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三
卷六十三 第 1a 页 WYG0831-04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六十三    钱塘倪涛撰

  石刻文字三十九

  唐碑一(朝典)

  纪功碑

  高宗撰并行书飞白额显庆四年八月立(金石录)

  大唐纪功之颂唐高宗书在孟州(金石略)

  登封纪号碑

卷六十三 第 1b 页 WYG0831-0474b.png
  高宗撰并行书飞白书额乾封元年二月(金石录)

  右唐登封纪号文凡两碑皆高宗自撰并书其一大
字磨厓刻于山顶其一字差小立于山下然世颇罕
传宣和初余亲至泰山得此二碑入录焉(金石录)

  小字登封纪号碑

  高宗撰并行书飞白书额小字在泰山下(金石录)

  述圣纪

  武后撰中宗正书文明元年八月(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2a 页 WYG0831-0475a.png
  唐述圣纪碑立乾陵今倒仆折为数段止存两段耳
据金石录云武后制中宗书字法遒健深得欧虞遗
意非中唐以后所办也(石墨镌华)

  升中述志碑

  右武后撰相王旦正书万岁登封元年正月(金石录)

  右周武后升中述志碑武后自撰睿宗书碑极壮伟
立于嵩山之巅其阴钟绍京书字画皆工妙政和中
河南尹上言请碎其碑诏从之(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2b 页 WYG0831-0475b.png
  封中岳碑

  书撰人姓名残缺碑额薛稷正书万岁登封元年十
二月(金石录)

  右周武后封中岳碑已残缺书撰人名字皆不可考
然验其笔迹盖薛稷书也(金石录)

  封祀坛碑

  武三思撰薛曜正书万岁登封元年十二月(金石录)
今在登封县西万羊冈(金石文字记)

卷六十三 第 3a 页 WYG0831-0475c.png
  太宗赐少林寺教书

  八分书无姓名高祖武德三年疑后人重书(金石录)

  昭陵刻石文

  太宗御制欧阳询八分书贞观十年(金石录)

  右唐昭陵刻石文太宗为文德皇后立欧阳询书其
文具载于太宗实录今石刻已磨灭故世颇罕传其
略可见者有云无金玉之宝玩用之物木马偶人有
形而已欲使盗贼息心存亡无异又云俯视汉家诸
卷六十三 第 3b 页 WYG0831-0475d.png
陵犹如蚁垤皆被穿窬今营此陵制度卑狭用功省
少望与天地相毕永无后患其言非不丁宁切至也
然竟不免温韬之祸太宗英武聪明过人甚远而于
此眷眷不忘何哉以此知死生之际能超然无累者
贤哲之所难也又云国家府藏皆在目前与在陵内
何异其词尤陋得无为后世达士所笑乎(仝上)

  赠高颎礼部尚书诏

  正书无姓名贞观十一年十二月(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4a 页 WYG0831-0476a.png
  右唐赠高颎诏书贞观十二年改葬有诏赠礼部
尚书其事当载于史而隋书颎列传唐书帝纪太宗
实录皆不载(同上)

  赠比干诏

  薛纯陀八分书贞观十八年(金石录)

  贞观十九年二月薛纯陀八分书今重刻在卫辉府
 旧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九年二月赠殷比干为太
师谥曰忠烈命所司封墓葺祠堂春秋祠以少牢上
卷六十三 第 4b 页 WYG0831-0476b.png
自为文以祭之(金石文字记)

  追尊玄元皇帝诏

  王悬河行书乾道元年十二月(金石录)

  纪泰山铭

  明皇撰并八分书开元十四年九月(金石录)

  玄宗御制并书文词雅驯而分𨽻遒逸婉润最为当
时得意之笔刻在泰山高崖字大六七寸石方三丈
极不易拓王户部尧年为彼中司理见饷一纸如获
卷六十三 第 5a 页 WYG0831-0476c.png
明珠王元美云佘尝登泰山转天门见东二里许穹
崖造天铭书若鸾凤翔舞于云烟之表为之色飞惜
其下三尺许为拓工恶寒篝火焚蚀遂阙百馀字云
(石墨镌华)

  开元十四年玄宗御制并书今在泰山顶石崖上(金石
文字记)

  龙角山纪圣铭

  明皇撰并八分书开元十七年九月(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5b 页 WYG0831-0476d.png
  右唐龙角山纪圣铭明皇撰按高祖实录武德三年
四月辛巳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白衣老父乘
白马朱鬣谓善行曰为吾语唐天子吾为老君汝祖
也今年平贼后汝当为帝天下太平必得百年享国
子孙且千岁太宗遣使者杜昂致祭须臾神复见谓
昂曰归语天子我不食何烦祭为高祖异之立庙于
其地授善行朝散大夫据碑称是时太宗为秦王
宋金刚所谓贼平汝当为帝者指太宗也其事可谓
卷六十三 第 6a 页 WYG0831-0477a.png
怪矣然碑与实录所载语颇不同文多不能备录惟
碑称善行以武德三年二月初奉神教至四月老子
又见曰石龟出吾言实既而太宗遣昂善行乘驿表
上至长安适会郇州献瑞石如龟文曰天下安平万
日而实录亦云郇州献瑞石有文曰天下于万其语
小异又碑称善行绛州人而实录云晋州耳老子其
生以清净无为为宗岂身没数千岁而区区为人称
述符命哉盖唐太宗初起托以自神此陈胜所为谓
卷六十三 第 6b 页 WYG0831-0477b.png
卜之鬼者也史臣既载于实录明皇又文之于碑遂
以后来为真可欺罔岂不可笑也哉(金石录)

  龙角山庆唐纪圣之铭唐明皇书在晋州(金石略)

  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今在浮山县龙角山 旧唐
书地理志武德二年分襄陵置浮山县四年改为神
山册府元龟载开元十四年九月制曰玄元皇帝先
圣宗师国家本系昔草昧之始告受命之期高祖应
之遂于神降之所置庙改县曰神山近日庙庭屡彰
卷六十三 第 7a 页 WYG0831-0477c.png
嘉瑞虔荷灵应祇庆载深宜令本州择精诚道士七
人于羊角庙中洁斋焚香以崇奉敬(金石文字记)

  司刑寺大脚迹敕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长安二年六月(金石录)

  长安二年右司刑寺大脚迹敕并碑铭二阎朝隐撰
附诗曰匪手携之言示之事盖谕昏愚者不可以理
晓而决疑惑者难用空言虽示之已验之事犹惧其
不信也此自古圣贤以为难语曰中人以下不可以
卷六十三 第 7b 页 WYG0831-0477d.png
语上者圣人非弃之也以其语之难也佛为中国大
患非止中人以下聪明之智一有惑焉有不能解者
方武氏之时毒被天下而刑狱惨烈不可胜言而彼
佛者遂见光迹于其间果何为哉自古君臣事佛
未有如武氏之时盛也视朝隐等碑铭可见矣然祸
及生民毒流王室亦未有若斯之甚也碑铭文辞不
足录录之者所以有警也俾览者知无佛之世诗
书雅颂之声斯民蒙福者如彼有佛之盛其金石文章
卷六十三 第 8a 页 WYG0831-0478a.png
与其人之被祸者如此可以少思焉(集古录)

  (附)司刑寺佛迹碑

  前碑阎朝隐撰范元悊正书后碑范元悊撰吴守劼
八分书长安三年七月(金石录)

  武后少林寺敕书

  八分书无姓名天册万岁二年十二月(金石录)

  明皇诫牧宰敕

  八分书无姓名开元二十六年六月(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8b 页 WYG0831-0478b.png
  梦真容敕

  正书无姓名开元二十九年六月(金石录)

  唐赵履信记苏灵芝行书并篆额开元二十九年
六月一日立本朝天圣六年重摹(复斋碑录) 碑在广信
(宝刻丛编)

  唐玄宗真容应现制

  开元二十九年六月一日下临海太守贾长源刻
辅崇仪八分书(复斋碑录)

卷六十三 第 9a 页 WYG0831-0478c.png
  卢奂厅事赞

  唐陕州卢奂厅事赞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撰并书
奂为陕州刺史玄宗行幸过陕州书其厅壁而刻之
(集古录)

  唐玄宗御制御书帝西幸过陕府至奂厅事题赞于
其壁奂以刻石并谢表批答附于后碑以开元二十
四年十月立(集古录目)

  卢奂谢表并批诏

卷六十三 第 9b 页 WYG0831-0478d.png
  表正书无姓名诏行书(金石录)

  圣宫石台敕书

  裴瓘书萧諴题潞州(金石略)

  启圣宫台敕

  太子亨题在西京(金石略)

  唐群臣请立道德经台批答

  唐玄宗注经成诏道士司马秀等请立经台奏谢批答
及皇太子绍庆王琮等十八人列名皆附刻于经台(集古录目)

卷六十三 第 10a 页 WYG0831-0479a.png
  令长新戒

  开元中令长新戒唐开元之治盛矣玄宗尝自择县
令一百六十三人赐以丁宁之戒其后天下为县者
皆以新戒刻石今犹有存者余之所得者六世人皆
忽不以为贵也玄宗自除内难遂致太平世徒以为
英豪之主然不知其兴治之勤用心如此可谓为政
知本末矣然鲜克有终明智所不免惜哉新戒凡六
其一河内其二虞城其三不知所得之处其四汜水
卷六十三 第 10b 页 WYG0831-0479b.png
其五穰其六舞阳嘉祐八年六月十日书(集古录)

  令长新戒一在汜水正书令长新戒二在房子县正
书令长新戒三八分书(金石录)

  虞城县令长新戒王遹篆书邓州令长新戒刘飞书
(金石略)

  开元二十四年二月五日(诸道石刻录)

  郑樵金石录有新诫碑二一王遹篆一刘飞书赵明
诚录有三纸欧公录又有六纸有正书有八分书者
卷六十三 第 11a 页 WYG0831-0479c.png
余所获乃一王某行书盖开元颂行时不但一州刻
也碑虽泐甚然书法是深于圣教序者(石墨镌华)

  唐令长新诫 在河内唐玄宗御制初玄宗择令长
一百六十三人又自制新诫宰相裴耀卿等请令集
贤院善书者书以赐之其后诸县往往各以刻石(集古
录目)

  唐令长新诫开元中县令徐杭所刻太室山人刘
飞书在穰县(集古录目)

卷六十三 第 11b 页 WYG0831-0479d.png
  玄宗尝幸骊山登朝元阁命群臣赋诗正字刘
飞诗最清拔特蒙激赏右相李林甫怒飞不先呈
已出为一尉而卒(封演见闻记)

  唐令长新诫 唐玄宗御制大和九年县令李易简
建郑宗冉书此本无玄宗敕书而别有敕语乃当时
召新除令长赐食于朝堂而遣之叮咛慰勉之言也
在舞阳县(集古录目)

  唐令长新诫(汜水) 唐开元中县令冯宴所刻后岁久
卷六十三 第 12a 页 WYG0831-0480a.png
以为柱础宝历二年县令崔潾移置于县厅(集古录目)

  褒封四子敇

  敕门下昊穹眷命烈祖降灵休昭之仪存乎记典庄
子列子文子庚桑子列在真仙体兹虚白师玄元之
圣教弘大道于人寰观其微言究极精义比夫诸子
谅绝等夷其庄子宜依旧号曰南华真人列子号曰
冲虚真人文子号曰通玄真人庚桑子号曰洞灵真
人其四子所著书并随号称为真经宣布中外咸使
卷六十三 第 12b 页 WYG0831-0480b.png
闻知 天宝元年二月廿日(求古录)

  天宝元年二月正书今在盩厔县楼观 旧唐书礼
仪志天宝元年正月癸丑陈王府参军田同秀称于
京永昌街空中见玄元皇帝以天下太平圣寿无疆
之言传于玄宗仍云桃林县故关令尹喜宅旁有灵
宝符发使求之十七日献于含元殿二月丁亥御含
元殿加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辛卯亲祔
玄元庙丙申诏史记古今人物表玄元皇帝升入上圣
卷六十三 第 13a 页 WYG0831-0480c.png
庄子号南华真人文子号通玄真人列子号冲虚真
人庚桑子号洞虚真人改庄子为南华真经文子为
通玄真经列子为冲虚真经庚桑子为洞虚真经今
人称庄子书为南华经昉于此也李肇国史补曰天
宝中天下屡言圣祖见因以四子列学官故有伪为
庚桑子者其辞鄙俚非古人书(古今文字记)

  封孔子弟子诏

  吕岩说撰记正书天宝三年十二月(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13b 页 WYG0831-0480d.png
  唐择县令敕

  唐南阳新野令李伯豫行书天宝六年十月建(复斋碑录)

  明皇赐上党故吏敕书

  天宝十一年十月

  明皇哀册文

  王缙撰史镐八分书贞元五年(金石录)

  康珽诰

  徐浩行书天宝十年三月(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14a 页 WYG0831-0481a.png
  颜惟正并商夫人赠告

  颜真卿正书宝应二年十一月(金石录)

  唐刑部尚书太子宾客魏国公述先诰

  刘升八分书(墨池编)

  谥文宣追封兖公等诏

  李澜书在淄州(金石略) 墨池编作李润

  李润李华从弟淄州尉(唐宰相世系表)

  僧惠干乞题大通大照塔额表肃宗批答

卷六十三 第 14b 页 WYG0831-0481b.png
  大历中立(墨池编)

  劝农敕

  正书无姓名大中九年五月(金石录)

  濠州劝民栽桑敕碑

  大中十年 余得刘莒脩兖州文宣王庙碑见大中
时中书门下牒又得此碑见大中时敕乃知平章事
非署敕之官今世止见中书门下牒便呼为敇惟告
身之制仅存焉(集古录)

卷六十三 第 15a 页 WYG0831-0481c.png
  德宗政刑箴

  德宗撰八分书无姓名贞元十四年十二月(金石录)

  武宗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

  巡幸左神策军碑崔铉撰柳公权正书会昌三年(金石录)
唐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散骑常侍集贤殿学士柳
公权书集贤直院徐方平篆额武宗尝幸神策军劳阅
军士兼统三军上将军仇士良请为碑以诵圣德铉
等奉敕书撰碑以会昌三年立(集古录目)

卷六十三 第 15b 页 WYG0831-0481d.png
  唐高祖驻马佛堂碑

  唐渭南县兴法寺僧贞庆撰并八分书高祖武德二
年尝幸渭南至大韩村其父老以为荣立佛像于
其地谓之驻马佛堂岁久碑记阙落开元十七年村
人韩祚等重建(集古录目)

  唐碑刻二(御制 御书)

  太宗登逍遥楼诗

  长孙无忌杨师道行书贞观十二年二月明皇八分
卷六十三 第 16a 页 WYG0831-0482a.png
书诗颜真卿正书王玙表附(金石录)

  御制魏郑公碑

  太宗御制并行书贞观十七月正月(金石录详见昭陵诸碑)

  帝京篇

  太宗御制褚遂良行书贞观十九年八月(金石录)

  晋祠铭

  太宗御制并行书贞观二十年七月(金石录)

  右唐晋祠铭太宗撰并书晋祠者唐叔虞祠也高祖
卷六十三 第 16b 页 WYG0831-0482b.png
初起兵祷于叔虞祠至贞观二十年太宗为立碑焉
唐得天下后太宗祠晋侯而为之铭晋侯者周唐叔
后霸天下者也据碑高祖起兵时曾祷于晋侯之祠
而以是报享之太宗制文并书全法圣教序兰亭而
纵横自如但石理恶历年多其铓铩之存者无几耳
(石墨镌华)

  祠在今太原府西南四十里距今太原县八里而今
县则古晋阳之故址唐时为并州为北都为河东节
卷六十三 第 17a 页 WYG0831-0482c.png
度使治昔人立庙于此以祀唐叔考之北齐书已有
其名而唐高祖起兵尝祷于此太宗贞观二十年正
月幸晋祠树碑制文亲书之于石今存祠中(金石文字记)

  温泉铭

  太宗御制并行书贞观中立(金石录)

  三藏圣教序

  太宗撰褚遂良正书永徽四年十月在京兆府一本
碑在慈恩寺塔(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17b 页 WYG0831-0482d.png
  三藏圣教序记

  高宗撰褚遂良正书永徽四年十二月在京兆(金石
录)

  万年宫铭

  高宗撰并行书永徽六年五月在凤翔府麟游县(金石
录)

  万年宫即九成宫改名高宗幸而铭之书之也行草
视英公碑尤为劲拔(石墨镌华)

卷六十三 第 18a 页 WYG0831-0483a.png
  万年宫碑阴题名

  长孙无忌以下自书(金石录)

  右唐万年宫碑阴者高宗自为万年宫碑诏宰相而
下皆题名于其阴余每览此碑见长孙无忌褚遂良
许敬宗李义府同时列名未尝不掩卷太息以为善
恶如水火决不可同器惟人主能辨小人而远之然
后君子道长而天下治若俱收并用则小人必得志
小人得志则君子必被其祸如无忌遂良是已然知
卷六十三 第 18b 页 WYG0831-0483b.png
人帝尧所难非所以责高宗也(金石录)

  碑阴云奉敕中书门下见从文武三品以上并学士
并听自书官名于碑阴后列从官五十馀人长孙无
忌李绩褚遂良辈皆与焉书名大小不伦然皆有法
即契苾贺兰亦不草草一时之盛令人仰想其后武
氏乱之而不复可观矣(石墨镌华)

  契苾何力莫贺可汗之孙贞观六年率众内属历
右骁卫大将军龙翔中封凉国公谥曰毅见唐书
卷六十三 第 19a 页 WYG0831-0483c.png
 贺兰敏之武士彟之外孙武后取为士彟后赐
氏武累官左侍极兰台太史令与名儒李嗣真等
参与刋撰见唐书武士彟传

  三藏圣教序并记

  太宗高宗撰王行满正书显庆二年十二月(金石录)

  三藏圣教序并记

  太宗高宗撰褚遂良正书龙朔三年六月同州重立
(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19b 页 WYG0831-0483d.png
  三藏圣教序并述圣序记

  太宗高宗撰沙门怀仁集王书咸亨三年十二月(金石录)

  御制明徵君碑

  高宗撰高正臣行书王知敬篆额(金石录)

  右唐明徵君碑徵君者梁明山宾也高宗朝其裔孙
崇俨以方技进故立此碑旧唐史言高宗自制文而
书之非也盖高宗撰文高正臣书耳(金石录)

  右高宗御制王知敬篆碑阴有栖霞二大字乃大中
卷六十三 第 20a 页 WYG0831-0484a.png
庚子岁所立今碑乃景子此即米芾所谓手摩一丈
玉读书上元记者书自圣教序中出极有风骨可
(苍润轩碑跋)

  御制李绩碑

  高宗撰并行书仪凤二年十月(金石录详见昭陵诸碑)

  道藏经序

  高宗则天撰王悬河行书弘道元年十二月(金石录)

  唐睿宗书武士彟碑

卷六十三 第 20b 页 WYG0831-0484b.png
  李峤撰相王旦书长安元年十二月(金石录)

  右周武士彟碑武后时追尊士彟为无上孝明皇帝
命李峤为碑文相王旦书石焉戎幕閒谈载李德裕
言昔为太原从事见公牍中有文水县牒称武士彟
碑元和年间忽失龟头所在碑上有武字凡十一处
皆镌去之碑高大非人力所及未几武元衡遇害今
此碑武字最多皆刻画完好无讹缺者以此知小
说所载事多荒诞不可信类如此(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21a 页 WYG0831-0484c.png
  唐睿宗书顺陵碑

  武三思撰相王旦正书长安二年六月(金石录题云孝明皇后碑)
武三思撰相王旦书碑用武氏制字武三思称
可而旦亦曰旦当发一笑书不知真出相王否方
整遒健可录也碑已仆于乙卯之地震而亡于县令
之修河余犹从故家见其拓本(石墨镌华)

  右武后革命时所立顺陵碑首曰大周无上孝明高
皇后碑铭并序特进太子宾客监修国史上柱国
卷六十三 第 21b 页 WYG0831-0484d.png
梁王三思奉敕撰太子左禦率兼检校安北大
都护相王旦奉敕书(求古录)

  栖岩寺诗

  高宗则天撰韩怀信正书长安二年(金石录)

  幸閒居寺诗

  高宗睿宗太平公主诗八分书无姓名武后诗自
草书长安四年四月(金石录)

  游仙篇

卷六十三 第 22a 页 WYG0831-0485a.png
  武后撰薛曜正书武后时立(金石录)

  龙兴圣教序

  中宗撰相王旦正书神龙元年九月(金石录)

  中兴圣教序碑

  中宗撰唐奉一八分书神龙三年五月(金石录)

  中宗为三藏法师义净所作唐奉一书刻石在济南
府长清县界西禅寺寺在深山中义净真身塔尚
(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22b 页 WYG0831-0485b.png
  唐奉一齐州人善书翰武后时为侍御史见御史
台记又唐书武后纪云久视元年三月夏官尚书
唐奉一为天兵道大总管

  老子孔子颜子赞

  睿宗撰李邕行书开元十一年十二月(金石录)

  唐明皇书凉国长公主碑

  苏颋撰明皇八分书开元十二年八月(金石录)

  右唐凉国长公主碑苏颋撰明皇书公主睿宗女也
卷六十三 第 23a 页 WYG0831-0485c.png
新唐书列传云字华庄而碑云讳莬字花妆传云下
嫁薛伯阳而碑云嫁温彦博曾孙曦按新史睿宗第
三女荆山公主已嫁薛伯阳当以碑为正(金石录)

  右凉国长公主碑小许公撰而开元帝御书书法过
肥然点画间自有异趣要之自唐变此体帝为最也
碑辞大半可读考之唐史睿宗第六女字华庄始封
仙源下嫁薛伯阳今碑内封爵先后同而字乃从花
妆非华庄也又称归故丞相虞公温彦博曾孙曦及
卷六十三 第 23b 页 WYG0831-0485d.png
考彦博传曾孙曦尚凉国长公主伯阳传尚仙源公
主坐父稷诛流岭表自杀然则公主固嫁薛伯阳再
嫁温曦史遗曦而碑讳伯阳也(弇州山人藁)

  此苏颋撰开元帝分书帝书润色史惟则而此碑稍
肥要之一变汉法者也公主碑名花妆史作华庄先
封仙源嫁薛稷子伯阳伯阳坐父稷流岭表再嫁温
彦博曾孙曦史遗曦不书而碑讳不言伯阳(石墨镌华)
凉国碑为玄宗分书苏颋撰书法遒逸匀适少逊孝
卷六十三 第 24a 页 WYG0831-0486a.png
经总脱尽六朝之习者公主睿宗第六女名莬字华
庄元美谓碑为花妆史作华庄而不言名子函石墨
镌华直以字为名二公似俱未见其碑也余尝从叔
兄至奉先游唐诸陵犯暑造极群山北峙万峰连亘
一目无际竟不辨何者为陵也归而得数碑此石卧
草间字迹完好如新于时恨楮墨不具后遣工拓得
已为土人击扑损半恐一经采访官使或拓不胜诛
求故也公主初封仙源嫁薛稷子伯阳坐父稷流岭表
卷六十三 第 24b 页 WYG0831-0486b.png
自杀复改今封复嫁温彦博曾孙曦碑自不得不讳
伯阳而史不当逸曦也(金石史)

  明皇行次成皋诗

  艾叙行书开元十三年十月(金石录)

  艾叙与史麟工夫相敌亦擅时名(书史会要)

  唐明皇御注道德经

  明皇注并御书开元二十四年八月怀州本(金石录)

  老子道德经唐玄宗注开元二十三年道门威仪司
卷六十三 第 25a 页 WYG0831-0486c.png
马秀等请于两京及天下应修官斋等州皆立石台
刋勒其经文御书其注皆诸王所书此本在怀州(集古
录)

  经玄宗书注皇太子绍及庆王琮奉敕书初开元二
十四年玄宗已注道德经道门威仪司马秀等奏请
两京及天下应修官斋等州造立石台刋勒经注(集古
录目)

  唐玄宗注经成诏道士司马秀等请立经台奏谢批
卷六十三 第 25b 页 WYG0831-0486d.png
答及皇太子绍庆王琮等十八人列名皆附刻于经
(集古录目)

  明皇注孝经

  明皇八分书天宝四年九月(金石录)

  唐玄宗书孝经后有太子亨右相林甫左相适之等
题名韦郇公陟称彭城县男盖自吏部侍郎出为河
南采访始袭公爵此本封耳韦陟封平乐郡公可补
本传之阙书法丰妍匀适与泰山铭同行押亦雄俊
卷六十三 第 26a 页 WYG0831-0487a.png
可喜当时为林甫所蛊媚极矣犹知有是经耶三子
同日就陨属镂南内凄凉废食循览遗迹为之惭慨
王世贞(弇州山人藁)

  此碑四面以蟠螭为首凿嵌精工故非后世所能开
元帝书法与泰山铭同润色史惟则老劲丰妍如泉
吐凤为海吞鲸非虚语也后有李齐古表行书亦
佳同勒诸臣名字字不草草至如行押数十字尤豪
爽可喜乃知前代帝王留心翰墨如此(石墨镌华)

卷六十三 第 26b 页 WYG0831-0487b.png
  玄宗御制序并注及书今在西安府儒学前第二行
题曰御制序并注及书其下小字曰皇太子臣亨奉
敕题额其额曰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
孝经台后有天宝四载九月一日银青光禄大夫国
子祭酒上柱国臣李齐古上表及玄宗御批大字草
书三十八字其下有特进行尚书右仆射兼右相吏
部尚书集贤院学士修国史上柱国晋国公臣林甫
光禄大夫行左相兼兵部尚书弘文馆学士上柱国
卷六十三 第 27a 页 WYG0831-0487c.png
渭源县开国公臣李适之等四十五人姓名惟林甫
以左仆射不书姓中间人名搀入丁酉岁八月廿六
日纪九字是后人所添是岁乙酉非丁酉也又末二
人官衔下不书臣亦可疑(金石文字记)

  唐明皇书金仙长公主碑

  右唐金仙长公主碑徐峤之撰明皇御书㩀唐书本
传云太极元年与玉真公主同为道士而碑云丙午
岁度为道士盖神龙二年也此于史学不足道然唐
卷六十三 第 27b 页 WYG0831-0487d.png
史书事差谬多如此也(金石录)

  徐峤之撰明皇行书今在蒲城县(金石文字记)

  明皇赐道士蔡守冲诗

  并谢表批答行书天宝十一年九月(金石录)

  上党启圣宫颂

  明皇撰并八分书天宝十二年八月(金石录)

  御制武部尚书杨珣碑

  明皇撰并八分书天宝十二年八月(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28a 页 WYG0831-0488a.png
  右唐杨珣碑按唐史宰相世系表以珣为友谅子今
碑乃云志谦子疑史误珣杨国忠父也故玄宗亲为
制碑其末盛称国忠之美云我有社稷尔能卫之我
有廊庙尔能宰之卟和九功九功惟序平章百姓百
姓昭明其语可谓褒矣岂所谓临乱之主各贤其臣
者乎碑天宝十二年建盖后二年安禄山起兵又一
年国忠被戮矣(金石录)

  鹡鸰颂

卷六十三 第 28b 页 WYG0831-0488b.png
  明皇撰并行书天宝中立(金石录)

  当皇祐至和之间余在广陵有出使黄元吉者以唐
明皇自书鹡鸰颂本示余把玩久之后二十年获此
石本于国子博士杨褒又三年来守青州始知刻本
在故相沂公宅(集古录)

  明皇上党宫宴群臣故老诗

  行书天宝中立(金石录)

  明皇谒玄元庙诗

卷六十三 第 29a 页 WYG0831-0488c.png
  行书天宝中立(金石录)

  右谒玄元庙诗唐玄宗撰并书余尝见世有玄宗
所书鹡鸰颂与此字法正同碑在北邙山上洛阳人
谓之老君庙也(集古录)

  唐明皇书裴光庭碑

  裴光庭碑张九龄撰玄宗御书按唐书列传云光庭
素与萧嵩不平及卒博士孙琬希嵩意以其用循资
格非奖劝之谊谥曰克平帝闻特赐谥曰忠宪今碑
卷六十三 第 29b 页 WYG0831-0488d.png
及题额皆为忠献传云撰摇山往则而碑云往记光
庭以开元二十一年薨二十四年建此碑玄宗自书
不应误皆当以碑为是也(集古录)

  唐中书令集贤院学士张九龄奉敕撰玄宗御书侍
中裴耀卿题御书字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
林甫题额諌议大夫褚庭诲摹勒光庭字连城河东
闻喜人官至侍中正平郡公赠太师谥忠献碑以开
元二十四年十一月立在闻喜(集古录目)

卷六十三 第 30a 页 WYG0831-0489a.png
  唐玄宗登逍遥楼诗

  唐玄宗御制并分书太常卿姜皎书年月蒲州刺史
王玙以诗刻石请御书碑额表一蒲州刺史颜真卿
书答诏肃宗书以乾元元年立(集古录目)

  御制段秀实碑

  德宗撰皇太子诵行书贞元元年四月(金石录)

  麟德殿宴群臣诗

  德宗撰皇太子诵行书贞元四年六月(金石录)

卷六十三 第 30b 页 WYG0831-0489b.png
  送张建封还镇诗

  德宗撰太子诵行书贞元十四年(金石录)

  御制韦皋纪功德碑

  德宗撰太子诵行书贞元二十年十一月(金石录)

  补

  唐明徵君碑

  高宗御撰高正臣书上元三年四月今在上元县栖
霞寺唐有两上元此云景子者高宗号也 旧唐书
卷六十三 第 31a 页 WYG0831-0489c.png
明崇俨传累迁正諌大夫特令入阁供奉崇俨每因
谒见辄假以神道颇陈时政得失帝深加允纳润州
栖霞寺是其五代祖梁处士山宾故宅帝特为制碑
文亲书于石论者荣之今按此碑乃高正臣书史家
以御制并讹为御书耳(金石文字记)

  贞顺皇后武氏碑

  玄宗御制御书字为八分太子亨题额贞顺皇后姓
武氏晋阳人终于惠妃追册皇后谥曰贞顺碑以天
卷六十三 第 31b 页 WYG0831-0489d.png
宝十三年四月立(集古录目)

  贞顺皇后武氏碑阴记

  从子武就撰王膺行书建中二年(京兆金石录)





  六艺之一录卷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