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833-05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六十六 钱唐倪涛撰
法帖论述三十六
元陈绎曾法书论
钟繇力命剋捷宣示 王羲之乐毅画赞黄庭告誓霜
寒 王献之洛神 六朝不知名氏曹娥羊叔子遗教
陶弘景瘗鹤旧馆坛 智永千文 虞世南孔子庙
碑 欧阳询九成宫化度寺虞恭公皇甫褚遂良哀册
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六十六 钱唐倪涛撰
法帖论述三十六
元陈绎曾法书论
钟繇力命剋捷宣示 王羲之乐毅画赞黄庭告誓霜
寒 王献之洛神 六朝不知名氏曹娥羊叔子遗教
陶弘景瘗鹤旧馆坛 智永千文 虞世南孔子庙
碑 欧阳询九成宫化度寺虞恭公皇甫褚遂良哀册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833-0562b.png
圣教 张旭郎官 颜真卿麻姑坛放生池中兴颂干
禄字东方赞 柳公权陀罗尼
右真书
钟繇丙舍吴人羸顿长风 王羲之兰亭极寒毒热官
奴快雪来禽奉橘慈荫圣教序开元寺 王献之地黄
岁终卫军授衣阿姨鹅群岁尽夏日奉对思恋天宝吴
兴山阴东家转胜相过鹅边触事夏节恨深炙礜石骆
驿月内尊体 谢安八月五日 褚遂良枯树星霜
禄字东方赞 柳公权陀罗尼
右真书
钟繇丙舍吴人羸顿长风 王羲之兰亭极寒毒热官
奴快雪来禽奉橘慈荫圣教序开元寺 王献之地黄
岁终卫军授衣阿姨鹅群岁尽夏日奉对思恋天宝吴
兴山阴东家转胜相过鹅边触事夏节恨深炙礜石骆
驿月内尊体 谢安八月五日 褚遂良枯树星霜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833-0562c.png
李邕岳麓娑罗树云麾将军东林寺张从申玄静先
生
右行书
淳化法帖诸帖之祖王著模刻深得古意不见古迹得
此足矣
绛帖淳化之子潘师旦模刻骨法清劲足正王著肉胜
之失然驳马露骨未免羸瘠之失
潭帖淳化之子希白模刻风韵和雅血肉停匀但形势
生
右行书
淳化法帖诸帖之祖王著模刻深得古意不见古迹得
此足矣
绛帖淳化之子潘师旦模刻骨法清劲足正王著肉胜
之失然驳马露骨未免羸瘠之失
潭帖淳化之子希白模刻风韵和雅血肉停匀但形势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833-0562d.png
俱圆颇乏峭健之气
大观帖淳化之弟蔡京模刻京沈酣富贵恣意粗率笔
偏手纵非复古意赖刻手精工犹胜他帖
太清楼续阁帖刘焘模刻工夫精致亚于淳化肥而多
骨求备于王著乃失之粗硬遂失风韵
戏鱼堂帖刘次庄模刻在淳化翻刻中颇为有骨格者
淡墨拓尤佳
武冈 修内司 福州诸帖皆有可观
大观帖淳化之弟蔡京模刻京沈酣富贵恣意粗率笔
偏手纵非复古意赖刻手精工犹胜他帖
太清楼续阁帖刘焘模刻工夫精致亚于淳化肥而多
骨求备于王著乃失之粗硬遂失风韵
戏鱼堂帖刘次庄模刻在淳化翻刻中颇为有骨格者
淡墨拓尤佳
武冈 修内司 福州诸帖皆有可观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833-0563a.png
鼎帖石硬而刻手不精虽博而乏古意
星凤楼帖曹之冕模刻清而不秾亚于太清续帖
玉麟堂帖吴琚模刻秾而不清多杂米家笔仗
宝晋斋帖曹之格模刻星凤之子在诸帖中为最下
百一帖王曼庆模刻笔意清遒雅有胜趣恨刻手不精
汤允谟古今石刻辨
北纸用横帘其质松而厚不堪渗墨以墨拂之如薄云
之过青天犹隐隐见纸白处凡北碑皆然且不用油蜡
星凤楼帖曹之冕模刻清而不秾亚于太清续帖
玉麟堂帖吴琚模刻秾而不清多杂米家笔仗
宝晋斋帖曹之格模刻星凤之子在诸帖中为最下
百一帖王曼庆模刻笔意清遒雅有胜趣恨刻手不精
汤允谟古今石刻辨
北纸用横帘其质松而厚不堪渗墨以墨拂之如薄云
之过青天犹隐隐见纸白处凡北碑皆然且不用油蜡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833-0563b.png
可见
北墨多用松烟故色青黑更经蒸润则愈青矣南墨用
油烟故色纯黑且有油蜡可辨碑文欲辨墨色皆仿此
徽宗御府所藏书其前必有御笔金书小楷标题后有
宣和玉瓢御宝淳祐壬寅于临安客舍见永嘉一士人
家藏一帖乃唐人硬黄仿右军书前有金字御笔云王
右军书 签后有宣和玉瓢样御宝
以纸加碑上贴于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
北墨多用松烟故色青黑更经蒸润则愈青矣南墨用
油烟故色纯黑且有油蜡可辨碑文欲辨墨色皆仿此
徽宗御府所藏书其前必有御笔金书小楷标题后有
宣和玉瓢御宝淳祐壬寅于临安客舍见永嘉一士人
家藏一帖乃唐人硬黄仿右军书前有金字御笔云王
右军书 签后有宣和玉瓢样御宝
以纸加碑上贴于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833-0563c.png
填以浓墨谓之响拓然圈隐隐犹存其字亦无精彩易
见
世谓纸之精者可支千年今去二王方八百馀年而片
纸无存不独晋人如唐世善书之迹甫三百馀年亦希
如星凤何也尝考其故盖物之奇异常聚于富贵之家
或一经乱离水火则群举而失之非若他物散落诸处
犹有存者桓玄之败取法书名画一夕尽焚所丧不知
几何良可悲也
见
世谓纸之精者可支千年今去二王方八百馀年而片
纸无存不独晋人如唐世善书之迹甫三百馀年亦希
如星凤何也尝考其故盖物之奇异常聚于富贵之家
或一经乱离水火则群举而失之非若他物散落诸处
犹有存者桓玄之败取法书名画一夕尽焚所丧不知
几何良可悲也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833-0563d.png
太宗朝搜访古人墨迹令王著铨次用枣木板摹刻十
卷于秘阁故时有银锭纹前有界行日录者是也当时
李廷圭墨拈打措之不污手乃亲王宰执使相除拜赐
一本人间罕得当时每本价已八百贯文至庆历禁中
火灾其板无存矣世所见阁帖多乏精神有绛帖以阁
本重摹而秘阁反不如绛帖精神乎则此可以观矣
绛州法帖二十卷乃潘舜臣用淳化帖重摹而参入别
帖然并今所见阁本精神过之舜臣事力单微而自能
卷于秘阁故时有银锭纹前有界行日录者是也当时
李廷圭墨拈打措之不污手乃亲王宰执使相除拜赐
一本人间罕得当时每本价已八百贯文至庆历禁中
火灾其板无存矣世所见阁帖多乏精神有绛帖以阁
本重摹而秘阁反不如绛帖精神乎则此可以观矣
绛州法帖二十卷乃潘舜臣用淳化帖重摹而参入别
帖然并今所见阁本精神过之舜臣事力单微而自能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833-0564a.png
镌石虽井阑阶砌皆遍刻无遗所以段数最多或有长
尺馀者舜臣死二子析而为二长欠官钱没入上十卷
于绛州绛守重摹下十卷足之幼者复重摹上十卷亦
足成一部于是有公私二本于绛州矣靖康兵火石并
不存金人百年之间重摹至再庆元间余官守长沙尝
见旧宰执家有南渡初亲自北方携得舜臣原刻本未
分析时二十卷珍藏非得二十缗官陌不肯与人乃北
纸北墨精神焕发视金人所摹者天渊矣淳化阁帖既
尺馀者舜臣死二子析而为二长欠官钱没入上十卷
于绛州绛守重摹下十卷足之幼者复重摹上十卷亦
足成一部于是有公私二本于绛州矣靖康兵火石并
不存金人百年之间重摹至再庆元间余官守长沙尝
见旧宰执家有南渡初亲自北方携得舜臣原刻本未
分析时二十卷珍藏非得二十缗官陌不肯与人乃北
纸北墨精神焕发视金人所摹者天渊矣淳化阁帖既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833-0564b.png
颁行潭州即摹刻二本谓之潭帖余尝见其初本当与
旧绛帖雁行至庆历八年石已残缺永州僧希白重摹
东坡犹嘉其有晋人风度建炎敌骑至长沙守城者以
为炮石无一存者绍兴初第三次重摹失真远矣
刘次庄摹阁帖于临江用工颇精致且石坚今不曾重
摹独二本略残缺然拓本既多颇失锋芒今若得初本
锋芒未失者当在旧绛帖之次新潭帖之上然其释文
间有讹处
旧绛帖雁行至庆历八年石已残缺永州僧希白重摹
东坡犹嘉其有晋人风度建炎敌骑至长沙守城者以
为炮石无一存者绍兴初第三次重摹失真远矣
刘次庄摹阁帖于临江用工颇精致且石坚今不曾重
摹独二本略残缺然拓本既多颇失锋芒今若得初本
锋芒未失者当在旧绛帖之次新潭帖之上然其释文
间有讹处
卷一百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833-0564c.png
上蔡临摹绛帖上十卷虽比旧绛帖少十卷而迥出临
江帖之上余尝见于沙西府刘曦家
武冈军重摹绛帖二十卷殊失真且石不坚易失精神
后有武臣守郡嫌其字不精采令工人即旧画再刻谓
之洗碑遂愈不足观其释文尤舛谬然武冈纸类北纸
今东南所见绛帖多武冈初本且验其残缺处自可见
武陵帖亦二十卷杂取诸帖重摹而参以人间未见者
其间惟右军小字黄庭经最妙他帖所无也彭州帖亦
江帖之上余尝见于沙西府刘曦家
武冈军重摹绛帖二十卷殊失真且石不坚易失精神
后有武臣守郡嫌其字不精采令工人即旧画再刻谓
之洗碑遂愈不足观其释文尤舛谬然武冈纸类北纸
今东南所见绛帖多武冈初本且验其残缺处自可见
武陵帖亦二十卷杂取诸帖重摹而参以人间未见者
其间惟右军小字黄庭经最妙他帖所无也彭州帖亦
卷一百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833-0564d.png
刻历代法帖多武冈初本十卷不甚精彩纸亦类北纸
人多以为北帖
元祐中奉旨以淳化阁帖之本续所得真迹刻续法帖
原本在禁中后置太清楼今会稽重摹本亦不减古绛
帖也
淳化秘阁帖板虽禁中火焚不存而真迹皆藏御府至
徽宗朝奉旨以御府所藏真迹重刻于太清楼而恭入
他本奇迹甚多其中有兰亭帖者是也名曰太清楼帖
人多以为北帖
元祐中奉旨以淳化阁帖之本续所得真迹刻续法帖
原本在禁中后置太清楼今会稽重摹本亦不减古绛
帖也
淳化秘阁帖板虽禁中火焚不存而真迹皆藏御府至
徽宗朝奉旨以御府所藏真迹重刻于太清楼而恭入
他本奇迹甚多其中有兰亭帖者是也名曰太清楼帖
卷一百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833-0565a.png
高宗圣草天成奎文焕发肆笔成书垂法万世寿皇重
规叠矩宸画尤妙两朝访遗书多得晋唐旧迹至淳熙
间奉旨以御府珍储摹勒入石名淳熙秘阁续帖置秘
书省宝庆火灾其石不存
汝帖乃王寀辅道摘诸帖中字牵合为之每卷后有汝
州印为黄伯思所掊击不直一文今会稽又以汝帖重
开谓之兰亭帖其实汝之靡耳
宋宣献公刻赐书堂帖于山阳金乡首载古钟鼎识文
规叠矩宸画尤妙两朝访遗书多得晋唐旧迹至淳熙
间奉旨以御府珍储摹勒入石名淳熙秘阁续帖置秘
书省宝庆火灾其石不存
汝帖乃王寀辅道摘诸帖中字牵合为之每卷后有汝
州印为黄伯思所掊击不直一文今会稽又以汝帖重
开谓之兰亭帖其实汝之靡耳
宋宣献公刻赐书堂帖于山阳金乡首载古钟鼎识文
卷一百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833-0565b.png
绝妙但二王帖诠释未精今石不存
胡龙学世将刻豫章法帖种种精妙今已重摹但后有
小隶书范忠宣公戒子弟书是本初许提举间刻二王
帖于临江摹勒极精然少诠释庐江李氏刻甲秀堂帖
前有王颜书多世所未见但继以本朝名公书颇多大
抵今人书自当作一等耳曹尚书彦约刻星凤帖于南
康军虽以众刻重摹而精美不苟并无今人书韩郡王
侂胄刻群玉堂帖所载前代遗迹多有未见者后亦多
胡龙学世将刻豫章法帖种种精妙今已重摹但后有
小隶书范忠宣公戒子弟书是本初许提举间刻二王
帖于临江摹勒极精然少诠释庐江李氏刻甲秀堂帖
前有王颜书多世所未见但继以本朝名公书颇多大
抵今人书自当作一等耳曹尚书彦约刻星凤帖于南
康军虽以众刻重摹而精美不苟并无今人书韩郡王
侂胄刻群玉堂帖所载前代遗迹多有未见者后亦多
卷一百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833-0565c.png
今朝人书韩败后入秘书省
兰亭帖世以定武本为冠自薛向作帅别刻石易去于
原石镌损天流带右四字以惑人然原本亦有法可辨
镌损四字一也管弦之盛字上不损处若八字小龟形
二也是日也观宇宙一行之间界行最肥而直界伸脚
十字下出横阑外三也管弦之盛盛字之刀锯利如钩
四也痛字改笔处不模糊五也兴感之由由字类申字
列叙之列其𥪡如铁钉此其大略也然定武又有肥瘦
兰亭帖世以定武本为冠自薛向作帅别刻石易去于
原石镌损天流带右四字以惑人然原本亦有法可辨
镌损四字一也管弦之盛字上不损处若八字小龟形
二也是日也观宇宙一行之间界行最肥而直界伸脚
十字下出横阑外三也管弦之盛盛字之刀锯利如钩
四也痛字改笔处不模糊五也兴感之由由字类申字
列叙之列其𥪡如铁钉此其大略也然定武又有肥瘦
卷一百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833-0565d.png
二本而镌损者乃瘦本为真定武无疑何以知之今复
州本以真定武本重摹亦镌损四字其字极瘦王顺伯
尤延之争辨如聚讼然瘦本风韵竟胜岂能逃识者之
鉴其瘦本今不存宣和间就薛向家宣取入禁中龛于
睿思殿东壁建炎南渡宗泽遣人护送此石至维扬寇
犯维扬不知所在或云金人以毡裘裹之车载而去
世传二王帖皆以真迹摹勒独乐毅论就石书丹其石
在高学士绅家已残缺至海字止后转属赵立之今重
州本以真定武本重摹亦镌损四字其字极瘦王顺伯
尤延之争辨如聚讼然瘦本风韵竟胜岂能逃识者之
鉴其瘦本今不存宣和间就薛向家宣取入禁中龛于
睿思殿东壁建炎南渡宗泽遣人护送此石至维扬寇
犯维扬不知所在或云金人以毡裘裹之车载而去
世传二王帖皆以真迹摹勒独乐毅论就石书丹其石
在高学士绅家已残缺至海字止后转属赵立之今重
卷一百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833-0566a.png
摹者后犹有赵立之印予嘉熙庚子自岭右回至宜春
见原本于一士人家用北纸北墨无一字残缺而清劲
遒媚正类兰亭字形今世所见重摹本几小一倍此盖
齐梁间拓本真希世之宝也
元常力命帖惟此本与潭州本佳他无足取
颜碑在南方者甚多麻姑坛记吴兴石柱记旧本干禄
字妙喜寺西林题名皆绝品也欧阳小字千文在邢州
温彦博墓志在东京九成宫碑仲夏兰若二字帖化度
见原本于一士人家用北纸北墨无一字残缺而清劲
遒媚正类兰亭字形今世所见重摹本几小一倍此盖
齐梁间拓本真希世之宝也
元常力命帖惟此本与潭州本佳他无足取
颜碑在南方者甚多麻姑坛记吴兴石柱记旧本干禄
字妙喜寺西林题名皆绝品也欧阳小字千文在邢州
温彦博墓志在东京九成宫碑仲夏兰若二字帖化度
卷一百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833-0566b.png
寺碑丹州刺史碑并在北方会稽高续古家有重摹寺
碑咄咄逼真
余溯潇湘历衡潭永金道五郡并无古刻惟道州有汉
绥蛮校尉熊君之碑若浯溪中兴颂乃唐中世所立耳
亦已石乏工人每因旧迹加洗刻以为衣食业故愈失
真
徐骑省铉深得古小篆法有篆千文刻石南昌精妙无
愧古人今已重摹失真
碑咄咄逼真
余溯潇湘历衡潭永金道五郡并无古刻惟道州有汉
绥蛮校尉熊君之碑若浯溪中兴颂乃唐中世所立耳
亦已石乏工人每因旧迹加洗刻以为衣食业故愈失
真
徐骑省铉深得古小篆法有篆千文刻石南昌精妙无
愧古人今已重摹失真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833-0566c.png
雁塔题名帖有北本有彭州本然北本为上彭本颇失
真
余尝见南岳一僧云衡山多秦汉以来碑在林莽蔽翳
间寺僧惧为官司所扰匿不敢言亦不敢迁至屋下故
愈为霜露剥蚀良可叹也
山阴僧伪作王大令保母墓志侂胄以千缗市其石予
疑其赝作殊无一点大令气象及见东坡所作子由保
母墓志语则僧果伪也
真
余尝见南岳一僧云衡山多秦汉以来碑在林莽蔽翳
间寺僧惧为官司所扰匿不敢言亦不敢迁至屋下故
愈为霜露剥蚀良可叹也
山阴僧伪作王大令保母墓志侂胄以千缗市其石予
疑其赝作殊无一点大令气象及见东坡所作子由保
母墓志语则僧果伪也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833-0566d.png
俞紫芝临十七帖后录
十七帖凡廿七条逸少书中龙也张彦远以为王草书
中烜赫著名帖信然自昔相传之周益州者盖其中间
蜀事为多玩味帖语类多晚年所作政在会稽时也第
十六条云胡母氏从妹平安故在永兴居去此七十也
按吴志永兴县其地为今之萧山云右跋语载会稽志
右王逸少十七帖乃先唐正刻本今世间有二于𢎥尾
有十七帖草书晋右军真迹贞观中裴业进上太宗诏
十七帖凡廿七条逸少书中龙也张彦远以为王草书
中烜赫著名帖信然自昔相传之周益州者盖其中间
蜀事为多玩味帖语类多晚年所作政在会稽时也第
十六条云胡母氏从妹平安故在永兴居去此七十也
按吴志永兴县其地为今之萧山云右跋语载会稽志
右王逸少十七帖乃先唐正刻本今世间有二于𢎥尾
有十七帖草书晋右军真迹贞观中裴业进上太宗诏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833-0567a.png
下使能拓书僧智辨模之亲赐智辨一本将令出外使
人间流传之从此本出之后年深智辨既没其本遂入
法海僧昙昉极宝之不轻出余知之遂窃就昉求之出
万计方获太宗以草书卷头有十七日以此呼之十七
帖其下实有廿五帖一百二十行一千一百二十四字
钟绍京记 唐中书令封越公
黄长睿东观馀论书十七帖后一则见前
翰林侍书王著有写本验其数盖二十七帖与钟绍京
人间流传之从此本出之后年深智辨既没其本遂入
法海僧昙昉极宝之不轻出余知之遂窃就昉求之出
万计方获太宗以草书卷头有十七日以此呼之十七
帖其下实有廿五帖一百二十行一千一百二十四字
钟绍京记 唐中书令封越公
黄长睿东观馀论书十七帖后一则见前
翰林侍书王著有写本验其数盖二十七帖与钟绍京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833-0567b.png
异矣今本除真书果子名尽一百二十九行李建中续
记
至正廿又一年仲夏初吉紫芝生临于黄冈之行轩
王弇州论阁帖
米元章有书才而少书学黄长睿有书学而少书才以
故评骘古人墨刻真赝亦有相牴牾者然长睿引證各
有据依不若元章之孟浪也如谓钟太傅尚书宣示为
右军临白骑遂帖为大令临盖不惟太傅宣示巳殉王
记
至正廿又一年仲夏初吉紫芝生临于黄冈之行轩
王弇州论阁帖
米元章有书才而少书学黄长睿有书学而少书才以
故评骘古人墨刻真赝亦有相牴牾者然长睿引證各
有据依不若元章之孟浪也如谓钟太傅尚书宣示为
右军临白骑遂帖为大令临盖不惟太傅宣示巳殉王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833-0567c.png
脩葬而开元中滑台人家用右军扇临宣示大令临白
骑二帖应募入内府其事甚明至谓长风帖为逸少少
年未变体书盖以右军别帖有长风范母子语可證也
此外辨右军自适得书至慰驰竦耳酸感至此加下㿃
宰相安和啖豆鼠伏想嫂等阔别稍久不得临川初月
二日至前从洛白耳鲤鱼蔡夫人家大小悉佳阔转阮
公故尔月半边欲遗书大令玄度时来极热敬唯服油
复面悲积嫂等帖皆非真或以辞气太凡或以书法非
骑二帖应募入内府其事甚明至谓长风帖为逸少少
年未变体书盖以右军别帖有长风范母子语可證也
此外辨右军自适得书至慰驰竦耳酸感至此加下㿃
宰相安和啖豆鼠伏想嫂等阔别稍久不得临川初月
二日至前从洛白耳鲤鱼蔡夫人家大小悉佳阔转阮
公故尔月半边欲遗书大令玄度时来极热敬唯服油
复面悲积嫂等帖皆非真或以辞气太凡或以书法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833-0567d.png
妙或即其人其事驳之俱当他如辨江叔及艺韫多才
帖为唐高宗卫夫人帖为李怀琳褚遂良甥无薛八侍
中山河帖为枯树赋中语李斯书为阳冰裴公碣内字
右军备官而行为唐人集右军书贾曾送张说文皆妙
有事理真书家董狐也
米元章以阁帖张伯英知汝殊愁及大令吾当托桓江
州为张伯高书黄伯思亦断以为然而云数往虎丘祖
希时面祖希张玄之字大令时人以为伯高书二王帖
帖为唐高宗卫夫人帖为李怀琳褚遂良甥无薛八侍
中山河帖为枯树赋中语李斯书为阳冰裴公碣内字
右军备官而行为唐人集右军书贾曾送张说文皆妙
有事理真书家董狐也
米元章以阁帖张伯英知汝殊愁及大令吾当托桓江
州为张伯高书黄伯思亦断以为然而云数往虎丘祖
希时面祖希张玄之字大令时人以为伯高书二王帖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833-0568a.png
辞耳按此帖既有祖希时面语与疾不退至分张同结
法安知非大令纵笔耶而必于伯高也及考张怀瓘书
断称张融正兼诸体于草尤工齐梁之际殆无以过或
有鉴不至者深见其有古风多误宝之以为张伯英书
也而拓本大行于世又按融本传尝对孝武帝曰不恨
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然则此书又安知非张融
笔耶黄米悬断为伯高书不若吾之悬断乎愈光也
伯英殊愁体太今而乏古大令疾不退至分张笔过流
法安知非大令纵笔耶而必于伯高也及考张怀瓘书
断称张融正兼诸体于草尤工齐梁之际殆无以过或
有鉴不至者深见其有古风多误宝之以为张伯英书
也而拓本大行于世又按融本传尝对孝武帝曰不恨
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然则此书又安知非张融
笔耶黄米悬断为伯高书不若吾之悬断乎愈光也
伯英殊愁体太今而乏古大令疾不退至分张笔过流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833-0568b.png
而少节或以此疑非二公书可也元章论书见右军稍
大而逸者便以为子敬见伯英近今者兴子敬近纵者
便以为伯高藏真愚又推黄米之旨谓伯高仅有章法
而无变法子敬仅有破体而无狂草则不敢信也按张
怀瓘明言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拔茅连
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
数意兼包惟王子敬明其心指故称一笔书者起自伯
英也又云伯英创为今草天纵尤异率意超旷无惜是
大而逸者便以为子敬见伯英近今者兴子敬近纵者
便以为伯高藏真愚又推黄米之旨谓伯高仅有章法
而无变法子敬仅有破体而无狂草则不敢信也按张
怀瓘明言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拔茅连
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
数意兼包惟王子敬明其心指故称一笔书者起自伯
英也又云伯英创为今草天纵尤异率意超旷无惜是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833-0568c.png
非至于蛟龙骇兽奔腾拿攫之势心手随变窈冥而不
知所如又云子敬如蹴海移山翻涛破岳悬崖堕石惊
电遗光此岂非草圣之极耶考前后书亦未必似伯高
盖伯高时有肥笔渴笔不若是之匀和也若托桓江州
一书又多逸少语子敬亦不合书之觉思光为近至于
右军虽结搆𦂳密而变化灵异又不可以一节为拘也
阁帖真书自钟太傅宣示外独有王世将僧虔四疏启
耳行草自二王外独有皇象索靖及亮白一纸耳何也
知所如又云子敬如蹴海移山翻涛破岳悬崖堕石惊
电遗光此岂非草圣之极耶考前后书亦未必似伯高
盖伯高时有肥笔渴笔不若是之匀和也若托桓江州
一书又多逸少语子敬亦不合书之觉思光为近至于
右军虽结搆𦂳密而变化灵异又不可以一节为拘也
阁帖真书自钟太傅宣示外独有王世将僧虔四疏启
耳行草自二王外独有皇象索靖及亮白一纸耳何也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833-0568d.png
以其体最古雅不落尘也
千古楷行之妙无过钟王钟王之迹妙者宣示乐毅兰
亭而已乐毅论拓本佳者犹可什倍他刻也
董玄宰论帖
唐模右军真迹以十七帖为致佳余临数十本皆为好
事者取去亦复有赝本如此本方称意乃以王方庆进
帖笔法参合用之所谓万岁通天帖是也
余曾有右军行穰帖真迹十五字正是十七帖一种书
千古楷行之妙无过钟王钟王之迹妙者宣示乐毅兰
亭而已乐毅论拓本佳者犹可什倍他刻也
董玄宰论帖
唐模右军真迹以十七帖为致佳余临数十本皆为好
事者取去亦复有赝本如此本方称意乃以王方庆进
帖笔法参合用之所谓万岁通天帖是也
余曾有右军行穰帖真迹十五字正是十七帖一种书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833-0569a.png
及武林杨侍御自安福传来唐模绝交书与行穰帖同
中缺鸾字乃悟为右军书萧齐所模避子鸾讳而后人
误以为李怀琳耳
李君实评帖
沈存中云唐太宗力购羲之真迹唯乐毅论乃右军亲
笔于石而镌之以为家法者昭陵之殉亦以其石便于
甃耳后温韬盗发其石已碎用铁锢之皇祐中高绅学
士之子安世为钱唐主簿存中就其家见之末后独一
中缺鸾字乃悟为右军书萧齐所模避子鸾讳而后人
误以为李怀琳耳
李君实评帖
沈存中云唐太宗力购羲之真迹唯乐毅论乃右军亲
笔于石而镌之以为家法者昭陵之殉亦以其石便于
甃耳后温韬盗发其石已碎用铁锢之皇祐中高绅学
士之子安世为钱唐主簿存中就其家见之末后独一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833-0569b.png
海字竹懒十年前购得一本正海字独留本也但其阙
处有斜书修字数个盖欧阳文忠公再拓本也昔年于
姑苏韩氏见一绢素临本相诩以为右军手书可谓不
识源委者矣
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辨驳古今法书最为精刻乃其辨
黄庭经一节实欠详审伯思曰黄庭经帖为逸少书仆
考之非也按陶隐居真诰翼真检云晋哀帝兴宁二年
南岳魏夫人所授惟有黄庭经一篇得存盖此经也逸
处有斜书修字数个盖欧阳文忠公再拓本也昔年于
姑苏韩氏见一绢素临本相诩以为右军手书可谓不
识源委者矣
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辨驳古今法书最为精刻乃其辨
黄庭经一节实欠详审伯思曰黄庭经帖为逸少书仆
考之非也按陶隐居真诰翼真检云晋哀帝兴宁二年
南岳魏夫人所授惟有黄庭经一篇得存盖此经也逸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833-0569c.png
少以穆帝升平五年卒后二年为兴宁二年此经始降
逸少安得预书之又按梁虞和论书表云山阴坛酿村
养鹅道士谓羲之曰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巳具无
人能书府君能自屈书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为停半
日写毕携鹅去晋书本传亦著是说然隐居与梁武启
又云逸少有名之迹不过数首黄庭劝进乐毅等不审
犹有存否盖此启在著真诰前未之考耳而李太白乃
有黄庭换白鹅之句相习之谬也伯思自以为至当矣
逸少安得预书之又按梁虞和论书表云山阴坛酿村
养鹅道士谓羲之曰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巳具无
人能书府君能自屈书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为停半
日写毕携鹅去晋书本传亦著是说然隐居与梁武启
又云逸少有名之迹不过数首黄庭劝进乐毅等不审
犹有存否盖此启在著真诰前未之考耳而李太白乃
有黄庭换白鹅之句相习之谬也伯思自以为至当矣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833-0569d.png
不知右军写道德经换鹅又写黄庭经换鹅自是两番
事而太白诗亦尔见一云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
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扫素写道德笔精妙入神书罢
笼鹅去何曾别主人一云镜湖清水漾晴波狂客归舟
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遇应写黄庭换白鹅实互用之
也考道藏黄庭有数种有内景黄庭有外景黄庭又有
黄庭遁甲缘身经黄庭玉轴经魏夫人所出乃内景一
种系杨真人羲写其外景经老君所作先出行世右军
事而太白诗亦尔见一云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
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扫素写道德笔精妙入神书罢
笼鹅去何曾别主人一云镜湖清水漾晴波狂客归舟
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遇应写黄庭换白鹅实互用之
也考道藏黄庭有数种有内景黄庭有外景黄庭又有
黄庭遁甲缘身经黄庭玉轴经魏夫人所出乃内景一
种系杨真人羲写其外景经老君所作先出行世右军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833-0570a.png
所书尔不相溷也张怀瓘书断张彦远法书要录并载
右军书黄庭六十行褚遂良右军书目黄庭经书与山
阴道士其时真迹自在又武平一徐氏法书记亲在禁
中见武后曝书太宗所遗者六十馀函有黄庭复何所
疑哉他人无误正伯思自误耳
千字文前行书敕散骑员外郎周兴嗣次韵考敕命之
制始于唐当是书梁字之误也又梁武令殷铁石拓二
王书今大令帖中有称铁石者即是殷所书而王著辈
右军书黄庭六十行褚遂良右军书目黄庭经书与山
阴道士其时真迹自在又武平一徐氏法书记亲在禁
中见武后曝书太宗所遗者六十馀函有黄庭复何所
疑哉他人无误正伯思自误耳
千字文前行书敕散骑员外郎周兴嗣次韵考敕命之
制始于唐当是书梁字之误也又梁武令殷铁石拓二
王书今大令帖中有称铁石者即是殷所书而王著辈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833-0570b.png
错著之耳此亦殊非细故黄长睿赦而不攻何也
乐毅论小中有楷黄庭经楷中有小东方朔画赞五分
中有方丈洛神赋方丈在五分中曹娥碑五分字四分
画力命表三分画五分字此书家教典也不讲求何由
修證
屠隆考槃馀事
古帖历年远而裱数多其浓者坚若生漆以手揩之纤
毫无染兼之摩弄积久纸面光彩如砑古意自然故面
乐毅论小中有楷黄庭经楷中有小东方朔画赞五分
中有方丈洛神赋方丈在五分中曹娥碑五分字四分
画力命表三分画五分字此书家教典也不讲求何由
修證
屠隆考槃馀事
古帖历年远而裱数多其浓者坚若生漆以手揩之纤
毫无染兼之摩弄积久纸面光彩如砑古意自然故面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0833-0570c.png
旧而背色长新其侧勒转摺处并无沁墨水迹侵染字
法且有一种异馨发自纸墨之外质薄者揭之坚而不
裂以受糊多耳厚者反破裂莫举以年远糊重纸脆故
也今之赝帖效南拓者近似之然以手微抹满指皆黑
效北拓者敲法入石太深字有边痕用墨不匀浓处若
乌云生雨浅者如白虹跨天殊乏雅致大率皆以川扇
纸竹纸用挂灰炉烟沥和水染成古色表里湮透两面
如一试以一角揭看薄者即裂厚者性健不断矣此俱
法且有一种异馨发自纸墨之外质薄者揭之坚而不
裂以受糊多耳厚者反破裂莫举以年远糊重纸脆故
也今之赝帖效南拓者近似之然以手微抹满指皆黑
效北拓者敲法入石太深字有边痕用墨不匀浓处若
乌云生雨浅者如白虹跨天殊乏雅致大率皆以川扇
纸竹纸用挂灰炉烟沥和水染成古色表里湮透两面
如一试以一角揭看薄者即裂厚者性健不断矣此俱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0833-0570d.png
以形似求之若以字法刻手敲手揭法过目翻阅虽同
一宋拓而妍丑即别矣矧赝拓乎
吴中近有高手赝为旧帖以竖帘厚粗竹纸皆特妙也
作夹纱拓法以草烟末香烟薰之火气逼脆本质用香
和糊若古帖臭味全无一毫新状入手多不能破其智
巧精采反能夺目鉴赏当具神通观法
古之北纸其纹横质松而厚不甚受墨北墨多用松烟
色青而浅不和油蜡故北拓色淡而纹皱如薄云之过
一宋拓而妍丑即别矣矧赝拓乎
吴中近有高手赝为旧帖以竖帘厚粗竹纸皆特妙也
作夹纱拓法以草烟末香烟薰之火气逼脆本质用香
和糊若古帖臭味全无一毫新状入手多不能破其智
巧精采反能夺目鉴赏当具神通观法
古之北纸其纹横质松而厚不甚受墨北墨多用松烟
色青而浅不和油蜡故北拓色淡而纹皱如薄云之过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0833-0571a.png
青天谓之夹纱作蝉翅拓也南纸其纹竖墨用油烟以
蜡及造乌金纸水敲刷碑文故色纯黑而有浮光谓之
乌金拓
书家藏法帖贞珉后(寒山金石林)
余有法书之嗜染成膏肓之疾以为人有兰宫閟宇二
酉五车而不藏名帖不蓄名石即琳琅珠玉异玩奇珍
积如丘山堆令充栋都不成佳话然名帖易存名石难
得非出于书家手勒非名帖也非出于精工手刻非名
蜡及造乌金纸水敲刷碑文故色纯黑而有浮光谓之
乌金拓
书家藏法帖贞珉后(寒山金石林)
余有法书之嗜染成膏肓之疾以为人有兰宫閟宇二
酉五车而不藏名帖不蓄名石即琳琅珠玉异玩奇珍
积如丘山堆令充栋都不成佳话然名帖易存名石难
得非出于书家手勒非名帖也非出于精工手刻非名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0833-0571b.png
石也余家近藏停云馆法帖贞珉乃文待诏先生为之
冰鉴国博和州两先生为之手勒温始吴𪔇章简甫三
名人为之手刻镂不计工惟期满志完不论日第较精
粗凡此诸公每搆佳迹古拓非穷年弥月不轻摹拓最
后止得一十二卷特以待诏先生父子三人皆握翰墨
宗匠海内以名迹观览者门无虚日是以此帖遂得晋
唐宋元我明剧迹咸萃其中今有遗帖与之相角无不
纤微克肖名公苦心于此逮见且多历年所总计其时
冰鉴国博和州两先生为之手勒温始吴𪔇章简甫三
名人为之手刻镂不计工惟期满志完不论日第较精
粗凡此诸公每搆佳迹古拓非穷年弥月不轻摹拓最
后止得一十二卷特以待诏先生父子三人皆握翰墨
宗匠海内以名迹观览者门无虚日是以此帖遂得晋
唐宋元我明剧迹咸萃其中今有遗帖与之相角无不
纤微克肖名公苦心于此逮见且多历年所总计其时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0a 页 WYG0833-0571c.png
则春秋阅尽二十有四始克竣工至若右军黄庭尤三
易石而就首卷小字则名公继起不易镌摹且无论国
朝名帖莫可比肩即令溯观宋元以来淳化大观戏鱼
临江等帖俱已烟销莫知何所则此帖不珍更何可珍
此帖不宝更何可宝而今而后吾知法书至此止矣无
以加矣即有精帖必无良工即有良工必无精鉴如是
遇合千古难遭既遭名时复获名帖可弗宝诸自昔外
家流传他所皆成和璞岁之甲寅乃归寒山凡翰墨亲
易石而就首卷小字则名公继起不易镌摹且无论国
朝名帖莫可比肩即令溯观宋元以来淳化大观戏鱼
临江等帖俱已烟销莫知何所则此帖不珍更何可珍
此帖不宝更何可宝而今而后吾知法书至此止矣无
以加矣即有精帖必无良工即有良工必无精鉴如是
遇合千古难遭既遭名时复获名帖可弗宝诸自昔外
家流传他所皆成和璞岁之甲寅乃归寒山凡翰墨亲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0b 页 WYG0833-0571d.png
知咸叹希有遂什袭珍藏不轻示人每一春秋止拓数
帖以公同好或有真能冰鉴者举而赠之间有以货财
相易者利而与之饰以缣缃装以名玉定为数种不二
其价列之下方
赵灵均寒山金石林
何庄淳化帖记闻
前代法书未有汇成巨帙以为后人楷摹者始独淳化
阁中一帖耳自淳化阁帖一出而后枝流𣲖分不可胜
帖以公同好或有真能冰鉴者举而赠之间有以货财
相易者利而与之饰以缣缃装以名玉定为数种不二
其价列之下方
赵灵均寒山金石林
何庄淳化帖记闻
前代法书未有汇成巨帙以为后人楷摹者始独淳化
阁中一帖耳自淳化阁帖一出而后枝流𣲖分不可胜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1a 页 WYG0833-0572a.png
数故为法书宗匠则莫出此孰意转相翻摹若子若孙
几千百本遂令本来面目都成乌有所可想象者徒存
其骨相形似耳然世所称何庄上下二号最为殊绝今
即有宝之者亦不过如穴鼠之抱黄金宋人之宝燕石
耳如欲溯流寻源于几千百载之上不可得也今闻之
云阳蒋敬舆曰此帖在吾外家孙石云氏知之熟矣盖
孙氏之祖仕宦燕邸出入内庭其所由来远矣昔宋季
南迁金人追迫厄于泉州舟车狼籍所负而趋者珠玉
几千百本遂令本来面目都成乌有所可想象者徒存
其骨相形似耳然世所称何庄上下二号最为殊绝今
即有宝之者亦不过如穴鼠之抱黄金宋人之宝燕石
耳如欲溯流寻源于几千百载之上不可得也今闻之
云阳蒋敬舆曰此帖在吾外家孙石云氏知之熟矣盖
孙氏之祖仕宦燕邸出入内庭其所由来远矣昔宋季
南迁金人追迫厄于泉州舟车狼籍所负而趋者珠玉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1b 页 WYG0833-0572b.png
缯帛所委而溺者研材碑板耳厥后识者间取镌摹不
下千万即世所称泉州本是也此以真赝最多鱼目夜
光说如聚讼由此而胜国湮没莫显及我明时扫除外
患孝高皇帝定鼎留都取缉宇内郡书碑板经籍置之
金陵而此枣本亦入所收矣收而经史百家储为国家
武库而此法书视如朽木巍然高阁逮乎文皇迁都燕
北复收图籍置之成均此则复别置一所依然如故自
此而后无与见闻者历二百馀年矣而我外祖当世庙
下千万即世所称泉州本是也此以真赝最多鱼目夜
光说如聚讼由此而胜国湮没莫显及我明时扫除外
患孝高皇帝定鼎留都取缉宇内郡书碑板经籍置之
金陵而此枣本亦入所收矣收而经史百家储为国家
武库而此法书视如朽木巍然高阁逮乎文皇迁都燕
北复收图籍置之成均此则复别置一所依然如故自
此而后无与见闻者历二百馀年矣而我外祖当世庙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2a 页 WYG0833-0572c.png
时游历馆阁见有碑板周匝围绕金镂为饰甫数十年
珍异之物因与内臣言之而内臣则悉数其颠末倡为
内府所弃弃之则可取之则拟议横生矣然可徐图之
也无何而彼内臣者以毁弃馀材悉收置其廊庑令人
奏请彼处瓦砾朽株宜当委弃上可其请因以廊庑馀
材悉出而归之孙氏孙氏急拓而公诸同好自谓生平
已握奇货而是时阁臣某者谓之曰此天朝物轻以示
人败乃公事尽从此始不以投之水火恐不能完尔躯
珍异之物因与内臣言之而内臣则悉数其颠末倡为
内府所弃弃之则可取之则拟议横生矣然可徐图之
也无何而彼内臣者以毁弃馀材悉收置其廊庑令人
奏请彼处瓦砾朽株宜当委弃上可其请因以廊庑馀
材悉出而归之孙氏孙氏急拓而公诸同好自谓生平
已握奇货而是时阁臣某者谓之曰此天朝物轻以示
人败乃公事尽从此始不以投之水火恐不能完尔躯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2b 页 WYG0833-0572d.png
也遂以一本遍求天下精工毫发无忝翻成十卷独于
数目移勒下方今谓之下号斯时亦止间一拓耳取彼
真本穴地藏之逮世庙晏驾人代绵邈耳目更新掘取
灵秘置之广堂大厦彼翻摹手左右分置日夕摹拓亲
知故旧则以上号僚友则以下如此流传而榖不再熟
彼司祝融者取而藏之煨烬之中矣神物显晦岂非天
耶余闻而惜之聊疏其始末以资博古者之异闻
汪珂玉珊瑚网
数目移勒下方今谓之下号斯时亦止间一拓耳取彼
真本穴地藏之逮世庙晏驾人代绵邈耳目更新掘取
灵秘置之广堂大厦彼翻摹手左右分置日夕摹拓亲
知故旧则以上号僚友则以下如此流传而榖不再熟
彼司祝融者取而藏之煨烬之中矣神物显晦岂非天
耶余闻而惜之聊疏其始末以资博古者之异闻
汪珂玉珊瑚网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3a 页 WYG0833-0573a.png
淳化阁帖无银锭本
祖帖在世余足迹海内仅见两三部其中合凑者多皆
非初拓内有银锭纹为后拓无疑原传宋太宗诏诸大
臣购天下名迹摹勒藏内府故不多传后又为王著翻
刻又差一层矣至著刻者余亦见之前有王著二字然
阁本以纸墨为贵此帖纸是澄心堂墨是廷圭有目力
者一见了然自明即不多见者亦知神彩奕奕为神物
不知何由至江南得藏余斋也可胜欣幸馀清亝主人
祖帖在世余足迹海内仅见两三部其中合凑者多皆
非初拓内有银锭纹为后拓无疑原传宋太宗诏诸大
臣购天下名迹摹勒藏内府故不多传后又为王著翻
刻又差一层矣至著刻者余亦见之前有王著二字然
阁本以纸墨为贵此帖纸是澄心堂墨是廷圭有目力
者一见了然自明即不多见者亦知神彩奕奕为神物
不知何由至江南得藏余斋也可胜欣幸馀清亝主人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3b 页 WYG0833-0573b.png
自识
宋拓淳化阁帖海内无全本惟嘉项庶常有十卷亦史
明古华东沙两家合并而文待诏为之和会者庶常珍
秘虽千金不与人一观无论购也今吴用卿忽视余此
十卷纸墨精好华意备全又在项本之上何幸晚生见
此奇宝戊午二月董其昌题
珍观淳化原本如探龙得珠得未曾有堪与项氏千金
帖并传陈继儒题
宋拓淳化阁帖海内无全本惟嘉项庶常有十卷亦史
明古华东沙两家合并而文待诏为之和会者庶常珍
秘虽千金不与人一观无论购也今吴用卿忽视余此
十卷纸墨精好华意备全又在项本之上何幸晚生见
此奇宝戊午二月董其昌题
珍观淳化原本如探龙得珠得未曾有堪与项氏千金
帖并传陈继儒题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4a 页 WYG0833-0573c.png
淳化阁帖行世后一经黄长睿之刋误再经王弇州之
抨击而王著几无处生活长睿既讥其不深书学又昩
古今而弇州直嘲之为手如悬锤腹无半册史在且谓
当时三馆无糺正者每一开卷便为王著村老供一胡
卢董狐之笔不啻严矣而波磔督策隃麋侧理不能不
归美于模拓之工盖八法所在又何拘时代官位间余
论阁帖惟以墨黑甚于漆字丰穰有神者即为真初拓
本如两府被赐亲赠遗文章家雅语何从沾沾辨之哉
抨击而王著几无处生活长睿既讥其不深书学又昩
古今而弇州直嘲之为手如悬锤腹无半册史在且谓
当时三馆无糺正者每一开卷便为王著村老供一胡
卢董狐之笔不啻严矣而波磔督策隃麋侧理不能不
归美于模拓之工盖八法所在又何拘时代官位间余
论阁帖惟以墨黑甚于漆字丰穰有神者即为真初拓
本如两府被赐亲赠遗文章家雅语何从沾沾辨之哉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4b 页 WYG0833-0573d.png
用卿留心古法书此帖极为其所珍赏第五卷智果何
氏帖皆全并无乌镇福清三司殿司之疑也雁门文震
亨题
余昔于安将军处见此帖纸墨精妙快人心目辛酉秋
余在京陵吴用卿出其淳化阁本示余不觉神情顿还
旧观东山太白
仙机题为安将军之藏想安将军定是大赏鉴家方有
此耳但不知安将军为何处人谪仙之言亮有所据吴
氏帖皆全并无乌镇福清三司殿司之疑也雁门文震
亨题
余昔于安将军处见此帖纸墨精妙快人心目辛酉秋
余在京陵吴用卿出其淳化阁本示余不觉神情顿还
旧观东山太白
仙机题为安将军之藏想安将军定是大赏鉴家方有
此耳但不知安将军为何处人谪仙之言亮有所据吴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5a 页 WYG0833-0574a.png
廷
丙戌中秋余止甪里清霭阁东与居停主高君看旧时
月色出淳化无银锭本示余云是其家玄期所遗玄期
与余自幼金石交知其精于鉴古况得自吴江村在在
称米家书画船者两人宜识拔此帖帖后归在公给谏
而宝书为左坦因复归之永为高氏物不啻华氏和合
矣第纸墨如新幸得陈董诸公而鉴定乃离乱后余共
儿渊何幸得获观神物哉珂玉识
丙戌中秋余止甪里清霭阁东与居停主高君看旧时
月色出淳化无银锭本示余云是其家玄期所遗玄期
与余自幼金石交知其精于鉴古况得自吴江村在在
称米家书画船者两人宜识拔此帖帖后归在公给谏
而宝书为左坦因复归之永为高氏物不啻华氏和合
矣第纸墨如新幸得陈董诸公而鉴定乃离乱后余共
儿渊何幸得获观神物哉珂玉识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5b 页 WYG0833-0574b.png
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