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五 第 1a 页 WYG0832-03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十五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九十一

  顾南原碑考

  陈仲弓残碑 中平三年 金石录与隶续俱不言碑
之所在按蔡邕集载此碑云勒表坟墓则碑当在墓
前一统志云陈实墓在郾城县西三十里 额题云
汉文范先生陈仲弓之碑十篆字金石录云碑文已
卷一百十五 第 1b 页 WYG0832-0374b.png
漫灭蔡邕字画见于今者绝少故虽灭漫之馀尤为
可惜以校集本不同者已数字惜其不完也蔡邕集
仲弓三碑皆邕撰其一碑云中平三年秋八月丙子
卒三碑皆云春秋八十有三后汉书仲弓传以为中
平四年年八十四卒于家者疑传误字原云碑之立
当在中平三年

  陈仲弓残碑阴 金石录云故吏姓名多已刓缺蔡邕
小字八分惟此与石经遗字尔石经字画谨严而此
卷一百十五 第 2a 页 WYG0832-0374c.png
碑尤放逸可爱

  陈实坛碑 中平三年 隶释云在亳州永城县即古
之太丘也永城今属河南归德府 额题云故太丘
长颍陈君坛八篆字隶释云颍之下阙二字陈实本
传云颍川许人此额所阙者颍之下是川又一字当
是许也额之题郡邑犹刘曜东平无盐之比其云坛
者盖指庙中之坛段光为孙叔敖立庙作碑其文云
兴祀立坛是也蔡中郎作陈君三碑其第一碑云许
卷一百十五 第 2b 页 WYG0832-0374d.png
令以下至于国人立庙旧邑四时烝尝欢哀承祀如
其祖祢所谓立庙旧邑则知太丘有此碑其文皆已
亡缺无可读者惟其首云君讳实字仲躬诸书皆字
陈君曰仲弓独此碑不同殆是借用金石录云蔡邕
集有陈仲弓三碑以集本校之此碑非蔡邕撰者然
字画亦奇伟惜其残缺不完也

  陈度碑 中平四年 未详所在 隶续云此刻大半
紊碎所存近二百字少成句读其中并无官称仅有
卷一百十五 第 3a 页 WYG0832-0375a.png
相国及督邮字继有皆以疾辞之句其前有散放及
姻娅字称其仁者再三铭诗有货殖屡中之句似是
家有馀财仁周邻曲相遣督邮招聘称疾未尝诺仕
者君讳度字妙高陈国柘人郡国志陈国有柘县赵
氏认柘作相误也

  刘衡碑 中平四年 金石录云衡墓与碑在今齐州
历城县界中古平陵城傍余尝亲至墓下观此碑因
模得之墓前有石兽制作甚工 无额碑云迁蜀国
卷一百十五 第 3b 页 WYG0832-0375b.png
都尉不行拜赵相金石录与隶释俱作赵相刘衡碑

  谯敏碑 中平四年 隶释云在冀州东观馀论云在
枣强县北十七里冀州枣强今俱属真定府 额题
云汉故小黄门谯君之碑九篆字集古录云其文不
甚磨灭隶释云予所得者惟三字不能辨东观馀论
云近世有信安何籀者以隶书知名目是碑为蔡中
郎书未知何据自谓学此法清劲有古意与梁孟皇
行笔正相反予谓汉世隶法至魏大变不必梁蔡势
卷一百十五 第 4a 页 WYG0832-0375c.png
自尔也此碑意象古雅借非中郎自可师法

  张纳功德叙 中平五年 隶释云在巴州舆地碑目
云在重庆府府学中 无额碑首行题云巴郡太守
都亭侯张府君功德叙碑式云有穿题一行文十七
行行四十八字隶释云此碑乃掾属李元等为之碑
阴各书曹掾之职而不称故吏则是张君在郡之时
所立

  张纳碑阴 碑式云有穿两旁有晕前两行题李元然
卷一百十五 第 4b 页 WYG0832-0375d.png
存二人后十五行行五人张荣一人名氏字多侵及
下列 末一行书岁月及祝颂之语隶释云题名七
十有四人从事及丞则书其字主簿以下掾吏并书
名盖一郡之吏也

  陈实残碑 中平五年 金石录云在颍川陈太丘墓
侧 额题云汉故司空掾陈君碑八篆字金石录云
碑已残缺不可辨惟其首八大字尚完字画奇伟隶
续云此蔡中郎所作第三碑也其文乃豫牧褒赞悲
卷一百十五 第 5a 页 WYG0832-0376a.png
伤之辞仅有前七十字下文尽皆不存中郎作太丘
第一碑云中平三年卒此碑作五年者豫牧立碑之
年也史传杂书蔡集皆作仲弓惟太丘坛碑作仲躬
此碑彷佛亦然赵氏引世说注太丘次子谌尝以司
空掾召谓此是陈谌之碑殊不知碑中自有太丘姓
名其文又在蔡邕集盖不能认碑故有斯误按后汉
书陈实传云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而不言为司
空掾据此碑额题疑是史传失载金石录谓是谌碑
卷一百十五 第 5b 页 WYG0832-0376b.png
非也陈实传又云有六子纪谌最贤父子并著高名
时号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时旌命羔雁成群恐其
父子皆尝以司空掾召也蔡邕集载此碑作陈太丘
庙碑铭其文有云大将军赐谥群后建碑国人立庙
先生有二子季方盛年早亡亦图容加谥元方在丧
毁瘁消形呕血纯孝过哀率礼不越于时嘉异画像
郡国所云季方者谌也元方者纪也纪亦画像于庙
存没并列不亦异哉

卷一百十五 第 6a 页 WYG0832-0376c.png
  圉令赵君碑 初平元年 字原云在邓州一统志云
在南阳府旧文宣王庙内南阳县宋属邓州今俱属
河南南阳府 额题云汉故圉令赵君之碑八篆字
为二行碑图云晕三重惟内一重自右达于左汉碑
圭首多若是惟中穿相去有远近不同者文十三行
行十九字末行空八字书年月与下一字齐金石录
云碑已讹缺名字皆不可考予家有旧拓本得之寒
山赵氏比隶释所载斯咏上多其盖二字

卷一百十五 第 6b 页 WYG0832-0376d.png
  周公礼殿记 初平五年 舆地碑目云成都府学
集古录目云文翁为蜀郡守始立学校安帝永初中
以火灾被焚献帝时太守高眹重修立之金石录云
今成都府学有汉时所建屋柱皆正方上狭下阔此
记在柱上刻之初平五年立距今盖千年矣而字画
完好可读当时石刻在者往往磨灭此记刻于屋楹
乃与金石争寿亦异矣隶释云周公礼殿规模古质
井斗异制此记刻于东南之一柱亦木尔欧阳氏以
卷一百十五 第 7a 页 WYG0832-0377a.png
为文翁石柱记者误也碑式云周公礼殿记六行行
三十八字集古录云颜有意益州学馆庙堂记谓献
帝无初平五年当是兴平元年盖时天下丧乱西蜀
僻远年号不通故仍称旧号也今检范晔汉书本纪
初平五年五月改为兴平颜说是也隶续碑图云天
下碑录以为钟会书此记初平五年立魏书云会以
正始中为尚书郎注谓其弱冠登朝盖已在初平四
十年之后矣谓之会所书者非也舆地碑目云钟会
卷一百十五 第 7b 页 WYG0832-0377b.png
于晋咸熙元年始入蜀距汉兴平初祀已七十一年
不应追书也

  卢丰碑 建安七年 未详所在卢君为江州夷邑长
今四川重庆府巴县汉之江州也或即在其地 此
碑集古金石二录与隶释隶续俱不载见字原碑目
云蜀人谓之汉夜郎碑

  樊敏碑 建安十年 舆地碑目云在雅州墨宝云在
卢山县雅州今隶四川卢山县属焉隶释云在黎州
卷一百十五 第 8a 页 WYG0832-0377c.png
非是 额题云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十二
篆字为二行碑图云两兽蟠其上就为圭首若今所
谓赑屃者其一有鳞犹龙然篆额两行偏其右文在
穿右凡十八行行三十九字空一行刻乱曰二行又
空一行低十三字刻岁月及书造人姓名其云石工
刘盛息懆书者刘刻其石而厥子落笔也陈球碑阴
书其二故吏之子亦曰息崇宁壬午知县丘常题其
碑阴云此碑相传为魏受禅碑而此乃建安十年所
卷一百十五 第 8b 页 WYG0832-0377d.png
立又在黄初之前虽暴露中野而字画醇古文尚可
读余因扶其既倒植其将立又为屋以庇之庶几永
其传也绍兴已卯眉山程勤又题云仆仕于芦山乃
得樊君故碑于荒山榛莽间亟作大屋覆其上表而
出之碑阴所记崇宁壬午距今五十八年而任斯邑
者皆吾乡人扶倒植仆偶相似然全蜀艺文志又载
李一本跋云此碑踞于道周几千馀岁在宋以前讹
为魏受禅碑一统志谓其文字漫灭不可考以故惑
卷一百十五 第 9a 页 WYG0832-0378a.png
于闻见者不为注目弘治乙未偶憩其下因束筱为
帚拂之倏见字画隐隐而出亟为磨洗拓得墨本然
其模糊不可读者亦过半矣金石文字云重刻本字
甚拙恶

  高颐碑 建安十四年 隶释云在雅州舆地碑目云
在严道县东二十里严道县今废省其地入雅州
额题云故汉益州太守高君之碑十隶字为二行碑
图云两螭蟠其首文在穿下凡十八行行二十一字

卷一百十五 第 9b 页 WYG0832-0378b.png
  高颐阙 阙有二其一云汉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
吏举孝廉诸部从事高颐字贯方其一云汉故益州
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府君字贯
阙一字隶释云此两阙一有高君名字一不称名而
字阙其一予所见六十年前石刻贯字之旁刻名阙
一字近世所见乃有以光字补之者此一阙虽无颐
之名而阴平北府皆见之碑则两者皆高颐之碑也
舆地碑目以高府君为高君实贯下有光字云高君
卷一百十五 第 10a 页 WYG0832-0378c.png
兄弟皆孝廉非是

  熊君碑 建安二十一年 隶释云在道州 额题云
汉故绥民校尉骑都尉桂阳曲红灌阳长熊君之碑
二十篆字为五行碑式云文十七行行五十五字财
及碑之半其后空数行书文春事又空一行书杜晖
事末行书年月及工师姓名与杜晖相隔亦数行许
铭之后追叙君兮别作行隶释云汉人书墓阙及神
道则有尽列其生平所历官者及铭志则举其所终
卷一百十五 第 10b 页 WYG0832-0378d.png
或所历之清高者题之其叙先世但云某君之孙某
君之子既不名其祖父亦不著其德美此碑独异于
他刻高曾之间又有祖父旻其上阙文盖伯叔祖也
祖之下云君乔字汉举乔上亦阙一字必父也碑首
熊君名字亦残缺欧阳公以乔为绥民非也碑后载
荼陵长文春重安侯相杜晖二人官寿行事各数十
言似是同郡盛德之士作文者惜其无所记录故附
之左方也

卷一百十五 第 11a 页 WYG0832-0379a.png
  黄龙甘露碑 建安二十四年 舆地碑目云在眉州
彭山县之黄龙镇彭山县今废省其地入眉州 额
题云黄龙甘露之碑六隶字隶续云碑中有穿高五
尺馀广三尺文十行仅有数字可辨群臣列名居石
之二上下四横每横二十馀人可辨者侍中二人司
徒尚书五官中郎将大中中散大夫博士各一人议
郎四人安汉镇东等将军二十馀人官之下皆称臣
姓名碑侧题太守李严并丞令二人华阳国志云建
卷一百十五 第 11b 页 WYG0832-0379b.png
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立庙作碑墨
宝云眉州彭山县即汉武阳县地也

  黄龙甘露碑 建安二十六年 舆地碑目云在隆州
籍县江口墨宝云在眉州彭山县本朝人题云时以
甲辰岁治平元年三月二十七日转移此碑盖从隆
州移置眉州也 额题云黄龙甘露之碑六隶字隶
续云碑亦有穿高五尺馀广二尺文十四行惟首行
有建安廿六年数字可辨建安二十五年汉祚已终
卷一百十五 第 12a 页 WYG0832-0379c.png
次年四月蜀主方称帝改元则辛丑之春蜀人犹奉
汉代正朔故有建安二十六年之文

  黄龙甘露碑阴 隶续云存者上两横每横三十人可
辨者侍中议郎从事史中郎将数十人两横之下崇
宁中为王时彦所磨刻其说

  梁休碑 建安二十七年 天下碑录云在襄州谷城
县襄州今为襄阳府谷城县属之 隶续云司徒掾
梁君碑篆额惟存掾碑二字碑录云建安廿七年立
卷一百十五 第 12b 页 WYG0832-0379d.png
此黄初前一年也岂吴人尚有用汉历乎否则误字


  唐公房碑 无年月 集古录目云在兴元府墨宝云
在城固县西北三十里兴元府即今陜西汉中府城
固县属之 额题云仙人唐君之碑六篆字为二行
碑图云圭首偏右其内有晕一重又两重在其左晕
下脚去穿颇远穿下即刻文所存者十七行行三十
一字其后石已裂水经注云智水川有唐公祠唐君
卷一百十五 第 13a 页 WYG0832-0380a.png
字公房固城人也学道得仙百姓为之立庙于其处
刋石立碑表述灵异也隶释云汉中太守郭芝立公
房王莽时人博物志云城固县婿乡有唐公昉得道
鸡犬皆升仙后汉志褒中有唐公防祠盖隶法房字
其户在侧故(阙)人多不晓或作防或作昉皆误也集
古录亦作公昉碑

  唐公房碑阴 碑图云一横十五人

  刘熊碑 无年月 金石录云在酸枣县天下碑录云
卷一百十五 第 13b 页 WYG0832-0380b.png
在酸枣县古城内集古录目以为在今扬州非也碑
已不存旧有拓本藏寒山赵氏余从摹得之 隶释
云酸枣令刘熊碑篆额石一行微有枣令刘字则知
所题非十即八也水经云酸枣城有县令刘孟阳碑
今碑孟下损其一字欧阳公不知碑在酸枣无以名
其官遂谓之俞乡侯季子碑唐王建题此碑诗云苍
苔满字土埋龟风雨消磨绝妙辞不向图经中旧见
无人知是蔡邕碑元祐中苏迈书胡戢之语谓此与
卷一百十五 第 14a 页 WYG0832-0380c.png
刘宽碑同建诗为不诬予谓此固汉隶之上品似非
中郎笔法都穆金薤琳琅云建生于唐其云蔡邕碑
者盖本之图经而非凿空而言洪氏不当于此而疑
之也

  刘熊碑阴 隶释云其可见者百八十人不书郡邑皆
酸枣人也

  苑镇碑 无年月 未详所在字原云或云在襄州即
今襄阳府 额题云汉故荆州从事苑君之碑十篆
卷一百十五 第 14b 页 WYG0832-0380d.png
字碑式云碑十五行行二十四字穿在第八九十行
之间第一字之下各废四字隶释云苑君名镇无所
终岁月

  督邮斑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徐州无额碑首行云
督邮讳斑字子翁隶释云碑无额故不得其姓石既
碎落故不知其所终

  衡立碑 无年月 金石录云在郓州中都郓州今为
东平州中都今为汶上县俱属兖州府 金石录云
卷一百十五 第 15a 页 WYG0832-0381a.png
碑云君讳立字元节其先出自伊尹而其铭曰于穆
从事欧阳公集古录号为元节碑仪令衡君之碑盖
汉时石刻其官爵姓氏既载于额则其下不复更著
苟文已残缺又不见其额则遂难考究矣立与卫尉
卿衡方墓皆在今郓州中都方碑亦云其先伊尹号
阿衡因以氏焉隶释云赵氏曰碑有额予亦未之见
也石多缺惟铭尚可读(元节碑落十九字 且云疑其姓伊而为从事也今碑首
尚完题云浚)

卷一百十五 第 15b 页 WYG0832-0381b.png
  刘曜碑 阙年月 天下碑录云在郓州须城县郓州
即今东平州须城县今废省其地入东平 额题云
汉故光禄勋东平无盐刘府君之碑十四篆字隶释
云汉人铭墓以郡邑题其首者所见惟此一碑集古
录云文字磨灭仅有存者卒葬年月皆不可见按欧
洪两家皆云有阴而其书不载

  金恭碑 阙年月 隶释云近岁出于云安军土中云
安军今为云安县属夔州府 无额首行题云金君
卷一百十五 第 16a 页 WYG0832-0381c.png
碑君下缺二字碑式云碑有画方之纹上亦有穿题
一行文十行后馀三行所存者行十三字隶释云其
石剥缺少有可句者金掾季本即其父也二弟曰广
延曰雍直其母徐氏有纪产碑按徐氏纪产碑刻于
光和元年其碑云子男恭字子肃早终此碑盖刻于
光和之前也

  金恭阙碑图云上刻一禽三足次横刻金君姓名次
刻一人执扇乘马似是金君也旁有龙虎衔环其下
卷一百十五 第 16b 页 WYG0832-0381d.png
断裂

  中部碑 无年月 字原云在均州今属襄阳府 额
题云中部碑三隶字为一行碑图云额偏其左额上
有白晕一重其右复有两晕不匝字在晕下穿在字
中所废者三行各四字隶释云凡题名五十馀人如
汉世碑阴而有额谓之中部殊不可晓石理漫灭名
字仅有存者

  富春丞张君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亳州 额题云
卷一百十五 第 17a 页 WYG0832-0382a.png
汉故富春丞张君碑八篆字隶释云张君之名髣髴
如[泳-永+贡]字土人以为张湛非也碑载其父兄而官称磨
灭志文多不成章而铭诗可读其间云三年癸亥景
命不禄考东都历年凡三癸亥永平与光和之六年
延光之二年是也建光有三年则岁在癸亥但次年
壬戌巳改延光亳社去洛阳不远不应踰两载而不
知改元也复斋碑目云地志顺帝分会稽置吴郡富
春属焉今碑除吴郡下缺当在顺帝之后为富春三
卷一百十五 第 17b 页 WYG0832-0382b.png
年而卒尔

  郎中郭君碑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额题云汉郎中
郭君之碑七隶字隶释云名字皆缺文辞亦有可句
者其云惠兄仲𡱝郭仲奇碑常有惠兄之称此碑复
尔仲𡱝者若非仲奇之伯仲则其同族也

  城埧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渠州今为渠县属顺庆
府 隶释云右无名碑蜀人谓之城埧碑末有方三
百里围二尺字及用人用日数似是记板筑事按碑
卷一百十五 第 18a 页 WYG0832-0382c.png
有云有诏拜君益州太守又云(阙)功后世盖益州太
守筑城坝以卫民故立此碑以颂其功德也

  是邦雄桀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渠州 碑图云其
上刻麟其下则牛首碑十一行行二十六字有以两
字居一字地位者其后空三行许隶释云碑之首云
是邦峻生雄桀峻之上下各阙一字盖言其山川孕
秀也其间有晋杨侯苗由彼适梁犍为武阳之句疑
其姓杨而家犍为字画类李翊碑又有碑阴上朱鸟
卷一百十五 第 18b 页 WYG0832-0382d.png
而下玄武则没字碑也碑图云与冯绲墓道一碑相
类非磨灭者

  仲秋下旬碑 阙年月 墨宝云在绵州 字原云额
五字上二字不可辨第三杨字第四元字第五似秀
字而不明碑式云有穿两旁有大白纹如晕之状碑
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其上一半皆漫灭隶释云字画
清逸颇类刘宽碑但石损字阙所馀无几复斋碑目
作杨元君仲秋下旬碑墨宝云俗以为文处茂碑

卷一百十五 第 19a 页 WYG0832-0383a.png
  司马季德碑 阙年月 未详所在 无额碑首行云
故山阳府卒史防东守尉司马(缺)字季德其名阙金
石录作山阳卒史司马留碑盖赵氏所见其名犹未
阙也隶续云山阳府卒史防东守尉者以郡曹而摄
邑官具本秩自如故犹今之兼权也防东二字颇晻
昧难辨故赵氏以山阳卒史名之

  薛刘二君断碑 阙年月 舆地碑目云在重庆府
额题云汉故益州刺史中山相薛君巴郡太守宗正
卷一百十五 第 19b 页 WYG0832-0383b.png
卿成平侯刘君碑二十四隶字为四行隶续云隶额
颇杂篆体其碑彷佛二十行所馀其上一段他石断
裂不存矣第一行有益州刺史中山相薛八字第二
行有巴郡太守宗正卿成八字第三行有惟二君三
字馀皆不可句读盖前两行各举其官后行始是碑
语与广汉属国辛李二君碑正同其间有祭死者及
薛刘征讨事殆是纪述平寇之事赵氏误以为墓刻
故云古无两人共立一碑又以刘君为成平侯相详
卷一百十五 第 20a 页 WYG0832-0383c.png
视其额初无相字盖王子侯也

  司空残碑 阙年月 金石录云政和乙未得于洛阳
天津桥之故墓 隶续云所存五行行九字皆铭诗
也字径二寸馀雄健清新盖汉代之神品其词有云
命尔司空故赵氏谓之司空残碑

  司空残碑阴 金石录云故吏题名百馀人尤完好笔
法不减蔡邕石经

  司农刘夫人碑 阙年月 隶续云在宜兴夫人冢傍
卷一百十五 第 20b 页 WYG0832-0383d.png
无额碑式云题一行文七行行三十八字石尚馀

  其半亦隐隐若字隶续云夫人汉太尉许馘之室也
首行有标题之文石已刓剥所存数十百字其漫漶
者强半惟次行独全故知其为刘氏其辞惟数句可
读字画多杂篆体所书以字全类孔宙碑其他偏旁
多与故民吴公碑中山相薛君题额相类应劭汉官
仪所载三公孝灵时有吴郡阳羡许馘范纪光和四
年馘以卫尉代刘宽为太尉吴处厚青箱杂记云义
卷一百十五 第 21a 页 WYG0832-0384a.png
兴有许馘庙其碑许劭所作唐开元诸孙重刻今其
残碑才有数十字其间载许君自司农迁卫尉此又
称刘氏为司农夫人则铭墓时许犹未为卫尉也其
碑在光和之前无疑

  禹庙残碑 阙年月 未详所在 隶续云禹庙一小
碑其上漫灭五之三其前漫灭四之一所存者少成
句读唐宝历中三人同观刻名其上赵氏有禹庙二
碑其一云字画浅细有皮氏长安定苏字恐是此一
卷一百十五 第 21b 页 WYG0832-0384b.png
碑今按碑文无皮氏长安定苏字赵氏所录乃别是
一碑非即此碑也

  鲁相谒孔庙残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兖州 隶释
云右无名碑首尾上下皆碎裂馀石才有数行详其
辞非是谀墓中人者亦非颂德政纪工役之事前有
帝命筴授俾相于鲁吉月令辰钦谒十四字又云春
秋烝尝几以获福盖是谒庙之文后有访之儒彦稽
之典谟圣德设章及昔在周人之句似皆是铺张孔
卷一百十五 第 22a 页 WYG0832-0384c.png
子也中云览鸿基之旷荡观林木之穹深似指孔林
而言或题为驻跸亭前断碑盖在阙里中亭赵氏著
录有鲁相谒孔子碑而无其说疑即此也末有叔德
仲雅题名而亡其姓

  夏堪碑 阙年月 字原云在亳州酂县亳州今属凤
阳府酂县今废并其地入永城县属归德府 额题
云故相府小史夏堪碑八隶字金石录云后有铭铭
三字语颇古其卒葬年月残缺字虽不工然汉碑也
卷一百十五 第 22b 页 WYG0832-0384d.png
隶释云文则崛奇字甚怪陋有难以意会者

  雍劝阙碑 无年月 舆地碑目云在梓潼县北二里
梓潼县今属四川保宁府 碑式云汉故赵国相
雍府君之阙十大隶字为两行其文一面五行一面
三行行二十三字第七及第十五字下皆有横画第
一重惟首行及第四五行则七字馀皆虚其下一字
金石录云其前历叙家世官爵而所述雍君事甚略
故吏民汉中太守邯郸某等慕恋恩德刋石称颂焉
卷一百十五 第 23a 页 WYG0832-0385a.png
隶释云此碑全类魏晋间所书刘备及刘渊国中所
刻碑亦题为汉存于今者如车骑将军阙成献王碑
是也此刻甚可疑但无年岁可證赵氏又寘诸汉碑
中故存之

  郭辅碑 无年月 集古录目云在襄州谷城县襄州
今为襄阳府谷城县属之 额题云郭先生之碑五
篆字为一行碑图云其圭首偏左方右晕三重左一
重字接晕下凡十一行行三十字穿在第一字之下
卷一百十五 第 23b 页 WYG0832-0385b.png
铭后三行各废三字自额之左皆文之馀集古录云
其文字古质盖汉之碑也金石录云按后魏郦道元
注水经具载此碑云碑无年号不知何代人然则欧
阳公何所据遂以为汉人乎余以字画验之疑魏晋
时人所为既无岁月可考姑附于汉碑之次隶释云
碑有两昭字晋人所讳疑此是魏刻

  严发残碑 阙年月 未详所在 碑式云所存十二
行行十字隶续云此碑不见岁月疑其非汉刻虽字
卷一百十五 第 24a 页 WYG0832-0385c.png
不工却不类魏晋以后书法

  诏赐功臣家字 无年月 字原云在成都府 隶释
云诏赐功臣家五大字今在蜀中似是汉人所书其
不可详也墨宝云郭氏犁地得之又有小字一刻永
平五年四字甃井杂之壁间今不存按此四字又是
一石非五字之纪年也

  学师宋恩等题名 无年月 隶释云在成都周公礼
殿门之西序 字原云碑凡二一列经师经掾一列
卷一百十五 第 24b 页 WYG0832-0385d.png
文学师诸曹掾史隶释云汉永平中尝为四姓小侯
立五经师此则蜀郡诸生也当是郡守兴崇学校者
镌石纪德诸生既刻姓名而诸曹史亦缀其末惜亡
其碑不可考尔成都又有左右生题名一巨碑盖左
学右学诸生也其间江阳宁蜀晋原遂宁乃蜀晋所
置郡欧阳公以为汉文翁学生题名非也

  故吏应酬残题名 无年月 字原云在成都府墨宝
云得之北门鱼桥之下 隶释云题名共三十人此
卷一百十五 第 25a 页 WYG0832-0386a.png
石所存者横两行尔上行两人之后则有右郫字其
下一行凡十五人末有左江原字二邑皆隶蜀郡此
盖蜀郡太守碑阴也墨宝云后无字非碑阴盖断碑


  宗季方等题名 无年月 隶续云在龙门禹庙 碑
式云两横列上一列二十一人下一列二十人隶续
云赵氏录禹庙凡二碑皆在龙门

  其一有皮氏长刘寻丞樊璋姓名而无阴其一有皮
卷一百十五 第 25b 页 WYG0832-0386b.png
氏长安定苏字而文已磨灭其阴则有汾阴赵遗数
十人姓名官爵最后有龙门复民二十五户人名此
碑二列有四十一人姓名疑是龙门复民而多少与
赵说不合盖别一碑也题名之上有文十馀行乃唐
开元中龙门令吕延祐所作禹庙颂楚顺八分书亦
犹魏子庙碑后人刻于石之空处耳

  苏衡等题名 无年月 字原云在兖州 隶释云题
名三十馀人盖东郡平原北海陈留汝南颍川梁国
卷一百十五 第 26a 页 WYG0832-0386c.png
下邳南阳东平十郡之士也姓名多已沦没或云碑
在孔里驻跸亭前或题云孔府君碑阴

  举吏张玄等残题名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隶续云
其可见者举吏汝南一人故吏河内一人门生东郡
三人门生济南二人门生平原任城各一人薛令有
其官而亡其姓名惟虞升一人郡邑名字及所出钱
无一字缺者

  公乘伯乔残题名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隶续云所
卷一百十五 第 26b 页 WYG0832-0386d.png
存者一列二人广都及郫皆蜀郡之邑盖西川之残
碑也

  繁长张禅等题名 无年月 舆地碑目云在梁山军
忠州界隶续云一石三横首行云长蜀郡繁张君讳
禅字仲闻其次题掾曹十人及三人姓名次横之首
行云夷浅口例掾赵陵字进德次夷侯九人邑长三
人第三横邑君三人夷民六人后云凡卅八户造末
有四行高出两字题白虎二夷王及丞尉名字最后
卷一百十五 第 27a 页 WYG0832-0387a.png
两行及其下一横字画差小似是纪事之辞惟夷王
谢资数字分明馀皆不可读东都益部郡县夷汉错
居此必蜀郡太守有德政繁县人共立此碑尊其官
吏故书之前列舆地碑目作浮兰碑云是汉刻

  酒泉题名 无年月 未详所在 字原云碑九列每
列三十二人

  交阯都尉沈君神道 无年月 舆地碑目云在大竹
县北一里隶释云在梁山军大竹县今属四川顺庆
卷一百十五 第 27b 页 WYG0832-0387b.png
府梁山军即今夔州府梁山县也 舆地碑目云双
石阙其一镌云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候沈府君神
道其一镌云汉新丰令交阯都尉沈府君神道字原
云沈字左字道字丰字发笔皆长过三四寸许令字
交字两笔皆长君字中笔亦长碑图云其上皆刻朱
鸟其下则右刻元武左刻一兽之首若虎而角环在
口已缺其爪据之隶释云二神道盖是一人犹王稚
子阙尽书其所历之官也

卷一百十五 第 28a 页 WYG0832-0387c.png
  金君阙 无年月 字原云在云安军即今夔州府云
安县 题云钜鹿太守金君阙凡七字碑式云四旁
皆刻磨纹

  杨宗墓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嘉州舆地碑目云在
夹江县东十里嘉州即今四川嘉定州夹江县属之
 舆地碑目云墓前双阙其左隶书汉故益州太守
杨府君讳宗字仲德墓道十六字金石录作杨宗墓
阙铭

卷一百十五 第 28b 页 WYG0832-0387d.png
  清河相张君墓道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题云清河
相弘农太守张君墓凡十字墓下阙一字隶释云一
碑甚大其中但存此数字惟河相弘农君五字点画
具尔碑式云两旁有白纹其碑长八尺馀阔三尺馀
此数字之下尚有三之二

  不其令董君阙 无年月 字原云在济州即今济宁
州 题云汉故不其令董君阙八字为二行天下碑
录云汉童恢墓双阙字在任城县南七里一云汉故
卷一百十五 第 29a 页 WYG0832-0388a.png
不其令童君一云童恢琅琊人隶释云东汉循吏有
童恢传注云谢承书作僮种两姓异同史氏固有所
疑矣初未尝见此阙遂以董为童以碑为正传云恢
字汉宗琅邪姑幕人辟公府除不其令其为令在杨
赐罢相之后则恢盖孝灵时人也此阙刻一冢冢上
三物植立若木叶然二男子拜于前有一妇人二稚
子又有六妇人鱼贯于后冢旁有一大树其下有一
马立于木下及马后者各一人马前有数物如鸡鹜
卷一百十五 第 29b 页 WYG0832-0388b.png
之状者碑图云所画者子孙展墓之状有仆马休于
松楸之下所题八字其左复有四五小字不可辨碑录所
载董君双石阙字此盖其一也隶文董字卝下著童
碑录及范史误去其卝张驹云尝见不其令一碑数
百言其字大小如防东尉司马君碑亦多漫灭者当
是彼一阙也

  绵竹令王君神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涪州 题云
广汉绵竹令王君神道凡九字隶辨云微杂篆体绵
卷一百十五 第 30a 页 WYG0832-0388c.png
字作曰下木略与县字相混故赵氏误作广汉县令
而谓其借苓为令按金石录又误合刘让阁道题字
为一碑故以为建宁元年十月造而此碑则无年月
也字原既辨其误又云建宁元年立何耶

  司马孟台神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汉川今为汉川
州属成都府 题云故上庸长司马君孟台神道凡
十一字隶释云石文皴剥而字札甚精复斋碑目作
上庸长阙

卷一百十五 第 30b 页 WYG0832-0388d.png
  高直阙 无年月 字原云在雅州 题云汉故高君
讳直字文玉凡九字隶释云字画甚不工汉人题墓
有云神道者有云墓道者有云阙者惟高颐及高直
但书姓名字尔

  韦氏神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均州州今属襄阳府
 碑图云其上重晕与埋铭同中刻此四字隶释云
石文中断似若韦字尔

  征南将军刘君神道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题云有
卷一百十五 第 31a 页 WYG0832-0389a.png
汉征南将军刘君神道凡十字隶续云大小与王稚
子阙相类而刚劲过之惟后两字刓损

  平杨府君神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绵州今属成都
府 题云汉平杨府君叔神道凡八字字原云刻于
石阙椽首墨宝云平杨必姓名如建平太守之类叔
其字也隶续止有平杨府君叔神六字

  沛相范君阙 无年月 舆地碑目云在梓潼县东六
里 天下碑录云汉沛相剑门范皮阙墓文字不甚
卷一百十五 第 31b 页 WYG0832-0389b.png
多记名目而已隶续云图经有范伯皮阙蜀人云范
君有二阙周回十六字多磨灭今在凤皇山寺前麦
田中近得范君一阙其上横刻四字尚可认曰府君
神道字之下刻四人物次横又有一焉最下三方有
白纹其中似尝刻字阙上四人皆向右行更有一石
其人却向左行恐是范之右阙阙旁之砖坚厚如石
其重十斤田夫耕凿时或得之上有小篆韵语每砖
十行行一句一在汪圣锡家其文曰嗟痛明时仲治
卷一百十五 第 32a 页 WYG0832-0389c.png
无年结偅孳孳履践圣门知辨赐张(阙)噍孔言宽博
(阙)约性能渊泉带徒千人行无遗愆予亦得其一云
德积未报曷尤乾坤荗而不实颜氏暴颠非独范子
古今皆然想猊睹刑列画诸先设往有知岂复恨焉
石上姓名虽沦灭而砖文有范子可證乃知范君名
皮字仲治图经误衍伯字按舆地碑目作沛国范伯
友墓石阙则又误相为国误皮为友

  汝南上蔡令神道 无年月 字原云在阆州即今四
卷一百十五 第 32b 页 WYG0832-0389d.png
川保宁府 隶续云阆州城外一石阙其东面刻十
三字与王稚子阙相类蜀人谓之汝南令阙视其文
南之下一上字甚分明盖汝南之上蔡令也徐求阆
苑记以为唐贞观中旌表王氏义门所立谬也

  侍中杨文父神道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题云汉杨
侍中文父之神道凡九字隶续云字体格与冯幽州
阙相似必西州所刻者

  贞女罗凤阙 无年月 未详所在 题云汉贞女罗
卷一百十五 第 33a 页 WYG0832-0390a.png
凤墓凡六字隶续云笔势甚清逸颇类景谒者墓表
字之上以朱爵为额盖墓阙也

  延年椁字 永初七年 隶续云在蜀中 其文云永
初七年四月卅日造焉是万岁延年益寿郭凡十八
字为三行

  种氏石虎刻字 光和七年 未详所在 其文云光
和七年四月五日孝子种览元博所造共十六字

  交州刺史石羊字 无年月 字原云在郴州 隶续
卷一百十五 第 33b 页 WYG0832-0390b.png
云第一行有阯刺史三字上灭其一当是交字第二
行有君羊二字上灭其一土人谓之邓君家阙文乃
其姓也此墓道之石羊膞上刻建安以前之物





  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