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尚书正义卷第十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颖达奉
    敕撰
  周书
    泰誓上第一
    泰誓中第二
    泰誓下第三
    牧誓第四
    武成第五
泰誓上第一
惟十至三篇
正义曰惟文王受命十有一年武王服丧既毕举兵伐殷以卜
诸侯伐纣之心虽诸侯佥同乃退以示弱至十三年纣恶既盈
乃复往伐之其年一月戊午之日师渡孟津王誓以戒众史叙
其事作泰誓三篇
卷十 第 1b 页
传周自至示弱
正义曰武成篇云我文考文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惟九年大
统未集则文王以九年而卒也无逸称文王享国五十年则嗣
位至卒非徒九年而巳知此十一年者文王改称元年至九年
而卒至此年为十一年也诗云虞芮质厥成毛传称天下闻虞
芮之讼息归周者四十馀国故知周自虞芮质厥成诸侯并附
以为受命之年至九年而文王卒至此十一年武王居父之丧
三年服毕也案周书云文王受命九年惟暮春在镐召太子发
作文传其时犹在但未知崩月就如暮春即崩武王服丧至十
一年三月大祥至四月观兵故今文泰誓亦云四月观兵也知
此十一年非武王即位之年者大戴礼云文王十五而生武王
则武王少文王十四岁也礼记文王世子云文王九十七而终
武王九十三而终计其终年文王崩时武王巳八十三矣八十
四即位至九十三而崩适满十年不得以十三年伐纣知此十
一年者据文王受命而数之必继文王年者为其卒父业故也
卷十 第 2a 页
纬候之书言受命者谓有黄龙玄龟白鱼赤雀负图衔书以命
人主其言起于汉哀平之世经典无文焉孔时未有此说咸有
一德传云所征无敌谓之受天命此传云诸侯并附以为受命
之年是孔解受命皆以人事为言无瑞应也史记亦以断虞芮
之讼为受命元年但彼以文王受命七年而崩不得与孔同耳
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故九年文王卒至此三年服毕此经
武王追陈前事云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是十
一年伐殷者止为观兵孟津以卜诸侯伐纣之心言于商知亦
至孟津也
传十三年至伐纣
正义曰以一月戊午乃是作誓月日经言十三年春大会于孟
津又云戊午次于河朔知此一月戊午是十三年正月戊午日
非是十一年正月也序不别言十三年而以一月接十一年下
者序以观兵至而即还略而不言月日誓则经有年有春故略
而不言年春止言一月使其互相足也戊午是二十八日以历
卷十 第 2b 页
推而知之据经亦有其验汉书律历志载旧说云死魄朔也生
魄望也武成篇说此伐纣之事云惟一月壬辰旁死魄则壬辰
近朔而非朔是为月二日也二日壬辰则此月辛卯朔矣以次
数之知戊午是二十八日也不言正月而言一月者以武成经
言一月故此序同之武成所以称一月者易革卦彖曰汤武革
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象曰君子以治历明时然则改正治历必
自武王始矣武王以殷之十二月发行正月四日杀纣既入商
郊始改正朔以殷之正月为周之二月其初发时犹是殷之十
二月未为周之正月改正在后不可追名为正月以其实是周
之一月故史以一月名之顾氏以为古史质或云正月或云一
月不与春秋正月同义或然也易纬称文王受命改正朔布王
号于天下郑玄依而用之言文王生称王巳改正然天无二日
上无二王岂得殷纣尚在而称周王哉若文王身自称王巳改
正朔则是功业成矣武王何得云大勋未集欲卒父业也礼记
大传云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追王大王亶父王季
卷十 第 3a 页
历文王昌是追为王何以得为文王身称王巳改正朔也春秋
王正月谓周正月也公羊传曰王者孰谓谓文王其意以正为
文王所改公羊传汉初俗儒之言不足以取正也春秋之王自
是当时之王非改正之王晋世有王愆期者知其不可注公羊
以为春秋制文王指孔子耳非周昌也文王世子称武王对文
王云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呼文王为王是后人追为
之辞其言未必可信亦非实也
传渡津乃作
正义曰孟者河北地名春秋所谓向盟是也于孟地置津谓之
孟津言师渡孟津乃作泰誓知三篇皆渡津乃作也然则中篇
独言戊午次于河朔者三篇皆河北乃作分为三篇耳上篇未
次时作故言十三年春中篇既次乃作故言戊午之日下篇则
明日乃作言时厥明各为首引故文不同耳尚书遭秦而亡汉
初不知篇数武帝时有太常蓼侯孔臧者安国之从兄也与安
国书云时人惟闻尚书二十八篇取象二十八宿谓为信然不
卷十 第 3b 页
知其有百篇也然则汉初惟有二十八篇无泰誓矣后得伪泰
誓三篇诸儒多疑之马融书序曰泰誓后得案其文似若浅露
又云八百诸侯不召自来不期同时不谋同辞及火复于上至
于王屋流为雕五至以谷俱来举火神怪得无在子所不语中
乎又春秋引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国语引泰誓曰朕梦
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孟子引泰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
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孙卿引泰誓曰独夫受礼记
引泰誓曰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
罪惟予小子无良今文泰誓皆无此语吾见书传多矣所引泰
誓而不在泰誓者甚多弗复悉记略举五事以明之亦可知矣
王肃亦云泰誓近得非其本经马融惟言后得不知何时得之
汉书娄敬说高祖云武王伐纣不期而会盟津之上者八百诸
侯伪泰誓有此文不知其本出何书也武帝时董仲舒对策云
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周公曰复哉复哉
今引其文是武帝之时巳得之矣李颙集注尚书于伪泰誓篇
卷十 第 4a 页
每引孔安国曰计安国必不为彼伪书作传不知颙何由为此
言梁主兼而存之言本有两泰誓古文泰誓伐纣时事圣人取
为尚书今文泰誓观兵时事别录之以为周书此非辞也彼伪
书三篇上篇观兵时事中下二篇亦伐纣时事非尽观兵时事
也且观兵示弱即退复何誓之有设有其誓不得同以泰誓为
篇名也
传大会以誓众
正义曰经云大会于孟津知名曰泰誓者其大会以誓众也王
肃云武王以大道誓众肃解彼伪文故说谬耳汤誓指汤为名
此不言武誓而别立名者以武誓非一故史推义作名泰誓见
大会也牧誓举战地时史意也顾氏以为泰者大之极也犹如
天子诸侯之子曰太子天子之卿曰太宰此会中之大故称泰
誓也
惟十至孟津
正义曰此三篇俱是孟津之上大告诸国之君而发首异者此
卷十 第 4b 页
见大会誓众故言大会于孟津中篇徇师而誓故言以师毕会
下篇王更徇师故言大巡六师皆史官观事而为作端绪耳
传三分至孟春
正义曰论语称三分天下有其二中篇言群后以师毕会则周
之所有诸国皆集牧誓所呼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知此大
会谓三分有二之诸侯及诸戎狄皆会也序言一月知此春是
周之孟春谓建子之月也知者案三统历以殷之十二月武王
发师至二月甲子咸刘商王纣彼十二月即周之正月建子之
月也
传冢大至听誓
正义曰冢大释诂文侍御是治理之事故通训御为治也同志
为友天子友诸侯亲之也牧誓传曰言志同灭纣今揔呼国君
皆为大君尊之也下及治事众士谓国君以外卿大夫及士诸
掌事者大小无不皆明听誓自士以上皆揔戒之也
传生之至为贵
卷十 第 5a 页
正义曰万物皆天地生之故谓天地为父母也老子云神得一
以灵灵神是一故灵为神也礼运云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
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言人能兼此气性馀物则不能然
故孝经云天地之性人为贵此经之意天地是万物之父母言
天地之意欲养万物也人是万物之最灵言其尤宜长养也纣
违天地之心而残害人物故言此以数之与下句为首引也
传沈湎至无辜
正义曰人被酒困若沈于水酒变其色湎然齐同故沈湎为嗜
酒之状冒训贪也乱女色荒也酷解经之暴杀解经之虐皆果
敢为之案说文云酷酒厚味也酒味之厚必严烈人之暴虐与
酒严烈同故谓之酷
传一人至政乱
正义曰秦政酷虐有三族之刑谓非止犯者之身乃更上及其
父下及其子经言罪人以族故以三族解之父母前世也兄弟
及妻当世也子孙后世也一人有罪刑及三族言淫滥也古者
卷十 第 5b 页
臣有大功乃得继世在位而纣之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已
滥受宠子弟顽愚亦用不堪其职所以政乱官人以世惟当用
其子耳而传兼言兄者以纣为恶或当因兄用弟故以兄协句耳
传土高至奢丽
正义曰释宫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李巡曰所以古今通语明
实同而两名此传不解宫室义当然也释宫又云阇谓之台有
木者谓之榭李巡曰台积土为之所以观望也台上有屋谓之
榭又云无室曰榭四方而高曰台孙炎曰榭但有堂也郭璞曰
榭即今之堂堭也然则榭是台上之屋歇前无室今之厅是也
诗云彼泽之陂毛传云陂泽障也障泽之水使不流溢谓之陂
停水不流谓之池侈亦奢也谓衣服采饰过于制度言匮竭民
之财力为奢丽也顾氏亦云华侈服饰二刘以为宫室之上而
加侈服据孔传云服饰过制即谓人之服饰二刘之说非也殷
本纪云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
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聚野兽飞鸟置其中大聚乐戏
卷十 第 6a 页
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閒说纣奢侈之
事书传多矣
传忠良至暴虐
正义曰焚炙俱烧也刳剔谓割剥也说文云刳刲也今人去肉
至骨谓之剔去是剔亦刲之义也武王以此数纣之恶必有忠
良被炙孕妇被刳不知其姓名为谁也殷本纪云纣为长夜之
饮时诸侯或叛妲己以为罚轻纣欲重刑乃为熨斗以火烧之
然使人举辄烂其手不能胜纣怒乃更为铜柱以膏涂之亦加
于炭火之上使有罪者缘之足滑跌坠入中纣与妲已以为大
乐名曰炮烙之刑是纣焚炙之事也后文王献洛西之地赤壤
之田方千里请纣除炮烙之刑纣许之皇甫谧作帝王世纪亦
云然谧又云纣剖比干妻以视其胎即引此为刳剔孕妇也
传悛改至之甚
正义曰左传称长恶不悛悛是退前创改之义故为改也观政
于商计当恐怖言纣纵恶无改悔之心平居无故不事神祇是
卷十 第 6b 页
纣之大恶上帝举其尊者谓诸神悉皆不事故传言百神以该
之不事亦是不祀别言遗厥先宗庙弗祀遗弃祖父言其慢之
甚也
天佑至厥志
正义曰巳上数纣之罪此言伐纣之意上天佑助下民不欲使
之遭害故命我为之君上使临政之为之师保使教诲之为人
君为人师者天意如此不可违天我今惟其当能佑助上天宠
安四方之民使民免于患难今纣暴虐无君师之道故今我往
伐之不知伐罪之事为有罪也为无罪也不问有罪无罪志在
必伐我何敢有远其本志而不伐之
传言天至教之
正义曰众民不能自治立君以治之立君治民乃是天意言天
佑助下民为立君也治民之谓君教民之谓师君既治之师又
教之故言作之君作之师师谓君与民为师非为别置师也
传当能至天下
卷十 第 7a 页
正义曰天爱下民为立君立师者当能佑助天意宠安天下不
夺民之财力不妄非理刑杀是助天宠爱民也
传越远至其志
正义曰越者踰越超远之义故为远也武王伐纣内实为民除
害外则以臣伐君故疑其有罪与无罪言巳志欲为民除害无
问是之与否不敢远其志言已本志欲伐何敢远本志舍而不
伐也
传力钧至可见
 义曰德者得也自得于心义者宜也动合事宜但德在于身
 言有德义施于行故言秉执武王志在养民动为除害有君
 之明德执利民之大义与纣无者为敌虽未交兵揆度优劣
 负可见示以必胜之道令士众勉力而战也
传纣之至同罪
正义曰纣之为恶如物在绳索之贯一以贯之其恶贯巳满矣
物极则反天下欲毕其命故上天命我诛之今我不诛纣则是
卷十 第 7b 页
逆天之命无恤民之心是我与纣同罪矣犹如律故纵者与同
罪也
传祭社至于纣
正义曰释天引诗云乃立冢土戎丑攸行即云起大事动大众
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孙炎曰宜求见福祐也是祭社
曰宜冢训大也社是土神故冢土社也毛诗传云冢土大社也
受命文考是告庙以行故为告文王庙也王制云天子将出类
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此受命文考即是造乎祢也王制以神
尊卑为次故先言帝社后言祢此以庙是已亲若言家内私议
然后告天故先言受命文考而后言类于上帝舜典类于上帝
传云告天及五帝比以事类告天亦当如彼也罚纣是天之意
故用汝众致天罚于纣也
泰誓中第二
传次止至之北
正义曰次是止舍之名榖梁传亦云次止也序云一月戊午师
卷十 第 8a 页
渡孟津则师以戊午日渡也此戊午日次于河朔则是师渡之
日次止也上篇是渡河而誓未及止舍而先誓之此次于河朔
者是既誓而止于河之北也庄三年左传例云凡师一宿为舍
再宿为信过信为次此次直取止舍之义非春秋三日之例也
何则商郊去河四百馀里戊午渡河甲子杀纣相去才六日耳
是今日次讫又誓明日誓讫即行不容三日止于河旁也
传徇循至西土
正义曰说文云徇疾也循行也徇是疾行之意故以徇为循也
下篇大巡六师义亦然也此誓揔戒众军武王国在西偏此师
皆从西而来故称西土
传鲐背至小人
正义曰释诂云鲐背耇老寿也舍人曰鲐背老人气衰皮肤消
瘠背若鲐鱼也孙炎曰耇面冻梨色似浮垢也然则老人背皮
似鲐面色似梨故鲐背之耇称梨老传以播为布布者遍也言
遍弃之不礼敬也昵近释诂文孙炎曰昵亲近也牧誓数纣之
卷十 第 8b 页
罪云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知纣所亲近罪人
谓天下逋逃之小人也
传过酗至罪同
正义曰酗是酒怒淫酗共文则淫非女色故以淫为过言饮酒
过多也肆是放纵之意酒过则酗纵情为虐以酒成此暴虐之
恶臣下化而为之由纣恶而臣亦恶言君臣之罪同也
朋家至彰闻
正义曰小人好忿天性之常化纣淫酗怨怒无巳臣下朋党共
为一家与前人并作仇敌胁上权命以相灭亡无罪之人怨嗟
呼天纣之秽恶之德彰闻天地言其罪恶深也
传臣下至恶深
正义曰胁上谓纣既昏迷朝无纲纪奸宄之臣胁于在下假用
在上之权命胁之更相诛灭也
传浮过
正义曰物在水上谓之浮浮者高之意故为过也桀罪巳大纣
卷十 第 9a 页
又过之言纣恶之甚故下句说其过桀之状案夏本纪及帝王
世纪云诸侯叛桀关龙逢引皇图而谏桀杀之伊尹谏桀桀曰
天之有日如吾之有民日亡吾乃亡矣是桀亦贼虐谏辅谓已
有天命而云过于桀者殷本纪云纣剖比干观其心桀杀龙逢
无剖心之事又桀惟比之于日纣乃诈命于天又纣有炮烙之
刑又有刳胎斮胫之事而桀皆无之是纣罪过于桀也
传剥伤至杀之
正义曰说文云剥裂也一曰剥割也裂与割俱是伤害之义也
杀人谓之贼故贼为杀也元者善之长易文言文良之为善书
传通训也元良俱善而双举之者言其剥丧善中之善为害大
也以谏辅纣纣反杀之即比干是也上篇言焚炙忠良与此经
相类而复言此者以杀害人为恶之大故重陈之也
传其枧至诛之
正义曰纣罪过于桀而言与桀同辜者罪不过死合死之罪同
言必诛也
卷十 第 9b 页
传言我至之占
正义曰梦者事之祥人之精爽先见者也吉凶或有其验圣王
采而用之我卜伐纣得吉梦又战胜礼记称卜筮不相袭袭者
重合之义训戎为兵梦卜俱合于美是以兵诛纣必克之占也
圣人逆知来物不假梦卜言此以强军人之意耳史记周本纪
云武王伐纣卜龟兆不吉群公皆惧惟太公强之太公六韬云
卜战龟兆焦筮又不吉太公曰枯骨朽蓍不踰人矣彼言不吉
者六韬之书后人所作史记又采用六韬好事者妄矜太公非
实事也
传平人至不同
正义曰昭二十四年左传此文服虔杜预以夷人为夷狄之人
即如彼言惟云亿兆夷人则受率其旅若林即曾无华夏人矣
故传训夷为平平人为凡人言其智虑齐识见同人数虽多执
心用德不同心谓谋虑德谓用行智识既齐各欲申意故心德
不同也
卷十 第 10a 页
传我治至德同
正义曰释诂云乱治也故谓我治理之臣有十人也十人皆是
上智咸识周是殷非故人数虽少而心德同同佐武王欲共灭
纣也论语引此云予有乱臣十人而孔子论之有一妇人焉则
十人之内其一是妇人故先儒郑玄等皆以十人为文母周公
太公召公毕公荣公太颠宏夭散宜生南宫括也
传周至至仁人
正义曰诗毛传亦以周为至相传为此训也武王三分天下有
其二则纣党不多于周但辞有激发旨有抑扬欲明多恶不如
少善故言纣至亲虽多不如周家之少仁人也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正义曰言此者以上云民之所恶天必诛之巳今有善不为民
之所恶天必佑我令教化百姓若不教百姓使有罪过实在我
一人之身此百姓与下百姓懔懔皆谓天下众民也
今朕至有光
卷十 第 10b 页
正义曰既与天下为任则当为之除害今我必往伐纣我之武
事惟于此举之侵纣之疆境取彼为凶残之恶者若得取而杀
之是我伐凶恶之事用张设矣汤惟放逐我能擒取是比于汤
又益有光明
传扬举至伐之
正义曰文王世子论举贤之法云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是扬举
义同故扬为举也于时犹在河朔将欲行适商都言我举武事
侵入纣之郊疆往伐之也春秋之例有钟鼓曰伐无曰侵此实
伐也言往侵者侵是入之意非如春秋之例无钟鼓也
勖哉至非敌
正义曰取得纣则功多于汤宜勉力哉夫子将士等呼将士令
勉力也以兵伐人当临事而惧汝将士等无敢有无畏轻敌之
心宁执守似前人之强非已能敌之志以伐之如是乃可克矣
传勖勉至克矣
正义曰勖勉释诂文呼将士而誓之知夫子是将士也老子云
卷十 第 11a 页
祸莫大于轻敌故令将士无敢有无畏之心令其必以前敌为
可畏也论语称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孔子曰必也临事而
惧令军士等不欲发意轻前人宁执非敌之志恐彼强多非我
能敌执此志以伐之则当克矣
传言民至容头
正义曰懔懔是怖惧之意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其志懔懔
然以畜兽为喻民之怖惧若似畜兽崩摧其头角然无所容头
顾氏云常如人之欲崩其角也言容头无地隐三年谷梁传曰
高曰崩头角之称崩体之高也
泰誓下第三
传是其至巳上
正义曰上篇未次而誓故略言大会中篇既次乃誓为文稍详
故言以师毕会此篇最在其后为文益详故言大巡六师巡绕
周遍大其事故称大也师者众也天子之行通以六师为言于
时诸侯尽会其师不啻六也师出以律易师卦初六爻辞也律
卷十 第 11b 页
法也行师以法即誓敕赏劝是也礼成于三故为三篇之誓三
度申重号令为重慎艰难之义也孙子兵法三令五申之此誓
三篇亦为三令之事也牧誓王所呼者从上而下至百夫长而
止知此众士是百夫长巳上也
传言天至法则
正义曰孝经云则天之明昭二十五年左传云以象天明是治
民之事皆法天之道天有尊卑之序人有上下之节三正五常
皆在于天有其明道此天之明道其义类惟明言明白可效王
者所宜法则之将言商王不法天道故先摽二句于前其下乃
述商王违天之事言其罪宜诛也
传轻狎至神明
正义曰郑玄论语注云狎惯忽之言惯见而忽之意与侮同传
因文重而分之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
人之常行法天明道为之轻狎五常之教侮慢而不遵行之是
违天显也训荒为大大为怠惰不敬谓不敬天地神明也上篇
卷十 第 12a 页
云不事上帝神祗知此不敬天地神明也礼云母不敬传举天
地以言明每事皆不敬也
传冬月至之甚
正义曰释器云鱼曰斮之樊光云斮斫也说文云斮斩也斩朝
涉水之胫必有所由知冬月见朝涉水者谓其胫耐寒疑其骨
髓有异斩而视之其事或当有所出也殷本纪云微子既去比
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
七窍遂剖比干观其心是纣谓比干心异于人剖而观之言酷
虐之甚
传痡病至及远
正义曰痡病释诂丈纣之毒害未必遍及夷狄而云病四海者
言害所及者远也
郊社至妇人
正义曰不修谓不扫治也不享谓不祭祀也与上篇不事上帝
神祇遗厥先宗庙不祀其事一也重言之耳奇技谓奇异技能
卷十 第 12b 页
淫巧谓过度工巧二者大同但技据人身巧指器物为异耳
传祝断
正义曰哀十四年公羊传云子路死子曰天祝予何休云祝断
也是相传训也
传迪进至之功
正义曰迪进登成皆释诂文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宣二年左传
文果谓果敢毅谓强决能杀敌人谓之为果言能果敢以除贼
 致此果敢是名为毅言能强决以立功皆言其心不犹豫也
军法以杀敌为上故劝令果毅成功也
传若纣至之致
正义曰言克受乃是文王之功若受克予非是文王之罪而言
非我父罪我之无善之致者其意言胜非我功败非父咎崇孝
罪已以求众心耳
牧誓第四
武王至牧誓
卷十 第 13a 页
正义曰武王以兵戎之车三百两虎贲之士三百人与受战于
商郊牧地之野将战之时王设言以誓众史叙其事作牧誓
传兵车至全数
正义曰孔以虎贲三百人与戎车数同王于誓时所呼有百夫
长因谓虎贲即是百夫之长一人而乘一车故云兵车百夫长
所载也数车之法一车谓之一两诗云百两迓之是车称两也
风俗通说车有两轮故称为两犹屦有两只亦称为两诗云葛
屦五两即其类也一车步卒七十二人司马法文也车有七十
二人三百乘凡二万一千人计车有七十二人三百乘当有二
万一千六百人孔略六百而不言故云举全数顾氏亦同此解
孔既用司马法一车七十二人又云兵车百夫长所载又下传
以百夫长为卒帅是实领百人非惟七十二人依周礼大司马
法天子六军出自六乡凡起徒役无过家一人故一乡出一军
乡为正遂为副若乡遂不足则徵兵于邦国则司马法六十四
井为甸计有五百七十六夫共出长毂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
卷十 第 13b 页
十二人至于临敌对战布陈之时则依六乡军法五人为伍五
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故左传云先
偏后伍又云广有一卒卒偏之两非直人数如此车数亦然故
周礼云乃会车之卒伍郑云车亦有卒伍左传战于繻葛杜注
云车二十五乘为偏是车亦为卒伍之数也则一车七十二人
者自计元科兵之数科兵既至临时配割其车虽在其人分散
前配车之人临战不得还属本车当更以虎贲甲士配车而战
孔举七十二人元科兵数者欲揔明三百两人之大数云兵车
百夫长所载者欲见临敌实一车有百人既虎贲与车数相当
又经称百夫长故孔为此说
传勇士至夫长
正义曰周礼虎贲氏之官其属有虎士八百人是虎贲为勇士
称也若虎之贲走逐兽言其猛也此虎贲必是军内骁勇选而
为之当时谓之虎贲乐记云虎贲之士说剑谓此也孔意虎贲
即是经之百夫长故云皆百夫长也
卷十 第 14a 页
传是克至早旦
正义曰春秋主书动事编次为文于法日月时年皆具其有不
具史阙耳尚书惟记言语直指设言之日上篇戊午次于河朔
洛诰戊辰王在新邑与此甲子皆言有日无月史意不为编次
故不具也是克纣之月甲子之日是周之二月四日以历推而
知之也释言云晦冥也昧亦晦义故为冥也冥是夜爽是明夜
而未明谓早旦之时盖鸡鸣后也为下朝至发端朝即昧爽时也
传纣近至纣战
正义曰传言在纣近郊三十里或当有所据也皇甫谧云在朝
歌南七十里不知出何书也言至于商郊牧野知牧是郊上之
地战在平野故言野耳诗云于牧之野礼记大传云牧之野武
王之大事继牧言野明是牧地而郑玄云郊外曰野将战于郊
故至牧野而誓案经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岂王行巳至于郊乃
复到退适野誓讫而更进兵乎何不然之甚也武成云癸亥夜
陈未毕而雨是癸亥夜已布陈故甲子朝而誓众将与纣战故
卷十 第 14b 页
戒敕之
传钺以至苦之
正义曰太公六韬云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钺广雅云钺斧也
斧称黄钺故知以黄金饰斧也钺以杀戮杀戮用右手用左手
杖钺示无事于诛右手把旄示有事于教其意言惟教军人不
诛杀也把旄何以白旄用白者取其易见也逖远释诂文
传治事至战者
正义曰孔以于时巳称王而有六师亦应巳置六卿今呼治事
惟三卿者司徒主民治徒庶之政令司马主兵治军旅之誓戒
司空主土治垒壁以营军是指誓战者故不及太宰太宗司寇
也其时六卿具否不可得知但据此三卿为说耳此御事之文
指三卿而说是不通于亚旅巳下
传亚次至门者
正义曰亚次释言文旅众释诂文此及左传皆卿下言亚旅知
是大夫其位次卿而数众故以亚次名之谓诸 是四命之大
卷十 第 15a 页
夫在军有职事者也师氏亦大夫其官掌以兵守门所掌尤重
故别言之周礼师氏中大夫使其属帅四夷之隶各以其兵服
守王之门外朝在野外则守内列郑玄云内列蕃营之在内者
也守之如守王宫
传师帅卒帅
正义曰周礼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百人为卒卒长
皆上士孔以师虽二千五百人举全数亦得为千夫长长与帅
其义同是千夫长亦可以称帅故以千夫长为师帅百夫长为
卒帅王肃云师长卒长意与孔同顺经文而称长耳郑玄以为
师帅旅帅也与孔不同
传八国至之南
正义曰九州之外四夷大名则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其在当方
或南有戎而西有夷此八国并非华夏故大判言之皆蛮夷戎
狄属文王者国名也此八国皆西南夷也文王国在于西故西
南夷先属焉大刘以蜀是蜀郡显然可知故孔不说又退庸就
卷十 第 15b 页
濮解之故以次先解羌云羌在西蜀叟者汉世西南之夷蜀名
为大故传据蜀而说左思蜀都赋云三蜀之豪时来时往是蜀
都分为三羌在其西故云西蜀叟叟者蜀夷之别名故后汉书
兴平元年马腾刘范谋诛李益州牧刘焉遣叟兵五千人助
之是蜀夷有名叟者也髳微在巴蜀者巴在蜀之东偏汉之巴
郡所治江州县也卢彭在西北者在东蜀之西北也文十六年
左传称庸与百濮伐楚楚遂灭庸是庸濮在江汉之南
传称举至干楯
正义曰称举释言文方言云戟楚谓之孑吴扬之閒谓之戈是
戈即戟也考工记云戈柲六尺有六寸车戟常郑云八尺曰寻
倍寻曰常然则戈戟长短异名而云戈者即戟戈戟长短虽异
其形制则同此云举戈宜举其长者故以戈为戟也方言又云
楯自关而东或谓之楯或谓之干关西谓之楯是干楯为一也
戈短人执以举之故言称楯则并以捍敌故言比矛长立之于
地故言立也
卷十 第 16a 页
传索尽至国亡
正义曰礼记檀弓曰吾离群而索居则索居为散义郑玄云索
散也物散则尽故索为尽也牝鸡雌也尔雅飞曰雌雄走曰牝
牡而此言牝鸡者毛诗左传称雄狐是亦飞走通也此以牝鸡
之鸣喻妇人知外事故重申喻意云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
政则国亡家揔贵贱为文言家以对国耳将陈纣用妇言故举
此古人之语纣直用妇言耳非能夺其政举此言者专用其言
赏罚由妇即是夺其政矣妇人不当知政是别外内之分若使
贤如文母可以兴助国家则非牝鸡之喻矣
传妲己至用之
正义曰晋语云殷辛伐有苏氏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而
亡殷殷本纪云纣嬖于妇人爱妲己惟妲己之言是从列女传
云纣好酒淫乐不离妲己妲己所举言者贵之妲己所憎者诛
之为长夜饮妲己好之百姓怨望而诸侯有叛者妲己曰罚轻
诛薄威不立耳纣乃重刑辟为炮烙之法妲己乃笑武王伐纣
卷十 第 16b 页
斩妲己头悬之于小白旗上以为亡纣者此女也
传昏乱至鬼神
正义曰昏闇者于事必乱故昏为乱也诗云肆筵设席肆者陈
设之意毛传亦以肆为陈也对荅相当之事故荅为当也纣身
昏乱弃其宜所陈设祭祀不复当享鬼神与上郊社不修宗庙
不享亦一也不事神祇恶之大者故泰誓及此三言之
传王父至以道
正义曰释亲云父之考为王父则王父是祖也纣无亲祖可弃
故为祖之昆弟弃其祖之昆弟则父之昆弟亦弃之矣春秋之
例母弟称弟凡春秋称弟皆是母弟也母弟谓同母之弟同母
尚弃别生者必弃矣举尊亲以见卑疏也遗亦弃也言纣之昏
乱弃其所遗骨肉之亲不接之以道经先言弃祀弃亲者郑玄
云誓首言此者神怒民怨纣所以亡也
传使四至都邑
正义曰暴虐谓杀害杀害加于人故言于百姓奸宄谓劫夺劫
卷十 第 17a 页
夺有处故言于商邑百姓亦是商邑之人故传揔言于都邑也
传今日至一心
正义曰战法布陈然后相向故设其就敌之限不过六步七步
乃止相齐焉欲其相得力也乐记称进旅退旅是旅为众也言
当众进一心也
传夫子至为例
正义曰此及下文三云夫子此勖哉在下下勖哉在上此先呼
其人然后勉之此既言然下先令勉励乃呼其人各与下句为
目也上有戈矛戈谓击兵矛谓刺兵故云伐谓击刺此伐犹伐
树然也
传桓桓武貌
正义曰释训云桓桓威也诗序云桓武志也
传貔执夷
正义曰释兽云貔白狐其子舍人曰貔名白狐其子名
璞曰一名执夷虎豹属
卷十 第 17b 页
传商众至之义
正义曰迓训迎也不迎击商众能奔来降者兵法不诛降也役
谓使用也如此不杀降人则所以使用我西土之义用义于彼
令彼知我有义也王肃读御为禦言不禦能奔走者如殷民欲
奔走来降者无逆之奔走去者亦不禦止役为也尽力以为我
西土与孔不同
武成第五
武王至武成
正义曰武王之伐殷也往则陈兵伐纣归放牛马为兽记识殷
家美政善事而行用之史叙其事作武成
传往诛至牧地
正义曰此序于经于征伐商是往伐也归马放牛是归兽也故
传引经以解之尔雅有释兽释畜畜兽形相类也在野自生为
兽人家养之为畜归马放牛不复乘用使之自生自死若野兽
然故谓之兽兽以野泽为家故言归也
卷十 第 18a 页
传记识至为法
正义曰纣以昏乱而灭前世政有善者故访问殷家政教记识
善事以为治国之法经云列爵惟五分土惟三是也
武成
正义曰此篇叙事多而王言少惟辞又首尾不结体裁异于馀
篇自惟一月至受命于周史叙伐殷往反及诸侯大集为王言
发端也自王若曰至大统未集述祖父巳来开建王业之事也
自予小子至名山大川言已承父祖之意告神陈纣之罪也自
曰惟有道至无作神羞王自陈告神之辞也既戊午巳下又是
史叙往伐杀纣入殷都布政之事无作神羞以下惟告神其辞
不结文义不成非述作之体案左传荀偃祷河云无作神羞其
官臣偃无敢复济惟尔有神裁之蒯聩祷祖云无作三祖羞大
命不敢请佩玉不敢爱彼二者于神羞之下皆更申已意此经
无作神羞下更无语直是与神之言犹尚末讫且冢君百工初
受周命王当有以戒之如汤诰之类宜应说其除害与民更始
卷十 第 18b 页
创以为恶之祸劝以行道之福不得大聚百官惟诵祷辞而已
欲征则殷勤誓众既克则空话祷神圣人有作理必不尔窃谓
神羞之下更合有言简编断绝经失其本所以辞不次耳或初
藏之日已失其本或坏壁得之始有脱漏故孔称五十八篇以
外错乱磨灭不可复知明是见在诸篇亦容脱错但孔此篇首
尾具足既取其文为之作传耻云有所失落不复言其事耳
传文王至克商
正义日文王受命有此武功诗之文也彼言武功谓始伐崇耳
殷纣尚在其功未成成功在于克商今武始成矣故以武成名
篇以泰誓继文王之年故本之于文王郑云著武道至此而成
惟一至武成
正义曰此历叙伐纣往反祀庙告天时日说武功成之事也一
月壬辰旁死魄谓伐纣之年周正月辛卯朔其二日是壬辰也
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谓正月三日发镐京始东行
也其月二十八日戊午渡河泰誓序云一月戊午师渡孟津泰
卷十 第 19a 页
誓中篇云惟戊午王次于河朔是也二月辛酉朔甲子杀纣牧
誓云时甲子昧爽乃誓是也其年闰二月庚寅朔三月庚申朔
四月己丑朔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谓四月三日月
始生明其日当是辛卯也丁未祀于周庙四月十九日也越三
日庚戌柴望二十二日也正月始往伐四月告成功史叙其事
见其功成之次也汉书律历志引武成篇云惟一月壬辰旁死
魄若翼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越若来二月既死
魄越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惟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
王燎于周庙翼日辛亥祀于天位越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于
周庙与此经不同彼是焚书之后有人伪为之汉世谓之逸书
其后又亡其篇郑玄云武成逸书建武之际亡谓彼伪武成也
传此本至死魄
正义曰将言武成远本其始此本说始伐纣时一月周之正月
是建子之月殷十二月也此月辛卯朔朔是死魄故月二日近
死魄魄者形也谓月之轮郭无光之处名魄也朔后明生而魄
卷十 第 19b 页
死望后明死而魄生律历志云死魄朔也生魄望也顾命云惟
四月哉生魄传云始生魄月十六日也月十六日为始生魄是
一日为始死魄二日近死魄也顾氏解死魄与小刘同大刘以
三日为始死魄二日为旁死魄旁死魄无事而记之者与下日
为发端犹今之将言日必先言朔也
传翼明至孟津
正义曰翼明释言文释宫云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彼相对
为名耳散则可以通故步为行也周去孟津千里以正月三日
行自周二十八日渡孟津凡二十五日每日四十许里时之宜
也诗云于三十里毛传云师行三十里盖言其大法耳
传其四至互言
正义曰其四月此伐商之四月也哉始释诂文顾命传以哉生
魄为十六日则哉生明为月初矣以三日月光见故传言始生
明月三日也此经无日未必非二日也生明死魄俱是月初上
云死魄此云生明而魄死明生互言耳
卷十 第 20a 页
传倒载至文教
正义曰乐记云武王克殷济河而西车甲衅而藏之府库倒载
干戈包之以虎皮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散军而郊射左
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是偃武修文之事故传引
之郊射是礼射也王制论四代学名云虞谓之庠夏谓之序故
言设庠序修文教也
传山南至乘用
正义曰释山云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李巡曰山西暮乃见
日故曰夕阳山东朝乃见日故云朝阳阳以见日为名故知山
南曰阳杜预云桃林之塞今弘农华阴县潼关是也是在华山
东也指其所往谓之归据我释之则云放放牛归马互言之耳
华山之旁尤乏水草非长养牛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此是战
时牛马故放之以示天下不复乘用易系辞云服牛乘马服乘
俱是用义故以服揔牛马
传四月至执事
卷十 第 20b 页
正义曰以四月之字隔文巳多故言四月丁未此以成功设祭
明其遍告群祖知告后稷以下后稷则始祖以下容毁庙也天
子七庙故云文考文王以上七世之祖见是周庙皆祭之故经
揔云周庙也骏大释诂文周礼六服侯甸男采卫要此略举邦
国在诸侯服故云甸侯卫其言不次诗颂云骏奔走在庙故云
皆大奔走于庙执事也
越三日庚戌
正义曰召诰云越三日者皆从前至今为三日此从丁未数之
则为四日盖史官不同立文自异或此三当为四由字积与误
传魄生至一统
正义曰月以望亏望是月半望在十六日为多通率在十六日
者四分居三其一在十五日耳此言既生魄故言魄生明死十
五日之后也丁未祀于周庙已是此月十九日矣此受命于周
继生魄言之则受命在祀庙之前故祀庙之时诸侯巳奔走执
事岂得未受周命巳助周祭明其受命在祀庙前矣史官探其
卷十 第 21a 页
时日先言告武成既讫然后却说受命故文在下耳诸侯与百
官旧有未属周者今皆受政命于周于此时始天下一统也顾
氏以既生魄谓庚戌巳后虽十六日始生魄从十六日至晦皆
为生魄但不知庚戌之后几日耳
传谓后至先王
正义曰此先王文在公刘之前知谓后稷也后稷非王尊其祖
故称先王周语云昔我先王后稷又曰我先王不窋韦昭云王
之先祖故称王商颂亦以契为玄王文武之功起于后稷后稷
始封于邰故言建邦启士
传后稷至之业
正义曰周本纪云后稷卒子不窋立卒子鞠陶立卒子公刘立
是公刘为后稷曾孙也本纪云公刘之后有公 非公祖之类
知公是爵殷时未讳故称刘名先公多矣独三人称公当时之
意耳本纪云公刘复修后稷之业百姓怀之多徙而归保焉周
道之兴自此之后是能厚先人之业也
卷十 第 21b 页
传大王至王家
正义曰诗云后稷之孙实惟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是大王
剪齐商人始王业之兆迹也周本纪云王季修古公之道诸侯
顺之是能缵统大王之业勤立王家之基本也
大邦至其德
正义曰大邦力足拒敌故言畏其力小邦必畏矣小邦或被弃
遗故言怀其德大邦亦怀德矣量事为文也
传言诸至未就
正义曰文王断虞芮之讼诸侯归之改称元年至九年而卒故
云大业未就也文王既未称王而得辄改元年者诸侯自于其
国各称元年是已之所称容或中年得改矣汲冢竹书魏惠王
有后元年汉初文帝二元景帝三元此必有因于古也伏生司
马迁韩婴之徒不见此书以为文王受命七年而崩故郑玄等
皆依用之
传致商至川河
卷十 第 22a 页
正义曰致商之罪谓伐纣之时欲将伐纣告天乃发故文在所
过之上礼天子出征必类帝宜社此告皇天后土即泰誓上篇
类于上帝宜于冢土故云后土社也昭二十九年左传称句龙
为后土后土为社是也僖十五年左传云戴皇天而履后土彼
晋大夫要秦伯故以地神后土而言之与此异也自周适商路
过河华故知所过名山华岳大川河也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
言之耳周礼太祝云王过大山川则用事焉郑云用事用祭事
告行也
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
正义曰自称有道者圣人至公为民除害以纣无道言已有道
所以告神求助不得饰以谦辞也称曾孙者曲礼说诸侯自称
之辞云临祭祀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曰曾孙某侯某哀二
年左传蒯聩祷祖亦自称曾孙皆是言已承藉上祖奠享之意
暴殄至烝民
正义曰天物语阔人在其閒以人为贵故别言害民则天物之
卷十 第 22b 页
言除人外普谓天下百物鸟兽草木皆暴绝之
传逋亡至大奸
正义曰逋亦逃也故以为亡罪人逃亡而纣为魁主魁首也言
受用逃亡者与之为魁首为主人萃训聚也言若虫兽入窟故
云窟聚水深谓之渊藏物谓之府史游急就篇云司农少府国
之渊渊府类故言渊府水钟谓之泽无水则名薮薮泽大同故
言薮泽萃渊薮三者各为物室言纣与亡人为主亡人归之若
虫之窟聚鱼归渊府兽集薮泽言纣为大奸也据传意主字下
读为便昭七年左传引此文杜预云萃集也天下逋逃悉以纣
为渊薮集而归之与孔异也
传冕服至成命
正义曰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则为有光华也释诂云夏大也
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言蛮貊则戎夷可知王言华夏及
四夷皆相率而充已使奉天成命欲其共伐纣也
既戊午至我师
卷十 第 23a 页
正义曰自此以下皆史辞也其上阙绝失其本经故文无次第
必是王言既终史乃更叙战事于文次当承自周于征伐商之
下此句次之故云既戊午也史官叙事得言罔有敌于我师称
我者犹如自汉至今文章之士虽民论国事莫不称我皆云我
大随以心体国故称我耳非要王言乃称我也
传自河至毕陈
正义曰出四百里验地为然戊午明日犹誓于河朔癸亥巳陈
于商郊凡经五日日行八十里所以疾者赴敌宜速也帝王世
纪云王军至鲔水纣使胶鬲候周师见王问曰西伯将焉之王
曰将攻薛也胶鬲曰然愿西伯无我欺王曰不子欺也将之殷
胶鬲曰何日至王曰以甲子日以是报矣胶鬲去而报命于纣
而雨甚军卒皆谏王曰卒病请休之王曰吾巳令胶鬲以甲子
报其主矣吾雨而行所以救胶鬲之死也遂行甲子至于商郊
然则本期甲子故速行也周语云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未毕而
雨是雨止毕陈也待天休命雨是天之美命也韦昭云雨者天
卷十 第 23b 页
地神人和同之应也天地气和乃有雨降是雨为和同之应也
传旅众至距战
正义曰旅众释诂文诗亦云其会如林言盛多也本纪云纣发
兵七十万人以距武王纣兵虽则众多不得有七十万人是史
官美其能破强敌虚言之耳
传纣众至之言
正义曰罔有敌于我师言纣众虽多皆无有敌我之心故自攻
于后以北走自攻其后必杀人不多血流漂舂杵甚之言也孟
子云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巳仁者无敌于天
下以至仁伐不仁如何其血流漂杵也是言不实也易系辞云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是杵为舂器也
传皆武至礼贤
正义曰纣囚其人而放释之纣杀其身而增封其墓纣退其人
而式其门闾皆是武王反纣政也下句散其财粟亦是反纣于
此须有所解因言之耳上篇云囚奴正士论语云箕子为之奴
卷十 第 24a 页
是纣囚之又为奴役之周礼司厉职云其奴男子入于罪隶郑
众云为之奴者系于罪隶之官是囚为奴以徒隶役之也商容
贤人之姓名纣所贬退处于私室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
有所敬则俯而凭式遂以式为敬名说文云闾族居里门也武
王过其闾而式之言此内有贤人式之礼贤也帝王世纪云商
容及殷民观周军之入见毕公至殷民曰是吾新君也容曰非
也视其为人严乎将有急色故君子临事而惧见太公至民曰
是吾新君也容曰非也视其为人虎据而鹰趾当敌将众威怒
自倍见利即前不顾其后故君子临众果于进退见周公至民
曰是吾新君也容曰非也视其为人忻忻休休志在除贼是非
天子则周之相国也故圣人临众知之见武王至民曰是吾新
君也容曰然圣人为海内讨恶见恶不怒见善不喜颜色相副
是以知之是说商容之事也
传纣所至贫民
正义曰藏财为府藏粟为仓故言纣所积之府仓也名曰鹿台
卷十 第 24b 页
钜桥则其义未闻散者言其分布发者言其间出互相见也周
夲纪云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
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南宫括散鹿台之钱发钜穚之粟以赈
贫弱也然则武王亲式商容之闾又表之也新序云鹿台其大
三里其高千尺则容物多矣此言鹿台之财则非一物也史记
作钱后世追论以钱为主耳周礼有泉府之官周语称景王铸
大钱是周时巳名泉为钱也
传施舍至服德
正义曰左传成十八年晋悼公初立施舍已责成二年楚将起
师已责救之定五年归粟于蔡以睭急矜无资也杜预以为施
恩惠舍劳役也巳责止逋责也皆是恤民之事故传引之以證
大赉所谓周有大赉论语文孔安国解尧曰之篇有二帝三王
之事周有大赉正指此事故言所谓也悦是欢喜服谓听从感
恩则悦见义则服故天下皆悦仁服德也帝王世纪云王命封
墓释囚又归施鹿台之珠玉及倾宫之女于诸侯殷民咸喜曰
卷十 第 25a 页
王之于仁人也死者犹封其墓况生者乎王之于贤人也亡者
犹表其闾况存者乎王之于财也聚者犹散之况其复藉之乎
王之于色也见在者犹归其父母况其复微之乎是悦服之事也
传列地至三品
正义曰爵五等地三品武王于此既从殷法未知周公制礼亦
然以否孟子曰北宫锜问于孟子曰周之班爵禄如何孟子曰
其详不可得闻矣尝闻其略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方百里
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汉书地理志亦云周爵五等其土三等
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汉世儒者多以为然包咸
注论语云千乘之国百里之国也谓大国惟百里耳周礼大司
徒云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
男一百里盖是周室既衰诸侯相并自以国土宽大皆违礼文
乃除去本经妄为说耳郑玄之徒以为武王时大国百里周公
制礼大国五百里王制之注具矣
重民五教
卷十 第 25b 页
正义曰此重揔下五事民与五教食丧祭也五教所以教民故
与民同句下句食与丧祭三者各为一事相类而别故以惟目
之言此皆圣王所重也论语云所重民食丧祭以论语即是此
事而彼无五教录论语者自略之耳
垂拱而天下治
正义曰说文云拱敛手也垂拱而天下治谓所任得人人皆称
职手无所营下垂其拱故美其垂拱而天下治也
尚书正义卷第十
             计一万四千六百一十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