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九
卷八十九 第 1a 页 WYG0382-057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都事略卷八十九   宋 王 称 撰
  列传七十二
吕大防字微仲京兆蓝田人也举进士为冯翊簿迁著
作佐郎知青城县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未几除监察
御史里行首言纲纪赏罚之际未厌四方之望者有五
进用大臣而权不归上大臣疲老而不知退外裔骄蹇
边患以萌而不择将帅不知敌情议论之大裨益朝廷
卷八十九 第 1b 页 WYG0382-0574d.png
阙失而大臣沮之疆埸左右之臣有败事而被褒举职
而获罪者又论富弼病足请解机政章十馀上而不纳
张昪年八十乞体骨而不从吴奎有三年之丧召其子
而呼之者再遣使而召之者又再程戡辞老不堪边事
恐死塞上免以尸柩还家为请而不许窃以为过矣陛
下优待大臣进退以礼亦何必过为虚饰曲事形迹使
四方之诚不得自达邪是岁京师大水大防曰雨水之
患至入宫城庐舍杀人害物此阴阳之沴也即请八事
卷八十九 第 2a 页 WYG0382-0575a.png
曰主威不立臣权太盛邪议干正私恩害公夷狄连谋
盗贼恣行群情失职刑罚失平会执政建议追崇濮安
懿王宜称考大防曰为人后者为之子既可改子之名
则改亲之名正合典礼今大臣首欲加濮王非正之号
以惑天下使陛下顾私恩而违公议非所以结天下之
心也出知休宁县久之为河北转运副使召入直舍人
院韩绛宣抚陜西以大防为判官夏人数犯边大防以
谓兵不精将不勇莫若选募兵将尽其智力又兼河东
卷八十九 第 2b 页 WYG0382-0575b.png
宣抚判官除知制诰熙宁四年知延州未赴閒大防欲
城河外荒堆砦众谓不可守大防留戍兵修堡障有不
从者斩以徇而环庆将兵乱绛坐黜大防亦落知制诰
以太常博士知临江军数月徙知华州元丰中知永兴
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
士迁吏部尚书元祐初除尚书右丞俄拜中书侍郎三
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提举修神宗实录哲宗纳后
为奉迎使大防为相用人各尽其能不事边功而天下
卷八十九 第 3a 页 WYG0382-0575c.png
臻于富庶哲宗御迩英阁召宰执讲读官读宝训至汉
武帝籍南山提封为上林苑仁宗曰山泽之利当与众
共之何用此也丁度曰臣事陛下二十年每奉德音未
始不及于忧勤此盖祖宗家法尔大防因推广祖宗家
法以进曰祖宗家法甚多自三代以后唯夲朝百二十
年中外无事盖由祖宗所立家法最善臣请举其略自
古人主事母后朝见有时如汉武帝五日一朝长乐宫
祖宗以来事母后皆朝夕见此事亲之法也前代大长
卷八十九 第 3b 页 WYG0382-0575d.png
公主用臣妾之礼夲朝必先致恭仁宗以妷事姑之礼
见献穆大长公主此事长之法也前代宫闱多不肃宫
人或与廷臣相见唐入阁图有昭容位本朝宫禁严密
内外整肃此治内之法也前代外戚多与政事常致败
乱夲朝母后之族皆不与此待外戚之法也前代宫室
多尚华侈夲朝宫殿止用赤白此尚俭之法也前代人
君虽在宫禁出舆入辇祖宗皆步自内庭出御后殿岂
乏人之力哉亦欲涉历广廷稍冒寒暑尔此勤身之法
卷八十九 第 4a 页 WYG0382-0576a.png
也前代人主在禁中冠服苟简祖宗以来燕居必以礼
窃闻陛下昨郊礼毕具礼服谢太皇太后此尚礼之法
也前代多深于用刑大者诛戮小者远窜惟本朝用法
最轻臣下有罪止于罢黜此宽仁之法也至于虚已纳
谏不好田猎不尚玩好不用玉器不贵异味此皆祖宗
家法所以致太平者陛下不须远法前代但尽行家法
足以为天下哲宗甚然之宣仁后崩为山陵使还朝以
观文殿大学士左光禄大夫知颍昌府改知永兴军绍
卷八十九 第 4b 页 WYG0382-0576b.png
圣初以言者落职知随州贬秘书监分司南京郢州居
住史臣修神宗实录直书其事而言以为诬诋责居安
州再责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未踰岭卒年七十一
后复故官职赠太师宣国公谥曰正悯大防兄大忠弟
大临大忠别有传
大临字与叔通六经尤深于礼富弼致政于家为佛氏
之学大临奏记于弼曰大临闻之古者三公无职事惟
有德者居之内则论道于朝外则主教于乡古之大人
卷八十九 第 5a 页 WYG0382-0576c.png
当是任者必将以斯道觉斯民成已以成物岂以爵位
进退体力盛衰为之变哉今大道未明人趍异学不入
于庄则入于释疑圣人为未尽善轻礼义为不足学人伦
不明万物憔悴此老成大人恻隐存心之时以道自任
振起坏俗在公之力宜无难矣若夫移精变气务求长
年此山谷避世之士独善其身者之所好岂世之所以
望于公者哉弼谢之大临元祐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
省正字卒士君子惜之
卷八十九 第 5b 页 WYG0382-0576d.png
刘挚字莘老渤海人也少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遂中
甲科调知南宫县徙江陵府观察推官用韩琦荐除馆
阁校勘为监察御史里行是时神宗厉精求治挚感恩
遇因上疏曰君子小人之分在义利而已小人材非不
足特心之所向不在乎义故欲为之志每居事先首公
之心每在私后陛下有劝农之意今变而为烦扰有均
役之意今倚以为聚敛其有爱君忧国之心者皆无以
容其閒今天下有喜于当为之论有乐于无事之论彼
卷八十九 第 6a 页 WYG0382-0577a.png
以此为流俗此以彼为乱常畏义者以进取为可耻耆
利者以守道为无能此风浸长东汉党锢有唐朋党之
祸必起矣愿陛下虚心平听审察好恶收合过与不及
之俗使会归于大中之道挚上疏论常平免役法陈十
害会御史中丞杨绘亦论新政不便并下其章司农司
农难诘且劾挚绘欺诞怀向背有诏问状挚言臣待罪
言责采士民之说告于陛下职也今乃以有司言下臣
问状是令与之争口舌无乃辱陛下耳目之任哉明日
卷八十九 第 6b 页 WYG0382-0577b.png
复上疏曰今天下之势未至于安且治者谁致之邪陛
下注意以望太平而自以太平为己任得君专政者是
也二三年閒开阖动摇举天下无一得安其所者盖自
青苗之议起而天下始有聚敛之疑青苗之议未允而
均输之法行均输之法方扰而边鄙之谋动边鄙之祸
未艾而助役之事兴其閒又求水利于田省并州县难
遍以疏举其议财则市井屠贩之人皆召而登政事堂
其征利则下至历日官自鬻之至于轻用名器淆混贤
卷八十九 第 7a 页 WYG0382-0577c.png
否忠厚老成者摈之为无能侠少儇辩者取之为可用
守道忧国者谓之流俗败常害民者谓之通变凡政府
谋议独与一掾属决之然后落笔同列与闻反在其后
故奔走乞丐之人其门如市今羌夷之款未入反侧之
兵未安三边创痍流溃未定河北大旱诸路大水民劳
财乏县官减耗圣上忧勤念治之时而政事如此皆大
臣误陛下而大臣所用者误大臣也居数日罢御史责
监衡州盐仓为佥书应天府判官元丰初为集贤校理
卷八十九 第 7b 页 WYG0382-0577d.png
知大宗正丞开封府推官迁礼部郎中又迁右司郎中
以事免明年知滑州哲宗即位宣仁后临朝听政召为
吏部郎中改秘书少监擢侍御史奏论蔡确之罪及言
升朝官荐进士明经冒滥举法苛细愈于治狱条目猥
多过于防𨽻不以礼遇士人非先皇帝意又言经义之
弊蹈袭剽贼有司莫能辨请杂用诗赋取士复贤良方
正科罢常平免役法引朱光庭王岩叟为言官拜御史
中丞挚上疏曰上之所好下必有甚朝廷意在总覈下
卷八十九 第 8a 页 WYG0382-0578a.png
必有刻薄之行朝廷务行宽大下必有苟简之事习俗
怀利迎意趋和所为近似而非上之意夲然也今因革
之政夲殊而观望之俗故在昨差役初行监司已有迎
合争先不校利害一槩定差一路为之骚动者朝廷察
其如此固已黜之矣以此观之大约类此向来黜责数
人者皆以非法掊克市进害民然非欲使之漫不省事
昧者不达矫枉过正顾可不为之禁哉请立监司考绩
之制擢尚书右丞改左丞为中书侍郎迁门下侍郎挚
卷八十九 第 8b 页 WYG0382-0578b.png
与同列奏事论及人才挚曰人才难得能否不一性忠
实而才识有馀上也才识不逮而忠实有馀次也有才
而难保可藉以集事又其次也怀邪观望随势改变此
小人终不可用二圣深然之且曰卿尝能如此用人国
家何忧元祐六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初邢恕谪官
永州以书扺挚挚故与恕善荅其书有永州佳处第往
以俟休复之语排岸官茹东济倾险人也有求于挚而
不得见其书阴录以示御史中丞郑雍侍御史杨畏二
卷八十九 第 9a 页 WYG0382-0578c.png
人方论挚得此乃释其语上之曰休复语出周易以俟
休复者俟他日太皇太后复辟也又章惇诸子故与挚
之子游挚亦閒与之接言者谓挚预交惇子为囊橐以
冀后福遂罢政事以观文殿学士知郓州移知青州绍
圣初落职降知黄州再贬光禄卿分司南京郓州居住
四年责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卒于贬所年六十八
是时章惇蔡卞诬造元祐诸人事不已以邢恕为御史
中丞用其言欲诛杀挚及梁焘王岩叟等以为挚有废
卷八十九 第 9b 页 WYG0382-0578d.png
立之意遂起同文馆狱用蔡京等杂治卒无佐验会挚
卒乃已元符三年复中大夫蔡京为相降朝请大夫其
后观文殿大学士大中大夫特赠少师谥曰忠肃
苏颂字子容绅之子也绅有传举进士为南京留守推
官杜衍老居睢阳一见深器之除馆阁校勘改集贤校
理知颍州英宗即位召为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颂言
周制六军出于六乡在王畿四郊之地唐设十二卫亦
散布畿内郡县又以关内诸府分𨽻之皆所以临制四
卷八十九 第 10a 页 WYG0382-0579a.png
方为国藩卫国朝禁兵多屯京师及畿内东南诸县虽
于馈运为便而西戎武备殊阙今中牟长垣都门要冲
二鄙驿置皆由此而旧不屯兵阗无防守请置营益兵
以备非常颂又请以获盗多寡为县令殿最法以谓巡
检县尉但能捕盗而不能使民不为盗能使民不为盗
者县令也稍迁修起居注召试知制诰知审刑院时知
金州张仲宣坐枉法臧罪至死法官援李希辅例贷死
杖而流之颂奏曰希辅仲宣均为枉法而情有轻重神
卷八十九 第 10b 页 WYG0382-0579b.png
宗曰枉法有情轻者邪颂曰希辅知台州受赇数百千
仲宣所部金坑发檄巡检体究无甚利土人惮兴作以
金八两属仲宣不差官比校视希辅有閒矣神宗曰免
杖而黥之可乎颂曰不可也古者刑不上大夫仲宣官
五品今贷其死而黥之使与徒𨽻为伍虽其人无足矜
所重者污辱衣冠耳神宗从之自是命官犯臧抵死者
例不加刑前秀州判官李定改太子中允除监察御史
里行宋敏求知制诰封还词头翌日敏求罢词头复下
卷八十九 第 11a 页 WYG0382-0579c.png
颂当制奏定不由铨考擢授朝列不缘御史荐寘宪台
虽朝廷急于用才度越常格然隳紊法制所益者小所
损者大未敢具草次至李大临大临亦封还神宗曰去
年诏台官有阙委御史台奏举不拘官职高下令兼权
颂大临又言从前台官于太常博士以上中行员外郎
以下举充后来为难得资叙相当故朝廷特开此制只
是不限博士员郎非谓选人亦许奏举若不拘官职高
下并选人在其閒则是秀州判官亦可为里行不必更
卷八十九 第 11b 页 WYG0382-0579d.png
改中允也今定改京官已是优恩更处之宪台先朝以
来未有此比倖门一启则士涂奔竞之人希望不次之
擢朝廷名器有限焉得人人满其意哉执奏不已于是
并落知制诰天下谓之三舍人大临字才元成都人后
十年大临始复天章阁待制颂亦久之复集贤院学士
知杭州召修两朝正史擢知开封府祥符令孙纯有罪
颂坐失出贬秘书监知濠州未几除知河阳改沧州召
还判吏部唐制吏部主文选兵部主武选神宗谓三代
卷八十九 第 12a 页 WYG0382-0580a.png
两汉夲无文武之别议者不知所处颂言唐制吏部有
三铨之法分品秩而掌选事今欲文武一归吏部则宜
分左右曹掌选事每选更以品秩分治神宗从之于是
吏部有四选之法元祐初为刑部尚书进吏部尚书兼
侍读迁翰林学士承旨遂为尚书左丞哲宗纳皇后讲
修六礼为册礼使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颂为相务在
奉行故事使有司奉法遵职执事量能授任杜绝侥倖
之原深戒疆埸之臣邀功生事会除贾易知苏州颂以
卷八十九 第 12b 页 WYG0382-0580b.png
易昔为御史法应牵复既为监司乃徙苏州则是经恩
反下迁与同列议不合命未下谏官杨畏来之邵谓颂
沮格诏令颂上章辞位乃以观文殿大学士充集禧观
使出知扬州绍圣中除中太一宫使居京口以太子少
师致仕进太子太保薨年八十二赠司空颂天性仁厚
宇量恢廓喜怒不形于色虽燕居必正衣冠危坐无惰
容平生嗜学自书契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
纬阴阳五行律吕星官等法山经夲草无所不通尝议
卷八十九 第 13a 页 WYG0382-0580c.png
学校欲博士分经课试诸生以行艺为升俊之路议贡
举欲先行实而后文艺去封弥誊录之法使有司参考
其素行之自州县始庶几复乡贡里选之遗范论者韪

臣称曰大防惇重挚鲠直颂德量相母后于垂帘之日
不加敛而天下富不言兵而天下服使元祐之政有嘉
祐忠厚之风可谓贤矣方绍圣之际公卿名大夫悉遭
其诋毁而独颂岿然不为谗邪所污盖所谓既明且哲
卷八十九 第 13b 页 WYG0382-0580d.png
以保其身者其贤尤可尚也
 
 
 
 
 
 
 东都事略卷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