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0382-020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都事略卷三十     宋 王 称 撰
  列传十三
张昭字潜夫河间人也旧名昭远避汉高祖讳止称昭
十岁诵书数十万言及长该洽经史以文谒兴唐尹张宪
宪即以为府推官宪为北京留守昭从至晋阳时明宗
起自邺兵变于魏昭劝宪奉表明宗以劝进宪曰吾书
生也天子委以保釐之任吾岂苟生者乎昭曰此古之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0382-0203d.png
大节公能行之忠臣也宪既死论者以昭能成宪之节
仕唐为中书舍人晋时用桑维翰荐为翰林学士汉初
为吏部侍郎加礼部尚书隐帝年十九犹有童心昵近
小人昭上疏谏请近师傅延问正人以开聪明隐帝不
省周广顺初拜户部尚书迁兵部尚书世宗好拔奇取
俊有自布衣上书下位言事者多不次进用昭谏曰昔
唐初刘洎马周起徒步太宗擢用为相其后朱朴柳璨
在下僚昭宗亦以大用然则太宗用之于前而国兴昭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0382-0204a.png
宗用之于后而国亡士之难知也如此臣愿陛下存旧
法而用人以刘马为鉴朱柳为戒则善矣恭帝即位封
舒国公国初拜吏部尚书乾德元年为郊祀卤簿使礼
成封郑国公改封陈以老致仕岭南平太祖遣使就问
献俘之礼昭卧疾口占皆有所据当时服其博记卒年
七十九昭在晋日与吕琦崔税集唐义宁终天祐末史
书二百卷又撰汉六庙谥策乐章所修有唐庄宗实录
及功臣传周太祖实录续唐悯帝汉隐帝实录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0382-0204b.png
陶榖字秀实邠州新平人也北齐尚书令唐邕唐内史
侍郎唐俭皆其远祖因避晋高祖讳而更为陶遂不复
其旧父涣仕至夷州刺史为邠帅杨崇本所害榖随母
柳氏育崇本家幼有俊才起家为校书郎以书干汉相
李崧自单州判官擢为集贤校理未几遂知制诰在周
为翰林学士世宗命近臣各撰平边策为臣不易论皆
以修德来远为意惟榖与王朴窦仪杨昭俭以江淮即
当用师取之世宗嘉之宋兴历礼刑户部三尚书迁承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0382-0204c.png
旨乾德初郊庙法物制度多榖所定又乘舆大辇久亡
其制榖立意造之至今用焉卒年六十八赠右仆射谷
博记美词翰滑稽好大言佛老之书阴阳之学亦能详
究太祖将受䄠未有䄠文榖在旁出诸怀中而进之曰
已成矣太祖甚薄之性倾险巧诋其进缘李崧崧之死
谷自谓有力焉周世宗召鱼崇谅为学士未至榖谮之
以为顾望而遂代其任世宗谓赵上交多谒告谷乃及
其受门生名园事而上交被黜国初附宰相赵普以排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0382-0204d.png
窦仪皆为世论所不与谷亦尝自言头骨当珥貂冠盖
有意大用也人咸笑之
窦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也父禹钧在周为谏议大夫
五子曰仪俨侃称僖皆相继登科时人谓之窦氏五龙
仪少举进士景延广为侍卫军帅以仪为记室延广历
滑陜孟郓四镇仪皆在幕府汉初召为右补阙周广顺
初知制诰迁翰林学士拜端明殿学士从世宗征淮南
仪领行在三司以军需不即办世宗将欲深罪之范质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0382-0205a.png
力为救解得免淮南平出为西京留守累官至兵部侍
郎宋兴迁工部尚书太祖谓宰相曰深严之地当以宿
儒处之范质曰窦仪清介重厚然已自翰林迁端明矣
太祖曰禁中非此人不可卿当谕以朕意即日再入翰
林为学士范质等三相罢越三日命赵普为相制既下
太祖问学士曰质等已罢普敕何官当书承旨陶榖时
任尚书乃建议以为自古辅相未尝虚位唯唐太和九
年甘露事后数日无宰相当时左仆射令狐楚右仆射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0382-0205b.png
郑覃刑部尚书王源中奉行制书今尚书乃南省六官
之长可以书敇仪曰谷所陈非承平之制皇弟开封尹
同平章事即宰相之任也太祖曰仪言是命太宗书敇
以赐普加礼部尚书时御史台议欲以左右仆射为表
首太常礼院以东宫三师为表首仪援典故以仆射合
为表首者六而谓三师无所据朝廷以仪之议为是赵
普为相人有毁之者太祖问仪普所为如何仪曰不知
退而谓人曰我必不大用然亦不之朱崖及询卢多逊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0382-0205c.png
多逊乘间攻其短其后普既罢相多逊遂预政及普再
相多逊果有朱崖之贬云仪卒年五十二赠右仆射初
太祖之克滁州也世宗遣仪籍府库后数日太祖令亲
吏取藏中绢给麾下仪曰当城下之初虽倾藏取之无
妨也今既籍在官非有诏不可得也太祖以是重之后
欲用以为相未及用而卒太祖悯然谓左右曰天何夺
我窦仪之速耶盖惜其未大用也侃至起居郎僖至左
补阙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0382-0205d.png
俨字望之幼能属文举进士为天平军掌书记拜左拾
遗仕汉为史馆修撰周广顺初拜中书舍人显德四年
俨上疏请令有司讨论古今礼仪作通礼考正钟律作
正乐尝言为政之本莫大择人择人之重莫先宰相自
有唐之末轻用名器始为辅弼即兼三公仆射之官故
其未得之也则以趋竞为心既得之也则以容默为事
但思解密勿之务守崇重之官逍遥林亭保安宗族乞
令即日宰相于南宫三品两省给舍以上各举所知若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0382-0206a.png
陛下素知其贤自可登庸若其未也且令以本官权知
政事期岁之间察其职业若果能堪称其官已高则除
平章事未高则稍更迁官权知如故若有不称则罢其
政事责其举者又班行之中有员无职者大半乞量其
才器授以外任试之于事还则以旧官登叙考其治状
能者进之否者黜之又请令盗贼自相纠告以其所告
赀产之半给之或亲戚为之首则论其徒侣而赦其所
首者如此则盗贼不能聚矣又新郑乡村团为义营各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0382-0206b.png
立将佐一户为盗累其一村一户被盗罪其一将每有
盗则鸣鼓举火丁壮云集盗少民多无能脱者由是邻
县充斥而一境独清请令他县效之亦止盗之一术也
又累朝以来屡下诏书听民多种广耕止输旧税及其
既种则有司履亩而增之故民皆疑惧而田不加辟夫
为政之先莫如敦信信苟著矣则田无不广田广则谷
多谷多则藏之民犹藏之官也又言陛下南征江淮一
举而得八州再驾而平寿春威灵所加前无彊敌今以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0382-0206c.png
众击寡以治伐乱势无不克但行之贵速则彼民免俘
馘之灾此民息转输之困矣多见听纳世宗观大水泗
州记以问俨俨以为天地有五德曰润曰暵曰生曰成
曰动五德阴阳之使阴阳水火之本阴阳有常数水火
有常分奇耦相半盈虚有准谓之通證羡备过冗极无
不至谓之咎證阴之始主于渊水之行纪于九六凡千
七百二十有八岁为浩浩之会虽尧舜在上不能免者
数也若夫辟狂臣专乂昏不明苦雨数至水不润下乃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0382-0206d.png
政之所致非数也唐贞元壬申之水是已德宗暗蔽笃
于自任陆贽尽忠而斥远裴延龄专利而信用常雨之
应天岂虚生世宗甚善之拜翰林学士国初就转礼部
侍郎当是时祠祀乐章宗庙谥号多俨撰定卒年四十
二俨博物洽闻通音律历数卢多逊杨徽之为諌官俨
尝谓之曰丁卯岁五星聚奎自此太平矣二拾遗见之
俨不与也已而果然
称字日彰举进士为单州判官国初由归德军节度判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0382-0207a.png
官拜右补阙知宋州太宗领开封尹以称为判官贾琰
为推官一日太宗燕射称琰与而琰赞美过甚称叱之
曰贾氏子导䛕岂不自愧坐上皆失色因罢宴太宗白
太祖黜为彰义军节度判官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幸大
名召至行在拜比部郎中时方议北征称抗疏极谏而
止遂除枢密直学士迁左谏议大夫七年拜参知政事
入谢太宗曰汝何由至此称曰陛下不忘藩邸之旧太
宗曰非也乃奖汝面折贾琰耳未几卒年五十八赠工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0382-0207b.png
部尚书明日太宗燕群臣以称丧故罢称尝与丁颢同幕
颢子谓尚幼称见之曰此子后必以文致远即以其子
妻之谓果至宰相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也盖唐武德功臣政会之
后世为名家父岳后唐太常卿五代史有传温叟七岁
善属文工楷𨽻岳尝语家人曰吾儿风骨秀异所不知
者寿耳今世难未息得与老夫偕为温洛之叟足矣故
名之曰温叟始以父任补四门助教仕唐为右拾遗监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0382-0207c.png
察御史右补阙仕晋为翰林学士契丹犯京师温叟惧
随契丹北徙与承旨张允求去职契丹主怒欲黜为县
令赵延寿曰学士不称职而求解者罢之可也得不黜
仕汉为史馆修撰显德中坐知贡举为人所谮世宗怒
于十六人中黜去十二人由是左迁太子詹事建隆初
拜御史中丞一日晚归道由阙前太祖方御明德楼温
叟行至楼侧下马入奏按故事非肆大眚即不御楼今
陛下无故而御之军庶或闻则有恩给之望臣所以不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0382-0207d.png
敢却导从者不欲惊彼耳目也太祖遽还给内帑三千
缗付县官以自罚卒年六十四温叟性重厚有礼法事
亲孝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父名岳终身不听乐客有
犯其讳者温叟恸哭而起遂与客绝杨徽之范杲皆温
叟所荐引也太宗为晋王时屡与太祖言其清节云子

煜字耀卿举进士尝知龙门县通判益州天禧初诏置
谏官御史十二员煜与鲁宗道首与其选擢为右正言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0382-0208a.png
时王晦叔治蜀以法御下有谤之者真宗问曰凌策王
晦叔治蜀孰优煜曰策在蜀值岁丰故得以平易治之
王晦叔值岁小歉虑民为盗故以法治之使之易地则
皆然真宗是之时岁荐饥河复决东郡煜上言岁数不
登力役屡起元元困苦道殍相望此宰相事也未闻有
济之之术愿策免以塞群望不报京师传有灵泉饮者
愈疾议建祥源观煜上言前世有传圣水愈疾者皆诡
妄不经今盛夏亢阳大兴土木以营不急非国事也煜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0382-0208b.png
以外官有劝农之号而使穷民转徙污莱弗辟盖考课
弗明吏职废弛寖以及此昔召信臣守南阳辟田三万
顷此实效也今守宰居位皆积日以幸迁非有意于民
者宜申明考课法一切为殿最以督之又请禁民之弃
孝养而事浮图老子者又请重臧吏之制累赦弗原又
请近臣对见不当为子弟乞恩以开倖进又以荐士宜
较其章著者推以恩典国家景德后分部置使总按刑
狱煜以为郡守皆朝廷之臣转运使已专刺举之职复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0382-0208c.png
置使按刑非所以责任守臣而息狱讼也当罢之河北
平煜请蠲两河赋以宽民力又建言请黜章句篆刻之
技崇尚学术复聘士之礼加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改
右司谏换侍御史知杂事迁三司户部副使除龙图阁
待制天圣中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徙
河中卒年六十二七子几忱知名忱为监司郡守有声
忱子唐老元祐中为右正言
几字伯寿以父任为将作监主簿举进士第孙沔言其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0382-0208d.png
有将帅才自太常博士易如京使知宁州又知邠州侬
智高盗岭南几上章愿自效授荆湖南路兵马钤辖克
邕州以功加皇城使累迁东上閤门使泾原路总管会
夏人围同家堡转运使陈述古权渭帅几移文请出两
将为援述古怒移几知凤翔府且劾生事朝廷以总管
非转运使得擅移几亦讼其诬于是御史按之述古坐
谩谰黜知忻州几亦改知鄜州召还拜秦凤路总管迁
四方馆使知保州请老以秘书监致仕神宗祀明堂大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0382-0209a.png
臣有言几知音律诏诣太常修定雅乐几面陈古乐备
四清声沿五季乱离遂废请复增置乐成诏褒之赐
一子官改通议大夫卒年八十一几少笃风义有家法
晚年放旷得养生诀故老而不衰其议律主于人声不
以尺度求合尝谓古今异时声亦随变犹以古衣冠加
今人安能称儒者泥古详于形名度数之閒而不知清
浊重轻之用故求于器虽合考于声则不谐矣几之说
如此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0382-0209b.png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也与从弟载俱以文学知名
鄠杜閒有道士善知人尝谓蒙曰君家兄弟当继典诰
命蒙举进士周广顺中为归德军掌书记世宗闻其名
召为右拾遗直史馆迁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宋兴拜中
书舍人入翰林为学士坐累黜为左赞善大夫拜左司
员外郎复知制诰为卢多逊所恶出知江陵府太宗即
位复入翰林从征太原还转户部侍郎加承旨自张昭
窦仪卒朝廷典故仪制皆蒙裁定博洽长厚然好笑虽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0382-0209c.png
在人主前不能自止也始太祖即位礼官以为舜郊喾
商郊契周郊后稷王业因之而兴也若汉高帝之太公
光武之南顿君虽有帝父之尊而无豫配天之祭故自
太平兴国三年六年再郊并以太祖配天于礼为允太
宗将东封蒙定礼仪乃奏议云经曰严父莫大于配天
请以宣祖配天自雍熙元年罢封禅为郊祀遂行其礼
识者非之蒙积官至工部尚书卒年七十三赠右仆射
载官至知制诰翰林学士五代史有传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0382-0209d.png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也父彻左拾遗祐少笃志词学
性倜傥而俊以书见桑维翰维翰奇之邺帅杜重威辟
为观察支使祐常谕重威使无反汉重威竟反祐坐责
辽州司户参军仕周历魏县南乐二令太祖即位擢拜
监察御史出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知制诰迁翰林学
士太祖征太原召祐谓曰上党要地也汝当控制之遂
知潞州及班师复召还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
以祐为之裨令察彦卿动静又谓祐曰此卿故乡所谓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0382-0210a.png
昼锦者也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
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而彦卿由是
以免故世称祐有阴德俄用兵岭南徙知襄州移潭州
召还知吏部选事初卢多逊与宰相赵普相倾多逊欲
祐协力挤普一日祐以唐宇文融排张说事示之多逊不
悦至是多逊参知政事乃黜为镇国军司马太宗即位知
河中府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
告拜兵部侍郎卒年六十四子旦自有传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0382-0210b.png
 
 
 
 
 
 
 
  东都事略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