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
卷一百 第 1a 页 WYG0963-066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类编卷一百
           明 冯琦冯瑗 撰
 杂言类二
  杂言(三则/)
管仲戒章 管仲复于桓公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
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公亦固情谨声以严尊
生此谓道之荣任之重者莫如身涂之畏者莫如口期
卷一百 第 1b 页 WYG0963-0661b.png
而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涂至远期唯君子乃能矣
桓公退再拜之曰夫子数以此言者教寡人管仲对曰
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聪明当
物生之德也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
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 天不动
四时云下而万物化君不动政令陈下而万功成心不
动使四肢耳目而万物情寡交多亲谓之知人寡事成
功谓之知用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多言而不当
卷一百 第 2a 页 WYG0963-0661c.png
不如其寡也
刘安人閒训 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仪表规矩事之制
也知人之性其自养不勃知事之制其举错不惑发一
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筦谓之心见本而知末观指而
睹归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谓之术居知所为行知
所之事知所秉动知所由谓之道道者置之前而不䠟
错之后而不轩内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是
故使人高贤称誉已者心之力也使人卑下诽谤已者
卷一百 第 2b 页 WYG0963-0661d.png
心之罪也夫言出于口者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者不
可禁于远事者难成而易败也名者难立而易废也千
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尧戒
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人莫蹪于山而蹪于垤是故人
皆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已
惓而索良医也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夫祸
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祸与福同门利
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
卷一百 第 3a 页 WYG0963-0662a.png
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其或利或害此愚智之
所以异也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机祸福之门户
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胜计也使知所为是者事
必可行则天下无不达之涂矣是故知虑者祸福之门
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百事之变化国家之治乱
待而后成是故不溺于难者成是故不可不慎也天下
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
大功而有厚禄三危也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
卷一百 第 3b 页 WYG0963-0662b.png
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
而封孙叔敖辞而不受病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
王必封女女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寝丘者
其地确石而名丑荆人鬼越人机人莫之利也孙叔敖
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之
丘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惟孙叔敖独存此所谓
损之而益也何谓益之而损昔晋厉公南伐楚东伐齐
西伐秦北伐燕兵横行天下而无所绻威服四方而无
卷一百 第 4a 页 WYG0963-0662c.png
所诎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暴虐万民
内无辅拂之臣外无诸侯之助戮杀大臣亲近导䛕明
年出游匠丽氏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诸侯莫之救百
姓莫之哀三月而死夫战胜攻取地广而名尊此天下
之所愿也然而终于身死国亡此谓益之而损者也夫
孙叔敖之请有寝之丘沙石之地所以累世不夺也晋
厉公之合诸侯于嘉陵所以身死于匠丽氏也众人皆
知利利而病病也唯圣人知病之为利知利之为病也
卷一百 第 4b 页 WYG0963-0662d.png
夫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以言大利而反
为害也张武教智伯夺韩魏之地而擒于晋阳申叔时
教庄王封陈氏之后而霸天下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
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欤 事或欲以利
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
之门户不可不察也阳虎为乱于鲁鲁君令人闭城门
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围三匝而阳虎将举
剑而伯颐门者止之曰天下探之不穷我将出子阳虎
卷一百 第 5a 页 WYG0963-0663a.png
因赴围而逐扬剑提戈而走门者出之顾反取其出之
者以戈推之攘袪薄腋出之者怨之曰我非故与子友
也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伤我宜矣其有此难也鲁君
闻阳虎失大怒问所出之门使有司拘之以为伤者受
大赏而不伤者被重罪此所谓害之而反利者也何谓
欲利之而反害之楚恭王与晋人战于鄢陵战酣恭王
伤而休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榖奉酒而进之子反
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不能绝于口遂醉而卧恭王欲
卷一百 第 5b 页 WYG0963-0663b.png
复战使人召司马子反辞以心痛王驾而往视之入幄
中而闻酒臭恭王大怒曰今日之战不榖亲伤所恃者
司马也而司马又若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
也不榖无与复战矣于是罢师而去之斩司马子反为
僇故竖阳榖之进酒也非欲祸子反也诚爱而欲快之
也而适足以杀之此所谓欲利之而反害之者也夫病
温而强之食病暍而饮之寒此众人之所以为养也而
良医之所以为病也悦于目悦于心愚者之所利也然
卷一百 第 6a 页 WYG0963-0663c.png
而有道者之所辟也故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
后忤 有功者人臣之所务也有罪者人臣之所辟也
或有功而见疑或有罪而益信何也则有功者离恩义
有罪者不敢失仁心也魏将乐羊攻中山其子执在城
中城中县其子以示乐羊乐羊曰君臣之义不得以子
为私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鼎羹与其首乐
羊循而泣之曰是吾子已为使者跪而啜三杯使者归
报中山曰是伏约死节者也不可忍也遂降之为魏文
卷一百 第 6b 页 WYG0963-0663d.png
侯大开地有功自此之后日以不信此所谓有功而见
疑者也何谓有罪而益信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
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
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
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
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
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故趍舍不可
不审也此公孙鞅之所以抵罪于秦而不得入魏也功
卷一百 第 7a 页 WYG0963-0664a.png
非不大也然而累足无所践者不义之故也 事或夺
之而反与之或与之而反取之智伯求地于魏宣子宣
子弗欲与之任登曰智伯之强威行于天下求地而弗
与是为诸侯先受祸也不若与之宣子曰求地不已为
之奈何任登曰与之使喜必将复求地于诸侯诸侯必
植耳与天下同心而图之一心所得者非直吾所亡也
魏宣子裂地而授之又求地于韩康子韩康子不敢不
予诸侯皆恐又求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于是智伯乃
卷一百 第 7b 页 WYG0963-0664b.png
从韩魏围襄子于晋阳三国通谋擒智伯而三分其国
此所谓夺人而反为人所夺也何谓与之而反取之晋
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伐虢遗虞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
虞公惑于璧与马而欲与之道宫之奇谏曰不可夫虞
之与虢若车之有轮轮依于车车亦依轮虞之与虢相
恃而势也若假之道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虞公弗听
遂假之道荀息伐虢遂克之还反伐虞又拔之此所谓
与之而反取者也 圣王布德施惠非求其报于百姓
卷一百 第 8a 页 WYG0963-0664c.png
也郊望禘尝非求福于鬼神也山致其高而云起焉水
致其深而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而福禄归焉夫有阴
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明古者沟防不修水
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
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辨
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
粪土种榖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
阴德也周室衰礼义废孔子以三代之道教导于世其
卷一百 第 8b 页 WYG0963-0664d.png
后继嗣至今不绝者有隐行也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
已智伯侵地而灭商鞅支解李斯车裂三代种德而王
齐桓继绝而霸故树黍者不获稷树怨者无报德昔者
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以问先
生先生曰此吉祥以飨鬼神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牛
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其子曰前听
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之奈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
忤而后合其事未究固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
卷一百 第 9a 页 WYG0963-0665a.png
先生曰此吉祥也复以飨鬼神归致命其父其父曰行
先生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
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
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者皆
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罢围解则父子
俱视夫祸福之转而相生其变难见也近塞上之人有
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卷一百 第 9b 页 WYG0963-0665b.png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
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
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
测也 或直于辞而不害于事者或亏于耳以忤其心
而合于实者高阳魋将为室问匠人匠人对曰未可也
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材任重涂今虽成后必
败高阳魋曰不然夫木枯则益劲涂乾则益轻以劲材
卷一百 第 10a 页 WYG0963-0665c.png
任轻涂今虽恶后必善匠人穷于辞无以对受令而为
室其始成竘然善也而后果败此所谓直于辞而不可
用者也何谓亏于耳忤于心而合于实靖郭君将城薛
宾客多止之弗听靖郭君谓谒者曰无为宾通言齐人
有请见者曰臣请道三言而已过三言请烹靖郭君闻
而见之宾趍而进再拜而兴因称曰海大鱼则反走靖
郭君止之曰愿闻其说宾曰臣不敢以死为戏靖郭君
曰先生不远道而至此为寡人称之宾曰海大鱼网弗
卷一百 第 10b 页 WYG0963-0665d.png
能止也钓弗能牵也荡而失水则蝼蚁皆得志焉今夫
齐君之渊也君失齐则薛能自存乎靖郭君曰善乃止
不城薛此所谓亏于耳忤于心而得事实者也夫以无
城薛止城薛其于以行说乃不若海大鱼故物或远之
而近或近之而远 或说听计当而身疏或言不用计
不行而益亲何以明之三国伐齐围平陆括子以报于
牛子曰三国之地不接于我踰邻国而围平陆利不足
贪也然则求名于我也请以齐侯往牛子以为善括子
卷一百 第 11a 页 WYG0963-0666a.png
出无害子入牛子以括子言告无害子无害子曰异乎
臣之所闻牛子曰国危而不安患结而不解何谓贵智
无害子曰臣闻之有裂壤土以安社稷者闻杀身破家
以存其国者不闻出其君以为封疆者牛子不听无害
子之言而用括子之计三国之兵罢而平陆之地存自
此之后括子日以疏无害子日以进故谋患而患解图
国而国存括子之智得矣无害子之虑无中于策谋无
益于国然而心调于君有义行也今人待冠而饰首待
卷一百 第 11b 页 WYG0963-0666b.png
履而行地冠履之于人也寒不能煖风不能障暴不能
蔽也然而冠冠履履者其所自托者然也夫咎犯战胜
城濮而雍季无尺寸之功然而雍季先赏而咎犯后存
者其言有贵者也故义者天下之所赏也百言百当不
如择趍而审行也 或无功而先举或有功而后赏何
以明之昔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为奈何
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
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猎
卷一百 第 12a 页 WYG0963-0666c.png
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亦无复君
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
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
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
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
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也哉智伯率韩魏二国
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
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
卷一百 第 12b 页 WYG0963-0666d.png
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弗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
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之君说之曰臣闻
之唇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
则君为之次矣不及今而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
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
张孟谈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
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
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
卷一百 第 13a 页 WYG0963-0667a.png
吏决水灌智伯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
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子乃
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
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
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
之礼吾是以先之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
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 或有罪而可赏也或有功而可罪也
卷一百 第 13b 页 WYG0963-0667b.png
何以明之西门豹治邺廪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官无
计会人数言其过于文侯文侯身行其县果若人言文侯曰
翟璜任子治邺而大乱子能道则可不能将加诛于子
西门豹曰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库今王欲
为霸王者也臣故蓄积于民君以为不然臣请升城鼓
之一鼓甲兵粟米可立具也于是乃升城而鼓之一鼓
民被甲括矢操兵弩而出再鼓负辇粟而至文侯曰罢
之西门豹曰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一举而欺之后
卷一百 第 14a 页 WYG0963-0667c.png
不可复用也燕常侵我入城臣请北击之以复侵地遂
举兵击燕复地而后反此有罪而可赏者也解扁为东
封上计而入三倍有司请赏之文侯曰吾土地非益广
也人民非益众也入何以三倍对曰以冬伐木而积之
于春浮之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
以收敛冬閒无事以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用
民不得休息民以敝矣虽有三倍之入将焉用之此有
功而可罪也 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何以明之中
卷一百 第 14b 页 WYG0963-0667d.png
行穆伯攻鼓弗能下馈闻伦曰鼓之啬夫闻伦知之请
无罢武大夫而鼓可得也穆伯弗应左右曰不折一戟
不伤一卒而鼓可得也君奚为弗使穆伯曰闻伦为人
佞而不仁若使闻伦下之吾可以勿赏乎若赏之是赏
佞人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
何所用之攻城者欲以广地也得地不取者见其本而
知其末也秦穆公使孟明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
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
卷一百 第 15a 页 WYG0963-0668a.png
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
敢进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相与谋曰凡
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
还师而反晋先轸举兵击之大破之殽郑伯乃以存国
之功赏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国之信废矣
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赏一人而败国俗仁者弗为也
以不信得厚赏义者弗为也遂以其属徙东夷终身不
反故仁者不以欲伤生知者不以利害义圣人之思修
卷一百 第 15b 页 WYG0963-0668b.png
愚人之思叕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謟臣者务广君之
地何以明之陈夏徵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
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
还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
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
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
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
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
卷一百 第 16a 页 WYG0963-0668c.png
弃义以取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
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
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
范中行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
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之晋阳三年三国
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地者也夫为
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
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故非其事
卷一百 第 16b 页 WYG0963-0668d.png
者勿仞也非其名者勿就也无故有显名者勿处也无
功而富贵者勿居也夫就人之名者废仞人之事者败
无功而大利者后将为害譬犹缘高木而望四方也虽
愉乐哉然而疾风至未尝不恐也患及身然后忧之六
骥追之弗能及也是故忠臣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
苟得积力而受官不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也其
所不能者与之勿喜也辞所能则匿欲所不能则惑辞
所不能而受所能则得无损堕之势而无不胜之任矣
卷一百 第 17a 页 WYG0963-0669a.png
昔者智伯骄伐范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
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
身死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
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
谓也 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
何以知其然也费无忌复于荆平王曰晋之所以霸者
近诸夏也而荆之所以不能与之争者以其僻远也楚
王若欲从诸侯不若大城城父而令太子建守焉以来
卷一百 第 17b 页 WYG0963-0669b.png
北方王自收其南是得天下也楚王悦之因命太子建
守城父命伍子奢傅之居一年伍子奢游人于王侧言
太子甚仁且勇能得民心王以告费无忌无忌曰臣固
闻之太子内抚百姓外约诸侯齐晋又辅之将以害楚
其事已构矣王曰为我太子又尚何求曰以秦女之事
怨王王因杀太子建而诛伍子奢此所谓见誉而为祸
者也何谓毁人而反利之唐子短陈骈子于齐威王威
王欲杀之陈骈子与其属出亡奔薛孟尝君闻之使人
卷一百 第 18a 页 WYG0963-0669c.png
以车迎之至而养以刍豢黍粱五味之膳日三至冬日
被裘罽(计/)夏日服絺纻出则乘牢车驾良马孟尝君问
之曰夫子生于齐长于齐夫子亦何思于齐对曰臣思
夫唐子者孟尝君曰唐子者非短子者耶曰是也孟尝
君曰子何为思之对曰臣之处于齐也粝粢之饭藜藿
之羹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自唐子之短臣也以身
归君食刍豢饭黍粢服轻煖乘牢良臣故思之此谓毁
人而反利之者也是故毁誉之言不可不审也 或贪
卷一百 第 18b 页 WYG0963-0669d.png
生而反死或轻死而得生或徐行而反疾何以知其然
也鲁人有为父报雠于齐者刳其腹而见其心坐而正
冠起而更衣徐行而出门上车而步马颜色不变其御
欲驱抚而止之曰今日为父报雠以出死非为生也今
事已成矣又何去之追者曰此有节行之人不可杀也
解围而去之使被衣不暇带冠不及正蒲伏而走上车
而驰必不能自免于千步之中矣今坐而正冠起而更
衣徐行而出门上车而步马颜色不变此众人所以为
卷一百 第 19a 页 WYG0963-0670a.png
死也而乃反以得治此所谓徐而驰迟于步也夫走者
人之所以为疾也步者人之所以为迟也今反乃以人
之所为迟者反为疾明于分也有知徐之为疾迟之为
速者则几于道矣故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捷剟索之
而弗能得之也于是使忽恍而后能得之圣人敬小慎
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计福勿及虑祸过之
同日被霜蔽者不伤愚者有备与知者同功夫爝火在
缥烟之中也一指之所能息也塘漏在鼷穴一扑之所
卷一百 第 19b 页 WYG0963-0670b.png
能塞也及至火之燔孟诸而炎云台水决九江而渐荆
州虽起三军之众弗能救也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若
痈疽之必溃也所浼者多矣诸御鞅复于简公曰陈成
常宰予二子者甚相憎也臣恐其构难而危国也君不
如去一人简公不听居无几何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
中而弑简公于朝此不知敬小之所生也鲁季氏与郈
氏斗鸡郈氏介其鸡而季氏为之金距季氏之鸡不胜
季平子怒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郈昭伯怒谮之鲁昭
卷一百 第 20a 页 WYG0963-0670c.png
公曰祷于襄公之庙舞者二人而已其馀尽舞于季氏
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以告子家驹
子家驹曰季氏之得众三家为一其德厚其威强君胡
得之昭公弗听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仲孙氏季孙氏
相与谋曰无季氏死亡无日矣遂兴兵以救之郈昭伯
不胜而死鲁昭公出奔齐故祸之所从生者始于鸡足
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故蔡女荡舟齐师大侵楚两人
搆怨廷杀宰子简公遇杀身死无后陈氏伐之齐乃无
卷一百 第 20b 页 WYG0963-0670d.png
吕两家斗鸡季氏金距郈公作难鲁昭公出走故师之
所处生以棘楚祸生而不蚤灭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
浸而益大痈疽发于指其痛遍于体故蠹啄剖梁柱蚊
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人皆务于救患之备而莫能知
使患无生夫使患无生易于救患而莫能加务焉则未
可与言术也晋公子重耳过曹曹君欲见其骿胁使之
袒而捕鱼釐负羁止之曰公子非常也从者三人皆霸
王之佐也遇之无礼必为国忧君弗听重耳反国起师
卷一百 第 21a 页 WYG0963-0671a.png
而伐曹遂灭之身死人手社稷为墟祸生于袒而捕鱼
齐楚欲救曹不能存也听釐负羁之言则无亡患矣今
不务使患无生患生而救之虽有圣知弗能为谋且患
祸之所由来者万端无方是故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
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户妄动而絓罗网虽曲为
之备何足以全其身譬犹失火而凿池披裘而用箑也
且塘有万穴塞其一鱼遽无由出室有百户闭其一盗
遽无从入夫墙之坏也于隙剑之折必有齧圣人见之
卷一百 第 21b 页 WYG0963-0671b.png
蚤故万物莫能伤也太宰子朱侍饭于令尹子国令尹
子国啜羹而热投卮浆而沃之明日太宰子朱辞官而
归其仆曰楚太宰未易得也辞官去之何也子朱曰令
尹轻行而简礼其辱人不难明年伏郎尹而笞之三百
夫仕者先避之见终始微矣夫鸿鹄之未孚于卵也一
指篾之则靡而无形矣及至其筋骨之已就而羽翮之
所成也则奋翼挥䎚淩乎浮云背负青天膺摩赤霄翱
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间虽有劲弩利矰微缴
卷一百 第 22a 页 WYG0963-0671c.png
蒲且子之巧亦弗能加也江水之始出于岷山也可攓
裳而越也及至乎下洞庭骛石城经丹徒起波涛舟杭
一日不能济也是故圣人者常从事于无形之外而不
留思尽虑于成事之内是故患祸弗能伤也人或问孔
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如人
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曰勇人也丘弗
如也宾曰三人皆贤夫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
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
卷一百 第 22b 页 WYG0963-0671d.png
为也孔子知所施之也秦牛缺经于山中遇盗夺之车
马解其橐笥拖其衣被盗还反顾之无惧色忧志驩然
有以自得也盗遂问之曰吾夺子财货劫子以刀而志
不动何也秦牛缺曰车马所以载身也衣被所以掩形
也圣人不以所养害其养盗相视而笑曰夫不以欲伤
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圣人也以此而见王者必且以
我为事也还反杀之此能以知知矣而未能以知不知
也能勇于敢而未能勇于不敢也凡有道者应卒而不
卷一百 第 23a 页 WYG0963-0672a.png
乏遭难而能免故天下贵之今知所以自行也而未知
所以为人行也其所论未之究者也人能由昭昭于冥
冥则几于道矣诗曰人亦有言无哲不愚此之谓也
事或为之适足以败之或备之适足以致之何以知其
然也秦王挟录图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
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
朝鲜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
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
卷一百 第 23b 页 WYG0963-0672b.png
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
界一军结馀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
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
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
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
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当此之时男子不得修农亩妇
人不得剡麻考缕嬴弱服格于道大夫箕会于衢病者
不得养死者不得葬于是陈胜起于大泽奋臂大呼天
卷一百 第 24a 页 WYG0963-0672c.png
下席捲而至于戏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遂
失天下祸在备胡而利越也欲知筑修城以备亡不知
筑修城之所以亡也发适戍以备越而不知难之从中
发也夫鹊先识岁之多风也去高木而巢扶枝大人过
之则探鷇婴儿过之则挑其卵知备远难而忘近患故
秦之设备也鸟鹊之智也 或争利而反强之或听从
而反止之何以知其然也鲁哀公欲西益宅史争之以
为西益宅不祥哀公作色而怒左右数谏不听乃以问
卷一百 第 24b 页 WYG0963-0672d.png
其傅宰折睢曰吾欲益宅而史以为不祥子以为何如
宰折睢曰天下有三不祥西益宅不与焉哀公大悦而
而喜顷复问曰何谓三不祥对曰不行礼义一不祥也
嗜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强谏三不祥也哀公默然深
念愤然自反遂不西益宅夫史以争为可以止之而不
知不争而反取之也智者离路而得道愚者守道而失
路夫儿说之巧于闭结无不解非能闭结而尽解之也
不解不可解也至乎以弗解解之者可与及言论矣
卷一百 第 25a 页 WYG0963-0673a.png
或明礼义推道体而不行或解搆妄言而反当何以明
之孔子行游马失食农夫之稼野人怒取马而系之子
贡往说之卑辞而不能得也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
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予之罪也
非彼人之过也乃使马圉往说之至见野人曰子耕于
东海至于西海吾马之失安得不食子之苗野人大喜
解马而与之说若此其无方也而反行事有所至而巧
不若拙故圣人量凿而正枘夫歌采菱发阳阿鄙人听
卷一百 第 25b 页 WYG0963-0673b.png
之不若此延路阳局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故交画不
畅连环不解物之不通者圣人不争也 仁者百姓之
所慕也义者众庶之所高也为人之所慕行人之所高
此严父之所以教子而忠臣之所以事君也然世或用
之而身死国亡者不同于时也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
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
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
厉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
卷一百 第 26a 页 WYG0963-0673c.png
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
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此
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申椒杜茞美人之所怀服也及
渐之于滫则不能保其芳矣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
五霸任力今取帝王之道而施之五霸之世是犹乘骥
逐人于榛薄而蓑笠盘旋也今霜降而树榖冰泮而求
穫欲其食则难矣故易曰潜龙勿用者言时之不可以
行也故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终日乾乾以阳
卷一百 第 26b 页 WYG0963-0673d.png
动也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以动因夜以息唯有道
者能行之夫徐偃王为义而灭燕子哙行仁而亡哀公
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灭亡削残暴乱之所致也而
四君独以仁义儒墨而亡者遭时之务异也非仁义儒
墨不行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擒矣夫戟者所以攻城
也镜者所以照形也宫人得戟则以刈葵盲者得镜则
以盖卮不知所施之也故善鄙不同诽誉在俗趍舍不
同逆顺在君狂谲不受禄而诛段干木辞相而显所行
卷一百 第 27a 页 WYG0963-0674a.png
同也而利害异者时使然也故圣人虽有其志不遇其
世仅足以容身何功名之可致也 知天之所为知人
之所行则有以任于世矣知天而不知人则无以与俗
交知人而不知天则无以与道游单豹倍世离俗岩居
谷饮不衣丝麻不食五榖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
卒而遇饥虎杀而食之张毅好恭过宫室廊庙必趍见
门闾聚众必下厮从马圉皆与伉礼然不终其寿内热
而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修其外而疾攻其内故
卷一百 第 27b 页 WYG0963-0674b.png
直意适情则坚强贼之以身役物则阴阳食之此皆载
务而戏乎其调者也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
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身也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
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圣
人者以其能龙变也今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
碎灭沉犹且弗易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赵宣
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荆佽非犯河中
之难不失其守而天下称勇焉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
卷一百 第 28a 页 WYG0963-0674c.png
大体矣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其御曰
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
鬻之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
束帛以赎之卫国闻之知所归心矣齐庄公出猎有一
虫举足将抟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
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
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勇武闻之
知所尽死矣故田子方隐一老马而魏国载之齐庄公避
卷一百 第 28b 页 WYG0963-0674d.png
一螳螂而勇武归之汤教祝网者而四十国朝文王葬
死人之骸而九夷归之武王荫暍人于樾下左拥而右
扇之而天下怀其德越王句践一决狱不辜援龙渊而
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罚也而战武士必其死故圣人
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近则可以怀远矣孙
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
尹也子发辩击剧而劳佚齐楚国知其可以为兵主也
此皆形于小微而通于大理者也形圣人之举事不加
卷一百 第 29a 页 WYG0963-0675a.png
忧焉察其所以而已矣今万人调钟不能比之律诚得
知者一人而足矣说者之论亦犹此也诚得其数则无
所用多矣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
辖夫劝人而弗能使也禁人而弗能止也其所由者非
理也昔者卫君朝于吴吴王囚之欲流之于海说者冠
盖相望而弗能止鲁君闻之撤钟鼓之县缟素而朝仲
尼入见曰君胡为有忧色鲁君曰诸侯无亲以诸侯为
亲大夫无党以大夫为党今卫君朝于吴王吴王囚之
卷一百 第 29b 页 WYG0963-0675b.png
而欲流之于海孰卫君之仁义而遭此难也吾欲免之
而不能为奈何仲尼曰若欲免之则请子贡行鲁君召
子贡授之将军之印子贡辞曰贵无益于解患在所由
之道敛躬而行至于吴见太宰嚭太宰嚭甚悦之欲荐
之于王子贡曰子不能行说于王奈何吾因子也太宰
嚭曰子焉知嚭之不能也子贡曰卫君之来也卫君之
半曰不若朝于晋其半曰不若朝于吴然卫君以为吴
可以归骸骨也故束身以受命今子受卫君而囚之又
卷一百 第 30a 页 WYG0963-0675c.png
欲流之于海是赏言朝于晋者而罚言朝于吴也且卫
君之来也诸侯皆以为蓍龟兆今朝于吴而不利则皆
移心于晋矣子之欲成霸王之业不亦难乎太宰嚭入
复之于王王报出令于百官曰比十日而卫君之礼不
具者死子贡可谓知所以说矣鲁哀公为室而大公宣
子谏曰室大众与人处则哗少与人处则悲愿公之适
公曰寡人闻命矣筑室不辍公宣子复见曰国小而室
大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鲁君曰闻
卷一百 第 30b 页 WYG0963-0675d.png
命矣筑室不辍公宣子复见曰左昭而右穆为大室以
临二先君之庙得无害于子乎公乃令罢役除版而去
之鲁君之欲为室诚矣公宣子止之必矣然三说而一
听者其二者非其道也夫临河而钓日入而不能得一
鯈鱼者非江河鱼不食也所以饵之者非其欲也及至
良工执竿投而擐唇吻者能以其所欲而钓者也夫物
无不可奈何有人无奈何铅之与丹异类殊色而可以
为丹者得其数也故繁称文辞无益于说审其所由而
卷一百 第 31a 页 WYG0963-0676a.png
已矣 物类之相摩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故或
类之而非或不类之而是或若然而不然者或不若然
而然者谚曰鸢堕腐鼠而虞氏以亡何谓也曰虞氏梁
之大富人也家充盈殷富金钱无量财货无赀升高楼
临大路设乐陈酒积博其上游侠相随而行楼下博上
者射朋张中反两而笑飞鸢适堕其腐鼠而中游侠游
侠相与言曰虞氏富乐之日久矣而常有轻易人之志
吾不敢侵犯而乃辱我以腐鼠如此不报无以立慬于
卷一百 第 31b 页 WYG0963-0676b.png
天下请与公僇力一志悉率徒属而必以灭其家此所
谓类之而非者也何谓非类而是屈建告石乞曰白公
胜将为乱石乞曰不然白公胜卑身下士不敢骄贤其
家无筦籥之信关楗之固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内而
乃论之以不宜也屈建曰此乃所以反也居三年白公
胜果为乱杀令尹子椒司马子期此所谓弗类而是者
也何谓若然而不然子发为上蔡令民有罪当刑狱断
论定决于令尹前子发喟然有悽怆之心罪人已刑而
卷一百 第 32a 页 WYG0963-0676c.png
不忘其恩此其后子发盘罪威王而出奔刑者遂袭恩
者恩者逃之于城下之庐追者至踹足而怒曰子发视
决吾罪而被吾刑怨之𢡚于骨髓使我得其肉而食之
其知厌乎追者以为然而不索其内果活子发此所谓
若然而不若然者何谓不然而若然者昔越王句践卑
下吴王夫差请身为臣妻为妾奉四时之祭祀而入春
秋之贡职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礼甚
卑辞甚服其离叛之心远矣然而甲卒三千人以擒夫
卷一百 第 32b 页 WYG0963-0676d.png
差于姑胥此四策者不可不审也 夫事之所以难知
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
心者也若使人之所怀于内者与所见于外者若合符
节则天下无亡国破家矣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弭
耳以待其来也雉见而信之故可得而擒也使狐瞋目
植睹见必杀之势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夫人
伪之相欺也非直擒兽之诈计也物类相似若然而不
可从外论者众而难识矣是故不可不察也
卷一百 第 33a 页 WYG0963-0677a.png
诠言训 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
别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于有隔而不通分而为万
物莫能及宗故动而谓之生死而谓之穷皆为物矣非
不物而物物者也物物者亡乎万物之中稽古太初人
生于无形于有有形而制于物能反其所生若未有形
谓之真人真人者未始分于太一者也圣人不以名尸
不为谋府不为事任不为智主藏无形行无迹游无朕
卷一百 第 33b 页 WYG0963-0677b.png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保于虚无动于不得已欲福者或
为祸欲利者或离害故无为而宁者失其所以宁则危
无事而治者失其所以治则乱星列于天而明故人指
之义列于德而见故人视之人之所指动则有章人之
所视行则有迹动有章则词行有迹则议故圣人掩明
于不形藏迹于无为王子庆忌死于剑羿死于桃棓子
路菹于卫苏秦死于口人莫不贵其所有而贱其所短
然而皆溺其所贵而极其所贱所贵者有形所贱者无
卷一百 第 34a 页 WYG0963-0677c.png
朕也故虎豹之彊来射猿貁之捷来措人能贵其所贱
贱其所贵可与言至论矣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
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故通性之情者不务性之所无
以为通命之情者不忧命之所无奈何通于道者物莫
不足滑其调詹何曰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未尝闻
身乱而国治者也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
为员身者事之规矩也未闻有枉已而能以正人者也
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憎适情性则治道通矣原天命则
卷一百 第 34b 页 WYG0963-0677d.png
不惑祸福治心术则不妄喜怒理好憎则不贪无用适
情性则欲不过节不惑祸福则动静循理不妄喜怒则
赏罚不阿不贪无用则不以欲用害性欲不过节则养
性知足凡此四者弗求于外弗假于人反已而得矣天
下不可以智为也不可以慧识也不可以事治也不可
以仁附也不可以强胜也五者皆人才也德不盛不能
成一焉德立则五无殆五见则德无位矣故得道则愚
者有馀失道则智者不足渡水而无游数虽强必沉有
卷一百 第 35a 页 WYG0963-0678a.png
游数虽羸必遂又况托于舟航之上乎为治之本务在
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
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
于反性反性之本在于去载去载则虚虚则平平者道
之素也虚者道之舍也能有天下者必不失其国能有
其国者必不丧其家能治其家者必不遗其身能修其
身者必不忘其心能原其心者必不亏其性能全其性
者必不惑于道故广成子曰慎守而内周闭而外多知
卷一百 第 35b 页 WYG0963-0678b.png
为败毋视毋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不得之已而能知
彼者未之有也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能成霸王者必
得胜者也能胜敌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
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
自得者必柔弱也强胜不若已者至于与同则格柔胜
出于已者其力不可度故能以众不胜成大胜者唯圣
人能之善游者不学刺舟而便用之劲䈥者不学骑马
而便居之轻天下者身不累于物故能处之太王亶父
卷一百 第 36a 页 WYG0963-0678c.png
处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币珠玉而不听乃谢耆老而
徙岐周百姓携幼扶老而从之遂成国焉推此意四世
而有天下不亦宜乎无以天下为者必能治天下者霜
雪雨露生杀万物天无为焉犹之贵天也厌文搔法治
官理民者有司也君无事焉犹尊君也辟地垦草者后
稷也决河浚江者禹也听狱制中者皋陶也有圣名者
尧也故得道以御者身虽无能必使能者为已用不得
其道伎艺虽多未有益也方船济乎江有虚舟从一方
卷一百 第 36b 页 WYG0963-0678d.png
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有一人在其中一谓
张之一谓歙之再三呼而不应必以丑声随其后向不
怒而今怒向虚而今实也人能虚已以游于世孰能訾
之释道而任智者必危弃数而用才者必困有以欲多
而亡者未有以无欲而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
以守常而失者也故智不足免患愚不足以至于失宁
守其分循其理失之不忧得之不喜故成者非所为也
得者非所求也入者有受而无取出者有授而无予因
卷一百 第 37a 页 WYG0963-0679a.png
春而生因秋而杀所生者弗德所杀者非怨则几于道
也圣人不为可非之行不憎人之非已也修足誉之德
不求人之誉已也不能使祸不至信已之不迎也不能
使福必来信已之不攘也祸之至也非其求所至故穷
而不忧福之至也非其求所成故通而弗矜知祸福之
制不在于已也故閒居而乐无为而治圣人守其所以
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无则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
则所欲者至矣故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
卷一百 第 37b 页 WYG0963-0679b.png
治国者先为不可夺以待敌之可夺也舜修之历山而
海内从化文王修之岐周而天下移风使舜趋天下之
利而忘修已之道身犹弗能保何尺地之有故治未固
于不乱而事为治者必危行未固于无非而急求名者
必剉也福莫大无祸利莫美不丧动之为物不损则益
不成则毁不利则病皆险也道之者危故秦胜乎戎而
败乎殽楚胜乎诸夏而败乎柏莒故道不可以劝而就
利者而可以宁避害者故常无祸不常有福常无罪不
卷一百 第 38a 页 WYG0963-0679c.png
常有功圣人无思虑无设储来者弗迎去者弗将人虽
东西南北独立中央故处众枉之中不失其直天下皆
流独不离其坛域故不为善不避丑遵天之道不为始
不专已循天之理不豫谋不弃时与天为期不求得不
辞福从天之则不求所无不失所得内无旁祸外无旁
福祸福不生安有人贼为善则观为不善则议观则生
贵议则生患故道术不可以进而求名而可以退而修
身不可以得利而可以离害故圣人不以行求名不以
卷一百 第 38b 页 WYG0963-0679d.png
智见誉法修自然已无所与虑不胜数行不胜德事不
胜道为者有不成求者有不得人有穷而道无不通与
道争则凶故诗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有智而无为与
无智者同道有能而无事与无能者同德其智也告之
者至然后觉其动也使之者至然后觉其为也有智若
无智有能若无能道理为正也故功盖天下不施其美
泽及后世不有其名道理通而人伪灭也名与道不两
明人受名则道不用道胜人则名息矣道与人竞长章
卷一百 第 39a 页 WYG0963-0680a.png
人者息道者也人章道息则危不远矣故世有盛名则
衰之日至矣欲尸名者必为善欲为善者必生事事生
则释公而就私货数而任已欲见誉于为善而立名于
为质则治不修故而事不须时治不修故则多责事不
须时则无功责多功鲜无以塞之则妄发而邀当妄为
而要中功之成也不足以更责事之败也不足以敝身
故重为善若重为非而几于道矣天下非无信士也临
货分财必探筹而定分以为有心者之于平不若无心
卷一百 第 39b 页 WYG0963-0680b.png
者也天下非无廉士也然而守重宝者必关户而全封
以为有欲者之于廉不若无欲者也人举其疵则怨人
鉴见其丑则善鉴人能接物而不与已焉则免于累矣
公孙龙粲于辞而贸名邓析巧辩而乱法苏秦善说而
亡国由其道则善无章修其理则巧无名故以巧斗力
者始于阳常卒于阴以慧治国者始于治常卒于乱使
水流下孰弗能治激而上之非巧不能故文胜则质掩
邪巧则正塞之也德可以自修而不可以使人暴道可
卷一百 第 40a 页 WYG0963-0680c.png
以自治而不可以使人乱虽有圣贤之宝不遇暴乱之
世可以全身而未可以霸王也汤武之王也遇桀纣之
暴也桀纣非以汤武之贤暴也汤武遭桀纣之暴而王
也故虽贤王必待遇遇者能遭于时而得之也非智能
所求而成也君子修行而使善无名布施而使仁无章
故士行善而不知善之所由来民赡利而不知利之所
由出故无为而自治善有章则士争名利有本则民争
功二争者生虽有贤者弗能治故圣人掩迹于为善而
卷一百 第 40b 页 WYG0963-0680d.png
息名于为仁也外交而为援事大而为安不若内治而
待时凡事人者非以宝币必以卑辞事以玉帛则货殚
而欲不餍卑体婉辞则谕说而交不结约束誓盟则约
定而反无日虽割国之缁锤以事人而无自恃之道不
足以为全若诚外释交之策而慎修其境内之事尽其
地力以多其积厉其民死以牢其城上下一心君臣同
志与之守社稷敩死而民弗离则为名者不伐无罪而
为利者不攻难胜此必全之道也民有道所同道有法
卷一百 第 41a 页 WYG0963-0681a.png
所同守为义之不能相固威之不能相必也故立君以
一民君执一则治无常则乱君道者非所以为也所以
无为也何谓无为智者不以位为事勇者不以位为暴
仁者不以位为患可谓无为矣夫无为则得于一也一
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
则暴强老则好利一人之身既数变矣又况君数易
法国数易君人以其位通其好憎下之径衢不可胜理
故君失一则乱甚于无君之时故诗曰不愆不忘率由
卷一百 第 41b 页 WYG0963-0681b.png
旧章此之谓也君好智则倍时而任已弃数而用虑天
下之物博而智浅以浅赡博未有能者也独任其智失
必多矣故好智穷术也好勇则轻敌而简备自负而辞
助一人之力以围强敌不杖众多而专用身才必不堪
也故好勇危术也好与则无定分上之分不定则下之
望无止若多赋敛实府库则与民为雠少取多与数未
之有也故好与求怨之道也仁智勇力人之美才也而
莫足以治天下由此观之贤能之不足任也而道术之
卷一百 第 42a 页 WYG0963-0681c.png
可修明矣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
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
重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邪
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置一废故圣人损
欲而从事于性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接而说之不知
利害嗜欲也食之不宁于体听之不合于道视之不便
于性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割痤疽非不痛也饮
毒药非不苦也然而为之者便于身也渴而饮水非不
卷一百 第 42b 页 WYG0963-0681d.png
快也饥而大飧非不赡也然而弗为者害于性也此四
者耳目鼻口不知所取去心为之制各得其所由是观
之欲之不可胜明矣凡治身养性节寝处适饮食和喜
怒便动静使在已者得而邪气因而不生岂若忧瘕疵
之与痤疽之发而豫备之哉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
敢入昆山之玉瑱而尘垢弗能污也圣人无去之心而
心无丑无取之美而美不失故祭祀思亲不求福飨宾
修敬不思德唯弗求者能有之处尊位者以有公道而
卷一百 第 43a 页 WYG0963-0682a.png
无私说故称尊焉不称贤也有大地者以有常术而无
钤谋故称平焉不称智也内无暴事以离怨于百姓外
无贤行以见忌于诸侯上下之礼袭而不离而为论者
莫然不见所观焉此所谓藏无形者非藏无形孰能形
三代之所道者因也故禹决江河因水也后稷播种树
榖因地也汤武平暴乱因时也故天下可得而不可取
也霸王可受而不可求也在智则人与之讼在力则人
与之争未有使人无智者有使人不能用其智于已者
卷一百 第 43b 页 WYG0963-0682b.png
也未有使人无力者有使人不能施其力于己者也此
两者常在久见故君贤不见也诸侯不备不肖不见则
百姓不怨百姓不怨则民用可得诸侯弗备则天下之
时可承事所与众同也功所与时成也圣人无焉故老
子曰虎无所措其爪兕无所措其角盖谓此也鼓不灭
于声故能有声镜不没于形故能有形金石有声弗叩
弗鸣管箫有音弗吹无声圣人内藏不为物先倡事来
而制物至而应饰其外者伤其内扶其情者害其神见
卷一百 第 44a 页 WYG0963-0682c.png
其文者蔽其质无须臾忘为质者必困于性百步之中
不忘其容者必累其形故羽翼美者伤骨骸枝叶美者
害根茎能两美者天下无之也天有明不忧民之晦也
百姓穿户凿牖自取照焉地有财不忧民之贫也百姓
伐木芟草自取富焉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
以为期也直已而足物不为人赣用之者亦不受其德
故宁而能久天地无予也故无夺也日月无德也故无
怨也喜德者必多怨喜予者必善夺唯灭迹于无为而
卷一百 第 44b 页 WYG0963-0682d.png
随天地自然者唯能胜理而为受名名兴则道行道行
则人无位矣故誉生则毁随之善见则怨从之利则为
害始福则为祸先唯不求利者为无害唯不求福者为
无祸侯而求霸者必失其侯霸而求王者必丧其霸故
国以全为常霸王其寄也身以生为常富贵其寄也能
不以天下伤其国而不以国害其身者为可以托天下
也不知道者释其所已有而求其所未得也苦心愁虑
以行曲故福至则喜祸至则怖神劳于谋智遽于事祸
卷一百 第 45a 页 WYG0963-0683a.png
福萌生终身不悔已之所生乃反愁人不喜则忧中未
尝平持无所监谓之狂生人主好仁则无功者赏有罪
者释好刑则有功者废无罪者诛及无好者诛而无怨
施而不德放准循绳身无与事若天若地何不覆载故
合而舍之者君也制而诛之者法也民已受诛怨无所
灭谓之道道胜则人无事矣圣人无屈奇之服无瑰异
之行服不视行不观言不议通而不华穷而不慑荣而
不显隐而不穷异而不见怪容而与众同无以名之此
卷一百 第 45b 页 WYG0963-0683b.png
之谓大通升降揖让趋翔周游不得已而为也非性所
有于身情无符检行所不得已之事而不解构耳岂加
故为哉故不得已而歌者不事为悲不得已而舞者不
矜为丽歌舞而不事为悲丽者皆无有根心者善博者
不欲牟不恐不胜平心定意捉得其齐行由其理虽不
必胜得筹必多何则胜在于数不在于欲駎者不贪最
先不恐独后缓急调乎手御心调乎马虽不能必先载
马力必尽矣何则先在于数而不在于欲也是故灭欲
卷一百 第 46a 页 WYG0963-0683c.png
则数胜弃智则道立矣贾多端则贫工多技则穷心不
一也故木之大者害其条水之大者害其深有智而无
术虽钻之不通有百技而无一道虽得之弗能守故诗
曰淑人君子其仪一也其仪一也心如结也君子其结
于一乎舜弹五弦之琴而歌南风之诗以治天下周公
殽臑不收于前钟鼓不解于县辅成王而海内平匹夫
百亩一守不遑启处无所移之也以一人兼听天下日
有馀而治不足使人为之也处尊位者如尸守官者如
卷一百 第 46b 页 WYG0963-0683d.png
祝宰尸虽能剥狗烧彘弗为也弗能无亏俎豆之列次
黍稷之先后虽知弗教也弗能害也不能祝者不可以
为祝无害于为尸不能御者不可以为仆无害于为佐
故位愈尊而身愈佚身愈大而事愈少譬如张琴小弦
虽急大弦必缓无为者道之体也执后者道之容也无
为制有为术也执后之制先数也放于术则强审于数
则宁今与人卞氏之璧未受者先也求而致之虽怨不
逆者后也三人同舍二人相争争者各自以为直不能
卷一百 第 47a 页 WYG0963-0684a.png
相听一人虽愚必从旁而决之非以智不争也两人相
斗一羸在侧助一人则胜救一人则免斗者虽强必制
一羸非以勇也以不斗也由此观之后之制先静之胜
躁数也倍道弃数以求苟遇变常易故以知要遮过则
自非中则以为候闇行缪改终身不寤此之谓狂有祸
则诎有福则嬴有过则悔有功则矜遂不知反此谓狂
人员之中规方之中矩行成兽止成文可以将少而不
可以将众蓼菜成行瓶瓯有堤量粟而舂数米而炊可
卷一百 第 47b 页 WYG0963-0684b.png
以治家而不可以治国涤杯而食洗爵而饮浣而后馈
可以养家老而不可以飨三军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
不可以合众大乐必易大礼必简易故能天简故能地
大乐无怨大礼不责四海之内莫不系统故能帝也心
有忧者筐床衽席弗能安也菰饭犓牛弗能甘也琴瑟
鸣竽弗能乐也患解忧除然后食甘寝宁居安游乐由
是观之生有以乐也死有以哀也今务益性之所不能
乐而以害性之所以乐故虽富有天下贵为天子而不
卷一百 第 48a 页 WYG0963-0684c.png
免为哀之人凡人之性乐恬而憎悯乐佚而憎劳心常
无欲可谓恬矣形常无事可谓佚矣游心于恬舍形于
佚以侯天命自乐于内无急于外虽天下之大不足以
易其一概日月瘦而无溉于志故虽贱如贵虽贫如富
大道无形大仁无亲大辩无声大廉不嗛大勇不矜五
者无弃而几乡方矣军多令则乱酒多约则辩乱则降
北辩则相贼故始于都者常大于鄙始于乐者常大于
悲其作始简者其终本必调今有美酒嘉肴以相飨卑
卷一百 第 48b 页 WYG0963-0684d.png
体婉辞以接之欲以合欢争盈爵之间反生斗斗而相
伤三族结怨反其所憎此酒之败也诗之失僻乐之失
刺礼之失责徵音非无羽声也羽音非无徵声也五音
莫不有声而以徵羽定名者以胜者也故仁义智勇圣
人之所备有也然而皆立一名者言其大者也阳气起
于东北尽于东南阴气起于西南尽于东北阴阳之始
皆调适相似日长其类以侵相远或热焦沙或寒凝冰
故圣人谨慎其所积水出于山而入于海稼生于野而
卷一百 第 49a 页 WYG0963-0685a.png
藏于廪见所始则知终矣席之先雚蕈樽之上玄樽俎
之先生鱼豆之先泰羹此皆不快于耳目不适于口腹
而先王贵之先本而后末圣人之接物千变万轸必有
不化而应化者夫寒之与煖相反大寒地坼水凝火弗
为衰其暑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寒暑之变无
损益于已质有之也圣人常后而不先常应而不唱不
进而求不退而让随时三年时去我先去时三年时在
我后无去无就中立其所天道无亲唯德是与有道者
卷一百 第 49b 页 WYG0963-0685b.png
不失时与人无道者失于时而取人直已而待命时之
至不可迎而反也要遮而求合时之去不可追而援也
故不曰我无以为而天下远不曰我不欲而天下不至
古之存已者乐德而忘贱故名不动志乐道而忘贫故
利不动心名利充天下不足以概志故廉而能乐静而
能澹故其身治者可与言道矣自身以上至于荒芒亦
远矣自死而天地无穷亦滔矣以数杂之寿忧天下之
乱犹忧河水之少泣而益之也龟三千岁浮游不过三
卷一百 第 50a 页 WYG0963-0685c.png
日以浮游而为龟忧养生之具人必笑之矣故不忧天
下之乱而乐其身之治者可与言道矣君子为善不能
使福必来不为非而不能使祸无至福之至也非其所
求故不伐其功祸之来也非其所生故不悔其行内修
极而横祸至者皆天也非人也故中心常恬漠累积其
德狗吠而不惊自信其情故知道者不惑知命者不忧
万乘之主葬其骸于旷野之中祀鬼神于明堂之上神贵
于形也故神制则形从形胜则神穷聪明虽用必反诸
卷一百 第 50b 页 WYG0963-0685d.png
神谓之太冲
 
 
 
 
 
 
 经济类编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