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
卷八十 第 1a 页 WYG0831-075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八十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五十六

  唐碑(道家一)

  宗圣观碑

  欧阳询撰序并八分书陈叔达铭武德七年(金石录)

  碑建于武德九年欧阳询撰序陈叔达撰铭为神尧
祀尹喜作也分𨽻书无书者姓氏书法故自佳经翻
卷八十 第 1b 页 WYG0831-0752d.png
刻失其笔意耳王元美云叔达以黄门侍郎判纳言
事而此碑云侍中盖武德三年改纳言仍为侍中宰
相表则叔达以二年正兼纳言九年十月坐事罢而
传遗之当以此碑为定(石墨镌华)

  襄州静真观碑

  何彦先撰正书无姓名万岁登封元年二月(金石录)

  白鹤观碑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中宗时立(金石录)

卷八十 第 2a 页 WYG0831-0753a.png
  崇元宫碑

  左拾遗孙处玄撰杨幽俓书崇元宫者宋文帝路淑
媛所立唐景云二年制使道士叶法善奉玉册投龙
设斋碑以太极元年四月立在茅山(集古录目)

  玄都观碑

  开元六年立(京兆金石录) 碑阴记道士裴朏撰卢晓八
分书(仝上)

  龙兴观碑

卷八十 第 2b 页 WYG0831-0753b.png
  李邕撰行书无姓名类邕书开元十七年(金石录)

  益州大千秋观碑

  李邕撰管卿行书开元二十六年(金石录)

  章仇公修玉局观碑

  夏侯昭撰管卿行书开元二十九年七月(金石录)

  桐柏观碑

  崔尚撰韩择木八分书明皇正书题额天宝元年三
(金石录)

卷八十 第 3a 页 WYG0831-0753c.png
  唐祠部郎中崔尚撰翰林院学士庆王府属韩择木
八分书天台山有废道宫相传以为晋葛玄所居唐
景云初诏建为桐柏宫道士司马子微葺而成之碑
以天宝元年三月立(集古录目)

  右唐天台山桐柏观碑尚书祠部郎中崔尚撰翰林
学士韩择木八分书明皇正书题额碑称司马鍊师
居此而曰鍊师名承祯一名子微唐书隐逸传谓司
马承祯字子微则子微非鍊师之名碑误书耳余昔
卷八十 第 3b 页 WYG0831-0753d.png
游王屋山至阳台宫宫乃子微修仙之所中有碑上
刻睿宗与子微书及送还天台诗一首传但云睿宗
尝召子微问其术赐宝琴霞帔还之不云有书与诗
此则传之疏脱也(金薤琳琅)

  新桐柏观碑唐崔尚文韩择木书桐柏即天台别名
道家所谓金宫玉庭洞天真境览兴公一章觉此颂
寂寥耳择木书于汉法虽大变然犹屈强有骨明皇
酷嬖太真无所不似𨽻分体不免作丰容艳肌时状
卷八十 第 4a 页 WYG0831-0754a.png
老杜云书贵瘦硬方通神盖有感也计此碑当为拾
遗君印可者(弇州山人藁)

  颍阳观碑

  张粲撰史惟则八分书天宝五年七月(金石录)

  崇寿观碑

  在资州天宝二年建御史中丞宋浑文(舆地碑目)

  玄元宫碑

  此碑建于天宝元年而阙碑额考其辞当在盩厔为
卷八十 第 4b 页 WYG0831-0754b.png
玄元宫玉真长公主寔主之公主睿宗最幼女也碑
序为仓部郎中戴璇颂为户部郎中刘同升撰末云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曾孙戴伋书则建碑年
号盖追成颂序之日而称者也伋官至仆射而世系
年表列传俱无之赵明诚金石录亦失不收俱不可
晓者书法八分颇秾艳第以肉胜盖兼开元徐史之
法而加损益者也(弇州续藁)

  天庆观碑

卷八十 第 5a 页 WYG0831-0754c.png
  天宝元年立碑载明皇梦老子事巴东太守刘瑫建
字画甚清逸(名山记)

  天柱山天柱宫碑

  吴筠撰并书苗昭题额大历五年立(访碑录)

  崇元圣祖院碑

  常州刺史贾餗撰前陈州参军徐挺古八分敬宗即
位诏天下有道之士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以道士
周息元荐于朝为建此院敕赐号崇元圣祖院碑以
卷八十 第 5b 页 WYG0831-0754d.png
宝历二年立在茅山(集古录目)

  修桐柏观碑

  浙东团练观察使越州刺史元稹撰并书台州刺史
颜颙篆额桐柏宫以景云中建道士徐灵府等重修
碑以大和四年四月立(集古录目)

  大和四年唐元稹撰文并书其题云修桐柏宫碑又
其文以四言为韵语既牵声韵有述事不能详者则
自为注以解之为文自注非作者之法且碑者石柱
卷八十 第 6a 页 WYG0831-0755a.png
尔古者刻石为碑谓之碑铭碑文之类可也后世伐
石刻文既非因柱石不宜谓之碑文然习俗相传理
犹可考今特题云修桐柏宫碑者甚无谓也此在文
章诚为小瑕病前人时有忽略然而后之学者不可
不知自汉以来墓碑多题曰某人之碑者此乃无害
盖目此石为某人之墓柱非谓自题其文目也今稹
云修桐柏言碑则于理何稽也(六一题跋)

  唐元稹修桐柏庙碑昔欧阳永叔谓刻铭于碑谓之
卷八十 第 6b 页 WYG0831-0755b.png
碑铭后世伐石刻文既非因柱已不宜谓之碑则稹
书此为碑过矣古者庙中庭谓之碑故以碑为节然
独不可以石刻文遂谓之碑尝见伏滔功德铭曰尧
碑禹碣历古不昧范云亦谓尝见异书尧碑禹碣皆
为籀文在崆峒山中此果足信哉余谓稹为此碑亦
因是为据(广川书跋)

  神仙观碑

  盛君立撰郁文则行书篆额大和九年正月建(复斋碑录)

卷八十 第 7a 页 WYG0831-0755c.png
  昊天观碑

  王起撰柳公权正书会昌三年五月(金石录)

  王起撰柳公权书徐方平篆额会昌三年十月立(京兆
金石录)

  蓬莱观碑

  孙谦卿撰贝灵该分书正方外篆额大中二年六月
十九日建在象山(诸道石刻录)

  栖霞观碑

卷八十 第 7b 页 WYG0831-0755d.png
  在象山县大中元年孙谏卿撰(舆地碑目)

  潘城院碑

  唐进士刘驩撰陶贞固正书并篆额中和三年七月
十五日立在溧水(复斋碑录)

  嵩阳观碑

  嵩阳观圣德感应颂乃道士孙太冲为明皇炼丹六
转而移缑氏山九转而李林甫纪其瑞徐浩书其碑
者也碑作于天宝三载是时开元之政已弊而林甫
卷八十 第 8a 页 WYG0831-0756a.png
以奸佞为词本无足采但浩分𨽻与史惟则辈几欲
伯仲矣(石墨镌华)

  嵩阳观碑是徐浩分书李林甫述其道士孙太冲为
明皇炼丹至九转而作颂者也在昔如秦皇汉武皆
希心仙术然徐市三千畏诛不归文成五利终至大
戮而明皇尚为太冲起观立碑终始不悟当由林甫
奸佞蛊之耳林甫不足言侍中分法简穆不堕明皇
丰艳之习是当以笔谏而复为书碑亦遇之不幸也
卷八十 第 8b 页 WYG0831-0756b.png
评者谓子敬元常异代同友孔氏升堂得门窥牖过
(金石史)

  无岁月及题跋

  蚪山观碑 无书撰人名氏(墨池编)

  天宝观碑 鲜于仲通撰(墨池编)

  西岳真君观碑 韦圣书(墨池编)

  梅仙观碑 在新建今名阳灵观昔梅子真尝于山上
筑坛朝斗后人立观以奉之(舆地碑目)

卷八十 第 9a 页 WYG0831-0756c.png
  仙林观碑

  在西充县列真观中书侍郎赵彦昭撰(舆地碑目)

  简寂观碑 御史大夫王路撰(舆地碑目)

  通玄观碑 狄仁杰撰在山西辽州榆社县南(古今碑刻考)

  通真观碑 刻蓝采和踏踏歌在凤阳府旧城南(古今碑刻
考)

  虚白观碑 唐叶靖天师讲经处载救龙事甚详在浙
江宁波府奉化县东北(古今碑帖考)

卷八十 第 9b 页 WYG0831-0756d.png
  崇禧观碑 太极元年立(舆地碑目)

  玉清观四等碑 开元十五年立(舆地碑目)

  崇元宫碑

  元虞集崇寿观碑云晋洞天观唐贞观初改崇元观
有太极元年所树碑石完而文泯可识者左拾遗孙
处玄文杨幽径书数字而已(金石文字记)

  唐碑(道家二)

  龙兴宫碧落碑(金石略作石天尊像记)

卷八十 第 10a 页 WYG0831-0757a.png
  篆书无书撰人姓名咸亨元年(金石录)

  石天尊像记韩王元嘉诸子训等为妣妃建篆书绛
(金石略)

  碧落碑在绛州龙兴宫宫有碧落尊像篆文刻其背
故世传为碧落碑㨿李璿之以为陈惟玉书李汉以
为黄公撰书莫知孰是洛中纪异云碑文成而未刻
有二道士来请刻之闭户三日不闻人声人怪而破
户有二白鸽飞去而篆刻宛然此说尤怪世多不信
卷八十 第 10b 页 WYG0831-0757b.png
也碑文言有唐五十三祀龙集敦牂乃高宗总章三
年岁在庚午也又云哀子李训谊撰谌为妣妃造石
像按唐书韩王元嘉有子训谊撰而无谌又有幼子
讷元嘉以则天垂拱四年见杀在总章三年后十八
年有子讷不足怪而不应无谌盖史官之阙也(集古录)

  右唐碧落碑大篆书其词则唐宗室黄公撰所述或
云陈遗玉书或云撰自书皆莫可知李肇及李汉并
言李阳冰见此碑徘徊数日不去又言阳冰自恨其
卷八十 第 11a 页 WYG0831-0757c.png
不如以槌击之今缺处是也此说恐不然阳冰尝自
述其书以谓斯翁之后直至小生于他人书盖未尝
有所推许唐人以大篆当时罕见故妄有称说耳其
实笔法不及阳冰远甚也(金石录)

  碧落篆李肇得观中石记知为陈惟玉书欧阳永叔
以李汉碑为黄公撰然字法奇古行笔精绝不类世
传篆学而惟玉于唐无书名于世不应一碑便能奄
有秦汉遗文径到古人绝处此后世所疑也李阳冰
卷八十 第 11b 页 WYG0831-0757d.png
于书未尝许人至喜其书寝卧其下数日不能去世
人论书不逮阳冰则未必知其妙处论者固应不同
段成式谓此碑有碧落字故世以名之李肇谓此碧
落观也故以为名李汉谓终于碧落字而得名余至
绛州见其处今为龙兴宫考其记知旧为碧落观而
开元改今名又篆文若未毕其文者其终非碧落字
则肇说是也其云有唐五十三祀龙集敦牂尔雅岁
在午为敦牂永叔谓高宗总章三岁以唐历考之自
卷八十 第 12a 页 WYG0831-0758a.png
武德戊寅受命至咸亨元年庚午实五十三年矣然
则总章者误也(广川书跋)

  段成式谓此碑有碧落字故以名李肇谓此碧落观
也故名李汉谓终于碧落字而名欧阳公谓其宫有
碧落尊像文刻其背故名碧落碑董逌考其地原名
碧落观改龙兴宫以李肇说为是其书杂出颉籀钟
鼎款识或以为陈惟玉书或以为李撰李欢书皆不
可辨洛中记异录又云刺史李谌为母房太妃追荐
卷八十 第 12b 页 WYG0831-0758b.png
造像成有二道士来请书之闭户三日乃开化二白
鸽飞去篆文宛然像背此说尤怪诞然李阳冰观之
七日而不忍去学之十二年而不成其妙如此岂易
知哉又一说阳冰毁其佳者数字而去未知然否篆
文原刻像背州将以不便摹拓别刻置庙中今所传
皆摹本也其文曰有唐五十三祀龙集敦牂欧公谓
为高宗总章三年董逌谓为咸亨元年按总章三年
三月始改咸亨耳(石墨镌华)

卷八十 第 13a 页 WYG0831-0758c.png
  世以此为仙人所书而刘公嘉话指为陈惟玉书朗
州去立碑时不远疑得其实也(玄牍纪)

  别本碧落碑

  绛州碧落篆刻天尊背州将不欲以槌击石像乃摹
别石因封其旧石像今世所得皆摹本也虽横直圜

  方典刑有稽然遁其神者众矣段成式言樊宗师作志
令陈惟玉书立于太行山上此言险怪难知岂尝求
得其当而妄为戏哉世言字不考古甚则以品为邻
卷八十 第 13b 页 WYG0831-0758d.png
今于古文字正如此便知后世不知古字而妄议
者可以叹也(广川书跋)

  碧落碑释文

  释文郑承规书咸通中立书法方整甚有欧虞遗意
(石墨镌华)

  瑞气观天尊像碑

  何彦先撰正书无姓名咸亨四年九月(金石录)

  奉先观老君像碑

卷八十 第 14a 页 WYG0831-0759a.png
  李审几撰沮渠智烈书垂拱元年(金石录)

  李公元始天尊像碑

  郑瓘撰甘遗荣八分书开元十三年二月(金石录)

  延庆移观手诏碑

  在延庆观后绝峰之上石龛中开元十三年立(舆地碑目)

  老子圣母碑

  吕献臣分书亳州(金石略)

  混元皇帝庙碑

卷八十 第 14b 页 WYG0831-0759b.png
  吕献臣书开元中立在亳州(金石略)

  玄元皇帝应现碑

  八分书无姓名开元二十九年六月(金石录)

  梦真容敕碑

  正书无姓名开元二十九年六月(金石录)

  梦真容碑

  苏灵芝行书开元二十九年六月(金石录)

  此苏灵芝书按碑开元帝梦老子真容求得之中南
卷八十 第 15a 页 WYG0831-0759c.png
之楼观博州刺史李成裕奏准诸州同勒石则此碑
天下皆刻之金石略载之云未详所在余此碑并田
仁琬碑得自乡人之守易州者或在易州今中南楼
观亦有此碑亦灵芝书文同而易州碑称奉敕旨宰
相牛仙客楼观碑称张九龄按碑此事在开元二十
九年闰四月九龄自二十四年罢相二十五年左迁
荆州长史二十八年薨未尝生至二十九年也似当
以易州碑为是楼观碑经宋翻刻字画不及易州三
卷八十 第 15b 页 WYG0831-0759d.png
舍岂亦谬易其姓名耶(石墨镌华)

  开元二十九年六月苏灵芝行书今在盩厔县楼观
是年四月玄宗自言梦见玄元皇帝云有像在京城
西南百馀里即命使同诸道士求得之于盩厔县楼
观东南山阜间迎至兴庆宫大同殿宰相牛仙客李
林甫拜贺(金石文字记)

  真容应现碑

  陈知温行书天宝元年十二月(金石录)

卷八十 第 16a 页 WYG0831-0760a.png
  开元圣像碑天宝元年陈知温书唐开元之治盛矣
至于天宝而溢焉方其盛时人主意气之骄超然遂
欲追真仙于云表其梦寐恍忽云有见焉者虽是非
真伪难明于杳霭亦其注心于物精神会通志苟至
焉无不获也唐书纪玄宗事至于神仙道家颇不详
悉而此碑所载梦真容事最备故特录之以见其君
臣吁俞相与言语者止于如此俾览者得以迹其盛
衰治乱云(六一题跋)

卷八十 第 16b 页 WYG0831-0760b.png
  唐明皇授箓碑

  御制在崇禧观天宝七年(诸道石刻录)

  华阳洞唐玄宗授上清箓碑

  唐张景硕撰(诸道石刻录)

  葛仙公碑

  梁陶弘景撰陈升正书调露二年正月(金石录)

  唐立吴太极左仙公葛公碑梁陶隐居撰陈升正书
调露二年正月重建在句容县(诸道石刻录)

卷八十 第 17a 页 WYG0831-0760c.png
  王阴二真君碑

  薛镜一撰正书无姓名景云二年正月(金石录)

  王阴二真君碑

  李虎之撰施楚玉正书景云二年正月(金石录)

  唐立梁贞白先生陶隐居碑

  梁邵陵王萧纶撰隶书不著名氏陶隐居名弘景字
通明丹阳秣陵人齐末为宜都王侍读弃官隐句曲
山中自号华阳隐居终于梁武帝时赠中散大夫谥
卷八十 第 17b 页 WYG0831-0760d.png
曰贞白碑额曰梁贞白先生陶隐居碑碑在茅山
(集古录目)

  开元十二年九月三日建在茅山玉晨观(复斋碑录)

  王阴二真君碑

  李吉甫撰储伯阳行书贞元十四年正月(金石录)

  景德观三真人碑

  贞元中李吉甫撰碑石莹润号曰玉石碑(舆地碑目)

  张仙师灵庙碑

卷八十 第 18a 页 WYG0831-0761a.png
  李泳书元和十五年在仙井监(金石略)

  元和十五年知陵州李正卿撰(舆地碑目)

  唐重立许长史旧馆坛碑

  梁陶隐居撰并书普通二年正月记唐裴行矩重立
(诸道石刻录)

  美原田真人碑

  大历六年朝散大夫并州别驾上柱国萧森政撰并
模晋王右军书相传田真人拔宅上升处也(金石文字记)

卷八十 第 18b 页 WYG0831-0761b.png
  无岁月

  仙人唐公碑 在兴元府(金石略)

  中岳刘真人碑 虞洪八分书(墨池编)

  修三元黄箓坛碑 杨江书在汾上(墨池编)

  唐碑(道家三)

  华阳观主王轨碑

  于敬之撰王玄宗正书乾封二年十一月(金石录)

  江宁县令于敬之撰王玄宗书先生名轨字洪范又
卷八十 第 19a 页 WYG0831-0761c.png
字道栖琅琊临沂人为道士师王远知茅山华阳宫
其所建也碑以乾封二年十一月立在茅山后有总
章二年弟子李义廉题名(集古录目)

  拓本其文但云乾封二年十一月九日卒不著立碑
之年按旧唐书高宗调露二年二月戊午赐故玉清
观道士王远知谥曰升真先生赠太中大夫此碑所
谓王先生名轨字洪范乃远知之弟子也(金石文字记)

  至德观孟法师碑

卷八十 第 19b 页 WYG0831-0761d.png
  岑文本撰褚遂良正书贞观十六年五月(金石录)

  贞观十六年孟法师碑唐岑文本撰褚遂良书法师
名静素江夏安陆人也少而好道誓志不嫁隋文帝
居之京师至德宫至唐太宗十二年卒年九十七(六一
题跋)

  此孟法师碑乃中书侍郎岑文本文谏议大夫褚遂
良书也首脱唐京师至德观主八字尾脱年月衔名
三十三字碑叙脱百馀字词脱二十七字当是割裱
卷八十 第 20a 页 WYG0831-0762a.png
后历世久远贉池零落故耳第的然唐刻唐榻本波
拂转折处无毫发遗恨真墨池中至宝也考褚公以
贞观十六年书时尚刻意信本而微参以分𨽻法最
为端雅饶古意余尝于黄熊所见而绝爱之今归曹
进士绳武相去里舍不百武得朝夕寓目一何幸也
碑见赵明诚金石录目又余有旧翻本證之辨为褚
书不然世不以为信本者鲜矣(弇州续藁)

  昔闻之陶九成云赵魏公以书法称雄一世尝见千
卷八十 第 20b 页 WYG0831-0762b.png
文一卷以为唐人字绝无一点一画似公法度阅至
卷尾方知为公书公自题云仆廿年来写千字文以
百数此纸殆数年前所书当时学褚河南孟法师碑
故结字构体规模八分盖公于古人书无帖不习褚
河南尤其所钦尚者也余观褚书传世者甚众如圣
教序儿宽赞哀册文阴符经度人经各各臻妙并已
著称惟孟法师碑以公之言益以见重于世而东坡
尝评书云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有隶体正谓此帖
卷八十 第 21a 页 WYG0831-0762c.png
(莫廷韩集)

  黎尊师碑

  卢子升字照邻撰王大义行书仪凤二年正月(金石录)

  右唐黎尊师碑题云卢子升字照邻撰按唐史卢照
邻字升之与此碑不合盖唐初人多以字为名耳至
以子升为升之则疑史之误(金石录)

  太平观主王远知碑

  道士江旻撰法主弟子徐硕𨽻书法主名远知字德
卷八十 第 21b 页 WYG0831-0762d.png
广琅琊临沂人有盛名于隋唐间太宗时建太平宫
于茅山以处之碑以贞观十六年立在茅山(集古录目)

  王法主碑

  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刘祎之撰扬州登仕
郎齐怀寿书法主名远知居茅山华阳观追赠金紫
光禄大夫谥曰升真碑以文明元年立在茅山(集古录目)

  中岳体玄潘尊师碑

  王适撰八分书无姓名圣历二年三月(金石录)

卷八十 第 22a 页 WYG0831-0763a.png
  今在嵩山老君洞南题云弟子中岳道士㺇马□□
书广韵㺇亦司字(金石文字记)

  东明观道士茹法师碑

  长安四年立(京兆金石录)

  中岳韩先生碑

  崔桑木撰司马绚八分书开元六年十月(金石录)

  玄元观尹尊师碑

  裴子馀撰郭谦光八分书开元八年四月(金石录)

卷八十 第 22b 页 WYG0831-0763b.png
  右唐尹尊师碑郭谦光八分书谦光八分书初不见
称于唐人独欧阳公盛称之以谓不减韩蔡史李四
家余因访求之久得崔敬嗣及此碑著录焉(金石录)

  永先观主宗先生碑

  孙居安撰周君仪书开元五年九月立在溧阳(复斋碑录)

  索法靖师精行清德碑

  马克麾撰范希璧行书开元十四年(金石录)

  西岳大洞张尊师碑

卷八十 第 23a 页 WYG0831-0763c.png
  开元十四年王延龄撰李慈书(金石录)

  唐王延龄撰李慈书尊师名敬忠字诚华阴盟津东
里人为西岳云台宫主碑以开元十四年四月立(集古
录目)

  尊师名敬忠其事迹余无所取所录者以慈书尔慈
之书体兼虞褚而遒丽可喜然不知为何人以其书
当时未必不见称于世盖唐人善书者多遂不得独
擅既又无他可称遂至泯然于后世以余集录之博
卷八十 第 23b 页 WYG0831-0763d.png
慈所书碑祗得此尔尤为可惜也(集古录)

  崇福观主魏尊师碑

  宋遥撰八分书姓名残缺开元二十九年(金石录)

  裴炫书在京兆府(金石略)

  张尊师碑

  何思邈撰郭怀渐行书天宝六年正月(金石录)

  灵台观主张钦忠碑郭渐书在华州(金石略)

  宗圣观主尹文操碑

卷八十 第 24a 页 WYG0831-0764a.png
  员半千撰在凤翔(墨池编)

  员半千之取名谬为应运五百者碑文殊不称可笑
碑叙文操游太白观睹异像以为奇盖太白名山至
今多见灵异不足奇也至谓老子降于坛间万众共
睹则近诞矣书分𨽻遒古不著姓名且经元朝翻刻
失真可惜(石墨镌华)

  玄靖李先生碑

  柳识撰张从申行书李阳冰篆额大历七年八月(金石
卷八十 第 24b 页 WYG0831-0764b.png
录)

  秘书郎柳识撰大理司直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玄
靖先生茅山道士李含光也碑以大历四年立(集古录目)

  大历七年玄静先生碑柳识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
额唐世工书之士多故以书知名者难自非有以过
人者不能也然而张从申以书得名于当时者何也
从申每所书碑李阳冰多为之篆额时人必称为二
绝其为世所重如此余以集录古文阅书既多故虽
卷八十 第 25a 页 WYG0831-0764c.png
不能书而稍识字法从申所书弃者多矣而时录其
一二者以名取之也夫非众人之所称任独见以自
信君子于是慎之故特录之必待知者(集古录)

  紫阳碑乃张从申书李阳冰题欧文忠不喜从申书
集古录屡言之殊不知从申乃效子敬书颇有东晋
风尚唐人知书者多故见重于世今人反此欧阳公
初不闲法书则从申之迹见弃宜矣(东观馀论)

  从申书法出二王而与李北海髣髴昔人评其书独
卷八十 第 25b 页 WYG0831-0764d.png
步江外此碑在茅山盖唐行书之得名者余得之道
录司官袁止安(东里集)

  玄靖李先生碑

  颜真卿撰并正书大历十二年五月(金石录)

  玄靖先生后碑湖州刺史颜真卿撰并书先生名含
光广陵江都人本姓弘避孝敬皇帝讳改为李氏玄
宗师事加号玄靖先生诏居茅山碑以大历十二年
五月立(集古录目)

卷八十 第 26a 页 WYG0831-0765a.png
  右唐玄靖李先生碑颜鲁公撰并正书碑称隐居先
生以三洞真法传升玄先生升玄付体玄先生体玄
付正一先生正一付先生自先生距隐居凡五叶矣
今考之隐居先生者梁陶弘景升玄为王远知体玄
为潘师正正一为司马子微三人唐书有传惟玄靖
无之予尝游茅山至玉晨观其前有雷平池池南为
伏龙冈玄靖葬其上碑今在观中四周皆刻文字道
士以亭覆之(金薤琳琅)

卷八十 第 26b 页 WYG0831-0765b.png
  鲁公好仙术不特书麻姑坛已也按李含光者陶隐
居裔凡五世其事绝无可纪独人谓其隶法胜乃父
遂断不作隶差近厚耳鲁公结体与家庙同遒劲郁
浡故是诚悬鼻祖然视虞永兴褚河南訚訚气象不
无小乏(弇州山人藁)

  右结体与家庙碑一同后有小跋云绍兴丁巳五月
十四日大风折颜碑云溪沈作舟扶起之(苍润轩碑跋)

  茅山景昭法师韦公碑

卷八十 第 27a 页 WYG0831-0765c.png
  窦暨书在江陵府(金石略)

  暨字灵长词藻雄赡草隶精深晚年著述书赋七千
馀言盖深于字学者书此碑在唐人中别有一种风
韵骨力有瘗鹤之遗意碑在贞元三年为韦公师立
历叙世系及师授甚详又言法师至行稽乎玄化通
识合于灵造与其有也万物不得而不有与其无也
万物不得而不无得丧以春秋为死生盈虚以天地
为旦暮其推尊可谓至矣而后又言身缠世故迹混
卷八十 第 27b 页 WYG0831-0765d.png
俗尘发忠孝以饬躬演信义而旌行盖随时而不器
岂常道之可师若然则其人似亦可取此所以昔人
以道门华阳方之儒门洙泗也与友人陈元晋游三
茅拓此见贻余手粘为册因题之留轩中云嘉靖戊
午九月廿二日雨中对菊记(苍润轩碑跋)

  唐华阳三洞景昭大法师碑陆长源撰窦暨书并篆
额贞元三年正月上元造在茅山玉晨观(复斋碑录)

  内供奉道士吴筠碑

卷八十 第 28a 页 WYG0831-0766a.png
  贞元十年立在馀杭西十九里天柱观内(访碑录)

  道士吴筠字贞节通经术美文辞居南阳倚帝山大
历十三年卒门人私谥为宗玄先生

  升元刘先生碑

  冯宿撰柳公权正书大和七年四月(金石录)

  刑部侍郎冯宿撰右司郎中柳公权书翰林待诏唐
玄度篆额先生名从政河南缑氏人居东都玄真宫
敬宗师事加检校光禄大夫及先生之号碑以大和
卷八十 第 28b 页 WYG0831-0766b.png
七年四月立一在东都一在长安(集古录目)

  茅山孙尊师碑

  李德裕文会昌中立在玉晨观(与地碑目)

  玄元观三洞韩尊师道德碑

  开成四年立(金石略)

  静福山廖先生碑

  先生名冲字清虚梁中大同年居此山唐连州刺史
蒋珍立此碑(复斋碑录)

卷八十 第 29a 页 WYG0831-0766c.png
  周先生住山碑

  在洞庭山令狐楚撰(舆地碑目)

  无年月及书跋

  桃源观三洞阎寀君碑 董侹书(墨池编)

  中岳兴庆观主郭元宗碑 徐浩书西京(金石略)

  杨云升尊师碑 杜光庭文云安军(金石略)

  魏法师碑 在镇江府仁静观胡楚宾文(舆地碑目)

  睿宗赐白云先生书

卷八十 第 29b 页 WYG0831-0766d.png
  唐赐白云先生敕三玄宗敕并送别诗各一阳台宫
画壁奏状并答敕乾元元年禁山庙采樵敕三大中
八年王屋主簿韩抗书以刻石(集古录目) 今在王屋山
阳台观(金石文字记)

  赐道士杨太希敕

  景云二年六月在岱岳观东碑南面(金石文字记)

  柳尊师墓志

  翰林学士谏议大夫柳公权撰并书尊师名处幽河
卷八十 第 30a 页 WYG0831-0767a.png
东虞乡人公权弟也碑以开成二年立在华原(集古录目)

  开元观夏尊师墓志

  何得一述正书无姓名会昌元年二月十九日卜宫
于陶朱峰在诸暨(复斋碑录)

  唐碑(道家四)

  褚遂良书阴符经

  阴符经说者甚众以文义不贯颇费牵合盖尝疑也
唐李筌传骊山老母之舍曰此符三百馀言百言演
卷八十 第 30b 页 WYG0831-0767b.png
道百言演法百言演术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
国安民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分为三章又有六
注谓太公范蠡鬼谷张良诸葛亮及筌也系以正义
不言谁作后序中谓出于骊山老母亦间有无主名
者略记太公之言八张良之言九鬼谷六诸葛五范
蠡才一见而筌及正义尤详又与世所版行注本不
同后有断章三赞又士希严不知何许人作赞三道
十九首可谓备矣或总题其后曰观注者粗得一二
卷八十 第 31a 页 WYG0831-0767c.png
若赞者略无髣髴信其奥妙不可以智知而言说姑
存之耳诚哉是也比岁于都下三茅宁寿观见褚河
南真迹注本始知上古真仙谷出语一二以至三四
自愚人以天地文理圣而后不言为谁其间有若相
应答亦旨意全不联属者将由群仙之集而为之邪
抑高真会粹而成此经邪初有道流携以求售索价
不赀未几羽化于观中遂为三茅宝藏摹得其本以
归兹因徐粹中醇一为慈溪至道宫建藏手写以遗
卷八十 第 31b 页 WYG0831-0767d.png
之凡见河南所书三本其一草书贞观六年奉敕书
五十卷其一亦小楷永徽五年奉旨写一百廿卷及
此盖书百九十本矣二者皆见石刻惟此真迹尤为
合作字豆小而楷法精妙河南卒于显庆三年年六
十有三永徽所书则五十有九矣岂惟笔力不可跋
及亦安得此目力耶然三本详略亦自不同草书本
又冠以黄帝阴符经要当以此本为善仍命长子淳
细书临摹于后尚存旧本之万一云(玫愧集)

卷八十 第 32a 页 WYG0831-0768a.png
  度人经变像

  褚遂良书未详(金石略)

  予家旧藏唐阎立本画灵宝度人经变相褚遂良题
字惜其岁久湮灭将失永传独字画仅可模刻以贻
好事云元祐戊辰仲冬韩城苑正思记(本碑跋)

  灵宝经变字

  余家旧藏褚遂良灵宝经变字一卷纸墨淳古字画
闇而俱完精神如新以之较衡山先生停云初刻多
卷八十 第 32b 页 WYG0831-0768b.png
廿有八字岂当日所拓互有明晦遂因之为存亡耶
可以信古刻之当多收也然于此益见衡山先生之
苦心也以二刻并观如出一石若非多少不同无缘
知此为宋拓矣先生摹临之妙盖千古之绝技进乎
道矣恐后之览者亦疑停云为文家一笔书幸有此
證故特表而出之以信百世或可为停云重否(墨林快事)

  道藏经序(高宗则天撰详见御制)

  道德经并注(明皇撰并书详见御制)

卷八十 第 33a 页 WYG0831-0768c.png
  小字道德经(明州)

  唐明皇注八分书不著名氏开元二十七年立(集古录目)

  道德经

  弘农太守赵冬曦书(墨池编)

  玄元皇帝道德经注

  李华撰张敬仙书无年月(金石录)

  道德经幢

  唐明皇隶书苏州(金石略)

卷八十 第 33b 页 WYG0831-0768d.png
  度人经

  八分书无姓名天宝七年七月(金石录)

  西王母授黄帝秘诀

  张从申书大历四年冬(复斋碑录)

  太清宫道藏目录碑

  秦守正书赵盈篆额大和二年立(京兆金石录)

  阴符经序

  刑部尚书郑濣撰序翰林学士柳公权书内供奉道
卷八十 第 34a 页 WYG0831-0769a.png
士孙文杲刻以开成二年七月立在西京苑雍家经
已残阙所存者数十字(集古录目)

  右阴符经序郑濣撰柳公权书唐世碑碣颜柳二家
书最多而笔法往往不同虽其意趣或出于临时而
模勒镌刻亦有工拙公权书高重碑余特爱模者不
失其真而锋铓皆在至阴符经序则蔡君谟以为柳
书之最精者云善藏笔锋与余之说正相反然君谟
书擅当世其论必精故为志之治平元年二月六日
卷八十 第 34b 页 WYG0831-0769b.png
(集古录)

  柳诚悬书至此极矣然人之好尚亦难齐矣李西台
爱柳尊师志欧阳公爱高重碑惟君谟独喜此序谓
善藏笔锋自是书家所共恐不能尽其妙处观其平
时论曰尖如锥捺如凿不得出只得却文宗问之曰
凡缚笔头极𦂳一毛出即不堪用然藏锋在得笔意
非极工于笔亦不能也宜公权戒此(广川书跋)

  小字清净经

卷八十 第 35a 页 WYG0831-0769c.png
  右唐李公权小字清净经予得旧拓本于四明丰解
元坊丰得之乡人徐兰兰好作隶字不师汉人而师
宋庐陵朱协极苏学尝有协极所书敬斋箴石刻字
画无法俗恶可厌后之人乃有好之如徐氏者亦其
所遭然也因识此漫及之(金薤琳珢)

  余曾见柳诚悬小楷度人经遒劲有致蔡君谟茶录
颇仿之世未有传者此清净经似永兴破邪论海上
潘氏所藏宋帖也其昌(戏鸿堂法帖)

卷八十 第 35b 页 WYG0831-0769d.png
  令狐楚题郭尊师咒

  卢传礼撰并书(墨池编)

  阴符经

  唐玄度篆书未详(金石略)

  唐重刻明皇大化观诀碑

  杨思聪书碑末云戊午岁人日(昭宗乾宁五年)本观住持杨
思聪记(唐明皇道诀碑)

  六艺之一录卷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