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九
卷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382-04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都事略卷六十九   宋 王 称 撰
  列传五十二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也父国华终右谏议大夫琦
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时方倡名太史奏日
下五色云见左右侍从皆贺于殿上授将作监丞通判
淄州再迁太常丞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历开封府推官
三司度支判官为右司谏时灾异数见王随陈尧佐为
卷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382-0443b.png
相以疾五日一朝数忿争参知政事韩亿多私石中立
好戏谑琦连疏疏论其过曰仍岁以来灾异间作考天
戒之所谴告则燮理之任正当其责陛下用辅臣如此
外夷闻之亦有轻视中国之意如望天责之可消福应
之自来则恐不可得也陛下若以退免大臣其事至重
非臣下所宜轻议孰若以祖宗八十年太平之业坐付
庸臣恣其毁坏乎臣职在言责可知而不言哉伏请下
御史台集百官决是非于是同日诏罢四人者又请罢
卷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382-0444a.png
内降排斥权幸王曾见琦论事切直有本末喜谓琦曰
比年台谏多畏避为自安计不则激切近名如君固不
负所职谏官宜若此曾正人也琦得此益自信未几同
议雅乐琦以胡瑗阮逸邓保信黍尺钟律之法出私见
乖戾古制奏罢之仍用王朴乐琦为谏官数称进王曾
蔡齐杜衍范仲淹等补政之阙事多施行以起居舍人
知谏院赵元昊叛琦上疏曰臣闻元昊狂谋僭命不修
常贡必为边患今献谋者不过欲朝廷选择将帅训习
卷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382-0444b.png
士卒修利戎甲营葺城隍广蓄资粮以待黠羌之可胜
此外忧也若乃纲纪不立忠佞不分功罪不明号令不
信浮费靡节横赐无常宴衎之逸游宫庭之奢靡受中
谒之干请容近昵之侥倖此内患也且四夷内窥中国
必观衅而后动故外忧之起必始内患臣愿陛下先治
内患以去外忧内患既平外忧自息傥外忧已兆内患
更滋臣恐国家之患非止一元昊而已擢知制诰益利
岁饥为两路安抚使为饘粥济饥人一百九十馀万蜀
卷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382-0444c.png
人曰使者之来更生我也元昊围延州琦适自蜀还论
西州形势甚悉乃以为陜西安抚使至则贼引去矣初
大将刘平军败为贼所执内侍黄德和惧罪诬平降贼
朝廷信之琦为直其冤迁枢密直学士陜西经略招讨
使与夏竦画攻守二策琦入对请用攻策会元昊将寇
渭州遂趋镇戎军时环庆副总管任福奉诏计事琦尽
出其兵使福击贼授以方略令自怀远城趣德胜砦羊
牧隆城出贼之后如未可战即据险设伏以邀其归福
卷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382-0444d.png
既行琦重戒之福违琦节度败没于好水川琦坐夺秩
一等降知秦州居数月复为秦凤经略使换秦州观察
使寻以旧职充陜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屯泾州琦
与范仲淹在兵閒最久二人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
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初京师所遣戍兵脆懦不
习劳苦贼常轻之目曰东军而土兵劲悍善战琦奏增
土兵以抗贼而稍减屯戍内实京师又以笼竿城据冲
要乞建为顺德军以蔽萧关鸣沙之道又建请于鄜庆
卷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382-0445a.png
渭三州各以土兵三万为一军军虽别屯而耳目相通
为一视敌所不备互出𢷬之破其和市屠其落种因以
招横山之人度横山隳则平夏兵素弱必不能支我下
视兴灵穴中兔耳章既上又与仲淹定谋益坚而元昊
知不可敌敛兵不敢近塞入拜枢密副使元昊既已臣
琦以为边备不可弛请与仲淹俱出行已而仲淹参知
政事以琦为陜西宣抚使使还时仁宗急于求治手诏
宰相杜衍曰朕用韩琦范仲淹富弼皆中外人望有可
卷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382-0445b.png
施行宜以时上之又开天章阁赐坐咨访时务琦条上
九事大略备西北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抑侥倖进有
能退不才去冗食谨入官继又献七事议稍用而小人
已侧目矣富弼宣抚河北还未入国门命守郓州琦奏
曰朝廷闻北敌点兵弼以忠义请行事毕归奏去京师
咫尺胸中筹策不得一陈于陛下之前而责补閒郡四
方不闻其罪曾无一人为弼言者臣窃为陛下惜之前
此陜西帅郑戬以刘沪董士廉城水洛役方作而戬罢
卷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382-0445c.png
泾原守将尹洙以为非便而止之沪等犹城不已乃械
系沪等将斩之戬力争于朝琦亦以水洛未可城而沪
等违令之罪不可贷朝廷卒城水洛故罢琦以资政殿
学士知扬州徙郓州又徙镇定二州琦所至设条教葺
帑廪治武库劝农兴学人人乐其恺悌定州久用武将
治兵无法度至于骄不可使琦修明军政刬除宿弊士
卒犯令者一切绳以纪律恩威既信乃考李靖兵法作
方圆锐三阵指授偏将日月教习之由是定兵冠河朔
卷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382-0445d.png
加资政殿大学士迁礼部侍郎观文殿学士拜武康军
节度使知并州又知相州入为工部尚书三司使除枢
密使册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迁刑部
尚书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仁宗既连失褒豫鄂三
王至和中得疾皇子未立中外忧之諌官范镇首发其
议司马光继之自是言者常以固天下根本为急而富
弼亦屡上言欧阳脩因水灾再上疏辄留中如此五六
年言者稍怠琦乘间奏请立皇子一日取汉书孔光传
卷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382-0446a.png
怀之以进曰汉成帝即位二十五年无嗣立弟之子定
陶王为太子成帝中材之主犹能之况陛下之圣哉太
祖为天下长虑福流至今惟陛下以太祖之心为心则
无不可矣时諌官司马光知江州吕诲皆言立皇嗣中
书因将二疏以请仁宗曰朕有意久矣顾未得其人耳
宗室中谁可者琦对曰宗室不接外人臣等无由知之
当出自圣断仁宗乃称英宗旧名曰宫中尝养此人唯
此可耳是日君臣定议于殿上将退琦奏曰此事至大
卷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382-0446b.png
陛下今夕更思之来日取旨明日请对仁宗曰决无疑
矣琦曰事当有渐容臣等议新除官时英宗方居濮王
忧遂议起复泰州防禦使知宗正寺仁宗大喜琦奏曰
此事既行不可中止仁宗首肯之时嘉祐六年也及命
下英宗力辞仁宗听候服除七年英宗既免丧称疾不
出琦曰宗正之命既出外人皆知必为皇子矣今不若
遂正其名使知朝廷不可回之意欧阳脩亦进曰宗正
旧不领职事今有此命天下皆知陛下意矣然诰敕付
卷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382-0446c.png
阁门得以不受今若以为皇子诏书一出而事定矣仁
宗以为然遂下诏英宗入居庆宁宫封琦仪国公仁宗
崩英宗即位加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进封卫国公为
仁宗山陵使琦既辅立英宗其门人亲客或燕坐从容
语及立皇子定策事必正色曰此仁宗神德圣断为天
下计皇太后母道内助之力臣子何与焉英宗暴得疾
慈圣后垂帘听政英宗疾甚有及慈圣语慈圣不乐琦
与欧阳脩奏事帘前慈圣呜咽流涕具道所以琦曰此
卷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382-0446d.png
病故耳病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慈圣意不释
欧阳脩曰太后事仁宗数十年仁圣之德著于天下妇
人之性鲜不妒忌昔温成之宠太后处之裕然何所不
容今母子之閒而反不能忍邪慈圣曰得诸君知此善
矣脩曰此事何独臣等知之中外莫不知也慈圣意稍
和脩进曰仁宗在位岁久德泽在人人所信服故一日
晏驾天下禀承遗命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今太
后一妇人臣等五六书生耳岂足造事非仁宗遗意天
卷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382-0447a.png
下谁肯听从慈圣默然久之而罢后数日琦独见英宗
英宗曰太后待我无恩琦曰自古圣帝明王不为少矣
然独称舜为大孝岂其馀尽不孝也父母慈爱而子孝
此常事不足道惟父母不慈而子不失孝乃可称耳今
但陛下事之未至耳父母岂有不慈者英宗大悟自是
不敢复言英宗疾既平琦请乘舆具素服出祈雨人情
乃安慈圣下令还政进右仆射兼权枢密院封魏国公
琦上还相事英宗诏曰卿有大德于朕有大功于时一
卷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382-0447b.png
旦无名谢事岂不骇天下之耳目而重朕之过乎其辅
朕使无忝先帝则卿之终惠也琦以陜西戍兵多而食
不足请籍民丁为义勇得十四万夏贼寇大顺城又请
停岁赐绝和市遣使问罪文彦博不可或举宝元康定
事琦曰谅祚狂童非有元昊智计而边备过昔日远甚
诘之必服卒遣使赍诏而谅祚以谢表上英宗寝疾琦
候起居问谅祚表云何曰一如卿言英宗崩琦奉诏立
神宗拜司空兼侍中为英宗山陵使既复土琦累辞位
卷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382-0447c.png
拜镇安武胜等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辞两镇
改淮南节度使判永兴军种谔收绥州诏废之琦议不
可乃留为绥德城因大揭榜招横山之人会关陜荐饥
而止复判相州改河北安抚使判大名府时初行青苗
法琦上疏论其害以为国之号令立法制必信其言
而使民受实惠陛下遣使给散青苗乃令乡村自第一
等而下皆立借钱贯百三等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
物业抵当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
卷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382-0447d.png
物力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得借钱每借一千令纳
一千三百则是官放息钱岂抑兼并济困乏之意哉欲
民信服不可得也伏惟陛下自临御以来夙夜忧勤励
精求治况承祖宗百年仁政之后民浸德泽唯知宽恤
未尝过扰若但躬行节俭以先天下常节浮费渐汰冗
食自然国用不乏何必使兴利之臣纷纷四出以致远
迩之疑哉章下制置条例司疏駮攽行天下琦又论奏
不已且听解安抚使改永兴军节度使琦固辞复判相
卷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382-0448a.png
州既至之二年告老复除永兴军节度使未拜而薨年
六十八赠尚书令谥忠献神宗自为碑文篆其首曰两
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配享英宗庙廷琦少有大志天
下想望其风采识量宏伟临事不见喜愠之色天资朴
忠自称安阳戆叟轻财好施家无留赀折节下士无贵
贱礼之如一奖拔贤俊得人为多在相位时王安石有
盛名或以为可用惟琦独识其奸终不肯进及守相陛
辞神宗曰卿去谁可属国者王安石何如琦曰安石为
卷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382-0448b.png
翰林学士则有馀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颔之其镇
大名也魏人为立生祠相人尤爱之有斗讼者辄止之
曰勿挠吾侍中也政和中追论琦定策之勋赠魏郡王
子忠彦粹彦纯彦嘉彦粹彦为吏部侍郎终龙图阁学
士纯彦官至徽猷阁直学士嘉彦尚神宗女齐国公主
拜驸马都尉终瀛海军承宣使
忠彦字师朴少以父任为将作监簿复举进士琦罢政
忠彦以秘书丞召试馆职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为开
卷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382-0448c.png
封府判官三司盐铁判官三司使出通判永宁军召还
为户部判官琦薨服除为直龙图阁擢天章阁待制知
瀛州朝廷以夏人囚杀其主秉常用兵西方既下米脂
等城砦数十夏人求救于辽辽人移书继至会遣使贺
辽主生辰神宗以命忠彦遂以给事中奉使辽国辽人
遣赵资睦迓之语及西事忠彦曰此小役也何问为辽
主使其臣王言敷燕于馆言敷问夏国胡罪而中国兵
不解也无失两朝之欢则善矣忠彦曰问罪西夏于二
卷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382-0448d.png
国之好何所与乎使还时官制行章惇为门下侍郎奏给
事中东省属官封駮宜先禀而后上忠彦奏朝廷之属
执政之所行也事当封駮则与执政固已异矣尚何禀
议之有诏从其请左仆射王圭为南郊大礼使事之当
下者自从其所画旨忠彦以官制駮之曰今事于南郊
者大礼使既不从中画旨处分出一时者又不从中书
奏审官制之行曾未期月而庙堂自渝之后将若之何
乃诏事无钜细必经三省而后行拜礼部尚书以枢密
卷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382-0449a.png
直学士知定州元祐中召为户部尚书忠彦议裁省中
外冗费复言宫掖之费有司不得而见虽见不可尽也
切见近降诏书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每生辰及大
礼恩泽四分减一仰测圣意克己为人无所不可愿诏
入内内侍省均节禁省之费报有司使天下晓然知陛
下节用裕民自宫禁始擢尚书左丞弟嘉彦尚主改同
知枢密院事迁知院事哲宗亲政更用大臣言者观望
争言垂帘时事忠彦言昔仁宗亲政言者亦多讥斥章
卷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382-0449b.png
献时事仁宗恶其持情近薄下诏戒饬陛下能法仁祖
用心则朝廷静矣以观文殿学士知真定府移定州忠
彦在西府以用兵西方非是愿以所取之地弃而还之
以息民力至是言者以为言降资政殿学士改知大名
府徽宗即位以吏部尚书召拜门下侍郎忠彦陈四事
一曰广仁恩二曰开言路三曰去疑似四曰戒用兵踰
月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徽宗用忠彦言数下赦
令蠲天下逋责尽还流人而甄叙之有为御史諌官忠
卷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382-0449c.png
直敢言若知名之士卒见收用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封仪国公而曾布为右相多不协言事者助布排忠彦
以观文殿大学士知大名府又谓钦圣欲复废后为忠
彦罪再降大中大夫怀州居住又论忠彦在相位不应
弃湟州谪崇信军节度副使济州居住逮复鄯又谪
磁州团练副使复大中大夫遂以宣奉大夫致仕卒年
七十二子治徽宗时为太仆少卿出知相州以疾丐祠
命其子肖胄代之
卷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382-0449d.png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也父会集英殿修撰公亮
以父任为大理评事举进士迁奉礼郎知会稽县累迁
集贤校理兼天章阁侍讲修起居注天章阁待制知制
诰兼史馆修撰拜翰林学士知三班院三班吏世所贱
薄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
省察谨占名而已公亮尽取前后条目置座侧案以从
事吏束手无能为后至者皆莫能易也以端明殿学士
知郑州为政有能名盗贼悉窜他境复为翰林学士知
卷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382-0450a.png
开封府居三月擢给事中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除枢
密使嘉祐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
殿大学士公亮精于法令多知朝廷典章台阁故事时
韩琦为上相欧阳脩参知政事琦于法令典故以问公
亮文学人材以问脩百官奉法循理而朝廷治仁宗不
豫中外以为忧琦请建储副与公亮共定大议英宗即
位慈圣后同听政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慈圣还政
加户部尚书英宗不豫即卧内奉诏立神宗为皇太子
卷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382-0450b.png
明年神宗即位加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封英国公改
兖国公熙宁初进封鲁国公二年加昭文馆大学士监
修国史公亮初荐王安石可大用神宗以安石参知政
事公亮乃阴助安石安石置条例司更张众事公亮一
切听之于是神宗益专信任而安石以其助已深德之
御史至中书争论青苗事公亮俛首不言安石厉声与
之往反由是言者亦以安石为专公亮不与也苏轼尝
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朝廷公亮曰上与安石如一人
卷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382-0450c.png
此乃天也以病拜司空河阳三城节度使兼侍中集禧
观使起知永兴军召还复为集禧观使请老以太傅侍
中致仕未几子孝宽佥书枢密院事迎公亮就养西府
薨年八十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谥曰宣靖恩
礼视韩琦御篆其碑首曰两朝顾命定策亚勋之碑神
宗尝语辅臣曰公亮谨畏周密内外无閒言受遗辅政
有始有卒可方汉张安世然公亮性吝啬殖货至钜万
持禄固宠为世所讥子孝宽
卷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382-0450d.png
孝宽字公绰少好学为人详密以荫为将作监主簿知
桐城咸平二县除秘阁校理迁枢密院都承旨承旨用
文臣自孝宽始拜龙图阁待制为群牧使迁龙图阁直
学士北朝遣使请代北并边之地神宗遣孝宽按视乃
奏曰国家待远人恩与信也恩不可使滥信不可使失
苟细事不问将有大于此者宜如故便拜枢密直学士
佥书枢密院事寻丁外艰服除以端明殿学士知河阳
又知郓州郓有孟子庙而无封爵孝宽请于朝得封邹
卷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382-0451a.png
国公配享孔子庙召为吏部尚书元祐初以资政殿学
士知颍昌府久之复召以吏部尚书召还道卒年六十

臣称曰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所用之相莫非天下
伟杰盖晚而相琦属以大事柱石之力以扶持大厦钧
衡之平以进退百官用能光辅三宗咸有一德虽伊尹
周公何以过也公亮勋亚于琦而昧于洁身之义怀禄
不去君子讥之忠彦继世宰相孝宽亦位宥密盛矣
卷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382-0451b.png
 
 
 
 
 
 
 
 东都事略卷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