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八十七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a 页 WYG0836-02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二百八十七 钱塘倪涛撰

  历朝书论十七

  宋朱长文墨池编

  始予年十岁时家君尝教以颜忠烈书日临一纸夜
则内诸庭家君亦颇悦之后益长则学为大经慕前
人著文辞至于少隙无它嗜好以书为事顾存心不
专而未得良师口传指授故卒不至于成既冠属疾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b 页 WYG0836-0232b.png
坐卧床箦间书多则勌由是笔愈拙然其心亦弗忘
焉间因阅古人言书论诀者或丛猥或离拆或谬误
窃病其难省乃刋定裒写以义相别又以所著附成
二十通目曰墨池编以藏于家噫戏谑博奕君子犹
不罪焉矧于书乎览者毋嗤吾之多爱也然古之言
书者多吾力不能尽得据其有以次之异时尚得傅
益或后之君子为吾补焉治平三年丙午冬十月初
五日吴郡朱长文序

卷二百八十七 第 2a 页 WYG0836-0233a.png
  字学门第一

  许慎说文序    已见一百七十五卷书体

  徐骑省校定说文表 已见一百七十五卷书体

  江式论书表    已见二百六十七卷书体

  王愔文字志目录  已见二百八十三卷书论

  颜元孙干禄字书序 已见二百六十九卷书体

  李阳冰论小篆书  已见一百七十一卷书体

  唐元度十体书   已见二百六十七卷书体

卷二百八十七 第 2b 页 WYG0836-0233b.png
  韦续五十六种书  已见二百六十七卷书体

  朱子曰所谓五十六种书何其纷纷多说耶彼皆
听于传闻得于曲说或重复或虚诞此未能尽信


  林罕小说序    已见二百六十九卷书体

  句中正三字孝经序 已见二百六十九卷书体

  梦英十八体书   已见二百六十七卷书体

  朱子曰古之学者志于义理而体势存焉周官教国子
卷二百八十七 第 3a 页 WYG0836-0233c.png
以六书者惟其通于书之义理也是故措笔而知意见
文而察本可以劝善可以惩恶可以明事可以辨形岂
特点画摹刻而已哉自秦灭古制书学乃缺删繁去朴
以趣便易然犹旨趣略存至行草兴而义理丧矣钟张
羲献之徒以奇笔倡士林天下独知有体势岂知有源
本惟颜鲁公作字得其正为多虽与说文未尽合盖不
欲大异时俗耳太宗尝敕徐铉校许慎书仁庙申命篆
石经于太学欲矫伪为正天下之士苟安素习不能奉
卷二百八十七 第 3b 页 WYG0836-0233d.png
明诏意长文愿学石经顾未能致窃欲历考籀篆本旨
以古定𨽻近古便今又不得备见前代小学之说安可
以易今次是书故以前儒论著及理者表于前庶学者
不忘其本旨盖字必有象象必有意此不备

  笔法之一第二

  李斯用笔法    见前二百七十一卷

  萧相国蔡伯喈笔法 见前(仝上)

  钟元常笔法    见前(仝上)

卷二百八十七 第 4a 页 WYG0836-0234a.png
  卫巨山四体书势   已见二百六十七卷书体

  王逸少笔阵图    见前二百七十一卷

  朱子曰旧本谓羲之尝渡江北游名山之许洛观碑据东晋
时许洛未平逸少必不可往故删去之凡事理不可者仿此

  王逸少笔势论    补录于后

  王逸少书论四篇   补录于后

  朱子曰自三端之妙及执笔有七种两段旧传王右军所
作后见张彦远要录以为卫夫人之辞然又莫可考验也
卷二百八十七 第 4b 页 WYG0836-0234b.png
又曰晋史不云羲之著书言笔法此数篇盖后之学者
所述也今并存于编以俟详择

  天台紫真笔法    见前二百七十一卷

  王逸少用笔赋    见前二百七十一卷

  王右军草书势(即梁武帝草书状)已见一百七十三卷书体

  朱子曰张彦远以草书势为右军自叙按篇中云二王
父子可为兄弟薄为庶息羊为仆隶乃在晋宋之后以
此言之盖袁升所作耳必非右军也

卷二百八十七 第 5a 页 WYG0836-0234c.png
  唐太宗论书     见前二百七十二卷

  唐太宗论笔法    见前(仝上)

  唐太宗指意     见前(仝上)

  虞永兴询笔髓    见前(仝上)

  虞永兴劝学     见前(仝上)

  欧阳询传授诀    见前(仝上)

  欧阳率更用笔论   见前(仝上)

  颜鲁公笔法十二意  见前二百七十五卷

卷二百八十七 第 5b 页 WYG0836-0234d.png
  朱子曰旧本多谬误予为之刋缀以通文义张彦远录十二
意为梁武笔法或此法自古有之而长史得之以传鲁公耳

  徐浩书法论    见前二百七十二卷

  朱子曰以技之至精者父子所不能教理之至妙者文
字所不能传盖目击而道存志专而神凝乃可以至矣
然则书法孰为传哉吾将为未悟者之筌蹄耳世传诸
家笔法其辞多不雅驯盖非其亲作乃后人祖述耳然
多识而博闻之亦学者之所勉也故芟芜撮要存诸左
卷二百八十七 第 6a 页 WYG0836-0235a.png
方以备观览犹病其谬误未尽正云

  笔法之二第二

  张怀瓘玉堂禁经 用笔法  见前二百(七十六卷)

  权德舆书诀(即王僧虔笔意赞而删其前十二句) 见前二百(七十一卷)

  李阳冰笔法    已见一百七十一卷书体

  古今传授笔法   见前二百七十五卷

  陆希声传笔法   见前二百七十六卷

  雷简夫江声帖   见前二百七十三卷

卷二百八十七 第 6b 页 WYG0836-0235b.png
  朱子曰张怀瓘书于唐无闻焉至其论议识法详密如
此盖唐之盛时书学大盛师师相承皆有考据而不出
于凿也呜呼使予得见彼时诸公则岂不可企及耶今
虽阅其遗文犹病缪戻而使人难晓也然予集是书大
率据所见悉编之以备玩阅至其传授之序法度之多
君子取节焉可也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此之谓也
杂议之一第四

  赵壹非草书    见前二百七十一卷

卷二百八十七 第 7a 页 WYG0836-0235c.png
  王逸少自论    见前二百七十一卷

  王僧虔答录古来能书人名(录羊欣所撰) 见前

  王僧虔答齐太祖论书启  详见后书苑菁华

  王僧虔论书 又论书   见前

  朱子曰此篇当是僧虔与人书耳张彦远要录二
篇合为一非也今虽别之但编简脱谬不能完备


  陶隐居上武帝论书启五首 见前二百七十一卷

卷二百八十七 第 7b 页 WYG0836-0235d.png
  武帝答隐居书三首  见前二百七十一卷

  中书侍郎虞和论书启 见前二百七十二卷

  叙二王书事一首   见前

  本在虞和表中编简脱误不能次序但叙二王
事甚详不忍弃之别录为一首

  梁庾元威论书  (前半见前二百七十二卷后半见二百六十七卷书体)

  萧子云论书启  见前二百七十二卷

  朱子曰𨽻草始于秦行于汉魏而特盛于江左观其君
卷二百八十七 第 8a 页 WYG0836-0236a.png
臣所以撰录论议辨析今古可谓勤矣是时名流皆谓
之胜事以不能为耻故其盛如此阅隐居书知书法十
二意及乎元常逸少献之优劣乃出梁武而或转以为
张长史颜鲁公之辞盖张颜祖述之尔赵壹之言亦足
警夫嗜毫翰而忘功名者也

  杂议之二第五

  唐太宗高宗书故事

  虞世南书旨述   见前二百七十二卷

卷二百八十七 第 8b 页 WYG0836-0236b.png
  张怀瓘文字论   见前二百七十三卷

  张怀瓘议书    见前二百八十四卷

  张怀瓘书估    见前(仝上)

  韩文公送高闲上人序见前

  刘梦得论书    补录于后

  柳子厚报崔黯秀才书

  欧阳永叔书李斯篆后

  欧阳永叔论字法

卷二百八十七 第 9a 页 WYG0836-0236c.png
  欧阳永叔与石守道书二首 补录于后

  朱子曰六艺之目曰礼乐射御书数夫礼贵乎为容乐
重乎知音射赏于中鹄御美于如组数优于推历此五
者皆以精能为善至于书岂不然哉为其才有短长故
君子不以贤定不肖然德均则艺胜矣观韩子之序知
书之不可伪观梦得之论知学之不可已也子厚以为
病癖不亦过乎然亦足以警夫耽嗜者也永叔讥守道
之怪正矣不然则以直为斜以方为圆之弊至今未息
卷二百八十七 第 9b 页 WYG0836-0236d.png
也善哉

  品藻门第六

  梁武帝书评    见前二百八十三卷

  崔子玉 蔡邕  张伯英 曹喜  邯郸淳

  师宜官 梁鹄  钟繇(又钟司徒)皇象  索靖

  卫巨山 王右军 王献之 王仪同 桓元

  羊欣  萧思话 薄绍之 孔琳之 张融

  王僧虔 阮研  陶隐居 范怀约 殷均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0a 页 WYG0836-0237a.png
  徐淮南 吴施  柳产 程旷平 李镇东

  李岩之 萧子云 颜倩 萧特进 王彬之

  柳恽 郤愔  庾肩吾

  右书评三十有八人

  朱子曰旧有梁武帝书评皆不伦次乃以两本会
而录之略随其世次之先后故言从汉末至梁三
十四人一云二十八人今得三十有七事远未遑
深考艰于去取姑并存之其间有数人无闻者岂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0b 页 WYG0836-0237b.png
当时可观而后无传耶然亦虑简札之误云尔予
既录此又阅袁昂古今评普通四年所上大率相
类岂武帝取昂之言而为己辞耶或传写者混淆
而致然耶予未得善本为之较定也袁昂之评今
不复录取其稍异者数条疏于武帝评之下其间
有云王褒书悽断风流而势不称意孟光禄书如
崩山绝崖人见可畏前评未有其馀亦谬误难录
末云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四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1a 页 WYG0836-0237c.png
英其颓流芳不灭羊真孔草萧行范篆各一时妙绝此
皆可述之辞也

  庾肩吾书品并略论 见前二百八十二卷

  袁昂古今书评   见前二百八十三卷

  李嗣真书后品   见前二百八十二卷

  九品书人论(即韦续九品书人论)见前二百八十四卷

  遗名子续书评(即品总续书评)见前二百八十三卷

  品藻之二第七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1b 页 WYG0836-0237d.png
  张怀瓘书断卷上中 见前二百八十二卷

  朱子曰怀瓘品藻古今上下数千载斯亦勤矣当唐之
盛时古书所存者多博见而精研之能始及此后世秉
笔之士虽欲更述不亦难哉然其辞或朴或繁非书之
要不复删易其谓今之八分为起于秦谓今之正书为
程邈之𨽻皆非是也具续书断王原叔篇中又以赵高
首妙品不可以训故易以胡母敬而传高之事欧阳公
谓天下之事固有出于不幸者此之谓也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2a 页 WYG0836-0238a.png
  品藻之三第八

  张怀瓘书断卷下  见前

  品藻之四第九

  续书断  朱长文

  周官保氏教国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谓也书之
为教古者以参于礼乐恶可置哉自秦变六体汉兴有
章草英儒承承故得不废寖兴于西京曹魏之际而极
盛于晋宋隋唐之间穷精殚妙变态百出无以尚矣当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2b 页 WYG0836-0238b.png
彼之时士以不工书为耻故师授家习能者益众形于
简牍耀于金石后人虽相去千百龄得而闻之如揖其
眉宇也下至于五代天下罹金革之忧不遑笔札神
宋受命圣圣相继云章宸翰艺出天纵炳如日月发如
龙鸾天下多士向风趋学间有俊哲自为名家古文则
郭恕先勾中正篆籀则徐骑省卲餗章友直分𨽻则王
原叔真草则杨少师王御史李西台宋宣献石曼卿周
子发苏子美蔡君谟咸有遗迹可以观述虽然学者犹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3a 页 WYG0836-0238c.png
未及晋唐之间多且盛者何也盖经五季之积乱而师
法罕传就有得之秘不相授故虽志于书者既无所宗
则复中止是以然也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
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者能之常多不肖者
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
若夫尺牍叙情碑版述事惟其笔妙则可以珍藏可以
垂后与文俱传或其缪恶则旋即弃掷漫不顾省与文
俱废如之何不以为意也予虽不能每怅然为之叹息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3b 页 WYG0836-0238d.png
于是集古今字法书论之类为墨池编其善品藻者得
三家焉曰庾肩吾曰李嗣真曰张怀瓘而怀瓘者为备
然自开元以来未有纪录而唐初诸公或虽有其传而
事迹缺略或未尝立传于此篇为缺于是用怀瓘品例
缀所闻见断自唐兴以来至于本朝熙宁之间作续书
断庶使近时抱艺君子于此具见而不学者观之亦思
勉焉其所缺漏当嗣而益诸熙宁七年八月六日灊溪
隐夫序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4a 页 WYG0836-0239a.png
  续书断卷上  书品论

  神品三人   详见下卷

  颜真卿 张长史 李阳冰

  妙品十六人  详见下卷

  唐太宗 虞世南 欧阳询 欧阳通

  褚遂良 陆柬之(高正臣附) 徐峤之

  徐浩  释怀素(怀仁附)  柳公权

  沈传师 韩择木 徐骑省(弟锴及李无惑附)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4b 页 WYG0836-0239b.png
  石曼卿 苏子美 蔡君谟

  论曰昔庾肩吾定张芝至于法高一百二十有八人为
九品李嗣真录李斯至于张正见八十一人为十等其
间有两存者有互见者网罗前哲固以博矣然肩吾
梁人也其去羲献不远其所评远者必有据依近者皆
所亲见也而嗣真得承群贤之绪馀而又益以隋唐之
近迹故可以锱铢以权之尺寸以度之列为数品然大
繁则乱其升降失中者多矣其说止于题评譬喻不求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5a 页 WYG0836-0239c.png
事实虚言润饰孰为准绳至张怀瓘乃讨论古今自史
籀至于唐之卢藏用为神妙能三品人为一传兼王袁
之评庾李之品而附之以名字乡邑爵位之详品简则
易推事明则可考此足为学者之便也然其或失于折
衷或伤于鄙俚而叙古人之行事未备其犹病诸予欲
不踵怀瓘别为一书然自度病处而去古益远其所见
闻皆不及怀瓘之博且详也虽复增损其能甚异哉于
是续而补之自隋以前能书者虽怀瓘所不录而杂见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5b 页 WYG0836-0239d.png
于庾李书品窦暨述书赋迹绝难考此不复载也怀瓘
开元中尝为翰林供奉工书之外无闻焉不以人废言
此谓神妙能者以言乎上中下之号而已岂所谓圣神
之神道妙之妙贤能之能哉就乎一艺区以别矣杰立
特出可谓之神运用精美可谓之妙离俗不谬可谓之
能据所传睹精为著定苟好恶之异商𣙜之差以俟来
哲然同品之间固有优劣览者可以自知焉

  神翰述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6a 页 WYG0836-0240a.png
  神宋之兴自太祖震神武敷至仁以大定天下又能
敦尚文雅耆儒宿德置于廊庙英髦丽藻列于禁掖然
于翰墨之学固未遑暇太宗方在跃渊留神墨妙断
行片简已为时人所宝及既即位区内砥平朝廷燕宁
万几之暇手不释卷学书至于夜分而夙兴如常以生
知之敏识而继博学之不倦功倍前古体兼数妙英气
奇采飞动超举圣神绝艺无得而名焉帝善篆𨽻草行
飞白八分而草书冠绝尝草书千文勒石于秘阁又八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6b 页 WYG0836-0240b.png
分千文及大飞白数帙以颁辅弼当时工书者莫不叹
服上尝语近臣曰朕君临天下亦有何事于笔砚特中
心好耳江东人能小草累召诘之殊不知向背也小草
字学难究飞白笔势罕工吾亦恐自此废绝矣盖深虑
书法之缺坠而勤劳以兴之也始即位之后募求善书
者许自言于公车置御书院首得蜀人王著以为翰林
侍书时吕文仲为翰林侍读与著更宿禁中每岁九月
后夜召侍书侍读及待诏书艺于小殿张烛令对御书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7a 页 WYG0836-0240c.png
字亦以询采外事常至乙夜而罢是时禁庭书诏笔迹
丕变刬五代之芜谬而追盛唐之旧法粲然可观矣又
尝命徐铉句中正刋定许慎说文正天下字学六书之
义乃得不废以隆于今又尝阅于内府购于天下自汉
章帝至唐太宗高宗书及古昔名臣苍颉张芝钟繇杜
预东晋王谢唐褚陆颜柳之徒与王羲之献之墨迹并
勒石为法帖十卷以赐近臣后二府大人初拜者皆赐
之遂传天下学者得以师法自古帝王好藏书者有之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7b 页 WYG0836-0240d.png
矣然徒宝惜独善而不能兼唐文皇可谓谊主犹且择
甚爱者藏之于陵墓其次者函之于宫掖没卒为奸臣
盗贼所得以至于湮没吁可惜哉未有如吾太宗圣
谟闳远者也至于宸翰亦以藏之天下名山胜地为虑
深矣逮章圣朝裒次遗墨其寘于龙图阁太清数秘
阁御书院及赐于名山祠庙者凡数千卷轴真宗睿
文精义穷几入神通绍先诲沈研古艺宸毫焕发形于
翠琰者凡九十编宝在天章以永来世仁宗往在东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8a 页 WYG0836-0241a.png
朝己志于书真宗尝以示大臣及于临御因阅视
先帝灵几有木皮飞白笔偶取作字笔力遒迈如素
习者乃置书神位又以颁锡执政由是墨法日进发奇
振华云龙相从鸾凤交舞无以喻之享国四纪未尝
辍功榜于先庙标于总章凡侍从儒学之臣皆拜贶于
上盖飞白之法始于蔡邕工于羲献萧子云而大盛于
二圣之间矣自古飞白罕有传者惟先帝兴之于己坠
永耀于将来厥惟艰哉英宗建宝文以奉之用踵故事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8b 页 WYG0836-0241b.png
可谓美矣文宪自居藩邸及践宸极以向儒好学称天
下今天子潜精六经通达渊邃宿儒老学慑服天辨臣
以病隐不与缙绅接未获细闻天纵之奇能也自从亲
至于舒每有青祠祈谢灵仙窃观御名出于宸笔气严
而法备迹婉而势遒于一字且如此况睹之多则
妙可知也尝观自古君天下者功成则志逸治久则气
骄至于恣畋游迩声色穷天下之欲极天下之乐以至
太甚而阶危乱者多矣惟本朝累圣威憺八荒恩被万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9a 页 WYG0836-0241c.png
物而未尝亲逸欲之事田无车马之音下无姝丽之求
卑宫室俭服用垂拱丰裕惟六经百氏篇章论议诸家
书法是务过于寒儒者之为盖尧舜之浚明文武之齐
圣夫何足以尚已今臣纂述书断岂敢抑居品列谨直
述以冠篇云

  品藻之五第十

  续书断卷下

  能品   详见下卷

卷二百八十七 第 19b 页 WYG0836-0241d.png
  唐高宗    唐明皇    唐顺宗

  汉王元昌   临川公主(晋阳公主房璘妻附)杨师道

  裴行俭    魏叔瑜(子华附)  宋令文

  王绍宗(孙虔礼附) 王知敬(殷仲容附) 卢藏用

  岐王元范   李邕     钟绍京(萧祐附)

  韦陟     萧诚     张廷圭

  贺知章    司马子微(卢鸿附) 王维

  吕向     郑虔     梁升卿

卷二百八十七 第 20a 页 WYG0836-0242a.png
  史惟则    蔡有邻    李潮

  褚廷诲    胡霈然    张怀瓘

  张从申    段季展    韩滉

  归登     邬彤     郑庆馀

  韩愈(刘禹锡柳宗元附) 韩梓材    裴潾

  李德裕    牛僧孺    李绅

  裴休     唐元度    卢知猷

  于僧翰    钱惟治    钱侍郎

卷二百八十七 第 20b 页 WYG0836-0242b.png
  皇朝钱忠懿王 李煜     王侍御著

  郭忠恕    句直馆中正  释梦英

  范文正公(欧阳永叔附)王翰林洙   周子发

  邵餗     章友直    唐玄猷

  雷简夫    张公达    慎东美

  李西台建中(唐异附)宋宣献公   杜祁公

  系说

  自天圣景祐以来天下之士志于书学者稍复兴起如
卷二百八十七 第 21a 页 WYG0836-0242c.png
周子发石曼卿苏子美蔡君谟之俦人亡迹存皆著在
篇中矣今列于廊庙布于台阁复有数公有若韩魏公
骨力壮伟文潞公风格英爽介甫相国笔老不俗王大
参资质沈厚卲兴宗笔思快锐宋次道陆子履碑刻遒
丽滕元发王乐道尺牍流便王才叔以婉美称苏子曕
以淳古重及蔡仲远沈睿达之徒皆彬彬可观予固未
量其所至安敢品之然金闺玉堂之士布衣韦带之流
岂乏能者哉予病且隐罕与搢绅接固不得而知也后
卷二百八十七 第 21b 页 WYG0836-0242d.png
之与我同志者固当搜而次之







  六艺之一录卷二百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