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三十七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a 页 WYG0837-023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三十七   钱唐倪涛撰

  历朝书谱

  宋

  石延年

  石延年字曼卿先世幽州人家于宋城为文劲健于
诗最工而善书累举进士不中真宗录二举进士以
为三班奉职不得已就命历光禄大理寺丞迁太子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b 页 WYG0837-0239d.png
中允(宋史)

  石延年字曼卿本幽州人官至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少应进士举真庙朝该三举进士推恩补奉职延年
以母老不择禄而就久之朝廷为改太常寺太祝出
知济州金乡县为邑有治声凡两除监郡一为大理
寺丞遂入馆然跌荡不羁剧饮尚气节视天下无复
难事不为小廉曲谨以投苟合上书论事有谠语朝
廷用其计令奉使河东籍乡兵既还易服色当时延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a 页 WYG0837-0240a.png
年虽在秘阁而不屑夜游浮沈闾巷间见者如遇于
烟云中一日与酒徒诣肆中纵饮衔杯无算终席不
交一语引去以此人异之指其地为遇仙其在宝元
康定间文词笔墨照映流辈得之者不异南金大贝
以为珍藏其正书入妙品尤喜题壁不择纸笔而得
如意初沿汴而东系舟泗水龟山下佛祠释子以题
殿榜为请乃为剧饮卷毡濡墨作方丈字一挥而成
人以为绝笔异时范仲淹作文诔之云延年之笔颜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b 页 WYG0837-0240b.png
筋柳骨散落人间宝为神物欧阳修亦作诗美之曰
延年醉题红粉壁壁粉已剥昏烟煤河倾昆崙势曲
折雪压太华高崔嵬其为名流所推许如此今御府
所藏正书一 西师诗(宣和书谱)

  石曼卿工书笔画遒劲体兼颜柳余家得南唐澄心
堂纸曼卿为余书筹笔驿诗诗曼卿所自爱号为三
(六一诗话)

  曼卿大字愈大愈奇(东坡集)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a 页 WYG0837-0240c.png
  石延年书笔

  范文正公祭曼卿文其略曰曼卿之才大而无媒不
登公卿善人是哀曼卿之诗气豪而奇大爱杜甫酷
能似之曼卿之笔颜筋柳骨散落人间实为神物曼
卿之心浩然无机天地一醉万物同归不见曼卿忆
矣如生希世之人死于神明方此时世未有言曼卿
为神仙事后十馀年乃有芙蓉城之说不知文正公
偶然之言乎抑亦有以知之也元符三年十月十六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b 页 WYG0837-0240d.png
日书(东坡集)

  石延年诗帖

  右石公曼卿诗自书曼卿与苏公子美齐名两人皆
欧阳文忠公所畏澄心堂纸诗所谓曼卿子美皆奇
才者也又曼卿墓表其略曰曼卿先世幽州人少以
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
功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于酒文章劲健称其意气云
文忠公一代儒宗曼卿于补之辈行阔四五诗工字
卷三百三十七 第 4a 页 WYG0837-0241a.png
妙不当从补之议当如文忠公语也曼卿以天圣四
年来令金山故诗为此邑人作者多刘君一也如题
张氏园亭诗云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尤为佳句其地在邑东郭近秦城古寺盖太宗时御
史张公穆之别业园诸子之所营也逮补之寓此盖
七十年而荒墟废址狐鼠之所跳嗥独两大桧苍然
犹在其枝半死半生蟠拿奇怪想见山阴品汇之盛
微咏诗句为之太息归御史曾孙大方曰尝试复之
卷三百三十七 第 4b 页 WYG0837-0241b.png
崎立两亭当为子名之以其语一曰乐意一曰生香
以记曼卿尝醉此亦知先世于曼卿厚于今不可得
也大方曰唯岁再春大方率清晓出郭门或问之曰
东园壅培事恐后会大方犹子刍与同里郭力又以
曼卿此诗刻石欲补之书数字石上乃摭文忠公诗
文并附题园亭诗事其末为夫后来益远前辈奇伟
有如石公至不知其名字志行终始何如人故详出
之大方字廷贤刍字尧询力字进道皆里良士而尧
卷三百三十七 第 5a 页 WYG0837-0241c.png
询自云藏曼卿书诗犹十数大观二年二月己巳颍
川眺补之无咎题(鸡肋集)

  石曼卿书筹笔驿诗(题跋俱见前)

  石曼卿楷书古松诗

  曼卿上世家幽州燕俗劲武少以气自豪书体兼颜
柳前辈谓愈大愈奇余三见真迹礼部尤尚书家西
师诗有旗光秋烧起甲色夜江横之句欧阳氏筹笔
驿诗有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之句今又见此诗
卷三百三十七 第 5b 页 WYG0837-0241d.png
影摇千尺声撼半天尤为人脍炙皆警策也欧阳公
称文章劲健称其意气余以为字画犹有剑拔弩张
之势吾乡郡从事官舍中先有筹笔驿诗石已久矣
今赵君致远又欲刻此是为二妙也四明楼钥(攻愧集)
天之酒星化曼卿之神薄游莺花世界醉日月于酒
船真能以大梦处世者归主芙蓉城宜其仙也雪堂
翁诗以实之今想与赤壁化鹤同翱翔其乐无涯曼
卿诗句字画名贤品赞蔑以加矣岂容言下著语此
卷三百三十七 第 6a 页 WYG0837-0242a.png
咏古松墨迹余获拜观不觉神爽飞越自庆为平生
之幸弘治乙丑冬十一月十日吴郡黄云题于华氏
之尚古楼(珊瑚网)

  跋石曼卿帖

  宝元康定间上方励精政事招徕天下贤俊故得人
之盛超轶前古其遗风馀烈使后之人一历耳一到
眼莫不颓然追诵耸然兴起恨不得亟与之俱而遂
相上下也曼卿虽用不尽其才然文词笔墨照映流
卷三百三十七 第 6b 页 WYG0837-0242b.png
辈人有得之者不异南金大贝什袭珍藏以为子孙
不朽之传况其先世游从之旧迹同而情相好者哉
宜其尺牍交驰委曲展转尤足以见其倾尽而一时
传玩不独其风流趣尚可以互相表发且以知当时
文物之胜信非前世所能先后也(姑溪集)

  跋石曼卿书

  世以曼卿跅跎不羁故其乘一时豪气所感岂提铅
怀椠者所能模放耶观其论天下事无不公当后数
卷三百三十七 第 7a 页 WYG0837-0242c.png
十年其言益信可用精思者不能过也潞子城有曼
卿所书盖宝元七月是时朝廷始以曼卿所上民兵
为可行故得与吴遵路同籍河东兵至此迨今六十
五年本道再置使按民兵其说正当时所议而西河
师中适为上党尉初得其书模石此岂亦有数耶(东观
馀论)

  种放

  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阳人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
卷三百三十七 第 7b 页 WYG0837-0242d.png
种秫自酿号云溪醉侯多为歌诗自称退士咸平四
年召对崇政殿授左司谏直昭文馆大中祥符四年
拜工部侍郎(宋史)

  种放书迹有晋人风气(书史会要)

  跋种大谏墨迹

  种明逸天下高士郭有道之流辈也使其翰墨无以
过人得其遗迹犹可想其风度况笔精墨妙耶(黄山谷集)

  林逋

卷三百三十七 第 8a 页 WYG0837-0243a.png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结庐西湖之孤山真宗赐
粟帛既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逋善行书喜为词多
奇句(宋史)

  逋善行草书喜为诗其语孤峭澄澹而未尝自录其
藁或谓曰先生何不录所著诗以传于后逋曰吾终
志山林尚不欲取名于时况后世乎(桑世昌和靖先生传)
处士林逋工笔画善为诗(归田录)

  林和靖笔意殊类李西台而清劲处尤妙(山谷集)
卷三百三十七 第 8b 页 WYG0837-0243b.png
林逋作径寸行书字方劲而气清(都穆寓意编)

  林和靖与通判帖

  通判不知何如人承平无事时佐钱塘佳郡又得此
老为州民乐哉(攻愧集)

  跋林和靖帖

  祥符天禧间士之风节文学名天下者陕郊魏仲先
钱塘林君复二人又皆工于诗方是时天子修封禅
告太平有二人在天下麟凤芝草不足言矣君复书
卷三百三十七 第 9a 页 WYG0837-0243c.png
法又自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
食而饱忽得观上竺广慧法师所藏二帖不觉起敬
立法师能捐一石刻之山中使吾辈皆得墨本以刮
目散怀亦一奇事也嘉泰甲子岁十二月丁卯山阴
陆游务观书(渭南集)

  林和靖秋深三君二帖

  此和靖真迹聂卫公帅蜀时所得也观其笔势遒劲
无一点尘俗气与暗香疏影之句标致不殊此老胸
卷三百三十七 第 9b 页 WYG0837-0243d.png
中深有得梅之清故其发之文墨者类如此当袭藏
之以为珍玩元统甲戌夏五谢升孙书于南窗(铁网珊瑚)

  林和靖手书杂诗

  右和靖林处士君复手书七言近体五首其语冲夷
可咏而结体尤劲峭然有韵态不作嵓嵓骨立也苏
长公一歌其推许此君至矣然至诗如东野不言寒
书似留台差少肉二语便是汝南月旦何尝少屈狐
笔也留台者李建中也当分司御史台考之集称西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0837-0244a.png
台以偶东野当更称耳长公书法匀稳妍妙风神在
波拂间而丽句层出尤刺人眼始钱唐人即孤山故
庐以祀和靖游者病其湫隘因长公诗后有我笑吴
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脩竹遂徙置白香山祠与长
公配故迨于今香火不绝乃其遗迹与长公同卷价
踊贵十倍太史公有云伯夷叔齐得夫子而名益彰
若君复者抑何其多幸也欤(弇州续藁)

  张维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0837-0244b.png
  张维字公言蜀人为沙门后反初尤善王书绝得怀
素之骨世鲜能及之王嗣宗曾荐于今上召试御书
院维自负其能少肯降下入院内环视诸人所书不
觉微哂众怒共排之止得隶秘阁为楷书不就景德
末扈驾谒陵还经郑州从幸开元寺观新塔僧前揖
言闻公深信内典愿为之碑因诺之后为撰碑维为
真书一时之绝也维贫薄甚其后寄死人家(皇朝事实类苑)

  杜衍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0837-0244c.png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擢进士甲科仁宗时官集
贤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封祁国公善为诗正书行草
皆有法谥正献(宋史)

  杜衍相仁祖官至太师封祁国公其先出于尧后历
三代尝为诸侯徙封于杜经秦历汉九世当阳侯预
显于晋十有四世岐国公佑显于唐又九世至于衍
具有家法吉凶祭祀一用其家书自唐灭士丧旧礼
由春秋以至有唐千有馀岁公卿之家得不绝其世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0837-0244d.png
谱流传至今者惟杜氏衍世以恭俭孝谨称于乡里
为人廉洁自刻动静纤悉谨而有法然尤好翰墨考
其大节伟如也及居相位以静镇物凡内批除目有
侥倖衍多抑绝不行至暮年以草书为得意喜与婿
苏舜钦论书年位虽重而尺牍必亲作韩琦尝以诗
谢其书云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骨羲之肤其为
当时所重如此今御府所藏草书一 天隐子绝句
(宣和书谱)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0837-0245a.png
  跋杜祁公书

  右杜祁公墨迹公当景祐中为御史中丞时余以镇
南军掌书记为馆阁校勘始登公门遂见知奖后十
五年余以尚书礼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留守南都
公已罢相致仕于家者数年矣余岁时率僚属候问
起居见公福寿康宁言笑不倦岁馀予遭内艰去居
于颍服除来京师蒙恩召入翰林为学士与公书问
往还无虚月又二岁公以疾薨于家予既泣而论次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0837-0245b.png
公之功德而铭之又集在南都时唱和诗为一卷以
传二家之子孙又发箧得公手书简尺歌诗类为十
卷而藏之予与时寡合辱公之知久而愈笃宜于公
有不能忘矧公笔法为世楷模人人皆宝而藏之然
世人莫若予得之多也嘉祐八年六月晦日(欧阳文忠公集)

  跋杜祁公书

  正献公晚乃学草书遂为一代之绝公书政使不工
犹当传世宝之况其清闲妙丽得昔人风气如此耶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0837-0245c.png
(东坡集)

  高适五十始为诗而与李杜抗行正献公暮年乃学
草书笔势翩翩遂逼魏晋孰谓秉烛不逮昼游哉于
戏公之用也忠猷亮节著于朝廷其退也直心劲节
寓于翰墨故观此书者可以得公之为人(东观馀论)

  跋杜祁公与欧阳文忠公帖

  杜公以草书名家而其楷法清劲亦自可爱谛观心
画如见其人庆元丁巳十月丁丑新安朱熹观(朱子文集)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0837-0245d.png
  跋杜祁公诗帖

  右杜祁公酬九华吴殿院鼠须笔古律诗各一篇吴
名宗复字仲庶至和甲午秋自殿中侍御史因论大
臣出倅虔州未至改守池阳乙未冬复入台公诗作
于此岁时年七十有八又二年而薨实录本传云晚
年喜为草书而欧阳公亦云言无俗韵精而劲笔有
神锋老更奇皆纪实也蒋公颖叔心慕手追跋语数
十字盖得其髣髴云先是淳熙初元公四世孙立道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0837-0246a.png
已刻石祁阳今其弟新会昌宰至道复示真迹敬推
岁月题其后绍兴二年岁次辛亥八月六日(平园集)

  杜祁公草书帖

  杜公草字既纵而有法已自成就宜传于后世龙津
黄裳观(停云馆帖)

  杜公笔法其妙入神永叔以草圣称之真不诬矣政
和乙未夹钟月既望梅川陈旸笔(同上)

  正献公尝和孙圭秘丞诗曰老来楷法不如初试向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0837-0246b.png
閒斋学草书落笔何曾见飞动雕章果已过吹嘘公
楷法端劲如其为人暮年始学草书而欧蔡苏黄诸
公皆盛许之岂非大本先立则纵横造次无往不合
耶宝庆元年冬十月丁巳魏了翁获观于陈正甫二
跋如黄冕仲陈晋之真迹亦可宝也(同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
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馀人并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0837-0246c.png
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
身为翰林学士庆历中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
谥元献文章赡丽诗闲雅有情思(宋史)

  元献擅豪翰其迹见群玉堂法帖中(书史会要)

  晏元献二帖

  右观文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晏元献公二帖公为人
真率其词翰亦如其性是可佳也(欧阳文忠公集)

  宋绶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0837-0246d.png
  宋绶字公垂赵州平棘人年十五召试中书真宗爱
其文听于秘阁读书大中祥符元年赐同进士出身
仁宗时为兵部尚书参知政事谥宣宪绶笔札精妙
帝多取其书字藏禁中(宋史)

  上亲撰慈孝寺碑额夏竦撰文宋绶书(玉海)

  宋绶字公垂官至参知政事谥曰宣献其事业载之
史牒详矣绶雅有记性尝试童行法华经诵十日不
复遗一字盖其性与下愚相远如此作字尤为时所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0837-0247a.png
推右然亦自喜其书在翰苑凡制藁必集成篇至于
点画亦不妄作意其文必附书以垂后世耳尝为小
字正书整整可观真是黄庭经乐毅论一𣲖之法在
天圣明道间章献明肃后闻绶书名乃命楷法千文
以规仁祖今绶所书千文实天章阁所藏之书也其
后佐仁祖以参大政亦基于此国初称能书者惟李
建中与绶二人而建中之字肥而重浊或为时辈讥
评谓有五代以来衰乱之气至绶则无间言盖其书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0837-0247b.png
富于法度虽清癯而不弱亦古人所难到者而议者
又谓世之作字于左右布置处或枯或秀惟绶左右
皆得笔自非深造者殆未易知绶有子曰敏求能世
其家凡当时巨卿铭碣必得敏求字为荣故二宋之
书人到于今称之今御府所藏正书八 草制 草
劄 密表 杜甫谒庙诗 和园池诗笔 飞白书
上下二千文(宣和书谱)

  公垂特工笔法本朝以来言书者称李西台与公垂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0837-0247c.png
(墨池编)

  宋宣献用徐季海摆落右军父子规模自成一家(山谷
集)

  宋常山书法森严寔传钟张古学(渭南集)

  宣献公作参政倾朝学之号曰朝体(米芾书史)

  宋宣献楷书千文(题跋见前)

  韩琦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授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0837-0247d.png
将作监丞仁宗时与范仲淹富弼皆以天下人望同
时登用拜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魏国公
谥忠献赠魏郡王(宋史)

  忠献公少年贫时学书无纸庄门前有大石就其上
学字晚即涤去遇烈日及小雨张敝伞自蔽率以为
(韩元吉相阴旧话)

  韩魏公书骨力壮伟(墨池编)

  韩魏公工正书师颜鲁公颇露圭角(书史会要)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0837-0248a.png
  韩魏公与欧阳文忠公帖

  张敬夫尝言平生所见王荆公书皆如大忙中写不
知公安得有如许忙事此虽戏言然实切中其病今
观此卷因省平日得见韩公书迹虽与亲戚卑幼亦
皆端严谨重略与此同未尝一笔作行草势盖其胸
中安静详密从容和豫故无顷刻忙时亦无纤介忙
意与荆公之躁扰急迫正相反也书札细事而与人
德性其相关有如此者熹于是窃有警焉因识其语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0837-0248b.png
于左方庆元丁巳十月庚辰朱某(朱子文集)

  韩忠献书义鹘行

  右韩忠献王琦所书杜甫义鹘行端严厚重古所谓
颜筋柳骨殆无以过之展卷熟视则夫垂绅正笏不
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者其气象犹可想见
其髣髴也朱文公有云韩公书迹虽与亲戚卑幼未
尝有一笔作行草势以此观之王之为人出中达外
无斯须不本于诚故其建功立业凝定不摇德在生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0837-0248c.png
民而名著史册宜也视彼倾攲偃仆常若大忙中书
者则其躁急宽易相去何如哉(宋学士集)

  韩魏公北岳庙碑(题跋见前)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举进士第天圣中通判
陈州仁宗召为右司谏拜天章阁待制枢密直学士
恭知政事谥文正(宋史)

  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沈著极近晋宋人书苏才翁
卷三百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0837-0248d.png
笔法妙天下惟称文正公书与乐毅论同法盖文正
钩指回腕皆优入古人法度书伯夷颂极得前人笔
(山谷集)

  范文正公书伯夷颂(题跋俱见八十六卷)

  范文正公书道服赞(题跋俱见八十六卷)

  范文正公与朱校理手帖

  先公旧藏文正范公与朱校理手帖墨刻一卷某以
示汶上刘君子驹一见咨叹不忍去手即摹本寘之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0837-0249a.png
箧笥且属某志其后某窃惟文正公平生事业光明
伟特如此及观此帖味其辞意而有以知公处事之
周密玩其书画而有以见公日用之谨严此岂非其
事业渊源所自耶晚生何足以形容万一然尝反复
于此而复有感焉盖公生二岁而孤随其母育于长
山朱氏既第始归姓范氏今所与书者即其朱姓时
从子行也公虽以义还本宗而待朱氏备极恩意既
贵则用南郊恩赠朱氏父以及其诸子之丧皆为之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0b 页 WYG0837-0249b.png
收葬岁时奉祀则别为飨朱氏以公荫为官者二人
此载在遗事世所知也详观是帖其亲爱惇笃之意
发于自然盖与待其本族何异其于天理人情可谓
得其厚矣只此一事表而出之闻其风者盖可使鄙
夫宽薄夫敦也诚盛德哉淳熙元年六月既望张某
谨题(张栻南轩集)

  范文正公答翰长学士帖

  答翰长学士帖不知为谁作也言近以北事谒见今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0837-0249c.png
闻彦国之好亦甚减忧盖庆历中郑公再使契丹和好
始定中国于是息兵垂五十年公之先忧后乐为
何如哉彦国郑公字也所云边上乏人且勉从事或
稍宁息即有丘园之请则公为西帅时耳至恐门户
一变有悖出悖入之祸不惟公家子孙所当服膺而
凡士大夫皆当写置坐右以比盘杅几杖之戒者也
至顺四年夏六月晦东阳柳贯道传识(柳待制集)

  文正公作此帖以复翰长学士虽莫详其姓氏要是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0837-0249d.png
一达官无疑若张去惑著作则尝游公门从事幕府
公薨背时为淮南转运使见于祭文可考也公之片
言只字流落人间者学士大夫咸以为法况其词旨
及于家国者乎呜呼边上乏人西北之忧后世卒不
免此又志士仁人之所为深嘅者也元纪二年春正
月九日后学金华胡助敬题(铁网珊瑚)

  范文正公许下帖

  祁留吴郡城中每从范静翁先生阅其家藏文正公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0837-0250a.png
手帖凡若干卷今得许下帖读之富哉范氏之藏也
静翁先生力承宗绪至老弥笃凡遇其先公片纸只
字即购藏之以为家宝嗟乎公之翰墨留天地间如
精金美玉人咸知爱重而况公之孙子哉是宜先生
之宝之也使子孙之来者皆如先生之用心焉则公
之遗泽将百世不泯矣盖相与懋戒之至正十年岁
在庚寅夏五月后学茶陵李祁谨题(云阳集)

  范文正公与尹舍人帖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0837-0250b.png
  方范文正因与吕文靖争论上前贬饶州时尹舍人
实上书愿得俱贬监郢州酒税此一卷帖情义谆谆
不啻兄弟盖二公爱君忧国道合志同其相与之厚
自应尔耳淳熙乙巳清明日梁溪尤袤敬观(铁网珊瑚)
范公二帖皆是师鲁谪汉东时书后一帖却当在前
或是自均过邓托范公以死时问讯之书与众云云
之戒可见也贤者困厄至此人到于今伤之藏之深
固之密石可朽名不灭欧公铭文尽之矣洪迈书(同上)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3a 页 WYG0837-0250c.png
景祐二年公上论迁都事与吕文靖异议黜知饶州
秘书丞集贤校理余靖言加罪言者非太平之 坐
落职监筠州酒税而太子中允馆阁校勘尹洙又言
范某义兼师友乞从降黜亦坐贬崇信军节度掌书
记监郢州酒税此二帖皆尹公在郢时所遣问若曰
日给外日日有横费家家如之至于收检邠酒候送
邓酝合花蛇散和方送上见朋友有救恤通财之义
而惟君子乐道而能尽之也其后公镇邓尹公再贬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3b 页 WYG0837-0250d.png
监均州酒税舁疾来邓以存殁托公则公之于尹公
可谓生死不易其谅矣然杨洪二公跋语以第二帖
是自均州来南阳时且有不须与众云云之戒今帖
中乃无此语然以动止休嘉及报他贫且安也等言
證之则非疾时矣恐此跋非此帖也前帖衔缝有王
厚之顺伯阴文十六字印知为顺伯所藏顺伯临川
王和父之孙好古博物为中兴第一徽文公与之友
善集中载其书问可考也田元均讳况益谥宣简云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4a 页 WYG0837-0251a.png
东阳后学柳贯谨识(柳待制集)

  尹公自谓与范公义兼师友而其言谈罕及于性命
至尹公处生死之变尤人所难能非知道者不足以
与于此盖是时风俗醇厚士大夫多不言而躬行未
至立名字以相高此宋三百年极盛之际也伏观范
公遗帖安得不为之抚卷而三叹乎(黄文献公集)

  范文正公手墨

  文正公书落笔沈著雅近晋宋间书昔苏才翁笔法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4b 页 WYG0837-0251b.png
妙天下不可一世人独推重公书与乐毅论同法庄
严清彻信如其品心之精微亦露其倪矣想当钩指
回腕深入古人法度之中自有别解今士大夫喜公
书不第学其笔法更观所教戒故旧亲戚者皆天下
长者名言傥能深味其义推以涉世不为端人正士
则吾不信也昔杨二山司马镇延州还以范公所书
后署榜联高堂森画戟燕寝凝清香者临勒贻余今
又得此因敛衽披览盥手珍函之九月之望(沈懋孝长水文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5a 页 WYG0837-0251c.png
钞)

  富弼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奇之曰
王佐才也仁宗复制科举茂才异等庆历二年为知
制诰拜枢密副使至和二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
司空封韩国公谥文忠(宋史)

  韩公擅豪翰其迹见群玉堂法帖中(书史会要)

  富韩公与王龙图帖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5b 页 WYG0837-0251d.png
  晋唐书帖遣辞简少而情致有馀韩公好义善交翰
墨中绰有古人风度虽不及形识面龙图公然韩公
端人也观其取友则公之名德可知矣(筠溪集)

  富文忠公十二帖

  右韩国富文忠公手帖一十有二其第一帖公为昭
文相时所遣当是嘉祐三年公自至和二年与潞国
文忠烈公并相及是始进昭文馆大学士监脩国史
帖所称集贤相公则魏郡韩忠献王也其第二帖公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6a 页 WYG0837-0252a.png
服阕时所遣当是嘉祐八年公自嘉祐六年三月以
母忧去位至此服除其年三月辛未昭陵升遐故帖
中有甫毕家祸又遭国恤之语而第三帖谓罪逆不
死已及除禫要当与第二帖同时也其第四帖与第
五帖公为枢密使时所遣当是治平元年公既除母
丧即召入西枢帖中所称昭文相公亦是魏王无疑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其上相为昭文
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6b 页 WYG0837-0252b.png
相则昭文集贤二学士并监修国史各除此三大馆
皆宰相兼之而亦以次而升魏王自集贤进昭文故
帖中随时而异称也其第六帖公在宥府时所遣亦
当是治平元年武举之罢在皇祐元年十月己未五
年八月乙丑虽擢秘阁旧经试者五十一人用之而
其制犹未复至是方议举行故帖中有武举文字始
托西厅侍郎等言是年九月丁卯卒诏行之也其第
七帖当是熙宁元年初判汝州时所遣四五月间河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7a 页 WYG0837-0252c.png
朔大水民皆流离南郊礼毕两府臣僚故事当有恩
赐宰臣因菑而奏止之公念念不忘民故帖中亦有
河朔水潦为患之云也其第八帖当是熙宁四年冬
归洛时所遣公以不行青苗之法为提举官赵济侍
御史邓绾所奏六月甲戌落使相以左仆射再出判
汝州七月赴郡十月中引疾还家故帖中有赴汝海
治事及归洛养疾之语也其第九帖至十二帖所遣
之时与第八帖同而第九帖当是与潞公时荆国王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7b 页 WYG0837-0252d.png
文公方得君群小翕然附和最惮公之刚直欲阴中
之故帖中有足疾七年又积忧畏心气不宁之叹潞
公素敬爱公思欲荐起之故帖中又有曲蒙推假恐
惧无地之恳也大抵贤者之出处实有关于时政之
得失今以此数帖观之则君子小人进退之閒一治
一乱昭然可见有不待论而后明至若公之德行勋
业则载在国史播于天下贤士大夫之口虽妇人女
子亦皆识公为贤亦不俟言而始知也此卷有宋宇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8a 页 WYG0837-0253a.png
文虚中跋语谓装褫无次故濂为详著所遣之时以
足其未备更为序次如右虚中字叔通成都广都人
以黄门侍郎使金见存仕为翰林学士承旨皇统初
欲南奔不果竟被害云(宋学士集)

  王曾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
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才也景德初知制
诰迁尚书礼部侍郎参知政事仁宗景祐中拜右仆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8b 页 WYG0837-0253b.png
射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谥文
(宋史) 沂国书画皆合格(书史会要)

  吕夷简

  吕夷简字坦夫寿州人进士及第祥符中试才识兼
茂明于体用科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封许国公谥文靖(宋史)

  吕夷简工笔札其迹见凤墅法帖中(书史会要)

  文彦博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9a 页 WYG0837-0253c.png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及进士第为侍御史仁
宗嘉之拜枢密副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潞国公
元祐初平章军国重事年九十二谥忠烈逮事四朝
任将相五十年(宋史)

  余尝谓潞公云公书极似苏灵芝公曰灵芝墨猪耳
盖不肯与灵芝争长今观到洛为儿子赴许昌帖笔
势清劲真不愧古人(山谷集)

  潞公翰墨飞动使人望而畏之(攻愧集)

卷三百三十七 第 29b 页 WYG0837-0253d.png
  文潞公书风格英爽(墨池篇)

  文潞公真迹

  右潞忠烈公三帖皆元祐初公以师垣便章军国时
也帖所谓腹疾则元年九月也公以是久在告不克
陪宗祀时年八十一得疾稍间而笔力遒劲若此且
其辞气谦厚惟恐失一士之心卫武之诗曰抑抑威
仪惟德之隅视其隅而有诸中者可知矣后一帖虽
史牍而缄封乃公花书唐人初未有押字但草书其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0a 页 WYG0837-0254a.png
名以为私记故号花书如韦陟五云体是也国朝大
老亦多以名为押而圈其下今其可考者如赵清献
王文公皆然而熙宁间至有花书尽作棬之语益可
推见今并存此幅以识前辈典刑云(魏鹤山集)

  文潞公三帖

  右潞公手劄三劄不过数十字而辞意蔼然资政一
帖国谋友谊尤见素怀字虽不甚置意亦时有唐人
风致非无师法者苏文忠公谓公综细务虽精练少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0b 页 WYG0837-0254b.png
年不如贯古今虽专门不逮二者于此帖亦皆可见
(平园集)

  王举正

  王举正字伯中镇定人以荫补秘书郎进士及第皇
祐中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谥
安简(宋史)

  观文学士尚书王公伯中清德之老也以书名当世
(欧阳文忠公)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1a 页 WYG0837-0254c.png
  庞籍

  庞籍字醇之单州武城人及进士第景祐三年为侍
御史累进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封颍国
公谥庄敏(宋史)

  庞籍工笔札其迹见凤墅续法帖中(书史会要)

  杨畋

  杨畋字乐道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庆历三年
擢殿中丞仁宗赐对除起居舍人知谏院嘉祐三年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1b 页 WYG0837-0254d.png
进龙图阁直学士(宋史) 杨畋勤𨽻学(墨池编)

  陈执中

  陈执中字昭誉以父恕任知梧州上复古要道三篇
真宗异而召之擢右正言仁宗时参知政事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封岐国公谥曰恭(宋史)

  华岳碑阴韩赏文之下有陈执中题名 范文正公
伯夷颂跋有陈执中书(铁网珊瑚)

  薛奎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2a 页 WYG0837-0255a.png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举进士仁宗时为龙图阁
学士参知政事迁尚书礼部侍郎谥简肃(宋史)

  右薛简肃公诗并书其背乃天圣四年司农卿李湘
门状是岁丙寅至今丁未寔四十二年矣偶得于家
人箧中因标轴而藏之公之清节直道余既铭之而
有传在国史此不复书治平四年闰月十八日(欧阳文忠
公集)

  贾昌朝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2b 页 WYG0837-0255b.png
  贾昌朝字子明真定获鹿人真宗祈榖南郊昌朝献
颂道左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封魏国公谥文元(宋史)

  范文正公伯夷颂跋有贾昌朝书(铁网珊瑚)

  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举进士仁宗时历官天章
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拜枢密副使谥孝
(宋史)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3a 页 WYG0837-0255c.png
  包孝肃擅豪翰其迹见群玉堂法帖中(书史会要)

  宋庠

  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陆人后徙开封之雍丘天圣初
举进士第一初名郊皇祐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
莒国公英宗即位封郑国公谥元献(宋史)

  宋丞相庠晚年尤精字学尝手校郭忠恕佩觿三篇
宝玩之(归田录)

  题宋元宪表藁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3b 页 WYG0837-0255d.png
  元宪公表藁辞理精粹真行粲然今盖百五十馀年
矣明窗三复如见其人(益公题跋)

  宋祁

  宋祁字子京与兄庠同举进士人呼二宋以大小别
之景祐中为侍读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修唐
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谥景文(宋史)
宋景文自名其书曰铁线(东坡集)

  晁以道家有宋子京手书杜少陵诗一卷(竹坡诗话)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4a 页 WYG0837-0256a.png
宋景文工笔札其迹见凤墅续法帖中

  宋景文墨迹

  柳子厚作司马刺史词章始极其妙后世益信穷人
诗乃工之说常山景文公出藩入从终身荣显而述
怀感事之作径逼子厚赠杨凭等诗自非机杼既殊
经纬又至安能底此殆未可以穷达论也绍兴三十
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平园集)

  叶清臣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4b 页 WYG0837-0256b.png
  叶清臣字道卿苏州人天圣二年举进士累迁太常
丞进直史馆擢为起居舍人龙图阁学士皇祐元年
为侍读学士知河阳赠左谏议大夫(宋史)

  叶道卿近追大旆帖行楷书(式古堂书画汇考)

  卞忠烈墓前华表及净土禅寺石刻莲花经俱叶清
臣书

  王随

  王随字子正河阳人明道中参知政事性喜佛慕唐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5a 页 WYG0837-0256c.png
裴休之为人仍学其书(王称东都事略)

  胡宿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登第为扬子尉进集贤校
理皇祐中迁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谥文恭(宋史)
胡宿工笔札其迹见凤墅续法帖中(书史会要)

  张观

  张观字思正绛州绛县人中服勤辞学科授秘书省
校书郎仁宗即位直史馆知制诰同知枢密院事康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5b 页 WYG0837-0256d.png
定中观文殿学士拜左丞谥文孝平生书必为楷字
无一行草如其为人仁宗飞白书清字赐观以赏其
(宋史)

  张观平生未尝草书为诗曰保心如止水为行见真
(东都事略)

  刘居正

  刘居正字安行乐寿人中天圣二年丙科官秘书丞
好学敏文词书模范二王后兼采唐人用笔法有得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6a 页 WYG0837-0257a.png
其行草帖者至今犹藏弆以比李西台建中(苏魏公集)

  王砺

  王砺其先太原祁人迁应天宋城洙之父也赠太师
中书令兼尚书令(欧阳文忠公集)

  先公素不习隶书初但微作八分皇祐中受诏书献
穆公主碑李氏求以古𨽻写于是始作𨽻书既出人
竞爱宋丞相曰近世人家桓楹之刻所未及也君谟
亦云君𨽻字乃得汉世旧法仆所作但唐𨽻耳公受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6b 页 WYG0837-0257b.png
诏与君谟分写迩英阁二图公书无逸篇君谟真字
书孝经既成上作飞白二轴答之(王洙王氏谈录)

  王洙

  王洙字原叔应天宋城人中甲科累擢翰林学士以
兄子尧臣参知政事改侍读学士兼侍讲学士汎览
传记至图纬方技阴阳五行算数音律诂训篆𨽻之
学无所不通谥曰文(宋史)

  王洙晚喜隶书尤得古法当时学者翕然宗尚而𨽻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7a 页 WYG0837-0257c.png
法复兴(墨池编) 原叔博学通篆隶书(书史会要)

  王尧臣

  王尧臣字伯庸举进士第一累官参知政事谥文安
以文学进典内外制十馀年为文词温丽(宋史)

  苏耆家兰亭跋有王尧臣书(米芾书史)

  石介

  石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进士及第历郓州南京推
官耕徂徕山下号徂徕先生入为国子监直讲擢太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7b 页 WYG0837-0257d.png
子中允直集贤院(宋史)

  石徂徕擅豪翰其迹见群玉堂法帖中(书史会要)

  胡瑗

  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教授湖州嘉祐初擢太子
中允天章阁侍讲(宋史)

  睢阳五老图后有胡瑗书(铁网珊瑚)

  刁约

  刁约字景纯丹徒人刻苦学问能文章与欧阳永叔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8a 页 WYG0837-0258a.png
富彦国声誉相高下天圣二年登进士第(东坡诗注)
刁景纯善书(元丰类藁)






卷三百三十七 第 38b 页 WYG0837-0258b.png








  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