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六
卷五十六 第 1a 页 WYG0831-03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五十六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三十二

  魏横海将军吕君碑

  君讳(阙六字)博望人也其先四岳出自炎帝(阙八字)内辅机
衡外司方职是以(阙)族繁毓申吕并兴君其胄也君天
姿果毅仍(阙)于武武而不害当值季末汉失其御群雄
争逸海内(阙)隔王涂秽塞君以中勇显名州司试守雉
卷五十六 第 1b 页 WYG0831-0367b.png
长执戈秉戎慎守疆埸兵不顿于敌国地不侵于四邻
拜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王师南征
与充军从奄有江汉舍爵册勋封阴德亭侯领郡鸠集
荒散为民统纪三考有成转拜平狄将军改封卢亭侯
莅国赋政十有三年正身帅下俭以足用食不贰膳坐
不重席厩无食粟之马出无副车之从生不利家死不
托孤可谓良大夫也虽叔敖相楚晏婴在齐不能尚也
行师御众暑即不盖寒即不裘其于战也即履矢石之
卷五十六 第 2a 页 WYG0831-0367c.png
所及锋刃之所先虽古良将不能踰也会西蜀起兵猖
獗为寇荡摇边鄙虔刘民人而洪水播溢汜没樊城平
源十刃外渎潜通猛将骁骑载沈载浮于是不逞作慝
群凶鼎沸或保城而叛或率众负旌自即敌门中人以
下并生异心君威怀之信临难益著故能桀然攘除奸
逆独存社稷连城十三民无虺蜴帝加其庸转拜横海
将军徙封西鄂都乡侯食邑井七百户将遂□声于方
表扫丑虏于南域建元功于大魏书洪(阙)于宗彝不吊
卷五十六 第 2b 页 WYG0831-0367d.png
旻天降兹灾咎寝疾一旬大命陨坠年六十有一黄初
二年正月(阙)子薨于(阙)帝主闵(阙) 寮伤悼使谒者吊
祠赙赠有加臣吏士庶莫不哀(阙)于是故郡吏(阙) 杨
(阙) 追惟惠君攀慕罔极乃共刋石勒铭昭示来裔
其辞曰

  炎灵降精岳祚后昆膺期诞授实生我君桓桓(阙)毅抑
之以文(阙)整军容八在惠民禦敌用威附下以仁仪刑
既著允济(阙)勋钻功金石(下阙)

卷五十六 第 3a 页 WYG0831-0368a.png
  碑以中勇为忠勇畺易为疆场平源十刃为平原
十仞陨隧为陨坠𡏇即地字稯即稷字□即贰字
□即播字

  右故魏横海将军章陵太守都乡侯吕君之碑篆额
吕君名字皆刓剥以黄初二年卒关羽传云建安二
十四年羽攻曹仁于樊秋霖水溢于禁七军皆没群
盗遥受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迁许以
避之碑云西蜀兵起猖獗为寇洪水播溢猛将沈没
卷五十六 第 3b 页 WYG0831-0368b.png
群凶鼎沸皆实录也魏隶之佳者惟钟梁之碑四若
范式之碑则又次之此刻差胜贾逵刘熹尔姑存之
(隶释)

  碑云君讳朗字义先博望人也其先四岳出自炎帝
年六十有一黄初二年正月薨夏侯湛撰郡吏杨向
勒铭碑在南阳县(集古录目)

  黄初二年立在邓州南阳旧录云夏侯湛文(汉隶字原)

  魏新野侯碑

卷五十六 第 4a 页 WYG0831-0368c.png
  黄初七年(金石略)

  魏刘盆碑

  在祁州梁泽县正始二年立在墓侧(天下碑录)

  魏南郡太守卞统碑

  右魏南郡太守卞统碑在今曹州宛句县所叙世次
官阀甚简又多残阙其略云君讳统字建业又云惟
帝念庸命叩南邦又云嘉平二年十一月己亥寝疾
卒官而其首题魏故南郡太守卞府君之表按晋书
卷五十六 第 4b 页 WYG0831-0368d.png
卞壶传济阴宛句人祖统琅琊内史而元和姓纂亦
云统为晋琅琊内史今此碑残缺处犹有琅琊字尚
存知其尝为此官而统以魏嘉平中卒姓纂以为仕
晋者误也(金石录)

  魏太妃郭氏碑

  正元二年在西京(金石略)

  襄州刺史刘君碑

  正元三年有碑阴(金石略)

卷五十六 第 5a 页 WYG0831-0369a.png
  魏太仆荀君碑

  右魏太仆荀君碑其额题魏故太仆西阳亭成侯荀
府君之碑碑已残缺其可见者尝为齐相始平太守
大将军长史封西阳亭侯遂为太仆春秋五十有一
正始五年夏六月丙寅薨惟其名字乡里磨灭不可
考矣(金石录)

  魏孙炎碑

  甘露五年在淄州

卷五十六 第 5b 页 WYG0831-0369b.png
  曹仁记水碑

  鲁城南有曹仁记汉水溢碑(盛弘之荆州记)

  曹真祠堂刻石

  曹真祠堂在北邙山刋石既精书亦甚工(述征记)

  魏虞歆碑

  虞歆字文肃历郡守节操高厉魏曹植为东阿王东
阿先有三十碑铭多非实植皆毁除之以歆碑不虚
独全焉(会稽典录)

卷五十六 第 6a 页 WYG0831-0369c.png
  魏徐庶碑

  彭城内有魏中郎徐庶碑(水经注)

  魏何伯申碑

  在陈留县东北十五里(访碑录)

  魏徐州刺史韩陵碑

  在东明县南二十里(访碑录)

  魏酸枣令母邱悦碑

  在酸枣废县内按其文名悦字抱僖魏正光三年任
卷五十六 第 6b 页 WYG0831-0369d.png
酸枣令民为立碑(访碑录)

  魏太傅钟繇碑

  在尉氏县西北三十五里钟城南三里今割属中牟
按中牟图经云钟城有钟繇古碑断折文字磨灭(天下
碑录)

  魏隐士程冲碑 节妇白氏碑

  在封邱县按程隐君坟在县西南四里碑当在墓下
(天下碑录)

卷五十六 第 7a 页 WYG0831-0370a.png
  程冲字孔礼陈留封邱人有志行明帝青龙三年徵
不起景初二年正始五年徵又不就晋武帝泰始二
年卒封元乡亭侯(寰宇记)

  白氏冲妻也晋咸熙中建二碑同处(金石略)

  魏御史大夫袁涣碑

  在太康县(天下碑录)

  魏征虏将军南州刺史王贤思碑

  按图经贤思名亮碑在雍邱县北五十里义县乡墓
卷五十六 第 7b 页 WYG0831-0370b.png
(天下碑录)

  中山太守常通碑

  在祁州(天下金石志)

  羊续碑

  在兖州(天下金石志)

  车骑将军穆祚碑

  隶书在介休县(天下金石志)

  魏冯勍墓碑

卷五十六 第 8a 页 WYG0831-0370c.png
  在潞州府(天下金石志)

  魏并州刺史王恒碑

  隶书在州东南二里墓傍(天下金石志)

  武州山耿氏三冢志

  在大同府仅存银青光禄昭勇数字(天下金石志)

  魏陆严墓碑

  在潞州府

  太保任公神道(金石录)

卷五十六 第 8b 页 WYG0831-0370d.png
  魏太尉满宠碑(金石略)

  魏下豫州刺史修老子庙诏

  黄初三年(隶续)

  黄初三年立在亳州集古作太清东阙题名(汉𨽻字原)
余自至亳始得悉阅太清之碑其佳者悉已入余集
古录乃知余之集录所得多矣惟两石阙题名未有
今续录于此熙宁元年二月十九日书(集古录)

  魏周公礼殿石楹记

卷五十六 第 9a 页 WYG0831-0371a.png
  初平五年钟会书成都府(金石略)

  伊阙左右石壁铭   千金堨石人铭

  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
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陆机云洛有
四阙斯其一焉东岩西岭并镌石开轩高甍架峰西
侧灵岩下泉流东注入于伊水傅毅反都赋云因龙
门以畅化开伊阙以达聪也阙左壁有石铭云黄初
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出水举高四丈五尺齐
卷五十六 第 9b 页 WYG0831-0371b.png
此已下盖记水之涨没也右壁又有石铭曰永康五
年河南府君循大禹之轨部督邮辛曜新城令王琨
部监作掾董猗李褒斩岸开石平通石阙石文尚存
(水经注)

  河南十二县境簿曰河南县城东十五里有千金堨
洛阳记曰千金堨旧堰榖水魏时更修此堰谓之千
金堨积石为堨而开沟渠五所谓之五龙渠渠人立
堨堨之东首立一石人石人腹上刻勒云太和五年
卷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0831-0371c.png
二月八日庚戌造筑此堨更开沟渠此水衡渠上其
水助其坚也必经年历世是故部立石人以记之云
尔盖魏文帝修王张故绩堨是都水使者陈协所造
也逮于晋世大水暴注沟渎泄坏又广功焉石人东
胁下文云太始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大水并瀑出常
流上三丈荡坏二堨五龙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漱
齧每涝即坏历载损弃大功故为今堨更于西开泄
名曰代龙渠地形正平诚为泻泄至理千金不与水
卷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0831-0371d.png
势激争无缘当坏由其卑下水得踰上漱齧故也今
增高千金于旧一丈四尺五龙自然必历世无患若
五龙岁久复坏可转于西更开二堨二渠合用二十
三万五千六百九十八功以其年十月二十三日起
作功重人少到八年四月二十日毕代龙渠即九龙
渠也千金堨石人西胁下文云若沟渠久疏深引水
者当于河南城北石碛西更开渠北出使首孤立故
沟东下因故易就碛坚便时事业已讫然后见之加
卷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0831-0372a.png
边方多事人力苦少又渠堨新成未患于水是以不
敢豫修通之若于后当复兴功者宜就西碛故书之
于石以遗后贤矣(同上)

  魏刘靖碑并戾陵堨表

  鲍邱水入潞高梁水注之首受湿水于戾陵堰水自
堰枝分东径梁山南又东北径刘靖碑北碑云魏使
持节都督河北道诸军事征北将军建城乡侯沛国
刘靖字文恭登梁山以观源流相原隰以度形势嘉
卷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0831-0372b.png
武安之通渠美秦民之殷富乃使帐下督丁鸿军士
千人以嘉平二年立遏(遏当作堨)于水道高梁河造戾陵
遏开车箱渠其遏表云高梁河水者出自并州黄河
之别源时长岸峻固直截中流积石笼以为主遏高
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馀步依北岸立水
门门广四丈立水堨长十丈山水暴戾则乘遏东下
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凡所封地百
馀万𤱔至景元三年辛酉诏书以民食转广陆废不
卷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0831-0372c.png
赡遣谒者樊晨更制水门限田千顷刻地四千三百
一十六顷出给郡县改定田五千九百三十顷水流
乘车箱渠自蓟西北径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润
合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馀顷高下孔济原隰底平
疏之斯溉决之斯散𨗳渠口以为涛门洒滮池以为
甘泽施加于当时敷被于后世晋元康四年君少子
骁骑将军平乡侯弘受命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
护乌丸校尉宁朔将军遏立积三十六载至五年夏
卷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0831-0372d.png
六月洪水暴至毁损四分之三乘北岸七十馀丈上
渠车箱所在漫溢追惟前立遏之勋亲临山川指授
规略命司马关内侯逢恽内外将士二千人起长岸
立石渠修立遏治水门门广四丈立水遏五尺兴复
载利通塞之宜准遵旧制凡用功四万有馀焉诸部
王侯不召而自至襁负而趋事者盖数千人诗载经
始勿亟易称民忘其劳斯之谓乎于是二府文武之
士感秦国思郑渠之绩魏人置豹祀之义乃遐慕仁
卷五十六 第 13a 页 WYG0831-0373a.png
政追述成功元康五年十月十一日刋石立表以纪
勋烈并记遏制度永为后式焉(水经注)

  论汉晋碑

  与董彦远同观文翁学生题名予谓董云结体殊不
类隶董云集古录以为文翁学生予云尝考此碑其
郡望有云江阳宁蜀遂宁晋原以晋志考之江阳蜀
置此郡宁蜀遂宁晋原皆是宣武平蜀后置彦远击
节此言以为辨正精详又问予云周公礼殿记云甲
卷五十六 第 13b 页 WYG0831-0373b.png
午年故府梓潼文君不审文君之名予云华阳国志
载文参字子奇梓潼人平帝用为益州太守记中文
君乃此人也甲午乃光武建武十年云且如汉成皋
令任碑云字伯嗣名已缺任延熹中守官按汉桓纪
延熹八年桂阳太守任胤乃此人故其字伯嗣予又
云备员秘馆累年御府降出太清楼奇书异传甚富
令参校得失予喜观未见书同舍出省后予尝侵晚
而归董云异书不可不看逌初除正字供职未几乃
卷五十六 第 14a 页 WYG0831-0373c.png
以平日所疑故事因阅记传决疑者多自此后论议
觉进信知书不负人也所恨未尝获睹太清楼书予
又论集古录有疏脱处如跋汉仓颉庙碑云此碑有
莲勺左乡有秩池阳左乡有秩池阳集丞有秩皆不
知是何名号予按前汉书张敞以乡有秩补太守卒
吏后汉百官志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
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注引汉官仪载户五千则置
有秩风俗通云有秩则田间大夫言其官裁有秩尔
卷五十六 第 14b 页 WYG0831-0373d.png
盖乡吏之名号也又论水经与汉碑刻不同者多如
王纯碑道元注云王纷碑又州辅碑道元注云州苞
如袁良碑道元注云袁梁又如属国都尉王君碑道
元注云蜀都太守姓王字子雅彦远云恐忘记遂尽
录去(东观馀论)

  宋书礼志曰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
碑铭等物建安十年魏武以天下彫弊下令不得厚
葬又禁立碑故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大将军参军太
卷五十六 第 15a 页 WYG0831-0374a.png
原王伦卒伦兄俊作表德论以述伦遗美云祇畏王
典不得为铭乃撰录行事就刋于墓之阴云尔此则
碑禁尚严后复弛替晋武帝咸宁四年又诏曰此石
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
禁断之其犯者虽会赦令皆当毁坏至元帝大兴元
年有司奏故骠骑府主簿故恩营葬旧君顾荣求立
碑诏特听立自是后禁又渐颓大臣长吏人皆私立
义熙中尚书祠部郎中裴松之又议禁断于是至今
卷五十六 第 15b 页 WYG0831-0374b.png
裴松之传曰松之以世立私碑有乖事实上表陈之
由是并断以故终魏之世略无纪功述行之文其立
碑之见于史者惟田豫颜斐二人而晋世则扶风王
骏魏舒羊祜杜预阎德唐彬嵇绍丁绍范平立碑之
事百有馀年亦仅七八见齐建武中范云上表求为
太宰竟陵王立碑事竟不行其载昭明太子选中所
引亦止太宰褚渊丞相豫章王二例若刘勔之生为
立碑安成王萧秀之四碑并建史家书之以为异事
卷五十六 第 16a 页 WYG0831-0374c.png
而自魏至陈文字之罕传于后有繇然矣隋书礼仪
志梁天监六年申明葬制凡墓不得造石人兽碑唯
听作石柱记名位而已(金石文字记)

  又考汉末蔡中郎集中胡广陈寔各三碑杨赐桥玄
胡硕各二碑又袁满来年十五胡根年七岁各有碑
夫一人而至二碑三碑冗矣殇子而为之立碑滥矣
至于阙楼人兽饰亦多在桓灵之世水经注言阉寺
擅权五侯暴世割剥公私以事生死如荆州刺史李
卷五十六 第 16b 页 WYG0831-0374d.png
刚之石阙祠堂四壁隐起彫刻为君臣官属龟龙麟
凤之文飞禽走兽之像弘农太守张伯雅之引水入
茔域为池沼蟾蜍吐水石湟承溜蜀郡太守王子雅
之石楼双峙栾栌承栱雕檐四柱穷巧绮刻妙绝人
工者为葬薶之侈一至于此繇上之人不为之限制
也然则魏武之禁其可已乎(金石文字记)

  吴碑

  吴大帝碑

卷五十六 第 17a 页 WYG0831-0375a.png
  皇象书吴大帝碑在江宁府书虽本汉𨽻然探奇振
古有三代纯朴气自是绝艺非如东汉遗书循一矩
律籍蹈缀袭窃而自私也自王志愔定录古今书而
象已在著录中至庾肩吾以象品入上中其后李嗣
真因之不改不知当时所定果何据也羊欣称象善
草书世称沈着痛快而张怀瓘称象惟小篆入能品
其他不见称于人今官书有象章草帖故自精深奇
崛前世独不言象为隶字何也意谓既以书入品第
卷五十六 第 17b 页 WYG0831-0375b.png
则或不尽著其言又诸人或有兼数书著者此又不
可知也余疑此碑近出书画尚完故是前人未见当

  其评书时不得䀝睨于其间也不然书隶至此而可遗
其品目哉象尺书曰太子屏风在此已久而未得之
又曰想必醉令作鳢鱼梅羹相待其自矜持如此(广川
书跋)

  吴国山碑

  右吴国山碑者孙皓天册元年禅于国山改元天玺
卷五十六 第 18a 页 WYG0831-0375c.png
因纪其所获瑞物刋石于山阴是岁晋咸宁元年后
五年晋遂灭吴以皓昏虐其国将亡而众瑞并出不
可胜数后之言祥瑞者可以鉴矣(集古录)

  不著撰人名氏吴中书东观令史立信中郎将苏建
篆归命侯天册元年得玉玺于吴兴文曰吴真皇帝
遂改明年元为天玺刋石告禅于国山之阴其所述
瑞应凡千有二百馀事(集古录目)

  右吴禅国山碑其前叙孙皓即位以后祥瑞凡千馀
卷五十六 第 18b 页 WYG0831-0375d.png
言又其后云乃以涒滩之岁钦若昊天月正华元郊
天祭地纪号天玺又云丞相沇太尉璆大司徒燮大
司空朝等以为今众瑞毕至三表纳贡九垓八埏无
不被泽率按典繇宜先行禅礼纪勒天命遂于吴兴
国山之阴告祭刋石以对扬乾命广报坤德按皓以
丙申岁改元天玺碑言涒滩之岁是也皓□无道人
神愤疾而群臣方称述符瑞赞述功德盖刻石之后
四年遂为晋所俘矣(金石录)

卷五十六 第 19a 页 WYG0831-0376a.png
  在宜兴世谓之囤碑(诸道石刻录)

  国山碑吴主孙皓刻碑形如鼓篆文周绕多漫灭俗
号囤碑在宜兴县(古今碑刻)

  吴志天玺元年吴兴阳羡山有空石长十馀丈曰石
室郡表为瑞遣兼司徒董朝兼太常周处封禅各山
大赦改明年为天纪即前所云水洞是也山后有封
禅碑土人目曰囤碑以其石圆八出如米廪云字画
奇古岁久多磨灭访得旧刻以今文写之前缺廿六
卷五十六 第 19b 页 WYG0831-0376b.png
字之(缺三字)于兹格于上下光被八幽蠉飞蠕动无不
归仁是故(缺十字)(缺七字)上尊(缺廿七字)靡不遑暇民用丕
作于(缺一字)丞相(缺一字)太常(缺一字)奉迎(缺六字)率礼备仪
(缺十九字)(缺廿四字)所临徘徊西巡遂基大宫玉烛(缺三字)
(缺一字)清万民子来不日(缺六字)延颈跂足(缺二字)来庭柔
服以仁(缺四字)日昃不暇(缺一字)观六经旁贯百家思该
道根数世陵迟大繇未光阖立东观(缺三字)言建论典
坟采询微闻穷神极化无幽不阐举逸远佞宽罪宥
卷五十六 第 20a 页 WYG0831-0376c.png
刑尊道尚功嘉善矜弱哀贱悯凶(缺二字)朽枯上天感
(缺五字)践阼初并特发神梦膺受箓图玉玺启自神
匮神人指授金册青玉符者四日月抱戴老人星见
者一十有七五帝瑞气黄旗紫盖覆被宫阙显著牛
斗者一十有九麟凤龟龙衔图负书三十有九青蛇
白虎丹鸾凤鱼鸟二十有二白虎白獐白麂白兔三
十有七白雉白乌白鹊白鸠一十有九赤乌赤雀二
十有四白雀白鸾二十有七神鱼吐书白鲤腾船者
卷五十六 第 20b 页 WYG0831-0376d.png
二灵絮神蚕弥被原野者三嘉禾秀颖甘露凝液六
十有五殊干连理六百八十有三明月火珠璧水青
㲄三十有八玉燕(缺)玉羊玉鸠者三宝鼎神钟神瓮
夏祝神鬲三十有六石室山石门石印石羊(缺二字)
(缺二字)者三(缺一字)(缺二字)湖泽门通应谶合谣者五神
(缺二字)僮云母神女告徵表祥者三十有七灵梦启谶

  神人授书著验(缺二字)者十秘记谶文玉板纪真者(缺一字)
玉刀玉印文采光发者八(缺二字)玉琯玉玉瑗玉称
卷五十六 第 21a 页 WYG0831-0377a.png
殊辉异色者三十有三玉尊玉碗玉盘罂清洁光朗
者九孔子河伯子胥王(缺一字)宣言天平地成天子出
东门鄂者四大贤司马徽虞翻推步图纬甄匮启缄
发事兴运会者二其馀飞行之类植行之伦希古所
觌命世殊奇不在瑞命之篇者不可称而数也于是
旃蒙协洽之岁月次陬訾之口日维重光大渊献行
年所值实惟兹岁帝出乎震周易实著遂受上天玉玺
文曰吴真皇帝玉质青黄解理洞彻拜受祗□夙夜
卷五十六 第 21b 页 WYG0831-0377b.png
惟寅夫大德宜报大命宜彰乃以柔兆涒滩之岁钦
若昊天月正华元郊天祭地纪号天玺实彰明命于
是丞相沇太尉璆太司徒燮大司空朝执金吾修城
门校尉歆屯骑校尉悌尚书令忠尚书昏直晃昌国
史莹覈等佥以为天道玄默以瑞表真今众瑞毕至
四表纳贡幽荒百蛮浮海慕化九垓八埏罔不被泽
率按典繇宜先行禅礼纪勒天命遂于吴兴国山之
阴告祭刋石以对扬乾命广报坤德副慰天下喁喁
卷五十六 第 22a 页 WYG0831-0377c.png
之望焉中书东观令史立信中郎将臣苏建 其文
大槩言符瑞初无可取故备录之以见皓之亡有自
(宋赵彦博云麓漫抄)

  吴岩山纪功碑

  篆书不著名字今其文字断续不可悉考有曰天玺
元年者其馀大抵言天锡谶命之意按吴归命侯天
玺元年历阳山石成文刻石作颂此当是也(集古录目)
吴天玺元年断碑其前云上天帝言又云大吴一万
卷五十六 第 22b 页 WYG0831-0377d.png
方又云天发神谶文天玺元年七月己酉朔又云天
谶广多不解解者十二字呜呼其言可谓妖矣据吴
志天玺元年秋八月鄱阳言历阳山石理成字凡二
十明年改元大赦以协石文今此碑乃在金陵其文
与吴志所载亦异莫可考究按孙皓在位凡八改元
而六以符瑞然竟不能保其国盖人事不修而假托
神怪以矫诬天命其不终宜矣(金石录)

  吴神谶碑半无文理其粗成文者有云天发神谶多
卷五十六 第 23a 页 WYG0831-0378a.png
所未解解者合五十七字深甄历数永归大吴可以
为怪诞矣此碣初在江宁县南二十里石高二丈折
为三段人因名其冈为断石冈焉至元和六年胡宗
师移置漕圃前年冬余有荆楚之役假道金陵见之
金陵府舍其字方严古雅殊有佳趣张怀瓘云吴皇
象善书此象书也皇象江都人仕至青州刺史(集古后录)
尝览黄长睿东观馀论称休明书人间殊少唯建业
有吴时天发神谶碑若篆若隶字势雄伟后又阅赵
卷五十六 第 23b 页 WYG0831-0378b.png
明诚金石录颇载碑所谓上天帝言大吴一万方等
语以为妖而不著其奇肖甫中丞拓一纸见寄大抵
与汉隶殊异亦不用批法而挑拔平硬尽去棋算㪷
环之累𨽻与篆皆不得而名之信所谓八分也虽稍
磨阞不可读而典刑尽在录之箧中跋尾胡宗师不
著临池名而绝得鲁公宋文贞碑侧记法亦可取也
(弇州山人稿)

  又天发神谶碑世称为皇象又定为苏建若篆若隶
卷五十六 第 24a 页 WYG0831-0378c.png
字势雄伟旧在紫岩山后归天禧寺又归筹思亭又
移府学棂星门近岁复徙入尊经阁下余屡欲拓之
未果今得观元白所收本摩挲之诵书疑皇象多之
句以归然以为建书者是也断碣之梦元白想知之
久矣(玄牍记)

  世称此为三段石志言乃华覈文皇象书者予向见
一书辨此碑与国山碑俱苏建书甚详今已失记然
陈后山诗云书疑皇象多则亦未以为决然也玉泉
卷五十六 第 24b 页 WYG0831-0378d.png
公自蜀还寄升庵杨先生为余所作苍润轩记言升
庵索及拓本予因拓一本致之一本贻陈公一本留
轩中而因附其事于下云(同上)

  吴天发碑人皆慑于怪诞始不能无疑疑久则信不
揣源本寸木岑楼蹄涔沧溟矣余直以为牛腹书耳
彼秦汉之迹所不论上之岐阳石三代彝器其文非
不奇古皆尔雅典则何曾为牛鬼蛇神耶所谓彝器
者如彝常之必不可紊作如是器必作如是款丝发
卷五十六 第 25a 页 WYG0831-0379a.png
罔踰此古昔足尚也吴不前于汉秦三代也古疏昭
然可镜何遽迷源忘本为怪诞所慑黄长睿书家张
汤是穷穴得鼠者亦称之何也赵明诚以为妖其知
言哉古篆定当以岐阳石为第一其岣嵝坛山比干
季札诸碑皆转相附会断不可信烱然心目亦无足
致疑也(金石史)

  江宁府南天禧寺门外有石三段乃吴后主天玺元
年岩山纪功德石其文不全宋元祐六年转运副使
卷五十六 第 25b 页 WYG0831-0379b.png
胡宗师辇置漕台后圃仍题其末今在府学顾起元
曰府学中三段石碑按实录吴天册元年吴郡临平
湖开又于湖边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
广二寸刻上作皇帝字于是改元天玺立石刻于岩
山纪吴功德其文乃东观令华覈作戚光续志云象
书独步汉末况体兼篆籀诚宜居周鼓秦刻之次魏
钟繇诸碑勿论也其石四方面背阔书各八行两旁
狭书二行其文书满三方而虚其一辞虽不可读其
卷五十六 第 26a 页 WYG0831-0379c.png
可识者百八十馀字(金石文字记)

  吴九真太守谷府君碑

  凤凰元年四月立右谷朗者事吴为九真太守碑无
撰人名氏其序云府君讳朗字义先桂阳耒阳人豫
章府君之曾孙公府君之孙郎中君之子也其先出
自颛顼益为舜虞赐姓嬴氏至于扉子封于秦谷因
而氏焉谷氏在吴不显史传无所见所谓豫章府君
而下三世皆莫知其名字按秦本纪非子邑于秦而
卷五十六 第 26b 页 WYG0831-0379d.png
此与朗子永宁侯相碑皆为扉子莫详其义也(六一题跋)

  吴临海侯相谷府君碑

  无年月附于其父碑之次(金石录)

  吴偏将军凌统碑

  在吴县东北二十五里皋京山东碑云统字公续吴
兴馀杭人也志毅果敢常为前锋(寰宇记)

  吴陶基墓碑

  在当涂县横山(舆地碑目)

卷五十六 第 27a 页 WYG0831-0380a.png
  吴思贤碑

  孙子墓在南郡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墓边立思贤
(豫章记)

  吴六里山石刻

  在海盐天册元年旃蒙协洽之岁孟冬阳月日惟壬
寅朔石篑神遗忽自开发拾得青玉玺篆文吴真皇
帝共三十八字(舆地碑目)

  蜀碑

卷五十六 第 27b 页 WYG0831-0380b.png
  蜀邓芝阙

  蜀户部尚书邓芝阙铭九字又有小字题识漫灭不
可读莫知为何代所立资古所录魏晋三国遗文独
无蜀刻姑以附录之卷中(资古绍志录)

  蜀诸葛亮纪功碑

  南宁夷叛史万岁击破之行数百里见诸葛亮纪功
碑铭其背曰万岁后胜我者过此(北史史万岁传)

  蜀姜维碑

卷五十六 第 28a 页 WYG0831-0380c.png
  在南康军吹角埧城今已磨灭(舆地碑目)







卷五十六 第 28b 页 WYG0831-0380d.png









  六艺之一录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