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六十二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a 页 WYG0835-05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二百六十二  钱唐倪涛撰

  古今书体九十四

  方以智通雅(器用部)

  金石

  金石之集则欧赵之功也 古无蒐金石为书者博南
言郑条兴古文在欧阳前而集古名录则自欧阳公始
而赵德甫金石录所收更多凡二千本元祐中吕大临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b 页 WYG0835-0574b.png
考古图十卷政和中王楚集博古图二十卷洪适隶释
隶续序曰欧阳七十五卷德甫多九十三卷而阙其六
予尚阙赵录四之一而近出者亦三十馀绍兴中钱唐
薛尚功用敏为款识二十卷重广钟鼎篆韵七卷于是
大备石刻九江自永叔作集古而跋之刘原父曾南丰
黄长睿周益公董彦远皆有论辨子充不甚确惟长睿
掊击永叔而子固亦有四端辨正四明楼大防又指其
璇题甘蔗以是益知考古之难田槩有京兆金石录叶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a 页 WYG0835-0574c.png
梦得有金石类考蔡松年子圭续欧阳金石遗文六十
卷奉符党怀英善篆为韵补杨信父钩金作钟鼎篆韵
熊与可序曰汉所得齐器周鼎柏寝之刻栒邑之铭皆
有能按其款识者唐初盛摹临始有以褚榻碑碣为墨
本者东巡之石偃师之盘岐阳之鼓延陵季子之墓篆
石泐而墨传然犹未有能摹钟鼎之款者皇祐始命太
常摹历代器款为图三馆之士不能尽识于是欧刘李
吕等录渐广宣和以后为书遂多博古图之外有晏元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b 页 WYG0835-0574d.png
开蔡天启赵明诚荣咨道董彦远以至黄伯思翟耆年
薛尚功诸家相继论述彝鼎古器亦多政宣之间物常
聚于所好也初夏氏仿二徐韵例以唐韵系古篆而器
款未备至用敏始详临川杨信父益以奉符党氏韵补
可谓富矣元吾衍喜王球啸堂集古录而作学古编都
穆作金薤琳琅杨慎有金石古文徐献忠金石文王家
瑞咸阳金石遗文赵崡石墨镌华杨嗣昌德山金石录
各纪所见不妨异同大抵好古之士存玩则可采获词
卷二百六十二 第 3a 页 WYG0835-0575a.png
章大不必矣柴氏曰玺印方填盘盂方识铜龟私印高
平刻鹊印之章(尚平一作高平)元晖记虎儿之字不可胜纪即
李龙眠金铜戟泥金六虫书徐延之言唐莹质鉴背铭
李仲芳家南塘蟾蜍砚滴铭皆奇士自为异篆耳邝氏
曰南海熊羽人以薛用敏篆韵为宋之奇书柯九思赵
松雪周伯温皆有鉴定印释梦英有卧云叟篆书孙克
弘有手书钟鼎文十卷姚江陈钜若溪隆万间合刻之
为古篆韵三种若朱叔望金石韵府未善也于司直奕
卷二百六十二 第 3b 页 WYG0835-0575b.png
正作天下金石志刘同人曰华亭孙雪居不核李翕郙
阁陜则曰冀颍川荀淑碑吴则曰颍黄州周少鲁不胲
志冀之域失仲舒汉赞矣志宛平失天宁寺隋碑矣司
直之增周本者十七正孙本者十四是时吴国华惟英
巩弘图永固收藏装帙为精云研北杂志曰永叔集古
缺西汉字刘原父敞出守永兴因以林华宫行镫莲勺
宫博山炉槃及谷口铜筒三铭遗之智按集古录云林
华宫行镫重一斤十四两五凤二年造其莲勺槃亦五
卷二百六十二 第 4a 页 WYG0835-0575c.png
凤中造宣帝本纪云困于莲勺卤中不言有宫史家非
因事不尽载也谷口筒乃甘露中造赵德甫金石录谓
西汉文字世不多有今按有五凤二年鲁共王修池数
字胡承公资古绍志集云阳朔砖字要亦非真即偃曝
馀谈所言夏县之禹字砖也柳贯云新莽恶称汉德凡
有石刻皆仆䃺之然洪氏隶释有哀帝建平五年郫县
一碑或云伪作又云西汉纪功多寓之金自东汉石刻
始盛

卷二百六十二 第 4b 页 WYG0835-0575d.png
  契书既作字体悉具其端则篆隶之笔古兼用矣 董
彦远云临淄得铜棺前和外隐起为铭齐太公六世孙
胡公之墓惟三字是古馀同汉隶乃知书文相变不能
逃古但数穷即改自然相合罗泌曰周公之时未改籀
已有六书之教孔子之时已改籀尚存科斗之书则明
知篆籀并作矣熊朋来云事有用于一时而废后复袭
之与古符者多矣黄帝刀布已作小篆葛天之金帛与
今隶无异急就章方有波磔钩踢而钱谱所载尊卢太
卷二百六十二 第 5a 页 WYG0835-0576a.png
昊至帝喾之金币文及近世掘得周世镜铭皆古篆有
钩踢乃知后世所有者上古已有之丹铅总录亦据水
经注古棺前和有八分书唐人钱谱太昊氏金尊卢氏
币其文有今笔又言在京得太公圜钱在滇得黄帝刀
布可验八分不始于秦小篆不始李斯也书契既作字
体悉具如岣嵝则用科斗石鼓则用籀书如今之传世
文字也至于民庶婚姻之约市井交易之券则从简易
止用小篆都玄敬跋坛山石刻吉日癸巳四字在赞皇
卷二百六十二 第 5b 页 WYG0835-0576b.png
县晋卫夫人谓李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盖指此也
永叔谓庆历宋祁摹之而赵州守将龛其州廨之壁赵
明诚以穆王时皆古文而此字小篆疑非其真盖不知
古亦用小篆也宋有皇祐五年权郡事李中祐跋宋景
濂摹其字重刻蒲阳山房谓吉日字与周淮父卣伯硕
父鼎齐镈钟诸款识合明诚已信石鼓不当于此疑之
又按宋吴兴施宿谓州廨旧石以政和五年取入内府
皆所当知故并著之智曰渔仲谓石鼓有秦权文者亦
卷二百六十二 第 6a 页 WYG0835-0576c.png
周时先有此文而秦权用之耳陈懿卜学古馀录载李
斯字通古少从荀卿学参古文复篆籀书颇知改省作
小篆著苍颉九章世谓玉筋篆又谓八分小篆盖此籀
文十存其八李斯小篆之祖也渔仲金石略云诅楚文
李斯篆按方氏跋以为秦惠文王二十六年石湖亦谓
当惠文王之世后百馀年东巡泰山石刻则小篆非出
于李斯按古实通用大小篆兼有分隶钩踢之笔若专
以小篆立体则自斯始耳阁帖载李斯田□耕耨一则
卷二百六十二 第 6b 页 WYG0835-0576d.png
米元章亦不知何人书黄长睿考为李阳冰篆王密所
作明州刺史裴公纪德碣文篆无铢黍差李阳冰篆最
妙得李斯笔意韩退之言李服之授蝌斗孝经汉卫宏
官书则阳冰之子也从子腾亦善篆石刻说文字源在
滑县

  古文总目之科斗非谓颛顼所作也苍颉之迹止传藏
书台之墓石禹迹则岣嵝紫霄夏县之砖也石鼓籀文
也窦公乐书孔壁汲冢皆周篆也 上古文难识总谓
卷二百六十二 第 7a 页 WYG0835-0577a.png
之科斗文字非专以科斗书之如曰炎帝见禾八穗作
穗书一作八穗黄帝云书太昊龙书少昊凤书颛顼作
科斗书古应有此然确以何帝所作则不必信矣书史
又言文王史佚作虎书武王时作禽书鱼书如鲁恭坏
孔子宅得古文夏侯婴掘地得石椁铭叔孙通曰此科
斗书直谓其形似耳书史言孔甲盘盂沮诵鸟迹伏羲
命子襄作六书今皆无考侯冈龙颜侈哆四目好怪之
说也路史言仓帝史皇乃上帝之帝非黄帝史智以上
卷二百六十二 第 7b 页 WYG0835-0577b.png
古必已造字而黄帝史亦名苍颉更造六书未可知也
上古事远当推其大槩而听之汉文帝时窦公古文乐
书乃周礼大司乐章宣帝时河内女子坏老子屋得古
文二篇与汲冢册书苍颉墓石刻皆称极古苍颉墓在
北海号藏书台阳虚石室有石刻二十八字李斯识八
字云上天作命皇辟迭王叔孙通识十二字任昉不信
也详考二句乃寇谦之所纂墨帝安和国王禁文也苍
颉造字台在开封城北岑参有诗此台其后造乎岣嵝
卷二百六十二 第 8a 页 WYG0835-0577c.png
碑在南岳宋嘉定何子一得观摹刻麓书院嘉靖潘叠
峰释七十二字今栖霞李临淮家扬州甘泉书院滇安
宁州法华山翻岳麓本庐山紫霄峰有禹刻仅识鸿荒
漾余乃□六字此豫章诗话所载也水经注云禹刻与
偃𦢊馀谈言夏县砖为三禹书石鼓文初潜陈仓野中
至唐始出贞观中吏部侍郎苏勉纪其事郑馀庆取置
凤翔之夫子庙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傅师得之民间
十数乃合大观二年移汴辟雍嵌金其字金人辇至燕
卷二百六十二 第 8b 页 WYG0835-0577d.png
剔其金元大德十一年虞集教授得之泥草中始置国
学大成门内欧阳修好之而有三疑郑渔仲则谓秦鼓
以秦权文识之也杨慎谓晋王右军唐章怀太子尝言
之胡世将资古录云蔡京作辟雍取石鼓置讲堂谓周
宣王鼓韩愈张怀瓘窦暨赵明诚也谓文王鼓宣王刻
诗韦应物也谓成王鼓程琳董逌也虞伯生云鼓北徙
留王宣抚宅宅后为大兴府学则沦入济河与金人弃
之之说皆不足信今在北雍圣殿仪门金时马子卿谓
卷二百六十二 第 9a 页 WYG0835-0578a.png
是宇文时造弱侯以苏绰传魏文十一年狩岐阳考武
保定元年又狩岐阳命绰仿大诰则诗体仿诗可知然
当时何以不刻年月岂故为此廷后世抑失其一鼓邪
李日华曰东坡有手钩石鼓文篆籀全音释备远胜潘
迪等所录凡三百二十五字存

  以比干墓铜盘为孔子书者法书苑河南志也吾衍郑
瑗辨其非以吴季札碑为孔子篆者张燕公张从绅萧
定也欧阳永叔秦少游断其非 唐开元中武之奇耕
卷二百六十二 第 9b 页 WYG0835-0578b.png
地得铜盘按地志殷太师碣在卫辉府城北都玄敬使
西日记淇县有方石刻殷比干墓四字字径八寸元吾
子行定为汉人笔闽南郑瑗井观琐言曰宣和博古多
伪齐侯钟晋姜鼎宰辟父敦则真比干盘则伪也汲郡
北有比干墓偃师亦有比干墓唐开元偃师人得铜盘
其铭曰右林左泉后冈前道万世之藏兹焉是宝予观
其文词匀丽不似三代其伪无疑故欧公集古录不收
智又按墨庄漫录程唐贾朝孺于凤翔府破商比干墓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0a 页 WYG0835-0578c.png
得铜盘径二尺馀中有款识一十六字道君皇帝曰忠
贤之墓岂可掘乃罢朝孺退出其槃祁宽曾见之刘袤
延仲言比干墓在卫州西山去城数十里有汉唐刻甚
多而此云墓在关中又与开元武之奇同得一铜盘可
疑哉季札碑在江阴黄田山下相传阁帖鲁司寇仲尼
书是季子墓铭也唐张从绅记云开元中玄宗命殷仲
容摹榻大历中萧定又刻于石此小者后人仿为之也
永叔言孔子未尝至吴或曰言游从孔子记题者臆也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0b 页 WYG0835-0578d.png
秦观曰真季子墓铭犹疑非仲尼书况仿者然张说谢
碑额表云孔篆吴札之文秦存展季之陇故诸家因之
升庵言吴子二字类小篆延陵之墓四字类大篆谓大
小篆三代通行后又云孔子篆比干墓及吴季札墓尚
是科斗则升庵未亲见邪陈钜昌云余从曲阜得孔庙
翻刻比干碑全类汉隶季札碑今有新刻在云阳南城
下则大小篆也

  先秦之篆诅楚三石 夹漈引方氏跋诅楚者乃方勺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1a 页 WYG0835-0579a.png
泊宅编也勺言巫咸碑在凤翔府学亚驼文在洛阳刘
沈家书同而偏小异史记楚子连熊于名者二十二
独无熊相以事考之自成王来未尝与秦难及怀王熊
槐苏秦合从而楚为长今碑文熊相率者侯之兵以加
临我盖史记误以熊相为槐耳其后五年怀王忿张仪
复攻秦故碑云今又悉兴其众以逼我边境是岁秦襄
王二十六年而夹漈谓方氏言秦惠文王二十六年盖
自永叔已疑熊槐熊横当秦惠文王及昭襄王时而史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1b 页 WYG0835-0579b.png
记或失之矣彦远跋大沈故湫渊在安定朝那仁寿中
宜居湫水移于始平巫咸河在女丑北祀在安邑巫咸
山下临盐水亚驼即滹池在周为沤夷一名𣸦水顾野
王考其地在灵邱黄伯思以乌驼在乌氏按竹书穆公
十一年取灵邱当以灵邱为是曰熊相者楚本熊穴后
世以熊为号又以其传自熊霜又谓熊相其间如熊相
禖熊相宜僚熊相祈而姓书熊相为芊姓诅盟非一人
列国书不主名则称楚以姓也其时则楚顷襄也都玄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2a 页 WYG0835-0579c.png
敬言吾子行以先秦古器比较不类而宋世诸公爱其
笔路无有异论予固不得而论也

  合刘斯立以验江邻几则泰山李斯之篆为最确矣
彦远曰泰山碑累石固趾以存考其词寴(音亲)𨊩(音邻)远黎
民大义著明史作休明陲于后世史作𠂹于后世皇帝
躬听史作躬圣男体顺史作理顺或皆史误然昭隔内
外或谓为融古字相借不然则格与隔不可兼用也陲
为边陲若垂后世则当作𠂹昔卫宏尝言古一字有两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2b 页 WYG0835-0579d.png
名者就注之御史大夫则大夫也莒公亦曰夫中有大
如千人书千千今考礼记檀弓曰夫夫是也庄子曰且
而属之夫夫则字盖如此此李斯所得据也大人贯簪
为夫则夫夫同文义亦可知永叔集古录言江邻几守
官奉符亲到碑下云石顽不可镌风雨所剥止有此数
十字而已徐敦立郤扫编曰其后东平刘斯立尝登泰
山绝顶其石埋土中似方非方人止榻其一面其三面
皆有字而残闇末有制曰可三字于是泰山之篆遂为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3a 页 WYG0835-0580a.png
全篇如寴𨊩远黎史作亲巡远方黎民施于后嗣作后
世昆作后则史误也智按似方非方则似义兴之囤碑
孙皓立石颂德形如鼓吴天玺元年俗谓之囤碑可
知古有此制矣碑文寴𨊩即亲巡昭融不当作隔皆子
长所改岂直秦史误乎今彦远谓寴𨊩为亲邻非也
琅邪台苏轼所摹峄山碑郑文宝所刊会稽碑申屠駉
所刻之罘则遗文也 苏东坡守高密托庐江文勋磨
之石置超然台上有记金石录曰秦琅琊台刻石在今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3b 页 WYG0835-0580b.png
密州其颂诗亡矣独从臣姓名及二世诏书然残
缺熙宁中子瞻所摹刻也从臣姓名五大夫作五
大大泰山篆亦如此或曰古大与夫同恐不然余
家所藏古器款识有周大夫始鼎及秦权铭黔首
大安皆用大字盖古人简质凡字点画相近及首
同者多假借用之东汉时碑刻尚多如此王元美
言琅琊秦刻向谓颂诗已亡余家藏乃宋莒公刻
本仅十有七字皆颂诗中语之罘山刻亦秦二世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4a 页 WYG0835-0580c.png
诏也仅存二十一字永叔谓其文与峄泰语同而
字画皆异惟泰山为真李斯篆耳或云麻温故学
士于登州海上得片木有此文岂杜甫所谓枣木
失真者邪水经注又言赣榆有秦刻石去海一百
五十步今迷矣峄山碑在峄李斯篆杜诗云峄山
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或曰魏太武自东
平过邹见始皇刻使人排仆之焚在此时永叔曰
峄山碑史记不载其字特大不类泰山于氏金石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4b 页 WYG0835-0580d.png
志南京应天府有唐刻峄山碑李处巽说元祐八
年邹令张文仲复刻于石置峄阴堂说郛云今峄
山实无此碑乃南唐徐铉摹刻石于长安者郑文
宝记自以徐所授模本复刻石于长安国子学都
玄敬曰文宝刻徐氏本其后翻刻颇多申屠駉跋
会稽碑曰峄山颂淳化间太常博士郑文宝刻于
长安泰山颂至元间行台侍御李处巽得刘跂所
摹本刋于建业郡庠予考始皇抵越取断江岑石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5a 页 WYG0835-0581a.png
刻颂亦斯笔也余乃以家藏旧本摸勒置于会稽
黉舍水经注言始皇稽山刻石尚存孙畅之述征
书曰斯篆石山石形似空上有金简玉字之书智
谓皆影响也郦道元且谓杨子江自芜通山阴何
足證稽山秦刻邪杭州绍兴皆有秦望山范云所
读何山渔仲云疑在越州元至正初申屠子迪为
绍兴推官以家藏刻于路学即今所传也不知其
先何从得之然则元美所藏宋莒公刻本可知矣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5b 页 WYG0835-0581b.png
金石志淮安近海有秦始皇碑茅山有秦碑李斯


  汲冢楚冢今不能分故有琐语乱竹书之疑也
书史云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魏襄王墓或言
安釐王竹书数十车漆书科斗武帝以付束晢随
疑分释皆有义證又广川书跋太公庙碑今在卫
州共县晋太康十年碑曰太公望者此县人太
康二年县之西偏有盗发冢而得竹策之书书藏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6a 页 WYG0835-0581c.png
之年当秦坑儒之前八十六岁竹书最古当魏安
釐王时国史也则所书宜可信其言服玄𧟄而说
文无此字惟曰汉令解衣耕谓之襄而卫宏字说
与郭昭卿字指则有之如许慎所遗古文众矣昭
卿因宏以有记非得是碑岂知宏之有据哉晋纪
言咸宁五年有盗发汲郡冢与此碑太康二年异
知史误也胡元瑞据武帝咸宁五年讥升庵太康
安釐之误直未见广川书跋与书史耶若淮海题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6b 页 WYG0835-0581d.png
跋言太康元年盗发魏襄冢则少游误记也不准
姓音彪陈钜昌原治篇引作卞准非少游又言齐
文惠太子为雍州时盗发楚王冢得竹简书青丝
纶简广数分长二尺皮节如新王僧虔谓是蚪斗
书记周官所阙文则皆苍颉遗法也法书苑则言
楚昭王墓在习池北齐建元中盗发冢得古竹简
沈约得数篇示刘绘曰周礼逸文也按南齐雍州
即襄阳二条正是一事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7a 页 WYG0835-0582a.png
  字书音义通借之多者

  通雅疑始四则

  不有十四音 不方于切诗云鄂不韡韡郑氏曰承华
者曰鄂不当音柎柎鄂足也夹漈曰不象华萼蒂形与
敷通疏柎作跗又作趺故束晢用白华绛趺唐诗红萼
青趺因之 又俯九切说文曰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
亦作否借为否词 又平声孙愐甫鸠切 又否卦音
痞德明备美切孙愐符鄙切否痞同音古切尚疏其拘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7b 页 WYG0835-0582b.png
者又守门法备美符鄙皆轻重交互门也 韵会小补
又宥韵方副切弗也 又分勿切音弗 又沃韵逋沃
切项安世家说曰孙奕言浮否押诗赋可也官吏指挥
乡校教训必以逋骨切呼之陈正敏云举世同辞必有
自始逋骨一切殆不可废广韵勿韵不与弗同而礼部
韵不出此音徒曰佛书作弗声读今以司马温公切韵
指掌图考之明举一杯字以发声信乎有此音矣本四
音礼韵有二广韵有三蒙古韵略于逋入声襮下收不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8a 页 WYG0835-0582c.png
音与卜同自正敏说而始疑自温公图而音始定故表
出之智按陈项谓四音则尚未收鄂不直翁收之章道
常言有七音谓北人读不为帮铺反与否浮弗卜敷痞
为七韵会小补有八音 细论逋骨亦用门法未快今
读故戴氏作布没切依沈韵布没切如今扬州人语矣
其布木乎逋骨布木二音韵脚不同晓然易别或唐宋
先有逋骨之音而温公乃定为杯入以正之子谦曰昌
黎子为俗用多故创帮母则当时俱有数音而韵书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8b 页 WYG0835-0582d.png
守旧不收耳 又转注略曰悲虬切与彪同晋有汲郡
人不准 又读为比孙愐卑履切阮籍诗愿为双飞鸟
不翼共翱翔不翼即比翼苏氏又采才老诸说何用不
臧不臧即否臧盖恕先之说否塞之否与比声近宜其
借也智按论语予所否者论衡引作鄙荀子赋篇简然
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谓小
人所鄙也盖古人口齿如此今依中原定音痞贫弭切
音比边美切不用门法使人易知 又考此字有攀悲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9a 页 WYG0835-0583a.png
切通为丕张参曰石经作丕六书总要不或作□则丕
乃□之转形丕乃丕之通丕也书曰丕显丕承诗曰不
显不承旧说以为岂不显乎仍是岂不韡韡乎之见解耳
泰和钟铭曰丕显皇祖诅楚文曰不显大沈久湫不
显大神巫咸不显大神亚驼此最可验者尔雅左顾不
类右倪不若注不发声也淮南杯治之杯亦发语音呸
可互證也大诰尔丕克远省陈士元曰丕马融作不
又读上声 又按否与负背通书曰是有丕子之责于
卷二百六十二 第 19b 页 WYG0835-0583b.png
天史记作负子索隐引郑氏曰丕读为负石经尚书亦
作负子京山尚书辨解丕子之责注作背正以古负背
一字也按史记鲧负命毁族注作背命淮南女娲氏背
方州抱圆天文子作负方州负郭即背郭杜诗背郭堂
成荫白茅以此證知丕亦读背背即不之第三声也
又尔雅隹其鳺䲹古作夫不诗疏亦引夫不本草亦载
小鸠皆曰隹曰夫不不音铺以说文之铺鼓后讹为布
谷今俗呼勃以此知之则有十四音 彪比二音升庵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0a 页 WYG0835-0583c.png
所出丕背铺三音则自直翁韵会升庵古音弘家韵辑
道常大成子谦小补皆未收入以不知不显即丕显负
背丕不相通布谷铺鼓夫不一鸟也细推本原则发口
之不音坏者乃音之母凡坏□杯□皆从之借象华
不与否辞而鸟不下来乃许氏之说也谐声之字惟□
从华不绝无从鸟不与否辞者以此推知不字为母
贲字十四音 陆德明释文云彼伪反 徐广甫寄反
 李轨府瓫反 傅氏云古斑字 王肃符文切似与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0b 页 WYG0835-0583d.png
李轨同然瓫文异韵阴阳亦分今据训诂故仍分列之
古文尚书黑贲用宏兹贲淮南鳖三足曰能龟二足曰
贲人食化为水俱音坟 礼记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
荀子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音父吻切与郭象注冯气
之冯同犹愤也又沸也谷梁传覆酒于地而地贲 又方
问切礼记贲军之将与偾同刘昌宗读虎贲为奋 又
音肥周勃为襄贲令地在东海史黥布传赵将贲赫
又音奔虎贲氏舍则守王闲闲梐枑也 又音潘山海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1a 页 WYG0835-0584a.png
经桂林八树作贲隅今广东番禺读潘 集韵韵补音
孚袁切则为蕃字 又音陆韩文注陆浑山古作贲浑
集韵引山海经贲浑山即陆浑智按昭十七年荀吴灭
陆浑之戎公羊作贲浑可證 与濆通叔弓败莒师于
鼢泉音分谷梁作贲泉公羊作濆濆泉者直泉也按济
志濆泉即湓泉湓音匹问切据唐韵濆喷一字普魂切
今中原读喷去声即与湓同 郝氏曰淮南子贲海即
渤海子谦言贲星一作孛星升庵言释文贲有七音当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1b 页 WYG0835-0584b.png
有九音智按释文止有五音今考有十四音一曰贲浑
因□字而讹

  敦有十七音 笔乘问奇集皆有敦有九音今小补列
十四音日月灯抄之 灰韵音堆诋也诗敦琢其旅敦
彼独宿注独处不移儿宾戏欲从堥敦而度高乎泰山
堥敦皆小邱名 元韵音惇大也姓敦名洽卫之丑人
 又音豚敦煌郡名诗铺敦淮濆郑笺音屯 寒韵音
团聚皃诗敦彼行苇 萧韵音雕画弓天子弓也一作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2a 页 WYG0835-0584c.png
弴 准韵音准布帛幅广也周礼内宰出其度量敦制
 阮韵音遁左传浑敦 队韵音对器名周礼珠槃玉
敦 愿韵音顿竖也又太岁在子曰困敦智又按尔雅
敦邱注引诗至于顿邱 号韵音导覆也覆焘一作敦
周礼司几筵每敦一几郑氏读 皓韵陆德明读敦一
几 尤韵刘昌宗读敦一几直由切又他昆切与憝同
 则又可音怼 子谦载真韵殊伦切与敦同郑氏引
淳制 又先韵都伭切 凡十七音盖古人亦未必是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2b 页 WYG0835-0584d.png
以淳制即纯音准纯转真韵而敦亦随之每敦一几音
焘而焘又音倒音䌷则自焘字音此皆汉人之彊而后
人无特见姑且从之至音都伭切乃以东坡贤叶敦遂
改此音子谦不知贤叶忻如天叶人之类也

  苴有十七音 升庵弱侯曰苴有十四音日月灯曰十
五音子谦十四音今有十七音 苴子余切有子麻
庄俱切汉时姓 宗苏切茅苴藉祭也与蒩通 布交
切天苴地名在益州见史记注 又天苴与巴同 锄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3a 页 WYG0835-0585a.png
加切水中浮草 子邪切菜壤 似嗟切苴□城名
再吕切履中草荐 侧下切粪草 才野切慢也 将
预切糟魄也侧鲁切说文酢菜也 又平声臻余切亦
酢菜也 水草曰苴一作又作浾今作渣非是又有
直家切之音 又都贾切土苴不精细也 张位曰川
䖃苴音鲊 智按焦弱侯所载子余切之苞苴即子闾
切之苴杖乃一音二义也若吕豫石所编曰七余切麻
子也又曰子余切有子麻也音义岂有二乎今已删二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3b 页 WYG0835-0585b.png
公之同者而乃多至十七音以中原音韵增入时运所
转之音车遮家麻两分两转加古之为鱼模韵读之则
三处通平上去入三通分轻重查鲊嗟菹租祖之例呼
之则三十音矣凡字皆有阴阳平上去五声转一韵即
有十声但古人未尽借用今方言未尽呼及也我故曰
音有一定之转而字随填入无如后世定为典要则不
得不重考究以通古今耳

  迥澜字义三则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4a 页 WYG0835-0585c.png
  一字六音者 参音参一音参参伍也参政也参军也
参谋也一去声鼓曲也一音襂杂也一与三同一侵
韵音参参嵯不齐又人参 沈一特林切一亦作湛
一实沈一音审人姓一去声一音覃 纯一殊伦切
一音准一音稕一音屯一音囤一音缁 能一奴登
切才能也一上声夷人语一东韵与熊同一皆韵与
台同一囊来切三足鳖也一泰韵耐同忍也 洒一
音洗一所蟹切汛也一泰韵音晒扫也一马韵沙下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4b 页 WYG0835-0585d.png
切一贿韵音璀注高峻貌一音铣肃恭注一爵而色
洒如 从一音崇顺也一音颂随行也一音匆从容
也一音宗直也又踪同迹一音纵放肆也一音幢高
貌 瞑一音面一音眠一音名一音茗一音命一音
泯 惮一上声劳也一多简切坦同一丁可切劳也
一杜晏切忌惮一音剁丁佐切诗哀我惮人一当拔
切怛同惧也 番一音翻一音贩更也一音烦兽足
蹯同一音潘番禺县一音波诗武勇貌一音婆皤同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5a 页 WYG0835-0586a.png
不弗然之词(详见前通雅)

  一字七音者 齐整也又国名一上声恭悫貌一去声
剂同一赍同一斋同明洁一音兹衰服也一音茨蒺
藜也 差音钗使也一音雌参差也一音叉错也一
音磋景差人名一音诧异也一音瘥病愈也一音挫
足跌也又周礼注有差分差重法 单一音丹独也
一音善上声人姓又县名一音蝉单于王一音旦亶
同一音缮县名一音殚竭也一音战见列子与战同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5b 页 WYG0835-0586b.png
湛音沈溺一潭固切深也一音尖礼记湛炽必絜

  一丈减切澄也澹也一音侵渍也又音鸩投物水中
也内则湛诸美酒一夹陷切诗湛露一音耽乐也

  一字八音者 洒一洒落与洒同一音厮分也一音铣
肃恭貌一音洗一所买切洒埽也尔疋大瑟曰洒一
音徙落也一音晒汎也古作一又寘韵

  一字九音者贲苴二字一字十音者敦乎右三字
通雅所载更详俱见前兹不录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6a 页 WYG0835-0586c.png
  通雅疑始 一声之转一则

  无通为无亡勿毋莫末没毛耗蔑微靡不曼瞀诸字盖
一声之转也 反有为无易经无俱作无一曰从天天
气虚无也 又通作亡论语亡而为有与无同 又通
作勿论语非礼勿视又通作毋论语毋意毋必书无逸
史鲁世家作毋逸洪范无偏无䣊史宋世家作毋偏毋
党春申君传毋望之福毋望之祸凡史记无多作毋
又通作莫诗莫敢不来享与无同 又通作末论语末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6b 页 WYG0835-0586d.png
由也已礼记文王世子末有原皆与无通 又通作没
尽也论语文王既没没阶俗谓无为没南齐豫章王嶷
临终召诸子曰吾无后当共相勉厉即没后 又通作
毛后汉冯衍传饥者毛食注与无同毛晃音耗为毛佩
觿集曰河北谓无曰毛智按河北读没为门铺切而江
楚广东则呼无曰毛黄绰幡赐绯毛鱼袋则信古有
此语矣 无又通作蔑左传蔑以加于此史孔子世家
蔑由也已 又通作微诗微我弗顾国语战也微谋又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7a 页 WYG0835-0587a.png
微我晋不战矣 又通作靡诗靡不有初扬子曰刺客
之靡者也月令靡草死皆与微同细草也 又通作不
诗不识不知 又通作曼扬子寡见篇曼是为也注无
同言学者无如是为之又汉书高帝纪韩王信将有曼
邱臣注曼丘与毌丘同智按毌邱自是贯邱而当时口
语与注者之语皆以无曼母声近互通也字从无与从
曼同如蔓菁作芜菁后汉桓帝永兴二年诏郡县种芜
菁助食即蔓菁 又通作瞀不明皃庄子伯昏瞀人列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7b 页 WYG0835-0587b.png
子之齐遇伯昏无人射措杯水于肘上无人即瞀人智
又按卢仝诗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功名生地狱礼
教死夭囚自注无武侯切盖读无如牟也今字以毋从
禁止母从二乳乃字书家说也古盖母读转为没没转
为无耳此郝公所汇因而详之谓其相转则然谓其共
是一字则不可也

  谈荟 字义之多一则

  离有十五义 离别通训也又卦名见易又黄离仓庚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8a 页 WYG0835-0587c.png
也见说文又大琴曰离见尔雅又流离鸟名见毛诗注
又长离凤也见相如赋又纤离马名见李斯书又侏离
夷语也见史记又陆离散乱参差也见文选又木名见
孔子世家又水名见地理志又人姓见氏族志又江离
草名又接离冠名此皆字书已引者又公羊传二人会
曰离会谓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不能定也此离与二
鸟离立之离同 又艾字有十七义艾说文冰台也即
炙艾一曰老也礼记曲礼五十曰艾又屈原九歌舞幼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8b 页 WYG0835-0587d.png
艾注艾长也幼艾犹言少长又尔雅艾历也郭璞曰长
者多所更历也诗朕未艾又养也尔雅颐艾育养也诗
福禄艾之方言汝颍梁宋之间谓养为艾又美好也孟
子知好色则慕少艾战国策公子年谓赵王与幼艾高
诱注云艾美女也又过半也诗夜未艾注久也又诗或
肃或艾毛云治也又止也息也左传襄九年大劳未艾
又安也诗保艾尔后又牡也左传艾豭是也金履祥云
艾一说白也一说半白也少艾谓少年方半也赵岐孟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9a 页 WYG0835-0588a.png
子注艾幼好也又惩创也魏相传无所惩艾是已又修
治也孟子私淑艾是已又邑名在南昌又姓 又切字
广韵割也刻也近也迫也增韵又急也又刀批也博雅
治骨谓之切又苟且曰一切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
顾长短纵横又大槩曰一切又讥切也剀切也又反切
一韵之字相摩以成声谓之切又门限曰切汉昭阳宫
切皆铜沓冒黄金涂

  通雅释诂篇 双声相转一则

卷二百六十二 第 29b 页 WYG0835-0588b.png
  逶迤三十二变 逶迤一作委蛇蜲蛇逶蛇委佗遗蛇
委它倭迟倭夷威夷威迟郁夷袆□迤袆隋袆它倭
彵委移归邪䧦陭委陀𢓡委维委壝靡匜□迤委□
踒𧿇逶迤委迤各异其连呼声义则一也
左传引诗委蛇苏秦嫂委蛇蒲伏索隐曰面掩地而进
若蛇形此缘国策作蛇行蒲伏蛇音移言逶迤也 蜲
蛇泽鬼紫衣珠冠齐桓所见古人原以逶迤之状名之
犹庄子山有夔野有方皇亦以徬徨名鬼也后因加虫
卷二百六十二 第 30a 页 WYG0835-0588c.png
作蜲蛇岂可反本此说以解逶迤邪 汉书礼志旗逶
蛇 西京赋声清畅而蜲蛇 庄子作逶蛇 韩诗作
逶迤 任光邳彤赞委佗还旅 方朔传遗蛇其迹郝
氏谓即逶迤智亦以遗读移则与下复古时遗从䝿必
有馈声今用遗蛇为逶迤犹扬雄用迟迟为栖迟也后
汉儒林传方领矩步者委它其中注曰它音迤 诗
周道倭迟与逶迤同 释文作周道倭夷 文选注周
道威夷薛君曰威夷险也又作威迟尔雅威夷长脊而
卷二百六十二 第 30b 页 WYG0835-0588d.png
泥注威夷长而弱也 汉地里志扶风有郁夷县注师
古曰周道倭迟韩诗作郁夷言使臣乘马于此道 王
伯厚诗考载韩诗外传袆□即委迤又衡方碑袆□在
公即诗委蛇在公也 考隶释有之费凤碑阴逢盛碑
皆作迤方子谦引石经作迤又作袆隋 尔雅音
义引袆它 李铉字辨作倭彵 离骚经载云旗之委
蛇一本作逶迤一本作委移注云旗委移长也 刘向
九叹遵江曲之委移 邝氏字说曰天官书归邪读如
卷二百六十二 第 31a 页 WYG0835-0589a.png
委蛇言其状逶迤也 说文䧦郑地坂许为切陭上党
坂于离切则二坂亦以地形逶迤而名也 韩昌黎诗
委陀结斜汉即逶迤字 赵撝谦卒于岭南有遗文在
东莞张氏内用𢓡岂以娄寿严发碑皆有𢓡字邪智
谓何必据汉碑按汉书𢓡衡门古从辵者亦从彳
又山海经赤水东苍梧之野舜与叔均所葬也爰有文
贝离俞鸱久鹰贾委维郭璞曰委维即委蛇也 又周
礼为坛壝宫棘门三行平地筑坛又委壝土起眉埒徐
卷二百六十二 第 31b 页 WYG0835-0589b.png
广音壝为羊谁反则委壝音义与委迤通 又玉藻曰
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注移之言靡匜也疏言靡匜
摇动也言疾趋则不必翔步逶迤纡徐矣古靡如微微
字中原读如袆则靡匜亦逶迤之声也 依戴合溪作
□迤依魏子才作委□依说文长笺则作蟡
又按易林大壮之鼎曰长尾其师之咸长尾蜲蛇
一首与之同文以蜲蛇证则读逶迤以状长尾可
知其繇下叶思字中叶河字盖古蚁蛾通多有怡音则
卷二百六十二 第 32a 页 WYG0835-0589c.png
何读奚明矣洪景卢言逶迤有十二变升庵转注古音
委蛇字下云韵会未尽故广之止有八变方子谦所列
有十七变楚望止收十变智今举所知凡三十二变学
究亦不须此如合溪子才辈改篆作楷势所难从子谦
所引石经袆隋恐讹未考吾尝笑升庵弱侯秭归作秭
□襁褓列襁䙗□乃归讹䙗乃讹而愿效尤与偶因
二字之变据古今而别之见当以声通义如此岂欲学
者用之哉
卷二百六十二 第 32b 页 WYG0835-0589d.png








  六艺之一录卷二百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