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
卷七十 第 1a 页 WYG0831-05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七十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六

  唐刻(丰碑)

  少府监赠兵部侍郎李自正碑(抱玉子)

  朱巨川撰韩秀弼书并篆建中元年(京兆金石录)

  赠太尉杜鸿渐碑

  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撰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书
卷七十 第 1b 页 WYG0831-0599b.png
鸿渐京兆杜陵人位至门下侍郎平章事卫国公赠
太尉谥文献碑以代宗时立不载年月(集古录目)

  唐赠太尉杜鸿渐碑建中二年立(京兆金石录)

  赠左仆射裴儆碑

  从侄次元撰皇甫阅正书并篆建中二年(京兆金石录)

  门下侍郎王缙碑

  李纾撰侄(缺)书建中三年(京兆金石录)

  赠左散骑常侍路太一碑

卷七十 第 2a 页 WYG0831-0599c.png
  独孤良弼撰并书建中四年(京兆金石录)

  宋州刺史王仁敬碑

  张蔇撰张少悌正书兴元二年(京兆金石录)

  郑州司马元待聘碑

  刘太莫撰韩秀弼八分书贞元二年九月(金石录)

  赠司空尚可孤碑

  郑云逵撰并行书贞元二年(京兆金石录)

  张延赏碑

卷七十 第 2b 页 WYG0831-0599d.png
  赵赞撰归登八分书贞元三年七月 又一碑正书
元和八年十二月建(金石录)

  尚书右丞王维碑

  庾承宣撰郑絪书贞元三年(京兆金石录)

  内侍监鱼朝恩碑

  吴通玄撰吴通微行书贞元四年五月(金石录)

  右唐鱼朝恩碑吴通玄撰吴通微书朝恩虽以谴死
然其徒如窦文场焦奉超者犹居中用事故德宗朝
卷七十 第 3a 页 WYG0831-0600a.png
诏为立碑吴通玄兄弟于陆贽谤毁抵排无所不至
至为朝恩碑则称颂功德如此可以见其为人矣(金石
录)

  豫州刺史狄梁公碑

  元通礼撰党复书贞元三年重立(访碑录)

  嗣曹王戢碑

  赵赞撰行书无姓名贞元四年七月(金石录)

  工部尚书辛京杲碑

卷七十 第 3b 页 WYG0831-0600b.png
  李竦撰韩秀荣八分书贞元六年正月(金石录)

  右唐辛京杲碑按元和姓纂载辛氏云怀节生言为
都水使者言生云京京杲而碑乃云怀节生思廉为
左骁卫大将军公即大将军之爱子金城郡王之从
父弟新史所书亦同金城郡王即云京也然则姓纂
以京杲为言之子云京之同父弟误矣(金石录)

  正晦先生碑

  先生姓陈名融贞元五年东平吕温述(舆地碑目)

卷七十 第 4a 页 WYG0831-0600c.png
  相州刺史李孟犨碑

  子轸撰孙良钧八分书子翼篆额贞元八年立(京兆金石
录)

  赠户部尚书符令奇碑

  郑叔规撰贞元八年立在富平(京兆金石录)

  郑叔清碑

  于翰撰韩秀荣八分书贞元九年七月(金石录)

  左仆射韦安石碑

卷七十 第 4b 页 WYG0831-0600d.png
  贾至撰孙元行书贞元九年八月(金石录)

  赠秘书监郇国公韦斌碑

  王维撰僧元真书贞元九年(金石录)

  长安尉王之瑊碑

  于邵撰韩秀荣八分书贞元十年正月(金石录)

  太子宾客李翼碑

  于邵撰子执钧书子正钧篆额贞元十年立(京兆金石录)

  汉阳王张柬之碑

卷七十 第 5a 页 WYG0831-0601a.png
  李邕撰瞿令问八分书贞元十二年十一月(金石录)

  相国赵憬碑

  权德舆撰归登八分书贞元十三年九月(金石录)

  彭王傅徐浩碑

  张式撰次子现正书贞元十五年十一月(金石录)

  宣武节度董晋碑

  中书舍人权德舆撰皇太子侍书殿中丞王丕书晋
字浑成河东虞乡人官至宣武节度使碑以贞元十
卷七十 第 5b 页 WYG0831-0601b.png
五年立(集古录目)

  左仆射李晋碑

  李纾撰杨同恕书贞元十五年(京兆金石录)

  昭义节度使王虔休碑

  撰人姓名残缺徐现正书贞元十六年四月(金石录)

  右唐昭义军节度王公碑其名已残缺以事考之盖
王虔休也与唐书列傅所载官爵行治多同惟碑云
赠右仆射傅为左仆射小失不足道而碑与傅皆云
卷七十 第 6a 页 WYG0831-0601c.png
虔休汝州梁县人元和姓纂以为范阳人非也(金石录)

  李说碑

  郑儋撰柳公权正书贞元十六年十月(金石录)

  焦兟碑

  从弟郁撰来献行书贞元十八年七月(金石录)

  宣武节度昭德郡王刘全谅碑

  杨于陵撰徐藏器书贞元二十年(京兆金石录)

  剑州长史李广业碑

卷七十 第 6b 页 WYG0831-0601d.png
  贞元二十年十一月郑云逵撰正书今在三原县(金石
文字记)

  长史名广业曾祖淮南王神通父云麾将军璲子为
都统国贞贞子庶人锜也以锜显故立碑碑立之未
五年而锜用叛僇矣夫一傅而子死事再傅而孙死
叛不亦大径庭哉碑辞多泐阙不可读书撰人有曰
尚书刑部侍郎上柱国原武男有曰使持节华州诸
军事者而皆不可考矣书法极清婉可玩集古金石
卷七十 第 7a 页 WYG0831-0602a.png
诸书俱遗之因志其略(弇州山人藁)

  广业即孝同之孙为剑州长史长子国贞为王元振
所害者次子若水仕金吾卫大将军通事舍人功名
俱不显以国贞子锜贵始树此碑考之史国贞原名
若幽而附若水于李齐物传云齐物族弟不言为国
贞亲弟又孝同碑云有子瑱此碑云云麾将军璲公
之烈考则广业家世历历可寻至锜以叛遂亡此碑
贞元二十年立后五年锜始叛也王元美谓书撰人
卷七十 第 7b 页 WYG0831-0602b.png
皆不可考今碑中有云谓云逵尝学旧史(云 云)而前
署撰者官刑部侍郎当是郑云逵考云逵正与李锜
同时撰文亡疑但碑又云上柱国原武县开国男云
逵传不及或史略之耳书者则诚不可考书法直是
徐浩敌手(石墨镌华)

  赠越州都督符元亮碑

  不著书撰人名字其字画柳公权书也元亮其字也
缺其名而不书仕唐至神策军将军赠越州都督碑
卷七十 第 8a 页 WYG0831-0602c.png
以贞元中立(集古录目)

  万州刺史苗拯碑

  张粲撰王山从八分书苗端题额永贞元年十二月
(金石录)

  歙州刺史卢瑗碑

  裴度撰裴潾正书元和元年(金石录)

  赠太子太保颜杲卿碑

  弟真卿撰卢佐元正书元和元年十月(金石录)

卷七十 第 8b 页 WYG0831-0602d.png
  从弟真卿撰外侄卢佐元书大历九年鲁公书建至
贞元十八年倾倒石折元和元年十月孙男证重建
(复斋碑录)

  右唐颜杲卿碑真卿撰元和中旧石刓缺其甥卢佐
元重书而刻之旧唐史言杲卿既杀蒋钦凑等玄宗
知之加杲卿卫尉卿兼御史大夫以袁履谦为常山
太守杲卿为司马今以碑考之乃进兼中丞赴京而
以贾深为司马新史之所书亦同盖旧史之谬碑又
卷七十 第 9a 页 WYG0831-0603a.png
言公初被害揭首于右金吾街树有张凑者收其发
谒玄宗俄见梦云禦捍处多兵马少玄宗哭而设祭
焉后凑以发至夫人疑之凭床而哭忽闻声如鞭床
者发箱跳而前夫人方骇信之其事甚怪而旧史不
书新史所载亦简略杲卿忠义之节贯金石其死宜
不昧而鲁公之语可信不疑故尽录其事于此(金石录)

  左拾遗窦叔向碑

  羊士谔撰窦直正书元和三年十月(金石录)

卷七十 第 9b 页 WYG0831-0603b.png
  刑部侍郎刘伯刍碑

  段文昌撰沈传师正书元和三年(京兆金石录)

  国子司业辛璿碑

  侄宗撰正书无姓名胡季良篆元和四年五月(金石录)

  赠左仆射刘公碑

  吕温撰戴少平行书元和四年(京兆金石录)

  左仆射裴倩碑

  权德舆撰张弘靖正书胡证篆额元和四年(京兆金石录)

卷七十 第 10a 页 WYG0831-0603c.png
  赠吏部尚书武就碑

  权德舆撰郑馀庆正书元和五年三月(金石录)

  右唐武就碑就元衡父也元和姓纂载平一四子集
备就登备生元衡今此碑与唐书宰相世系表皆以
元衡为就子姓纂元和中修是时元衡为宰相不应
差其世次岂余家所载本偶尔脱误乎当俟别本校
(金石录)

  相国贾耽碑

卷七十 第 10b 页 WYG0831-0603d.png
  郑馀庆撰并正书元和五年三月(金石录)

  冠军将军乌承玭碑

  许孟容撰胡证八分书并篆元和七年正月(金石录)

  左散骑常侍河南尹许孟容撰魏博节度副使胡证
八分并篆额承玭字德润张掖人官至右领军使冠
军将军此碑不完才有其半不见所立年月(集古录目)

  左常侍路公碑

  韩愈撰郑馀庆正书元和七年十月(金石录)

卷七十 第 11a 页 WYG0831-0604a.png
  襄阳郡王路公碑元和七年国子博士韩愈撰吏部
尚书郑馀庆书右拾遗陈岵篆额(韩文考异)

  左仆射裴耀卿碑

  许孟容撰归登八分书并篆元和七年十月(金石录)

  右唐裴耀卿碑许孟容撰宋次道春明退朝录载皇
祐中王沂公曾之弟子融侍郎守河中还以唐明皇
所题裴耀卿碑额上之仁宗遂御篆赐沂公碑额曰
旌贤今此碑元和中立文与额皆归登书非明皇所
卷七十 第 11b 页 WYG0831-0604b.png
题疑子融所上乃明皇书裴光庭碑耳耀卿光庭二
碑皆在绛州也又按新唐史列传云耀卿字焕之宰
相世系表作涣之而碑乃字子焕传云耀卿守真次
子而碑乃为第三子皆史家之谬(金石录)

  赠司空令狐承简碑

  子楚撰并书元和七年(京兆金石录)

  赠左监门卫将军刘希果碑

  李益撰从侄佐时行书元和七年(京兆金石录)

卷七十 第 12a 页 WYG0831-0604c.png
  刘统军碑

  韩愈撰归登八分书元和八年(金石录)

  右唐刘统军碑字书虽残缺犹历历可辨以昌黎集
本校之时有异同皆当以碑为是惟叙其世系不同
则疑碑之误集本云公曾祖考为湖州守祖令太原
再世北边乐其高寒弃楚不还逮于公身三世晋人
而墓志之云曾大父讳承庆朔州刺史大父巨敖为
太原晋阳令遂著籍太原之阳曲此碑乃云考令太
卷七十 第 12b 页 WYG0831-0604d.png
原又云再世晋人且碑既言阳曲之别繇公祖迁则
其为晋人非再世明矣余故曰石本误也碑当时所
立其诸子皆在不应差其世次而错谬如此莫可晓
(金石录)

  余读昌黎作刘昌裔碑窃疑其谓既葬将反柩于京
师知其必有误也且既葬矣安得而反柩哉因求其
碑偶存为考其文是反机于京书之所传其讹如此
岂不使后世疑耶其馀虽于义不甚相妨然因其讹
卷七十 第 13a 页 WYG0831-0605a.png
误可以复證也碑云陈许军节度使今本无军字反
机于京碑无师字不可以诬碑无以字有太史之状
有太常之状而无下有字苏民战敌碑为轧敌陈力
应变碑为陈方仆射已都碑作以都书曰菑害碑作
害以文考次知书本为误乃知碑刻之传于当时
者不可诬也后世校雠不得原本因误就讹不究其
意随己所见致文字错乱以疑后学可胜叹哉(广川书跋)

  兴元节度使裴玢碑

卷七十 第 13b 页 WYG0831-0605b.png
  裴度撰刘遵古行书元和九年十一月(金石录)

  右唐裴玢碑晋公裴度撰碑已断裂其族姓名氏磨
灭不可辨识但云公名玢字连城以事考之盖裴玢
也元和中为兴元节度使以疾归朝卒新旧史皆有
传旧史云五代疏勒国王绰武德中来朝授鹰扬大
将军天山郡公因留为京兆人而新史乃云名纠今
碑所载与旧史同不知新史何所据而改为纠乎疑
转写误尔又新旧史皆云绰玢五世祖而碑云高祖
卷七十 第 14a 页 WYG0831-0605c.png
亦当以碑为正(金石录)

  太子宾客孔述睿碑

  郑絪撰郑馀庆书元和十一年六月(金石录)

  赠兵部尚书王用碑

  韩愈撰元和十一年立(京兆金石录)

  太傅岐国公杜佑碑

  李吉甫撰张弘靖书袁滋篆额元和十一年(京兆金石录)

  赠司空于夐碑

卷七十 第 14b 页 WYG0831-0605d.png
  张躬撰刘伯刍八分书元和十二年六月(金石录)

  右唐于夐碑集古录载夐碑云卢景亮撰今此碑乃
张躬疑夐有两碑景亮所撰余录中偶无之当俟访
(金石录)

  于夐神道碑卢景亮撰其文辞虽不甚雅而书事能
不没其实夐之为人如其所书盖笃于信道者也碑
云司马迁儒之外五家班固儒之外八流其语虽拙
盖言其学不驳杂也然非徒贬去释老而已自儒术
卷七十 第 15a 页 WYG0831-0606a.png
之外馀皆不学尔碑又云其弟可封好释氏夐每非
之夐于頔父也然可封之后不大显而夐之后甚盛
以此见释氏之教信向者未必获福毁贬者未必有
祸也碑言夐䔍于孝弟守节安贫不可动以势利其
所履如此足以兴其后世矣(集古录)

  赠左武卫上将军彭献忠碑

  张仲素撰郭叔瑜书王遂篆额元和十二年(京兆金石录)

  左常侍李众碑

卷七十 第 15b 页 WYG0831-0606b.png
  李绛撰裴璘正书元和十三年十二月(金石录)

  赠扬州大都督萧昕碑

  孟简撰并书贺拔恕篆额元和十三年(京兆金石录)

  著作郎权公碑

  赵赞撰序郑絪铭郑馀庆分书元和十四年立(访碑录)

  涪陵郡王焦伯瑜碑

  邢叔度撰孙藏器行书元和十四年(京兆金石录)

  左常侍薛苹碑

卷七十 第 16a 页 WYG0831-0606c.png
  孟简撰柳公权正书元和十五年又正月(金石录)

  右唐薛苹碑唐史列传云苹父顺为奉先尉而此碑
及元和姓纂皆云名顺先盖史误(金石录)

  太子宾客吕元膺碑

  李绛撰袁璘正书元和十五年七月(金石录)

  右唐吕元膺碑旧唐史云元膺字景文新史云字景
大而碑乃字孟淳新旧史皆云元膺自御史中丞拜
岳鄂观察使而碑乃云岳鄂观察兼中丞尔其卒也
卷七十 第 16b 页 WYG0831-0606d.png
旧史云谥曰宪而碑作献皆当以碑为据(金石录)

  太子少保田公碑

  李宗闵撰篆书无名残缺元和十五年九月(金石录)

  右唐检校太子少保田公碑李宗闵撰文字残缺以
事考之盖田弘正之兄融碑也弘正帅魏博诏以融
为相州刺史使之相近唐史称弘正幼孤事融甚谨
军中常分曹习射弘正联中融怒退杖之故当田季
安猜暴时能自全及为军中推迫融不悦曰尔竟不
卷七十 第 17a 页 WYG0831-0607a.png
自晦取祸之道也其后弘正与其子布皆被祻如融
言融兄弟父子出于军旅其智略皆过人如弘正布
之忠义融之先见真一代之豪杰也碑为篆字题嵩
山布衣书而姓名磨灭不可识其笔迹颇佳(金石录)

  昭义节度使辛秘碑

  牛僧孺撰陈谏正书元和中立(金石录)

  右唐辛秘碑与新旧史所载大略相同惟碑与旧史
本传皆云登五经开元礼科而新史云举明经碑云
卷七十 第 17b 页 WYG0831-0607b.png
其卒赠右仆射而新旧史皆作左仆射耳又旧史云
谥曰昭而新史云谥曰肃后更谥懿碑不载其谥莫
知孰是也(金石录)

  刑部侍郎归融碑

  男登撰行书元和中立(京兆金石录)

  武昌军节度使元稹碑

  白居易撰元和中立(京兆金石录)

  张諴碑

卷七十 第 18a 页 WYG0831-0607c.png
  白居易撰武翊黄正书侄孙蟠篆长庆二年八月(金石
录)

  赠太保李良臣碑

  李宗闵撰杨正书长庆二年(金石录)

  安定郡王李光进碑

  令狐楚撰子季元行书(金石表)

  右唐李良臣碑良臣李光颜之父也碑李宗闵撰文
词尔雅可喜宗闵牛僧孺皆一代奇才而自陷朋党
卷七十 第 18b 页 WYG0831-0607d.png
惜哉(金石录)

  良臣光进之父官止鸡田州刺史以光颜故赠太保
与二子光进光颜同葬一地此李光进乃光颜之兄
与弟光颜并为唐名将非光弼弟也碑今在榆次县
(金石文字记)

  左武卫将军刘德惠碑

  严绶撰刘继元书陆邳篆额长庆二年(京兆金石录)

  少府监胡珦碑(即胡良公碑欧阳集古录跋补录于下)

卷七十 第 19a 页 WYG0831-0608a.png
  韩愈撰胡证八分书长庆三年四月(金石录)

  潮州刺史韩愈撰左金吾卫大将军胡证八分书并
篆额珦字润溥贝州宗城人官至少府监碑以长庆
三年四月立在蒲城县(集古录目)

  赠左仆射郭公碑

  李宗闵撰萧佑正书长庆三年八月(金石录)

  山南节度韦绶碑

  中书侍郎平章事牛僧孺撰给事中于敖书绶字子
卷七十 第 19b 页 WYG0831-0608b.png
章京兆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碑以长庆三年立
(集古录目)

  赠太尉司徒中书令韩弘碑

  韩愈撰长庆三年(京兆金石录)

  胡良公碑(即少府监胡珦)

  长庆三年胡良公碑韩愈撰良公者名珦韩之门人
张籍妻父也今以碑校余家所藏昌黎集本号为最
精者文字犹多不同皆当以碑为正兹不复纪碑云
卷七十 第 20a 页 WYG0831-0608c.png
珦子逞乃巡遇述迁造而集本无巡他流俗所传本
又有云遇或为巡者皆非也当以碑为正(集古录)

  崔能神道碑

  兵部侍郎李宗闵撰能弟检校吏部尚书判东都尚
书省从书户部尚书胡证篆额能字子才清河东武
城人官至岭南节度观察使赠礼部尚书碑以长庆
三年立(集古录目)

  崔能神道碑云拜御史中丞持节观察黔中仍赐紫
卷七十 第 20b 页 WYG0831-0608d.png
衣金印按唐世无赐金印者官制古今沿革不同而
其名号尚或相袭自汉以来有银青金紫之号当时
所谓青紫者绶也金银者乃其所佩印章尔绶所以
系印者也后世官不佩印则此名虚设矣隋唐以来
有随身鱼而青紫为服色所谓金紫者乃服紫衣而
佩金鱼尔宗闵所谓赐金印者缪也今世自以赐绯
银鱼袋赐紫金鱼袋结入官衔矣而阶今有至金紫
光禄大夫者遂于结衔去赐紫金鱼袋皆流俗相承
卷七十 第 21a 页 WYG0831-0609a.png
不复讨正久矣故因宗闵之失并记之(集古录)

  中书令张曲江碑

  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徐浩撰并书曲江名九龄字
子寿一字博物韶州曲江人开元中官至中书令罢
为尚书右丞相贬荆州长史谥曰文献碑以大历中
书撰长庆三年立(集古录目)

  张九皋碑

  工部尚书萧昕撰九皋孙曹州刺史仲方书九皋范
卷七十 第 21b 页 WYG0831-0609b.png
阳人仕至殿中监以长庆三年立(集古录目)

  魏博节度田布碑

  陜州大都督府长史陜虢观察使庾承宣撰前乡贡
进士吕价书布字敦礼官至魏博节度使碑以长庆
四年立(集古录目)

  田布碑庾承宣撰布之事壮矣承宣不能发于文也
盖其力不足尔布之风烈非得左丘明司马迁笔不
能书也故士有不顾其死以成后世之名者犹有幸
卷七十 第 22a 页 WYG0831-0609c.png
不幸焉各视其所遭如何耳今有道史汉时事者其
人伟然甚著而市儿里妪犹能道之自魏晋以下不
为无人而其显迹不及于前者无左邱明司马迁之
笔以起其文也治平甲辰秋社日书(集古录)

  兵部郎中郭贻碑

  陆邳𨽻书长庆四年(京兆金石录)

  江阴县令武登碑

  长庆三年(金石略)  子儒衡撰并书在缑氏(碑帖考)

卷七十 第 22b 页 WYG0831-0609d.png
  岭南节度郑权碑

  陜州大都督府长史庾承宣撰万年县令姚向书权
字复道荥阳人官至岭南节度碑以宝历二年立(集古
录目)

  郑权碑宝历二年姚向书笔力精劲虽唐人工于书
者多而及此者亦少惜其不传于世而今人莫有知
者惟余以集录之博得此而已熙宁辛亥孟夏清心
堂书(集古录)

卷七十 第 23a 页 WYG0831-0610a.png
  紫阳先生碑

  李白撰柳公权正书宝历三年(金石录)

  紫阳先生碑阴

  李繁撰柳公绰正书宝历三年(金石录)

  西平王李晟碑

  裴度撰柳公权正书太和元年四月(金石录)

  右唐李晟碑裴度撰碑载西平子十二人愿聪㧾逊
凭恕宪愬懿听惎慇唐史宰相世系表所书亦同而
卷七十 第 23b 页 WYG0831-0610b.png
新旧史列传皆云晟有十五子旧史云侗胄偕无禄
早世岂以侗等早世故碑不载欤又李石撰李听碑
云西平有子十六人疑更有未名而卒者耳元和姓
纂载西平子十人以碑校之姓纂缺聪总凭懿四人
而逊慇二子墓碑旧史皆无之又其伦次差谬亦当
以碑为正(金石录)

  裴晋公撰李西平神道碑以较江浙闽唐文粹本大
率传写脱谬且经改易不能遍举姑言其甚者乾元
卷七十 第 24a 页 WYG0831-0610c.png
初立功成都其邦人咸服具以状文而诸本尽作具
状以闻何俗弱也乘墉壑如通道殆有二义当谓士
卒鼓勇升高步险如履平不然以而为如犹春秋书
星陨如雨也今众本直改作而通道或增一字为轨
道于是下句硩枭獍而清宫亦添一禁字按周礼秋
官硩簇氏掌覆夭鸟之巢郑氏读如擿碑盖用此硩
字而诸本尽改为磔尤更浅陋古书日坏俗本日多
此予所以抚卷三叹也(益公题跋)

卷七十 第 24b 页 WYG0831-0610d.png
  右唐西平郡王李晟碑裴晋公撰柳公权正书晟在
唐功盖天下可谓伟矣唐书列传叙其官时与碑不
合碑谓晟由左清道率历三府右职累迁光禄太常
卿传则云授特进试太常卿碑谓晟为泾原四镇北
庭节度都知兵马使代宗徵之以左金吾卫将军为
神策兵马使传则云以右金吾卫大将军为泾原四
镇北庭兵马使碑谓晟平蜀还授检校太子宾客而
传不书碑谓建中二年以晟为神策先锋都知兵马
卷七十 第 25a 页 WYG0831-0611a.png
使加御史中丞寻拜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传则
云晟为神策先锋加检校左常侍散骑兼魏府左司
马寻授御史大夫碑谓皇居失守授晟检校工部尚
书充神策行营节度传则云诏拜神策行营节度使
碑谓大驾再迁加检校右仆射寻转左仆射同平章
事兼京兆尹神策军京畿鄜坊节度观察等使管内
及商华等州副元帅复诏晟兼河中晋绛慈隰节度
使又兼京畿渭北鄜坊丹延节度招讨使又进京畿
卷七十 第 25b 页 WYG0831-0611b.png
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传则云进晟尚书左仆
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诏晟兼河中晋绛慈隰节
度使又兼京畿渭北鄜坊丹延节度招讨使又进京
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碑谓銮辂爰归拜司
徒兼中书令俄以本官兼凤翔尹凤翔陇右节度观
察等使及四镇北庭泾原等州副元帅改封西平郡
王传则云拜晟司徒兼中书令寻拜凤翔陇右泾原
节度使兼行营副元帅徙王西平郡晟之碑作于当
卷七十 第 26a 页 WYG0831-0611c.png
时而史成于后代要当以碑为是(金薤琳琅)

  碑在高陵县王墓前裴晋公撰柳诚县书已磨泐不
可读矣都元敬全录其文止缺数字又别本有刻者
与碑亦牴牾数字当是传写之误王元美云是时西
平诸子皆已逝独太保听存乞晋公文寥落不能发
其忠义戡定之绩至于料吐蕃背盟事绝不载盖听
于其时徒见晋公禄位勋业之盛几埒西平意其文
足以光显其先而不知晋公虽非忌者自以为位宰
卷七十 第 26b 页 WYG0831-0611d.png
相文崇简要体当如是而于西平之元功伟略十不
著一二呜呼今碑首云奉敕撰书末云乃命臣度称
代言时似非听乞也元美岂未读全文耶都元敬又
录其官时与史不合者极详今抄具左(云云见前)要当以
碑为是又碑所记公子十二人史云十五人亦当从
(石墨镌华)

  赠开府仪同三司王弘规碑

  李德裕撰侯丕正书大和元年(京兆金石录)

卷七十 第 27a 页 WYG0831-0612a.png
  司徒乌重胤碑

  司徒平章事裴度撰山南东道节度窦易直书胤字
保君太原人官至天平横海等军节度使司徒平章
事碑以太和二年立在下邽(集古录目)

  右唐乌重胤碑新唐史列传云重胤为横海节度使
讨王庭凑久不进兵穆宗以为观望诏杜叔良代之
以重胤为太子太保长庆末以检校司徒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改节天平
卷七十 第 27b 页 WYG0831-0612b.png
军文宗初徵拜司徒今以碑考之重胤为横海节度
也长庆元年徙为山南西道周岁徵入改天平军四
年就拜太子太保文宗践极徵拜门下平章事顷之
同中书为司徒馀如故盖重胤之罢横海即移镇兴
元未尝拜太子太保而其为太保实帅天平又其帅
兴元时未尝兼宰相至文宗即位乃拜耳旧史与文
宗实录所书略同皆可以正新史之失(金石录)

  太尉王播碑

卷七十 第 28a 页 WYG0831-0612c.png
  李宗闵撰柳公权正书太和四年正月立(金石录)
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宗闵撰翰林学士承旨柳公权
书播字明扬太原人位至左仆射同平章事赠太尉
碑以大和四年正月立(集古录目)

  何文悊碑

  王源中撰刘禹锡正书大和四年八月(金石录)

  侯仲庄碑

  杜黄裳撰崔元略正书大和四年又十月(金石录)

卷七十 第 28b 页 WYG0831-0612d.png
  左威卫将军李藏用碑

  礼部侍郎翰林学士王源中撰翰林待诏唐玄度篆
额唐元序集王羲之书藏用宧者也字师贞陇西成
纪人官至冠军大将军左威卫大将军知内侍省陇
西郡开国公碑以太和四年立(集古录目) 唐元序书在
京兆府(金石略)

  李藏用碑王源中撰唐玄度书玄度以书自名于一
时其笔法柔弱非复前人之体而流俗妄称借之尔
卷七十 第 29a 页 WYG0831-0613a.png
故存之以俟识者(集古录目) 太和四年王源中撰唐元
度书在京兆(碑帖考)

  赠右武卫大将军骆奉先碑

  朱景玄撰唐玄度分书篆额大和五年(京兆金石录)

  赠司空王潜碑

  李宗闵撰崔蠡正书王无悔篆额大和六年(京兆金石录)

  义阳郡王苻璘碑

  题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宗闵撰宗闵太和七年为
卷七十 第 29b 页 WYG0831-0613b.png
此官柳公权正书(金石录) 今在富平县儒学(金石文字记)
右唐符璘碑按唐书列传璘姓符而碑作苻以姓氏
书考之琅琊符氏出于鲁顷公之孙公雅为秦符节
令因以为氏而武都苻氏出于有扈之后为启所灭
奔西戎代为氐酋本姓蒲至符坚以背有文改焉今
此碑以璘为苻氐又云其先琅邪人皆不可知然按
璘与弟瑶皆封邑于琅邪岂书碑者误以符为苻其
家出于武吏不是正乎(金石录)

卷七十 第 30a 页 WYG0831-0613c.png
  右领军卫将军马存亮碑

  李德裕撰大和七年(京兆金石录)

  高瑀神道碑

  司徒侍中东都留守裴度撰河南尹郑浣书瑀字乾
亮渤海蓨人官至忠武军节度使赠司空碑以太和
八年立(集古录目)

  开府仪同三司崔守诚碑

  许康佐撰唐玄度分书并篆大和九年(诸道石刻录)

卷七十 第 30b 页 WYG0831-0613d.png
  李石神道碑

  东都留守季德裕撰工部侍郎柳公权书碑文残缺
名字皆不可见考其世系事迹知为李石碑也碑以
大和中立在河阴(集古录目)

  散骑常侍黎公碑

  嗣子(名缺)书大和中立(访碑录)


  六艺之一录卷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