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965-00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天中记卷一
            明 陈耀文 撰
  天
五号尚书说云天有五号尊而君之则曰皇天元气广
大则称昊天仁覆悯下则称旻天自天监下则称上天
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周礼/疏)
四名尔雅曰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卷一 第 1b 页 WYG0965-0003b.png
李巡注曰春万物始生其色苍苍故曰苍天夏万物壮
盛其气昊昊故曰昊天秋万物成熟皆有文章故曰旻
天旻文也冬阴气在上万物伏藏故曰上天
太清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景星
光润膏露下朱草生醴泉出(鹖冠/子)
人之始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
(史记屈/原传)
卷一 第 2a 页 WYG0965-0003c.png
群阳之精天群阳之精合为太乙分为殊名(春秋说/题辞)
万物之祖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礼/统)董仲舒
曰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涵而无所殊建日月风
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本/传)
大高飨大高者而彘为上牲(淮南子/汜论下)昭事上高(陈书世/祖语)
群神之精天者群神之精日月星辰其著位也(郑玄周/礼注)
青冥楚词据青冥而摅虹注青冥天也言青云杳冥
泰元惟泰元尊媪神蕃釐注泰元天也媪神地也(汉/书)
卷一 第 2b 页 WYG0965-0003d.png
上玄祈福乎上玄思所以为虔(平子东/京赋)
太皓郎顗上事曰除灾昭祉顺天致和斥黜酷害以安
黎元则太皓悦和雷声乃发注太皓天也(后汉/本传)
灵曜蔡伯喈陈太邱碑文云禀岳渎之精苞灵曜之纯
注云灵曜谓天也尚书纬有考灵曜按张衡灵宪浑天
仪云夫覆载之根莫先于元气灵曜之本分气成元象
百神主天百神主也道德仁义天之道也战栗恐惧天
之心也废道灭德贱天之道崄隘恣睢悖人之意(论衡/辨崇)
卷一 第 3a 页 WYG0965-0004a.png
群生大仰天者旋也均也积阳纯刚其体回旋群生之
所大仰又曰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
之气升而为天(杨泉物/理论)
大圆文选束晰补亡诗曰恢恢大圆茫茫九壤吕向注
曰大圆天也按吕氏春秋云大圆在上大矩在下管子
曰人能静正乃能戴大圆而履大方
上灵文选颜延年曲水诗序云思对上灵之心以惠庶
萌之愿刘良注云上灵天也按曹子建魏文帝诔云上
卷一 第 3b 页 WYG0965-0004b.png
灵降瑞黄初攸祜宋志晋傅玄郊祀歌云我其夙夜祇
事上灵南齐书宋谢庄登歌辞云昭事先圣怀濡上灵
又云肇禅配祀克对上灵太后废海陵王令上灵所以
眷命亿兆所以归怀梁书武帝授禅诏云寅畏上灵用
膺景业魏书彭城王协传云上灵无鉴圣躬违和源子
恭上书云郊天享帝盖以对越上灵高闾至德颂曰上
灵降鉴思皇反正乃眷有魏配天承命沮渠蒙逊表云
上灵降祐祚归有道灵徵志群臣表云上灵垂顾徵善
卷一 第 4a 页 WYG0965-0004c.png
备集北齐书高洋授禅诏云上灵厌德允归大命北史
王邵傅帝通纪云叶灵皇者言大隋德合上灵隋书乐
志云上灵钟百福群神归万年
圆仪宋历志祖冲之表曰夫阳爻初九气始正北玄武
七列虚当子位若圆仪辨方以日为主冬至所舍当在
玄枵而今之南极乃处东维
圆灵谢庄月赋云柔祗雪凝圆灵水镜李善曰柔祗地
也圆灵天也
卷一 第 4b 页 WYG0965-0004d.png
圆精颜延年文元后哀策文云圆精初烁方祗始凝济
曰圆精天也旧唐书郭子仪肃宗吴皇后祔庙表云圆
精挺质方祗禀秀
苍灵僧岩荅刘善明云耄耋之年指麾成务此自苍灵
特授假手成功(弘明/集)周武帝诛宇文护追尊孝闵诏曰
上协苍灵之庆下昭后祗之锡(周/书)
玄仪北齐书诏曰上叶玄仪下符川岳
百神之君玄宗未行亲郊之礼张九龄上疏曰天者百
卷一 第 5a 页 WYG0965-0005a.png
神之君而王者之所由受命也自古继统之主必有郊
祀之仪盖以敬天命以报所受(旧唐/书)
人之始祖黎干郊祭难曰万物之始天也人之始祖也
(新唐书本传/旧礼仪志)
地盖星衢王彪天赋云溥为地盖浩作星衢(清异/录)
颢穹司马相如封禅书伊上古之初肇自颢穹生民师
古曰颢穹皆谓天也颢言气颢汗也穹言形穹隆也
颢苍班固宾戏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颢苍师古
卷一 第 5b 页 WYG0965-0005b.png
曰颢颢天也元气颢汗故曰颢天其色苍苍故曰苍天
昊乾马融广成颂贰造化于后土参神施于昊乾(后汉/书)
九苍阮籍与伏义书云夫九苍之高迅羽不能寻其巅
四溟之深幽鳞不能测其底王简栖头陁寺碑仰苍苍
之色者不足知其远近庄子曰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
远而无所至极耶
九野吕氏春秋云天有九野中央钧天东方苍天东北
昊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旻天西南朱天南方炎
卷一 第 6a 页 WYG0965-0005c.png
天东南阳天又广雅九天东方皞天南方赤天西方成
天馀同又太玄经九天一中天二羡天三从天四更天
五晬天六廓天七减天八沈天九成天
六气左传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杜预注曰六气谓阴
阳风雨晦明
九关招魂曰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王逸
曰天门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开闭啄欲土之人而杀之
八柱天问云八柱何当东南何亏注曰言天有八山为
卷一 第 6b 页 WYG0965-0005d.png
柱皆何当值东南不足谁亏缺之也(楚/辞)
九重天问云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注曰言天圜而九重
谁营度而知之乎(楚/辞)
九乾崔骃达旨云仰探远乎九乾注九重也(后/汉)
八维东方朔七諌云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注天有八维以为纲纪也管子曰天或维之地或载之
莫之维天已坠矣况于人乎
九灵王褒九怀云登九灵兮游神注想登九天放精神
卷一 第 7a 页 WYG0965-0006a.png

九陔汉书乐志专精厉意逝九陔注陔重也谓九天之
上也相如封禅书云大汉德上畅九垓下溯八埏广雅
云九天之际曰九垠九天之外次曰九陔注云垠堮也
陔阶也言阶次有九淮南曰若士谓卢敖吾与汗漫期
乎九垓之上
七衡孝经援神契云周天七衡六间注天有七衡而云
间者从内衡以至中衡中衡以至外衡相去合十一万
卷一 第 7b 页 WYG0965-0006b.png
七千里
九闳扬雄解难云翠蚪绛螭不阶浮云翼疾风则不能
腾九闳注九闳九天之门(汉/书)
十端天有十端天地阳阴水土人金木火凡十端天亦
有喜怒哀乐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
九霄魏张渊观象赋云陟秀峰以遐眺望灵象于九霄
注九霄九天也道书云九霄谓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
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楚辞载赤霄而临太清
卷一 第 8a 页 WYG0965-0006c.png
四表二十八宿之外各有万五千里是为四游之极谓
之四表(考灵/曜)天有四表以布精魄地有四渎以出图书
(河/图)天有四表三道四表者房星也三道者房间三道南
间为上道中央为中道北间为下道也(天镜/经)
四和三礼义宗天有四和昆崙之四方其气和暖谓之
和天道左转一日一夜转过一度日月左行于天而转
一日一夜匝于四和周髀云天地四极四和注谓四和
者谓之极子午卯酉得东西南北之中
卷一 第 8b 页 WYG0965-0006d.png
三变汉天文志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年
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
九位天有九位地有九域天有三辰地有三形(灵/显)
八纪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
之父母(素/问)
鍊石补阙列子云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
氏鍊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淮南子云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
卷一 第 9a 页 WYG0965-0007a.png
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氏鍊五色石以补苍
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

天柱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
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
水潦归焉(列/子)唐勒大言赋云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
兮太山夷
天宫好道者言黄帝乘龙升云登朝霞上至列阙倒景
卷一 第 9b 页 WYG0965-0007b.png
经过天宫天体如车有盖日月悬著何可上哉(皇览冢/墓记)
与唐叔虞母梦天谓武王曰余命汝生子名虞余与之
唐及生子有文在手曰虞因命之(史/记)
授楚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宋人告急于晋晋侯欲救
之伯宗曰不可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彊能违天
(左/传)
仰视齐桓公曰王者何贵管仲曰贵天桓公仰视管仲
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居人上者以百姓为
卷一 第 10a 页 WYG0965-0007c.png
(说/苑)
梦压初穆子去叔孙氏适齐娶于国氏生孟丙仲壬梦
天压已弗胜顾见人黑面而上偻深目而猳喙号之曰
牛助余乃胜之(左/传)
天醉西京赋云昔者天帝悦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
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鹑首哀江
南赋云以鹑首而锡秦天何为而此醉虞喜志林曰谚
曰天帝醉秦暴金误陨石坠谓秦穆公梦天帝奏钧天
卷一 第 10b 页 WYG0965-0007d.png
乐已有此谚李文饶曰昔秦时金策谓之天醉岂天之
常醉哉(文/选)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寤语大夫
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
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扁鹊告董安于曰昔秦缪公
尝如此七日而寤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
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史/记)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卷一 第 11a 页 WYG0965-0008a.png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
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列/子)
谈天五经通义曰邹衍大言天事谓之谈天刘向别录
曰驺衍之所言五德始终天地广大书言天事故曰谈
天驺史记云衍迂大而闳辨故齐人颂曰谈天衍
梦上天汝南旧有鸿郤陂成帝时翟方进奏毁败之成
帝梦自上天天帝怒曰何故败我濯龙渊(后汉许/扬传)
卷一 第 11b 页 WYG0965-0008b.png
扪天和熹邓皇后尝梦扪天天体荡荡正青滑如糖䬾
有若钟乳状乃仰嗽饮之以讯占梦言尧梦攀天而上
汤梦及天而舐之此皆圣王之前占吉不可言也(后汉/书)
天头天耳天足天姓吴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而
秦宓后至问宓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
曰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曰天
有耳乎宓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天步
卷一 第 12a 页 WYG0965-0008c.png
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
曰有温曰何姓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宓曰天子姓
刘故以知之温曰日生于东乎宓曰虽生于东而没于
西荅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温大敬服之(蜀/志)
梦木破天许真君吴猛与郭璞同见王敦敦曰吾昨夜
梦将一木上破天禅代可十全不许君曰此梦固非得
吉木上破天是未字也明公未可妄动晋祚固未衰耳
(十二真/君传)张斌举孝廉梦竖竿索紞曰此未字(前凉/录)
卷一 第 12b 页 WYG0965-0008d.png
天公建武元年岁星犯天关庾翼与庾冰书曰岁星犯
天关占云关梁当涩比来江东无他故江道亦不艰难
而石虎频年闭关不通信使此复是天公愦愦无皂白
之徵也(宋书天/文志)
击门陶侃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
惟一门不得进以翼抟天阍者以杖击之因堕地折其
左翼及寤左腋犹痛其后都督八州潜有窥拟之志每
思折翅之祥自抑而止(晋/书)
卷一 第 13a 页 WYG0965-0009a.png
天帝面方一尺晋咸康中有士人周谓者死而复生言
天帝召见引升殿仰视帝面方一尺问左右曰是古张
天帝耶荅云上古天帝久已圣去此近曹明帝也
天门开晋书载记北燕主冯跋尝夜见天门开神光赫
然烛于庭内北齐书文宣帝高洋从世宗行过辽阳山
独见天门开馀人无见者葆光录羊袭吉少见天开其
内云霞澒洞楼阁参差光明下照山岳逡巡乃闭王文
公遗事旦幼见天门开中有己姓名四川制置刘雄飞
卷一 第 13b 页 WYG0965-0009b.png
亦见天门开
梦天门开宋薛安都初征关陜至臼口梦仰视天见天
门开谓左右曰汝等见天门开不至孝武伐逆践祚叹
曰梦天门开乃中兴之象耶以功封南乡男(南/史)
荣光永明中天忽有黄色照地众莫能解司徒法曹上
金天颂王摛曰是非金天所谓荣光世宗大悦用为永
阳太守(齐/书)
天中字梁沈瑀与范云善齐末尝就云宿梦坐屋梁柱
卷一 第 14a 页 WYG0965-0009c.png
上仰见天中字曰范氏宅瑀为高祖说之高祖曰云得
不死此梦可验(梁瑀/书传)
云亭宫隋万宝常生而聪颖妙达钟律常于野中遇十
许异人召至前曰上帝以子天授音律之性使钧天之
官示玄微之要命坐授之良久俱凌空而去宝常还家
已五日矣自后人间之乐无不精究忽一夕先所遇仙
来降其家曰记得云亭宫之会乎宝常懵然良久乃悟
他日谓邻人曰吾偶自仙宫谪于人世即将去矣旬日
卷一 第 14b 页 WYG0965-0009d.png
不知所之(仙传/拾遗)
白玉楼李贺尝病见绯衣人驾赤虬童子持一板若太
古篆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召君作记天上差乐贺随
气绝(本/传)贺卒后母梦贺曰上帝神仙之君也近迁都月
圃建白瑶宫以某业于词召与文士数辈共为新宫记
帝又作凝虚殿使某辈纂乐章今为神仙中人甚乐愿
夫人无以为念(宣室志/尘外志)
五德周世宗观泗州大水记以问窦俨俨对曰天地有
卷一 第 15a 页 WYG0965-0010a.png
五德润暵生成动(玉海绀/珠一)
手捧韩琦知秦州卧疾数日忽曰适梦以手捧天者再
其后援英宗于藩邸翼神宗于东宫(倦游/录)
天象成文庞籍帅延安日冬至中夜恍惚间见天象成
文云庞籍后十年作相当以仁佐天子驻视久之方灭
后十年果为相(曲洧/旧闻)
玉京金阙王素尝梦至玉京黄金阙殿上有紫服翠冠
者曰吾乃东门侍郎公则西门侍郎昔以奏牍讦责于
卷一 第 15b 页 WYG0965-0010b.png
世公梦回题诗曰似去华胥国里来云霞深处见楼台
月明冷落鸡窗急惊觉浮生梦一回晚岁思玉京之梦
诗曰碧落中藏白玉京梦魂飞入凤凰城何时再步云
霞外皓齿青瞳已许成(古今/诗话)
上帝图书之府政和初莆田方朝散某为婺源宰病热
困卧三日而寤云到一城中有一道士拜曰先生唐人
昔有阴功帝召见于白玉楼盖李长吉作记处也试大
道无为赋先生有警句云帝凿窍而丧魄蛇画足而失
卷一 第 16a 页 WYG0965-0010c.png
杯帝览之大喜拜脩文郎专职文章继命为玉华侍郎
后以恃才为众所嫉下迁群玉外监群玉殿上帝图书
之府也自是接见稍疏一日帝游瑶圃召先生先生与
宋道华泛舟池上有人间夫妇之念为使者所劾谪堕
人世不久当返(夷坚/志)
阊阖离骚云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淮南子
曰排阊阖沦天门注云阊阖始升天之门也天门上帝
所居紫微宫门也张渊观象赋曰俨阊阖以洞开注云
卷一 第 16b 页 WYG0965-0010d.png
宫墙两藩正南开如门象者名阊阖门张衡赋曰叫帝
阍使辟扉兮觌天皇于琼宫
天门河图括地象曰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注天不
足西北是天门地不满东南是地户汉书乐志天门开
詄荡荡注天体坚清之状也神异经西北大荒中有金
阙高千丈上有明月珠径三丈光照千里中有金阶两
阙名天门
天路枚乘乐府曰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
卷一 第 17a 页 WYG0965-0011a.png
天斗书称天工人其代之傅曰夫成天地之功者未尝
不蕃昌也由此观之世主欲无功之人而彊富之则是
与天斗也而欲久立未之尝有也(潜夫/论)
天教俗人云先世欲赦常先遣马分行市里听于路隅
咸云当赦以知天之教也诚令仁君闻此以为天教而
辄从之误莫甚焉(上/)
天语高弁苍苍遥闻天语(徐陵孝/义寺碑)
张弓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
卷一 第 17b 页 WYG0965-0011b.png
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补不足(老/子)
圆不中规老子曰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大者无度量
故天圆不中规地方不中矩(文/子)
无端天圆而无端故不得观其形地方而无涯故莫窥
其门天化遂无形状地生长无计量(文/子)
清明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常正是以清明(申/子)郑注考
灵曜云天者纯阳清明无形圣人则之制璿玑玉衡以
度其象耳
卷一 第 18a 页 WYG0965-0011c.png
阴阳自极以南天之阳也自极以北天之阴也(物理/论)
清阳积阳为天故天者清阳也(黄帝/素问)
起牵牛河图括地象云天左动起于牵牛地右动起于
毕尸子云天左舒而起牵牛地右辟而起毕昴
不足西北素问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
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
手足不如右强也又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
满东南右热而左温注云中原地形西北高东南下今
卷一 第 18b 页 WYG0965-0011d.png
百川满凑东之沧海则东西南北高下可知
四方之气东方之气雷南方之气电西方之气虹霓北
方之气云雨雹霰中央之气露(造化/权舆)
天吏天使天期天忌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
也星辰者天之期也虹霓彗星者天之忌也(淮南子/天文训)
如笠天形穹窿如笠而冒地之表浮元气之上譬覆奁
以抑水而不流者气充其中也(虞耸穷/天论)
象盖说云颛顼造浑天仪黄帝为盖天皆以天象盖也
卷一 第 19a 页 WYG0965-0012a.png
(刘氏历/正问)
欹盖古人言天地之形者有三一曰浑天二曰盖天三
曰宣夜宣夜之说未尝闻也后有虞炳作穹天论姚信
作昕天论虞喜作安天论众形殊象参差其间盖天之
说又有三体一云天如车盖游乎八极之中一云天形
如笠中央高而四边下一云天如欹车盖南高北下(天/文)
(录/)
覆盆天平正与地无异若覆盆之状(论衡/说)
卷一 第 19b 页 WYG0965-0012b.png
车轮天如车轮终而复始极则复反(吕氏/春秋)灵宪云天以
阳而回转地以阴而停轮
鸡卵天如鸡子地如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
表里有水天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
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
十八宿半见半隐天转如车毂之运也(浑天/仪)
蚁磨周髀家云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旁转如推
磨而左行日月右行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
卷一 第 20a 页 WYG0965-0012c.png
以西没譬之于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
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回焉
天君马韩诸国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天君(后四/夷传)
以天为兄倭国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天明时出听政
跏趺坐日出便停理务曰委为弟(北/史)
天神之名五经通义云天神之大者曰昊天上帝即耀
魄宝也亦曰天皇大帝亦曰太一其佐曰五帝东方青
帝威灵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
卷一 第 20b 页 WYG0965-0012d.png
帝叶光纪中央黄帝含枢纽一说苍帝名灵符赤帝名
文祖白帝名显纪黑帝名玄矩黄帝名神斗河图曰其
精东为苍龙南为朱鸟中央为麟西为白虎北为玄武
木公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亦号玉皇君居云
房之间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仙傅/拾遗)昔汉初有四五小
儿路上画地戏一儿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
公张子房往拜之曰此东王公之玉童也所谓金母者
西王母也木公者东王公也仙人拜王公揖王母(真/诰)
卷一 第 21a 页 WYG0965-0013a.png
君中经云东王父者清阳之气也万神之先治东方下
在蓬莱山姓无为字君解西王母者太阴之气也姓自
然字君思下治昆崙之金城九重云气五色万丈之巅
上直北斗华盖紫房北辰之下一云东王公名倪字君
明西王母姓杨名回
朱儒问天朱儒问径天高于脩人脩人曰不知曰子虽
不知犹近于我故凡问事必于知者(淮南/说山)
天帝召歌宋贺道养工卜筮经遇工歌女人病死为筮
卷一 第 21b 页 WYG0965-0013b.png
之曰此非死也天帝召之歌耳乃以土块加其心上俄
顷而苏(南史贺/)
玉帝居玉帝所居常有红云拥之虽真仙亦不得见其
(翼圣/傅)东坡诗云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玉京五星经云天上白玉京黄金阙灵枢金景内经上
界玉京注云玉京无为天也
三十六天自玄都玉京以下合有三十六天其二十八
天在三界内黄曾天玉完天何童天平育天文举天七
卷一 第 22a 页 WYG0965-0013c.png
曜摩夷天六天为欲界越衡天濛翳天和阳天恭华天
宗飘天黄笳天堂曜天端靖天恭庆天极瑶天元载孔
升天皇崖天极风天孝芒天翁重浮容天江由天阮乐
天昙誓天十八天为色界霄度天元洞天翰宠妙成天
秀乐禁上天四天为无色界三界外曰四人天常融天
玉隆腾胜天梵度天平育贾奕天名为种民天亦名四
梵天四人天外曰三清境玉清太清上清亦名三天清
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最上大罗天合三十六天(灵宝本/元经云)
卷一 第 22b 页 WYG0965-0013d.png
(笈七/签)
大罗大罗在玄都玉京之上紫微金阙七宝骞树麒麟
师子化生其中三世天尊治在其中元始经云大罗之
境无复贞宰惟大梵之气包罗诸天太空之上有自然
五霞其色苍黄号曰黄天黄天之上其色青苍号曰苍
天苍天之上其色玄空城青号曰青天故颂曰三界之
上𦕈𦕈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
九天九天上第一天名郁单无量天第二天名上上禅
卷一 第 23a 页 WYG0965-0014a.png
善无量寿天第三天名梵监天第四天名兜术天第五
天名不骄乐天第六天名化应声天第七天名梵宝天
第八天名梵摩迦夷天第九天名波梨荅恕天其一天
俱别置三天合三十六天(大霄/琅傅)
大冥大冥在九天之上盖谓冥气极远绝乎九玄(大洞/经)
异呼匈奴呼天为祁连(汉书霍去病至祁连山师古注/云魏书尔朱荣傅祁连池魏言)
(天/也)西域曰提婆(高僧傅一/翻译八部)胡元曰统格落(菽园/记)
三十三天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有四天王天须弥
卷一 第 23b 页 WYG0965-0014b.png
山顶为帝释天上一倍为夜摩天上为兜率陀天化乐
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
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受天广
来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无边空处天无边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
天凡二十八天四天以下又有日月星宿天常憍天持
鬘天坚首天凡三十三种所谓三十三天者即帝释天
宫也(因本/经)道列三界诸天数与释氏同但名别耳(酉阳/杂俎)
卷一 第 24a 页 WYG0965-0014c.png
天翁天翁姓张名坚字剌渴渔阳人少不羁无所拘忌
常张罗得一白雀爱而养之梦天刘翁责怒每欲杀之
白雀辄以报坚坚设诸方待之终莫能害天翁遂下观
之坚盛设宾主乃窃骑天翁车乘白龙振策登天天翁
乘馀龙追之不及坚既到玄宫易百官杜塞北门封白
雀为上卿侯改白雀之胤不产于下土刘翁失治徘徊
五岳作灾坚患之以刘翁为太山太守主生死之籍(酉/阳)
(杂俎诸/异记)
卷一 第 24b 页 WYG0965-0014d.png
洞天六言真诰云世人有知酆都六天宫名者则百鬼
不敢为害洞天六宫周一万里高二千六百里洞天六
宫是为六天鬼神之宫六天一曰纣绝阴天宫二曰泰
然谅事宗天宫三曰明辰耐犯武成天宫四曰恬照罪
气天宫五曰宗灵亡非天宫六曰敢司连宛屡天宫人
死皆至其中人欲常念六天宫名空洞之小天三阴所
治也又耐犯宫主生纣绝天主死祸福续命由恬照第
四天鬼宫北斗君所治即七辰北斗之考官也项梁城
卷一 第 25a 页 WYG0965-0015a.png
酆都宫颂曰纣绝标帝晨谅事构重阿炎如霄汉烟勃
若景耀华武阳滞神锋恬照吞清河开阖临丹井云门
郁嵯峨亡非通奇灵连苑亦敷魔六天横北道此是鬼
神家凡有二万言此唯天宫名耳夜中微读之辟鬼魅
千柱殿阎摩那婆罗天娑罗树中其殿净如镜第二树
中有千柱殿(酉阳/杂俎)
善法堂善法堂在欢喜园天帝都会天王之正殿也其
堂七宝所作四壁皆白银以黄金为地地生软草其软
卷一 第 25b 页 WYG0965-0015b.png
类绵天人足履之没至足举后其地自平(佛/经)
阳孛天圆十二纲地方十二纪天纲运阙三百六十轮
为一周地纪推机三百三十轮为一度天运三千六百
周为阳孛地转三千三百度为阴蚀天气极于太阴地
气穷于太阳故阳激则勃阴否则蚀阴阳勃蚀天地气
反天地气反乃谓之小劫天运九千九百周为阳蚀地
转九千三百度为阴勃阳蚀则气穷于太阴阴勃则气
极于太阳故阴否则蚀阳激则勃阴阳蚀勃则天地以
卷一 第 26a 页 WYG0965-0015c.png
易天地改易谓之大劫(三清三天/正法经)
天厄灵宝自然运度有大阳九大百六也小阳九小百
六也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也九千九百年为
大阳九大百六也夫天厄谓之阳九也地亏谓之百六
也至金天氏之后甲申之岁是其天地运度否泰所终
阳九百六会至时道德方明凶丑顿肆圣君受任于壬
辰之年也(灵宝天地/运度经)
天非左旋通人扬子云因众人之说天以为盖常左旋
卷一 第 26b 页 WYG0965-0015d.png
日月星辰随而东西乃图画形体行度参以四时历数
昏明昼夜欲为世人立纪律以垂法后嗣余难之曰春
秋昼夜欲等平旦日出于卯正东方暮日入于酉正西
今以天下人占视之此乃人之卯酉非天卯酉天之卯
酉当北斗极北斗极天枢枢天轴也犹盖有保斗矣盖
虽转而保斗不移天亦转周匝斗极常在知为天之中
也仰视之乃在北不正在人上而春秋分时日出入乃
在斗南若如盖转则北方道远南方道近彼昼夜漏刻
卷一 第 27a 页 WYG0965-0016a.png
之数何从等乎子云无以解也后与子云奏事坐白虎
殿廊庑下以寒故背日曝背有顷日光去背不复曝焉
因以示子云曰天即盖转而日西行其光影当照此廊
下而稍东耳不当拔出去拔出去无乃是反应浑天家
法焉子云立坏其所作则儒家以为天左转非也(桓谭/新论)
浑沌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
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生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
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
卷一 第 27b 页 WYG0965-0016b.png
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
万里(徐整三/五历纪)
开子自天统开于子轻清之气一万八百年升而为天
天之晶华凝结而为日月星辰成象既著功用乃行地
统开于丑重浊之气一万八百年凝而为地地之灵气
融结而为山川河岳成形既定肸蚃攸召(祛疑/说)
异名纂要云东西南北曰四方四方之隅曰四维天地
卷一 第 28a 页 WYG0965-0016c.png
四方曰六合天地曰二仪以人参之曰三才四方上下
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说文曰宙舟/舆所极覆也)或谓天地为宇
宙日月谓之两曜亦曰二纪(张衡思玄赋察二纪五/星之绸缪注二纪日月)
星谓之五纬日月星谓之三辰(国语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左传三辰旂旗昭)
(其明也周礼掌三/辰之法注日月星)亦曰三光(汉文纪上以累三光之明/淮南子纮宇宙而章三光)
(注日/月星)亦曰三灵(扬雄羽猎赋上猎三灵之流如/淳曰三灵日月星垂象之应也)亦曰三
(后汉光武赞三精/雾塞注日月星)日月五星谓之七曜(榖梁传序七/曜为之盈缩)
天门真腊抵占城旁有西棚国望见天有一窍极明土
卷一 第 28b 页 WYG0965-0016d.png
人称天门一曰天际国古云女娲氏之所不至也(即天/门国)
天地相去考三五历纪云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
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淮南子云天有九野九
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春秋元命包云天不
足西北阳极于九故周天九九八十一万里洛书甄曜
度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夫一度为一千
九百三十二里则天地相去十七万八千五百里孝经
援神契云周天七衡六间相去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
卷一 第 29a 页 WYG0965-0017a.png
三分里之一合十一万九千里从内衡以至中衡中衡
以至外衡各五万九千五里关令内傅云天地南午北
子相去九千万里东卯西酉亦九千万里四隅空相去
九千万里天去地四十千万里天有五亿五万五千五
百五十里地亦如之各以四海为脉论衡曰天行三百
六十五度积凡七十三万里天去地六万馀里灵宪云
天有九位自地至天一亿万六千二百五十里垂天之
晷薄地之仪皆千里而差一寸周髀云天离地八万里
卷一 第 29b 页 WYG0965-0017b.png
冬至之日虽在外衡常出极下地上二万里周礼疏云
案考灵曜从上临下八万里天以圆覆地以方载河图
括地象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无下
极广长南北二亿三万一千五百里东西二亿三万三
千里广雅云天圜南北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
步东西短减四步周六亿十万七百里二十五步从地
至天亿一万六千七百八十七里半下度地之厚与天
高等天度云东方七宿其属三十二星七十五度南方
卷一 第 30a 页 WYG0965-0017c.png
七宿其属六十四星一百一十二度西方七宿其属五
十一星八十度北方七宿其属三十五星九十八度四
分度之一四方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度二千九
百三十二里二十八宿间相距积百七万九百一十三
里径三十五万六千九百七十里月令正义考灵曜云
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千四百六十一分里之三百
四十八周天百七万一千里是天圆周之里数也以围
三径一言之直径三十五万七千里此二十八宿周回
卷一 第 30b 页 WYG0965-0017d.png
直径之数也然二十八宿之外上下东西各有万五千
里是为四游之极谓之四表据四表之内并星宿内总
三十八万七千里天之中央上下正半之处一十九万
三千五百里地在于中是地去天之数也长晋文志云
地上去天八万一千三百馀里酉阳杂俎云天地相去
四十万九千里四方相去万万九千里胡安定云南枢
入地下三十六度北枢出地上三十六度状如倚杵此
天形也一昼一夜之间凡行九十馀万里人一呼一吸
卷一 第 31a 页 WYG0965-0018a.png
谓之一息一息之间天行八十馀里人之一昼一夜有
一万三千六百馀息故一昼一夜而天行九十馀万里
学林云周礼以天圭之法南戴日下万五千里地与星
辰四游升降于三万里之中是以半之得地之中也颍
川阳城为然此乃古之圣人推测天地高深之法
体圆经云天体东西南北径三十五万七千里每一方
八万九千二百五十里自地至上八万里以日照阳城
中之半为中乃天体正圆也以算勾股见之(玉历通/政经)
卷一 第 31b 页 WYG0965-0018b.png
天解天者身也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白/虎)
(通说/题辞)天镇也神也珍也施生为本运转精神功列效陈
其道可珍重也(礼/统)天显也在上高显也坦也坦然高而
远也(释/名)天颠也至高无上(说/文)
  日
光实日者实也形体光实人君之象(礼/统)
无亏春秋元命包云日尊故曰满满故仁仁故明明故
精在外注曰满者常盛无亏也
卷一 第 32a 页 WYG0965-0018c.png
天精天地至宝精不两明注天精为日地精为月(援神/契)
阳德之母春秋内事曰日者阳德之母也易辨图备曰
日之既阳德消谢庄月赋云日以阳德枚乘七发曰归
神日母
众阳之精日者众阳之精内明玄黄五色无主以象人
君精精似青翼翼似黑玄玄似赤缟缟似白煌煌似黄
光照无主不可以一色名也(易/传)日神五色明照四方(援/神)
(契/)盛哉日乎丙明离章五色淳光(太/玄)注五色五行之方
卷一 第 32b 页 WYG0965-0018d.png
色也
众贵之象日者照明之太表光景之太纪群阳之精众
贵之象也故日出而天下光明日入而天下冥晦此其
效也故日者天之象君父夫兄之类中国之应也(五行/传)
众阳之长汉李寻疏曰日者众阳之长辉光所烛万里
同晷人君之表也故日将旦清风发群阴伏
火精范子计然曰日者火精也火者外景主昼居昼而
为明处照而有光淮南子曰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
卷一 第 33a 页 WYG0965-0019a.png
精者为日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
天光汉成帝报许皇后曰夫日者众阳之宗天光之贵
王者之象人君之位也(外戚/传)张衡东京赋云须消启明
扫朝霞登天光于扶桑吕向注曰天光日也
太阳之精日者太阳之精也夏则阳盛阴衰故昼长夜
短冬则阴盛阳衰故昼短夜长气引之也行阳之道长
故出于卯酉之北行阴之道短故出于卯酉之南春秋
阳阴等故日行中平昼夜等也(物理/论)
卷一 第 33b 页 WYG0965-0019b.png
人君之象夫日者天之所布以照察于下而垂示法则
也日为太阳之精积而成象人君仰焉光明外发魄体
内全匿精扬辉圆而常满此人君之体也昼夜有节循
度有常春生夏养秋收冬藏人君之政也星月禀其光
辰宿宣其气生灵仰其照葵藿慕其恩此人君之德也
是以日主道德养生福祐仁恩若人君有瑕必露其慝
以告示焉(乙巳/占)
阳精之宗灵宪曰日者阳精之宗积精成象象成为禽
卷一 第 34a 页 WYG0965-0019c.png
金鸡火乌也皆三足表阳之类其数奇(道经汉志/注不全)史记
龟筴传孔子曰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春
秋元命包云阳数起于一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者
阳精也淮南子云日中有踆乌者谓三足乌也山海经
云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论衡
曰日者火也乌入火中燋烂安得而立盖日气也又伏
候古今注云汉元帝永元年中日无光其日长安无乌
或言日中乌之去也物类相感志云凡日无光则日乌
卷一 第 34b 页 WYG0965-0019d.png
不见日乌不见则飞鸟隐窜
阳乌广雅云日一名阳乌蜀都赋阳乌回翼于高标郭
璞十日赞曰羿乃控弦仰落阳乌隋书李德林霸朝杂
集序云阳乌垂曜微藿倾心一曰金乌隋康孟诗金乌
升晓气玉槛漾晨曦唐太宗诗灵乌带景飞
翔阳海赋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注翔阳日也淮南子
曰日阳之主也日中有乌故言翔逸骇言出疾也
大明礼曰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
卷一 第 35a 页 WYG0965-0020a.png
位也郑注大明日也六韬云大明发而万物皆照大义
发而万物皆利
太阳正历曰太阳日也吴越春秋范蠡为吴王寿词云
上感太阳降瑞翼翼汉元永元二年诏曰氛邪岁增侵
犯太阳郎顗四事云日者太阳以象人君政变于下日
应于天曹子建求通亲亲表云夫葵藿之倾叶太阳虽
不为回光终向之者诚也南齐书王俭表云秋叶辞条
不假风飙之力太阳跻景无俟萤爝之晖李平对魏世
卷一 第 35b 页 WYG0965-0020b.png
宗曰犹太阳之消微露巨海之荡萤烛旧唐书温彦博
云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比列星
东君广雅云日一名东君楚词九歌东君云暾将出兮
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汉志云晋巫祠东君师古曰东君
日也索隐曰东君见归藏易隋书乐志朝日歌云扶木
上朝暾嵫山沈暮景
曜灵广雅云日名曜灵楚词天问曰角宿未旦曜灵安
藏远游云曜灵煜而西征张平子归田赋曜灵俄景继
卷一 第 36a 页 WYG0965-0020c.png
以望舒皇辅谧年历曰日者众阳之宗阳精外发故日
以昼明名曰曜灵齐书策命齐王曰太古初陈万物纷
纶开曜灵以鉴品物立元后以驭蒸人
朱明广雅云日一名朱明楚词招魂云朱明承夜兮时
不可掩
朱光广雅云日一名朱光楚词云阳杲杲其朱光张孟
阳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影忽西沈
阳光桓帝诏曰间者日食毁缺阳光晦暗(后/书)陆机云赋
卷一 第 36b 页 WYG0965-0020d.png
云蔽阳光于旸谷暗天文乎常居(北堂/书抄)
阳景曹摅诗密云翳阳景霖潦淹庭除铣曰阳景日也
江文通诗丹霞蔽阳景
朱羲郭璞诗蓐收清西陆朱羲将由白善注朱羲日也
扶光谢瞻送孔靖诗扶光迫西汜欢馀宴有穷济曰扶
光日也谢庄月赋擅扶光于东沼
离光晋束晰玄居释云离光夜隐望舒昼戢宋颜延之
范连珠云鲁阳倾首离光为之反舍梁刘孝绰诗园葵
卷一 第 37a 页 WYG0965-0021a.png
一何幸倾叶奉离光
灵晖陆机演连珠云灵晖朝觏称物纳照翰曰灵晖日

太晖谢镇之书云太晖灼兮升曜列宿奄兮消蔽(弘明/六)
利眼陆机演连珠曰利眼临云不能垂照吕向注曰利
眼日也论衡曰日月犹人之有目任子曰日月天下眼
目而人不知德山川为天下衣食人不能谢抱朴子曰
日月之蚀乃至于尽天何为当故坏其眼目以行谴人
卷一 第 37b 页 WYG0965-0021b.png

九阳仲长统诗曰沆瀣当餐九阳代烛注九阳谓日也
山海经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有大木九
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楚词远游云朝濯发于汤谷兮
夕晞余身兮九阳
羲和广雅曰日御曰羲和楚词曰吾令羲和弭节兮望
崦嵫而勿迫虞世南徐坚引淮南子云爰止羲和爰息
六螭是谓悬车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
卷一 第 38a 页 WYG0965-0021c.png
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山海经云东南海
外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是生十日常浴日于
甘渊注云羲和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故尧因是立羲
和之官以主四时左思蜀都赋羲和假道于峻岐晋皇
甫谧释劝曰羲和促辔大火西颓张华招隐士诗羲和
策六龙弭节越崦嵫日亦可曰羲和汉崔篆慰志赋氛
霓郁以横厉兮羲和忽以潜晖王符爱日篇曰化国之
日舒以长舒长者非谓羲和安行注羲和日也魏卞兰
卷一 第 38b 页 WYG0965-0021d.png
许昌宫赋云望舒凉室羲和温房抱朴子什滞篇曰羲
和外景而热
日出日入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
于曾泉是谓蚤食至于桑野是谓宴食至于衡阳是谓
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乌次是谓小还至于悲
谷是谓餔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至于虞渊是谓高舂
至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
卷一 第 39a 页 WYG0965-0022a.png
谓悬车薄于虞渊是谓黄昏沦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
崦嵫(亦曰落/棠山)经于细柳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
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注自旸谷至虞
渊凡十六所为九州七舍(淮南/子)东曰旸谷日之所出西
曰濛汜日之所入(隋天/文志)
桑榆淮南子曰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注曰言其
光在桑榆树上汉书谷永云太白出西方法当参天今
已过期尚在桑榆之间后书注桑榆谓晚也光武劳冯
卷一 第 39b 页 WYG0965-0022b.png
异云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刘休玄拟古诗曰愿乘
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日光异名日光曰景日影曰晷日气曰晛初出为旭日
昕曰晞日温曰煦日在午曰亭午在未曰映日晚曰旰
日将落曰薄暮日西落光反照于东谓之反景在上曰
反景在下曰倒景煦日温也皓日昼貌也晖日光也旰
日晚也翌日明也晓日白也(纂要/说文)朝旦为晖日中为光
(管辂别传/荅刘邠云)
卷一 第 40a 页 WYG0965-0022c.png
太平太蒙孤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岠齐州以
南戴日为丹穴东至日所出为太平西至日所入为太
(尔/雅)杨炯浑天赋太平之人仁太蒙之人信
径千里汤泉之精上合为日径千里周围三千里下于
天七千里(徐整/长历)扬雄解嘲云夫日月之径不千里则不
能烛六合耀八纮音义云八方之纲维也晋鲁胜元康
初迁建康令到官著正天论云以冬至之后立晷测影
准度日月星日月径才百里无千里星十里不百里遂
卷一 第 40b 页 WYG0965-0022d.png
表上之
光照所及尚书考灵曜曰日光照四十万六千里地说
书曰日照四十五万里也周髀曰日光外照径八十一
万里
九道月令正义日有九道考灵曜曰万世不失九道
三道天有三道黄道者日月五星所乘(黄帝/占)日月行房
三道其政太平行上道升平行中道霸世行下道可视
瞻之短于历旧影为行上道与历合为行中道长于旧
卷一 第 41a 页 WYG0965-0023a.png
影为行下道(古今/占)日道出于列宿之外万有馀里(考灵/曜)
十煇周礼㫝祲氏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
祲谓阴阳五色之气祲淫相侵或曰抱珥背璚之属如
虹而短是也二曰象谓云如气成形象云如赤乌夹日
以飞之类是也三曰鑴日旁气刺日形如童子所佩之
鑴也四曰监谓云气临在日上也五曰闇谓日月蚀或
日光暗也六曰瞢谓瞢瞢不光明也七曰弥谓白虹弥
天而贯日也八曰叙谓气若山而在日上或曰冠珥背
卷一 第 41b 页 WYG0965-0023b.png
璚重叠次序在于日旁也九曰隮谓晕气也或曰虹也
诗所谓朝隮于西者也十曰想谓气五色有形想也青
饥赤兵白丧黑忧黄熟或曰想思也赤气为人兽之形
可思而知其吉凶(隋天/文志)
随时出入仲春仲秋日出于卯入于酉夏日出于寅入
于戌仲冬月日出于辰入于申(尚书考/灵曜)
寒暑在宿五经通义曰日在牵牛则寒在东井则暑牵
牛宿外远人故寒东井宿内近人故温
卷一 第 42a 页 WYG0965-0023c.png
雀立日傍春秋考异邮曰黄帝将兴有黄雀赤头立于
日傍黄帝曰黄者土精赤者火荣爵者赏也余当立大
功乎
八梦生八子娵訾氏生而发与足齐堕地能言及为高
辛帝室梦日而生八子皆有贤知世号八元(异/苑)帝喾之
妃邹屠氏之女也常梦吞日则生一子凡经八梦则生
八子世谓为八神亦谓八翌翌明也亦谓八英亦谓八
力言其神力英明翌成万象亿兆流其神睿焉(拾遗/记)
卷一 第 42b 页 WYG0965-0023d.png
五色互照日五色阳之精君德也少昊金天氏邑于穷
桑日五色互照穷桑(尸/子)
羿射九日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
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坠其羽翼庄子疏
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九乌落为沃焦归藏郑母
经云昔者羿善射弹十日果弹之天问云羿焉弹日乌
焉解羽
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河渭河渭不足
卷一 第 43a 页 WYG0965-0024a.png
比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升沈见异夏桀之时费昌之河上见二日在东者烂烂
将起在西者沈沈将灭若疾雷之声问于冯夷曰何者
为殷何者为夏冯夷曰西夏东殷于是昌徙族归殷(论/衡)
梦斗桀为无道汤令伊尹往视旷夏听于末嬉末嬉言
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
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以告汤乃令师从东方出于国
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吕览/慎大)
卷一 第 43b 页 WYG0965-0024b.png
乘船过傍伊摰将应汤命梦乘船过日月之傍
乘云绕日傅说赁为赭衣者舂于深岩以自给梦乘云
绕日而行筮得利建侯之卦岁馀殷以玉帛聘为阿衡
(拾遗/记)
著身文王梦日月著其身(帝王/世纪)
比政周文王问鬻子曰敢问君子将入其职则于其民
何如对曰君子将入其职则于其民也旭旭然如日之
始出也既入其职则于其民也暵暵然如日之正中也
卷一 第 44a 页 WYG0965-0024c.png
既去其职则于其民也暗暗然如日之已入也故君子
将入而旭旭者义先闻也既入而暵暵者民保其福也
既去而暗暗者民失其教也文王曰受命矣(贾/谊)
冬日夏日左传曰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
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注冬日可爱夏
日可畏邓析书曰君人者当如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万
物归之
夹赤鸟楚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楚子使问周
卷一 第 44b 页 WYG0965-0024d.png
太史太史曰其当王身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王曰
移腹心之疾置之股肱何益王弗禜而死孔子曰昭王
其不失国也宜哉(左哀/六)
辨日远近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辨斗问其故一儿曰我
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曰尔何以知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
卷一 第 45a 页 WYG0965-0025a.png
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丘孰谓汝多知
(列/子)
负暄宋有田夫曝日于野美之不识广厦绵缟之丽谓
其妻曰吾负日之暄以献吾君将获重赏(上/)
夜照齐有不夜城盖古者有日夜照于东境故春秋时
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解道康/齐地记)
作桥视出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时有神人驱
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皆流血至今石悉赤阳城
卷一 第 45b 页 WYG0965-0025b.png
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如相随行(三齐/略记)
日为再中燕丹子曰燕太子丹质于秦王遇之无礼急
欲求归秦王不听谬与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乃得归
太子仰天叹之日为再中天雨粟秦王不得已遣之风
俗通曰成帝间刘向俗说文帝自为代王及徵当即位
后期不得立日为之再中向曰文帝少即位不容再中
日再中文帝十七年新垣平言候日再中居顷之日郤
复中于是更为元年令天下大酺(汉/书)日再中乌连嬉仁
卷一 第 46a 页 WYG0965-0025c.png
圣出握知时(易辨/终备)
日中王字文帝时日中有王字(帝王/世纪)君应阳君臣和得
道度则日含王字(春秋/纬)
神女捧日汉景帝梦神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
十四月而生武帝景帝曰吾梦赤气化为赤龙占者以
为吉可名之吉(汉武/内传)
重光汉书云元封元年从登封太山倪宽上寿曰癸亥
宗祀日宣重光李奇曰太平之世日抱重光谓日有重
卷一 第 46b 页 WYG0965-0025d.png
日也崔豹古今注曰汉明帝为太子乐人作歌诗四章
一曰日重光云天子之德光明如日太子比德焉故云
重光尚书五行传曰明王践位则日俪其精重光以见
吉祥陆士衡演连珠云重光发藻寻虚捕景
对日南北张重字仲笃明帝时举孝廉帝曰何郡小吏
荅曰臣日南吏帝曰日南郡人应向北看日荅曰臣闻
雁门不见垒雁为门金城郡不见积金为郡臣虽居日
南未曾向北看日(后汉/书)范泰古今善言云重曰今郡有
卷一 第 47a 页 WYG0965-0026a.png
云中金城不必皆有其实
负日灵帝王美人妊娠畏何后乃服药欲除之而胎安
不动又数梦负日而行四年生献帝协(后汉/后纪)
纳怀魏文帝为王时梦日坠地分为三分己得一分而
内怀中(谈/薮)
捧日程昱少时常梦上大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
荀彧及兖州反赖昱得完三城于是彧以昱梦白操操
曰卿当终为吾腹心昱本名立操乃加日其上更名昱
卷一 第 47b 页 WYG0965-0026b.png
(魏/书)
对日远近晋明帝讳绍元帝子也初元帝镇扬州时中
原丧乱有人从长安来帝问洛阳消息潸然流涕帝年
数岁问何故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帝汝意谓长安何
如日远荅曰不闻人从日边来只闻人从长安来帝异
之明日集群臣宴会说以此荅明帝又以为日近帝动
容问何故异昨日之言荅曰举头不见长安只见日以
是知近帝大悦(刘昭幼/童传)
卷一 第 48a 页 WYG0965-0026c.png
梦日环城王敦将举兵内向明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
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敦正昼寝梦日环其
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帝母荀氏燕代人帝
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晋/书)
堕身袁悯孙世祖出为海陵守梦日堕身上寻而追还
典机密(谢绰宋/拾遗录)
梦抱后魏辽西王当英梦日堕所居黄山下水中村人
以牛车挽致不出英独抱戴而归闻者异之(北/史)
卷一 第 48b 页 WYG0965-0026d.png
化逐魏孝文皇后高氏之怀宣武也梦为日所逐化而
为龙而绕后后寤而惊悸遂成心疾冯太后召徐謇王
显为后诊脉謇以为微风入藏显云按三部非有心疾
将是怀孕生男之象果如其言(显/傅)初后之幼也曾梦在
堂内立而日光自窗中照之灼之而热后东西避之光
犹斜照不已如是数夕以白其父飏飏以问辽东人闵
宗宗曰此奇徵也日者人君之德帝王之象也光照女
身必有恩命及之女避犹照者主上来求女不获已也
卷一 第 49a 页 WYG0965-0027a.png
昔有梦月入怀犹生天子况日照之徵此女必遂将被
帝命诞育人君之象也遂生世宗(后/传)
捧日纳口陈武帝霸先常游义兴馆于许氏梦天开数
丈有四人朱衣捧日而至纳之帝口及觉腹内犹热帝
心独喜(南/史)
梦两日斗陈文帝茜梁大清初梦两日斗一大一小大
者光灭堕地色正黄其大如斗帝三分取一怀之(南/史)
影长袁克上表云隋兴以后日影渐长谨按春秋元命
卷一 第 49b 页 WYG0965-0027b.png
包云日月出内道璇玑得常天帝崇灵圣王相功京房
别对曰太平日行上道升平行次道霸世行下道伏惟
大隋启运上感乾元影短日长振古未之有也上大悦
告天下将作役功因加程课丁匠苦之
登山捧日杨炎未仕时尝梦陟高山之巅下瞰人境杳
不可辨仰而视之见端日在咫尺红光赫然洞照万里
因举左右手捧之炎燠之气如热心目久而方寤因语
于人有解者曰日者君象也此登相位而辅人君之祥
卷一 第 50a 页 WYG0965-0027c.png
也其后历登相位果叶捧日之祥(宣室/志)
三日金梁凤谓祠部郎中裴冕曰玄象有变半年间有
兵起公此时当为宰相大富贵冕曰公乃狂言冕何至
此梁凤曰有一日向东京一日入蜀川一日来向朔方
此时公得相冕惧其言深谢绝之未几安禄山反哥舒
翰奏冕为御史中丞冕问以三日之说梁凤曰东京日
即自磨灭蜀川日亦不能久此间日向转分明其后安
禄山僣号玄宗幸蜀肃宗即位灵武冕果为中书侍郎
卷一 第 50b 页 WYG0965-0027d.png
平章事(旧唐书/续世说)
首承日贾隐林朱泚之难扈德宗于行在至卧内奏曰
臣尝梦日坠以首承之帝曰非朕耶因令纠察行在(唐/书)
车载日淄清郑尚书光会昌六年春梦自御大车中载
瑞日光烛天地自执靷行通衢中俄而惊寤且奇叹后
月馀宣宗即位以元舅之故累拜尚书淄清节度果契
前梦(宣室/志)
梦吞伪吴毛贞辅累为邑宰应选之广陵梦吞日既寤
卷一 第 51a 页 WYG0965-0028a.png
腹犹热以问侍御史杨廷式杨曰此梦至大非君所能
当若以君而言当得赤乌场官也果如其言(稽神/录)
日车庄子徐无鬼篇小童荅黄帝曰若乘日之车而游
于襄城之野李尤九曲歌曰年岁晚暮日已斜安得壮
士翻日车南齐书庾易临川王映表荐之饷麦百斛易
谓使人曰民驰骋日月之车得保自耕之禄于大王之
恩亦已深矣辞不受南史齐禅梁武策曰文教与鹏翼
齐飞武功与日车并进
卷一 第 51b 页 WYG0965-0028b.png
白驹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注
白驹或云日也汉书魏豹畔汉汉王使郦生往说之豹
谢云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汉王嫚人吾不忍见也
迎日迎日之词曰维某年某月上日明光于上下勤施
于四方旁作穆穆维予又某敬拜迎日于郊(尚书/大传)
倒景谷永说成帝云仙人遥兴轻举登遐倒景注曰在
日月上日月反从下照故曰倒景(郊祀/志)
长绳系景萧大圜深信因果心安闲放常云人生若浮
卷一 第 52a 页 WYG0965-0028c.png
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所愿言执烛夜游惊其迅速(北/史)
日箭南唐苏洪进扬州版筑发一冢不显姓名刻石为
铭曰日为箭兮天为弓射四时兮无穷(郑文宝/江表志)
醉日卫元规酒后忤丁仆射以书谢曰自兹囚酒星于
天狱焚醉日于秦坑(摭/言)
若华山海经云灰野之山有树青华赤华名曰若木日
所入处在昆崙西附西极也淮南子曰若木在建木西
未有十日其华照下地高诱注曰未端也若木端有十
卷一 第 52b 页 WYG0965-0028d.png
日状如连珠华光也光照其下地一云状如莲花离骚
曰折若木以拂日天问曰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曹子
建与吴质书折若木之华闭濛汜之谷应休琏与从弟
书折若华以闭日
盈尺圣人身犹日也夫日圆盈尺光满天下圣人居室
弥纶六合犹圣人之身小其所烛远矣(尸/子)
晨晖高闾至德颂云重光丽天晨晖叠旦(魏/书)
晨离曹毗晋穆帝歌云如彼晨离曜景扶桑梁元帝檄
卷一 第 53a 页 WYG0965-0029a.png
云霜戈照日则晨离夺晖龙骑蔽野则平原掩色
晨曦胡义周统万宫殿颂曰晃若晨曦照见列星
驰晖谢朓赠西府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善曰驰晖
日也又至浔阳诗过客无留轸驰晖有奔箭
倾羲谢灵运秋怀诗云颓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
颓阳谢瞻诗颓阳照通津善曰楚词云日晻晻而下颓
济曰颓阳落日也
日足梁虞骞诗落晖散长足细雨织斜文李太白诗赤
卷一 第 53b 页 WYG0965-0029b.png
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
熟羊甲贞观中史官所载铁勒回纥部在薛延陁之北
去京师六千九百里又有骨利干居回纥北方瀚海之
地草多百药地出名马骏者行数百里北又距大海昼
长而夕短既日没后天色正曛煮一羊脾才熟而东方
已曙盖近日出入之所(旧唐/天文)
没即出钦察国去中国三万馀里夏夜极短日渐没即
(元史托/和传)
卷一 第 54a 页 WYG0965-0029c.png
拜日新罗每以元日拜日月神(旧唐/书)契丹贵日每月朔
旦东向而拜日(五代/史)
东门向日天竺属国数十有泇没路国其俗开东门以
向日(旧唐/书)
烛龙山海经云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
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喘不息身长千里人面蛇身
赤色注曰即烛龙也又云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
尾山有神其暝乃晦其视乃明视烛九阴是谓烛龙诗
卷一 第 54b 页 WYG0965-0029d.png
含神雾曰天不足西北无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
照天门中者也天问曰日安不到烛龙何照选雪赋云
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淮南云烛龙在雁门北蔽于
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张说赋南穷
火鼠之译北尽烛龙之会
赤人顶轮扬州有赵都统号赵马儿常提兵船往援李
坛于山东舟至登莱滞留数月常于舟中见日初出海
门时有人通身皆赤眼色纯碧头顶大日轮而上日渐
卷一 第 55a 页 WYG0965-0030a.png
高人渐小凡数月所见皆然(癸辛/杂志)
日中无影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
天地之中也(吕氏/春秋)广都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影盖天
地之中(淮南/子)河南阳城县是为土中夏至之景尺有五
寸所以为候(太康/纪)何承天以博物著名问释慧严佛国
将用何历严云天竺夏至之日方中无影所谓天中于
五行土德色尚黄数尚五八寸为一尺十两当此土十
二两建辰之月为岁首及讨覈分至推校薄蚀顾步光
卷一 第 55b 页 WYG0965-0030b.png
影其法甚详宿度年纪咸有条例承天无所厝难(高僧/传)
随天入地或曰天北际下地中日随天而入地地密障
隐故人不见如审运行地中凿地一文转见水源天行
地中出入水中平实者天不在地中而日出上日入下
者随天转运(论/衡)葛稚川曰黄帝书曰天在地外水在天
外水浮天而载地者也又易曰时乘六龙夫阳爻称龙
龙者居水之物以喻天天阳物也又出入水中与龙相
似故比以龙也圣人仰观俯察审其如此故晋卦坤上
卷一 第 56a 页 WYG0965-0030c.png
离下以證日出于地也又明夷之卦离下坤上以證日
入于地也又需卦乾下坎上此亦天入水中之象也天
为金金水相生之物也天出入水中当有何损而谓为
不可乎王生必固谓为不然者疏矣(隋/志)何承天云天形
正圆而水居其半地中高外卑水周其下言四方者东
曰𤾉谷日之所出西曰濛汜日之所入庄子又云北溟
有鱼化而为鸟将徙于南溟斯亦古之遗记四方皆水
證也四方皆水谓之四海凡五行相生水生于金是故
卷一 第 56b 页 WYG0965-0030d.png
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趣下归注于海日为阳精光
曜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焦竭百川归注足以相补故旱
不为减浸不为益(宋/书)
濯曜罗玄门轮及太洞经云九天真人呼日为濯曜罗
三天真人呼日为圆光蔚太素天中呼日为眇景皇上
清真人呼日为九曜生泰清天中仙人呼日为太明太
极天中呼日为圆明玉贤天中呼日为微玄东华真人
呼日为紫曜明亦名圆珠亦谓始晖亦谓太明(云笈/七签)
卷一 第 57a 页 WYG0965-0031a.png
圆曜罗方诸下真人呼日为圆曜罗右英夫人示许长
史诗云圆曜映南轩朱风扇幽室(真/诰)
郁仪太洞经云日亦名郁仪月亦名结璘玉京山经云
左顾提郁仪右眄携结璘七圣记曰郁华赤文与日同
居结璘黄文与月同居郁华日精结璘月精也黄庭经
曰郁仪结璘善相保梁邱注曰郁仪奔日之仙结璘奔
月之仙一云日月之神也蛾眉山洞石书云郁仪引日
精结璘致月神
卷一 第 57b 页 WYG0965-0031b.png
绕须弥劫初长成时天地大闇有大黑风吹大海水开
漂出日月置于须弥山半安日道中行旋绕四天下照
烛众生阎浮提(南/)日中弗婆提(东/)日没瞿耶尼(西/)日出
郁单越(北/)夜半(长时/含经)难阨王问那伽斯那云日之在上
其体是一何以夏时极热冬时极寒夏则日长冬则日
短斯那云须弥山有上下道日于夏时行于上道路远
行迟照于金山故长而暑热冬时行于下道路近行速
照大海水故短而极寒(杂宝/藏经)三界图云其天中心皆有
卷一 第 58a 页 WYG0965-0031c.png
昆崙山又名须弥山也其山高关傍障四方日月绕山
互为昼夜日在东方于逯境界日正中时光及南方浮
利界境以为日出在南方于日正中时耶尼境界以为
日出而方日正中时光及北方郁单以为日出日在北
方于正中时东方境界以为日出者今虽四序合宿是
同冬夏二至昼夜不等日若绕山四方合停出没既异
则无山隔(七/二)
日宫日天宫殿正方如宅看遥似圆一面两分皆天金
卷一 第 58b 页 WYG0965-0031d.png
成一面一分天颇梨成有五种风吹转而行一持二住
三随顺转曰波罗阿五将行(起/纪)
苏利耶此云日神或苏利耶或脩利(大孔雀/宝王纪)
日姓名日月者天地之司徒司空也日姓张名表字长
史月姓文名申字子光(老子历/藏中经)
金门洞阳宫金门之上日之通门也金门之内有金精
冶鍊之池在西关左之分故立春之节日更鍊魄于金
门之内耀其光于金门之外四十五日乃止顺行之洞
卷一 第 59a 页 WYG0965-0032a.png
阳宫洞阳宫日之上馆也立夏之日止于洞阳宫吐金
冶之精以灌于东井之中沐浴于晨晖收八素之气归
广寒之宫也(三道顺/行经)
含虚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含虚日月所出
红光所司岰山神蓐收居之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
气圆神红光之所司也(山海/经)
常阳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山海/经)
入声若雷沙弼茶国向无人至者祖葛尼曾到因立文
卷一 第 59b 页 WYG0965-0032b.png
字该载其国系日西没之地至晚日入声若雷霆国王
每于城上聚千人吹角鸣锣击鼓混杂日声不然则小
儿惊死(异域/志)
  日蚀
阳不克日蚀说曰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
为阴所乘故蚀蚀者阳不克也(后汉/志)
日食从西旧说曰日有五蚀谓起上下左右中央是也
汉尚书令黄香曰日蚀皆从西月蚀皆从东无上下中
卷一 第 60a 页 WYG0965-0032c.png
央者春秋鲁桓三年日蚀贯中上下竟黑疑者以为日
月正等月何得小而见日中郑玄云月正掩日日光从
四边出故言从中起也(南齐/书)
谪见男教不脩阳事不得谪见于天日为之食故日食
则天子素服而脩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阳事(昏/义)
日不食朔天下太平日不蚀朔月不食望颜延年宴曲
水诗曰日完其朔月不掩望
失德之应管子曰日掌阳月掌阴星掌和阳为德阴为
卷一 第 60b 页 WYG0965-0032d.png
刑和为事是故日蚀则失德之国恶之月蚀则失刑之
国恶之彗星见则失和之国恶之是故圣王日蚀则脩
德月食则脩刑彗星见则脩和
日君裴子曰夫日者君也月者臣也一岁十二会君臣
相见之象君有失德臣下专之故有日蚀之咎故伐鼓
用币责上卿是其礼退臣道也(乙巳/占)
曜魄之宝日者阳精之明曜魄之宝其气布德而主生
在地曰德德者生之类也德伤则亡故日蚀必有亡国
卷一 第 61a 页 WYG0965-0033a.png
死君之灾(上/)
救日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
兵三鼓大夫击门士击柝凡有声皆阳事也以厌阴气
(榖梁/传)
赤帻凡救日食皆著赤帻以助阳也(决疑/要注)
鼓用牲于社文公十五年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
社非礼也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
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示有等威古之道也
卷一 第 61b 页 WYG0965-0033b.png
(左/传)
朱丝萦社庄公二十五年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
用牲于社公羊传曰鼓用牲于社求之阴之道也以朱
丝萦社或曰胁之或曰为闇恐人犯之故萦之也何休
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月者土地之精也上敷于天而
犯月故鸣鼓而攻之胁其本也朱丝萦之助阳抑阴也
胁之与责求同义
务三昭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晋侯问于士文
卷一 第 62a 页 WYG0965-0033c.png
伯曰谁将当日食对曰鲁卫恶之卫大鲁小公曰何故
对曰去卫地如鲁地于是有灾鲁实受之其大咎其卫
君乎鲁将上卿公曰诗所谓彼日而食于何不臧者何
也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
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
民三曰从时(左/传)
降物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祝史请所用
币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
卷一 第 62b 页 WYG0965-0033d.png
社伐鼓于朝礼也平子禦之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
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礼也其馀则否太史曰
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于是乎百官降物
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故夏书曰辰弗
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此月朔之谓也当夏四
月谓之孟夏平子弗从昭子退曰夫子将有异志不君
君矣(左/传)
兆水昭公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公问于
卷一 第 63a 页 WYG0965-0034a.png
梓慎曰是何物也祸福何为对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
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其他月则为
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于是叔辄哭日食昭子曰子叔
将死非所哭也八月叔辄卒(左/传)常衮贺日当食不食表
同道相遇则闻昭子之对
兆旱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梓慎曰
将水昭子曰旱也日过分而阳犹不克克必甚能无旱
乎阳不克莫将积聚也(左/传)
卷一 第 63b 页 WYG0965-0034b.png
不食春秋感精符云鲁哀公时政弥乱绝不日食政乱
之类当致日食之变而不应者谴之何益告之不悟故
哀公之篇绝无日食之异汉明帝日食诏曰楚庄无灾
以致戒惧鲁哀祸大天不降谴
三朝食惠帝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谷永以为岁
首正月朔日是为三朝尊者恶之(汉/书)哀帝元寿元年正
月辛丑日有食之不尽如钩与惠帝七年同月日鲍宣
上言今日食于三始诚可畏惧小民正月朔日尚恐毁
卷一 第 64a 页 WYG0965-0034c.png
败器物况日亏乎(本/传)宋文帝与刘义庆书日食三朝天
下之至忌晋孝武初有此异彼庸主也犹竟无他(本/传)
食晦建武七年三月晦日食郑兴上疏曰日月交会数
应在朔顷年日食每多在晦先时而合皆月行疾也日
君象月臣象君亢急则臣下促迫故行疾也(后汉/本传)
不隐延熹元年五月甲戌晦日有食之常侍徐璜曰言
臣切见道术家常言汉死在戌亥今太岁在丙戌五月
甲戌日食柳宿朱雀汉家之贵国宿分周地今京师是
卷一 第 64b 页 WYG0965-0034d.png
也史官上言去重见轻璜召太史陈援诘问乃以实对
冀怨援不为隐讳使人阴求其短发摘上闻上以亡失
候仪不肃有司奏收杀狱中(梁冀/别传)
如月之初黄琬祖父琼为魏郡守时日食而京师不见
琼表日食之状太后召问日食琼久而无对琬年六岁
在傍谓琼曰何不云日食之馀如月之初遂用其言荅
(后汉/书)
刻期唐太史李淳风校新历太阳合朔当食既于占不
卷一 第 65a 页 WYG0965-0035a.png
吉太宗不悦曰日或不食卿将何以自处曰如有不食
臣请死之及朔帝候于庭谓淳风曰吾放汝与妻子别
对以尚早一刻指表影曰至此则蚀如言而蚀不差毫
(国史/异纂)
脩德玄宗时日食帝素服俟变录囚多所贷遣宋璟曰
恐议直以月蚀脩刑日蚀脩德或言分野之变冀有揣
合臣谓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止女谒放谗夫此所谓脩
德也囹圄不扰兵甲不渎官不苛治军不轻进此所谓
卷一 第 65b 页 WYG0965-0035b.png
脩刑也陛下常以为念虽有亏食将转而为福又何患
乎帝嘉纳(唐本/传)
移闰宋仁宗宝元元年正月丙辰朔日食六月戊子日
官杨惟德等言来岁闰十二月则庚辰岁正月朔日当
食请移闰于庚辰则日食在前正月之晦帝曰闰所以
正天时而授民事其可曲避乎不许(宋/史)
止贺嘉祐六年六月壬子朔日有食之时议称贺脩起
居注司马光上言臣愚以为日之所照周遍华夷云之
卷一 第 66a 页 WYG0965-0035c.png
所蔽至为近狭今若太阳实亏而浮云翳塞虽京师不
见四方必有见者此乃天戒至深不可不察也臣闻汉
成帝永始元年九月日有食之四方不见京师见谷永
以为沈湎于酒祸在内也二年二月日有食之四方见
京师不见谷永以为百姓屈竭祸在外也臣愚以为永
之所言似未协天意夫四方不见京师见者祸尚浅也
四方见京师不见者祸浸深也日者人君之象天意若
曰人君为阴邪所蔽灾慝明著天下皆知其忧危而朝
卷一 第 66b 页 WYG0965-0035d.png
廷独不知也由是言之人主尤宜侧身戒惧忧念社稷
而群臣乃始相率称贺岂得不谓之上下相蒙诬罔大
谴哉又所食不满分数者历官术数之不精当治其罪
亦非所以为贺也(宋/史)
外壤内壤榖梁曰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
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注曰凡所吐出者其壤在
外所吞咽者壤入于内也
龙麟斗春秋元命包曰麟龙斗日月薄食孔演图曰麒
卷一 第 67a 页 WYG0965-0036a.png
麟斗而日无精光宋均曰麒麟少阳之精斗作于地则
日月亦将争于上玄淮南子曰麒麟斗而日月蚀许慎
注曰麒麟大角之兽故与日相动
日食祝董仲舒救日食祝曰炤炤大明纤灭无光奈何
以阴侵阳以卑凌尊(周官大/祝注)
  月
阴精阴精为月日行十三度常朏任而受受明精在内
故金水内景(春秋元/命包)
卷一 第 67b 页 WYG0965-0036b.png
地理月者阴之精地之理(春秋感/精符)
天使孔子曰日者天之明月者地之理月上属为天使
妇从夫放月纪(孝经援/神契)日月天之使也(淮南/子)
群阴之本月群阴之本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
蚌蛤虚群阴废夫月行乎天而群阴化于渊(吕氏/春秋)
金精太阴之精上为月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史/记)
阴宗淮南子云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月
者阴之宗也是以月虚而鱼脑减月死而蠃蛔膲又云
卷一 第 68a 页 WYG0965-0036c.png
月盛衰于上则蠃蛖应于下同气相动不可以为远
众阴之长李寻上书曰月者众阴之长消息见伏百里
为品千里立表万里连纪妃后大臣诸侯之象也朔晦
正终始弦为绳墨望成君德(汉/书)
水精物理论云月水之精潮有大小月有亏盈抱朴子
曰月之精生水是以月盛而涛潮大
太阴之精月者太阴之精积而成象魄质含影禀月之
光以明照夜仁脩阴道以之配日女主之象也以之比
卷一 第 68b 页 WYG0965-0036d.png
德刑罚之义也列之朝廷诸侯大臣之类也是以近日
则光敛犹臣近君卑而屈也远日则光满为其守道循
法蒙君荣华而体势伸也当日则蚀犹臣僣君道而祸
至于覆灭也盈极必缺示其不可久盈也月阙也阴道
臣道妻道不可使盈理当恒缺也其行速臣下之道也
行有弦望晦朔迟疾阴阳政刑之等威也(乙巳/占)
晦朔弦望月阙也满则复缺也朔月初之名也朔苏也
月死复生苏也晦月尽之名也晦灰也火死为灰月光
卷一 第 69a 页 WYG0965-0037a.png
尽似之也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
施弦也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
月在西遥相望也(释/名)
朏魄朏月未成明也魄月始生魄然也承大月月生二
日谓之魄承小月月生三日谓之朏(说/文)古文月采篇云
三日曰朏注月出也月采说月之光采其书则亡
朓朒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朔而见东方谓之朒亦谓
之侧匿侧匿则侯王其肃朓则侯王其舒(汉书五/行志)月朝
卷一 第 69b 页 WYG0965-0037b.png
见曰朒夕见曰朓日则过中之谓昃至夜之谓匿月则
与日相望谓之望既望之后渐亏谓之侧至晦无光谓
之匿宋朝以朓字避僖宗讳改为朏朒(胡次和太/玄索隐)
夜光广雅曰夜光谓之月皇甫谧年历曰月群阴之宗
光内日影以宵曜名曰夜光天问曰夜光何德死则又

金波汉书郊祀歌曰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师
古曰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谢朓诗金波丽鳷鹊
卷一 第 70a 页 WYG0965-0037c.png
玉衡低建章注曰金波月也
圆景曹子建赠徐干诗曰圆景光未满衣鲜灿以繁善
曰圆景月也谢灵运望迟客诗云圆景早已满佳人殊
未适
灵轮张渊大象赋望舒纵辔以骋度灵轮浃旦而过周
(后汉/本传)
阴灵谢庄月赋曰日以阳德月以阴灵南齐天文志赞
曰阳精火镜阴灵水存有果有射代为明昏唐田况月
卷一 第 70b 页 WYG0965-0037d.png
赋日有朝灵月有宵德
桂轮唐中宗三藏圣教序云慧炬扬辉澄桂轮而含影
注云桂轮月也月中有丹桂故称为桂轮纂异记嵩岳
嫁女记云桂轮已升
金枢海赋云大明揽辔于金枢之穴注云大明月也月
有御故言辔金西方也河图帝览志曰月者金之精月
有窟故言穴(文/选)金枢理辔素月告望(伏滔望/清赋)
望舒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蔡邕清诲云元首宽则望
卷一 第 71a 页 WYG0965-0038a.png
舒朓侯王肃则月侧匿郤正释讥曰羲和逝而望舒陈
魏卞兰许昌宫赋望舒凉室羲和温房成公绥天地赋
望舒弥节于九道羲和正辔于中央
纤阿淮南子曰月御亦曰纤阿也束晰补亡诗曰纤阿
按晷乐彦曰纤阿山名有女子处其岩月历数度跃入
月中因为月御也
姮娥归藏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
为月精淮南子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而
卷一 第 71b 页 WYG0965-0038b.png
奔月许慎曰姮娥羿妻也逃月中盖虚上夫人是也张
衡灵宪曰姮娥窃药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筮
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
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文心雕龙云归藏之
书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姮娥奔月殷汤如兹况诸
子乎学斋佔俾以为常仪占月之误淮南注又云奔月
或作坌肉药分肉以为死畜之肉可复生也
蟾兔诗推灾度曰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体就穴
卷一 第 72a 页 WYG0965-0038c.png
鼻始明宋均注曰穴决也决鼻兔也五经通义曰月中
有兔与蟾蜍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
也春秋元命包曰月之为言阙也而设以蟾蜍与兔者
阴阳双居明阳之制阴阴之倚阳张衡灵宪曰月者阴
精之宗积精而成象象成为兽玉兔蟾蜍也皆四足表
阴之类其数偶春秋演孔图曰蟾蜍月精也河图曰蟾
蜍去月天下大乱
月𩨸扬雄赋曰西厌月𩨸东震日域颜延年诗月竁来
卷一 第 72b 页 WYG0965-0038d.png
宾日际奉土竁窟也杜子春周礼注曰今南阳人呼穿
土为竁昭明大法颂西踰月窟东渐扶桑陶弘景赋云
东卷长桑日窟西干龙筑月阿南齐礼志月域来宾日
际奉土隋乐志北齐皇夏词云月轨咸梯岫日域尽浮

似镜京房云月与星辰阴也有形无光日照之乃有光
如以镜照日而有影见先师以为日似弹丸月似镜体
或以为月亦似弹丸日照处则明不照处则闇
卷一 第 73a 页 WYG0965-0039a.png
犹水旧历说曰日犹火也月犹水也火则施光水则含
影故朏生于向日魄生于背日当日则光盈近日则明

一月与日合范子计然曰日者寸也月者尺也寸者制
万物阴阳之长短尺者纪度而成数也月行疾二十九
日行迟三十日间一与日合取日之度以为月节
月行三门天有三门犹房四表房中央曰天街天道也
天门也黄道所经也南间曰阳环阳环南三尺曰阳里
卷一 第 73b 页 WYG0965-0039b.png
阳里南三尺曰太阳中道北间曰阴间阴间北三尺曰
阴里阴里北三尺曰太阴中道故曰月顺轨道由乎天
街则天下和平由乎阳道则主丧由乎阴道则主水京
房曰月行南道为旱月行北道为水行中道天门之间
则天下大安五榖丰登人主益寿之兆(天文/总论)
径千里徐整长历曰月径千里周围三千里下于地七
千里论衡曰月行一日一夜行二万六千里与凫飞相
类地说书曰月照四十五万里
卷一 第 74a 页 WYG0965-0039c.png
姊月春秋感精符曰人君日月同明四时合信故父天
母地兄日姊月宋均注曰父天于圜丘之祀也母地于
方泽之祭也兄日于东郊姊月于西郊
蓂荚帝王世纪曰尧时有草夹阶而生每月朔始生一
荚至月半则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至月晦
而尽月小则馀一荚焦而不落王者以是占历惟盛德
之君应和气而生以为尧瑞名之蓂荚一名灵荚一名
仙荚抱朴子曰昔黄帝候凤鸣以调律唐尧观蓂荚以
卷一 第 74b 页 WYG0965-0039d.png
知月
梦过月中夏禹未遇梦乘舟月中过
吞月精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
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十四月而生夏禹(遁甲开山/图荣氏解)
白气贯月主癸之妃曰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
生汤号天乙(宋/书)
梦射月楚晋将战晋侯梦吕骑射中月退入于泥占之
曰姬姓日也异姓月必楚王也及战射恭王中目吕骑
卷一 第 75a 页 WYG0965-0040a.png
死之(左/传)
眺蟾台洞冥记云帝于望鹄台西起俯月台台下穿池
广千尺登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笑弄月影
因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池中有游月船触月船三辅
黄图云影娥池在建章宫武帝凿以玩月其旁起望鹄
台以眺月云云又起眺蟾台鸡蹠集云上官仪应诏诗
中用影娥池学士时无解其事者令狐德棻召张柬之
等十馀人问出何书柬之引洞冥记为对德棻叹其博
卷一 第 75b 页 WYG0965-0040b.png

月入怀汉元后母李亲妊政君在身梦月入其怀扬雄
元后诔曰太阴之精沙麓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翟
义传王莽作大诰曰阴精女主圣明之祥谢庄月赋云
沦精而汉道融
两梦入怀搜神记曰孙坚夫人吴氏孕而梦月入其怀
既而生策及权在孕又梦日入其怀以告坚曰妾昔妊
策梦月入我怀今也又梦日入我怀何也坚曰日月者
卷一 第 76a 页 WYG0965-0040c.png
阴阳之精极贵之象吾子孙其兴乎谢庄月赋委照而
吴业昌南史梁元帝母石氏为帝采女梦月堕怀中而

名在月中会稽先贤传曰阚泽年十三梦见名字炳然
在月中
月中物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
无物当极明耶稚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
不明(世/说)
卷一 第 76b 页 WYG0965-0040d.png
吴牛喘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
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荅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世/说)
云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土多暑而
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又风俗通曰吴
牛望见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而喘焉
滓秽太清会稽王道子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
纤翳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荅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
缀王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世/说)
卷一 第 77a 页 WYG0965-0041a.png
月夜登楼庾亮镇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
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少
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坐
其坦率行已多此类(晋/书)谢观在崔裔门下尝作白赋云
晚入梁王之苑雪满群山夜登庾亮之楼月明千里(南/唐)
(野/史)
登楼清啸刘琨在晋阳尝为敌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
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奏
卷一 第 77b 页 WYG0965-0041b.png
胡笳贼又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
围而走(晋本/传)
乘舫诵诗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尚镇牛渚秋
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袁宏在舫中讽诵声
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荅云是袁临汝
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
之谈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晋书/宏传)
显处视月世说褚季野语孙安国云北人学问渊综广
卷一 第 78a 页 WYG0965-0041c.png
博孙荅曰南人学问清通简要支道林闻之曰圣贤固
所忘言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
如牖中窥日注云学广则难周难周则识闇故如显处
视月学寡则易覈易覈则智明故如牖中窥日也
月中人带剑尹思者字少龙安定人也晋元康五年正
月十五夜坐屋中遣儿视月中有异物否儿曰今年当
大水月中有一人披蓑带剑思自视之曰将有乱卒至
儿曰何以知之曰月中人乃带剑仗矛当大乱三十年
卷一 第 78b 页 WYG0965-0041d.png
后小清耳后果如其言(神仙传/真诰)
月下长咏顾恺之矜伐过实诸年少因相称誉以为戏
弄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夜于月下长咏自云得先
贤风致瞻每遥赞之恺之得此弥自力忘倦瞻将眠语
槌脚人令代恺之不觉有异遂几申旦而后止(续晋/阳秋)
对饮谢譓朏次子也不妄交接门无杂宾有时独醉曰
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南/史)
随月读书江泌字士清济阳考城人少贫尽日斫屟夜
卷一 第 79a 页 WYG0965-0042a.png
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南齐/书)
晕左角天与五年十月月晕左角太史令晁崇奏角虫
将死上虑牛疫乃命诸军并重焚车牛果大疫死者十
八九宫车所驭巨犗数百同日毙于路侧首尾相属麋
鹿亦多死(天文/志)
梦食北齐释昙迁尝寻性识论遂感心疾专凭三宝不
以医术缠情夜梦月落入怀乃擘而食之脆如冰片甚
讶香美觉罢所苦痊复一旬有馀流味在因其圣助食
卷一 第 79b 页 WYG0965-0042b.png
月成德遂私改乡名为月德也(续高/僧传)
广寒清虚之府开元六年八月望与申天师洪都客作
术夜游月宫见一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下视王城
嵯峨若万里琉璃之田有素娥十馀人乘鸾舞于广庭
桂树之下音乐清丽遂归制霓裳羽衣之曲(龙城/录)明皇
尝以手指上下按其腹高力士曰岂圣体小不安邪上
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子娱以上清之乐其曲凄楚
动人吾回以玉笛寻得之虑忽遗忘故寻之耳力士拜
卷一 第 80a 页 WYG0965-0042c.png
贺请奏并求其名上曰此曲名紫云回遂载于乐章刻
石太常焉(开天传/信记)逸史云罗公远为明皇掷杖化银桥
至月宫集异记及广德神异录谓过潞洲城明皇杂录
谓至西川幽怪录谓正月望十五夜幸广陵事
半天琼楼翟乾祐峡中人曾于江岸与弟子玩月或曰
此中竟何有翟笑曰可随吾指观弟子中两人见月规
半天琼楼金阙满焉数息间不复见(酉阳/杂俎)
纸月长庆初山人杨隐之在郴州常寻访道士有唐居
卷一 第 80b 页 WYG0965-0042d.png
士杨谒之因留杨止宿及夜呼其女曰可将一弦月子
来其女遂贴月于壁上如片纸耳唐即起视之曰今夕
有客可赐光明言讫一室朗若张烛(酉阳/杂俎)长庆中有王
先生者弘农晦之闻其术往谒焉王留之宿乃八月十
二也先生召其女七娘谓之曰汝为吾刻纸状今夕之
月置于室东之垣上有顷七娘以纸月施于垣上忽月
光洞然一室毫发尽辨晦之惊叹不测(宣室/志)
金背虾蟆张周封云长庆中有人玩八月十五夜月光
卷一 第 81a 页 WYG0965-0043a.png
属于林中如匹布其人寻视之见一金背虾蟆疑是月
中者(酉阳/杂俎)
梯绳取月太和中有周生者有道术次广陵寺中时中
秋夜与客会月色方莹有说明皇游月宫事者生笑谓
坐客曰我能挈月置之怀袂因命虚一室取箸数百条
绳而驾之曰我将梯取此月俄觉天地曛晦因开室曰
月在某衣中因以手举衣怀中取月寸许忽一室尽明
寒入肌骨(宣室/志)
卷一 第 81b 页 WYG0965-0043b.png
脩月户太和中郑仁本表弟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迷
归路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见一人枕一朴物方眠
敢因就问之其人笑曰君知有月七宝合成乎月势如
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脩之予即一
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可一生无疾乃
指一支径示二人言已不见(酉阳/杂俎)
天柱峰玩月赵知微有道术皇甫玄真等师事之咸通
庚寅中秋自朔霖霪至望玄真谓同门生曰堪惜良宵
卷一 第 82a 页 WYG0965-0043c.png
而值苦雨知微忽命侍童曰可备酒果登天柱峰玩月
众窃有不然者既出门长天朗净皓月如昼扪萝援条
吟饮山岭至寒蟾隐于远岑方归山舍既各就榻而凄
风飞雨宛然(三水/牍卜)
月延三刻南唐圆丘之祭太史奏月延三刻时上旬月
当三更而没升坛之际皎然如日礼毕而落先主初有
禅代之志忽夜半寺僧撞钟满城皆惊旦将斩之云夜
来偶得月诗云徐徐东海出渐渐上天衢此夜一轮满
卷一 第 82b 页 WYG0965-0043d.png
清光何处无先主喜而释之(江南/野史)
梦食月耶律伊逊幼慧黠尝牧羊熟寝梦人持日月以
食之已食月啖日方半为父所触而觉后为魏王(辽/史)
梦携入月后唐何仲举其母尝梦携入月寻与范质登
长兴间进士至天策府学士(道州/志)
月重轮绍兴壬午五月十六日五更初月外有环晕五
重附近者紫红色白者次之青者又次之黄者又次之
最外深红各相去一丈分寸不差其圆如规荆大声曰
卷一 第 83a 页 WYG0965-0044a.png
是为月重轮前史所纪多不过两三重而今五数但太
阴极盛恐非太阳之利将晓未没未几高宗巽位(夷坚/志)
月桂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
以成形桂树后生焉(虞喜安/天论)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
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
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酉阳/杂俎)李贺箜篌
引云吴质不眠倚桂树
月桂子月桂子今江东诸处每至四五月后每于衢路
卷一 第 83b 页 WYG0965-0044b.png
得之大如狸豆破之辛香古老相传是月中下也洞冥
记云有远飞鸡朝往夕还常衔桂实归于南土所以北
方无南方当月路所以有也(本/草)唐垂拱中天台桂子落
十馀日白乐天诗遥想吾师行道处天台桂子落纷纷
宋天圣五年中秋馀杭灵隐寺桂子落其繁如雨色各
不同僧式公种之林下后移植白猿峰凡二十五株遂
改回轩亭为月桂亭(玉涧/杂书)
月宫月天宫殿纯以金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二分天
卷一 第 84a 页 WYG0965-0044c.png
银一分天青琉璃亦为五风摄持而行(起世/经)
地影水影月宫中有影者须弥山大洲中有阎扶提树
因此树故名阎浮洲其树高大影见月轮因此有影(因/本)
(经/)大海中每有鱼鳖等影现于月轮故其内有黑相现
(瑜珈/论)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处水影也(酉阳/杂俎)
广灵堂月宫中有七宝浴池八骞之林秋分之日月宿
东井之地上广灵之堂(三道顺/行经)
广寒宫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之宫(十方/记)
卷一 第 84b 页 WYG0965-0044d.png
月中仙人乐彦引老子道德经云月中仙人宋无忌按
白泽图火之精曰宋无忌盖其人火仙也(史封禅/书注)
白月黑月西方一月分为黑白初月一日至十五日名
为白月十六日已去至于月尽名为黑月此方通摄黑
月合为一月也(起世经/法苑)
白分黑分印度国俗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
之黑分或十四日或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
合为一月六月合为一行日游在内北行也日游在外
卷一 第 85a 页 WYG0965-0045a.png
南行也总此二行合为一岁(西域/记)
苏摩此云月神(大孔雀明王/经苏上声)
青瑶瀛洲有金峦之观饰以众宝悬火精为日刻黑玉
为乌以水晶为月削青瑶为蟾兔于地下为机棙以测
昏明不亏弦望(拾遗/记)
三珥荆州占曰月珥且戴不出百日主有大喜军国占
候曰若月三珥者大有喜若有冠而复晕者天下大有

卷一 第 85b 页 WYG0965-0045b.png
先节和帝时丁鸿封事曰间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
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注月满先节谓未及望而满
(后汉/书)
质清月者阴之精也其形圆其质清日光照之则见其
明日光所不照则谓之魄故月望之日日月相望人居
其间尽睹其明故形圆也二弦之日日照其侧人观其
傍故半明半魄也晦朔之日日照其表人在其里故不
见也(隋/书)
卷一 第 86a 页 WYG0965-0045c.png
芦灰淮南子曰画芦灰而月晕阙许慎注曰有军士相
围守则月晕以芦灰为环阙其一面则月晕亦阙于上
阴燧淮南子曰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高诱注曰方诸
阴燧大蛤也熟摩拭令热以向月则水生也许慎注曰
诸珠也方石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升唐新语云高宗
乾封初封禅李敬真上言须用明水以实尊彝乃依淮
南法九月取蛤蚌一尺三寸者依法试之至半夜得水
四五升便差送太山以供用
卷一 第 86b 页 WYG0965-0045d.png
焦兔置月婆罗斯国有三兽遭劫初有狐兔猿异类
相悦时天帝释化一老夫诣三兽求食于是狐衔鲤猿
采果俱来唯兔空还自伤卑劣乃投火充餐时老夫收
取焦兔伤叹谓狐猿曰吾感其心不泯其迹寄之月轮
传乎后世咸言月中之兔自斯而有(西域/记)
  月蚀
荡阴事妇顺不脩阴事不得谪见于天月为之食故月
蚀则后素服而脩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礼婚/义)
卷一 第 87a 页 WYG0965-0046a.png
击鼓柝月蚀后自提鼓阶前把槌击鼓者三中良人诸
御者宫人皆击柝救之月已蚀后乃斋服缟素三日不
从乐以应其祥此先王之所以免天地之诛而解四境
之患也(荆州/占)
击鉴长安城中每月蚀时节士女取鉴向月击之满郭
如是盖云救月蚀也(开元/遗事)
闇虚灵宪云当日之冲光常不足是谓闇虚在星则星
微遇月则月食
卷一 第 87b 页 WYG0965-0046b.png
罗㬋此云障持化身长八万四千由旬举手掌障日月
世云日月食成论去譬如天日月其性本明净烟云尘
雾等互翳则不现等取脩罗故佛诫云脩罗脩罗汝莫
吞月月能破暗能除众热(翻译/名义)
星食月荆大声云月体自若而星居月上此为星食月
月遇之而星隐不见此为月食星
 
 天中记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