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961-05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类编卷四十四
           明 冯琦冯瑗 撰
 礼仪类六
  礼(二十一则/)
周襄王使太宰文公及内史兴赐晋文公命上卿逆于
境晋侯郊劳馆诸宗庙馈九牢设庭燎及期命于武宫
设桑主布几筵太宰涖之晋侯端委以入太宰以王命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961-0523b.png
命冕服内史赞之三命而后即冕服既毕宾飨赠饯如
公命侯伯之礼而加之以宴好内史兴归以告王曰晋
不可不善也其君必霸逆王命敬奉礼义成敬王命顺
之道也成礼义德之则也则德以道诸侯诸侯必归之
且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忠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
所以守也义所以节也忠分则均仁行则报信守则固
义节则度分均无怨行报无匮守固不偷节度不携若
民不怨而财不匮令不偷而动不携其何事不济中能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961-0524a.png
应外忠也施三服义仁也守礼不淫信也行礼不疚义
也臣入晋境四者不失臣故曰晋侯其能礼矣王其善
之树于有礼艾人必丰王从之使于晋者道相逮也及
惠后之难王出在郑晋侯纳之襄王十六年立晋文公
二十一年以诸侯朝于衡雍且献楚捷遂为践土之盟
于是乎始霸
哀姜至鲁庄公使大夫宗妇觌用币宗人夏父展曰非
故也公曰君作故对曰君作而顺则故之逆则亦书其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961-0524b.png
逆也臣从有司惧逆之书于后也故不敢不告夫妇贽
不过枣㮚以告虔也男则玉帛禽鸟以章物也今妇执
币是男女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不可无也公
弗听
孔子閒居子张子贡子游侍论及于礼孔子曰居汝三
人者吾语汝以礼使汝以礼周流无不遍也子贡越席
而对曰敢问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
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曰给夺慈仁子曰师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961-0524c.png
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
礼夫礼所以制中也子贡退子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
恶而全好者与子曰然然则何如子曰郊社之礼所以
仁鬼神也禘尝之礼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
死丧也射飨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
客也明乎郊社之义禘尝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
乎是故以之居家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门有礼故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961-0524d.png
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职序也以之田猎有礼
故戎事閒也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也是故宫室得
其度量鼎得其象味得其时乐得其节车得其式鬼神
得其飨丧纪得其哀辩说得其党官得其体政事得其
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得其宜子游退子张进
曰敢问礼者何也其即事之治也与子曰然君子有其
事必有其治也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伥伥乎其
何所之譬犹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以见故无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961-0525a.png
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
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
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势宫室失其度
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
飨丧纪失其哀辩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
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以祖洽于众
也是故古之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
孔子曰夫礼先王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961-0525b.png
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
不遄死是故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
射御冠婚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
正也言偃曰今之在位者莫知有礼何也孔子曰呜呼
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夫鲁之郊及
禘皆非礼也周公其已衰矣杞之郊也禹宋之郊也契
是天子之事守也天子以杞宋二王之后周公摄政致
太平而与天子同是礼也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宗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961-0525c.png
庙上下皆奉其典而祝嘏莫敢易其常法是谓大嘉夫
圣人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
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
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不学而能何谓人义父
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
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
圣人之所以治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慈让去争夺
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961-0525d.png
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
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
以哉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
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载于山川播五行于
四时和四气而后月生是故三五而盈三五而阙是故
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
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故圣人修义之
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人之田也修礼以耕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0961-0526a.png
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
是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
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以
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穫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
以乐犹耨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
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
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
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0961-0526b.png
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
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
鲁昭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
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
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
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
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凌虐
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0961-0526c.png
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
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
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
昭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
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
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
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
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0961-0526d.png
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
是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
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
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
师事仲尼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
效孟僖子则可效已矣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
子曰丘小人也不足以知礼公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0961-0527a.png
曰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
地之神也非礼则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
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也是故
君子此为之尊敬然后以其所能教顺百姓夫礼之初
始于饮食太古之时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
土鼓犹可以致敬鬼神昔之王者未有宫室冬则居营
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
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后圣人有作然后修火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0961-0527b.png
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户牖以炮以燔以烹以
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
神与其先祖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此礼
之大成也
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公叹曰美哉室其谁有此乎晏
子曰敢问何谓也公曰吾以为在德对曰如君之言其
陈氏乎陈氏虽无大德而有施于民豆区釜钟之数其
取之公也薄其施之民也厚公厚敛焉陈氏厚施焉民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0961-0527c.png
归之矣诗曰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陈氏之施民歌舞
之矣后世若少惰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也已公曰善
哉是可若何对曰唯礼可以已之在礼家施不及国民
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公曰善哉我不能矣吾今而后知礼之可以为国也对
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
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
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0961-0527d.png
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公
曰善哉寡人今而后闻此礼之上也对曰先王所禀于
天地以为其民也是以先王上之
子太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
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
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
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
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0961-0528a.png
故为礼以奉之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为九文六
采五章以奉五色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为
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为父子兄
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以象天明为政事庸力行务以
从四时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为温
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
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
有施舍怒有战斗喜生于好怒生于恶是故审行信令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0961-0528b.png
祸福赏罚以制死生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
物哀也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简子
曰甚哉礼之大也对曰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
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
者谓之成人大不亦宜乎简子曰鞅也请终身守此言

景公饮酒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侍者曰仁人亦乐是
夫梁丘子曰仁人耳目亦犹人也奚为独不乐此也公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0961-0528c.png
曰速驾迎晏子晏子朝服以至公曰寡人甚乐此乐也
愿与夫子共之请去礼晏子对曰君之言过矣齐国五
尺之童子力尽胜婴而又胜君所以不敢乱者畏礼也
上若无礼无以使其下下若无礼无以事其上夫麋鹿
唯无礼故父子同麀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故礼之不可去也公曰寡人
无良左右淫湎寡人以至于此请杀之晏子曰左右何
罪君若好礼左右有礼者至无礼者去君若恶礼亦将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0961-0528d.png
如之公曰善请革衣冠更受命乃废酒而更尊朝服而
坐觞三行晏子趋出
韩非解老篇 礼者所以貌情也群义之文章也君臣
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中心怀而不谕
故疾趋卑拜而明之实心爱而不知故好言繁辞以信
之礼者外饰之所以谕内也故曰礼以情貌也凡人之
为外物动也不知其为身之礼也众人之为礼也以尊
他人也故时劝时衰君子之为礼以为其身以为其身故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0961-0529a.png
神之为上礼上礼神而众人贰故不能相应不能相应
故曰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众人虽贰圣人之复恭敬尽
手足之礼也不衰故曰攘臂而仍之道有积而德有功
德者道之功功有实而实有光仁者德之光光有泽而
泽有事义者仁之事也事有礼而礼有文礼者义之文
也故曰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
失义而后失礼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
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0961-0529b.png
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
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是以父子之间具
礼而不明故曰礼薄也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理相夺
予威德是也实厚者貌薄父子之礼是也由是观之礼
繁者实心衰也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者也众人
之为礼也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今为礼者事通人
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无争乎有争则乱故曰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0961-0529c.png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汉高祖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
通就其仪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
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
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徵鲁诸生
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
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
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0961-0529d.png
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
行为之于是叔孙通使徵鲁诸生三十馀人鲁有两生
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
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
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
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
时变遂与所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
百馀人为绵蕞野外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0961-0530a.png
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𨽻会十月汉七
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
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
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
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
九宾胪句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
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
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0961-0530b.png
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
引去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
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贾谊礼篇 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嗜鲍鱼而太
公弗与曰礼鲍鱼不登于俎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
哉寻常之室无奥剽之位则父子不别六尺之舆无左
右之义则君臣不明寻常之室六尺之舆处无礼即上
下舛逆父子悖乱而况其大者乎故道德仁义非礼不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0961-0530c.png
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
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
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樽节退让以明礼礼者所以固国
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主臣礼之正也威德在
君礼之分也尊卑小大强弱有位礼之数也礼天子爱
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失爱不
仁过爱不义礼者所以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者也礼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0961-0530d.png
天子适诸侯之宫诸侯不敢自阼阶者主之阶也天子
适诸侯诸侯不敢有宫不敢为主人礼也君仁臣忠父慈
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至也君仁则
不厉臣忠则不二父慈则教子孝则恊兄爱则友弟敬
则顺夫和则义妻柔则正姑慈则从妇听则婉礼之质
也礼者臣下所以承其上也故诗云一发五豝吁嗟乎
驺虞驺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兽者也天子佐舆
十乘以明贵也二牲而食以优饱也虞人翼五豝以待
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0961-0531a.png
一发所以复中也人臣于其所尊敬不敢以节待敬之
至也甚尊其主敬慎其所掌职而厚志尽矣作此诗者
以其事深见良臣顺上之志也良臣顺上之志者可以
义矣故其叹之也长曰于嗟乎虽古之善为人臣者亦
若此而已礼者所以节义而设不还故飨饮之礼先爵
于卑贱而后贵者始羞殽膳下浃而乐人始奏觞不下
遍君不赏羞殽不下浃上不举乐故礼者所以恤下也
由余曰乾肉不腐则左右亲苞苴时有筐篚时至则群
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0961-0531b.png
臣附官无蔚藏腌陈时发则戴其上诗曰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上少投之则下以躯
偿矣弗敢谓报愿长以为好古之蓄其下者其施报如
此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之蓄谓之急无三
年之蓄国非其国也民三年耕必馀一年之食九年而
馀三年之食三十岁相通而馀十年之积虽有凶旱水
溢民无饥馑然后天子备味而食日举以乐诸侯食珍
不失钟鼓之县可使乐也者上下同之故礼国有饥人
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0961-0531c.png
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报囚之日人主不举乐
岁凶榖不登台扉榭彻于侯马不食榖驰道不除食减
膳飨祭有阙故礼者自行之义养民之道也受计之礼
主所亲拜者二闻生民之数则拜之闻登榖则拜之诗
曰君子乐胥受天之祜胥者相也祜大福也夫忧民之
忧者民必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与士民乐
此者受天之福矣礼圣王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
其死闻其声不忍尝其肉隐弗忍也故远庖厨仁之至
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0961-0531d.png
也不合围不掩群不射宿不涸泽豺不祭兽不田猎獭
不祭鱼不设网罟鹰隼不鸷雎而不逮不出颖罗草木
不零落斧斤不入山林昆虫不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
不刳胎不夭鱼肉不入庙门鸟兽不成毫毛不登庖厨
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则物蕃多故仁人行其礼则天下
安而万理得矣逮至德渥泽洽调和大畅则天清彻地
富煴物时熟民心不挟诈贼气脉淳化无攫齧抟击之
鲜毒蠚猛虭之虫山不蕃草木少薄矣乐乎大仁之化
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0961-0532a.png

司马迁礼书 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
力也哉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
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人道经纬万端规矩
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
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人体安驾乘
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
表其能耳乐钟磬为之调谐八音以荡其心口甘五味
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0961-0532b.png
为之庶羞酸咸以致其美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
通其意故大路越席皮弁布裳朱弦洞越太羔玄酒所
以防其淫侈救其彫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
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
适物有节文仲尼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踰管仲之家兼备三归循法守
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自子夏门人之
高弟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
卷四十四 第 19a 页 WYG0961-0532c.png
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
于成俗乎孔子曰必也正名于卫所居不合仲尼没后
受业之徒沉湮而不举或适齐楚或入河海岂不痛哉
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
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
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
至佐寮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孝文即位有司议欲定
仪礼孝文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于治躬化
卷四十四 第 19b 页 WYG0961-0532d.png
谓何耳故罢去之孝景时御史大夫晁错明于世务刑
名数干谏孝景曰诸侯藩辅臣子一例古今之制也今
大国专治异政不禀京师恐不可传后孝景用其计而
六国畔逆以错首名天子诛错以解难事在袁盎语中
是后官者养交安禄而已莫敢复议今上即位招致儒
术之士令共定仪十馀年不就或言古者太平万民和
喜瑞应辨至乃采风俗定制作上闻之制诏御史曰盖
受命而王各有所由兴殊路而同归谓因民而作追俗
卷四十四 第 20a 页 WYG0961-0533a.png
为制也议者咸称太古百姓何望汉亦一家之事典法
不传谓子孙何化隆者闳博治浅者褊狭可不勉与乃
以太初之元改正朔易服色封泰山定宗庙百官之仪
以为典常垂之于后云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
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
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稻粱
五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𦶜所以养鼻也钟鼓管弦所
卷四十四 第 20b 页 WYG0961-0533b.png
以养耳也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疏房床笫几席所以
养体也故礼者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辨也所谓
辨者贵贱有等长少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故天子
大路越席所以养体也侧载臭茞所以养鼻也前有错
衡所以养目也和鸾之声步中武象骤中韶濩所以养
耳也龙旂九斿所以养信也寝兕持虎鲛韅弥龙所以
养威也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
也孰知夫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孰知夫轻费用
卷四十四 第 21a 页 WYG0961-0533c.png
之所以养财也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孰知
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
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怠惰之为安若者必危情胜之
为安若者必灭故圣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
于情性则两失之矣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
将使人两失之者也是儒墨之分治辨之极也彊固之
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
臣诸侯也弗由之所以捐社稷也故坚革利兵不足以
卷四十四 第 21b 页 WYG0961-0533d.png
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
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楚人鲛革犀兕所以为甲坚
如金石宛之钜铁施钻如蜂虿轻利剽遫卒如熛风然
而兵殆于垂涉唐昧死焉庄蹻起楚分而为四参是岂
无坚革利兵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汝颍以为
险江汉以为池阻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
鄢郢举若振槁是岂无固塞险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
其道故也纣剖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杀无辜时臣下
卷四十四 第 22a 页 WYG0961-0534a.png
凛然莫必其命然而周师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
民是岂令不严刑不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古者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城郭
不集沟池不掘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
外而固者无他故焉明道而均分之时使而诚爱之则
下应之如景响有不由命者然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
矣故刑一人而天下服罪人不尤其上知罪之在已也
是故刑罚省而威行如流无他故焉由其道故也故由
卷四十四 第 22b 页 WYG0961-0534b.png
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古者帝尧之治天下也盖杀
一人刑二人而天下治传曰威厉而不试刑措而不用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
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
本也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怀大夫士有常宗所以
辨贵贱贵贱治得之本也郊畴乎天子社至乎诸侯函
及士大夫所以辨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钜者钜宜小
卷四十四 第 23a 页 WYG0961-0534c.png
者小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
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有特牲而食者不
得立宗庙所以辨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大
飨上玄尊俎上腥鱼先大羔贵食饮之本也大飨上玄
尊而用薄酒食先黍稷而饭稻粱祭哜先大羔而饱庶
羞贵本而亲用也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
成文以归太一是谓太隆故尊之上玄尊也俎之上腥
鱼也豆之上大羔一也利爵弗啐也成事俎弗尝也三
卷四十四 第 23b 页 WYG0961-0534d.png
宥之弗食也大昏之未废齐也大庙之未内尸也始绝
之未小敛一也大路之素帱也郊之麻絻裘服之先散
麻一也三年哭之不反也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县一
钟尚拊膈朱弦而通越一也凡礼始乎脱成乎文终乎
税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复情以归太
一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
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
明太史公曰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益损
卷四十四 第 24a 页 WYG0961-0535a.png
也本末相顺终始相应至文有以辨至察有以说天下
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小人不能则
也礼之貌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弱其貌诚大
矣擅作典制褊陋之说入焉而嗛其貌诚高矣暴慢恣
睢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坠故绳诚设则不可欺以
曲直衡诚县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错则不可欺以
方圆君子审礼则不可欺以诈伪故绳者直之至也衡
者平之至也规矩者方圆之至也礼者人道之极也然
卷四十四 第 24b 页 WYG0961-0535b.png
而不法礼者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
方之士礼之中能思索谓之能虑能虑勿易谓之能固
能虑能固加好之焉圣矣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
也日月者明之极也无穷者广大之极也圣人者道之
极也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
要文貌繁情欲省礼之隆也文貌省情欲繁礼之杀也
文貌情欲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礼之中流也君子
上致其隆下尽其杀而中处其中步骤驰骋广骛不外
卷四十四 第 25a 页 WYG0961-0535c.png
是以君子之性守宫庭也人域是域士君子也外是民
也于是中焉房皇周浃曲直得其次序圣人也故厚者
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

章帝时博士曹褒上疏以为宜定文制著成汉礼太常
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帝知诸儒拘挛
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以时立乃拜褒侍中班固以为
宜广集诸儒共议得失帝曰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卷四十四 第 25b 页 WYG0961-0535d.png
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昔尧作大章
一夔足矣
唐明皇命张说与诸学士刋定五礼说薨萧嵩继之起
居舍人王仲丘请依显庆礼祈榖大雩明堂皆祀昊天
上帝嵩又请依上元敕父在为母齐衰三年皆从之以
高祖配圜丘方丘太宗配雩祀及神州地祗睿宗配明
堂新礼成上之号曰开元礼
宋苏洵礼论 夫人之情安于其所常为无故而变其
卷四十四 第 26a 页 WYG0961-0536a.png
俗则其势必不从圣人之始作礼也不因其势之可以
危亡困辱之者以厌服其心而徒欲使之轻去其旧而
乐就吾法不能也故无故而使之事君无故而使之事
父无故而使之事兄彼其初非如今之人知君父兄之
不事则不可也而遂翻然以从我者吾以耻厌服其心
也彼为吾君彼为吾父彼为吾兄圣人曰彼为吾君父
兄何以异于我于是坐其君与其父以及其兄而以立
于其旁且俛首屈膝于其前以为礼而谓之拜率天下
卷四十四 第 26b 页 WYG0961-0536b.png
之人而使之拜其君父兄夫无故而使之拜其君无故
而使之拜其父无故而使之拜其兄则天下之人将复
嗤笑以为迂怪而不从而君父兄又不可以不得其臣
子弟之拜而徒为其君父兄于是圣人者又有术焉以
厌服其心而使之肯拜其君父兄然则圣人者果何术
也耻之而已古之圣人将欲以礼治天下之民故先自
治其身使天下皆信其言曰此人也其言如是是必不
可不如是也故圣人曰天下有不拜其君父兄者吾不
卷四十四 第 27a 页 WYG0961-0536c.png
与之齿而天下之人亦曰彼将不与我齿也于是相率
以拜其君父兄以求齿于圣人虽然彼圣人者必欲天
下之拜其君父兄何也其微权也彼为吾君彼为吾父
彼为吾兄圣人之拜不用于世吾与之皆坐于此皆立
于此比肩而行于此无以异也吾一旦而怒奋手举梃
而搏逐之可也何则彼其心常以为吾侪也不见其异
于吾也圣人知人之安于佚而苦于劳故使贵者逸而
贱者劳且又知坐之为逸而立且拜者之为劳也故举
卷四十四 第 27b 页 WYG0961-0536d.png
其君父兄坐之于上而使之立且拜于下明日彼将有
怒作于心者徐而自思之必曰此吾向之所坐而拜之
且立于其下者也圣人固使之逸而使我劳是贱于彼
也奋手举梃以搏逐之吾心不安焉刻木而为人朝夕
而拜之他日折之以为薪而犹且忌之彼其始木焉已
拜之犹且不敢以为薪故圣人以其微权而使天下尊
其君父兄而权者又不可以告人故先之以耻呜呼其
事如此然后君父兄得以安其尊而至于今今之匹夫
卷四十四 第 28a 页 WYG0961-0537a.png
匹妇莫不知拜其君父兄乃曰拜起坐立礼之末也不
知圣人其始之教民拜起坐立如此之劳也此圣人之所
虑而作易以神其教也
蔡襄明礼 二帝三王相因作礼乐以正民性革其非
心使之寡罪而远刑通万世之法也秦任兵刑而弃礼
乐汉魏以还至晋日用干戈礼典残阙至于民俗尽矣
唐兴四方治定欲有所为制作虽具朝廷之礼时亦修
举而风教习尚各随其俗五代祸乱日不遑暇专以刑
卷四十四 第 28b 页 WYG0961-0537b.png
治之宋兴五十馀年太祖太宗平天下皆以兵威助治
真宗皇帝契丹结好之后遂至无事朝廷礼文罔不修
举仁宗皇帝好生恤刑泽及禽兽然四方之俗未闻由
礼尚专用法法者网罗过咎而施刑耳臣请以一二事
言之冠婚葬丧礼之大者冠礼今不复议婚礼无复有
古之遗文而丧礼尽用释氏独三年日月则类古矣臣
请集大儒鸿博之士约古制而立今礼使百官万民皆
有等夷便而易行远罪省刑之一途也
卷四十四 第 29a 页 WYG0961-0537c.png
王安石礼论 呜呼荀卿之不知礼也其言曰圣人化
性而起伪吾是以和其不知礼也知礼者贵乎知礼之
意而荀卿盛称其法度节奏之美至于言化则以为伪
也亦乌知礼之意哉故礼始于天而成于人知天而不
知人则野知人而不知天则伪圣人恶其野而疾其伪
以是礼兴焉今荀卿以为圣人之化性而起伪则是不
知天之过也然彼亦有见而云尔凡为礼者必诎其放
傲之心逆其嗜欲之性莫不欲逸而为尊者劳莫不欲
卷四十四 第 29b 页 WYG0961-0537d.png
得而为长者让擎跽曲拳以见其恭夫民之于此岂皆
有乐之之心哉患上之恶已而随之以刑也故荀卿以
为特劫之法度之威而为之于外耳此亦不思之过也
夫斲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故
必削之以斧斤直之以绳墨圆之以规而方之以矩束
联胶漆之而后器适于用焉前之以衔勒之制后之以
鞭策之威驰骤舒疾无得自放而一听于人而后马适
于驾焉由是观之莫不劫之于外而服之以力者也然
卷四十四 第 30a 页 WYG0961-0538a.png
圣人舍木而不为器舍马而不为驾者固亦因其天资
之材也今人生而有严父爱母之心圣人因其性之欲
而为之制焉故其制虽有以强人而乃以顺其性之欲
也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
者矣此亦可谓失其性也得性者以为伪则失其性者
乃可以为真乎此荀卿之所以为不思也夫狙猿之形
非不若人也欲绳之以尊卑而节之以揖让则彼有趋
于深山大麓而走耳虽畏之以威而驯之以化其可服
卷四十四 第 30b 页 WYG0961-0538b.png
耶以谓天性无是而可以化之使伪耶则狙猿亦可使
为礼矣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
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
苏轼礼论 昔者商周之际何其为礼之易也其在宗
庙朝廷之中笾豆簠簋牛羊酒醴之荐交于堂上而天
子诸侯大夫卿士周旋揖让献酬百拜乐作于上礼行
于上雍容和睦终日而不乱夫古之人何其知礼而行
之不劳也当此之时天下之人惟其习惯而无疑衣服
卷四十四 第 31a 页 WYG0961-0538c.png
器皿冠冕佩玉皆其所常用也是以其人入于其间耳
目聪明而手足无所忤其身安于礼之曲折而其心不
乱以能深思礼乐之意故其廉耻退让之节睟然见于
面而盎然发于其躬夫是以能使天下观其行事而忘
其暴戾鄙野之气至于后世风俗变易更数千年以至
于今天下之事已大异矣然天下之人尚且记录三代
礼乐之名详其节目而习其俯仰冠古之冠服古之服
而御古之器皿伛偻拳曲劳苦于宗庙朝廷之中区区
卷四十四 第 31b 页 WYG0961-0538d.png
而莫得其纪交错纷乱而不中节此无足怪也其所用
者非其素所习也而彊使焉甚矣夫后世之好古也昔
者上古之世盖尝有巢居穴处污樽抔饮燔黍捭豚蒉
桴土鼓而以为是足以养生送死而无以加之者矣及
其后世圣人以为不足以大利于天下是故易之以宫
室新之以笾豆鼎俎之器以济天下之所不足而尽去
太古之法惟其祭祀以交于鬼神乃始荐其血毛豚解
而腥之体解而爓之以为是不忘本而非以为后世之
卷四十四 第 32a 页 WYG0961-0539a.png
礼不足用也是以退而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以极
今世之美未闻其牵于上古之说巽愞而不为决也且方今之人
佩玉服韨冕而垂旒拱手而不知所为而天下之人亦且见而笑
之是何所复望于其有以感发天下之心哉且又有所大不安者
宗庙之祭圣人所以追求先祖之神灵庶几得而享之以安恤孝
子之志也是以思其生平起居饮食之际而设其器用荐其酒食
皆从其生以冀其来而安之而后世宗庙之际皆用三代之器则
是先祖终莫得而安也盖三代之时席地而食是以器用各因其
卷四十四 第 32b 页 WYG0961-0539b.png
所便而为之高下大小之制今世之礼坐于床而食于床上是以
其器不得不有所变虽正使三代之圣人生于今而用之亦将以
为便安故夫三代之视上古犹今之视三代也三代之器不可复
用矣而其制礼之意尚可依仿以为法也宗庙之祭荐之以血毛
重之以体荐有以存古之道风矣而其馀者可以易三代之器而
用今世之所便以从鬼神之所安惟其春秋社稷释奠释菜凡所
以享古之鬼神者则皆从其器盖周人之祭蜡与田祖也吹苇籥
击土鼓此亦各从其所安耳嗟夫天下之礼宏阔而难言自非圣
卷四十四 第 33a 页 WYG0961-0539c.png
人何以处此故夫推之而不明讲之而不详则愚实有罪焉唯其
近于正而易行庶几天下之安而从之是则有取焉耳
秦始皇帝论 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击抟挽裂与
禽兽争一旦之命惴惴然朝不谋夕忧死不给是故巧诈不生而
民无知然圣人恶其无别而忧其无以生也是以作为器用耒耜
弓矢舟车网罟之类莫不备至使民乐生便利役御万物而适其
情而民始有以极其口腹耳目之欲器利用便而巧诈生求得欲
从而心志广圣人又忧其桀猾变诈而难治也是故制礼以反其
卷四十四 第 33b 页 WYG0961-0539d.png
初礼者所以反本复始也圣人非不知箕踞而坐不揖而食便于
人情而适于四体之安也将必使之习为迂阔难行之节宽衣博
𢃄佩玉履舄所以回翔容与而不可以驰骤上自朝廷而下至于
民其所以视听其耳目者莫不近于迂阔其衣以黼黻文章其食
以笾豆簠簋其耕以井田其进取选举以学校其治民以诸侯嫁
娶死丧莫不有法严之以鬼神而重之以四时所以使民自尊而
不轻为奸故曰礼之近于人情者非其至也周公孔子所以区区
于升降揖让之间丁宁反覆而不敢失坠者世俗之所谓迂阔而
卷四十四 第 34a 页 WYG0961-0540a.png
不知夫圣人之权固在于此也自五帝三代相承而不
敢破至秦有天下始皇帝以诈力而并诸侯自以为智
术之有馀而禹汤文武之不知出此也于是废诸侯破
井田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出于便利而不耻于无礼
决坏圣人之藩墙而以利器明示天下故自秦以来天
下唯知所以求生避死之具而以礼者为无用赘疣之
物何者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
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
卷四十四 第 34b 页 WYG0961-0540b.png
今而未息欤昔者始有书契以科斗为文而其后始有
规矩摹画之迹盖今所谓大小篆者至秦而更以𨽻其
后日以变革贵乎速成而从其易又创为纸以易简策
是以天下簿书符檄繁多委压而吏不能究奸人有以
措其手足如使今世而尚用古之篆书简策则虽欲繁
多其势无由由此观之则凡所以便利天下者是开诈
伪之端也嗟夫秦既不可及矣苟后之君子欲治天下
而惟便利之求则是引民而日趋于诈也悲夫
卷四十四 第 35a 页 WYG0961-0540c.png
  敬(七则/)
周襄王使召公过及内史过赐晋惠公命吕甥郤芮相
晋侯不敬晋侯执玉卑拜不稽首内史过归以告王曰
晋不亡其君必无后且吕郤将不免王曰何故对曰夏
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在汤誓曰
予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予一人在盘庚曰
国之臧则维女众国之不臧则维予一人是有逸罚如
是则长众使民不可不慎也民之所急在于大事先王
卷四十四 第 35b 页 WYG0961-0540d.png
知大事之必以众济也故韨除其心以和惠民考中度
衷以涖之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韨除其
心精也考中度衷忠也昭明物则礼也制义庶孚信也
然则长众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礼不顺非
信不行今晋侯即位而背外内之赂虐其处者弃其信
也不敬王命弃其礼也施其所恶弃其忠也以恶实心
弃其精也四者皆弃则远不至而近不和矣将何以守
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
卷四十四 第 36a 页 WYG0961-0541a.png
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诸侯春秋受职于王以
临其民大夫士日恪位著以儆其官庶人工商各守其
业以共其上犹恐有坠失也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为
摰币瑞节以镇之为班爵贵贱以列之为令闻嘉誉以
声之犹有散迁解慢而著在刑辟流在裔土于是乎有
蛮夷之国有斧钺刀墨之民而况可以淫纵其身乎夫
晋侯非嗣也而得其位亹亹怵惕保任戒惧犹曰未也
若将广其心而远其邻陵其民而卑其上将何以固守
卷四十四 第 36b 页 WYG0961-0541b.png
夫执玉卑替其摰也拜不稽首诬其王也替摰无镇诬
王无民夫天事恒象任重享大者必速及故晋侯诬王
人亦将诬之欲替其镇人亦将替之大臣享其禄弗谏
而阿之亦必及焉襄王三年而立晋侯八年而陨于韩
十六年而晋人杀怀公无胄秦人杀子金子公
臼季使舍于冀野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从而
问之冀芮之子也与之归既复命而进之曰臣得贤人
当以告文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国之良也灭其前
卷四十四 第 37a 页 WYG0961-0541c.png
恶是故舜之刑也殛鲧其举也兴禹今君之所
闻也齐桓亲举管敬子其贼也公曰子何以知
其贤也对曰臣见其不忘敬也夫敬德之恪也
恪于德以临事其何不济公见之使为下军大

成子受脤于社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
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
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
卷四十四 第 37b 页 WYG0961-0541d.png
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
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
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
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齐闾丘来盟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
闵马父笑景伯问之对曰笑吾子之太满也昔
正考父校啇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大师以那为
首其辑之乱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
卷四十四 第 38a 页 WYG0961-0542a.png
执事有恪先圣王之传恭犹不敢专称曰自古
古曰在昔昔曰先民今吾子之戒吏人曰陷而
入于恭其满之甚也周恭王能庇昭穆之阙而
为恭楚恭王能知其过而为恭今吾子之教官
寮曰陷而后恭道将何为
刘向敬慎篇 凡司其身必慎五本一曰柔以
仁二曰诚以信三曰富而贵毋敢以骄人四曰
恭以敬五曰宽以静思此五者则无凶命用能
卷四十四 第 38b 页 WYG0961-0542b.png
治敬以助天时凶命不至而祸不来敬人者非
敬人也自敬也贵人者非贵人也自贵也昔者
吾尝见天雨金石与血吾尝见四月十日并出
有与天滑吾尝见高山之崩深谷之窒大都王
宫之破大国之灭吾尝见高山之为裂深渊之
沙竭贵人之车裂吾尝见稠林之无木平原为
溪谷君子为御仆吾尝见江河乾为坑正冬采
榆叶仲夏两霜雪千乘之君万乘之主死而不葬
卷四十四 第 39a 页 WYG0961-0542c.png
是故君子敬以成其名小人敬以除其刑奈何无戒而
不慎五本哉
鲁有恭士名曰机汜行年七十其恭益甚冬日行阴夏
日行阳市次不敢不行参行必随坐必危一食之间三
起不羞见衣裘褐之士则为之礼鲁君问曰机子年甚
长矣不可释恭乎机汜对曰君子好恭以成其名小人
学恭以除其刑对君之坐岂不安哉尚有差跌一食之
上岂不美哉尚有哽噎今若汜所谓幸者也固未能自
卷四十四 第 39b 页 WYG0961-0542d.png
必鸿鹄冲天岂不高哉矰缴尚得而加之虎豹为猛人
尚食其肉席其皮誉人者少恶人者多行年七十常恐
斧质之加于汜者何释恭为
成回学于子路三年回恭敬不已子路问其故何也回
对曰臣闻之行者比于鸟上畏鹰鹯下畏纲罗夫人为
善者少为谗者多若身不死安知祸罪不施行年七十
常恐行节之亏回是以恭敬待大命子路稽首曰君子

卷四十四 第 40a 页 WYG0961-0543a.png
  威仪(五则/)
卫侯在楚北宫文子见令尹围之威仪言于卫侯曰令
尹似君矣将有他志虽获其志不能终也诗云靡不有
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令尹其将不免公曰子何以知
之对曰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
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公曰善哉何谓威仪
对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
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
卷四十四 第 40b 页 WYG0961-0543b.png
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
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卫诗曰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言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
皆有威仪也周诗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言朋友之道
必相教训以威仪也周书数文王之德曰大国畏其力
小国怀其德言畏而爱之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言则而象之也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
乎惧而归之可谓爱之文王伐崇再驾而降为臣蛮夷
卷四十四 第 41a 页 WYG0961-0543c.png
帅服可谓畏之文王之功天下诵而歌舞之可谓则之
文王之行至今为法可谓象之有威仪也故君子在位
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
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
谓之有威仪也
吕览士容篇 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其状朗然
不儇若失其一傲小物而志属于大似无勇而未可恐
狼势固横敢而不可辱害临患涉难而处义不越南面
卷四十四 第 41b 页 WYG0961-0543d.png
称寡而不以侈大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
利弗赖耳目遗俗而可与定世富贵弗就而贫贱弗朅
德行尊理而羞用巧卫宽裕不訾而中心甚厉难动以
物而必不妄折此国士之容也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
以贤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
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
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
取鼠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人亦
卷四十四 第 42a 页 WYG0961-0544a.png
然诚有之则神应乎人矣言岂足以谕之哉此谓不言
之言也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
辞令逊敏田骈听之毕而辞之客出田骈送之以目弟
子谓田骈曰客士欤田骈曰殆乎非士也今者客所弇
敛士所术施也士所弇敛客所术施也客殆乎非士也
故火烛一隅则室偏无光骨节蚤成空窍哭历身必不
长众无谋方乞谨视见多故不良志必不公不能立功
好得恶予国虽大不为王祸灾日至故君子之容纯乎
卷四十四 第 42b 页 WYG0961-0544b.png
其若钟山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淳淳乎慎谨畏化
而不肯自足乾乾乎取舍不悦而心甚素朴唐尚敌年
为史其故人谓唐尚愿之以谓唐尚唐尚曰吾非不得
为史也羞而不为也其故人不信也及魏围邯郸唐尚
说惠王而解之围以与伯阳其故人乃信其羞为史也
居有閒其故人为其兄请唐尚曰卫君死吾将汝兄以
代之其故人反兴再拜而信之夫可信而不信不可信
而信此愚者之患也知人情不能自遗以此为君虽有
卷四十四 第 43a 页 WYG0961-0544c.png
天下何益故败莫大于愚愚之患在必自用自用则戆
陋之人从而贺之有国若此不若无有古之与贤从此
生矣非恶其子孙也非徼而矜其名也反其实也
贾谊容经 志有四兴朝廷之志渊然清以严祭祀之
志谕然思以和军旅之志怫然愠然精以厉丧纪之志
漻然㵞然忧以下四志形中四色发外维如志色之经
也容有四起朝廷之容师师然翼翼然整以敬祭祀之
容遂遂然粥粥然敬以婉军旅之容湢然肃然固以猛
卷四十四 第 43b 页 WYG0961-0544d.png
丧纪之容怮然慑然若不还容经也视有四则朝廷之
视端若平衡祭祀之视视如有将军旅之视固植虎张
丧纪之视不若垂纲视经也言有四术言敬以和朝廷
之言也文言有序祭祀之言也屏气折声军旅之言也
言若不足丧纪之言也言经也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
如抱鼓足间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
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
立立容也坐以经立之容肘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
卷四十四 第 44a 页 WYG0961-0545a.png
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
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坐容也行以微磬之容臂不
摇掉肩不下上身似不则从然而任行容也趋以微磬
之容飘然翼然肩状若流足如射箭趋容也旋以微磬
之容其始动也穆如惊倏其固复也旄如濯丝跘旋之
容也跪以微磬之容揄右而下进左而起手有抑扬各
尊其纪跪容也拜以磬折之容吉事上左凶事上右随
前以举项衡以下宁速无迟背项之状如屋之玄拜容
卷四十四 第 44b 页 WYG0961-0545b.png
也拜而未起(阙/)伏容也坐乘以经坐之容手抚式视五
旅欲无顾顾不过毂小礼动中礼式大礼下坐车之容
也立乘以经立之容右持绥而左臂诎存剑之纬欲无
顾顾不过毂小礼据中礼式大礼下立乘之容也礼介
者不拜兵车不式不顾不言反抑式以应武容也兵车
之容也若夫立而跛坐而蹁体怠懈志骄傲䟃视数顾
容色不比动静不以度妄咳唾疾言嗟气不顺皆禁也
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蹍小节焉业小道焉束发就大
卷四十四 第 45a 页 WYG0961-0545c.png
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是以邪放非辟无因入之焉谚
曰君子重袭小人无由入正人十倍邪辟无由来古之
人其谨于所近乎诗曰芃芃域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
左右趋之此言左右日以善趋也古者圣王居有法则
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佩玉也上有双珩下有
双璜冲牙蠙珠以约其间琚瑀以之行以采齐趋以
肆夏步中规折中矩登车则马行而鸾鸣鸾鸣而和应
声曰和和则敬故诗曰和鸾雍雍万福攸同言动以纪
卷四十四 第 45b 页 WYG0961-0545d.png
度则万福之所聚也故曰明君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
退可度周旋可则容貌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
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承其上以接其等以临其
下以畜其民故为之上者敬而信之等者亲而重之下
者畏而爱之民者肃而乐之是以上下和协而士民顺
一故能综摄其国以藩卫天子而行义足法夫有威而
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富不可为量多不可
为数故诗曰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棣棣富也不可选众
卷四十四 第 46a 页 WYG0961-0546a.png
也言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小大品事之各有容
志也子赣由其家来谒于孔子孔子正颜举杖磬折而
立曰子之大亲毋乃不宁乎放杖而立曰子之兄弟亦
得无恙乎曳杖倍而行曰妻子家中得无病乎故身之
倨佝手之高下颜色声气各有宜称所以明尊卑别疏
戚也子路见孔子之背磬折举哀曰唯由也见孔子问
之曰由也何以遗亡也故过犹不及有馀犹不足也语
曰况乎明王执中履衡言秉中适而据乎宜故威胜德
卷四十四 第 46b 页 WYG0961-0546b.png
则淳德胜威则施威之与德交若纠缠且畏且怀君道
正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龙
也者人主之辞也亢龙往而不反故易曰有悔悔者凶
也潜龙入而不能出故曰勿用勿用者不可也龙之神
也其惟飞龙乎能与细细能与巨巨能与高高能与下
下吾故曰龙变无常能幽能章故至人者在小不宝在
大不窕狎而不能作习而不能顺姚不昏卒不妄饶裕
不赢迫不自丧明是审非察中居宜此之谓有威仪古
卷四十四 第 47a 页 WYG0961-0546c.png
之为路舆也盖圜以象天二十八撩以象列星轸方以
象地三十辐以象月故仰则观天文俯则察地理前视
则睹鸾和之声侧听则观四时之运此舆教之道也人
主太浅则知闇太博则业厌二者异同败其伤必至故
师传之道既美且施又慎其齐适疾徐任多少造而勿
趣稍而勿苦省其所省而堪其所堪故力不劳而身大
盛此全人之化也
礼容语 鲁叔孙昭聘于宋宋元公与之燕饮酒乐昭
卷四十四 第 47b 页 WYG0961-0546d.png
子右坐歌终而语因相泣也乐祁曰过哉兹非哀所也
已而告人曰今兹君与叔孙其皆死乎吾闻之当乐而
哀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已失何以能久
且吾闻之主民者不可以媮媮必死今君与叔孙其语
皆媮死日不远矣居六月宋元公薨间一月叔孙婼卒
晋叔向聘于周发币大夫及单靖公靖公享之俭而敬
宾礼赠贿同是礼而从享燕无私送不过郊语说昊天
有成命既而叔向告人曰吾闻之曰一姓不再兴今周
卷四十四 第 48a 页 WYG0961-0547a.png
有单子以为臣周其复兴乎昔史佚有言曰动莫若敬
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资今单子皆有焉夫宫室
不崇器无虫镂俭也身恭除洁外内肃给敬也燕好享
赐虽欢不踰等让也宾之礼事称工而差资也若是而
加之以无私重之以不侈能辟怨矣居俭动敬礼让事
资而能辟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夫昊天有成命颂
之盛德也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
夙夜基命宥谧宥谧宁也亿也命者制令也基者经也
卷四十四 第 48b 页 WYG0961-0547b.png
势也夙早也康安也后王二后文王武王成王者武王
之子文王之孙也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
而治未成及成王承嗣仁以临民故称昊天焉不敢怠安
蚤兴夜寐以继文王之业布文陈纪经制度设牺牲使
四海之内懿然葆德各遵其道故曰有成承顺武王之
功奉扬文王之德九州之民四荒之国歌谣文武之烈
累九译而请朝致贡职以供祀故曰二后受之方是时
也天地调和神民顺亿鬼不厉𥚢民不谤怨故曰宥谧
卷四十四 第 49a 页 WYG0961-0547c.png
成王质仁圣哲能明其先能承其亲不敢惰懈以安天
下以敬人民今单子美说其志也以佐王室吾故曰周
其复兴乎故周平王既崩以后周室稍稍衰弱不坠当
单子之佐政也天子加尊周室加兴晋之三卿郤锜郤
犨郤至从晋厉公会诸侯于柯陵周单襄公在会晋厉
公视远步高郤锜见单子其语犯郤犨见其语讦郤至
见其语伐齐国佐见其语尽单襄公告鲁成公曰晋将
有乱其君与三郤其当之乎鲁侯曰寡人固晋而强其
卷四十四 第 49b 页 WYG0961-0547d.png
君今君曰将有乱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对曰吾非瞽
史也焉知天道吾见晋君之容而听三郤之语矣殆必
有祸矣君子目以正体足以从之是以观容而知其心
今晋侯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
矣目体不相从何以能久夫合诸侯国之大事也于是
观存亡之徵焉故国将有福其君步言视听必皆得适
顺善则可以知德矣视远日绝其义足高日弃其德言
爽日反其信听淫日离其名目以处义足以践德口以
卷四十四 第 50a 页 WYG0961-0548a.png
庇信耳以听名者矣故不可不慎也偏者不免于亡既
亡则国从之今晋侯无一可焉吾是以云夫郤氏晋之
宠人也是族在晋有三卿五大夫贵矣亦可以戒惧矣
今郤伯之语犯郤叔讦郤季伐犯则凌人讦则诬人伐
则掩人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齐国武
子亦将有祸齐乱国也立于淫乱之朝而好尽言以暴
人过怨之本也惟善人能受尽言今齐既乱其能善乎
居二年晋杀三卿明年厉公弑于东门是岁也齐人果
卷四十四 第 50b 页 WYG0961-0548b.png
杀国武子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毋曰高
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唯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
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视我显德行故弗顺
弗敬天下必定忘敬而怠人必乘之呜呼戒之哉
徐干法象篇 夫法象立所以为君子法象者莫先乎
正容貌慎威仪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为冕服采章以旌
之为佩玉鸣璜以声之欲其尊也欲其庄也焉可以懈
慢也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
卷四十四 第 51a 页 WYG0961-0548c.png
故仁义存仁义存故盛德著故可以为法象斯
谓之君子矣君子者无尺土之封而万民尊之
无刑罚之威而万民畏之无羽籥之乐而万民
乐之无爵禄之赏而万民怀之其所以致之者
一也故孔子曰君子威而不猛泰而不骄诗云
敬慎威仪惟民之则若夫惰其威仪恍其瞻视
忽其辞令而望民之则我者未之有也莫之则
者必慢之者至矣小人见慢也而致怨乎人患
卷四十四 第 51b 页 WYG0961-0548d.png
已之卑而不思其所以然哀哉故书曰惟圣罔
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人性之所简也存乎幽
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独夫幽微者显之原
也孤独者见之端也胡可简也胡可忽也是故君
子敬孤独而慎幽微虽在隐蔽鬼神不得见其
隙耳诗云肃肃兔罝施于中林处独之谓也又
有颠沛而不可乱者则成王季路其人也昔成
王将崩体被冕服然后发顾命之辞季路遭乱
卷四十四 第 52a 页 WYG0961-0549a.png
正冠结缨而后死白刃之难夫以弥留之困白刃
之难犹不忘敬况于游宴乎故诗曰就其深矣方
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言必济也君子口无
戏谑之言言必有防无戏谑之行行必有检言必有
防行必有检故虽妻妾不得而黩也虽朋友不得
而狎也是以不愠怒而教行于闺门不谏论而风
声纪乎乡党传称大人正已而物正者盖此之谓
也以匹夫之居犹然况得志而行于天下乎唐尧
卷四十四 第 52b 页 WYG0961-0549b.png
之帝允恭克让而光被四表成汤不敢怠遑而奄
有九域文王祇畏而造被区夏易曰观盥而不荐
有孚颙若言下观而化也祸败之所由也则有媟
慢以为阶可无慎乎昔宋敏碎首于棋局陈灵被
祸于戏言阎邴造逆于相诟子公生弑于尝鼋是
故君子居身也谦在敌也让临下也庄事上也敬
四者备而怨咎不作福禄从之诗云靖共尔位正
直是与神之听之式榖以女故君子之交人也欢
卷四十四 第 53a 页 WYG0961-0549c.png
而不媟和而不同好而不佞诈学而不虚行易亲而
难媚多怨而寡非故无绝交无畔朋书曰慎始而
敬终终以不困夫礼也者人之急也可终身蹈而
不可须臾离也须臾离则慆慢之行臻焉须臾忘
则慆慢之心生焉况无礼而可以终始乎夫礼也
者敬之经也敬也者礼之情也无敬无以行礼无
礼无以节敬道不偏废相须而成是能尽敬以从
礼者谓之成人过则生乱乱则灾及其身昔晋惠
卷四十四 第 53b 页 WYG0961-0549d.png
公以慢瑞无嗣文公以肃命兴国郤犨以傲享徵
亡冀缺以敬妻受服子圉以大明招乱薳罢以既
醉保禄良霄以鹑奔丧家子展以草虫昌族君子
感凶德之如彼见吉德之如此故立必罄折坐必
抱鼓周旋中规折旋中矩视不离于结禬之间言
不越乎表著之位声气可范精神可爱俯仰可宗
揖让可贵述作有方动静有常帅礼不荒故为万
夫之望也
卷四十四 第 54a 页 WYG0961-0550a.png
  名讳(五则/)
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
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
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
而民听易则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
命太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
鲁桓公子同生以太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太牢卜士负
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公问名于申繻对曰
卷四十四 第 54b 页 WYG0961-0550b.png
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
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
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
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
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
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
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与我同物命之曰同
吴张昭辨讳论 客有见大国之议士君子之论云起
卷四十四 第 55a 页 WYG0961-0550c.png
元建武以来旧君名讳五十六人以为后生不得恊也
取乎经论譬诸行事义高辞丽甚可嘉羡愚见褊浅窃
有疑焉盖乾坤剖分万物定形肇有父子君臣之经故
圣人顺天之性制礼尚敬在三之义君实食之在丧之
哀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恩莫大焉诚臣子所尊仰万夫
所大恃焉得而同之哉然亲亲有衰尊尊有杀故礼服
上不尽高祖下不尽玄孙又传记四世而缌麻服之穷
也五世袒免降杀同姓也六世而亲族竭矣又曲礼有
卷四十四 第 55b 页 WYG0961-0550d.png
不逮事之义则不讳不讳者盖名之谓属绝之义不拘
于恊况乃古君五十六哉邾子会盟季友来归不称其
名咸书字者是时鲁人嘉之也何解臣子为君父讳乎
周穆王讳满至定王时有王孙满者其为大夫是臣协
君也又厉王讳胡及庄王之子名胡其比众多夫类事
建议经有明据传有徵案然后进攻退守万无奔北垂
示百世永无咎失今应劭虽上尊旧君之名而下无所
断齐犹归之疑云曲礼之篇疑事无质观省上下阙义
卷四十四 第 56a 页 WYG0961-0551a.png
自證文辞可为倡而不法将来何观言声一放犹拾沈也过辞
在前悔其何追
晋选司以江统叔父春为宜春令统因上疏曰故事父祖与官
职同名皆得改选而未有身与官职同名不在改选之例臣以
为父祖改选者盖为臣子开地不为父祖之身也而身名所加
亦施于臣子佐吏系属朝夕从事官位之号发言所称若指实
而语则违经礼讳亲之义若诡辞避回则为废官擅犯宪制今
以四海之广职位之众名号繁多士人殷富至使有受宠皇朝
卷四十四 第 56b 页 WYG0961-0551b.png
出身宰牧而令佐吏不得表其官称子孙不得言其位号所以
上严君父下为臣子体例不通若易私名以避官职则违春秋不
夺人亲之义臣以为身名与官职同者宜与触父祖名为比体
例既全于义为弘朝廷从之
唐韩愈讳辨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
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听者不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
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徵不称在言
卷四十四 第 57a 页 WYG0961-0551c.png
在不称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
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
律乎父名晋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
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
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玉钊之孙实为昭王曾
参之父名晰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
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乎汉讳武帝
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唐讳吕后名雉为野
卷四十四 第 57b 页 WYG0961-0551d.png
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
秉饥也惟宧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
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
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
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周公孔子
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
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宧官宫妾则
是宧官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耶
卷四十四 第 58a 页 WYG0961-0552a.png
  谥(六则/)
楚子疾告大夫曰不榖不德少主社稷生十年而丧先
君未及习师保之教训而应受多福是以不德而亡师
于鄢以辱社稷为大夫忧其弘多矣若以大夫之灵护
保首领以没于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于
祢庙者请为灵若厉大夫择焉莫对及五命乃许秋楚
恭王卒子囊谋谥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
若之何毁之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
卷四十四 第 58b 页 WYG0961-0552b.png
以属诸夏而知其过可不谓共乎请谥之共大夫从之
晋秦秀何曾谥议 故太宰何曾虽阶世族之胤而少
以高亮严肃显登王朝事亲有色养之名在官奏科尹
模此二者实得臣子事上之槩然恣性骄奢不循轨则
诗云节彼南山惟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言其德
行高峻动必以礼耳丘明有言俭德之恭侈恶之大也
大晋受命劳谦隐约曾受宠二代显赫累世暨乎耳顺
之年身兼三公之位食大国之租荷保傅之贵执司徒
卷四十四 第 59a 页 WYG0961-0552c.png
之均二子皆金貂卿校列于帝侧方之古人责深负重
虽举门尽死犹不称位而乃骄奢过度名被九域行不
履道而享位非常以古义言之非惟失辅相之宜违断
金之利也秽皇代之美坏人伦之教生天地之丑示后
世之傲莫大于此自近世以来宰臣辅相未有受垢辱
之声被有司之劾父子尘累而蒙恩贷若曾者也周公
吊二季之陵迟哀大教之不行于是作谥以纪其终曾
参奉之启手归全易箦而没盖明慎终死而后已齐之
卷四十四 第 59b 页 WYG0961-0552d.png
史氏乱世陪臣耳犹书君贼累死不惩况于皇代守典
之官敢畏强盛而不尽礼管子有言礼义廉耻是谓四
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宰相大臣人之表仪若生极其
情死又无贬是则帝室无正刑也王公贵人复何畏哉
所谓四维复何寄乎谨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怙乱肆
行曰丑曾之行已皆与此同宜谥缪丑公时虽不同秀
议而闻者惧焉
范弘之卫将军谢石谥议 石阶藉门荫屡登崇显总
卷四十四 第 60a 页 WYG0961-0553a.png
司百揆翼赞三台闲练庶事勤劳匪懈内外佥议皆曰
与能当淮淝之捷勋拯危坠虽皇威遐振狡寇天亡因
时立功石亦与焉又开建学校以延胄子虽盛化未洽
亦爱礼存羊然古之贤辅大则以道事君侃侃终日次
则厉身奉国夙夜无怠下则爱人惜力以济时务此数
者然后可以免惟尘之讥塞素餐之责矣今石位居朝
端任则论道唱言无忠国之谋守职则容身而已不可
谓厉身坐拥大众侵食百姓大东流于远近怨毒结于
卷四十四 第 60b 页 WYG0961-0553b.png
众心不可谓爱人工徒劳于土木思虑殚于机巧纨绮
尽于婢妾财用縻于丝桐不可谓惜力此人臣之大害
有国之所去也先王所以正风俗理人伦者莫重乎节
俭故夷吾受谤乎三归平仲流美于约已自顷风轨陵
迟奢僭无度廉耻不兴利竞交驰不可不深防原本以
绝其流汉文袭弋绨之服诸侯犹侈武帝焚雉头之裘
靡丽不息良由俭德虽彰而威禁不肃道自我建而刑
不及物若存罚其危亡贬其恶则四维必张礼义行矣
卷四十四 第 61a 页 WYG0961-0553c.png
按谥法因事有功曰襄贪以败官曰墨宜谥曰襄墨公魏南阳
公郑羲与李冲婚姻冲引为中书令出为西兖州刺史在州贪
鄙文明太后为魏主纳其女为嫔徵为秘书监及卒尚书奏
谥曰宣诏曰盖棺定谥激扬清浊故何曾虽孝良史载其缪丑
贾充有劳直士谓之荒公羲虽宿有文业而治阙廉清尚书何
乃情遗至公论违明典依谥法博文多见曰文不勤成名曰灵
可赠以本官加谥文灵
唐许敬宗卒袁思古议敬宗弃长子于荒徼嫁少女于夷貊案
卷四十四 第 61b 页 WYG0961-0553d.png
谥法名与实爽曰缪请谥为缪敬宗孙彦伯讼思古与许氏有
怨请改谥王福畤议以为谥者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若嫌隙有
实当据法推绳如其不然义不可夺戴至德谓福畤曰高阳公
任遇如是何以谥之为缪对曰昔晋司空何曾既忠且孝徒以
日食万钱秦秀谥之曰缪许敬宗忠孝不逮于曾而饮食男女
之累过之谥之曰缪无负许氏矣诏集五品以上更议扬思敬
议按谥法既过能改曰恭请谥曰恭诏从之敬宗尝奏流其子昂
于岭南又以女嫁蛮酋冯盎之子多纳其货故思古议及之
卷四十四 第 62a 页 WYG0961-0554a.png
 
谥故太子重俊曰节悯韦凑上书以为赏罚所不加者则考行
立谥以褒贬之故太子重俊与李多祚等称兵入宫中宗登玄
武门以避之太子据鞍督兵自若及其徒倒戈多祚等死太子
方逃窜向使宿卫不守其为祸也胡可忍言明日中宗雨泣谓
供奉官曰几不与卿等相见其危如此今圣朝礼葬谥为节悯
臣窃惑之夫臣子之礼过朝必下过位必趋汉成帝之为太子
不敢绝驰道而重俊称兵宫内跨马御前无礼甚矣若以其诛
卷四十四 第 62b 页 WYG0961-0554b.png
武三思父子而嘉之则兴兵以诛奸臣而尊君父可也今欲自
取之是与三思竞为逆也又足嘉乎若以其欲废韦氏而嘉之
则韦氏于时逆状未彰大义未绝苟无中宗之命而废之是胁
父废母也庸可乎汉戾太子困于江充之谗发愤杀充虽兴兵
交战非围逼君父也兵败而死及其孙为天子始得改葬犹谥曰
戾况重俊可谥之曰节悯乎臣恐后之乱臣贼子得引以为比
开悖逆之原非所以彰善瘅恶也请改其谥多祚等从重俊兴
兵不为无罪陛下今宥之可也名之为雪亦所未安睿宗甚然
其言而执政以为制命已行不为追改但停多祚等赠官而已
卷四十四 第 63a 页 WYG0961-0554c.png
  冠(四则/)
成王将冠周公使祝雍祝王曰达而勿多也祝雍曰使
王近于民远于佞啬于时惠于财任贤使能于此始成
之时祝辞四加而后退公冠自以为主卿为宾飨之以
三献之礼公始加玄端与皮弁皆必朝服玄冕四加诸
侯太子庶子冠公为主其礼与上同冠于祖庙曰令月
吉日加子元服去尔幼志顺尔成德冠礼十九见正而
冠古之通礼也
卷四十四 第 63b 页 WYG0961-0554d.png
鲁襄公送晋侯晋侯以公宴于河上问公年季武子对
曰会于沙随之岁寡君以生晋侯曰十二年矣是谓一
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
冠矣大夫盍为冠具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
之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今寡君在行未
可具也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晋侯曰诺公还及卫
冠于成公之庙假钟磬焉礼也
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我逮事庄主华则
卷四十四 第 64a 页 WYG0961-0555a.png
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
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
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
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
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妖祥于谣考
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
疾是骄也见郤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
矣见韩献子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
卷四十四 第 64b 页 WYG0961-0555b.png
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
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
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何又加焉见知武子武子曰
吾子勉之成宣之后而老为大夫非耻乎成子之文宣
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道前志以佐先君道法而卒
以政可不谓文乎夫宣子尽谏于襄灵以谏取恶不惮
死进也可不谓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
成子之文事君必济见苦成叔子叔子曰抑年少而执
卷四十四 第 65a 页 WYG0961-0555c.png
官者众吾安容子见温季子季子曰谁之不如可以求
之见张老而语之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范叔
之教可以大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若夫三却
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知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
邾隐公既即位将冠使大夫因孟懿子问礼于孔子子曰其礼如世
子之冠冠于阼阶以著代也醮于客位加其有成三加弥尊道喻其
志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行冠事必于祖庙以裸飨之礼将之以金石
之乐节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示不敢擅也懿子曰天子未冠即位
卷四十四 第 65b 页 WYG0961-0555d.png
长亦冠乎孔子曰古者王世子虽幼其即位则尊为人君以为成人
之事者也何冠之有懿子曰然则诸侯之冠异天子与孔子曰君薨
而世子主丧是冠也与人君无异也懿子曰今邾君之冠非礼也孔
子曰诸侯之冠礼也夏之末造也有自来矣今无讥焉天子冠者武
王崩成王年十三而嗣立周公摄政以治天下冠成王而朝于祖以
见于诸侯周公使祝雍作颂命之曰祝王辞达而勿多也此周公之
制也懿子曰三王之冠其异何也孔子曰周弁殷冔夏收一也三王
共皮弁素积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
卷四十四 第 66a 页 WYG0961-0556a.png
  婚(九则/)
鲁庄公如齐逆女何以书亲迎礼也其礼奈何曰诸侯
以屦二两加琮大夫庶人以屦二两加束修二曰某国寡
小君使寡人奉不珍之琮不珍之屦礼夫人贞女夫人
曰有幽室数辱之产未谕于傅母之教得承执衣裳之
事敢不敬拜祝祝答拜夫人受琮取一两屦以履女正
笄衣裳而命之曰往矣善事尔舅姑以顺为宫室无贰
尔心无敢回也女拜乃亲引其手授夫乎户夫引手出
卷四十四 第 66b 页 WYG0961-0556b.png
户夫行女从拜辞父于堂拜诸母于大门夫先升舆执
辔女乃升舆毂三转然后夫下先行大夫士庶人称其
父曰某之父某之师友使某执不珍之屦不珍之束修
敢不敬礼某氏贞女母曰有草茅之产未习于织纴纺
绩之事得奉执箕帚之事敢不敬拜
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对曰
君之言及此也百姓之惠也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政为
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公曰敢问为
卷四十四 第 67a 页 WYG0961-0556c.png
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信三者正则
庶物从之公曰寡人愿知所以行三者之道对曰古之
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
敬之至矣大婚为大大婚至矣大婚既至冕而亲迎亲
迎者敬之至也是故君子以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
爱弗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公曰冕而亲迎
不已重乎孔子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
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乎天地不合万物不生
卷四十四 第 67b 页 WYG0961-0556d.png
大婚万世之嗣也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妻子也盖有
道焉妻也者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
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不能敬其身
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王者百
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
则忾乎天下矣大王之道也如此则国家顺矣
哀公问于孔子曰礼男子三十而有室女子二十而有
夫也岂不晚哉孔子曰夫礼言其极不是过也男子二
卷四十四 第 68a 页 WYG0961-0557a.png
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群
生闭藏乎阴而为化育之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男女
穷夫数也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桑起
婚礼而杀于此男子者任天道而长万物者也是故审
其伦而明其别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理者也是
故无专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幼从父兄既嫁从夫夫
死从子言无再醮之端教令不出闺门事在供酒食而
已无阃外之非仪也妇有七出三不去七出者不顺父
卷四十四 第 68b 页 WYG0961-0557b.png
母无子淫僻嫉妒恶疾多口舌窃盗不顺父母者为其
逆德也无子者为其绝世也淫僻者为其乱族也嫉妒
者为其乱家也恶疾者为其不可供粢盛也多口舌者
为其离亲也窃盗者为其反义也三不去为其有所取
无所归也与共经三年之丧也先贫贱后富贵也凡此
皆圣人所以顺男女之际重婚姻之始也
齐欲妻郑太子忽太子忽辞人问其故太子曰人各有
偶齐大非吾偶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矣后戎伐
卷四十四 第 69a 页 WYG0961-0557c.png
齐齐请师于郑郑太子忽率师而救齐大败戎师齐又
欲妻之太子固辞人问其故对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
今以君命救齐之急受室以归人其以我为师婚乎终
辞之
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
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
莫之与京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生敬
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
卷四十四 第 69b 页 WYG0961-0557d.png
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
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
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
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
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
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
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
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及陈之初
卷四十四 第 70a 页 WYG0961-0558a.png
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曰寡君愿事君朝夕不倦将
奉质币以无失时则国家多难是以不获不腆先君之
适以备内官焜耀寡人之望则又无禄早世陨命寡人
失望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顾齐国辱收寡人徼福于
太公丁公照临敝邑镇抚其社稷则犹有先君之适及
遗姑姊妹若而人君若不弃敝邑而辱使董振择之以
备嫔嫱寡人之望也韩宣子使叔向对曰寡君之愿也
卷四十四 第 70b 页 WYG0961-0558b.png
寡君不能独任其社稷之事未有伉俪在缞绖之中是
以未敢请君有辱命惠莫大焉若惠顾敝邑抚有晋国
赐之内主岂唯寡君举群臣实受其贶其自唐叔以下
实宠嘉之
晋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党叔向曰吾
母多而庶鲜吾惩舅氏矣其母曰子灵之妻杀三夫一
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
甚恶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
卷四十四 第 71a 页 WYG0961-0558c.png
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昔有仍氏生女
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
封实有豕心贪惏无餍忿颣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
灭之夔是以不祀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
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叔
向惧不敢取平公强使取之生伯石伯石始生子容之
母走谒诸姑曰长叔姒生男姑视之及堂闻其声而还
曰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遂弗
卷四十四 第 71b 页 WYG0961-0558d.png

晋成帝时有遭乱与父母乖离者议者或以进仕理王
事婚姻继百世于理非嫌谢尚议曰典礼之兴皆因循
情理开通弘胜如运有屯夷要当断之以大义夫无后
之罪三千所不过今婚姻将以继百世崇宗绪此固不
可塞也然至于天属生离之哀父子乖绝之痛痛之深
者莫深于兹夫以一体之小患犹或忘思虑损听察况
乎抱伤心之巨痛怀忉怛之至戚方寸既乱岂能综理
卷四十四 第 72a 页 WYG0961-0559a.png
时务哉有心之人决不冒荣苟进冒荣荀进之俦必非
所求之旨徒开偷薄之门而长流弊之路或有执志丘
园守心不革者犹当崇其操业以弘风尚而况含艰履
戚之人勉之以荣贵耶
宋英宗尝谓神宗曰旧制帝女出降辄皆升行以避舅
姑之尊义甚无谓朕尝思此寐寤不平岂可以富贵之
故屈人伦长幼之序也可诏有司革之会疾不果至是
始诏令公主行见姑舅礼著为令
卷四十四 第 72b 页 WYG0961-0559b.png
 
 
 
 
 
 
 
 经济类编卷四十四