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一
卷八十一 第 1a 页 WYG0963-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类编卷八十一
           明 冯琦冯瑗 撰
 人伦类一
  君臣(五则/)
管子君臣篇 神圣者王仁智者君武勇者长此天之
道人之情也天道人情通者质宠者从此数之因也是
故始于患者不与其事亲其事者不规其道是以为人
卷八十一 第 1b 页 WYG0963-0001b.png
上者患而不劳也百姓劳而不患也君臣上下之分素
则礼制立矣是故以人役上以力役明以刑役心此物
之理也心道进退而刑道滔赶进退者主制滔赶者主
劳主劳者方主制者圆圆者运运者通通则和方者执
执者固固则信君以利和臣以制信则上下无邪矣故
曰君人者制仁臣人者守信此言上下之礼也君之在
国都也若心之在身体也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
矣戒心形于内则容猊动于外矣正也者所以明其德
卷八十一 第 2a 页 WYG0963-0002a.png
知得诸己知得诸民从其理也知失诸民退而修诸己
反其本也所求于己者多故德行立所求于民者少故
民轻给之故君人者上注臣人者下注上注者纪天时
务民力下注者发地利足财用也故能饰大义审时节
上以礼神明下以义辅佐者明君之道能据法而不阿
上以匡主之过下以振民之病者忠臣之所行也明主
在上忠臣佐之则齐民以政刑牵于衣食之利故愿而
易使愚而易塞君子食于道小人食于力分民威无势
卷八十一 第 2b 页 WYG0963-0002b.png
也无所立事无为也无所生若此则国平而奸省矣君
子食于道则义审而礼明义审而礼明则伦等不踰虽
有偏卒之大夫不敢有幸心则上无危矣齐民食于力
则作本作本者众农以听命是以明君立世民之制于
上犹草木之制于时也故民迂则流之民流通则迂之
决之则行塞之则止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决之
则君子行于礼塞之则小人笃于农君子行于礼则上
尊而民顺小人笃于农则财厚而备足上尊而民顺财
卷八十一 第 3a 页 WYG0963-0002c.png
厚而备足四者备体顷时而王不难矣四肢六道身之
体也四正五官国之体也四肢不通六道不达曰失四
正不正五官不官曰乱是故国君聘妻于异姓设为侄
娣命妇宫女尽有法制所以治其内也明男女之制昭
嫌疑之节所以防其奸也是以中外不通谗慝不生妇
言不及官中之事而诸臣子弟无宫中之交此先王所
以明德圉奸昭公威私也明立宠设不以逐子伤义礼
私爱驩势不并伦爵位虽尊礼无不行选为都佼冒之
卷八十一 第 3b 页 WYG0963-0002d.png
以衣服旌之以章旗所以重其威也然则兄弟无间郤
谗人不敢作矣故其立相也陈功而加之以德论劳而
昭之以法参伍相德而周举之尊势而明信之是以下
之人无谏死之忌而聚立者无郁怨之心如此则国平
而民无慝矣其选贤遂材也举德以就列不类无德举
能以就官不类无能以德弇劳不以伤年如此则上无
困而民不幸生矣
豫让欲杀赵襄子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客为乞人而
卷八十一 第 4a 页 WYG0963-0003a.png
往乞于其妻之所其妻曰状猊无似吾夫者其音何类
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以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所道
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智则不然以子之
材而索事襄子襄子必近子子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
而功必成豫让笑而应之曰是先知报后知也为故君
贼新君矣大乱君臣之义无如此失吾所为为之矣凡
吾所为为此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非从易也 柱厉
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于海上夏日则食菱
卷八十一 第 4b 页 WYG0963-0003b.png
芡冬日则食橡栗莒敖公有难柱厉叔辞其友而往死
之其友曰子自以为不知故去今又往死之是知与不
知无异别也柱厉叔曰不然自以为不知故去今死而
弗往死是果知我也吾将死之以丑后世人主之不知
其臣者也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夫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
之丽密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今臣僻在
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
卷八十一 第 5a 页 WYG0963-0003c.png
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旨虽然敢
不略陈愚心而抒情素记曰恭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
乎审已正统而已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
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
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
清水淬其锋越砥敛其锷水断蛟龙陆剸犀革忽若彗
汜尘涂如此则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
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
卷八十一 第 5b 页 WYG0963-0003d.png
弊策而不进于行胸喘肤汗人极马倦及至驾齧膝骖
乘旦王良执靶韩哀附舆纵骋驰骛忽如影靡过都越
国蹶如历块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何其
辽哉人马相得也故服絺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燠
袭貂狐之暖者不忧至寒之悽怆何则有其具者易其
备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是以呕喻受之
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英俊也夫竭智附贤者必建仁
策索远求士者必树伯迹昔周公躬吐握之劳故有圄
卷八十一 第 6a 页 WYG0963-0004a.png
空之隆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由此观之君
人者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人臣亦然昔贤者之未遭
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
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于鼎俎
太公困于鼓刀百里自鬻宁戚饭牛离此患也及其遇
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诤即见听进退得关其
忠任职得行其术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离蔬释蹻而
享膏梁剖符锡壤而光祖考传之子孙以资说士故世
卷八十一 第 6b 页 WYG0963-0004b.png
必有圣智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故虎啸而风冽龙兴
而致云蟋蟀俟秋唫蜉蝣出以阴易曰飞龙在天利见
大人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故世平主圣俊乂将自
至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
明明在朝穆穆布列聚精会神相得益章虽伯牙操
钟逢门子弯乌号犹未足以喻其意也故圣主必待贤
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欢然
交欣千载一会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
卷八十一 第 7a 页 WYG0963-0004c.png
巨鱼纵大壑其得意如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化溢
四表横被无穷遐夷贡献万祥毕臻是以圣主不遍窥
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恩从祥风翔德与和
气游太平之责塞优游之望得遵游自然之埶恬淡无
为之场休徵自至寿考无疆雍容垂拱永永万年何必
偃仰诎信若彭祖喣嘘呼吸如乔松𦕈然绝俗离世哉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盖信乎其以宁也
范晔邓禹论 夫变通之世君臣相择斯最作事谋始
卷八十一 第 7b 页 WYG0963-0004d.png
之几也邓公嬴粮徒步触纷乱而赴光武可谓识所从
会矣于是中分麾下之军以临山西之隙至使关河响
动怀赴如归功虽不遂而道亦弘矣及其威损栒邑兵
散宜阳褫龙章于终朝就侯服以卒岁荣悴交而下无
二色进退用而上无猜情使君臣之美后世莫窥其间
不亦君子之致为乎
宋徐铉君臣论 君人者推赤心以接下者也臣人者
推赤心以事上者也上下交感政是以和故大易之义
卷八十一 第 8a 页 WYG0963-0005a.png
在上者其道下降在下者其道上行则曰天地交泰上者自居
其上下者自居其下则曰天地不交否然则为上而下降甚易
为下而上达甚难何者君人者其势足以行人之道其贵足以
显人之德其富足以聚人其义足以感人贤人君子望景而归
之理自然也苟不逆之可矣又况于礼致之者哉故齐桓之德
薄也犹能使管仲受执宁戚扣角况圣君乎此易之效也人臣
者在贫贱之中处疏远之地有上下之隔有左右之蔽自媒则
有暗投之患因人则有苟合之刺礼秩之不足则不肯进也况
卷八十一 第 8b 页 WYG0963-0005b.png
不礼之哉故以仲尼之圣怀救世之心历聘七十而不一遇况
常人乎此难之效也然则士之失君所丧者富贵耳庄老吏隐
于陵躬耕啇皓采芝君平卖卜未失其所以为士也君之失士
或丧既安之业或败垂成之功纣踣于景厉流于彘鲁哀奔吴
项羽屠裂则失其所以为君也圣帝明王鉴其若此故屈已以
下士推诚以接物轩辕问道于下风唐尧求贤于侧陋周公吐
餐于白屋汉祖辍洗于布衣况朝廷之臣乎夫朝廷之臣位有
前后任有大小至于君臣之分诚心所感其揆一也诗曰嗟我
卷八十一 第 9a 页 WYG0963-0005c.png
怀人寘彼周行卿士大夫各居其位所谓周行也言周行之中
皆所怀之人也书曰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
人大疑大政也庶民犹与焉况群臣乎比治世之主至公之义
也世之衰也疏公卿而亲近习惮君子而狎佞人亲而
狎之也以为腹心疏而惮之也以为仇敌于是政出于
群小而责及于大臣于此而不乱未之有也君子之事
上也近之不敢佞远之不敢怨受命无二虑临难无苟
免小人之事上也远之则憾近之则比受命则顾望临
卷八十一 第 9b 页 WYG0963-0005d.png
难则幸生人君不能熟察也以为我之所亲彼亦尽忠
我之所疏彼亦怀二于是听鉴惑于外精神滑于中及
乱之来也小人无忘生之莭君子非死难之所楚灵殒
于乾溪二世弑于望夷而莫之救也其所由者自私与
自胜也自私故惭与君子言自胜故惮与君子言此小人
所以易见亲君子所以易见疏也夫亡国非无贤臣乱
主非独坐于堂上也用心之不一也书曰一哉王心诗曰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人君用心一则贤臣知所从矣
卷八十一 第 10a 页 WYG0963-0006a.png
  父子(五则/)
伯禽与康叔封朝于成王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康叔有
骇色谓伯禽曰有商子者贤人也与子见之康叔封与
伯禽见商子曰某某也日吾二子者朝乎成王见周公
三见而三笞其说何也商子曰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
之阳有木焉名曰桥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阳见桥竦
焉实而仰反以告乎商子商子曰桥者父道也商子曰
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曰梓二子者往
卷八十一 第 10b 页 WYG0963-0006b.png
观乎南山之阴见梓勃焉实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
梓者子道也二子者明日见乎周公入门而趍登堂而
跪周公拂其首劳而食之曰安见君子二子对曰见商
子周公曰君子哉商子也孔子曰行身有六本本立焉
然后为君子立体有义矣而孝为本处丧有礼矣而哀
为本战阵有队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能为本居
国有礼矣而嗣为本生才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
无务丰末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闻
卷八十一 第 11a 页 WYG0963-0006c.png
记不言无务多谈比近不说无务修远是以反
本修迩君子之道也天之所生地之所养莫贵
乎人人之道大乎父子之亲君臣之义父道圣
子道仁君道义臣道忠贤父之于子也慈惠以
生之教诲以成之养其义藏其伪时其节慎其
施子年七岁以上父为之择明师选良友勿使
见恶少渐之以善使之早化故贤子之事亲发
言陈辞应对不悖乎耳趣走进退容貌不悖乎
卷八十一 第 11b 页 WYG0963-0006d.png
目卑体贱身不悖乎心君子之事亲以积德子
者亲之本也无所推而不从命推而不从命者
惟害亲者也故亲之所安子皆供之贤臣之事
君也受官之日以主为父以国为家以士人为
兄弟故苟有可以安国家利人民者不避其难
不惮其劳以成其义故其君亦有助之以遂其
德夫君臣之与百姓转相为本如循环无端夫
子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行成于内而嘉号
卷八十一 第 12a 页 WYG0963-0007a.png
布于外是谓建之于本而荣华自茂矣君以臣
为本臣以君为本父以子为本子以父为本弃
其本者荣华槁矣(本一则并/)
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悬其
子示乐羊乐羊不为哀志攻之愈急中山因烹
其子而遗之乐羊食之尽一杯中山见其诚也
不忍与战果下之遂为魏文侯开地文侯赏其
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归其母
卷八十一 第 12b 页 WYG0963-0007b.png
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孟孙怒而逐秦
西巴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
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博何也孟孙曰夫以一
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
诚乐羊以有功而见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
由仁与不仁也
汉高帝尊太上皇诏 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
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
卷八十一 第 13a 页 WYG0963-0007c.png
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
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
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
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
未有号令尊太公曰太上皇
唐李怀光之解奉天围也唐德宗以其子李璀
为监察御史及怀光屯咸阳不进璀密言于上
曰臣父必负陛下愿早为之备臣闻君父一也
卷八十一 第 13b 页 WYG0963-0007d.png
但今日陛下未能诛臣父而臣父足以危陛下
故不忍不言上惊曰卿大臣爱子当为朕委曲
弥缝之对曰臣父非不爱臣臣非不爱其父与
宗族也顾臣力竭不能回耳上曰然则卿以何
策自免对曰臣父败则臣与之俱死复有何策
哉使臣卖父求生陛下亦安用之及李泌赴陜
上谓之曰朕所以欲全怀光诚惜璀也卿至陜
试为朕招之对曰陛下未幸梁洋怀光犹可降
卷八十一 第 14a 页 WYG0963-0008a.png
也今虽请降臣不敢受况招之乎璀固贤者必与父俱
死矣若其不死则亦无足贵也及怀光死璀亦自杀
宋钦宗时用事者言太上将复辟于镇江人情危骇既
而太上皇后先还或谓后将由端门直入禁中内侍辈
颇劝帝严备帝不从既而太上还至南京以书问改革
政事之故且召吴敏李纲或虑太上意不可测纲曰此
无他不过欲知朝延事尔纲往具道皇帝圣孝思慕请
陛下早还京师太上因及行宫止递角等事纲曰当时
卷八十一 第 14b 页 WYG0963-0008b.png
恐金人知行宫所在非有他也因言皇帝每得诘问之
诏辄忧惧不食臣窃譬之家长出而强寇至子弟之任
家事者不得不从宜措置长者但当以能保田园大计
而慰劳之苟诛及细故则为子弟者何所逃其责邪陛
下回銮臣谓宜有以大慰皇帝之心勿问细故可也太
上感悟出玉带金鱼象简赐纲且曰卿捍守宗社有大
功若能调和父子间使无疑阻当遂垂名青史纲还具
道太上意帝始释然
卷八十一 第 15a 页 WYG0963-0008c.png
  母子(三则/)
郑伯克段于鄢遂寘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
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颖考叔为颖谷封
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
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子之羹
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翳我独无颖考叔曰
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
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卷八十一 第 15b 页 WYG0963-0008d.png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
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颖
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楚王英谋反事觉明帝得其录有尹兴名乃徵
兴诣廷尉狱陆续与主簿梁宏功曹史驷勋及
掾史五百馀人诣洛阳诏狱就考诸吏不堪痛
楚死者大半唯续宏勋掠考五毒肌肉消烂终
卷八十一 第 16a 页 WYG0963-0009a.png
无异辞续母远至京师觇候消息狱事特急无缘与续
相闻母但作馈食付门卒以进之续虽见考苦毒而辞
色慷慨未尝易容唯对食悲泣不能自胜使者怪而问
其故续曰母来不得相见故泣耳使者大怒以为狱门
吏卒通传意气召将案之续曰因食饷羹识母所自
调和故知来耳非人告也使者问何以知母所作乎续曰
母常截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是以知使者问诸
谒舍续母果来于是阴嘉之上书说续行状帝即
卷八十一 第 16b 页 WYG0963-0009b.png
赦兴等事还乡里禁锢终身
南燕主傋德仕秦为张掖太守其兄纳与母公
孙氏居于张掖备德之从秦王坚寇淮南也留
金刀与其母别备德与燕王垂举兵于山东张
掖太守符昌收纳及备德诸子皆诛之公孙氏
以老获免纳妻段氏方娠未决狱掾呼延平备
德之故吏也窃以公孙氏及段氏逃于𦍑中段
氏生子超十岁而公孙氏病临卒以金刀授超
卷八十一 第 17a 页 WYG0963-0009c.png
曰汝得东归当以此刀还汝叔也呼延平又以
超母子奔凉及吕隆降秦超随凉州民徙长安
平卒段氏为超娶其女为妇超恐为秦人所录
乃阳狂行乞秦人贱之惟东平公绍见而异之
言于秦王兴曰暮容超姿干环伟殆非真狂愿
微加官爵以縻之兴召见与语超故为谬对或
问而不答兴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徒妄
语耳乃罢遣之备德闻纳有遗腹子在秦遣济
卷八十一 第 17b 页 WYG0963-0009d.png
阴人吴辩往视之辩因乡人宗正谦卖卜在长
安以告超超不敢告其母妻潜与谦变姓名逃
归南燕备德闻超至大喜遣骑三百迎之超至
广固以金刀献于备德备德恸哭悲不自胜封
超为北海王拜侍中骠骑大将军司𨽻校尉开
府妙选时贤为之僚佐备德无子欲以超为嗣
超入则侍奉尽欢出则倾身下士由是内外举
望翕然归之
卷八十一 第 18a 页 WYG0963-0010a.png
  教子(十二则/)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
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
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
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
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
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
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
卷八十一 第 18b 页 WYG0963-0010b.png
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
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
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
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范文子莫退于朝武子曰何莫也对曰有秦客廋辞于
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
也让父兄也尔童子何知而三掩人于朝吾不在晋国
亡无日矣击之以杖折委笄
卷八十一 第 19a 页 WYG0963-0010c.png
汉马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
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
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
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
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
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
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
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
卷八十一 第 19b 页 WYG0963-0010d.png
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
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
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
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
效也季良名保京兆人时为越骑司马保仇人上书讼
保为行浮薄乱群惑众伏波将军万里还书以诫兄子
而梁松窦固以之交结将扇其轻伪败乱诸夏书奏帝
召责松固以讼书及援诫书示之松固叩头流血而得
卷八十一 第 20a 页 WYG0963-0011a.png
不罪诏免保官伯高名述亦京兆人为山都长由此擢
拜零陵太守
杨恪诫马廖训子弟书 恪闻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
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何者尧舜为之堤防桀纣示之
骄奢故也诗曰皎皎练丝在所染之上智下愚谓之不
移中庸之流要在教化春秋杀太子母弟直称君甚恶
之者坐失教也礼制人君之子年八岁为置少傅教之
书计以开其明十五置太傅教之经典以导其志汉兴
卷八十一 第 20b 页 WYG0963-0011b.png
诸侯不力教诲多触禁忌故有亡国之祸而乏嘉善之
称今君位地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
戒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
轻狡无行之客纵而莫诲视成任性鉴念前世可为寒
心君侯诚宜以临深履薄为戒
郑玄疾笃戒子益恩曰吾家旧贫不为父母群弟所容
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
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遂
卷八十一 第 21a 页 WYG0963-0011c.png
博稽六萟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年过四十乃
归供养假田播植以娱朝夕遇阉尹擅埶坐党禁锢十
有四年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
公车再召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
堪王臣故宜式序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
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
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十矣
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今我告尔以
卷八十一 第 21b 页 WYG0963-0011d.png
老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安性覃思以终业自非拜国君
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
乎家事大小汝一承之咨尔焭焭一夫曾无同生相依
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
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
不深念邪可不深念耶吾虽无绂冕之绪颇有让爵之
高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末所愤愤者徒
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
卷八十一 第 22a 页 WYG0963-0012a.png
定传与其人日西方暮其可图乎家今差多于昔勤力
务时无惜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寡恨
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
魏王昶为人谨厚名其兄子曰默曰沉名其子曰浑曰
深为书戒之曰吾以四者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
敢违越也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
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君子戒于阙党也夫
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彊鲜不遂矣夫毁誉者
卷八十一 第 22b 页 WYG0963-0012b.png
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
以圣人之德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人或
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
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
害于身又何反报焉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
修斯言信矣
齐陈显达为江州刺史自以门寒位重每迁官常有愧
惧之色戒其子勿以富贵陵人而诸子多事豪侈显达
卷八十一 第 23a 页 WYG0963-0012c.png
闻之不悦子休尚为郢府主簿过九江显达曰
麈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即取于前
烧之
宋文帝以江夏王义恭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
军事荆州刺史与书诫之曰天下艰难家国事
重虽曰守成实亦未易隆替安危在吾曹耳岂
可不感寻王业大惧负荷汝性褊急志之所滞
其欲必行意所不存从物回改此最弊事宜念
卷八十一 第 23b 页 WYG0963-0012d.png
裁抑卫青遇士大夫以礼与小人有恩西门安
于矫性齐美关羽张飞任褊同弊行己举事深
宜鉴此若事异今日嗣子幼蒙司徒当周公之
事汝不可不尽祇顺之理尔时天地安危决汝
二人耳汝一月自用钱不可过三十万若能省
此益美西楚府舍略所谙究计当不须改作日
求新异凡讯狱多决当时难可逆虑此实为难
至讯日虚怀博尽慎无以喜怒加人能择善者
卷八十一 第 24a 页 WYG0963-0013a.png
而从之美自归已不可专意自决以矜独断之
明也名器深宜慎惜不可妄以假人昵近爵赐
尤应裁量吾于左右虽为少恩如闻外论不以
为非也以贵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此
易达事耳声乐嬉游不宜令过蒱酒渔猎一切
勿为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
又宜数引见佐史相见不数则彼我不亲不亲
无因得尽人情人情不尽复何由知众事也
卷八十一 第 24b 页 WYG0963-0013b.png
凉李玄盛诫诸子曰吾自立身不营世利经涉
累朝通否任时初不役智有所要求今日之举
非本愿也然事会相驱遂荷州土忧责不轻门
户事重虽详人事未知天心登车理辔百虑填
胸后事付汝等粗举旦夕近事数条遭意便言
不能次比至于杜渐防萌深识情变此当任汝
所见深浅非吾敕诫所益也汝等虽年未至大
若能克己纂修比之古人亦可以当事业矣苟
卷八十一 第 25a 页 WYG0963-0013c.png
其不然虽至白首亦复何成汝等其戒之慎之
节酒慎言喜怒必思爱而知恶憎而知善动念
宽恕审而后举众之所恶勿轻承信详审人核
真伪远佞谀近忠正蠲刑狱忍烦扰存高年恤
丧病勤省按听讼诉刑法所应和颜任理慎勿
以情轻加声色赏勿漏疏罚勿容亲耳目人间
知外患苦禁禦左右无作威福勿伐善施劳逆
诈亿必以示巳明广加咨询无自专用从善如
卷八十一 第 25b 页 WYG0963-0013d.png
顺流去恶如探汤富贵而不骄者至难也念此
贯心勿忘须臾寮佐邑宿尽礼承敬宴飨馔食
事事留怀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
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此郡世笃忠厚人物
敦雅天下全盛时海内犹称之况复今日实是
名邦正为五百年乡党婚亲相连至于公理时
有小小颇回为当随宜斟酌吾临涖五年兵难
骚动未得休众息役惠康士庶至于掩瑕藏疾
卷八十一 第 26a 页 WYG0963-0014a.png
涤除疵垢朝为寇雠夕委心膂虽未足希准古
人粗亦无负于新旧事任公平坦然无颣初不
容怀有所损益计近便为少经远如有馀亦无
愧于前志也
唐李绩寝疾高宗悉召其子弟在外者使归侍
疾一旦忽谓其弟司卫少卿弼曰吾今日小愈
可共置酒为乐于是子孙悉集酒阑谓弼曰吾
自度必不起故欲与汝曹别耳汝曹勿悲泣听
卷八十一 第 26b 页 WYG0963-0014b.png
我约束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
肖子荡覆无馀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谨察视
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檛杀然后
以闻自是不复更言
柳氏自公绰以来世以孝悌礼法为士大夫所
宗及柳玭为泸州刺史尝戒其子弟曰凡门地
高可畏不可恃也立身行已一事有失则得罪
重于他人死无以见先人于地下此其所以可
卷八十一 第 27a 页 WYG0963-0014c.png
畏也门高则骄易生族盛则为人所嫉懿行实
才人未之信小有玼颣众皆指之此其所以不
可恃也故膏粱子弟学宜加勤行宜加励仅得
比他人耳
宋邵雍戒子孙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
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不教而善非圣而何
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是知善
也者吉之谓也不善也者凶之谓也吉也者目不
卷八十一 第 27b 页 WYG0963-0014d.png
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
足不践非礼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
如就芝兰避恶如畏蛇蝎或曰不谓之吉人则吾
不信也凶也者语言诡谲动止阴险好利饰非贪
淫乐祸疾良善如雠隙犯刑宪如饮食小则殒身
灭性大则覆宗绝祀或曰不谓之凶人则吾不信
也传有之曰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
惟日不足汝等欲为吉人乎欲为凶人乎
卷八十一 第 28a 页 WYG0963-0015a.png
  孝(十九则/)
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
前有异人音少进见之丘吾子也拥䥥带索而哭孔子
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
曰吾有三失孔子曰愿闻三失丘吾子曰吾少好学问
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不遂是二
失也厚交友而后绝三失也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
乎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得再见者亲也请从
卷八十一 第 28b 页 WYG0963-0015b.png
此辞则自刎而死孔子曰弟子记之此足以为戒也于
是弟子归养亲者十三人
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晰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
有顷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
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晰听其歌声令
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
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闻瞽叟有子名舜舜之事
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
卷八十一 第 29a 页 WYG0963-0015c.png
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
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
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氏之门
有罪不自知处义难乎
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
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
是以泣故曰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于色深受其罪
使可哀怜上也父母怒之不作于意不见其色其次也
卷八十一 第 29b 页 WYG0963-0015d.png
父母怒之作于意见于色下也
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
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
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
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可复得
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草木欲长
霜露不使贤者欲养二亲不待故曰家贫亲老不择禄
而仕也
卷八十一 第 30a 页 WYG0963-0016a.png
吕览孝行篇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
本者非耕耘种殖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
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
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
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
万事之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
惟孝也故论人必先以所亲而后及所疏必先以所重
而后及所轻今有人于此行于亲重而不简慢于轻疏
卷八十一 第 30b 页 WYG0963-0016b.png
则是笃谨孝道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故爱其亲不敢
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爱敬尽于事亲光耀加于百姓
究于四海此天子之孝也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遗体也
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
非孝也涖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阵无勇
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商书曰刑三百
罪莫重于不孝曾子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德
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所
卷八十一 第 31a 页 WYG0963-0016c.png
谓贵德为其近于圣也所谓贵贵为其近于君也所谓贵
老为其近于亲也所谓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所谓慈幼
为其近于弟也曾子曰父母生之子弗敢杀父母置之
子弗敢废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
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
笫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
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
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
卷八十一 第 31b 页 WYG0963-0016d.png
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乐正子春下
堂而伤足瘳而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人问之曰夫子
下堂而伤足瘳而数月不出犹有忧色敢问其故乐正
子春曰善乎而问之吾闻之曾子曾子闻之仲尼父母
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
君子无行咫步而忘之余忘孝道是以忧故曰身者非
其私有也严亲之遗躬也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
卷八十一 第 32a 页 WYG0963-0017a.png
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礼者
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彊者彊此者
也乐自顺此生也刑自逆此作也
范晔孝子传论 孔子曰夫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
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养死
无以葬子曰啜菽饮水孝也夫钟鼓非乐云之本而器
不可去三牲非致孝之主而养不可废存器而亡本乐
之遁也调器以和声乐之成也崇养以伤行孝之累也
卷八十一 第 32b 页 WYG0963-0017b.png
修己以致禄养之本也故言能大养则周公之祀致四
海之祭言以义养则仲由之菽甘于东邻之牲夫患菽
水之薄干禄以求养者是以耻禄亲也存诚以尽行孝
积而禄厚者此能以义养也中兴庐江毛义少节家贫
以孝行称南阳人张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
至以义守令义奉檄而入喜动颜色奉者志尚士也心
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义母死去官行服数辟公府
为县令进退必以礼后举贤良公车徵遂不至张奉叹
卷八十一 第 33a 页 WYG0963-0017c.png
曰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
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者也建初中章帝下诏褒宠义赐
榖千斛常以八月长吏问起居加赐羊酒寿终于家安
帝时汝南薛包孟尝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闻及父娶
后妻而憎包分出之包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欧杖不
得已庐于舍外旦入而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
昏晨不废积岁馀父母惭而还之后行六年服丧过乎
哀既而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
卷八十一 第 33b 页 WYG0963-0017d.png
引其老者曰与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田庐取其荒顿
者曰吾少时所理意所恋也器物取朽败者曰我素所
服食身口所安也弟子数破其产辄复赈给建光中公
车特徵至拜侍中包性恬虚称疾不起以死自乞有诏
赐告归加礼如毛义年八十馀以寿终若二子者推至
诚以为行行信于心而感于人以成名受禄致礼斯可
谓能以孝养也若夫江革刘般数公者之义行犹斯志
也撰其行事著于篇
卷八十一 第 34a 页 WYG0963-0018a.png
延笃仁孝论 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
取事据可谓笃论矣夫人一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
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而如欲分其大较体而名之
则孝在事亲仁施品物施物则功济于时事亲则德归
于己于己则事寡济时则功多推此以言仁则远矣然
物有由微而著事有由隐而章近取诸身则耳有听受
之用目有察见之明足有致远之劳手有饰卫之功功
虽显外本之者心也远取诸物则草木之生始于萌芽
卷八十一 第 34b 页 WYG0963-0018b.png
终于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缛末虽繁蔚致之者根也
夫仁人之有孝犹四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根本也圣
人知之故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君子
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然体大难
备物性好偏故所施不同事少两兼者也如必对其优
劣则仁以枝叶扶疏为大孝以心体本根为先可无讼
也或谓先孝后仁非仲尼序回参之意盖以为仁孝同
质而生纯体之者则互以为称虞舜颜回是也若偏而
卷八十一 第 35a 页 WYG0963-0018c.png
体之则各有其目公刘曾参是也夫曾闵以孝悌为至
德管仲以九合为仁功未有论德不先回参考功不大
夷吾以此而言各从其称者也
隗嚣遣子恂入侍更始郑兴因恂求归葬父母嚣不听
而徙兴舍益其秩礼兴入见嚣曰前遭赤眉之乱以将
军僚旧故敢归身明德幸蒙覆载之恩复得全其性命
兴闻事亲之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奉
以周旋弗敢失坠今为父母未葬请乞骸骨若以增秩
卷八十一 第 35b 页 WYG0963-0018d.png
徙舍中更停留是以亲为饵无礼甚矣将军焉用之嚣
曰嚣将不足留故也兴曰将军据七郡之地拥𦍑胡之
众以戴本朝德莫厚焉威莫重焉居则为专命之使入
必为鼎足之臣兴从俗者也不敢深居屏处因将军求
进不患不达因将军求入何患不亲此兴之计不逆将
军者也兴业为父母请不可以己愿留妻子独归葬将
军又何猜焉嚣曰幸甚促为办装遂令与妻子俱东
晋书孝友传论 大矣哉孝之为德也分浑元而立体
卷八十一 第 36a 页 WYG0963-0019a.png
道贯三灵资品汇以顺名功苞万象用之于国动天地
而降休徵行之于家感鬼神而昭景福若乃博施备物
尊仁安义柔色承颜怡怡尽乐击鲜就养亹亹忘劬集
包思艺黍之勤循陔有采兰之咏事亲之道也属属如
在哀哀罔极聚薪流恸衔索兴嗟洒风树以隤心頫寒
泉而沬泣追远之情也审德筮仕正务移官居高匪危
在丑无争协修升以匡化怀履冰而砥节立身之行也
是以闵曾翼翼遵六教而缉贞规蔡董蒸蒸弘七体而
卷八十一 第 36b 页 WYG0963-0019b.png
垂令迹亦有至诚上感明祗下赞郭巨致锡金之庆阳
雍标莳玉之祉乌驯丹羽巢叔和之室鹿呈白毳扰功
文之庐然则因彼孝慈而生友悌理在兼综义归一揆
夫天伦之重共气分形心暌则叶悴荆枝性合则华承
棣萼乃有推肥代瘦徇急难之情让果同衾尽欢愉之
致缅窥湘素载流尘躅者欤晋代始自中朝逮于江左
虽百六之灾遄及而君子之道未消孝悌名流犹为继
踵王伟元之行已许季义之立节夏方盛彦体至性以
卷八十一 第 37a 页 WYG0963-0019c.png
驰芬庾衮颜含笃友于而宣范自馀群士咸标懿德采
其遗绚足厉浇风故著孝友篇以续前史云耳
司隶校尉傅玄著论称何曾及荀觊曰以文王之道事
其亲者其颖昌何侯乎其荀侯乎古称曾闵今曰荀何
内尽其心以事其亲外崇礼让以接天下孝子百世之
宗仁人天下之命有能行孝之道君子之仪表也又曰
颖昌侯之事亲其尽孝子之道乎存尽其和事尽其敬
亡尽其哀见其亲之党如见其亲六十而孺慕予于颖
卷八十一 第 37b 页 WYG0963-0019d.png
昌侯见之矣
孙晷事父母起居尝馔虽诸兄亲馈而晷不离左右富
春车道既少动经山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
自扶侍所诣之处则于门外树下藩屏之间隐息初不
令主人知之兄尝笃疾经年晷躬自扶侍药石甘苦必
经心目跋涉山川祈求恳至
庾衮诸父并贵盛惟父独守贫约衮躬亲稼穑以给供
养而执事勤恪与弟子树篱跪以授条或曰今在隐屏
卷八十一 第 38a 页 WYG0963-0020a.png
先生何恭之过衮曰幽显易操非君子之志也父亡作
筥卖以养母母见其勤曰我无所食对曰母食不甘衮
将何居母感而安之衮前妻荀氏继室乐氏皆官族富
室及适衮俱弃华丽散资财与衮共安贫苦相敬如宾
母终服丧居于墓侧岁大饥藜羹不糁门人欲进其饮
者而衮每曰已食莫敢为设及麦熟穫者已毕而采捃
尚多衮乃引其群子以退曰待其间及其捃也不曲行
不旁掇跪而把之则亦大获又与邑人入山拾橡分夷
卷八十一 第 38b 页 WYG0963-0020b.png
险序长幼推易居难礼无违者或有斩其墓柏莫知其
谁乃召邻人集于墓而自责焉因叩头泣涕谢祖祢曰
德之不修不能庇先人之树衮之罪也父老咸亦为垂
泣自后人莫之犯
许孜孝友恭让敏而好学年二十师事豫章太守会稽
孔冲受诗书礼易及孝经论语学竟还乡里冲在郡丧
亡孜闻问尽哀负担奔赴送丧还会稽蔬食执役制服
三年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县之东
卷八十一 第 39a 页 WYG0963-0020c.png
山躬自负土不受乡人之助或悯孜羸惫苦求来助孜
昼则不逆夜便除之每一悲号鸟兽翔集孜以方营大
功乃弃其妻镇宿墓所列植松柏亘五六里时有鹿犯
其松栽孜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忽见鹿为猛兽
所杀置于所犯栽下孜怅惋不已乃为作冢埋于隧侧
猛兽即于孜前自扑而死孜益叹息又取埋之自后树
木滋茂而无犯者积二十馀年孜乃更娶妻立宅墓次
烝烝朝夕奉亡如存鹰雉栖其梁檐鹿与猛兽扰其庭
卷八十一 第 39b 页 WYG0963-0020d.png
圃交颈同游不相抟噬元康中郡察孝廉不起巾褐终
身年八十馀卒于家邑人号其居为孝顺里
刘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曾祖母
王氏盛冬思堇而不言食不饱者一旬矣殷怪而问之
王言其故殷时年九岁乃于泽中恸哭曰殷罪衅深重
幼丁艰罚王母在堂无旬月之养殷为人子而所思无
获皇天后土愿垂哀悯声不绝者半日于是忽若有人
云止止声殷收泪视地便有堇生焉因得斛馀而归食
卷八十一 第 40a 页 WYG0963-0021a.png
而不减至时堇生乃尽又尝夜梦人谓之曰西篱下有
粟寤而掘之得粟十五钟铭曰七年粟百石以赐孝子
刘殷自是食之七载方尽时人嘉其至性通感竞以榖
帛遗之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弱冠博通
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
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乡党亲
族莫不称之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以供养无主辞不
赴命司空齐王攸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祐召参军事皆
卷八十一 第 40b 页 WYG0963-0021b.png
以疾辞同郡张宣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徵殷曰当今
二公有晋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欀椽耳不凭之岂能
立乎吾今王母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便不
就养子舆所以辞齐大夫良以色养无主故耳宣子曰
如子所言岂庸人所识哉而今而后吾子当为吾师矣
王延九岁丧母泣血三年几至灭性每至忌月则悲啼
三旬继母卜氏遇之无道恒以蒲穰及败麻头与延贮
衣其姑闻而问之延知而不言事母弥谨卜氏尝盛冬
卷八十一 第 41a 页 WYG0963-0021c.png
思生鱼敕延求而不获杖之流血延寻汾叩凌而哭忽
有一鱼长五尺涌出水上延取以进母卜氏食之积日
不尽于是心晤抚延如已生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
冬则以身温被隆冬盛寒体无全衣而亲极滋味昼则
佣赁夜则诵书遂究览经史皆识大义州郡礼辟贪供
养不起父母终后庐于墓侧非其蚕不衣非其耕不食
孟陋少而贞立清操绝伦布衣蔬食以文籍自娱口不
及世事未曾交游时或弋钓孤兴而归虽家人亦不知
卷八十一 第 41b 页 WYG0963-0021d.png
其所之也丧母毁瘠殆于灭性不饮酒食肉十有馀年
亲族迭谓之曰少孤谁无父母谁有父母圣人制礼令
贤者俯就不肖企及若使毁性无嗣为不孝也陋感此
言然后从吉由是名著海内
宋徐积事亲孝旦夕必冠带定省从胡瑗学所居一室
寒一裘啜粟饮水虽瑗遗以食亦不受以父名石至终
身不用石器行遇石则避而不践中年屏居穷里而四
方事无不知尝借人书经夕还之借者绐言书中有金
卷八十一 第 42a 页 WYG0963-0022a.png
叶积卖衣偿之不与辨后以近臣荐授楚州教授每升
堂训诸生曰诸生欲为君子而使劳己之力费己之财
如此而不为君子犹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诸
君何不为君子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君子
犹可也乡人荣之父母欲之诸君何不为君子闻者敬
服神宗赐粟帛及卒赐谥节孝
朱寿昌父巽守京兆时妾刘有娠而出生寿昌数岁乃
还父家母子不相闻者五十年寿昌行四方求之不得
卷八十一 第 42b 页 WYG0963-0022b.png
饮食罕御酒肉与人言辄流涕及知广州军与家人诀
弃官入秦誓不见母不还行次同州得焉刘氏年七十
馀矣京兆守臣钱明逸以闻诏寿昌赴阙时言者共攻
李定不服母丧王安石力主定因忌寿昌及寿昌至但
付审官院折资通判河中府居数岁其母卒寿昌居丧
几丧明天下称其孝
陈尧原孝论 立身之谓道本道之谓孝上至天子下
至于庶人未有不由而立也呜呼为孝之道是因乎心
卷八十一 第 43a 页 WYG0963-0022c.png
者焉孝之小大性有能否君子小人亦各存其分也圣
人之教布在方策不敢毁伤存其始也立身行道要其
终也居必诚其心游必择其方然后谨以温靖之礼慎
以饮食之节起居进退罔怫其志善事几谏劳必无怨
至于爱敬之道乃天性也无忽天性以慢人纪斯可锡
其类而不匮也世之愚者知其孝乎而不知所以为也
越礼以加敬轻生以致养且曰亲之疾弗瘳者子之肌
可疗焉乃折体断股密置于味苟亲之寿幸而未尽而
卷八十一 第 43b 页 WYG0963-0022d.png
或生也则乡里神其事以为孝之感乃闻之于州县闻
之于天子官给其赐以优之然后传之于后旌之于门
闾率土之民向之而思其效者矣嗟乎风俗之移人也
而官其事者遂以之自赏俾蚩蚩者知其室而不知其
户也逾墙钻穴而迨殒乎命且亲之忧必以疾也非疾
而自刑是致其忧者也予曰毁不灭性死生之际尚或
存也苟居疾以剥肤由味而丧躯则所谓陷之于不义
者也禽之相食尚曰无有安在为人父母而食其子者
卷八十一 第 44a 页 WYG0963-0023a.png
乎古之孝以感者多矣犹是者未之觌焉且民之耳目
乌知所谓圣人之道在乎谕之而已既谕之且制之俾
为孝之民诚其心而不诚其名爱其生而不爱其赐始
于一邑迨于一郡然后天下之民可率之以道也斯之
谓王化之基人伦之本可不急乎
 
 
 
卷八十一 第 44b 页 WYG0963-0023b.png
 
 
 
 
 
 
 
 经济类编卷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