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五十四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a 页 WYG0837-05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五十四  钱唐倪涛撰

  历朝书谱

  元

  赵孟頫

  赵孟頫字子昂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也四世祖
伯圭赐第湖州为湖州人幼聪敏读书过目成诵为
文操笔立就至至元中搜访遗逸授兵部郎中迁直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b 页 WYG0837-0546b.png
集贤学士延祐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帝
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
封魏国公谥文敏孟頫篆籀分𨽻真行草书无不冠
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
归国中宝之(宋史)

  公性善书专以古人为法篆则法石鼓诅楚𨽻则法
梁鹄钟繇行草则法逸少献之不杂以近体 又云
扁燕处曰松雪斋自号松雪道人(杨载翰林学士赵公状)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a 页 WYG0837-0547a.png
  赵文敏公小楷麻姑坛记子仲穆书读书城南
诗又司马温公劝学文合卷

  (款书)水晶宫松雪斋道人赵孟頫书 (后二款)赵雍书
今年四月十九日余自华亭过松陵之甫里田舍天
气骤热因留度夏邻有张君德常德机贤伯仲伯子
多蓄名迹而希会面名迹亦罕以示人幽居默默如
潜逃而已乃子元度亦不肯相过招邀数次不过黾
勉一来六月十六日旱久而雨一雨浃旬茅屋上漏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b 页 WYG0837-0547b.png
下湿独坐惟有悲叹因寄二君诗云积雨不为休漂
摇使人愁哀吟四壁静病卧百虫秋何人肯相念载
酒一销忧幸有吕张叟清诗远相酬余六月末病臂
创足痛呻吟几及旬故云七月四日雨止风静云翳
开朗泥潦尚没足忽叔子来访元度踵武亦至携赵
荣禄此卷及其子赵雍遗墨以怡悦老眼濯瓮牖之
凉飔临碧江之湍激相与玩咏不已因自念老景侵
寻亲朋沦落殆尽虽近在跬步如张君伯仲父子尚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a 页 WYG0837-0547c.png
不得数数晨夕况二赵星宿光芒昭回云汉梦寐亦
所不睹安得不见其遗迹而大喜忭哉遂记其后以
写余之愦愦者焉岁己酉倪瓒 诗后改四句开门
望原野江湖漭交流谁能载美酒相从以销忧为我
散烦忧(珊瑚纲)

  魏公书洛神赋

  (款书)大德三年十二月二日书与子中孟頫

  子建洛神规效宋玉神女精丽相埒而浏亮过之或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b 页 WYG0837-0547d.png
诬以感甄之事潜夫诗话力辨其非而东阿纪梦形
容巧绝比李长吉前后复自相反何哉余顷见淳熙
秘阁帖王令所草赋止扬轻袿之猗靡而下笔势飘
逸殆与此赋相颉顽今学士乃楷全文遒劲清婉尤
为可爱子中得之以与通甫二君皆早世学士晚年
笔力愈奇二君不及见之矣辛酉夏至日墙东老叟
(印文曰陆子方式古堂书画汇考)

  柳诚悬云子敬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今世所见唯
卷三百五十四 第 4a 页 WYG0837-0548a.png
自嬉至飞十三行耳蔡君谟云子敬放肆豪迈与右
军差异临学之家必谨其辨矣赵承旨一手全文好
事者欲考王氏父子之法此其可观之乎延祐中集
从承旨在集贤翰林尝出此赋真迹九行见示上有
阜陵题字甚谨又四行别得之云是贾相似道购诸
北方者也计其岁月应是后此书十馀年乃得之耳
蜀郡虞集伯生甫识于吴郡寓舍芙蓉洲至治二年
九月十五日(同上)

卷三百五十四 第 4b 页 WYG0837-0548b.png
  篆𨽻变真草兴羲献独擅厥长时去浸远真迹间见
今世所传惟石刻耳而石刻又不能得其初模者如
洛神赋文字翰墨早为二美复无完本昔曾子固记
墨池谓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积力自
致非天成然后世未有能及者今观赵公子昂所书
是赋全篇亹亹逼真与他本绝异非早岁晚年可比
通甫子中余皆及识之子昂固以能书著大名于当
世不假赞美二贤早记玉楼矣承旨公亦既云亡欲
卷三百五十四 第 5a 页 WYG0837-0548c.png
求一字已不可得况若此赋哉通甫子仲长出以示
余感慨久之仲长宜什袭珍收慎毋轻出至治癸亥
立夏日书鸣凤(印文曰李氏时可仝上)

  周越法书苑王献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
令正书入神品洛神赋小楷乌丝栏写成精密渊巧
出于神智后有柳公权跋尾云子敬好写洛神赋人
间合有数本此其一焉宝历元年正月二十四日起
居郎柳公权记亦楷题又柳㻮题云天祐元年五月
卷三百五十四 第 5b 页 WYG0837-0548d.png
六日堂侄孙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户部
㻮续题子敬帖后越观欧柳书法全出此书也又载
子敬初为谢安长史太元中起太极殿安欲使献之
题榜以为万代之宝而难之乃说韦仲将题凌云台
之事献之知其旨乃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
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下衰矣安遂不之逼又李嗣
真论书体乐毅论太史箴体皆真正有忠臣烈女之
象告誓文曹娥碑其容惨悴有孝子顺孙之象逍遥
卷三百五十四 第 6a 页 WYG0837-0549a.png
篇孤雁赋近远趣高有拔俗抱素之象画像赞洛神
赋姿仪雅丽有矜庄严肃之象所谓见义以成字成
字以得意非独研精措理实根于教化矣至治三年
七月二十五日寓斋录记(印文曰袁仲长同上)

  泰定丙寅七月既望龚璛观于吴中之寓舍于是昂
翁之殁五年矣儗之大令此则人琴未遂俱亡者仲
长宝之(同上)

  洛神赋尝屡书之世传十三行者以其所见入石非
卷三百五十四 第 6b 页 WYG0837-0549b.png
可遂以为据也柳诚悬谓人间合有数本则固不止
是岂他本诚悬亦未之见耶此松雪老人所书全篇
虽自用其体然应规合矩抑可谓善学大令者欤今
人触目赝本一见便疑其非不知其中固有不可以
伪为者矣微仲长盖未足以语此东阳柳贯识(同上)
赵公用意楷法穷极精密故其出而为行草纵横曲
折无不妙契古人不善学者下笔辄务为倾侧之势
而未尝窥其用意处是以愈工而愈不及也此赋笔
卷三百五十四 第 7a 页 WYG0837-0549c.png
法尤森严学书家宜守为律令仲长尚宝藏之泰定
元年六月八日金华黄溍书(同上)

  子建之赋洛神丽矣然其于则远焉子敬喜书之而
子昂亦喜书之岂其才情气习有所相类者欤十三
行真迹不可复见一刻本翩翩逸气犹能动人此全
文固书中之佳者然细观之殆少耎焉若以越中韵
士与河朔少年驰逐耳知书法者当能辨之天全翁
为石田高尚书(同上)

卷三百五十四 第 7b 页 WYG0837-0549d.png
  赵子昂书洛神赋卷

  洛神赋并序 (款书)子昂

  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
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
者可云买王得羊矣员峤山人(印文曰河东李倜士弘章式古堂书画汇
考)

  赵魏公行书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
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
卷三百五十四 第 8a 页 WYG0837-0550a.png
游龙之人于烟雾中也吴城高启(同上)

  此卷审观数日鸾飞蛟舞得二王神机者文敏一人
耳鲜于枢夔夔危素皆不及信是至宝丁亥二月雨
后跋西洛王铎(同上)

  出自秘府金匮始得见此光怪夺目真沉泗之鼎复
现人间王铎戊子五月又观又题(同上)

  书法以代降唐失之强宋失之佚元失之匀都与晋
人隔一邻虚尘此气运所使莫能回也惟松雪中年
卷三百五十四 第 8b 页 WYG0837-0550b.png
临二王骎骎有度骅骝前意纯绵裹铁彷佛遘之然
松雪好书有求者辄与相去三百许年流传世上足
可八九百本此册灼然第一如右军作修禊序他日
重写终莫及也康熙庚申岁九月望日曹溶题(同上)

  文敏书洛神赋

  魏国赵文敏公书此洛神赋当是大德之时后之学
书者能闯其藩篱者盖亦鲜矣况堂奥哉君羽其葆
之后学危素燕城清净轩题(续书画题跋记)

卷三百五十四 第 9a 页 WYG0837-0550c.png
  松雪晚年书洛神赋

  公藏大令真迹凡九行尝为余手临于松雪斋此卷
典型具在居石刻之右句曲外史张天雨观至顺四
年闰三月十九日玄文馆记(式古堂书画汇考)

  蔡襄云王子敬爱写洛神赋故世多传十三行而已
余见陆子顺所藏者其笔意峭拔陆得于文敏公且
谓文敏晚年之法之进盖得此故也或者又谓陆藏
十三行其法往往类欧拓今较文敏所藏书此赋诚
卷三百五十四 第 9b 页 WYG0837-0550d.png
中年临本不同赋后所题年月当为公最后之笔故
其法度如此元统二年六月考亭陈方题(子贞同上)
当年子敬洛神赋欧褚临摹不知数世人惟重十三
行真赝难分争牴牾赵公书法宗二王手写全篇复
前古上追黄庭下乐毅善刻唐临俱未许残编断简
久脱略赵璧隋珠获全睹宓妃下走天吴奔骊龙腾
骧老蛟舞人间欲见不易得往往收藏秘天府江南
故家多好事一纸宁论百金估临池墨笔昼飞动贯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0a 页 WYG0837-0551a.png
月虹光夜吞吐愿加什袭重珍藏却恐雷霆来下取
云门唐珙(温如同上)

  文敏𨽻楷之妙俊洒飘逸盖得于洛神为多此卷尤
见其波澜老成盖捐馆前二岁所书诚可宝也正统
八年九月十三日泰和杨士奇志(同上)

  赵魏公临张旭京中帖

  右赵文敏公所临张长史京中帖笔法操纵骨气深
稳为真迹无疑且不用本家一笔故可宝也闻公尝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0b 页 WYG0837-0551b.png
背临十三家书取覆视之无毫发不相似此公之所
以名世也观此帖信然嘉靖九年禊饮日陆深跋于
舟中(珊瑚网)

  赵魏公楷书道德经真迹

  余观赵翰林书法深得晋人之旨故笔端苍劲精神
焕发悦醒人目辛卯夏日获观良久不忍去手因识
其末云太原王稚登(珊瑚网)

  赵魏公书此卷年始四十故笔力极妙极精未有易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1a 页 WYG0837-0551c.png
形容者时自集贤出佐济南已阅十八月矣其谓士
弘学士即李章肃公倜自号员峤居士性最爱道家
言故求公写老子而藏之尔(宋学士集)

  世好赵书女取其媚也责以古服劲装可乎盖帝胄
王孙裘马轻纤足称其人矣他书率然而道德经为
尤媚然可以为槁涩顽粗如世所称枯柴蒸饼之药
(徐文长集)

  子昂书高上大洞玉经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1b 页 WYG0837-0551d.png
  右赵松雪小楷大洞玉经后题云大德九年十月八
日书按成宗大德九年岁在乙巳公时年五十二岁
先是被召金书藏经许举能书者自随书毕所举廿
馀人皆受赐得官执政将留公入翰苑公力请归己
亥改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正其时所
书也但其体专宗元常与公平时书微有不同而用
笔之精转折之妙则无毫发少异盖公于古人书法
之佳者无不仿学如元魏常侍沈馥所书魏定鼎碑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2a 页 WYG0837-0552a.png
亦常仿之谓其得钟法可爱则其于元常固惓惓矣
至其晚年乃专法二王右军黄庭子敬十三行之外
不杂他人一笔所以深造自得为一代书学之祖也
嘉禾子京项君以重价购得此卷持来求跋遂为书
此然余又尝见翰林孔目何君元朗所藏一卷乃金
陵王南原旧物字小如黍纸高五寸馀精妙不可言
今已归之天府不可得而见矣犹幸得见此卷而明
窗净几时一展玩不惟尘眼为开而冲襟遐抱亦为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2b 页 WYG0837-0552b.png
之畅适古物日少子京其宝之万历三年四月十一
日茂苑文嘉书于归来堂(珊瑚网)

  真诰言大洞玉经读万遍当白日上升杨许二掾妙
迹不复可得吴兴松雪公书此经足矣阳德观察出
示贞焚香静阅数过觉右军北海出入结搆中拂拂
有天际真人想异日观察于清虚小有紫微云林谒
诸帝真以此卷为贽乃跋尾有王生姓名不亦大愉
快哉吴郡王世贞题(式古堂书画汇考)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3a 页 WYG0837-0552c.png
  赵子昂小楷洞玉经一卷纸高五寸字大如黍后有
虞伯生题王南原家物后归松江曹氏为故翰林孔
目何柘湖得之余所见松雪小楷惟永嘉赵氏马蹄
篇及此然马蹄绢本多渴笔此用澄心纸精𦂳笔墨
精妙毫发无遗恨矣石刻字大如黄庭经与吾家道
德经无异又陆俨山亦有道德经一卷然远不及吾
家者(严氏书画记)

  又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3b 页 WYG0837-0552d.png
  昔华阳洞中仙经多杨许二君手书结字画符之妙
所以为洞天千载秘宝近世吴兴赵公子昂书法绝
伦善小楷又尝亲授洞诀于茅山刘真人所以书此
其可宝不愧古人矣仆参学以来忽焉老至得𨼆地
于临川华盖浮邱坛东麓仙人茅公修行故处将结
龛诵经得见此卷犹记是年与赵公同在京师今廿
三春公与刘君各已仙去溯瞻回风俯仰慨然大洞
三境弟子虞集书(道园学古录)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4a 页 WYG0837-0553a.png
  此卷乃赵魏公六十三岁所书至精至妙非言辞赞
美可尽盖公之字法凡屡变初临思陵后取则钟繇
及羲献末复留意李北海此正所谓学羲献者也旧
常获见周侍御家侍御既坐贬窜窃意必归天上不
知复流落人间今得披玩累日抑何幸哉殷卣周彝
可得而此卷不可得博雅君子尚思谨秘而传焉(宋学
士集)

  允文尝以大洞经乃晋宋时人捃摭参同契黄庭内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4b 页 WYG0837-0553b.png
外景诸经为之托之降神欲以取信然其文清旨飘
飘真若有出于埃壒之表故每喜诵之时撰游仙十
章用以寄志大参永嘉王公遣示赵承旨所书此经
命使题识窃谓承旨书于内外典为最多而此书似
特整洁岂亦美其文耶承旨初学二王晚入北海而
此书无北海法疑其为中年笔也琼笈金书实称秘
籍受命兢悚仍加叹慕固以局狭罔觌幽深独尘慁
篇题以为幸耳(仲蔚先生集)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5a 页 WYG0837-0553c.png
  赵子昂书金碧古文龙虎妙经

  予昔年游燕市尝见赵文敏书龙虎经半是行草其
人即携去真赝不暇辨也此卷疑是晚年所书得心
应手非浅学可以彷佛予何幸获观于槜李汪长公
家惜归迫不能手录此经潜心笔法聊题数语以志
鸿泥之感万历乙未杪秋吴下杜大中书(珊瑚网)

  赵子昂书度人经

  昔唐人好写道释家书以其书流俗之所恭事字画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5b 页 WYG0837-0553d.png
或托之以传今赵文敏公则不然盖因其嫔魏国夫人
管道升仲姬之薨书度人上品经以资冥福耳然
道家诸书多寇谦之吴筠杜光庭王钦若之徒所撰
文多鄙俚独度人经号为雅驯唐艺文志颇著其目
公岂以其真可以度人耶公自承旨翰林以延祐乙
未五月谒告南归舟次临清镇而夫人薨明年庚申
公为书是经年已六十七越二年当至治壬戌六月
辛巳而公亦薨矣观其天机逸发出入右军大令间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6a 页 WYG0837-0554a.png
实为晚年妙笔区区小夫唯见公早岁书槩以插花
美女为病使其见此必将吐舌而走矣(宋学士集)

  赵子昂书灵宝经

  承旨公作小楷著纸如飞每谓欧褚而下不足论此
经尾题距下世才两月痛当作恸(清容居士集)

  赵子昂书阴符经

  阴符托黄帝以为名而实非其书无可疑者或曰战
国时人文字亦未可信也或曰是李荃所为此近是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6b 页 WYG0837-0554b.png
哉然褚河南已有奉敕书本则其来亦久矣世人忽
明白简易之言好以诡秘不可解之说相尚岂独阴
符哉吴兴公书妙一世此卷盖盛年所作波澜老成
不及暮岁而法度整整未容无所师匠者知之也隆
山翁吾乡先生博学玩世所谓醉人语不可了了真
语邪果醉语邪(道园学古录)

  赵子昂楷书恭同契

  子昂楷书恭同契一卷笔法宽和流利不甚庄栗有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7a 页 WYG0837-0554c.png
轻裘缓带之风而从首至终无一惰笔又起伏联贯
若一时书完者纯熟之极几于化矣款云至大三年
岁在庚戌春仲吴兴赵孟頫书顾金粟一跋亦作精
楷如永兴破邪论皆墨笥中瑰宝也跋云古之善书
者虽下笔辄妙然纸墨不佳终多滞涩此孙过庭所
谓书有五乖其为病一也余见松雪公书多矣此卷
独得白宋纸坚细润滑莹然如玉宜其书之化而不
羁终七千馀言而无一滞笔也书法本师二王而出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7b 页 WYG0837-0554d.png
入北海如老将用兵奇正沓出并皆神妙岂不为希
世之珍哉玉山顾仲瑛识(六研斋三笔)

  赵子昂书玉枢经

  玉枢经称雷声普化天尊法语是杜光庭辈拟撰耳
赵文敏好为人书佛经又奉敕缮写几满藏至道经
独有黄庭常清净洞玉诸经洞玉余所见有两本其
一属何元朗内翰一属王阳德大参皆神品也此经
称道弟子后转奉某为人削去以供养礼诵故尚作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8a 页 WYG0837-0555a.png
摺近始装池成卷而世亦未有识之者休承谓小变
孟法师体恐亦未是大要李北海出入耳结法极𦂳
密而力大遒劲披拂之际咸有妙处而数百字中得
一二字不称者或意忙笔迅故也当与余柳河东禊
诗同识赏(弇州续藁)

  赵子昂心经真迹

  般若密多心经是王舍城中无上三昧语吴兴书是
兰亭室中无上三昧笔昔有开士学殷杨州咄咄法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8b 页 WYG0837-0555b.png
写莲华经能使方丈地毕劫不被四风雨今留此经
山房中邺侯三万卷皆赖护持矣珍重珍重(弇州山人藁)

  赵子昂小楷法华经

  松雪居士善以笔砚作佛事所书经当不下数十百
本而兹之法华固其一耳旧闻有草本在王奉常敬
美处已轶其半此为真书独完好若此且字势遒𦂳
劲媚异居士他书而首尾七万馀言无一笔失度真
龙藏中之墨宝也昔柳诚悬所书诸经石泐墨渝人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9a 页 WYG0837-0555c.png
犹等之于吉光片羽矧此经耶书已三百年不知历
几地更几人而今始落吾雪浪师之手奉之以镇长
干玄奘塔殿亦可谓有大因缘出现于世矣固知韦
驮诸天共作护持不负师殷勤嘱累意也(懒真草堂集)
世言子昂书初临思陵中学钟王晚学李北海亦其
大端耳书病至众唯积学渐成以次解脱乃入三昧
世徒见公一种超姿媚书而不知其他繇见书不广
也此经为公大德元年笔时自集贤出佐济南年才
卷三百五十四 第 19b 页 WYG0837-0555d.png
四十有三精谨遒劲有初唐虞薛风与馀书绝异相
传出毛宫保所藏诸乡荐绅欲多方购之以还其家
而未果恩公偶得之将置长干奘公塔院以充常住
噫此经诚得其所归而吉州诸公其亦可息喙也夫
(珊瑚网)

  赵子昂书四十二章经

  右四十二章经摩腾法兰自中天竺携来以梵书纪
梵音至吴兴赵承旨孟頫乃以汉语作汉字要之能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0a 页 WYG0837-0556a.png
受如来心印作东震旦功德先后一也承旨精八法
咄咄逼晋人而此书尤遒媚萧散有王会稽父子风
若能乞精手如章藻拓作石木二本拓之则尤我如
来千百亿化身之一證也得之者慎无秘为箧笥间
物哉(弇州续藁)

  赵子昂小楷圆觉了义经

  圆觉了义经是婆伽婆入道三昧赵文敏为中峰和
尚书之以资管夫人冥福宜其结法之精圆美润如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0b 页 WYG0837-0556b.png
此也书至文敏是如来寿命品不可思议非复圆觉
修持时矣吾家弟有文敏法华六卷行笔草草骨似
胜而肉小不足此卷旧属于钤山氏今落梁溪吴子
可谓得所近于惠山道中匆匆见之今得再展恍忽
如苏长公踏五祖道场且熟且疑至跋尾始了然老
衰之态可叹也(弇州续藁)

  赵子昂书圆觉经后

  余于锡山道中华生出此卷见示乃宋纸之绝佳者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1a 页 WYG0837-0556c.png
独讶其结法之圆熟而波发过媚运腕少弱拟于吴
兴犹在疑似之际再为华所强漫尔署题别后忽忽
记得曾见此跋于吴兴木本盖书于行书圆觉之后
为管夫人营福于中峰禅师而中峰为梓之仍手跋
法言于后偶遇张仲玉道其事仲玉色沮谓一飞凫
偶得吴兴与中峰一札言送经事盖真迹也因乞仲
玉作此小楷赝本而书木本之跋质之吴氏子得五
十金而去余因失笑老年鉴赏破败若此而王百榖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1b 页 WYG0837-0556d.png
尤甚然吴兴木本更自廓落无奇真龙似龙何常之
有所叹者末俗狡狯而已(弇州续藁)

  赵子昂书勉学赋

  余旧藏赵魏公雪赋中有破损十馀字予昔在京邸
为弟持去不复也今观此勉学赋笔法尤精纸墨完
好此非易得之物敬题于池尾安所雅丈请善珍之
梦萱卞士华(珊瑚网)

  右赵松雪书中峰勉学赋真迹松雪生平深得意于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2a 页 WYG0837-0557a.png
中峰之道余学所刻停云帖中松雪手札一十三纸
与中峰者言言皆有道味故尝书此赋谓闇室之薪
烛迷途之乡导此卷余曩见在白下徐碧泉处先待
诏欲假刻石最后为一竖子谋去殊为梦想今得复
览慨悦不胜敬识数语昔胡仲汲谓松雪之书上下
三百年纵横一万里不虚耳隆庆丁卯春三月朔日
文嘉(同上)

  赵荣禄书过秦论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2b 页 WYG0837-0557b.png
  子昂篆𨽻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
诸书第一此卷笔力柔媚备极楷则后之览者岂知
下笔神速如风雨耶斯又古今之一奇也至元辛卯
十二月七日鲜于枢伯几父记(式古堂书画汇考)

  子昂百技过人就中楷书尤妙绝民瞻自京师携此
卷来钱塘见之叹赏不足辛卯十二月初七日金城
郭天锡题(同上)

  仆昔在京师于子昂有又从之旧心甚敬之别来数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3a 页 WYG0837-0557c.png
年于民瞻所见其翰墨不啻见子昂也淇州卢克柔
敬题(同上)

  古之帝王德莫过于尧舜功莫高于禹汤文武仲尼
兼之孟子祖述仲尼为传道之正故自杨墨而下皆
为异端矣书法自篆籀而下楷法称钟繇草法称张
芝右军兼而有之隋唐以来善书者宗之为法书之
祖子昂之书全法右军为得正传不流入异端者也
元贞丙申春正月七日蓟邱李衎仲宾题(同上)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3b 页 WYG0837-0557d.png
  子昂善书名世求者纷至辄搔首称苦然卒不能不
为之书民瞻盖所乐与者固应结字匀停首尾如一
自尔有和平之气吴兴姚式题(同上)

  子昂书名天下今观小楷过秦论三篇如花舞风中
云生眼底又得伯机息斋二君子发明尽矣民瞻珍
之元贞丙申二月中浣题于燕山客舍济南张谦顿
(同上)

  嗣真常见晋黄素黄庭经吴兴公定为上清真人杨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4a 页 WYG0837-0558a.png
义和作七言诗识于后此卷楷法大类杨书惜世罕
知者句曲外史张嗣真拜题(同上)

  予十数年前游白石披云庵南谷杜先生出示子昂
所书黄素黄庭经楷法端劲今复见过秦论于民瞻
字画比黄素尤缜密实为二妙尔来子昂小楷与前
微不同年事笔力日进日益真予之畏友也大德辛
丑长至日南阳仇远书(同上)

  吴兴公为民瞻书此卷时年三十八惜伯机诸公不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4b 页 WYG0837-0558b.png
及见其暮年书矣后公卒之五十日与民瞻同在吴
郡载玩之馀不觉怅惘至治壬戌八月四日蜀郡虞
集书(同上)

  吴兴公在寂寥风雨中能为民瞻父引墨所谓空谷
闻人足音云胡不喜故此卷结体精密无一笔苟作
岂但无一字无来处耶藉使古人复生亦应为之心
服今之作小楷者民瞻父试与过目自当起望洋之
叹也后八年致和改元复以见示敬题卷尾钱良右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5a 页 WYG0837-0558c.png
(同上)

  元贞乙未予游句曲见梁中砥藏松雪翁黄素小楷
五千文盖公居集贤时所书予今三十馀年又得见
民瞻公过秦论三篇皆一时妙笔后人罕及之者忆
翁是年秋序余拙稿及为书篆翠寒斋扁惜不获小
楷一纸为家宝翼之携此卷见示令人慨然有不足
之叹广平宋无(同上)

  此卷余旧得之石民瞻元度见而爱之辄以相赠其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5b 页 WYG0837-0558d.png
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至正二年壬
午岁九月望日元度自钱塘暂还山中笈以自随因
得重观是日潘子素同在密庸斋展玩久之勾吴倪
瓒题(同上)

  字心画也松雪斋此书要是全法右军者风格整暇
意度清和可以观公之心矣张敬夫谓王丞相作字
不知有许多忙时斯言虽戏大有深意况吾侪于此
可不知所鉴哉至正己丑端阳后一日四明姚安道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6a 页 WYG0837-0559a.png
谨题(同上)

  右黄素过秦论赵吴兴楷书第一神情萧散结搆严
整诚希世珍也晚生甘立书(同上)

  昔人谓书绝于元赖子昂承旨振起之斯道不至大
寂寞然子昂好迹传者十不得一余录其目睹之精
美者而品题之自当以过秦论为小楷之冠云(书画舫)
吴兴此书学黄庭内景经时年三十八岁最为善者
机也成名以后隤然自放亦小有习气于是赝者乱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6b 页 WYG0837-0559b.png
之钝滞吴兴不少矣论二篇止勒其一(戏鸿堂帖跋)

  赵子昂书尚书洪范并图

  观此图武王谦冲虚受之心箕子谆复指授之意宛
然见于眉目颜面之间可谓善写圣贤授受之际之
气象矣其字画又精妙盖松雪翁平生得意之笔也
鏊题(式古堂书画汇考)

  右赵文敏公书尚书洪范并画箕子武王授受之意
为图画既古雅而小楷精绝殆无遗恨但无岁月可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7a 页 WYG0837-0559c.png
考尝见公所书庄子马蹄篇乃初被召为兵部郎中
时书其笔法与此正同疑此亦当时之作维公以宋
之公族仕于维新之朝议者每以为恨然武王伐纣
箕子为至亲既受其封而复授之以道千载之下不
以为非然则公独不得引以自盖乎公素精尚书尝
为之集注今皆不书而独书此篇不可谓无意也因
崦西徐公出示为著此语以备折衷不知公以为何
如嘉靖乙未八月文徵明书(同上)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7b 页 WYG0837-0559d.png
  赵子昂重缉尚书集注序

  先君于六经子史靡不究讨而在书经尤为留意自
蚤年创草为古今文辨后三入京师而三易稿皆谨
楷细书毫发不苟及仁宗朝议改隆福宫为光天二
字以书质之中留一本复缉是册已精而益精者也
古人以半部论语佐太平吾先君有焉至元后己卯
不肖男雍谨识(式古堂书画汇考)

  赵子昂书秋兴赋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8a 页 WYG0837-0560a.png
  齐兴朱康侯以使事至留都过余草堂出此相示开
卷之际风神晔然照耀左右陆士衡有云秀色若可
餐殆谓此也徐而玩之其波磔转折取法取态无一
不合度者而意况萧远更有寝处山泽间仪当是松
雪得意之笔寻其结法小拓于雒神微擪于兰亭离
合之间髣髴见之虞李而下勿论也坐遁园中展阅
数过叹未曾有追忆平生所见吴兴墨迹可谓回头
一顾粉黛无色因识以归之年来万事不挂胸中独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8b 页 WYG0837-0560b.png
于此卷妮之不休不能作昔人烟霞过眼观也(懒真草堂
集)

  项氏藏子昂秋兴赋一卷笔意婉媚姿态动人左方
有张东海跋尾甚佳然远不及茂实府君所收小字
归田赋卷虽点去一行而笔墨缜密不减李泰和遗
法兼包首宋绣复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异
刘松年笔也款云某年月日云间朱氏制(书画舫)
昔人言有字学不可无性有字性复不可无学吴兴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9a 页 WYG0837-0560c.png
功力笃挚为书家指南其不可及处正在韵胜耳大
抵下笔无一点尘气而古人书法无不悬合此胸次
使之然也世人效之多肉而少骨力至贻墨猪之诮
观此赋遒美俊逸而中藏锋锷凛然与秋色争高倘
无此胸次虽尽力临摹岂能及哉以此论之非独评
赵庶几尽古今书同一关纽耳朱民部出此示余乃
大父一溪公所世宝者子孙其善有之(笔乘)

  赵文敏真行文赋

卷三百五十四 第 29b 页 WYG0837-0560d.png
  右晋陆士衡文赋元赵文敏子昂为其友杨仲弘所
书士衡年二十作此赋吴亡因杜门积学太康末晋
徵为郎中令成都王兵败被害子昂宋昌陵后寓家
湖州元初程钜夫荐为集贤学士延祐三年仁庙超
拜翰林承旨阶荣禄大夫六年己未得请归老仲宏
名载宋杨文公裔孙登进士第授浮梁州同知七年
正月迁宁国推官归杭省墓道谒子昂霅上书此子
昂人品甚高书法晋人元初克变晚宋诗体上接于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0a 页 WYG0837-0561a.png
唐始乎公也继以仲弘二公名重一时此赋晚年合
作尤为世宝襄城伯李公世济忠孝功载彝鼎以此
卷求题余考士衡之没距今千有一百五十载而子
昂仲弘下世亦已一百又十年矣海桑迁变匪一然
遗文剩墨流传至今三君子之名耿耿在人耳目孰
谓词翰非不朽之事又况立德立功立言之在天壤
间者乎有志者其可不自勉勖而甘同草木之泯灭
乎予重襄城公之请因书梗概后之览者亦将有感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0b 页 WYG0837-0561b.png
斯言也宣德十年乙卯春正月中顺大夫都察院右
佥都御史海虞吴讷书(续书画题跋记)

  子昂行书归去来辞

  赵文敏书归去来辞南北所见无虑数十本或真或
行各极精好渊明有道而隐者也其为文词皆以发
其冲淡幽逸之趣文敏居宦达中独能好之其志亦
可尚矣方之晋人爱写洛神赋者不贤乎哉此卷尤
妙入循正宜宝之至正十六年岁在丙申正月廿六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1a 页 WYG0837-0561c.png
日槁城倪中书于杭城东桥寓舍(珊瑚网)

  赵吴兴书归去来辞极多独此为第一本妙在藏锋
不但取态往往笔尽意不尽与予所宝枯树赋结法
相甲乙余平生见苏长公鲜于伯机及公书此辞不
少然见辄愧之自己卯冬决策不出明年弃家作道
民稍堪一舒卷然陶公好酒乏酒资余好酒酒资颇
不乏而年来厌谢杯勺以此竟输公一筹人间贵人
嗜书画若渴独此辞以见讳得免近始属吾弟敬美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1b 页 WYG0837-0561d.png
敬美倦游且归矣归则远出吾上再能作赵公书步
陶公辞第畏酒一筹亦恐不免输却因戏题于后(弇州
续藁)

  锡山华氏藏松雪翁行书归去来辞系晚年书笔法
圆熟墨气淋漓足称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者矣
后有李贞伯吴原博文徵仲等五跋乃吾郡王文恪
公之故物也(书画舫)

  赵子昂书归田赋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2a 页 WYG0837-0562a.png
  赵吴兴子昂书张平子归田赋有以为类宋人者当
是见其取态谓米襄阳见其藏锋谓薛河东耳不知
结法自二王来而大令分数独胜其视二子居然有
闭门造车开门合辙之妙与余家所藏天马图赞杂
诗迹正同大较高处在肉不没骨筋不外透虽姿韵
溢发而波澜老成譬之丰肌玉环作霓裳舞谁不心
醉平子此赋殆是解太史令五年内作聊以寓其萧
散跌宕意耳春秋至六十三尚作尚书典枢要岂若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2b 页 WYG0837-0562b.png
渊明之真能咏归去来者史固称其少工属文贯六
艺善机巧以后身之蔡中郎始究八法而兼综之千
载而得吴兴其才技风流大有相赏契者而丰生老
悖不学仅取归田之名而恣其甚口于宋王孙宁非
所谓蜉蝣撼大树耶且吴兴卒于至治二年年六十
九而今谓延祐以后七十馀时笔结法妙脱蹊径惟
祝希哲十九首略近之而嗤其颓笔老态遇杀风景
人无可奈何因附志于此(弇州续藁)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3a 页 WYG0837-0562c.png
  赵松雪书七赋并识(上林赋 子虚赋 长门赋 羽猎赋 长杨赋
北征赋射雉赋)

  右松雪翁书汉晋人司马长卿杨子云班叔皮潘安
仁等赋共七篇合为一卷以付其子雍者观其评论
文体之所长无不精当则其用心于文可谓勤矣昔
韩昌黎送苻读书城南谆谆劝戒务使成器公之于
雍即韩之于苻也古人之教子大抵如此公去今百
有馀年风俗已变如江河之水日趋于下孰有能继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3b 页 WYG0837-0562d.png
其躅者乎此卷为洞庭王居士所藏居士有子曰鏊
少而能文有声庠序行将大就未易量也考其所自
则每取法乎四子是松雪翁此卷之书不独成其子
而又于王氏有赖矣然则是卷也可不宝诸可不宝
诸成化丙戌三月姑苏刘珏识(式古堂书画汇考)

  赵文敏书閒居赋

  赵文敏在元朝甚被宠遇荐历中外勤于职事晏息
水晶宫之日较短其书閒居赋得无倦于仕进寄莼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4a 页 WYG0837-0563a.png
鲈之思欤用笔纯师李北海而运以姿秀不诡过江
家法定为晚年合作倦圃老人曹溶(式古堂书画汇考)

  赵子昂枯树赋真迹

  褚河南枯树赋为武延秀作二王屏风脚欧虞之迹
不与焉其在当时珍贵可知赵吴兴更取二王结法
临之茂密秀润视其真迹不知孰叩山阴堂室耳画
树全得古籀法真吾山房中二绝也

  赵子昂书团扇赋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4b 页 WYG0837-0563b.png
  子昂书团扇赋近来顿见两本此小字者先出精微
妙丽所谓不能赞一辞(祝氏集略)

  赵子昂书秋声赋

  赵子昂此书英标劲骨谡谡有松风意要当与秋声
斗雄而行间茂密丰容缛婉春风融融波拂间故赋
所不能兼有也承旨与欧阳少师文皆中古而后为
最鲜令标举者惜不能脱本来面目尽脱之何必减
羊中散褚爱州(弇州续藁)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5a 页 WYG0837-0563c.png








卷三百五十四 第 35b 页 WYG0837-0563d.png








  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