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六十九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835-067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二百六十九  钱唐倪涛撰

  古今书体一百一

  李昭玘曰一传未终恍已迷其姓字片文屡过几
不辨其偏傍 柳豫大藏音序曰𢶏槐则才木不
辨怶㡛则巾小不分抟搏惕愓衣示日曰笔画差
互文理混淆皆由书生传写破体者多对读灭裂
刋正者少 李阳冰曰蔡中郎以丰同岂李丞相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835-0676b.png
将束为宋鲁鱼淆惑泾渭同流 赵撝谦曰古篆
废而分隶兴字学茫昧是故分隶有匕(比)无七(化)
有𠂇无又有□(羃)无冂(坰)有禾无禾(稽)循而至于
支攴(普木反)同书殳(殊)(没)并作□(秦)(泰)(奉)
(春)之首无异己已(似)(胡感反)(节)之体莫别好古
君子论至于此岂直三叹而已哉 王应电曰正
韵间以小篆正楷书之讹而未尝以古文正小篆
之谬且严于章奏而略于经史故刀笔之吏或所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835-0677a.png
玩习而经生学士多未识知

  诸家字书序例

  杜罕字源偏傍小说序

  罕长兴二年岁在戊子三十有五疾病踰时閒坐思书
之点画莫知所以乃搜阅今古篆隶始见源由旋观近
代以来篆隶多失始则阅而不知终则惜其错误欲有
订正将示同人病间有事其志不遂至明德二年复病
迄于丁酉冬不瘳幸以病中无事得遂前志与大理少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835-0677b.png
卿赵崇祚讨论成一家之书昔孔安国尚书序云古者
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由是文籍生焉贾耽镇滑州时作偏傍字源叙云降及
夏殷周通谓之古文至宣王太史史籀著大篆十五篇
与古文小异七国分裂篆与古文随其尚始皇兼并海
内丞相李斯遂收拾遗逸作仓颉七章车府令赵高作
爰历七章太史胡毋敬作博学七章并约籀文篆体转
工即世之谓小篆属秦政滋烦人趋简易故军正程邈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835-0677c.png
变古文大小篆作隶书然书之所兴莫定何代隶之所
起始自秦时篆者取虫篆之形隶者便徒隶之用汉初
有书师以隶合小篆为五十五章教于乡里平帝元始
中徵通书者会京师百有馀人方立小学之科扬雄采
掇其可用者作训纂八十九章至东汉班固加十三章
共作一百二章二千一百二十字虽群书并载而目录
不分惟汉太尉祭酒许慎取其形类作偏傍条例十五
卷名之曰说文其遗漏吕忱又作字林五卷以补其缺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835-0677d.png
迨三国之后历晋魏陈隋隶书盛行篆书殆将泯灭至
唐将作少监李阳冰就许氏说文重加刋正展作三十
卷今之所行者是也其时复于说文篆字下便以隶书
照之名为字说开元中以隶体不定作隶书字统不录
篆文凡四十卷名曰开元文字自此隶体始定矣兼改
古文尚书及无平不陂字即其类也先已有九经音义
及切韵玉篇行焉大历中司业张参作五经文字三卷
凡一百六十部其序略曰以类相从务于易了不必旧
卷二百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835-0678a.png
次自非经典文义之所在虽切于时略不集录以明为
经不为字也开成中唐玄度以五经文字有所不载复
作新加九经字样一卷凡七十六部其序略云其偏傍
上下本所无者纂为杂辨部以统之然九经所有之字
即加训切况是隶书莫知篆意其字法解或云说文者
即前之两说文也或云石经者即蔡邕于国学所立石
经也或云隶省者即隶减也唐立石经乃蔡邕之故事
也周礼保氏掌养国子以道教之六书谓象形指事会
卷二百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835-0678b.png
意形声转注假借六者造字之本也篆虽一体而隶变
数端篆隶既兴讹舛相错非究于篆无由晓隶六书者
非止著一意而属一字一字之内有占六书二三四者
大都造字皆苞含六意字有正者倒者横而在上中下
者竖而在左右中者向者背者并者重者顺者逆者左
者右者俯者仰者横圻而裹别字者竖开而夹别字者
有一字成者有合二字三字四字五字而成者有省二
字三字四字合成者隶书有不抛篆者有全违篆者有
卷二百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835-0678c.png
减篆者有添篆者有篆同文者在篆体则可辨变隶体
则多有义异而文同篆亦有之今并解之于后文此不
同列俗有隶书赋者假托许慎为名颇乖经据颜氏家
训云斯实陶先生弟子杜道士所为大误时俗吾家子
孙不得收写又有今古隶书端自决疑赋更不经于隶
书赋当今之世不可学之又有文下作子为学更旁作
生为苏凡数十百字谓之野书唐有敕文明加禁断今
往往见之亦不可辄学颜真卿撰干禄字书一卷每一
卷二百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835-0678d.png
字作三般即注云上正中通下俗既立标题合有褒贬
全无予夺亦无取焉其道书鬼书天篆章草八分飞白
破体行书无益于字此亦不录篆隶有笔力遒健字势
妍丽者斯乃意巧之人临文改易或参差之长短之屈
曲之拗綟之务于奇怪以媚一时后习之人性有利钝
致与原篆隶不同盖病由此起今之学者但能明知八
法洞晓六书道理既全体格自实亦何必踵欧虞褚颜
之惑乱哉罕今所篆者则取李阳冰重定说文所隶者
卷二百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835-0679a.png
则取开元文字虽知鲁钝不失源流所贵讲说皆有依
凭点画自无差互杜征南注左氏春秋以经杂传谓之
集解何都尉论语序云今集诸家之善亦谓之集解罕
以隶书解于篆字之下故效之亦曰集解今以说文浩
大备载群书卷轴烦多卒难寻究翻致懵乱莫知指归
是以剪截浮辞撮其机要于偏傍五百四十一字各随
字训释或有事关造字者省而难辨者须见篆方晓隶
者虽在注中亦分先后各逐所部载而明之其馀形声
卷二百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835-0679b.png
易会不关造字者则略而不论其篆文下及注中易字
便以隶书为音如稍难者则纽以四声不足乃加切韵
使学者简而易从涣然冰释于说文中已十得其八九
矣名之曰林氏字源偏傍小说古人穷困堙厄而述作
兴焉罕卧疾数年饱食终日思有开悟贻厥将来非欲
独藏私家实冀遍之天下乃手书刻石期以不朽一免
传写之误二免翰墨之劳或有索之易为脱本审录无
纤毫之失质神人无愧耻之心古今所疑坦然明白如
卷二百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835-0679c.png
其漏略以俟君子广政十二年三月日林罕序

  句中正三字孝经序

  臣闻在昔汉氏营求坠典绍隆儒雅矫正人伦坦王道
于甚夷补帝载之将坏献书辟路蠹简复编百年之间
六艺渐备爰徵儒士传业诸生肇以烬馀始于口占逮
移简札文兼隶古而一经旨义章句数家虽讲解不停
第矛盾胶固各从师禀勿辨是非自武帝而及熹平仅
更数世驳杂滋甚异端蜂起兰台纳赂为改漆书俾类
卷二百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835-0679d.png
私家所传于是古道无据议郎蔡邕张驯韩说堂溪典
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太史令单飏等奏希
正定乃以古篆隶参配相检邕自书丹就金石刻列诸
庠序励于学徒巨绩始凝人悉观写接轸连骑充溢康
衢迩后世故陵迟事随磨灭万不一存

  两京记云贞观中秘书监魏徵详验蔡邕三字石
经数段又有清泰中相国马胤孙上藏得拓本
数纸有开元字印即唐玄宗图书之印跋尾有苏
卷二百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835-0680a.png
许公姚梁公名至建中二年内寺伯宋游环掖庭
令茹兰芳等跋尾今拓本存焉今所书文字并准


  或曰曷谓一字而骈三字盖以书通假借文同而义异
互守音读理一而殊贯是用交相参订示以适从(中仲古敬
之类)非务笔精而尚奇怪也臣耽玩篆隶习以性成惜兹
高古忽失轻捐虽提耳于未闻(阙)  以僻处后进(阙)
 必(阙)根本旁求遗逸稍抍沦胥乃得旧传古文孝经
卷二百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835-0680b.png
陆朗释文云旧有古文孝经开元实录刘子玄云
古孝经出孔壁其语详正无俟商𣙜又李士训记
异曰大历初霸上耕得石函绢素古文孝经初传
李白受李阳冰尽通其法皆二十二章今本亦如
之与今文小异然音义无别

  以诸家所传古文比类会同

  尚书蔡邕石经瞿令问卫包裴光远林罕等集

  依开元中刘子玄司马贞考详今文十八章小有异同
卷二百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835-0680c.png
亦以不取约秦斯许蔡篆文及汉魏刻石隶字

  蜀文翁讲堂柱上钟会书范巨卿碑蔡邕石经三
字拓本隶书今谓之八分者也是知今之八分古
之隶书明矣

  相配而成莫不考古之文行秦之字法汉之制执唐之
议谅摭实之典故补黉序之缺违挥洒丹豪淳风穆若
永于镌勒无愧将来有以见我圣宋文变及道跻三代
迈两汉也尚书屯田郎中直昭文馆臣句中正谨上

卷二百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835-0680d.png
  唐贾耽说文字源序

  庖牺氏观鸟兽之文象形指事作书契以代结绳降及
夏殷周通谓之古文至宣王太史史籀著大篆十五篇
古文小异七国分裂篆与古文随其所尚始皇兼并海
内丞相李斯作仓颉七篇并约籀文而篆体转工即世
谓之小篆后发卒理狱其事滋多吏趋省易隶书出焉
汉兴书师以隶合小篆为五十五章教闾里平帝元始
中徵通小学会京师者百有馀人扬雄采掇其可用者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835-0681a.png
作训纂八十九章除其重复东汉班固加十三章共一
百二章六千一百二十字群书所载略备自三国复隶
书盛行古文篆籀寝微矣历晋魏周隋宋齐梁陈通篆
籀者日寡惟碑颂之额时睹数字仍十中八九检文题
之国家成均六馆书居其一学者粗记画点鲜造精微
至德后方事之殷乡吏富家咸拾青紫郡邑髦楚不复
积功于六艺唯赵郡李阳冰神授篆法可上邻李斯时
人获之悉藏箧笥大历中篆故李司徒新驿记于东厅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835-0681b.png
之门右笔法古淡识者宗师犹子检校祠部员外郎腾
能嗣其业耽每叹隶书转讹难究会意篆体如正方辨
发源小学中独许氏说文最为首出目录五百四十言
众字之根若能研虑于中则圣人之旨趣可得而知矣
因请腾继世父子妙书坯山之石籍其久垂示将来兹
亭控白马之古津实皇华之都会流传模写以俟君子

  唐颜元孙干禄字书序

  史籀之兴备存往制笔删所误抑有前闻岂唯豕上加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835-0681c.png
三盖亦马中阙五迨斯以降舛谬实繁积习生常为弊
滋甚元孙伯祖故秘书监贞观中刋正经籍因录字体
数纸以示雠校其书当代共传号为颜氏字样怀铅是
赖汗简攸资时讹顿迁岁久还变复有群书新定字样
是学士杜延业续修虽稍增加然无条贯或应出而靡
载或诡众而难依且字书源流起于上古自改篆行隶
渐失本真若总据说文便下笔多碍当法泰去甚使轻
重合宜不揆庸虚久思编葺顷因閒暇方契宿心遂参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835-0681d.png
校是非较量同异其有义理全僻罔弗毕该点画小亏
亦无所隐勒成一卷名曰干禄字书以平上去入四声
为次(每转韵处朱点其上)具言俗通正三体(大较则有三体非谓每字总然)偏傍
同者不复广出(谓殳氏回印召之类字也)字有相乱因而附焉(谓彤肜宄
究祎祎之类是也)所谓俗者例皆浅近唯籍帐文案券契药方
非涉雅言用亦无爽傥能改革善不可加所谓通者相
承久远可以施表奏笺启尺牍判状因免诋诃(若须作文言及
选曹铨试兼择正体用之尤佳)所谓正者并无凭据可以施著述文章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835-0682a.png
对策碑碣将为允当(进士考试理宜必遵正体明经对策贵合经注本文碑书多作八分
任别询旧则)有此区别其故何哉夫筮仕观光惟人所急循
名责实有国恒规既考文辞兼详翰墨升沈是系安可
忽诸用舍之间尤须折衷目以干禄义在兹乎绠短汲
深诚未达于涯涘岐多路惑庶有归于适从如曰不然
请俟来哲

  唐张参五经文字序

  易系辞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835-0682b.png
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夬决也王庭孚号决之大者
决以书契也逮周礼保氏掌养国子以道教之六书谓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者造字之本也虽虫
篆变体古今异文离此六者则为谬惑矣王者制天下
必使车同轨书同文故教人八岁入小学文有疑者则
必阙而求之春秋之末保氏教废无所取正人各遂其
私故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今亡矣盖夫子少时
人犹有阙疑之文后亡斯道叹其不知而作之也萧何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835-0682c.png
汉制亦有著法使太史试学童讽九千字以上乃得为
史以六体试之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有举劾皆正史
遗文可得焯知者也刘子政父子校中秘书自史籀以
下凡十家序为小学次于六艺之末后汉许叔重收集
籀篆古文诸家之学就以隶为训注谓之说文时蔡伯
喈亦以灭学之后经义分散儒者师门各滞所习传记
交乱讹伪相纠乃请刋之五经备体刻石立于太学之
门外谓之石经学者得以取法焉遭离变难仅有存者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835-0682d.png
后有吕忱又集说文之所漏略著字林五篇以补之今
置国子监置书学博士立说文石经字说字林之学举
其文义岁登下之亦古之小学也自须考功礼部课试
贡举务于简易其推许以所习为通人苟趋便不求当
否字失六书犹为一事五经本文荡而无守矣十年夏
六月有司以职事之病上言其状诏委国子儒官勘校
经本送尚书省参幸承诏旨得与一二儒者分经钩考
而共决之互发字义更相难诘又以前古字少后代稍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835-0683a.png
益损之故经典音字多有假借(谓若假后为后辟为避大为太知为智之类经
典通用)陆氏释文自南徂北遍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特
为详举固当以此正之(唯今文尚书改就目今字删定之月令依其时进本与释文音
训颇有不同)卒以所刋书于屋壁虽未如蔡学之精密石经
之坚久慕古之士且知所归然以经典之文六十馀万
既字带惑体(若鼏幂同物礼经相舛蔿薳同姓春秋互出诂故同义诗题交错之类)音非
一读(若乡原之乡为向取材之材为裁两音出于一家而不决其当否)学者传授义有
所存离之若有失合之则难并至当之馀但求发其傍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835-0683b.png
而已犹虑岁月滋久官曹代易傥复芜污失其本真乃
命孝廉生颜传经收集疑文互体受法师儒以为定例
凡一百六十部三千二百三十五字分为三卷说文体
包古文先得六书之要(若古文作明篆文作□古文作坐篆文作□之类古体经典通
行不必改而从篆)有不备者求之字林(若祧祢逍遥之类说文类略今得之于字林)
其或古体难明众情惊懵者则以石经之馀比例为助
(若宜变为宜臸变为晋之类说文宜臸人所难识则以石经遗文宜与晋代之)石经湮没所存
者寡通以经典及释文相承隶省引而伸之不敢专也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835-0683c.png
(若变为寿㮚变为栗之类石经湮没经典及释文相承用耳)近代字样多依四声传
写之后偏傍渐失今则采说文字林诸部以类相从务
于易了不必旧次自非经典文义之所在虽切于时略
不集录以明为经不为序也其字非常体偏有所合者
详其證据各以朱字记之俾夫观者无至多惑大历十
一年六月七日司业张参序

  唐唐元度九经字样序

  臣闻秦焚诗书塞人视听汉兴典籍以广伏以龟鸟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835-0683d.png
之形去圣弥远点画讹变遂失本源今陛下运契黄虞
道崇经籍观人文以成俗念鸟迹之乖方繇是遂微臣
之上请许以国子监石经仍令小臣覆定字体谬当刋
校誓尽所知大历中司业张参掇众字之谬著为定体
号曰五经文字专典学者实有赖焉臣今参详颇有条
贯因传写岁久或失旧规今删补冗漏一以正之又以
五经文字本部之中采其疑误旧未载者撰成新加九
经字样一卷凡七十六部四百二十六文其偏傍上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835-0684a.png
本部所无者乃纂为杂辨部以统之若体画全亏者则
引文以證解于雅言执礼诚愧大儒而辨文观象式遵
小学其声韵谨依开元文字避以反言但据四声定其
音旨今条目已举刋削有成愿竭愚衷以资后学当开
成丁巳岁序上

  宋贾昌朝群音字辨后序

  左承务郎知汀州宁化县主管劝农公事兼
兵马监押王观国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835-0684b.png
  沈隐侯高才博洽名亚董迁始谱四声用分清浊以彰
天子圣哲及制郊居赋示草王筠筠读至雌霓(五的翻)
蜷沈抚掌欣忭曰仆尝恐人呼为霓(五兮翻)次至坠石磓
星冰垂埳而带坁筠皆击节约曰知音者希直奇殆绝
所以相要政在此数句耳呜呼郊居赋一篇无甚高论
尚病世俗不能辨其音况群经乎约欲正音徒留意于
词章含宫咀商恶睹五经之微奥是宜梁武不甚遵用
涕唾视之又何足怪夫国朝之兴首以六经涵养士类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7a 页 WYG0835-0684c.png
逮仁庙当宁儒风载郁典章粲然文元贾魏公总角邃
晓群经章解句达累官国子监誉望甚休迁崇政殿说
书天章阁侍讲庆历嘉祐中大拜居政地海内乂宁其
在经筵尝进所著书曰群经音辨凡五门七卷为后学
蓍龟有诏颁行实康定二年十有一月也公以经术致
将相出入文武有谋有庸被知裕陵始终如一勋上柱
国邑户万五千其遭遇之厚极儒者荣下视沈约见薄
于萧梁真局促辕下驹耳故能推其所学西破赵元昊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7b 页 WYG0835-0684d.png
南走侬智高外绝契丹之谋内弭甘陵之变群经之效
昭若日星自金人责盟神汴失守六飞巡幸驻跸三吴
戎事方兴斯文未丧上留神经术登用鸿儒亲札中庸
班赐多士发明奥境表章六经州建学官教覃溥率绍
兴己未夏五月临安府学推明上意镂公音辨敷锡方
州下逮诸邑宁化号称多士部属临汀新葺县庠衿佩
云集是书初下缮写相先字差毫釐动致鱼鲁且患不
能周给诸生固请刻石藏于黉馆以广其传啸工东阳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8a 页 WYG0835-0685a.png
阅月方就解颐折角驰骋群经者自是遂得指南矣盖
五经之行于世犹五星之丽乎天五岳之蟠乎地五行
之蕃乎物五事之秀乎人康济群伦昭苏万汇其功岂
浅浅哉自有经籍以来未尝无音沈熊著周易音三卷
王俭著尚书音四卷鲁世达著毛诗音二卷李轨著礼
记音二卷徐文远著春秋左传音三卷非无音也无音
辨尔是宜句读不明师承谬戾礼经以鼏为羃左氏以
蔿为薳或于老氏更载为哉或于洪范改颇为陂以至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8b 页 WYG0835-0685b.png
读景为影命昭为韶文异而音同行翻有四召切有三
文同而音异旁及史传诸子百家音杂字丛盖亦不胜
其讹矣甚者武夫悍卒昧于一丁老师宿儒惑于三豕
取作屋穿锤之诮贻杕杜伏猎之讥□□殊形乃
状忌水乃改洛为雒恶走乃省随为隋类用俗文俱缘
臆出以□二为下上以从衡为纵横谥炀帝以为
奇乃尔易穆公而为谬振古如兹音辨之行固非小补
汉唐艺文志笺注之书有曰音隐有曰音略有曰音义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9a 页 WYG0835-0685c.png
有曰音训有曰音钞有曰释音是其于音未必能辨有
曰辨證有曰辨疑有曰辨嫌有曰辨惑有曰辨字有曰
注辨是其所辨未必皆音阳休之著书号辨嫌音又皆
芜累不经为魏收所薄惟贾魏公沈研经旨析类辨音
传注笺题不为曲释栉理凝义启沃宸衷至先王治心
守身经理天下之微意指物譬事毫析缕解故其辨明
舛误是正群书上不欺乎君下不欺乎民愈久愈明千
载不泯渡江之后峨冠博带传习益多汀与虔邻也民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9b 页 WYG0835-0685d.png
喜弄兵盗贼蜂起郡城坐甲仰食如蚕方邻壤用师日
疲馈运治赋馀暇独与诸生雍容俎豆间谈经究微从
事音辨几于不达时务也镂板于学虽秀民𨽻业沥恳
有陈亦长此邦者之所愿欲也书旧有序姑跋其后云
绍兴壬戌秋七月中浣日官舍西斋序

  元宇文公谅说文字原序

  文字之原昉于卦画世代既邈科斗古文再变而为二
篆秦火荡灭所存无几学者所知惟许慎氏说文而已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0a 页 WYG0835-0686a.png
然掇拾残阙类多舛凿苟不稽其原而辨析订别之则
六书之旨无由而明又恶能精其意以达其用哉翰林
直学士鄱阳周公伯温甫绩学有年考覈贯穿立论證
据经史下笔追踪姬嬴流俗所昧一归之正至正初皇
上建宣文阁开经筵公时为授经郎奉诏大书阁榜知
遇既隆名重天下公尝以暇日著说文字原六书正讹
二编叙列篇章发明字义萃聚众美折以己见深得古
人造书之意可谓集书学之大成而会其至者也都水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0b 页 WYG0835-0686b.png
庸田使康里公溥修博究群书一见推服因属平江监
郡六十公子约郡守高公德基遂相与命工刻梓于校
官以广其传其有功于后学不亦大乎噫字书之讹非
周公莫能正而二书之传非三君子亦莫能广也公谅
繇吴兴赴召道经平江适刻梓讫工获尽阅成书而袪
素惑谨题于端以谂来者至正十五年龙集乙未三月
既望奉直大夫国子监丞京兆宇文公谅叙

  元熊朋来钟鼎篆韵序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1a 页 WYG0835-0686c.png
  钟鼎篆韵自雕戈钩带及凡碑刻古篆皆在焉称钟鼎
贵彝器也考工记金有六齐一曰钟鼎之齐此钟鼎之
称所从始鲁铸林钟臧武仲论所以作彝器杜氏专言
钟鼎故祀器之款通曰彝頫为钟卬为鼎乃彝器之大
者器必有文以传远若鼎盘量铭于经可见已自仓颉
象形推类由是形声相推而文字生焉周公之时未改
籀已有六书之教孔子之时已改籀尚存科斗之书秦
法贵其国字孔氏及秦博士各藏之屋壁济南口授犹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1b 页 WYG0835-0686d.png
可寻声得字安国为隶古定科斗书遂绝矣观汉所得
齐器周鼎柏寝之刻栒邑之铭皆有能按其款识者壁
书半已诵传既曰定其可知又曰时人无能知果不可
知则隶书何凭直废古从俗尔后日汉求古文遂不可
复得削刓简朽乃不如近代纸墨之传易于流布唐初
盛临摹始有以褚拓碑碣为墨本者东巡之石偃师之
槃岐阳之鼓延陵季子之墓篆石泐而墨传然犹未有
能摹钟鼎之款者皇祐始命太常摹历代器款为图三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2a 页 WYG0835-0687a.png
馆之士不能尽识于是欧刘李吕考录渐广宣和以后
为书遂多博古图之外有晏慧开蔡天启赵明诚荣咨
道董彦远以至黄伯思翟耆年薛尚功诸家相继论述
彝鼎古器亦多出政宣之间物常聚于所好也初夏氏
仿二徐韵例以唐韵系古篆于时器款未备其间钟鼎
字文缺略颇汎取俗书以备奇字亦未以钟鼎名也政
和中王楚作钟鼎篆韵矣薛氏承龙眠之旧图其帖始
于雕戈因王楚之成书其韵谓之重广乙卯癸亥一再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2b 页 WYG0835-0687b.png
脱稿宜无遗字而帖之所载韵或缺焉商钟有释文韵
则曰无音释石鼓已载帖韵则无取鼓文自韦韩过于称
许适滋群疑翟氏评周宣遗迹亟称吉日碑而疑鼓刻
于维字疑其不类古款于以可疑其意不逮笔于柳帛
君庶等字疑其促长引短以取称夹漈疑秦篆荏平马
氏疑宇文周所为然此以论篆非论韵也今为篆韵复
安问此固以多文为富尔旧刻夏薛诸韵临移失真昔
人所以叹烟墨而悲纸竹也临江杨信父参订旧字博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3a 页 WYG0835-0687c.png
采金石奇古之迹益以奉符党氏韵补夏薛所未收徵
余为序其篆则夏商周秦之篆而韵则唐韵也姑以是
记字尔钿金戈带之文一时也夹钟昭铃之刻又一时
也由古篆下迄斯冰有不可比而同之者亦有籀古错
落散在召陵公乘之书或古文阅世而后出或后人仿
古而近似审而用之存乎其人矣或曰钟鼎韵之作以
备篆刻字文尔刻符摹印亦书学之一家马援不守章
句而好论篆文当其拜伏波将军也上书言臣所假伏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3b 页 WYG0835-0687d.png
波将军印文伏字犬外向又言成皋令印皋字从白下
羊丞印四下羊尉印白下入入下羊即一县长吏印文
不同非所以为信事下大司空正郡国印章今按伏旁
从犬能无外向之笔皋非从羊是乃谐声之字记东观
者未有一言以辨之印文职在司空掌以少府犹或讹
异况于香奁家记铜龟私印高平刻鹊瑞之章元晖奉
虎儿之字私志姓字者盖不可胜纪若啸堂所录其来
久矣欧阳公平生惟一字记名后儒求多焉人之好古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4a 页 WYG0835-0688a.png
者鲜矣于记姓名则或好古篆抑好而不能察不如其
不知好者也自玉篇起说文废俗书易籀学废岂惟字
书哉音释行世而诗书易不复存古音韵略试士而字
音不复通古韵古学虽不止字书辟如剖竹由本而至
末是或一道也尝叹汉法试吏人诵史籀之书童习仓
颉之教字学犹近古也汉求能读古字者必徵齐人以
所闻伏生可以考论传称山东大师能言尚书齐语相
授也孝宣命张敞受齐学遂能读鼎刻以致通显京兆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4b 页 WYG0835-0688b.png
馀暇遑及古书无以大其师传杜邺从敞子吉得绪馀
亦以小学名家至于张敞受学所徵之师史乃逸其姓
名谩曰齐人而已每阅汉史未尝不为斯人叹今信父
力于篆韵盍书其名氏无若齐人然信父名钧以字行

  明王应电同文备考序

  道也者文之体质也文也者道之神用也六书也者文
之辀轴乎溥之宣教明化远之垂后宪前故曰王政之
始经艺之本也粤昔大猷之时气化纯完文字阐扬于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5a 页 WYG0835-0688c.png
是经恒明而政日休自时厥后气化漓而文字舛六籍
散而治教厖盖文字之兴衰实与道化相为倚伏故圣
者作之明者述焉昭代之所隆而否德之所略也自有
书契以来仓颉古文判洪濛而开之者也意融而理胜
文约而义该明如日星贲如草木易而易知简而易从
矣历帝王而降礼制至周始备器法皆古所未有故字
亦多古文之所无史籀变为大篆字学中不可阙焉者
也钟鼎多出于三代之季良庸真赝不可复别取二三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5b 页 WYG0835-0688d.png
册而已小篆非圣王是师以六国之所擅作者参以己
见画皆如箸以便笔札六书之体于是大坏至又变而
隶而楷而草存者几希矣自是以来虽或以篆名家皆
子孙于李斯者也或宗古文而真妄杂焉者也至以私
意作为奇巧或欲布置以为齐整夸纰者传讹以为博
滞陋者执守以为经而其义不可复寻矣今欲釐正之
苟复循末世支离之迹与之秤量较计议论不愈烦去
道不愈远也哉故欲究作者之意必尽解前人之缚而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6a 页 WYG0835-0689a.png
后可与言也夫三才万物靡不有形象形者肖其形而
识之

  □日□月□星□云川水□火□山□石

  此字学之本也其涉于影响思虑之所及而不可以形
传也则以其形而反仄增损或重叠配合

  反人为□节为□仄山为□田为□增木为本末口
为□□损木为□月为夕重从□屾沝叠品㗊芔茻
配□□□□合□为□木为□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6b 页 WYG0835-0689b.png
  于形不类而意则可通或配他文成字

  土受昜明曰场心思成相曰想凡动虫生为风禾味
入口为和

  故曰会意也天地气化也神而不有万物丛生也蠢而
无为裁成天地曲成万物惟人而已故酬酢万变纷纭
百虑孰非事也以形以意合数文而为经纶之象

  从□持肉于示为祭事从□持弓矢为□事从哭亡
为器事从目加木为相度之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7a 页 WYG0835-0689c.png
  故曰处事谓以人处事又曰指事谓指人之事即古语
象事之谓也书法有限而物类无穷字乌能尽之哉主
一字之形而以他字之声合之因其形之同而知为是
类因其声之异而知为是物是义

  雨而从路廷林亏之声则为露霆霖雩日而从□乡
𠩵京之声则为昊向历景

  故曰形声

  霰之从散雺之从矛昨之从□映之从央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7b 页 WYG0835-0689d.png
  非本声而谐之故又曰谐声也夫声出于天或有馀焉
或不足焉声之有馀也一义而各为一声不能声为之
制字也故以一字而转为数声

  正转平中转去辟君也转僻譬避四声冗卧器也转
去声又淫沈酖三声

  转注之谓也声之不足也一声而或兼数义不能义为
之制字也故以一字而借为数义

  风气也借风俗夷东夷也借平又借伤能兽也借才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8a 页 WYG0835-0690a.png
能之草盛长也借往又借语词

  假借之谓也前人之论虽各有发明但不无得失且六
义人之所常言也三母则人之所未讲也故画母有十
虽体有万变不能违也字母二百四十子孙相仍至不
能生而止虽字以万计不能遗也声母二十八交错于
字母之中虽声以万计亦不能外也自本而该末挈之
如珠联网布沂流而还源理之如攻玉捕亡用甲勾乙
损益盈亏刋俗而复古定一而同归故知三母可以制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8b 页 WYG0835-0690b.png
字明六义可以释经六义之未定三母之不讲又何六
书之云且夫结字有主客笔势有逆顺画有清浊奇正
体有向背动静故天文多圆烂然一天星斗地理多方
宛如大地山河人道统成参于俯仰动植玉箸施于数
目其画直科斗施于主点其画单鸟兽动而草木植取
用于鸟迹柳叶也服食居器变动流行化裁于钟鼎诸
文也其类有八书法亦异考于古文有润色而无造作
验之人心有融释而无阻碍电盖窃取之矣后有觉者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9a 页 WYG0835-0690c.png
欲知其方曰法天也崇古也致虚也研几也穷神也天
则开而我不与古则因而我无作虚则待其露而不先
机则成其能而不惰神则天机流行莫知其所以然而
然也可以与于斯义矣昔者周公尝设其官曰谕书名
矣见于行事故弗存也孔门尝载诸言曰书同文矣无
王者作故弗为也我太祖高皇帝操三重之柄兼尊徵
之善尝命儒臣为正韵矣但日不暇给间以小篆正楷
书之讹而未尝以古文正小篆之谬且严于章奏而略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9b 页 WYG0835-0690d.png
于经史古今刀笔之吏或所玩习而经学士夫多不识
知今上嗣位五星聚室夫室天子之北宫也壁实附之
为文书之秘府而五星聚焉非天将兴起斯文之兆欤
故今三才之义幽隐毕扬而文字之书明习者众愚也
生值其时化机自中光不容掩流不能塞撰述成书然
而病困之馀功不逮识指归未竟昔汉武中兴大恊音
乐而未谐厥成倪宽云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
声而玉振之遂一取裁于帝六书之旨必有待于天皇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0a 页 WYG0835-0691a.png
考文而折衷之哉因题曰同文备考云

  林右六书本义序

  吾闻天下之学传之于师者皆不过古人之成迹也至
于成迹之外古人所不能道师所不能传将阙而弗省
欤抑将强而通之欤阙而弗省则非博学之士强而通
之则丧义败理之害起矣是以君子有不得之论与其
丧义而败理弗若浅学之无患故曰阙疑然岂若显啧
毕贯瞭然无毫发遗遁之为愈哉六艺之在天下其失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0b 页 WYG0835-0691b.png
也久矣惟书独行其所失者惟书为尤甚汉去古未远
扬雄班固许慎之徒㡭焉有作后世所尊者惟慎而已
观慎之说文诚非雄固所及然其所得者惟象形谐声
而已指事会意虽间得一二至于转注假借则昧乎弗
之究矣故其穿凿傅会强说曲解使子母混然驳□义
理亦以之弗明者有矣是慎之失也由慎以来作者代
起皆不若宋之郑樵为伟观樵所著六书略證篇象类
等书分析毫毛排挈沈晦亦自谓得书之奥室者矣然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1a 页 WYG0835-0691c.png
考其所得亦不过加慎假借而已至于转注虽言而弗
明故其书所遗失者亦多或以指事为象形或以谐声
为会意者亦有之矣夫二公可谓屹然于千载之上者
所失若是他如李阳冰徐铉王介甫戴平甫皆掇拾二
公之成说者又何论焉乌乎字学之不明义理之不明
也有志之士宁不慨然于斯乎此赵君撝谦六书本义
之所由作也撝谦以卓越之资兀坐万山中揖谢世事
按读古书潜思□想恍然有得谓肁于象形滋于指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1b 页 WYG0835-0691d.png
广于会意备于谐声四者不足然后假借以通其声声
又有未合而又转注以演其声持是六者以考天下之
书不假智为不待斧削而曲直上下内外屮又之形抑
扬开阖翕散出入之声奇雄雅异之观盈虚消长之理
皆合于自然之数譬如衡之称物镫之取景了乎莫之
遁藏此岂得于口耳之浅哉□古人所不能道师所不
能传而所得者在于一心也乌乎先王之于字书非小
事也大而天地造化之所寓日月星辰云雨之流形山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2a 页 WYG0835-0692a.png
川草木鸟兽之纷错远而千载之上旷而四海之外近
而一心之微莫不于书焉是赖故其盛时家传人习虽
匹夫孺童皆知义理之所系岂知世变一降虽博如许
郑二公有弗尽知者乎吾知撝谦此书所以包贯古今
卓然特立其有功于先王也大矣或谓六经至朱子而
后明六书得撝谦而后著其功称虽有大小而用心则一
可与知者言也撝谦名古则宋秦悼惠王十二代孙云
天台林右序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2b 页 WYG0835-0692b.png
  鲍恂六书本义序

  六书本义者今成均典簿赵君撝谦之所编也其书首
论六书纲领次论古今字体至于末乃作六书总
论及六书各为一论犹以为未尽又各分为一部凡若
干卷以详言之其剖析曲尽而不遗其引證切当而不
紊凡五誊写始克成编其用功可谓至矣自非耽古嗜
学博览多识参考诸家之说而得其奥义焉能及此哉
予因此窃有说焉夫六书之学自伏羲氏作易始画八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3a 页 WYG0835-0692c.png
卦而其文实肇于此其字则未之有也及仓颉制字而
其字始备其义则未之闻也自兹以后论六书文与字
者多有之求得其义则鲜有之也矧去古日远俗书纷
纭出乎其间非惟六书之义不明而承讹踵误反有悖
夫古者诚可慨叹也乌乎六书之学以得其义为本未
有不通其义而得文字之情者苟不得文字之情则莫
知制作之故既不知制作之故又焉足论六书者哉今
赵君辑是篇而名之曰本义其意盖在于此世之人或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3b 页 WYG0835-0692d.png
未知之也君年方茂学甚力其所造未易量测辱不鄙
弃乃以是编介予友人程原道来求为之序予老矣旧
学荒陋深有不及之叹第以请之之笃粗举平日之所
闻于人者僭书于篇首若夫当代诸士君子有素精究
其义者必自能发明其说以为是编之重故予深有望
焉君宜博采而广取之可也是为序洪武十有三年岁
次庚申孟夏朔日环中老人槜李鲍恂谨书

  徐一夔六书本义序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4a 页 WYG0835-0693a.png
  古者六书之法皆掌于官成周保氏之职以六书教国
子而书之设以同文为盛故又有外史掌达书名行人
掌谕书名汉循其法太史试学童讽书九千字者得为
史吏民上书字有不正者则纠率之其掌于官可知已
夫书非曲艺也大而二帝三王周公孔子之道次而古
今成败得失之迹九流百氏杂家之说又次而官牍家
乘钱谷狱讼米盐碎务之记注莫不有赖于书盖不容
于一日废者也而为书之法六曰象形曰指事曰谐声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4b 页 WYG0835-0693b.png
曰会意曰假借曰转注其为法也有子母相生之类形
声清浊之别五方言语之异用之者易流于讹舛自夫
官失其守大夫士务趋简便以指事为象形者有之以
会意为指事者有之至有以转注为假借会意为转注
其失滋甚于是六书之义不明而义理之精微有失其
本真者矣越人赵君撝谦深以为病取许叔重而下诸
家论著之书考其得失推子母之相生俾各归其类正
五方之言语律以四声而以子母相生之例统之为凡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5a 页 WYG0835-0693c.png
例以提其纲为图说以括其要分为十类著为十二篇
釐为三百六十部于是六书之义明而六书之用无讹
舛之患矣□乎大夫士之于六书譬之麻缕丝絮莫不
以为衣也而或不知其出于莳育稻粱鱼肉莫不以为
食也而或不知其出于佃牧习而不察此固人情之大
较撝谦非有官守如古者外史行人之所掌而能用力
于众人所略之地何其用心之专也哉撝谦裔出宋宗
室志悫而守恬其学邃于经术诸子百氏莫不记览著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5b 页 WYG0835-0693d.png
为文辞抑扬反覆能沛然尽其所欲言而不畔于道观
其所著六书论可见已至于六书本义则其尤尽心者
也方国家校正韵谱徵至京师稍试其所学擢中京国
子监典簿旋以疾引退遂克毕力于此书书成俾余序
之虽然余固习而不察者也安能发其蕴以请之力姑
著其用心之专云尔始丰徐一夔

  魏子才六书精蕴叙

  嗟周之衰天王之弗考文也久矣秦以凶德闰位彊取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6a 页 WYG0835-0694a.png
文字而同之乃后世惟李斯是师先秦古文则既阙有
间矣其别出者多列国未同之书然则文终不可考欤
曰文者非他也心之画也所以体天地万物之撰也古
文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心之所同然者何也天然而
然也心学而明也贯若一矣古人之心学大以密仓颉
之作六书也犹之伏羲之作八卦也若剖混沌而开之
其道易简愚夫愚妇可使与知不知不足以言道乃其
精蕴则有学士大夫不及尽知者是故传久则易以讹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6b 页 WYG0835-0694b.png
有王者作议礼制度而考文心法同也昔者周宣尝考
文矣古文之变而为大篆也史籀所述也文字浸以备
矣开辟而后与有功焉书也心法之微传与否与今固
弗能知矧秦之斯彼何人兮而其心乃敢曰古亦莫予
若矣兹其万恶之根矣大篆之变而小篆也斯实棼更
之文字则大备矣混沌之凿也亦多矣秦以吏道冒君
道天下日扰扰焉程邈因是以隶书代篆书六义亦坠
地矣要之二人者同于辅桀者也校尝曰三代而上一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7a 页 WYG0835-0694c.png
宇宙也三代而下又一宇宙也自秦限之矣秦弗稽古
师先王而历代师秦以为故讵惟六书也哉校生千载
之后悼斯文之久湮欲请于上因古文是正小篆之讹
择于小篆可者上补古文之阙多病未遑则为之赞发
大义以阐心法学者毋滞于书而博之天地万物毋徒
求之天地万物而反求诸心天机之不器于物也古犹
今也噫天而欲兴斯文也兹其滥觞也已或曰师无道
秦百代羞也请废斯篆一洒空之无宁慊于志乎曰斯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7b 页 WYG0835-0694d.png
篆亦讵能尽废古文今亦何必尽废斯篆天王而考文
也亦惟祖颉而参诸籀若盘盂书定而之一斯篆可者
取之其不可者釐正之恶而知其美旷若天地之无容
心焉邈篆亦并修之与俗宜之翻篆而楷俾无失六书
扫官府之繁苛灰书籍之叛经离道者复归民于朴毋
或雕琢其天或曰噫信斯言也古道可还也六书云乎
(本序多作古隶字今概以今文录之者欲其便于观也而其隶书古体则备载于前)

  吕胤基古篆韵谱正传序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8a 页 WYG0835-0695a.png
  韬光氏曰盖余观于六书而嘅世道之递降也造化太
初如羽未鷇如卉未芽混混沌沌尔鸿濛既坼胚腪乃
生而气漠然而物孩然颛侗无智洼抔结绳熙乎乳孳
是风之厚庞而道之醇白也龙马出图书契攸始万物
窦开则伪滋滋则法烦法烦则争起古称仓颉造书天
雨粟鬼夜哭其泰媪升降之一大会虖然犹是科斗古
文浑噩具在一变而为籀再变而为二篆六书始详籀
斯凿古文之窍矣而程邈乃更变篆为隶谓其书之浅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8b 页 WYG0835-0695b.png
俗可通奴𨽻古文弥以波澌然而三仓凡将急就元尚
训纂贾逵许慎说文六书之体尚尔犁然其后逾变逾
趋乃为近体而文字古意荡然灰灭仲将奇宕元常遒
媚右军精严有法大令散朗多姿近体之翘秀皆六书
之罪人也盖书法至近体而浮华夸毗淫巧儇捷滑稽
称雄桔槔盈世极矣故曰嘅世道递降以此句馀长孺
少席纨绮慕古工文自唐宋以溯六朝晋魏而达乎两
汉周秦汲冢竹书岣嵝二酉霞俎云笈芝检石函靡所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9a 页 WYG0835-0695c.png
不研精而尤究心六书要眇乃汇籀颉诸家古文辨俗
正讹惣为韵府劂之以传较之许氏说文加精焉今学
士大夫事事好古诗必骚选文必西京即临池之技亦
往往㔷近体而摩古法吕君复摽此赤帜使海内人士
更获睹崆峒石鼓之文秦碑汉碣之旧功亦伟矣长孺
为调父祠部伯子相国吕公孙也四明屠隆建初甫篹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9b 页 WYG0835-0695d.png








  六艺之一录卷二百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