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0383-028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路史卷二十六      宋 罗泌 撰
  国名纪三
   高阳氏后
高阳(三/) 帝之初封瀛之高阳县在高水之阳也至道
    三割𨽻顺安然棘城实为高阳氏之虚(柳城/东南)
    (一百/七十)今浚仪亦有高阳故城盖后所都
濮阳(僖三/十一)帝后所都今澶之属县所谓帝丘有颛帝城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0383-0286b.png
    城内帝冢亦号颛顼之虚
(西梁/) 伯益国地理风俗传扶柳西北五十有梁城
    故汉西梁县西梁故城在今冀之南宫堂阳
    镇镇之东鹿南六十(县道记西梁故城二三/里一名五梁城后汉入)
    (扶/柳)南梁在汝(详周后国以别/大梁少梁云)
   梁析传谓颛顼大之后诗云薄狩于
    也今沂之新泰东十一故国有山昔尧
    伐胥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0383-0287a.png
安   姬姓今寿之安丰与六近故汉为六安地书
    述六失安
蓼   姬姓侯爵(淮南子阳/侯煞蓼侯)楚公子燮灭之(襄王三/十年)
    今寿之霍丘(杜云安丰蓼县安丰/城在霍丘南十三)有蓼故城
    武德四为蓼州(七年废寰宇元/年立九年废)图疏云在光
    州(广记云偃姓水经临水县/西翏邑皋陶之封皆误)与舒蓼别
     安蓼皆姬国也故班志云安姬姓国而世
     本蓼亦姬姓则俱庭坚后矣杜预乃以庭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0383-0287b.png
     坚为高阳之字妄也按文公五年秋楚仲
     归灭六冬公子燮灭蓼臧文仲曰皋陶庭
     坚不祀夫皋陶乃少昊之后四世而庭坚
     则高阳氏之子六皋陶之后而蓼则庭坚
     之后也预既误以庭坚为皋陶字乃复以
     蓼为皋陶后偃姓失之矣予尝考之皋陶
     之后有舒蓼而非蓼也舒蓼偃姓而蓼则
     姬姓蓼灭而舒蓼犹在至宣公之八年始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0383-0287c.png
     灭其地乃寿之霍丘而蓼乃安丰地正相
     远舒蓼与蓼地正为二而舒又自一国黄
     帝之后任姓见潜夫论预既不知别有舒
     与蓼而乃妄分皋陶之后舒蓼以为二谓
     皆偃族正义遂以为文公五年蓼灭而复
     封楚复灭之果皆臆见僖公之三年舒已
     灭矣
己   邔纪也故南郡邔县己姓之祖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0383-0287d.png
昆吾(昭十/二哀)己姓樊之国卫是澶之濮阳昆吾氏之虚也
  (十七/)随昆吾县(开皇十六置在颛王城内武/德四复割置濮阳八年废)城中
    有昆吾台所谓昆吾之观(寰宇以昆吾/为解之安邑)夏末
    迁许
(哀十/四) 己姓子今濮之范东南二十八有古顾城人
    表以为鼓师古云即顾
温   己姓子今孟之温西南三十有古温城汉温
    县(僖十年秋灭温温子/奔卫后襄王以赐晋)忿生邑亦曰苏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0383-0288a.png
苏   己姓子忞在夏曰伯今怀之武德有苏古城
    在济源西北二里(寰宇云忿生故邑苏温见/隐三年阳樊温原十二邑)
    (皆苏/故地)
户   己姓商之崇扈古文作秦改为鄠汉𨽻扶
    风(自后魏/属京兆)今永兴鄠北二十有故城周四里
    有户谷户亭
飂   己姓廖也(昭二十九有飂/九域志方救切)今唐之湖阳一作
    飗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0383-0288b.png
(文六/) 己姓伯闻喜东有董池陂董泽之陂也竹纪
    季晋武公元年尚一军芮人乘京荀人董伯
    皆叛者非秦川董(旧云临汾有董亭是或云/秦川晋阳难当使兄子保)
    (宗镇董亭/者皆非)
郗   己姓说文云周邑野王西北(详后/周国)
(昭二/十九) 董姓鬷夷也今济阴东北四十九有龙池鬷
    亭(即三鬷亭在定陶东北二十蔡墨云舜封/豢龙子于鬷川鬷夷氏其后九州要记云)
    (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集韵去声非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0383-0288c.png
豢龙  董姓在滑之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然寰宇
    记豢龙城在临颍今长葛西四十豢龙城豢
    龙氏邑也而汝之龙兴东南五十又有豢龙
    城韦城为古(豕韦/邑)故王屋山有龙逄祠(潞/县)
    垣有龙逄㞐皆在后(长垣东南二十有龙城/龙逄㞐有祠墓而灵宝)
    (西南七亦有豢龙坟城冢记关/龙逄葬龟头原左胁高三丈)
祝产  己姓帝尧时国
戎州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0383-0288d.png
斟   己姓汉之北海斟县北海今潍去州七里有
    斟亭(寰宇州东/南五十)一作㘰草缪
灌   斟姓传谓斟灌(广记云/禹后误)今青之寿光东南有
    斟灌城灌亭(旧记高密有灌亭寰宇/斟灌城一名东寿光)故淳于
    也(水经淳于县本夏后氏斟灌国武/王以封淳于公淳于后齐并高密)
(三/)  斟姓传谓斟寻张勃地记济南平寿古斟寻
    国预谓青之北海北海今𨽻潍东南五十有
    斟城斟亭一作鄩今九江为寻阳(一作/鄩浔)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0383-0289a.png
    谓河南有寻盖周地也(昭二十三鄩预谓/巩西南鄩中周地)
介   斟姓斟介也传谓介斟在东郡卫地或云即
    斟灌非若葛庐国则密之胶西(东北百里/有葛庐墓)
戈   斟姓是为斟戈左氏世本皆以为即斟灌氏
    非按宋郑间六邑有戈锡(后为/𤡬国)
     右五斟本出己姓形声转缪而遂为姒故
     史记以斟戈寻为夏禹后非也贾逵更以
     之为曹姓盖因史伯之言失之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0383-0289b.png
云   员郧同妘也妘姓之祖亦作伝傊㜏郧又用
    䚋云晋志云云子古之云梦(在江北今王/沙监利等县)
    会图云郧子国在安州(杜云江夏云在/东南今安州城)春秋
    郧人楚灭之封阎辛为郧公今安之安陆有
    郧乡郧水郧城郧公庙周为郧州
参胡  妘姓韩也惠连国
鄅   妘姓偊子爵(景王二十/一邾袭之)班志云东海开阳故
    鄅国开阳故城今在临沂北十五里(春秋/启阳)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0383-0289c.png
(二/)  即大彭彭姓之祖旧云徐治彭城有彭城山
    彭祖墓庙春秋为宋邑(晋楚灭之为/鱼石采邑)寰宇记
    州里外城即古大彭国考之初国当是彭州
    有天彭大泽垂拱为州后移徐尔(仙传历阳/有彭祖宅)
(豕/韦)  彭姓商伯元哲之封豕韦也(国都记豕韦/氏彭氏之国)
    累更封之故世本谓豕韦防姓随韦为城县
    则白马南之韦乡也(杜云东郡白马东南有/韦城今滑之韦城有豢)
    (龙井在韦故城内有古碑记云左/右直殳上日汨水下入十一口)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0383-0289d.png
秃   彭姓
(既/)  彭姓沂之承有蔇亭即古暨国(杜云鄫县东/北有蔇亭今)
    (鄫城在/承县东)其𣲖者为诸暨本日馀暨有暨浦诸
    山𨽻越一作既则江阴也(常之江阴/晋曰既阳)
(庄二/十九) 彭姓密之诸城西北三十春秋之诸国(汉诸/县故)
    (城在西南本鲁邑/正奢切或如字)
稽   彭姓亳之谯有稽山
舟人  秃姓楚地昔常寿过克息舟城而居之者(昭/十)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0383-0290a.png
    (三年越/大夫)
侩   郧姓一曰会人郐也诗之桧国在溱洧之间
    今新郑东北三十五有古郐城(诗谱重黎后/郧姓国武公)
    (灭之然谓浍以水名按春秋之汾浍/乃在绛故伯弼以为溱之误妄矣)
傿   郧姓今襄之宜城楚之鄢都一曰郢(昭四迁/赖于鄢)
    (者汉惠三/日宜城)与莒鄢郑𨻳异(穆叔如莒及鄢陵/登鄢陵城今沂之)
    (安陵也郑克段于鄢则开封之𨻳陵汉之故/县晋郑战鄢陵则郑地故城在今鄢陵西北)
    (十八/里)有傿𨻳鄢氏(地名人姓宜有定音陆氏/兼平上去三声非是按韩)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0383-0290b.png
    (世家徐音于乾切而今鄢陵人皆平声呼/之与姓同今定郑𨻳楚鄢上声馀为平)
路   郧姓汉属渔阳
(二/)  郧姓春秋二邬一在晋(司马弥牟为大/夫者太原邬县)一郑
    地(隐十一王取邬今在怀杜云缑氏西/南有邬聚缑氏熙宁为镇入偃师)上声
    集音乌
偪阳  郧姓子晋灭之(襄/十)楚为传阳(汉县春秋偪阳/国杜云彭城偪)
    (阳县扶/目切)今沂之承有故偪阳城
夷   郧姓诡诸邑楚灭之今亳之城父陈之夷邑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0383-0290c.png
(二/)  侯爵曹姓之始傮辈也今兴亡之济阴汉之
    定陶东北三十七有定陶故城即古曹国有
    曹南山髣山曹人之葬(髣山庙定陶四五层/阜之上连十五里曹)
    (国葬地髣髴于山也自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世皆葬焉)而曹城在禹城
    若卫之曹则下邑也一曰漕在滑之白马俱
    徂侯切
(邾三/) 曹姓子邾也周封挟后迁娄是为邾娄今济
    之任城南二十有邾娄城(吴苪都邾毛宝/守邾城在是)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0383-0290d.png
    江夏(说文江夏邾县玉/云鲁附庸地隔)亦在黄(黄冈东南百/三十邾县故)
    (城楚宣灭/邾徙之此)
(二/)  曹姓子绎也兖之邹县有绎山邾文公迁绎
    后曰驺(战国灭于楚刘荟驺山记云邹山即/古绎山邾文公所卜邹县本邾国鲁)
    (穆改曰邹而山从邑变邾城在山/南通典云周四十里在邹县东南)故或谓驺
    即邾内传邾伐鲁史作驺也(赵岐云邹本春/秋邾子之国至)
    (孟子时改曰邹后为鲁所并又言楚并者非/然邾邹本二近而移非改也邾为鲁并而邹)
    (为楚/并)古驺则今之邹平(广舆/记)武德为州则今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0383-0291a.png
    临济(元年/邹州)非扶风(玉篇邹古扶/风附庸国)
(郳/)  曹姓倪郳也从齐勤王命为小邾子(公羊即/小邾子)
    郳黎字举(儋云小国/无爵名)高厚定郳田今承县滕
    东南有郳故城(本滕邑宋人伐儿/者或云宋附庸)
莒   曹姓周灭以封少昊之后(或云周邑昭二十/六阴忌奔莒者非)
小邾  曹姓倪之分滕县是(晋志蕃县古小邾国随/曰滕今𨽻沂卲云蕃即)
    (小邾国鲁附/庸汉蕃县)一云仙源故曲阜东南四十古
    邾城(或以此为/邾娄非)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0383-0291b.png
□牟  曹姓子鲁宣取之(定王/七)预谓琅邪阳都东之
    牟乡城(樵云琅邪今沂之/阳都故苹云在沂)乐史云□牟国即
    密之安丘随之牟山县或云牟人非
闾丘(漆/) 从征记高平东阳东北有漆县漆乡东北十
    里有闾丛乡
鬻   楚先封鬻夏商间因为姓文王师鬻后𨽻省
    为粥(不成/字)
(楚/)  芊姓子爵季连封漫其处周初复之荆楚一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0383-0291c.png
    本故春秋初犹书荆(僖公后始书楚或谓孔/子狄之非也秦庄襄以)
    (母讳复/曰荆)
楚   子爵芈姓后熊绎初封居丹阳今之秭县本
    曰西楚(县东南有故丹阳城璞云今秭归县/南成王以封熊摰今熊姓犹百家故)
    (晋志云秭归/故楚子国)武徙枝江亦曰丹阳(丹山之阳/佑云楚自)
    (丹阳徙枝江亦曰丹/阳记多徙丹阳非)是为南楚(枝江𨽻荆南/汉志丹阳郡)
    (丹阳县为绎所封秦之郼郡元封二年为丹/阳郡而丹阳县乃润州境芜湖县东二十有)
    (石城山志为楚始封地/陈宣诏云楚绎南城)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0383-0291d.png
郢   楚文庇是徙在江之南为南郢(孙奇父杂题/予知古渚宫)
    (故事楚文王都郢后九世昭王避敌迁鄀惠/王因乱迁鄢玩立复归而旧史阙见按惠王)
    (末墨翟重玺趋郢班子析谋宣王之时王宫/遇盗郢军见黜怀王入秦齐人使郢中立王)
    (因与王弟皆昭惠后莫不于焉根本则知鄢/鄀之迁权周非久都者襄王末郢为白起所)
    (拔北迁陈城其地遂入邑于秦自文王襄大/夫凡十九世以迁云郢居八世为矣今江陵)
    (北十二有召轸纪南城东/一小城名曰南郢非郢州)徙鄀今宜城为北
    郢(云今郢州为北郢昔楚庄使公子燮子仪/守群舒二子作乱城郢襄十四年子囊遗)
    (言必城郢太史公云楚都郢至平王更城郢/杜以为州北纪南城盛氏记昭王十年吴通)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0383-0292a.png
    (□水灌纪南城入赤湖进灌都城遂破楚/则前破纪南后破郢也郢破乃徙鄀尔)
    迁鄢(桓十三/在宣城)项襄徙陈(号西楚寰宇及陈/州城楚惠所筑)
    烈爰徙寿春亦曰郢(今寿之罗城尖滔正/淮论云考烈所筑)
    一作皆缘先代威名冠之也
东楚(西楚/南楚) 东楚海州南楚广陵西楚为陈其后乃以
    彭城自楚惠灭陈至项襄为秦所伐自郢徙
    之号西楚(今㶏水西三/有章华台)怀王都彭城羽迁之
    郴而都之号西楚至怀王孙都东楚则属彭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0383-0292b.png
    城故厉王胥都广陵为南楚元王交都彭城
    为东楚而唐复以楚州为东楚郡
句亶  熊渠长子康封之今江陵(夷王/时)
鄂东  熊渠中子红封之(世/本)今兴国军永兴有故鄂
    城(寰宇记州西北百八十/鄂王城鄂人事鄂王神)汉鄂县本𨽻武昌
    故九州记云鄂国今之武昌东鄂也
越章  熊渠少子执庛封之皆江上或云即句章
诸梁  楚文子采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0383-0292c.png
冯   周地(定/六)
屈   武子瑕邑号屈侯(姓书后为氏风俗/通魏贤屈侯跗)
利   邵姓录云楚公子采为氏为今利州
阎   西固安有阎安固城
苗   贲皇邑河内轵县有苗亭

(宣十/二) 放邑沈也徐云寝国续志云固始有寝丘(集/寖)
    (子朕/切)秦灭楚蒙恬攻寝者颍之汝阴今沈丘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0383-0292d.png
    南百步与沈国近汉沈丘县开皇为沈州今
    有叔敖祠
堂   棠也伍尚封号棠君今扬之六合秦汉之棠
    邑陈婴侯国
(三/薳)  蔿是楚地子玉治兵处(僖二/十七)薳澨也(昭二十/三薳越)
    (缢于/薳澨)一周郑地(隐十一/䧦郑地)郑处诲云鲁山地名
    亦作䧦鄬(襄七楚子会鄬杜云郑/地说㞐为玉于彼切)
(圈/二)  即圈陈留传云圈氏本出其国南阳叶县南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0383-0293a.png
    有卷城非郑卷今郑之原武西北七里有卷
    故城周十里故汉县曹大家东征赋历荥阳
    而过卷者姓辨并上声
荡   旧记荡侯国楚地
蒙   姓纂云高阳后封以为蒙双(云有/双氏)预云东莞
    蒙阴有蒙阴城蒙阴后齐入新泰𨽻沂有小
    蒙城(六国楚为蒙县庄十五年蒙泽也昔庄/周为漆园吏今宋之考城古蒙城东魏)
    (为蒙部今兴化之冤亭有庄/子漆园汉之冤句亦蒙地也)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0383-0293b.png
麻   棘郦麻俱楚邑按襄城县乃故麻城今黄之
    麻城而辰有麻阳又砀山西北故麻城汉之
    麻乡风俗通麻氏齐大夫麻婴后
郏   汝之襄城有郏城九域志云令邑郏敖邑
白   邵阳有白公城即白公邑(子西莒使处吴境/为曹大夫曰白公)
(二/)  吴伐慎白公败之(哀十/六)今庐之属县西北四
    十一有故慎城慎水通典汉慎故城在今颖
    州颖上西北(九域志楚县白公/之邑故白公救慎)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0383-0293c.png
匡   邼也本卫邑中属晋文元年郑伐匡今扶沟
    有匡城乡匡亭而匡故城在滑之城西僖十
    五㳄于匡者汉之长垣地道记长垣南十里
    有卫故匡城孔子所厄淮南子注襄邑西匡
    亭承匡今拱州故襄邑近有匡水承匡山(在/仕)
    (城东七十五璠云襄/邑西二十有承匡山)
訾   郑地(成十/三)亦楚地(昭十/三)始齐大夫采今潍之
    都昌西有訾故城国本属纪一作鄑西訾也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0383-0293d.png
    齐迁之(庄/元)昭公时楚迁訾人(二十/五)樵以为楚
    东訾枝(哀/六)非訾母(襄十/八)訾娄云(僖十八长/垣西十六)
棘   棘名所在有之楚有棘栎(今城父东北/十八有棘城)唐有
    棘阳(唐之湖阳北有/故城棘水汉县)赵有平棘(今州治平棘/南有古平棘)
    (城春秋之棘邑十/三州志云战国改)宋有大棘(郑破宋师处范/志陈留有大棘)
    (乡乃在襄邑西南今南京/括城西北三十有大棘城)有曲棘(昭二十五/外黄有曲)
    (棘里杜/云城中)郑有上棘(襄十八阳翟/有上棘城)棘泽(襄十/四)
    有棘津(冀之秦阳东北二十七有棘津城吕/望乞食于此有卖浆台太公泉庙汲)
卷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0383-0294a.png
    (南七/里)而齐鲁皆有棘矣(昭十棘杜在西安东/南有戟里亭城舆志)
    (云有戟里郭鲁棘在汶水北杜云蛇丘比棘/亭又龚乡县东北七十五有棘乡蛇丘今钜)
    (野又鲁城/内有棘下)

艾   今隆兴分宁西北里有艾城春秋吴庆忌居
    之汉艾县开皇废入建昌(九/年)十二真传云今
    查田即今之宁州也

卷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0383-0294b.png
穰   楚别邑今邓治秦宣太后弟穰侯魏拜皆芈
    姓楚后
(三/)  楚属有聂本卫大夫采(僖元聂/北地)或疑后属
    楚又云即摄俱非(楚摄/叔)当别自楚地又博之
    博平有摄城
析   楚有析公邑(襄二/十四)
蔓   今也今广汉有
庐   春秋有庐戢犁国语注庐楚邑戢犁为庐大
卷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0383-0294c.png
    夫
养   繇基先邓大夫有养甥楚地璠云襄城郏县
    西南有养水由基之邑郏城今𨽻汝

商   子西为商公今商之商洛之地志属弘农裴
    骃谓在顺阳魏晋始分时𨽻之

栎阳  栎也预云新蔡东北有栎亭昭四年吴入栎
卷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0383-0294d.png
    有故栎城在新蔡故城西北半沦江水
鲁阳  今邓之向城
苞丘  或云荷丘楚有荷丘子
虞丘  吴丘也楚相虞丘子邑(吾丘寿王/说苑作虞)
轩丘  楚文庶子采邑
期思  楚下邑汉县属汝南故蒋国入楚大夫复遂
    遂为期思公今寿之霍丘有废期思梁书天
    监四于期思置期思州盖移弋阳期思名徕
卷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0383-0295a.png
    有故城在固始西北七十(汉贲开告布/反封期思侯)
暌   楚地
     右楚之分(四/六)
     春秋褒贬乎曰无之有进退乎曰无之无
     则奚以劝曰善善恶恶善其善恶其恶直
     书其事而人自劝矣进者不得不进因其
     进而进之于何褒退者不得不退因其退
     而退之于何贬曷尝求夫经之所以书者
卷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0383-0295b.png
     乎夷之日盛华之日微岂人所愿哉徐之
     初也称戎(隐元/以徕)盛而称徐(庄二十/六秋)又盛而
     人之(僖/三)又盛而子之(昭/四)楚之初也称荆(庄/十)
     (以/徕)盛而称人(二十/三)既而楚矣又盛而人之
     (僖/元)又盛而子之(二十/一秋)已而有使通矣已而
     有大夫矣圣人岂有心于进之哉因其进
     而进之至于此也盖王道衰诸侯僣一再
     降而政逮于大夫又再降而制归于夷狄
卷二十六 第 19a 页 WYG0383-0295c.png
     圣人岂有心于退之哉因其退而退之至
     于此也(春秋徐初称戎自称徐不复见称/戎者山戎北戎皆种别之苏文定)
     (以为徐不称人人者羡文/妄人与子何羡文之多哉)五年一朝诸侯
     之于天子礼也天子于诸侯有聘而已诸
     侯而相朝聘讲信修睦岂有大小彊弱之
     分哉周室东王政不纲于是大国聘而不
     朝小国朝而不聘故春秋书徕朝者三十
     有六皆邾把曹滕之君未有一大国也徕
卷二十六 第 19b 页 WYG0383-0295d.png
     聘者三十有一皆晋宋齐秦之人无一小
     国也二百四十二年之间鲁之朝楚者屡
     而楚未始一朝鲁其徕聘也偃然既以大
     国自居而圣人亦因以大国书之矣(晋宋/齐秦)
     (亦/然)始其来聘进而人矣未名通也其再至
     也进而名矣未氏通也(文/六)又至而名氏通
     (襄三十/一薳罢)于是始与中国诸臣侪无别矣圣
     人之意岂不欲中国之盛而夷镇之复郤
卷二十六 第 20a 页 WYG0383-0296a.png
     哉不得已也(郑与楚盟又复与晋故楚伐/之郑穷告哀楚师退舍而郑)
     (不服修其城郭故再克之郑袒牵羊而楚/复舍之始欲县陈申叔时一言而楚亦遽)
     (止已而伐萧萧囚宜僚楚命勿杀萧人杀/之即复灭萧则不为大悖道且春秋之于)
     (夷非不齿也徒以彼陋僣拟蔑朝享而陵/中夏尔至于伐卫救齐有以排众难而安)
     (诸夏者亦所不掩因其进而进之固将以/耻诸夏而罪齐晋也向使诸侯知所自殆)
     (进贤退不肖节用而爱人怀仁义以/事其君抚邦交定诸夏圣人何訾焉)或曰
     慕义徕也故进之不然慕义周公明堂之
     盛举也荆之聘三成之元穆之八与郏敖
卷二十六 第 20b 页 WYG0383-0296b.png
     之二载俱其炽盛之日时鲁方弱有无礼
     而加我尔(具徕聘也固自谓大/国而将责备于我者)齐桓死晋
     文未起方僖公之盛际且甘心委质之盂
     之会至不出而受其捷未几而乞师伐齐
     取榖则鲁之附是久矣孰有慕义于庄公
     哉
濮   熊姓书彭濮彭濮人皆峡外为楚害楚灭之
    (文十六麋人卒百濮伐楚/昭十九楚子为舟师伐濮)预云建宁郡南濮
卷二十六 第 21a 页 WYG0383-0296c.png
    夷地建建故县今为镇𨽻石首以多曰百濮
    一作䧤□(集彭䧤蛮/国一作□)非卫濮
罗   熊姓罗君也初封在襄之宜城(故信阳有罗/山九域志罗)
    (国城在襄春/秋时附庸)后徙江陵之枝江(故佑云岳州/古罗国地桓)
    (二十一楚伐罗罗败/之宜在此桓公十一)周东乃定长沙今潭之
    湘阴东北六十有罗故城秦之罗县梁为罗
    州(太清四年大业十三罗县令/萧锐起兵说为岳之巴陵)岳阳志隋炀
    元年始为罗州非有罗水所谓罗汭(汨水注/湘处汨)
卷二十六 第 21b 页 WYG0383-0296d.png
    (罗在县/东北)
(归/)  熊姓子爵归是楚灭之(僖二/十六)寰宇记夔之巫
    山县夔子熊摰治多熊姓今秭归城东二十
    有故夔子城荆州记稊归西有杨城即绎孙
    所㞐
(宗/)  芈姓子宗也顷王四年居执宗子遂围巢十
    六国春秋常璩志云宕渠古賨国寰宇故賨
    城江流县东北八十四古賨国都又广安军
卷二十六 第 22a 页 WYG0383-0297a.png
    渠江县北十二(即始/安城)宕渠今入伏虞賨城见
    存(蓬州/)中兴书云廪君后非
滇   滇王国今洮州与夜郎以西蛮皆云庄蹻后
𪊽   麇同所谓麇庸即麇也今之房陵楚饥与濮
    伐楚楚子再败麇师于房渚者(桓王/三)荆州记
    引释例在当阳非也当阳乃麋(岳志以岳之/巴陵为麋子)
    (国地有两城址尚存相去十里所楚昭/奔随王使王孙由于城麋者有麋州)
(文十一/又定五)芈姓子今荆之当阳旧云均之郧乡非也乃
卷二十六 第 22b 页 WYG0383-0297b.png
    古锡穴(郧乡乃汉锡县/太康五为郧乡)潘崇伐麋至锡穴者
    (地形志汉中郡之/东界古之锡穴)
     右高阳后濮罗夔越等国
     诸侯以保社稷为孝是故国君去国止之
     曰奈何去社稷大夫以守宗庙为孝是故
     大夫去国止之曰柰何去宗庙士以守坟
     墓为孝故士去国止之曰柰何去坟诸侯
     失国曰丧大夫士之失位亦曰丧以不孝
卷二十六 第 23a 页 WYG0383-0297c.png
     处之也孟轲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
     效死不去此重去社稷之义也颜渊曰去
     国则哭于墓而后行此重去坟墓之义也
     土地人民诸侯之宝也是故春秋于外取
     灭必书所以见不能保其土地与人民也
     卿大夫死众士死制是故国君死社稷谓
     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四郊多垒大夫
     以为辱而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则大夫
卷二十六 第 23b 页 WYG0383-0297d.png
     不可以不死众矣奉命以出有死无霣士
     大夫死行列百吏死职则士不可以不死
     制矣虽然国君死社稷而太王去邠大夫
     死众士死制而管仲不死子紏盖死社稷
     以为民也去邠以为民无死可也死众死
     制以为君也死非为君无死可也故君子
     之谋国勇足以制敌智足以谋必以死为
     尚哉所守然尔是故国灭君死之正也圣
卷二十六 第 24a 页 WYG0383-0298a.png
     人犹不必其死也其见灭焉犹以取灭之
     道书之蔡献舞潞婴儿沈嘉许斯顿牂胡
     豹曹阳邾益之名所以见不能修德保社
     稷而之灭尔(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孟/子以为礼若谭子在莒弦子)
     (在黄温子在卫虽奔失国/不名非其不道自抵灭也)楚子灭夔以夔
     子归不名非其所取灭也(楚人谓夔不祀/祝融粥熊夔子)
     (不伏楚人疾之遂灭之书楚人罪专灭也/杜谓夔不祀故楚不讥灭同姓妄也卫祖)
     (康叔不敢及稷鲁祖周不及公刘夔不/祝融非所以为罪也况楚得专灭乎)
卷二十六 第 24b 页 WYG0383-0298b.png
     归录实也或曰以蔡侯献舞归明蔡之己
     灭蔡何尝灭哉(赵说/误)
越   芈姓古南越盟会图疏云南越广州按南海
    桂林象郡皆是非姒姓之越(十道志云禺州/古百粤婺女之)
    (分秦为象郡而容/邕等州本皆越)东南二越诸儒皆一之疏
    矣
越常  今灌之越裳县(吴置/)
骆越  今溃治郁平(通典贵州古/西瓯骆越)盖古瓯骆(周/书)载言
卷二十六 第 25a 页 WYG0383-0298c.png
    云潘州古瓯骆越之地而史记亦有西瓯骆
    交止九员之域(十道/记)号骆侯姚姓(李奇/说)故九
    员有骆田(益州记交止有骆田仰潮水人为/骆人有骆侯或自名骆将汉代蜀)
    (王子将兵徕讨骆侯自/称安阳王尉佗灭之)邕有骆越水(即驩/水)
    散居襄(通典襄阳县汉之/中庐骆越人徙此)或云瓯闽误(骆姓/史记)
    (作驺/误)
瓯越  梁四公记合浦落黎县瓯越也董逌谓于越
    又讹为瓯越妄
卷二十六 第 25b 页 WYG0383-0298d.png
瓯隑  太平御览引周书五来切
且瓯
西瓯  郭璞以建安为西瓯非此集韵音呕骆越别
    种郡国志郁林西越也故杜佑云西瓯即言
    西以别东尔(寰宇记郁林废党州经/善劳县即古西瓯居)
供人  或云文朗民也今之峰州
目深  又大荒北海深目之国盻姓近南地
摧扶
卷二十六 第 26a 页 WYG0383-0299a.png
禽人  或云羽氏
苍吾  梧之苍吾县元始六年开苍吾郡地广东至
    湘潭
  吴起为楚收扬越者(国/事)扬州之分(汉南传/奏略定扬)
    (/注)宜即蛮扬(见王会解或云蛮婺州也本属/会稽郡国志云东越之地为东)
    (扬州人俗轻/狡少信行)
桂国  见伊尹四方令经云八桂在贲禺东(今番/禺)
    桂阳也
卷二十六 第 26b 页 WYG0383-0299b.png
损子  百濮九菌产里并四方令
产里  一云语儿也或作陆童误
九菌  四方令在正南今九江之菌江
海癸
稽余
北带
仆句
区吴  蒙之东区汉之荔浦也
卷二十六 第 27a 页 WYG0383-0299c.png
     右高阳后越之分
     余读地书王会解等知所谓百越矣是芈
     姓之越也至于会稽之越伯禹之苗又不
     在是(自岭而南唐虞三代为百越之国亦/谓南越彫题之重随畜转居非先王)
     (建封职方之限自交至于会稽七千里内/百越攸处各有种姓非尽少康之后瓯越)
     (闽越亦非南/越之种也)若夫中卢之骆卫地之越则
     又昔之进于中华者(桓元年越/近垂上)亦如钩町
     (钩一用句集韵音劬西/戎之君然字书作㽛町)同并(皆今牂柯属/县故同并勾)
卷二十六 第 27b 页 WYG0383-0299d.png
     (町二/俟国)义渠(今庆州义渠县秦昭灭义渠君/封之此九域志邠州古义渠城)
     (义渠/之国)大荔(地志临晋故大荔国今同州朝/邑贞王八年秦厉公灭而居之)
     (洛/川)漏卧(牂柯漏卧县/故漏卧侯国)陆浑(在河/南)枹罕(河州/枹罕)
     (县汉属金城劭/云罕羌侯国)朐衍(秦穆得由余西戎八/国来服泾漆之北如)
     (义渠大荔乌/氏朐衍皆是)温宿(今醴泉县有温宿岭汉/世温宿国人居之随书)
     (之温/秀也)之名县也乌乎周之全也五服衣冠
     侯伯合沓曾何有于夷哉东迁而后强豪
     攻并礼废乐坏然后诸夷得以沿隙而入
卷二十六 第 28a 页 WYG0383-0300a.png
     赤体白窒更踞泰半于中原矣吴越楚蜀
     遍为蛮境(今荆湖川广松茂姚保横宾邕/梧等处皆是其类甚多通渠涪)
     (渝逄壁充毕等/皆巴人之境)秦陇晋魏悉成戎地(如岐/有犬)
     (戎赵有代戎渭南有允戎丽戎河南山北/有阴戎伏羌有冀戎河兰厚会鄯凤文宕)
     (皆西羌氐人叠拓松恭/静维当亦悉羌戎之地)河南为蛮(河南陆/浑新域)
     (故蛮子国惠帝/四年置蛮中)河西为狄(杜谓白狄故河/西郡鄜延坊银)
     (绥丹之间皆古白狄地/故云白狄与秦同州)淮有群舒魏有诸
     隗在在充蒲(河北有赤狄甲氏留吁铎屈/潞子皆隗姓洛川亦有赤狄)
卷二十六 第 28b 页 WYG0383-0300b.png
     (遗/地)狄豲邽冀往往遍于渭首虽洛阳一王
     城而杨拒泉皋陆浑伊洛之戎亦且杂然
     分处其中为冠俗者盖无几也悲哉甲族
     将颓子弟卑旧制而聘新尖卫侯咅代王
     胡服咸失其死把居雍丘邾处鲁甸乃用
     夷礼淮徐介莒牟莱之国在今京东而亦
     俱有夷名可胜叹邪夗金而下典午之际
     齐州左衽言侏离矣被发野祭谁其哀之
卷二十六 第 29a 页 WYG0383-0300c.png
     仙李石晋而兹祸尤酷此许翰所以归
     过谋国者之不知学春秋宁不劾乎若此
     族者犹先王之类也是故列之
牟   子爵祝融后续志云泰山牟县故牟国今文
    登(舆地广记云奉符/春秋牟子之国)
堣夷  尧命羲仲宅堣夷在辽西即青之堣夷今文
    书及帝命验作禺铁一作嵎铁故即郁夷故
    武后时福顺富为嵎夷公
卷二十六 第 29b 页 WYG0383-0300d.png
南交  羲叔所宅今交州故交阯交郡也
西   和仲所宅今兴元西县汉故西县古来田西
    而阆之晋安有西水上原由京兆水西西水
    县界流入
幽都  和叔所宅幽也一曰北幽今之幽州居山之
    上有幽都山以阴幽名非宋地之幽(庄十/六)
易   所谓朔易古有易之地(商上甲微/伐有易者)今之易州
    北终东始有代易意故迩于代(世不知有易/朔易之地或)
卷二十六 第 30a 页 WYG0383-0301a.png
    (谓冬收藏交易为言东作西成南为朔/易皆以民事言非也谓岁改易者亦非)有易
    水出固安故固安为北易(即安国河出故安/阎乡西川故安国)
    (经云故安谓之/北易作故通)复有南易(燕赵记有三易漳/为南易班固阚骃)
    (以呼沱为南易史云燕与/赵易以龙亢分门与燕者)而临洺为汉易阳
    昔燕文公徙易则汉之易县也有故城在城
    西五里有故易京城在涿之归德南十八里
    (公孙瓒害刘虞于葪下谣云燕南垂赵北际河/惟有此中可避世瓒以易地当之筑城临易)
    (徙都曰易京铁门楼榜千重袁绍破之石虎/自辽徙此恶其固毁之寰宇记归义东南十)
卷二十六 第 30b 页 WYG0383-0301b.png
    (五有大城燕桓/侯之别都指此)
程   商封吴回后今咸阳故安陵城周程邑也(地/志)
    (安陵𨽻扶风阚/骃云古程邑)一云洛阳上程聚程伯休父
    卿士之采
(桓七/年) 桓公再会黄人尔登之黄县东南二十五里
    故有黄城本纪邑后入齐黄亦多矣如内黄
    (县𨽻/相)外黄(雍丘东六里/有故外黄城)小黄(陈留东北有小/黄园东北汉故)
    (小黄/城)土黄(晋县割临沮立/今襄之南漳)与封丘(隐元年宋/败处有黄)
卷二十六 第 31a 页 WYG0383-0301c.png
    (池/)涪陵等皆有之(岑彭破侯丹/于黄今涪)一作(玉篇/古国)
     太昊宅东少昊宅西炎帝居南颛帝居北
     予尝證之矣南交北幽东堣西柳处乎四
     方此不迁之㳄也己酉冬周益公退舍归
     首以炎陵事来访谓三皇五帝并居中原
     炎帝之墓无因南方即疑为偏据者予曰
     不然古之圣人惟与天地合必于我者无
     一毫之不尽则示之后斯悠久而不渝后
卷二十六 第 31b 页 WYG0383-0301d.png
     世圣人取之于古必其所履能合于天地
     动静曲尽而无愧者然后执之视以为则
     苟在我者一毫之不尽则推之于彼者将
     厌弃而不继矣盛德在火不刋之祀其帝
     炎帝其神祝融此实司南方者是故炎墓
     茶乡而祝融墓于衡山地道记志颛顼之
     虚实在幽州远游章句宝椟等记西皇所
     居乃在西海之津斯未得信然秦汉来大
卷二十六 第 32a 页 WYG0383-0302a.png
     祝云阳甘泉则云阳固在咸阳之区而姓
     氏书谱皞颢等姓亦皆出于西方鲁为少
     昊之虚卫为颛顼之虚固左氏说也开元
     揆天下景林邑驩爱所至悉谬而独交州
     之晷分寸不讹予以是知圣人之所以为
     万世法岂苟然邪而孔子国犹以为夏与
     春交果何义欤嗟乎随室考尝夭枉相继
     而后姓神农本经句字不可变三十馀历
卷二十六 第 32b 页 WYG0383-0302b.png
     昏旦悉异而后信放勋之典中星不可违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而犹未得其所以
     高悲夫(安国字/子国)
   高辛氏后
高辛  高阳封之今南京榖熟高辛镇也梁载□云
    襄邑有高辛城襄邑今𨽻东京而高辛故城
    在榖熟西南四十五(地理志在梁/国榖熟西南)
(釐漦/台邰) 稷封作釐𣀗庲亦作台骀邰今永兴武功
卷二十六 第 33a 页 WYG0383-0302c.png
    西南二十二有故漦城有后稷姜嫄祠隋为
    稷州(恭帝武德三分武功好畤/四县置稷州盖唐再置)本曰周(汉志/漦属)
    (右扶风本曰/周故后曰周)与姜台异(见炎后国许云邰姜/姓炎帝稷后稷庙记)
    (云武功本名邰后/改曰□城失之)
(邠/)  邠也(诸记开元十三年以豳似幽改邠按魏/大和十四已为邠二十年乃为豳豳先)
    (一年为/班州)本谷名班云扶风栒邑豳乡(公刘邑/诗云于)
    (豳斯/语)邠之三水西南三十有故豳城(徐广云/新漆县)
    (东北有故豳亭/九域志太王都)今豳亭栒故城皆在三水东
卷二十六 第 33b 页 WYG0383-0302d.png
    北庞川水西有姜嫄公刘庙(按渭水南一里/故郇城武德三)
    (为郇州三年废/故城今在郿)
尉季  不窋居今庆之安化有尉季城在州东三里
    作尉季误
不窋  今安化有不窋城不窋墓(州东三里/故顺化也)周地图
    之郁郅城在白马马岭两川交水口(水经尉/季一曰)
    (不窋疑郁郅之讹周语不窋窜戎狄间韦/昭以为居豳故诗正义谓生来于豳邰)
亶父  古公亶父或云亶地吕氏云宓子治亶父然
卷二十六 第 34a 页 WYG0383-0303a.png
    宓子治乃单父也
魏   景王之十二年(昭/九)使詹伯辞于晋曰我自夏
    王之代以后稷之功故受魏骀芮岐毕为吾
    西土武王克商蒲姑商奄为吾东土巴濮楚
    邓为吾南土肃慎燕亳为吾北土则周之先
    尝受魏矣平陆乃故河东之河北县春秋属
    晋(今陕之平/陆有魏城)
岐   古有岐伯至古公避狄迁岐之阳今凤翔岐
卷二十六 第 34b 页 WYG0383-0303b.png
    山县西北有岐城故址后魏为岐州以山之
    岐而名(即箭/䇢岭)文王初为岐侯(琴/操)在邰西北不
    百里而豳又在𨙸西北四百南有周原而乾
    之永寿亦为豳地故传谓自稷至武五迁不
    出所封以此一作𨙸岐(地志文王/徙𨙸非)县道记陇
    州吴山县东四十五即岐山县西南界有一
    故城彼人谓之文王城寰宇记考文王都酆
    不合于此有城疑是汉杜阳县又岐山县东
卷二十六 第 35a 页 WYG0383-0303c.png
    十九有杜阳为内亦有杜阳故城二县俱属
    扶风据十三州志郡县道里数即陇州杜阳
    故城近之据汉志注杜水南入渭即普润界
    文王城近之
周   黄帝臣有周昌商有周任(千姓编云/商太史)周国久
    矣预谓扶风雍东北有周城(雍唐为/天兴)盖即周
    原岐之小地名泰王迁之在美阳南故说文
    谓文王封岐在美阳中水乡而汉志谓美阳
卷二十六 第 35b 页 WYG0383-0303d.png
    西北中水乡周泰王邑(或谓太公徙岐下之/周原号国曰周非)
程   王季之居(周书王季宅程世/纪云王季徙于程)在今咸阳故安
    陵亦在岐南与毕陌接所谓毕程(吕十八武/王尝穷于)
    (毕程长安志孟子言文/王卒于毕郢今作郢)
丰   文王作丰武王作镐丰丰宫镐镐宫丰在丰
    水之西镐在丰水之东皆宗周地本小男国
    武王伐纣乃收虞师芮师丰师镐师者亦作
    酆寰宇记文王酆宫在鄠盟会图云丰镐相
卷二十六 第 36a 页 WYG0383-0304a.png
    去二十五里
(鄗/)  在长安之灵台乡镐京宗周(元和志镐京在/长安有武王宫)
    汉穿昆明镐之遗址沦焉(今永兴昆明/北之镐陂)即京
    周(昭/元)或作鄗非是(世本荀子皆作鄗六韬酆/师鄗师史鄗池君亦见春)
    (秋后传然本只高字光武起鄗邑者若常山/鄗邑在河北自音郝一作鄗集亦音镐非)
王城(洛二/东西)武王迁鼎郏鄏成王定之作东都洛曰王城
  (周/) 今河南县皇城也(涧水东/沥水西)亦曰郏(今县西有/郏鄏陌有)
    (郏/山)至平王遂居之曰东周而以丰镐为西周
卷二十六 第 36b 页 WYG0383-0304b.png
    子朝复居之二周分理此为东周赧王迁之
    而此为西周矣(公羊云咸阳东/周王城西周)与秦之王城
    异(杜云临晋东有古王城今名武乡城秦城/之王城乃昭十五阴饴生会秦伯处即大)
    (荔城在/今同州)
东周(三/) 西桓公孙惠公封少子于巩号东周
西周(三/) 经姬姓叔均国盖别一国
宗周(三/) 周公既营洛又卜瀍水东作下都迁商顽焉
    曰成周今河南洛阳故城是(洛阳熙宁省入/河南城中有翟)
卷二十六 第 37a 页 WYG0383-0304c.png
    (泉翟泉详/樵周地水)及子朝入王城敬王居成周曰东
    周周衰为二而此为西周(桓公居/考王封)自武以镐
    为西丰为宗周后更镐为宗周(正月注雨无/正曰周宗忞)
    (云宗周/京兆)宗周成周王城东西周不一学者宜
    详
𢠸孤聚 秦以处东周君
阳人聚 秦以处西周君今汝州之西
承休  光武封姬常今汝东有承休故城
卷二十六 第 37b 页 WYG0383-0304d.png
(蕃/)  契封在华阴之郑郑县有栾都城及故藩邑
    故世本谓契居蕃阚骃云蕃郑西今之峦城
    是矣地有商山鲁连子云在太华之阳世纪
    谓在商洛故世谓上洛汉商县非也(括地象/云商州)
    (阚云商州上洛九域志舆地记云契始封通/典云商之商洛古商邑乃商君封检地志盖)
    (南阳界古商/于汉之商县)
砥石  昭明居
邺   上甲微居即桐也世纪云邺西南有上司马
卷二十六 第 38a 页 WYG0383-0305a.png
    太甲之居今汤阴有司马泊司马村或云太
    甲盖以邺西桐有离宫商之墓地而缪以上
    甲为太甲尔
(大夏/) 实沈封大夏是为参今太原阳曲旧晋阳城也
(隐元/) 商丘阏伯封相土因之宋是今南京理宋城
    汉之睢阳或以为漳水之南商虚失之
相   虹之西北有故相城寰宇记云即相土居
龙   晏龙国(夔龙皆以/名为国)王符云优姓鲁之北鄙(成/二)
卷二十六 第 38b 页 WYG0383-0305b.png
    (年齐伐我北鄙/围龙世家作隆)预云太山博县西南后为博
    城今奉符有龙山汉陈署为龙侯者(唐乾/封)
    长垣之龙(萧县东三十有龙城水经获水所/经开皇曰龙城今长垣有龙城)
续   续牙国晋邑也狐鞠居采
巫人  今之巫山归之巴东故汉巫县(利州其/北境)
民  经有巫人民肜姓帝俊后广韵有
    国集音替
司幽  一曰思幽见经列子曰思幽之国思士不妻
卷二十六 第 39a 页 WYG0383-0305c.png
    而感思女不夫而孕
蜀   支子封蜀侯国自益昌西南至蜀皆其地张
    仪灭之(蜀王八战不胜而灭赧王元/年秦惠文封公子通为蜀王)
苴   蜀王封其弟葭萌于汉中为苴侯后命其邑
    曰葭萌今利州县一曰吐费城
摇氏  经云帝喾子国即摇民
东胡  厌越国后曰鲜卑卢绾所居鲜卑山在柳城
    东南二百里伊尹四方令东胡正北
卷二十六 第 39b 页 WYG0383-0305d.png
吐浑
慕容
柔仆  一曰羸土之国
赤乌  穆传赤乌之国在舂山西三百与周同祖
中路  玄元国
     帝喾之孙子何其盛欤传曰昔帝喾卜四
     妃之子皆有天下常仪之子为帝摰庆都
     之子为帝尧契之后为商而稷之后为周
卷二十六 第 40a 页 WYG0383-0306a.png
     商周之后盛莫京矣予尝求之帝喾之治
     天下其迹之闻于代者初无赫赫之功是
     何邪得非有功者不如无过之难而作阴
     德者弗若绝阳刑之惠大乎体喾之政亦
     惟仁柔无苛而已而其裔之昌如此也不
     亦姣乎其若商周之后国别著于篇
虞   仲雍后陜之平陆吴山有故虞城虞井虞城
    在平陆东北六十本帝舜之后国所谓西虞
卷二十六 第 40b 页 WYG0383-0306b.png
互吴  伯爵(外传云命圭有/命固曰吴伯)吴大也即泰伯居句吴
    也句吴故城在无锡梅里平虚(城在无锡东/三十梅里在)
    (盖闾城北五十寰宇太伯城西去县四十/平地数丈舆地志吴筑城梅里平虚即此)
    内有泰伯宅及泰伯之墓(墓在无锡县东三/十九里冢墓记在)
    (会稽吴县北梅里舆地记宅/东五里乃泰伯葬梅山也)姑苏吴兴丹阳
    为三吴(句践即今苏治吴县/哀公十三越灭之)
棠溪  夫槩奔楚封之世家吴春秋云昭王封之为
    棠溪氏(定五姓寰宇云唐陵/书又为唐溪氏缪)在汝南吴房(房/为)
卷二十六 第 41a 页 WYG0383-0306c.png
    (丹朱封夫槩封/吴因曰吴房)今蔡之遂平有棠溪亭吴房
    城(潜夫论云在汝南西平通典在郾城/彪云亭在吴房吴房元和十为遂平)盟会
    图作堂溪(云在豫之郾城有/堂溪村郾城西界)
延陵(西/) 延陵五一在代一在绥(后魏延陵县/今绥之延福)一在丹
    徒(随延/陵县)皆非季子之居一作金陵然亦非古
    (今润州延陵县太康/二分曲阿延陵镇置)古延陵在今常之晋陵
    (故汉/毗陵)退耕在是(地志会稽毗陵季札居公羊/云札退居延陵终身盖因封)
    (此今江阴芙蓉湖西/马鞍山札所耕处)有札墓孔父所至(今墓/在县)
卷二十六 第 41b 页 WYG0383-0306d.png
    (北七十申浦之西/江阴西三十五)
州来(二/) 古国楚灭之吴取之封季子(成七吴入州来/昭十三灭之又)
    (二十三年/伐封之)释例地阙地志在沛今寿治下蔡
    (夫差迁昭/侯于此)自延陵徙故曰延州来(今延陵东/北九有季)
    (子庙太康地志云吴封季札/州来而居延陵故曰延州)野王云吴自有
    延州来地先已封季子非楚州来邑未详
朱方(襄二/十八)润之丹徒东二十地曰朱方吴邑也故庆封
    入吴与之朱方昭四年楚围朱方者
卷二十六 第 42a 页 WYG0383-0307a.png
郁闾  郁久闾也或曰郁国久闾其名一作今单
    之鱼台故方与县东南有郁郎城(或云禺夷/一曰郁都)
    有郁氏(国语鲁/相郁贡)
鸠兹  预云芜湖县东今皋夷也今太平芜湖县东
    四十员卿吴地记云有鸠兹城按舆地志以
    为皋兹今芜湖之德政乡有句兹社句兹港
    为古鸠兹乐史以为松滋失之(寰宇记寿之/霍丘东十五)
    (有松滋故城盖本古今地记松兹古鸠兹汉/属江陵魏属庐江一名祝兹误松兹楚地楚)
卷二十六 第 42b 页 WYG0383-0307b.png
    (伐吴及鸠兹无囚在江陵咸康三年以松兹/流户在荆上立松兹县𨽻河东乃荆之松兹)
郧   一作䚋吴地发扬也(杜云郧发扬也桓王十/二郧将与赵楚败之)
    今海陵(今泰州治县西/南有发繇口)
西吴  一曰虞雍支子封今陜之平陆东北六十里
    故虞城也汉大阳地本帝舜后封即西虞有
    吴山虞井
(三/) 仲山甫采(宣王/封之)也今京兆杜陵有乡樊
    川昔惠王使虢公伐樊执仲皮者(记汉砠赐/樊哙邑因)
卷二十六 第 43a 页 WYG0383-0307c.png
    (号樊/川妄)王符以为封南阳在南雍州记荆州图
    副摰虞等皆以为襄之邓城然兖之瑕丘亦
    云樊仲皮国(寰宇记瑕丘西南樊故城/汉县郡国志云樊仲皮国)吉甫
    之墓则在南皮(西三十高三丈上二木自/有墓来不老曰长年树)
    作
安阳  周章次子风土记武王封周章小子斌于无
    锡安阳乡今常之无锡有安阳山(莽有/锡)
(有/阎)  仲奕国阎三公晋之阎县成王封康叔以
卷二十六 第 43b 页 WYG0383-0307d.png
    有阎之土者(定四为卫/之朝宿邑)地近洛与甘县接境
    昭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预阙之乐
    史在河阳有阎坎一为阎田解县也非鬼阎
    (宋地杜云颖川太平西北有/鬼阎亭颍川今许长平未详)
(哀九/) 广陵东南有邘江即邘沟
太卤  太原榖梁云中国曰太原狄曰太卤地与狄
    境今阳曲
发繇  海陵东南有发繇口哀十二年之发扬也
卷二十六 第 44a 页 WYG0383-0308a.png
     右泰伯仲雍后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
     让民无得而称焉礼让为国之本也昔者
     虞帝一让而九官皆让范宣子一让而其
     臣皆让下之视效芿草偃风况始国之君
     哉诗云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少康以克
     艰兴而句践亦以克艰兴泰伯以天下让
     而季札亦以吴国让惟其有之下必有甚
卷二十六 第 44b 页 WYG0383-0308b.png
     焉者故能礼让则知礼而敬上矣知礼敬
     上于为国乎何有古公之时周家之业盖
     已形矣其所以当得之者泰伯也乃不受
     而三辞之其不受也非为名也非为其弟
     也以天下故岂其心之有是哉心无是是
     故天下莫之知天下莫之知何从而称之
     哉范煜亦言泰伯伯夷未始有让若许由
     者能逃天下而不能逃名迹不泯也乡使
卷二十六 第 45a 页 WYG0383-0308c.png
     泰伯迁延退辟不能坚决则民得而称之
     矣岂至德邪(泰伯无子弟/至德不为雍)文王者天之所
     命也伯惟知此是故致国不屑夫以君之
     元子而弃宗国以逃形身本中夏而冒先
     王之大禁以从狄安行独复又曷尝以让
     为为美而为之哉(符子曰泰伯将让其国于/季历谓其传曰泰王欲以)
     (一国之事属我我其羞之吾闻至人不君/一世而万世以之君不贵一代而万代以)
     (之贵吾焉能贵乎一国而贱乎万代哉乃/去其国夫泰伯以国让而云以天下让者)
卷二十六 第 45b 页 WYG0383-0308d.png
     (非用天下让为天下而让也方古公时邑/于梁山之下何尝有天下禹稷躬稼而有)
     (天下文王一怒而安天下稷文王何尝有/天下为天下让故民无得而称若以天下)
     (□何无得/而称哉)三让之说亦推见至隐而知周
     之所以得天下之本云尔太史公云伯知
     古公欲立季历亡之荆蛮断发文身何尝
     见其三让如所谓南乡让天下三哉(方太/王时)
     (以与王季而王季以与文王文王以与武/王皆泰伯启之也论衡云泰伯见王季有)
     (圣子知太王意欲立之乃入吴采药断发/文身以随俗太王薨泰伯还王季避世泰)
卷二十六 第 46a 页 WYG0383-0309a.png
     (伯再遂王季不听三逊曰吾之吴越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吾刑馀之人不可为宗庙)
     (主王季乃权受之古今乐录云泰伯与虞/仲俱去被发文身变形托为王采药及闻)
     (古公卒乃还发丧哭于门外示夷狄之人/不得入王庭于是季历谓泰伯长当立伯)
     (曰吾生不供养死不含饭哭不临丧犹不/孝之子也何得继又断发文身则刑馀之)
     (人也戎狄之民也三者不除何得为君委/而去之故孙盛三让论曰郑玄以托采药)
     (而行不与发丧断发文身为三者之美隐/蔽不著而王肃则以谓其让隐故民无得)
     (而称玄既失之肃亦未为得也如玄所云/天下共见何云隐而未著且逃去与不发)
     (丧本止一事而断发文身文与左氏明文/不合子言三以天下让如季札子臧之伦)
卷二十六 第 46b 页 WYG0383-0309b.png
     (者/)按王充书古公三子其季曰历季历生
     昌在褓瑞见古公曰吾世当有兴者其不
     在昌乎泰伯知之乃去之吴夫泰伯盖知
     天命之在昌不去则惑惑且乱是故翩然
     有不俟驾此其去之为天下者明也(真父/云自)
     (窜荆吴以让季历也让季历者以有昌也/所贵昌者以有发也伯见季历仁人者文)
     (武乂圣知天意方启周室故默焉而退让/仁人者一让圣人者二故云三以天下让)
     (夫以为伯知文武之圣当得之而后逊/则武之牧野无是心也而况于泰伯乎)
卷二十六 第 47a 页 WYG0383-0309c.png
     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此宪之所以让太
     子也若齐景公篡其君兄之位虽有千驷
     死之日曾何足为称哉秦王世民功既高
     矣而建成元吉犹不之寤卒以自毙则知
     为己而已夫又安能以天下哉泰伯可谓
     至德也已矣
 
 
卷二十六 第 47b 页 WYG0383-0309d.png
 
 
 
 
 
 
 
 路史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