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1285-03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方麓集卷十一
             明 王樵 撰
 金陵杂纪
  皇城
工科给事中陈君洪烈到任故事内府衙门皆预宴多
不至予一往焉出光禄署入西上门循皇城而南入阙
右门会于吏科新任者居左予居右馀皆前列而陪禁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1285-0338b.png
垣古木多数百年物夹道清阴池光映日陪京宫阙之
制甚俭六科相对甚近阙前修广不及燕京三之一由
西华门循池而北古木交荫池水深广内府各监局多
面城而列出玄武门东至朝阳门竹树蒙密如行山谷
中西达御史廊清流一曲三法司衙舍多在山趾田垄
间大庖在西华门内尚膳监在西中门内与御用监相
对御用监旧丞相府也尚膳监之左为大烹门门之内
为凉楼乃造办供进品物之所凉楼之后为光禄寺前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1285-0339a.png
列四署廷柏多合围藏有铜火炉甚精叩之其声清越
以长大磁盂径可尺许端溪研色正黑颇发墨皆相传
为国初物也大烹门内有二井甚大其深不测上覆以
厚板凿五孔以通汲凉楼之西偏为仓凡上纳内府钱
粮甚艰其费动以数倍经由有需索之弊积猾有包揽
之弊在内监局者不知其又何如也
  赵园
与光禄胡大卿进庵赴右丞虞葑少司成具区之招饮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1285-0339b.png
赵太监园酒罢登阁阁小仅容数人平临阛阓无甚远
趣但是日小雨轩窗半开予四人者凭茵促膝而坐对
雨又是一景宾主相忘连饮数卮予谈名理颇为诸公
所悚听雨淋漓不止梯甚滑扶而下
  观音阁
万历壬辰五月以赴鲥鱼厂发进贡黄船出太平门由
贯城东畔北行出观音门因山为垒山势连亘不断此
以观音山而得名也出口即大江有山三面临江逆江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1285-0339c.png
而西向者为燕子矶对矶又入一山口为弘济寺寺之
左循江而西为观音阁阁在绝壁之下下瞰江流近逼
山趾江水惟中流一道甚湍急无风而澜起两旁则平
水耳是日因先有张设于矶上者不果登乃出寺又入
一小山门经佛殿而西皆负山面江有短垣可凭殿之
左为大士下院又左有石洞洞之左即阁为大士上院
登阁望江北诸山江浦六合诸境历历可指临江独酌
一目千里远山相对舟航上下心目俱豁生平所未有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1285-0339d.png
也时方亭午暑气侵人在下院裴回颇久酒罢复登阁
坐良久暝色至乃下宿寺中次日至鲥鱼厂去宿处可
数里中官呈样鱼样笋验讫乃出黄船十馀艘泊江口
鲥鱼以三月取五月贡船始发上下皆层冰覆藉之
  永庆寺
与光禄胡大卿进庵沈少卿观颐同游永庆寺寺在鸡
鸣山之西朝天宫之北东有竹林甚幽佛殿前有塔虽
小而可登谢公墩在其西南可以远眺是日为李明府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1285-0340a.png
士龙脩光禄志邀致以展谢焉李君持斋不饮酒清谈
甚欢李虽好佛而行甚脩又精于六书之学作钟鼎书
及大篆俱佳
  凭虚阁
与光禄胡大卿进庵国子冯南厢具区大理朱右丞虞
葑同饮于鸡鸣山之凭虚阁阁在山椒东南望大内宫
殿历历可数牛首了耸若右顾而去天印正平若前拱
而来是日予作主三公者亦为予蚤至而淹留及莫乃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1285-0340b.png
去寺后有塔在山之最高处有大树合抱山趾僧房与
城相接城临后湖自山上望之则新旧册库与三芦渚
凡五洲相接澄波浩溔由太平门之西迤逦而北以距
神策门湖水与城相逶迤此又凭虚后之大观也席间
谈宁夏事及随佥事穆通政之苟生颇有所折衷三公
是之
  高座寺
与前少司徒采山方公前湖州贰守月川梁丈同游高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1285-0340c.png
座寺是日予作主也方公徽人久侨寓于此客至以野
服见不报谒不谈朝政官府之事人之短长书之于屏
守之甚坚是日为予尽欢公素少饮是日连釂而谈论
亦无所不尽盖公将归乡矣屏帖所云专为居都下兼
为汎交者设耳饮罢游永宁寺登木末亭游客纷杂主
僧使之引避亭坐茶罢从后入谒方公祠堂方公者正
学先生希直也祠居聚宝山最高处北望则都城十万
家楼阁烟花之里西眺则长江如练瀰瀰在雉堞之外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1285-0340d.png
江北诸山如长城横绕青翠不断所谓山河锦绣中者
非邪从祠前下山复入高座寺少憩酒三行而罢二公
皆予丙午乡举同年海内知旧已若晨星如予三人俱
以暮年有此雅集不知有几耳
  莲花庵
出太平门长堤数里蜿蜒如冈阜上为驰道夹道皆乔
木堤尽而西转为三法司总门入门又迤而北有坊曰
贯城东为大理寺中为刑部西为都察院皆面南而钟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1285-0341a.png
山耸于左玄武湖映带于右则其大观也夏月湖水澄
碧莲花盛开红翠相错清风徐来芬馥相递而今岁尤
盛一望数里几与册库洲等堤之东山之趾皆田也有
池亦种莲而花多白者每行堤上红白夹堤亦一奇也
因与中丞元冲张公右丞虞葑朱公有观荷之约二公
者又与太常进庵胡公京兆止庵杨公符卿观颐沈公
少司成具区冯公语及四公者欣然愿与焉予三人遂
为观荷主人且喜偶合竹林七人之数夙具于莲花庵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1285-0341b.png
庵在钟山之趾亦有莲池折简以招四公冯公以疾辞
不至至者胡沈杨三公饭于庵中酒数行移于竹林下
胡张二公象奕沈朱二公围奕皆数局乃出竹林问莲
池所在从者导行历山冈冈上有开平常忠武王墓杨
公辞先去予六人下平田坐茂林下莲池茂密正与城
内隆广山相对旁有石可坐予与进庵胡公首憩焉取
荷为碧筒子先饮一觞以劝进庵进庵为饮二觞元冲
又易筒以劝进庵次则虞葑与予易坐而分款客少话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1285-0341c.png
沈公辞不能饮遂起还仍坐于竹林下酒数行又奕迨
暮乃归新月初上行太平堤上湖光月色相映人影与
树影相交错又一佳景也
  灵谷寺
观荷之又二日进庵胡公止庵杨公观颐沈公折简期
会于灵谷寺其日予自刑部散衙归虞葑朱公使人来
言以生不赴元冲张公先行拜客使人约予曰投谒
毕即追至矣予出朝阳门循城而北又转而东则止庵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1285-0341d.png
杨公亦在道遂与同行过孝陵前下马行可二里许过
观音阁又可三里许至灵谷寺未至山门数十步许大
雨如注予与止庵避雨山门下予谓杨公曰此宝公迎
客雨也良久雨少止予与杨公连舆行夹道皆长松古
柏往时松柏下麋鹿成群今皆不见临入寺又遇雨憩
小门下候止乃入登法堂则沈公候已久云其至极早
俄而张元冲继至云途中遇雨无地可避从者衣皆沾
湿宾主既接欢动颜色曰此雨若早半月岂不大善是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1285-0342a.png
日胡公以腹疾不至宾主四人促席相对雅谈甚欢雨
时作时止暑气顿清酒数行入脩廊登佛殿再重无梁
殿乃纯用瓴甋如造城闉之法广深与脩皆以洞相通
无异屋下殿后有塔云宝志葬处也寺据钟山左偏诸
开国功臣皆陪葬山趾而此僧独当一面亦一奇事也
寺后有八功德水出自山趾旱久不流大率此山苍翠
环合又在禁地绝无游人杂沓当为城东第一禅林归
途晚晴新月欲上与元冲并舆行语次颇及金陵形势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1285-0342b.png
与前古防守之略张公易直好善通知今古每语多合
亦不易得者也
  石城山
万历癸已四月南皋邹比部以考绩行出城送之由永
庆寺至清凉寺一带皆山冈而民居甚朴有类村落驰
道逶迤与山谷上下南则冶城山后连阜不断诸仓庾
皆据高阜取其土燥刚也城外诸山历历可数而牛首
天印尤特出见头角出石城门至南皋泊舟处即古石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1285-0342c.png
头城遗趾城因山为险下劖山趾上累石以成城仰望
甚峻可谓地险亦不可升也与南皋话稍久酒数行有
后客至乃别
  静虚亭
静虚亭在大理寺后堂之后刑部后堂后最迫而大理
寺独宽远见江上山庭广可数亩脩柏翳不见日多直
干虬枝而亭前二株尤钜双植若桓亭扁曰静虚不知
何公所立书者景公旸也亭中立御碑万历癸已夏至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1285-0342d.png
斋居与右丞朱公夜坐亭前双柏之下谓可待月之上
时当五月下旬月非可待也谓此景宜此时耳
  紫薇堂
刑部之后堂扁曰紫薇嘉靖初年尚书周公伦所立紫
薇一株在堂北敕谕亭之后至今花犹盛开计名堂取
此必已茂异迄今殆百年物矣堂之左右室为两堂燕
居之所牖皆南向庭中双桂尤异在右者一株发九干
每干之钜皆围尺许枝叶扶疏荫可一亩诸曹所无有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1285-0343a.png

  栖霞寺
万历甲午仲夏偶乘职事之閒欲了栖霞之愿一时无
侣遂成独往出太平门经佛国寺中山岐阳二元勋墓
在路旁中山门适启因入登享堂悬有武宁王真象冕
旒玄衮色晬如玉殊无百战猛厉气象抑可以想见其
人矣为之竦然起敬享堂后即王藏魄之处乃平地不
起冢昔名将有起冢象祁连者今乃不封不树闻孝陵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1285-0343b.png
亦然岂圣祖之微意与蒋庙在钟山之阴至此易衣登
帷舆出姚坊门道中遇雨愈行雨愈甚路滑而人疲及
山门则日已晡矣方丈少憩仅登佛殿无暇周览方丈
在山之半为登山之路石径东西两道僧庐依山高下
峰峦三面回抱松杉郁然盖即东西两峰而已得其大
都矣僧供山蔬从人出所携酒雨中独酌殊不觉寂寥
宿方丈明晨起循方丈之左寺僧导行有泉上出曰品
外泉云陆羽所遗又东为千佛岩岩穴甚奇而琢象不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1285-0343c.png
甚工又上为白鹿泉又上为天开岩境渐佳而雨后路
滑又无腰舆意绝嵿难上遂下由东路入禅堂有禅僧
十馀人禅榻连帷一帷中可坐数人有金坛僧导予而
西由石径穿松林中度石桥下临深涧有路通村落时
时逢樵者牧者持农具将入田者至一禅宫新创有石
汀殷司徒题额立碑殿宇甚伟僧房亦雅洁金坛僧留
予再宿予恐天雨辞之大抵摄山之胜大江三折上自
池口下至京口登此可以尽得其大势黄天荡正在其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1285-0343d.png
下摄湖在其趾有港可以通江林樾观宇之美抑亦牛
首之次矣陈轩金陵集有摄山十题曰白云庵清风轩
唐公岩天开岩宴坐台中峰涧明月台品外泉醒石磬
石金陵志云白乳泉在摄山栖霞寺千佛岭下昔因人
伐木始见石壁上刻𨽻书六大字曰白乳泉试茶亭不
知得名于何人又云天开岩在摄山栖霞寺之后去寺
三里石多特立中有石擘相向其直如截殆非人力所
至故以天开名其岩岩之左有张稚圭祖无择诸公题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1285-0344a.png
字予之斯行也以遇雨登览不竟为空行意待再游而
后记之次年孟夏因有牛首之行检阅旧志考验所历
因及栖霞援笔述其大都如此至于笔之所不尽兴之
所不尽者则尚有俟云
  五柏亭
五柏亭在南京京畿道中京畿道在三法司之东北隅
万历二十二年九月予以会审狱囚至焉亭建于御史
安福张公鳌山亭之名则题于大司马白岩乔公宇而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1285-0344b.png
御史熊公相为之记迄今将八十年五柏尚苍然秀挺
童童若盖盖乔公之意以木之材莫良于柏而岁寒后
凋节尤莫尚焉士之为世用也于柏可以观材其树世
风也于柏可以观节予读其文而有感焉命从吏录之
以归以此地人迹罕到用表而出之
  蒋庙
汉秣陵尉蒋子文禦贼战死至今祀之与蜀梓潼事同
今鸡鸣山十庙蒋尉已列祀典而钟山之阴复有庙宇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1285-0344c.png
每岁四月士女云集香火甚盛而护国之说尤属诬妄
二祖渡江成大业皆所谓天授何假神力至于靖难之
事推秣陵死事之心尤必不如流俗所传也
  观象台
万历二十三年南京大雨雪自正月至于二月连旬不
止礼部循故事行诸司分诣各神宇祈祷三法司当诣
城隍古帝王二祠予与御史大夫后山杨公大理丞顺
衡李公夙兴行事越一日天色开朗气候暄和礼部以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1285-0344d.png
祈祷获应行诸司报谢牒至而雪复降明日始霁而阴
云不解礼毕易巾履登观象台乃鸡鸣山绝顶四望毕
见铜仪乃元郭守敬所造制度甚精第为风雨所剥蚀
占候既废上无覆蔽似当有以处之耳杨李二公各携
有酒肴予初不预备假之山下荆鸿胪省吾予三人者
坐台旁板屋酒数行皆釂尽欢而罢
  燕子矶 三台洞
游燕子矶者必登观音阁始尽江山之胜登观音阁者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1285-0345a.png
必下由山趾至三台洞始尽沿江岩穴之奇予先年曾
一至阁而矶与三台洞则未至万历乙未二月将尽天
日暄和四郊麦垄青青村落中桃李烂漫承丹阳荆鸿
胪贺文学约为郊外之游二君侵晨先出神策门相候
予出太平门季子岳升侍行至矶日尚未午据矶之前
者为义勇武安王庙有亭在其绝嵿登眺于春夏月尤
宜亭之后为矶之尾凭危石俯瞰江流汹涌近在寻丈
间亭上酒数行饭于道士方丈复挈榼携酒至观音阁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1285-0345b.png
忆昔年登阁凭栏至暮光景如昨不觉又三年矣下至
小殿临江酒数行问三台洞所在僧荅云在山下一里
许但恐道泞难行归路当入佛宁门山路崎岖有数里
须下舆步行耳予曰此何足为难遂登舆行江滨洲渚
上甚平而阔沿江一带绝壁巉连亘不断其峭绝处
有类削成天险自然为金陵外护其稍夷处则垒石为
堑盖外城与山屈曲高下亦连延不断也自观音阁下
凡经数折始至三台洞洞不甚深而崇广轩豁奇石倒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1285-0345c.png
垂皆成峰峦之状有琢削之所不能及左又一洞有磴
道历级而上洞虽不及前之广而深则倍之有石室可
坐洞嵿有三穴上透天光仰视若星故有三台之名焉
去洞三十馀武有洞名阖阳以迎夕照故也颇类脩凿
不若三台之天成也西有亭少憩自此不复从旧路入
佛宁门行山谷中至一山果陡而路甚偪仄乃舍舆而
步遇稍平处复登舆至一山口南望则皆平野矣遥见
玄武湖瀰瀰在轻烟绿树之外误以为长江犹在目也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1285-0345d.png
嘉善寺在道旁数十步入而少憩方丈在寺后竹林环
绕曲径通幽有小佛阁阁前有磐石可坐高可二丈题
曰玩云台旁有杨止庵镌字数行记其因送邓定宇少
宰而至此荆贺二君入神策门者由西道予仍入太平
门由东道至官衙日尚未晡也
  牛首山
山形中凹而旁耸王涯云角而巘者为牛首在金陵城
南三十里旧志云高一百四十丈周回四十七里建寺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1285-0346a.png
始于梁名佛窟寺本朝正统中改名弘觉寺寺在两峰
之间正在中凹处由山门至佛殿石磴数重有曰白云
梯者拾级而上恰盈百武天王殿在白云梯上左有白
龟池右有虎跑泉大雄殿在天王殿后左观音右轮藏
文杏在大殿前石栏下大可百围荫可一亩本株两旁
若有自根而生附本株而上耸为长干者却仍连本株
为一自根至分干处不殊亦一异也寺之左为东峰浮
屠在山椒最近杰阁在岩际最高初自山下仰视若无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1285-0346b.png
路可登及迤逦而至则献花岩前对若几案而浮屠之
顶又在槛外长松之下矣岩穴之胜在东峰者兜率岩
为最在绝壁千仞之下石室天成诚仙窟也有舍身台
台下有殿殿旁为凭虚阁阁下有龙王池岩之右为文
殊洞洞之下为舍利塔旧传影入禅堂隙中倒垂佛几
阴晴不改未有以验其然也三茅行宫在东峰之颠左
为锡丈泉右为梁昭明太子饮马池寺之右为西峰有
辟支洞建康实录云牛头山西峰中有石窟不测深浅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1285-0346c.png
古老相传云辟支佛所出是也洞前有殿殿左有方塔
野猪洞在辟支洞右禅堂在辟支洞下是行也由西峰
而后至东峰乃其最高处山之前后远近毕见西则大
江舟航上下时值风恬波寂张帆满江行若不动东则
天印近若负扆北则都城在苍烟夕照中隐隐可指南
则一望数百里乃太平宣城诸境也万历乙未四月三
日同大司寇心堂赵公自礼部接敕毕出聚宝门易衣
坐帷舆行可五里出凤台门连山不断盖金陵南境之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1285-0346d.png
美至牛首而尽宜其杰出也自达磨入华三传为牛头
宗法融大师飞锡其地为牛头第一祖而祖堂山献花
岩皆因之而得名焉出弘觉寺右转而南回望牛首如
在图画凡历二高山皆有甓道可十里许始至祖堂山
志云周回四十里高一百二十七丈寺在山阿曰幽栖
寺又禅林之幽绝者也出寺由旧路又转一山乃至献
花岩相传在献花岩望牛首者尤尽其美以今验殆不
尽然而二山亦不正相对所谓芙蓉阁者虽在绝壁之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1285-0347a.png
下广不盈十武势且欲颓其于眺望又不及凭虚之什
一矣按法融者润州延陵人初学儒后隐茅山落发入
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有百鸟衔花之异唐贞观
中四祖道信大师遥观气象知兹山中有异人寻访至
山有一僧言此中有一懒融见人不起亦不合掌祖遂
入山见融端坐自若曾无所顾问曰在此何为融曰观
心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融因有悟自此得受顿教
法门其本末如此而世俗所传多失真可笑如以衔花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1285-0347b.png
为献花幽栖之石室本曰石室耳而今名之曰懒融洞
四祖见虎作怖势融曰犹有这个在祖于融所坐石上
书一佛字融睹之竦然祖曰犹有这个在今见洞中有
一方石镌一佛字亦诡曰遗迹凡世俗传佛事多此类
(塔影事果独此山为异何必阖户何必/隙中又须于佛几见之殆亦妄说也)
  智居楼
南京都察院后堂之北有敬亭立洪武八年敕谕碑基
高五尺栏槛四周旁多古木敬亭之北为智居楼左山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1285-0347c.png
右湖两面皆空旷可以远眺而于观山尤宜钟山之盘
郁紫气之郁葱朝夕相对可以忘倦闻之山以远而妍
以近而得其真此可谓兼得之矣惟不见江上山耳按
敕谕言设置贯城取法天象欲刑官法天以从事也又
言狱清而无事心静而神安以玄武之澄波印钟山之
苍翠虽飞巢巅而走窝下亦莫潜毫釐洞见其真智人
居是能不开怀抱而长啸终日引觞侣酌以快今生汝
其敬哉万历二十三年六月蒙简任右都御史涖任之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1285-0347d.png
三日登是楼乃觉圣训所状景象宛然在目虽文士书
之不能如此之确而寓意之宽厚训迪之深切尤臣下
所当深体夫夙夜兢兢业业使刑必当罪狱无冤人则
狱清而无事心静而身安斯可以当智人之称居是焉
者岂易易哉
  南都官舍
南都官舍在北者为三法司相传国初为刑部尚书开
济建宅崇广有制名曰样房都御史宅在其后据山冈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1285-0348a.png
地势颇高亦曰为御史中丞刘基建制亦弘厂其街曰
都堂街今都堂街之名人不复知但在太平门官舍例
称御史廊耳在南者有二一曰尚书巷在长安街吏户
兵三部之宅在焉一曰柳树湾在正阳门之东礼工二
部之宅在焉闻二部初亦在尚书巷后因火而迁制独
狭小盖拘于地不能复如样房之崇广矣御史廊本名
御赐廊编有字号册藏内府三法司官俱有之祖宗旧
例官民不使杂居今廊制不复存矣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1285-0348b.png
古人宫室之制止于前堂后寝虽庙朝不踰此制今朝
廷有正殿后殿后殿之后则为宫各官府有正堂后堂
后堂之后则为私衙皆一定不易则外舍可知所以南
都官舍皆止两层大门之内为仪门仪门之内为正厅
正厅或七间或五间有夹室以燕息有川堂以退居有
垣以隔绝内外声不相闻后寝制如前堂前后俱有厢
房井灶厕溷隙地种蔬各得其所居者虽家口众多不
闻其不能容也则今之士大夫欲广其宅而贪并无厌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1285-0348c.png
者亦可以知所省矣
  报恩寺
报恩寺大殿宝座三层露台雕栏石陛九级丹墀之广
一仿宸居殿后塔穷极壮丽亦当冠绝古今塔累九层
牖开八面每层碧檐雕栏画栋内为石磴甚宽每陟一
层可以四面周览至九层则都城内外远至江上历历
可以指点某为某某为某一一不差其时工匠不知来
自何方其工巧亦今时之所无琢紫石为天王大士诸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1285-0348d.png
菩萨之像纤至毫发无一不真宛如生象有描画之所
不及者惜某年燬于火而火之所不焮者尚存下层之
半万历乙未春末与大司寇赵公自牛首回过此而记

  批诚意伯刘世延投牒
据以家人出名则合投诉状㨿称照详本部则须系公
文岂有听勘罪人可以移文六部又岂有一已辩诉可
以发驿递送种种玩法盖踵投揭挟制之故术而益肆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1285-0349a.png
无忌惮矣本部岂可又受其辞不正之以法乎除伊前
项奏捏事情已经勘明参奏外今词合行案候另议参
处施行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1285-0349b.png
 
 
 
 
 
 
 
 方麓集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