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十七
卷三百十七 第 1a 页 WYG0836-067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三百十七   钱唐倪涛撰

  历朝书谱七

  晋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善𨽻书为古今之
冠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
阴之兰亭羲之为序又山阴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
卷三百十七 第 1b 页 WYG0836-0672b.png
甚悦为写道德经毕笼鹅而归尝诣门生家见棐几
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刮去门生惊懊累
日又蕺山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
五字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人竞买之其书
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
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
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羲之书初不胜庾
翼郤愔暮年方妙常以章草答庾亮翼深叹伏与王
卷三百十七 第 2a 页 WYG0836-0672c.png
羲之书云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亡失常叹妙迹
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卒赠
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辞不受(晋书本传)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
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
之笑而不答母曰儿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
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
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
卷三百十七 第 2b 页 WYG0836-0672d.png
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
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板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
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
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
之书多不一体(羊欣笔阵图)

  王羲之晋右将军会稽内史博精群法特善草𨽻羊
欣云古今莫二(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录)

卷三百十七 第 3a 页 WYG0836-0673a.png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
太守逸少骨鲠高爽不顾常流与王承王沉为王氏
三少起家秘书即累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初渡浙
江便有终焉之志升平五年卒年五十九赠金紫光
禄大夫加常侍尤善书草𨽻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
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
岂能登峰造极然割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
其精熟损益钟君之𨽻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
卷三百十七 第 3b 页 WYG0836-0673b.png
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亦犹钟鼓云乎雅颂得所观
夫开襟应务若养由之术百发百中飞名盖世独映
将来其后风靡云从世所不易可谓冥通合圣者也
𨽻行草书章草飞白俱入神八分入妙(书断)

  王羲之字逸少导之从子官至右卫将军幼讷于言
人未之知年十三谒周顗顗一见奇之时重牛心炙
坐客未举顗先以啖羲之于是始知名于时及长工
谈辨以骨鲠称尤善𨽻草为今昔之冠然其得名乃
卷三百十七 第 4a 页 WYG0836-0673c.png
专以草圣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尤为从伯司徒导所器重当时朝廷公卿皆爱其才
羲之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杭衡比张芝犹当雁行
也然初以为不逮庾翼郤愔及其暮年造妙尝以章
草答庾亮而翼见之辄叹伏因与羲之书曰忽见足
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会稽有佳山水名
士多居之羲之既渡浙江亦复有终焉之志尝与同
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卷三百十七 第 4b 页 WYG0836-0673d.png
羲之性爱鹅山阴有道士养鹅于是往观焉意甚悦
因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羲之欣
然写毕笼鹅而归其趋向超绝非碌碌者所能望尘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羲之索其扇为
各书五字姥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
求百钱直姥如其言人争售之其书为人所重如此
梁武帝评之曰势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
之永以为训其亦善于儗伦也羲之少学卫夫人书
卷三百十七 第 5a 页 WYG0836-0674a.png
自谓深穷及过江游名山间见李斯曹喜钟繇梁鹄
等字又去洛见蔡邕石经于从弟洽处复见张昶华
岳碑始喟然叹曰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或谓其得
笔法于白云先生暮年乃作笔阵图笔势论用笔赋
草书势等以遗训其子孙妻郤氏亦甚工书有七子
为世所称者五人元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并工草
𨽻而献之最知名凝之妻谢道韫有才华亦善书家
传之学未有如王氏之盛也今御府所藏二百四十
卷三百十七 第 5b 页 WYG0836-0674b.png
有三

  草书 桓公帖  朝廷帖  宰相帖

  司徒帖 中书帖 侍中帖 尚书帖

  太常司州帖司马帖  太常帖(二)

  护军帖  司州帖  谯周帖

  参军帖  朱处仁帖 谢二侯帖(二)

  二谢帖  荀侯帖  阮生帖

  江生帖  远生帖  道家帖

卷三百十七 第 6a 页 WYG0836-0674c.png
  龙保帖  舅母帖  母子帖

  贤姊帖  贤室帖  姊告安和帖

  诸贤帖  远妇帖  儿女帖

  留女帖  小女帖  女孙帖

  官舍帖  讲堂帖  修园帖

  屏风帖  门风帖  气力帖

  胁中帖  初月帖  月半帖(二)

  月末帖  二月帖  四月帖

卷三百十七 第 6b 页 WYG0836-0674d.png
  末春帖  去夏帖  秋来帖

  季冬帖  雨晴帖  热日帖

  大热帖  热甚帖  异热帖

  差凉帖  节日帖  节气帖

  当日帖  雪候帖  数年帖

  草书帖  飞白帖  王略帖

  临书帖  数字帖  三都帖(二)

  过京帖  乡里帖  永嘉帖

卷三百十七 第 7a 页 WYG0836-0675a.png
  成旅帖  山川帖  州中帖

  钱塘帖  江州帖  临川帖

  丹阳帖(二) 山阴帖  嘉兴帖

  馀杭帖  远宦帖  附农帖

  勿杀生帖 旃罽胡桃帖方物帖

  胡桃帖  山药帖  祀物帖

  纯酒帖  裹酢帖  海盐帖

  盐井帖  送梨帖  白石枕帖

卷三百十七 第 7b 页 WYG0836-0675b.png
  高枕帖  石班帖  清宴帖

  情虑帖  和书帖  书问帖

  知问帖  北问帖  得告帖

  得书帖(三) 二书帖  遗书帖

  旦书帖(二) 累书帖  有书帖

  无书帖  顿喜帖  喜庆帖

  庆慰帖  安慰帖  清和等帖

  清和帖(四) 安和帖  平安帖

卷三百十七 第 8a 页 WYG0836-0675c.png
  安西帖  安善帖  小佳帖

  佳静帖  小差帖  奉对帖

  奉待帖  大醉帖  奉忆帖

  甚快帖  有理帖  万福帖

  造次帖  方回帖  省别帖(二)

  此辈帖  瞻近帖(二) 知远帖

  远近帖  远念帖  逋滞帖

  内事帖  先期帖  举聚帖

卷三百十七 第 8b 页 WYG0836-0675d.png
  界内帖  达事帖  慨然帖

  多义帖  适为诸帖 如命帖

  阿万帖  悬量帖  行穰帖

  送谢帖  所论帖  虞休帖

  速还帖  数有帖  得熙帖

  人理帖  集理帖  旧志帖

  重熙帖  甚佳帖  委曲帖

  当有帖  晚善帖  晚可帖

卷三百十七 第 9a 页 WYG0836-0676a.png
  还白帖  君事帖  此事帖

  平定帖  大都帖  致此帖

  昨有帖  兼致帖  东北帖

  念虑帖  七十帖  卞驸马帖

  十一月等帖临钟繇所怀帖

  章草 豹奴帖

  正书 乐毅论  黄庭经  东方朔画像赞

  定公帖  报国帖  口诀帖

卷三百十七 第 9b 页 WYG0836-0676b.png
  草命帖

  行书 伯熊帖  阮公帖  蔡家帖

  家中帖  夫人帖  贤弟帖

  诸弟帖  从弟帖  曹妺帖

  诸贤子帖 贤女帖  此月帖

  六月帖  九月帖  十月帖

  三月帖  快雨帖  夏日帖

  极寒帖  快雪时晴帖州民帖

卷三百十七 第 10a 页 WYG0836-0676c.png
  旧京帖  安西帖  山阴帖

  永兴帖  建安帖  啖豆帖

  青李来禽帖慈颜帖  平安帖

  奉告帖  小佳帖  悉佳帖

  自慰帖  叙慰帖  廓然帖

  遣书帖  省书帖  宿昔帖

  十三帖  书魏钟繇千文

  晋王右军自论书

卷三百十七 第 10b 页 WYG0836-0676d.png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
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
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
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馀为是小佳不足在意
去此二贤仆书次之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
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平南李式论
君不谢注云平南即右军叔平南将军王廙也李式
晋侍中(法书要录)

卷三百十七 第 11a 页 WYG0836-0677a.png
  王羲之传论

  制曰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
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誇尚竞其工拙伯英临池
之妙无复馀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逮乎钟王
以降略可言焉钟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
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
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
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
卷三百十七 第 11b 页 WYG0836-0677b.png
冬之枯树览其笔迹拘束若严家之饿𨽻其枯树也
虽槎蘖而无屈伸其饿𨽻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
二者故翰墨之病欤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成
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若绾秋蛇卧王
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
之筋穷万榖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
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
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
卷三百十七 第 12a 页 WYG0836-0677c.png
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
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
已其馀区区之类何足论哉(晋书)

  袁昂评右军书见一百三十九卷

  梁武帝评右军书见一百三十九卷

  庾肩吾书品列上之上论见一百三十八卷

  李嗣真后书品列逸品论见一百三十八卷

  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等书总一
卷三百十七 第 12b 页 WYG0836-0677d.png
百六十卷付集贤院令集字拓两本进赐诸王其书
皆是贞观中太宗令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等定其真
伪八十卷小王张芝等迹各随多少勒帙以贞观字
为印印缝及卷之首尾其草书迹又令褚遂良真书
小字帖纸影之其中古本亦有是梁隋官本者梁则
满骞徐僧权沈炽文朱异隋则江总姚察等署记太
宗又令魏褚等卷下更署名以记之其兰亭本相传
云在昭陵元宫中乐毅论长安中太平公主奏借出
卷三百十七 第 13a 页 WYG0836-0678a.png
外拓写因此遂失所在五年敕陆元悌魏哲刘怀信
等检校换褾每卷分为两卷总见在有八十卷馀并
失坠元悌又割去前代记署以己之名氏代焉玄宗
自书开元二字为印记之右军凡一百三十卷小王
二十八卷张芝张昶各一卷右军真行书惟有黄庭
告誓等卷存焉又得滑州人家所藏右军扇上真尚
书宣示及小王行书白骑遂等二卷其书有贞观年
旧褾织成字(谭宾录)

卷三百十七 第 13b 页 WYG0836-0678b.png
  羲之善草𨽻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之
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王羲之别传)

  逸少见诸家笔论遂作笔阵图及笔势论(金壶记)
窦暨述书赋二王书评见一百四十一卷

  注云王羲之字逸少晋右军将军前后多见行草
书唯正书世上稀绝幼子献之字子敬晋中书令
今世上多见行书独步不可具迹书之书称二王
辄加真字之馀虽超越者并通谓之绝迹盖俗学
卷三百十七 第 14a 页 WYG0836-0678c.png
之意也

  王右军此事帖

  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裹鲊若能长住
世子鸾未必可惊人苍藤古木千年意野草閒花几
日春书法不传今已久楮君毛颖向谁陈 揭徯斯
拜题(珊瑚网)

  黄伯思辨帖文精别毛发理析毫釐华光禄尚古尝
刋其所著行于时今收王帖片掌必有见于中耳昔
卷三百十七 第 14b 页 WYG0836-0678d.png
人相马妙尽神凝骊黄为别者未必良工也余何能
为言 唐寅(同上)

  王右军瞻近帖墨迹

  余居秘府时阅晋诸名家帖而右军群昆季居多荷
华裹鲊神俊天出评者至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言
信不诬矣此帖骨相益丰岂操觚时在来禽喜色之
前耶不见赏于徽宗而见赏于完颜临风抚卷足为
世道一嘅 前翰林孙贽(珊瑚网)

卷三百十七 第 15a 页 WYG0836-0679a.png
  都昌宋天章尝示余献之鄱阳帖每憾其绢素未古
此与金华宋仲珩所收周益公家喜色帖纸墨相类
笔法精妙真颇无疑良金美玉可得而此卷不可得
宝之宝之 丙寅夏日孟夏鄱阳刘炳(同上)

  右军诸帖题跋已见法帖部者兹不重录

  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工草𨽻七八岁时学书
羲之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尝
卷三百十七 第 15b 页 WYG0836-0679b.png
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大元
中新起太极殿安欲使献之题榜以为万代宝而难
言之试谓曰魏时凌云殿榜韦仲将悬橙书之献之
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
长遂不之逼安又问曰君书何如君家尊对曰故当
不同安曰外论不尔曰人那得知寻除建威将军吴
兴太守徵拜中书令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谥曰宪
(晋书本传)

卷三百十七 第 16a 页 WYG0836-0679c.png
  王献之晋中书令善𨽻藁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
羲之第七子也(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录)

  献之字子敬逸少第七子累迁中书令卒初娶郗昙
女离婚后尚新安悯公主无子唯一女后立为安僖
皇后后亦善书以后父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
宰尤善草𨽻幼学于父次习于张后改变制度别创
其法率尔私心冥合天矩观其逸志莫之与京至于
行草兴合如孤峰四绝迥出天外其峭峻不可量也
卷三百十七 第 16b 页 WYG0836-0679d.png
尔其雄武神纵灵姿秀出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
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察其所
由则意逸乎笔未见其止盖欲夺龙蛇之飞动掩钟
张之神气惜其阳秋尚富纵逸不羁天骨未全有时
而琐人有求书罕能得者虽权贵所逼了不介怀偶
其兴会则触遇造笔皆发于衷不从于外亦由或默
或语即铜鞮伯华之行也初谢安请为长史太康中
新起太极殿安欲使子敬题榜以为万世宝而难言
卷三百十七 第 17a 页 WYG0836-0680a.png
之乃说韦仲将题凌云台事子敬知其旨乃正色曰
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长
安遂不之逼子敬五六岁时学书右军潜于后掣其
笔不脱乃叹曰此儿当有大名遂书乐毅论与之学
竟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𦂳密不减于父
如大则尤直而少态岂可同年唯行草之间逸气过
也及论诸体多劣于右军总而言之季孟差耳子敬
𨽻行草章草飞白五体俱入神八分入能或谓小王
卷三百十七 第 17b 页 WYG0836-0680b.png
为小令非也子敬为中书令大康十一年卒于官年
四十三族弟珉代居之至十三年而卒年三十八时
谓子敬为大令珉为小令(书断)

  王献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也官至中书令清峻有
美誉而高迈不羁虽閒居终日容止无倦色风流酝
藉为一时之冠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
谈鄙事独献之寡默颇事名理客问安王氏兄弟优
劣安曰小者佳且谓吉人之辞寡小者其得之盖献
卷三百十七 第 18a 页 WYG0836-0680c.png
之七八岁时固自不凡方学书次羲之密从其后掣
其笔不得于是知献之他日当有大名后其学果与
羲之相后先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桓
温命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駮㹀牛甚妙初谢安请
为长史太元中新起太极殿安欲得献之书榜而不
敢遽言乃语韦仲将题凌云台事献之知其旨乃正
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
不长安遂已为当时器重如此献之初娶郤昙女离
卷三百十七 第 18b 页 WYG0836-0680d.png
婚后尚新安悯公主无子唯一女后立为安僖皇后
后亦善书初羲之与郗昙论婚书云献之有清誉善
𨽻书咄咄逼人则知羲之深自许可非徒语也尝书
乐毅论一篇与献之学后题云赐官奴即献之小字
也献之所以尽得羲之用笔之妙论者以为如丹穴
凤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而王僧虔乃曰
羲之书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远不及父而媚趣
过之然僧虔之论特是春秋责备之法也献之自谓
卷三百十七 第 19a 页 WYG0836-0681a.png
年二十有四游名山间有授其五百七十九字者初
得此书日习之未经一周形容髣髴又尝书南郊祭
版其字画入木七分然语类不经故学者无传献之
虽以𨽻称而草书所得特为多焉今御府所藏八十
有九(宣和书谱)

  草书 洛神赋  侍中帖  马侍御帖

  裴员外帖 裴九帖  崔十九帖

  二妹帖  从子帖  左髀帖

卷三百十七 第 19b 页 WYG0836-0681b.png
  肾气丸帖 铁石帖  服油得力帖

  八月帖  十二月帖 秋冷帖

  秦中帖  东阳帖(二) 东县帖

  丹阳帖  南阳帖  江州帖

  广州帖(二) 东山帖  下山帖

  灞亭帖  慰意帖  转胜帖

  奉别帖  晚际帖  知汝帖

  久达帖  皆佳帖  当语帖

卷三百十七 第 20a 页 WYG0836-0681c.png
  潜处帖  来迟帖  胜常帖

  前书帖  昼夜帖  安石帖

  庆等帖  数日帖  远书帖

  二告帖  事后帖  西问帖

  复面帖  法愿帖  相送帖

  处分帖  奉书帖  欲发帖

  章草 七月帖  跨州帖  量力帖

  正书 洛神赋(不完) 丙舍帖

卷三百十七 第 20b 页 WYG0836-0681d.png
  行书 黄门帖  李参军帖 仲宗帖

  荐王德祖帖府君帖  阿姑帖

  阿姨帖  贤弟帖  斁奴帖

  外甥帖  吾贤帖  诸舍帖

  舍内帖  东园帖  鸭头丸帖

  地黄汤帖 都邑帖  鄱阳帖

  山阴帖  安西帖  吴兴帖

  冠军帖(二) 鹅群帖  进退帖

卷三百十七 第 21a 页 WYG0836-0682a.png
  体中帖  授衣帖  思恋帖

  如意帖  古诗帖二(宣和书谱)

  子敬常笺与简文十许纸题最后云民此书甚合愿
存之此书为桓元所宝高祖后得以赐王武冈未审
今何在谢奉起庙悉用棐材右军取棐书之满床奉
收得一大箦子敬后往谢为说右军书甚佳而密已
削作数十棐板请子敬书之亦甚合奉并珍录奉后
孙履分半与桓元用履为扬州主簿馀一半孙恩破
卷三百十七 第 21b 页 WYG0836-0682b.png
会稽略以入海羲之为会稽子敬七八岁学书羲之
从后掣其笔不脱叹曰此儿书后当有大名子敬出
戏见北馆新泥垩壁白净子敬取帚沾泥汁书方丈
一字观者如市羲之见叹美问所作荅云七郎羲之
作书与亲故云子敬飞白大有意是因于此壁也有
一好事年少故作精白纱裓著诣子敬子敬便取书
之草正诸体悉备两袖及褾略周年少觉王左右有
凌夺之色掣裓而走左右果逐之及门外斗争分裂
卷三百十七 第 22a 页 WYG0836-0682c.png
少年才得一袖耳子敬为吴兴羊欣父不疑为乌程
令欣时年十五六书已有意为子敬所知子敬往县
入欣斋欣衣白新绢裙昼眠子敬因书其裙幅及带
欣觉欢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中乃零失子敬门生
以子敬书种蚕后人于蚕纸中寻取大有所得谢安
善书不重子敬每作好书必谓被赏安辄题后答之
(梁虞和论书表)

  袁昂书评已见一百三十九卷

卷三百十七 第 22b 页 WYG0836-0682d.png
  梁武帝书评已见一百三十九卷

  窦暨述书赋评书见一百四十一卷

  庾肩吾书品列上之中论见一百三十八卷

  李嗣真后书品列逸品论见一百三十八卷

  献之变右军法为今体字画秀媚妙绝时伦(宋明帝文章志)

  王子敬年五岁已有书意卫夫人书大雅吟赐之(西溪
丛语)

  羲献之书谓之今草结搆微𦕈者谓之小草复有游
卷三百十七 第 23a 页 WYG0836-0683a.png
丝草(书辑)

  二王重变行𨽻及藁体为八体书(墨薮)

  王徽之

  王徽之字子猷逸少冢嗣也世家秣陵官至黄门侍
郎初参桓温幕下为狂司马忘形骸无客礼温优之
不校也及佐桓冲尤不事事唯以手板拄颊云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而已啸咏竹间寄以天乐山阴雪夜
理舟诣戴乘兴而往兴尽而还世称其真正以慠达
卷三百十七 第 23b 页 WYG0836-0683b.png
凌物故名教之流或病之要之亦王氏佳子弟也其
作字亦自韵胜羊欣谓尤长于行草信不诬矣然律
以家法在羲献间特未可以甲乙论云今御府所藏
行书四 僧伦帖 至节帖 仲宗帖 蔡家帖(宣和
书谱)

  王元之

  王元之羲之长子早卒(晋书王羲之传)

  元之善草行(羊欣能书人名录)

卷三百十七 第 24a 页 WYG0836-0683c.png
  王凝之

  王凝之羲之次子亦工草𨽻仕至左将军会稽内史
(晋书王羲之传)

  凝之字法最密(黄山谷集)

  王操之

  王操之字子重历侍中尚书豫章太守(晋书本传)

  操之工草𨽻(书断)

  王涣之

卷三百十七 第 24b 页 WYG0836-0683d.png
  王涣之羲之子黄长睿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
与子敬书具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
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东观馀论)

  王世贞题琅琊法书墨迹云史称右军七子知名者
五人元之凝之操之献之徽之而不及涣之黄长睿
则为涣之为右军子长睿博精不减仓曹此当有的
据可补史传之漏(弇州续藁)

卷三百十七 第 25a 页 WYG0836-0684a.png
  王淳之

  王淳之献之兄子善草行(羊欣能书人名录)






卷三百十七 第 25b 页 WYG0836-0684b.png








  六艺之一录卷三百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