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838-05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续编卷三    钱唐倪涛撰

  石刻题跋

  朱彝尊竹垞甫曝书亭集

  梁始兴安成二王墓碑跋

  康熙辛酉江南试士既毕为摄山之游出郭道经黄城
村梁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憺墓在焉王太
祖第十一子都督荆湘等六州军事有惠政州民歌之
卷三 第 1b 页 WYG0838-0570b.png
所云始兴王民之爹是巳薨于普通三年碑辞侍中徐
勉撰贝义渊书又东北甘家巷梁赠侍中司空安成康
王秀墓在焉王太祖第七子以中卫将军领宗正卿寻
都督郢司霍三州军事迁雍梁等四州军事亦多惠政
天监十七年薨于竟陵归丧京师故吏谯郡夏侯亶表
请立碑诏许之于是名士游王门者东海王僧孺吴郡
陆倕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各制其文今存碑二其
一全泐惟孝绰一碑结衔石上可辨书之者亦贝义渊
卷三 第 2a 页 WYG0838-0570c.png
也二王同母俱以孝悌闻于时又皆好文安成招刘孝
标撰类苑始兴降意接士尝与宾客连榻而坐史臣合
传比于汉之河间东平其葬也兆基匪远虽宰木已尽
而麟辟邪赑屃犹存第穹碑将仆势不能支椎拓之工
莫敢措手观者亦惮于久立也昔欧阳子著集古录于
萧梁止收智藏法师一碑而此三碑在建康都会之区
汴京承平日度石尚坚立顾反遗之何与义渊爵里未
详广韵注贝氏不载姓源郑樵姓氏略于贝氏则引宋
卷三 第 2b 页 WYG0838-0570d.png
登科记有常州贝宝明永嘉方日升补注黄公绍韵会
引千家姓韵谱云贝氏望清河古有贝独坐晋有术士
贝灵该不及义渊罗泌国名记谓贝氏吴越多此姓本
诸左传郥氏按春秋传昭公十九年楚子之在蔡也郥
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太子建杜预注郥阳蔡邑二十三
年传称楚太子之母在郥召吴人而启之冬十月吴太
子诸樊入郥杜预注曰郥郥阳也定公十三年传称齐
侯卫侯次于垂葭实郥氏杜预注垂葭改名郥氏高平
卷三 第 3a 页 WYG0838-0571a.png
钜野县西南有郥亭然说文玉篇类篇俱无郥字第有
鄓字今南北国子监本悉更鄓为郥不典孰甚焉惟唐
长安所镌石经仍作鄓字足以正其误矣予念六代刋
石之文南朝更为难得爰取孝绰文并手模始兴碑残
字书之册而识其末

  茅山许长史旧馆碑跋

  陶隐居书许长史谧旧馆碑拓本观于烂溪潘氏隐居
以工草隶闻见于史传尝与梁武帝论书连章累牍载
卷三 第 3b 页 WYG0838-0571b.png
诸法书要录袁昂书评谓如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
而骨体甚骏快窦暨赋则云高爽𦂳密自然摆阖今玩
是碑笔与手会信昔贤之言不诬碑立于梁普通三年
至唐大历十三年中山刘明素以文字将湮重加洗刻
使原碑而在骏快高爽当更倍此矣

  魏鲁郡太守张猛龙碑跋

  右魏鲁郡太守张猛龙碑建自正光三年其得列孔林
者以当日有兴起学校之功也吾于是乎有感孔子之
卷三 第 4a 页 WYG0838-0571c.png
道若日月然万物宜无不向照乃或叛而之佛老何与
盖诛赏者治世之权圣人者是非所从出也春秋之作
所以诛乱臣贼子者至矣天下之人非者尝多是者尝
少惧无逃于圣人之诛独佛老以无所可否之言畅其
清净寂灭之旨为恒情所乐闻而圣人者乱世之所恶
也元魏之俗事佛尤甚斩山以为窟范金以为像九层
之台万金之液竭民力事之及其既成靡不刋石勒铭
以纪功德斯时也又安知有圣人之道哉猛龙为西平
卷三 第 4b 页 WYG0838-0571d.png
武公轨八世孙方晋之朝士崇尚庄老独武公在凉州
徵胄子五百人立学校春秋行乡射礼而猛龙克循祖
父之教修圣人之学于举世不为之时使讲习之音再
闻于阙里噫可传也予留大同问拓拔氏故都观所凿
佛宫穹碑巨碣已无存者而斯碑在孔氏之庭历千年
不坏虽更历千年知莫有徙而去之者此予所为感也
呜呼为政之君子可以知所务矣

  魏李仲璇修孔子庙碑跋

卷三 第 5a 页 WYG0838-0572a.png
  右曲阜县修孔子庙碑魏兖州刺史李仲璇撰文并书
孝静帝兴和二年十二月立石杏坛之下碑尚完好杂
大小篆分隶于正书中盖自太武始光间初造新字千
馀颁之远迩以为楷式一时风尚乖别此江著作式所
云世易风移文字改变俗学鄙习炫惑于时者也曩睹
太原风峪高齐时镌石柱佛经亦多类是斯亦穿凿失
伦矣仲璇魏书有传自兖州还除将作大匠卒赠骠骑
大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卷三 第 5b 页 WYG0838-0572b.png
  北齐少林寺碑跋

  右碑北齐后主武平元年正月立于嵩山少林寺文本
正书杂用大小篆八分法北朝碑多类此书家嫌其乖
劣然以拙笔见古与后代专逞姿媚者不同也碑后列
劝化主邑师邑子都维那忠正北面像主□主多人中
有张黄头马黄头按北史游雅小字黄头则黄头命名
亦当时习俗然尔□主揆之以义当属斋字但说文玉
篇汗简等书皆无之吾不敢知也曹上舍仲经好古金
卷三 第 6a 页 WYG0838-0572c.png
石文特装界为册跋其尾焉

  宇文周华岳碑跋

  后周华岳颂立于武帝天和二年在今华阴县西金天
王庙中碑于题后结衔曰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大都督
开府仪同三司司宗治内史临淄县开国公万纽于瑾
造此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县伯大夫赵兴郡守白
石县开国男南阳赵文渊字德本奉敕书万纽于瑾者
唐瑾也为燕公于谨器重白文帝言瑾学行兼修愿与
卷三 第 6b 页 WYG0838-0572d.png
之同姓结为兄弟文帝乃赐姓万纽于氏庭罗子孙行
弟侄之敬时瑾已位开府矣进爵临淄县伯周制封郡
县五等爵者皆加开国授大将军开府仪同者并加使
持节大都督其曰司宗者武帝保定四年更礼部称司
宗也复姓古有之三字姓始于代北魏书官氏志载有
勿狃于氏纽作忸勿疑万字之讹赐此姓者洛阳则于
谨猗氏则樊深匪特唐瑾也文渊于大统十年追论立
义功封白石县男邑二百户迁县伯下大夫加仪同三
卷三 第 7a 页 WYG0838-0573a.png
司天和元年露寝成以题榜功增邑二百户北史更渊
曰深避唐高祖讳也史称其楷隶雅有钟王之则今观
是碑殆非虚誉云

  后周幽州刺史赠少保豆卢恩碑跋

  右周少保豆卢恩碑康熙岁戊子观于稼堂潘氏书屋
恩本前燕支庶姓慕容氏与兄同州刺史封楚国公赠
太保宁先后立功碑云恩字永恩北史后周书俱阙其
名止书其字永恩附见宁传惜也后幅漫漶不能卒读
卷三 第 7b 页 WYG0838-0573b.png
矣宇文建国用苏绰卢辩辈议礼谥法不轻假人即宗
子维藩弗隐恶德如晋公护曰荡齐王宪曰炀卫王直
毕王贤曰刺赵王招曰僭陈王纯曰惑越王盛曰野代
王达曰奰纪王康曰厉而豆卢兄弟或易名以昭或易
名以敬诚厚幸矣稼堂曰昭乎哉子之言也曷书之于
是乎书

  真定府龙藏寺隋碑跋

  真定府治东龙兴寺隋龙藏寺故址也寺创于开皇六
卷三 第 8a 页 WYG0838-0573c.png
年恒州刺史鄂国公金城王孝立石齐开府长兼行
参军九门张公礼撰文恒州齐亡后入于周周又亡入
于隋而公礼仍书齐官君子不忘其故国于称名见之
矣流传宋太祖曾幸其地寺重建于乾德元年龙兴之
额所由更也然欧阳子著集古录称龙藏寺已废遗碑
在常山府署之门则嘉祐间碑犹在寺外也今入门有
殿殿北阁五层广九楹崇十有三丈中奉观世音像高
七丈三尺臂四十有二土人目为大佛寺碑亦具存而
卷三 第 8b 页 WYG0838-0573d.png
终南山释道宣撰神州寺塔录铺叙佛像顾不及焉何
哉若夫隋之碑存于今者寡矣装界而藏诸也可

  题伪刻李卫公告西岳文(按文内石抹宜孙应改□穆噜伊逊因题识故仍其旧)

  王侯将相时至则居之虽豪杰之士不能预信于平日
也刘季起沛上众推择可为沛令者萧曹等皆文吏自
爱恐事不就尽让季当其时安能必后之相季封酂平
阳哉刘伯温羁管绍兴感愤至欲自杀又尝为石抹宜
孙所用初未有佐命之思而或谓其在西湖望见云物
卷三 第 9a 页 WYG0838-0574a.png
曰后十年有帝者出吾当佐之殆妄也世传李卫公未
遇为文告西岳神意在取天下次则择主而事若微时
预以帝王自许者然考之史卫公初仕隋为殿内直长
寻为马邑丞唐高祖击突厥卫公察其有非常志乃自
锁上急变新旧唐书所载略同可谓不知天命之尤者
亦安得于未遇时逆知为唐佐命出入将相乎其事虽
见李肇国史补而告文不知何人所作其云斩大王之
头焚其庙宇此岂卫公之言昧者从而刻之石按欧阳
卷三 第 9b 页 WYG0838-0574b.png
赵氏所录皆无之盖近代作伪者为之真妄男子也

  唐太宗晋祠碑铭跋

  唐太宗自晋祠兴师定天下贞观二十一年七月御制
碑文及铭勒石于叔虞祠东隅碑阴列长孙无忌萧瑀
李绩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衔名后人覆之以亭而
庸工以字画上石稍浅遂刻而深之帝尝自述作书之
法惟求骨力骨力既得形势自生不意为庸工改凿而
骨力形势俱失矣予尝五至祠下辄摩挲是碑览古兴
卷三 第 10a 页 WYG0838-0574c.png
怀集少陵野老诗句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书于庭
柱富平李因笃子德见而赏其工因遗书与予定交于
其归也拓铭一本赠之而书其后

  唐骑都尉李君碑跋

  同里曹生仲经嗜金石文手拓同州李君碑示予纸墨
精善对之眼明碑未详书者姓氏观其峻利秀逸非王
知敬殷仲容不能造诣及此李君讳文字纬东汉以后
字必以两字称一字者罕矣载于唐书房元龄字乔颜
卷三 第 10b 页 WYG0838-0574d.png
师古字籀李众字师李琇字琇张巡字巡郭曜字曜宇
文审字审李恢字祚李条字坚窦思仁字恕张义方字
仪此外不多见也

  唐郭君碑跋

  右郭君碑在汾阳县北七十里予于丙午秋经郭社村
行沟中仰见土冈之上碑额微露环冈数里乃登读其
文皆骈俪语首二行剥裂君之名字门世与撰文者皆
阙焉其知为郭君者藉有额存也碑立于乾封二年中
卷三 第 11a 页 WYG0838-0575a.png
有云挥霜刃而斩老生盖从太宗攻霍邑者按旧唐书
宋老生弃马投堑甲士斩之新唐书则称为刘弘基所
杀温大雅创业起居注又云老生攀绳上城军头卢君
谔所部人跳跃及而斩之世咸不知挥刃者之为郭君
而君之名以石裂终不传可惜也

  跋唐明徵君碑

  上元县摄山佛寺明徵君碑其文唐高宗御制书之者
高正臣也碑立于上元二年徵君者萧梁处士山宾寺
卷三 第 11b 页 WYG0838-0575b.png
其故宅高宗以山宾来孙崇俨入阁供奉特为撰文勒
之于石石至今犹完好岁在辛酉十月予与金陵郑簠
常熟王翚嘉兴周筼平湖曹彦枢暨予弟彝价同游是
山留信宿各拓一通以归

  唐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像龛记跋

  水经伊水出南阳县西东北过陆浑县南又东北过伊
阙郦道元注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春
秋之阙塞是也韦应物诗凿山断伊流中断若天阙而
卷三 第 12a 页 WYG0838-0575c.png
司马君实之言曰龙门伊阙天所为非山横其前水壅
其流禹始凿之然后通也斯言其信矣夫山有八寺其
一曰奉先像建自咸淳三年而以调露二年赐额盖阙
去洛阳二十五里而近两岸铜龛佛像累千合夹侍坐
立者几盈万此杜少陵诗所云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
开也碑阙书者姓名或云袁元哲俟考正续书之康熙
戊子竹垞八十翁彝尊识

  跋石淙碑

卷三 第 12b 页 WYG0838-0575d.png
  右唐武后夏日游石淙诗并序群臣和者一十六人河
东薛曜正书久视元年五月刋于平乐涧之北崖斯游
也新旧唐书本纪均未之书计敏夫唐诗纪事亦不载
仅见之赵明诚金石录及楼大防集而已予友叶封井
叔知登封县事撰嵩阳石刻记始著于录顾删去九首
览者不无憾其阙漏康熙己卯九日获披全文碑尚完
好漫漶仅三字惟张易之昌宗姓名为人击去然犹可
辨识也井叔曩语予涧壁面水必穴崖栈木乃可摹拓
卷三 第 13a 页 WYG0838-0576a.png
故储藏家罕有之予性嗜金石文以其可證国史之谬
而昔贤题咏往往出于载纪之外若贾餗华岳诗李夐
恒岳诗任要韦洪岱岳观白蝙蝠诗三衢石桥寺李諲
古风临朐冯氏诗纪海盐胡氏唐音统签泰兴季氏全
唐诗集皆略而不收斯碑亦弃不录世遂莫知睿宗及
狄梁公之有诗传于今予因为跋其尾

  跋唐博城令祭岳诗

  右唐博城马令诗在岱岳观碑之东侧面其名剥蚀题
卷三 第 13b 页 WYG0838-0576b.png
曰敕使麻先生者按今观中有双碑其西一碑北面第
二层有久视二年记文称神都青元观主麻慈力亲承
圣旨赍龙璧御词缯帛香等物诣此斋醮即其人也神
都即东都故诗中有伊水嵩岩之句屐盖金轮十三字
之一音义未详亡友顾炎武宁人吴任臣志伊均疑为
应字想当然矣

  唐张长史郎官石记跋

  张长史以草圣名正书传者绝少而墨薮九品书人列
卷三 第 14a 页 WYG0838-0576c.png
之上上良以其正书不易得也郎官石记旧本存王太
傅济之家后王元美敬美迭相藏弆三公各有题识董
尚书思白摹而勒之戏鸿堂帖谓海内止有一本盖以
绝品目之矣相传是册乃唐人所拓疑未必然龚明之
中吴纪闻云唐郎官题名碑承平时在学舍中堂之后
兵火后不复存长史苏人故立碑于此按郎官题名宜
在长安其刻石存苏州学舍者吴人乡曲之情耳此必
淳熙以前所拓无疑康熙乙酉六月观于商丘宋公节
卷三 第 14b 页 WYG0838-0576d.png
使之廨

  开元太山铭跋

  庄周称易姓而王封太山者七十二家勒石千八百馀
处历千万祀而石䃭玉牒后人莫得见其形兆果神明
为之守护耶祖龙肇始立碑久已埽迹两汉迄唐间世
一修时迈之典开元天子允文武百寮之请于十三年
冬十一月式遵故实有事于太山诏中书令张说右散
骑常侍徐坚太常少卿韦绦秘书少监康子元国子博
卷三 第 15a 页 WYG0838-0577a.png
士侯行果于集贤书院撰仪注己丑日南至法驾诣山
下御马以登行升中之礼天子制纪太山铭亲扎勒于
山顶之石以十四年九月庚戌告成于是中书令张说
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社首坛颂礼部尚书苏颋
撰朝觐坛颂赵明诚金石录目载泰山铭侧有题名三
列今已亡之而颋颂授梁升卿书刋御制铭右明有俗
吏以忠孝廉节四大字镵其上颂文毁去者半可憾也
碑铭典雅或是燕许手笔而御书遒劲若怒猊渴骥羁
卷三 第 15b 页 WYG0838-0577b.png
束安闲不比孝经之多肉少骨若唐隶尽如此何惭汉
碑碣乎山高四千九百丈二尺行旅出于途者车前马
首仰视略可睹岁在己酉五宿兹山之麓未克叩天关
陟环道手摸其文询之野老必架木缘絙而上然后椎
拓可施又山高多风兼虑日曝纸幅易裂若是其难也
曩者先后装界三本悉为好事者所夺己丑夏同里沈
秀才翼能分书获此本于白下虽有阙文乃百年以前
旧榻爰审定而书其本末于册尾铭书隋作随书绎绎
卷三 第 16a 页 WYG0838-0577c.png
作奕奕有曰自今而后儆乃在位将多于前功而毖彼
后患岂意天宝之乱近在目前也乎是岁六月丁未舟
发江都阻风瓜州渡口书

  唐封北岳神碑跋

  唐天宝七载封北岳神为安天王是时禄山近在肘腋
安天王之名得毋为之兆乎碑辞李荃撰其阴则康杰
文书以八分者戴千龄也笔法淳古远在韩择木蔡有
邻梁升卿张廷圭史惟则诸家之上乃盛熙明考书法
卷三 第 16b 页 WYG0838-0577d.png
独遗之何与

  唐崇仁寺陀罗尼石幢记

  西安府崇仁寺陀罗尼石幢唐天宝七载五月建张少
悌书所题职名有驾出长上扶车长上按唐制兵部尚
书选骁勇材艺可为统领者拔其尤令宿卫目曰诸色
长上有一日上两日下者有五日上十日下者若长人
长上取形躯六尺六寸以上者充之则每日随仗下隶
左右监门卫者也又有直长长上长孙温充尚仪直长
卷三 第 17a 页 WYG0838-0578a.png
李嗣福充监门直长李善充尚辇直长上周先孝充左
羽林军长上见于新书宰相世系表外河渠署有长上
渔师此云驾出扶车殆皆宿卫士矣少悌笔法娟秀稼
堂是本尤佳因摭六典新旧书识其末康熙四十有七
年二月壬寅朱彝尊题

  书唐苏秘监小洞庭碑跋

  天宝十三载七月扶风苏源明守东平时济阳有河堤
之役太守李倰忧夫役不均于是濮阳守崔季重鲁郡
卷三 第 17b 页 WYG0838-0578b.png
守李蔺济南守田琦胥会于东平源明议废济阳以卢
东阿归东平平阴长清归济南阳榖归濮阳既而县乃
不割郡亦仍旧见源明所作诗序而刘煦地理志称天
宝十三载废济州将母国史传闻或失其实与迨明年
禄山作逆则源明已徵入国子司业此杜甫八哀诗有
一麾出守还黄屋朔风卷之句也当五太守宴集源明
特字涡泊曰小洞庭亭曰洄源至太和中天平节度使
令狐楚以二诗立石题云自源明迄楚为时仅八十年洄
卷三 第 18a 页 WYG0838-0578c.png
源亭涡泊已迷其处矣闻是碑尚存惜储藏金石文字
者多不著于录也

  唐悯忠寺宝塔颂跋

  右悯忠寺宝塔其文张不矜撰苏灵芝书建自唐至德
二载碑称御史大夫史思明奉为大唐光天大圣文武
孝感皇帝敬无垢净光宝塔颂宛平孙侍郎耳伯著春
明梦馀录谓碑建于思明初归之时而昆山顾处士宁
人撰金石文字记称尝偕鄞人万贞一观是碑其文陷
卷三 第 18b 页 WYG0838-0578d.png
处类磨治再刻以为思明复叛之后磨去及思明诛此
地归唐后人所重刻者今年冬遇贞一于诸城李渭清
所遂同往观焉碑首范阳郡三字史思明三字次行大
唐等十二字文中维唐绍统及彼命启与禅虞又东宅
四水西都八川暨唐祚字至德二载字其文深陷然书
法实出一人始悟侍郎处士所云犹未为定论也考思
明之降在至德二载十二月至明年正月肃宗始加尊
号二月乃赦天下改元碑既建于二载十一月不宜预
卷三 第 19a 页 WYG0838-0579a.png
书尊号又思明初附肃宗授以归义王范阳节度使若
碑建于降后宜大书王爵不当祇称御史大夫则是碑
之建盖在思明未降唐之先范阳郡三字其初本二字
禄山僣称范阳为东都必东都也大唐一行其初必禄
山父子伪号文中唐字其初必燕字而至德二载其初
必禄山父子僭号之年无疑载考安庆绪袭位赐思明
姓安名荣国迨既降附复更旧名因命灵芝改书者尔碑
文以左为前宁人谓是书丹于石之故疑从禄山俗未
卷三 第 19b 页 WYG0838-0579b.png
可定也不矜与判官耿仁智同僚史思明之将复叛也
表请诛李光弼不矜实为起草辞曰陛下不为臣诛光
弼臣当自引兵就太原诛之及将入函为仁智削去思
明知之遂执二人仁智死不矜度难独免可知已当日
思明降而复叛既诛之后唐人见其碑踣之惟恐不力
安有反勒其名于石者乎此又事之所必无也贞一闻
予言作而曰有是哉于是人摹一本予为考其始末书
于后

卷三 第 20a 页 WYG0838-0579c.png
  苏灵芝易州铁像颂跋

  苏灵芝书予所见者幽州悯忠寺宝塔颂及是碑而已
今其石渐泐飞动之致已失遂不堪与李北海对垒此
宋人榻本精采具存董尚书称其遒密宜矣册旧藏曹
氏古林康熙壬午春忽见于花南水北之亭正如久别
故人相对古林金石表储藏秦汉已来至五代十国凡
七百本近已散失斯碑独为识者所得幸矣

  唐御史台精舍记并碑阴题名跋

卷三 第 20b 页 WYG0838-0579d.png
  唐自贞观中李乾祐为御史大夫别置台狱囚常讯就
近拘系之其渐也侍御史东西推监察御史纠视刑狱
各禁其囚迨武后时来俊臣侯思止皆为御史制狱之
外台狱圜扉恒满崔隐甫总台务言于朝掘去于是旁
列精舍以释典忏之崔湜为文梁升卿书以八分开元
十一年勒诸石碑阴列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并内供奉衔题名仅卢怀慎崔湜陆景初三人亦升卿
分书自怀慎以下正书百二十二人侍御史也自湜以
卷三 第 21a 页 WYG0838-0580a.png
下正书百八十四人殿中侍御史也自景初以下正书
三百四十七人监察御史也碑额又有天宝元载以后
侍御史知杂侍御史监察御史共五十人而碑文左右
椎拓不及焉中有薛侃侃者二名重文碑凡三见此唐
一代所仅有也升卿自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迁侍
御史再迁太子右庶子

  唐储潭庙裴谞喜雨诗碑跋

  赣州储潭庙唐碑二载陈思宝刻丛编予属友人访求
卷三 第 21b 页 WYG0838-0580b.png
谒庙下者辄云无有康熙壬申十有一月泊舟于潭获
诸仪门之右其阳裴谞诗其阴裴氏族中题名记事后
十年吴江张吉士尚瑗出知兴国县事乃拓谞诗见贻
惜其阴面壁工人不知响拓然胡氏统签李氏全唐
诗谞作皆无之丛编所载诸道石刻其中唐人诗尚多
惜无好事若张君为予博访而摹拓之也谞字士明洛
阳人尚书宽子仕至兵部侍郎旧史有传

  平定州唐李諲妒神颂跋

卷三 第 22a 页 WYG0838-0580c.png
  异哉妒神之有颂也神之号不在祀典见于史传者唐
高宗将幸汾阳宫并州刺史李冲元以道出妒女祠俗
云盛服过者必致风雷之灾乃发万人别开御道知顿
使狄仁杰谓天子行风伯雨师清尘洒道何妒神之害
邪遽令罢役然则妒女有祠其来久矣相传神介之推
妹也颂之者谁游击将军上柱国李諲也碑于何所今
平定州娘子关也州东有井陉东北有盘石苇泽而斯
关以娘子称殆因神而名之也立碑之岁大历十三年
卷三 第 22b 页 WYG0838-0580d.png
也神之行事不见于春秋内外传其妒也孰传道之自
唐以来祈焉而祝史陈庙焉而膢腊祭此谓有其举之
莫敢废也且夫妒恶德也宜为众所共恶而神乃以此
致颂此不虞之誉也井陉西南太原东北妒神之水澹
焉黛色兴云致雨侔造化力颂之辞也吾思古人嗜金
石文字者多矣考斯碑未著于录椎而拓之装界而藏
之古林曹侍郎溶也以八分书其后者布衣秀水朱彝
尊也岁在彊圉恊洽秋八月朔

卷三 第 23a 页 WYG0838-0581a.png
  跋唐衢州刺史嗣江王祎石桥寺诗

  石桥寺在衢州府西安县南三十里道书第八青霞洞
天也康熙壬申冬知县事鹿君祐邀予往游从寺登山
寻仙人对奕所前后洞豁有碑峙其右则唐嗣江王祎
所题五言诗以贞元三年正月上石末书朝散大夫使
持节衢州诸军事守衢州刺史赐紫金鱼袋韦光辅建
文称刺史韦公于石桥寺桥下以外祖信安郡王诗刻
石按新唐书表太宗第三子吴王恰恰第三子琨琨子
卷三 第 23b 页 WYG0838-0581b.png
祎旧唐书传祎少继江王嚣后封为嗣江王改封信安
郡王景云开皇中两为衢州刺史诗题嗣江王当是景
云间初为刺史作也成都杨用修不知薄烟羃远郊遥
峰没归翼二语系王诗疑为仙人遗句误矣

  唐郎官石柱题名跋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吴郡张长史旭撰记京兆许
左丞孟容撰后序记出旭正书后序刘补阙宽夫隶书
也二篇别勒于碑而题名锓于柱自贞元后则令史续
卷三 第 24a 页 WYG0838-0581c.png
书故工拙大小不齐焉唐制尚书省都堂居中东有吏
部户部礼部三行行四司左司统之西有兵部刑部工
部三行行四司右司统之各掌十二司事举正稽违省
署符目定其程限吏分设司封司勋考功户分设度支
金部仓部礼分设祠部膳部主客兵分设职方驾部库
部刑分设都官比部司门工分设屯田虞部水部诸司
均有壁记详其改充迁转之岁月而石柱第注姓名而
已康熙戊子予始购得郎官题名三纸字已漫漶眼昏
卷三 第 24b 页 WYG0838-0581d.png
莫辨会桐城方生来自京师访予梅会里坐曝书亭镇
以界尺审视之姓名可识察者三千七百馀人别录诸
格纸而同里曹生复以所拓本赠予因言柱在西安府
儒学孔子庙庭之右上有古柏覆之窃思六部既分左
右则当时立石必东西各一今右司暨兵刑工三部所
属郎官题名无一人者是左存而右已失也若礼部四
司阙郎中考功膳部阙员外郎殆由椎拓者遗失尔方
生名世举字扶南曹生名曰瑚字仲经皆受业予之门

卷三 第 25a 页 WYG0838-0582a.png
  跋唐岱岳观四诗

  右唐张嘉贞任要韦洪公孙杲四诗俱刻于岱岳观碑
侧而编岱史者不录任韦公孙三人新旧唐书无考任
又题名云贞元十四年正月十一日立春祭岳遂登太
平顶宿其年十二月廿一日立春再来致祭茶宴于兹
盖唐时祭毕犹不用酒故宴以茶也

  唐濮阳卞氏墓志铭跋

  康熙二十年秋禁垣西偏中官刘进成宅掘地误发古
卷三 第 25b 页 WYG0838-0582b.png
墓中有瓦罂一墓石二方广各一尺二寸一刻卞氏墓
志四字环列十二辰相皆兽首人身一刻志铭而书志
作志又无撰文人姓名第云归于我彭城刘公而已文
称贞元十五年岁次己卯七月朔夫人寝疾卒于幽州
蓟县以其年权窆于幽州幽都东北五里礼贤乡之平
原按悯忠寺有唐人舍利记二一云寺在城东门一云
大燕城内地东南隅有悯忠寺门临康衢则唐之幽州
在今都城之西南合之是碑益信

卷三 第 26a 页 WYG0838-0582c.png
  唐游石桥记跋

  游石桥记元和元年三月衢州刺史陆庶文庶吴人宰
相元方之曾孙象先之从孙希声之从祖也先世曰玩
仕至司空侍中赠太尉其子姓号太尉支元方象先希
声三世相唐新唐书世系表庶历官福建观察使当日
以贵公孙领郡碑后列亲宾接武男子从行是亦好事
者亲宾二人子婿试大理评事元益前绛州太平县尉
崔缵男子五人右内率府录事参军综前弘文馆明经
卷三 第 26b 页 WYG0838-0582d.png
绘左监门卫率府兵曹参军绍前崇陵挽郎缜按世系
表书纵鄮令综河南府户曹参军绘信州刺史绍颍州
刺史惟缜无之崇陵者德宗陵也缜以大臣子弟充挽
郎唐制然矣

  跋石桥寺六唐人诗

  右刘迥李幼卿李深谢剧羊滔薛戎诗各四首刋成二
碑留石桥寺嘉靖中尚存都御史江山赵镗修府志具
录之中间阙文仅六字耳迥字阳卿知几子大历初吉
卷三 第 27a 页 WYG0838-0583a.png
州刺史终谏议大夫给事中有集五卷载新唐书艺文
志幼卿字长夫陇西人大历中以右庶子领滁州州有
庶子泉因幼卿得名深字士达兵部郎中衢州刺史滔
泰山人大历中宏词及第戎字元大元和七年以刑部
郎迁河南令历衢湖常三州刺史终浙东观察使剧未
详二碑不知何年失去其后官三衢者改修府志乃尽
删唐人之诗深可恨也宋陈耆卿撰赤城志明谢方石
续之各为一集合之以行后之君子改修地志者当取
卷三 第 27b 页 WYG0838-0583b.png
以为法

  唐济渎庙北海坛置祭器铭跋

  山川望秩济渎神清源公建庙于济源县西北而筑北
海坛于庙后号广泽王掌之祠官岁立冬日奉祀其来
久矣旧俗庙不设祭器先期令请于上官购诸洛下酬
以岁缗所用沉币之舫则以车远运沁河渡口贞观十
三年济源令张洗字濯缨睹庙中楸槐数本为大风所
拔用其材制祭器凡百二十有二馀以造双舫云按尔
卷三 第 28a 页 WYG0838-0583c.png
雅祭川曰浮沉郭景纯注以为投祭水中或浮或沉语
焉未之详也碑文谓沉币双舫盖舫以浮之币以沉之
比于郭氏之注义较明晰今山祇川后祠宇恒有车船
置殿左右殆本古祭川遗制尔洗于事神有礼度治人
必有方惜乎斯铭不载图经而洗之政事亦无表见碑
今藏吴江潘氏稼堂其善藏诸

  书唐贾餗华岳庙诗石刻后

  元和元年十月著作郎河南贾餗谒华岳庙赋五言诗
卷三 第 28b 页 WYG0838-0583d.png
题名太和六年四月其侄男宣义郎行华州参军事琡
修之修之者殆锓之也诗题北周天和二年赵文渊书
万纽于瑾所撰华岳颂之左方颂之阴则开元八年刘
升书咸廙所撰精享昭应碑也其石勒颜真卿乾元元
年题名工每椎拓三面而遗餗诗以是流传者寡然其
诗特醇雅顾图经未之采焉爰装界书其后

  白乐天草书春游诗拓本跋

  右白傅草书一十九行钱穆父在越勒石置蓬莱阁下
卷三 第 29a 页 WYG0838-0584a.png
今长庆集不载或以是诗补入元微之集中误也散字
广韵未收而毛晃增注礼部韵略有之引白诗为證且
注云重增然则今之广韵亦非唐韵之旧矣从雕本讹
终爱雕本讹怯皆所当勘正者

  书张处士瘗鹤铭辨后

  石墨之传于今有难以骤读者天发神谶石断而为三
瘗鹤铭裂而为四又失其腹由是释文不符览古者阙
其疑可也移易增益其辞不可也曩在白下得祥符周
卷三 第 29b 页 WYG0838-0584b.png
雪客神谶碑考既序而傅之矣淮阴张力臣乘江水归
壑入焦山之麓藉落叶而仰读瘗鹤铭辞聚四石绘作
图联以宋人补刻字伦序不紊且證为顾连翁书盖逋
翁故宅虽在海盐之横山而学道句曲遂移居于此集
中有谢王郎中见赠琴鹤诗鹤殆出于性所好斯瘗之
作铭理有然者自处士之图出足以息众说之纷纶矣
力臣名弨精书法尝为顾处士炎武写广韵及音学五
书手摹家藏鼎彝款识遗予惜不营生产没后尽散失
卷三 第 30a 页 WYG0838-0584c.png
并传刻枣木悉归之闽人可叹也







卷三 第 30b 页 WYG0838-0584d.png








  六艺之一录续编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