诗实惟是
仪协在彼中阿乐且有仪亦协中阿太元亦以各遵其
仪协不偏不颇而汉碑凡蓼莪皆作蓼仪然后自信其
说断知诸人之妄以常仪为常娥明矣后因观天问有
云胡羿射夫河伯而妻彼洛滨注水神宓妃也羿射河
伯而妻其妃也若以怪證怪则羿妻乃宓妃岂常娥耶
学者不观正史及经注字义而惟怪诞之说是信是盖
卷三 第 13a 页 WYG0854-0040c.png
吾夫子所云未见好德如好色也可不悲夫故为之辨
  历日字所始
尧典虽曰历象日月星辰然未尝连文说历日字后世
方言历日然竟莫明其所始至坡诗云老去怕看新历
日虽百家注之亦无有一人及之者余按周礼冯相氏
以会天位注谓合此岁日月辰星宿五者以为时事之
候若今历日太岁在某月某日某甲朔日直某也又引
孝经说曰故敕以天期四时节有晚早趣勉趣时无失
卷三 第 13b 页 WYG0854-0040d.png
天位皆此术也以此观之则今之历法已详备于汉时
然是汉世已谓之历日矣宝祐元年改历名会天深得
历日经注本旨
  祥刑详刑字义之通
先师鹤山在遂宁漕廨作极堂碑时摄宪书详刑字余
后继忝漕节重新极堂仍立鹤山之碑一时僚属咸疑
详刑字以为尚书吕刑篇告尔祥刑监于兹祥刑只作
祥字余因谓之曰唐百官志改大理正为详刑大夫固
卷三 第 14a 页 WYG0854-0041a.png
已用此详刑字然不为无所本也当时颜师古辈留意
经学故于传注咸通焉盖吕刑篇中告尔祥刑只作祥
字注谓善用刑之道然周礼太宰之职五曰刑典以诘
邦国注引书曰度作详刑以诘四方考今古文尚书吕
刑只曰度作刑以诘四方即无详字然详刑字见于经
注亦可通用也
  辨馂馀不祭
礼记云馂馀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本当三句各为
卷三 第 14b 页 WYG0854-0041b.png
一义而本注乃于馂馀不祭下作一义注云食人之馀
曰馂礼轻故不敢祭此义是也然于父不祭子夫不祭
妻之下别作一义注云祭先也从卑处家故不祭则是
以夫与父不得而祭其妻子也此何义也故朱文公先
生尝釐正之以为父不祭子夫不祭妻非不祭也但明
其不可以馂馀而祭耳在礼生则妇可馂夫之馀子可
馂父之馀既死矣则以鬼礼享之当用其严敬弗可以
馂馀而祭之为亵且慢也此说明甚而世之俗儒薄夫
卷三 第 15a 页 WYG0854-0041c.png
乃有泥古注而不祭妻子者是可哀也是可鄙也故发
明朱子之说而厚俗云
  舆地图名
世言舆地图皆谓始于汉光武披舆地图而不知前汉
淮南王安传已有按舆地图之语第苏林注曰舆犹尽
载之意可谓浅陋余谓大易云坤为舆然则地以舆名
无易于此亦犹天形如倚盖张衡作盖天图云
  古圣贤名
卷三 第 15b 页 WYG0854-0041d.png
余大父武阳府君好古博雅生平精于篆𨽻行草残碑
断刻靡不搜访自集𨽻格一册以补洪景伯汉𨽻之缺
其中有一节云东州冢间得三碑高广各五六尺皆就
石室壁间刻古圣贤义夫节妇及车马人物其质朴可
笑然每事各有汉𨽻数字字止五六分笔法精稳可为
楷式生平所阅汉𨽻未有若是之小者而完好如新盖
不为风日所剥泐且模印者尚寡故也乾道丁亥五月
子坚书余每阅之恨不得见其碑石之正在何所然甚
卷三 第 16a 页 WYG0854-0042a.png
爱其伏羲神农黄帝帝尧之赞及曾子老莱丁兰之赞
文旨精严简古非后世所及如祝诵氏不知其为沮诵
或祝融帝喾字作帝俈殊可以證古辨今后因护漕摄
宪梓部行部至资州则此碑在州宅博雅堂下经兵火
之后刓缺多矣制梱又辇运寘之明新士夫殊无识者
余奉祠归过渝为学官言其事且以祖父所𨽻模本付
之令补完又未知其果否也因惜其汉𨽻存者寡矣一
失其传堙没亡考故录其碑而识其事以资考古君子
卷三 第 16b 页 WYG0854-0042b.png
之访焉 梁高行 奉金者 使者 秋胡妻 卫将
军 蔺相如 骑都尉 休屠象 李氏遗孤 忠孝
李善朱明妻 姑娣儿 弟 章孝母 董永千乘人
也 父邪渠哺父 榆母 蔺相如赵臣也奉壁于秦
范且(右一/碑)伏戏仓精初造工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祝
诵氏无所造为未有耆欲刑罚未施      神
农氏因宜教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 黄帝多所改造
兵 裳 宅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子 帝
卷三 第 17a 页 WYG0854-0042c.png
俈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帝尧放勋其仁如天其知
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帝舜名重华夏禹长于地
理泉阴随 退为 刑 曾子孝以通神明贯感祗著
乎朱方后世凯式 纲 闵子骞母居丧移寒御 老
莱子楚人也事亲至孝衣服斑连婴儿之态令亲有驩
君子嘉之孝道大焉 丁兰二亲终后立木为父邻人
假物报乃借与 管仲 齐桓公 曹子劫桓 鲁庄
公 侍郎专诸炙鱼刺杀吴王 荆轲 秦武阳 樊
卷三 第 17b 页 WYG0854-0042d.png
于其头(右第/二碑) 使者 长妇儿 梁节姑(女/)救者 姑
(女/)其室失火取兄子往辄得其子赴火如亡示其诚也
 后母子 前母子 齐继母 东师节女 怨家攻
者 孝孙葬者 汤父 乞浆者 义浆羊公 豫让
杀身以报知己 韩王 聂政 齐王 无盐丑女钟
离春处士 县功曹(右第/三碑)
  因古碑辨后汉建武中元四字年号及永憙年号
  以正史传之误
卷三 第 18a 页 WYG0854-0043a.png
雅安志云雅州古碑埧有汉碑蜀郡掾治道记其碑纪
年号云建武中元二年李巽嵓先生焘仁甫为雅州郡
从事日跋其碑云蜀郡掾治道自建武中元二年丁巳
距今绍兴二十有一年辛未凡千九十有三年盖光武
时蜀抵邛笮徼外途实由此今已芜废弗治野人樵苏
见之始传墨本汉𨽻未有若此奇古也按后汉纪建武
三十二年改为中元无建武字又按祭祀志改建武三
十二年为建武中元元年此记与志合纪失之矣宋郑
卷三 第 18b 页 WYG0854-0043b.png
公尝辑纪年通谱谓纪志俱出范氏而所载不同此必
帝纪传写脱误盖官书累经校定学者失于精审但见
改元复有建武二字辄妄以意删去故先定著建武中
元元年又谓流俗以帝纪为正久而未悟乃并列中元
之号疑以傅疑郑公之慎也然续汉志实司马彪所撰
郑公谓俱出范氏则非矣及司马温公作资治通鉴虽
存郑公说颇从帝纪止称中元盖袁宏后纪亦止称中
元不冠建武事无明證固宜从众也若使此记早出其
卷三 第 19a 页 WYG0854-0043c.png
真伪立见则郑公必不并列两元温公必不承范袁之
误矣温郑皆大儒于出入證据之学尤详偶未见此颇
有遗恨欧阳永叔留意集古录谓可正史传缺谬讵不
信夫惜此记又不使永叔见之也 又淳熙二年春邛
州蒲江县上乘院僧治基增筑大殿辟地凡仞得古竁
焉其封石刻作两阙状中有文二十九字云永憙元年
二月十二日蜀郡临邛汉安乡安定里公乘校官掾王
幽字珍儒临邛太守宇文绍奕字衮臣好古博雅士也
卷三 第 19b 页 WYG0854-0043d.png
闻之亟命辇致郡斋龛之壁以余大父勤斋先生子坚
平生留意篆𨽻碑刻俾原而释之勤斋为考订而跋之
云此固汉𨽻无疑其曰蜀郡临邛盖两汉因秦之旧而
弗易也其乡里则沿革不常不必深䆒曰公乘云者按
百官表于爵之级为第八言其得乘公家之车许氏子
进说文表称长安槐里公乘是也其书爵于乡里之下
则知古人所谓爵里刺先后如此其称校官掾按韩延
寿传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则知其人尝为学
卷三 第 20a 页 WYG0854-0044a.png
官之属矣官爵皆汉制也惟永憙之号不见于史世犹
疑之某以宋郑公纪年通谱考之自汉武以来以永名
元者二十有七以憙名元者三顾未有以憙连永者谨
按冲帝即位所改之元史传相承以为永嘉与晋怀帝
同号按晋永嘉元年是岁丁卯李特据蜀改元建初已
五年矣特之子权自称太武亦已三年西晋正朔之所
不及此蜀刻也又不作嘉则其非晋固不待辨然汉之
永嘉止一年质帝之立乃更本初之号熹之与嘉文字
卷三 第 20b 页 WYG0854-0044b.png
易贸乱一年而改见于他文者几希矧鲁鱼帝虎不啻
三传宁无讹谬宋郑公谓官书累经校雠学者失于精
审乌乎非此刻出于今日而文字初无少缺孰知汉冲
帝永嘉之为永熹也夫自古改元不无所本是年帝甫
二岁梁太后临朝按许子重说文憙者悦也从喜从心
故刘宽碑书河东闻憙皆为闻喜取悦喜以名元而冠
以长久之义其太后之意欤或一时省文以憙从喜如
刘宽碑通借之类而后乃喜讹为嘉特偏傍耳其后和
卷三 第 21a 页 WYG0854-0044c.png
熹邓太后以谥法有功安人曰憙故取以易名恐亦必
出此宋郑公于延熹之元谓字说熹为火炽疑汉从火
德义若延其熹盛以冠元几矣若施之熹平光熹则又
跋疐故其说又谓兼取有功安人之意似亦未为该洽
某谓憙之与熹古盖通用如广汉属国侯夫人碑云神
宓设兮万姓熹与滋时期叶韵其字从火此其明證安
知熹平光熹与夫和熹之熹不皆通为喜耶欧阳文忠
公好集古书以为可正史传缺谬矣曩绍兴辛未巽嵓
卷三 第 21b 页 WYG0854-0044d.png
李公因青衣蜀郡掾治道记始克正建武中元纪号之
实某今因临邛校官之刻乃克正汉永嘉名元之讹是
用巽嵓故事且建武距辛未千九十有三年永熹距乙
未千九十有一年岂物之隐见事之晦明亦自有数焉
故不辟而书此二篇之文皆见于巽嵓及勤斋本集刋
行于世矣余故表而出之以资学者辨證之助
  古妆镜铭
凤州遁迹山有(阙/)家崖景德二年军人杨起忽入一洞
卷三 第 22a 页 WYG0854-0045a.png
穴穴中有石作镜架一坐镜围五寸背铸水族回环有
铭三十二字曰炼形神冶莹质良工当眉写翠对脸傅
红如珠出匣似月停空绮窗绣幌俱涵影中方取镜而
闻后有风雨声既出穴镜存而匣已烂矣详其文乃是
妆镜不知何代之物而文义甚佳惜其不见于文集而
独见于郡志故传录之以补款识之一云
  夷齐泰伯封谥
国朝天禧元年封汾州介之推庙为洁惠侯元符三年
卷三 第 22b 页 WYG0854-0045b.png
七月封伯夷为清惠侯叔齐为仁惠侯吴泰伯为至德
侯东方朔为智辨侯并行制见于国朝大诏令中而诸
史往往不尽登载也
  改室人为安人
政和初定命妇八阶孺人次以室人后改为安人亦见
于大诏令今职源等书亦不载也
  东箱字
周昌传吕令侧耳东箱听注师古曰正寝之东西室皆
卷三 第 23a 页 WYG0854-0045c.png
曰箱言似箱箧之形余谓此说得之今世误作东厢西
厢皆非是
  守令以爱民为心
邑令乃字民之官关系攸重鲁论一书吾夫子独丁宁
于为宰为令之戒而他职不与焉实以得百里之地而
君之乃斯民休戚之寄故曰可以寄百里之命然必在
乎为之牧守充圣门之意及圣主之心申饬而劳勉之
且宽恤通情以待之其不我从而厉民者必汰斥之则
卷三 第 23b 页 WYG0854-0045d.png
民劳可小康矣余尝观朱文公语录所载一事云杨至
说王十朋詹事守泉州初到任会七邑宰劝酒历告以
爱民之意出一绝以示之曰九重天子爱民深令尹宜
怀恻隐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邑宰皆
为感动余因叹王梅溪固自得圣门勉邑宰之遗意而
朱徽文公表而出之以为儒生作牧之式民之幸也其
后真西山希元帅牧潭州会长沙十二县宰有诗云从
来守令与斯民都是同胞一体亲岂有脂膏供尔禄不
卷三 第 24a 页 WYG0854-0046a.png
思痛痒切吾身此邦祇似唐时古我辈当如汉吏循今
日湘春一卮酒直须散作十分春及帅福唐又有会三
山十二宰古风一长篇甚恻怛近年王实斋去非守平
江作会两倅六邑宰诗曰守令张官本为民恫瘝无异
切吾身但令六县皆朱邑何必黄堂有信臣田里要须
兴孝弟闾阎谨勿致嚬呻与君共举一杯酒化作人家
点点春及移镇宣城又有饮诸县宰诗二贤同本于梅
溪𡠾意固一世名德足以耸动贪酷之吏而褫其魄然
卷三 第 24b 页 WYG0854-0046b.png
余尝观唐吕温知衡州送毛令绝句曰布帛精粗任土
宜疲人识信每先期今朝临别无他祝虽是蒲鞭也莫
施则知王梅溪又体此意而推广之也吕温在八司马
之流何足道哉而爱民之心乃能如此则今之为太守
者不恤县令虐取厉民于诸邑惟视其督课之多寡以
为殿最乌乎之人也不宁为孔圣及朱子之罪人也而
实梅溪西山实斋之罪人也抑又可惜而为三君子之
罪人乃吕司马之罪人也可不深嗟而甚疾之耶余将
卷三 第 25a 页 WYG0854-0046c.png
指梓部六年常跋视民如伤四字每铨量本部知县即
与一本盖推广明道先生之语也无问其知行之笃然
刋诸石以上者独江安冯宰大足先宰蓬溪吴宰三人
而已吴宰又为一跋于其下词旨甚佳予怪其右列细
访之乃其馆客令狐叔子之作也然吴宰之政民甚安
之至有颂其德政而相率诣本台借留者又叹儒冠之
反不鹖冠若也
  辨灰酒
卷三 第 25b 页 WYG0854-0046d.png
陆放翁笔记又有云唐人爱饮甜酒灰酒如杜子美诗
不放春醪如蜜甜则引證切矣如灰酒又引陆龟蒙酒
滴灰香似去年一句为證余又哂其不然盖龟蒙初冬
绝句末联云小炉低幌还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言初
冬围炉饮酒盏沥滴在灰中而香仍似去年光景不是
酒似灰香耳以上句观之其义昭然此老精于诗而不
善观诗如此何哉
  市井字出春秋井田记
卷三 第 26a 页 WYG0854-0047a.png
今人常谈市井字莫考其證据此盖出于后汉循吏传
中云白首不入市井注引春秋井田记曰井田之义有
五一曰无泄天时地气二曰无费一家三曰同风俗四
曰合巧拙五曰通财货因井为市交易而退故称市井
也余因爱市井之名义起于此且春秋井田记不见于
他书独此引用故表而出之以资博闻
  瓦卜
今之瓦卜盖有取于周太卜之瓦兆注云瓦兆帝尧之
卷三 第 26b 页 WYG0854-0047b.png
兆其象似瓦原之衅罅是用名之
 
 
 
 
 
 
 学斋佔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