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八十
卷二百八十 第 1a 页 WYG0836-01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二百八十  钱唐倪涛撰

  历代书论十

  元郝经论书

  夫书一技耳古者与射御并故三代先秦不计夫工拙
而不以为学是以无书法之说焉自包牺氏画八卦造
书契皇颉制字取天地法象之端人物器皿之状鸟兽
草木之文日月星辰之章烟云雨露之态而为之初无
卷二百八十 第 1b 页 WYG0836-0123b.png
工拙之意于其间也世变日下渐趋简易故变古文为
篆文变大篆为小篆又变小篆为𨽻为楷为八分为行
为草为真行为行草为章草为正草废刀用笔废竹用
帛废帛用纸皆与世变而下也道不足则技始以书为
工始寓性情襟度风格其中而见其为人专门名家始
有书学矣故古之篆法之存者惟见秦丞相斯斯刻薄
寡恩人也故其书如屈铁琢玉瘦劲无情其法精尽后
世不可及汉之𨽻法蔡中郎不可得而见矣存者惟魏
卷二百八十 第 2a 页 WYG0836-0124a.png
太傅繇繇沈鸷威重人也故其书劲利方重如画剑累
鼎斩绝深险又变而为楷后人亦不可及楷草之法晋
人所尚然至右军将军羲之则造其极羲之正直有识
鉴风度高远观其遗殷浩及道子诸人书不附桓温自
放山水间与物无竞江左高人胜士鲜能及之故其书
法韵胜遒婉出奇入神不失其正高风绝迹邈不可及
为古今第一其后颜鲁公以忠义大节极古今之正援
篆入楷苏东坡以雄文大笔极古今之变以楷用𨽻于
卷二百八十 第 2b 页 WYG0836-0124b.png
是书备极无馀蕴矣盖皆以人品为本其书法即其心
法也故柳公权谓心正则笔正虽一时讽諌亦书法之
本也苟其人品凡下颇僻侧媚纵其书工其中心蕴蓄
者亦不能掩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也若二王颜坡之忠
正高古纵其书不工亦无凡下之笔矣况于工乎先叔
祖谓二王书之经也颜坡书之传也其馀则诸子百家
也故今之为书也必先熟读六经知道之所在尚友论
世学古之人其问学其志节其行义其功烈有诸其中
卷二百八十 第 3a 页 WYG0836-0124c.png
矣而后为秦篆汉𨽻玩味大篆及古文以求皇颉本意
立笔创法脱去凡俗然后熟临二王正书熟则笔意自
肆变态自出可临真行又熟则渐放笔可临行草收其
放笔以草为楷以求正笔可临章草超凡入圣尽弃畦
町飞动鼓舞不知其所以然然后临其正草如是者有
年始可于颜求其正笔于坡求其奇笔以正为奇以奇
为正出入二王之间复汉𨽻秦篆皇颉之初书法始备
矣然犹学之于人非自得之于已也必观夫天地法象
卷二百八十 第 3b 页 WYG0836-0124d.png
之端人物器皿之状鸟兽草木之文日月星辰之章烟
云雨露之态求制作之所以然则知书法之自然犹之
于外非自得之于内也必精穷天下之理锻鍊天下之
事纷拂天下之变客气妄虑扑灭消弛澹然无欲翛然
无为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
然而化然后技入于道凡有所书神妙不测尽为自然
造化不复有笔墨神在意存而已则自高古闲暇恣睢
倘佯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刚而不亢柔而不恶端庄而
卷二百八十 第 4a 页 WYG0836-0125a.png
不滞妥娜而不欺易而不俗难而不生轻而不浮重而
不浊拙而不恶巧而不烦挥洒而不狂顿直而不妄夭
矫而不怪窅𦕈而不僻质朴而不野简约而不阙增羡
而不多舒而不缓疾而不速沉著痛快圆熟混成万象
生笔端一画立太极太虚之云也大江之波也悠悠然
而来浩浩然而逝邈然无我于其间然后为得已虽为
一技而可以名家也(陵川集)

  元赵孟頫论书

卷二百八十 第 4b 页 WYG0836-0125b.png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
军书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
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
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
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兰亭跋)

  凡作字虽戏写亦如欲刻金石(铁网珊瑚)

卷二百八十 第 5a 页 WYG0836-0125c.png
  书贵纸笔调和若纸笔不称虽能书亦不能善也譬之
快马行泥滓中其能善乎(笔道通会)

  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
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已(方鹏昆山
志)

  元虞集论书

  书之易篆为𨽻本从简然君子作事必有法焉精思妙
造遂以名世方圆平直无所假借而从容中度自可观
卷二百八十 第 5b 页 WYG0836-0125d.png
则譬如冠冕佩玉执璧奉行事君事神恭敬在中威仪
见外揖拜升降自然成文则其善也乃若颇邪反侧怒
张容媚小人女子之态学者戒之

  魏晋以来善𨽻书以书名未尝不通六书之义不通其
义则不得文字之情制作之故安有不通其义不得其
情不本其故犹得为善书者吴兴赵公之书名天下以
其深究六书也书之真赝吾尝以此辨之世之不知六
书而效其波磔以为媚诚妄人矣(道园学古录)

卷二百八十 第 6a 页 WYG0836-0126a.png
  元刘因论书

  字书之工拙先秦不以为事科斗篆𨽻正行草汉代而
下随俗而变去古远而古意日衰魏晋以来其学始盛
自天子大臣至处士往往以能书名家变态百出法度
备具遂为专门之学学者苟欲学之篆𨽻则先秦款识
金石刻魏晋金石刻唐以来李阳冰等所当学也正书
当以篆𨽻意为本有篆𨽻意则自高古钟太傅王右军
颜平原苏东坡其规矩准绳之大匠也欧率更张长史
卷二百八十 第 6b 页 WYG0836-0126b.png
李北海徐浩柳诚悬杨凝式蔡君谟米芾黄鲁直萃之
以励吾气参之以肆吾博可也虽或不工亦不俗矣技
至于不俗则亦已矣(荆川稗编)

  元韩性论书

  书果有则乎书心画也短长肥瘠体人人殊未可以一
律拘也书果无则乎古之学者殚精神縻岁月临模仿
效终老而不厌亦必有其道矣盖书者聚一以成形形
质既具性情见焉异者其体同者其理也能尽其理可
卷二百八十 第 7a 页 WYG0836-0126c.png
以为则矣三代之时书以记事未始以点画较工拙也
然而鼎彝铭志之文俯仰向背精入芒发是岂有意于
工哉亦尽其理不能不工耳秦汉而下以书名者何可
胜数尽书之理者惟钟元常王逸少数人而已其残缣
败楮刓碑断碣幸存于世者皆为人所宝爱观其霞分
云駃龙跳虎跃变化倏忽莫适控抟可喜可玩可怖可
愕而不可测识意非法度所可拘挛徐而察之俯仰向
背之理若合符契后之学者互相宪述随其所至而各
卷二百八十 第 7b 页 WYG0836-0126d.png
有成下至黄太史米南宫书体纵肆而法度极森严故
皆可以擅名于后世由是而降人益事书其资善书者
又好为甚高之论以为师心自用足以成家何必为是
拘拘也其形质性情蹠盭昏惑前不则乎古后不足为
来者则书道之中绝以是也夫今承旨赵公以翰墨为
天下倡学者翕然而景从赵君仲德尝请书法之要公
谓当则古无徒取法于今人也仲德于是取古人评书
要语辑为一书名曰书则以成赵公之意而惠学者以
卷二百八十 第 8a 页 WYG0836-0127a.png
指南也好事者将取而列诸梓仲德俾余为之序夫书
者六艺之一儒者所当事也书有自然之理理之所在
学者则焉射之正也车之轨也砭剂之俞荥也是书传
学者之厚幸非欤(书则序)

  元刘有定论书

  篆直分侧直笔圆侧笔方用法有异而执笔初无异也
其所以异者不过遣笔用锋之差变耳盖用笔直下则
锋尝在中欲侧笔则微倒其锋而书体自然方矣古人
卷二百八十 第 8b 页 WYG0836-0127b.png
学书皆用直笔王次仲等造八分始侧法也(王氏法书苑)

  元戴表元论书

  古之书家莫不能刻谓之书刀后乃用以书丹入石予
尝行金焦间见米南宫题诗厓壁锋势飞动遗老云皆
其所自凿今人名能书以刻字为耻殆非通论(剡源集)

  元杜本论书

  夫兵无常势字无常体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
若卧若起若日月垂象若水火成形傥悟其变则纵横
卷二百八十 第 9a 页 WYG0836-0127c.png
皆有意象矣(书史会要)

  元盛熙明论书

  夫书者心之迹也故有诸中而形诸外得于心而应于
手然挥运之妙必由神悟而操执之要尤为先务也每
观古人遗墨存世点画精妙振动若生盖其功用有自
来矣世传卫夫人之笔阵图王逸少之永字八法犹可
考也舍此而欲求全美于成体之后固亦难矣

  点画既工而后能结体然布置有疏密骨格有肥瘠不
卷二百八十 第 9b 页 WYG0836-0127d.png
可不察也

  翰墨之妙通于神明故必积学累功心手相忘当其挥
运之际自有成书于胸中乃能精神融会悉寓于书或
迟或速动合规矩变化无常而风神超逸是非高明之
资孰克然耶

  王右军过江观览名刻叹学卫夫人书徒费岁月故学
书者以当知所宗尚乃能知所用力至于临摹之功丹
墨之妙皆宜精究也(法书考)

卷二百八十 第 10a 页 WYG0836-0128a.png
  明

  方孝孺论书

  晋宋间人以风度相高故其书如雅人胜士潇洒蕴藉
折旋俯仰容止姿态自觉有出尘意陵迟至于中唐法
度森然大备而怒张挺勃之气亦已露矣唐初诸贤去
古未远故犹有晋宋遗风古人所为常使意胜于法而
后世常使法胜于意意难识而法易知颜柳之书余一
见即知其美今始识其用意之妙正犹有道君子泊然
卷二百八十 第 10b 页 WYG0836-0128b.png
内运非久与之居不足知其所蕴也(逊志斋集)

  解缙书学详说

  书肇于庖牺笔墨纸砚皆始古用后世异其制尔书称
作会纪于太常非可以刀削为而诗称彤管知非始于
蒙恬也三者放此今书之美自钟王其功在执笔用笔
执之法虚圆正𦂳又曰浅而坚谓拨镫令其和畅勿使
拘挛真书去豪端二寸行三寸草四寸掣三分而一分
着纸势则有馀掣一分而三分着纸势则不足此其要
卷二百八十 第 11a 页 WYG0836-0128c.png
也而擪捺钩揭抵拒导送指法亦备其曰擪者大指当
微侧以甲肉际当管旁则善而又曰力以中驻中笔之
法中指主钩用力全在于是又有扳罾法食指拄上甚
正而奇健撮管法撮聚管端草书便提笔法提挈其笔
署书宜此执笔之法也若夫用笔豪釐锋颖之间顿挫
之郁抑之周而折之抑而扬之藏而出之垂而缩之往
而复之逆而顺之下而上之袭而掩之盘旋之踊跃之
沥之使之入衄之使之凝筑之如穿按之如埽注之趯
卷二百八十 第 11b 页 WYG0836-0128d.png
之指之挥之掉之提之拂之空中坠之架虚擒之穷深
掣之收而纵之蛰而伸之淋之浸淫之使之茂卷之蹙
之雕而琢之使之密覆之削之使之莹鼓之舞之使之
奇喜而舒之如见佳丽如远行客过故乡发其怡怒而
奋激之也如抚剑戟操戈矛介万骑而驰之也发其壮
哀而思也低回戚促登高吊古慨然叹息之声乐而融之
如梦华胥之游听钧天之乐与其箪瓢陋巷之乐之意
也是其一字之中皆自其心推之有絜矩之道也而其
卷二百八十 第 12a 页 WYG0836-0129a.png
一篇之中可无絜矩之道乎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
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八面四
方有如布阵纷纷纭纭斗乱而不乱浑浑沌沌形圆而
不可破昔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
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鱼鬣鸟翅花须蝶芒油然粲然
各止其所纵横曲折无不如意豪发之间直无遗憾近
时惟赵文敏公深得其旨而詹逸庵之署书亦然今欲
增减其一分易置其一笔一点一画一豪发高下之间
卷二百八十 第 12b 页 WYG0836-0129b.png
阔狭偶殊妍丑迥异学者当视其精微得之是以统而
论之一字之中虽欲皆善而必有一点画钩剔波拂主
之如美石之蕴良玉使人玩绎不可名言一篇之中虽
欲皆善必有一二字登峰造极如鱼鸟之有麟凤以为
之主使人玩绎不可名言此钟王之法所以为尽善尽
美也且其遗迹偶然之作枯燥重湿浓淡相间盖不经
意肆笔为之适符天巧奇妙出焉此不可以强为亦不
可以强学惟日日临名书无吝纸笔工夫精熟久乃自
卷二百八十 第 13a 页 WYG0836-0129c.png
然言虽近易实为要旨先仪骨体后画精神有肤有血
有力有筋其血其肤侧锋内外之际其力其筋豪发生
成之妙丝来线去胍络分明描拓为先旁摹次之双钩
映拟功不可阙对之仿之如灯取影填之补之如鉴照
形合之符之如瑞之于瑁也比而似则之如睨伐柯察
而象之详视而默识之如七十子之学孔子也愈近而
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切磋之琢磨之治之已精益求
其精一旦豁然贯通焉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手之用
卷二百八十 第 13b 页 WYG0836-0129d.png
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物而生成之也而后为能学
书之至耳此余所以为书之详说也(王氏法书苑)

  解缙学书法

  学书之法非口传心受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
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工夫张芝临池学书池水
尽黑钟丞相入抱犊山十年木石尽黑赵子昂国公十
年不下楼巙子山平章每日坐衙罢写一千字才进膳
唐太宗皇帝简板马上字夜半起把烛学兰亭记大字
卷二百八十 第 14a 页 WYG0836-0130a.png
须藏间架古人以帚濡水学书于砌或书于几几石皆


  余少时学书得古之断碑遗碣效其布置形似自以为
至矣间有谀之曰比之古碑刻如烛取影殆逼其真则
又喜自负间有谈用笔之法者未免非而不信也及稍
见古人之真迹虽豪发运转皆遒劲苍润如画沙剖玉
使人心畅神怡然后知用笔之法书之精神运动于形
似布置之外尤不可昧而少之也(解学士集)

卷二百八十 第 14b 页 WYG0836-0130b.png
  王宾叙字

  古人以字名家不易能也师宜官大字方丈一字小字
方寸千言此后汉人以大小字名家不易能者也韦仲
将自言以张芝笔左伯纸已之墨已之手大字逞径丈
之势小字寸许千言也此魏人以大小字名家不易能
者也惜乎其字皆不可得而见其法则犹可得而知者
张长史谓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董内直谓大字贵
结密不结密则懒散而无精神偏旁宜字字相照应又
卷二百八十 第 15a 页 WYG0836-0130c.png
宜飘逸气清雅不俗一字之美皆偏旁凑成分折看时
各自成一美始为大字之尽善者矣小字贵开阔字内
间架宜明整开阔一如大字体段诸美皆具也以张董
所谓观之后人从其法师韦所不易能可不能耶顾吾
嗜古人何如耳(停云馆帖)

  张绅论书

  古人写字政如作文有字法有章法有篇法终篇结搆
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起
卷二百八十 第 15b 页 WYG0836-0130d.png
伏隐显阴阳向背皆有意态至于用笔用墨亦是此意
浓淡枯润肥瘦老嫩皆要相称故羲之能为一笔书盖
谓禊序自永字至文字笔意顾盻朝向偃仰阴阳起伏
笔笔不断人不能也书评称褚河南字里金生行间玉
润以为行款中间所空素地亦有法度疏不至远密不
至近如织锦之法花地相间须要得宜耳

  善书者笔迹皆有本原偏旁俱从篆𨽻知者洞察昧者
莫闻是以法篆则藏锋折搭则从𨽻用笔之向背结体
卷二百八十 第 16a 页 WYG0836-0131a.png
之方圜隐显之中皆存是道人徒见其规摹乎八法而
不知其从容乎六书近时惟吴兴赵公为能知此其他
往往皆工点画不究偏旁古法荡然非为小失

  凡写字先看文字宜用何法如经学文字必当真书诗
赋之类行草不妨又看纸笔卷册合用字体大小务使
相称然后寻古人写过样子如小楷有黄庭乐毅画赞
曹娥各自法度不同今所写当用何者为法凝神存想
乘兴下笔立一字为一篇之主分其章辨其句为之起
卷二百八十 第 16b 页 WYG0836-0131b.png
伏隐显为之向背开合为之映带变换情状可以生形
势可以定始可言书矣(法书通释)

  杨士奇论书

  真书非古钟王以后上下率用之然亦有法昧者不能
造其至陈绎曾翰林要诀此所谓法也得其法苟非积
功之熟亦徒然矣曾子固言羲之所能亦精力自致非
天成也一艺之学犹必智行两尽况从事古圣贤之学
者哉(东里续集)

卷二百八十 第 17a 页 WYG0836-0131c.png
  曾棨论学书

  惟晋唐以书名家者不可胜计虽体制不同而规矩绳
墨初不异也近时学者徒见其已然之迹临钟王者曰
我师晋临欧虞者曰我师唐非惟学者偃然当之见之
者亦从而曰彼诚晋也诚唐也噫是徒髣髴其体制之
似而不求其规矩绳墨良可叹哉大抵作书须结体平
正下笔有源然后伸之以变化鼓之以奇崛则任心随
意皆合规矩矣且夫书法之妙非可言传昔人有见担
卷二百八十 第 17b 页 WYG0836-0131d.png
夫争道闻鼓吹观舞剑而至神妙以至听江声见蛇斗
而笔法进者此岂拘拘于临写之勤哉(西墅集)

  明岳正论书

  书家以永字八法该诸字之法予谓八法本于四法四
法本于一法即太极分而为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爻
之义故侧者太极也勒者引而伸之也努者勒之竖也
侧分而为趯勒分而为啄为策努分而为掠为磔努从
而勒衡策左而啄右掠倚而磔偃知此则知笔矣(岳正类博
卷二百八十 第 18a 页 WYG0836-0132a.png
藁)

  明李东阳论临书

  子昂临右军十七帖非此老不能为此书然观者掩卷
知其为吴兴笔也大抵效古人书在意不在形优孟效
孙叔敖法耳献之尝窃效右军醉笔右军观之叹其过
醉献之始愧服以为不可及此其形体尝极肖似而中
不可乱者如此能书者当自知耳(怀麓堂集)

  吴宽论书

卷二百八十 第 18b 页 WYG0836-0132b.png
  书家谓作真字能写篆籀法则高古今

  书家例能文辞不能则望而知其笔画之俗特一书工
而已世之学书者如未能诗吾未见其能书也(匏翁家藏集)

  祝允明论书

  书聚骨扇如令舞女在瓦砾堆上作伎飞燕玉环亦减
态矣(郁逄庆书画题跋记)

  文徵明记李少卿论书

  李少卿谓徵明曰吾学书四十年今始有得然老无益
卷二百八十 第 19a 页 WYG0836-0132c.png
矣子其及目力壮时为之因极论书之要诀累数百言
凡运指凝思吮豪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小大向背长
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盖公虽潜心古迹而所自
得为多当为国朝第一其尤妙能三指搦管虚腕疾书
令人莫能及也(甫田集)

  明杨慎论书

  唐史称颜真卿笔力遒婉又称柳公权结体劲媚有见
之言哉今人竭力仿者但得其遒而失其婉徒学其劲
卷二百八十 第 19b 页 WYG0836-0132d.png
而忘其媚米元章所以有笔头如蒸饼之诮也(丹铭总录)

  郑子经云偶写一字不成须于众碑中求之不可轻易
率然而作赵子昂所谓必求古人佳样是也

  晋书草体虚澹萧散此为至妙惟献之绾秋蛇为文皇
所笑至唐张旭怀素方作连绵之笔此黄伯思姜尧章
之所不取也

  丁道护襄阳启法寺碑最精欧虞之所自出北方多朴
而有𨽻体无晋逸谓之毡裘气盖骨格者书法之祖也
卷二百八十 第 20a 页 WYG0836-0133a.png
态度者书法之馀也毡裘之喻谓少态度耳

  篆尚婉而通𨽻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真务简而便此
四诀者可谓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矣

  山谷曰三代之彝器字画皆妙盖勒之金石垂世传后
必托于能者为学古钩深者谋不为单见浅闻者病也
又曰石鼓文笔法如圭璋特达非后人所能赝作熟观
此书可得正书行草法盖王右军亦云尔又曰周秦古
器铭皆科斗文字其文章尔雅朝夕玩之可以披剥华
卷二百八十 第 20b 页 WYG0836-0133b.png
伪自见真情虽戏弄翰墨亦不为无补又曰草书与科
斗篆𨽻同法同意又曰大王昨遂不奉深恨帖有秦汉
篆笔姜夔云真行草书之法圆劲古淡则出于虫篆点
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
则出于章草合黄与姜之言观之学书者必先乎此所
谓乘槎直入斗牛宫不但穷河源而已不然是弄潢池
而承檐霤岂有惊人之波澜耶

  智果心成颂云覃精一字功归自得盈虚统视连行妙
卷二百八十 第 21a 页 WYG0836-0133c.png
在相承起伏张怀瓘云临彷古帖豪发精研随手变化
得鱼忘筌晦翁云放意则荒取妍则拙皆得书诀之妙
山谷云入则重规叠矩出则奔轶绝尘曲尽书法矣墓
田丙舍其钟元常之懿乎霜寒阮生其王右军之奥乎
李阳冰庶子泉铭怡亭刻石二世之诏无是过也
王延之曰勿欺数行尺牍即表三种人身言其难工也
梁武帝云众家可识亦当复由串耳六文可工亦当复
由习耳程邈所以能变书体为之旧也张芝所以能尽
卷二百八十 第 21b 页 WYG0836-0133d.png
书势学之积也既旧且积方可以肆其谈

  法书惟风韵难及唐人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法之
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
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华散藻自然
可观可以精神解领不可以语言求觅也

  张旭妙于肥藏真妙于瘦然以予论之瘦易而肥难扬
子云曰女有色书亦有色试以色论诗曰硕人其颀左
传云美而艳艳长大也汉书载昭君丰容靓饰唐史载
卷二百八十 第 22a 页 WYG0836-0134a.png
杨妃肌体丰艳东坡诗书生老眼省见稀画图但见周
昉肥知此可以论字矣

  唐僧贯休工篆籀荆州帅问其笔法休曰此事须登坛
而援讵可草草言之此言最中理登坛而援言如人之
登高已至坛上之人一举手援之而已未加苦功而欲
求捷法譬如坐井中而求援坛上焉有此理耶李颀赠
张諲诗小王破体咸支策人皆不解破体为何语按徐
浩云钟善真书张称草圣右军行法小王破体皆一时
卷二百八十 第 22b 页 WYG0836-0134b.png
之妙破体谓行书小纵绳墨破右军之体也夫以小王
去右军不大相远已号破体今世解学士之画圈如镇
宅之符张东海之颤笔如风瘫之手盖王氏家奴所不
为一世嚣然称之字学至此扫地矣(墨池琐录)

  明焦竑学书法

  学书之法非口传心受不得其精故自羲献而下世无
善书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书学中兴至唐而盛宋家
三百年惟苏米庶几元惟赵子昂一人皆师资晋唐所
卷二百八十 第 23a 页 WYG0836-0134c.png
以绝出流辈(焦氏笔乘)

  明王世贞论书

  正锋偏锋之说古本无之近来专欲攻祝京兆故借此
为谈耳苏黄全是偏锋旭素时有一二笔即右军行草
中亦不能尽废盖正以立骨偏以取态自不容己也文
待诏小楷时时出偏锋固不特京兆何损法书解大绅
丰人翁马应图纵尽出正锋何救恶札不识丁字人妄
谈乃尔可恨可笑

卷二百八十 第 23b 页 WYG0836-0134d.png
  语云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性情
使转为形质纵横牵掣之谓使钩环盘纡之谓转向背
得宜之谓点画又云神彩为上形质次之𨽻以规为方
草则圆其矩

  右军之书后世摹彷者仅能得其圜密己为至矣其骨
在肉中趣在法外𦂳势游力淳质古意不可到故智永
伯施尚能绳其祖武也欧颜不得不变其真旭素不得
不变其草永施之书学差胜笔旭素之书笔多学少多
卷二百八十 第 24a 页 WYG0836-0135a.png
学少学非谓积习也乃渊源耳

  道生云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此古
人所传用笔之诀也如屋漏雨如壁坼如印印泥如锥
画沙如折钗股古人所论作书之势也然妙在第四指
得力俯仰进退收往垂缩刚柔曲直纵横转运无不如
意则笔在画中而左右者无病矣此法钟王之后惟藏
真得之为多庶几于是者唐则伯施信本登善虔礼绍
京泰和伯高清臣诚悬五季则景度重光宋则君谟元
卷二百八十 第 24b 页 WYG0836-0135b.png
章元则子山子昂本朝则仲珩贞伯希哲徵仲数人而


  先民有言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不欲太瘦瘦则形
枯肥不剩肉瘦不露骨乃为合作又不欲多露锋芒露
锋芒则意不持重又不欲深藏圭角藏圭角则体不精
神斯言当矣愚以谓如不得已则肉深不如骨胜多露
不如深藏犹为彼善也

  山谷云右军初学卫夫人小楷不能造微入妙其后见
卷二百八十 第 25a 页 WYG0836-0135c.png
李斯曹喜篆蔡邕𨽻八分于是楷法妙天下张长史观
古钟鼎铭科斗篆而草圣不愧右军父子易有云引而
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颜鲁公家庙碑今𨽻中之有小篆笔者欧阳兰台道因
碑今𨽻中之有古𨽻笔者皇象天发碑分篆中之有草
法者瘗鹤铭行书中之有古𨽻者

  取兰亭之半以参宣示则华实配矣取化度之半以参
庙堂则方圆恊矣

卷二百八十 第 25b 页 WYG0836-0135d.png
  明项穆论书

  书之法则点画攸同形之楮墨性情各异犹同源分𣲖
共树殊枝者何哉资分高下学别浅深资学兼长神融
笔畅苟非交善讵得从心书有体格非学弗知若学优
而资劣作字虽工盈虚舒惨回互飞腾之妙用弗得也
书有神气非资弗明若资迈而学疏笔势虽雄钩揭导
送提抢截拽之权度弗熟也所以资贵聪颖学尚浩渊
资过乎学每失颠狂学过乎资犹存规矩资不可少学
卷二百八十 第 26a 页 WYG0836-0136a.png
乃居先古人云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
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方正矣然后定其筋骨向背往还开合连络务求融达
贯通也次又尊其威仪疾徐进退俯仰屈伸务求端庄
温雅也然后审其神情战蹙单叠回带翻藏机轴圆融
风度洒落或字馀而势尽或笔断而意连平顺而凛锋
芒健劲而融圭角引伸而触类书之能事毕矣然计其
始终非四十载不能成也第世之学者不得其门从何
卷二百八十 第 26b 页 WYG0836-0136b.png
进乎必先临摹方有定趋始也专宗一家次则博研众
体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斯于书也集大成矣
若分布少明即思纵巧运用不熟便欲标奇是未学走
而先学趋也书何容易哉

  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与欹继知规矩戒不活与
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若不均且欹如耳目口鼻开
阖长促邪立偏坐不端正矣不活与滞如土塑木雕不
说不笑板定固窒无生气矣狂怪与俗如醉酒巫风丐
卷二百八十 第 27a 页 WYG0836-0136c.png
儿村汉胡行乱语颠朴丑陋矣又书有三要第一要清
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邪第二要温润温
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运
用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以斯数语慎思笃行未必
能超入上乘定可为卓然名家矣(书法雅言)

  明屠隆论书

  吾人学书当兼收并蓄聚古人于一堂接丰采于几案
手执心谈求其字体形势转折结搆若龙跳虎卧风云
卷二百八十 第 27b 页 WYG0836-0136d.png
转移若四时代谢二仪起伏利若刀戈强若弓矢点摘
如山颓雨骤而纤轻如细雾游丝使胸中宏博纵横有
象庶学不窘于小成而书可名于当代矣(屠赤水帖笺)

  明周显宗论书

  写字之法在手不在笔在心不在手在神不在心神则
妙矣不可知矣故规矩可以言传神妙必繇悟入而贯
夫始终者又在熟之一字也古人所谓如利锥画沙常
令笔锋在画中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执之欲紧运
卷二百八十 第 28a 页 WYG0836-0137a.png
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多力丰筋者圣无
力无筋者病类言皆字学之三昧学者当究心焉
写字之法硬笔要慢软笔要𦂳亦刚柔相济之意有病
才知无病好处贫方觉受贫难盖事必亲经历过然后
能真知也

  人有云善书者不择笔此亦未为通论或指写行书草
书言之也若夫楷书篆书𨽻书其笔各有所宜用不可
不择之也(感寓录)

卷二百八十 第 28b 页 WYG0836-0137b.png
  明莫云卿论书

  今人之不及唐人唐人之不及魏晋要自时代所限风
气之沿贤哲莫能自奋但师匠不古终乏梯航今世钟
王之踵已不可见如钟之力命宣示戎路季直诸帖王
楷乐毅黄庭曹娥东方赞大令洛神十三行烜赫千古
行书求宋拓阁帖太清楼诸刻留意而谛观焉即传刻
之远点画乖谬而存十一于千百庶几典型学者诚能
湛玩深思髣髴其趣又参以谱论诸说而自出胸中之
卷二百八十 第 29a 页 WYG0836-0137c.png
奇纵不能气运争能抑亦不惑于流俗浅夫之见矣
钟元常谓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盖知笔端之
妙全在筋力筋力之势运于指腕右军父子及盛唐诸
名家皆用其意而时代相沿不能无改前辙故曰元常
古肥子敬今瘦正言今古异尚工拙因之古法不传良
可慨也夫楷书起于王次仲之八分夫𨽻为书法之一
变也汉魏以来点画波磔行有天则能远寻本始如钟
之尚书宣示丙舍墓田庶几典型右军黄庭乐毅大令
卷二百八十 第 29b 页 WYG0836-0137d.png
洛神十三行皆真书之用意极深者大小秾纤斜正疏
密如化工赋象动合天然自后人伪作右军之言曰大
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张颠引以教颜鲁公遂作千古
谬论末世又以出自鲁公不敢置吻鲁公而后竟无一
人超越自诣古人者至米元章出独见此意而自运不
足然谓鲁公书真法入俗可谓具法眼三昧语也凡书
家下笔时须澄神静虑弗以一事关心既想字形难易
俯仰右军所谓意在笔前然后快然落笔不使凝滞自
卷二百八十 第 30a 页 WYG0836-0138a.png
能合符至于平日摹习之功不以寒暑少辍每得清晏
便置古帖墨迹披玩游神心手渐熟姿态横生所谓卧
王濛于纸端坐徐偃于笔下法度既得任吾心匠适彼
互合时发新奇无论求甘心眼即古人何不可至学者
轻视之则矜持太过无心手操纵之奇无惑乎其不逮
前哲也(莫廷韩集)

  明董其昌论书

  今人学怀仁圣教序十七帖尤谬其自信不谬者去书
卷二百八十 第 30b 页 WYG0836-0138b.png
道转远东坡书时有态特用偃笔不能捉笔故有墨肥
之诮自元人后无能知赵吴兴受病处者自余始发其
膏肓在守法不变耳赵吴兴过秦论张伯雨以为学内
景经实学乐毅论也匀圆如算子右军所诃徐浩李邕
不能免此唐玄宗鹡鸰颂清劲处高出李北海张从申
数等便思破庸庸之习落笔以圣教序为戒

  余近来临颜书因悟所谓折钗股屋漏痕者惟二王有
之鲁公直入山阴之室绝去欧褚轻媚习气东坡谓诗
卷二百八十 第 31a 页 WYG0836-0138c.png
至于子美书至于鲁公至矣非虚语也颜书惟蔡明远序尤
为沉古米海岳一生不能髣髴盖亦谓学唐初诸公书
稍乏气骨耳

  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或曰意不胜于
法乎不然宋人自以其意为书耳非能有古人之意也
然赵子昂则矫宋之弊虽己意亦不用矣此必宋人所
诃盖为法所縳也

  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赵吴兴所以不
卷二百八十 第 31b 页 WYG0836-0138d.png
入晋唐之室也兰亭非不正其纵宕用笔处无迹可
寻若形模相似转去之远柳公权云笔正须学柳下惠
者参之余学书三十年见此意耳

  书家以豪逸有气能自结撰为极则

  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
阿剸截之意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
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细参玉润帖思过半矣
虞永兴尝自谓于道字有悟盖于发笔处出锋如抽刀
卷二百八十 第 32a 页 WYG0836-0139a.png
断水正与颜太师锥画沙屋漏痕同趣前人巧处故应
不传学虞者辄成算子笔阵所诃以此余非能书能解
此耳

  书家以分行布白谓之九宫元人作书经云黄庭有六
分九宫曹娥有四分九宫是也今观信本千文真有完
字具于胸中若构凌云台一一皆剂而成者米南宫评
其真书到内史信矣此本为杨补之家藏勒其全文故
学书者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

卷二百八十 第 32b 页 WYG0836-0139b.png
  往余以黄庭乐毅真书为人作榜署书每悬看辄不得
佳因悟小楷法欲可展为方文者乃尽势也题榜如细
亦跌宕自在惟米襄阳近之襄阳少时不能自立家专
事摹帖人谓之集古字已有规之者曰须得势乃传正
谓此

  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
精神相挽处王大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右军如凤
翥鸾翔似奇反正米元章谓大年千文观其有偏侧之
卷二百八十 第 33a 页 WYG0836-0139c.png
势出二王外此皆言布置不当平匀当长短错综疏密
相间也

  吾书与赵文敏较各有短长行间疏密千字一同吾不
如赵若临仿历代赵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赵书因熟
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赵书无弗作意吾书往往率
意当吾作意赵书似输一筹

  三十年前参米书在无一实笔自谓得诀不能常习今
犹故吾可愧也米云以势为主余病其欠淡淡乃天骨带
卷二百八十 第 33b 页 WYG0836-0139d.png
来非学可及(容台集)

  明李日华论书

  学书不可漫为散笔必于古人书中择百馀字成片段
者并其行间布置而学之庶血脉起伏有一种天行之
趣久之自书卷轴文字不必界画算量信手挥之亦成
准度所谓目机铢两者也

  乐毅论小中有楷黄庭经楷中有小东方朔画赞五分
中有方丈洛神赋方文在五分中曹娥碑五分字四分
卷二百八十 第 34a 页 WYG0836-0140a.png
画力命表三分画五分字此书家教典也不讲求何由
修證公孙大娘舞剑担夫与公主争道锥画沙折钗股
屋漏雨蓬振沙飞怒猊渴骥此书家禅案也不参透何
由悟入

  凡作小楷不可寻常须有法象黄庭经肩有力而腰脚
随风洛神赋头足用力而胸腹慊然天仙水仙宛然可
见乐毅论劲正而遒敛东方朔赞和易而逍遥以写二
贤之性情力命表柳叶溶曳于微风象微臣之遇宠曹
卷二百八十 第 34b 页 WYG0836-0140b.png
娥碑花蕊飘流于骇浪似幼女之捐躯巧画不能摹雄
文不能写而形容分明可见于翰墨之间此天地之融
精鬼神之干妙所以数帖神护神持传宝百世也
米元章论书于道君前曰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
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何如对曰臣书刷字世皆不
解其何语余为铨注曰勒字颜法也排字欧法也描字
虞永法也画字徐季海法也刷字本出飞帛运帚之义
信肘而不信腕信指而不信笔信笔而不信墨挥霍迅
卷二百八十 第 35a 页 WYG0836-0140c.png
疾中含枯润有天成之妙右军法也隐然凌轹诸老自
占一头地

  薛绍彭书法从兰亭秀整绵密中入譬之道脉则中行
之士也而变化雄杰之气绝少是以不能不逊苏米观
其监太清宫见二苏上清词悦之不自挥翰必求坡公
书以入石则其伏膺眉山深矣今世稍窥笔法者必欲
论著相排何其浅也(紫桃轩又缀)

  明李日华渴笔颂

卷二百八十 第 35b 页 WYG0836-0140d.png
  书中渴笔如渴驷奋迅奔驰犷难制摩挲古茧千百馀
羲献帖中三四字长沙蓄意振孤蓬尽食腹腴留鲠刺
神龙戏海见脊尾不独郁盘工远势巉岩绝壑挂藤枝
惊秋落云风雨至吾持此语叩墨王五指拿空鹏转翅
宣城枣颖不足存铁腕由来自酣恣(澹致堂集)

  明娄坚论字画

  字画小技耳然而不精研则心与法不相入何由通微
不积习则手与心不相应何由造妙师法须高骨力须
卷二百八十 第 36a 页 WYG0836-0141a.png
重已识其源虽师心而暗合强摹其迹纵肖貌而实乖
(学古绪言)

  明黄道周论书

  书字自以遒媚为宗加之浑深不坠佻靡便足上流矣
卫夫人称右军书亦云洞精笔势遒媚逼人而已虞褚
而下逞奇露艳笔意偏往屡见蹊径颜柳继之援戈舞
锥千笔一意自此以还略不堪观才姿不逮乃诋前人
以为软美可叹也宋时不尚右军今人大轻松雪俱为
卷二百八十 第 36b 页 WYG0836-0141b.png
淫遁未得言诠(石斋集)

  明赵宧光论书

  字以格力为主作古文奇字诸书以顽而能钝锐而还
朴为格力作大小篆籀诸书以圆而能方方而不露圭
角为骨力作徒𨽻真楷以小字如大大字如小为格力
作行书藁草以主客分明引带不杂为格力体法互明
取近斯显不得不分属以著其说耳泥则穷矣

  欲作署书先想一字体裁得所然后拈笔落中笔时即
卷二百八十 第 37a 页 WYG0836-0141c.png
作全体想落左笔意在右落右笔意在左上下同之
草书须刚柔相济乃得佳直则刚曲则柔折则刚转则
柔轻重捺笔则刚首尾匀袅则柔曲直转折易见轻重
首尾难知主客分明心手听令矣字形实体主也顾瞻
引带客也客过重主过轻不可

  作字三法一用笔二结搆三知趋向用笔欲其有起有
止无圭角结搆欲其有节奏无斧凿趋向欲其有规矩
无固执

卷二百八十 第 37b 页 WYG0836-0141d.png
  字法固多不出用笔结搆体裁顾盻四者之外无他能
也至若筋骨在学力工夫逸锋在意兴去就唐人尚功
晋人尚逸自此而往不可求其端倪矣何谓用笔正锋
起伏下笔有意是也何谓结搆疏密得宜联络排偶是
也何谓体裁格至裁益不拘绳纆是也何谓顾盻左右
上下往来有情是也何谓筋骨强弱得所和而不乖是
也何谓逸锋乌衣子弟翩翩爽爽到处有致是也
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无
卷二百八十 第 38a 页 WYG0836-0142a.png
韵笔圆而用方谓之遒体方而用圆谓之逸逸近于媚
遒近于疏媚则俗疏则野

  用指而不用腕则画成点而不庄能正腕而不能正锋
则形如刷而不典正锋全在握管握管直则求其锋侧
不可得也握管斜则求其锋正不可得也(寒山帚谈)

  王肯堂论书

  右军执笔图东阳陈及时有跋云其图悬腕者二腕就
几者一见于张彦远法书要录目中而不见其文依其
卷二百八十 第 38b 页 WYG0836-0142b.png
执笔似觉纸上有瑟瑟蚕食叶声随意所之略无迟碍
其法当大母指对用食指头以小指叠无名指倚管则
腕回而笔正勿使管归于食指第二节内则锋藏而笔
直然用事又全在中指运动取力于肩则字画秀润气
骨遒劲矣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右军笔
图之所以不可无也

  凡作楷书须笔笔依法书之钟繇王羲之献之智永虞
世南欧阳询颜真卿七家乃合楷法其馀不过真书耳
卷二百八十 第 39a 页 WYG0836-0142c.png
唐人所谓经生字也(郁冈斋笔尘)







卷二百八十 第 39b 页 WYG0836-0142d.png








  六艺之一录卷二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