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八 第 1a 页 WYG0382-07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八  宋 王 称 撰
  隐逸传一百一
所贵乎天下之贤者出与处而已朝廷之士以进为荣
山林之士以退为高易曰遁世无闷又曰不事王侯此
山林之士所以为高者与若乃应蒲车之招被旌帛之
贲则孔子所谓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者亦其次也
今裒取以隐逸著者列于传云
卷一百十八 第 1b 页 WYG0382-0769b.png
苏澄隐字栖真真定人也为道士五代之际屡聘之称
疾不出太祖征太原驻跸镇阳召见于行宫时年八十
太祖问以养生澄隐对曰臣之养生不过精思鍊气尔
帝王养生则异于是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
而民自正无为无欲凝神太和昔黄帝唐尧享国永年
得此道也太祖说其言赐以袭衣器币澄隐年百岁而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也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
卷一百十八 第 2a 页 WYG0382-0769c.png
青衣媪召置怀中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少时尝举进士
不第遂不乐仕有大志隐武当山移居华山云台观又
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馀日不起周世宗闻其名召
见因问黄白术对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
奈何留意黄白之事乎世宗命为谏议大夫辞不受尝
乘白驴欲入汴中涂闻太祖登极大笑坠驴曰天下于
是定矣太宗召以羽服见于延英殿甚礼重之宰相宋
琪问曰先生修养之道可以教人乎曰抟不知吐纳修
卷一百十八 第 2b 页 WYG0382-0769d.png
养之理假令白日冲天何益于治今天子博达古今深
究治乱真有道仁明之主正是君臣同德致理之时勤
心修鍊无出于此琪等称叹太宗以其善相人也遣诣
南牙见真宗及门亟还问其故曰王门厮役皆将相
也王可知矣赐号希逸先生端拱初谓其弟子贾德升
曰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憩焉二年秋七月石
室成抟手书表数十言其略曰臣抟大数有终圣朝难恋
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如期
卷一百十八 第 3a 页 WYG0382-0770a.png
而卒经七日支体犹温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
抟好读书常自号扶摇子真宗幸华阴谒其祠加礼焉
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阳人也少时往来嵩华间慨然有
山林之志父死与其母隐居终南山豹林谷自号云溪
醉叟又号退士闻陈抟之风往见之放作樵夫拜庭下
抟挽之而上曰君岂樵者耶二十年后当为显官名闻
天下放曰放为道义来官禄非放所愿也抟笑曰人之
贵贱莫不有命贵者不可为贱亦犹贱者之不可为贵
卷一百十八 第 3b 页 WYG0382-0770b.png
也君骨相当尔虽晦迹山林恐竟不能安异日自知之
太宗时召之不起母死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庐于墓侧
张齐贤言放隐居求志孝友之行可厉风俗召为左司
谏真宗携其手登龙图阁论天下事盖眷遇如此及辞
归山迁右谏议大夫真宗东封泰山改给事中西祀汾
阴转工部侍郎真宗回跸次河中时长安父老请临幸
且称汉唐旧都关河雄固神祗人民无不望天光之下
临也真宗意未决召放谋之放曰陛下幸长安有不可
卷一百十八 第 4a 页 WYG0382-0770c.png
者三陛下方以孝治天下翻事秦汉侈心封禅群岳而
更临游别都久弃宗庙于孝为阙其不可者一也百司
供拟顿伏事烦晚春蚕麦已登深费农务其不可者二
也精兵重臣扈从车跸京国一空民心无依况七庙乎
陛下宜深念之其不可者三也近臣但愿扈清跸行旷
典文颂声以邀已名而已陛下当自决于清衷也真宗
乃止王嗣宗守京兆放尝乘醉慢骂嗣宗于是嗣宗条
上放不法事放遂徙居嵩山然犹往来终南放数至阙
卷一百十八 第 4b 页 WYG0382-0770d.png
下俄复还山尝西宴真宗令群臣赋诗杜镐以素不属
辞诵北山移文以讥之真宗因出放所上时议十三篇
语近臣曰放为朕言事甚众但人无知者耳放一日晨
兴忽取前后章疏藁焚之服道士服召诸生饮与诀酒
数行而卒年六十赠工部尚书始陈抟谓放曰君不娶
可得中寿放从之放既不娶遂无子侄世衡号名将自
有传
郭震字希声成都人也博学能诗才识过人淳化中尝
卷一百十八 第 5a 页 WYG0382-0771a.png
出东郊忽赋诗曰今日出东郊东郊好春色青青原上
草莫放征马食遂走京师上书言蜀将乱不报已而李
顺起于邛𤏡间自是括囊不言隐身渔钓病将死其友
往问之侧卧欹枕而言其友曰子且正身震笑曰此行
岂可复替名耶识者谓其临死生而不乱云有渔舟前
后集行于世
李渎洛阳人魏野蜀人也渎字长源尝往来中条山中
不复仕进好聚书画名闻于时野字仲先居陜之东郊
卷一百十八 第 5b 页 WYG0382-0771b.png
啸咏终日为诗精绝有唐人风格皆有道之士也真宗
祀汾阴以礼聘之悉不起渎嗜酒人或勉之曰吾以乐
吾馀年尔尝语诸子曰山水足以娱情苟遇醉而卒吾
之愿也一日忽有人至其床下诵诗云行到水穷处未
知天尽时言讫不见渎曰吾当逝矣亟命家人置酒顷
之而卒年六十三野闻其死哭之恸后六日亦卒年六
十人皆异之天禧四年诏渎野俱赠著作郎野之子闲
字云夫喜为诗不乐仕进有父之志仁宗嘉其节赐号
卷一百十八 第 6a 页 WYG0382-0771c.png
清逸处士年八十四终于家
邢惇字君雅雍丘人也尝举进士不中慨然有隐遁之
意性介特不妄交游耽玩经史里人号为邢夫子真宗
幸亳州以布衣召对问以治道惇不对真宗问其故对
曰陛下东封西祀皆已毕矣臣复何言真宗大悦除试
许州助教惇不受卒年七十四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也少孤刻志为学结庐西湖
之孤山喜为诗孤峭澄淡居西湖二十年足未尝履城
卷一百十八 第 6b 页 WYG0382-0771d.png
李及薛映为其州每造其居清谈终日而去逋临终
有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脩竹亦萧疏茂陵他日
求遗草犹喜曾无封禅书卒年六十一初逋客临江李
咨始举进士而未有知者逋谓人曰此公辅之器也逋
卒咨适知杭州为制缌服与其门人哭而葬之刻临终
之诗纳之圹中赐谥曰和靖先生
徐复字复之建州人也尝游京师举进士不中退而学
易通流衍卦气之法自知无禄故不复进游淮浙间数
卷一百十八 第 7a 页 WYG0382-0772a.png
年凡天文地理遁甲占射诸家之说读之必得其宜因
听其乡人林鸿范说诗之所以用于乐者忽若有得遂
举器求乐之夲而晓然知律吕微妙动作之制时胡瑗
作钟磬大变古法复笑曰圣人寓器以声今不先求其
声而更其器是可用耶卒如其言庆历初范仲淹过润
州问复以衍卦占之今夷狄无动乎复为占西边用兵
月日无少差其后与郭京同召对问以天时人事复举
京房易卦推今年所配年月日时当小过刚失位而不
卷一百十八 第 7b 页 WYG0382-0772b.png
中宜在彊君德仁宗又问明年主何卦复对曰乾卦用
事说至九五而止又问前年京师黑风其咎何在对曰
其兆在内应豫王之丧乎明日特除复大理评事固辞
乃赐号冲晦处士授其子发校书郎复履尚高洁徙居
杭州十馀年卒年八十京好言兵范仲淹数荐之故与
复同召焉
高怿字文悦高祖季兴唐末徙荆南之地子孙因家焉
怿少孤养于外氏年十三能属文通经史闻种放隐终
卷一百十八 第 8a 页 WYG0382-0772c.png
南山怿亦筑室豹林谷放见而奇之与张峣许勃号南
山三友寇准荐之不起景祐中朝廷录国初侯王后怿
推其弟忻得一官范雍守京兆建学召怿授诸生经从
之者数百人康定中杜衍请赐以处士号特除大理评
事怿固辞仁宗嘉其守改赐安素处士文彦博又荐其
经行先尝赐良田五顷矣至是复赐第一区既又除光
禄寺丞辞不受卒年七十一有少微渚宫集续东皋子
兵源挂冠录烟霞志凡数十卷怿喜读书为文有法而
卷一百十八 第 8b 页 WYG0382-0772d.png
诗清淡有古风论唐以来至宋衣冠氏族人物皆见其
夲末考之载籍不谬尝梦白衣持书自为白鹿洞主因
作诗识之后二十年昼寝复梦之其卒葬白鹿乡
张俞字少愚益之郫人也少耆书好为诗尝举进士不
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属西戎犯边乃上书陈攻取十
策谓当无事之日人自矜贤及有事之秋主随其辱宰
相吕夷简曰魏元忠所上书不及也诏以为校书郎而
请授其父仍召俞赴阙俞不起乃上夷简书曰今之机
卷一百十八 第 9a 页 WYG0382-0773a.png
务之大宜有内外先治乎内后治乎外则天下可安矣
所谓内者百官也外者敌国也今天下一家天子幸于
安逸无所制作建官授职务于因循而不知百官用邪
毒民乱政为国家之患也夫王者命官夲以安上也行
政也牧民也和敌国也平暴乱也兴礼乐也欲传道而
固后嗣也今小人丛处列位内外滋蔓坏先王之法蔽
天子之德使泽不下流身任卿大夫之位而为蟊为贼
俾民怨愤由是敌人反噬阴结凶丑傲然有争天下之
卷一百十八 第 9b 页 WYG0382-0773b.png
志盖治失于内则祸生于外自然之势也噫寇敌之患
固大矣然未若守宰之患为大也今则正百官守宰之
事使民悦天子之泽则疆外之患何难去哉夫四夷之
为暴自古而然矣历观自古敌国之彊但有暴而无僭
今敌人建位号威伏群夷且百年矣国家惟久长之计
休兵务农以尊社稷未遑诛伐含垢忍耻为邻好权时
之策也若元昊者岂其比哉父子据河南朔方之地五
十年先帝用羁縻之义授以节钺位冠侯王义同宗室
卷一百十八 第 10a 页 WYG0382-0773c.png
以至于今恩德至远也而敌心怙乱假号欺天此宁可
忍国家四圣传授八十馀年兵革不用三十馀载财富
于古兵倍于初武夫谋臣充庭溢列不能以此时议除
天下之患而论者止欲休兵息民以柔服远徒虚语尔
是群臣不能雪先帝之愤纾今日之忧除国家之雠明
万世之统将何以示四方传后嗣乎谓宜运谋决策以
安万邦然而决策定乱在于大者则小者可拱而取今
能诡制敌人散其阴谋使与叛丑疑贰有结国家之心
卷一百十八 第 10b 页 WYG0382-0773d.png
间诱西凉群夷勿与贼结则敌人可得而天下定矣范
仲淹以谏诤而遭摈斥若外徇物望内惟邦夲宜委重
柄而授之王德用雄毅宽政世济其武大军乐为之用
宜起之放黜授以斧钺用督三秦亦人望也苟能行此
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夷简甚重其言又下诏敦
遣复不起其后大臣屡荐凡六诏起之卒不起遂隐居
青城山之白云溪文彦博守蜀高其行田况继彦博尤
重之每见必倒屣尝谓僚佐曰斯人用之便可作正言
卷一百十八 第 11a 页 WYG0382-0774a.png
司谏不用则岩谷一病叟耳俞为人不妄忧喜性高情
淡有超然远俗之志卒时年六十五有文集三十卷
邵雍字尧夫卫州人也刻厉为学夜不枕席者数年有
王豫者以师自居闻雍学易召而欲教之雍往见豫与
语三日蹶然起拜雍尝适吴楚过秦鲁客梁晋而归徙
居于洛士人道洛者必过其庐与人言必依于孝悌忠
信乐道人之善不及其恶故贤不肖无不亲之其学自
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皆以数推之逆知其变世无能晓
卷一百十八 第 11b 页 WYG0382-0774b.png
之者而雍内以自乐浩如也初举遗逸试将作监主簿
熙宁初以为颍州团练推官与常秩同召而雍卒不起
居洛三十年而卒年六十七赠著作郎谥曰康节有书
十二卷曰皇极经世诗二十篇曰击壤集子伯温
常秩字夷甫颍州汝阴人也尝举进士不中退而为自
得之学尤长于春秋居于陋巷二十馀年澹如也欧阳
脩王安石闻而称之士论亦翕然归重嘉祐中脩荐于
朝以为颍州教授又除国子监直讲又以为大理评事
卷一百十八 第 12a 页 WYG0382-0774c.png
知长葛县皆不赴于是声名愈高神宗闻其名诏有司
以礼敦遣秩入对神宗问曰先朝召卿何以不起秩曰
先帝容臣不起陛下不容臣不起因问当今何以免民
冻馁秩言法制不立当今之大患也因求归神宗以为
右正言直集贤院俄兼舍人院迁天章阁侍讲同修起
居注秩辞直舍人院修起居注未几又求去神宗惊曰
方赖卿德义何遽求去也熙宁七年迁宝文阁待制兼
侍读明年又求去已而病不能朝乃以为西京留司御
卷一百十八 第 12b 页 WYG0382-0774d.png
史台归颍而卒初秩隐居求志不肯出仕世以为必退
者也及王安石更定法令士大夫沸腾以为不便秩在
闾阎见所下诏独以为是被召遂起然在朝亦无所发
明闻望日损既卒赠右谏议大夫
臣称曰常秩以隐逸应聘而不能尽性知命乃务求苟
合是岂知易所谓君子之道者哉故虽名列隐逸殆亦
赧然矣
 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